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篇1

2、中国的祭祀文化是祀神供祖的仪式,需要备办相应的贡品,然后再对道、德、天、地、神、佛、先烈、祖先行礼、献祭,表示崇敬、感恩、缅怀、酬谢,并祈求保佑,具备系统的礼仪形式与行为要求。

心中的礼德,分为礼仪与礼德两部分,现代人只讲外在的礼仪,而很少型之于内,把心里面的礼德真正培养出来,这是目前教育当中最缺失的部分。虽然名之为所谓“德育”,却而只知道育于表,打造外在的形式,并不知道怎样去育于内,不知道如何真正触动心灵,使心灵产生变化。

3、古代文化所诞生的礼仪,实际上是为了通过外在形式来反馈到心内,使心里面产生礼德能量的变化。所以,我们对于祭祀文化所表述的内涵,要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明白祭祀不是单一的形式表现,而重点是要表述崇敬、感恩、缅怀、酬谢之意。

4、现在每到清明节,很多子女都会到父母或祖先的坟上去转一圈,但由于并没有把身心融入到祭祀文化的精神框架里去,没有真正在坟前表述出对先人的崇敬,所以只是一种盲目的信,的确是有点迷信的色彩。

我们是否能够真正静静地站在坟头前默思几分钟,感念一番:“我的身体来源于你们,你们生养了我,但是我这一生忙于生活,忙于生存,对你们甚少关怀,对不起你们。”

篇2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篇3

关键词:节日复兴;传统节日;节日文化

一、中国节日现状:东冷西热,西盛东衰

传统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和,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和结晶,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终极价值观,鲜明集中地体现了民族精神DNA。但事实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被淡化和削弱。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西方节日纷纷涌入国门,中国传统节日不再是唯一“信仰”,一些传统节日被日益冷淡,甚至呈消亡趋势。

相比照而言,对西方文化的无限追捧和痴迷狂热则迥然不同。比如,每逢圣诞节时街巷商场的圣诞气息声势弥漫,而同时间段的冬至却很冷清。多数人都认可2月14日是情人节,而鲜有人会再去想起牛郎织女的古老爱情传说。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像西方国家以宗教为主,而是讲求礼义忠孝、仁爱康寿,传统节日代表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和历史印记。如果没了这种根基和印记,我们的文明就会失去一些绚丽色彩。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脱胎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节日生存的土壤逐渐萎缩;天伦之乐、以孝为先等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形式被忽略。加上现代商家的刻意商业炒作,现代教育对乡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洋节”契合了当代人的心理,借机求得放松和发泄。他们幸福地过着“洋节”,注入了自己的独特内涵,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在那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日子里将自己陶醉沉沦。

二、以“吃”为突破口做文章的原因

1.“吃”易于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

传统节日的式微自然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包括国民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相关内容教育的力度和方式不当、外国文化的猛烈冲击、商家的放大炒作等。此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难以与现实生活“连贯地对接”,传统节日的内涵不能得到更多人认同,导致氛围越来越淡,传统节日渐行渐远。一些传统节日源于农业文明,有的和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生存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缺乏现代人希望的生活习惯和浪漫气息,这让富裕起来并开始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人提不起兴趣。因此,必须重新挖掘和发扬节日文化内涵,寻找到其与现代人的沟通桥梁,让节日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重新对接。

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便可以承担起这个沟通桥梁的作用。“吃”是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几乎每个节日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有众多的节俗,而每一个节俗都伴有吃食。这种吃食带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如年糕、馄饨、春卷、粽子、月饼、汤圆、酥油茶等。虽然现在随时可以食用,但它们主要是供节日时用的。”1可以说,饮食文化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地方在传统节日的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节日饮食文化。节日来临时,人们在准备节日食物的时候是最热闹的时候,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有着各自的兴奋点。各式各样的节日食物充实着节日的内涵,把节日文化直接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世代相传。饮食让一个个符号式的节日有了直接的形象代表,自然地起到了传承节日文化内涵的作用。

