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策略
农业生产与其他生产部门一样,需要以一定的生产技术力量作为有效支撑,生产技术条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也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一方面,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因素等制约显著,其具体生产经营中必然包含着对自然物质基础的管理及调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对现代化经营管理实践的重视,也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1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特点
1.1 受自然条件制约
农业生产部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其区别于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农业生产从产生之初就表现为人类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创造性实践,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更为显著。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土壤、地势地形、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地表水状况等自然条件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实践成效,准确的把握这些地理信息资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未知风险,预先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预见性。农业领域与土地、劳动这两种不均质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农业生产活动不仅会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其他的如国家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不可预测因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1.2 强调农业生产规划
农业实践活动对生产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我国传统农业活动中就包含着对农业布局及管理的规划内容。由于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中确保生产成效,农业经营便产生于对农时、农耕等的规划或计划活动中。农业生产规划就是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通过合理计划与资源组合,在防范化解生产风险的过程中获取最优配置成效。在农业生产实践早期,劳动者就已经开始“深思熟计”农业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的内在关系,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生产方案中选择最优经营策略。农业生产中的规划活动需要明确定义生产目标,并围绕生产目标分析出重要的生产要素及其相关关系,通过优势效应的发挥及劣势条件的可行性弥补活动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生产成效。
1.3 计划指导型管理体制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生产活动长期以来受到国家计划指导型模式的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种类,到产品销售等主要主要环节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极大的束缚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效。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品单一经营方式也难以适应农产品商业化需求,人才管理模式也较为封闭。
2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转型
2.1 市场配置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的基础性需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改革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等都需要以政府统一规划为基础,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缺乏效率与效益,以被动的形式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要求首先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将农业生产活动及其成效按照市场需求量进行综合衡量。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努力改变原有的单一产量型评价标准,转而以生产效益作为评价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标准,将依赖于政府指导的农业生产实践投向市场领域,以市场化机制增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模式,即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农业领域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工必然产物,仅仅将农业产品及其产量作为经营目标的方式受到质疑,而是应该强调市场化引导原则,将农产品销售作为产业化运营的衡量结果。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营与市场对接问题,公司管理模式开始被接受并得到普遍认同,这种“公司+农户”的管理形式能够以积极的市场开拓能力,迅速的问题识别与反应能力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变革,提升农业生产的风险抗御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大规模定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经营效益,以最小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大规模定制模式就是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管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大规模定制理念是兴起于制造业领域的一场管理变革,主张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实现两种需求的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二分法认为,规模化生产与多样化、差异化市场需求难以同步满足,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流程的创新。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方式需要对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运作方式进行全过程改造,系统的实现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等基本活动调节,注重对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与品牌效应的提升。
3 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成效的策略
3.1 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才队伍结构及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基本成效,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需要重点强调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对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认知,社会普遍存在忽视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导致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变革进程。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系统性与计划性,一是要制定与健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二是要重点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
3.2 突出政府行为的宏观指导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并非要否定政府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宏观指导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务必要以政府的策略性指导为前提,充分发挥政府行为在农业产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看,第一、二、三产业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复杂体系,单纯的依赖市场机制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市场失灵难题。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强化系统管理意识,政府调节行为务必要正确定位产业形式,将农业产业化活动当做是系统的管理工程进行综合性考虑。地方政府在指导本区域内农业生产实际时,既要从整体上去认知与规划农行产业结构等问题,同时也要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出发,因地制宜,善于抓住重点及难点,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利益机制,引导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化
当前农业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经营趋势及关联度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开始走向多元化与混合经营模式,在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中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农业经营范围也开始在横向的基础上向纵深结合发展,要想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注意具体性实施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问题,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体现区域农业发展优势及特色,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产品区域定位及品牌营销策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以营销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树立区位品牌意识,根据产品的特色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在产品销售、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付出努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只重生产的管理方式,强调市场导向下的“以销定产”意识,将产品的最终市场价值实现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最终目标。
4 小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及矛盾。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强调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模式,突出生产目的性等都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效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磊,李学工.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经济,2012(8).
[2] 周连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路径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3] 卢良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8(5).
