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最新农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最新农业发展

篇1

关键词:农业类期刊;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52

传播、推广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期刊的首要任务。农业科技期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术类期刊,一是技术类期刊。其中学术类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大专院校师生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技术类期刊则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读者主要是农技站技术人员及普通农民。地方农业期刊大多属于后者,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地方农业期刊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和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1 地方农业期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1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宣传农业发展动态

根据国情制定的各阶段农业发展政策需要不同的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技术推广型农业期刊代表了一定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代表了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作为传统的宣传媒体,地方农业期刊与农民、农技推广人员紧密联系,宣传报道当地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地方农业与全国农业沟通交流的桥梁[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地方农业期刊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的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 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地方农业期刊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刊物,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当地技术推广管理部门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1.3 繁荣农村文化、经济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技推广交流的平台,与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技术宣传、引导、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密切相关,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农技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 地方农业期刊面临的制约因素

2.1 作者、读者群体受限,期刊评定处于劣势

地方农业期刊主要以技术推广为主,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技术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试验研究类的学术类文章更多地集中在影响因子高的学术型期刊中,这就导致地方农业期刊在学术期刊的评定中处于劣质。

2.2 地方农业期刊受体制影响处于边缘化境地

地方农业期刊大多数隶属于地方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非独立法人编辑部的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附属部门。受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在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中不受重视,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大多单位新进人员不愿意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人才难以引进、办刊经费不足、稿源减少是大多数农业类期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

3 发展地方农业期刊的有效应对措施

3.1 稳定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刊编辑部首先要做好与主办单位的沟通,积极为编辑部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其次,地方农业期刊应针对地方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突出优势,开办相关的特色栏目,对地方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报道,同时采用灵活择稿策略,实验研究的学术类稿件与技术推广普及性稿件兼收并蓄,增大对生产技术类稿件的选用量,扩大与农业相关学科的联系,突出自己的特色[3];最后,应细分读者市场,吸引特定的读者群和培养稳定的作者群,同时要找准期刊定位,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各地农业期刊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3.2 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期刊的稳定发展

地方农业期刊要创新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探索刊群联合经营模式,组建出版集团或期刊联盟[4],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发行渠道,实现期刊快速稳定发展。

办好地方农业期刊,要把握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不断拓展报道领域;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建立长远的品牌目标,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8,353:31-34.

[2]周少霞,蒋巧媛,陈海林.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构建稳定作者群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业科学,2008,23(05):106-108.

[3]潘志萍.浅析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08):139-141.

篇2

11月25日至28日,第七届广东省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将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举行。本届农博会由广东省农业厅主办,以“创新让生活更幸福”为主题,采取“政府扶持与行业参与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集中展示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建设、广东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重点推介展销广东各地名特优新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广东农产品琳琅满目

今年农博会较往年农博会更具特色。据介绍,本届农博会共有六个鲜明特点:

一是科技创新更亮眼。突出名牌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学研、金融服务、“互联网+农业”展示,特别是去年启动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今年启动的12个产业技术体系、8个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参展,亮出他们最新的科技成果,使农博会成为科技引领、成果展示、技术交流、精品贸易的盛会。

二是展示方式更专业。打破传统以地市为单位划分单独展区的组展方式,改为以经济区域划分为4个地市片区;首次以特色农业行业设立7个专业展区,展示方式更专业、更接地气。

三是活动内容更丰富。农博会期间,还将同步安排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名牌农产品推介、品牌农业论坛、电子商务论坛、环保及生态农业、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介绍等活动。

四是供需对接更旺盛。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化服务组织、职业农民和采购商到展会现场参观、学习、对接、洽谈,提升供需双方对接覆盖面和密切度。展会首日设为专业观众参观日,为专业观众和采购商的参观、洽谈、贸易创造便利条件。

五是品牌效应更凸显。本届农博会是农业品牌的盛会,绝大部分参展企业是地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一大批“三品一标”名牌农产品和地方名特优新农产品集中亮相,同时将公布今年广东省新评选出的第二届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并进行重点推介。

六是办展模式更市场化。博览会以“农业精品展示、农业交流合作、农业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致力打造符合“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的高水平农业盛会和贸易交流平台。

篇3

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容加以客观论述,保证当中隐藏的技术性问题得以快速提炼整理。同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方案,借此改良既有农业生产服务模式,为今后信息化人才队伍系统化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修缮、农业产量增收,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科学化改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应用措施

前言:

社会主义和谐秩序维持的重点便是处理好三农问题,须知现代农业的核心特征便是信息和市场化,如今在农业可持续管理项目中已经得到全面贯穿。在此类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投入支持力度,令不同区域专属农产品种植供应效率和单位农民收入得以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农村和社会安定繁荣建设,灌输应有的支持辅助动力。

