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篇2

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策略,作为东亚文化圈首席代表的中国,亟需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便在世界文化同质化的格局中保持文化自觉,以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为维系健康和谐的世界文化生态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虚怀有容,其中包含的仁义忠恕、刚毅有为、博文明允、明道济世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贵和尚中的处世观、智识通变的发展观无不体现着宽厚仁和的气度,济世明理的责任,厚德载物的胸怀,奋发向上的担当,自强不息的毅力。中国儒释道经典作品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经典的阐释和学习无疑可以帮助国人维系文化认同、坚守文化自觉,提高道德境界,完善人格修养。

形成坚韧意志。刚毅有为、百折不挠的执着毅力中华民族生而有之,《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也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不体现抱定宗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系募嵋闳瘸溃磺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呈现了挫败面前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豪迈情怀。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时时处处可见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形象和训诫,势必对读者坚韧意志的形成起到濡化和引领的作用。

增强理性思辨。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以先秦为例,譬如儒家崇尚理性,道家崇尚思辨,墨家注重探究,名家注重逻辑。

道家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辩证思辨、逆向批判赋予我国古典哲学以理性思辨色彩。老子“道法自然”、“虚静无为”等思想以清醒的理性态度参悟自然、了悟人生,思想中充满了自然而为的气度和朴素而不失智慧的思辨理性。

墨家学派注重对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观察与探究,不仅观照自然万物,而且对生活中的技艺和现象也卓有研究,在数学、力学、光学、经济学、心理学方面都有建树。

名家思想有鲜明的逻辑学倾向,注重界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划分概念类别,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研究,具有思辨哲学特征。

培养博雅精神。在中国古代,通常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自古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广博学识、通融识见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通达之人。《易经》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淮南子》有“通智德而不劳”,《中庸》指出学人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有“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的训诫。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中,“博”“雅”并举是较为完善的人生境界。“博”指向外,是不断拓展,通自然人为,晓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雅”指向内,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身心,塑造高雅品格。

阐释尺度

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应把握好历史、现代和辩证尺度。

历史尺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和阐释不应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以免引起以讹传讹的误读误解,正确的态度是以史为据,认真研读原典,从历史和思想渊源着手,运用中、西阐释学方法,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文化原点做深入细致地思考和研讨。譬如,通过深入研读四书五经,把握儒家的思想智慧,并遵循历史脉络考察儒学的兴起、两汉儒学独尊、宋明儒学复兴、现代新儒家,以纵横交错的时空维度衡量和解读原典。

现代尺度。中国传统思想和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譬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充满哲理,饱含智慧,能够为个人和群体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当前,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应引入全球化视角,做现代性解析,做到以古鉴今,推陈出新。

辩证尺度。由于时代的差距和历史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经典中难免出现一些陈旧过时、不合当代时宜的思想和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保有正确态度,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应革除流弊,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去粗取精,结合当前语境,结合时代特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解读方法

解读传统经典可以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进行,运用中国传统的“语境论”和“时空论”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启发意义做整体性把握,由对作品的认知而领悟而致用,进一步从审美陶冶与思想启迪两个维度深度研讨。譬如《诗经・秦风・蒹葭》篇的解读,首先了解《诗经》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秦地诗歌的特征,进而探讨《蒹葭》一诗的意象与意境,最后从审美韵味与思想意义两方面探讨《蒹葭》诗的现代性和当代价值。

篇3

【关键词】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价值

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和实施,为了有效发挥体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全国各省市体育机构和组织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体育文化热潮。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不仅蕴涵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体现着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原是少林拳和陈式太极拳等众多传统拳种的发祥地,武术文化根基牢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武术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相比,具有成熟早的特点,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主体形态。”〔1〕可以说,中原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因此,进一步挖掘和汲取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价值便成为保护和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价值的挖掘和分析,期望能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奠定思想基础。

1彰显人与天和的生态价值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在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2〕我国传统武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表现形式表明了自身所具有的广博生态价值和生活智慧。中原传统武术文化表现出的浓厚生活气息和自然色彩不仅体现了其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而且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从其养、练方式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到其功法机理强调把人的运动与周围环境合而为一,无不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同时中原传统武术在表现形式上还具有较强的仿生性,其主要体现在动物仿生、生活仿生和自然仿生等方面。如:动物仿生方面在“形意拳”和“少林五拳”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等;生活仿生方面从“双手摘桃”、“旱地栽花”和“织女耍剪”等拳法术语中可见一斑;自然仿生方面主要反映在“风卷霹雳”、“风扫梅花”和“拨云迎日”等习语中。总之,从融合导引和吐纳的太极文化到柔和儒释道思想精髓的少林武术都表明: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崇尚生命与自然,追求将自然环境和事物与习练者融为一体。正如拳师孙禄堂在《拳意述真》所言:“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其谋求自然万物与人类的统一与和谐的内在本质彰显出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具有的深厚生态价值和生命智慧。

2体现人与人和的社会本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耕文化的日益边缘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武术存在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文化生态逐渐被消解,同时其以宗族为传承平台的传承方式也遭到破坏,其也为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事实上,“对传统武术自我维系,来源于我们自身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心,来源于我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3〕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的特殊约束作用和教化功能理应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就中原传统武术文化而言,其不仅追求“仁、义、礼、信、勇”等人伦精神,而且还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济贫助弱”、“公平竞赛”的社会规范和“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以技先”的社会价值。加之,从“武”字构成来看,“止”“戈”为“武”,化解干戈,消除暴力,旨在强调习武之人应讲武德、重人和。以少林武术文化为例,凡习练者都应该具有心怀天下、图存社稷、精忠为国的崇高人生理想和不骄不傲、虚怀若谷、尊师重道的博怀,同时还应该具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侠肝义胆。正如少林寺戒约规定:“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4〕这种“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道德观不仅约束和调节着习武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习武者力求实现的最高道德境界。正如拳师孙禄堂所言:智勇皆有“和”生。其在于强调“拳打人不知,出手不伤人”,表明我国传统武术旨在教化育人和化解矛盾。