[4] 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篇2
关键词:农业产品;市场营销;批发市场
国外农业营销的先进观念引入我国,农户、农产品企业、合作社等的营销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研究市场,开始运用不同策略推出自己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等,至此,农产品的发展进入了市场营销的新阶段。
一、我国农业产品的营销特点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品的营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形成了各类专业市场,分布广泛。改革开放初,全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仅有2385个,1990年时为9750个,其后,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2.3%,至2001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数量发展到了27167个,并且农产品市场的类别繁多,门类齐全,包括粮油市场、干鲜果品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肉食禽蛋市场等,其中部分市场的年成交额达到了亿元以上,规模较大。当前,全国主要农产品产区,基本都建立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并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相关市场功能。
第二,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并向周边辐射,以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覆盖产地与销地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渠道。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上,交易方式主要以摊位制为主。大部分农产品是以生产者―批发商(可以有几道批发环节)―零售商―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进行流通的,而农业中介组织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农户与市场间的联结,推动农业市场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超市作为农产品销售的渠道迅速发展起来。90年代初期,超级市场作为现代零售市场的一种营销业态,被引入我国,并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型超市一般与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然后直接向其进货,这样,不仅缩短了流通的过程,降低了流通的成本,也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而且定期推出的特价菜价格还优于农贸市场。因此,超市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零售等环节的职能,再加上其本身的特点,如舒适的购物环境、标准化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方式、良好的信誉等,使其成为农贸市场有利的竞争对手。
二、我国农产品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加大对农产品营销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完善的营销体系。在下一个阶段,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战略规划,应该把重点转移到着力提升市场质量的关键点上,争取在更高层次建立起全新的农业营销体系。
首先,对各级农产品市场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营销现代化、市场化的要求,改革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战略布局。其次,重点加强各农产品产区批发市场的建设,提高生产区域化程度,形成集中高效的产地市场体系。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建立起完善发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完善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有效联结农产品批发市场与集散市场,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产品的快速集散,保证供应。再次,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网络营销的建设。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包括农产品实时监测系统、市场结算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以及交易信息网络平台等。
第二,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注重提高质量与服务水平,实施营销品牌策略。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优质的品牌对于促进产品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符号、社会信誉上,更表现在它优良的产品质量与服务上。因此,实施农产品品牌策略,既要注重其品牌建设,更要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相关服务,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第三,积极推动发展农产品营销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营销组织,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各种营销专业人员等,将农产品与市场有效联结起来,缩短农产品流通的渠道,提高效率。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农产品营销的专业经纪人,以现代的市场营销理念对农产品营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及实施,推动农业营销的发展,将农民引向大市场中,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通。
第四,政府对农产品营销的政策支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农业经济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发挥自身作用,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完善市场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如采取补贴等财政支出的手段支持蔬菜等季节性农产品的流通,为农产品营销构建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其次,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行为,保护农业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将农业营销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合理推进。再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与监测标准,把产品安全与质量合格摆在突出位置,向市场提供优良的产品,以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与形象,这也是成功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为农产品的营销创造了越来越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自我创新、自我完善,推进农业产品营销能力的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市场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吕一林.市场营销教程(第四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05
农业产业的类型按生产对象通常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按投入多少可以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可以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不论哪种类型的农业产业都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同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身的优势,对农业产业而言,其包含多个环节,包含产前、产中和产后,细致讲解包括采购、运输、加工、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农业产业的竞争既是综合性的竞争,也是多环节的竞争、选择性的竞争,要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多方位、多角度的提高竞争水平,才能使我国的农业产业立于不败之地。
1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同时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效的结合,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2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龙头企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这类企业已经形成规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中的代表,是农业产业当中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龙头企业不同于中小型企业,它已经形成规模,具备完善的发展经验,具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极大的带动性,同时集科技创新和资金融通等优点,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巩固作用。我国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要想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必须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经过组织内部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否则企业很难立足。要想长久立足并参与国际竞争,核心能力是关键。同时龙头企业还应该搞好资本运营,谋取生存的同时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要注意做好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的市场,并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作为农业大国,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下功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大问题,甚至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不畅,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我国要不断加快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努力实现农业自检体系,完善相P法律法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行业协会
发展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总体思路是:一方面改造现有部分农业行业协会,使其真正向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试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培育发展一批新型农业行业协会。所谓“新型”农业行业协会,主要特点是能真正发挥促进行业发展,保护行业合法权益,约束行业自律的功能。
5加大对农业的改革支持力度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有长远打算,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同时要立足过渡期,尽量减少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冲击,缓和农民就业压力。
政策方面,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尤其是加快好品种、新品种的推广。同时要关注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合理实行优惠政策,例如在税收方面可以适当的调整。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理补贴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面。致力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变农民原始思路,培养农民创新意识,提高农民学习能力。
6结语
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关系到我国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对综合国力的一种考量。我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要注重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行业协会;在加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共同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出一力,以通过壮大我国农业产业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春香,宋玉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J]. 技术经济,2005,(02).
[2]刘春香,宋玉华.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侯石安.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财政支持[J]. 商业时代,2004,(24).
[4]游士兵,肖加元.农业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J]. 中州学刊,2004,(05).
[5]王中年.如何解决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问题[J].农产品加工, 2012,(09).
[6]董建军,袁奎明,宋泽,陈业兵,焦其庆,隋杰. 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探讨――以山东银香伟业集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9).
