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评价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项目评价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篇1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定义

风险投资项目是一种高风险的权益投资活动,它通过将风险资本注入具有高风险的项目形成权益投资而获取收益。风险资本企业通过将资金投向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同时蕴藏巨大风险的创新型技术或服务项目而催动高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是指风险投资公司根据投资项目信息,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详细周全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潜在的投资收益,比较项目的风险,决定投资与本文由收集整理否,投资的规模,投资的策略以及投资后的监督管理措施等过程。其构成因素涉及风险项目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结构以及项目评价体系。

二、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述

国外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和价值评估较多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创新企业的调查研究,得出评估指标以判定风险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其权威性的指标体系见表1.

三、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述

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研究,结合我国宏观投资环境的特殊性,对国外现有的理论成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得出一般性评估决策指标。具有代表性的是尹淑娅根据决策流程思想设计的期望与风险模型(见表2)。

四、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根据项目风险投资流程,风险投资企业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后,将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内容,按照风险投资项目研究者对项目评估设定的模型,学者采用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投资与否的结论。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项目评估分析方法: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依据一定的标度方法,专家分别在各层次内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得到判断矩阵;对每一层的判断矩阵求解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得出最后的评价值。

(2)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有关的模糊集,定义子因素层指标集,确定子因素层指标的权重,并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得出相对于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

(3)数据包络分析(dea)。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综合数量指标,同时将决策单元排队,确定相对效率最高的决策单元,并指出其它的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为项目决策人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4)bp神经网络法。该方法通过对人脑功能作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建立接近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它具有学习、记忆、联想、归纳、概括和抽取、容错及自学自适应的能力。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计算得出评价结果,不需要人为的确定指标权重,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有效。

(5)实物期权法。实物期权理论即当风险投资公司如同购买金融期权,购买标的资产,并约定资产的市场价值随市场变化而上下波动,当市场价格大于执行价格时即投资成本时,该公司便选择进行投资。

篇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国内投资主体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更加趋向于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又因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具有风险高、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投资者对于工程建设的投资都比较慎重。此种情况下,将经济评价方法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之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费用效益加以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确定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可行性[1]。由此看来,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中经济评价方法的有效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案例说明

拟建的投资项目是某大型商场项目,此大型商场改造之中涉及内部布局合理规划、电气设备的更新、给排水系统的改造等。对其所展开的经济评价正处于执行阶段,经济评价的内容包括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项目施工规划等。为了使拟建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能够代替进口品,并且成为畅销产品,要保证原材料、燃料等方面的供应充足,并且配备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等。所以,依据经济评价所制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符相关规范及法规。

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应用分析

(一)项目经济评价的概述

项目经济评价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经济指标的科学计算、分析和论证,提出全面的经济结论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这充分说明了对于项目经济评价,需要考量内在经济因素和外在经济因素,即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方面。

(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根本目的是,得出准确的财务分析结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过程中,应当先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部分加以详细分析,进而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并且编制建设投资估算变、流动资金估算表、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建设期利息估算表等,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分析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效益与费用有大体的了解[2]。

(三)拟建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分析

在对本次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考虑到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决策阶段利用经济评价方法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

1.总投资估算。在总投资估算方面,需要对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金估算等。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应根据概算指标来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按照投资借款计划及估算公式来计算建设期的利息;对于无形资产投资的估算,在拟建项目无形资产投资中应当对土地使用权所需要的费用予以计算,并且确定建设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对于流动资金的估算,则需要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来进行估算。

2.总成本费用的估算。基于对拟建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的了解,估算人员方面、设备、材料及工程变动等方面的所应用的费用。

3.年销售收入及年税金估算。在年销售收入及年税金估算中,应当对产品销售单价予以估定,进而估算产品年销售资金。

4.总利润及分配。按照总利润计算公式来对产品的总利润予以计算,在此基础上按照会计制度来进行利润分配。

(四)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

所谓的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就是指在国家现行价格体系和财税制度的前提下,对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加以计算,从而名曲项目的清偿能力和应力能力,进而准确的评估项目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基于此概念,可以确定的是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直接到项目能否推进,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的财务分析很是必要。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中,应当注重加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这三方面的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对于盈利能力分析,可以采用折现方式亦可以采用非折现方式。而其中折现方式又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分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及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非折旧方式,则是不采用折现处理数据,而是依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皮,并借助现金流量变,计算相关盈利指标,注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总投资收益率等。

当然,无论是运用何种方式来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有标准的、合理的分析指标是非常必要的。参考相关资料及以往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情况,确定盈利能力分析的分析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这充分说明了盈利能力分析涉及的方面较多,并且均能影响盈利能,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各个分析指标所指代的意思,进而结合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上几方面,尽可能准确的确定工程建设投?Y项目的盈利能力。

2.偿债能力分析。相对于盈利能力分析来说,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显得简单的多,其分析指标只有三个,即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通过对财务主体这三方面予以分析,即可以确定财务主体的偿债能力。当然,对待偿债能力的分析,同样不能马虎,依旧是要详细了解三个指标,如利息备付率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隔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予以详细了解与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计算偿债能力分析的三个指标,从而真正了解财务主体的偿债能力。

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于财务生存能力的分析,通常需要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又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在财务分析辅助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这就说明了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会涉及到财务分析辅助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在具体展开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准备好财务分析辅助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另外,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中,可能会涉及到偿债能力分析,此时需要对还款期予以了解,如若还款期过短,致使还本付息负担过重,则需要调整还款期,减轻每年还款压力,并且维持资金平衡。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中,还可能涉及到资金结构分析,如若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出现短期借款情况,则需要对项目资本金与债务资金结构或资本金内部结构予以调整,从而尽量避免短期借款情况的发生。

基于此,在对本次投资的大型商场改造项目的财务分析过程中,应当依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相关标准及法规,对拟建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方面予以分析,也就是在不考虑债务融资条件下,依据先进流量表对融资前的盈利能力予以分析,计算投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指标及投资回收指标。

(五)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在此首先要说明的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并不能全面且真实的反映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经济价值,仅能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而对于经济费用效益的分析,则是从资金配置的角度展开的,也就是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及其产生的社会福利加以分析,如此能够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