3追求身与心和的个体境界

中原传统武术强调“天人合一”和“内外合一”,不仅追求习练者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还要求习练者本身应该达到内在与外在协调一致。换言之,通过强调“调心练意”和“练意调神”的肢体运动进而实现“心”与“意”的紧密结合,最终达到身心康健。正如传统武术谋求“形神兼备”和“性命双修”,中原传统武术也是通过“调形”、“调息”、“调心”的肢体活动和动静结合、练养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实现防病、祛病的目的。进一步讲,中原传统武术注重身心双修和自身体悟,进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个性。以太极拳为例,“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就是要求习练者应该内求诸己,强化自我各项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习练传统武术,在外表舒缓的运动形式下,其实是对内心高层次的修炼。太极拳推手中要遵循“守仁”、“守和”、“守节”、“守弱”等传统思想,要求练拳先从心至身,再由身至心,通过练武与修身、习艺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心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通过身心兼修,达到心灵的觉悟,完成身心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练者自我身心的和谐,大都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如:习武者应该秉持“心者神之主,身者心之躯”,重视心、神、意的主导作用,突出精、气、神,确立形神兼修、内外合一作为练功原则。〔5〕此外,用于规范习武之人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的武德也是习武之人社会生活的道德准绳,尤其是人际关系的调解器,利于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4小结

“当代是西方文化主导的时代,西方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理念逐渐影响着国人对事物的判断,现代人对时尚的炫耀,以及‘休闲’、‘简洁’理念占据人们主流思想,使原以复杂、丰富而著称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人们视野的边缘。”〔6〕从武术的发展历程看,不论从地域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与中原文化休戚相关。中原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也博大精深。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难题。而对于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对其生态功能和伦理价值的挖掘和宣传也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其功能的宣传和价值的引导,中原传统武术固有的独特技术和文化魅力将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名片,也将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打造文化强省的过程中产生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德兵.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6(5):48-51.

〔2〕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7.

〔3〕王亚慧,代凌江.传承与变革———论传统武术的自我维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38-140.

〔4〕秦子来,夏卫中.中国武术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J〕.湖北体育科技,2004(4):431-435.

篇4

教学内容从追求博雅转向对专业的膜拜任何文化都是和一个地域范围内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文化哲学就是人们在自发自在的日常生活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几千年来,这种文化哲学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大学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古代大学还是现代大学,都强调知识对习行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培养学生博雅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更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运用知识,尽管我国古代的大学没有“专业”的概念,但学生具有很高的人文精神境界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习事见理”。自工业化的现代性社会形成以后,社会对效益的过度遵从以及产业界新兴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社会对产业界与技术界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就会放弃原来博雅的教学内容,转向了“媚俗”,以“抢抓机遇”“服务社会”等堂而皇之的理由,将专业化知识与技能作为大学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并以开设“热门”与“就业高度相关”的专业课程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原本作为人的生活所必需的人文哲学等课程逐渐式微。“一个人越是把他的才能倾注于某职业,他在工作中自然会展示更娴熟的技能、更高的敏捷度。但是,他为社会财富积累贡献越大,作为理性的人,他自己就会越来越退化,随着他的行为范围的不断缩小,他的思维能力及智力习惯也会相应萎缩。”[2]尽管大学教学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得心应手,但是,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具有心灵与精神的人存在,高度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技术理性得到了强化,而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信念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可见,现代社会的工业化文化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使得大学本科教学内容一味地顺应世俗社会的要求,并没有将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与现代先进的文化整合起来,形成具有先进理念与时代意义的教学文化。

教学评价从“重意义”转向“重量化”重视主体、重视直觉与内心体验,强调伦理道德与中庸和谐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这种“道德理性”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大学的教学评价传统更加侧重于价值判断,而非单一的鉴定功能,强调评价的民主性、伦理性、导向性与激励性等。但是,随着西方“科学主义”文化的引入以及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膜拜,中国现代大学的教学评价沿着“科学主义”的道路,从价值判断为主转向了实证描述为主,以追求“客观性”与“可量化”为旗帜,抹杀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模式以及评价程序等变得单一和僵化,并形成“路径依赖”,使得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艺术性以及创造性受到压制。

教学思想的枯竭与贫乏教学思想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对教学价值取向、目的、原则以及方法教学的体系化认识,它既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实际的反映,又是教学者教学意识的体现。我国的教学发展史表明,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精辟的教学思想,如孔子“有教无类”以及王国维智育、德育和美育三者并行逐步达到真善美的教育宗旨;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及立志、学、思、习、行阶段教学方法等都集中了教育家长期积累的教学智慧,并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教学实践。任何教学思想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很难驾驭日益庞杂的知识体系。但是,我国中庸的文化传统主张“持中求稳”“以理节情”,反对“标新立异”“偏激变革”。当这种文化品格固化为教师的精神特质的时候,就会形成“守城式的思维模式”与“闭锁式文化心态”,表现为教师个体对教师群体的从属与依附,教学思想与行为的群体趋同性,消解其多元性。同时,商品文化导致的功利化教育取向,使教师教学成为谋生的手段,学生上大学成为找到好工作的“跳板”,“教”与“学”的关系演变为一种“买卖关系”,内在信念的执著、心灵的升华、教学激情的迸发、创新教学思想的追求被取代,导致了教学发展的停滞与僵化。