篇4
从产业集群实践和已有的理论研究看,产业集群有两个基本特征:地理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产业的关联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集群的优势来自于集群内部各主体的互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内在机理的各种解释,如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合作创新、知识溢出和外部效应等都是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合作与竞争一般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交易的基础之上,目标应该是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质量。地理的邻近不仅有利于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增加互信,加强合作,而且也便于了解竞争对手,知己知彼,营造了一种竞争气氛。可见,地理邻近性为产业集群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产业关联性是集群内部互动的基础。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产业集群互动不仅包括集群内部互动,也包括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内成员之间的协作与竞争。
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地理相近地域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持的组织结合体,故农业产业化集群也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但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农业生产的技术特征又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特征。从目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一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提倡农业产业化集群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引致产业的提升,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由于相关产业不断聚集,所以人口与资本也不断向产业区集中,使农村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化的关系明显呈正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一种互动互利、相互依存、同生同长、共生共荣的关系。
2.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集群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发展。特别随着生产销售等网络化的发展,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集群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就地转化和劳动力价值提升。
3.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区域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Isard(1956)认为集群经济其中一个形态就是地方化经济(localiozationeconomics)。许多相同性质或相近产品间的关联关系使企业集中在一个区位中,使该地区因某一产品或者若干产品增加而获得经济的发展。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容易使企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通过在地理空间集聚并相互联系而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和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2.充分利用外在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集群效应的优势来源于集群内各企业共同分享公共资源从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分享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形成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组织形式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共同的区域和产业文化背景下,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其可以强化合作,增强诚信度,形成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降低企业间合作和交易成本。集群社会资本,即指集群内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基于网络关系的信任与合作的能力,是集群企业互动的“黏合剂”,从而使得集群企业发挥单个分散企业无法发挥的群体合作优势,是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关键要素。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社会资本实质上是一种能力,其基石是信任。集群的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且伴随着市场的需要更有利于集群内的产权激励和其它组织形式的出现。
4.农业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区域创新。首先集群加剧区域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追赶效应”;其次,知识外溢和扩散有利于相关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并能够引起生产率提高。对于默示知识,一般只能通过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来传递,有理由相信农业产业化集群使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区位邻近优势,获取有关知识。越来越多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来自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成功创新非常重要;再次,众多企业集群在一个地区内,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能够降低匹配费用,使协作成为可能,这样加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5.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大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地方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农产品服务等涉农产业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因其创新活动更具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地域品牌。当农业产业集群在某一个地方进一步集中,会反过来提高和促进当地农产品品牌化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升品牌化地域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化地域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促进品牌化地域的综合协调发展。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一些依托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农业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
波特(*)分析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集群的结构及其竞争优势。该集群包括了680家商业酿酒企业和几千个葡萄种植园,以及众多的葡萄储存、灌溉和收割设备、包装器材提供商、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公司、消费类租贸易类的酒类出版物企业。文献显示国外已被广泛研究的农业产业集群包括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
与国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它们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本模式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其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产业集群基本上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两种,其中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农业集群总数已达到440多个。从主要类型和相关问题角度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通过农业工业化生存方式建立涉农业产业化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蔬菜批发、种子生产等不同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和相应等级群群落。
2.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化示范集群。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逐渐形成基础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农业服务化及科技创新群落。
3.通过新兴的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都市农业服务业集群。例如信宜市发展就是以典型的新兴的贸易服务集群为代表,带动周围城乡农业生产集群发展。
4.关联产业发展的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
5.大企业繁衍和小企业集聚形成农业企业集群。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很多企业为了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不得不剥离某些业务,这样形成了很多小企业。也有些小企业以前是作坊式劳作,在获得了新技术和资本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未来可利用模式
1.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点是农业的区位性和生物依赖性。农业走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道路,形成农业企业集群产业化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定位当地的可利用的特色资源,这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实现农产品强势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新的龙头企业和辅产业发展,逐步奠定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
2.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产业集群有个重要特点是如何降低相关成本,而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必然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另一种可选择模式。从规划建设“谷”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先要有相应政策将企业引入其中,即筑巢引凤,还要有相应政策将已入园的企业留住,光有土地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重要的是在入园的企业之间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一个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使企业融人到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中。只有企业集群在当地具有根植性时,集群中的企业才能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优势,从而使“谷”模式的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3.“小商品大市场”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家庭作坊和民营企业手工生产以村为单位集聚,可注册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优势行业,促成以外销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集群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专业村集群模式,其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是集群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专业化分工与企业间网络化联系以及经济总量等问题,是该模式中值得深思之处。
