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疗质量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科医疗质量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科医疗质量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42-01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是现代医学观的体现,实践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概述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基本概念是指通过组织、计划、控制等活动的功能,把一个组织(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率,产生最大效益,达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定义: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的科学管理。从管理的职能作用方面包括预测和计划、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挖潜和创新。

1.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有助于管理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其管理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管理者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最典型的特点是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实践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广泛性。社区卫生管理必须依据组织进行分工合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最大特点体现的另一个层面是是团队精神。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

1.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定义:是为了有效地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任务,实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按照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一定的责任、权利及其职能分工而形成的系统集合。是一个开发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和综合系统。

(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组织必须具有目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满足他们的卫生服务需求。

(3)职能组织: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2社区卫生服务与区域卫生规划管理

2.1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区域卫生规划是以提高一定区域内居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并合理配置该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的管理模式。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保健服务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卫生机构社会化、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与布局的关键环节。

2.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是城市卫生改革的方向,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举措。区域卫生规划将极大地推进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下,调整医院功能,满足人群卫生需求,以优质服务保证其持续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

2.3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全科医学是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疗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运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全科医疗的最显著的特点具有对病人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对病人早发现并处理疾病;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在社区对病人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协助利用社区外的其它资源。全科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社区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基地,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其主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

3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

3.1确立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满意模式:强调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主观看法、消费者是否会再购买服务,是否与服务人员合作,是否会向他人介绍服务,都是由消费者的主观评估确定的。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由下列因素决定:可靠、敏感、能力、礼貌、方便、沟通、安全、移情、有形证据。在购买服务前,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往的经验、其他消费者的口头宣传和企业提供的各种信息,对服务质量形成预期想法。在接受服务后,对各种服务措施产生某种感觉。将预期的质量与实际比较形成自己对服务质量的看法。

3.2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的概念: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施卫生干预措施,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制定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发现社区存在哪些问题;社区内居民有什么需要和需求;在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哪些是需要优先解决的;为将要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资料;为社区内开展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动员和争取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等。

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在这个政策框架下,绩效管理才能起到作用。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是两个紧密关联但又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消费者是否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应该以医学专家的判断为准。需求评价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工作周期,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工作。

3.3进行有效社区卫生的人力结构配置:在一定职位上,选拔相应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由于社区卫生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社区卫生人力能力的多层次性。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能级排列是交叉、互动的。卫生系统的人力的岗位结构,反映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卫生人员职责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是否合理配置卫生人力的重要指标。依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设置岗位并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确定人员配置,以实现卫生服务目标。将岗位分成低水平操作岗位和高水平操作岗位,使岗位与用人、岗位与任务高度关联,更节省人力资本。

3.4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而情报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和实效性,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高层进行当前决策和行动方式起到参考和支持的作用的,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能力,才可以强化管理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清.卫生改革形势下的社区卫生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88-89

篇2

【关键词】全科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06-01

1 全科医学的产生背景关于全科医学的定义

国内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概念,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方面的内容。

1.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迅速增长, 许多国家的人口统计“ 金字塔”都在逐渐变形。人口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是, 社会劳动人口比例下降, 老年人赡养系数明显增大, 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 其次是, 进入老年后, 人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能力降低, 社会地位和家庭结构以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变化, 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出现了“ 长寿”与“ 健康”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

1.2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随着抗生素和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生物制品的出现和应用, 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 以及营养状态的普遍改善, 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而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及行为疾病等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与20 世纪80 年代的死亡谱对照,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前几位死因。由于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要求医疗服务适应此变化需求,特别强调患者本身主动和自觉的控制, 而不仅是机械地服用医生给予的药物。

1.3 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的高技术服务。在满足人们技术需要的同时也越来越缺乏人情味了。原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模式, 已无法满足人们目前对医疗照顾的需求, 也无法解释某些病的心理社会病因以及疾病造成的种种心身不适, 更无法解决慢性病患者的心身疾患和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随着疾病谱变化和病因、病程的多样化, 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明显。无论是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医生的诊疗模式或医疗保健事业的组织形式, 都将根据新的模式进行调整, 使之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2 全科医学的特点

2.1 服务内容方面。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专科。它不仅涉及临床内、外、妇、儿等专科的服务内容, 而且还涉及心理学、行为科学、预防医学、医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服务内容。与其他临床专科明显不同的是, 全科医学的学科范围宽而较浅, 在一定深度上朝横向发展, 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与需求, 将各门相关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向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而其他临床专科都是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向患者提供的服务范围较窄。

2.2 学科的知识体系方面。全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其知识体系中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理论精髓, 包括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等, 同时包括了全科医学临床服务基本技能和服务工具等。各论部分主要包括临床诊疗中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处理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

2.3 临床思维方法方面。与传统经验医学笼统的思辨的整体论方法不同, 全科医学需要以现代医学的成果来解释发生在患者身上的局部和整体变化, 它的哲学方法是具有科学基础的整体论。

3 全科医学面临的发展问题

3.1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我国政府将以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全科医学作为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培养专门的新型医生的临床医学学科, 必将在重新塑造医生形象、发展照顾医学、承当个体和群体的三级预防、推进卫生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生已成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 全科医疗代表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最佳服务模式。

3.2 全科医学的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是以提高一定区域内居民健康为中心, 动员并合理配置该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目标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根据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与结构、自然地理环境、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来统筹规划, 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的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 从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力争通过符合成本/ 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来协调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区域内的综合卫生服务能力, 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经济、方便及综合的卫生服务。区域卫生规划将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划分为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要求做到“ 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使80% 左右的疾病首先在社区得到处理, 必须转诊的患者才被转诊到上级医院。因此,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培养全科医生是实施区域卫生计划的基础。

