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墨色观
石鲁有关中国画墨色关系的论述有:
1960年10月,在西安美协接待以傅抱石为领队的江苏国画院赴陕写生团举行的研讨会上,石鲁讲到:墨和色的问题,从中国画的调子上来说,墨恐怕是最高的调子了。
1961年10月,在西安美协中国画创作研究室北京习作展研讨会上,石鲁讲:用笔用墨,我们喜欢破墨破色,但墨太胜,就没了笔趣;色是可以追求的,但过于求色,就失去了笔墨。
1961年11月,在西安美协国画创作研究所习作展杭州展研讨会上,石鲁讲:可以吸收版画、油画色彩强烈、丰富的特点,但要注意民族的审美习惯。色无论如何不能超过墨,而且要强调用笔的方法。
在《中国画的造型问题》一文中,石鲁指出:气和色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跳入眼帘的要素之一是色。研究色仅仅“随类赋彩”是不够的,色联系着本质,联系着生活,失眠、贫血都从色中看出。中国画固然强调固有色,但更强调对比色。
在《学画录・造型章》中,石鲁讲:色之含气、含光,在于水也;色之包神含情,在于变也。故色有真色、假色、借色、变色。色非纯自然之色,乃有长期社会实践所形成之审美观念。故色之于造型,亦具主客二因也。
1981年1月,石鲁在接受访问时说:光从技巧上也说不清楚,什么“色破墨”、“墨破色”等,说不清,但风格离不开技巧。总之,是“以意命笔”吧。
由上可以看出石鲁的墨色观:一、在墨色关系上,不管是以色破墨还是以墨破色,都必须是以墨为主、色为辅,不因色浓而伤墨,也不因手法的运用而掩盖了笔趣,总而言之,是“以意命笔”;二、中国画的色彩是非纯自然的观念色,是自然色与观念色的统一;三、在外来美术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色彩局限可以打破,可以吸收版画、油画色彩强烈、丰富的特点,但不能违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审美习惯。那么,石鲁的墨色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墨与色之间,墨为什么是最高的调子?用色时为什么仍然要追求笔趣?从中国哲学的色彩观念入手,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些问题。
中国人的“墨”色文化心理,源于原始宗教时期的老龟崇拜。在龟蓍崇拜时期,人们相信“龟千岁而灵,蓍百茎而神,以其长久,能辩吉凶”(刘向语)。由于龟蓍所代表的神意不仅决定着人类的生死福祸,而且决定着整个宇宙的吉凶运转,所以,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在生活中可以发现,龟越老其颜色就越为玄黑。龟崇拜转化到色彩观念上,就衍化出玄墨色崇拜。商朝的武丁时期,卜筮活动即开始用“墨”来占坼。董作宾先生在《商代龟卜之后推测》一文中说:谓之墨者,卜以墨画龟腹而灼之,其从墨而裂者吉,不从墨而裂者凶。也即从墨者,生之象也;不从墨者,亡之象。由此可见 “墨”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原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以龟蓍崇拜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渐趋衰落,儒、道、阴阳、五行等诸多哲学流派纷纷产生,百家争鸣的重要思想根源就是人们不再相信怪、力、乱、神。这时,“玄”色虽失去了原来的神圣含义,但其象征至高神秘力量的符号学功能却被继承了下来。如老子的《道德经》,就用“玄”来阐述他哲学理念的最高本体――“道”。《道德经・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六章》又云:“谷神不死,是谓玄化。玄化之门,是谓天地根。”从道家哲学看,“玄”色又进一步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占据了至高地位。“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色彩呢?《抱朴子》里说:“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千岁灵龟”即“玄龟”,由此可知“玄”是“具五色”之色。元代陆森在其《五灵聚义》中说:“《叙事雄书》曰:‘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可知, “玄”色就是“具五色”的大色。那“墨”色和“玄”色是何种关系呢?《尚书・中侯》载:“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出,于背中赤文朱字。止坛场,沉璧于河,墨龟出,赤文题”。在这段文字中,一处用“玄龟”,一处用“墨龟”,这说明“玄”色与“墨”色是有区别的。《考工记》里,古人在“玄”之外,又增言“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此处的“杂”和“相次”,并不是现在西洋画的调色,而是指把相克的颜色放在一起相次搭配,取得相克相生的文化感应效果。源于上述传统文化心理,唐代文人画出现了重墨色的绘画习尚。张彦远言,“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由此看出,唐代时“墨”文化内涵已被抬高到与“玄色”等同的地位。石鲁认为墨是最高的调子,以及强调用色要符合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观念与审美习惯,估计就源于此。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石鲁主张中国画固然强调固有色,但更强调对比色;尤其是,让最极端的对比色“相次”对比,更能在视觉上达到强烈的刺激效果。1961年,西安美协国画创作研究室习作巡回展后,石鲁的色彩观念对长安画派的其他画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把过去只用在花鸟画里的“以色破墨”和“以墨破色”方法,运用于山水画创作,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长安画派“拖泥带水皴”,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但石鲁认为无论是“以墨破色”还是“以色破墨”,“墨”和“色”在笔法和气韵上,都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绝不可因重色而冲淡笔墨的气韵,也不可因重墨而冲淡色彩的气韵。两者如果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甚至达到浑然一体,则更能展示表现力的水平。