本科教学问题消解的文化图式

文化是教学的母体,教学是文化传承的客观要求;教学思维的变化总是与文化变迁具有同步性,但是,传统文化是传统教学的生存基础与发展背景,不但为传统教学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提供了条件,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内在动力源。

(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自我反思的文化图式任何反思都是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敏感。而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有利于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本科教学问题形成自我反思的文化图式。自我反思的文化图式就是在面对大学教学实践与教学成果的时候,一方面要审视自身内部不能适应时展的要素与机制,寻求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生长点,拓展和深化教学的内部体系,并构建适应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要从文化责任的角度担当起不同教学理论的互通、宽容、互补以及融合,以批判精神与挑战教学危机的态度引领大学教学的价值走向。我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教育教学文化传统,其中很多教育思想已经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和检验,为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有些教学思想愈久弥新。因此,我们要很好地挖掘传统教学思想中的现代价值,并运用到我国生动的大学教学改革中去。但是,“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包含着人类的经验、知识体系、价值观念、道德习俗、行为方式等等,文化是民族的整体与个体占有自身、展现自身同时又规约自身的形式”[3]。因此,我们在承认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又要用批判和扬弃的态度来突破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与治学方略,进一步拓宽其价值追求的范围。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性认识方式、重视人伦伦理的文化取向、重视经验积累的知识获取路径等强化了对我国大学教学的人文关怀。但是,因为传统文化淡漠逻辑推理、重伦理轻数理、轻视批判性思维方式窄化了大学教学的思维视角,旁落了认知理性、实践理性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新的文化取向也不见得都是优秀的和值得全盘接受的,如工业化带来的现代性就是以标准化、单向度、片面性等为特征,使大学教学失去人文性,容易使本来具有浓厚文化特性的大学教学蜕变为纯粹的技能训练。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视角以及由此衍生的制度层面去深刻剖析我国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宽广的思维视角,在实践中寻求问题的突破口,创造性地、科学地、整体性地去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不断丰富、重建和超越传统文化。特别要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核心价值,深刻认识到本科教学作为大学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存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人性更为完善与丰满,而其他功能都是非本质的、社会所派生的。以此作为出发点,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先进科学的理念,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强化对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生活态度以及品格养成的熏陶与提升。

(二)以“和合智慧”为内核调整教学文化的要素关系以文化的视野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把握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不同层次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动态平衡,超越局部性、偏倚性、静止性和实体性思维,以整体性、中道性、历史性和生成性的文化哲学思维方式把握事物,即“在超越了传统理性哲学主客二元对立思维之后,文化哲学应将实践着的人的现实存在作为其理论支柱,人作为活动于现实世界的中介和动力,构成了分析解决人与世界矛盾的最关键环节。”[4]排斥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文化哲学指引我们在历史的动态平衡中寻求具有“和合智慧”的教学文化。“和合智慧”是人文价值理想付诸于教学实践而形成的实践智慧,“和”意指不同的教学文化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合”就是多种教学文化相互作用、整合一体发挥整体功效。当今,我们正面临着文化的转型,教学文化也出现多元冲突与交融的现象,不同的文化皆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且都不可能成为现时代教学文化体系中的“一枝独秀”,而唯有运用“和合”智慧进行整合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文化体系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和”与“合”。本科教学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消除因为课程分科与学科差异而造成的界限,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与交融性,拓宽思维;可以建立起科学的核心理论体系,围绕核心概念、原理而不断地吸收与丰富相关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还要吸收西方文化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经验取性思维的不足,使学生有宽口径的知识体系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合”智慧的第二个内涵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和谐与合作。传统的师生交往是基于“主客二元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是“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二元对立模式,两者之间存在“势差”,容易产生不平等的关系,使学生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从而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索、不畏权威、勇于超越的精神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打破权威,在师生交往之间形成“主体间性”,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合作关系,教师之于学生亦师亦友,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文化,展示高等教育的精神魅力。“和合智慧型”教学文化的第三个维度是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和谐统一。自德国洪堡大学首创“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大学学术文化以来,世界多数国家都在效仿。但是,文化在传播中也会发生“变异”,事实上,很多大学夸大甚至扭曲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置于教学之上。一些教学型大学将科研与课题研究作为“主业”,而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原来“教学型”的校园文化转向了所谓的“科研型”校园文化,导致教师产生功利化的思维方式与言行,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大学管理者在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运用“和合智慧”,使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合力的张力,使大学的教学型文化与科研型文化相得益彰。

篇5

关键词:精读 泛读 个性化阅读 传统文化

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而语文教学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中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瑰宝知之甚少。对学习她、读懂她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真切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来就需要合适的内容载体,而传统文化正是个很好的选择。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弘场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面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呢?

