统计学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工作,或在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统计人才。
1.具备扎实的统计理论和知识水平具有应用统计思维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教师更多地侧重公式的推导、方法的介绍,却忽略了实践的应用,造成学生只是盲目地掌握了一些基本公式,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2.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和知识水平能够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次上分析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深刻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全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统计专业的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只强调统计知识的学习,缺乏经济理论的指导,就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3.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统计工作实践中,使复杂繁琐的统计计算和分析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快捷。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欠缺,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较好衔接,使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
二、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想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较强统计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为目的,突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课程实验,也不同于课外实践,它是一个多阶分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如图1所示。
1.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分为三个维度,层层递进许多高校把实践教学就当做实验教学,仅在一些统计专业课程中开设简单的实验,没有体现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在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然后再推进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第二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掌握统计理论的应用。
2.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统计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讲授统计的整个工作过程,从方案的设计到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分析和解释等理论。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能力,而且能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三、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
根据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本文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应由两条主线和四个子系统及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两条主线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贯穿于四学年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实践教学子系统、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1.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通常,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两大部分。公共课的设置是从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基础知识体系角度考虑,学科基础课主要从专业学习应具备的基础角度设置课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环节的实践教学子系统主要表现为政治素质及基础知识体系的培养,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运用SPSS进行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使用Eviews和SAS软件建立随机时间序列模型;使用Excel、Eviews和SPSS软件进行经济预测与决策等。
3.综合性实践教学子系统要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统计人才,除了专业的基础理论介绍外,还要设置一些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锻炼。通过综合模拟、综合设计、综合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去,理解统计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真正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处理统计问题、分析统计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要能够创新。该实践教学子系统通过课外调研、承接项目、创业策划、系统开发等多种途径,提升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5.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保证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有效开展,并能够实时地监控和反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很多材料,包括案例集、习题集、实习手册、实习报告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平台传递和归档,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实施路径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多构面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加强专业实施教学的组织领导设立专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
2.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任何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由专业教师和实验员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因此,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订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既要制订总体实施方案又要制订各种专题实施方案,并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编制与实验相关的书籍组织专业教师、实验员编写和设计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集、教学项目集、模拟训练课题集、习题集、课题设计集、实践教学CAI课件和多媒体课件,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
篇2
关键词:统计学知识;生活;应用
统计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而是将数学知识和数理统计作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将多种学科和专业的知识相互融合,使得富有较强推断性的分析方法得以诞生。目前,在科学技术稳步发展的进程中,为了让自然社会各个领域的现象都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可以将统计学知识合理的运用起来,现已成为了应用相对广泛的便捷手段【1】。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属于调研人员通过合理的措施,针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资源等加以整合,由此推断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对未来相关事件实现合理预判的综合性学科。在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统计学凭借着自身的性质,在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彰显出独到的应用价值,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
2.统计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1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借助于统计学对生活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并整理,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通过将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与分析,使得基础的知识和方法发挥出应用的成效。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属于经济学科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课程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应用的过程,反映出具体的应用成果。比如涉及到经济学计量统计工作的时候,需要依照统计学知识在金融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加以分析,通过将金融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相互结合起来,使得金融计量以及时间序列等实现科学有效的结合,针对于获取到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获取最终的金融计量及时间序列存在的关系。统计学在金融经济学中彰显出自身的工具性价值,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上,统计学可以对数据分析的具体结果展开合理化的分析,获取的最终的判断结果,由此让研究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2】。统计学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时候,应该重视相对严谨的态度,这对于获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研究人员在对金融量进行判断的时候,为确保结果的真实与可靠,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其次是科学试验研究上,通过合理的运用统计学知识,让经济学试验对象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简单,降低相应的研究成本,促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
