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徒制;文化传承;校企文化
作者简介吕林博(1985—),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江西南昌 3300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对接的缺失或者是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很难迅速融入企业,或者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导致跳槽事件频发。对于高职毕业生们而言,如何在进入岗位后适应企业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学徒制不仅保证了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老字号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校企文化的对接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传统学徒制及文化传承
(一)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指导徒弟在操作中通过言传身教习得技能的一种技艺传授模式。学徒制是技艺传承的的原始形态,强调在操作中学习。学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夏商时期的民间小作坊多为学徒制生产模式,当然早期的学徒制并非今天的学徒制关系,早期的学徒制是父传子、子承父业的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坊规模的扩大,开始招收少量学徒1。早期的师傅带徒弟边生产边传授技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道传承的很好,一般来说师徒关系比较密切,徒弟被视为养子或接班人,师傅会在生产中言传身教,其中包括技艺的精髓和德行的教育。
(二)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某种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中从一代人纵向传递到下一代人的延续继承过程。文化传承保证了文化共同体中成员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稳定性。文化在纵向的传递过程中保证了文化原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文化传承的机制与方式保证了文化在向下一代的传递的过程中无形中要受到特有规则的约束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文化传承的稳定性。
2.人为性。文化的传递是依靠人为载体,通过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言传身教,将被视为能够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按照某种标准传承下去。文化的传承可以不依靠文字,例如贵州省扁担山布依族文化,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3.继承性。文化的继承性是指用辩证的观点对行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保留并继承传递的特性。优秀的行业文化往往是保证行业长久不衰的动力源泉,传统的企业能够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一代代人对优秀行业文化的继承,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
(一)北京同仁堂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的北京同仁堂,3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同仁堂师傅无不是从基层学徒做起,每一味中药的选取、炮制、入药等几十道工序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学徒跟师傅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同仁堂的文化发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同仁堂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文化精髓与自己的行业道德结合起来。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为工艺道德观;以“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为约束自己的自律道德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生存的文化和理念,同仁堂以儒家优秀文化中的“仁爱、人本”思想作为生存的灵魂和凝聚力的源泉4。凭借这种生存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和意识行为规范,才使得三百年来同仁堂形象深入人心,可见学徒制中企业文化对于品牌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瑞蚨祥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老字号“瑞蚨祥”创办于1862年,自从孟家在济南开办第一家商号以来,很快在全国以16家分号“瑞蚨祥”连锁成为我国近代最大的以经营布匹、丝绸为主的商号,至今规模庞大,生机盎然。和其他传统店铺一样,瑞蚨祥以学徒制作为员工的来源方式,繁盛时期职工达千人左右,各分店账房会计、经理主事均从学徒的店员中提拔,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新提拔的店员熟知业务流程,遵章守纪,更是在其他学徒之间起到了竞争上岗的积极作用6。
商业文化是商号的立号根基,瑞蚨祥以自己是孟子的后裔为据,一直以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立号的商业文化,商业上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商业活动的理论依据,对店员进行“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其中包含道德品行、服务态度、生活作风、请假制度和经营规则等。这种积极吸取优秀文化并不断内化为自身文化的经营理念,对于规范商号管理、保障商号经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三、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传统老字号的文化传承是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升华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检验足以在人们的心中内化为人生的标尺和道德的准绳,企业的发展首先要赢得人们的认可,建立在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础上无疑是企业文化最容易被接受的选择。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和道德约束力使得企业在树立被人尊重形象的同时也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注重文化熏陶和基层锻炼
文化传承的时间性决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传统老字号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熏染过程,学徒都是从最基层做起,这就令一个毫无相干的人在一个陌生的行业里接受基础的技能训练和行业文化培养,学徒刚开始可能就是做一些杂活,《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对学徒描述为:“一般清晨起床后,要承担打扫商场、抹账桌、揩柜台、倒痰盂等清洁工作,在中小型商店的学徒,还要服侍业师起身,倒茶送水,买点心,有点还要买菜、烧饭、抱‘小开’、倒夜壶等,商店开门和打烊时,要掮排门板”。传统学徒制中学徒的起点低是普遍现象,起点低往往入门容易,从基础学起来的学徒往往有利于品格的磨砺和基本功的扎实掌握,行业中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也是企业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三)注重在操作中对员工的文化培养
传统老字号学徒制的培养往往强调在操作中将行业道德和行业文化一起随技能传递给下一代。现代企业往往工作时讲究效益和利益最大化,加上流水线的现代管理模式,很难将文化传递和技能传承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员工,现代企业的文化传承往往是单独的培训和宣传,注重外在的形象和品牌的影响。现代企业一定要从传统老字号企业的文化传承中吸取经验,加强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要以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
四、校企文化对接的启示
(一)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校企文化共建
传统学徒制的文化大多建立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使行业文化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在生产实践中这种价值观通过生产实践体现出来。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中要尽可能多的提高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将优秀的文化根植于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用这种价值观来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企业要对学生宣传企业优秀文化事迹,定期到学生中举办讲座,在学生中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活动,举行企业品牌展板活动,要让企业优秀文化在学生当中潜移默化得到认可,并起到教育作用。
(二)重视师资文化,校企资源共享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教师分不开的,一个高职院校师资的质量情况影响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为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针对校企合作的师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避免“散养”式大班教学,建立师徒互选机制。传统的学徒制可以比喻成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教学,虽然效率不高,但靠着言传身教、实践中教学,师徒基本可以当面请教,答疑释惑。现代学徒制可以借鉴高校导师互选机制,理论课集体教学,实习课分别由不同师傅带领实训,等师徒相互了解后再确定固定的师徒关系,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选择不同风格的师傅,即传统学徒制中的师徒“对脾气”、“看着顺眼”,有利于教学合作。企业的技师和经理可以走进校园将一线的经验和企业的品牌文化普及到学生当中去。寒暑假期间,学校的老师也要走进企业补充专业知识,感受企业文化。
(三)校企文化对接要选好双方的利益中间点
校企文化对接是一个整合两种文化的过程,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双方对此可能热情不高,往往高职院校看到了其在学生今后就业和成长中的重大作用而重视的时候,企业往往不是太热情,表现出不积极的样子,最终会导致像“新余现象”中的学校积极,企业不积极的问题,关键在于没有调动双方的利益积极性,也就是没有选择好双方的利益点。对于此问题,我们要从双方的各自利益出发,对于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多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普通工人,大多有技术无文凭,缺乏技术理论,而这些恰恰是高校的强项,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文化水平也是企业需求的。
(四)重视校园社团作用,加强企业的形象宣传