一、农业经济控制信息化改革的内涵机理论述

在信息时代作用下,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进行实际生产环节投入控制,令既有农产品种植生产实效得以系统化改善,为今后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至于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将细化为:

(一)农业科技教育的信息化

农业发展始终需要借助专业人才力量,因此今后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令他们愿意为农业科技教育奋斗终身,保证不同区域农民文化素质和知识应用水准的同步提升结果,全程结合创新型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生产投入支持,保证农业生产水准得以有机化改善。

(二)农业实际生产辅助要素的信息化

农业的生产需要各项生产要素的支持辅助,如水资源、土地、空气、光照等要素,针对以上要素进行信息化改造,主要就是灵活化发挥他们彼此之间的协调功效,覆盖落实更加富有实效性的整改方案,为今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创新前景绽放,集聚适应实力。

(三)农业市场管理的信息化

主要就是维持农业市场信息传输通道的流畅性,保证农民能够更为清晰动态化地掌握最新市场信息,并且以其作为导向媒介,进行对应农产品系统化种植和市场销售。再就是农业市场信息化改造,要集中凸显农业控制的先进性地位,凭借最新技术设施带动对应生产管理程序创新进度,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相信在各类创新型生产信息集中辅助作用下,农业生产模式会变得愈加便利快捷,使得今后生产力得以稳固提升。

二、针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进行信息化改革应用的策略内容解析

(一)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修缮,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的有机贯彻

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缺陷问题,将会直接产生农产品买卖困难结果,不单单令资源和农民经济成本产生严重损失危机,同时会令市场秩序处于严重紊乱局势。而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修缮,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地推动农企合作进程,令特定产品在市场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多元化销售模式覆盖落实,奠定基础。

(二)快速将传统型农业改良发展成为知识型农业

所谓传统农业,实质上便是资源型农业,其不管是在生产管理模式或是信息化操作技术方面,都和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产生强烈冲突迹象。相比之下,知识型农业主张利用各类先进知识和技术设施,进行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监督指导,使得以往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创新修整。现阶段我国传统农业模式始终不能根除,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知识型农业机制过渡转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培养农民信息化专业操作技能

农民始终是农村核心生产者,如若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欠缺,单纯依靠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必将不利于今后农村产业化运营机制的开放。人才是农业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要做的,便是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教育投入力度,有效率地培养并供应技能应用型农业人才;同时,配合各类渠道进行农民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引导,令他们逐渐产生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态度,愿意主动地结合信息化操作手段进行农业发展前景系统化带动。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本身系统性较强,需要相关机构予以大力支持配合,长此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才能顺利贯彻落实。如今我国要做的,便是主动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中的技术应用实效,使得农业理论和科技快速地融合到实际生产工序之中,为今后人民工作压力舒缓和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便利支持性条件,最终维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协调发展进程。

作者:张伟 单位:青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参考文献

[1]陈艺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02):123-136.

篇4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机推广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85-01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率、经济效益,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水平,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机推广,就是将农业机械化手段普及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过程的活动,农机推广包括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农业推广势在必行,结合实际,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农机推广,早日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机的推广,是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及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不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农业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农业中,有许多方面是靠机械化才能实现的,如,节水灌溉、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度施肥、高效收益、设施农业等,如果单单靠传统农业的方法来做,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农业机械化大大地减轻的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缩短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

农业机械化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我国其他产业的生产当中去,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农业机械化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是农民生活更加富足的重要条件。农业机械化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城乡距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了绿色、节约、规模的农业,资源消耗减少,效率提高,污染降低,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初步具有规模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还是落后的,仍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变和使用。一些基层的宣传不够,农民不能充分的了解机械化的作用,经费不足、缺乏示范基地、办公条件简陋、设备老化、推广手段落后、知识水低等也是一些地区农业机械化不能实施的原因。

有的地区由于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推行不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机械化农业,土地分散不集中,各家各户实行小农生产,不能集中进行耕种,大型的机械不能运作,不能适应当地的需求,导致农业机械化不能实行。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没有能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使用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但由于他们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致使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时间较长,而且小农心理根深蒂固,对新事物、新技术存在怀疑,甚至抵触心理,这极大的妨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妨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由于从事农机推广的人数有限,许多农业机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技术需求得不到解决,农业推广部门的工资较低,待遇较差,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推广人员的年龄逐渐老化,知识水平逐渐降低,推广工作越来越难,推广的观念和技术也是滞后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农机工作难以发展。

三、农机推广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解决农机推广中的问题,首先,政府要要对农机推广做出支持,积极改善基层站工作条件,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增加推广经费,对农机推广人才进行培养,组织农机人员定期学习进修,提高专业素质激发推广人员的活力与积极性,培养技术精,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出台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只有农民有购买欲,农机推广才能进行,农机宣传才能确定方向。