3.3 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社区医学是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在20 世纪中期深入发展的产物, 它以社区为立足点, 应用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统计学、人类学等方法和技术, 对社区人群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管理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达到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健康等目的。全科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以个体的医疗保健为主, 同时又将个体和群体保健融入一体。因此, 社区医学在群体的目标上与全科医学是相同的。这样, 全科医生就自然地成为了社区医学任务的主要执行者; 而在落实社区医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源,以及全科医生在社区实践中所获得的自身的训练, 则为全科医学在社区中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 全科医学与替代医学。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但现代医学主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医疗方法依然存在, 如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气功、自然疗法等, 并被各国人民广泛应用。上述情况说明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其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由于替代医学的广泛应用, 全科医生应该, 也必须了解其主要的类型、特点和疗效, 同时应该看到替代医学的局限性, 以便能够适应社区文化和群众的健康信念, 并且有助于丰富全科医学理论和治疗手段。因此, 全科医生了解替代医学的知识, 并教育患者需要使用这类医疗时首先要经过全科医生的评价和转诊, 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患者潜在的伤害。

推行全科医疗服务后, 可以改变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的状况, 根据患者需要, 组织起家庭、社区和医院之间的“ 一条龙”服务系统, 提供“ 无缝隙”与快捷的医疗照顾。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间通过“ 双向转诊”以及信息共享, 来保证服务对象获得最有效、方便、及时与适当的服务; 同时, 可以加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在信息收集、病情监测、疾病系统管理和行为指导、适宜新技术利用、医学研究开展等各方面的积极合作, 从而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梁万年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 顾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篇3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一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1]。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骨干力量,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负责式管理,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积极发展全科医学培训和建立国家和省市两级的培训网络

2000年1月国家卫生部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卫生部计划用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包括社区护士等其他卫技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几年来,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全科医学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在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开展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工作。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大中城市,甚至小城市,都已开展了以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为主的各种类型全科医学教育工作。

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全科医师培训网络。国家级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培训各省骨干师资和管理人员,省级培训中心负责全省的培训工作。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甲等或县级及以上的医院,社区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预防保健机构。制定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设置标准,加强基地建设,合理布局,提高效益。全国全科医师培训网络已建立,各省、市、自治区均已成立了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负责各地全科医学培训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2 高等医学院校的支持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石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科医学发展关键问题。自1998年卫生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培养全科医师的政策后,各省、市都在高等医学院校按成人教育模式进行全科医师培养的试点工作。实践证明,在卫生行政需求下的成人教育往往和高等医学院校整合培养有一定距离[2]。成人教育培养的全科医师有时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密切结合方面出现空挡,可以看出,高等医学院校在当前的全科医师培养中应该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其原因在于:①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成立全科医学教学机构或研究机构,有专门的机构才能营造学科氛围;②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有专门的全科医学师资从事全科医学理论和技能的教学;③高等医学院校可以编写一系列的全科医学教学参考书,有教材才能提升品质。

在培养层面上,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在职非学历的教育,主要包括地方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人员,可以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方式,具体课程包括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现代社区医学等。对于在职学历的教育,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采取结合临床实习与社区调查研究实践的方法,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相应的学历。具体课程包括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技巧、现代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现代社区医学等;主要目的是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了解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思想,具有较好的全科医学技能。

在实践层面,总的原则是:临床技能通科化,社区技能社会化,在职非学历教育的方式,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实践时间由各地具体制定,但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技能。在职学历教育的方式要严格实践学习的时间,一般要有1年左右的时间在社区和一定级别的医院实践,临床实习要以大科室为主线,辅以小专业。在社区方面,要加大实习力度,预防机构、科研机构、城市社区等都要作为实习机构,实践内容应包括家庭病床、远程会诊、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内感染、信息管理、社区调研和妇幼保健等基本知识。高等医学院校的学历培养在实践方面会更加重视。

3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

全科医学培训是建立我国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有关专家呼吁目前应尽快开展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资格认证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尽快建立师资培训的管理制度,明确师资培训的目标,规范师资来源、培训内容、继续教育等,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证全科医学的培训质量。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师资的培养应严格遵循全科医学“三个阶段”的教育规律:①学校教育;②毕业后教育;③继续医学教育[3]。因为要想让医学界接受全科医学的学术思想,必须在本科阶段就向学生灌输该学科的学术思想和理念,但全科医学培训的重点应是毕业后教育。

建立培训机构:专门的全科医学培训机构,是全科医学师资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发展专业技能的平台和依托。机构是“梧桐树”,师资是“凤凰”,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比较完善的培训机构最好由大学的培训中心、大型临床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部分组成,三者环环相扣,才能为培养全科医学师资提供广袤的沃土。如果不具备建设独立、完备的三层次机构时,应充分利用其他资源,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横向联合。

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分为现实计划和长远计划,或分为基本培训和深化培训两部分。现实计划中基本概念是必需的培训,其他则应本着“急用先学”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长远计划即深化培训,计划应该是个体化的,一个计划不应该适用所有的教师,计划还应该是循序渐进式的,并需要不断修改。