高职院校的校园社团利用自身优势获取资源以及拓展空间,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为企业反馈服务,可以与企业合作宣传企业形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校园社团起着推动中介,过滤等作用。特殊对口社团凭借其自身优势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自身文化包含在校园的各个环节之中,校园社团这种非正式的学生团体在信息的传递方面,精神激励方面,个人发展发面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视的。同时社团还是文化育人的鲜活载体。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文化宣传委托给社团。定期举办与校企文化有关的活动,组织社团参观企业内部展厅,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通过社团进行宣传,这样既增添了校园文化内容又推动了校企文化对接。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谢良才,张维佳,郑晶.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2孙晓娴.浅谈中国的用工荒问题J.现代商业,2012,(5).
3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N.中国青年报,2011,(8).
4卫华诚.北京同仁堂文化的长寿基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4).
篇2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对由商业领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而普遍存在于众高校之中的重理轻文、唯技术论、唯就业率是瞻等思想倾向的反思与修正,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受到学界与教育界重视,相关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还被视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可视作政府层面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
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论语》中亦记载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除教授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功用在于对其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发生改变非通过长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显现是逐渐的、延时的而非立竿见影的。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一刀切”地套用应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评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不当怀抱功利主义心态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过几次课程就能点化“顽石”为“金玉”的效果。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广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砥砺品德的自觉性为目标,追求的是“春风化雨”之远功。
(二)“古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被视为常规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属“可有可无”性质,原因之一即在于这部分人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置于相对立的位置上,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是一味崇古之举,是历史倒退行为。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传统文化非为封建时代遗
留下来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云变迁,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这是因为它有一常葆生机的要诀,即在保持本质要素不变的同时不断与所处时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时期新生文化的精华,自我修正,自我扬弃。若以水喻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山涧为溪水,入河渠为河水,入江湖为湖水,归大海则化为海水,其性不变,但其形能万化。仅以“孝”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为众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书中有一则“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古人看来此乃至纯至孝之举,当加以弘扬,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将其制作为公益广告悬挂街头却在市民中引发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孝道”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或过时的,已为今人摒弃。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为政府和民众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赞誉,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常有人因善尽孝而入选即是明证。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实是故事中“杀儿奉母”这一藐视他人生命权利的有悖时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说,“孝”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古今,但不同时期,人们对“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尽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以降,尤其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风东渐,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一元文化环境也随之转变为多种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将定未定之际,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譬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见这也好,见那也奇,如不能及时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则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沦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无所适从之一代。因此,在当代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为对抗西方现代文化,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主心骨”,大学生能更为理性地看待现代文化,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并对他们的文化鉴赏力抱有信心。教育者当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文化,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1],允许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主进行文化选择。既不必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较其他文化的优势――要相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时还应允许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继承、创新。
(三)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与传统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国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内容上多有相近之处,因此在有关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它们常被混为一谈,甚至相互代替。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政治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整体表现。[2]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据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的观点,“国学”乃是专指中国固有的学术,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涵盖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和道德等诸多层面[3],其内涵较之国学要丰富得多。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要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评估更具科学性,最终在高校普遍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称为传统文化,而自孔子设馆授徒以来,传统社会的文化学习内容就大致被固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六方面的知识与技艺的学习。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偏重于对文史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知识的介绍,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之类的文学选修课程,这种做法无形当中窄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薄。此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其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文学类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有鉴于此,高校应着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兴趣及要求,按需设课,这是体系构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专业藩篱,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开设课程;三是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传统文化各领域,除古典文学外,哲学、艺术、体育、民间技艺等方面的优秀文化――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都应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如可开设有关传统技艺、民俗、书法、武术等的课程,这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体系中的课程既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同时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讲求专业深度和知识完整性的必修课,也有以激发兴趣为主的选修课,这样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二)“三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内外结合。