而“墨色浑然”的关键,是“以墨当色,以色当墨,墨分五彩,色随其调”;让墨和色在一气呵成的过程中自然地随着笔法交融渗化,达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墨见墨气、色呈色韵的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笔墨虚实观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道德经・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四十章》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家所言的“虚”和“无”是不同于佛家所言之“空”的,“空”是完全的无。而 “虚”和“无”,却含有“生”的本元――生之母。可是,这个“生”之本元又是什么呢?《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王弼注曰:“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可见,“气”才是“生”的基础,“气冲”,则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由此我们知道“虚实相生”的关键,是由“气冲”所判分出的“阴”、“阳”;阴阳既生,相摩相荡,对立统一,万物之形随之生矣。基于如此玄机,石鲁就把墨象上的矛盾对立与统一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如在《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中,他说:“国画的笔墨得于中国书法的艺术禀赋和启发。追求强烈的矛盾对比,而不失统一”。在《学画录・笔墨章》中又言:“破体化法;愈矛盾愈美,愈变化愈精;故艺求法则,虽以统一为定法,然矛盾变化则为活法,笔趣之谓即在于求活矣。”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一反一正,以刚克柔、以柔克刚之理”,是“圆中求方、方中求圆、以正求反、以反求正;苍而不失于老秃、雄而不失于粗疏、秀而不流于轻靡、简约而不涉于单薄、繁密而不混于杂乱、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如此等等。”当然,以阴阳相摩相荡求笔墨变化之趣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一个学统,并非石鲁个人的独特发现。石鲁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他的独特处在于对“愈矛盾愈美,愈变化愈精”这句话中“愈”字的理解上。石鲁的“愈”,愈出了他自己的个性,愈出了时代特征,也愈出了他的探索精神。“愈”对不同的人,其度的把握是不同的。儒家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之“变”是需要的,但应该“温文尔雅”、“不激不励”,求其“中和”而已。石鲁却不讲“中和”,而偏偏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对立状态上的‘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其兴、畅其怀,达到自己认可的艺之真境。
有了不同墨象的矛盾对立统一,就有了虚实变化。“虚”与“实”皆非一象也。而是空相对于有,那么,空就是虚,有就是实;刚相对柔,那么,刚就是实,柔就是虚;枯湿对比中,枯相对湿,枯就是虚,湿就是实;聚与散,聚相对散,聚就是实,散就是虚;夸张与写实,夸张相对写实就是虚,写实就是实;浓厚与淡,浓相对淡就是实,淡就是虚,等等。总之,石鲁在这方面的把握是非常灵活、非常智慧的,任何一个表现因素,在他那里都能够找到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且都能够自觉地把它发挥好。
三、笔墨的“多少、繁简”观念
石鲁在《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一文中说,(国画笔墨的)形式特点和优点是:以简单的手法概括丰富的内容。
在《创作杂谈》中说:艺术的处理往往要求在有限中表现无限。
其1958年至1962年的日记中多次写到:以神写形,以简胜繁。以神变形,以单纯统一为准。事宜明,少则可明。……事极少又明白……情则深矣,义则远矣。
在《绘事绘情》中说:事简而情深,事少而情广,说明少而表现多……而最耐人寻味的是怎么做这些事。事少情深义则高,若事繁情薄,义则低。
在《中国画的造型问题》一文中说:艺术的办法,以有限表现无限,才是问题的所在。
在《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说:中国画的科学性,应该是“形而上”;这很有妙用,你如果不懂这一点,就根本摸不着中国画的妙处。
哲学上所谓的“形而上”,即指能够化生“万有”的那个“万物之宗”。道家认为这个“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即“虚”);二、指“有无相生”、“虚实相含”的那个相荡相摩之理。老子认为,“有”生于“无”。然而,“无”乃指无相,它并非是真无,而暗含着“为天下式”的那个“一”的;人们若能够抓住那个“一”,也就能抓住事物的“真”、“精”和运动规律,进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达到“以一应万”、“以少总多”的境界。故而,老子讲:“少则得,多则惑。”用今天的通俗语言来表述,它的意思就是,相对于“万”而言,“一”无疑是“少”,也是“简”,但因其能“以一应万”,所以,它又是“繁”,是多,是丰富多彩。可见,“简”与“繁”的关系,也就是“一”与“万”的关系,“道”之“聚”与“散”的关系。换言之,我们如果想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应万”的笔墨语言功力,首先必须使自己的笔墨语言锤炼到“形而上”的“道”的境界。受这一传统思想影响,历代文艺家对“道”都非常重视。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第四十四》中说:“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说得概括点,就是“举要治繁”、“以少总多”、“简言以达旨”、“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之说。何以“简言以达旨”?刘勰提出了“辞欲隐而显”、“深文隐蔚,徐味曲包”的思想。石鲁也看到了道学精神对于文艺创作的神奇指导作用,因此,他打心里惊叹:神兮太则、绘事载道!
