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行业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2-02

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1993年以前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长期占据金融体系的主导。随着1980年国务院于颁布的《关于推动联合的暂时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尝试办理信托业务,多家银行相继成立了信托机构。20世纪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商业银行为证券市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证券部,经营企业证券的发行等业务。

随着我国在1992年下半年迎来经济发展热潮,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进而致使金融业秩序甚至整个国家经济混乱。此后,国家开始全力整顿金融秩序,并在199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银行业和证券业要实行分业管理。两年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分业管理又赋予了法律角度的确立。

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选择应该与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连、理论联系实际。回顾世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选择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德国出现混业经营到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不得不实行分业经营,再到20世纪80、90年代,受到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及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程度开始减缓,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欧美国家和再次转向银行混业经营的体制。如今,众多西方大型银行已成为提供银行、保险及投行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的公司。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是应该转为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呢?

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2.1 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993年以后,中国逐步开始实行分业经营运,以更好地管理金融活动、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但现实显示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着很多问题。

(1)分业经营体制反而加大金融风险。

因为商业银行将业务重点局限在贷款和存款业务,且贷款业务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普遍效率较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迅速上升,业务收入不能弥补支出、产生大量金额的亏损。保险公司则只能把收取的保费存放在银行或者购买一些债券,保费资金没有用活。一些保险公司依靠存款利息甚至无法满足客户理赔及其他支出的需求,逐步呈现亏损状态。证券类机构也面临相似困境,由于融资渠道的缺乏,股市萎靡不振时,不少营业部入不敷出。股市高涨时,又出现证券公司非法挪用客户资金,改善自我运作能力的现象。分业经营的体制已导致多种金融机构孤立运营的局势,阻碍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2)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金融业发展。

分业经营管理的政策使得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丧失了自由性。金融机构只能根据分业经营的各种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业务,监管部门众多,新的金融产品推出难度较大,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业务创新与发展。

(3)法律基础薄弱。

一方面,相关法律并没有联系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抽象且无参考性。另一方面,虽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法律条文较多,但是涉及监管的法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缺乏实际操作性。

2.2 混业经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中国的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以及金融自由化发展需要的选择,也是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选择。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混业经营,可以达到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减小资产风险、增加运营效率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组成结构缺乏多样性,其中信贷资产占据总资产的很高比例,其他种类的资产占比非常小。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达70%。其中七成的信贷资产又流向了国企。这种构成比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大,万一出现经济不景气的形势,许多企业将破产,而最大的受害者则会是银行自己。正如所有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一样,银行的资产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将可开展保险、投行等多元化业务,资产组成单一的状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进而使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

(2)混业经营体制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同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已满十年,外资银行涉及更多的业务,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愈发激烈,中资银行的优势在逐渐减少。而国内的外资银行依托丰富的业务经验、强大的软硬件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便是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不同带来的冲击。正如上述分析,欧美国家的混业经营模式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去管理资产,也可以促进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减少成本、提高业务机会及盈利能力。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传统单调的存贷款业务明显无法与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能被混合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3)减少监管成本。

目前我国分别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对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提高监管效率的考虑。然而,所带来的弊端是几个部门自成体系,互相缺乏沟通,给被监管机构带来机会利用法律漏洞体牟利。例如银行偷偷将信贷资金流向股票市场等行为在监管上会因为监管部门较多而遇到很大难度。

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全能银行与金融集团两种。后者又细分为各类金融机构独立运作、银行直接对证券及保险公司控股与金融控股公司三类。从我国现有法律及监管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确保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且自身具有灵活性与一定规模,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最佳选择。

3.2 进行产品创新,发展电子银行

混业经营是产品创新的土壤,商业银行应遵循现有法律,合法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拓展业务合作的空间,用更多的选择吸引客户,从而使本土商业银行具有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基础与实力。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更多的客户喜欢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减少去银行的路上及在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这就对商业银行运用电子网络进行混业经营、提供更高、更全面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组成的“三会”与人民银行进行分业监管的初衷是专心监管银行、证券及保险三大金融机构,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其日益凸显的缺陷刚才已经进行了分析。由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监管固然是顺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果立即进行转换,无论是立法等硬件还是寻找全面型人员等软件方面都面临较大的难度。因此,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定期举行电话会议,沟通各自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分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各自掌握的数据录入一个共享数据文件库里,已达到减少真空地带带来的风险及重复监管带来的成本损失。

第二,提升监管水平。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是持续的、定量的,而非单次的、定性的进行监管。要提高监管者的素质,要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参考学习欧美国家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提高审慎监管、持续监管能力;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并积极与世界监管组织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互相交换意见与想法。

第三,改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操作风险。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极大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内因决定外因,监管当局的监管围绕着银行良好的内控制度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对自控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操作风险,真正的发挥内控的强大作用,而非全部依赖外部监管。

3.4 引入复合型人才

引进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型人才,同时注重对这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在不同金融机构进行轮岗工作等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实现由单一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最终愿景打下了基础。

4 结语

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外资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具有充足、明显的理由。我国也已具备了实施混业经营的基本条件。本土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正确的途径,又快又稳的转向混业经营。在转变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监管当局应完善管理体制。通过以上多种手段,使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得到提高,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秦厉、邱群霞.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J].金融观察,2005(9).

[2]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J].银行法律论丛.

[3]王欣.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与展望[EB/OL].cn.