2.2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因生物医学中反映出较多的不确定性,同时还有变异性的问题,因此可以将统计学知识合理的运用起来。比如在外在条件相同的两个病人身上,想要实施具体的治疗方案时,应该分析效果的差异性。通过临床的统计,可以对同一种病因的客观性规律实现合理的调查和分析,对健康人的共同作用展开适当的分析与判断。在医学中合理的运用统计学知识,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不同疗效病人的实际诊断情况,将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医学理论假设进行合理的验证与分析,借助于概率论和数学方式对结果进行判断,通过电子计算机等具体的软件对研究对象的指标进行详细的记录,绘制出相应的表格,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合理运用的时候,明确研究的具体情况。在统计学知识与医学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使得统计方法及多变量分析法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可以对未知的病因展开细致的分析,避免一些诊断方面的失误,促使医疗诊治手段得以创新并持续发展。
2.3比赛竞技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比赛竞技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可以通过数据的直观反映,将比赛中的胜率加以分析,同时还能对队员在赛季比赛的分数以及常规赛场的分数等做好统计对比,经过对一系列数学计算的分析与对比,制定出得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之间的正态分布图,借助于反映的稳定性了解队员的水平【3】。以NBA篮球比赛来说,因明星球員较多,在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的数据时,应该抓住本质上的规律进行分析,并不是主观臆测,以此能够保证判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运用统计学分析球员的情况,可以准确的判断球员的技术稳定性。
篇3
前言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出决策。由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方法的应用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本科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来说,主要注重于理论教学,而对于高职高专的专业则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具备利用统计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对企业对社会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类学生来说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多年来从事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本文试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本文由收集整理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Www.133229.cOM2005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高职高专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目标来决定。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二十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很多院校开始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统计学教材,目前关于高职高专的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在原有的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内容陈旧,理论多,案例少,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教材的重新编写是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
笔者采用的课本编排的内容为:概述、数据的描述、简单线性回归与相关、统计方法、概率论基础、离散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抽样分布、估计、假设检验等十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内容已在中学学习过了,比如在统计方法这章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方差等,还有概率论基础这些内容都是文理科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删除。另外,抽样分布以及假设检验等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不是很实用,所以建议删除。适当增加实用的内容,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静态指数的分析,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增加动态指数的分析,包括动态数列水平指标、动态数列速度指数指标;常用的经济指数,如工业生产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实用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为完整地掌握统计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当今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也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或称为单向灌输式的,这样的方法有其优越性: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感知、理解到巩固,都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教授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教师只注重如何“教”,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2.1 互动参与式教学法
它是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它的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注重于教学过程中“教了什么”和“学会了什么”,是一种提倡师生交流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师生及学生互相之间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一种是多向的、互动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新事物的创新能力。总之,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讲到抽样方法的内容时,如何理解系统抽样。大家知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但如何进行系统抽样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的问题: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本班学生的每月消费情况。每班选取两名学生参与调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统计学的思想。
转贴于
2.2 社会实践教学
统计实践是统计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延续,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可以以教师或学生为调查对象,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大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等。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校外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让学生到企业或某一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如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规定的工厂实习等。学生可以实地调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也正因为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应该选择与实际活紧密相连的,或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有代表性的以及全球热点问题,案例的选取还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比如对经济类专业来说,就可以选取恩格尔系数来说明结构相对数。这样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让学生对那些众多枯燥乏味的公式、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感到统计数字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对统计科学的浓厚兴趣。目前可以采用的统计学案例很多,教师也可以自编案例。
3 考核方法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学名师;特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15-03
一、高校教学名师的内涵界定及评选标准
1.基本内涵