(六)不确定性分析

对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来说,其并不是一个既定或者确定的项目,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带来正面影响、亦或带来负面影响,这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尽可能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要进行不确定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是项目经济评价基本上都是预测、估算得来的,这就说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某些意料不到的突况,进而给财务主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且不说影响时好时坏,都足以证明了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基于此,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加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加强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在对拟建投资的大型商场改建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中,开展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从而确定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确定建设投资是否可行,确定周边居住情况、地理条件、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型商场改建?目能否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篇3

一、生产项目的投机估算分析

不同的生产项目、不同的生产阶段投机估算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生产项目的建议书阶段,由于投机估算的精确度相对较低,可以采用匡算法,从而有利于建议书的编制。匡算法的计算主要包括单位生产能力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可以参照下式: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I2=N2(I1/N1)P

其中I2表示生产项目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I1表示可比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N2表示拟建项目生产规模,N1表示可比项目生产规模,P表示物价换算系数。

系数估算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设备系数法以及主体专业系数法,需要注意的是,主体专业系数法是指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大并且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作为基数,另外根据类似工程的统计资料,从而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从而以此估算出投资项目的所需的工程费用,并进一步计算出整个生产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如果要求较高的投资精度,需要采用更加详细的计算方法,例如指标估算法。指标估算法是将生产项目分为单项工程或者是单位工程,并按照工程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等等。同时,根据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单位以及各工程投资的估算,进行汇总后,进而得出整个工程费用[1]。另外,再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方面进行估算,最后形成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的估算中,对于在合同以及协议中,已经明确的费用需要计算在内,对于未能明确的费用,需要按照国家、行业或者是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二、生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一)项目的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指生产项目遵循现行的财税制度以及规定,并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格,对项目在财务上的支出以及收入进行计算,同时,独立测算本项目在资金投入所能带来的利润,不对社会经济效果进行广泛考虑。从不同的评价角度出发,财务评价可以分为企业财务评价以及国家财务评价。企业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投资获利分析、财务清偿能力分析以及资金流动性分析。财务的评价的主要指标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投资收益率、投资利润率、财务净现值以及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等。下面仅从投资收益率以及财务清偿能力展开分析。

1.投资盈利性

投资盈利性是指生产项目基于实际收入与支出,对涉及到生产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市场与价格、组织与经营等各种因素,并通过对实际交易年份的收入以及支出对现金流量展开分析,测算出单个代表年份以及整个生产项目寿命期的净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率,以此作为整个生产项目获利能力的评判标准[2]。

2.财务清偿能力

财务清偿能力是指检验生产项目在整个有效寿命期之内,每个年份资金盈亏状况,以及生产项目对借贷资金的偿还能力。其受生产项目的投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其偿还债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对清偿能力的分析则需要包括对所有的资金流入以及流出,例如保险费、利息以及股息等等。

(二)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指衡量经济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预测与估算数据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产生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而了解对项目的可靠性。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概率分析[3]。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分析主要是指不同生产水平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是根据生产项目的总成本、收入等各方面的数据,对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进行确定,进而对项目的盈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影响进行预测。盈亏平衡点会随着项目产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盈亏平衡点越低时,经营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表示项目的盈利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当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高时,其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2.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对一个或者是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确定其对生产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例如,项目投资、建设期、总成本以及项目的寿命期等多种因素[4]。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不需要对每种因素进行确定,只需要找出生产项目的敏感因素,进而对其敏感程度进行确定,并预测生产项目所要承担的风险。在对生产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中,需要对项目内部收益率或者是净现值等经济指标采取敏感性分析。

篇4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项目评价 评价指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就是一个评价投资项目的过程,选择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是风险投资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我们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概括为: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过程;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风险投资项目的定量评价方法。我国的风险投资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尤其是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及选择,大多建立在风险投资家个人判断基础之上,缺少适用于我国实际的有效的评价方法。

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开始于1946年ARD公司的成立,其经历了50年代的成型、60年代的成长、70年代的衰退、80年代的复苏和90年代初的暂时低谷,以及90年代末的高速发展,到今天的稳步前进这样大起大落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策制度,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融资、风险项目评价及选择、风险企业的培育等制度、程序、规则,从而保证了风险投资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分析借鉴美国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有利于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

1 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历程

考察美国风险投资从1946年ARD公司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根据项目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完善与发展,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是从1946年ARD公司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是风险投资家以创始人倡导的理念为投资导向,进行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探索阶段。研究主体是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以自己丰富的经历和企业经营经验来评价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而选择所要投资的风险项目。

1946年,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在马萨诸塞州建立,ARD建立的目的是其发起人弗兰德斯和多里奥特所倡导的利用马萨诸塞州拥有的雄厚科技实力,来建立高科技企业,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以改变当地纺织业和传统机械制造业出现的严重亏损,振兴当地的经济而非赢利。美国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于1958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创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新的组织形式。虽然最终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并不适合风险投资的发展,但在最初却极大的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ARD最早、最成功的投资项目———数字设备公司(DEC)的巨大成功不仅使ARD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更是使ARD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为风险投资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向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高风险同时能够获得高收益的项目投资。

从一定意义上说,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决定了向需要承担高风险、同时能够获取高收益的高科技企业投资这一宏观评价准则的发展阶段。

1.2 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风险投资产生以来,风险投资家如何评价、选择风险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总结风险投资家的决策艺术并进一步探讨评价规则。研究的主体也转变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是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过程,以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大量破产,使风险投资转而采用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197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风险投资协会,对通过有限合伙方式进行的风险投资进行行业监督和制约。同时,1979年美国劳工部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中“谨慎人”规定的重新解释:“养老基金在不危及整个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基础上,可以投资到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业”开始生效,这些政策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风险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投资案例,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应改变,也给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风险投资的巨大成功在证明其投资理念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的杰出代表有Wells(1974)、Tyebjee和Bruno(1984)、Robert(1991)。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过程是多阶段的。指出不同的评价阶段应当有不同的风险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过程,并对风险项目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Tyebjee和Bruno(1984)在Wells研究的基础上,以调查表的形式对41个风险投资家进行了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调查,经过线性回归分析,他们得出了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为管理能力和环境威胁;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为市场吸引力和产品差异度;投资变现指标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均不显著,由此他们建立了评价阶段的决策逻辑模型。