其次,要改变推广方向,提高推广效率,推广规模要扩大,下基层,使每家每户都能了解农业机械化,扩大服务领域,保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把农民需要的技术、机械送到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争取政府的重视,保证经费充足,另一方面吸引农民,通过现场示范等让农民了解新技术的效果、作用。

建立推广的信息网络,使农民了解到最新的农机动态,技术方面的更新,政策法规,以及适用的农产品,如,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渠道使农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也可通过各种渠道将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反馈会农机部门,让农机部门与农民互通信息,提高推广效率。

四、结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的发展,农机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科技推广,农机的推广是将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综合效益提高的重要措施。在农机的推广中,要把先进的适用当地农业发展的机械技术进行推广,要及时更新观念和技术。农机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推广人员需要长期宣传和技术服务,任重而道远。农机推广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线全忠,王振成,刘洪祥.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03).

篇5

(1.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16)

摘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从新型农民培育实践以及农民素质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培育过程不科学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对美国、德国、韩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进行借鉴分析;从制定全面培育内容、建立创新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监管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1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4

收稿日期:2014-09-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2)

作者简介:吕 佳(1980-),女,江苏南通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创新管理研究,(电话)13813720270(电子信箱)joylv@ntu.edu.cn。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都必须依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较晚,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积极地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效率和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于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1.1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的农民不同。首先,他们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可以自主地选择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职业;再者,新型职业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并具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创业和经营的潜力;其三,新型职业农民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的职业农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相同;其四,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培养方法,使得农民学会相关的农业知识、农业技能,并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观念,使得传统农民和其他农业工作者能够转变成有技能、有稳定收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其培育的对象是传统的农业工作者和有意向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培育的目标为培育一批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对于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和培育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必须有较大的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的主力成员、种养殖大户等,同时还有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学生、乡村干部,以及农民植保员、信息员等。以期将他们培养成有文化素养、懂经营管理、明法律政策、通组织营销的实用型人才。

2)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是多元化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农科院校共同培育的格局。政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专业化和技能化,企业经营者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文化培育等工作,也有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农民自身为了快速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也会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效性更强。与一般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农产品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农业创业能力、现代农业观念等;在培育形式上,它是以农民的生活特点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农民时间、地点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

1.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农业不同,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和管理中,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科学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最新农业发展阶段。

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农民培育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从农民技术人才培养、新型农民培养,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经历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

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3~2014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如“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在2003~2010年间培训了800万人,“百万中专生计划”也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队伍。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2.2.1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1)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村居民难以接受到高质量的知识、文化和技能培训,由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4.4%;而高中、大专的受教育人数每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表1)。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大,如上海为8.6%,北京为13.5%;而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如贵州、甘肃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超过10%(表2)。

2)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农民所掌握的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较少,同时现代化机械的使用率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使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才能真正形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队伍。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美国也已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引入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仅是48.8%,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2.2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人才较为缺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首先,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中,92.4%的人从事第一产业,而2012年年底农村就业人口中,只有65.1%的人从事农业工作。

同时,农业从事者的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失衡的状态。相关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口是主要的农业劳动力,而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较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村劳动者,因此老龄化的现状将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找到良好的解决对策。

2.2.3 培育过程缺乏科学性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较为单一。农民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大相径庭,但是目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采取的培育模式无法根据个人的特性来展开,因此实效性较差。同时,培育农民不同于学校教育,它还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培育模式的选择必须更具有科学性。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但是,财政拨款的过程较为缓慢,资金注入也十分有限,无法全力支持农村地区农民的培育,这也就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变得更加困难。

3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步比我国要早,发展也较为迅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进行借鉴,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

3.1 美国

美国农民培育体系的建立,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推动力,其核心是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推广工作三者并举的完善的科教农业体系。在农业教育方面,公立大学、农学院、社区大学等部门将会选择恰当的时间开展农业培训课程,以课堂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育;其所选取的培育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民群体以及有意愿从事农业工作的人群。在科研工作方面,农学院和各州的试点站则主要负责农业科学技术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会全力承担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数量巨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农业人才储备,为农民培育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在推广工作方面,完善的技术推广机构也提高了农民对于现代农业的认识,并有效接触到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

3.2 德国

农民培育工作在德国是关乎国家兴旺的大事,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农民的职业教育,并对其提供大量支持,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专业化、个性化,同时具有较高的质量。