一、咬文嚼字,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

古代经典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无法真正地汲取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运用精读的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论语》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任何时代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必须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于漪说过:“母语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咬文嚼字即是文化大餐中的细嚼慢咽。对文化营养的吸取及为充分。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捕捉到心灵的悸动。引领学生与文字相亲,并且在这亲近中,感受到文字中蕴涵的美。

二、博览群书。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

精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相对广博的传统文化则是远远不够的,精读毕竟涉及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要充分地了解、吸收、传承经典文化的精髓。还必须要有以更多更广为出发点的泛读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识,想象力和知识,令学生终生受用。这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课内外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让学生有时间自主阅读,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其次,对于那些精华、鲜明、简练之作,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背诵。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神明自得。

最后。学生的泛读往往追求量多。导致前看后忠、走马现花。此时,教师盔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口头复述、写读书笔记、开展小组讨论、背诵比赛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的财富。

三、个性化阅读。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过往时代的土壤之中的,要跟信息化社会相接轨,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就必须创新,给其注入时代新气息。北京奥运图案的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所谓“古为今用”,正是此意。

个性化阅读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精读和泛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篇6

“生态厕所”用轻钢结构建成,通过简单的设计将粪便与尿液分开,前者以灰土覆盖,用可移动的容器收集并定期清理,主要是通过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的方式处理。这个供数百学生使用的厕所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用水冲洗,仅需稍稍改变生活方式就将污染和后续的治理成本降低为零,而且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

举动虽小,震撼颇大。这个实践可以视为对当代的发展方式的一个批判,它提示的是,在最大限度地使发展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可以将“发展的悖论”限制在最小的程度。乡村小学的厕所不必是卫生条件极差的,也可以不同于城市中的那种耗费大量水资源的方式—先制造污水,再对污水进行净化。

可以更直接地这样表达:发展是可以更具智慧的。

这里所说的智慧,完全不同于近年来时髦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中所使用的“智慧”。这些概念是由跨国IT业巨头提出并被各国政府采纳的,它的核心是通过推动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为资本积累奠定下一个增长点,它对破解“发展的悖论”并无助益。

发展所需要的智慧,应该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是在发展中积极协调人的需求满足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这些思考之上对于发展方式的修正和改进。

就中国而言,在熟稔现代科技手段的基础上,我们急需激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智慧因素。

长期居主流地位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在哲学上奠基于另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这种看法发端于基督教的传统:上帝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万物供人享用。根据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掠夺是正当的。在环境危机的逼迫下采取的环保行动,乃是出于功利主义的考量,即不治理环境会危害人类自身,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关系不大。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还内含将其他种族、族群视为“万物”之一的潜质,于是西方对环境问题的应对呈现为内部治理和对外的风险转移两种模式的并存。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持另外一种看法。传统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尊重人的生命与仁爱万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这集中体现为宋儒张载所概括的“天人合一”理念。但是,这种统一又是利用与尊重的有机统一,是“爱人”和“利物”的有机统一,既要“尽人之性”,也要“尽物之性”。

这种观念要求将人放在自然的范畴内看待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青年的一个论述对这种观念进行了阐发:“吾人虽为自然所规定,而亦即为自然之一部分。故自然有规定吾人之力,吾人亦有规定自然之力;吾人之力虽微,而不能谓其无影响自然。”

中国传统文明以农耕文明为主,农耕文明虽向自然索取,但也向自然返还。换句话说,农耕文明是不产生真正的垃圾的,人在生产生活中制造的排泄物都可以变成肥料再用于土地。这是农耕文明的优势。其缺点是“合天时”几乎等同于看天吃饭,致使人无法简单地通过勤劳工作而摆脱物质匮乏加于人自身的束缚。

工业化是必要的、必须的。以1980年代中国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为例,这很大部分要归功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和化肥、农药的生产与使用,简单地把家庭承包带来的积极性当作主因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形势的消长变化是迅速的,若干年后,有机食品和安全食品就变得稀缺了。

工业文明有先进的一面,也有野蛮和脆弱的一面:野蛮是指工业化不计环境代价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和大量的无法循环的垃圾,脆弱也是显而易见的,假设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大都市遭遇几天停电停水,平素里被其光鲜亮丽的外表所遮蔽的另一面就会显露无遗。

奥巴马说过,如果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跟美国人一样,对地球将是一个灾难。这里有美国企图控制地球资源使用权的企图,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真问题,这片土地无法承受野蛮发展的无限持续。

篇7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中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生态文化不能离开生态去谈,它不是从文化去谈的,而是从生态去谈的,用最为形象的比喻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保护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世界各国开始日益强调民族特点,人们逐渐认识到保存个性、珍视与众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被重构”。中国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热也开始兴起,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多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与当今主流商业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是一种可以被开发的智慧型文化资源。

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举办了“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在这次大赛中,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大放异彩,引起多方关注。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被首次作为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驾的演唱方法列入赛事,原生态音乐中蕴涵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独特性越来越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各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共同的“根”。但是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仍然比较狭小。我们理应担起抢救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任,从中多吸取营养,避免重蹈西方民族传统音乐从被忽视到重视的“覆辙”。一个民族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根源习俗与生存态度,它会长久地根植并存在于民族成员的血液当中。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原生态”这个语词符号,但是原生态音乐的春天却不可阻挡地来到了。

冷僻的词汇突然间变热了。就是原生态音乐这样一种目前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音乐形式,却走过了一条从被漠视到被重视的曲折之路。过去原生态民歌唱法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唱法,许多原生态歌手不被广泛认可。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音乐界的专家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态度很不一致,大奖赛也一直未将其作为一种专门的演唱方法,但是近两年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地位开始悄悄发生变化。从2004年开始,杨丽萍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从杭州到上海到北京,激起了观众澎湃的心。贵州民族歌舞团打造的歌舞晚会《贵州多彩风》,以一个苗族女孩从外地回到家乡,看望多彩贵州的父老乡亲为故事线索,以贵州世居的十二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为主要内容,从贵州到北京,场场爆满――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也火热起来。云南、贵州这两个过去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正搭乘原生态音乐的快车,与原生态音乐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同样孕育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四川,与汉族同样古老的民族――羌族也在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热潮中徘徊前进。