“吃”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节日的主要形式活动,不论是什么节日,与“吃”毫无关系的节日几乎没有。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要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从节日的饮食上下工夫能够较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饭这件事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吃”上着眼便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可以让传统饮食焕发生机,让人们吃出节日的味道来。

2.“吃”与传统节日的内部契合

首先,饮食与礼仪有着深刻地历史渊源。常言道:“得温饱而兴致发”。管仲也说过:“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饮食生活本身就是文化中国人在漫长的饮食生活中创造的。《礼记•礼运》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以美味食品敬奉神灵以求幸福是“礼”的本来含义。祭祀时必有祈求,祈求时又往往以饮食为象征,而且当时人的等级地位是以占有食物的多少来衡量。由此可见饮食是礼仪之父。我国周代仪式饮食最为繁复,祭祀神灵、分封诸侯、报捷献俘、检阅军队都要举行宴飨。

其次,饮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食疗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周代已有专管宫廷饮食的食医;《黄帝内经》记载的13种药方中,有2个食疗法;唐末产生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食疗的主要特色有:①因人制宜,辩证施食;②因时制宜:根据时令和水土的不同,选择有利于养生的食物。

第三,饮食中蕴含着中和观。《中庸》有言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烹饪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烹饪艺术中的五味之说(五味:咸、苦、酸、辛、甘)源于五行(水、火、木、金、土)。

第四,饮食与娱乐也密不可分:①投壶:始于春秋战国,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投矢其中,中者胜,负者饮酒;②行酒令:推一人为令官,其他人轮流说唱诗词,违令或负者饮酒;③流觞曲水:三月初三,聚会溪边,置杯于溪流之中,取而饮之;④猜单双:将钱币、瓜子等小物件握于手中,让人猜单双数;⑤联诗:酒席上由一人先背一句诗,其他人依次接联诗句。

综上所述,饮食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单纯地说如果只注重吃就会变成“吃节”是片面的,有失偏颇。

三、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求得统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蕴涵了深厚的中国的文化。传统节日的特色饮食便是深入到了文化的内层,中国人对饮食方面颇有研究,早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说。传统节日中的特色饮食,便是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中国有很多在长期的历史文明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文化,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继续得以保留,从而延续中国特色的文化瑰宝。比如,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过年吃饺子和年糕;元宵节时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团庆贺团圆;除夕时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等。“吃”完全可以算得上很多节日的重头戏,如果与“吃”相关的民俗得以被良好地继承,则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也便指日可待了。反之如果我们再不予以高度重视和采取措施进行保护的话,中国传统节日便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线,甚至有消逝和绝迹的危险。

以“吃”打头阵,讲究“食尚”生活,通过“吃”来带动公众的节日意识和文化产业观念,从而扩大传统节日的受众群体,将传统寓于现代之中,在现代中追寻传统的记忆,这便是中国传统节日发展的良性道路。

注释: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11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参考文献: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4.

[3]张建宏.中国传统“节日饮食说略”.《餐饮世界》.2010年第1期.

篇4

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50―0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但近年来,异族文化利用汉民族的包容性迅速发展蔓延,对汉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外来文化的涌入,而要从我们自身查找原因。我们认为,国门打开后,我们只重视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及相应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教育,一些富有民族特征的传统节日被淡化了,这不能不引起全民族的反思。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阵地,向我们的后代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怎样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教育,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呢?

一、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淡薄了。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与我们只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内涵的挖掘不无关系,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不能有机地融合,反而相互割裂了。因此,他们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不断充电学习,让他们“走出去”,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与文化部门沟通交流,扶持一些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促使其素养快速提升。同时,也要“请进来”,让一些国学研究者做专题报告,进行传统文化辅导,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尽快得到提高,真正承担起教育后代的重任。

二、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增强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让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如已被人们淡化了的“乞巧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关这方面的古诗词不少,不仅仅要把《乞巧》《嫦娥》《寒食》《清明》等诗篇编入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们在授课时把分析字词句与优美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尽管有的教材已选了这些诗词,但教师只注重词句分析,对传统节日人文内涵的挖掘重视不够。编审教材时应组织精兵强将编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的份量及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也应立足当地,根据个人情况,选编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加大传统节日的知识容量,突出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授。