由于风险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这一阶段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没有考虑所投资的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阶段对风险投资项目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由于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并不完善,人们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并不全面,早期的评价过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是粗放的,评价因素大多是框架式的(如产品、市场、行业、技术等)。

1.3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直到今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细化。在对评价过程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深入全面研究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对项目的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强调在严格定性分析基础上的精确定量分析,强调定量分析方法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1997年美国税法的改革制订了对风险投资业非常有利的税收政策。此外,美国中小企业局重新修改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计划,使其更适合风险投资的需要。风险投资的投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在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及选择上,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偏离了其发起人所倡导的传统的向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投资的理念,转而投向中后期的风险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养老基金和大量闲散的社会投资资本聚集到风险投资中来,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投资资本。使风险投资公司有实力去投资需要大量资本的中后期风险企业。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在短期内收回风险资本的期望,鼓励了风险投资公司投向中晚期的风险企业;大量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被运用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风险投资项目定量评价方法迅速发展。一方面,与投资于中后期风险企业相对应,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方向就偏向于与中晚期风险企业相适应的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先进的评价方法能够应用到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中来,比如风险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模糊多指标评价等等;随着对风险投资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指标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精确。在这一阶段,美国的专家学者如Hall和Hofer(1993)、 Fried和Hisrich(1994)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进行了研究。

Fried和Hisrich(1994)采用面谈与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总结出了风险项目评价过程。该过程包含了6个阶段,即开始阶段、特别筛选阶段、一般筛选阶段、第一阶段评估、第二阶段评估和结束阶段。同时,他们通过对风险投资家的面谈调查与结果验证,得出了3种通用的风险评价指标。附表列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是美国学者根据本国实践而总结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对风险投资项目定性分析更深入全面;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同时,在认识到不同评价阶段有不同评价指标的同时,也认识到风险投资项目或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

2 经验总结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分析,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并且能够发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某些发展趋势:

(1)政府应当及时地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发展是和美国风险投资业的此起彼伏相吻合的。不论是早期的《小企业投资法》的颁布、“谨慎人”的重新解释,还是后期税收政策的改变,都使得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深入到更宽更广的领域。低谷时期的经验总结和创造,带动风险投资业进入更高的辉煌,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又使得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从而使风险投资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2)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对象是需要承担高风险,并能够获得高收益的高新技术项目。实践已经证明投资于高新技术项目是一种成功的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理念。这些投资项目没有类似的历史数据可以参考,对这类项目评价的难度较大,需要更新、更适应的理论方法。

(3)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既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又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总结非常重要,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更需要注重专家的意见。

(4)注重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在全面深入的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更准确。并且,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越来越重视定量评价方法的运用。

(5)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指标应当是有阶段性的。这不仅要求不同的评价阶段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并且要求对风险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唐翰柚.风险投资决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 Tyebjee,T.T.,Bruno,A.V.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Activity[J].Management Sci,1984(9)

4 Fried,V.H.,Hisrich,R.D.Toward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3)

篇5

摘要:投资项目评价管理是财务经理一项重要工作,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净利润、年化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项目评价。

关键词 :项目投资;投资报酬率;项目评价;项目分析

因为项目投资的规模一般比较大、风险大,财务经理需要进行财务指标评价,以便对项目取舍进行决策,项目评价财务指标分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是指不考虑时间价值而测算的指标,实际工作中常用净利润、投资报酬率、年化投资报酬率、静态回收期等指标。动态指标是指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测算的指标,实际工作中常用内含报酬率、净现值、动态回收期等指标。

一、采用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净利润指标:项目的净利润是指,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收入,扣除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成本费用及相关税的支出。一般可以按会计利润表的形式列示。

投资报酬率:因为一般项目投资是随着项目的进度不断的进行资本投入,资本投入可能是股东投入资本,也可能是负债融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财务人员对投资报酬率的计算方式存在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采用的原则为:累计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的各期累计现金流量之和的绝对值,除以项目总投资期,所得值作为项目平均占用资本额,再用净利润除以平均占用资本额,得出投资报酬率。

年化投资报酬率:采用项目平均每年净利润除以项目平均占用资本额,用来评价投资项目年化(平均每年)可获得报酬情况。该指标越大越好,表明获得报酬会越高。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不考虑时间价值,投资项目累计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所需要的时间。该指标越小越好,周期越短,相应风险越小。

内含报酬率:是指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该指标一般用Excel中函数(IRR)进行测算。该指标越大越好,表明获得报酬会越高。

二、投资项目评价步骤

选择投资方案;测算各期现金流量;测算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分析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测算

(一)某项目投资方案A

某项目投资期6 年,其中建设期5 年,建设期各年度现金流出明细如下:征地拆迁补偿费500 万元;工程费支出12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支出20 万元;管理费用及税费支出280 万元。每年度现金流出合计为2000 万元。

第三年开始销售并回款,至第六年全部销售完毕并收回款项。各年销售回款金额分别为2500 万元、2500万元、3500万元、4500 万元。

按照方案A现金流量,测算上述指标。

1.净利润=13000-10000=3000

2.年化项目投资报酬率

平均投资入资本=(-2000-4000-3500-3000-1500)*(-1)/6=2333

投资报酬率=3000/2333=128.59%

年化投资报酬率=128.59%/6=21.43%

3.内含报酬率(IRR)

内含报酬率(IRR)=irr (-2000,-4000,-3500,-3000,-1500,3000)=15.50%

4.投资回收期

1500/4500=0.33

投资回收期为5+0.33=5.33(年)

(二)某项目投资方案B

某项目投资期5 年,其中建设期2 年,建设期各年度现金流出明细如下:征地拆迁补偿费1125 万元;工程费支出225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支出50 万元;管理费用及税费支出1575 万元。每年度现金流出合计为5000 万元。第三年开始销售并回款,至第五年全部销售完毕并收回款项。各年销售回款金额分别为2000 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

按照方案B现金流量,测算上述指标。

1.净利润=15000-10000=5000

2.年化项目投资报酬率

平均投资入资本=(-5000-10000-8000-3000)*(-1)/5=5200

投资报酬率=5000/5200=96.15%

年化投资报酬率=96.15%/5=19.23%

3.内含报酬率(IRR)

