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漫天飞舞着花花绿绿的钞票,路边站着的是“傻了吧唧”的美国投资者,中国互联网业的大小诸侯们,无暇顾及空气中弥漫的泡沫气味,他们要尽情享受这个甜得发腻的美好夏天
有没有泡沫,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坐在深圳市中心56层的办公室里,陈文平深信,因为曾经纠结于这个“有没有泡沫”的问题,他也许已经错过了一波5年来最难得的互联网行情。4月初他参加一场关于新浪微博的估值讨论,很多发言的专家都认为,以新浪为首的中国概念股将为整个互联网股票带来一波红火的牛市,甚至会一直把牛气延续到2012年的Facebook上市。不过陈文平当时犹豫了。半月后新浪的股票从当时的1DO美元出头,一路狂飙到140美元,最近才回落到120美元左右。
5月14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说:中国的网络创业企业,或者任何与中国有瓜葛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一窝蜂地忙于去美国发行股票,这些投资者追捧的被称为“中国概念股”的互联网公司,也许将令今日的繁荣景象,像2000年那个美丽的互联网泡沫一样,最终破裂。
“中国概念”的一天
泡沫?破裂?起码乐淘网副总裁陈虎的感觉是现实还远未至此。至少从5月25日这一天他的所见所闻而言,对中国的互联网业者来说,“泡沫”的破裂还仅是个遥不可及的想象。
很多时候,“追捧”的感觉确实真实地在身边存在,陈虎也很享受这种感觉。钱明显比过去好找多了。仅仅去年6月和今年1月,乐淘就拿到了两笔共计30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并借此在今年第一季度使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照此速度,乐淘全年销售将达到5~7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鞋城。
但另一方面,陈也在为这种超级繁荣苦恼着。看着面前寥寥无几的记者,他禁不住哀叹,“这年头想吸引媒体的注意,怎么就这么难啊。”
陈虎给数十家媒体发去了邀请函,为此他精心挑选了周三这个媒体普遍比较清闲的日子,并租了一辆可以坐50人的大巴,还一直担心不够坐。结果中午出发前,通知的媒体也只来了不到1/3,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他们说来不了――都去窝窝团的会了。”
尽管经营的项目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还有业务上的合作,但从事团购业务的窝窝团意外地在这一天成为陈虎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一窝窝团此前就已经放出风声,将在5月25日举行高盛投资2亿美元的签约仪式,并将宣布启动赴美上市的公开招股(IPO)进程,这一场盛大的会时间正好和乐淘的参观时间重叠。
热闹还不仅如此,这一天的大新闻还包括优酷增发6亿美元“过冬”,刚上市的奇虎360宣布进军社交网络和位置分享平台,当当和京东为儿童节展开网购书籍3折价格战,奇艺网启用“最高清的视频”通用网址,酷6网员工向劳动局投诉公司“暴力裁员”,等等。
不过,这些消息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打乱了陈虎计划的那个窝窝团会。但这个会,怎么看都像是个假消息。首先,公司真正开始IPO,将进入静默期,一般不会公开召开会和接受采访。其实这一天,仅国内宣布启动IPO的互联网公司就有两个,一个是做网络文学的盛大文学,一个是做儿童社交网络的淘米网;国外也有两个,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和美国社交游戏公司Zynga,但上述几家都没有开会。
其次,高盛早些时候接受媒体采访时已否认了投资窝窝团的消息。拉手网的投资人之一、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甚至在微博大爆粗口说“投资窝窝团是侮辱高盛的智商”。“果然越是耸人听闻越能吸引媒体注意啊。”手机响起,一位在窝窝团会现场的记者打来电话为缺席表示歉意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消息:窝窝团的投资果然不是来自高盛。“现场没看到什么签约仪式”,他怀疑启动IP0的说法只是个“秀”,但他也佩服窝窝团的炒作能力,“CEO现场还宣布拉手网200名员工集体‘私奔’到窝窝团去了。”
“私奔”确实是最近圈内最热门的词语,源自鼎晖创投合伙人王功权在微博宣布与另一女性投资人“为爱私奔”,直到这几天热度才慢慢减退。“高盛投资”也曾是轰动业界的炒作手法之一。《环球企业家》杂志在微博上分析说,窝窝团制造“高盛投资”传言,显然是从年初高盛投资Facebook的手法中为炒作寻找灵感。
但在这个泡沫膨胀的年代,炒作无疑是赢得出位的最有效手段――参观归来,巴士上的十几个记者,大多都等不及参加对陈虎的专访,就纷纷回家写稿去了。数年前曾在媒体就职的陈虎惟有苦笑,“现在多少炒作的花样,当年我在媒体时闻所未闻,想都想不出来。”
正聊着,美团网为员工离职谣言的辟谣邮件已经推送到记者的手机上。紧接着又传来一个大消息――凡客诚品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IPO。陈虎只好笑看着在座仅剩的几位记者也起身告辞。没办法,现在轮到记者们哀叹了,“今天的劲爆消息是不是太多了点?该选择哪一个大书特书呢?”
“泡泡”悲欢
不只是这一天,实际上,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业界每天有意或无意制造出的新闻,都绝不比这一天少。
举个例子,进入第二季度以来,众多中小开发者差不多每天都要应酬的一件事,就是去参加不同的开放平台大会。这些开放平台大多数来自已上市的或者待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其中有新浪、腾讯、开心、人人、奇虎、百度、微软、阿里巴巴、盛大、京东、凡客、天涯等,甚至还包括三大运营商。
但显然,到目前为止,他们中仍未有任何一个成为了中国的Facebook。平台之争的胶着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预期。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门户网站、网游以及新上市的人人、世纪佳缘、奇虎等的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记者截稿的6月7日,i美股的监测数据显示,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近一个月走势极其低迷,跌幅近27.68%,其中,仅在过去5个交易日中的跌幅就超过了10%。而在所有板块中,TMT(科技、媒体、通讯)类股票是跌幅最大的,一个月己跌幅高达35%。
“都是骗美国股民的。平台越多,离本来开放的初衷就越远。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小算盘。这不是泡沫的问题,这是彻底的浪费。”一位不愿具名的独立开发者疲于奔命之余,一语道破天机。
但至少对5月5日赴美上市的网秦而言,谈“泡沫”还过于乐观。这家主营手机安全服务的新兴公司,上市当天股价即跌破发行价,一度跌至5.21美元,截至6月3日财报时扭亏为盈,股价小幅反弹,报收于5.74美元,但仍未达到开盘价的50%。
网秦CEO林宇抱怨说这是“我们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了”,他觉得股价变动主要受“失业率上升和本・拉丹之死带来的不确定性,令投资风险增高等影响”,他把这个解释也延伸到新近上市的人人、世纪佳缘为何同样遭遇破发。
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并不讳言泡沫的存在,“有时市场中有一点泡沫也很美,泡沫的存在也说明市场潜力巨大。”王慧文称美团网不关心中国概念股的表现如何,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但王本人也正在被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乱象弄得焦头烂额。前段时间美团网连续被一连串打压对手、资金链断裂、大批骨干离职等谣言困扰,他一直在忙于在媒体面前逐一澄清,以免影响公司形象。美团网CEO王兴甚至在微博上以一系列激烈的词汇来形容这组攻击:幼稚、弱智、不专业、悲哀。
篇2
作为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国概念股上市公司CDC Corp中华网投资集团在中国国庆节期间传来坏消息――向美国法庭申请破产保护。受此影响,截至北京时间当天(10月6日)凌晨2点30分,CDC Corp股价大跌50.57%,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CDC软件同样大跌41.97%。
12年前的1999年,中华网作为第一只打着中国概念的互联网股票登陆纳斯达克。2000年2月,赶上了互联网史上最大泡沫“尾班车”的中华网,股价一度高达220.31美元,市值更一度超过50亿美元。
然而,随着泡沫破裂,中华网股价便从急速下挫进入到漫长的一落千丈,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8月5日),其股价报收1.42美元,市值5001.省略 Inc.),首日股价就上涨了161%,而互联网内容及应用传输服务提供商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hinaCach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上市首日大涨95%。
虽然2005年中国百度公司在美主板上市首日大涨354%更为惊人,考虑到这些是金融风暴后美国经济面临衰退时的股市环境,应该说是很漂亮的。
网络概念集结号
在美国股市特别是主板已经站稳脚跟的中国互联网概念公司令人印象深刻,数得着的有新浪、百度、搜狐、网易、中华网、盛大游戏……这些公司的发起人“一夜暴富”,成为众多青年人内心憧憬的成功典范。
仔细观察已经成功登陆美国股市的中国公司,有一个元素不可忽略――互联网概念。
在2010年的美股股市“中国概念”浪潮中,表现最精彩的当属互联网关联公司,据统计,2010年在美国公开上市(IPO)的六只中国互联网概念公司的股票首日的平均涨幅高达79.5%,而其它概念的2010年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股票首日平均涨幅仅有6%,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网络概念股票的热情,在2010年充分地迸发出来。
2010年9月18日,中国一家房地产租售信息的网站“搜房网”在纽交所公开上市(IPO),如果按中国内地股民的直接感受,类似搜房网这样的网络中介信息公司究其规模、究其业务、究其业绩等等,想在A股市场占一席之地的希望似乎相当渺茫。
搜房网在纽交所公开发售的股票为290万股,这个发行规模如果在A股市场是一个小公司的概念,挂牌发行价为42.90美元/股(约合278元人民币/股),募集资本约为1.24亿美元。这个发行价如果在A股市场几乎属于“天价”,搜房网在纽交所挂牌首日的涨幅为57%,首日收盘报73.25美元,涨了30美元/股(约合195元人民币),市值达到约2.12亿美元,回报相当丰厚。
紧接着,在中国年轻网民中颇有影响的视频网站土豆网宣布,将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通过美国存托股票(ADS)模式公开发行股票(IPO),预计募集资本达1.2亿美元,2011年8月,纽交所公布的土豆网的估值为8.8亿美元,发行600万股,发行挂牌价为29美元/股,预计募集资本1.74亿美元。
而与土豆网性质相同且为竞争对手的优酷网,2010年12月在美公开上市(IPO)的表现则更令人鼓舞,首日上涨了161%。
土豆网宣布在美上市募集资本的时候,公司并不盈利,用来吸引投资者的是其7170万“注册用户”这个数据,也即是一个“盈利预期”的概念。
快乐的事情往往引发一哄而起,中国众多的、不同程度存在资金饥渴症的互联网公司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金矿,几乎可以用“蜂拥而至”来形容它们奔向美国股市的盛况。
走大道和绕小路
2010年进入美国股市主板的38家公司走的是通往美国股市的正规大道,走大道要经过美国证券监管部门正规和比较严格的上市前审核,能够通过这样的审核,无论是公司的包装还是运作成本都是花费不菲的。有专业人士估算,要花费相当于募集资本总额的10%左右,且有的可达15%左右,比如募集一个亿美元,可能要交给保荐人等方面1000多万美元。
一贯以资金饥渴、圈钱冲动极强而且头脑灵活著称的国内中小企业家们也有自己的办法,美国市场被称为“宽进严出”,而只要第一步跨进去就等于可以圈到钱,大道难走就寻小路,偏偏就有小路可走。
在美交所市场和主板外还有OTCBB市场[也称场外公告牌市(bulletin boards)],美国的公众公司用不着在纽交所、纳斯达克挂牌,其股票可以在这两处自由买卖,这种交易打造了中国企业登陆美国股票市场的小路。
这种监管相对宽松的股票买卖市场诞生了一种新的行当,在中国这种行当也早已存在,就是中国股民口中的“借壳上市”,在美国股市则称之为“反向收购”,通俗地说叫做“儿子收购老子”。先由中国公司购买美交所或者OTCBB市场中美国公司的股票,成立子公司,然后子公司反过来收购母公司。从被收购股票的美国公司角度看,也可以看成业内常说的“私募”,从收购股票的中国公司的角度看,就是业内常说的“借壳”。
“壳”借到手以后,就可以通过股票交易募集资金,美国业内人士将这种融资模式与IPO(首度公开发行)相对称,起了个术语APO(选择性公开发行),同时还有一个融资模式叫ADR(美国存托凭证)。
就像在中国进公园走小路可以逃票一样,APO相对于IPO的融资成本要低得多,众多的美国中小公众公司的股票估值相当低,收购成本远低于到主板公开IPO的费用,少的话仅用几十万美元(相当于几百万人民币,即中国大城市一套商品房的钱)。抄近路的费时也短,有一两个月就搞定的,相比之下,主板IPO花的时间动辄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见成果。
相对于IPO的战绩,中国公司在APO方面的战果更为辉煌,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末,在被美国独立调查机构统计的603项美国反向合并交易中,有超过150项交易也即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迄今为止,在美国大大小小的交易所通过APO上市的中国公司将近900家,而在OTCBB市场通过APO上市的中国公司将近200多家(OTCBB市场共有3500家公司)。
相对应,中国A股市场有2200家上市公司,而通过各种途径赴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已经有900余家,成功奔入美国的公司相当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大多数赴美上市公司的注册地为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这些注册地的共同特点也是监管相当宽松,还是避税天堂。
在美国通过APO上市的中国公司,运作得当的甚至还可以借机进入对自身价值增长更有利的纽交所、纳斯达克等主板市场,这为后来者带来了更为强烈的示范效应。
乐极生悲的多米诺骨牌
正在奔向美国股市途中的中国互联网概念公司中,还有提供免费多线程下载工具加娱乐搜索为业的迅雷公司、盛大旗下的以提供网络文学收费在线阅读为业的盛大文学公司。更惹眼的是提供网络购物服务的京东商城公司,据京东商城透露,准备在2012年赴美上市募集50亿美元的资金。
但这一切似乎像刚通过了最高点的过山车一样,赴美上市的运动骤然下堕。迅雷因为“内忧外患”宣布无限期延迟赴美上市,盛大文学公司透露推迟赴美上市计划,雄心勃勃的京东商城也通过投行人士放话,不定期推迟在美上市的行动。
前面说过,土豆网在美主板宣布IPO之时,公司是不盈利的,财务信息不过是说“减少亏损”而已。类似之,迅雷、盛大文学包括京东商城的财务状况也并非靓丽的面孔。
如过山车般的下坠,源起一个于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多米诺骨牌阵的倒下。
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手”,是一家在股市做空头的加拿大研究机构浑水公司(Muddy Waters),这家机构的名称不免令人想起中国的一句成语“浑水摸鱼”。
