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农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农业发展

篇1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篇2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泰尔指数;象限图法;增长差异;甘肃省;

作者简介:罗君(1985-),女,四川武胜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农业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多借鉴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田云等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1],徐茜等和晏路明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和福建省的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2,3]。大多数学者偏重于运用Theil系数、因子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等,结合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4,5,6,7],揭示农业经济的空间特性。研究的视角多聚焦于农业较发达的区域或省份,对欠发达区域和农业落后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8,9]。甘肃省经济欠发达,但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部分学者对甘肃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评价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分析均表明,甘肃农业资源分布、农业利用效率存在地域差异[10,11],即从另一角度表明甘肃农业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从定量角度分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在县域层面的发展差异,为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中上游,介于92°13′-108°46′E,32°11′-42°57′N之间,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地形呈狭长状,处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气候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从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再到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由于甘肃高差悬殊的地势,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不同组合的地貌与气候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农业生态气候,决定了甘肃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

甘肃全省现辖12个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其中包括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和17个县辖区,本文的研究区域以69个县(包括4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1年各行政单元的农业总产值(现价),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来源于2001-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部分缺失资料来源于相应年份《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的农业是指小农业,分析变量为县域农业总产值和县域年人均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单位:元/人)。部分县名在研究期间有变更,文中的县名均以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中的名称为标准。

2研究方法

2.1泰尔指数(T)

泰尔指数(Theil)适合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地区进行分解,把区域的整体差异划分为区内差异和区间差异。其加权方式有两种,以各区域的人均GDP为权重和以各区域的人口比重作为权重,本文以各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权重,其公式如下:

Nij和Yij分别代表单个县域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i和Yi分别代表各分区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和Y为所有县域的人口总数和农业生产总值。Y軍i为各分区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权重值,Lpi为各分区的T指数。

2.2象限图法

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横坐标轴X与纵坐标轴Y形成的区域称作象限,以原点为中心,X,Y轴为划分依据,分为4个象限:第一象限(X>0,Y>0),第二象限(X<0,Y>0),第三象限(X<0,Y<0),第四象限(X>0,Y<0)[12]。结合四象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研究[13],选取2000-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对两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在笛卡儿坐标系中以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横坐标,以2000-2011年两个指标的变化率为纵坐标,划分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类型。

3农业经济差异特征

3.1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

根据公式(1)计算甘肃省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其值介于0.537-1.086之间,其差异最大值年为2001年,最小值年为2009年。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农业经济差异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农业经济差异呈倒V型波动下降,主要表现为2001年农业经济差异较2000年和2002年显著增大,呈倒V字型。2002-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小幅波动下降,于2009年下降到最低值,成为整个研究阶段中差异最小的一年,这一阶段中,2003年和2006年农业经济差异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未对差异整体下降趋势造成关键性影响。2009-2011年,区域经济总差异反弹增加,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值为0.537,2010年为0.615,2011年为0.670,其差异值在这一阶段逐年上升,农业经济差异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3.2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依据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特性,将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明确差异的主导因素。农业经济的分区参考白永平对甘肃农业生态气候类型的划分、尚正永等对甘肃农业地域类型的聚类分析成果[14,15],结合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地域条件及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本文将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河西地区(除嘉峪关外的河西走廊县市)、陇中地区(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地区(陇南市、天水市)、陇东地区(庆阳市、平凉市)和民族地区(甘南州、临夏州),共5个农业经济区,作为测算农业经济区间差异的标准。

对区域总体差异与区间和区内差异进行拟合发现,总差异与区内差异、区间差异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3和0.97,即它们之间高度线性相关,表明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变化趋势与整个区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总体差异与区间差异的拟合值较高,表明区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关联度更大。从区间与区内差异的比重上看,区间差异的比重历年均保持在总差异的2/3左右,表明区间差异是造成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从构成上也可以看出,区间差异的曲线与总体差异的曲线保持高度一致,且区内差异的曲线值较小,也表明在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的贡献较小,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进一步分解区间差异(表1)发现,在区域上,陇中、陇南和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泰尔指数历年的值均为负,表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这三个地区处于不利地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其中民族地区泰尔指数最小,表明该区农业经济是全省最落后的区域。陇东地区大部分年份的泰尔指数均为正,相对而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值较小,表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势头不强。河西地区历年的泰尔指数均为正,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且其值较大,成为推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从时间上看,陇中和民族地区的泰尔指数值逐渐变小,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地位在不断降低,在全省农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逐渐降低。陇东和陇南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增大,而河西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减小,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向中间收敛。从数值上也可以看出,2000年的区间差异为0.561,到2011年减小为0.454,区间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上,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支配地位。

4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4.1农业经济增长速度

为反映各县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力,采用相对发展率(Nich)测试各县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大区域的发展速度,用各县域某一时段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与同一时段整个研究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比值进行测算。经计算得到甘肃省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Nich值分布(图2),可以看出甘肃省各县的相对发展率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4个特征:(1)nich值大于1的县域个数为29个,小于1的个数为40个,即全省大部分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呈现出少数区域拉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象。(2)相对发展率有正有负,最高的金塔县3.583,最低的迭部县-0.148,相对而言金塔县是全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迭部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则显著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3)相对发展率最高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河西地区,分别为金塔县、敦煌市、高台县,其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4)相对发展率最低的县全部集中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分别是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合作市,6县市中仅卓尼县的相对发展率为正,其余5个县市的相对发展率均为负,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4.2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

根据公式(2)绘制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图(图3),从农业生产总值的大小和增长速度来看,其散点位于坐标象限的一、二、三象限,表明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增长速度较快的县域,如民勤县、靖远县、静宁县、民乐县和武山县等,此类县域共有36个,占县域总数的52.17%。第二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增长速度较快,如阿克塞县、肃北县等28个县域,占县域总数的40.58%。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增长速度也较慢的县域,该类型的县域个数不多,仅有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从人均农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上看,县域农业经济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增长类型。象限一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大,且增长速度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高台县、瓜州县、玉门市等,该种类型的县域个数为23个,占县域总数的33.33%。象限二的县域人均占有量小但增长相对较快,如秦安县、武山县、积石山县等,此类型的县域41个,占县域总数的59.42%。象限三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如合作市、玛曲县等,该类型的县域仍为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4.3农业经济类型划分

对比象限分布图,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散点均未在第四象限出现,即不存在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大,但增速缓慢的类型,表明全省农业经济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趋势明显。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衡量的农业经济在第一象限的散点个数明显减少,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在多数区域受农业人口总量的限制,人均水平较低。无论以农业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在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个数均为5个,分别为玛曲县、碌曲县、合作市、迭部县、夏河县,表明这5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化关系,将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划分为5种相对发展类型(图4):

(1)活跃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大于0;(2)人口动力型: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3)人口阻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4)潜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增长率大于0;(5)滞后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小于0。其中,活跃型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可认为是引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人口动力型和人口阻力型则与区域内农业人口数量有较大关系,农业经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总量保持增长趋势,但受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均占有量小,农业经济缓慢增长,成为人口阻力型;人口动力型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内经济总量不大,但由于农业人口较少,人均占有量呈增长趋势,农业经济也呈缓慢增长状态,表现为人口动力型;潜力型则是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占有量均为负,但其增长速度为正,有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区域;滞后型则是整个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区域,农业经济呈负增长。

图5显示了甘肃不同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在农业经济区上的分布情况,活跃型县域和滞后型县域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活跃型县域共17个,其中河西地区10个,所占比例为58.82%,陇中、陇南、陇东地区分布的活跃型县域个数分别为3、2、2,分别占活跃型县域的17.64%、11.77%和11.77%。五个农业经济区中仅甘南民族地区没有活跃型县域分布,且滞后型县域全部分布在这一地区。潜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和陇南山区,占整个潜力型县域的72.73%。人口动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东,人口阻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中和陇东,即在陇东和陇中地区,农业人口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为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缓慢增长的区域为陇中、陇南地区,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是甘南民族地区。

5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5.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好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优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造成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河西地区拥有良好的光热资源,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操作。该区有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流域,年径流量41.9亿m3,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全区水资源总量80.34亿m3,人均占有1000多m3。良好的地形、光热条件和水资源灌溉条件,使该地区成为引导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陇中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气候属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0-500mm,受干旱低温的牵制,该区几乎年年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陇东地区是甘肃省的农业生产老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条件良好,降水量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土地垦殖率较高,适宜农作,是全省发展粮食作物的又一重要基地,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相对较高。陇南地区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河流分属嘉陵江流域和渭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由于地形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不足1/10,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3。另一方面,该区生物资源有一定的潜在优势,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产量占全省的70%,但农业生产受山地地形影响和限制,产出效率不高,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海拔超过3000m,气候高寒湿润,热量不足,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成为全省农业经济最落后的区域。