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由生产链和生态系统构成。通过每一条生产链、每一个生产链上的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农业结合的集聚生态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闭合的农业生态集群网络,使农业生态集群网络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5.其他模式。有关农业产业集群模式还有很多,诸如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有计划有选择地利用外资以形成本地产业链的“效应”模式、具有共用产品特性的“网络化”模式等等。但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适应不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要求。
四、目前农业产业化集群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措施
(一)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障碍
1.农业生产过程连续性难以形成中间产品。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割性,离散性和中间产品的交易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非农产业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工序型”企业,每一个企业仅完成最终产品的一道工序或者仅生产最终产品的某个零部件,形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工序型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性强,形成了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农业与制造业相比,农业生产过程虽长,但农业自身的生产链却很短,仅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农产品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有时分离,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劳动时间的间断性并存,这一特点限制了农业生产链自身的延伸。
2.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弱。产业关联性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特征,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效应,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是协同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业处于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并存阶段,农户在无需任何主体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绝大多数既可以无需加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后进人市场。农产品本身具有两面性,决定了农户生产和经营方式具有两面性。从传统观点来看,农户可以一家一户地完成生产过程,也可以联合起来完成生产过程。这样农业的生产经营容易走向封闭性。这一特点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业产业关联性产业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丧失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一个基础。
3.农产品生产技术相对稳定,企业之间的合作又容易受到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决定了农业集群容易被复制和合作关系容易破裂。产业集群的优势来自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之间密切关系’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技术开发必须和当地环境有效结合,决定了农产品生产不确定因素远远高于工业产品生产,影响了技术在农业生产集群中积累和创新,这样集群本身容易产生迁移。合作是产业集群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方式。集群企业之间的广泛联系便于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性带来了企业间行为的长期性,基于合作中获得的远期利益,合作伙伴都会尽量避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了企业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期。但是农业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这种特殊资产的专有性高,(例如果业,畜牧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关系的柔性差,生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存在时滞。这些因素不仅使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机构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加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这一优势较欠缺。
4.农业产业化集群缺少相应的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制度。首先农业产业化集群需要与集群相对应的相关制度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同时企业缺少有关市场、技术开发和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而这些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集群内企业无序竞争和产品本身的缺陷;其次,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容易脱节,这要求农业产业化集群经营要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和方式;再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制约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由于农民比较注重短期收益,而有关龙头企业又受到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农户短期利益和有关组织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措施
1.农业产业化必须依赖于农业关联性的非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过程的不可分性使农业的生产链短,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两端延伸农业生产链,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系列化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要依靠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集聚,发挥集群效应。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单一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复合化(从几个涉农产业整体来看)发展结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可见,与农业相关联支持产业的充分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条件,只有农业产业关联的支持产业均得到发展时,才可能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
2.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平台,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关联上,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既要重视提高整个企业集群在规模、设备、资本、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硬竞争力”,也要重视企业集群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软竞争力”。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要素重组和联合,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土地制度 协同效应
土地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土地制度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供给作用,其一,土地资源的流动与配置是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成条件;其二,农业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点以农村或与之邻近的小城镇为主,集群企业或农户以土地的占有和利用完成集群的分工与协作,因而土地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具有协同效应。
土地的规模供给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创建产业区结构下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在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小农户进行技术创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弥合知识和经验技能差距成本以及弥补缺少外部条件的成本都会随之上升,通过区域专业化与规模化可以克服这些发展障碍。农业产业集群中专业化与规模化之所以引申出土地利用的专业化规模,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中机械与技术对土地利用面积的不可分性和配套性产生的规模效益。
土地资产的流动性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催化剂。农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特征具有与土地资产流动性密切相关的特征。第一,土地资产的直接聚集。首先,由于土地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需要,土地须经产权人投资于特定的农业经营领域,既可以是法律权利的流转,也可能是土地利用方向的改变;其次,土地作为融资手段为集群企业和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提供资金,并投向集群产业。第二,土地资产的间接聚集。即由于农业产业集群导致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土地归并、流动,形成产业集群的专业利用与规模化。
土地是国家支持农业产业集群的物质中介。农业产业集群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新的资源组织形式提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各国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农业发展的集群模式,其作用点多以土地为中介展开和传导,包括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土地规划法中详细划分农业用地用途,并在分区管制的基础上作出农业集群产业区用地规划,行政程序是土地用途转用申请。①二是政府通过公共投资为农业产业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补偿资金。三是集群享受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补贴。农业产业集群下的集群企业和农户自然享受财政补贴的公共支持。在间接调控方面,实施免征农业税的财政政策,提升集群内农业经营主体的价格竞争力。
现行土地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冲突
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不乏特色资源,自然禀赋和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明显,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在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土地生产要素完全市场化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则,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在竞争机制的推动下快速地生长和提升质量,最终完成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而我国是二元制的社会结构,农村没有形成统一的土地市场,导致现行土地规则不能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性激励。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有着诸多方面的冲突。