篇2

关键词:3D打印;标准;教学应用;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5-0011-04

一、引言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对传统制造业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主要生成流程包括两大步骤: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立体模型,并通过3D打印机基于熔融、光固化等工艺逐层打印成品。[1]近年来,作为“增材制造”的主要实现形式,3D打印技术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地,针对3D打印等新型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此计划将3D打印技术发展规划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不仅强调了3D打印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更强调了3D打印技术人才的培养。随后,在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3D打印被列为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国务院关于3D打印增材制造的专题讲座后,总理表示要在国内多个重点行业加速3D打印的装备和运用。

在教育行业发展领域中,3D打印技术的相关应用已经逐步引起国内外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的高度重视。现阶段,针对3D打印教育价值的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以及实践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中,并已取得了一些基础成果。国内,上海、青岛等教育发展先进地区已经成功地将3D打印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目前,上述先进地区通常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备3D打印机和扫描仪,同时定期邀请技术专家开设包括CAD建模和3D打印机操作实践等相关课程,最终以指导学生打印出自己设计的产品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目标。国外,在“人类学习可以通过制造和分享过程产生”的理念下,英国教育部与英国物理学会、英国全国数学教学创优中心和3D打印机厂商协调合作,进一步保障使用3D技术的学校可以得到良好的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另外,为培养高中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工程、设计、制造和科学相关课程的兴趣,美国以项目推进形式在高中大力推广3D打印机,例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制作实验和拓展项目等。不仅如此,作为预测影响全球教育领域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新兴技术的权威报告,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图书馆教育的三个版本中,连续两年将教育应用中主流技术的重要进展聚焦到3D打印上。

3D打印技术涵盖包括信息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日常教育场景中,3D打印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教育特性:其一,便于塑造可重用的多态教育对象,且可快速打印用于教学辅助的模型、标本等教具;其二,作为蕴涵“设计思维”的个性化创造工具,可以满足不同教育层次的学习者以专业制造水平实现个性化创意设的产品化需求;其三,便于打造虚实结合的教育创新应用平台,并可以基于3D打印技术建立创新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实现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协同创新。尽管目前3D打印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创新性应用蓬勃发展,但是3D打印作为教育装备用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尚存在几点无法回避的关键性问题:

(1)3D打印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其教育行业的标准尚未建立,目前教育行业流通的3D打印机质量参差不齐,导致3D打印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安全和教育适用性等方面无法保障;

(2)3D打印技术与教育理论严重脱节,包括教学案例、教学模型库在内的教育资源缺乏,如何体系化地借助3D打印技术辅助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关键性问题;

(3)3D打印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的配备费用均较高,具体地说,3D 打印机和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价格都比较高而且对使用场地要求较高,从而导致仅有少部分重点学校有能力配备,无法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二、3D打印行业应用的突破途径

本文重点围绕上述关键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以下三条突破途径:

(1)研究并起草3D打印技术的教育行业标准及规范

3D打印系统按功能分为五大模块,即三维模型获取模块、三维模型处理模块、三维模块分层模块、三维模型打印模块和三维模型后处理模块,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技术归根到底服务于教育,3D打印技术涉及制定相应标准,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技术的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教学活动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提升3D打印的教育适用性。

(2)从教育理论出发面向不同教育阶段系统化建立3D打印的教学应用体系架构

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3D打印技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基础教育来说,3D打印作为认知工具,用于快速制造与课程配套的模型;对于高等教育,3D打印作为创新平台,用于快速实现创新性的设计思想;对于职业教育,3D打印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形成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技能知识体系。因此,要将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探索3D打印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契合点,系统化地建立面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应用体系架构,涵盖3D打印的核心课程、资源库、教材、实训资源等。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革命 银行业 转型发展

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不仅推动了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更在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信息社会。始于上世纪4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银行业的物质基础,也推动着银行业态变革,需采取措施提前应对。

一、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增基础设施

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表现形式,全球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增基础设施,其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产业变革。随着关键技术的日趋成熟,全球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大规模拓展期。当前,互联网应用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增基础设施。

(一)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已覆盖全球五大洲

当前,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规模持续扩张,表现为虽然在五大洲互联网用户数占全球用户总数的比例不同,但已覆盖全球。一是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在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30亿,增长平稳,增长率达到30%,同比增长9%(见图1)。

根据世界互联网统计机构的数据,截止2016年12月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总计已达约37亿户。其中,互联网用户数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快,例如印度互联网用户2015年同比增长率达到了40%,远超世界平均增长率的10%。2015年3季度,印度已超过美国,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网用户市场。这都表明,互联网基A设施正快速覆盖全球。二是互联网全球覆盖率呈现较大差异。根据世界互联网统计机构的数据截止2016年12月底,亚洲互联网用户数占全球总数比例继续上升,已经占到50.2%,依然保持用户数全球第一的地位;欧洲地区用户数居世界第二,占到全球用户总数的17.1%;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用户数世界第三,占全球总数的10.4%;非洲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占全球总数的9.1%;北美地区互联网用户总数位居世界第四,占全球总数的8.7%;中东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占全球总数的3.8%,大洋洲占全球总数的0.7%,比例最低。其中,亚欧大陆总体约占76%,欧亚非总体约占85.1%(见图2)。可见,虽然各地区互联网用户数占全球总数的比例不一,但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遍布全球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引发的互联网时代。

(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已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

首先,虽然各大洲互联网实际用户数布不均衡,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规模还在持续扩张。据世界互联网统计机构的数据,截止2016年12月底,亚洲地区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大约为18.56亿户;其次是欧洲,约为6.3亿户;位于世界第三位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约为3.8亿户;非洲约为3.36亿户;北美地区变化不大,用户数保持在3.20亿户左右;中东地区约为1.42亿户;大洋洲仅有约0.28亿互联网用户。其中,亚欧大陆总体约为24.86亿户,欧亚非总体约为28.246亿户(见图3)。可见,全球网民全球分布十分不均匀,亚欧两大洲用户较多,中东和大洋洲网民数量相对都少。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地区,网民数呈现快速攀升态势。