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典型性与当代问题

1 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典型性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部,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其中羌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2004年的“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羌族的多声部民歌演唱六人组合以其深沉雄浑的演唱特点,成为音乐界注目的焦点。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两位羌族多声部歌手对酒歌的精彩诠释,入木三分,使观众和评委为之震撼,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绩。一般的少数民族歌曲都以旋律优美取胜,而羌族多声部歌曲却以气势磅礴的演唱方式和独特的和声效果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这种演唱方式和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显然与羌族古老悲壮的历史息息相关。羌族传统文化颇为复杂和感人,传统音乐扎根在这一文化中,必然孕育出令人着迷的奇葩。

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时期一直保存至今,经历数千年之久,被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现代羌族聚居在今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着复杂的民族情况,近年来一直成为民族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被已故社会学家教授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区即包括了羌族聚居的这一地区。教授认为:“这一地区沉淀着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在藏汉音乐文化的夹缝中仍然保持了独特古老的风格,但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它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 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

(1)民俗旅游业在羌族地区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以多民族著称的中国西南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备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羌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素以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著称,加之交通便利,成为阿坝自治州政府开发的“藏羌风情线”系列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坪羌寨是这些景点中比较著名的一个,笔者曾在2005年到2007年期间三次在理县桃坪乡的桃坪寨、佳山寨、增头寨做音乐概况调查,主要使用了拍照、录音、摄像、观察、参与观察、个别访问等民族音乐学的传统调查方法,参加了三个村寨的日常音乐活动,采访到当地的老、中、青三代民间艺人十多位,观看他们的表演,和他们聊天,并对参与开发全过程的桃坪乡团支部书记进行了采访,对桃坪羌寨的民俗旅游业发展与羌族原生态音乐的变迁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和分析。民俗文化旅游业在桃坪羌寨的发展打破了羌族地区原来封闭和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必然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树立当地居民的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业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是外界了解羌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民俗旅游业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影响

民俗旅游业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商品经济具有主体性,对传统文化具有筛选、改造、调适、整合的功能,从而使已走向僵化、封闭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将旅游作为现代商品机制注入传统文化的机体,消减传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滞后”的惰性,引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当然这种“封闭”、“落后”的特点对于现代旅游业而言,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业在桃坪羌寨以“羌族传统文化搭台,现代商品经济唱戏”为基本思路和最佳选择。“自然和原始”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新奇感,羌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为桃坪羌寨的旅游业增添了特有的魅力。

由于旅游业的推动,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在现代社会找到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桃坪羌寨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 极作用。1995年,桃坪羌寨的村民自发形成了羌族文化活动中心,199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土风歌舞团,2000年又成立规模更大的阿啧艺术团。这一系列团体都以羌族传统音乐艺术为主要演出内容,包括羌族传统民歌、舞蹈、羌族婚庆过程。起初,艺术团多在旅游旺季演出,后来由于作品质量的提高,阿啧艺术团多次代表阿坝州参加四川省的各类演出和比赛,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的音乐舞蹈活动。在桃坪羌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阿啧艺术团表现出色,并被邀请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演出,颇受西方观众好评。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被带到了世界文化的舞台,其千年的音乐文化底蕴被世界舞台所接纳。同时歌舞团接纳并培养了一大批能歌善舞的羌族青年,他们成为羌族传统音乐的保护者和宣传者,大量的演出活动展示了羌族的文化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羌民族的内聚力,促进了桃坪羌寨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并理解了羌族文化,这有助于消除族际间的隔阂,带动整个羌族聚居地区的全面发展,产生出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化与旅游结合,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作用――桃坪羌寨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当代学者对保护工作应持的态度

民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它可能已失去了共同地域和经济联系,甚至丢掉了共同的语言,但如果共同的文化特点始终保留或部分保留下来,就留存了这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反之,如果失去了共同文化,将不成其为原来的民族。看来,民族的文化特点比语言保持得更为牢固持久,而只要还保留着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有维系民族自我意识的纽带。共同的文化特征是构成民族最根本的要素,各族传统文化是维系和加强各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文化具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的需要上:羌族喜欢酸食和腊肉的习俗是对羌寨高寒多风、土壤碱性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即对邻近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适应上,如羌寨传统的碉楼是与汉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受到巨大压力有关……自然环境、社会需要和生存环境三者总是在不断变迁的,对这三种要素具有适应性的文化会增加自身及其承载群体的生存机会和生存活力,反之则减少这种生存机会和活力,甚至导致这种文化本身及其承载群体走向死亡。一般来说,有变迁的文化是富有适应性并充满生命力的,没有变迁的文化则是死水一潭,最终必将走向衰亡。因此,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某些羌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应该看作是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中。但如何在这“变迁”与“融入”过程中保护与保持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视点,须我们予以关注、探讨,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

2 文化产业化为羌族原生态音乐拓展了传播空间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自然和文化两个资源可以利用。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发展文化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等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正是知识型与智慧型的产业,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它与脱贫致富联系起来,它们会在文化产业化浪潮中与回归多元文化的思潮下重焕生机。2004年“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和《云南映象》大型原生态音乐舞蹈即成功为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产业化拉开了序幕,同时,大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发掘整理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在以往的两次“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如《神奇的九寨》、《高原红》)和少数民族歌手(如容中尔甲、“阿里郎”组合)频频得奖。2006年“首届中国汶川古羌文化节”在汶川萝卜寨羌文化生态旅游区举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成为“文化搭台”的重要内容,大型实景原生态羌族民俗歌舞《羌山神鼓》,向游客再现了古老的祭祀仪式。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首届全国“释比”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著名羌族民俗文化专家会聚一堂,研究和探讨六千年古羌文化发展史;同时举办全国首届羌绣大奖赛,展演羌笛、口弦、萨朗等羌族民间民俗文化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重现了羌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概貌。文化节吸引了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期间人如潮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魅力感染了在场的人们。在文化产业化浪潮下,许多过去“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萝卜寨这个过去偏僻落后的羌寨,如今成为古羌文化的缩影,在旅游业的促进下,当地羌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信心和热爱大大增加,羌民和当地政府经济收入增加。2006年7月,萝卜寨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道:“以前由于羌寨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光靠种粮食,一年收入不足千元,路不通,交通不便,日常生活一直延续古老落后的耕作经营方式,羌寨生活条件比较差。今后旅游会成为村里收入的大项,今年全村收入就可以突破二千元,一年翻一番。进行旅游开发之后,基础设施都跟上,水也得到解决,路也修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据统计,2006年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萝卜寨旅游人数达到1600人以上,全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旅游接待户平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3 少数民族自信心的重塑将迎来羌族原生态音乐的兴旺发展