“名师”,是指有名望的、在学校和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王毓殉给名师下了一个规范的定义:“名师,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影响度和突出成就的专业素养较高的富有创造性的优秀教师。”高校教学名师强调两个关键要素:高校、教学名师。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和本科院校;教学名师不仅是名师,而且以教学为限定条件,即教学名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高深、道德高尚及受人敬仰,而且要立足于教育和教学,尤其强调教书育人的品质和成就。教学名师既是著名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教师,只有在三尺讲台上才能真正展现名师的教学风采。结合王毓殉先生的名师观和已评选出的名师特点,笔者认为高校教学名师即立足于教育和教学的、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深、教学成就突出且有一定知名度、广泛的认可度(包括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和行政部门的认可)、美誉度和影响度的高校教师。
2.名师标准
从评选国家教学名师始,相关部门就制定了完备的教学名师评选条件和考察指标。本科部分和高职高专部分采用了两套独立的体系,本科部分从教师风范、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梯队建设与贡献、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以及外语水平等五个一级指标展开遴选;高职高专部分从教师风范与教学经历、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与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建设等五个一级指标展开评价。不管这些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本科部分还是在高职高专部分,都非常强调教学能力与水平,这一块的分值最高、要求最详细。最新一届的评选条件明确规定:“‘教学名师奖’评选优先考虑长期承担教学任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优秀教师,特别是为低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的优秀教师”,这说明了教学名师的评选立足于教学、侧重于教学。
二、教学名师的统计学特征
根据第四届、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评选结果,除了第五届有3位来自总参的获选者没有具体信息外,本文对此两届其余获选的总共194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基本背景资料做了整理和统计,其基本特征情况概括如下:
1.域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来自东部的教学名师为111位,所占比例达到57.2%,占全部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来自中部和西部的比例则要小得多,分别为28.9%和13.9%。从这一统计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名师在地域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来自东部的教学名师要远远多于中部和西部,西部的比例最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的地域分配不均衡。
2.分布情况
年龄信息是以这些教学名师获奖的当年为节点计算出来的,统计的是第四届、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奖时的年龄,情况如下:
统计发现,第四届获奖教师最高年龄为71岁、最低年龄为40岁;第五届获奖教师最高年龄为92岁、最低年龄为39岁,两届获奖教师的平均年龄都为53岁。由表2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年龄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0岁以下和71岁以上的比例较小,主要的集中在41到60岁之间,总和比例达到了79.9%。这说明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成功是经过长期积累、沉淀和奋斗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3.教龄分布情况
在2011年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评选条件中,明确限定本科院校候选人原则上须具有20年以上(含20年)高等教育教学经历,高职高专院校候选人原则上须具有10年(含10年)以上高职高专教学经历,这表明教龄对教师成为教学名师有直接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教龄在20~30年的名师比例占到了63.9%,其次30年以上的为20.1%,lO年以下的仅占3.1%,说明成为教学名师需要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长期坚持和钻研,教龄的时间积淀是必不可少的。
4.性别分布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在194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有158位为男性,占到总数比例的81.4%,这一绝对的比例说明性别因素对于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男教师成为名师的概率要比女性的大很多。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第五届女性教学名师的比例相对第四届而言呈明显上升趋势,也许这存在一定偶然性,男女机会均等应该成为一种追求。
5.学历分布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占绝大部分,部分大学本科学历的主要都是教龄长、教学与科研贡献突出的年长的教师,稍年轻一些的教师学历基本都在硕士以上。教师自身所受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到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发展,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6.任职的学校情况
由表6可以看出,任职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名师为152名,占到总数的78.4%,这说明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还是以本科院校的教师为主要发展对象。但与第一、二届高职高专院校名师名额极少、评选指标体系沿用本科院校的情况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不仅有了独立的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名师评选的指标体系,而且名额分配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视和对其学校教师的认可。
7.担任行政职务情况
从表7可以看出,在194位教学名师中,担任校长、院长、主任等各种行政职务的有178位,占到了91.8%,有的教师还身兼数职;而从表7也可以看出历届教学名师当中,担任副系主任及其以上行政职务者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这些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教学名师与行政职务高度关联,为官与为师能否兼顾?这二者是兼容还是彼此剥离?这值得大众思考。
三、教学名师的“教学”
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关键的环节,教学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其立足于教学,创造性地实施了教学基本环节,并卓有成效。
1.积极促进教学内容更新
纵观近几届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他们在教学内容这一块往往有所更新和创造,他们大多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善于研究和追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并把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等带入课
堂,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会重组课程内容,摒弃某些陈旧重复的课本知识,提炼课程的基础性内容。有的为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会积极地组织参与编写或修改相关教材,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灵活生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可以看出,多数教学名师不仅仅向学生传输固有的课本知识,而且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原有的知识水平,重新编排和创设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得所教授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名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往往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高超的教学技巧和一套科学而又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研究第四、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参选资料时,笔者发现,这些名师都比较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现他们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互动式、发现式、探究性学习、结构化、开放式等各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大多含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
3.积极地开发与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学也不只仅限于实体教室的平面教学,从实体课堂走向网络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来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这些教学名师也往往走在前沿。他们除了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外,还积极地建设和开发包括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教学软件等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各种教学资源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又各显优势。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层次类型学习者的需求。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扩充了课堂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助于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共享和推广。