目前,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规模持续扩张,在互联网对人口的渗透率上表现为发达经济体渗透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而后者扩张的步伐呈现不断加快态势。据世界互联网统计机构的数据,截止2016年第12月底,互联网对北美人口的渗透率就已经达到88.1%,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欧洲人口的互联网渗透率为76.7%,处于世界第二位置;大洋洲人口的互联网渗透率为68.0%,位居世界第三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口的互联网渗透率为59.4%,位居世界第四;中东地区人口的互联网渗透率为56.5%,位居世界第五;亚洲和非洲人口的互联网渗透率分别仅为44.7%和26.9%,远低于世界平均值49.2%,排名分列倒数世界第二和第一(见图4)。渗透率是指一国网民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互联网在该经济体的普及率。全球互联网渗透率的现状表明,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竞争格局中的落后状态相适应,其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中也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信息技术硬件成本降低,扩张步伐在加快。

其次,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规模持续扩张,还表现为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率趋势表现为增速放缓,规模还在不断攀升新高度。

据世界互联网统计机构的数据,世界互联网用户规模还在以每年大约2亿左右的规模快速上升,总规模持续增加。同时可以看出,互联网用户增长率并不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下降,2012年增长12%,2015年增长9%。另据2016年KPCB的《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率相较于2014年的31%,已放缓至21%(见图5)。而且,全球智能手机单位出货量急剧降低,只有10%的增长,而2014年度为28%。安卓手机继续抢占iOS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可见,新互联网用户获得的难度加大。KPCB在2014年5月了一份《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认为,造成互联网用户增长率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普及率高于45%的经济体的网民增速在放缓,互联网普及率低于45%的经济体的网民增速虽然在增加,但难以抵消互联网普及率高于45%的经济体的互联网用户增速放缓的影响。考虑到互联网普及率低于45%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经济发展收益增加难以支撑其国民购买网络设备的需求,难以形成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的局面,但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徐长春,贾文学.《2014年全球互联网引发的变革研究》,《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4―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版,第406页。KPCB在2016年的《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认为,因不发达和/或欠发达和不富裕国家的新市场尚未开放,智能手机材料成本在这些国家人均收入的占比非常高。

总之,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已覆盖了全球一半的人口,空间上覆盖了五大洲。当前,世界互联网用户规模增占率增速放缓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常态,但并没有改变全球互联网用户持续增加的基本态势。

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银行业变革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重塑产业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组织演进,提升产业绩效,改变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企业组织形态,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深刻影响产业演进。通过技术渗透,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银行业业态,推动下一代银行业业态的出现。

(一)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进银行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革

由于信息技术设施的普遍应用,银行业基础设施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呈现加速数字化态势。

首先,银行业对外窗口呈现数字平台化趋势。当前,所有的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作为面向市场和社会的窗口。如图6所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6)》显示,我国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几年来出现快速增加态势。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比例达到95.6%。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业使用互联网办公比例走在了各行业的前列,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且都建有自己的网站。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网站最初只是作为展示和信息的平台。随着对互联网站功能的拓展,网站的这种展览展示功能继续得到保留,成为其面向社会的基本功能之一。

其次,银行业业务呈现数字平台化趋势。目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网站越来越多地呈现扮演业务平台的趋势,银行业传统业务越来越多地被搬上了W站,比如存款、转账等业务,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如图7所示,我国银行核心业务越来越多地依靠信息系统来解决。当前随着我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出现,银行的产品设计业务也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了。比如,网商银行信贷的信用评估业务就通过客户的互联网大数据来完成。可见,银行从传统业务到新业务的拓展都越来越平台化了。在信息技术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条件下,数字平台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宿命。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银行业对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越来越大,而银行功能的信息化反过来也推动信息装备应用的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呈现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平台化趋势。

(二)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进银行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正在使得传统业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现在,去银行办理业务还要经过取号排队,然后刷卡,输入密码,核对身份信息,签字确认,必要时还要拍照,以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日臻成熟与完善,指纹识别技术、视网膜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银行领域,其提供的密码安全性和无与伦比的便捷性远超传统业务方式,其效率也拉下传统方式不知几条街。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得开展,人们已经不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微信支付、网上支付的普及也使传统业务方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作用的结果,不仅意味着传统业务模式将因被取代而逐步消失,而且因为效率提高而意味着银行从业人员规模也将锐减。

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正在推动银行业组织模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意味着现行银行业的总分行模式将逐步被淘汰。由于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原来总行与分行的资金池业务不在需要当地分行通过人工来操作,通过互联网在总行就能实现;存取款业务也不再需要柜台来人工实现,只需具有存取款功能的ATM机就能完成。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个人信用评估可以通过网络画像技术就能实现,信贷产品设计和放贷业务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原来由分行业务人员承当风险识别业务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非洲金融技术学会各专家近日在约堡进行圆桌会议讨论时表示,数字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对当今银行分行的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各大国际银行已经在减少银行办公室雇员人数。商务部网站.《专家:数字技术意味着银行分行的模式可能很快淘汰》。http:///article/ztdy/201705/20170502568179.shtml。也就是说,现有分行将被一系列ATM机等信息设备所取代,现行银行业的总分行模式将逐步被淘汰,而代之以单一总行模式。二是银行业内部组织模式将演变成信息技术装备服务部门和投行业务部二元模式。由于银行存款和贷款的信息化、自动化,只要银行信息资产设备运行安全健康,就能保障银行存贷业务的正常运行,银行柜台等中间业务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银行资金的投放业务还难以被信息机器所取代,还必须由人工来完成,需要高素质的投资团队保证利润来源,需要继续保留高素质的投行团队。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未来的银行只需要信息技术装备健康安全运行的技术服务团队和保证资金回报的投行团队,是由后勤技术服务部门和投行部门组成的二元内部组织结构。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装备的应用,现有银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内部组织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革,而且为期不远。现有的互联网银行就是其先行者。