5.2农业生产规模及模式

在5个农业经济区内,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从全省来看,人均耕地面积为0.1712hm2,其规模较小,其中河西地区相对较高,为0.2428hm2,民族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使农业生产不能达到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河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陇东地区虽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各区更是以小规模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经济随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生产方式方面,河西地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在制种业、玉米、洋葱等生产上实施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依托敦煌种业、莫高股份、皇台酒业、荣华实业等四家以农业为基础的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基地,保障公司与农户的利益链,进一步带动制种、酿造等农业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河西地区还不断推广温室大棚种植果蔬,正在逐步推行瓜果蔬菜基地与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发展一方面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陇中、陇南的部分区域,虽然也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但多数是只提出农业发展的概念,还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农户各自为政,以试探性发展为主,对区域农业经济还不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

5.3用于农业的投入

用于农业的投资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数量在区域间分布不均衡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经济差异。2011年,甘肃省用于农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上,各区均不到10%,投资比例较小。在区域分配上,5个地区的投资比例分别为陇中地区10.97%、河西地区37.37%、陇南地区16.79%、陇东地区28.79%和民族地区6.08%。就投资而言,甘肃省的农业经济投资向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推动这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差异,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科研投入较低,近年来甘肃农业研发强度(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不断增长,2012年为0.3%,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研发强度适当标准(1%)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少,科研转化率较小是甘肃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重要因素。

除以上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外,农业经济还受农业政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业区位、交通及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

6结论

通过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2000-2011年间呈现倒V型下降、小幅波动下降和反弹回升三个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差异的分解特性上,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与总差异趋势相同,但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是全省县域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各地区间农业经济差异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不断缩小。

篇4

区域农业发展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热点区域或典型区域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相关图表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突出表现地理知识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例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1)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烈;夏季白昼长,温度较高。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1)D (2)B (3)C

点拨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①生产强度。强度合理,使农业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强度不合理,容易破坏自然环境

②对植被的影响。地表植被的改变影响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

③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农业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使农产品和土壤受到污染

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例2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1)~(2)题。

(1)“旱腰带”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

A.水土流失加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

B.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植被破坏

C.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

D.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水土流失加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旱腰带”地区应( )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旱腰带”地区气候干旱,林果业生产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1)D (2)C

点拨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练习]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 ②云贵高原 ③江南丘陵 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篇5

区域性分布着石灰岩、沙石、沙页岩的喀斯特地形,全乡土壤以黄壤石灰土、黄棕壤、紫色土、粘土和潮土为主,全年的气候适宜,干湿季节明显,主要生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三化”要求,普古乡稳步推进“山、水、林、田、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畜牧养殖、林果蔬菜、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等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建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盘北工业园区后花园及蔬菜供应基地。

2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农业科技在推广主体方面表现为多元化,在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时,当地建立的农业合作组织、供销社、与农业相关的企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企业以及科技示范农户的农业推广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

2.1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呈现从中央辐射地方的模式,逐级推广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市级到县级最后到乡镇,层层递进。现阶段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农业,最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也有了新制度,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①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冗余的机构,做到优中取优。②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竞争制度,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③经营实体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出新的经营模式。④加强对外联系,建立多种合作关系,使得合作推广形式多样化。⑤丰富推广方式,将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变得多样化。

2.2农村合作组织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国家很重视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农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三农问题,对农业的关注日益提高。当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现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建立了许多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的合作社以及股份制的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经济机构,这些机构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科技推广做了不少贡献。因为源源不断引进新的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以运用和发展,满足了农户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使得新技术适应当地农业的发展并产生卓越的效果。

2.3涉农企业的推广现状

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和以经营生产资料为主的企业都属于涉农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尤其是具有农业产业化的有影响力的大规模企业,进行了产销一体化的经营,自种自养自产自销,形成了以龙头产业为带头影响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分析当前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引进,确保种植的科学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另外,农户也可搭配农业养殖,涉农企业提供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服务。确保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涉农企业和农户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2.4农业推广科技示范户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普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科普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和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方面也效果显著。我国各地产生了许多热衷于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种植示范户。他们热衷于新技术的应用,热衷于新产品的种植,并将对新科技的热情带给邻里乡亲,感染着附近农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积极示范户自己的产量有所提高,更带动了周边农户进行积极学习和种植,影响力不可小觑,达到了农户和区域农业产量和品质的双提高保障了该区域的整体供货量和整体粮食的品质。

3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不足之处

3.1推广体制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陈旧的组织管理方式,科研、教育、推广与实际生产脱节,各部分割据协调不利,资金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市场化太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尽科学,技术推广队伍素质不够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等。3.2推广经费问题虽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历来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GDP的比例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3.3人员素质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技术不过硬,缺乏精兵强将。从业人员不足,平均每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服务708名农业人口,每个种植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2436hm2耕地,说明我国专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由于人数不足而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3.4农民文化素质问题

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种种原因,我国农民素质在整体国民中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多数农民仍然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这其中主要原因与农民对于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能力太低有着直接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为其所用。

4农业科技推广发展趋势分析

4.1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水平

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最佳方案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正确的方法,创造出适合当地的推广模式,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体制,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户的农业素质把推广种植服务做到位。一方面,了解现阶段农业推广机构的发展方向,改革不适应农业发展的体制,实现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在推广理念和推广方法方面要有新的转变,在用人方面需要竞争上岗,聘任制,激励推广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另外还需有相配套的考核评定体系。另一反面,要做到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将基层的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到位,抓好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最好做到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分离的新型的推广体系,最终达到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效果。

4.2确立农业科研单位的主体地位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一起,形成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三大主体。同时,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在强化其科研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职责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素质,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4.3充分发挥涉农组织作用

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涉农组织是最贴近农业生产、最贴近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载体,是把政府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单位三大推广主体和农民群众连结在一起的有效途径,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要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广泛参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5结语

篇6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连创佳绩,粮食连续11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显著增加,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连续4年有所缩小。但就总体而言,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在明显增加,农业发展正在呈现一系列重大趋势性变化。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本文基于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和趋势的分析,探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依赖迅速增加,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突出

近年来,中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较快增长,是以农业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为代价的。2003―2013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增长了39.76%、29.62%和25.12%,同期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8.01%、12.62%、34.01%、72.07%和17.51%。2003―2012年,全国农用柴油、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33.9%、33.3%和49.7%。(1)目前,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施用量21.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分别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2)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资源、农业要素低效利用的状况近年来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全国化肥的综合利用率仅在30%上下,与发达国家50%~60%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每立方米灌溉水可生产粮食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2~1.4公斤。(3)中国有机肥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足40%。

长期超强度使用耕地、大量消耗水资源、超施化肥和农药,导致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加重,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加大,农业对环境污染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的影响日趋凸显。2012年底,在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中,基础地力较好、耕地质量被评为1~3等的占27.3%;但耕地质量被评为7~10等的也达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4)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质量退化、耕地污染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已成为中国耕地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5)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有机质含量下降、农膜残留增加、部分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日趋严峻,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食品安全的根基。

(二)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比较利益下降的问题迅速加重,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从近年来中国部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和净利润的变化(见表1)可见,就总体而言,中国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净利润却增加不多,甚至在波动中有所下降或为负。2003―201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和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增加了118.15%、130.27%、133.12%和134.28%;但三种粮食平均、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分别增加了71.1%、13.7%,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分别减少了26.60元和404.84元。2013年两种油料平均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相当于2003年的12.4%,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甚至为-102.27元。与2003―2008年比较,2008―2013年5年间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的总成本上升更快,净利润下降更明显。

考虑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的提高,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和每亩净利润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出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200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34.31元、78.56元和461.28元,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为79.19元;2013年分别变化为72.94元、13.25元、-214.98元和103.91元;2003―2013年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分别上升了38.63元和24.72元,但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却有明显下降,2013年每亩棉花的净利润甚至为-214.98元,比2003年降低676.26元。《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中编入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甘蔗、甜菜、桑蚕茧、苹果、散养生猪、规模生猪、大中城市蔬菜等15类农产品,2008―2013年5年间仅有苹果和大中城市蔬菜每亩净利润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66.9%和51.6%;其他13类农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均有所减少。其中甜菜和稻谷减幅较少,分别减少3.4%和34.3%,其他11类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减幅均在50%以上。2013年大豆每亩净利润仅相当于2008年的18.9%,小麦、油菜籽、棉花、烤烟、桑蚕茧、散养生猪每亩(头)净利润均为负,分别为-12.78元、-98.30元、-214.98元、-37.30元、-3.63元和-106.15元。可见,近年来中国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不增反降。考虑到同期物价水平的上涨,问题更为严重。