内含报酬率(IRR)=irr(-5000,-5000,2000,5000,8000)=15.11%

4.投资回收期

3000/8000=0.38

投资回收期为4+0.38=4.38(年)

四、分析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利润指标:按照净利润指标,B 方案净利润5000 万元大于A方案3000 万元,因此从净利润指标来看,B 方案优于A方案。

投资报酬率指标:A 方案投资报酬率128.59%大于B 方案投资报酬率96.15%,因此从投资报酬率指标来看,A方案优于B 方案。

年化投资报酬率指标:A方案年化投资报酬率21.43%大于B 方案年化投资报酬率19.23%,因此从年化投资报酬率指标来看,A方案优于B 方案。

内含报酬率:A 方案内含报酬率15.50%大于B 方案内含报酬率15.11%,因此从内含报酬率指标角度来看,A方案优于B 方案。

投资回收期:A 方案投资回收期5.33 年大于B 方案投资回收期4.38 年,因此投资回收期指标角度来看,B方案优于A方案

五、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篇6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09-02

由于环境、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和主观预测能力的局限,投资项目的实施结果往往不符合人们原来的预测和估计,这种现象称为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是客观存在的,对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投资决策是一种长期决策,投资项目耗费资金多,影响面宽,作用时间长,难以变更修改等等,因而决策者的责任特别重大,如果事先对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正确的估计,一旦决策错误,则其带来的损失必然是巨大的、长期的。同时,长期预测比短期预测的可靠性要低得多,因而长期投资决策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比短期经营决策大得多。而铁路工程项目大都属于长期决策项目,由此可见,对铁路工程项目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工期风险

表现为局部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投入使用而形成的风险。如业主在铁路建设工程合同签发前或实施中,未按合同规定时间解决征地移民问题,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供应电、水,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提供各种合格的主材等。

(二)费用风险

包括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报价风险、收入减少等。

(三)质量风险

表现为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经评估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等。

(四)设计能力风险

主要表现为铁路建设工程完成后未能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设计时间过紧,设计工作难以做到周密,各专业协调不够,会出现漏项、错误,其结果反而使设计修改多,增加了投资,延长了工期,索赔率增长。

(五)信誉风险

即可能对企业的形象、信誉造成损害的风险。如业主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对承包商支付工程价款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承包商未按铁路建设工程合同的技术要求,造成工程质量有缺陷。

(六)安全风险

主要是指铁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工程或设备毁损方面的风险。施工设备风险包括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进场、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及配件供应不及时等。

二、风险分析与评价

(一)风险分析的内涵

风险是指由随机原因引起的项目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其结果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人在投资活动中,因不能适应客观形式的变化或因主观判断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不能带来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在铁路项目中,仅仅利用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来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铁路项目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铁路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

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不等于风险分析。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所采取行动的所有可能后果,而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两者均不知道,只能对两者做些粗略的估计。不确定性是难以计量的。风险是指给行为主体带来失败、损失后果的可能性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风险是有概率可以计量的。通常在可行报告中只对投资及效益进行敏感性分析,但敏感性分析只是对单个变量人为地改变一定比例来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这种用确定性思想来考虑具有不确定性的事物的方法过于主观,很难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在以往的铁路投资项目中,很多项目存在透支现象,例如杭甬高速,在可行性研究时,每公里费用为1448万元,但是竣工时实际工程造价达到2667万元。敏感性分析只能告知某种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能告知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对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的概率,事先能够客观地或主观地给出,就可以借助风险分析帮助决策。

(二)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项目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情节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概率树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等。由于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我们在运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部收益法对铁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时,必须调整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等有关参数。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该项目投资风险越高,我们评价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方案时,应该采用高的投资报酬率或低的现金流量计算铁路工程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我们运用调整后的投资报酬率计算铁路工程项目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评价、选择铁路工程投资项目,这种方法称为风险调整贴现率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被广泛使用,但是,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而加大,有时与事实不符。为了克服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缺点,我们可以采用肯定当量系数法,肯定当量系数法是指先用一个系数把不确定(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确定(无风险)的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并且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评价、选择铁路工程投资项目的方法,所使用的调整系数称为肯定当量系数。

文献[3]提出一个更趋合理的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方法。它很好地考虑了公路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首先对公路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一个风险因素的层次模型;然后考虑风险概率,建立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模型对公路投资项目评价指标(项目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费用效益比(BCR))进行修正。接下来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模型中的权重;最后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计算得到公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值,这样重复一定数量,获得这些指标的概率分布函数。计算指标的期望值和方差来评价公路项目的可行性。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已经存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识别风险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勾画出风险结构的层次图。就铁路项目的风险管理来说,就是按照上述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构成,勾画出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结构图,把不利因素找出来,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1.风险测量。风险测量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一般可以用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测量的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铁路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即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评价模式为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风险分析也就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加入风险因素。

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根据风险衡量以及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了避免或减小风险而对项目风险采取的措施。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的风险要避免,即风险避免;对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即风险降低;对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可通过保险或合同条款将责任转移,即风险转移;对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可采取积极手段来控制,即风险自留。

三、结语

为了控制好工程投资,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把风险的处理考虑到项目的计划之中。铁路项目的风险管理在我国还不成熟和不完善,尚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参数取值更应仔细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为林.铁路工程的风险管理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5).

[2]李森.高速铁路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科技创业,2006,(7).