(三)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引发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

篇4

在做职业规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个深入的分析,SWOT分析法就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S指的是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具体的方法可以这样,一张纸中间划一道线,两边分别列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包括自己的性格、技能、学习经历等,越详细越好,并按照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排序。另外,在不足的这方面,还应当思考,这些不足是否是不能改进的,有哪些通过努力是可以弥补的。这样可以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选择职业和发展方向时,尽量选择自己比较有优势的那个方向。

2、进行行业分析和职业研究。

根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来对照一下自己选择的行业和职业所要求的特质,看两者是否吻合。如果比较吻合,可以放心的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了。如果不吻合,职场道路可能会很艰难,建议考虑改变行业或是职业。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前景及要求后,接下来就是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了。

3、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以银行柜员为例,一般来讲,银行柜员有两个发展方向:专业类和管理类。所谓专业类,就是“柜员―理财师—资深理财规划师—第三方理财公司-成立理财工作室”的发展模式,管理类自然就是往银行高管方向发展了。

4、制定行动方案。

篇5

“点绿成金”的神奇魅力

青岛银行以企业成长线路为主线,创新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和制度设计,初步建立起全流程跟踪式“绿色金融”体系,使其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绿色通道”。

2013年8月,欧美光伏“双反”阴云笼罩,中国太阳能市场在重创之下哀鸿遍野。这是青岛昌盛日电成立三年来最煎熬的时刻,15亿元太阳能订单急需巨额启动资金,最终帮助青岛银行做出决断的,是昌盛日电的核心竞争力――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农业综合利用技术。香港中路第二支行行长李小军坦言:“正是昌盛这种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在青岛银行源源不断的信贷支持下,此后两年间,昌盛日电以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攻掠市场,快速完成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布局,在建电站和光伏农业项目36个,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00多兆瓦,年创收近15亿元。

青岛科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致力于环境保护、削减雾霾的绿色企业,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订单应接不暇,急需资金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青岛银行香港中路第二支行迅速向其总行汇报,组织专人、专家共赴西安等地方考察,资金及时到位,大大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昌盛日电、科创新能源的发展经历,具备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共性,也展现了金融与科技结合的神奇魅力,这为青岛银行打造科技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银企联动:搭建绿色企业“朋友圈”

早在2010年,青岛银行就与市科技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3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从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行业切入,深挖本土科技资源,搭建了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其中,2011年在中国金融行业成立第一家“拟上市公司企业家俱乐部”更是点睛之笔。

该俱乐部是一个汇聚了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朋友圈”,绝大多数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结合日常活动的交流沟通和定期举办的企业实地考察,青岛银行最大精度地判断企业的技术价值和发展前景,第一时间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计划,解决了高新企业信贷常常因为看不懂而不敢放、冒险放的大问题。

资本联动:打造绿色企业“价值圈”

“比私募更贴心、比风投更敏锐”,这是拟上市企业当家人对青岛银行“绿色通道”的评价,内含的深意令人回味。

“比私募更贴心”说的是态度。对于绿色信贷项目,青岛银行从审批速度上予以提速,从贷款规模上优先保证,从贷款利率上尽量优惠,在融资难的大背景下,青岛银行总能给企业带去“雪中送炭”的贴心和温暖。

“比风投更敏锐”说的是眼光。青岛银行开发了“投联贷”业务,形成了金融信贷与风投资本的资源共享和双向对接。青岛银行在组织“拟上市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时,也有针对性的邀请国内知名风投机构来青,或者组团到北京进行高新企业上市的“战前”路演,为企业家们开拓思路、增加信心。

篇6

一年来,该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被合肥市政府授予“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二等奖”荣誉称号。

新起点 异军突起

2008年4月29日,邮储银行合肥分行正式成立,由于在产品上着力填补市场空白,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各项业务也由此蒸蒸日上。

虽然邮政储蓄在我国已是历史悠久,但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邮政储蓄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银行业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运而生。次年4月2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分行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合肥邮政金融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台肥分行的成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很快就将触角伸向了整个合肥,从城区的各个街道办到三县的各个村镇,凭借着原邮政储蓄的庞大网络,迅速地站稳了脚跟,发展势如破竹。目前,在合肥全辖区已有网点111个。

在业务上,该行专挑别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来做,切实为微小企业、商户、农户排忧解难;在竞争上,该行实行差异化的竞争,独创出一套自身发展的道路,令其在省城合肥的金融市场异军突起。

“及时解困”赢得市场

回顾一年来的合肥金融业大事,怎么也少不了邮储银行合肥分行刮起的“小额贷款之风”。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不少银行紧缩银根,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肥分行短短一年间,却向近千位商户、农户发放了近1.3亿元的小额贷款,缓解了他们燃眉之急,而小额贷款业也因此被评价为“小贷款解决大问题”。

据该行行长杨佳琴介绍,小额贷款业务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微小企业以及现金流比较通畅、资金周转比较灵活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商品批发户、种植户等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积极解决他们的贷款难问题,彻底改变过去邮政储蓄“只储不贷”的历史,积极引导资金回流地方,回流农村服务“三农”。