为了探究古代先哲对艺术之“道”的认识,石鲁下了很深的功夫对中国历代文论及画论进行过研究。《野梅深处是寒家》一文记载石鲁对何伯群讲:上次你讲要自修古典文学和历史,这是对的。艺术上应该读《文心雕龙》、《罗丹艺术论》。再应该学哲学,艺术不懂哲学是不行的。可知,石鲁对《文心雕龙》很是看重。《文心雕龙》中“以少总多”的美学思想对石鲁的影响也一定很大。1960年石鲁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向传统的学习中,有些作者已经感到造型艺术更应注意以少胜多。 “少”者,非少于皮毛不存矣,乃“简”也。“凡艺愈求简,技巧愈求高。”所谓“技愈求高”,按石鲁的理解,就是构思上要运用“侧写”――即刘勰所讲的“辞欲隐而显”和“深文隐蔚,徐味曲包”的手法。在选择侧写的角度时,哪一点揭示的境界最宽,揭示的意义最广,最能“以少胜多”,就选择哪个点来描写。为了告诉大家“侧写”与“隐晦”的不同,石鲁强调说:“侧写”并不是隐晦,而是“隐而显”地创造新颖、含蓄的一种艺术方法。在实践上,他运用这种方法所作的最成功的例子有1954年的《古长城外》和1960年的《东方欲晓》。《东方欲晓》在歌颂为革命日夜操劳这一主题时,并不是如实地画出伏案工作的情景,而是通过描绘枣园的一孔窑洞的灯光来揭示这一主体,给人创造了更加深邃、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体现了石鲁对“义欲婉而正,辞与隐而显”这一侧写艺术方法的领和悟以及妙用。
篇2
论文摘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企业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对传统企业培训的不良结果入手,从企业培训的内容与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传统企业培训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的原因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提出解决传统企业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方法与途径,提出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一体化思路,并在作者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企业,不论其规模行业,遵循什么管理理论、战略与方法,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所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作态度,成为众多企业改变企业管理现状的首选目标,对员工的培训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企业管理变革趋势也正由制度控制型管理向学习激励型管理转变,企业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培训还处在初级阶段,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有些是针对考证而设的,有些是针对企业的高层(比如领导力、执行力等)或者某种团队(比如销售团队等)而开发的等,其内容和形式不一而足,而传统的企业培训常常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它的内容仅仅用于岗位技能培训这一层面,从调查结果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传统企业培训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一、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传统的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在企业工作十几年,从事企业管理与企业培训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对企业培训曾做过大量的调查,从调查中得知,现在大部分企业很重视企业培训,但对培训的结果表现明显的不满,甚至出现了培训还不如不训的想法,其原因一是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培训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既没有达到企业的满意也没有达到员工的满意;二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特别是一些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流失倾向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了企业花费大量的培训成本得到的收益却微乎其微。于是从被调查企业的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现状人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进行的培训是沿袭企业一直以来进行的单纯的岗位技能提高的培训。
(二)传统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培训作为一种双赢投资,一方面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企业产出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获得的是一份终生保值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培训应该是老板和员工都想得到的结果。但是现实与这种培训的目标愿望出现了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素质相对薄弱,计划经济留给人们的是分配制的传统思想。所以传统的培训教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培养,没有与企业的培训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培训的内容没有建立在培训需求基础之上。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观念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被忽略。
2.单纯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忽视职业价值观教育。单纯的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技能的不同要求,划分不同的岗位群,对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其内容也是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很少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培训;要么是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一起对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加强学习;对管理人员培训常常限于国家新出台的文件、政策与法令的学习,知识与技能。企业培训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培训的方法与手段等都是围绕岗位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员工的价值观教育,再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要通过员工实现,重视培养员工正确的工作观和工作态度,企业培训才能达到双赢的思想,从而形成只有技能方面的教而缺乏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育。没有形成:培(养)中有训(练),训(练)中有培(养)的有机结合。
3.脱离岗位的岗位技能培训方式。由于培训组织者缺乏有关培训的专业知识,认为培训就是学校教育,方式大多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的讲授法,单纯的理论灌输方法,所以常常是为了培训,安排专门的教室或者是每次培训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布置场地,集中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却没有岗位实践的锻炼,岗位技能培训的方式最终脱离开岗位进行单纯理论教授。再加上没有正确的理念的引导,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技能培训脱离了实际,只能听一些空洞的理论,没有真正的岗位感知与技能提高,所以,培训成了员工非主动性并且有些强制性的公共活动。对于新员工培训常常经过“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单独操作,以后的培训基本就是基本技能的集体灌输。
4.培训内容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员工个人发展脱节。从培训的内容看,一是内容不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而只是对技术人员一种通用的技术的学习,为企业培养不但岗位技术过硬,而且忠诚、有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团结协作精神等与企业共同发展意识的观念和态度;二是没有与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使员工无法意识到培训是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无法真正达成培训的目的—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三是没有顾及通过培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由于此,有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于是在掌握了一定技能后跳槽走人。
二、解决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决目前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培训内容上是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即培训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重视观念培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培训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上根据内容不同采取相应的形式。
(一)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