三、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

篇5

近日,记者采访了著名国际民俗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请他谈谈对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洋节热”的看法。

记者:万圣节刚刚过去,圣诞节又马上要来了。近些年,“洋节”在我国,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很受欢迎,年轻人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乌丙安: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坏现象。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一直认为,这种文化身份,就是“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我都有,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元素我兼有”。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深刻认同自己的文化,也要放开眼光,去探寻和了解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这才是大国的气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法国人用餐时非常讲究餐具的使用,这是特有的文化。我到法国朋友家做客,一餐饭从头至尾我对餐具的使用都非常符合他们的习俗,他们很尊敬我,认为我懂他们的礼节和文化。但是,反过来,他们却不会用筷子吃中餐。这就是文化认知上的一些差异。一个大国,应该是开放和包容的,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特性,这样的国家,文化财富是最雄厚的。

但是,在“洋节热”的现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过“洋节”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些节日的传统和文化内涵。“洋节”的风靡一时,多是因为商业的炒作,这使很多“洋节”变成了购物节,商场大搞活动,甚至通宵待客。拿圣诞节来说,我们就过的一团糟。一位德国朋友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圣诞老人早早就回北极了,不来中国,因为圣诞夜中国灯火通明,人们天不亮不睡觉,没法送礼物。”传统的圣诞夜是非常安静的,人们很庄严郑重地做弥撒,然后孩子们都早早睡觉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他们绝对难以想象过一个通宵购物的圣诞夜。

所以说,“洋节”的火热,并不是因为大家了解节日的内涵从而去喜欢它、庆祝它,也不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介入和交流,而是商家为扩大经营刻意的炒作。这样过节,是要让外国朋友笑话的。

记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过“洋节”很热心,但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似乎有些缺乏热情,甚至很多人并不是那么了解传统节日,不知道它们的文化内涵,不知道这些节日到底该怎么过,所以也就过的没什么滋味,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乌丙安:是的。既能过好自己的节,又能过好别人的节,是文化上真正的包容和沟通。但是,只向往、只懂得过别人的节而抛弃、冷落自己的节是悲哀的。其实,这并不是这一代年轻人中存在的问题,在“扫四旧”运动中,很多传统节日文化被破坏,这导致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一代人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不知道该怎么过节。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几千年文明积淀而来的,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美好的情感寄托,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如尊敬祖先、孝敬父母、感恩自然等都在节日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体现。可以说,传统节日文化连接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对外界展示的一个窗口,可以反映、凸显出华夏民族的精神。现在我们经常谈论“以民为本”,其实在这方面,节日是最突出的体现。而且,节日活动最能体现我们的和谐,所谓“不和谐不成节”,它可以集中地展现民众的生活气象和精神面貌。

我们的节日,从古至今一直是民众在传承、在保护,是在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中传承下来的,是活着的传承,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实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我们的传统节日过的越来越有滋味了,很多好的传统依然在延续。

记者:传统节日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保护,特别是端午节成功申遗给了各方面很多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如何保护和弘扬?端午节的成功申遗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乌丙安:传统节日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传统节日过得好,正是我们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端午节的成功申遗正好给了我们宣传传统节日的机会,要借端午节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话题,加大力度宣传节日文化的重要性。端午节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现在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国际上都非常重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申遗成功会更加促进我们保护节日文化的自觉性。

第二,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要按照国际的、现代的、科学的要求去做。参照国际标准和要求形成一套实用的科考方法,发动各地的相关部门,对当地的节日民俗文化进行详细的普查和考察,要至少掌握500个县如何过节。从节日前的准备到节期再到节期完毕之后,都要有详尽的资料记载,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拿端午节来说,有些地方农历四月初就开始准备龙舟、服装、道具了,过节的那天当地有多少人看赛龙舟、多少家插艾草,这些都很重要。考察要非常细致深入,力争做到完美,特别是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节日文化要重点考察,形成详细的《节日民俗志》。