由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技艺又或是固化的物质形态――如某些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途,而是应当结合课程特点,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旨归采取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授传统戏曲课程时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带领学生到剧院观赏相关剧目的实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降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其二,动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口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外还应辅以多媒体教学,将观赏性强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授课内容开展诸如舞蹈表演、道德话题辩论等课堂活动,让静的知识“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三,点面结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开设几门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门课程的讲授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和活动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争取做到“无孔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就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说,当前,在高校从事此类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专业的教师,由于他们属于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可能涉及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学的出发点是讲授专业知识,因此仅依靠现有的这部分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学校尽快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选拔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意识到,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非赖朝夕之功,高校在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将那些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表演艺术家都吸收进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各依所长面向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正如《纲要》中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濡染当代大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德性,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于创新中继承,永葆传统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朱玲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2):33.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开展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中的崭新而重大的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瓶颈
(一)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高校校园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个性的塑造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文化环境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入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的碰撞、交流和交汇,这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二)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日益冲击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给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信念有所动摇,产生政治信仰淡漠、爱国热情消退、社会主义理想动摇的严重后果。同时,西方文化中关于个人主义、抽象的民主、自由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政治信仰逐渐弱化。
二、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多元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来指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大学生不再视理论学习为一种精神负担和枯燥的知识,而是在学习优美传统文化美的享受中,自愿、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和影响力。
(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精华,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公认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指导。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由于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极不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为依托,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二者紧密融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又可以用传统文化去美化人的心灵,激发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乐趣去追求真善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三、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进而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兴衰。在多元文化视域的冲击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效果。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能为大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和启迪。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当代价值。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西方先进的和落后的思想都不断的涌入我国,思想开放活跃的大学生中有些会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自身传统文化。其实我国许多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国平天下”、“君子和而不周”、“尊老爱幼”等思想,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因此,只要立足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使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指明前进方向,并提供发展动力。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文化多元化使得价值观的多样化,这给予高校大学生较多的自由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机会。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首先,课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方面学校要将专业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落到实处。其次,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能让学生在喜闻见乐的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兴传媒的优势,广泛、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关于道德修养的实践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逐渐学会独立地、科学性地解决各类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已经转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图文并茂的实训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此来践行并传播中国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传统孝慈;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the foundation, refere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culture is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link. Dutiful-kind cultur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lubricant, also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dutiful-kind tod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research.