1.观念培训的内涵。观念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支配着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结果,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培训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要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观念,使之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习惯。所谓观念培训是指把工作中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等转化为工作中的具体行为,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告诉员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正确的工作态度。如在价值观方面,培养员工什么是最可贵的、比较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抛弃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等认识与评价的尺度,把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渗透在一个人的个性中间,使其对员工的情感、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等起支配作用。在道德观方面,以正确与错误、真诚与虚伪、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偏私、工作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等内容,引导员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思想、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社会影响逐渐使员工形成一定信念和习惯。在职业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信念和职业态度,是个人的职业判断、择业标准、对具体职业的评价以及在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与价值倾向。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为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综合各种观念在工作中对企业与个人发展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思想,就是企业培训中观念培训的核心内容,它表现在:爱岗敬业、忠诚与诚信、责任、创新、团队协作、公正、宽容与感恩、自信、乐观与进取、服从等。海尔培训工作的原则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但在此前提下首先是价值观的培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这是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的内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容。松下公司强调:真正的培训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培训,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真正的教育应该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为重点,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以说是附属的教育。而这里的人格就是指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心态和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美德与其透射出来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观念培训的重要内容。强调能力开始于态度,注重人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人的工作意愿和工作动力的激发,正是观念培训的精髓所在。
2.岗位技能培训的层次划分与内容设置。在岗位技能培训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与层次设置不同的内容。
(1)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与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是企业决策层的培训,企业的发展能力更多地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如果高层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推动各部门工作顺利展开,并学会用什么方法统一员工的价值观,缔造设计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中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联系上下,团结左右。所以,中基层管理者的培训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及其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执行力的培训;通过培训还要学会如何让员工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团结协作。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分为高层专业人员培训和基层操作员工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的专业技术命脉。其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一是了解企业相关产品和新产品技术方面的知识;二是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三是促使其学习尖端技术。对于基层操作员工,培训重点主要在其岗位上的技能培训。使其精通自己的岗位专业技能,在自己岗位技术上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骨干人员。基层员工在接受良好的培训后真正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3)新员工人职培训。新员工人职培训也称职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员工的集中培训,使其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公司制度、员工守则等。目的是使员工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养成,认同企业文化,并自觉地按企业文化行为方式办事,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第二个阶段是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与岗位职责,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方面的影响。
3.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一体化的作用与意义。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称为职业化综合素质培训,它所触及的学习层面,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个人行为方式—自我意识、思维方式、视觉与动机、深层价值观念,促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员工更深层次地改变自己。通过观念培训,促使员工主动学习,更新知识,启发思想,打造员工的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享受工作与尊重带来的和谐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真正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管理境界,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这是观念培训在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体现。把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丰富了企业培训的内容,弥补了传统企业培训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其主要意义表现为:第一,在把企业培训过程中引人价值观教育,弥补了我们传统企业培训甚至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企业培训对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创新性突破。第二,企业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不仅掌握技能和技术,还具备正确、深厚的人类价值态度。包括自尊、自立,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能力,诚实正直、守时负责;而且能适应变化的形势,与企业共同面对困难和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员工由强制培训到自觉自愿学习的转换,有利于建立真正的学习型企业;第三,员工的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其内核的价值观,已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适合这种标准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第四,观念指导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根本要素,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各种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尤其重要,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所以观念培训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一体化培训的方式
培训方式是根据培训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岗位技能培训离不开岗位实践与锻炼,其方式是干中学,干中训,在岗位学习中锻炼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岗位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把观念培训的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渗透进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活动,使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体验渗透式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使员工在掌握工作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强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创新与开拓的思维模式,诚实可信的工作形象,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体验渗透式培训是在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提升,在模拟J隋景中感悟,在感悟中认识与升华,体现了干中培,干中训,把培养与训练结合起来的培训方式。主要方式有在岗培训与岗位轮换、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工作模拟培训、拓展培训、游戏培训、模拟情景培训等,这些培训方式依据培训内容而定,使培训更加生动,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与喜欢。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朴.加强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2):20-22.
[2] 王冠,司雁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241-242.
[3]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113-116.
[4]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3):18-20.