第三,重视节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节日文化传承机制能延续下去,就一定要大众化,要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其重要性。小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易授徒,靠几个人或者一小拨人就能传承下来,但节日的传承需要全民的参与,所以让节日文化深入课堂,普及开去,让年轻人了解节日的传统,知道该怎么过节,节日才能更好的传承。

第四,举办与节日文化相关的大型国际研讨会。有关节日文化的大型国际性研讨会我们还未举办过。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民俗节日保护手法上的研究,高层次的研讨会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有利于弘扬我们的节日文化。

第五,国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弘扬节日文化。要有经济上实际投入,针对一些有特色的、重要的节日,或是在节日文化鲜明独特的地方开展一些国际性的友好活动,提高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第六,振兴节日产业。要重视传统节日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节日产品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比如,依托传统节日发展旅游业,很多外国友人是很喜欢到中国过节的。还可以开发与节日相关的纪念品,但一定要精致,粗制滥造没有文化内涵的商品不会有市场。

记者:现在各地已经逐渐在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开发,但其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给传统节日加上不中不西的“帽子”等。对于杜绝传统节日破坏性的开发,您有什么建议?

乌丙安:这些现象非常值得我们重视,传统节日都是经过千百年积淀、传承而留存下来的重要文化,保护、开发不当,就会扭曲传统节日的本质和内涵。

对于如何预防在开发时对传统节日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的破坏,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篇6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篇7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网络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 内涵 民俗

2010年4月,我校有幸成为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区实验学校之一。两年来,学校课题研究遵循着“依托活动,贴近生活,抓住兴趣,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展“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研究。

一、针对现状,确定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属于一所九年义务学校,有学生2100多人,生源90%是周边的原企业单位下岗工人的子女,生活条件各方面不是很好。许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无法顾及小孩,缺失家庭的温暖;小孩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居住,过分的溺爱、迁就,小孩孤僻、我行我素。逢年过节,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也只会弄好吃给孩子,至于节日的内涵及通过节日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了。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而我们的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奠定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皮亚杰曾经说过:“借助于具体事物支持的活动和活动中获得的教育研究是长久的。”为此,结合传统节日,通过课题的研究,挖掘教育的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从中受到教育。

二、实践与探索

根据对传统主要节庆的内涵提炼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将这些节日大致分类: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我们开展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拟订节庆教育的认知目标和学生实践目标,并共同策划组织节庆活动。

(一)“节庆指南”引导小学生系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因此,可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但一项关于民众了解节日文化渠道的调查中显示,近7成受调查者表示“听老一辈说的”,而真正能系统了解节日文化的,可谓少而又少,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淡化,那些丰富的节日仪式里所蕴涵的对世界与人生的祈求和寄托和那种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也正在或已经消亡。

针对这种现实,在指导学生过春节、清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编辑了《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节庆指南,实验家庭人手各一册,手册第一板块:节日的来由。第二板块:各地方节日的习俗,活动形式、内容,人们的饮食等等。第三板块:同学们你们家又是如何过节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节日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饮食、居饰、游乐)第四板块:节庆剪影(附上说明)旨在引导家长和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时间跨度最长、形式最隆重、活动内容最丰富的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孩子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事实证明,效果明显。

调查前曾显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印象中的过春节,主要内容就是吃年夜饭和收红包,清明节吃糯米饭,而春节、清明节过后,课题组回收的活动手册记录中显示:学生知道了春节的起源传说,了解了春节的居饰文化,熟知了春节的一些饮食文化,能讲述一些节日仪式的含义,同时还了解了本土的春节风俗习惯。比如:在本市内、市郊、老家又是如何过春节的,都有哪些民风民俗,并参与一些当地的活动,践行了一些春节期间的礼仪等。知道清明节的意义、习俗;和家人及同学一起去扫墓,家长配合收集、追溯家族历史和故事,朗诵有关清明的诗文,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魅力,奠定学生的中国根、民族根。