1)“双元制”模式,促进德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德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模式,即以学校和企业两者为主要培育主体,向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育的农民,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企业中开展农业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需制定培育方案,两者共同承担培育经费。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加,农民所接受到的理论培训将会逐渐减少,相应地实践技能培训占比将逐渐提高。“双元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为德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也促进了德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2)持证上岗,保证农民接受系统职业培训。德国对于农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规定,人们必须先接受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再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取“农民从业资格证书”,最后才能成为“农民”。同时,德国法律规定,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不少于三年才能正式入职,且入职期满三年后需参加统一考试,才能获得“绿色证书”,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德国“绿色证书”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对于科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多元合作,确保培训体系科学发展。德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合作的模式,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并对民间企业、私人协会进行领导和鼓励,使其参与农民的培育工作。这种政企合作的方式,不仅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还形成了科学的、全面的培训体系。

3.3 韩国

韩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较为健全,且层次清晰分明,分为“青少年农民”、“农民后继者”和“专业农民”三个层次的教育;同时,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私人协会等都根据自身特点对农民开展了不同侧重点的培训课程,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清晰的分工,多方共同合作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4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同时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提出培育高质量、高素质、有文化、懂经营、晓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4.1 制定全面的培育内容

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必须具有全面、系统、科学的培育内容。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通晓现代技术,熟知农业相关的法规政策,形成农业安全环保的观念,并掌握农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来制定培育内容。

第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农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田间实际操作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第二,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政策法规教育,帮助农民充分了解惠农强农政策、认识国家政策法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增强法律意识;第三,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环保教育,现代农业要求是“绿色农业”,所采用的化肥等原料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让农民认识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第四,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场经营管理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成功转型,掌握市场分析、农产品开发、品牌建立等多种经营管理知识。

4.2 建立创新的培育方式

要在传统的培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找到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本现状的培育方式。

第一,培育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选择培育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和发展情况,如采取“轻理论、重实践”的培养方式,在田间为农民进行现场的专业技术指导;第二,培育方式要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接受培育的农民同样也要从事农事劳作,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农民的农闲时间开展培育工作,如在冬季时组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的教授和科学家来进行讲解;第三,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培育方式,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的建立使得农民能够快速地获得最新的农业信息资源,同时,远程教育平台也能够提供在线专家答疑,形成培育主体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知识共享。

4.3 加强培育的监管力度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是正式的培训机构,且具有合法的培训资格,培训内容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培育方式能推陈出新。其次,要对培育的教师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促进其不断进步。其三,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来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询问或问卷形式了解农民接受培育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完善培育体系。其四,试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上岗,学习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业考核,要求其持“绿色证书”,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

4.4 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经营管理知识、通晓法律法规政策、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了解农业市场行情。因此,为了储备一批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较强,从小对其进行专业的知识培养和道德培育,有助于其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鼓励教师深入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

2)加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师资力量等方式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新型职业农民。

3)政府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资金支持。各级政府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拨款、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使得适龄者能够接受必需的教育。例如,可以设置专项培育基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财政预算中。形成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中心,配之以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5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且监督管理力度还未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力度,力求培养出一批“熟练农业科学技术、通晓经营管理理念、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智奇,齐 国,杨 慧,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4.

[2] 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6.

[3] 徐 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7-80.

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新农村经济;因子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杭州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力。2015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是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同样需要科技作为强大的支撑动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必然途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发展高效的现代都市农业成为必然,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任务更为迫切。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研究以杭州为样本,以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在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新农村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样本及数据选择

1.1杭州农业科技与新农村发展概况

近年来,杭州市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杭州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全面启动杭州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着力加强农业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突破主导产业提升和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培育,改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建设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广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引领能力,在农业“两区”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帮扶与服务深入推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建成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04个,面积37000hm2,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5个,面积18587hm2。经过多年的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杭州市蔬菜、茶叶、果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68.35亿元,增长6.4%。杭州市科委已累计认定286家农业科技企业、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试点)84家[1]。

1.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主要有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发展两方面数据。农业科技投入采用科技部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数据,即科技三项费用中涉及农口的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对历年农业科研攻关、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种子种苗、科技扶贫和重大科技创新等5类项目拨款经费整理统计得到;新农村经济数据主要来自2007—2016年杭州市科技统计年鉴。新农村经济指标的选取基于相关文献研究[2-5]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菜籽产量和淡水产品产量等5个指标的人均值来反映新农村经济产出水平,即人均农林牧渔产值(元)、人均粮食产量(kg)、人均棉花产量(kg)、人均油菜籽产量(kg)和人均淡水产品产量(kg);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kW)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来反映新农村的投入水平;选取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反映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影响,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1),以实现数据指标间的可比性。