4.一流的科研为教学提供支撑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依托的。虽然现实中由于教师的个人精力及其他主客观条件有限,教学和科研难以均衡发展,但科研对教学名师的成长和成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学名师评选考核的指标也包含了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历届教学名师都积极地主持或承担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撰写相关的专著或论文,及时地向学生传播最优秀、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积极地参与教学改革项目,让自己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
5.教学获得学生高度认可
篇5
医学统计方法是目前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同时也存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弊端[1,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与时俱进,对该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够准确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定位的视角对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作一探讨。
1. 课程的重新定位
自1972年美国杂志《advertising age》首先提出“定位”一词起,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市场定位、品牌定位……,某一项目一经“定位”,一整套精心选择的活动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从而优化资源、提高效率[3]。可以说“定位”是一切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课程定位实质上是明确某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这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课程从属于专业,必须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要给某一高职课程准确定位,就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从专业层面上进行整体思考。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进行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相关要求以及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分析[4],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汇总,然后根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该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原来定位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并没有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而是大致根据该课程的作用对其进行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笔者在对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
和典型工作任务、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执业医师/主管
护士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归纳汇总并进一步综合分析,根据医学统计方法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本课程重新定位为高职医护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工具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本文由收集整理
课程定位其实也是对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个“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因为只有“自我认识”得十分清楚,才能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做到不夸大和不缩小,才能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否则,课程教学目标就会偏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轨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其“应用性”,要突出能力目标。专业处于课程的上位,课程教学应紧紧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战略目标”而展开。根据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重新定位,在对医护类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近几年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部分毕业生成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spss统计软件应用已普及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医护类毕业生所需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五会”课程教学目标,即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推断方法进行分析、会进行相应的spss软件操作、会解读spss软件分析结果和会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是在对课程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确定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而是紧紧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最终目标,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应用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 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与序化
教学内容必须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具有决定作用。“五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要选择组织好教学内容,应重点思考二个问题:一是学生应该学什么?二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我们带着上述二个问题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基本做法如下:一是以常用的医学统计方法为基础,紧扣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尤其是多种统计方法综合应用的研究案例;二是对所选教学案例进行仔细研究,对照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要求,列出除常用统计推断方法之外还需要增加的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是将常用统计分析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四是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设计、组织“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这一内容时,首先选择具体的专业案例,其次插入均数和标准差的相关内容,第三是引入方差分析的相关内容,最后是q检验的相关内容,将前后内容按逻辑顺序连贯起来,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计算的,如何进行方差分析,怎样进行spss软件操作,如何解释spss软件分析结果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等,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统计分析的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由易到难、简单实用,并且对其他统计推断方法的学习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
4. 课程考核改革
一般来说,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确定。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内容上应以能力为主,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在考核方式上应以spss软件分析操作为主,以卷面考试为辅,而且卷面考试重点应考查学生正确选择统计推断方法的综合判断能力、软件分析结果解读能力和准确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的能力等。这样的考核内容与方式,才能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利于检验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6
关键词:技能;素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B848.2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学生、家长的重视。在校生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50%以上[1],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决定了我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强弱。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