如果考虑每年国家用于抗旱防涝等救灾支出对维护农产品增产的影响,则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生产的社会成本还远远大于微观经营主体层面的生产成本。

如果把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放到更大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则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和机会成本增加的问题更为严重。如200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702元,2014年上升到2864元,增加了308.0%,年均递增13.6%。201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分别相当于种(养)4.05亩稻谷、4.90亩玉米、5.96亩油菜籽、2.28亩棉花、7.16头散养生猪、9.92头规模生猪的收入(包括净利润和人工成本)。

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效益和比较利益的下降,为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进入农业、提升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了障碍,也使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素产出率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三)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问题日趋突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紧迫

在中国和美国,玉米均为第一大谷物。比较两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收益状况,对于考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表2可见,与美国相比,近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上升的趋势更为强劲;尽管两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均呈较大的波动趋势,但就总体而言,美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增加的趋势却较中国更为鲜明。自2003年以来,中国玉米价格和生产总成本高于美国的问题日趋突出。2003年中国每50公斤玉米主产品总成本和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是美国的1.15倍和1.52倍,2013年分别扩大到1.92倍和1.94倍。

2003―2013年,美国每亩玉米主产品净利润增加了96.7元,中国仅增加了14.74元。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可见一斑。需要说明的是,自2003年以来,虽然美国玉米生产的每亩净利润一直低于中国,甚至在2005年前连续几年为负,但美国庞大的农业补贴系统仍为美国玉米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6)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补贴的水平低得多,这种情况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对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劣势,也容易削弱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者从事农业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在总体上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特征。特定时期特定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往往是两种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大、国家提供价格支持保护越多、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低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的主导性就越强,价格波动性就越弱;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小、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高,甚至市场规模越小、产地集中度越高、因而越容易形成垄断供给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主导趋势就越强。这种价格波动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价格波动幅度放大或波动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粮食等部分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的实施,都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的发生、农业产业链垄断势力的强化及其向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转移,农业组织结构的加快转型及由此带动的农产品市场运行方式的变化,往往是加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7)此外,国际农产品和能源、金融等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及其影响向国内的传导,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波动。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长期趋势来看,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加剧的主要原因,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因此,今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很可能继续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趋势。并且,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今后实行目标价格制度的农产品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将会呈现出波动加剧的特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增加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优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难度,也对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其与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国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性上涨,也为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埋下了伏笔。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是这种长期趋势性上涨的结果。如2013年越南米到中国南方地区的销售价格约为每公斤3.20~3.60元,较国内早籼米价格低0.2~0.4元/公斤。在国内价格稻强米弱的背景下,许多大米加工企业把低价进口的越南大米作配米,以降低大米出厂价格。(8)2014年10月,国内市场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的批发价分别为每公斤3.84元、4.14元和4.56元,泰国大米的到岸税后价仅为每公斤3.14元,明显低于国内。(9)2014年10月第三周进口棉花中国主港到岸均价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每吨11912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2909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9.6%;按滑准税计算,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13770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051元/吨,较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低7.1%。(10)

如果只是个别时期、个别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问题尚不甚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现象日趋普遍,在不少农产品上几近常态。在主要粮食品种上更为典型,如到2013年底,小麦已连续5年、稻米已连续3年、玉米和大豆自2003年以来国内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4)。由于国际市场主要粮食价格下跌,特别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2014年又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差距最大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5)。

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导致相关农产品进口压力明显加大(11),推动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扩大,也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供给和价格的波动向国内传导“增开了窗口”。这会:(1)挤压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和价格上涨空间,加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2)侵蚀国内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效果,容易导致中国增加农业补贴的效益大量外流;(3)增加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和稳定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困难,容易加重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并存的现象。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国内自给率下降,不只是国内需求缺口增大所致,而是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背景下,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现象并存发生的结果。中国许多农产品生产缺乏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难以吸收社会资本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甚至不得不在较低的利润水平下“苟延残喘”。这与相关农产品进口对市场的挤占和价格的打压密切相关。这些情况说明,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已经空前紧迫,时不我待!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最高关税水平与绝大多数国家相距更大;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的关税配额量大,配额内关税多在1%~5%,配额外关税最高仅65%,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倪洪兴,2008)。因此,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难以有效抵御来自国外低价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关税“防火墙”作用有限。近年来,中国虽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许多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属于“黄箱”范围,对部分农产品的支持已接近入世承诺上限,进一步加大支持面临上限约束。2014年,由于实施转基因管理及进口与库存配比销售等措施,中国玉米进口得到一定控制,进口量较上年同比下降20.4%;但作为其替代品的高粱和大麦进口却增势迅猛,较上年增加778万吨,增加了2.3倍(课题组,2015)。

(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

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日趋活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步伐明显提速,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公司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服务公司、植保服务公司、农业技术研究所等新型服务主体竞相发展、各显神通,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者,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为农业乃至农业产业链增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消费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参与全球价值链、构建国内价值链和推进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载体。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甚至价值链片段化、碎片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价值链领导型企业不稳定、对价值链治理的主导能力不强也是突出问题;甚至在宏观农业政策的设计中,重生产、轻服务,重产中、轻产前和产后环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农业发展中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盛。在此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涉农企业和农业组织不断增加,但大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低端,难以进入其关键环节和战略领域,全球农业价值链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大多掌握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跨国公司手中。顺应国内农业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迅速变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内涉农企业致力于构建国内农业价值链,并力图向区域和全球范围拓展,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的全球农业价值链。但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这方面仍只处于起步阶段,真正能在农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和关键领域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进而在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领导型企业并不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农业价值链面临着与全球农业价值链对接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少数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具有管理权和控制权的国外跨国公司很容易凭借其核心技术、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信息化和市场营销手段等优势,在较短时期内迅速蓄积起对中国农业价值链战略环节、关键环节的控制态势,进而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价值链领导型企业被边缘化或被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等。这种现象在中国大豆产业链、价值链较为典型。(12)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受到过度挤压,价格受到明显抑制,定价话语权显著减弱,产业控制力严重削弱,产业调控难度明显加大的问题迅速凸显(倪洪兴等,2010)。1995年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3年和2014年,大豆自给率已分别下降到42.9%和14.6%。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往往是从以低价进入为切入点的贸易控制起步,转向通过参股合资进入加工领域,进而通过低成本并购形成对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态势(姜长云,2011);甚至将这三阶段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与此高度联动的金融市场、能源市场上“兴风作浪”,加剧国际农产品市场进而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为进行贸易控制、参股合资,进而低成本收购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契机。一般而言,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过程中,比较青睐的领域往往集中在农产品、农业加工品、农业投入品的现代营销体系,农村金融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业种质资源开发,食品安全和农业品牌、销售渠道等领域。由此不仅容易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升级面临国际分工地位被“低端锁定”的风险,容易将中国的涉农企业和农业产业组织推向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的边缘地位;还容易加大中国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挑战,导致中国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容易因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而遭遇“屏蔽”。

二、农业发展值得重视的几个趋势

(一)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

自2004年以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7%,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6%;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9%。到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分别达到28844元和9892元,连续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对农产品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基本的趋势是:

1.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多元化持续推进

近年来,农村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城市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稳中略降;但农村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均呈增长趋势,城市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家禽消费量稳中略增,城乡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增长后趋于稳定。由于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4.8%,今后城镇化率很可能继续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同时考虑到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不足农村居民的一半,城市居民人均蔬菜、食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消费量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据此可以粗略推算,今后中国城乡居民对粮食(主要是口粮)的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对植物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的消费总量将呈加速提高趋势。从国内外经验看,城乡居民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等养殖产品消费总量的扩张,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动物毛皮、内脏、骨、血等养殖业副产品需求的增长,会带动社会对饲料粮需求进而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因此,在2020年前甚至更长时期内,农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总量将呈增加趋势,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也会加快推进,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在总体上将呈增大趋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将带动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张。