制定培训时间和安排培训课程:(1)理论课教师:基本培训应不少于600学时,包括理论课400学时,临床轮转200学时。理论课的课程包括:全科医学基本概念、临床预防与健康促进、人际交流与沟通、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卫生改革与发展、医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学方法、科研方法等。临床轮转的原则: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确定轮转科室深化培训应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课程包括:临床教学技巧、门诊案例分析、临床课程评价、接转诊的程序、临床思维与推理、临床教学计划制定、医患关系(包括伦理、法规)等,临床轮转随时进行。(2)社区师资:同“双师型”专职教师的基本培训,即总学时不少于600学时,理论课400学时,临床轮转200学时,课程内容重点:①诊治病人的基本技能;②评价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技术;③社区诊断技能(包括人口学知识、社区结构与功能等);④干预技巧(健康咨询、健康促进与病人教育等);⑤现场调查技术;⑥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3)临床师资:原则上应完成基本培训的理论课400学时,至少应完成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培训50学时。

转贴于

4 综合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专科至关重要

全科医疗的大多数临床知识和技术是从临床专科处获得。综合性医院汇集了内、外、妇、儿等众多临床医学专科和检验科、放射科等多个临床辅助科室,是解决从常见疾病问题到疑难危重病症的医学中心,具有较高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是全科医疗的知识源泉和技术后盾。如今随着包括基础医学、循证医学等在内的医学科学迅速发展,临床疾病诊疗的观念和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在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专科可使全科医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和熟悉临床医学的最新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并有可能因地制宜地把这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保证了全科医学所提供的医疗保健是全面的和不断发展的。

按照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全科医学应当承担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在内的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则需要一个工作团队。全科医师毫无疑问是这个工作团队的主体,同时也必定需要包括专科医师在内的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参与和指导。因此,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有利于专科医师加入这一团队,促进团队的建立和工作人员的相互合作,也有助于医学中心介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

另外,综合性医院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在这些医院设立全科医学专科可以吸引具有良好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生和年轻医师,他们接受过规范化的全科医师培训(包括医院内和社区内的培训),有与综合性医院的专科医师相互学习的机会,可以成为有较强的全科医学理念和临床医疗能力,同时又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的高质量的全科医师。综合性医院还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一些研究所,如中山医院的肝癌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等设立于综合医院内,使综合性医院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4]。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师总体素质较高,部分全科医师拥有医学硕士学位,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可以为全科医学的各项科学研究,包括临床医疗和全科医学教育等提供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支持。

5 专科助全科,加快培养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师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的连续性,全科医师要处理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同时间段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而其他专科医师可能只要处理其中某一类健康问题),其专业范围比任何专科都要广泛,但其工作环境比许多专科的要简单得多,没有众多高精尖的辅助检查设备,依靠的是更广泛的知识和特有的临床思维及服务模式。从这一角度来看,培养全科医师比培养其他专科医师更富有挑战性;既需要在大型综合医院形成处理健康问题的技能,又需要在基层训练特有的临床思维并建立特有的服务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使一大批基层医院(街道医院、中小型厂矿企业医院等)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全科医学职称系列,确立了以主治医师为起点的全科专科资格考试制度,但能够与其他专科对等、能与国际接轨、能够为群众认同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在全科医师专业队伍真正建立之前,采取“专科助全科”的借船出海的方式是较好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已经取得成效,问题就是在“借船出海打到鱼”之后,应该不失时机地培养自身的“造船能力”,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5]。

参考文献

[1] 郭爱民,解江林,迟必必,等.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调查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4-16.

[2] 禹学海,朱东喜,王兵.关于建立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设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5):21-23.

[3] 周宗藩.浅谈全科医生培养的模式[J].全科医生,1999,8(3):111-112.

[4] 贾明艳,蒋保季.北京市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19-122.

篇4

关键词:全科医生;社区医院;医疗服务;家庭护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社区中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居多,由于人民对疾病的认知相对缺乏,造成乱投医、乱吃药以及就医不及时而加重了病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1]。而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通过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2全科医生的概念

全科医生又被称之为家庭医生,属于执行全科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全科医生能够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诊治,以处理早期未分化疾病为主。而且全科医生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2]。美国家庭医疗学会(AASP)对全科医生给出了如下定义:全科医生主要是指接受过家庭医疗这一范围较为宽广的医学教育培训的医生[3]。

3全科医生在X社区医院诊疗中的作用

3.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 X医院通过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利用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全科医生和社区居委会协助将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按照年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医疗需求等建立系统档案,以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3.2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避免社区居民小病大病都去大型医院就诊。在缓解大型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4]。

3.3急、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X社区医院在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的同时,要求全科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急性疾病的医护常识,如社区居然身体出现紧急情况,全科医生做到时刻准备,做好一切应急工作;并及时与大型医院联系安排转诊,为患者提供入院前的急救。

3.4社区内重点人群保健与卫生防疫 全科医生还应做好社区内重点人群(包括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保健与卫生防疫工作[5]。对社区内老人提供保健服务,对活动有困难的老年患者应给予上门服务。还有对社区内儿童、孕妇做好 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控制传染病流行及围产期保健工作。

3.5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产生很多心理问题[6]。针对这一情况,X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专门设立健康咨询门诊和热线电话,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3.6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建以来的。全科医生的另外一个总要功能就是支持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健与跟踪服务机制[7]。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病情和家庭情况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有针对性的医疗档案,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上的准确度,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4完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的意义

4.1完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是保障和改善广大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群众对身体健康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工业建设、城乡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因素也在增加,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增加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8]。全科医生是集提供基础医疗、健康保健、卫生防疫、心理咨询等各种服务与一体的,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保证社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放线。建立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切实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社区医疗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4.2完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是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要求。加强和提高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全国人民享有公平性、可及性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10];全科医生是决定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多年来,我国社区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资格完备水平较高的全科医生十分缺乏,制约了社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建立并完善全科医生诊疗机制,为基层社区医院提供一批具有精良业务素质和高尚医德的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社区医院医疗水平的必由之路[9]。