2. 研究目的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教师素质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模型,探讨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得到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定量与定性的关系,为提高教师素质给予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利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获取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和反应教师教学成果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2],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 调查问卷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3]与结合本校实际,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师素质的主要因子,以此建立教师素质的评价体系。共四个方面分别是:(1)职业意识包括道德修养、政治觉悟、教育观念、合作精神;(2)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深度广度、教育心理学知识、人文科技知识;(3)能力素质包括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实践指导能力;(4)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根据这些标体系,设计教师素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5. 研究过程
5.1调查并整理数据
我院医药系共49个班级,其中高职班级30个,中职班级19个。从高职班级中利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出14个不同班级,每个班抽出2位教师一共28位教师(不重复),每个班随机选择25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样本容量350,其中男生35人,女生365。问卷回收率100%,数据有效率100%。变量数与样本容量比达1:21,样本容量远远大于100,因此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取得较好的统计分析效果[4]。对回收的答卷进行整理并做成一个Excel文件,为了便于分析计算数据类型设为数值类型,标题行16个字段代表16个变量。
5.2获取教学效果数据
在教学效果方面,选取、教学课程达优达标和学生评价等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些数据可以从办公室与教务科得到。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分为三个层次不达标,达标和达优,为了便于分析,教师所受课程达标赋值为1,达优赋值为2,不达标为0。
6. 数据分析
首先对影响教师素质的1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建立分析文件,然后对教师素质与和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进行回归分析。
6.1因子分析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度量 .534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398.431
df 120.000
Sig. .000
选择16个变量作为分析变量,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输出。结果分析如下:表-2给出了KMO与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可知KMO值为0.534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1 4.21 26.33 26.33 4.21 26.33 26.33 2.85 17.84 17.84
2 2.80 17.49 43.82 2.80 17.49 43.82 2.69 16.82 34.66
3 2.07 12.95 56.77 2.07 12.95 56.77 2.58 16.15 50.81
4 1.58 9.84 66.61 1.58 9.84 66.61 1.88 11.72 62.53
5 1.45 9.09 75.70 1.45 9.09 75.70 1.68 10.47 73.01
6 1.10 6.87 82.57 1.10 6.87 82.57 1.53 9.57 82.57
… … … … … … … … … …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由公因子方差表可知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比较高(都达0.60以上表略),说明变量中大部分信息能够被因子所提出。观察解释的总方差表4可知前六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并且它们累计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2.57%,所以提出前六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观察旋转成份矩阵表(表略)可以看出:
成分1可规定为道德修养、教学能力、人文科技知识、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成分2可规定为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实践指导能力主要因素。
成分3可规定为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多媒体使用能力主要因素。
成分4可规定为教育学知识等主要因素。
成分5可规定为政治觉悟、组织管理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
成分6可规定为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6.2教师素质与教学论文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便于进行教师素质与教学论文的线性回归分析,在教学效果数据文件中引入分子分析得分得到表-6,以下分析6.3和6.4都基于此表。由于篇幅关系回归表系数表都省略了。
表-6 教学效果与因子分析得分表
教学效果 学生评分 论文数量 x1 X2 X3 X4 X5 x6
1 95.6 1 1.473 .391 .029 -.303 -.046 -.522
1 89.0 1 -.767 .754 -.135 .919 1.006 -.508
0 93.6 2 2.284 .333 .194 -.594 .552 1.686
1 93.2 2 1.361 1.146 -.106 -1.416 .283 .211
0 94.7 0 -.138 -.676 .199 1.115 -.810 .326
… … … … … … … … …
把教师教学数量作为因变量,Fac1-1~Fac6-1作为自变量,需要选择选项中的在等式中包含常量。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表略)可以看出系数显著地只有Fac3-1(为.421),即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多媒体使用对数量影响最大。
6.3教师素质与评教得分情况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把学生评价分数作为因变量,Fac1-1~Fac6-1
表-8 学生评分与教师素质回归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常量) 91.244 .343 265.706 .000
FAC1_1 .661 .349 .302 1.894 .070
FAC2_1 .788 .349 .360 2.260 .033
FAC3_1 .488 .349 .223 1.399 .174
FAC4_1 -.237 .349 -.108 -.681 .502
FAC5_1 .145 .349 .066 .414 .682
FAC6_1 .615 .349 .281 1.763 .090
a. 因变量: 学生评分
作为自变量,从表8中可以看出FAC1_1,FAC2_1主,FAC3_1,FAC6_1因子对学生评教分数有显著影响,说明学生对教师时考虑了多方面并进行了比较客观评价。
6.4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有序回归分析。把达标达优作为因变量,Fac1-1~Fac6-作为自变量,得到表-9,系数显著地只有Fac1,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多媒体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对达标达优影响最大。
表-9 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回归参数估计值
估计 标准误 Wald df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阈值 [教学效果 = 0] .903 .687 1.727 1 .189 -.444 2.251
位置 FAC1_1 1.235 .625 3.905 1 .048 .010 2.460
FAC2_1 1.720 .984 3.053 1 .081 -.209 3.650
FAC3_1 2.692 1.221 4.860 1 .027 .299 5.085
FAC4_1 .000 .692 .000 1 1.000 -1.356 1.355
FAC5_1 1.604 .830 3.729 1 .053 -.024 3.231
FAC6_1 -.788 .744 1.121 1 .290 -2.246 .671
7分析结论
7.1学生进行了比较客观评价,并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打分,学生评教打分还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评教系统比较完善。
7.2教师的道德水平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具有较高道德修养,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多媒体使用能力的教师能顺利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教学论文的撰写提供较好的保证。
7.3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着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道德修养的高的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较其他教师要高。
7.4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专业知识和其他综合知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达标达优的的一个因素。教师的身体素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是否达标达优的方面。
7.5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综合知识和多媒体使用能力是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论文和科研项目的保障。
总之,通过本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科技知识,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良好的师德师风,较高的政治觉悟,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进行科研的基础。
[1]张广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24-25.
[2]杨维中等.SPSS统计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14~215.