浑水公司持有一家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市的中国公司嘉汉林业的空头股票,嘉汉林业的总部在中国香港,赴加拿大上市走的是小道――反向收购(APO)。2011年6月份,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撰写报告指控嘉汉林业夸大资产,并通过中介转移资金欺骗投资者。有业内人士形容,与其说是财务研究报告,不如说是“刑事指控书”。
后续的发展证明,浑水公司的报告可谓是“精确打击”, 嘉汉林业的诸多财务问题看起来确有其事,嘉汉林业被加拿大证券管理当局停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德源“自愿辞职”,嘉汉林业的股价自6月份以来下跌超过80%,更有迹象表明,嘉汉林业的6亿元债务极有可能到期违约,其债券渐显垃圾形态。
在嘉汉林业倒下的过程中,遭受重创的居然有被成为“对冲基金之王”的华尔街巨头保尔森及其保尔森基金,保尔森基金持有3500万股嘉汉林业股票,保尔森基金在嘉汉林业身上总共亏损高达5亿美元(约合30多亿人民币)。
然而,嘉汉林业带来的后续发展可以用一个热词“蝴蝶效应”形容。仿佛一夜之间,华尔街的机构甚至监管层才“如梦初醒”,列举出中国概念上市公司的种种“恶行”,大有罄竹难书的架势,自2010年6月至今,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从香饽饽变脸为烫手山芋。
对中国概念股最猛烈的炮战在2011年6月8日打响,美国华尔街券商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发出强烈警告,宣布禁止客户融资买入160家中国公司的股票。这一下就如打开闸门放出来一泻千里的洪流,对中国概念股的指责、质疑纷至沓来,不绝于耳,主要的声音基本集中在一点――会计作假。
在这场舆论风暴和股市风暴中,冷眼看去,绝大多数被指责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走的是小路。
但是,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软件公司东南融通(Longtop),其财务审计合作者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之解除合作关系,理由是德勤发现东南融通在银行现金、贷款余额、销售收入等方面的账目涉嫌作假。与之相佐证的是东南融通的首席财务官德雷克・帕拉舒克(Derek Palaschuk)提出辞职,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着手调查德勤提出的问题。东南融通被纽交所停牌。
东南融通也并非唯一一家的在美国主板遭质疑的中国上市公司,颇具戏剧性的还有人人网。在纽交所IPO上市的中国社交网络公司人人网在挂牌的前夜,其审计委员会主席帕拉舒克辞去了人人网职务,人人网首日跌破发行价。
截止到8月份,已经有20多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遭摘牌或停牌。
阴谋论和文化异同
在一片指责声中,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这次风潮含有很大的利益操作成分。
比如此次战役的先锋加拿大空头浑水公司,其预先持有大量的嘉汉林业空头股票,也即借来股票额度按当时的股价卖出,再把已经掌控的嘉汉林业相关的财务、审计涉嫌造假材料抛出,嘉汉林业的股价暴跌80%,浑水公司在个中差价获利之丰厚可想而知。
有趣的是美国市场的做空者鼻子极灵,立马蜂拥而至,不亚于中国公司蜂拥到美国股市上市的盛况。
最热切的是各家对冲基金,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的软肋所在,他们内心跟明镜似的明白,早就储备了发力的能量,在此次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潮中赚得笑逐颜开。媒体披露,纽约投行Kerrisdale Capital Management LLC一季度实现了73%的收益,很大部分来自做空中国概念股;澳大利亚悉尼的对冲基金Bronte Capital用一半的头寸押注做空中国概念股,结果其最佳的一个账户2011年增值65%……
6月份不过是一个总的爆发点,6月份再来赶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机会已经晚了,在美国通过反向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最夸张的案例是40%的公司股票早已经借给空头,做空中国概念股的空头市场很拥挤,机会和筹码很稀缺。
篇3
一、泡沫表现:TMT公司估值变化
1. 中国TMT公司与美国TMT公司估值对比
2. 最近IPO中国TMT公司估值状况
3. 中国TMT公司私募融资估值状况
二、泡沫成因:同时发生的四大革命
1. 电子商务:流量变现!
2. 社交网络:争夺互联网主要入口
3. 移动互联网:终端革命
4. 新媒体:视频行业的想像空间
三、泡沫分析:如何理解当当网在IPO后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追捧,目前市值19.01亿美元,最近一个财年营收为3.457亿美元,盈利为0.047亿美元,市销率为3.45倍,市盈率为404倍;而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目前市值822.2亿美元,最近一财年营收342.04亿美元,盈利11.52亿美元,市销率为2.4倍,市盈率为71.4倍。具体如下图:
优酷,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市值已经高达68.23亿美元,超过诸多老牌中国互联网公司,如盛大、搜狐、网易。优酷最近一个财年营收仅0.59亿美元,亏损0.31亿美元,市销率为116.2倍。优酷CEO古永锵在IPO期间曾以Netflix做类比对象,对比两者来看,Netflix市值124亿美元,最近一个财年营收21.62亿美元,盈利1.6亿美元,市销率仅5.73倍,市盈率77.5倍。
2.中国TMT公司赴美IPO再起
如上图所示,自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中国赴美IPO的TMT公司数量为18家,总计融资21.639亿美元,这18家公司IPO首日平均涨幅为35.76%;IPO后至2011年4月26日,18家公司的累计平均涨幅为59.19%,据美国专门研究在美IPO公司的网站IPOSCOOP统计,最近在美国上市的100家公司,截至2011年4月26日的累计平均涨幅为26.27%。
细致观察会发现,在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与互联网沾边的,基本均受到投资者热捧。在2010年全美IPO表现最好的5只个股中,中国公司占据4席,分别是优酷(涨161.25%,第一,同时为2005年以来最佳表现),蓝汛(涨95.32%,第二),当当(涨86.94%,第四),搜房(涨72.94%,第五)。2011年3月底上市的奇虎360,上市当日涨幅134.48%,为截至目前2011年全美IPO涨幅最大的股票,奇虎360市值也达到37.5亿美元,市销率65.04倍,市盈率441.70倍。此外顶着“中国移动互联第一股”光环的斯凯,虽然在IPO当日暴跌超过20%,但是此后股价一路高歌,截至2010年4月26日,斯凯报价17.35美元,2011年涨幅已经超过300%,市值近6亿美元。
除已经上市的上述公司,目前仍有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赴美IPO,其中人人、世纪佳缘、土豆、凤凰新媒体、网秦等均递交SEC上市申请,而盛大文学、开心网、去哪儿网、淘米网、PPlive、迅雷、Ucweb、和讯网等已传出要赴美IPO。
3.中国互联网私募融资急速增长
中国TMT(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进一步刺激了相关公司上市前融资的估值。以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为例,据监测数据,2010年电子商务领域已披露的投融资共有42起,其中风险投资35起,总额逾5.5亿美元;IPO两起,募资总额3.89亿美元;网站并购5起。其中B2B、B2C领域融资盘点如下:
团购融资方面。由于中国团购网站模仿对象均为美国Groupon,当Groupon拒绝谷歌60亿美元收购后,国内团购网站估值开始升高。拉手网在2011年4月初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使得其估值达到11亿美元,一年前这家公司刚上线时估值为100万美元。2010年主要团购网站融资如下:
进入2011年,风险投资进一步涌入风头正劲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仍以电子商务为例。电子商务行业在2011年前四个月的9起私募融资中,就募集18.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京东在2011年4月的C轮融资中,获得了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一次性15亿美元的投资,使得京东商城在公开上市前估值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互联网其他行业,比如视频行业的PPlive也获得了巨额融资,2011年3月,PPlive宣布获得软银2.5亿美元的注资,这笔融资超过了优酷IPO时募集的资金,也是的PPlive的估值在IPO前超过了7亿美元。
综合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中国TMT行业公司都受到了资金的追捧。
二、中国网购人群的增加。艾瑞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购用户约5500万人,2009年这一数据已增长到1.09亿人,预期2013年将达2.45亿人。具体如下图所示:
网购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便捷支付通道的打通,物流仓储快递发展,客观环境的改善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力。DCCI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462.6亿元,占网络消费比例为11.6%,2010年占比上升至37.6%,预期2013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8.1%。具体如下图所示:
1.2 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波热潮
在中国电商发展历史上,总共经历三波热潮:第一波始于1999年,主要代表电商为易趣网、8848、卓越网、当当网等,随互联网泡沫破裂进入低谷;第二波始于2007年,在阿里巴巴上市示范效应下,众多风险资本进入电商领域,服装、3C、母婴等门类均出现垂直B2C,此波在2008经济危机期间进入调整期;第三波始于2010年,以京东等电商巨额融资为标志,B2C、团购两大领域新公司不断涌现。
a.B2C模式。在传统品牌商对电子商务比较陌生年代,电商需要用户自身去贡献内容,无论是淘宝还是易趣,都采用C2C模式吸引买家,积累丰富商品种类,再借此吸引更广泛消费人群。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多传统品牌商开始尝试线上零售模式,同时淘宝等C2C平台客观培养出细分市场用户群,B2C逐渐成为主流。与C2C相比,B2C卖家更正规、产品质量更好、服务更有保障。
据艾瑞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占比为6.8%,预期2013年占比至少上涨至30%。具体如下图:
B2C包括综合类B2C(或称平台类B2C)与垂直类B2C。综合类B2C包括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等,其共同特征是大而全(部分正在努力向大而全转型),试图在同一个平台上纳入尽可能多的品类。据艾瑞最新公布数据,此四家综合类B2C占据2010年中国B2C交易额排行榜前4位。具体如下图:
作为B2C领域里的重量级选手,综合类B2C增长极其迅速。2008年京东商城交易额仅13.2亿元,2010年就超过100亿;凡客2010年增长300%,2011年销售目标再增长100%;淘宝商城销售额在2010年增幅则超400%。
垂直B2C共同特点为: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例如3C、服装、母婴、奢侈品等,迅速扩充商品品类,并以做成细分领域第一名为目标,争夺综合类B2C的具体门类生意。在过去的1-2年时间中,垂直B2C成为创业者首选,切入领域越来越细,比如鞋类B2C、袜子B2C、运动服饰B2C。举例来看垂直B2C的增幅:鞋类B2C乐淘2010年销售额为1亿元,2011年预期销售额翻5倍,达到5亿元;奢侈品B2C走秀网2009年销售额4000万元,2010年2亿元,2011年预期销售额翻5倍,达10亿元。
b.团购模式。2010年是中国的“团购元年”,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于2010年1月成立,此后美团网、拉手网、糯米网等纷纷上线,到下半年形成“千团大战”格局。简单说,团购网站充当着网上消费信息集散中心功能,它将线下市场(购物中心、餐馆等等)搬上网络,再组织线上用户集体砍价,取得消费优惠。团购网站收入模式主要依靠收取提成。团购模式在中国的迅速兴起,与其简单可模仿的模式有关,也与团购盈利时间短特点有关。以下为统计数据:
1.3 中概TMT板块中受益电商发展的公司
中国概念股TMT板块中受益电商发展的公司包括三大类:
1)电商类公司,主要是当当网与麦考林两只个股。麦考林作为“中国B2C第一股”,上市首日飙涨57%,但在公布首份上市财报后,股价出现直线下滑。分析普遍认为,投资者在财报公布后意识到这家B2C并不“正宗”,在线上零售业务外,还有庞大的线下店铺销售渠道,而这部分业务表现让人失望。暴跌行情持续很长时间,直到2011年一季度财报后,麦考林才重新进入投资者视野,此时它的战略核心已发生转型。转型之一为“资本运作”,引入新浪、中国动向作为合作伙伴;转型之二为“发力线上”,战略中心完全放在电子商务板块;转型之三为“放弃线下扩张”,直营店将逐渐转为加盟店。如果将“麦考林转型”放入第三波电商热潮中去思考,转型很好理解,因为B2C业务增速要远远胜于线下。
与麦考林相比,当当拥有电商渠道具有更大价值,其在图书品类上的影响力也非常可观,其掣肘处在于网站品类单一,总体毛利率过低。上市后当当网获得相当不错的估值,市盈率达到1215倍,要支撑这样高的估值,就必须解决后续增长乏力的问题。目前当当选择的道路为百货化,走综合性B2C平台道路,继续扩张品类,保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当当股价当前徘徊在24美元附近,相比34美元的最高价已回落很多。
2)拥有巨大流量的传统互联网公司,主要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这些公司往往并不直接经营电子商务,但他们拥有电子商务所需的巨大流量和用户,那么很容易从电子商务的广告热潮中有所获益。新上市的奇虎360重要收入也来自电子商务上游。360在2011年初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符合资质团购网站均可接入该平台,共享360的用户及流量,360则提取交易分成,并负责解决团购平台的网络安全等问题。
2.社交网络:争夺互联网入口
2.1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规模与势头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由于社交网络极大降低人们社交时间、物质成本,有效拓展社交范围与区域,同时将网络信息以人为核心进行重构,因此在全球互联网快速兴起。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SNS用户规模将达2.16亿,环比增长22.7%。中国SNS市场规模将达13.28亿,环比增长71%。到2013年,中国SNS用户规模将达4.25亿,较2012年增长25.8%;市场规模将达52.98亿,较2012年增长61%。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易观智库以上数据未包括微博产品的用户在内)