2结果与分析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因其不可观测,即不是具体变量),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6]。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有变量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在0.3以上[7]。本研究所选取的新农村经济指标有9个,要研究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则必须对新农村经济指标进行简化。因此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新农村经济的主成分,以便进一步分析与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9软件,对9个新农村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矩阵。从表2中可以看出,多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0.6以上,0.3以下的为少数。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提取,从而减少新农村经济变量的个数。对新农村经济指标量表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大,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KMO>0.5时,就适宜进行因子分析[7]。在99%的置信水平下,本研究中新农村经济指标的KMO值为0.599,表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lettTestofSpherici-ty)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独立。它是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出发点,零假设: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阵。如果巴特利球形检验的统计计量数值较大,且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则应拒绝零假设;反之,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可能是一个单位阵,不适合做因子分析[7]。本研究中,巴特利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27.596(自由度为36),相应的概率sig为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的新农村经济指标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由表3可知,通过对新农村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主要因子F1和F2,其贡献率分别为60.3%和35.1%,累计贡献率达到95.4%,超过85%的要求,说明F1和F2解释了新农村经济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从表4可以看出,F1在粮食、棉花、油菜籽、淡水产品、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6个指标上载荷较高,说明F1解释了这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F2则解释了农林牧渔和农业机械总动力这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F1和F2同时解释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指标的部分信息。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根据该矩阵的数据,可得出因子得分函数。F1=0.036ny+0.17ls+0.168mh+0.219yc+0.235ds+0.135dl-0.065tz-0.133xf-0.119srF2=0.317ny-0.012ls-0.014mh+0.141yc+0.249ds+0.361dl+0.194tz+0.084xf+0.113srSPSS软件自动根据上述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样本相应因子得分SF1和SF2(表6)。

2.2农业科技投入与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关联性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新农村经济指标后,得出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SF1和SF2,代表新农村经济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2006—2015年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数据和新农村经济主成分因子得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在95%置信水平下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F1的相关系数为0.698,显著性明显;在95%置信水平下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F2的相关系数为0.658,显著性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新农村经济产出和投入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呈正相关,即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关联性分析

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农渔牧林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9%置信水平上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对农村生产投入和农民增收起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在99%置信水平上呈负相关,且相关性也在0.85以上,这主要原因是杭州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首先,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得以广泛应用,农民有更多的选择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粮食和棉花这类传统主要农作物产量减少,这也正说明了杭州新农村经济建设鼓励以“一村一品”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如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发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发展莲产业等[8];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日益减少和农村居民抛荒现象更为突出,从而使得粮食和棉花生产面积直线下降;再者,近几年农村经济以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致传统农业发展减弱,所以不论科技创新投入如何提高,其产量都在下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性则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是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位和自然禀赋决定了杭州市油菜籽产量和淡水产品产量在某个年份达到顶峰后又持续回落,形成一个倒U型抛物线。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受养殖面积刚性下降、“五水共治”行动等因素影响[9],因此会出现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相关性不显著的结果。二是杭州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杭州农业不能大规模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不大.

3结论与不足

运用因子分析对新农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降维提取,得到2个新农村经济发展主成分因子,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新农村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以及具体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科技投入、新农村经济的产出和投入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明显。(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农渔牧林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9%置信水平上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与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在99%置信水平上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也在0.85以上;与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在考量新农村发展的特点和数据可获取性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主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方面的影响,对新农村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侧重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对新农村经济的影响,农业科技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还需深入探讨。

4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从政策制定者和农业科技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保障机制

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研究制定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各级科技、农口等相关部门,要在财政投入等资源配置上向农业科技发展重点倾斜,在项目、经费、人才等方面优先安排,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和科技信息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成果、政策、最新进展和典型等,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素质。

4.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高等院校的倾斜支持力度,对长期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技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支持机制。增加对农业新品种选育攻关和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落实农业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将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新兴产业培育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农业科技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4.3加大智力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智囊队伍建设体系

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高校涉农学科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加大高等院校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农业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地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有利于乡土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和培养计划。以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重点加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互联网知识的跨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支持创新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加大对创新团队创新创业的扶持。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深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大力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管理、熟市场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

4.4引导投融资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投入机制

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研发,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和风险投资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引导创业投资资金投向农业种业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改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

4.5鼓励创新创业,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

转化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制定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应措施,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破体制障碍,明确在职农业科技人员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均可通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真正让“第二职业”成为正当工作、工资外收入成为合法收益;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设立“创业之星”“重大贡献奖”等奖项,对创新创业成绩突出、效益明显的专家或团队给予重奖;完善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就业;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社区服务、商品流通、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创业。

参考文献

[1]2015年处室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汇编[R].杭州: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6.