4.3完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是促进基层医院运行模式创新变革的重要渠道。开展全科医生追责服务制度,将每一次医疗服务的职责落实到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11]。完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诊疗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形成社区医院与大型综合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

5结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的提高,大型医院的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引起了群众强烈的不满,激化了医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立了促进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提供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机制。让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基础医疗服务[12]。

全科医生能够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诊治,以处理早期未分化疾病为主。社区全科医生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医德高尚,提高了社区医院卫生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并在提供诊疗的过程中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改变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慢性病防治和常见病多发病预防的水平[13]。通过全科医生上门跟踪服务,始终保持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居民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院前急救与转诊工作。减少社区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社区居民的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14]。

全科医生诊疗机制改变了社区医院的服务理念,从传统单纯的诊治,转变为用"六位一体"的服务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和卫生防疫等服务,全科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的采集者,也是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他们立足社区医院,对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家庭病床患者提供了优质、及时、人性化和持续性的诊疗服务[15]。开展辖区内儿童、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慢性病、传染病、精神病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外来人口管理、健康教育宣传、组织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家庭健康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使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

总之,"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机制的建立,提升了社区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服务和具有人性化、综合性、持续性和协调性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步寒.什么是全科医生?[J]时事:高中版.2011,1.

[2]孙鸿炜.沈阳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

[3]李君.湖南省全科医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5,1.

[4]杨.2012让"全能"医生普及到乡镇[N].成都日报,2011.

[5]马骏.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

[6]杨华.上海市城市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7]蒋朝阳.浅谈中国全科医生职业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12,11.

[8]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22.

[9]任伟,姚岚,冯友梅. 国内外全科医生制度现状及启示[J].中国公共卫生, 2012,04.

[10]虞红.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现状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6.

[11]王嵬.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及相关问题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5.

[12]刘晓静.社区全科医生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12,10.

[13]陈丽洁.杨文秀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实践与构想[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6.

篇5

【关键词】家庭医生 发展趋势 对策建议

一、家庭医生的概念

家庭医生,也叫私人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及时的、连续的、全面的、有效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具有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能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极端热情的新型医疗顾问和健康管理者。一般是医学本科毕业生进一步规范化培训3年左右,经过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合格者,通过国家科学医学专业委员会认定考试的医生为家庭医生,也叫全科医生或者私人医生。

全科医生擅长的不是社会上的某一个疑难杂症,而是社区居民最常见的日常健康问题,知识深度想横向发展;专科医生解决的是固定临床领域的相关疾病,他们的知识深度是朝纵深方向发展的。

家庭医生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领导,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依托,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通过签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每个成员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模式。通过与居民签约,实行首诊制度,按照人头预付服务经费等方式,从机制上成为服务对象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双重守门人”,规范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的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的改善了全民健康状况,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守护人、卫生经费管理人、卫生资源调配人。家庭医生制度依靠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社区守门人战略,构建双向转诊体系,开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最终目的是保护居民健康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医疗总费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区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发展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保证,也是体现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我国家庭医生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新医改制度的建设,全科医生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此文件创新性很大,有很多创新性体制机制措施,从中能看出政府对家庭医生培养的决心。在新形势下我国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制度。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在不断地统一规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5+3”模式,即五年的本科临床学习加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2)培养渠道。由于目前全科家庭医生数量严重缺乏,在未来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也是工作重点。培养模式主要有转岗培训、“3+2”培养模式、免费医学生、提升学历层次、鼓励大医院到基层服务等。

(3)改革模式。在未来改革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逐步推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度,建立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契约关系,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费用等。

三、我国家庭医生行业的发展建议

目前国内各地方家庭医生制度都不够完善,国家有必要对实时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个人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完善法规和配套措施

完善法规和配套措施方面,首先要根据我国目前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时情况,规定适合国情的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包括人员的审核方面也要做出明确且严格的规定,从而保证家庭医生的质量。明确规定诊治方面的流程,借鉴国外的制度,从而减轻我国现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等。

(二)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

首先,要在国内医学高校内宣传并鼓励学生去当全科医生。其次可以组建一个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进行分组,形成面向一定数量居民的若干全科服务团队。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应建立贴近社区居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依托全科医学的优势,从搜集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出发点,为所在责任区内的居民开展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

(三)提高居民签约量

提高签约量首先要做到宣传要到位,其次不能只计划而不按计划实施,这样会使居民出现抵触情绪。最重要的还是要健全制度,还是需要有一套完整且可行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居民的隐私权、个人权利等来提高居民的签约量。

(四)建立新的支付机制

借鉴美国的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我们国家的新的制度机制。可以把以前医保基金对各区卫生局的支付机制改为根据对上年的评价结果弹性支付,每年一次性支付给区卫生局;增加一个管理层,实现目标管理,每年根据上年的评价结果调整支付等级,从而做到监管成本的降低。把以前区卫生局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付机制改为按人头标准等级弹性支付,一年或半年支付一次给社区卫生机构;采用目标管理,每年根据上年的评价结果调整支付等级。

(五)建立信息化健康档案平台

借鉴英国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政府及相关卫生部门建立统一标准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此系统家庭医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相应模块和功能,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类别,最主要的是可以看清每一位居民的患病情况,从而达到对居民健康状态深度了解。

参考文献:

[1]韩敏,李志军,武艳华,卢金铭. 从心身疾病现状展望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J], 河北北方学院,2013,(6).