目前中国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的社交网络产品为微博。新浪在2009年底正式推出微博,到2010年10底已达5000万,而截止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用户已突破1亿人,每天微博的信息量5000万条左右。作为新浪微博的主要竞争对手,腾讯微博2010年3月推出,借助QQ客户端优势迅速追赶,并在2011年2月初也宣布注册用户超过1亿。此外网易微博用户数在2011年2月底也达到了3800万人。据DCCI预测,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2011年中将突破1亿,2012年、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2.8亿、4.6亿。具体如下图所示:
2.2 社交网络成中国互联网主要入口
在传播模式上,社交网络颠覆web1.0静态单向传播方式,更具即时性、互动性与移动性。在网络信息生产上,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更多来自用户自产,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方式也出现拐点。据DCCI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页面浏览量PV中,用户生产内容的流量占比达50.7%,超过网站产生内容的流量占比(47.32%)。
DCCI的数据同时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主要互联网应用页面浏览量占比中,社区占比持续上升,2010年上半年社区贡献流量占比达50.1%,而搜索贡献流量占比为仅为16.5%,网络视频占比13.9%,咨询占比8.8%,电子商务占比4.6%。
从中国网络用户访问时长占比来看,网络社区市场占比同样持续上涨,从2008年上半年的18.4%,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39.2%,成为中国互联网主要用户入口。具体如下:
社交网络在颠覆信息生产机制同时,满足用户对信息个性化定制、传播及分享需求,因此对新闻资讯类网站存在严重“替代性”影响,如DCCI数据所示,新闻资讯访问时长占比从2008年48.5%快速下降至2010年上半年15.8%。可以预期,在个性化资讯服务成为主流的web2.0时代,中国门户“大而全”的资讯超市作用失去基础,而社交网络(主要是微博)这种更高效方式将成为其替代品。
2.3 社交网络蕴含的巨大商机
社交网络目前覆盖互联网主力人群,成为互联网主要入口,其作为网络平台的商业价值也日渐显现。目前来看,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社交广告、社交游戏、社交电子商务。
a.社交网络广告
社交广告特点是精准、互动、自助。社交网络掌握着用户自发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兴趣、年龄、爱好),以及个人实时信息(例如去哪里吃饭、是否单身、想买什么东西),因此能做到广告精确投放。社交网络广告自是指,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社交网络购买广告位,定制目标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年龄、相关喜好等,这样广告投放就不再只是大公司的专利,小的店主及零售商同样可利用。除上述特点外,社交网络广告投放还有一项杀手级特点,就是一切广告投放效果都可实时监测,任何广告主都可以使用相关工具,随时调整广告投放方案并力求最佳。
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网络零售商的重要流量来源。2010年10月,Facebook为亚马逊带来的推介流量同比增长328%,谷歌则下滑了2%,Facebook给eBay带来的推介流量增长81%,谷歌下滑3%。
据福布斯4月13日刊载文章《Facebook电子商务前景广阔》,Facebook不仅为零售商、品牌商带来流量,还提供各种社交网络工具,帮助电商提升销量。除此之外,C2C同样借助Facebook获益,与在Craigslist上跟陌生人交易相比,通过Facebook与好友或好友的好友交易更值得信赖。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盈利模式外,社交网络还拥有更多可供发掘商业模式:实时搜索,提供实时话题信息及数据监控;高级账户收费,向企业用户收费,为企业提供流量分析、品牌宣传服务;无线增值服务,提供更多工具性应用及增值服务;平台开放,与社交网络应用开发者分成。
2.4 中概TMT板块中社交网络公司
社交网络的估值离不开对于Facebook估值讨论,自2004年6月创立至今,Facebook估值从最初的7.5亿上涨超500亿元。具体如图:
中概TMT板块已上市公司涉及社交网络的,目前主要有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其中以新浪微博业务影响最为显著。新浪CEO曹国伟认为,微博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平台,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而在中国互联网上,基于强关系的SNS,包括人人网和开心网,与微博正殊途同归,都在朝着社会化的网络方向发展。而新浪微博是否能成长为社交化网络,直接关系到其估值高低。高盛最新报告称,如果将新浪微博完全按照社交网络属性估值,新浪的估值将会达到每股165美元,较现价仍有16%的上涨空间。如果完全按社会化媒体估值,则每股只有79美元,较目前的价格低45%。
此外中概股将新增一家以SNS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人人。人人旗下的人人网历来被冠之以“中国版Facebook”,但从招股书中披露数据看,其自营业务(游戏及团购)占据营收很大比例,这与Facebook的开放平台相比,在营收及理念等方面均差距明显。另外有媒体消息称,开心网已启动赴美程序,上市日期将紧随人人之后。与人人相比,开心网完全属于SNS网络公司,其迅速兴起与“偷菜”、“抢车位”等社交游戏息息相关,截止2010年8月注册用户也已超过8600万。开心的上市将为中国社交网络概念再添一把火。
在讨论过中国概念股中与社交网络相关的公司后,有必要再提及中国推行全社交(total SNS)战略的公司腾讯。腾讯目前提供IM、微博、SNS、博客、邮箱、BBS等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几乎所有社交方面需求。在社交网络基础上,腾讯又进入网游、门户、搜索、浏览器等诸多领域,其盈利随之不断升高。腾讯目前被视为中国社交网络的最大赢家,其在增值服务(尤其是虚拟物品消费)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被全球社交网络公司所借鉴,其中包括美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
3.移动互联网:终端革命
摩根士丹利在2009年底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称:“财富的创造和消亡是新的计算产品发展周期的实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50年来的第5个发展周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ryMeeker认为“3G + 社交+ 视频+ 网络电话+移动装置”五大趋势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创新。移动互联网将比以往4大周期(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创造更多市值,也将造就更多互联网领域巨头。
3.1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首先来看中国互联网接入方式的演变。据DCCI预测,2010年中国手机销量预计2.5亿部,智能手机占比为16.6%,智能手机销量2010年超越电视,2011年销量超越PC。而这意味着互联网的主要接入口已转移到移动终端上来。
再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情况。根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环比增长18.52%,相比去年呈现41.48%的增长速度。
具体到手机用户数量上,据DCCI预测,手机网民数量将在2013年超越PC网民。
3.2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两大需求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大体可分成两类:核心应用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核心应用需求包括移动搜索、浏览器、输入法、地图导航、应用商店;休闲娱乐需求包括移动游戏、移动IM、移动媒体、移动SNS、LBS。
传统互联网公司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通常会进入核心应用领域,将原有业务扩大到移动领域,代表公司包括百度、腾讯。这类公司的典型做法为:大量推出移动客户端产品及构建开放平台。新兴创业公司聚焦的领域多为移动IM,SNS及 LBS,如小米科技的米聊,街旁、冒泡。
据中金《移动互联网深度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的应用中,手机游戏最多,占到78.4%,接下来是移动IM、手机音乐、手机阅读和移动搜索。具体如下图所示:
Nielsen公司2009年底针对4000名智能手机用户为期30天的调查显示,前五名的移动应用需求是游戏、天气、地图、社交网络和及音乐。据艾瑞数据显示,在用户使用手机IM频率方面,平均每周使用6-7 天的用户比例达51.3%;约80%的用户拥2个以上的SNS 账户,并有超过40%的用户希望在手机上使用SNS。预期随着用户关系在社交网站平台上逐渐积累和扩大,越来越多的交互和信息传递都会在移动社区平台上进行。例如,新浪CEO曹国伟最新披露数据称,新浪微博50%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微博。
3.3 移动互联网受益公司及盈利模式
将有三类公司受益移动互联网兴起。第一类为基础设施公司,包括运营商,通讯设备、手机提供商,半导体公司和数据分包商类公司;第二类为平台公司,例如facebook式开放平台、苹果式应用商店,国内传统互联网巨头目前也在构建自己的开放平台;第三类为应用软件公司。
3.4 受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TMT板块公司
首先要提到的是新浪与腾讯,新浪微博目前已成为智能终端上的杀手级应用。据新浪官方披露数据,新浪目前1亿多注册用户中,有一半是通过移动终端上微博的。
而未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新浪争夺最激烈必然为腾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包括:移动IM、WAP门户、无线搜索、移动SNS、手机浏览器、手机阅读、手机音乐及游戏、移动应用商店。腾讯不仅将PC优势平移到互联网,同时通过完成其他领域的布局,包括应用商店、手机游戏等。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百度、优酷。这两家公司通过将原有桌面业务(搜索、视频)转移至移动互联网,再次捕获移动互联网用户。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在最新演讲中称,据谷歌统计数据,移动搜索仍是智能终端的最大应用。至于移动视频,随着3G的普及,将继续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主要娱乐方式。
第三个要提到的一个独特公司是斯凯。斯凯在美上市时主打“中国APP store”的概念,上市首日大幅走低。截至4月28日收报20.31美元,与上市首日收盘价相比,目前该股股价已上涨238%。日前斯凯正式对外公布“OPENSKY战略”:手机游戏及应用开发者可调用名为OPENSKY插件,实现与拥有5000万用户的斯凯冒泡平台互联互通,斯凯通过增值服务及广告获得收入,并分成给开发者。OPENSKY战略为斯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开辟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4.视频:想像空间
据DCCI统计数据,从2008年上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中国主要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视频的页面浏览量PV占比,从7.9%上升至13.9%,但网络视频的访问时长占比,却从8.3%上升至20.4%,仅次于网络社区39.2%访问时长。由于用户在网上停留时间为定数,视频网站访问时长大幅增长意味着,视频行业的网络价值将获得显著提升。以下详细来看:
4.1 网络视频用户增长空间巨大
1)网络视频抢占传统电视观看人群
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群,普遍培养出在线观看视频习惯,而非收看电视。据CNNIC 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収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网络规频用户规模2.84亿人,网民渗透率为62.1%。从网络视频用户增长情况来看,2009年用户规模为3亿多,到2010年底有望增长到3.94亿,预期到2012年,网络视频用户将达5.27亿人。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有效浏览时间方面看,艾瑞IUT数据显示,2011年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有效浏览时间突破15亿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0%。
在线视频观看人群和浏览时长飞速增长,离不开带宽环境的改善。为了获得更多流量,视频网站在带宽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加上CDN、P2P等网络加速技术的应用革新,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流畅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线视频点播服务带给用户更多选择空间、更丰富的节目,让人远离电视密集广告轰炸的困扰,网络视频对于用户吸引力越来越大。
2)视频网站抢占更多硬件终端
目前网络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与客户端在桌面观看视频,但视频网站早已开始布局其他硬件终端,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甚至谋求再次回到视频播放的最大终端:电视机。据DCCI预测,中国手机网民用户数量将在2013年超越PC网民,而视频应用2010年底在手机应用中占比已达30.2%。换句话说,手机视频仍具有庞大用户市场。
再看电视终端。视频网站入侵电视终端,这一举动可通过互联网电视来完成。互联网电视为“电视+互联网+App+PC”的合体,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视上登录视频网站账户,并搜索相关节目。在美国电子消费品市场上,现在已拥有Google TV、Apple TV等多种互联网电视,用户可自由登录Yutube、Netflic等网站,自由点播节目。在中国网络市场上,随着三网合一的逐步实现,用户不久也将能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在电视机这块更大的屏上自由点播网络视频。