篇7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风险投资是对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对所投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待其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投资行为。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为处于创立初期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企业缺乏经营经验,整个过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且比一般项目投资风险高。风险投资项目的高风险性另外一个原因是严重的信息非对称性。风险企业家掌握着申请项目的详细信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有时会发出虚假、错误信息,所以占据了绝对的信息优势。因此,风险投资家对风险投资项口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审时,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从而做到从源头防范和减少决策失误。据此本文对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模糊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与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特点相符的决策模型。

一、投资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为使评价指标体系能从不同层面上完整、全面、系统地反映投资项目中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如下:一是科学性原则,该指标体系应能正确的反映评价对象各价值构成要素的因果、主附、隶属关系,以及客观机制。二是系统性原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对象的结构、要素,以及各种因素的逻辑关系,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系统分析。三是全面性原则,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考核投资项目中风险的总体状况,通过考核来确定项目的风险大小,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影响投资项目中风险的各种要素。四是简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在保证科学、客观、可行的前提下,力求简约。各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问题应真正有代表性,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不应有交叉、重复,指标的内涵准确,指标之间界定明晰。这样可保证用最小的指标,准确、科学、合理的反映所要评价的问题,确保评价的质量水准。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数据收集条件的限制,目前还难以建立理想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现有的统计制度和数据的基础上,只能较多地关注可操作性,从而构建一套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于是,评价作为一个过程,只能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相对的科学性。

二、投资项目风险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我们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投资项目风险的五个因素为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个二级指标,从而建立起投资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市场前景

好的产品构想能否有良好的市场需求,这关系到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也即能否在市场上获得回报。风险投资家十分重视对市场前景的评价和分析,重要的指标有:

(1)增长潜力。选择处于高速增长的产业与不断扩容的市场中的项目与企业,是评价投资机会的重要原则。投资公司应从技术、产品、产业、消费趋势,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角度来评估项目产品未来的市场增长潜力。

(2)竞争优势。是指分析市场主要对手的产品和资源优劣势、市场进入壁垒及替代产品的威胁等。风险投资公司应评估投资项目的核心资源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并判断经营团体提出的竞争策略是否能有效地创造市场优势。

2.企业家才能

风险企业面临复杂的环境,不确定性高且难以评估。因此,企业家才能是一项很重要的投资指标,它决定着风险企业未来的命运。企业家才能包括:

(1)企业家人格特质。作为风险企业的关键人物,投资公司对企业家的人格特质会有高标准的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水平较差、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投资公司尤其要把忠诚正直的人格特质作为项目评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风险投资家还应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企业家是否具有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是否掌握市场前景并懂得如何开拓市场,是否懂得利用各种渠道融通资金,是否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等。

(2)团队专长与经营理念。企业家应该拥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包括技术开发、企业管理、财务运作及市场营销等各种专业特长且具丰富经验的人士,并且能够合理分工和有效配合。由经营理念可以看出经营团体对于企业经营的态度,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组织运作方式。

3.投资获利性

风险投资家甘冒风险大胆投资,就是为了获得百倍、千倍的高额回报。对于占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虽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引导投资方向是其主要目的,但盈利又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也应对该指标有所考虑。通过分析评估各项财务资料来考察项目的获利性。评价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预期投资报酬率。中国的创业家为吸引资金,往往高估投资回报率,所以投资者需要十分慎重地分析、评估各项财务资料,并以较保守的态度估计可能实现的投资报酬率。

(2)投资回收速度。由于风险企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资金回收速度越快风险越小。因此,投资者必须正确衡量投资回收期,过短或过长的投资回收期都是不合适的。

4.技术与产品特征

产品的技术是产品的灵魂,也是其价值的所在,技术是许多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风险投资家十分重视对技术的考察。主要的指标有:

(1)技术是否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创造性和革命性的技术往往可以孕育一个巨大的产业。革命性的技术往往可以形成垄断地位,技术垄断就可以提高竞争者进人的门槛,风险企业就可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

(2)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这一点十分关键,一个好的技术构想能不能成为现实,关系到技术开发投资能否得到回报。技术的创新是有巨大风险的,它与许多客观因素有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要认真考查其可行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技术的适用性也不可忽视,技术的适用性是指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在未来使用方面的难度。

5.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主动承担和驾驭风险的投资动机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资金变现渠道,可以说,策划退出是风险投资家自始至终都在考虑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完备,没有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1)退出难易程度。我国风险投资专家认为最合适的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是在风险企业成熟期。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资本退出时机的选择上比发达国家较为保守和谨慎,所以,投资公司应选择能及时变现的项目,根据经济形势和项目进展情况随时退出,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退出方式选择。退出方式一般有三种:公开上市、出售(包括并购和回购)及清算。不同的退出方式将影响投资风险的最终结果与获利水平,其中,公开上市是理想的退出方式。我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从而使得风险资本的循环运作存在较大的障碍,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应把获利的目标时刻铭记在心,必须根据风险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判断风险企业可采取的最现实的退出方式。

三、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指标评分方法的选择

一些具有模糊概念的系统,在进行评价时很难给出确切的表达,这时可以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例如采用隶属度的概念,假设评语分为 5级,如{优、良、中、可、劣}或者{90、80、70、60、50}等,隶属度函数的构造可以用连续的,也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经过分析比较,我们确定了以①低风险,②较低风险,③一般风险,④较高风险,⑤高风险,以上五个评价等级元素构成评价等级集合。

2.指标值的获得

我们可以通过德尔菲法向有关的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人员发出咨询函,填写各个指标所处的等级,并将其整理成模糊矩阵,以便进入下一步。

3.指标间权重分配方法的选择

目前流行的确定指标权重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强制确定法。其中层次分析法有助于决策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其数学基础并不高深,计算也很简单,因此被公认为是一种能较好的处理目标值难以定量描述的、多目标系统的复杂决策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本模型中我们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间的权重。

4.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划分因素集U.

设因素集为U={u1,u2,…,un},抉择评语集为V={v1,v2,…,vm}。

对因素集U作划分,即U={U1,U2,…UN}

式中即Ui中含有ki个因素,并且满足下列条件:

(2)初级评判

对每个Ui的ki个因素,按初始模型作综合评判。设Ui的因素重要程度模糊子集为Ai,Ui的ki个因素的总的评价矩阵为Ri,于是得到:

(3)多级评判

设的因素重要程度模糊子集为A,U的总的评价矩阵R为

则得出总的综合评判结果:

这也是因素集U={u1,u2…,un}的综合评判结果。上述的综合评判模型称为二级模型。如果因素集U的元素非常多,可对它作多级划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评判。

四、结束语

风险投资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项目评估方法。本文旨在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希望本文能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大勇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王俊峰:风险投资实务与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汤京华王玉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