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自卑心理、崇尚现代思想的存在,使现代音乐抢占了原生态音乐文化在本民族中的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羌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会重新恢复,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重新挖掘出变迁甚至濒临消失了的文化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音乐,加以弘扬、发展,实现羌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如羌族一样的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来说,非本民族文化体系内的现代流行音乐毕竟距离他们千百年的生活体系很遥远,而本民族原生态音乐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的记忆和生活更贴近,更能被他们所认同和接受,也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浓于水的“紊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羌族这样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历尽磨难与艰辛走到现在,足以说明羌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超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篇8

>>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刍议流行音乐元素在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中的应用 广西壮族铜鼓装饰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的挖掘及应用手法研究 浅谈广西少数民族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广西壮族题材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 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壮族特色文化图形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广西壮族扁担舞的起源与发展 PPP模式在广西壮族民间美术生产性保护中的运用 广西传统壮锦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壮族“末伦”的起源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徽派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化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广西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藏族图形元素在招贴设计上的应用 广西铜鼓图形元素在南宁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t"_blank"代,是广西民族文化HYPERLINK"http:∥/view/3537.htm"\t"_blank"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又称“僮锦HYPERLINK"http:∥/view/243338.htm"\t"_blank"”、“绒花被”,较厚实。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由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一般绣球大都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花瓣面料上的图案为平面式,线条、色彩如画一般美。广西的绣球,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表面上有大量繁盛任免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题材的装饰图案,飞鸟,岁寒三友、山水风光、琴棋书画、以及民间传说等予以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的和谐之美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表现手法将装饰纹样都发展到了极致。

除了以上所述,广西壮族民族图形元素还存在丰富的人民生活之中,服饰、建筑、饰品等等。这些传统的民俗图形元素具有喜庆、热烈、祥和的形式和意义。更利于渲染节日气氛。几千年来,少数民俗工艺美术中传统纹样之所以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这跟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这里居住着非常多的少数民族。他们虽然所处的环境一样,但是每个民族也有各自的民族风味。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图形元素无不强烈的突出了当地民族精神与气质,也是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典范。装饰早已都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广西壮族传统图形元素形式多样、名目繁多、设计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民族在持续不断发展本民族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设计的体系。

2 广西壮族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越来越被设计者当成一个重要的创作源泉进行实践。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HYPERLINK"http:∥/view/3206702.htm"\t"_blank"》。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HYPERLINK"http:∥/view/1490010.htm"\t"_blank"区。同时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也大力推广旅游文化,以文化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使得更多本土产品有机会走向全世界。这使得我们这些现代的设计师有着更多、丰富的设计资源可以借鉴。少数民族图形元素是民间装饰艺术不可或缺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她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她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集合了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的融合的问题其实是很多设计师现在寻找的一个答案。我们如何将壮族图形元素形式规律、审美特征以及表现方法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是我们处在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本土文化。我们所说的运用本土的图形元素,不是我们简单的搬抄,如果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没有经过我们自己的取舍与重新的看待,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停滞。现代的人所做的仅仅是老祖宗留下的,使得设计已经失去了该有的意义。我们应该在继承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的同时,将我们所学的现代设计理论和外来的先进思想和设计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为现代设计服务,同时也能带动本土的产品或者设计水准。

广西高校设有艺术类专业的学校的数目是非常多的。也有一些现代运用传统纹饰进行设计的练习。但是很多的设计知识将传统的纹饰进行简单的搬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这些图形元素的真正文化内涵和精髓。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师,他应该去真正了解这个图形带来的内涵。同时又能把握好将这个文化内涵结合到现代的设计之中去,让这个传统的图形既有新的活力。

再创造,将传统的图形注入新的血液是我们当代设计师要把握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它的本质就是运动。而不是停滞不前,更不是一层不变。我们要让真正的现代设计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之中去。尊重和理解壮族传统图形元素,然后仔细斟酌设计主题,结合现代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点,理性的思考、理解和表现。将本土语言的特征与产品巧妙灵活的进行结合,让民族文化更加具有鲜活的特征。

当下,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现代化的、科技化的新型时代。新的材料、技术、理念和设计方法快速的更新,这一切需要我们更多的去做出适应和改变。这些都给传统的艺术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对于传统的艺术是一种冲击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为它注入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因此作为新一代的设计师,作为广西高校的本土设计师,更需要将新的思想观念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传统图形,也是为我们新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新的表现方式和材料、审美观念给壮族图形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式。我们只有尊重文化和深入的发掘壮族图形元素的潜力。才能更好的创造出本土设计在利用壮族图形元素的结合中创造出新的经典。壮族图形元素壮族文化的精华,它是千百年流传下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当代设计师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8).