因此,不论是从桌面用户、移动终端用户上,还是从未来互联网电视用户上考虑,中国视频网络用户均存在更大增长空间。
4.2 视频网站营收增长潜力巨大
4.2.1 国内:视频网站营收以广告为主
随着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和浏览时长的不断增长,网络视频市场价值迅速提高。据易观国际预测,到2013年中国网络规频市场规模将达到69.9亿。
国内视频行业营收仍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广告形式为贴片广告。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构成中,广告收入占比为68.5%,版权分销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6.4%和25.1%。艾瑞预测,在未来几年中,规频行业将继续保持年增长60%以上的速度,至2013年,广告收入将突破100亿大关。
4.2.2国外:更加多元化视频网站营收模式
国内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增速迅猛,但一直面对一个残酷事实:中国视频行业尚未实现盈利。由于视频网站主营收来源是广告,在版权价格和带宽成本高昂的情况下,造成盈利压力。反观国外视频网站,例如Youtube、Hulu、Netflix等,不仅营收规模大于国内视频网站,而且早摸索出各自盈利模式。
a.YouTube UGC+广告
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视频领域的诸如土豆网、优酷网等,最早都是先尝试Youtube模式。YouTube是以视频分享为纽带的SNS网站,凭借着SNS关系营销模式,YouTube迅速累积人气,吸引大量粘性用户。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调查显示,2010年YouTube的用户数量为4.08亿人,而到2016年将增长到7.05亿人。
谷歌于2006年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后, YouTube强大的用户资源加上Google搜索技术和特有的广告模式,使其强大的广告投放平台价值得以迅速实现。特别是在广告收入分享模式上,YouTube采用与内容作者分享广告收入的模式,使每个注册用户都能够成为Google的ADSense广告账户拥有者,在自己上传的视频上自动匹配广告,与YouTube一起成为广告收入分成者。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去年9月称,YouTube已接近盈利阶段,扭亏为盈的步伐逐渐加速。
b.Hulu 正版资源+广告
随着中国打击盗版举措力度加大,中国特殊国情下UGC模式带来的盗版隐患愈发严重,于是视频网站将目光转向Hulu模式,后来崛起的搜狐高清、奇艺都主打正版高清长视频路线。
Hulu是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共同成立的正版影视在线观看网站,在推出付费服务HuluPlus之前,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为广告,Hulu的内容提供方大约有200家,每家向Hulu收取五成至七成不等的广告收入。由于背靠大型传媒娱乐集团,公司能够拿到不少独家及首播权,再向其他网络媒体进行版权分销。
Hulu网站推出第一年就取得了9000万美元的营收, 2010年全年营收总额高达2.63亿美元。HuluCEO詹森基拉尔在其个人博客上透露,该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0%,全年有望实现营收5亿美元。Hulu已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盈利。
c.Netflix 正版资源+付费收看
Netflix是美国流媒体内容提供商,向订阅用户提供付费在线正版影视内容点播服务,同时其服务延伸至互联网电视及各种移动终端。Netflix于2002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5美元,2010年起股价由50美元一路飙升,截至4月27日收报235.96美元,市值124.8亿美元。
Netflix是较早实现盈利的一家视频网站,伴随着业务由影片线下租赁到线上租赁,再将服务辐射到电视及其他移动终端,Netflix盈利不断加速。2005年Netflix营收为6.8亿美元,盈利为4100万美元;2009年Netflix营收已达16.7亿美元,净利润1.15亿美元。2011年第一季度营收7.19亿美元,净利润为6000万美元,美国用户数达2360万人。
国内视频网站陆续推出付费点播频道,但目前营收规模占总营收的比重微不足道。同时,尚未成功的像Netflix那样,将订阅点播服务延伸至电视终端,要走Netflix道路难度不小。
4.3 中国视频行业想象空间
Yutube背靠google搜索大树,其模式并不能被简单模仿;Hulu模式则早已进入中国,其模仿典范为奇艺及搜狐;Netflix的模式最难模仿,却占有最诱人的电视机市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不断挤压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份额,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承载的广告价值却并没有下降。视频网站如能抢占电视终端,将能以少于传统电视台的投入获取较高的广告收益。
乐视网近期推出了乐视TV 云视频超清机,奇艺的电视机产品项目平台正在研发当中。国内视频网站未来很有可能像Netflix那样,通过电视机这块屏,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电视收费点播服务,取得更大的收益。
因此,虽然视频行业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基于更多模式下的探索,均留给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在此情况下,优酷受到追捧就很容易理解。
三、如何应对TMT泡沫
面对越吹越大的泡沫,投资者应该作何选择,或许可从历史中寻找到经验。如果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命名为网络泡沫1.0,那么此次可称为网络泡沫2.0。
1.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股票表现
最近一次比较大的泡沫发生在2000年前后。从1998年10月起,作为新经济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500点一路上扬、持续攀升。到2000年3月10日,纳指突破5000点大关,并创下513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天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3月13日(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之后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事后的分析认为,下跌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而更直接的可能诱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3月13日早晨出现。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尚不清晰的盈利模式无法长期支持投资者的乐观预期。
2000年11月底,纳斯达克跌破2600点大关,与3月10日相比下跌了近50%。
2.泡沫破灭后死掉的公司及活着的公司
泡沫破灭,让很多股票惨淡收局。据《华尔街日报》刊发于2010年3月的报道,“收录在2000年3月道琼斯互联网指数中的40家公司里只有10家挺到了现在。ExodusCommunications、Excite@Home、 Lycos、MP3.com和 eToys等公司都成永远的过去时”。
Exodus Communications曾经是IBM的竞争对手,是一家专门通过网络替企业管理网站的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网站运营商之一,世界最优秀的网站中有40%是由它来提供技术支持。2000年3月,股价曾达到89.81美元,但2001年9月被纳斯达克停牌前,仅以17美分收盘。Excite@home曾是著名的宽带服务和内容提供商,市值曾高达67亿美元,而在2001年11月被网络软件和搜索技术公司Infospace购并时却只剩下1000万美元。
活下来的公司也大都经历了暴跌。例如购并Excite@ home的这个InfoSpace公司,2000年3月股价达到1305美元,然而到2000年底已经低于100美元,2001年跌倒20美元左右,目前,该公司股价长期在10美元以下。
当时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市值从937亿美元跌至97亿美元,2000年3月股价最高97美元,一年后的2001年3月,股价低于10美元。十一年来几经波折,如今市值226亿美元。另一家大公司EBay过去十一年中一直如过山车般大涨大跌,经拆股调整,EBay在2004年年底时涨至接近60美元,创下纪录高点,目前股价34美元,略高于十一年前的30美元。而在2000年3月23日以5792亿美元取代微软成为当时市值最大的公司思科,当年市值便跌了一半,十一年过去,如今市值950亿美元。
当然,从长时段去看,也有增长非常大的公司。例如亚马逊,虽然股价从2000年3月的60多美元下跌至当年年底的15美元左右,然而,十一年过去,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到接近200美元,市值886.8亿美元。例如苹果,从2000年3月的30美元左右下降到一年后的10美元左右(以上两个数字均为考虑拆股后,比对现在每股的价格),10美元左右的价格一直持续到2004年上半年,在那之后开始上涨,随着iphone等产品的推出,上涨更快,到了现在,已经上涨到了350美元左右。
3.泡沫后中国概念股同样出现两极分化
这些都是美国的明星股,那中国概念股的情况怎么样呢?当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有5家,中华网、亚信、新浪、网易、搜狐。
中华网在国内不是最热门的网站,但凭着域名china.com就于1999年7月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每股定价不断上升,从14-16美元升至17-19美元,最后以20美元发行,当天涨至67美元,2000年3月最高时达到139.625美元(经过拆股合股,相当于现在每股220美元),当年12月底,股价跌至13.5美元(拆股合股之后相当于现在每股的价值)。亚信于2000年3月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接近100美元,当年年底跌至10美元以下,如今在20美元左右徘徊。
另一个在泡沫破灭前上市的TOM选择了香港,2000年3月1日,TOM在香港创业板高调上市,超额认购近625倍,股价很快攀升至15.35港元,公司市值超过300亿港元。当年年底,股价跌到2港元以下,如今低于1港元,公司市值36.2亿港元。
新浪、网易和搜狐则没有赶上好日子,分别于2000年4月13日、6月30日、7月12日上市,当时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在下跌,最低时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在上市的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一度只有53美分,并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2001年9月12日被停牌。然而,当时没赶上好日子的三大门户,却通过移动短信业务活了过来,并在几年后分别找到了更赚钱的方式,股价一路走高。
新浪在2003年后股价长期在20-50美元之间变动,不过最近一年来,因为微博的概念其股价暴涨,最高时接近150美元。网易于2002年1月2日复牌,如今股价接近50美元(复权后相当于200美元)。搜狐股价也已超过100美元。
4.如何认识此次中概TMT板块泡沫
从上次网联网泡沫历史可以看出,如果有泡沫,而且泡沫破灭,大多数的股票都会下跌甚至暴跌,然而有的公司仍能够在泡沫破灭后坚挺,并且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创造比泡沫破灭前最高点时还要高的价值,股票也能上涨得更高。因此在本次泡沫到来时,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有清晰判断:第一,此次中概泡沫与11年前有何不同,后果是否会更加严重;第二,如何寻找能够能在泡沫破裂后保持增长的公司。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今日的互联网与11年前相比,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2000年初,全球网民数量为2.5亿,手机用户数量为5亿,而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达20.8亿,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2.8亿(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数据)。中国的网络环境变化更大,2000年一季度,网民1000万,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达到4.59亿,普及率34.4%(CCNIC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底,手机用户达到了8.89亿。
从网络环境及网络应用发展来看,11年前网民使用拨号上网,54K的带宽,今天1M以上的宽带早已普及,并在不断升级。11年前,大多数人对于互联网的了解限于即时通信、发电子邮件、聊天室,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个人生活、人际交往、教育培训、游戏娱乐、企业管理、投资理财、商务贸易、国际交流乃至爱情婚姻、生老病死等各个层面,数字化生存已融入到人们真实的生活之中。
从网络经济增长来看,11年前中国互联网收入几乎为零,在资本市场上只有概念而没有真正的赢利模式。而如今,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的销售收入均已超过300亿,而电子商务被认为将很快超过它们,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收入。
电子商务是最早被认为适合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然而在11年前,这同样是一个概念。那时中国有各类消费类电子商务网站1100多家,但1999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仅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018‰。到了2010年,中国全年网购规模达到498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网购人数达到1.85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40.6%。
11年前泡沫破灭时,互联网特别是中国互联网,无论从用户数量、用户需求、硬件配套、还是盈利模式上看,都还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当泡沫破灭后,整体互联网公司经历暴跌甚至倒闭的遭遇。但经过11年的发展,中国整体互联网经济已打下比较深厚的基础,互联网产品及应用已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改变。换句话说,今日TMT板块虽然可能已存在泡沫,但这样的泡沫并非从天而降,而且当互联网已拥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后,泡沫即使真正破灭时,也将不会像11年前那样一泻千里。