篇4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几乎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浓厚的情谊、爱国热情等,这对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传统文化、爱国情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以此可对自身进行积极的改善,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基于以上分析,传统文化的渗透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之所以会摒弃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高高在上的之乎者也之类,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们通常会忽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如在苏洵的《六国论》教学过程中,苏洵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欧阳修借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扼要地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我知道将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并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学而言,虽然课业负担非常的重,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对电视节目以及影视剧和电影的追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有学生喜欢《百家讲坛》,针对这一特点,可引导学生们多关注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学生喜欢相声、歌曲,不妨要求他们分析一些周杰伦歌曲(如《青花瓷》)或郭德纲相声段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在此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视频参与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时,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剧目非常的多,而且良莠不齐,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资源选择过程中严格把关。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网络上的资料特别丰富,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学习素材库。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从众多的网络信息中提炼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若能够合理地应用网络资源,则可以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首先应当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入。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其中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针对性地给学生们介绍一些人文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认知和思考,引导他们去学习和借鉴。比如,《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了解我国隐士文化精神,寄情山水、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都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语文教材既承载了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张扬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民族人文之精神。因此,要想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传输人文知识的基础上要大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比如民本思想、舍生取义、身体力行、自强不息和勤奋好学等,需要我们在继承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教材里还有数不胜数的榜样,比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民族气节等。
三、结语
篇5
有网友在论坛上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不仅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和《孝经》,而且要求学生跪拜孔子,没有跪拜孔子的学生会被校方严厉批评。因此,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网友还称,学校要求诵经的原因是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读完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去年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学生向记者证实校方确实要求学生每天早晚两次诵经,早上5点左右就开始了,此外,学校邀请道德模范来校举办传统文化论坛期间,开课前,学生都被要求参加集体行礼仪式。当记者问及学校是否要求学生跪拜孔子时,该校罗校长回应记者称,确实有学生跪拜孔子这件事情,但是学生跪拜孔子的行为是“油然而生”的,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学生跪拜孔子。
跪拜孔子并非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滚滚而来
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层出不穷,不少媒体借助文化讲坛等平台向人们传播传统文化,由此重新唤起了广大人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百家讲坛》把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文化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老百姓所接受。网友在谈论《百家讲坛》时,说:“它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门槛,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不经意间,我们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不少媒体向人们传授历史文化知识,由此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人们开始阅读经典,品味经典。在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许多人觉得,习惯了电脑打字,把汉字的笔画顺序都忘记了,很惭愧!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唤醒更多人关注汉字文化,学习汉字文化,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据报道,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了“孝敬文化节”。活动期间,800多名学生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并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学校还仿照近年来国内祭奠人文始祖的仪式,举行了一场祭祖大典,主祭、陪祭等人员穿汉服,行礼如仪。一些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受感动,学校应该推广这种做法。作家、教育学者叶开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强行推广跪拜这样非人性的礼教,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不利于传播传统文化。不少媒体表示,孝的表达,从来都不止下跪磕头一条道,反哺从形式延伸到内在才是境界的提升,教育者当摒弃诸如“跪拜父母”之类的教育形式,对孝的阐释也该契合现代精神,而不是深陷于对行孝表演加上集体行动的迷恋。该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中的一些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一学者在评论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时说:“尽管我们不知道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但是我们通过这股热潮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我们现代社会亟需的元素。”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引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认识孔子胜于跪拜孔子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灵魂的典型符号,需要这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为其传承奉献力量。然而,看似轰轰烈烈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究竟收效如何?传统文化教育是否因急功近利而简单化、形式化?
针对河南某中学校方不仅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和《孝经》,还要求学生跪拜孔子的事件,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爽看到学生跪拜孔子这则新闻后,第一反应就是对这种形式化的传统教育表示质疑,他认为这种做法太假了,明显就是作秀。施雨帆也对跪拜孔子的做法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这种做法有愚昧、迷信的成分,会误导学生。如果教育者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跪拜孔子的意义,那么,跪拜孔子这种做法就有可能使学生不相信科学反而相信迷信,这就是教育的退步。郑冰秋认为,通过跪拜活动让学生尊重孔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孔子作为儒学的鼻祖,他值得学生膜拜,但是,如果学校不能让学生认识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反而会让学生忽略了尊严的重要性。
的确,跪拜孔子的目的是宣扬传统文化,是对孔子表示尊敬,然而,大规模的跪拜活动过于形式化,学生在不了解孔子以及孔子的思想的情况下就被迫向孔子下跪,这并不能让学生从内心尊敬孔子,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传统文化需要发扬,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该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让其发自内心去热爱和自愿去学习传统文化。孔子作为中国知名的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是不会希望学校组织大规模的跪拜活动的,更不会希望学生对他下跪磕头。由此看来,与其让学生跪拜孔子,还不如让学生认识孔子。
弘扬传统文化,从我们做起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来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的热切愿望,由此兴起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可谓丰富多彩。面对社会上诸多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陕西某高校的唐老师表示,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该以引导为主。某校的杨校长表示,学习礼仪和一些简单易懂的著作,有时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应该从小就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要丰富学习内容。我们要阅读相关的传统文化经典、人物传记等书籍来了解先贤们的进步思想,了解他们在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要多看介绍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节目来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避免因无知而“跟风”,因无知而盲从。