农村土地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性目标相冲突。产业集群以创造集群组织和集群内组织的最佳效率为目标,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为农民提供生存保障,实现土地权利的公平配置,这极大限制了农村土地的市场,根据某学者“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不足10%”的判断②,土地的非市场化必然降低相关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进而引起农业产业集群市场动力不足。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目前使用的是把产业分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种类别。农业产业结构指在农村经济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本文从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环境和特殊的地方为起点,通过多方收集资料,阐述了自70年代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曲曲折折,集中体现了其主要形式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现状
1.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自70年代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比较大的变化。长时间的变化数据来分析,三次产业的一些分析数据有较大的变化,产业的一些结构也正确的前进着。1.1.1产出结构变动第一产业的数据向下波动。70年代改革的初始,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例大概30%,然而在2007年的第三季,降的很明显,降到了10.97%[4]。第二产业在GDP里的数据走向是先上后下曲折变化的,从全体分析,没有发生改变。GDP中,第二产业在1980年到1990年的48.22%到41.34%左右,然后2007年,又回升到50.27%[5]。第三产业占GDP的数据稳定的向上波动。从1976年一直到1980年的时间内,第三产业在GDP总体的结构里占着的份额都没变,但是1983年后,第三产业所占的市场分布变大,最终1985年赶过前面的一个。又过了17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额很小,只有3.07的变化,而17年之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例逐渐的下跌。1.1.2就业劳动结构的变动这些产业可以使用的农民劳动人数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第一产业所占的劳动力比例从70年代改革初始就逐渐的向下,而且在1978年到2005年是70%~50%;另外两种产业的劳动力也改变了,在1978年至2005年分别增加了6.5%和19.2%。
1.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从整个现实情况分析,农产业的现代的结构在最近改革后,正是出现了不错的形势,各种产业和科学管理方式获得快速的推行,已经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适应,比较全面的实现了公民生活和国家的愿望。然而现在的农业结构面对的条件和环境,不仅和过去非常不同,而且要达到的目标也超出平常的阶段的要求,现在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下:1.2.1农村产出的类型、质量仍然不优秀,谷物品质突出的少虽然农业生产的优质性、多样性和专用性发展的比较快,但依旧落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一些农产品优劣方面的难题依然存在,而且农业竞争水平的无法加强,使得对农作物各方面的投入增多。1.2.2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我国普通农村人的组织化水平不行、土地经营规模不大,难以发展有规模的经营,使得我国农业产业中原料与加工品的比例不平衡,农产品包装、加工、保鲜、储运等发展落后[6]。在目前的时间内,我国农产加工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证湿度、存仓、递送、外表装饰、出售等环节的基本设施差,与国外相比差的不是那么一点。1.2.3农业产业结构突破单一的种养殖形式,向销三方位经营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新的发挥后,农业产业结构明显的产生了大的改变,其中农业比例慢慢的减低,不是农业比例慢慢的增加,鲜明的表达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百姓的渴望。一些数据表明: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的发展加快,却缺少市场,我国农民可用耕地面积减少,但是产量逐渐增多。几年以来,在全国范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很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不错的好评。例如全体充分的增加标准,整个农业组合构造的优化,部分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结构更加合理。1.2.4我国农业科技金钱类使用不充分,粗放问题凸出,产业优化困难工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农业带来强大的推动作用,劳动效率只是用资源更多累积下来的,劳动使用的最多。资金的投入使得农业科学和农产业构成的优化条件有差别:一个是专业知识了解的太少,普通技术经验多,但是核心的能力,尤其是再生方面技术实验少;再者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现实需要没有结合在一块,成不了面向社会、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原则与推广制度;最后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加上大部分的农民还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情况下,使得农民无法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些困难。
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1976年开始,产业构成不均衡情况仍很明显。直到现在,产业层次的相关规定作用仍然很有限,政策发行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构成不均衡状况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不均衡形势呈现持续的变差。
2.1农业产业化管理水平低,大部分农村的地方性优势不明确
从现状分析,农业的比较利润不高,使得现在拥有的农业资源批量的丢失,这不只是消除了农业的基本层次,而且也威胁了乡村基本经济机制的修改,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亟待突破的难题。如今,农村的起始条件还很弱,产供销的发展一直呆在原来的位置。所以,在发挥农业产业管理的时期内,分别对不一样的地方依据其特色来发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农业奠定的基本依旧不好,农业地方的优势不充分,大部分特色经营规模不大,比较优势使用不当,农业产业化壮大速度慢,农民改善日常开销的条件没打稳当[7]。我们要学会好的丢掉坏的,准确把握存在的结构优化的要点,以特色出发,发展有地方特点的农业主导农作物,发展有地方特点的基本产业。
2.2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需要具体的科学性、永久性
我国的农组织结构一直都是产出与畅销分裂开的状况,农组织的范围小,使农业产业持续受阻。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长时间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在产中领域,而注意农产化开始、中间和结束的科研性质的研究不多。农业科技的实时应用、规划普及与长久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超速度的壮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益,使农民生活变好[8]。然而实际情况是,农业有关的一些研究在日常运用上普遍的效果不大,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各种种田产量的贡献率只有30%,美国的水平大大的高于我国。
2.3农业投入资金不足,带头公司不多,农民的学识水平不高
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平常的发展壮大中、农业产业化经营许多的内外因子里,最常见的就是资金聚集的不容易。农村金融机构一直是农民发展需要的金额的“抽水”机构。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抽水坝”、“马泰效应”逐渐凸出。没有一些有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农产业化经营的总形势与那些走在前列的比,确实有区别。农村普遍的留守种地的是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普遍不识字、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导致农业难以得到推广。
2.4农业产业结构大多是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合格,而且谷物成本高
农业资源按人口平均后很少,而且家庭经营的规模不大,大部分的农产品成本太贵,导致大部分农产品的成本超过国际成本,竞争能力低。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竞争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小麦、黄金谷等农产品的成本价格不同程度地贵于国际的成本价格,一般比进口产品到岸价高20%,一些甚至高于60%,产品成本竞争劣势[9]。
2.5农村的组织管理效果不高,农产品产出率低
现在我国农业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低,而且企业实力弱,重要的是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我国农业的日常产出大多数不符合美国的标准,农村推行的家庭承包制在以前是最好的发展政策,但是现在由于管理水平的低下,科技的不发达,农民们的管理制度低,与国外农业相差很远。
2.6农民面临严重的压力,农业产业结构不平衡
我国农产品种类不多,质量不高,大部分还不符合出口的基本要求,在非价格竞争里的地位也很低。有关专家测算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扩大农业的种植面积,会减少农民的就业机会,而农村工业化发展落后,相应地提供工作机会也会受到影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形势会更加的不好,使得农民面临严重的痛苦,也会导致农产业构成的不平衡。
3完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3.1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无曲折的改善的保护力量。它在农业产业构成和优化中可以发挥优势的表现为:3.1.1明确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结构恰当的理清农业管理和产品之间的比例,精准的判断出它的壮大意愿。由领导和专家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让农民明白种植的方向,是政府的责任。3.1.2制定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划政府在实验的数据上得到的经验,可以给农民们参考,在种植的时候采用科学的方法。不仅推行自己的发展政策,还要学习国际的经验,分析国际的先进理念。3.1.3提供公共物品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奠基地位的是农业基础设施。我国农业化方面的知识很少,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进步。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3.2依靠科技的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
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是农村和城市的快速进步的非常大的动力。这都是经过实践来来回回验证的结果,也曾经是历史证明的结果。科学知识要从供给和需求两者的特点来决定投入产出状况、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来壮大农业产业结构。从供给层次分析,科技对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很强,是首先增加劳动力素质,缩短生产的流动过程,扩大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生产效率等方法来实现的;按需求分析,科技对产业构成的决定不多,主要是方法、开销和需要不同,根据需求组成的波动来达到愿望。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融合在一起,共同明确产业结构的发展[10]。目前,要完全消除农村实用变革的种种阻碍和规矩,例如平台太少、推广不多、太冒险等,就必须在不断的努力持续研究农业,将培训、发行、学习相结合。一是快速的让农业科技制度立法;二是加强农业专业知识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劳动效率;三是不断的完善农推的制度,改善优势物品的绿色通道;四是鼓励农民学习科研成果;五是加强优良品种的开发,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开发出质量好产量高的谷物品种。
3.3注重市场层次的导向功能,扩大流通范围
在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中,重视市场引导方向,指导农民可以按照生活的需求,适当的安排产业结构和生产形式,让资源优点变为市场和生产优点;要发挥机关单位的大方面的影响,让市场作为发展的指标,增强农产品市场体系机制制定;要继续各种农产品通畅机制的量变,改善农产品生产不畅等缺点;要合理统一规划,增加基本设施,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的设施,逐渐完善销地批发市场制度;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整套设施的建设[11];努力的把批发大市场制定规整,积极发展中间的交易圈,完善资金支付的方法,慢慢向公平价格竞争、多样化等办法靠近;充分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保证农产品尤其是新鲜的产品的运输通畅。