2.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加快分化,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化,城乡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日益呈现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趋势,专用化农产品、加工食品、品牌食品和安全化、优质化、体验化食品日益成为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重点,甚至在产品功能之外对农业生活、生态功能的需求也日益成为农业需求的新增长点,农业发展的科技、教育、文化内涵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体验功能也将日益受到重视。这也导致创新供给,引导、凝聚、激发农业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如许多地方通过激活农业的景观功能,引导和激发农业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影响也在迅速深化。2020年和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很可能分别将达62%和70%上下。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395万人,较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3%。同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1%,分别较2003年增加39.5%、提高3.5个百分点。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导致生活方式转变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日益深化,加剧农业需求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安全化和优质化趋势。

(二)要素成本提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出现趋势性减弱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比较利益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农业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和农业发展的粗放经营。以三种粮食平均为例,2008―2013年间每亩总成本的增量为463.77元,其中对增量贡献较大的主要有①人工成本增量254.69元,占54.9%;②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127.34元,占27.5%;③土地成本增量81.74元,占17.6%。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与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带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提高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用工成本迅速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效用的上升,也是推动农业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越来越多,带动农地租金迅速上涨,成为推动土地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期,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用工数量由7.69个减少到6.17个;但劳动力日工价则由21.60元增加到68.00元,增加了214.8%。劳动力日工价的提高,成为推动每亩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不仅如此,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日工价的增速,还明显快于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或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13)在三种粮食平均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和化肥费是增量最多的三大块,分别增加55.95元、24.79元和24.82元,分别占总成本增量的12.1%、5.4%和5.4%。进一步分析,每亩化肥费的增加基本上由化肥投入的增加与化肥价格的上涨平分秋色;每亩种子费的增加主要由种子价格的提高所致,但每亩种子用量的略增也发挥了辅助作用。

再从棉花来看,2008―2013年,每亩总成本增加1097.53元,其中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分别增加832.76元、161.96元和102.81元,分别占同期总成本增量的75.9%、14.8%和9.4%。在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中,增幅比较大的主要有机械作业费、化肥费、排灌费和种子费,分别增加45.47元、24.49元、23.49元和16.49元。同期,棉花生产每亩用工天数由23.09天减少到19.44天,减幅达15.8%;棉花家庭用工日工价和雇工日工价分别增加了214.8%和139.7%,用工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将棉花每亩总成本的增量结构与三种粮食平均进行比较可见,越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工价提高对总成本增加的影响越大。

进一步来看,将规模生猪与散养生猪比较,2008―2013年,规模生猪每头总成本增量353.02元,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263.07元和89.36元。相比之下,散养生猪每头总成本的增量为536.85元,超过规模生猪52.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了244.89元和292.07元,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但人工成本的增量超过规模生猪达2.27倍。在规模生猪和散养生猪中,精饲料费的增量分别达到281.36元和299.38元,均超过各自全部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而且精饲料费的增量均主要来自精饲料价格的提高,精饲料量的增长影响较小。相对而言,散养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散养生猪有更多的生活废弃物可资利用,如剩饭剩菜。从散养生猪与规模生猪每头用工成本的比较可见,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抑制用工成本上升对总成本增量的影响。

近年来,在农民收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虽然农民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呈增长态势,但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能力已经呈现趋势性减弱。200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占40.9%,2013年已经下降到31.8%。(14)随着农业对农民增收相对贡献能力的趋势性减弱,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否则,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经营副业化和兼业化将会迅速普遍化。

(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推进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对发展农业生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微观层面,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往往表现为农户规模经营的发展,以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相对于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也对新型服务主体的发育及其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各种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还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如在部分地区,农资经销商向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商转变,甚至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实现由卖产品向卖设计、卖服务转变。近年来,许多地方农机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新亮点。

在中观层面,农业发展的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也对推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及其集群化、网络化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动。如由于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迅速推进(姜长云,2011),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步伐明显加快,导致主要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扩大,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对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这在粮食方面尤为典型(姜长云,2012)。如2003―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17640.4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江苏、河北7省,合计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66.2%,这7个省份基本在秦岭―淮河以北或淮河沿线。2003―2013年这7个省的年末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35.3%下降到34.4%。(15)但这7个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却由41.7%增加到49.3%。

三、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启示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是未来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前文分析可见,尽管近年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形势较好,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已经比较严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可不可以缓些做的问题。应该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着力促进农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并将其放到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农业更好地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中国农业发展很容易陷入走向衰退的恶性循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物安全的难度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甚至保障农产品当前的有效供给,也会以损害中长期有效供给能力为代价。

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提升农业价值链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能力的客观要求。否则,农业发展很可能因为农户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陷入农业经营普遍副业化和兼业化的轨道,导致农业后继无人和老人农业普遍化的问题日趋严峻。失去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很容易落空。

(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统筹考虑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的变化,注意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从前文分析可见,今后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提速,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因此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日趋重要而紧迫。今后鉴于在总体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显著加大,农业政策选择和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必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前瞻性、细分性研究。通过科学引导消费,抑制农产品需求的非理性增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从当前来看,中国大陆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位居亚洲国家或地区前列。引导居民适度减少食用油消费,不仅有利于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优化农业、农产品供给结构。此外,应基于对当前或长远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客观研判,科学平衡对不同类型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的支持保护力度,防止畸轻畸重,导致某类农产品供求的松平衡建立在其他类型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基础之上,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浪费,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

所谓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供给略小于需求的一种状态。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而言,综合考虑农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和资源可得性,紧平衡应该是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因为它兼顾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张合成,2015),既避免了因农产品供求平衡过松即供大于求,导致农价下跌和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受挫;又可以避免因农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农价上涨,市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保障。在紧平衡状态下,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基础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因环境的变化由平衡转向失衡。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求尊重经营主体的选择,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暂时的。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是通过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在动态波动中实现的。我们可以说,紧平衡是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调控中理想的“期望值状态”;但如果把紧平衡说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常态,则容易引起误导,让人误以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特定类型的主要农产品上,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的紧平衡都是可以自动实现的。

实际上,主要农产品供求在总体上呈现紧平衡状态,更多地只是强调由于农业发展可用资源的有限性,主要农产品供给只能在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甚至供给还可能略小于需求,要注意引导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但这并不等于说,在任何时期、任何种类的农产品供求都是处于紧平衡状态。在社会资源或农业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向特定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过度倾斜,可能导致其供求处于松平衡状态;但其代价却是其他农产品供给可用资源不足,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供求紧平衡不能实现。比如,当前在粮食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实际上处于松平衡状态;但这种粮食供求松平衡的实现,却是以棉花、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难以主要依靠国内实现紧平衡,必须大量依赖进口为代价的。如2014年,尽管棉花、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均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转换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着力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

要在重视农产品供求数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农业发展有效引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促进农业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并降低农业经营风险。(2)推进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户等传统经营主体的改造,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更好地增强农业竞争力。(3)完善农业生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其激励机制,积极发挥其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通过促进农业的服务外包和分工分业,不仅为解决农业劳动力老弱化背景下“谁来种田养猪”、“如何种田养猪”提供了有效出路,也为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和提升农业价值链,提供了重要途径。推动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把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与促进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普通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以普通农户为主力军、新型经营主体为生力军、新型服务主体为引领支撑,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鉴于当前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甚至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甚至进入农业的工商资本按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鼓励其成为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的领导型企业日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价值链的主要驱动力已经由生产者转向购买者。流通环节日益成为农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品牌、科技、销售渠道、市场运作、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对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不断提高(张辉,2006;蒙丹,2011)。顺应农业价值链由生产者驱动向购买者驱动的转变,支持涉农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品牌制造商、高新技术或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成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对于提升农业价值链、带动农民增收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科技的支持重点,增强农业创新驱动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分化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把引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向

鉴于人工成本增加成为当前农产品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甚至首要原因,推进农业机械化应该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大型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节约农业发展的人工成本,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规模经济效应的提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的经验证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农业机械越普及,大规模农户的经营优势就越突出;大规模机械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为大规模租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面向小规模兼业农户推进农机作业承包提供了动力(速水佑次郎、神门久善,2003)。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以大型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的用工投入,促进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推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并降低风险,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减少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耕地破坏问题,加强耕地质量和农业环境治理。近年来,导致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耕地的利用和管理不当,如深耕深松作业不足,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低。多数农民使用小型农机具耕地,耕作层较浅,浅耕、旋耕面积占机耕面积的比重超过六成。长期采用这种浅耕作业方式,导致土壤理化性能变差,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加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在养地方面增加投入。(16)要改变农民对耕地重用轻养的问题,必须促进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并非发展大型机械一条路。如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专用灵巧、简便实用的小型机械或许更有用武之地。