邮储银行合肥分行的上上下下认为,目前银行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要做大做活企业,必须要在在金融创新上有特色。“作为业界‘新兵’,我们深知服务的重要。分析自己的客户群体,我们把服务定位为‘解及时之需’。为此,合肥分行在服务‘及时’上下足功夫。小额信用贷款不需抵押、门槛低、手续简便、方便快捷,凡是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客户,从贷前调查到贷款发放不超过3个工作日。应该说,‘及时解困’,成为了工作人员的行动准则。真正把最优的服务提供给‘急需’的客户,真正做到‘解燃眉之急’。一年来,我们用服务赢得了信任,用‘及时’赢得了市场。”杨佳琴行长这样说道。

打造“百姓银行”

2007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要求,要强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监管部门也要求邮储银行要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杨行长说:“总理的明确要求给我们定好了位,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而我们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定位准确,我们和其他商业银行是互补关系,错位竞争,别人没有的我们有,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策略

1、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1.1、产品开发策略

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涵盖个人消费、储蓄、投资等全部领域,其产品开发策略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强调产品差异,实行分层服务。这种差异化的分层服务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中。其主要区别在于,或要求帐户保持不同的最低余额并以此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或根据帐户类型和金额采用不同档次的利率优惠、手续费减免或贷款额度等。二是强调以人为本,实行终身服务。西方银行家认为:好的金融服务是涵盖一个人一生中所有方面的。许多西方商业银行针对客户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生活方式,设计、开发了涵盖人身全过程的金融产品,使个人客户一生中都能得到银行的金融支持,并且在顾客和银行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大大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三是强调产品功能,实行高效服务。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大力发展电子网络,增加产品功能,使许多业务处理实现了自动化。客户可以通过电话银行、PC银行、网络银行、电视银行等服务渠道,足不出户办理银行业务。

1.2、营销服务策略

西方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较为成功的银行,不仅仅十分重视个人高价值客户的需求,还十分注重研究客户需求背后更广泛和复杂的各种变量因素,通过规模、业务量、信誉等指标将客户划分等级,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级别的客户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的高质量、多样化的不同服务,使自己在多重关系的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这样一方面,便于银行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银行集中资源,以最周到的服务和最优惠的条件吸引住银行的核心客户。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情感密集型的服务,因而西方商业银行普遍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度技巧、训练有素的客户关系经理,由其针对客户的所有需求提供全面的服务。

1.3、业务经营策略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采取了一体化的经营策略。一是产品一体化,即按照水平多样化原理,一个产品开发出一个系列;二是优惠一体化,以发挥整体优势;三是按照集团多样化原理,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投资业务一体化经营;四是将信用卡与航空、旅游、商贸、饮食行业一体化经营,提供折扣和优惠。

2、对开拓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尽管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金融监管、法律及客户取舍、市场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从发展的大趋势看,我国银行在业务品种开发上肯定会向国际市场靠拢。西方银行业务品种的多样化、市场化、规范化以及服务特点与发展策略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2.1、对私人银行业务“基本客户”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逐步成为社会金融活动的主体之一,私人发展成为与机关团体及企业法人平等的经济活动决策者、财富支配者和金融服务的对象。银行应将私人银行“基本客户”定位在中高收入阶层。大力挖掘高收入、高消费的个人客户群体,使之成为营销活动的主要目标。对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和不同的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差别化的服务。

2.2、采取多种方式创新业务和产品

(1)开发推出全新业务和产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和人们未来需要,不断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创造新的顾客,如对与资本市场相连接的产品或投资咨询理财等金融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推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等。如西方商业银行所创新的指数定期存单、住宅股权贷款、多币种杠杆贷款、消费者现金管理方案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开展业务和产品组合创新。针对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开展产品组合和功能整合,向客户提供复合性产品。例如以活期帐户(借记卡)为基础,整合定期帐户、信用卡帐户、证券帐户,为个人客户提供集资金划拨、异地存取、消费、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小额信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帐户,实现产品和经营的一体化。

(3)对业务和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即对现有产品进行评估定位,以贡献度和发展前景为标准,淘汰落后业务和产品,扶持创利型和潜力型业务和产品,形成新的核心产品体系,从而不断丰富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

(4)树立业务和产品的特色品牌。品牌是银行获得稳定收益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通过产品品牌的建设,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银行的社会形象。

2.3、提高对私人客户的服务水准

客户是上帝,是银行服务的对象,是银行服务最权威的评判者,对如何改进银行服务也最具发言权。西方商业银行在提高对私人高价值客户的服务水准方面,有3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和人情化的服务。花旗银行前总裁沃尔特・瑞斯特曾非常明确地指出,“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取决于为其提供服务的银行职员,而不是银行产品”。客户经理要针对客户的特殊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度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理财服务。私人高价值客户最关注自己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银行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更要注重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私人客户经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客户现在需求的了解和未来需求的变化分析、研究和预测上,把了解客户的想法、需求以及怎样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最大限度地提供增值服务作为银行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是要认真对待客户的投诉。作为消费者,客户在使用各类金融产品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现一些不方便、不完善和不尽人意之处,将金融生活中的难题、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反馈给银行,即通常所说的投诉。对于银行来说,能及时了解自己服务的种种不足,进而通过完善,不断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银行获取最佳利润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银行可以从这些投诉中,了解和发现金融产品和银行服务的不足之处,掌握用户的消费需求及其隐含的市场信息,进而找准问题的关键。对银行行业管理部门来讲,要把对银行的有效投诉提高到金融管理的高度,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律来规范,尽快出台金融服务法规及其有关操作细则。

参考文献:

[1]贺辞.浅谈商业私人银行客户营销竞争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1).