(二)亲历节庆引导小学生切实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各项节庆仪式分别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敬畏自然、怀念祖先、维系情感、体现价值观等,这些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快节奏的现代人过节,简化了节日仪式,大多几乎只剩下饮食这一方面了,因此,在中小学生印象中,清明节就是吃五色糯米饭,端午节就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至于缅怀先祖、家传祖训、纪念先贤、龙舟竞渡、把酒问月等美好意境,早已被各种娱乐活动所代替。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也就没能在中小学生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以“传承民俗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1)组织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大讨论活动。围绕怎样过清明,大家来评说,各班级召开了主题班队会,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们懂得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民间习俗等知识,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传统节日活动。(2)广泛宣传,氛围浓厚。学校借助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清明节文化内涵,要求各班级出一期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使清明节活动深入人心。(3)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上,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这种纪念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党爱国教育。(4)团委、少先队共同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同学们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寄托我们的哀思;向烈士敬献了花圈,队员代表发言表决心;向烈士庄严宣誓。回校后同学们还写了参加扫墓活动的感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此行的重要意义。(5)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我们的节日――清明》实验家庭手册:清明节意义、习俗;家庭清明节活动内容;了解家族历史和故事;收集、诵读有关清明时节的诗文。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不同的程度认识到保护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是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也是我们了解和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如今的中小学生们热衷吃“肯德基”“麦当劳”,穿“米奇”“巴布豆”,看外国动画片……对传统的东西缺乏兴趣;如果能在吃这一方面吃出点传统的意味、吃出点对文化的理解,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就连这些节庆享用的食品都几乎是来自于商店,出于自家人之手的少而又少,一家大小都参与准备的情况就更不用奢望了。如果我们的活动仅仅停留在让孩子“看”的层面上,他们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仍然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更别指望让孩子们从内心热爱这一传统文化。

学校课题组为了使学生感受端午节这个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我们与北湖中社区一起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请社区的领导、学生家长进来,我们买来了粽叶、粽米和赤豆,请学校食堂的师傅给学生传授包粽子的技艺,他们学得认真,也充分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同时在校内举行家庭包粽子比赛,活动中大家互相协作、体会亲情。既增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又从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课题组布置的活动记录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量力而为地参与到节庆的活动中去。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跟家长学习包粽子,哪怕只是看看煮粽子的火候也好;手巧的孩子可以帮助贴春联、贴福字画,哪怕只是扶扶梯子、刷刷浆糊也好;嘴巧的孩子可以为长辈讲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哪怕平铺直叙不够生动也罢;有幸的孩子还可以到民间去跟村民大开眼界:庄严地看祭祀、点香烧纸,虔诚地叩头作揖、许愿,彬彬有礼去农家当客人、学礼数……孩子们回校后的反应几乎一致:学会过节,那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

(四)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且辐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这早已成为共识。但真正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布置让孩子们自己回去过好春节,体会我们的节庆文化的魅力,这无异于布置了一道无法完成的作业。因此,课题组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网络的作用,让他们组织、引导、带领、帮助、利用,这才使得这次“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等活动方案得已落实,教育合力的作用得已显现。

另外,以中小学生落实活动方案,反过来也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影响了更多的人对我国节庆传统文化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因此,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民族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领导

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历史意义,增强迫切感、使命感,提高开展实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北湖中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内容、形式,向所在社区广泛宣传,取得社区领导和群众理解与支持。

(二)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主体化教育环境平台,形成民族民俗节日的意识调查与培养的模式

1. 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1)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2)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 家庭传统节日内涵的升华

(1)家长注重了过节的真正内涵。(2)亲情回归家庭,感恩落到实处。

3. 与社区网络搭建教育平台

(1)建立社区活动实践基地。(2)与社区联合活动。(3)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4. 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密切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中餐主题宴会;应用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本文以中国传统端午节日为例,结合“天中佳景”中餐宴会设计作品,浅淡节日文化元素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节日文化构成元素

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大概分这几点:节期、礼仪、禁忌、节日色彩、习俗活动、节日传说、饮食文化,而这些都可以成为设计创作的元素。例如就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而言,它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涉及到多方面的设计,以食表意、以物传情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日文化元素主要包括:1、节日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女娲说等。2、节日习俗;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等。3、节日饮食;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端午节日元素在宴会设计中的应用