篇4
似乎就差临门一脚,去年年中迅雷两次三番启动赴美IPO,却遭遇募集资金不断缩水。
如果说已经持续盈利的迅雷短期之内仍然“等得起”,“失血过多”的电子商务却已是“伤不起”。3月23日,奢侈品B2C网站唯品会似乎重新叩开了上市之门,可惜首日破发瞬间冲淡了敲钟时的喜悦,所谓中概股“破冰”,不过是嗷嗷待哺的套现之旅。
但是,作为中概股的一支关键力量,TMT从未缺乏看点,尤其是从2011年下半年赴海外上市窗口关闭以来,从盛大、阿里巴巴轮番宣布私有化、退市,到唯品会的上市折戟,再到优酷土豆的非典型性收购,似乎都让TMT中概股的复苏充满玄机。
“从历史角度看,整个资本市场还是处于极端状态,比最低点稍微好一点,但是波动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说美国市场已经复苏了。中概股复苏?我觉得可能谈不上”,软银赛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阎焱在2012年深圳IT峰会上称。
考验耐心
一种预言是:Facebook火爆上市能正式重启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窗口。但是,宜搜CEO汪溪却认为,中国与美国资本市场已经脱钩,今年以来美国股市涨幅超过30%,但是,中国概念股一直没动静。
“中国概念股是自身的问题,是VIE(可变利益实体)的问题,是财务造假的问题”,汪溪对《英才》记者称。
2011年以来影响中国公司上市和融资的两大事件,当属VIE监管风险和少数公司内部治理混乱。由于采用VIE模式的企业集中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所以,TMT板块受累较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TMT在海外上市的门槛要求会更高,对内部治理和法律体系的要求也将更加完备。
“上市窗口并不是关闭,是在唱空中国概念”,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对《英才》记者预测,由于涉及到文化和诚信,以及遵照契约等问题,唱空过程将持续一年至一年半时间。
“上市窗口打开和关闭永远受到多个因素制约,有流动性过剩的正面因素,也有欧债危机,还有外界对一些高科技领域和消费者消费力的担忧所产生的负面因素,加上中国概念诚信问题的阴霾未能完全散去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得新IPO充满未知与挑战”,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健对《英才》记者判断,在2012年4-6月将会开启短暂的上市窗口,如果抓住机会出现一两家能让投资人真正获利的优质公司,夏季之后IPO前景才值得期待,否则,窗口将一直关闭到明年。
目前,除了迅雷、盛大文学,还有58同城、赶集网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在唯品会“投石问路”失败之后,京东商城、凡客等电商对上市态度越发暧昧。TMT在复苏与低迷间不断徘徊,可谓极大的考验着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耐心。
难言回报
近两年来,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几乎占尽TMT行业风头,但这三大热门投资领域何时释放回报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据China Venture统计,2011年,电子商务披露案例116起、投资总额53.53亿美元,投资金额环比增长451.5%,占据当年互联网投资总规模的65.6%。但是,高融资并不等于高收益。
以唯品会为例,IPO文件显示,2011年公司运营现金流为130多万美元,账上资金储备4646万美元;相对的,却是唯品会运营开支达到7633.1万美元,可见B2C电商资金之吃紧程度。
“电子商务本质像做贸易,我不太喜欢那种先赔本建平台的模式,还有自建物流到底怎么建,也有很多争议。”靳海涛对《英才》记者直言。
似乎,更多的投资人并不相信,如京东商城一样平台化、多品类、高投入建物流的模式,能多家共存。如今,更多的投资案例发生在茶叶、红酒、化妆品等垂直B2C领域。
同样,云计算,已从三年前的无人能懂,演变为当下的无人不晓,但究竟如何定义云计算商业模式,尤其在应用层面并不清晰。
“云计算,其实是新瓶装旧酒,这两年忽然火起来,是因为互联网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特艺中国总裁吴斌对《英才》记者称,当下最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让云计算走近每个人的生活并形成如“自来水”般的盈利模式。
由于移动互联与云计算密不可分,智能终端多样化和宽带普及化,让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钱景再次放大,投资案例也呈现不断上升。只不过,近两年来并未见清晰的盈利模式,也未能见到孵化出大体量公司。
“互联网在初期并不赚钱,百度和腾讯也一样,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亿时,大规模盈利出现”,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对《英才》记者预测,当智能手机用户数突破2亿时,也正是移动互联大规模盈利时。
勒紧腰带
如何渡过资本寒冬,最为现实也最为残酷。
去哪儿网CEO庄辰超对《英才》记者称,对先拼用户再思考盈利的方式其并不认同,“就好像买彩票,总有人摸得中但并不一定是你,第一天起扎实做盈利模式的公司更容易存活。”
拥有创业者与天使投资人双重身份的A8音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晓松对《英才》记者称,当下现金流最为珍贵,创业者应该更加清醒的盘点资源。
但是某些TMT的老人已经逐渐隐退。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的周韶宁,如今已转战物流行业。对《英才》记者谈及此,他说:除了刚性需求之外,还有一条,该行业没有真正的巨头。
“二级市场八九个月不解冻,所有电商企业都要勒紧裤腰带过冬,中国很可能有大批电商会死掉”,汪溪直言。
于是,不止一家TMT创业公司选择傍上一个互联网巨头,如好乐买与腾讯,开心网与腾讯,去哪儿与百度等等,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篇5
接下来,我们来安利这些值得期待的潜力股!
2006、2007年随着中国股市蓬勃发展的,还有《加油!好男儿》的横空出世,成为当时唯一能够对抗《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马天宇、井柏然、乔任梁、李易峰……遴选出了不少人气新星。但紧接着2008年开始的熊市,好男儿的声音逐渐微弱。直到2014年,股市的再度腾飞,小鲜肉概念股的爆发,催生了不少超人气新偶像,李易峰、井柏然、马天宇率先爆红涨停,带动好男儿板块成为关注的热门,而下一位涨停的潜力股票又会是谁呢?
业内人士爆料
因为是第二名嘛,他也是很快就签了经纪公司。他是比较典型的“上海男生”,会说话,会卖萌,比较精明。给人的感觉是,他真的是暖男,很知道“疼人”,对工作人员都非常好。乔任梁他的条件就外形其实还可以,看看他后面有没有什么一些电视剧啊或其他的作品出来。还是要看这些人的努力和运气。
媒体人点评
今年的真人秀节目拿到了一些话题度和关注,之前也有《陆贞传奇》《锦绣缘》里暖情男二号的角色,相对发展还算平稳,演技也还行,但现在小鲜肉迭出,他从人气到长相包括资源都没有特别突出优势。接下来能够接到特别吸粉或者业内认可的作品,才可能有大的提升。
未来可能爆发点
《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因为男女主角吴亦凡、刘亦菲的超高人气,以及这部电影原著的高话题,该电影在开拍之初便备受关注。乔任梁在电影中饰演刘亦菲前男友,相信会有不俗的回响。 “我的真性情会得罪人,但我不想失去自我”
南都娱乐 乔任梁
南都娱乐:你从《好男儿》出道已经八年,很多人很好奇你这段时间的蛰伏,是去做什么了?
乔任梁:这些年都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啊。拍戏、唱歌、练瑜伽、冲浪、旅行等等,这些年一直都很充实。
南都娱乐:这几年感觉你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是因为什么样的个人规划?看你开了很多的副业?
乔任梁:戏一直有拍啊,音乐也在做,今年还有几部戏会陆陆续续播出。副业是个人喜好。你像开美甲店是为了方便闺密,开淘宝卖护肤品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些美容心得。
南都娱乐:之后会不会放更多的精力在影视作品上?
乔任梁:百分之七十精力会在影视方面,当然也会有一些音乐作品,其实影视和音乐也可以结合。比如最近几个影视剧作品都会用到我的音乐做主题曲。
南都娱乐:你怎么看今年通过《我们相爱吧》这个节目又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和人气这件事?
乔任梁:真人秀可以给我一个平台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这档节目比较特殊,是假想明星真人恋爱的一档节目,比较特殊的是两人刚一见面就要进入到恋爱的状态。节目所呈现的是我认为恋爱中应该如何对待另一半,最近这几年国内的真人秀大热,所以相爱播出受到关注也是情理之中。我觉得人气这些对于我而言不是那么看重。更多的是接下来要拍些好戏,塑造一些好的角色这种累积才是我所希望的。
南都娱乐:去年,小鲜肉的流行和李易峰、马天宇、井柏然等人的爆红崛起,让很多人重新将眼光聚焦到了好男儿这个群体,你觉得你们的机会来了吗?
乔任梁:其实套用一句老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家这几年都在努力,累积了很多,只是有人的努力大家看到了成果。还有的人正在蓄势待发,希望我这批好兄弟们都能完成各自的梦想。
南都娱乐:你怎么看这几个人现在的成功?会让你更有动力还是更有压力?
乔任梁:首先我不会去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我觉得在任何行业都会有压力。当然能把这种压力转换为动力,勿忘初衷去创造一些好的作品不辜负观众对你的喜爱,经历了这几年我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做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偶像。
南都娱乐: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会倾向于找你这样的小鲜肉,你怎么看之后的一些机遇和发展?
乔任梁:确实目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影视作品会很多,其实我希望拍戏之余多给自己充电。我对自己的期待是希望我的演艺道路可以走很远,做一个实力派演员,不是那种所谓的偶像一闪而过。
南都娱乐:未来你对事业会有什么样的规划?电影和电视剧会有什么样的侧重?
乔任梁:目前就是除了要好好拍戏,我的业余生活就是看大量的影视剧作品,电影和电视剧都会兼顾,只要有好的项目、导演、剧本我都愿意积极参与。
篇6
一个靠免费打天下的公司,最终却有着资本市场认可的盈利模式和市场价值,并在受到西方市场热捧的中国概念股中名列前茅。相关数据显示,3月31日登陆美国纽交所的奇虎360,上市首日收报34美元,较14.5美元的发行价大涨134.45%,这一首日涨幅在所有中国概念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2005年IPO时创下的354%和优酷去年创下的161.25%。以首日收盘的市值计算,奇虎360则是当当网的2.2倍、搜狐的1.2倍、盛大的1.5倍、完美时空的3.7倍、巨人的2.5倍、九城的25倍、麦考林的20倍。
从其目前主要收入来看,周鸿神领导下的360更像是一家挂着安全厂商名号,其实行着工具类客户端软件厂商之实的公司,靠着网络广告盈利。虽然周鸿t宣称未来主要靠互联网增值业务盈利,但是其所描述的一对一为用户解决电脑问题例子显得有些单薄,更具体的新业务例子却没能给出。开放平台方面,选择全面开放,与第三方开发者合作。但第三方开发者代表也在360极速浏览器会上,对于“希望开放平台要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由衷呼喊,也显露出了第三方开发者也对于盈利前景的不确定性,因为他们此前经历了太多虚伪的开放平台。
因此,短期来看,网络广告依旧是周鸿t所持的主要盈利模式。于是,有业内人士分析,360未来或将不可避免地迫于投资方压力,去投入搜索引擎、媒体微门户(如通过QQ软件登陆弹出的微门户资讯框),而这些都将让360更向网络广告的盈利模式迈进。未来,360与百度、新浪等几大门户、QQ之间或将继续引发利益争夺。
修炼“内功”
中国国内实力杀软厂商瑞星、金山、江民三家分晋的时代已经远去。虽然金山和瑞星相继在2010年11月和今年3月宣布免费,跟进360的免费杀毒策略。但是步伐却过迟了。当敌人长得比自己都强大的时候,还将怎样消灭敌人?瑞星作为昔日国内杀软市场的老大哥,如今却已然是“不做大哥好多年”,令众多拥趸也不禁扼腕叹息,恨铁不成钢,金山管理的混乱让其战略要地尽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在杀软江湖冲撞,绝非“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是真的无招;江民则随着王江民的去世,致使江民陷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无奈与感伤交错的尴尬境地。
尽管如此,360却也依然不能笑傲杀软江湖,毕竟360的天下是靠“免费”牌打下来的,而非靠着功夫过硬的“技术”牌。急速跃升的360虽然风头正盛,但根基还不足够牢靠。上市之后,还应避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和急攻进利心态。当然,360自身也在努力的欲求夯实基础,苦练内功。
周鸿棉自称业务模式为“免费+增值服务”,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是推广手段,用来培养用户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互联网增值类服务。的确,免费牌让360赢得了超高的人气,过去五年间,360终端用户量从1700万骤增至3.39亿。对此,周鸿t表示。360去年才开始考虑营收模式,所以广告营收在其中比重仍旧比较大。360具有巨大的用户基数,未来360会不断推出更多增值服务,营收会取得更快的增长。他还表示360在未来有更多潜力,因此对现在的股价并不很关心,希望外界去关注其5-10年业务增长。
分析人士指,360安全浏览器是奇虎绝大部分盈利的基础,这款把上网和安全混合在一起的颠覆性产品,给奇虎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网址导航、搜索引擎收入。截至今年3月,360安全浏览器的市场份额达19%,仅排在第一名IE浏览器之后。
不难看出,360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安全厂商的边界,更趋向于一个工具类客户端软件厂商。业内专家指出,360的优势不在于强大的反病毒技术,从360安全卫士开始构建的品类丰富、互相支撑的客户端产品链才是其制胜法宝。可以说,在360免费杀毒软件推出之前,360安全卫士就为其铺平了道路。据悉,360迄今为止最受用户推崇的产品,还是靠杀3721插件起家的360安全卫士,它已成为绝大多数普通PC用户必备的电脑辅助工具,难被超越。
360免费杀毒让周鸿t在安全软件行业彻底挺直了腰杆,名正言顺。但是360并未止步安全行业,客户端的疆土才是360更为关注的重点,与其它互联网领域豪强的争夺才真正能体现出360的雄心。被打乱阵脚的杀软厂商无一例外地陷入燕雀思维,不能参透360的鸿鹄之志指向何处?行业专家表示,如果单纯论反病毒技术,360恐怕并不会将杀软厂商们击败,但是其免费策略却绝非其他厂商单纯跟进就能超越的。跟进免费的杀软厂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闯入了传统安全领域之外的领域,个人市场免费后,盈利何处寻。难道也要学着360来做互联网广告,做客户端领域的增值服务?