Keywords: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孝”和“慈”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核心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孝慈精神。然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 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就是要构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诚实守信的关系, 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孝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保存了原始社会中的众多因素.而孝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个人修养的剂,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百善孝为先“孝”和“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传统道德之本,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逐步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 这说明公元前11世纪前就已经有了孝的概念。被后世推崇的尧舜禹三代圣君中的舜即以孝著称,一旦尊亲与尊过发生矛盾, 孝道与国法发生矛盾, 孟子坚持维护的原则,他主张抬高尊亲而不是尊国, 抬高孝道而不是国法。孝为立身之本。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如果不强调孝,社会肯定乱套。中国古代选拔领导干部,称之为“举孝廉” [3]。这样就为孝道与忠道结合起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 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亦纷纷而至,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们思想盆地形成发展的规律[7]。
2.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哲学意蕴: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求真、旨归善和创造美上。“探求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体表现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对现实、对生活、对学科的开放体系,保证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知识源泉,促进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真的探求,以使学科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必须合乎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创造美”。历史活动中的“美”,同时也就是对于历史必然性即“真”的达到和对于历史合理性即“善”的实现;既研究建构学科的结构与内容之真,又研究创造人们的精神家园之美等等。对学科研究进行审美思考,超越单纯的真与善的层面,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承担社会责任的更高境界。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人文意蕴
社会政治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要的责任是承担社会政治责任,即积极推进伦理道德的创新与发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着意于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解决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引导人们参与道德实践,积极过道德生活,加速人的道德社会化,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再生产。
3.传统孝慈对当今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诚信,尊重等问题的考验,人们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他们道德选择、道德行为的路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3.1孝慈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正处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之中,“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二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更加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信。因此,孝慈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孝慈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文化,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本体性及以民为本的社会本体性。一个国家要达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国家强力外,还得依托精神力量。
3.2孝慈是一种有利于治国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要得良好的治理,更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中,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战略规划,正是儒家思想与国家学说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效益经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公共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唯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里精神秩序,方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古人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现今社会也是如此。以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慈孝文化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慈孝文化是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
篇5
[关键词]文化资源 传统产业 增值效应 转型模式
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一直占据产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地位,但是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所带来的粗放式发展后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诟病。而文化资源通过人们的创意开发,在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被吸收、消化与利用,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新发展。
1、文化的资源性解析
1.1 文化是一种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因此,只要是能够用于生产过程以创造财富的要素,不管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类劳动的结晶,都属于资源范围。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土地、普通劳动力、原材料是资源,而文化的注入,能够使原本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大大提升附加价值,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大为增加。因此,我们所熟悉的文化要素,不管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如土楼)还是无形的民间信仰与神话(如妈祖精神),这些通过人类的创意开发、为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所利用、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的,都可以视为资源。
1.2 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手段
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是在传统产品上对文化元素进行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合理的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最重要手段。正如罗默所述,好的创意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推动力量之一。创意创新能够鼓励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这种释放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文化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增值效应
文化资源的投入能够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成本递减、带来高附加值,并且基于文化的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所以,在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收益的良性增加。
2.1 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能够实现成本递减
2.1.1 主要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减
传统产业依附文化资源获得的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次投入研发创意,接近于无限的复制与重复利用。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设计出的创意产品供给可分为生产过程和复制过程两部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等等,假设这些投入可以用货币来表征,而其产品的复制只需极低的单位成本。以下给出了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供给成本状况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TSC表示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总供给成本,ASC表示平均供给成本,MSC表示边际供给成本,PC表示生产(研发)成本,DC表示复制成本,0表示复制数量。
TSC=PC+DC (式1)
由于DC
DC=Q×MSC (式2)
ASC×(Q+I)=TSC=PC;
可以看出,传统产业在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初期,即在Q
2.1.2 传统产业在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时可以减少其他相关成本
首先,相对物质成本降低。传统产业在利用与开发文化资源时,生产要素的比例结构发生改变。核心生产要素转为文化、创意及必要的技术投入,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将降低。例如剪纸艺术窗帘,窗帘的基本材料可以依旧是普通的布料与金属轨道,但可能只占总成本的20%~30%,主要是文化与创意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消费者。
其次,营销成本相对降低。文化资源的积累并非通过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而主要是以传承的方式实现。在传统产品中注入文化要素,也就相当于注入了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当一种文化为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拥有,那么拥有此文化附加特征的产品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宣传,就能够引导人们对该产品的认同,并激发需求。
2.2 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高附加值