篇8

    一、中小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必要性

    中小商业银行的定义尚未明确和统一,文章所指的主要是除国内五大银行,即中、农、共、建、交以外的商业银行,如各城市、农村、股份制等商业银行。

    (一)符合市场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不仅利于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更利于其未来健康、长远的发展,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是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深化了市场国际化,国外众多金融机构被引入国内市场,这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因为人民币业务市场由于竞争异常激烈已趋于饱和,同时造成了国际业务市场发展不成熟,这恰恰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而且国际业务带来的利润较高,风险较低,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我国在国贸政策方面逐步向“走出去”战略的过渡,实现了资本由单一的输入向多元、双向流动的转变,新形势下的国际业务自然成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的竞争对象,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中资银行更好的服务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商业银行必须开拓国际业务。

    (二)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小、经验不足,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致使业务客源少、品种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差,同时在中外大型商业银行的有力冲击下,以及受相关政策的影响,加剧了其不利形势。虽然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需要发展了国际业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受体制、技术等因素的约束,发展进度远不如大型银行。再者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当激烈的人民币业务竞争中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国际业务的利润点具有较大优势,除了为数不多的大型银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外,中小商业银行在新领域的发展尚不成熟,发展空间较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抓住国际业务这根“救命稻草”,实施改革,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实力,从而积极应对竞争和挑战,走出困境,长远发展。

    二、中小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国际业务客户的认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推行和实施,以及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使得国际业务客源增加,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对于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无疑是发展国际业务的天赐良机,但是由于其经营理念比较落后,关注视点狭隘,缺乏对外贸市场的全方位了解,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相关政策、现状以及格局等的关注不到位,弱化了国际业务客户的重要性,丧失了把握市场的机会。

    (二)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

    面对着构成复杂的市场资源,如何寻找所需的理想客户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难题,或者说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因为在新形势下,中小商业银行还是沿用传统而且比较被动的方式,等待客户联系自己,而不是主动的寻找和争取客户,而且仍然没有意识到“坐商”的方式已严重脱离行业发展要求,同时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较少,也不善于借助媒体提高自身知名度,很少参加官方信息会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有效信息的获取,制约着中小商行发展国际业务客户。

    (三)自身先天不足,市场竞争激烈

    中小商行由于业务品种单一、客源少而且不稳定、附加值低等自身问题,加上受行政区域限制,导致资源有限,综合实力差,同时由于国内大小银行数不胜数,加剧了市场竞争形势,特别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五大行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大部分国际业务市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户的拓展范围。

    (四)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在当今时代下,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障,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发展国际业务来说亟不可待,因为目前中小商行的人才还不符合发展国际业务的要求,无论是专业水准,还是职业风险意识等,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通过一个完善的机制产生一个人才带动一片市场的效应,也不能实现人才与业务以及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不利于中小商行发展国际业务。

    (五)金融产品缺乏新意,服务也不到位

    目前的金融产品本来就大同小异,而且单一,加上近年来银行行业的快速发展,相继组建了很多地方商业银行,又缺乏拓展、创新新品种的人才,从而加剧了金融产品雷同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环境。同时由于中小商行的服务不到位,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忽视了服务环境的改善,无法让客户感觉到自身的魅力和价值,弱化了对客户的吸引力。

    (六)对潜在客户的挖掘过于表面

    当下中小商行在挖掘潜在客户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精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重内轻外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对外向型经济客户的扩充,而且营销模式比较单一,对客户需求、数量、前景等信息量的掌握较表面化,对大客户的服务和管理尚不完善,在此影响下,客户的忠诚度很难得以提升,甚至降低。

    三、中小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措施

    (一)转变思路,将国际业务列入发展战略

    中小商行要想改变不容乐观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与时俱进,改变思想,实现根本上的转变,并将其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确保从上级领导到基层员工即全行上下对国际业务认识的转变,明确它既不附属于人民币业务,也不附属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而是低成本、低风险的高收益产品,是提高本行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本行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障资源投入和配置等问题总归会解决。

    (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

    中小商行应充分利用灵活性和自主性的优势,可以根据国际业务营销和服务的重点和目标调整决策,如额度大小,某些费用收取与否,汇兑价格等,如果其他条件相同的话,中小商行就会凭借这种优势增大对客户的吸引力,特别是区域内具有对外贸易的小企业。同时由于实行的是二级管理体制,相对于五大行来说在收集、处理和反馈信息方面所需时间更短,利于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也增强了办理国际业务的时效性。

    (三)有效把握推出产品的时机

    说到底就是要抢占先机,这是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之一,毕竟如今的经济市场变幻莫测,大环境一变必然会引起外汇政策的变动,因此中小商行应密切关注外汇政策的动态,尽量趁早与客户锁定合约,以规避风险,同时还要增强对货币的汇率、利率的洞察力,熟悉货币市场这个大环境,利于及时掌握有效信息,以便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强化对国际业务客户的重视

    客户是开拓国际业务的基础保障,因此中小商行应该充分认识国际业务客户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相关政策,掌握其现状和格局,抓住机会,如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外资的引入量,提高业务收入。同时还应增大挖掘客户潜力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其需求、数量和前景的分析,拓展发展前景广阔、效益好的客户,如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为了提高客户在自身服务的认可和满意度,应该实现营销策略的多元化,为大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丰富信贷、授信、核算等业务品种,并通过汇率价格、费率等方面推行优惠政策,为客户提供上门的专业服务,从而促进客户忠诚度的提高。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中小商行应按照国际业务发展的新要求适当的引入人才,加强对行内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除了处理一般国际业务的操作技能,更要加强对专项业务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还应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员工创造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机会,督促员工熟悉业务流程,规范操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督促其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识别国际业务风险的能力,以减少损失。通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人才、业务和综合效益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人才带动市场的良好效应。