3.4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管理,达到农业产业链建设标准
现在的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还在前期发展阶段,政府要增加交流平台,加强必须的关键点。农业产业结构、管理有协议、网络、快递和价值等管理。形成高级的种养加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管理、通道、价格和送递的联系与合作,将这些相关的链条变长并巩固牢实,让农产品的营养检测合格和竞争能力变强,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使农业产业结构变的平衡发展。
3.5实现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共同发展
加强乡镇崛起企业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格局的壮大很是有意义。带头公司和微小的工厂共同发展也是专业协会的意愿。到现在为止,大行业顶尖力量的推动作用是大家一致认同的事,优势的农产品是农合作的部门的重要产物。在专业协会试验点设置的地方,大部分的农民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劳作,对此情况我们不能忽略。大的公司也正是一个人或者几个合伙人从零开始发展的,农业是城市的企业生命的源泉。带头公司的作用很多,但是不能太依赖于带头的推动作用,它只能对一些曲折起作用。国家的扶植补助某些行业,中心点应该是专业协会。80年代到现在,一直都是农民自由种植,这不仅受到市场的严重限制,同时也不利于农民的生产积极的心理。虽然在2000年后成立了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但是它没有起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和农民稳定收入的作用[12]。不管是哪个发展都需要我们提供更加有优势的环境。
3.6增强农村科技培训,改善农村农民的就业结构
彻底的消灭文盲,持续的让农民的知识量增长是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发展的基本良策,农民应该听从乡里安排,积极主动的参加农民培训,尤其是抓紧儿童青少年,更要重视弱势群体要求,教学要有范围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毛根林.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1-45.
〔2〕龚仰军,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5-18.
〔3〕房朝君.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4):8-10.
〔4〕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月刊),2007,(6):15-17.
〔5〕王业涛,王清.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5-18.
〔6〕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6):11-13.
〔7〕曾贝.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思路〔J〕.内江科技,2009,(5):6-9.
〔8〕林维柏.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0):5-8.
〔9〕连成顺.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9):8-10.
〔10〕蔡国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及其突破思路〔J〕.金融与经济,2009,(6):10-13.
〔11〕杨万东,丁宁.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3):19-22.
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概念;基本特征;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一直被认为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进而推进农业市场化和持续增效,但由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大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且受诸多前置条件限制,实践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尽管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但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绝大部分农区并没有如山东等地一样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不明显,值得深思。
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山东,当时潍坊等地突破了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高效种植产业。继而在市场作用和政府扶助下,纷纷建立起农产品后加工及相关服务业,并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稳定的产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也因此由传统农业大省逐步成长为农业强省,成为各地观摩学习效仿的榜样。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就是在总结山东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借鉴二、三产业发展思路,尽可能还原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特质,将目前相对独立的涉农各要素充分组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多年来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个涵盖了产业化思路、目的、效果、特征为一体的,十分完整具体的理论定义: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地方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1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要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2区域化
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2.3专业化
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
2.4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1-2]。
2.5一体化
一体化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2.6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2.7社会化
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和运行。
2.8企业化
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3农业产业化推广的局限性
3.1山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尽管山东在农业产业化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成功的关键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并非进行传统粮作种植。如寿光的蔬菜、烟台苹果、葡萄产业等,并取得了先发优势。这在说明了产业化应该建立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同时也决定了其不可复制性。毕竟我国对农业的战略诉求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绝大部分农区也都是以传统粮棉油生产为主,同质化较重,特色并不明显。即便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也不能要求都去发展特色生产而放弃粮食种植。
3.2没有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性问题
制约粮作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使得农户难以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其劳动(下转第365页)
(上接第363页)
力价值的充分转化,从而使农业长期处于隐亏状态,这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所能改变的。农业的“不挣钱”制约了生产主体,即千百万农户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这里就包括资金、科技和劳动力的投入,反过来又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单产的提升,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3]。而农业产业化,无论是采取什么模式,都主要是在小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上做文章,并没有着力改变土地分散经营和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3.3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其相对发达的外向型商品化特色农业起了主要作用。特色农业往往就是高效农业,其生产效益足以承载农户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转化,使山东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特色农业的高效是传统粮作农业无法企及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特色农业,在结构调整中“逼民致富”和在企业农户间“拉郎配”,只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3.4农户市场农业意识低下
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结合上,小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谈判能力弱,使得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造成了农产品的增产增质却不增收,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来主导。这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的制度设计。事实上是农户与企业本身的利益很难调合,农户不但存在谈判力弱的问题,践约能力也很低。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户或者高价别售,或者求售无门,而农户的分散使企业和农户间诉讼成本高昂,所谓的农业订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一纸空文[4]。
4结语
因此,被饱受“三农”问题困扰的政策专家、经济学者奉为经典的农业产业化,远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解决农业增效的根本办法还是土地的集约化、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因此,不从土地制度上加以变革,任何技术上的改良措施都如隔靴搔痒,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
5参考文献
篇8
一、目标任务
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帮扶的优先地位,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和困难户自主种养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切实提高困难户的家庭收入,建立完善经营主体与困难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帮扶对象
全区建档在册农村困难户。
三、帮扶模式
鼓励困难户依据自身条件,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休闲农业等产业,脱困致富。培育、引进和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困难户脱贫。
1.特色种植业。立足区的区位特点,支持困难户因地制宜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精品瓜果等产业。
2.特色养殖业。推进生态养殖,支持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家禽养殖和渔业循环养殖,鼓励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3.休闲农业产业。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据区位优势,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引导困难农户在园中就业或从事配套服务,鼓励周边农户通过乡村旅游产业获得就业和经济收入。
四、帮扶措施
(一)落实农业产业帮扶政策