因此,周鸿棉的免费策略并非其他厂商依靠简单跟进就能够超越的。周鸿t为自己营造起来的客户端生态系统,以及从这之上衍生出来的盈利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同时,相较于360的客户端产品链而言,其他杀软厂商虽然有赖以生存的反病毒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并不容易被用户清楚地感知到,而360的产品链却以多个角度给了用户更全面的展现和体验。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周鸿t的成功,不是杀毒的成功,也不是免费的成功,而是客户端产品链布局的成功。
上市弄潮
周鸿神为360上市弄潮较为成功。招股书上,“NO.1、NO.2和NO.3”一组数字让周鸿t显得底气十足:按活跃用户数量来算,360称自己为中国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百度;按用户终端装机量算,360是中国第二大浏览器服务商。
再看360的营收情况,2010年,360总营收达5770万美元,其中互联网收入为5379万美元,占全年收入93.3%。包括网络广告3882.6万美元、互联网增值服务1477.4万美元和其他服务19万美元,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7.3%,25.7%,0.3%。奇虎360总营收为57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5%。奇虎360赚钱 路径是将用户流量变现,2011年1月,奇虎360的活跃互联网用户为3.39亿,在中国的用户渗透率为85.8%。
被问及路演过程中,是否受到去年3Q大战的负面影响,周鸿t表示该事件并没有对360的上市造成影响,他在路演中感受最大的是许多投资人看好360的潜力。的确,有着一连串数字的光环保驾护航,让360的上市路走得更为顺畅。此外,被同行视为异类的周鸿t一向有能够化险为夷的本领,
“搅局”成功开启中国杀毒软件市场的全免费时代,经历3Q大战的淬火,360势头更劲,反而让腾讯极大程度上受挫。
在上市之前,很多人都对于免费的360如何赚钱一事不甚清楚,上市之后这些曾经一度不能说的秘密却都走到了台前来,让圈里圈外都探悉到周鸿神的生财之术。周鸿t也曾总结表示,上市对于360还是一个起点,上市的感觉是对投资的一种承诺,会让公司的信息更加公开。
的确,即使360上市弄潮成功,却也正如周鸿t所言,上市对于360只是一个踏上起跑线的起点,一个360有机会同其他互联网巨擘们平起平坐,切磋高下的开始。国人对于公司上市这件事,有着一贯的片面看法,成功上市的公司会自然而言地被赋予各种美名和褒奖,甚至贴上代表先进和创新的标签。然而,上市其实本应无光环,成功上市并不代表企业将持续成功下去,上市后的企业会受到更多来自公众、业界的监督和评点,也会肩负更多对用户、对股东、对社会的责任。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360在国内杀毒软件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相对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言,其现阶段的盈利能力却还并不理想,360营收规模仅为腾讯的2%。所以,上市过程中360表现出色,但是360却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急需用上市募集的资金,去支持公司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实践更优的盈利模式。
“搭乘”开放
最近的一年时间里,从腾讯受到3Q大战深深刺痛后宣布对外开放,包括百度、新浪在内的主流互联网公司都马不停蹄地相继宣布了各自开放战略。但其实,这种开放战略并非广义的开放,而是狭义的推出“开放平台”:即对接第三方内容或应用。有业内人士分析,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还是百度、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其实他们所谓的“开放平台”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直接目的只是欲求通过接入的第三方应用,来为他们各自的产品本身增加附加价值,并且这种性质极为强烈。
前段时间盛大董事长陈天桥炮轰互联网伪开放之风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很广:中国到了该反省前10年互联网发展的时候。中国现在有18个号称开放的互联网企业,但有多少企业在以开放之名,行封闭之事?试想一下,如果移动的号码不准打联通的号码,那联通会死掉的。移动领域的互联互通,大家可以接受,怎么到了互联网领域就不行。
据了解,周鸿t为360上市路演之时,曾自比中国的Facebook,并表示Facebook的运作模式启发自己去努力做成一家平台公司。无疑,当下中国互联网的平台争夺大战正在爆发前夜,大家都在厉兵秣马备战。与其它互联网公司的平台战略相比,周鸿t所持的平台之路绝不逊色。今年伊始,360就连推三个开放平台,团购开放平台则作为其平台战略的先锋。2月23日奇虎360宣布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通过开放API,符合资质的团购网站可以接入该平台,共享360的用户资源,以此加速所有合作团购网站的业务发展。对于安全桌面开放,奇虎360更希望借助安全杀毒软件打下的用户基础,推出安全桌面让这类客户端软件实现流量变现。360推出的团购开放平台、应用开放平台和浏览器开放平台,分别对应其团购导航、安全桌面和极速浏览器三款产品。
篇7
利好政策频繁发力
2015年,诸多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快速有序发展。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国务院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6月,工信部通知,为支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外资参与,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可至100%。7月,在电子商务领域出台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出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深化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对推进实体店转型、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11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契机,推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电子商务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0.73%,比上年增长10.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7%,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6.9%的增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网上零售市场增长强劲,交易规模为3.8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89%,比上年增长2.2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33.3%,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3倍。
“互联网+”行动驱动传统行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传统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电子商务加速向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渗透,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工业企业计算机使用比例为94.5%,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比例为89.0%,都比上一年有大幅度提升。上网企业中,利用互联网开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网上银行、与政府机构互动的比例分别为89.0%、83.0%和79.3%。企业在线销售和采购的比例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32.6%,比上年提升7.9个百分点;开展在线采购的比例为31.5%,比上一年提高8.7个百分点;开展互联网营销的企业比例为33.8%,比上一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企业还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速度,在上网企业中,40.7%部署了信息化系统。
钢铁行业率先启动电子商务转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透明,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了物流效率,减少库存,降低交易成本。煤炭行业,神华、中煤等龙头煤炭企业都推出电子商务平台。石油行业,光汇石油宣布能源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光汇云油上线,中石化推出满足生产建设物资需求的平台易派客。地产领域,绿地集团与蚁城科技合作跨境B2B业务,通过互联网打通采购和销售链条。建材领域,亚泰集团投资吉林亚泰建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来将实现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会展领域,广交会布局在线平台,在线采购商已经达到20万名,借助广交会品牌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制造行业,海尔投资建设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海贸云商和小商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分别上线,台湾鸿海公司推出B2B商贸平台,打造精密机械工业品的一站式采购平台。商贸流通领域,全国供销社推出“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提供交易功能,还增加了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纺织领域,富安娜家纺收购了浙江执御,布局跨境电商平台。教育领域,新东方B2B平台“新东方教育云”,向学校等提供多媒体学习库。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致力于打造特色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威海、宁波、深圳、天津、重庆等城市着力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另一些地方则借助地方产品优势,打造电子商务优势产业平台。如新疆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建设开通了煤炭现货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浙江永康发力专业化的五金线上市场,与传统市场的优势相对接。
电子商务促进创新创业,助力精准扶贫
2015年是互联网创业大爆发的一年。据统计,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App超过400万款,大多数是创业者的结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同样为小微企业、个人提供了创业环境,仅阿里巴巴平台就提供超过1500万个零售创业就业机会,拉动超过3000万间接就业机会。
同时,电子商务整合贫困地区的优势产品,帮助贫困户直接对接全国大市场,在“买全国”、“卖全国”上大做文章,精准扶贫。“沙集模式”、“沭阳经验”等全国各地的实践都表明,电子商务有助于改善“三农”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尤其是是有助于帮助农村贫困户减贫致富。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832个国家贫困县网店的销售额达到215.56亿元,同比增长80.69%。其中,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贫困县达34个。
电子商务投融资井喷,生活APP和B2B是热点
2015年,互联网行业投融资规模呈现井喷之势,全年投融资规模达到28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8.04%,融资案例1105例,同比增长89.21%。其中最大的一笔,是蚂蚁金服获得投资金额32.26亿美元。在“互联网+”和“双创”的大背景下,细分领域的B2B和本地生活服务类O2O成为亮点。其中,本地生活服务类O2O项目融资案例425个,B2B领域获得投融资的企业数量也超过100家。
互联网行业冰火两重天。2015年,在国内A股高估值和科技公司上市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中国概念股掀起私有化浪潮,据统计,全年发生19例退出股市事件,如世纪佳缘等网站。同一时期,发生并购836例,环比增长54.24%;披露金额共518.69亿美元,环比增长197.38%。最典型的案例有阿里巴巴集团45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京东斥资43亿收购永辉超市。此外,生活服务类平台为了应对竞争,纷纷采取强强合并的战略,如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滴滴和快的、58与赶集等。
跨境电子商务逆势快增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电商占比83.2%,进口电商占比16.8%;B2B跨境电商占比88.5%,B2C跨境电商交易占比11.5%。
海外网购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用户规模和消费金额双双增长。2015年海外网购用户规模为4091万,较2014年增加2356万人,年增长率135.8%;海外网购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率由4.8%提升到9.9%。此外,海外网购人群人均消费金额为5630元,较2014年增加682元,年度增幅13.8%;人均消费次数为8.6次,较2014年提升0.6次。2015年,化妆品及美容产品成为网购用户海外网购的第一大商品品类,所占比例为53.4%,其次是奶粉/婴幼儿用品、服饰(包括衣服、包)、保健品仍为海外网购的热门品类。
跨境电商的平台和企业数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传统流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截止2015年8月,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达到5000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企业达到20万家。以义乌为例,目前,跨境小商品电子商务每月成交10万单,2015年的出口包裹突破1000万个,出口国家增长到127个国家。原百圆裤业更名跨境通后,跨境业务高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6%,股东利润增长566%,而原服装主营业务却下降41.32%。2015年10月,中移动、中信、信托国际等六家公司出资4.8亿美元,投资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司。
海外仓建设步伐加快,也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品质的提升。海外仓让跨境电子商务在海外市场提供本土化服务成为可能,并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驱动力,解决原有的物流周期长、成本高和用户体验差的瓶颈问题。2015年6月,敦煌网启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6国的海外仓服务。
一批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和联盟陆续成立,帮助企业有效对接资源,加强行业自律,如跨境电商进口联盟,杭州跨境电商协会等。
涉农电子商务持续升温