    (六)拓宽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

    一是中小商行可以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获取信息,尤其是事关国际业务客户的源头部门,如对外经贸局、招商局等,获取重大外资项目的具体信息,并予以跟踪了解,然后上门拓展业务。二是可以从多元化的媒体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信息量大、全面、更新及时的网络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三是从客户源中挖掘有效信息,现有的客户群体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渠道,因此在与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时,应综合利用各种优势强化国际业务优惠措施的宣传,并实施逐户上门、沟通、攻关的方式。此外还可从图书馆、档案馆、商会、技委会等机构团体中筛选客户的有用信息。

    (七)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

    一是可以加强与其他中小商行的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于更准确的把握市场,也利于缓解彼此间的竞争,可以说达到了共赢的目的,因此在共享信息资源后,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然后通过细分市场确定重点客户和营销区域,实施综合业务捆绑的营销方案,加大对重点区域的营销力度,并及时向客户传递营销理念,以促进国际业务健康发展。

    二是合理选择国际业务,中小商行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部分国际业务进行拓展,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因此中小商行要充分发挥有效信息的作用,分析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抢占先机。如高端客户,在确认其信息的同时要予以及时的归档整理,以便日后的随时会诊,及时掌握其信息动态,在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积极了解和分析客户需求,通过体制、品牌、技术、产品等创新,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品种,以增强该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篇9

内容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利的政策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都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基于此,文章根据各地经济实力、区域位置和发展规划等,对黄河三角洲内村镇银行设立进行相关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村镇银行 发展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地域范围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以推动当地农民、农业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黄河三角洲生态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也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生存空间。

黄河三角洲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涉农金融机构现状

2009年,山东省金融机构改革力度较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机构布局向基层延伸;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试点改革效果初步显现;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机制改革和从业人员专业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与机制创新,设立不同模式的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银行化改革继续推进;3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开业,1家农村合作银行获准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7家银行已通过董事会决议拟发起设立村镇银行,3家银行落实了中西部挂钩计划。截至2009年9月末,全省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922亿元,较年初增长31%,高出全部贷款平均增幅2.9%;全省银行业农业贷款余额3079亿元,同比增长25%,同比提高11.1%。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省金融机构对农业、中小企业和涉农信贷投入积极跟进,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机构有从原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和县联社)、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为满足新型金融需求,各农村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三农”服务水平。

根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各市县2007-2008年鉴及山东省统计局有关资料整理出黄河三角洲地区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地区中,东营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最高,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贷款需求也稳步增加。目前来看,国内外金融机构也正纷纷谋划进驻东营,这无疑将为黄三角大规模开发输入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

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国家给予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为大力支持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国家给予该区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等,这给村镇银行的设立增加了安全系数保障。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运行状况良好。2008年生产总值约4646.41亿元,比上年增加560.7亿元,增长比率为13.7%;农林牧渔业总值也逐年增长,2008年总值约为598.67亿元,比上年增加114.66亿元,增长比率为23.7%。东营市垦利县、河口区、德州庆云县、烟台莱州市、滨州地区的水产养殖业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几年,这些地区的养殖业发展很快;寿光市、广饶县、惠民县、无棣县等地的蔬菜、果苗、大枣、花卉等大棚产业蓬勃兴旺,尤其是潍坊寿光市的蔬菜大棚全国闻名;另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如谷物、果品、水产品加工也较繁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都为村镇银行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高效生态农业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可知,未来几年,黄河三角洲要大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的、逐步的将三角洲各类边缘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石军,2002),但是这一改造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等,以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金融格局很难完成生态农业的开发建设工作,因此,这就给村镇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设置布局构想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2008年东营市生产总值占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的44.2%,区域内排名第1位;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区域内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区域内排名第2位;人民币各项存款占区域内存款总数的39.67%,排名第1位。东营市经济实力比较强,工业、农业、交通等都比较发达,东营区和广饶县经济名列前茅,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广饶县,根据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在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广饶县排第77位。因此,可考虑在东营区、广饶县设立村镇银行,等条件成熟后,可在其他地区继续开设和扩建网点。

滨州市生产总值占黄河三角洲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6%,居第2位,但农林牧渔业总值排名第1位,占40.1%。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划目标、滨州农业经济发展前景、资源优势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可在惠民县设立村镇银行。

黄河三角洲所含潍坊地区中寿光市农业经济最为发达,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4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发展势头较好。并且寿光市将被作为未来重点生态农业区进行建设,经济优势明显,未来融资需求数额较大,可在寿光市设立村镇银行。目前寿光已经有一家村镇银行,但因成立时间短、网点少等造成公众认可度不高,吸储比较难,因此,可考虑筹集资金增设网点,并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可信度。

庆云县和乐陵市所占生产以及农业总值比例不大,若仅考虑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则可不必设立村镇银行。但德州市整体经济状况较好,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18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经济实力较强且快速发展,并且在未来黄河三角洲建设中也把乐陵市作为重点生态农业工程以及旅游工程基地,因此,可在乐陵市设立村镇银行,将业务拓展至德州其他县市,发挥金融辐射作用。

莱州市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无论是生产总值还是农林牧渔业总值均占据中等地位,但莱州市发展前景大,将会建设生态渔业区、绿色果蔬区、烟台莱州港等重大工程,再加上莱州市地理位置相对独立,考虑到交通以及未来发展,可在莱州市设立村镇银行。