1.新型经营主体补助。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称号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奖补。新获得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次性给予40万元、10万元;新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省级示范联合体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补。对当年新认证的“三品一标”,地理标志奖励3万元、绿色食品每个奖励2万元、无公害农产品每个奖励1万元,有机食品每个奖励0.5万元。
2.设施大棚补助。新建连片钢架3000平方以上,每平方米按照30元标准进行奖补。
3.稻渔综合种养补助。对新建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通过市级示范基地评比验收,每亩补助设施改造费用300元。对获省、部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20万奖励。
4.休闲农业示范补助。对新创建的市级农业示范观光园,每园给予10万元补助;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农业经营主体,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补。
(二)丰富农业产业帮扶举措
1.开展技术帮扶。对有意愿发展种养产业的,由农业主管部门安排技术专家给与技术指导。
2.帮助提升技能。对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困难群众,在当年职业农民培训中优先安排。
3.帮助推介农产品。对困难群众生产的农副产品的,优先推荐参加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4.组织参与帮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项目申报和表彰推荐中,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带动困难群众脱困作为必备的考核指标之一。
五、工作要求
1.明确职责分工。农业农村局发挥牵头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帮扶工作。各镇、街为实施主体,负责帮扶组织实施、检查落实等工作。
篇9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集群;乡村振兴;陕西省
庞程等指出,为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建设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机制[1]。卓武扬等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升级农业产业集群,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与高校的合作,加强涉农企业自主创新;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各类主体参与农业产业集群的积极性;重视农业产业链延伸,注重特色农业品牌策划,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促进特色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2]。唐燕指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市场推动以及政府、农户和加工企业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乡村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注重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全面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3]。已有的文献论述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等,对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特征
从古至今,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经济市场环境的改变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农业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强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4]。实质上,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的更高级组织形态,是“带状经济”“链状经济”“区块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再升级。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有以下5点。一是网状的产业链。农业产业集群涉及众多相关的产业服务部门和组织,具有产业链长、易产生新的分工环节等特点,逐渐分化和吸聚越来越多的组织,使得农业摆脱自给自足真正实现产业化。二是农户是基础单位。农户是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单位,他们为基群内的企业提品和原料,同时需要企业和组织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众多农户的参与使得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三是建立完善的农业合作体系。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代表众多农户的利益,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和政府机关等进行集体谈判,维护农户集体的利益,约束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盲目竞争行为,这催生了发达的农业合作组织。四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农户发家致富,带动了地区经济腾飞,增加了税收,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五是地方文化根植性强。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特性、地方情结使得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文化根植性,地方文化色彩浓厚,农业产业集群各具特点,各不相同。地缘、人缘和历史文化使当地的农业产业集群不容易进入,一旦进入易形成稳固的联系,社会资本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2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具备良好的地理优势,纵跨3个温度带,拥有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生态多样,特色鲜明,同时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农业科研机构),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诸如苹果、小麦、玉米、红枣、牛羊肉奶制品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副产品。然而,陕西省在具有众多优势条件的情况下,其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特色农业产业链松散
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链衔接相对松散,产业链层转化率低,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延伸存在不足,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高附加值农产品较少,影响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2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品牌美誉度低,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较小。以陕南地区茶叶生产为例,茶叶种植区域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产业效应,没有形成一个代表性的茶叶品牌来打响市场[5]。
2.3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组织化程度较低
陕西省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培育滞后,集群内企业、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网平台搭建不完善,相互提升的效应在集群中表现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陕西省地处中西部地区,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发达,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经济的带动。同时,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缺乏以龙头企业为代表来搭建企业与农户间、龙头企业与散户小企业间稳固的合作共赢的具有辐射性、带动性、提升性、协同性和约束性的合作共赢平台,以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3积极推进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3.1抓住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评选出的2020年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陕西省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集群和陕西关中奶山羊产业集群名列其中。在发挥特色优势、优化区域布局的统筹协调发展原则下,陕西省应以特色产业为优势领军,推动农业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小平面”延伸至“大集群”,相互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化为“互助共赢合作”,以此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支撑点,以区域优势产业为表率增大辐射圈,进行互助学习、借鉴经验、对口帮扶,合作共建产业融合的服务大平台,推动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3.2转变农业的单一功能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食物供给,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功能发生了改变,在保证食物链供给的基本需求上,其又被赋予了经济、社会、产业、科技等多元化功能[6]。陕西省吸引外部资本和外出务工人员回归投入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加速向休闲、生态、投资、观光和文化等新农业集群形态方向转型发展,为农业产业集群走上复合型道路奠定基础。
3.3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支撑作用,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及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推动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高水平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拓展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3.4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发展
陕西省要注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区域地理品牌、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等的打造,发展龙头产业,树立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加强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延伸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拓展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广度。
3.5提高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组织化经营水平
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大力扶持涉农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引导,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公司”的组织模式,提高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组织化经营水平[7]。
篇10
1.相关理论明确城镇化将以何种方式影响
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对今后政策的制定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镇化将从以下3个方面来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