篇6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52-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1]、慢性疾病以及各种肿瘤晚期人数不断增多、“空巢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我国专门的临终关怀中心并不多见。而多数综合性大医院因经济效益、周转率等因素也往往拒收那些无治疗价值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同时我国相当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患者在综合性大医院住院的费用[2]。加之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在家庭等熟悉的环境中走完生命最后的进程。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无疑给社区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区临终关怀模式的研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临终关怀模式。从而更好的为临终患者提供照护服务,提高临终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降低卫生服务成本,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度以及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3]。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模式

模式的概念最早由建筑大师Alexander[4]提出,后来哲学学科引进并延伸了模式的概念,用作分析或阐明事物的关系与本质[5]。在实际工作中,模式一般指事物或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格式、样式、样板和模型[6]。临终关怀模式的探索模式,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观点,是支配事物发展的总体观念,是对该事物本质性的看法的体现。临终关怀模式就是从总体上对临终关怀进行把握[7]。

1.2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8](hospice care)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学是一门以实践规律为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其分支包含了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各方面的促进作用,还在于对于医学以及社会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其社会方面的意义,临终关怀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时代水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准。

1.3 居家临终关怀的概念

居家临终关怀是护士或临终关怀专门人员访问家庭护理病人的形式。

2 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

对我国目前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10],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9]。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家庭一社区一医护人员”相结合的社区临终关怀模式。

2.1 李义庭的“PDS模式”

李义庭的PDS模式全面构建了“1个中心,3个方位,9个结合体系”(One Point Three Subject Nine Direction)。“一个中心”即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中心,针对临终患者临终前的痛苦,给予特殊的医疗、护理服务,使临终病人尊严、安逸地辞世,表现出对人的最大尊重,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命认识的神话,这有利于减轻家庭成员精神、心理和经济的负担,有利于家庭和谐、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有利于为人类社会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方位,九个结合”,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要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列入我国卫生事业和区域性卫生规划内,并认真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应将临终关怀同社区人员的医疗、保健、康复一样纳入总体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区域应以街道,农村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业务上以街道医院、乡镇医院为依托,来推动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目前,或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应重点加强家庭临终关怀病房的建设,并同临终关怀医院一样,建立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地将临终关怀事业引向深入[11]。

PDS模式作为一种大家比较公认的模式,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理想化模式。但是,其涉及的方面广,人员广,未免显得面面俱到,这在我国现实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其可行性及实用性大打折扣。

2.2 施榕的“施氏模式”

“施氏模式”主要着眼点在乡村,其核心是家庭临终照护。施榕认为,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在乡村将大有发展,家庭临终照护是医学目的的崭新内容,应尊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临终病人的祈望,有利于老人及家庭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施氏模式提出,①要统一认识,全面规划,把我国乡村的临终关怀事业纳人老年医疗保健的总体规划,成立省(市)、县协调织,制定乡村临终关怀的政策法规、制订家庭临终护的相应政策,包括家庭临终照护的基本内容、质量要求、收费标准、费用承担,以及分配方案等,使家临终照护模式有章可循,健康运转。②要建立县、乡、村家庭临终照护指导中心,对所辖的家庭临终照护进行统管,提高乡村全科医生、家庭临终照护的家属和有关人员的业务技能们研究能力和协调水平。③施氏模式认为乡村全科医生是农村卫生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乡村全科医生的种种特性为他们在家庭临终照护模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提出了针对乡村全科医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临终关怀培训。④为防止病人家属或照顾者对病人不愿或不好好照顾,有必要订立“家庭临终护理公约”。⑤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由依赖、顺从、被动的“主妇”名份,上升到独立、自由、主动的主角地位。因此,需要提高妇女角色意识,使她们更好配合乡村全科医生共同做好家庭临终照护[12]。

施氏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较高。但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社区家庭照护方面制度并不成熟。同时,随着现在社会独生子的增加及其工作的繁忙,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价值的转变,“空巢家庭”数目的不断攀升,施氏模式很难推广施行。施氏模式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3“家庭―社区―医护人员”模式

“家庭―社区―医护人员”模式吸取了“PDS”模式和“施式模式”的优点。提出由家庭为临终者提供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其余部分由保险公司或者单位支付),创造患者满意的临终环境,家庭成员作为临终团队主要成员进行生活护理、精神抚慰及其他帮助;社区帮助组织安排自愿者组成临终团队进行资金的筹集,如单位提供医疗费用,协助落实保险金、贫困人口医疗补助金,募捐、成立临终关怀基金,并监督家庭中临终关怀的实施。由社区医疗机构或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中心提供的医务人员进行其他相关的临终关怀服务。社区组织自愿者的具体方式为以己养老模式:由同时具备相当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组成志愿团队,通过社区组织安排协调进行关怀并记录时间,当志愿者本人或者亲属需要照护时可向社区提出申请,参照所提供的照护时问由社区安排调配偿还或进行一定经济补偿[13]。这种模式是三种模式中覆盖面最广的,也是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强的。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在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负担。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以及国民素质的局限性,此模式的实施,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3 针对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广临终医疗保险计划

日本的老年福利医疗保险制度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一方面,我国虽然不能做到像日本一样强制全民皆保,但该举措的成功实施启示我们要更加重视老人医保制度的完善,切实做到为病人服务。

3.2 大力开展临终护理院的建设

在我国现存的医疗制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下,我国临终护理大都以居家形式为主,然而,在“四二一”家庭数目的不断增加,“空巢现象”的持续恶化以及家属照顾者相关照护知识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下,居家临终护理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并且还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社区卫生资源。建立临终护理院可以帮助缓解上述压力,且能优化资源的利用。根据未来发展的趋势,居家为主的临终关怀模式将被社区临终护理院为主的临终关怀照护模式所取代。

3.3 扩大社会支持系统

由于我国医务人员的缺乏(尤其是社区),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不便,也给医务人员本身带来了很大的负荷和压力。仅仅依靠医务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临终照护需求,所以需要社会各界的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经济、照护等方面的支持。

4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模式仍不完善,未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网络系统。尽管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几种社区临终关怀的模式,但其中每个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及局限性,不能很好的适合我国国情。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资源利用。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牛欢欢.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临床合理用药,2009年1月第二卷第二期.