“天中佳景”是通过端午节日文化元素来展现中华民族,如何感念祖先的伟大、如何感念神灵的庇佑、如何感念生活的美好,来唤起人们对国家、对生活、对自己的珍视和爱,回归本我的至纯、至真、至善。一席端午家宴,道出的是端午节饮食的丰富多彩;体现的是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表达的是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诠释的是端午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节日文化在宴会主题构思中的应用

宴会主题的本质是文化,不单是饮食文化的高度凝结,还要将中国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饮食主题文化中,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

“天中佳景”主题构思源于元代画作“天中佳景”。有元朝人画作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画中花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因椋在中国古代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此外,画作上方,怒目仗剑的钟馗和四道诡异的灵符并列一起,悬于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之上,表明这位可敬的神明正保佑着人们的平安。

(二)节日饮食在宴会菜品设计中的应用

菜点设计是菜单设计的核心,要充分结合宴会主题、宴会档次、宴会接待对象、宾客或当地的饮食习惯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天中佳景”菜品以时令节气应景的菜肴为主,菜式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其中点心以棕子为主,是中国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端午饮食习俗。酒水为雄黄酒,即烘托节日气氛又能杀百毒、辟百邪。精致的菜品和吉祥的菜名,烘托了热烈的节日气氛,如龙舟竞渡黄、 鳝嬉汨罗、龙头献宝、五福喜临门等菜品。实物菜单采用竹简刻字设计,古色古香,寓示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与整体风格相协调。

(三)节日习俗在餐桌器具设计中的应用

主题宴会设计是针对宴会主题,运用心理学和美学知识,采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将文化核心表现元素完美和谐地组建在一起。“天中佳景”将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习俗运用到餐桌器具设计中,通过设计元素构建与组合来表达宴会主题。

台面中心装饰物设计以还原“天中佳景”所描绘的节日氛围为主,造景元素包括戏婴图花瓶,果盘,香炉,五彩丝线香囊,钟馗像和两块辟邪祛毒符牌。这些元素体现了端午节气的习俗和传承。戏婴图花瓶让台面生动活泼,因为在端午传统中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祛毒镇邪,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台面布草的色彩搭配以米色、咖啡色为主,凸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特点,二者的搭配,展示传统和现代的融合。餐具的选择上,采用了印有花鸟图案的餐具,既展现了进入五月后大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态势,又能与台面风格协调一致。

三、结论

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天中佳景”端午家宴作品设计,不但实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文化功能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社会基础广泛深厚。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众多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这些传统节日,尽管形式不同、主题各异,但其中所凝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则一脉相承、历久弥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昭示着中华民族之魂。

无论情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我们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资源,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任务,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去年底国务院已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让人民身心得以休整的同时,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文化的自觉。这为我们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开辟了新的思路。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建首善自京师始”,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方面,理应积极前行。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精华,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时代内涵,创新形式载体,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节庆活动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大力发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节日文化,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宣传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主题、内涵、内容、形式、载体,以及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篇10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说到:“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足以见得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传承,取其精华,深入挖掘,植根实际,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俗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时期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以清明节为例,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中国,寒食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则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的季节,新的生命的开始。寒食禁火冷食祭墓,而清明则取火踏青。宋朝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由此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祭奠先祖,传承孝道,顺应天时,亲近自然。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论述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创新。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以上内容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通过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教育,同时有利于和谐理念的灌输。节日文化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引导,调节,以及潜在的行为约束能力。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传递性、承载性、可操作性的一种工具性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众多,而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人们通过了解节日内涵,参加节日活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从教育载体方面来看,传统节日文化有效的发挥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以及导向功能。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看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传统节日所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自然气息等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传统节日所熏染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从环境建设看,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引人走向真善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的良好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四)从隐性教育方法看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方式。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节日文化的熏陶感染,人们不自觉的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隐性教育的角度,节日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适时引导的功效。

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应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