[3]黄淑兰.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模糊评价[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24-25
[4]赖毅忆,陈超.SPSS17.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6-317
作者简介:龙军,男,汉族,湖南人,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计算机应用。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Effe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Long jun
(Qianx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Xingyi Guizhou 562400,China)
Abstract:
篇7
关键词:学籍管理系统;UML;PowerDesigner
中图分类号:TP311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之重任[1]。自我校2010年四校合并以来,我校教育规模正在壮大,学生人数与日聚增,学习形式多样化,与我市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体制等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不断深化的探索。因此,我校的学籍管理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而对学籍管理的准确性、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及时效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籍管理也将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设计并开发此系统的目的在于解决我校由于四校合并,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扩大招生,带来的学生学籍管理上的部分困难[2]。
1 系统运行环境
1.1 软件环境。各类服务器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其中Web服务器为IIS 6.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互联网信息服务)+ Frameworkl.1,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Windows xp/2000为客户端的操作系统。
1.2 网络运行环境。基于Web的网络结构分为三层,即Core Layer (核心层)、Distribution Layer (分布层)和Access Layer (访问层)。
(1)访问层。分布各系部的教学楼内部,访问层的网络设备其作用为连接学校内部各科室的计算机设备。
(2)分布层。位于各系部教学楼的网络中心,分布层的网络设备应该使用千兆端口与核心层的网络设备进行相连,其独立带宽的多个端口(独享100M或l0M)可直接连接教学楼内各个工作点或者连接访问层的网络设备。
(3)核心层。它是网络高速交换的主要部分,对整个网络的连接和畅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采用高带宽的交换机(千兆以上),而且核心层的设备应该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这是非常必要的;或者使用负载均衡功能,以此来改善网络的性能。同时该层向内连接了学院学籍管理系统的各类服务器。
2 用例分析
以下是利用Power Designer平台建立起来的,以用例图的形式表示的业务模型(如图1-1所示):
此用例模型表达了各类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该业务模型表达了高职高专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所提供的服务,是对此学籍管理系统需求的简要描述,在图1-1中的虚线则表示了两者(类)之间的继承关系,而实线表示了对应用二者间存在的关系[3]。
通过图1,可将需求分析中的各个用户角色,从具体的操作权限方面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也描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继承或扩展)。
2 高职高专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平台设计
通过对B/S模式和C/S模式进行优缺点的对比,在高职高专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单独应用B/S模式或C/S模式都是不完美的,因此该系统应该在交互性较强、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大量处理数据信息的录入与维护、位置相对固定、使用范围较少的部分模块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而在交互性和安全性方面要求不高、位置灵活的广域范围内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分别存在的不同方面的优势,对不同的子系统选用不同的系统平台来构建,使学籍管理系统采用一种混合模式来构建系统平台。这种混合模式相对于单独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或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将会有更大的优势。
2.2 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学籍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而且对各部门的职能有明确的规定,学生信息量大并且某些职能部门还需要学生信息的共享,因此高职高专学籍管理系统应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来进行构造[3]。
(2)功能模块设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来构成即:系统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教学计划管理模块、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学生成绩模块、专业班级管理模块等。具体的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因为学校各类信息的和在校学生各类信息的查询和选课模块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对于信息的安全性和交互性的要求并不高等特点,所以这部分适合采用B/S模式来进行开发;而学生的个人信息、个人成绩和系部的教学计划等信息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交互性比较强,还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处理,所以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更适合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3)概念数据模型的设计。概念数据模型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利用实体关系图(E-R图)的形式组织数据、检验数据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概念模型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用户的综合性信息需求,不考虑物理实现细节,只考虑实体之间的关系。据上述分析,使用Power Designer来设计高职高专学籍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4)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物理数据模型是以常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理论为基础,将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中所建立的现实世界模型生成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语言脚本。依据“高职高专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CDM),使用物理数据库SQL Server 2000,设计系统的物理数据模型(PDM)。其具体操作过程为:点击主菜单的 ToolsGenerate Physical Data Model(生成物理模型)就能将前面设计的学籍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转换为相应的物理模型。
4 系统实现的部分界面
系统的操作界面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媒体或手段,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符号和动作的双向信息交换的平台。而一个容易进行操作、功能比较强大、反应快速的、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系统的实用性和增加该系统的生命周期[4]。系统登录界面如下图3所示
该系统的研究工作虽然初步取得了成功,但还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如:本系统还需进一步解决系统速度、系统数据安全、WEB访问安全、数据远程容灾等问题;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页面的美观设计投入的时间较少,可能页面设计相对来说不够精美。
参考文献:
[1]焦春红,陈成志.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职业时空,2010,6(9):8.