自200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向大型农机倾斜的态势日益强化。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问题。从当前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趋势来看,促进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升级,除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外,一个重要方向是支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我们对安徽金寨、颍上两县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链全程机械化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农机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还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效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姜长云等,2014)。为支持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建议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借此,规避农户分散独立购机导致的农机闲置和资金浪费,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农机使用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的资源配置效益,弱化机械作业费上涨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

注释:

(1)本文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年鉴2013》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相关资料整理。

(2)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农业部网站2015年2月17日。

(3)国新办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会,《中国网》2015年4月14日。

(4)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农民日报》2014年12月18日。

(5)乔金亮:“中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70/% 耕地退化超4成”,《经济日报》2014年12月19日。

(6)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尽量与生产决策和当期价格脱钩,补贴额的计算基于历史单产、播种面积或收入水平;各种补贴充分互动形成农民收入保护网。如通过直接支付为农户提供基本的收入保障,通过目标价格和目标收入补贴帮助农户抵御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联邦保险费补贴和收入补充计划则协助农户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7)此处主要讨论农产品名义价格的变化,不讨论农产品实际价格或相对于工业品、服务品的价格变动。参见姜长云(2011)。

(8)佚名:“2013年稻米市场回顾”,《中国粮网》2014年1月15日。

(9)佚名:“2014年10月稻米市场监测报告”,jsagri.gov.cn,2014年11月6日。

(10)佚名:“2014年10月第3周中国棉花市场周报――国棉价涨跌互现 外棉价格反弹”,agri.gov.cn,2014年10月21日。

(11)如2013年中国大米进口量较大,尤其是走私大米大量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国际市场特别是邻近的越南进口大米价格较低,导致大米进口压力加大。

(12)2004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豆危机及其后在中国大豆产业链发生的连锁性事件,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参见顾善松(2006)。

(13)相比之下,2008―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由1340元增加到2609元,增加了94.7%;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8898元增加到51483元,增加了78.2%。

(14)因2014年国家统计局实现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数据缺。

篇7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 建设 模式

1999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在科教兴农战略指导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技术和实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一、广西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区内,少部分学生在区外就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广西区内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广西农村与农业发展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党政机关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与营销等。

从三年来的专业实际发展来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领域内的学术成果明显增加等等。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专业特色仍不突出;部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心理和观念,专业学习主动性稍不足;师资队伍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专业师资不足,教师进修和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性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引导不足等方面。

三、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客观认识,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

出于调剂的因素、对专业前景的设想因素及亲朋好友、社会观念影响的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业介绍,尽量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以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保持积极身上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地方特色与财经特色

迄今国内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四十余所,其中较集中地属于农林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及财经类院校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其他高校比较起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之前没有开设过农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所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也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特色建设中应该参照两个原则,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广西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的选择都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征;二是突出财经特色,与农林类大学不同的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集结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层次教师团队

现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经济系,虽然近两年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但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来看,师资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与层次;二是加快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化与调整,着眼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及现有教师研究方向,安排和鼓励教师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三是打造研究团队,团队建设要力求层次性与长效性,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及吸纳对本专业发展有意向的年轻教师来加快团队建设速度。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色的重要环节。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模块。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课教学及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不足;上述四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尽量与专业建设研究项目对接,使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等方面内容相衔接,研发模拟实验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实习力度,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实习合作工作机制,力求实习环节的制度性和延续性。

(五)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关注和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引导。首先确立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安排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比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提倡学生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为依托,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积累科研成果,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研究领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就业前景与要求准备相关考试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层次,开设研究生考试相关辅导,介绍国内学科前沿的高校,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许文娟,侯立白,贾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7):55-57.

篇8

一、传统农作物的种类及种植

通常所说农作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粮食作物、一类是经济作物。庆阳传统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荞麦、高粱、谷子、糜子、水稻;豆类主要有扁豆、豌豆、蚕豆、黄豆、黑豆、绿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麻子、芝麻、菜子、荏子等。明清以来庆阳见于地方志记载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下。

1.小麦的种植

明清时期,庆阳最重要的农作物种类是小麦,因其种植面积比较大、范围比较广泛、产量比较高而在传统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有的地方以种植冬小麦为主,有的地方以种春小麦为主。庆阳属于冬小麦和春小麦交错种植的地区,其较温暖的川塬、河谷台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地势较高的山谷地带以播种春小麦为主。至少在明代就已形成了这种栽植格局。比如镇原,“大麦,春种;小麦,秋种,俱六月收。春麦,茎如冬麦而差大,种同大麦而收迟,形不类稷,宜糗酿酒”[2]。在庆阳府大体也存在这种栽种结构,如在嘉靖时期,麦类已分为“大(麦)、小(冬麦)、春(麦)”三种[3]。顺治《庆阳府志》也载,麦类有“大(麦)、春小(麦)、冬小(麦),凡三种”[4]。到了清代中期,冬、春小麦的种植在庆阳传统农作物种植结构中的比重显然有所提高。主要是种植区域较以前扩大。乾隆《庆阳府志》载,麦有“大小春冬,凡三种”[5]。环县小麦有“春麦、冬麦”[6]。合水小麦分“冬麦、春麦”两种[7]。宁州麦“有春、大、小、青、炎(燕)五种”[8]。正宁麦类有“大麦、小麦”[9],没有明确提及是否有春小麦,大概是该县气候不适宜种植或栽植比重不高,也许是遗漏了。在镇原县,据道光年间张辉祖所撰《辑志》载:“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固有四节五叶。邑中凡四种:赤、白芒者;赤、白无芒者。同时布种,无芒者收获颇早。”春麦,“似小麦,皮厚而大,少面。春初种,与小麦同时收获”。[10]可见,庆阳的冬春小麦栽植区域已有扩展,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地域增加到附属各县。而董志原所在的“大原”一带,此时已完全成为冬小麦的主产区。在同治期间,时人记载道:“庆郡沃壤,尽在大原一带,董志原尤为精华之聚。当贼盘踞时(同治五年九、十月间),麦俱播种。已内府藏之其余各处,仅抵董志原三分之一。”第二年麦熟,大原地区的小麦被回军“尽行收割”,困守在堡寨中的当地居民只能在回军去后,“收拾遗穗,苟延残喘而已”,到了冬季,“乡堡室皆悬罄,城中绝粜,遂至升米数千钱亦无处觅买,树皮草根,掘食殆尽,饿殍横尸遍野”。[11]冬小麦绝收,其他粮食难以补给、填充,粮荒就成了比兵燹更加可怕的灾难。这说明冬小麦在当时已成为川塬农耕区的主要粮食种类。以致民国庆阳县志载:“庆地皆宜麦,唯白豹、二将、三道等川稍逊。”[12]就反映了这一实况。

2.糜、谷的种植

在明清庆阳的方志中,对糜子的称呼不一,有的称为“黍”,有的称为“稷”,去皮后称黄米,品种有红糜、黄糜、黑糜和黏糜等数种。如嘉靖《庆阳府志》把黍分为“黄、白、红、青、黎、软,凡六种”[13]。顺治府志合称黍稷,种类与嘉靖府志分法一致[14]。乾隆府志因之[15]。宁州黍有“数种”[16]。正宁也有种植[17]。环县所种称为“糜子”[18]。合水称为黍、稷[19]。而镇原县志记载最为详细:“黍苗似粟而低小,结子成枝而殊散,粒似粟而稍大,光滑,有黏、不黏二种。俗通呼糜粢。不黏者炊饭,俗呼黄米饭。黏者酿酒或作糕,俗呼黏糕。此谷南方所无。”[20]谷子,又名粟,明清各地记载名称也不一样,有的称为“粱”,有的称为“黍”。嘉靖《庆阳府志》称“粱”,分为“黄、白、青、红、龙爪、羊角、蜡烛、芝麻、长角,凡九种”[21]。顺治、乾隆府志皆因之。宁州称粟谷,有“十数种”[22]。正宁也有种植,称为粟米、粱米[23]。环县所种称为“粟谷”[24]。合水称为粱米、粟米[25]。镇原县志有称“粱”者:“邑有青白及狼尾等种,实秆竹根,作粥俱美。”有称“谷”者:“有黄、白、麻、沙诸色,俗通呼谷子。其米为小米,不黏者炊饭,黏者酿酒,名为酒谷。”[26]糜子和谷子属于耐旱作物,生长期短,适宜于在干旱地区生长。在上古时期,它们曾是庆阳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民间用来酿酒的主要原料。而在明清时期则成为当地的重要的副食品种,主要用以酿酒或作为辅助、补充主要粮食作物的杂粮。这表明糜、谷在种植区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3.大麦、荞麦、燕麦的种植