[4]徐宪平: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与控制.中国管理科学,2001

篇8

其一,港口投资项目的特点。(1)港口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随着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不断丰富,港口投资主体也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投资发展为现在的国家、私人、国外投资等多个主体并存的局面。对于港口的某些基础性设施,如港池、航道、锚地等主要由国家进行投资建设,利益为全民所共享;对于其他带有盈利性质的项目则吸引了众多的私人及外商投资建设。港口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成为如今港口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2)港口投资项目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作为基础设施投资,港口投资分为公益性项目投资和经营性项目投资。港口投资项目的属性不同,评价时关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公益性项目投资利国利民,在不断增强港口功能的同时能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方便居民的生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对公益性项目的评价应侧重于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经营性项目投资在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完善港口功能的同时大都以盈利为目的,在评价经营性项目时应侧重于其经济效益。(3)港口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港口投资项目的效益还体现在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的联动作用方面,港口作为地区与外界交流的窗口,一方面可以促进地区贸易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的繁荣,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还可以让外界通过水路运输方式更好的了解本地区。另一方面,贸易如火如荼的开展,给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良好契机,促使港口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考察也是港口投资效益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二,港口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要求。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部门之一,其发展建设关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评价一项港口投资所带来的效益时,需要综合考虑由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大方面,全面权衡该项投资是否能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以及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1)港口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首先,投资主体在进行港口项目投资时,必然从经济效益考量出发,衡量投入与产出,对该项目可以带来的经济利润进行评价。对港口经济效益评价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经济效益指标十分关键。由于吞吐量是港口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性指标之一,因此,选用货物、旅客吞吐量增长率作为评价一项投资是否能增强港口功能的经济指标之一,同时,对该项投资是否有利可图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选用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作为衡量该项投资是否可以带来经济利润的衡量指标。其中,货物吞吐量增长率=满载时货物吞吐量增长量÷原来满载时货物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增长率=满载时旅客运送增长量÷原来满载时旅客运送量,投资收益率=年平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内部收益率R:CI-CO)t(P/F,R,t)=0,解出R即为内部收益率。(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P/F,R,t)――计算期中第t年的折现系数)。净现值= CI-CO)t(P/F,ic,t),ic表示港口企业的基准收益率,其他符号含义与前相同。(2)港口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港口投资作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一定积极的社会效益。无论投资项目属性如何,港口投资都会带来正的外部效益,即溢出效益。随着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港池面积逐步扩大,允许停靠的船舶数量就会增加,对船型的限制也会放宽,不仅有利于各水运公司船舶及时停靠以进行装卸作业或上下旅客,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而且对于旅客、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出行及办理托运手续都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进行港口投资效益评价时,应将社会效益纳入考虑范围。随着水路交通的日益发达,港口贸易量不断加大,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经济的发展;港口投资在减轻国家就业压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对港口投资效益的评价还需考虑增加的国家资本支出率。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港口投资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亦不容忽视。社会就业效果、资本支出率的增加幅度以及因港口功能增强而使货物、旅客滞留率降低的幅度都是评价一项港口投资社会效益的较优指标。其中,社会就业效果=项目提供的直接就业人数÷项目直接投资,增量资本支出比=资本增量÷GDP增量,货物滞留减少率=满载时增加的运力÷原来因运力不足而无法运输的货物量,旅客滞留减少率=满载时增加的运力÷原本因运力不足而无法运送的旅客人数。(3)港口投资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从环境评价指标角度来看,随着港口投资而带来的港池面积的扩大、停靠船舶数量的增多以及船型的增大,疏浚物不断增多,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一项港口投资能否提高疏浚物的清除效率以及海洋污染的防治效率是评价该项港口投资环境效益的必要指标。其中,疏浚物清除效率提高率=单位面积疏浚物减少数÷港池总面积,海洋污染物防治率提高率=本年度海洋污染减少次数÷上一年度海洋污染次数。

二、层次分析法在港口投资项目评价中的现实意义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Pittsburgh大学教授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实用决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于量化的问题。方法的思路简捷明了,能紧密地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推理联系起来,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量化的描述,可以避免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逻辑推理上的失误。对港口投资效益的评价除了评价指标的恰当选取之外,同样也离不开数学模型对指标的必要整理与权衡。由于港口投资效益评价指标较多,某些指标间具有隶属关系,而且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评价指标和十项具体指标的重要性无明确答案,因此,层次分析法是构建港口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较优选择。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港口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港口投资是一项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关系国民生产生活多个方面的大工程。因而投资方案的选取需要决策者经过全面深入的剖析,对港口投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效益评价,优中择优,选取统筹兼顾、评分较高的方案。港口投资评价有利于决策者提前做好分析和预测,为正确决策的制定打下基础。其次,港口投资项目的建设有极大的溢出效益,利益为社会所共享。港口投资效益评价有利于社会各界展望投资建成后的远景,对港口投资所带来的利弊有所了解和把握,从而有利于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置办其它基础设施,共谋发展大计。最后,港口投资评价涉及投资对社会方方面面所带来的影响,因而港口投资评价必将促使投资项目努力朝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的方向前进,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港口投资项目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层次分析方法的核心是将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按关联度分解成若干层次,通过专家打分,赋予每个影响因素以不同的权重并构建因素判断矩阵,进而检验矩阵的一致性并计算权向量,最后进行不同层次总排序,给不同的影响因素以不同的组合权重,通过数值的计算来较准确地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价。港口投资项目评价的层次分析图如图1所示。