我们要参加关于历史名人的专题讲座,了解名师、专家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吸收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名师、专家一起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让其他人也能在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我们要参加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话剧比赛等传播传统文化的活动,在活动中把我们知道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要懂得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社团报刊等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语文不仅是小学生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在启蒙阶段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添加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古典美和艺术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淡泊明志”“天人合一”等境界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价值观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的行为规范对于当今小学生的行为道德约束也起到很大的借鉴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各个环节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渗透。
首先是从识字、写字环节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最佳时间,根据科学统计,人的记忆能力在1~13岁时最强,因此,在小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最适宜的,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也就是在学会写之前要做到充分的认读,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通常会将《百家姓》、《三字经》等作为孩子启蒙教育和提前认读的教材,而在现代教学中这些经典的教材当然也能够成为当代小学生用来识字的经典教材,并且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经典的教材更加的生动化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的认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记忆力,除了能学习到各种生字之外,还能够充分体会教材深层的内涵。不难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写的字往往都会和自己教师所写的字相类似,这是因为,教师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纽带,在学校中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往往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教师所写的字,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板书和作业的批注时,要尽量将自己的字写得工整且美观大方,让小学生能有一个好的榜样模仿。
其次从古诗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古诗文可以说是我国较为经典的传统文化,并且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文中情节、押韵等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如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描绘了一幅春季来临乡村河堤景色优美的画面以及孩童们散学后欢快地放纸鸢生动活泼的场景,体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这首古诗文所描绘的生动场景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不单单是学习古诗以及词的一门学科,古诗词只是语文学科的一部分,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理解古诗词,掌握好课本知识,课后时间教师同样需要利用起来,教师需要将可利用的时间充分发挥,抓住机会为学生讲述以及渗透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讲论语时,在课后时间段里可以鼓励学生多去接触和收集论语有关的知识,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途径进行搜集与积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的电脑机房去搜集和学习,在搜集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个整合与探讨,最后在进行小组分组的讨论与研究。这些方法途径都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从不爱学习到爱上学习。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探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以及语文学科有更多的了解。
文化并不是镜花水月,他通过经典的著作和民间的习俗得以传承,也现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以及言行举止之中。要让小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将传统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是非常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使小学生能充分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信息:比如中秋节的别名、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传统和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中秋节来历、传统、习俗和相关故事的讲述,也可以让学生搜寻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中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得到永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篇7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内容虽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细观之下便可发现,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和相关课文却是少之又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呢,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一、体会语言魅力,教师引领认知
有学者曾说:“语言是中心文化浓缩下来的精华。”而传统文化更是充分运用了语言这一门学科,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思想文化。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生涩难懂的字字句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出现,且不说学生们会不会有兴趣,即使有了兴趣,如何让这些懵懵懂懂、刚上小学的孩子们理解并体会呢?
所以,我不提倡关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依然秉承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这样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学生记住了文章的字句和表面,无法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如何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讲解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课文内容,优化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将出自传统文化经典的段落以白话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添加一个该课文的原文,然后让学生在家自行翻阅。读不懂甚至不认识其中的字句是必然的,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有关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迈向传统文化大门的第一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由教师以最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而单纯的解说还不足以让学生们充分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添加一些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深入理解的趣味环节。如,可从相关网站上找出有关该课文的图片、音频或视频,以最直观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解字句意思、故事梗概,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场由学生表演、教师指导的历史小话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讲解完字面意思之后,并不需要马上说出它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而是让学生自行想象并展开讨论。小学时期的孩子思想往往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不应妄自给他们设定一个圈圈,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此范围内活动。讨论之后,由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老师逐个分析讲解每个学生所说、所想出自该课文的看法,最后再将该篇课文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简单易懂地表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展开一些小活动,如“传统文化在身边”、“每天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讲述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的小故事,或是身边的人由于传统文化所影响有什么不一样的改变。《孔融让梨》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尊老爱幼,谦让懂礼。《司马光砸缸》又让我们懂得遇事要知道灵活变通、随机应变,莫要墨守成规。
三、优化阅读能力,扩展阅读资料
仅仅靠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是万万不够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应充分利用起来。在大多数人眼中,传统文化的代表一般集中在国学经典上,尤其以孔孟最为有名。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原版著作过于难懂,定期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却不宜作为课外读物每天诵读,但我们可以选取那些编排以白话文形式,并携带汉语拼音和图画的书籍,作为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启蒙读物。用白话文和汉语拼音方式帮助学生阅读,图文并茂地使文章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将此作为一个充实自己的小活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书籍又快又准确,识字越来越多,断句也更加灵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使学生不仅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灌输,还会对其它方面的书籍产生兴趣,相比较于同龄人,经常阅读的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不是排斥。
四、让学生学会积累,教师注重升华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得万里路”,学生的课后积累也同样重要。在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文化更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使学生慢慢了解到它带给我们行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升华。
篇8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9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5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引言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汉语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汉语学习人群不断扩大。如今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在国外,有孔子学院。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吸引了众多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交流方法,能够读懂中国字,说清中国话。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基本的汉语知识之外,还需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采用有效的传播策略,让更多的汉语学习者,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常用的传播策略方法