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其经济价值会由于其附加的文化含量的不同而上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文化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传统产业以创意为手段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得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角色,差异化带来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传统产品才能够制定高价,成为高溢价商品,从而提高产业利润。
2.3 基于文化的产业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
2.3.1 注意力锁定
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选择购买最受其关注的产品。正如高科技产品中大量存在的注意力锁定现象,传统产业可以利用文化与创意强化竞争优势,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顾客,形成强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为领先生产者赢得进一步的优势。
2.3.2 累积效应
传统资源所带来的“需求满足”一般是针对人们的生理需求或物质生活需求(如食欲等),这种需求总有一个限度,因此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达到一定数量后,带给人们的满足程度就会下降。而文化主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或精神生活需求,而这种需求几乎是无限的,人们对附着文化的产品的满足程度不会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反,消费者拥有的文化知识越多,他对其产生的需求就越多。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对某种文学不熟悉,当接触后开始喜欢,会随着了解越多而更加沉迷。文化选择就是具有“增强效应”的“成瘾”,而拥有一定的文化思维,就会对掌握更多的同类文化产生更加迫切的需求,形成累积效应。
3、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转型模式
通过上文对文化资源增值效应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产业通过文化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思路应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产业的活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差异化、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与服务。在此,笔者将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定义为“传统产业文化化”,并依此提出“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设想。“文化化”意为各种对文化资源的运用行为与方式。
文化根据其所展示的形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些文化是有形的,例如,古建筑景点如长城、土楼,还有传统工艺品,如面人、剪纸,有形的文化易于通过转移、嫁接从而附加到一般的商品与服务之上。而传说、故事、习俗、大众语言,这些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根据一定的创意总结、提炼出相符程度极大的特征符号,融入传统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之中。因此,根据文化资源的“有形一无形”与传统产业项目的“产品一服务”之分,设计出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如表1所示。
在“产品-服务”文化化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产品的设计,有形文化资源重在形象的提炼,灵活运用于产品的廓形、款式、包装与商标之上,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创意化运用是资源转化的关键;而无形文化资源的利用重在对其精神价值的提取,融入产品理念的设计,在商品的营销之中易于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以较高的文化价值获得良好的市场效应。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服务的设计,重在“体验”。可以从消费者对现代工艺流程文化的探索需求出发,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让消费者能够观赏与体验现代的生产技艺;也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对商品在历史上工艺的文化认知需求,设计传统产业的服务体验项目,如“历史技艺重现模式”。企业通过复原一些传统产品在历史上的生产工艺与生产场景,如重现服装制造在历史上的纺织技术与古时使用的提花机、斜织机等传统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历史上的技艺、再现传统生产场景,将在特定文化消费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对于文化资源采用何种运用方式,应视不同产业特征与目标消费者的特性而定。有些行业的产品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陶瓷、红木家具,那么稍经整合,企业便可呈现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与体验服务,有些行业属于资源性行业,则可以思考塑造优质的工业景观,满足消费者的现代文化体验需求。
篇6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是日益得到重视,它是语文教育的根和魂。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提高国民的意识。文章以在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实践课程;开发;利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民族,利用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把古代的文明发扬至今。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民族文明的丰富多姿是其重要的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部总和。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它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人们: 一个民族如果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将意味着失去了发展的根,也就失去了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不断的传承与发扬。
在语文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然而,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没有把传统文化系统纳入进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中来。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和修养的储备阶段,学习各种语文知识都是学生逐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的过程,能够为学生以后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化内涵,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熏陶,让学生受到清新优美意境的美化作用。例如,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优美。通过这些古诗中的强大人格力量,可以更好地感染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能够为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人文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他凭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也是我国文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能够经过世代的发展而绵延不息然,现如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小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其独立思考能力尚为欠缺,使得外来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盲目追捧,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本动漫、用的是韩国玩具、穿的是国外品牌,越来越背离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国家没有对传统节日实行假期制时,他们甚至不知道端午、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但却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了熟于心,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评价制度的原因,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讲解。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只顾重视对分数,而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对于语文、对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小知识以及三字经、弟子规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孩子们丢失了他们该有的自主、创造、领悟、想象能力,表面上孩子能力越来越高,实则高分低能。孩子们在这其中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认为这是一门枯燥、难解甚至无聊的文字游戏,对古诗词的背诵也只是机械化的记忆,并没有领悟其中所包含的意境,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学中该有的的重中之重、也是为孩子们今后的语文学习该培养的一种鉴赏能力。
值得欣喜的是,在当前社会重拾传统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伴随语文课改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走入教学课堂,使学生们不断了解、学习、乃至使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三、传统文化在实践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模拟真实情境,活学活用传统文化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学习《小儿垂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诗中的儿童在垂钓,然后一边做着诗中的动作,一边念着古诗。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中的意境。同时让学生思考,从孩童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那些精神。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于古诗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可以认识到聚精会神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从而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学生们能更好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要不断增强其体验感、增加其经验,小学生们对与传统文化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其社会阅历、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之生活条件、物质条件的丰裕,其对于传统文化中许多经典之处不能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想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就要鼓励、引导、组织孩子们多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