篇8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04-02

湖北省十堰市依托汽车产业的强劲拉动,城区综合实力一度名列全国城市50强的第22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50强的第5位。但所辖5县1市却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村从业人员素质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在《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培训转移机制,大力开展短、中期为主的技能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万人,新增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万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 000人。

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是区域内唯一一所农校,必须担当起为十堰广大农村及农业系统培养实用人才的任务。自建校以来,主要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专业设置、教育教学也围绕学生就业展开,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农技人员和乡镇干部,为十堰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生源基数的减少,城镇化建设推进,学农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农业专业规模不断萎缩,出现了涉农教师纷纷转行、农教资源闲置的现象。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十堰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学校于2009年组建了“十堰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创新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打破单一办学模式,广泛开展

联合,构建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教发展总体思路,围绕“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集团化办学,建立了广泛联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

(一)根据十堰实际,重新定位学校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面向,创新培养模式

找准定位 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新农村建设,给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不愿学农务农而农民渴望学习知识的局面,学校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创新办学理念,改革职教模式,拓展办学功能,将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瞄准农业、农村和农民,确立了服务“三农”促发展、发展专业为“三农”的办学方向。

扩大培养范围,明确培养目的 将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准备或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及经营,创业的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通过系统培养使之成为十堰市新农村建设的职业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知法规、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农民。

创新培养模式 针对实际,实行 “送教上门、工学结合、模块教学、弹性学制、学分制管理、实践教学为主、分阶段完成学业、多元化评价”的培养模式。即结合生产实际由学校分阶段在学员所在乡镇或单位组织教学,进行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与巡回指导,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经考核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

(二)构建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创业“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网络

政府、行业、企业多头参与,联合办学 一是建立政校结合的培养体系。依托组织部门,与组织部门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联合办学,主要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及后备对象。二是建立校企(社)合作的培养体系。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协会、专业村)联合办学,量身培养企业(农业合作社、协会、专业村)技术骨干、职业农民。三是建立综合培养体系。与农口部门(农广校)联合办学,与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骨干”、“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领路人”。

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创业“五位一体” 学校(农教集团)设立农村人才教育处(含农科教研室、集团秘书处)和继续教育处,具体实施各项农村实用人才教育教学。在各县市设立工作站或分校区,在乡镇、专业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等建立教学点。每一个教学点安排1名校内教师为辅导员、1名乡镇领导为联系人、村支部书记(企业、协会负责人)为班主任,做好学员的组织、教学、管理及服务工作,依据不同产业配备一个专家组,联系教学点,联系学员,跟踪服务。每一个市县重点建设好3~5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培养5~10个典型户,培训一人,辐射一片,带动一批,致富一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生力军。根据农民的要求,为他们生产经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最快地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提高素质。

发挥网络作用,开展“双带工程”

和专项技术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整合农教资源,突破制约农教发展的师资和实训基地瓶颈

篇9

关键词:订单农业;农业金融机构;农发行

目前,在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当中,出现了一种订单农业的新型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发生在农民生产之前,农业生产者和企业或第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收购合同,以此来保证农民和收购企业双方的利益和义务。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和企业收购难的矛盾,还是双方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为农业产业调整指明了方向,保障了粮食的畅销,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模式。

一、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及支持发展订单农业的作用

1.牡丹江市订单农业发展现状。牡丹江市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提高农村生产发展上做文章,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并实行粮食“订单”收购,保农增收,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最新统计结果表明,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指导的订单农业面积达到304万亩,约占全市农田播种总面积的50%,订单农户发展到15万多户。通过几年的发展,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订单涉及的对象也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发展。

(1)以龙头、加工型企业为依托。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依托龙头和加工型企业,所覆盖的范围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种和农民、农村经济组织签订的订单形式可以确保农副产品企业原材料的供应稳定。龙头企业都主动向基地农户靠拢,实行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使生产基地规模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原料供应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大力发展农民信得过的“猪合同”、“米合同”、“菜合同”等“铁订单”,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此外还有生猪、果菜、肉牛等半紧密型产业。与其联结紧密型的产业,一般都采取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和入股分成等形式。

(2)以中介服务组织为依托。主要是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购销大户信息灵、渠道广的优势,搞好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如东宁黑木耳协会、林口食用菌协会、海林北药协会、宁安蔬菜协会,它们在农业订单中都起到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农业金融机构支持订单农业的主要作用。农业金融机构提供的粮食合同收购贷款,是向粮食企业发放的,专门用于粮食企业为履行收购合同,预付给种粮农户部分生产性资金所需的贷款,是农业金融机构支持订单农业的贷款品种之一。

二、发展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但是仍处于初期阶段,能否完全适应本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还取决于如何对订单农业的正确引导,如何使其越来越规范,如何让其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

1.订单农业合同签订、运作、约束机制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准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对完全履行订单合同造成了困难。从订单的实施环节看,部分是企业与订单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有些是对规模型订单农业的技术指导和投入不够重视,粗放型种植依然比较普遍。从责任约束看,由于订单农户地处分散,且属于弱势扶持群体,一旦违约,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

2.法律意识不强,合同履行率不高。由于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合同的制定又不十分规范,这影响了订单农业的落实效果。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供小于求的时候,有些农民会为了自身利益违反合约,私自把产品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当农产品市场形势趋差,价格走势明显低于订单价格时,一些企业不按订单价格或压级收购。部分企业特别是农户均存在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规避责任。