(一)课堂渗透法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的运用策略,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的“见缝插针”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授课中出现的“你好”日常问候语句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讲解:与同龄人、平辈份的人打招呼、问候是用你好即可,但是,在遇到老年人、长辈等,打招呼问候时,就要用“您好”这一词语。在这其中,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们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长幼尊卑,以及敬老爱老的儒家思想。
又如,讲授“帽子”这一词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明,中国人不喜欢戴绿颜色的帽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帽子”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代称,可以告诉学生们关于“绿帽子”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地道的汉语知识,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还可以活跃课程氛围。
再如,教师在运用PPT授课,展示婚礼中的祝福语、红包等,汉语知识时,学生们会说出自己对新人的结婚祝福贺词,“祝你们幸福!”。在展示的中国式婚礼中,新娘都用盖头盖着,这种情况,会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掺入一些关于中国婚礼的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结婚之前新郎新娘不见面等,虽然是一种旧式的文化,在今天已经不流行了,但是,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还是可以和学生们讲述一下的。
(二)文化专题展示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知识的教授,不是单调的进行。在不影响整体课程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接近的文化进行专题展示。集成一些传统文化资料,巧妙合理的嵌入到汉语教学中去。
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诗歌,教师可以专门收集一些代表性强的诗歌作品,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分析,并调动学生们对诗歌背后的文化思考。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先秦的诗经、礼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近现代诗歌等。每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等,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向学生们进行介绍。这种专题性的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方法,会大大加深学生们学习印象,从而逐渐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诗词歌赋。
(三)课外活动实践传播法
有条件的学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除了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研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某些文化性较强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对于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学校,在端午节期间,鼓励学生们到食堂观看包粽子,学生们在观看并品尝粽子的同时,一定会思考,这种做法特别的事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在这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解清楚,粽子的故事。北方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种经典的历史故事,会大大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又如,在重阳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登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登高望?h。重阳节亦称“登高节”,秋高气爽、遍地黄花时节,登山游览,欣赏深秋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重阳节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寿含义,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学生们在登山过程中,可以加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还可以抒怀胸臆。教师通过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传播策略
(一)在传播内容方面,要专注异同,循序渐进。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分复杂庞杂。对于一般的外国学生,如果不加选择的进行传播教育,不仅会给学生们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引起学生们抵触心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在内容层面,要专注异同,遵循循序渐进的顺序。例如,在学生所在国家与我国历史背景方面的相似,这就是一个较好的文化传播切入点。这种准确的切入,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接触新文化时产生的抵触心理。在基于相同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介绍讲解后,教师就可以把我恰当的时机,讲述一些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对中华特色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要按照先物质文化,再抽象文化的顺序进行介绍。因为,物质类的文化,具有可感可知,具有实物形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和掌握,而抽象文化,大多是一些人文精神,需要学生们在掌握一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才能理解。教师在选择讲述一些物质类文化时,还需要注意,要尽量回避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军事话题,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们注意力,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去用心思考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物质类的文化,如饮食、武术、剪纸等,这些具体的东西,本身也承载着一定的精神类文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并进行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们在理解物质文化背后的人文故事后,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通过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传播方式上,要多元展开,零距接触。
面对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外国学生,在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将文化融入到零距离接触活动中,这样才能显得的更加生动有趣。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不能真正影响学生们的内心,尤其是对于国外留学生,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较少,需要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感受到。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在传播方式上,?M行丰富和创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或者其他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折纸文化,告诉学生们古代中国的剪窗花、皮影、戏曲等文化,其实是有一定联系的,让学生们在折纸游戏、玩耍皮影游戏过程中,领悟到这种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学生们的切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尽多可能的以文化活动展开,让每一位汉语学习者都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例如:中国书画、太极拳、剪纸的亲身学习等;观看中国电影,学唱中国戏剧等,让学生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保持一种零距离的亲近感。又如,在一节特别的文化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外国留学生在学校教室里体验中国茶文化。学生们和教师围坐一起,学习中国茶道礼仪,品味亲手泡好的香茗,直接地感受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像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喜爱中国文化,提升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这也是我在海外当汉语教师志愿者时所收获的重要经验。还有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当中国茶邂逅葡萄酒”为主题的中葡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场地设在葡萄牙的一家著名酒庄内,现场很有欧洲风情,葡萄牙学生表演了古筝演奏和舞蹈,现场同时提供中国淡雅清香的茶叶和葡萄牙清爽独特的葡萄酒,中外文化地融合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精心设计的文化传播活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借鉴。
三、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建议思考
(一)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们来说,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汉语文化知识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的优秀文化知识和精神价值,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播给学生。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要能够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教师要注重将传统优秀文化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照,弘扬现代经典人文精神文化。作为新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外,还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人师表,精神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化著作,参加传统文化研究班,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在工作中,边学边用,注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同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化价值精神的有效弘扬传播。
(二)精选独具中国特质的文化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穿透力
中华传统文化系统非常庞大,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对经典的传统文化的进行有效筛选凝练,其传播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凝练和筛选,在分门别类后精选一些领域影响力大的文化进行精准传播,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其影响力非常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儒家文化的传播者,对这种文化,要凝练其核心精神内涵,制作符合受教者的传播内容,融合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像对方方言文化、中华美食文化、经典文学文化等,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代表作品,都是非常好的传播素材,要运用这样的传播素材,提高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穿透力。