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布局基本完成。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电商服务站,招募农村合作人或者推广员从事电子商务服务。农村网络消费潜力得到极大释放,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530亿元,同比增长94.3%,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达到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在探索中持续成长。2015年,在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90万个。农产品中的零食、坚果、水产品、蔬果分别是销量较大的子类。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风起云涌。伴随政策利好及电子商务向三线、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渗透,我国县域电子商务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五大特点:政府支持力度大、平台企业强势布局、发展速度快、新典型不断涌现、草根热情高。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发出和收到的包裹总量超过70亿件,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县域超过350个,其中位于中西部的超过120个。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贡献最大的五个县依次为:浙江海宁、福建安溪、江苏沭阳、陕西武功和福建武夷山。
电子商务园区建设进入
各地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园区,从而完善配套支撑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截止到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达1122家,同比增长约120%,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是全国电商园区最多的省份。电商园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政府导向、资本导向、地产导向和专业服务商导向。
社交网络购物崛起
社交网络人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关系,有利于产品信息传播,提高信任度和营销精准度。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社交网购用户规模为1.45亿,较2014年增加2330万人,年增长率19.1%;2015年人均年度社交化网购次数为7.2次,较2014年提升1.2次。社交网购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率由33.8%提升到35.2%。调查研究显示,微博用户中,27.5%会点击商品链接进行购买,17.4%会购买站内商品;微信用户中,34.5%会使用微信购物功能,12.1%会购买微店商品。
移动商务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篇8
自2001年首遭集体诉讼的中华网算起,几年来已先后有中国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等数家海外上市公司被集体诉讼“狙击”,尤其是今年以来受诉企业数量劲增。在中国概念股频频遭遇法律纠纷的背后,原因并不是偶然的,信息披露不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投资者认为,信息披露不全的财务报表,使他们的投资遭遇了损失。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异常严厉,特别在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的归责上,均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即信息提供者如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应向股民承担民事责任。
Scott Mozarsky是美通社执行副总裁和首席商务官,负责监督美通社的全球商务活动,并负责公司为满足沟通、营销及其客户投资者关系需求的各项计划。Scott及其团队通过寻找并整合各种最新工具和技术来确保美通社的各项服务来满足行业需求。作为其职责中的一部分,Scott负责主管美通社业务拓展及并购方面的事务,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辨识、评估、谈判、部署及完成并购、合资、投资及组成战略联盟等事务。
作为在投资者关系领域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Scott认为CFO需要时时意识到IR的重要性,应该了解IR工作对于公司的股价、商业估值的重要性,而且IR在一定程度上有和PR融合的趋势,好的IR同样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的品牌,对公司有更好的信任和了解。
品质为先
Scott认为,目前一些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遭遇的困难有如下几点原因,语言、文化背景以及信息监管环境和美国市场的差别比较大。在美国,企业一般会通过审计公司以及专业机构提供诸如尽职调查、审计、会计等咨询业务,同时在企业针对财务数据进行披露的连续性方面,中国的监管机构和美国的监管机构对公司的要求也有不同。Scott直言,“要解决目前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遇到的诸多困难,最主要的是选择好的咨询顾问机构。”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特别,是在美国上市,比较多的是采用反向收购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比IPO更简洁也更经济。中国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对服务商的价格比较敏感,比如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银行的时候,往往都会非常看重对方的报价,甚至据此做出购买决策。“这里潜在很大风险,短期在资金上的节约,可能会为长期更为巨大的损失埋下伏笔。”Scott强调,在海外上市必须清楚地了解哪些是需要及时披露的信息,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得到有成功操作经验的律师事务所、投行以及其他信息披露服务商的建议和服务。很多低成本的服务商虽然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服务,但是不能告诉企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及其原因,特别是在信息披露领域,这会为公司带来很大的风险。
保持沟通
对于遭遇诉讼的公司来讲,Scott的建议是,首先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透明度,及时与利益相关者以及媒体和公众沟通。企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文过饰非,这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甚至引发危机,而通过持续、客观、全面的信息披露和沟通,企业往往可以顺利渡过难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听取来自律师事务所、投行、IR公司以及专业的投资者传播服务商的建议。
Scott还建议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并展现出透明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公司治理机制,包括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中设立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起到更好的监督和监管作用。一般而言,投资者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会关注公司治理、业务增长以及是否具有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美国投资者会需要大量的企业信息,他们非常看重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并且面向投资者群体的传播一定要尽可能浅显易懂。”
整合传播
在所有的讨论都围绕着信息披露,以及如何真正满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的话题展开时,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对话仍在继续:如何才能最有效的建立企业与投资者和股东之间的沟通与参与。
Scott认为,上市公司进行传播的目的在于吸引投资者,而想达成这种目的,向投资者讲述企业故事可以有很多途径,上市公司应该采用整合的信息渠道,以及采用投资者网站、视频会议等更多的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且要保证这样的工作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让投资者能够更快、更详细地了解复杂多变的企业信息,不管是在遭遇危机抑或有重大的业务调整时,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从多种途径了解到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是最重要的,其次应该是财务方面的信息以及公司的发展策略。通过全面整合的传播,可以让各种利益相关者即便有着不同的行业背景和知识结构者也能非常一目了然地了解公司的情况,建立对公司的信心,从而避免产生误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Scott看来,中国的海外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中国监管机构对于国内的上市公司在监管方式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包括要求企业做更加全面的信息披露以及在存档过程中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标准,诸如XBRL等,但也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他认为,监管者必须帮助上市公司了解到,仅仅通过有限的甚至是指定的媒体或者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实现与投资者和公众的交流互动。“有些企业甚至会通过Twitter这样的微博形式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保持即时联系。”与五年前相比,中国的海外上市企业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环境,因为有更多的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更加关注,而且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获取财务方面的信息,而是尽可能地从多种途径获取企业信息。
立体呈现
篇9
糟糕的事情都是怎么发生的?
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是硅谷的强硬派,她说话有时口无遮拦。她对中国合作伙伴马云很不满意,因为雅虎在中国的事业搞得一塌糊涂。雅虎又拥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
之后当华尔街的媒体问马云:“是你偷走了支付宝吗?”马云回答:“这不可能发生,谁还能‘偷’走什么东西……董事会为此事已经讨论了三年,但你要知道,这就像联合国的谈判。”
几个月后,雅虎的董事会在电话中解雇了巴茨,并且这家日渐衰落的公司可能会被阿里巴巴领衔的财团收购。雷曼兄弟、摩托罗拉、雅虎,一些巨人在倒下。马云和雅虎就支付宝也达成了和解,看起来他是个胜利者。
但别忘了危险信号。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显得问题重重,至少是沟通不畅――成员之一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类似的情况一般都会给公司带来麻烦。而马云的做法挑战了游戏规则,他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正式授权情况下转移了公司资产,他的这一举动令商业界和投资者感到震惊不已。
上一次我们评论失意大公司榜单时,强调了商业伦理的重要性。大公司不该在这方面出错,健康的企业精神是最基本的,但事实上这次情况并无改善,阿里巴巴只是其中之一。
2010年时中国概念还是华尔街的宠儿,一共有41家公司赴美上市,优酷首日上涨161%。年初时安永预计2011年的情况会更加乐观,但最终结果是IPO数量要减少2/3,一些公司取消了上市计划,盛大打算私有化,人人和土豆网的股价从最高点下跌了60%以上。其中部分原因是做空机构认为中国公司并不诚实。
一切似乎又重回阴影之中。之前关于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的判断被了,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年轻人走上华尔街抗议。欧债危机的波及范围在继续扩大,《经济学人》担心欧元的末日是否就要到来。还有日本大地震,许多大公司损失惨重。
对中国来说,它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但通胀情况十分严重,为此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货币紧缩政策,这与增长形成一股相反的力量。对于公司来说,它们普遍缺少资金,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无限制的扩张变得不再可能,制造型小企业纷纷倒闭。
中国股市在这一年下跌了22%。
是的,情况有所不同。2010年时市场环境还算不错,但2011年由于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市场告别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极其容易暴露一些隐藏的问题。巴菲特说: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1年我们依然找出20家失意大公司,它们在过去一年过得不怎么样。2010年我们从公司身上总结了几大失利原因,例如缺乏足够的领导远见会让企业错失发展机会或积累管理问题,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等。2011年我们会更多从市场变化角度出发,看看错误都是从何而来的。
市场变化了,有人在裸泳经济、政策、消费者和技术环境都在变,缺乏应变力的大公司成了沙滩上的裸泳者。
一共有4家公司――国美、比亚迪、李宁和雅芳――再度人榜,它们的日子依旧不太好过。国美的动荡体现在这家公司因高层夺权而频繁变动经营战略,但在重回扩张后,它发现被超越的优势难以弥补,苏宁2011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又是国美的两倍,在电子商务领域表现也更积极,国美丧失了时间。
雅芳也是在战略上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公司,在做出恢复传统以拯救局面的决定时,它并未意识到市场格局的剧烈变化和直销模式本身就已走向没落的事实。雅芳中国区的业绩一直十分糟糕,直销员数量比2009年高峰时减少25%。公司正在物色新人选,取代现任全球CEO钟彬娴。
一年销售50万辆汽车的比亚迪公司拥有一个近4000人的销售团队是不可思议的,这几乎是大众品牌销售体系的8至10倍。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下滑23%,利润跌去90%,它不得不着手精简其庞大的销售机构。
股价显示了投资者正对公司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比亚迪和李宁都有类似遭遇。在激烈的品牌转型和渠道变革过程中,李宁市值蒸发Y60%,并丢掉了自己本土第一体育品牌的地位。
一些公司的问题本来隐藏在中国速度背后难以被发现。北车集团召回存在质量缺陷的54组京沪高铁动车,绿城和无锡尚德则陷入破产传闻:绿城是中国负债率最高的大型房地产商;无锡尚德所处的光伏行业走出了黄金年代一这类公司常常作风大胆激进。
这引出了第一个问题。许多今天失意的公司往往曾表现出高速成长的能力,或者说,它们是适合高速发展的市场的公司。李宁所处的行业十年来平均增长率超过20%;绿城在2009年初也曾处境艰难,但到当年底已跃升为销售额仅次于万科的地产公司;比亚迪在2009年销售了45万辆汽车,而为自己设定的下一年目标就是雄心勃勃的80万辆。
如果我们重温一下《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关于公司衰败的五个阶段的理论,可以看到“缺乏自律,盲目扩张”是第二阶段,排在“无视危机,轻视风险”之前。在快速发展时期,比亚迪每年从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数以千计毕业生,以严酷的商务政策和疯狂扩张网络来获得业绩增长。
有话直说:“以增量掩盖存量问题”可以在市场发展快速的时候奏效但慢下来时就问题尽现了的打法不会永远奏效。最好在市场发现以前补齐短板
完善的公司制度建设能够提升应变能力。
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容易忽略一系列问题。无锡尚德是中国以低成本方式进行全球竞争的例子,而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之・就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意味着市场将涌人过多的产能。2010年时情还十分乐观,但2011年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使欧洲银行收紧了对太阳能行业的贷款,情况就直转而下,面对潜在的巨额亏损公司甚至只能采用提前终止大型合约的办法应对。