首先,选择港口投资项目作为目标层,设为A,假设其一级影响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分别为B1,B2,B3,w1,w2,w3,为对应的各因素对B的影响程度。设bij(i,j=1,2,3)为相对于A而言,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的重要性比值,其中bij的取值由成立的专家组根据相对重要性水平选用1~9之间的某个整数以及其倒数进行量化打分。由于港口投资项目的属性不同,评价时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专家进行打分时给予每项经济指标的相对权重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其次,构建因素判断矩阵B。B=w1/w1w1/w2w1/w3w2/w1w2/w2w2/w3w3/w1w3/w2w3/w3=b11b12b13b21b22b23b31b32b33,其中bij>0,bij×bji=1,bii=1(i,j=1,2,3)。用权中向量WB=(w1w2w3)T右乘矩阵B,则有(3w13w23w3)T=3W,即(B-3E)×W=0。E为 n阶单位矩阵,n为矩阵B的特征值,W为对应的特征向量。接着,需对矩阵B的一致性做出检验。运用指标CI=(其中?姿max为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若?姿max=n=3,即CI=0,则矩阵B具有一致性,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对选择港口投资项目总目标的重要性认定前后一致,具有可信性,否则,则需重新进行专家打分。若矩阵B满足一致性标准,则需要计算出B=(bij)n×m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W=(w1w2w3)T,则将w1,w2,w3归一化后即为B1,B2,B3相对于A的权重。同样的,求解出第二决策层的相应权重。为了便于区分,设B1下属的五项具体评价指标为Ci(i=1,2,…,5);B2下属的三项评价指标为Di(j=1,2,3);B3下面的两项指标为Ek(k=1,2)。分别构造因素判断矩阵C,D,E;运用CI指标检验各矩阵的一致性情况,若一致,分别写出因素判断矩阵C,D,E的最大特征值?姿C,?姿D,?姿E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WC,WD,WE,其中,WC=(WC1WC2 WC3 WC4 WC5)T,WD=(WD1 WD2 WD3)T,WE=(WE1WE2)T;将特征向量单位化后,为各具体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对于方案层,设其为Fl(l=1,2,…,L),运用上述的同样方法,分别写出F1,F2,…,Fl对于Ci,Dj,Ek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因素判断矩阵Ci(l×l),Dj(l×l),Ek(l×l)。假设选取方案一Fl的情况下,各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WCiF1=(WC1F1 WC2F1 WC3F1 WC4F1 WC5F1)T,WDjF1=(WD1F1WD2F1WD3F1)T,WEkF1=(WE1F1WE2F1)T,当选择其他方案FL时,对应的特征向量与上述类似,将特征向量经单位化后,分配至各指标作为权重。最后,通过层次总排序,写出每个方案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及指标权重的情况下的模型公式。

×w'Ek×w'B3

其中:Y1,Y1,…,YL为各项方案的最后总得分;Ci,Dj,Ek表示各项比率指标的数值;w'为w经过单位化以后的数值。

上述数学模型经过计算得出的不同方案的总得分不仅与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重大,而且同每项具体指标的数值大小同样密不可分。对于不同属性的投资项目,由于考察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专家打分时考虑的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均不相同。例如,公益性项目的社会效益相对于经营性项目更加重要,因此,经过计算得出的公益性项目的社会效益权重会大于经营性项目的社会效益权重。另外,由于港口投资的评价指标繁多,决策层分为两层,因此,在最终选择投资方案时,用每一项方案相对于其上一级(即第二决策层)各项指标的权重乘以第二决策层各项指标的比率数值,接着再乘以第二决策层各指标相对于第一决策层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再乘以第一决策层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数值,即可得出最后的总得分。对于同一属性的投资项目来说,得分最高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投资项目效益评价在港口投资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决策者综合评价投资项目带来的未来效益,进而对方案进行取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一项港口投资时,首先成立专家组为各项指标针对上一级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进行通过数学方法的运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决策层为多层时,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得出每一项指标的权重为止。最后,利用本文最终给出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分高者为较优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建兵:《Visual c#.NET培训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

[2]Nderson Brian Francis:《Asp.net高级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仁正为:《旅顺港吞吐量预测及投资效益评价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9

[关键词] 环保投资;投资主体;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18- 02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环保投资力度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的研究,初步估算 “十二五 ”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1万亿元,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 1.35%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均环保投资为 6 200亿元左右。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年均 15%~20%的增长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全国环境投资治理总额较上年同比增加 23%,2007年同比增长 32%,分别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投资增速最高的年度。 2012年环保投资进入快车道,预计总投资 6 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25%。

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我国环保产业将会迅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投入环保产业将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环保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环保投资项目也在迅速增加。所谓环保投资项目,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环境保护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以获得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水处理类项目、固体废物类项目、废气粉尘类项目、噪声控制类项目、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类项目、洁净能源类项目、绿色农业类项目、生态保护类项目等。

环境保护投资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投资,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用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来评价环保投资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难以体现环保投资效益。本文在分析环境保护投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环保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2 环境保护投资的特点

(1)环保投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主要投资目的,而环保投资项目的效益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对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共同利益所作的贡献。

(2)投资主体多元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单纯依靠国家投资是行不通的,一个国家的财力毕竟有限,因而客观上需要开辟其他投资渠道。目前,我国的环保投资主体主要包括:

1)国家主体。国家通过预算下拨环保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区域污染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科研等方面。

2)地方政府主体。地方政府(省、地、市、县等)进行的环保投资,主要用于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3)企业主体。企业为解决自身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或为实现某种经济利益而解决周围的环境问题所进行的投资。

4)个人投资主体。在现阶段,由于市场准入、投资风险等原因,个人投资主体很少。

5)国外投资主体。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与国际环保合作的加强,利用外资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将会得到不断发展。

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极其广泛,既可以是政府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投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甚至是个人投资。投资项目的兴办者、投资者、受益者往往具有分离的特点,一般由各级政府举办,由多级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真正的投资者为纳税人,受益者为全国或某地区社会各阶层人民。这一特点明显不同于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位一体化。

(3)环境投资包含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环境投资主要包括防治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计投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投资、环境保护产业投资和环境保护建设投资(包括管理、检测、科研和宣传教育等投资)。

(4)环境投资最终形成自然资本存量。环境投资活动将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质生产资本投入到自然再生产中,其结果形成自然资本存量,从而保证社会物质再生产持续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是自然资本的核心。

(5)环境投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

3 目前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局限性

目前,社会上普遍采用的环保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为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角度,根据国家现行价格和财税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测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取得效益,考核项目的获利能力、贷款清偿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从而判断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合理性。此方法不适合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环保投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投资项目,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谋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增进社会福利,而不是谋求盈利。因此用评价生产经营性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反映环保投资的真正效益。所以应该采用客观反映环保投资项目效益的新方法。

4 评价环保投资效益的方法

目前,评价环保投资效益的主要方法是效益分析法。此外,还有其他评价方法,如收益―成本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本文着重介绍效益分析法。

效益分析法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指标。

4.1 环境效益

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是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环境效益是由达标基数、维持系数(亦称持久系数)和强度因子共同决定的。其量化公式为:

环境效益(E)=达标基数+维持系数+强度因子

达标基数――项目建设运行达标基数,达标为1;

维持系数――达标运行维持年限,每年取0.1;