[2]王庆.基于C/S&B/S模式的学籍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7:15-18.
[3]赵建平,李华.分布式高校教务管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25(3):50-53.
[4]张龙翔.UML与系统分析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208-230.
[5]吴开浑.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6(2):3.
篇8
“人民公安,人民在前,人民公安为人民,是人民公安的本分职责。”在任长霞心目中,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她执法为民,服务群众,在担任登封市公安局长的3年中,接待群众来访3400余人次,最多的一天接待100多人次,群众亲切地称她为“贴心人”。她明确提出“严警风、强素质、树形象”的治警方针,清除那些漠视群众利益、败坏公安形象的民警,公安干警面貌焕然一新。在群众行风评议中,登封公安局由过去倒数第一跃至前列。她关心群众疾苦,竭力为群众解难,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出一些用于扶贫济困,收养孤儿。她带头倡导开展“百名民警救助百名贫困学生活动”,使100多名贫苦孩子重返校园。
“我们是人民警察,是人民公仆,清廉是我们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立身之本”。在任长霞心目中,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她清正廉洁,惩恶扬善,在公安局长这个岗位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枉法。她一上任就向全体干警公开提出“跟,向我学,对我监督”的倡议,将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面对各种威胁、腐蚀和利诱,她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坚决拒绝犯罪分子巨额贿赂,并将其绳之以法。她致力践诺“平安必保、命案必破”的誓言,要求每个民警必须坚守原则,秉公办事,3年间她领导下的登封公安局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00余起,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0余个,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和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造就了登封市的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任长霞的事迹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只有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才能履行好人民公安的神圣职责;只有清正廉洁,惩恶扬善,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崇高威信。公安工作既有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又有行政管理的特殊权力。在公安工作中执法为民,清正廉洁,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自觉实践“三个代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体现在自己的全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篇9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其宗旨和任务是遵循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奉行“人道、奉献、博爱、平等、互助”精神,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及其志愿服务工作,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始建于2006年8月5日,4年来为惠州的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工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卫生部在2009年底颁布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09年修订)》中,增加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分为六个奖项,获奖标准是服务工时,因而统计好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以下简称志工)的服务工时对管理好服务队非常重要,必须准确认真的记录。2010年以前,我们都是用手工来统计志工的工时的,有志工反映存在差错,随着志工人数和服务工时的增加,差错的核对越来越费时。为此笔者开发了一套无偿献血志工服务工时统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功能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1 开发工具
1.1 visual basic 6.0 简体中文企业版。
1.2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
1.3 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软件。
2 服务时间原始记录
2.1 血站记录服务工时记录表格
志工姓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时长服务项目志工签名血站员工签名
上述表格跟献血者登记表放在一起,拿回血站录入系统。
2.2 志工留底表格
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血站员工签名
上述表格做成小卡片,放到志工胸牌的的后面。
3 功能介绍
3.1 工时录入:工时的录入项目分别有志工的姓名、服务的日期、服务的起止时间、服务的类型和血站员工的签名,服务工时的长度由系统根据服务的起止时间自动统计。
在录入的时候,系统会首先判定录入志工的姓名是否存在数据库里,如果数据库没有此姓名,系统会提示,并要求核对,在确认是没有培训过的志工后,系统会提示先录入此新志工的一些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电话号码,方便下一期培训的时候通知此志工。工时的录入是保证工时统计准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无法做到自动,必须依靠手工,录入的数据是无偿献血志工服务工时统计系统的原始数据,如果原始数据不正确,下面的统计也就肯定是错误的。如果同一个志工的服务时间重复录入,系统会提示,系统还会将当天录入的志工服务工时的数据在右边列表出来,方面录入者进行核对和修改。
3.2 工时统计:由于我们是在2010年才开始使用系统,2010年前的工时只是将总共工时录入系统,所以统计的项目有总工时、2010年总工时、2010年的月份工时,每种统计的都按工时的多少进行排行,输出的文件为Excel表格文件。
3.3 工时核对:每个月的10号之前,我们都会将每个志工的服务工时通过短信通知到每个志工,短信的格式是“尊敬的***志工,您*月份的服务工时为*小时,今年的总工时为*小时(到*月份) 如有误差,请致电2818708联系,谢谢!”,短信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对接血站的短信系统,将志工工时录入完毕并核对无误后,直接点击发送当月志工服务工时短信即可。
3.4 工时查询:当志工收到血站发出的工时统计短信后,如果发现有误,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每个时段服务工时的明细。核对后可以进行更正。志工也可以随时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到短信平台上来查询自己的服务总时间及排名。
3.5 误餐费统计:根据我们单位对志工的管理办法,如果志工在跟血站的员工一起进行宣传活动时,服务时间超过5小时,并且服务的时间越过吃饭时间,血站将给每个志工补贴误餐费5元,这项规定在不同的血站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虽然志工做宣传等服务是完全无偿的,不讲求报酬的,但在吃饭的时候,血站的员工给志工顺便打份快餐,也是合情合理的。每个月系统能够自动对符合条件的志工服务时间进行统计,生产EXCEL报表文件,拿到财务那里进行报销,由指定的志工进行发放。
4 讨论
篇10
近年来,我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发展较快,经营、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很大,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安全管理,确保我市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各环节的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用愈来愈广,但危险化学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容易腐蚀等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易造成伤害和损害。我市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大市,生产销售量大,经营品种多,非法交易、非法储存和非法运输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较多,危害性很大。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各地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事故的深刻教训,有效防止我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各县(市、区)政府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疏与堵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有力保证。