篇7
“走婚是我们的传统,是卖点,一定要保持下去。”
“以前的年轻人在路上看见老人,即使骑马也会从马背上下来打招呼。”
“有人把祖母屋都给卖了,不想还可以,一想觉得心都快融化了。”
“以前裤管一勒紧就可以逮鱼,现在鱼少了,种类也没以前多了。”
“感谢政府让孩子们有书读,但是文化熏陶都不知道熏到哪里去喽……”
这是云南宁蒗县泸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族村民们在针对本村的问题畅所欲言,他们的族人,38岁的尔青用DV镜头记录了这一切。2008年1月,当上述画面在村民们面前播放完毕时,尔青问:片子取什么名字好?有人说“落水村综合症”,也有人说“哭泣的落水”,都带有悲凉的色彩。
泸沽湖和湖畔的摩梭族村落这些年一直是旅游热点,尽管有很多人到这里采集影像素材,但大多数这样的Dv作品得不到摩梭村民的认同,他们认为外来文明对摩梭文化的诠释过于肤浅。村民们更喜欢看尔青的素材带,更愿意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了解以前的传统和保护传统的重要性。尔青拍的四五百盘素材,大多关于四川木里的摩梭族,那里至今仍能看见在宁蒗地区失传已久的古老仪式。
早在2005年,尔青便在自家的摩梭民俗博物馆里举办“摩梭电影展”,给村里人放映了他从国内外搜集来的反映摩梭民族的DV作品,正是在这次活动中,他结识了“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创始人、云南社会科学院学者郭净,并加入郭净和他的同事们所推动的“社区影像实践”计划。2008年1月,“社区影像实践”计划重返乡村,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村落勐宋、宁蒗摩梭落水村、德钦藏族加碧村进行了巡回放映活动,尔青的素材放映正是其中一项活动。
影像的权力
社区影像计划是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所推动的,每个项目小组由一名少数民族社区成员和一名研究者组成,共同接受数码影像的拍摄和编辑培训,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一部以社区为主题的纪录片。
最初的计划是将DV交给村民,让他们拍摄自己的生活,项目组帮助他们编辑影片,但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剪辑人员常常误删重要细节,从而丢失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此,项目组尝试让社区成员自己剪辑,同时引入外界视角,让社区成员与研究人员合作,共建项目小组,双方都以协调员的身份重回社区,一起讨论主题、怎样拍、怎样剪辑,并通过互动式的纪录与传播活动,使得在社区中进行教育、对话与沟通成为可能。
2001年11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的工作者,在一次利用绘图方式记录哈尼族传统节日的调查中认识了西双版纳勐宋村的妹兰。这是一个哈尼族村落,妹兰是那次调查活动中的主要绘图者,也是当地对传统文化兴趣最浓厚的年轻人。妹兰与社区工作者一样担忧哈尼族传统知识的流失,他向社区工作者表达了愿意收集本民族传统知识的意愿。
之后,妹兰拍摄一部名为《勐宋刀耕火种》的反映传统文化的片子,在编辑片子的时候,一部分村民想把嘎汤帕节的热闹舞蹈放在片子最前面,还有人建议采用老人唱歌的镜头,一番讨论过后,大家决定以勐宋村的全景作为开场,接着是嘎汤帕节大型舞蹈的组镜,然后用声画分离的手法,在老人悠远的歌声中把大家引入刀耕火种的时代,这样的段落重组完全体现了大家的愿望。
片中有一段杀猪镜头,那撕心裂肺的叫声让人听了揪心,项目工作人员建议把这段剪掉,妹兰坚持说:“不能剪,哈尼的老人们就要听这个声音,他们从猪叫声中可以分辨出新人们生男还是生女。我结婚那天杀猪,老人们就说一定是男孩,结果真的是。”
杀猪的画面,剪去还是不剪,呈现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汉族作为强势者,以其固有文化和审美标准得出的判断其实是一种强权,如果哈尼村民不勇敢地表达他们的意见,那么这部片子少去的不仅仅是一段画面,而是纪录片的真实性――这样的少数民族纪录片大量存在。
影像代表的是一种权力。社区影像计划的推动者郭净曾有这样的阐释:现代传媒早已渗入当地的社区生活,这些新鲜玩艺儿既让大多数没出过远门的村民长了见识,也提供了_一种现代物质生活的幻象,它们所包含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都远远脱离当地民众的传统,甚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诱导年轻人对物质享受盲目崇拜,对暴力和性的宣扬,以及曲解了经济和旅游开发的意义等。所以长期以来,特别是当地民众一直受到影像的熏陶,充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却从来没有通过影像发表看法的权利。
民族的伤痛
在郭净看来,一些纪录片工作者虽然竭力主张个人话语权、影像民间化,但他们自己却手持摄像机,用精英式的思维模式解读着很多题材,无形中剥夺了其他群体的影像权利。“社区影像”正试图给主流传媒体系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提供一种自我发声的渠道,将影像制作的权力,以及利用影像开展公众教育的权力交回他们手中。
事实上,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私人拥有DV并不是很难的事儿。而一些拥有文化自觉的年轻人也一直在通过影像记录和思考自己民族面对的问题,他们关注的话题中,对传统文化变迁的呈现尤其集中。
尔青所在的宁蒗县落水村作为旅游热点,一是因为美丽的泸沽湖,二是因为这里聚集的摩梭人。“走婚”是摩梭人十分严肃和含蓄的传统,在媒体的介入和一些失实宣传的影响下,“走婚酒”,“爬花楼”都成了迎合游客的商业噱头。
社区影像计划在落水村举行放映活动期间,我们参加了一场篝火晚会,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小伙粗犷奔放,姑娘婀娜曼妙,我们被邀请一起跳舞,大家正在兴头上,主持人大声宣布:“现在想找哪个姑娘就找哪个姑娘……”合影留念的环节到了。
旅游业的开发带来了外面的文化和不同的观念,水波不惊的泸沽湖掀起了层层波澜。祖母屋作为供奉摩梭火神的地方以及一家人的生活中心,在摩梭人心中是十分神圣的,如果老人能在祖母屋中去世,会被视为最好的归宿(火葬中搭建的“井”字架象征了祖母屋,让亡灵在老屋中安心)。
在尔青的纪录片《祖母屋的故事》中,有个年轻人10万元就把祖母屋给卖了,这在村民眼中成了大逆不道的做法。他把祖母屋卖到北京,参加摩梭火神展览的开幕式,他觉得自己的初衷很单纯,就是想代表摩梭人到外面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为家乡做点贡献,但是没想到引起那么大的争议。让人心碎的是,拆房的那天老祖母哭着说:“祭祖的地方没有了,做饭的地方也没有了,保佑全家平安的火神也走了。”现在卖房的年轻人后悔地说:答应别人的事情已经没法反悔……
当少数民族的传统逐渐被边缘化,这导
致了原有传统知识体系的破坏与解体,造成所谓“知识危机”以及文化的同一性,老人们一谈起这个话题就皱眉头,他们觉得现在不少娃娃对摩梭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不感兴趣,这对摩梭人而言是件十分悲哀的事,本民族文化的流失意味着灵魂的流离失所,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不但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也失去了根基。从幼儿园开始,娃娃们就说汉语、写汉字,采用汉族的材,家长们都担心这种培养方式。在尔青的片中,被采访的村民希望孩子能从小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让摩梭古老的传统延续下去。
传承的希望
37岁的妹兰,初中毕业,原先是西双版纳勐宋村的会计,在吕宾(汉族,来自“保护国际”)的引导下系统进行哈尼族传统文化的调查,收集了不少老人们唱的“四季歌”。四季歌是一种哈尼族的古老调子,包括哈尼的迁徙历史,物候变化,农事安排以及传统节日。此外,妹兰还利用农闲的时候走访寨子里的老人,向他们学习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哈尼族传统文化,并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些知识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基于此,他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创作了以哈尼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用动画片的形式探索一种传统知识的媒体表达方式。
在勐宋,另一种全新的尝试是“社区教育”。很显然,通过影像促成对话与沟通的“社区影像”,至今仍在非主流的语境中徘徊,而作为社区影像的延伸和重要补充,“社区教育”尝试走教育体系这条主流路线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个项目试图借助影像的手段(照片、画图、VCD等),将学校教育和社区传承相结合,引进探索式教学,让学生们在社区中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
9年义务教育在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很难运作,当地家长觉得:孩子读了好几年书花了家里不少钱,结果不仅升学困难,农活也干不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费(即使国家免费还是有很多人不愿去),而是从小学教育开始就脱离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本土化的培养模式。编写相对应的适用于农耕劳作的乡土教材,通过教材指导学生回到社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做调查,这样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
勐宋社区参与编写的乡土教材《回到我们的村寨》共71页。这本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哈尼族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校本教程,由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勐龙中心小学、勐宋完小经历两年的教学实践共同编写完成。教材的素材全部选自勐宋社区,书中的所有插图都由村民妹兰一手绘制。学生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多样性,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还能从中学习如何合理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从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教材生动有趣,互动性强,顺着“我可爱的家乡――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自然环境”这样一条脉络,把与勐宋哈尼族相关联的各种知识介绍给学生。书中运用多种方式介绍本土知识:
小知识:到公元五六世纪,以“松米窝”为元祖的父子联名制的确立标志着哈尼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农耕民族。
听一听学一学:张波的歌曲:始祖松米窝――窝推雷――推雷宗……(张波是妹兰的中学同学,他创作的少数民族流行歌曲在当地很受欢迎。虽然这种电子配乐的民族歌曲也用了大量的民间素材,但是与妹兰搜集的古调意味完全不同。)
想一想问一问: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叫勐宋?它有什么含义?
动一动手:同学们,你们在调查服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上面的图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的名字和它们的故事吗?跟着妈妈和奶奶一起动手绣一绣。
小调查:除了妈妈背篓里的野菜,你还知道哪里可以看到更多的野生植物吗?对!清晨的集市上。拿上你的调查本出发吧!