[1] 牛欢欢.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临床合理用药,2009年1月第二卷第二期.

[3] 陈淑琴,王茂娟. 设置临终病房作为临终护理模式的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2000年9月第 15卷第9期.

[4] Brad Appleron.Patterns and Software;Ensential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2002-02-14.

[5] 季晓鹏,王志红.我国超市家庭护理服务的现状与分析.护理杂志,2007年第24期.

[6] 马亚娜.超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模式的比较研究.http://.cn/..

[7] 龚实愚.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在我国的模式探讨.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李玲.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国际护理学杂志,2005年8期.

[9] 李玲.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8月第24卷第8辑.

[10] 陈春燕1,罗 羽2,谢 容3.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2月第5卷2期.

[11] 李义庭,刘芳,付丽.临终关怀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第5期.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多数西方国家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放在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位置上,从医院到社区的转变越来越多,这使得全科医生也极为抢手。在当今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全科医生的职责和优越性也并未完全体现出来。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全科医生及其功能定位,将健康管理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战略中来,这对缓解我国卫生费用不断上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健康管理的界定与现状

1.1健康管理的界定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弘扬“治未病”的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在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前提是健康体检,手段是健康评估,关键是健康干预,目的则是健康促进。

1.2国内健康管理现状 我国健康管理经历近十年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虽然目前有四五千家健康管理机构,但绝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都是企业举办,自身并不拥有医疗资源,且大部分都是为高收入人群而设立,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另外在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都是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推销保健产品,这将不利于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1.3国外健康管理现状 国外的健康管理相对我国来说发展较早,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套体系。例如美国实行的健康管理是人人参与覆盖面极广的管理式医疗,它通过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来确保健康管理资金的来源。德国则是将预防医疗与健康医疗保险相结合,医疗保障没有费用限制,除了支付疾病与医疗康复外,还提供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预防。芬兰健康管理模式则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通过改变人群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通过1972-1997年25年的预防干预措施,芬兰北卡省的男性吸烟率、血清胆固醇平均水平和血压平均水平分别从1972年的52%、6.9mmol/L、149/92mmHg下降到1997年的31%、5.7mmol/L、140/88mmHg。

2.开展健康管理的意义

2.1有效实践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一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它所倡导的无病防病、病初防重和病后防残的观念与健康管理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是以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为对象,通过合理的干预手段来延缓、阻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将有效地实践三级预防。对于二、三级预防的生活方式管理比无病人群的预防效果更明显,且健康管理的功能在慢性病的二、三级预防中比在一级预防中能有更好的体现。

2.2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一些老年病存在患病率高且治愈率低的特点,应以预防干预为主。对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健康管理,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知识,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控制老年性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我国更加从容地应对“未富先老”这一局面。

2.3有效应对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据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中低收入国家,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据了死亡谱的33%、12%和8%,这种情况在我国更加明显。而慢性病及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一系列特点,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健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慢性病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2.4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如果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同时,只关注疾病人群,仅在“诊断和治疗”系统上进行投资,忽视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对现有80%健康人口的损害,患病的人群将不断扩大,而现有的医疗系统也将不堪重负。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05-2015年慢性病将给我国带来至少5580亿美元的损失。通过健康管理,居民可通过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干预等一系列措施,改变原有的事后干预体制,达到疾病的事前干预效果,这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和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办法和根本举措。

3.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康管理的优势

3.1政策支持 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经验交流会”上,代表们提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这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2012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5万名以上的全科医生,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

3.2公益性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专业服务,使全科医生更容易与居民建立长期的合作互动关系,更容易取得居民信任,这正是其发展健康管理的优势所在。

3.3可及性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都设在居民生活区,且提供持续,居民可以随时得到快速的帮助。而健康管理实施过程的连续性、长期性等一系列特点,也适合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其稳步发展的平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科医生对于自己社区里的居民比较熟悉,同时居民对自己的医生也同样熟悉,并乐意提供自己的健康信息,这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健康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是基本的医疗服务,在价格上也较二、三级医院低。因此,在地域、时间、医患关系及费用等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4人员、技术、设备已较为完备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床位设置数、仪器设备及人员配备数量总体上已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初步具备了提供连续性、综合的能力,还有全科团队协同工作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员、设备、技术方面已经都初步达到了发展健康管理的要求。

3.5多元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方式上,除了一般的门诊外,还有家庭病床和一系列出诊服务,通过这些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灵活的服务方式,以及在和居民的交流中,更容易了解关于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同时可以调整自己的服务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4.社区卫生服务拓展健康管理功能的发展建议

4.1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健康管理建设据卫生部财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累计达3.5亿元,大大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性发展。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卫生事业主管部门也应改进目前依据辖区面积或人头拨款的方式,实行按“六位一体”功能分类拨款,同时将健康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主体功能之中,增加健康管理专项拨款。相关部门应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及利用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服务利用率等进行考核,以便确定第二年的拨款情况。如果全科医生重视健康管理,居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就使得拨款结余较多,这样不仅能提高全科医生的工作热情,更能使社区健康管理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由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转变。