3.农村资金存多贷少,流失严重,资金缺乏成为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问题也一直制约着订单农业的发展:首先是订单农业比起其他农业贷款风险大。由于订单农业需要发单方前期投入大量的资本。同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长,在此期间价格受市场的波动比较大,自然条件也对农场品影响较大,不确定因许多。这些都给银行的贷款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其次,贷款缺乏抵押担保。在农村农民的房屋和土地是不在抵押范围内的,这对农业抵押贷坤造成了极大困难。最后,企业对订单农户要求的门槛较高,对于农户的生产规模和资金实力都有要求,这严重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促进订单农业业务发展的措施及相关政策建议

1.规范订单合同,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与载体。想要使订单农业真正的使买卖双方达到共赢、风险降到最低,必须将强双方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规范的订单合同文本,其中清晰划分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订单的可靠性。其次,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操作,依法严惩部分企业恶意违约骗财,为订单农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发展环境。

2.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合同履行率。法律监督是合同的防弹衣,是保证合同履行率的坚实后盾。第一,订单农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做保证。要建立健全的订单农业法律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为从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为从业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二,加强农户或企业的诚信意识,为促进合同的正常履行,提高违约成本。加强农户、中介组织、企业的整体意识,将其利益进行结合,违约成本明显提高。

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了订单农业的良性发展。对于那些企业制度完善、产权明晰的企业,农业金融机构要给与充分的支持,积极引导粮食加工及销售企业合并,发挥其加工、存储、销售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龙头企业,同时,农业金融机构应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联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6003

1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普遍意识到产业联动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产业联动能够破除企业关系、产业关系和区域关系间关联互动的障碍,从而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对于实现两者结构的优化和快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产业联动的内涵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是一些具有相同特征,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组织和活动所组成的集合或系统,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总称[1] 。“产业联动”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对“产业联动”在学术上进行研究和界定的很少,大多数文献对其理解和运用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对“产业联动”概念的界定以及联动模式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仍然匮乏而且没有形成一致。

吕涛、聂锐(2007)对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联动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具有“联系” 和“互动”之意。所以,产业联动可以定义为: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位于产业链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业协作活动[2] 。因而本文认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用系统论的思想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资源整合、形象策划、产业渗透、产品优化、营销扩散的一种产业协作活动。

3旅游业与农业产业联动的关系

3.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关联

将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相互关联产业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一方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并不完全在意能够得到什么产品,而更在意是否能得到可以使他们留下难忘、美好回忆的体验、经历,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3]。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恰恰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这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人们康体养生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受到城市居民尤其是工薪阶层的普遍关注。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悠闲的生活方式、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新鲜健康的食物传递给了城市居民,恰好满足了城市居民康体养生的需求。农业的相关资源也由此成为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这种消费需求倾向将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

3.2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是一种互利行为

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联动是建立在双方互利互赢的基础上,并且通过能量流、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将两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全面促进旅游区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利行为表现为:①良好的农业资源成为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及其塑造的农业景观成为乡村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②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③农业为旅游业提供活动内容与场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乡村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④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景观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地区村容村貌的改善,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模式

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互利行为,使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联动模式。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不仅拓宽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也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种新思路。本文将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模式从农业结构和功能等多个角度和方位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多种产业联动模式,并将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联动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类。

4.1农业观光模式

农业观光模式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通过优美的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观赏、购物和游玩。

4.1.1传统农业观光型

传统农业观光旅游主要是将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卖点,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传统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必须突出自身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来塑造特色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做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村庄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果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游客可以在品尝沙果的同时做沙疗,每年吸引超过20万人的游客来此地观光旅游。传统观光农业游也是受法国人喜爱的一种观光旅游方式,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偏远村庄观光旅游,参观农庄和牧场、观看牧民挤奶、制作奶酪和酿酒的过程,游客还可以品尝这些美味。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姜永辉,等: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模式研究自然与旅游

4.1.2生态农业观光型

生态农业观光游是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农业观光旅游类型。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游的地区一般具有完美的山水田园骨架,原始的自然植被,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旅游资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唯一性和垄断性。例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广西的高山梯田,其自然景观依然保持几百年前的风貌,气势宏伟、独具匠心,从而成为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游的热点地区。

4.1.3主题农业园型

主题农业园是由主题公园模式延变而来的,主要以观光农业为特色,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生事物。主题农业园作为农业观光旅游类型之一,以展示农业景观为主,与生态农业旅游区相比,一般不需要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通过对农业主题的整体设计,通过人造景观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把农林牧渔、东西南北中的特色农业,以一个个主题园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而使游客获得一气呵成的游览经历,如苏州昆山丹桂苑主题农业公园[4]。