大麦、荞麦、燕麦在明清庆阳地区干旱、高寒地带有广泛的种植,和小麦、糜子、谷子相比,种植面积比较小,但在居民的生活食粮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比较富裕的农家把它们作为牲畜饲料,生活贫困的农家则作为糊口食粮。其中,大麦的种植区域较广,在前述冬春小麦的种植区域,同时都有大麦栽植的记载。大麦多长芒,麦粒长,皮厚。镇原县志中误将大麦当作青稞,并说:“多芒”,“熟时并舂去皮,可以代米,可以磨面”。[27]大麦、青稞都可舂皮代米、磨面,渍水发芽为糖、酒之原料,但二者并不是同一品种。荞麦,嘉靖庆阳府志分为“甜、苦、大棱、小棱,凡四种”。顺治府志记载相同。乾隆府志称为莜麦[28]。宁州、正宁称“荞麦”。环县、合水称“莜麦(或作荞麦)”。镇原县志载,荞麦“实有三棱,老则乌黑。一名乌麦,作面食。其法不一,蒸使气馏,烈日中暴,令开口,春取仁作饭,优佳。又有南荞麦……稍大似豆,面亦同。又有一种苦荞麦,可饲猪,人食必蒸使气馏,滴去黄汁,乃可作饵备荒”[29]。至于燕麦,乾隆庆阳府志已有“燕麦”记载[30]。宁州称“炎麦”、环县称“雁麦”、合水称“燕麦”,均有种植。镇原也栽种,“俗呼燕麦,又名油麦,去芒炒熟作麨食(炒面)”[31]。可知,它们对乡野村农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副食与口粮。

4.水稻的种植

水稻栽植对地理环境的选择比较严格,对温度与湿度要求较高,而庆阳各地气候干旱,雨量不足,故水稻种植不广。只有水利灌溉条件比较便利的一些河谷地区,有零星种植。明清以来见于庆阳方志记载的,大概只有镇原茹河河谷与宁县南北川沟涧区等狭小地带有过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嘉庆镇原县志称,县境有栽种:“稻,有黏者,宜酿。”[32]道光镇原县志则记道:“邑中稻田不知用粪,但恃县河浊水灌溉,舂米少而味薄。逊于南方之米。”[33]民国镇原县志载:“县之西川有种之者,性黏,与糯米相似。”粳米,“邑素有香米一种,今少”。[34]庆阳县“旧无种者,自川人来庆,始种之,甚美”[35]。可知庆阳县种稻米,是光绪前期才有的事。宁县也有栽种:“稻,俗名白米,不黏;其黏者名糯米。南北川沟涧中有之,质佳。出粮无多。”[36]今天的水稻种植则主要集中在合水太白、华池林镇一带的葫芦河河谷地带很小的区域里,一直未能推广。

5.豆类的种植

豆类在居民生活中作用很大,既可以作为食粮和制造副食的原料,如通过深加工后制成豆粉、豆油、豆腐、粉条等,成为农民主要的家庭副业;又可以作为饲料喂养骡、马、驴,以增强其体力。由于其用途广泛,抗干旱和抗寒能力强,因此在庆阳各地种植十分普遍。嘉靖《庆阳府志》将豆类分为“黑、黄、青、白、菉、红、豇、扁、小豌、羊眼、鸡头、滚罗、带刀、角、圆、大、小,凡十七种”[37]。顺治府志所记与前同[38]。乾隆府志分为:黑豆、黄豆、青豆、白豆、菉豆、红豆、豇豆、扁豆、小豌豆、羊眼豆、鸡头豆、滚罗豆、带刀豆、角豆、圆豆、龙爪豆、大豆、小豆等18个品种[39]。宁县豆类有莞、扁、大、小、红、黑、黄、白、绿诸种[40]。正宁有豌豆、青豆、黑豆、扁豆、白豆、小豆、豇豆、绿豆、红豆等几种[41]。环县有莞豆、白豆、黑豆、扁豆[42]。合水有豌豆(俗作莞豆)、黑豆、白豆、绿豆、小豆(五色)、豇豆、龙爪豆等[43]。镇原嘉庆时有扁豆、菉豆、小豆,而豆子有黑、白、绿、黄、羊眼、鸡头数种[44]。镇原《辑志》载,道光时,有大豆分为“黑、白、黄、褐、青、斑数色”,小豆“有赤、黄、白三种”,豌豆“有大小二种,大者如杏仁,小者良”,藊豆(扁豆)“一名邠豆,莳同豌豆”,蚕豆“茎方中空,叶状如匙头,实似蚕形”,菉豆(绿豆)“可作粥饭,磨为面澄滤取粉,可作饵、顿糕。生芽充蔬为菜中佳品”,虹豆(疑为豇豆)“一种蔓长,一种蔓短。嫩时充菜,老则收子。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多,为豆中上品”,刀豆“荚形如刀,故名。嫩时煮酱、蜜煎皆佳。同猪鸡肉煮食尤美。老则收子”,黎豆子“虎豆也,一名狸豆子,作狸首,文黑色,故名”。[45]可见,明清时期,庆阳的豆类品种已经非常丰富了。

6.高粱的种植

高粱在庆阳地方志中名称不一,有的称蜀秫,有的称黍。乾隆《庆阳府志》称“蜀秫”[46]。环县也称蜀秫[47]。合水称高粱(俗名稻粱)[48]。镇原称黍,道光县志载:“俗呼高粱,一名蜀黍。可济荒养畜,梢可作帚,茎可织箔席、编篱、供爨。”高粱既可作为饲料,又可作酿酒原料,也是可食用的杂粮。上述记载表明,清代庆阳各地种植高粱已经比较普遍。

7.油料作物的种植

明清时期庆阳的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麻子、菜子、芝麻和荏子。嘉靖《平凉府志》载,镇原有“胡麻、麻(俱作油)”[49]。嘉靖庆阳府志所载有:“芝麻(赤、白,凡二种),麻子(大、小、荜、胡,凡四种),荏子(黑、白,凡二种)。”[50]顺治、乾隆府志所记与此同。清代前期,宁县油料作物有“芝麻、麻子、荏子、荜麻”[51],正宁有“胡麻、芝麻、荏、麻子”[52],环县有“胡麻、麻子”[53],合水有“麻子”[54],镇原有麻子,又称麻苴。“麻苴,大麻也,俗呼麻子,有二种,子俱莩生。一名油麻,叶大茎歧,子多油而皮不堪用,邑中惟以榨油,名麻子油;一名火麻,秆高叶狭长,子少油,七月刈之,较油麻早收二三月,皮可织布,茎可为烛心。”有胡麻,胡麻除子可榨油外,“皮可为布,可作口袋”,“麻枯饼荒岁人亦食之,可养鱼,饲牛,兼肥田”。芝麻和荏子也有种植。另有菜子,“茎叶俱似蔓菁,秋种春起苔,花黄,子似菘子,油甚美,俗呼菜油,根甘甜,贫民取以度荒。油可涂疮。枯饼可肥田”[55]。这是清代前期庆阳关于菜子种植最详细的记载,说明当时菜子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还较小。可知,由于地理环境与种植习惯的影响,这些油料作物在庆阳各地尚未形成种植规模,也没有比较大的经济效益。