4.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居民观念 依据知信行(KAP)原则,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减弱不利影响。居民接受健康管理理念并为之付出行动的模型见图1,当居民认识到健康管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时,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某些改变,而态度发生转变后,相应的行为也就会发生。在这种模型中,健康管理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研究经验表明,一个全科医生鼓励自己的患者戒烟,比在20年后给他们治疗癌症更加重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不仅能帮助全科医生了解自己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参加过问卷调查的居民自我健康意识会增加,对自身心理健康情况、潜在健康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提高。

篇8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员的生命安全,它是衡量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很广泛,加之各科室的特点不同,所以各科室质量管理的标准与措施也不同。我科因护理人员短缺,护士长工作繁忙,既要参加倒班又要管理全科工作,难免管理有疏忽的方面。所以我科对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来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百分制检查标准。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护士满意、病人满意。检查者要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考核结果每月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十佳护士”评选依据。

2 组织结构

2.1人员组成 由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有资质业务骨干任成员。

2.2小组职责 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定期(每月26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2.3分工 把科室护理工作分为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病人质量、考试考核五个方面,分工至小组成员,制定出年计划,月目标,周重点。

3 检查方法

充分调动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自我、定期、随机和监督检控相结合的方法。

3.1 自我检控: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病人的各项诊治、护理工作进行自检,发现缺陷加以纠正后并上报相应小组成员,未引起纠纷者不扣分。

3.2 定期检控:质控小组成员每周按分工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3.3 随机检控: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结果同定期检查,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3.4 监督检控:为了追踪了解护理质量的改进工作,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6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护理部主任、干事组成监督检控组,针对我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追踪,组长将改进工作的措施尽快落实,提高服务质量。

4 结果

篇9

关键词: 免费定向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日常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17-02

0 引言

如何让人才在大学五年的教育中真正成长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从专业素质培养和日常教育管理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

1 要积极探索实践免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要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农村培养的医学生,要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巩固其专业知识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到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为扎根基层做好准备。

1.1 制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从国家的政策看,经过全科医师培训后就要能从事基层的全科医师工作,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其培养一方面要具备基层全科医学工作能力,要求的是合格率而非优秀率,另一方面要符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制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保证人才培养的统一规格,可以给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可以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督促培养院校和免费定向医学生对照指导方案。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全科医师理念,集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保健、预防、定向培养集医疗为一体。

1.2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虽然免费定向医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生源,但是学生对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不是很了解。只有8.3%的学生有亲身体验,而将近一半的学生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免费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是要到乡镇或农村工作的,如果对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不了解,则不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可以使他们了解社会,为扎根基层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巩固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

首先,可以利用假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新农合在当地实施情况和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相关社会专题调研;开展爱心支教及食品安全和保健养生知识宣传[2];因地制宜对当地居民采取互访交流、文化帮扶、健康指导等,更早地建立起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让医学生真正贴近并了解基层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

其次,定期组织义诊和健康保健调查。在基层工作人员的陪同指导下,利用简单的医学设备和测量仪器开展义诊,为当地村民提供心血管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心理咨询等健康咨询服务以及血压、血型、视力、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服务,初步诊断症状明显的一般慢性病并给予对应的纠正建议。竭尽所能为村民解答健康问题,送去健康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基层实习基地建设。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乡镇卫生院)是全科医学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综合性医院全部完成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实习,必须建立相应的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可考虑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帮助培养院校将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单位建设成为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免费定向医学生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在综合性的医院进行,后一部分在其就业单位完成,让学生早接触工作实际,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2 要重视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当前的医学教育的立“教”之本,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培养一批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优秀医学人才,坚定其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使免费医学生着力提升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为农村基层地区群众解除病痛。

2.1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培养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影响到学生在院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培养免费定向医学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往的免费定向医学生入学前已经和卫生行政部门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影响了教学培训的质量。

一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把职业指导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培养和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二是让学生真正能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爱岗敬业教育,为基层卫生机构创建价值。

三是在学生入学阶段,开设导论课,一方面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前全面了解全科医学的概念、范畴,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国家开展此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全科医学的重要性。

2.2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免费定向医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入学方式、学习发展目标、培养理念、就业去向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政策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契约性。他们享受特惠待遇和特殊照顾,这使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学生不一样,属于异类。不少免费定向医学生心理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误会与猜疑,这种无形的压力,造成不少学生自信心不强。虽然很多人选择免费医学定向专业是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但也有不少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此方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由于家庭贫困,这些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自尊与自卑往往交织在一起,内心比较矛盾。

此外,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对专业的困惑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不少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落后地区工作,工作待遇太低,工作条件较差,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就更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然而自己的未来却早已被圈定在乡镇或农村,这未免使他们感到内心的失落。

因此,要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关爱、提供咨询,切实指导、帮助免费定向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他们消除疑虑,树立自信,正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2.3 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规划[3]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及实施。

免费定向医学生是一个职业方向已基本明确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规划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他们的职业规划将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我国卫生人力的改善。

因此,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现状是非常必要而又重要的。这有利于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同时提高基层职业准备意识和稳固职业信念[4]。

根据免费定向医学生就业的方向和岗位特点,归纳出此群体呈现出以下几个就业心理的矛盾[5]:

①就业压力较轻——心理压力较重。多数同学在关注着一些更实际的问题,虽然免费定向医学生承受较小的就业压力,面对确定的就业岗位相对其他非定向大学生来说,比较轻松些,但仍会关注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到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他们要肩负着家庭的经济重担,还存在风俗习惯适应、婚嫁问题等,经济状况较差,工资待遇过低,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重任,使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些工资待遇问题。