战略偏差,错误地估计未来,这成为大公司失意的一大原因。绿城与万科的区别在于,后者能够在一个政策强势的市场里及时做出应变,例如调整组织架构、投入保障房建设、开发小户型住宅,这保证万科在2011年最糟糕的环境里继续保持业绩增长。绿城一向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高端住宅,在宏观调控前就成为最为被动的受害者,它的高负债率模式本身也具有很大风险。
比亚迪忽视了合资汽车品牌向中低端市场进军的信号,而本田也错失了这一轮机会,它们都反应不足。
更为特殊一些的例子是社交网络的流行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这可能令那些反应迟缓的公司大吃一惊。西门子本不应该让一个消费者投诉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但现实却是CEO出面道歉后,“冰箱门”给这家德国企业带来的恶劣影响还远未结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推广了路径依赖理论,即无论是技术演进还是制度变迁都会受到惯性力量影响,从而不断自我强化而难以自拔,从公司角度来说也是如此:销售型公司集中精力于如何
卖出更多产品,于是难以顾及其它方面的公司建设,垄断型企业沉迷于自我优势而不断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2010年时中铁建在沙特的一个项目中亏掉了半年利润,2011年中国中铁搞砸了它进军欧洲的第一个项目。央企往往抱着相同思维,先以极低价格获得合同,寄望于日后能寻找机会提高价格,但事实上合同签订得十分轻率,没有尽职调查甚至可能连合同翻译都从未完成。
顺利成为全球PC业第二名的联想被我们列入失意大公司并不是意外。这家公司的目标在于以价格和渠道优势――它的核心竞争力――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收购德国和日本PC企业帮助它提前完成这一点,但它缺乏“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人市场”的创新能力。这种情况并未明显改变,并且在移动互联领域它浪费了一些时间,这是它人选的原因。
企业成功的路径应当是差异化战略,从这一点上来说联想在未来可能将遇到李宁式的困境。李宁如今正主动寻求变化,但这种转型显然十分痛苦。
联想掌门人杨元庆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苹果的流行大多来自于冲动消费,而联想认为市场最终会发生变化。这一观点体现联想实际上保持了其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将在消费者或技术发生变化时让公司无以应对。
另一大原因是管理,规模迅速扩大的企业容易在这方面犯错。杰克・韦尔奇在挑选杰夫・伊梅尔特成为GE接班人时,后者问韦尔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控制这家公司?控制和管理是公司建设至关重要的方面。
沃尔玛在2005年进入重庆后开出了13家分店,因为假冒绿色猪肉事件而被重罚――停业整顿15天和罚款269万元,这反映沃尔玛在采购分权等管理变革和业绩压力发生时显然无法做好有效的控制。双汇也是同样问题,尽管它拥有完备的制度来保证食品安全,但从现实来看这并不起作用。
阿里巴巴并未料到局面会失控。它在大幅提高淘宝商城经营门槛这件事上低估了政策实行的难度,遭遇到激烈对抗,而它也并不是第一次在处理类似争情时出错。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忽视了公司建设的结果。有话直说:天才也要大量练习,公司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公司制度建设,竞争力养成并非某个优势项目所能弥补,短板决定一切。
规则挑战者最终挑战了自己
因为有更好的收益,而试图挑战商业规则……
最后需要强调的仍是诚信问题。杰克・韦尔奇说,诚信不仅仅是法律术语,更是广泛的原则,它是指导我们行为的一套价值观,指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合法的事隋。
这应当是一项规则。所以,挑战规则被我们认为是最严重的问题。2010年的榜单中,有1/3上榜公司的失意或多或少与商业道德和伦理相关,这个结果令人费解,但2011年结果惊人相似。伟大的公司都具备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这一角度来说,许多公司仍不具备成为伟大公司的条件。
支付宝事件提示了阿里巴巴对契约精神的漠视,而分众传媒被指控诈骗。华尔街做空机构浑水的报告猎杀了一连串中国概念股公司,这些公司或股价暴跌或面临退市,它对分众的指责包括虚报液晶屏数量、不正常的高溢价收购、收购中的关联交易等多个方面,认为内部人士从这家公司“捞走”了17亿美元。
篇10
“下班来一盘《天天跑酷》,既能消磨我在地铁上无聊的时间,又能消除我一天工作的疲倦,还蛮有趣的。”一位白领男士对近期腾讯推出的微信手机游戏有这样的评价。
事实上,不仅只是微信上的手机游戏受到众多手游族的亲睐,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找你妹》、《猴子也疯狂》、《神殿逃脱》等手游都成为地铁或公交车上年轻人必玩的游戏。你会发现这些年轻人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带着耳机,手指灵活地按着屏幕,以闯过最高分、分数排名最靠前而得到最大的快乐。
一位资深手机游戏策划人岩石接受《执行官》杂志采访时说,目前手机网民达到4.64 亿,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手游的快速发展。据岩石统计,2013 年第一季度手游规模24.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3%,智能机游戏市场达到7.9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9%。
他还补充道:“目前曾经主流的移动单机游戏增长开始放缓,移动网游正在快速增长、2013 年一季度移动游戏已经达到了3 亿人,移动网游用户更是达到了1.4 亿人,手游已经初步形成与PC 游戏抗衡规模。手游市场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
以上数据显示,属于手机游戏的时代确实已经来了。
低投高产,诱惑重重
带着3 亿人玩手游的美好前景,迫使很多手游创造团队纷纷加入行业,值得关注的是,手游行业存在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特性,这样更加使加入的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手游行业诱惑重重。
据业内人士称,手机游戏的前期投入普遍在50万~100 万之间作为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团队自筹,创始团队在3 人左右。CE0 占40% 股份,其他两位创始人分别占30%,对于这样一笔启动资金大部分创业团队还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手游门槛相对低只需要5-10 个游戏开发人员就可以启动,而音乐,美术这些都可以选择外包。开发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游戏就可以完成DEMO(样稿),DEMO 出来后就可以选择发行商来选择运营方式,初期还可以收取一定的版权金及费。
至于投资回报有这样一笔算法,根据市场价格,目前开发一款RPG(角色扮演游戏)或者ARPG(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成本投入在100 多万左右;其次手游人力成本在逐月增加,产品以开发人员为例的话,最开始是6000 元左右,但基本上有经验的游戏开发人员在1 万元左右。音乐和美术的外包只要500 元或上千元就能搞掂。一般开发一款手游投资在80 万左右,如果你的游戏火了回报就是上百万,甚至是上千万。
由此可见,低门槛高回报的手机游戏行业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涌入进来。据了解,成都2013 年下半年陆续会有几十款手游上线。新进手游创业者在努力跟各大互联网巨头,无数草根团队同台竞争。“目前手游市场中老牌的游戏厂商除了腾讯占有一席之地外,其余皆为像乐动卓越一样的中小型开发商为主。”岩石说。
火爆之时理性渐失
正因为手游行业低门槛高回报的行业特性,在今年市场中异常的火爆。然而,有业内人士直言:“手游就是一门烂生意。”
根据艾瑞咨询的不完全统计,去年仅仅苹果的IOS 平台,就有3883 家公司推出了10400 款手机游戏,如果考虑到安卓平台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在这么多的游戏当中,月流量过千万的却屈指可数。
即使你行大运出了一款火爆的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就三到六个月,之后你必须能够推出另一款火爆的游戏。而事实上,数千家游戏开发商中,能够连续推出两款火爆游戏的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手机游戏目前仅是单机游戏,单机游戏的特点就是生命力短。
手游不像端游(即是传统的依靠下载客户端,在电脑上进行游戏的网络游戏)有较好的用户黏度,一款重度端游可以火个五年十年,靠的是在游戏中建立起一种深度互动的、牢固的社会关系。但是社交游戏也不能保证一定持续火,就如Facebook 上曾经一统江湖的Zynga,过去这一年多股价暴跌80%。
有专家指出,市场只看到了7 亿手机用户这个巨大的市场,而忽视了这其实是个竞争无比激烈、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行业。人们只看到了成功的“一将”,而选择性地忽视了“枯了的万骨”。任何公司只要跟手游沾点边,就能够被爆炒,甚至就连旅游景点公司推出个手机自助游软件也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市场的非理性可见一斑。
资深手游策划人岩石向《执行官》坦言,“单个用户推广成本高,使得许多原本十分优秀的游戏也难以得到好的发展。特别对于小的开发团队,要想取得比较大的用户量,高额的推广成是其难以承受的。而移动游戏更新极快,单个游戏的生命周期只有6 个月,很多游戏还没推广起来,游戏内容便已消耗完毕。”
另外,开发一款手游后,如何在渠道上很好的推广也是目前让开放者较为惆怅的一件事。
据了解,目前手游渠道的流量80% 以上均集中在腾讯、91 手机助手、UC 九游等联运平台手里,而作为手游的内容方,如果一款游戏要想成功,其选择的渠道合作非常重要。
手游开发者要想在上述渠道推广,一般可以采取联合运营方式,最终按照游戏收入和渠道方分成;也可以采用买广告的方式,在这些应用商店内获得比较好的推广位置,但对于小的手游开发商而言,根本无法承担此项成本。因此,渠道商更青睐于联合分成的方式。
但是,随着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的膨胀,国内手游渠道也在逆向生长,行业规则不明确,导致开发商与渠道商矛盾频发。
有手机游戏开发者向媒体坦言,如今手游市场呈现出“iOS 靠刷榜,安卓靠关系”的窘状。这使渠道整合集中带来巨头话语权的增加,比如,年初还能签到4:6 分成的合同,但是实际上却变成了7:3倒分,其原因在于有些平台厂商以各种入场费、广告推广费等变相收费。
顽石互动CEO 吴刚曾表示,由于门槛大大降低和页游、端游制作者的涌入,手游在2012 年的一年间,已经迎来了页游3 年间所形成的“渠道倒逼产品,游戏质量随即坍塌”的恶性循环。蓝港在线CEO 王峰认为,和页游一样,手游的开发商,几乎没有丝毫与渠道对抗的资本,其惶恐在于手游市场已经进入了无序化的前夜。
而这与韩国手游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是强势的渠道商,但是其市场依然保持相对合理的分成情况,主要原因在于韩国手游市场的制约机制。以韩国渠道平台Kakao 为例,其首轮外部投资来自Nexon、Hangame 等韩国十余个顶级的研发公司,这种情况下也导致了手游开发者对渠道商的一种机制制约。
“而在中国,渠道总是想一家独大,稍具规模的开发者又做着渠道的梦,因此要形成类似韩国手游市场的机制是不可能了。”业内人士直言。
难保持用户的粘性
据CNNIC 研究报告显示,手游产品周期呈缩短趋势,游戏者持续玩一款游戏的时间大多为2 个月及以下。
据报告显示,由于手游交互方式简单、分发渠道便捷,手游产品较难长期吸引用户注意力。手游用户持续玩一款游戏的时间大多为2 个月及以下,其中25.8% 的手机游戏用户持续玩一款手机游戏的时长为1~2 个月,39.3% 的用户对一款游戏的使用时间为2 个星期以内。
同时,据CNNIC 调查,61.1% 的手机游戏用户偏好简单易上手的游戏,58.8% 的用户偏好不断有新关卡的游戏。
此外,37.3% 的用户偏好能与同伴交互的游戏。但由于手机屏幕以及操作界面的限制,社交元素与PC 游戏相比较为薄弱,目前手游还大多处于游戏后与同伴分享和排名阶段。
根据报告,67.9% 的手游用户选择新游戏的原因是看见周围朋友同学玩;52.2% 的用户是自己感兴趣想玩。
通过手机应用商店应用推荐或刷榜的方式吸引用户下载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37.0% 的用户会因为手机应用商店或网站的推荐而选择新游戏,而手机软件推送的游戏信息的占比更低,仅为26.6%。
手机游戏策划人岩石在如何保持用户的粘性给出这样的建议:“游戏在设计中要遵循移动游戏轻度碎片化特点,从手游用户的行为习惯中设计游戏。以创新的游戏玩法吸引用户,玩家之间的交互及建立玩家付费习惯来保证用户留存,提升用户的粘性。
不惜血本玩营销
既然渠道总是想一家独大,依靠别人渠道难以长期存活,手游企业还是使用砸钱的方式包括购买知名IP、跨界营销( 娱乐圈、体育圈、时尚圈等)、电视荧幕硬广告投放、微博等营销方式。
一款产品拥有一个优质的IP 就是其成功的一半,能短时间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并带来大量用户,在端游领域,不难看出由著名小说改编的产品,往往都有较好的口碑,比如《诛仙》、《星辰变OL》和《斗战神》等。而手游领域《我叫MT》由知名动画片改编而成,《神雕侠侣》手游由金庸武侠小说同名改编,而《神雕侠侣》被屡次拍成电视剧,可谓家喻户晓,改编手游短时间内扩大了曝光范围。
据了解,手游低成本的开发门槛,使得娱乐明星也参与投资,前有羽泉《龙之召唤》、后有凤凰传奇,近日又爆出吴奇隆投资手游的消息。另外,手游改编微电影等推广方式,近两个月以来也成了家常便饭。明星和网游产品合作,能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造品牌影响。
当然,随着人们对网游观念的转变,近两年以来,网游行业在电视荧屏投放广告的越来越多。在传统行业,一些国内目前较有名的品牌,都曾因电视的权威性,获得非常高的认可度。如今,电视广告对网游的开发,将来会成为手游主流的营销方式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手机游戏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问题,同质化问题,渠道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手游厂商市场推广手段百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游推广的观念正在转变,手游厂商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这对厂商本身和行业来说都是利好的预兆,对于厂商自身来说,虽然不能做到如端游一样的产品延续性,但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在不同的产品之间互相导入用户,能减轻对渠道的过度依赖,更有利的扩展自身的产品线,对行业来说,能促进产品创新减少同质化现象,也将抬高手游行业门槛,减少山寨抄袭等现象。
被收购或等待被收购
“ 手游不是被收购, 就是在被收购的路上。”IDG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合伙人高翔直言。
自2012 年下半年到今年,手机游戏刮起一阵资本狂潮,手游概念股涨幅高居榜首。手游公司前方,总是有大波投资机构持续靠近。
据消息称,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对手游行业青睐有加,并表示将继续投资。目前在他手头上有接近10 家手游公司,还有两三家的投资,都是天使投资级别。当行业做到足够大时,在手游的周边都会有很多机会,比如说精品交易,还有很多投资的方向,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
与此同时,掌趣科技投资副总裁何佳也表示要“双轮驱动”,既要围绕整个移动游戏产业链做研发,也要在手游产业链中继续进行早期投资,中期投资,以及后期并购的操作,以提高公司市值。
难道手游行业仅存着“在等待收购或在被收购的路上”这两种情况?岩石对《执行官》这一疑问给出了答案:“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进一步刺激了手游的发展,未来3~5 年国内手游产业规模高达百亿元,众多上市公司、互联网大佬在内的各路人马竞相布局,泡沫也随之而起,使得手游行业比较浮躁。难免会出现在等待收购或在被收购的路上这两种情况。”
然而,手游行业虽然火爆,但是仍有一批批手游制作团队命丧创业前夜。到底什么样的手游公司才能屹立不倒?
Gameloft 中国全球副总裁余非认为,成功的手游公司思路转换一定要快,且符合消费需求。由于手机游戏收费变化极快,从早期的付费模式到现在的免费,以及游戏内付费的商业模式,使得一批思想与制作内容转换不够快的手游公司归于沉寂,而商业模式和游戏模式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公司得到了持续而又丰厚的回报。
从自身游戏制作经验来看,何佳则认为手游公司若想在行业内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将产品做到极致。“真正成功是把一款产品做到极致,然后拉动所有的人、所有的精力去做这一款产品。”
由于创业公司的人数有限,核心管理人和制作人精力也有限,与其花时间去做两款甚至三款产品,不如做好一款游戏。从并购方的角度,何佳认为,只要有一款做到极致的产品就能很大程度上证明团队的专注度和成功性,便于买方预期下一款产品能否成功,增加买方信心。
万浩基劝诫游戏制作团队切勿急功近利,要给自己足够多的资金去完成一款游戏的开发和运行。当乐网副总裁姚垚认为,游戏制作团队对资金如何分配,一定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