篇8
关键词:巴金;悲剧;汪文宣;寒夜
《寒夜》是巴金反映抗战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部鸿篇巨制,它以抗战后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在社会重压下的家庭悲剧,从而揭示了心灵闪光的小人物怎样不堪现实生活的重压,由痛苦呼喊到被黑暗社会吞噬的全过程。《寒夜》揭示了汪文宣这样的忠厚老实的小知识分子怎样在黑暗社会的压榨下走向灭亡的,倾诉了旧中国40年代知识分子人生命运的悲剧真实。
一、处在灰色空间里的人生悲剧
1、寒气逼人的黑夜:黑暗腐朽的社会
《寒夜》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灰黑色,灰黑色的天像一块褪色的黑布,汪文宣每天都是在没有灯光没有生息的黑夜里挣扎着、穿梭着,死气沉沉的夜也一步步把汪文宣逼向了绝望。《寒夜》定的环境气息是:灯光昏暗,寒气逼人。故事开始在全家躲警报的夜晚;主人公汪文宣死在庆祝胜利的夜晚;结尾时曾树生消失在阴暗寒冷的重庆街头,也是在夜晚;汪文宣每天回家时也是夜晚。《寒夜》特定的灰黑色笼罩着小说全篇,人物活动也是在寒气逼人的夜晚上演着悲欢离合。
2、黑洞似的家门:不可调和的家庭纠葛
“他们走到大门口,他看见那个大黑洞,就皱起眉头,踌躇着不进去。”[1]《寒夜》中多次出现“黑洞似的家门”这几个字眼,在汪文宣眼里,自己熟悉的家门已经是一个没有家庭温暖没有依靠的黑洞了,这在一个身患疾病而又性格懦弱的小知识分子眼里是何等恐怖,然而不管怎样,他照样每天垂头丧气地进去,因为他心里无法预知,下一秒等待他的家庭争吵会是什么,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也是导致汪文宣人生悲剧的诱因。婆媳之间的相互憎恨和厌恶,像一个恶魔吞噬着他的灵魂,但母亲和妻子全都在自己的意念里生活,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的痛苦。妻子曾树生向往着心中的“自由”,厌恶现在枯燥无味的生活而又对疾病缠身的汪文宣感到惭愧,母亲爱着汪文宣却对汪文宣挚爱的妻子恨之入骨,达到近乎变态的程度。家庭纠葛像一团乱麻盖住了汪文宣的呼吸,汪文宣在万分痛苦中不愿回归黑洞似的家门。
二、陷于自身性格悲剧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1、对同事的挖苦嘲讽:忍辱负重
巴金的《寒夜》是对人的自我压抑的消极面的揭示,并触及到了中国贫苦的知识分子由封建传统文化心态沉积所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弱点。小说主人公汪文宣自身卑怯懦弱的性格是导致他人生悲剧致命的原因。汪文宣因社会不平而愤懑而又无力抗争,被压抑得奄奄一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汪文宣曾有一番救世的雄心壮志,他崇尚个性自由,决心改革教育,振兴教育,然而,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使他屡遭失业的打击。当汪文宣好不容易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做校对工作时,他就不得不耗费自己不多的生命来挣那么点薪水了。“他校对的是一位名家的译文。原作是传记,译文却像佛经,不少古怪字眼,他抓不到一个明白的句子,他只是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2]从小说这段描写中可见汪文宣是非常厌恶这样单调乏味的日子的,他早年的宏大理想与与现今这种摧残人精神的工作形成巨大反差,内心的落差也使他的心理极其不平衡,当残酷的现实最后都化成他心中的噩梦时,他以往雄厚的精气神也荡然无存,他最后成为一个只能忍气吞声,惶惶不可终日的社会“零余者”。
2、处在婆媳不和的夹缝间左右为难
“在家庭矛盾纠葛中,汪文宣孝顺母亲,关心妻子,他不愿靠曾树生抛头露面做‘花瓶’接济自己的生活,他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保持家人的和睦相处,可是婆媳间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情感冲突,使他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3]尽管她们都爱他,但他无法调和她们的矛盾,他只有哀求妻子忍耐,恳请母亲宽恕,但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他眼看着三十四岁的妻子青春焕发,在外娱乐交际,与陈主任交朋友,对比自己体弱多病、衰老,心中有说不尽的难言之苦,随即又化为自怨自责。在贫病交加的日子里,他期盼抗战胜利,将来可以回到教育界工作,但冷酷的现实逼着这个小人物一步步地走上绝境,抗战终于胜利了,死亡也叩开了他的生命之门,弥留之际,他怨愤地责问:“我做了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受这惩罚?”[4]总之,汪文宣在可悲的家庭中,生活在婆媳不和的夹缝间,头顶生活的重压,两肩承受着疾病给他的苦痛,他在可怕的窒息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他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折射出一群小人物的悲惨人生。
参考文献:
[1][2]巴金.寒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6, 153,183,25.
[3]龚梦伟.评巴金《寒夜》中的人物形象[J].2012, (4):23.