8.蔬菜的种植

明清时期,庆阳百姓所食用的蔬菜品种较为繁多。明代蔬菜有瓜类,分为王瓜、黄瓜、甜瓜、稍瓜、东瓜、西瓜、金丝瓜、醋筒瓜、苦瓜,凡九种;有芥、葱(分大、小、羊角,凡三种)、韭、薤、蒜(分大、小,凡二种)类蔬菜;有苋、芹、葫芦、长瓠、萝卜(分胡、白、红,凡三种)、白菜、蔓菁、茄子(黑、白二种)、茼蒿、胡荽、菠棱、莙荙、苦苣、莴苣、甘露子、笔头菜、木耳、笋、沙葱等普通蔬菜[56]。镇原蔬菜分为:葱(有枝头生连枝,子如蒜者,号龙葱,倍辛辣)、韭、薤、蒜(大而蓺与家者为葫;野生者为蒜)、莱菔(俗曰萝卜,有水、有白、有黄)、蔓菁(秋种蔬,春食;夏收子作油)、白菜、瓠、茄、莴苣、莙荙、苦菜、黄瓜、丝瓜、菜瓜、甜瓜、西瓜[57]。清代前期,庆阳蔬类有瓜类(分为王、甜、稍、东、西、金、丝、醋筒、苦、窝,凡十种)、葱(大、小、羊角,凡三种)、韭、薤、蒜(大、小,凡二种)、马齿苋、灰、苋、芹、葫芦、长瓠、萝卜(胡、白、红,凡三种)、白菜、蔓菁、茄子(黑、白二种)、茼蒿、胡荽、菠棱、莙荙、苦苣、甘露子、笔头菜、木耳、沙葱、荠、芥菜、蘑菇(色黑有蜂窝,俗名羊肚,春季土旺,有雨生,无雨不生)、圆根(似罗卜而圆,味甘)[58]。宁州、正宁、环县、合水蔬菜品种大体不出府志所记的范围。镇原除有上述蔬菜中的大部分之外,新增的有山药、鸡头等,还将野生蔬类专门予以介绍,有黄花菜、邪蒿菜、苋菜、辣米菜、荠菜、苦菜、秦荻藜、灰蓧、鸡腿根、仙人杖、长寿果、中馗帽、蘑菇、地耳等[59]。

9.水果的种植与品种

明代嘉靖《庆阳府志》所记载的水果种类较多,有梨、桃(水桃)、杏、李(红、黄二种)、枣(大、小、羊矢,凡三种)、林檎、沙果、楸子、海红、樱桃、核桃、银杏、榛棠球、石榴、葡萄、木瓜[60]。镇原县有桃、杏、梨、枣、核桃、楸、林檎、葡萄[61]。到了清代中期,见于方志记载的果类品种有所增加,大概是记录较为详细的缘故。其种类共有梨、桃(水桃)、杏、李(红、黄二种)、枣(小、大、羊矢,凡三种)、林檎、沙果、楸子、花红、樱桃、榛子、棠球、葡萄、木瓜、柰子、石榴、山桃、来禽、柚子、核桃[62],等等。宁州、环县、正宁、合水志所载的水果品种大体不出府志所记的范围,但有的多记载“苹果”一种,宁州称为“平果”[63],环县称为“苹果”[64],正宁多了文官果(文冠果)和苹菠果[65],镇原多出了柿子,也有柰。而“柰与林檎、楸子一类三种,柰实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俗作苹果”[66]。总之,这些被称为“平果”、“苹果”、“苹菠果”、“柰”的果类,加上府志称为“柰子”的水果,就是中国苹果④的原生种群之一。与今天广为栽种的西洋苹果,虽为同科同属,但不是同一个品种。若算上沙果类的林檎、花红和海棠类的楸子、海红、柰子等品种,则知中国苹果原生品系,明清时期在庆阳已有广泛的栽植。

二、农作物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

新品种的引入及新的作物种植制度的形成是作物生理特征与生态环境多重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在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北方依托小麦、谷子、豆类等,南方依托水稻、小麦、谷子等作物已形成了完整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玉米等品种作为外来作物在同传统作物的竞争中,不仅需要环境适应与文化认同,而且更需要种植空间,以融入传统作物轮作系统。因此,以玉米为核心的农业种植制度,一方面形成以山区为优势的土地利用形式;另一方则通过产量优势取代了谷子等作物的种植空间,加入到传统作物轮作系统中。位于西北地区东部的庆阳从新品种引入到形成与传统作物相适应的轮作系统,也经历了环境调适与文化认同的变迁。

1.玉米的引种

玉米起源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已开始种植玉米。哥伦布(1451—1506年)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大约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大规模推广则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也就是乾隆中期到道光年间[67]。这一阶段也是玉米在中国实现环境适应并建立种植制度的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学界形成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等三条途径说[68]。最近,有人在肯定三条传播路径并存说的前提下,指出经由东南海路一线完成的传播空间在国内应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69]。明清时期,玉米在甘肃一些州县的引种,被认为属于“西北传播路径”。其时,玉米被称为“番麦”、“西天麦”、“玉蜀黍”、“回回大麦”、“包谷”、“玉蜀麦”、“番米”、“先麦”、“籼麦”、“西麦”、“珍珠米”[70]等等。玉米传入陇东是在明朝时期,平凉府华亭县在嘉靖时期就有玉米种植的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开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71]

这不仅是中国境内种植玉米的最早记载之一,也是西北陆路说的主要依据。《肃镇志》将玉米称为“回回大麦,肃州昔无,近年西夷带种,方树之,亦不多,形大而圆,白色而黄,茎穗异于他麦,又名西天麦”[72]。这两处记述玉米种植的方志均属甘肃,而位于西北陆路入口处的新疆却没有留下这样的记载,这就使我们很难判断在甘肃出现的玉米究竟是通过新疆即丝绸之路传入的呢,还是经由国内其他路径传播的结果?不过,玉米并没有在甘肃大面积推广,清朝道光以前也只有个别地方种植玉米。在庆阳也是如此。乾隆前期,赵本植编纂的《庆阳府志》记载有“番谷”[73],同时期高观鲤所撰《环县志》也有“番谷”之名[74]。但“番谷”不是玉米。有“番谷”词条解释说:“一名西番谷,粟米之类,来自西番。”[75]那庆阳种植玉米,就是嘉庆时期的事情了。当时,镇原有玉米种植的清晰记录。嘉庆十五年前后成书,由张辉祖所辑补的镇原县志载有“玉黍”条:“俗名玉麦,一名包谷。苗似蜀黍而肥矮,苞上出白须,久则苞拆子出。有红、黄、白诸色,可炒食、可煮食、可舂米蒸食、可磨面烙食。”[76]外来农作物传入新的地方,起先并不为人们重视,它要在最先传入地完成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并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吻合的品种与种植规模,然后才能进入新的传播途程。因此,到民国时期,玉米在庆阳的种植范围开始扩展。民国二十年成书的《庆阳县志》载有“玉蜀黍”条:“俗名玉麦,亦曰包谷。茎直立,高六七尺;叶状如箭镞而大,有平行脉;花单性雄花,生于项端,雌花生于叶腋;其实有黄、白、红各色,密列成行,以巨苞裹之,其端有紫毛如丝。俗有包谷、玉米珍、珠米等名。”[77]民国《重修宁县志》也载有“玉蜀黍”条:“通名包谷,又名御麦,出西番以其曾经进御,故名。性平,可作饭。”[78]可见,此时玉米已在庆阳的镇原县、庆阳县、宁县几个大县均有栽种。这说明晚清到民国以后,玉米逐渐在庆阳各地推广开了。

2.马铃薯的种植

乾隆时期的甘肃就有马铃薯种植的记载,如中卫宣和堡试种取得成功,乾隆中卫知县黄恩锡有诗:“山药初栽历几年,培成蔬品味清鲜。从此不必矜淮产,种遍宣和百亩田。”[79]当时,人们并没有把马铃薯当作食粮引种,而是作为蔬菜引植。一些地方志就把马铃薯记载在“蔬类”里。庆阳马铃薯的大量引植是在光绪前期。据庆阳县志载:“洋芋,有紫、白二种,地下茎,多肉供食。叶柄肥大,色绿者为青芋,色红紫者为紫芋。……形圆皮黄肉白,大者如拳。庆地自蜀人来后,所产极丰。”[80]而四川人大量移入庆阳,则是光绪十一年四川铜梁人陈昌任安化知县以后才发生的事。陈昌在任时曾“招徕蜀氓垦荒”[81]。宁县在民国时有种植:“羊芋,一名土卵,形圆皮黄肉白,春种秋熟。”[82]民国《重修镇原县志》在两处地方有记载。在“物产志”中记道:“羊芋,形圆皮黄肉白,有大如拳者。”[83]在“民生志?饮食”中又记道:“一名马铃薯。镇原所产不及华亭。……民国十五年以后,甘肃岁大饥,穷民赖洋芋以延残喘者,不知几何人矣。”[84]可知,清末到民国之间,庆阳的几个人口大县,都有了马铃薯的大量栽种。玉米、马铃薯引种量的逐步增加,显然会改变当地原有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不过,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玉米、马铃薯在庆阳和甘肃的大面积推广是在晚清开始的,民国时期则成为甘肃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民国以来,在一些地方,玉米、马铃薯的产量甚至超过了传统农作物,而成为农村的主要粮产和渡荒救命之食。