(三)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的文化传播,深化立体的多层次的推广和交流
要使中国文化取得更为深远的影响,还应当发挥和加强民间组织的作用。民间组织能以更灵活的传播方法和更多样的合作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民间组织更多参与,能使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传播更广、影响更深;同时也可以避免文化传播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而受到质疑,进而阻碍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有必要对从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民间组织从政策、资金、人员、资讯等各个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篇9
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篇文章的出现引起了外语界的许多学者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关注,针对此现象,许多的学者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调查的结果表明,很多的研究对象都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调查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中国文化失语症”普遍存在的佐证。
二、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大量外来文化涌入开放后的中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人,尤其是90后大学生中出现了文化失衡的现象。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本课题组对高职的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发放试卷500份,回收450份。同时,还选取了一些英语基础交扎实的学生进行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访谈。通过对这些问卷的结果分析,了解到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主要问题: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参差不齐,其中,文科类的学生掌握程度略高于理科学生。但是,不管是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掌握都不尽如人意,普遍呈现匮乏的现象,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的途径还较偏重于课本和教师。
三、中国文化缺失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1不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的人身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很多的传统美德知识,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品质、精神品德、礼仪等等。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体现了学生在实际饯行中的不重视。
2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在国际交流中,外语除了作为沟通工具,还承担着沟通不同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只有拥有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有资格进行必要的跨文化交际;当今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将无从谈起。只有对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平等地位,否则,我们也就只能沦为异文化的附庸和奴仆。
3影响学生成为未来所学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高职毕业生的都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但许多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在中国传统美德的发扬方面往往做的很不到位在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很不尽人意。网上此类的报道比比皆是,归根到底,很多大学生遗忘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甚至有些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质疑。学校培养的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企业也以德作为择人的标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必将影响其在未来的发展。
四、母语文化外译的几点思考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只有这样,我国外语教学才能够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1观念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多数英语教师存在着一个致命的想法,那就是,作为炎黄子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根深蒂固,但是忽视了学生目的语的基础。其实,英语教学和语言文化是彼此联系的。没有良好而扎实的母语文化的知识做铺垫,学生是不可能学好另一门语言的。。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目的语掌握的弱势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以母语文化为切入点去引领学生,会比单纯的灌输目的语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理应对母语文化的维护与传播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母语与英语的并重性。同时英语教师也需要能够借助英语课堂这个平台,引导学生建立语言平等、文化平等的意识,学会用英语了解、学习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优秀品格。真正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
2内容的选择是难点
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我国学生接触到的材料几乎都是介绍洋文化,这些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交流、吸收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外国人也希望通过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来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又何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呢?有些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相当丰富,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谈论外国文化;然而,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他们却往往不知所云。
3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这种结果有教材内容上面的失误,同时也有教材内容处置方面的不恰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在他们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教材中找不到它们的影子,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研究查阅与文章相关的一些文化资料。
五、总结
针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平等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导入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2-03
前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一文中从积极与消极的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姜明,文格西则着重从消极的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策略;朱晋元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有关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还有很多此不在赘述,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按照佛教的理论“事物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灭。事物的产生并不依仗于一个因缘,而是依仗于众多的因缘,其中直接的因缘或许是可以计数的,而间接的因缘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察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本研究的进行是另辟溪径,运用系统学理论,把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论述,进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以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
1 研究路径
要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就要把二者放入一个逻辑结构中,把二者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放入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从繁琐复杂的点滴信息中理出一个线路来,进而进行论述,得出研究结果。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即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 核心概念的厘定
2.1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总有一些特别关键的点是所有的研究学者都没有、也不能丢弃和省略的部分。首先,在时间意义上来讲,一般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1840年以前。中国处于地理上的封闭状态,其文化形态一直处于天朝上国的民族情怀之中;其次,是指中国社会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农耕经济。中国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决定了中国社会自夏商以来直到近代都是以田亩农桑为主的小农经济体系;再次,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以伦理宗法观念为主的皇权氏族承袭制度,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大一统的帝国思想。商朝后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起起落落最后由秦朝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中国的大统一国家观念,秦朝以法家的严密律令管理人民,最终秦朝传二世而亡,最后由刘邦统一中国,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汉氏王朝,刘氏以儒家的伦理宗法观念结合法家的律令来管理国家,被称为外儒内法思想,经过汉朝四百年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与稳定的社会制度,从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宗法观念;最后,在具体的文化上,中国文化在它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佛家思想为主体,以法、兵、阴阳等家为互补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中,儒、道、佛常被称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1840年以前的、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包括流传至现今及历史中国版图上的所有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流,以兵、法、阴阳等家为互补,包括伦理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包罗万象的非自然内容。
2.2 民族传统体育
同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可以肯定学者们给予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观念的立体性、时间、空间的不同性,总能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特征,进而给予不同的概念,赋予它不一样的价值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