强度因子――治理项目高于环境标准的百分率。

一般,水、气、噪声治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均可维持在10年左右。因此,环境效益的标准值为2~2.5,数值越高,环境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4.2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一项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一般来说,污染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往往差异很大。如果是水、气、噪声的污染治理,主要表现为投入,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而产出表现即经济效益则不明显。还有一些治理项目,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相上下。为此,可将治理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类。直接效益是经过治理收到的节能、节水、降耗、利用等经济效益;间接效益是治理后减免的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经济效益的量化公式为:

经济效益(Ec)=(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投资总额

Ec的标准值为1,Ec越大,经济效益越高。

4.3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一个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效益是由软因子和硬因子两部分组成。软因子是整体环境质量对社会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良好的环境条件不仅会使人们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和风貌,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软因子量化却不易,将治理投资与其直接联系起来,进而建立一个有机的相互关系则更难。在此,权且将对环境质量有直接重要影响的水、气、噪声三要素的区域治理达标情况进行重点考虑,间接性地建立起软因子与环境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软因子=区域性污水达标排放率+区域性废气达标排放率+区域性环境噪声达标率。硬因子是指污染项目治理后,仍出现投诉,说明该治理项目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量化公式为:

社会效益(S)=软因子-硬因子=(污水达标排放率+废气达标排放率+环境噪声达标率)-重诉率。其中,环境噪声达标率可通过选点抽样监测取得。

主要参考文献

[1]佘艳.基于费用-效果分析的社会公益性投资项目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5(1).

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可行性研究

经济评价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分析和定量分析为手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学原理,使投入工程项目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其目的在揭示工程项目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项目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确保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并取得满意的经济效果。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及第三版《方法与参数》的出台对公路投资项目的评价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调整和完善公路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方法,值得作深入的研究。

一、《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范围和内容方面的调整

《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计划经济的特点比较明显,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新版的《方法与参数》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主要变化如下:

(一)投资管理模式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2004年以前,各级政府主要按投资规模管理审批投资项目。而在2004年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以后,各级政府按职能分工和投资主体以及对国民经济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程度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实行审批、核准以及备案制度。第三版《方法与参数》对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应根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执行;对于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核准机关或备案机关以及投资者的要求,选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

(二)内容的变化

新版《方法与参数》的适用范围扩大了,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投资主体的项目经济评价(包括中外合资项目)。与公路项目相关的主要调整内容如下:调整了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修正了项目可行的评判原则;增设了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费用效果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等内容;对财务分析、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方案经济比选等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和扩充;增加了经济风险分析内容;方案经济比选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下的方案比选方法;简化了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立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体系;明确评价参数的测算方法、测定与选取的原则、动态适时调整的要求和使用条件;修改了部分财务分析参数和经济分析参数等。

(三)参数的变化

新版《方法与参数》给出测算财务评价判据参数和其他参数的测算依据、原则、主要方法。在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中,新版的《方法与参数》修改了社会折现率的取值。本次修订经过专题研究和测算,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优先顺序、发展水平、宏观调控意图、社会投资收益水平、资金供应状况、资金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分析,规定社会折现率为8%。但对远期收益率较大的项目,允许采用较低的折现率,但不应低于6%。同时规定影子工资换算系数非熟练劳动力为0.25~0.8,其余按市场价格。土地影子价格给出测定原则与方法,非正式给出全国29个有代表性城市2000年不同级别土地的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的土地影子价格。

(四)评价方法的变化

新版《方法与参数》首先对项目可行的评判原则做了重要修改,即不能仅以单一指标判断项目是否可行,项目是否可行应是各项分析结论综合权衡的结果。项目经济评价是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经济方面的决策依据,而不是为项目决策者去作决策。项目的融资方式和成本与项目的效益高度相关,因此方法部分新设了对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项目资金来源的合理划分、资金成本分析及方法、融资方案对项目的效益与生存能力的影响、优化融资方案应当注意的方面等内容进行了深化、补充和完善。财务分析内容相对于第二版有较大的调整,根据项目资金筹措方式,财务分析划分为融资前分析与融资后分析。

二、从区域或国家的层面考虑项目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的影响

使项目评价结论回归其应有的地位。偿债能力指标不再使用借款偿还期而使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更符合当前债务融资的实际情况。调整后的非折现的盈利指标也与国际通行的指标和财政部考核企业的指标保持一致。

在经济分析方面,新版的《方法与参数》明确了需要进行经济分析的项目类型,确定了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计算的原则,同时提倡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定量化、货币化,以促进项目保障社会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新版的《方法与参数》增设了费用效果分析,一方面能使项目评价的方法更完整;另一方面是为效果不易货币化的项目,特别是一些公共投资项目,提供了分析的手段,其结论可为这些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在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有关章节,新版的《方法与参数》增加了敏感度和临界值两个指标,使敏感性分析结果量化,操作性更强。新版的《方法与参数》总结国内外近年来一些特大型项目经济评价的实践,新增设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一章。重大战略投资项目一般不是由项目业主决策,往往是由中央政府决策。因此,不仅要从项目的层面考虑项目本身的财务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从区域或国家的层面考虑项目对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三、从经济视角出发,公路项目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依据1996年版《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但一直没有正式出台。目前公路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编制和评估工作依据的权威性不强。由于1988年版编制办法及评价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对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评估工作缺乏权威性的指导文件。

(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投资体作做出了重大改革后,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备案制,缺乏规范和指导这两类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文件。

(三)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质量有待于深入提高。目前,部分地区仅把可行性研究当作争项目、争投资的手段。可行性研究经常出现偏高的交通量、偏低的投资,用固定的公式进行机械地计算、分析,造成实际结果失真,项目建成后重新调整概算,编制经济评价以延长收费年限。

(四)可行性研究工作偏重于考察项目提出的技术指标的可行性,缺少分析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缺少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性分析。

四、对改进经济评价方法的建议

结合当前可行性研究中经济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评价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进行核准制投资项目,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需要明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二)目前的经济评价方法只计算公路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的三部分直接效益采用了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量化。但由于公路项目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国民经济评价而言,应研究补充减少货物周转时间所产生的效益、减少仓储和中间环节形成的效益、减少货损差和提高运输质量形成的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