3.棉花的栽植

清代前期甘肃种植棉花的有西和[85]、两当[86]、伏羌[87]、皋兰“东岗镇、陈官营、一条城皆有之”[88],文县“近西蜀,尤宜棉”[89]。靖远“棉花至道光年始试种”,“新产棉花,色白丝长,以之织布,光泽细密”。[90]可见,清朝前期甘肃棉花种植范围十分有限。未见清朝前期庆阳有植棉的记载。同治、光绪时期清政府平定了西北回民后,左宗棠开始在黄河上游区域推广植棉,“文襄公认为只要向阳肥暖之地,培种得法,必能获利。于是他又编印《棉书》和《种棉十要》,普遍介绍。……同治十二年,文襄公赴肃州,路过山丹、抚彝、东乐各处,见到田间已有种棉的,白花累累,恰值成熟,他停车和父老谈话,都认(为)利益不下种罂粟,很为高兴。而宁州和正宁两处,经地方官劝教兼施,民间对于种棉一事,也着实踊跃,由文襄公奏准奖励”[91]。在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的奏折中,左宗棠要求朝廷褒奖署宁州知州杨大年、署正宁知县黄绍薪,称这俩人“于奉檄禁种罂粟、改种草棉一条,尤不惮烦劳、时巡乡野,亲为劝导。并远购棉种,栽莳成秧,分布民间,因时树艺,又购觅纺车具,雇请民妇教习纺织,已有成效”[92]。说明由于陇东地方各级官吏得力,这一带曾是禁种罂粟、倡种草棉政策推行较好的地区。

篇9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中国分类号:S18l(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120―0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市河口区农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取得突破性胜利,全力推进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1 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1.1 区位优势独特

从发展区位看,河口区位居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山东半岛连接京津冀的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与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通道。特别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新一轮国家重点建设规划,对处于延伸区的河口在产业发展上将产生重大的互动影响和需求。

从山东省发展层面看,河口区位于山东“一体两翼”北翼的最北端,是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前沿城市。具有面向东北亚、日韩市场,背靠广阔腹地的区位优势。国家和省对“海洋经济”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持,更给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2 自然资源丰富

河口区境域为黄河冲积而成的新陆地,是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独具特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和最年轻的土地,亦是我国最后一块未被规模化开发的处女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显著。

1.2.1 土地资源丰富

河口区人均土地1.24hm2,人均土地占有量居全国沿海各市县区之首,其中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人均0.34hm2。除此之外,还有滩涂面积6×104hm2、苇地2.67×104hm2、未利用土地9.8×104hm2,开发潜力较大。

1.2.2 水产资源优势凸现河口区东、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254km,-5m等深线海域面积13.3×104hm2,-10m等深线海域面积23.3×104hm2,为鱼、虾、蟹类的产卵、生长、索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发展海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

1.2.3 能源资源潜力大除油气资源外,河口区年平均有效风能4―20m/s,北部沿海风能密度约648kW/hm2,年有效风速小时数达到3639h,是东营市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域,开发潜力大。

1.2.4 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黄河人海口原生态和独特湿地景观,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珍奇的飞鸟走禽和五颜六色的天然野生植物,以及区内宏伟的围海大堤、林立的钻塔提油机等,均为河口区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1.3 基础设施完善

1.3.1 交通便利河口区南临东营飞机场,荣乌高速、东港高速等交通干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境内东营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黄河经济带连接东北亚的最佳海陆通道枢纽。区内公路纵横贯通,新盐路、辛河路、滨海路、孤滨路与新港路、滨孤路、河虎路、防潮堤路“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目前通车里程已达1234.8km,公路密度74.9km/km2。

1.3.2 基础设施完善河口区地处油田腹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信、数据交换系统等比较完备,是东营市的卫星城,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

1.4经济基础坚实

近年来,河口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的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

1.5 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河口文化属黄河三角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赋予了可农、可渔、可盐的便利条件,故求真务实、广纳兼容是黄河三角洲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历史上,河口属自然灾害多发区,黄河人海口多次改道、决口、漫流,沿海地带又经常受到海潮的袭击,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三角洲人吃苦耐劳、勇于抗争的意志,也形成了一种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黄河三角洲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石油文化等新的文化因子进入三角洲地区并融汇其中,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当地文化的内容,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地域性文化格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河口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制约和挑战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配置差,退化比较严重。河口区尽管人少地多,待开发土地面积大,但土地瘠薄,耕地质量差。草场资源载畜量低,退化比较严重。

二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对农业产业升级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比建区时呈倍数增长,但农业的增长是以高资源消耗和粗放型经营取得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三是农业产业化层次低,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提质增效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

四是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目前,河口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相对薄弱,这将对河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约束。

3 对策与建议

3.1 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在产业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生态型、节约型精致农业,把农业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能充分发挥河口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十二五”规划,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转变,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重点建设“一带两园四基地”,一带就是依托河口区西部黄河故道流域,打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带;两园就是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四基地就是绿色有机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海参养殖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现代畜牧业基地。

在形成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依托河口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的平台,加大实施产业招商力度,集聚更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集农产品加工、交易、种子种苗、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同时,要发挥农业资本经营的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把农产品种养基地逐步延伸到区外,拓展河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3.2 用科技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

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名特优新为重点,以优化品种、品质为突破口,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繁殖、试验、示范、推广步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质的提高。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搞活经营”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战场,通过创办和领办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组织科技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着重在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采取一对一结对、手拉手指导、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广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农民专业技能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

3.3 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重点放到培育土地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主体上来,鼓励专业大户、农场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促进耕地、水面、林地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市外省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3.4 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合作银行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区、辐射全省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3.5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转向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立足河口区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理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对策;山西运城;盐湖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14-01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晋南盆地,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闻喜、稷山、万荣相接,盐湖区农用地面积为7.18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8.07%。2013年农业产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达到7%。盐湖区财政在农林水事方面的支出比重由2011年的13.95%降至2013年的12.81%,虽然财政支出比例有所下降,但相对2013年的全省财政在农林水事方面的支出比例11.3%仍高1.51个百分点。可见,相对全省的平均水平而言,农业在盐湖区的地位依然很重要。

1 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

1.1 区位交通优势与特色产业优势

盐湖区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大太原都市圈的南端,中原经济圈的西部,西咸经济圈的东部,是晋、陕、豫三省交界的中心区域,是山西省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特定的地理区位,决定盐湖农业的多样性和地域的特色性,区内种植苹果、葡萄、酥梨、冬枣、富硒葡萄、火龙果、泉水莲菜等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特色养殖和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以良好的势头发展。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紧抓“转型综改”试点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三国名将关羽、文学家柳宗元、戏剧家关汉卿等相关古建和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境。舜帝陵庙、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圣家庙、关帝祖茔、唐泛舟禅师塔、太平兴国寺塔等文物保存完好,还有杜康、蔡伦、卫、陶朱公等古墓葬遗址[1-4]。

1.3 政策环境与生态环境优势

2012年,盐湖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3块国家级示范区牌子的县区。盐湖区具有国家综改区、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区3个国家战略规划叠加区,拥有先行先试、创新试验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势,这将成为推动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盐湖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2.1 加强盐湖区龙头企业、园区建设

立足盐湖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园区引领、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为理念,按照“抓园区、兴产业,抓龙头、促转型,抓项目、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建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布局结构合理、资源配置科学、综合功能齐全的特色农业试验、引领、示范、展示区,将盐湖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最具创新的国家级高科技智慧创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特色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展示区、中西部地区最具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集散中心及最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意园区集群[5]。

2.2 推进果业组织化建设,打响盐湖优质果品牌

以水果标准园创建为品牌建设抓手,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以此为载体,大力推进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将区域特色转化成品牌优势,提升品牌效应;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优良果树品种、生态栽培和商品化处理技术,建立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果品品质、安全水平和商品档次,借助一年一度的梨花会、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平台,努力开拓市场,将“路露红”“花南”“群福”“舜乡”“馋猴”等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果品名牌打响运城,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2.3 增强农业旅游开发

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载体,增强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春来看花、夏来纳凉、秋来摘果、冬来赏雪,建设万亩设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和体验宁静清新、感受采摘、农家乐的好去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园区能充分展现盐湖区独特的生态农业之魅力,可使盐湖区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典范。以绿色环境,塑造绿色资本,吸引绿色产业、洁净工业进入发展。南山生态观光旅游带、盆地优质果蔬带、北部高效槐米生态涵养带构成了盐湖区大农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绿色环境带动绿色资本发展,促进盐湖区“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名城建设。

3 参考文献

[1] 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 赵春秀.谈现代农业特色经济[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8.

[3] 熊忠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