二、进一步落实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管理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医药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台州市总体规划要求和当地产业结构实际,制定具体规划,明确发展空间、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别是椒江区、黄岩区要明确现有化工区块产业定位、整合搬迁的时间和空间,并强化责任落实。各地都要严格限制在建成区发展新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已经在建成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整合并限期搬迁。要鼓励医药化工企业增加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医药化工行业安全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快危险化学品物流体系建设。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危险化学品经营龙头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园区,降低物流费用,提高危险化学品经营集约化水平。同时,各县(市、区)要在年年底前分别建成一个或若干个危险化学品集中储存区和危险货物临时停车点,危险化学品集中储存区应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来建设,保证能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危险化学品经营户,从源头上解决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的安全问题,有效解决众多中小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储存的后顾之忧,消除因非法储存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许可制度。从严把关危险化学品经营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把关。新办的危险化学品经营项目,必须落实仓储条件,实行有库经营。待各地的区域性危险化学品集中储存区建成后,从年开始,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经营项目都必须落实仓储或实行统一管理、专业配送,否则一律不再新发证和换证。
(四)严格剧毒化学品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和流向登记制度。所有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必须实行登记备案,严格把握使用作业现场和储存仓库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使用安全。落实剧毒化学品“五双”管理制度和使用回执制度,确保帐物相符、流向清楚,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或流失。要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包装物存放和回收制度。严格危险化学品下脚料流向登记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剧毒化学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周转环节,确保安全。要严格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切实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失。
(五)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车辆运行记录,加强对车辆的运行监控。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车辆要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并确保合格有效,做到资质证件齐全,且有完好的标志灯、标志牌和道路运输货物安全卡,配备GPS卫星定位仪。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做到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输危险化学品。
(六)深化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业主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市场秩序,尤其是要规范剧毒化学品的市场交易行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信息共享、系统联动、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公安、安监、交通、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严厉打击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建设和运输等非法违法行为,特别要严肃查处非法经营、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违法案件,并依法追究企业(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各地要设立针对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经营储存运输行为的举报电话,对全社会公开,努力营造全社会打击危险化学品非法经营储存运输行为的良好氛围。
(七)高度重视剧毒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销毁处置工作。要按照省环保局(厅)、省公安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收缴和废弃危险(剧毒)化学品做好集中保管和安全处置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5〕27号)有关规定,妥善处置好被收缴的剧毒化学品等危险物品。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的监管,督促企业规范堆放场所,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健全管理台帐,确保处置安全,防止危险化学品废弃物以及有毒有害下脚料非法流入社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八)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各有关部门宣传窗口的作用,以及通过宣传标语、宣传图片、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宣传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危险性以及预防知识,增强广大民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辨析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曝光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的案例以及安全生产事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同时,要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所有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九)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许可、谁负责”以及“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落实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责任。各级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督促企业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依法经营、守法经营。各地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管理,督促运输单位、运输车辆规范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行为,杜绝危险化学品车辆随意停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法,既要从严把关,又要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基层、企业和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