4.1.4新农村展示型

新农村展示型是指以新农村示范工程、市级推进村、市级生态村、文明生态村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展示的重点,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吸引游客观光旅游[5]。如江苏的华西村和蒋巷村;河南的,浙江的腾头村等。

4.2休闲度假模式

休闲度假模式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参与性旅游活动来满足游客休闲度假、康体养生、陶冶身心等较高层次需求的旅游类型。在产品设计上突出强调产品的创新性、参与性和知识性,注重个性化的服务。

4.2.1务农参与型

务农参与型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的休闲度假旅游类型,这是一种以参与各种农事活动为主的休闲旅游形式,旅游项目主要是以各种农事活动为主。比较有代表性如美国西部的务农旅游,旅游者在享受自己空闲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给农场放牧,拿到牛仔一样的工资,已资助旅游费用;日本春秋农场游,即春播和秋收时节组织旅游者和农民一起起早贪黑,到田间活动,体验农村生活;另外各种农业DIY活动中心在当前也比较流行[6]。

4.2.2传统农家乐型

传统农家乐型是以乡村居民和农民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乡间田园风光和纯朴的农家生活为卖点开展旅游活动的休闲度假旅游类型之一。在传统农家乐旅游中,农民利用自家庭院、果园、鱼塘等自然资源和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让游客体验干农家活、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购农家物的乡村田园生活。使游客达到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目的。如四川成都市的“农家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

4.2.3农场庄园型

农场庄园型是以农场庄园作为旅游活动载体的一种休闲度假旅游类型。农场庄园可分为市民农园、产业农园和租赁农园等多种农园形式,以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托,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具体做法为采用“租赁农业”的形式,农民将土地租借个城市居民,由市民亲自耕种,农民负责提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技术指导,并可协助市民进行管理,最终产品由市民自由支配。满足游客休闲度假,体验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如广东的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台湾的休闲农场等。

4.2.4乡村俱乐部型

乡村俱乐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而设置的,利用当地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开展休闲娱乐活动。以高贵作为其主要特点,采用高端化的会员制经营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7]。

4.2.5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型是指以农村独特的风土人情为载体开展休闲旅游活动的类型之一,尤其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神秘性、本土性、互动性是民俗风情游的主要特点。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使其独特的民俗民风得以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如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衣着、饮食、节庆、歌舞、礼仪、音乐、绘画等,由于充满神秘性和本土性,浓郁的乡情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这些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建立民俗文化村,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满足游客追新猎奇心理。此种类型较具代表性的有贵州云舍土家族民俗文化村等少数民族地区。

4.3科普教育模式

科技教育模式的两大功能是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主要由科普示范、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三大部分构成。科普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借助典型的农业模式来向游客介绍最新的农业成果,传授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该模式在开发时应当关注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引进。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在参观游览现代农业模式的同时达到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目的,从而实现农业旅游与科普教育两者的有效结合。

4.3.1教育农园型

教育农园型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科普旅游类型。农园中的动植物、生产工具和栽培技术等都是很好的科普教育资源。可在教育农园中设置小型的农业“博物馆”,通过陈列农业生产工具并放映相关的影像资料来反映当地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让游客通过这些方式深入的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历史。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3.2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型

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旅游观光为辅。利用最新的农业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其既可以进行农产品加工,又可以进行观光游览。具有新奇性、知识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均比较流行发展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游。如美国的转基因农场、北京的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烟台农业科技博览园。

4.4购物旅游模式

购物旅游模式是一种在传统旅游购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旅游模式。该模式下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购物成为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8]。

4.4.1农贸会展型

农贸会展型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城市郊区发展的旅游类型,主要是通过会展的方式,向市民展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农产品,以此来开发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产品的销量。目前,许多地方都定期举行农业特产节庆,如山东肥城“桃花节”、江苏无锡“杨梅节”、南京江心洲“葡萄节”、山东寿光的“蔬菜节”等。

4.4.2农产品购物型

农产品购物型是一种休闲观光与产品购物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其农产品提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在果园地区公路两侧设直销摊、店,也可以让游客到旅游农区农产品加工厂直接购买,还可以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垂钓以享田园之乐。在开放式的农场超市里,游客可现场采摘自己喜爱的水果、蔬菜、花卉,并按价付款。虽然价格一般略高于市场售价,但由于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旅游者的乐趣,享受亲自参与劳动的体验,又能够采摘到最新鲜的果实,因此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如上海三林现代化农场[9]。

5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结合本地市场规模和实际需求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联动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引发的乘数效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0.

[2]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2.

[3]B.Joseph Pine,James H.Gilmore.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杨达源,刘庆友,舒肖明,等.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李梅,苗润连.北京山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08.

[6]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7]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张建荣.购物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6):49~50.

[9]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开发模式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6):53.

收稿日期: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