[2] 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曾永成;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中国生态智慧

[作者简介]宋坚,钦州学院人文学院院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桂学研究中心“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广西钦州 535000)。

一、引言

曾永成先生给我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儒雅博学的谦谦学者。第一次认识他,是从拜读他的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开始的。文如其人,我相信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读其书,想其人,受其思想的熏染,我心里渐渐萌生了一些想法。也许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确立了自己今后的学术方向和为学目标。时隔10年之后,我终于有机会到川考察,在他的家乡成都老街,见到了曾先生。果不其然,他正是我想象的那样,是个学养深厚的学者。我们几乎彻夜长谈,从马克思到康德,再到杜威和怀特海,从生态论到感应论,再到自然生成论,无所不谈。我仔细聆听了他的学术思想和今后打算。他虽然年已七旬,依然精神矍铄,思如泉涌,侃侃而谈,一刻也不忘记自己的学术使命和人生追求。他是我所认识的人群中为数不多的一辈子也不改变自己初衷的学者之一,这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对他心怀敬佩的主要原因。

我与曾先生谈论最多的,就是文艺生态学的问题。我们一致认为,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文艺的生态学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文学首先是人学,它应当为人的生态本性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存在,建立起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这应该是文艺生态学的终极目标。其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正是以此为宗旨,从人类生态学和美感的自然生成这个独特的视角,系统地论述了文艺的本色、生成与发展,还原了文艺理论应有的终极关怀精神,从而给传统僵化的文艺理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文学艺术和文学理论重新回到艺术的本体和人类生命的本体。

二、自然生成与气韵美感

曾先生成熟期的文艺生态学思想,就体现在他的代表著作《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中,这是他最富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之一。他把“绿色之思”作为生态文艺的核心问题加以探讨,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文艺回到人类生命本体,还原其本色与原生状态,其目的就是要使文艺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为优化人民大众的生态环境服务。曾先生始终认为,文艺从诞生以来就关怀着人性的现实处境,守望着人性生成的历程。20世纪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把人性危机作为中心主题。那些关怀自然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文艺作品,也不能不把笔触伸向人性本身的种种反生态的病相①。曾先生的文艺生态学理论的一大亮点是“自然生成论”,这个理论明显是受到了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本体论的启示。马克思说:“全部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②他通过文艺理论及其美学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提出了“自然向人生成”的论断,又从本体论中阐释人与自然相亲共融的趋势,从而揭示艺术与人类生态的本质关联。在人学与生命哲学的理论阐释中,他肯定了文艺是人类进行生态调节以推动自我生成的“精神绿地”,从而还原了文艺的本质内涵。以此为基础,他充分论述了人本生态观与美学的生态学化的问题。他认为,美学要真能对人类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优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生态学中吸取智慧,获得必要的学理启示和价值诱导,使美学自身生态学化。

其实自然之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根基和泉源,她以其美的光泽、美的旋律和美的景色昭示着生命的礼赞与向往;自然之美是上苍赐予人类的最厚重的礼物,它可以遣情抒怀,涤情荡志,又可以让人适意人生,感受幽邈,使人领略天地之浩荡,体会人生乐趣之无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美不愧为人类内心向往之生态家园。文艺审美是人类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丰富生命意蕴、怡情养性的高级形式。只有进入到艺术审美的高级阶段,才有可能使人类生命的原始精神透过层层的历史帷幕,闪射出最质朴、最本真的光芒,从而照亮世俗的庸常与混沌,启悟后人从烟雨迷蒙的现实中走出来,找回激情奔放的领地和理想放飞的天空。文艺通过与人类生命相谐和的节律感应形式,促进人类的生态功能,改善生理与心理状况,从而达到最佳状态。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的诗意传达,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而且蕴蓄着强大的思想力量。它不仅给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使人们进入乐而忘忧、物我两忘的境地,而且提供给人类心灵的庇护所,留一方精神灵魂得以栖居的净土。艺术审美活动正是实现生命超越的触媒,它使得人类的生命顺利完成从物质到精神的过渡,从而变得自由活泼、圆润绵延,并实现生命内涵的丰富完整和生命质量水平的跃进,文艺审美活动也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③。这正是曾永成先生着重阐述的观点。

关于文艺生态的节律气韵美感,在曾永成先生的早期著作中就加以强调了,这种思想最早成型于《文艺的绿色之思》中。该著认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早就揭示了自然节律对生命进化的作用,尤其对动物美感的性选择和情绪诱导都起关键性作用;即使是自然生态,也少不了节律感应这种“原美感”的生态调适方式。人生成于自然的节律之中,自然的节律形式不仅通过节律感应给我们的生命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秩序,而且也使我们在感应中领悟生命的智慧和意义,这种意义感悟又进一步激发和调适我们的生命节律,使其升华并进入美的意境。曾先生的“气韵美感”论,在他后来的系列论文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三、对怀特海与中国文化生态智慧的科学阐释

曾先生退休以后专心致力于西方怀特海和东方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深度挖掘和阐发,先后撰写和发表的代表论文有《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论怀特海有机宇宙论哲学的生态美学意义》《有机宇宙论与中西古今美学的融通――从怀特海看宗白华美学的世界性和深生态学品格》《怀特海有机哲学“范畴体系”中的生态美学底蕴》《赋比兴:中国古代诗歌审美特性的总体概括》等。首先,他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提出宇宙的原生之美,正是体现了让世界回归于它的本原的审美性质,指出庄子所说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意味着审美性和审美价值乃是世界存在和生成的原初性质,是世界存在的基础,由永恒客体合生创进的生成方式造成了世界生成的原初审美性。自然性本来就是生态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和融合,生态美学也因此应该是生态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紧接着,他阐释了怀特海审美经验论和生态哲学观,指出了世界的神秘性和高深莫测的幽深,构成了美的特性和诗性,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可穷尽。我们永远对这世界怀有诗意与敬畏,敬畏与承认它的神秘与幽深,而且我们对这世界秘密的探寻永远都在路上。在这方面,语言、诗与节奏旋律就让我们感受并神往于世界深邃的幽邈。