②就业岗位保证——就业能力缺失。国家实行免费医学教育,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免费医学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保证毕业后有岗位、有工作。但是,国家对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缺少规定,免费医学生队伍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求能够毕业就行。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专业技能缺乏、职业能力缺乏,出现学习态度放松甚至颓废的情况,懒散地对待专业学习。

③就业方向明确——发展方向模糊。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这是学生们事业建立、职业发展的关键期,然而相关政策却限定了他们的职业方向,6年的时间对于一位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约束了个性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未来确定的就业方向却没有带来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他们纠结于此矛盾当中,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却又无法不忠于自己的承诺。反而存在职业发展模糊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完善相应政策并加大宣传,理性地选择就读免费医学生专业。学校应该加强免费定向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政策,让他们建立职业规划意识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应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职责,充分做好职业准备,针对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课程[6]。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编办.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S].

[2]李晓文,赖月月,马凌云.免费医学生基层实践模式探索[J]. 学术论坛.

[3]魏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研究,2010(5).

[4]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规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6-17.

篇10

关键词:医学继续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优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83-02

医学继续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为主的医学教育,是基本医学教育、学历医学教育后的连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各级医疗主管单位、医学高等院校和卫生工作人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目前我国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大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是现在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

一、我国基层医务人员的现状

(一)人员数量和质量比例失调。我国基层医务人员无论城乡对比数量还是全国总体数量都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还高于个别发达国家的数量,特别是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总量并不少。虽然人数占优,但却存在“缺才不缺人”的普遍现象。

(二)人员结构不够合理。(1)医护比例不合理。根据全国6个省12个抽样县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卫生资源调查表明,乡镇卫生院医护比1∶0.34,远未达到卫生部建议的农村1∶1的比例水平。(2)医防比例不合理。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地方医师与防保医师的比例为16.1∶1,轻预防重医疗的问题突出。(3)卫生管理人才匮乏。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人数十分有限,部分地区有很多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卫技人员兼任,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4)全科医生紧缺。截止2007年10月,全国具有全科高、中级技术资格的人员为10670人,其中全科高、中级分别为844人和9826人,但是注册的仅6321人。全科医师数量极少和执业注册工作不落实,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

(三)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因为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医学知识教育与培养,医疗诊断能力较差,医学信息和科研沟通能力差,信息管理能力较低。日常医疗管理不规范。这些低能力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基层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

(四)法律意识淡薄。基层医疗人员面对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因其医疗常识少,对医疗水平要求不高,出现医疗问题基本上不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即使发生一定程度的医疗事故,也可能因农民固有淳朴和善良淡薄了自己应有的法律知识和权利。这种现象无形中滋长了基层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消亡,致使其即不能以法律意识律己也不能按法律意识待人。

二、基层医务人员教育的现状

1991年卫生部制定了《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提出对基层医务人员实施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要求经过教育和培训,使基层医务人员取得中专学历或达到相当于中专毕业的水平。在其指导下,经过10年系统化、正规化培训,到2000年底,基层医务人员教育工作已得到较快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学历和知识水平,2001年卫生部又制定了《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要求到2005年底,全国有10%的基层医务人员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其余的基层医务人员应具有中专学历或水平。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中国村级医疗机构中有从业人员106.2万人,其中基层医务人员90.6万人。卫生部最近对天津、江苏、河南、湖北、云南、甘肃6省(市)基层医务人员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务人员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52.31%。

三、加强医学继续教育,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基层医务人员医学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农村从事基层卫生工作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特殊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自觉地把学习和社会、工作的需要联系起来。目前,医学院校是承接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的主要单位,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医疗设备、完善的实习基地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为基层医务人员系统学习医疗知识,达到培训需要的知识水平,能够在农村基层从事初级卫生保健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防治,使他们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护农村生产力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掘和利用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多种方式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水平,以适应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需求,成为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学院校承担基层医务人员教育任务,不仅仅是加强对其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更应该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主观上树立为基层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乐岗敬业,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宗旨,自觉提高学习人文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热情的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医德,提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推广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模式。培训内容按《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设定,理论培训内容除各专科基础理论外一般包括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医学法律法规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可灵活采用集中上课、自学、网上远程教学相结合的办法穿插于培训过程中。注意培训以用为主,按需培训,学用结合,有计划、系统地进行“缺什么,补什么”,以强化基层医务人员所在地的地方病防治和基层医务人员自身的弱势专科知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拓展继续教育途径。网络传播促进了医学成人教育向成人学习的转变,促进了医学成人教育和学习向本体的回归,促进了医学成人教育实践由较为固定的时间地点转变为随时随地进行,真正实现了成人教育的泛社会化。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成人学习者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为继续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应用比较普及的有QQ、E-mail、BBS、Blog、wiki等。通过这些方便快捷、有趣又有效的继续教育形式,医务工作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兴趣,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仍然能够坚持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四)实行学分管理,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态管理。医学继续教育运用学分制,基层医务人员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最低学分数为25学分,可以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医学院校应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登记制度,登记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编号、日期、内容、形式、学分数、考核结果,对培训人员的学习效果实行全程监控。同时与培训人员的单位共同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将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本人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

(五)进行教材的改革,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目前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授课时间、学员接受能力以及实际应用,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医学院校应鼓励授课老师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培训人员实际需求,大胆进行教材改革,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丁百林.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资源培养乡村医生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2):49-50.

[2]胡传来,肖永康.面向乡村医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J].实用全科医学.2005,3(5):377-388.

[3]段亚清,曾思恩.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推进医学继续教育发展.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