淄博高青县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连续5年实现银行贷款无欠息、无坏帐、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三无”安全标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了明显的“资金洼地”效应,县内外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虽然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5家担保公司的成立、13家县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基本能够缓解县域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因此,可暂时不设立村镇银行。

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一)充分利用民间资本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民间资本比较活跃,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饶县、寿光市以及德州市等地已经集聚了相当规模的民间资本,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使得这些资本运作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村镇银行可吸纳这些民间资本,不但能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也有助于加快村镇银行的组建。

(二)统一规划和布局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涉及的地域面积比较广,产业比较复杂,要想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在黄河三角洲建设中的作用,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在对各县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经济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投入力度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考察基础之上,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的设立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优化。

(三)金融改革与创新

一是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区域内村镇银行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创新。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政企、银企合作,积极地参与县市、乡镇政府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扩大金融服务对象,加强产品创新力度。二是探索多种担保、抵押方式或组建专门的“三农”担保公司。如农村住房抵押借款、大棚抵押贷款、或根据政策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三是建立农村存贷款保险政策,丰富保险服务品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有效抑制个别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四是实施“薄利”战略。在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先入为主优势下,村镇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实施“薄利”战略是进入农村市场初期几年的现实选择。

(四)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工作

虽然寿光已有一家村镇银行,但成立时间不足一年半,且寿光有着强大的大棚蔬菜产业作为支撑,和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多特殊性,其经验不具有普遍性。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占据主导地位,且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可首先在东营区或广饶县推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之后再往黄河三角洲其他地区辐射发展。

结论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目前区域内许多涉农金融机构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尽管如此,主要发挥支农作用的唯有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一农难支三农,需要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国务院支持区域内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可以先行先试的有利政策、区域内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等,都给村镇银行设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根据各县区经济实力以及发展前景等,可考虑在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滨州惠民县、德州乐陵市、潍坊寿光市以及莱州市发展村镇银行,成为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力补充,以其灵活的优势推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促进区域内“三农”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迎才,李文建等.对东营市发展村镇银行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CAMEL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能够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主要服务于当地企业和个人,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我国金融不断改革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量大,企业还款难,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和挑战。

二、新常态定义

(一)利率市场化

截至目前,利率市场化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最后一步。而一旦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必定加剧银行业竞争,给从业者带来利差收窄、风险上升、经营成本增加等冲击,盈利能力将被大幅削弱。

(二)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即在海外的流通和使用,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人民币支付、清算、现钞兑换等服务提供了业务机会。尽管这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利润,但在同业竞争、资产负债表结构、以及风险控制方面,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甚至造成流动性危机。

(三)经济增速放缓

从2011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由9.5%持续下跌到7%,经济增速的放缓,会导致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贷款需求的降低,容易造成债务违约事件的发生。这将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数据显示,2015年3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第一季度不良贷款率达到1.39%,比去年同期上升0.35个百分点。

(四)互联网的冲击

从2013年的余额宝开始,以及之后的一系列P2P服务公司推出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量,抬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这又对传统银行的人才储备造成了冲击,造成了部分银行管理、技术人才的流失。

三、财务指标比较

“骆驼”评价体系是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 综合等级评定制度。

(一)资本充足率分析

宁波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相较于其余两家上市城商行均高出不少,达到了10.32%和13.31%。根据中国银监会2014年年报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18%。在这三家银行中,仅有宁波银行超过了平均资本充足率,这表明宁波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上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二)资产质量分析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比例为1.16%,较2013年末的0.88%上升了28个基点。201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比率上升至1.37%。在2014年江浙地区企业债务违约潮的影响下,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有所上升,但宁波银行依旧保持了稳定的不良贷款比率,风险控制能力出色。宁波银行尽管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三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相对较低,但在2014年也上升了近31%,增幅最大。

(三)经营管理能力

2015年5月27日,宁波银行旗下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继永赢基金后取得的又一块非银金融牌照。今年以来,宁波银行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陆续推出分期融信用卡,捷算卡服务等创新产品。宁波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强,如此密集的创新产品势必会吸引储户。

而在今年8月20日,宁波银行发行首批大额定期存单,发行额度为10亿元,这标志着城商行也迈入了CDs的发行大军,这进一步丰富了宁波银行负债金融工具,是宁波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四)盈利能力

根据Wind数据显示,宁波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较高,达到32.07%,相较南京银行的27.91%和北京银行的24.65%高出不少。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三家城商行中排名末位,为13.04%,低于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2%。在生息资产收益率和净息差上,都处于中间位置,分别为5.63%和2.51%。由此可见宁波银行在盈利能力上相较于其余两家城商行较弱,但差距不大。

(五)流动性风险

宁波银行的短期资产流动性比率在三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首位达到54.61%,高出其余两家上市城商行10%以上。存贷款比率也仅为64.12%.在存贷款比率75%的上限取消后,宁波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方面具有充足的安全边际,增加利润。综合CAMEL体系分析,宁波银行在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四、发展前景

根据德勤《2014年银行业年报分析》,许多上市银行正通过第三方合作发展自身互联网金融业务,这意味着未来银行将逐步走向混业经营。因而城商行需要立足当地,丰富互联网与线下联系渠道,开展投资理财、支付、小微融资或是同业服务。城商行受制于规模和风控劣势,在传统业务面对挑战的时候,需要积极进行持续地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并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的潮流。这将是城商行在面临自身发展受阻和国有银行抢占市场的双重挑战下,获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构想――以宁波银行为例[J].财经论坛, 2013(02).

[2]周梦茜.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分析――基于19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面板数据[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付智丽.利率市场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4]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财务指标及其绩效的比较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