曾先生认为,西方科技文明割裂了世界的整体性,环境的破坏造成了审美观念的偏差,对“万物之理”的否定使整个世界都被祛魅,面对这样的理性颠倒,怀特海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发现了对世界原生的审美性的深沉咏歌。对于自然界之美的依恋和敬畏,必然修正我们固有人格中的抽象和偏颇,重新建立起与宇宙自然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对世界整体生命精神的感悟。这些诗歌把被旧哲学长期颠倒的世界景象修正、再颠倒过来,于是世界得以复归于它原初的审美本性及其审美价值。得到认可和阐释的“天地之美”,才是打开“万物之理”这个宇宙奥秘的钥匙。对此怀特海说:“十九世纪的文学,尤其是英国的诗歌,证明了人类的审美直觉和科学的机械论之间的冲突。雪莱生动地描述了盘桓在内在机体变化之上的永恒感官对象是如何地变幻莫测。诗人华兹华斯则把自然当成持续不变的场所,并认为其中包含着奥妙莫测的灵机。这里面还存在着他的永恒客观:‘陆地与海洋,未曾见此光。’雪莱与华兹华斯都十分强调地证明,自然不可与审美价值分离。”①

其实,认可和阐释的“天地之美”,才是打开“万物之理”这个宇宙奥秘的钥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道即自然之道,亦即审美之道,自然本来的生态性质和价值就是它的审美性质和价值,而这也正是怀特海有机宇宙论哲学的“天道”论。在中国古代诗学和美学中,“自然之道”“自然之理”“自然之法”“自然之趣”“自然之妙”之类崇尚自然原生之美的观念比比皆是。对于自然之“道”的审美底蕴,许多艺术家都有真切的感悟。画家范曾在谈到宇宙那种妙不可言的永恒整体和谐就说:“我们不妨把这种和谐称为宇宙的大智慧,而把人类自文明初开迄至今日的一切睿智成果视为人类的小智慧。唯其宇宙的大智慧浩瀚无垠,人类的小智慧有可能一步步的更新和发展,逐步缓慢地趋近这大智慧,却永无达到的可能,因为其间包含着哲学上无限的概念……宇宙有毋庸置疑的不可书诸语言文字的、至大至诚、至刚至柔的和谐的力量,这力量使亿万星辰在横无际涯的天宇协奏,那是‘大音希声’(老子语)的伟大的交响乐。只需从其中真正吸取一点儿灵感,便有贝多芬的雄浑博大的第九交响乐,便有司马文章、苏辛词赋。那才是人类一切文明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泉源。”①中国的艺术家都潜心自然,感悟天道之美,并以此为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篇10

在商业的可能性面前,每一个公司早晚都会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即便是管理学大师也很难破解发展的三种极限:第一是市场的极限,第二是组织的极限,第三是模式的极限。当公司在高速成长或者体量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多元化,这在最初那个阶段本没有错,但发展到后来,就开始变的困难――市场拥挤、组织臃肿、利润下滑……这是所有经营者、管理者和创业者都头疼的。

企业就像一棵生态树,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经销商是一个循环链,经营的产品越多,管控的难度就越大,占用的资金就越多、采购成本就越高、产品品质就越难保证、销售就越没有重点。这就像打仗一样,在兵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战线拉得太长,战争胜利的概率就越低。

所以,本书的作者提出聚焦。

大而全,不如小而美,市场越大越需要细分与专业化。

商场上不乏这样的例证,马云学说拒绝机会的能力、王石给万科做减法的智慧、牛根生聚精会神搞牛奶的专注、董明珠全心全意做空调的坚持……记得最初VCD和DVD影碟机很火的时候,万科也曾搞过,当时还很出名,但现在正如作者在书中分析的,王石的成功正在于给万科做了减法,专注于做地产,而且聚焦到住宅地产上,成就了今天的万科。2012年,香飘飘奶茶实施了“剐肉”式的聚焦战略,年销售额达到了24亿元。

企业生存和团队壮大,最需要的是取得获利性的持续增长。在一个过度拥挤的市场中,成功的最佳途径是聚焦。它不是企业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高度聚集的小公司盈利能力可能是聚焦缺失的大公司的很多倍,一支老坛酸菜牛肉面那样的明星产品可以挽救统一那样的大企业,甚至一颗枣(好想你)、一根鸭脖(周黑鸭)、一部手机(小米)都可以让公司快速做大做强。

这就是聚焦的力量。道理很简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

作者:王京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出版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其中的悠悠文化让世人推崇。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听到很多关于文化兴国和文化祸国的故事。

文化,看似无形,但是却是最厉害的武器。

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就是丢失了信仰。试想,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

党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要重视文化,因为只有文化的繁荣才是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要求,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相辅相成。

我们需要文化繁荣。但是,必须要追问一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

古老的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在古代的很多典籍中已经明确指出,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很多文化已经遭到破坏,所以,当下,我们需要文化繁荣,这种繁荣必须是正能量的文化繁荣。

本书就讨论了文化繁荣的几种情况,包括文化繁荣兴国和错误文化繁衍误国等,论述了文化繁荣背后的成因和我们所追求的繁荣中应该强调的几块基石。

其中,对文化与城市兴衰的关系和古希腊、近代欧洲、美国、中国文化分别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