(1)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会使得原先破碎分散的土地逐步集中,进而使未来的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要完善农业保险范围和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必须进行发展模式和服务等创新。樊帆则认为,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广阔舞台。汤鹏主则主张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在当今制度下,土地流转制度必然改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因此,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农业生产主体都将无一例外地迫切需要农业保险。
(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必然对农业保险提出新的要求。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会通过加强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组织两方面来提高农业需求、降低道德风险。唐瑾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石晓军和郭金龙认为,农业产业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农产品生产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的本地产业化,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特色农业的全面保险。农业的产业化是一种必然,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人力资本意识的逐步唤醒,就是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多的要求。这里指的是“人力资本意识对保险需求的直接影响是认识到要对不确定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保障,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全面的风险保障意识的唤醒。”这种意识的唤醒进而对于农业保险有着更多的需求。综上所述,笔者将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划分为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人力资本的唤醒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此,笔者搜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各省农业保险需求即各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因变量,来衡量这3个方面在现阶段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2.模型构建根据上述理论分析
可得到以下假说:假设1:土地的集中,农民的收入更多的从工资性收入转向于经营性收入。土地流转意愿越强,使得土地的集中趋势越高,进而使土地用于大型的生产。土地流转意愿越高,农业保险需求越高。假说2: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多地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多元化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假设3:公共教育的普及,对于现有的生活,人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会促进农业保险需求的快速发展。
(1)土地流转意愿。参照曹建华等采用的近似方法,土地流转采用土地流转意愿来衡量。农户土地的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也有人探讨过,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度的指标进行评价。D=(R1/δ1)/(R2/δ2)=(R1/R2)×(δ2/δ1)①式①中,D为流转意愿度指标,D值越大,土地流转的意愿就越大;该指标由相对收益比值R1/R2和相对风险比值δ2/δ1共同决定;R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和土地的流转净收益;δ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R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δ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根据上述公式,笔者对全国各省、市、区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户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标准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
(2)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使得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保持基本不变。对于各省、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笔者选用各省、市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以下简称为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即: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值/GDP
(3)高中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比重。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而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是城镇化的目标和愿景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对于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则采用各省、市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以下简称为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比)。
(4)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反映省份农业保险需求水平的指标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于先是考察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因此,研究中没有采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进行量纲化。
二、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本研究中各省的农业保险收入
来自于2006~2013年《中国保险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第三产业值、高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均来自于2003~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统计分析
(1)省份的农业保险需求变化。摘自2013年的《中国保险年鉴》,因为数据较多,只选取了由北到南的5个省(市)在2005~2012年间其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数据,全国范围内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景况。不同省份的增长速度与增长水平有着较大差异。黑龙江、安徽、湖南省保费增长较快且水平较高,北京市与海南省农险保费收入增长平缓且水平不高。同时,不同省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早期水平出现了较大的“跳跃”,回归分析很难去涵盖不同省份的发展变化,因此,选用相关系数度量农业保险需求与三大因素的关系。
(2)相关性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农业保险需求与流转意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水平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高,其绝对值可以比较不同现象相关程度的高低。
三、结论与分析
全国各省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的方式和增长的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地差异。从各省(市)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来看,大多数省(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并不强,只有黑龙江省、浙江省、湖南省等几个省份的系数达到了显著相关的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验证假设2的猜想;对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有着较大差异,近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高,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弱;除广西、贵州外,其余省份的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对于以上结论分析如下:
1.原有农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方式
高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水平的几个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等都有着厚重的农牧业基础,有着广泛的种植或牧养面积,且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对于第一产业的依赖较大。
2.土地流转因素土地流转因素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没有假设中的那么大。可能受到以下原因的影响:一是逐渐消失的土地红利。在土地红利上,下降了太多。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被卖得差不多了。有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3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7平方米,再过两年,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会超过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的土地资源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再者,中国农村的土地红利价值低微,因为现今农村实行的集体土地制,缺乏基础设施的农村土地成本非常低廉。二是现今土地流转的制度并不完善。土地流转虽然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土地用途改变、保障机制不健全、运作欠规范等问题。三是土地流转的后续安排欠缺。如土地流转必然使得土地集中化,大量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如何解决这部分劳动力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3.农业产业化因素
农业产业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许多省、市的农业保险需求增长与之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山西、江西、河南、福建、贵州、甘肃、新疆等地都表现出较低的系数,除福建省外,其余省、市的发展动力和所依托的产业模式相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省、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并不高,只有0.3%~0.5%。不同省份的工业化水平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因此,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乃至农业保险的推动就有所差别,这个因素许多学者都有研究。
4.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
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与农业保险需求的水平有着高度相关性。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保险需求有着高度相关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教育也具有“迁出效应”。许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们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会在学成之际,去大城市寻求更多的工作薪水待遇与深造机会。由此造成大城市人才的聚集和小城市人才的流失,从而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政策建议由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保险黑龙江、新疆等农业基础较好的省、区,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作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土地流转;现代化程度高的如北京市、上海市和海南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作用性较强。但教育是一个周期较长回报较慢的育才途径,应尽早开展教育改革,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
2.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