篇9
【关键词】 童谣活动;园本开发;必要性
童谣是人民群众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一种可以歌唱或者吟诵的短篇歌谣。童谣的语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是“人之初”的文学滋养。同时童谣作为一种口头创作模式,其有着丰富的价值与内涵,童谣发展到今天,它的重要性正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幼儿教育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比之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所含的师生活动经过更多的教育化处理,因此具有更高的教育意义和更强的示范作用。师生活动是进行童谣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童谣儿童发展功能的重要方式。对此,下面就来简单他了解一下童谣系列活动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将童谣与幼儿活动进行充分的融合,构建园本课程资源可以提升幼儿的内在综合素质能力,童谣系列活动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童谣的文字直白、浅显、易懂,容易记背。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融入童谣,可以使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进行语言的学习,通过各种具有韵味的语言渗透,可以充分地丰富幼儿的整体语言系统,为幼儿今后语言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
圆圆饼干,饼干圆圆,
用手掰开,变成小船。
你吃一块,我吃一块,
啊呜一口,饼干真甜。
在上面的这个童谣里,用手掰开,变成××。这里可以启发孩子的思维,掰开了还可以变成什么?孩子们从说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通过这首儿歌的念唱,幼儿学会了简单的句式,学会了创编的模式。许多童谣富有生活情趣,可诵可唱,深受幼儿喜爱,在园本课程活动中开发童谣,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有时候枯燥的学习由于童谣的介入,语言瞬间变得趣味盎然。而且童谣园本课程活动的开发可以提升幼儿活动的整体参与性,优化幼儿的语言系统。
二、有利于优化幼儿的知识结构,丰富认知能力
活泼明快的童谣满载着美好,对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这些童谣语言丰富灵动,儿童化的语言容易激发孩子内心的认同感,童谣中的知识也是包罗万象,比如对色彩、数字、识物等认知。所以在童谣中获取知识是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童谣中包含的知识有很多。
1. 识数字
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是童谣的一大特点,例如童谣《数字歌》,它把1―9个数字形容成一个个具体的形象,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孩子对数字的认知瞬间形象化,很快记住数字的形象。又如童谣《凑十歌》,就是一首让幼儿认识10的加法的童谣,童谣中的句式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 十只花老鸭”,运用形象比喻,字脚押韵,让孩子明晰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学科学
童谣包罗万象,其中有很多描述自然的童谣,让孩子从自中学到一些科普小知识。例如童谣《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数九天,从一九开始数到九尽春来,正是一个由冬寒到春暖的渐变过程,带领幼儿认识了有关于冬天的气象,语言简单活泼。
幼儿园通过开发系列的童{活动,能够让幼儿通过对各种童谣的吟唱与记忆感受到童谣的意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心理认知发展过程,进而有效地优化幼儿的知识结构,丰富幼儿的认知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品德、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童谣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童谣会让孩子懂得人性的美丑,习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有这么一个童谣:小朋友,有礼貌, 见到老师问声好;伙伴玩耍要谦让, 上课听讲不打闹。小小童谣的把文明礼貌包含在内,通过日积月累,孩子们将从童谣中提炼到这种传统美德,做个文明小天使。“排排坐分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你一个我一个,大的留给你,小的留给我。”无形中让孩子了解如何做一个谦让的孩子。“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这样的安全童谣让孩子记住了交通规则,增长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座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开发童谣系列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整体情感体验,使幼儿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人格发展,进而促进其内在品质的形成。
四、童谣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文化传承能力
童谣走进课堂开发园本课程是幼儿传承文化的载体。对此教师在进行园本课程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童谣资源,通过童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幼儿内在的情感,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例如在《过年》这首童谣中,从年二十三一直说到大年初一,把每一日的传统都一一列出,如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让幼儿在吟唱时,学到了过年的习俗,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发童谣系列园本课程可以让孩子更多地接近童谣,念唱童谣,开展童谣游戏,让童谣活起来。而且,童谣可以丰富师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为儿童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提升、艺术修养提高、良好情感的陶冶、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提供优质平台,从而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给儿童施以更适切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卫民,曾虹,刘贺佳.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长沙民间歌谣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及其策略[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1):106-108.
篇10
关键词: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一种现象:“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设的欧美化”,大量城镇、乡村的自然风貌遭到破坏,乡土人文特色也渐渐消逝。因此,对于地方乡土景观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地方乡土景观设计的探索就变得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各类各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摇篮,其以人才集中、知识水平高及技术力量雄厚为优势与特点。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积极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研究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继承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创造宜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社会任务,无疑会在“乡土文化复兴之路”上担当重要角色。所以说,将乡土文化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信阳行政区包含2区8县: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商城县和新县。自古是南北过渡地带,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为主要形态,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倾斜,独特的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师院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促进教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师院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厚的科研政策、丰富的文化积淀,为环艺设计专业的乡土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沃土。1.信阳的乡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叶文化,信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叶之乡”之美誉,它的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目前,信阳地区通过茶产业、茶叶观光园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互促发展。其次是红色文化,信阳属于大别山区,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被誉为“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队伍达到近50000人,地方游击队伍达到20万人,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红色革命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广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阳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浓郁的皮影戏、花鼓戏、嗨子戏、灶戏、推剧、光州大鼓等戏曲种类;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纸艺术;采撷北汴南苏艺术之长的淮滨绣品;兼具中原、荆楚特色的饮食风俗等。第四是建筑风水文化,信阳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阳不对顶,阴不对岙”“歪门斜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选址规划方法;有排架、龙门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种传统民居木构架形式,地域特征极为显著。2.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与课下独立探索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活动。(1)调整授课思路,将信阳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典型的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作为素材,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乡土文化小知识,例如讲到建筑规划设计时,适时讲述信阳传统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门斜道”等有趣现象,并讲清楚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信阳传统建筑特色,并对信阳乡土文化产生客观的认识。在考试时,将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以名词解释、论述题等形式加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信阳乡土文化的积极性除了课堂知识传递外,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主要通过组建科研小组、设计实践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课题”为核心组建研究小组。第一,通过团队成员的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第二,选定适当的研究题目,如信阳的传统民居艺术研究、乡土植物研究、民俗艺术研究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深入探讨的课题类型。第三,设计恰当的调研计划,通过合理安排调研时间、明确调研任务、着力运用先进调查手段,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归纳总结调研成果,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秀研究成果开发成教学课件、音像、视频等制品,以实现信阳乡土文化的广泛传播。以“乡土设计”为主题开展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对信阳地区自然景观和民居建筑、民间风俗等人文景观构成要素的发掘和研究,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符号,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项目之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信阳乡土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三、小结
乡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环境条件和传统文化积淀融合所产生的,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条件的结果,值得被继承发扬。将信阳乡土文化应用于信阳师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将乡土文化视为教学资源,以恰当的方式植入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也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晓峰.信阳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