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应用 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石化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网络通讯设备和监控技术日益成熟。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人们生产生活中各种仪器和设备。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当前电气自动化已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已经成为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以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业发展起了非常的推动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1 石化行业中电气自动化基本概述1.1 电气自动化的定义

电气自动化是以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为基础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分析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其特点就实现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电气工程相关的技术、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电气自动化已经较好的结合了计算机、通信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并且较好的将融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设备制造、生产和生活中。

1.2 石化行业电气自动化主要特征

电气自动化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技术涵盖面较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性强,应用到大多数的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过程。此外,由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含量高,在实际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时,涉及到各个专业的综合权衡,需要设计者有综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交叉学科的熟练应用程度直接决定了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水平。二是对电子技术依赖性比较强。对于一个典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而言,从信号的采集传输结果处理反馈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平台。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进步,两者密切相关,前者依赖于后者{1}。与其他学科相比,电气自动化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学科较多。但是在对其应用实际生产、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包含一定的设计要素。以满足基本控制为主要目的,通过合理化电子技术和实际控制相结合,实现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设计思路上,一般采用集中控制与远程监控相结合,追求现场数据的实时反馈,从而合理调整生产数据,提高经济效益。

1.3 我国石化行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应用的领域日益广泛,从复杂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到普通家用电器的生产和管理,其技术发展也日趋成熟。现阶段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智能化与机械自动化优良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钢铁制造、石油化工及现代建筑工程中。以应用于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为例,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常见于我国的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能够帮助活力发电厂实现发电机、火炉、发电设备等发电系统一体化远程控制,此外在火电厂发电设备预警及远程监测方面也广泛应用。在火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由于人工操作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由于人工操作失当造成的隐患和事故,也减轻了火电厂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损失,极大的提高了火电厂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及安全管理。

2 石化行业中未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石化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自动化频率由低变高。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传统数字信号传输技术的演讲也日益精进。而我国现代化工业和经济转型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的频率的提高势在必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未来高频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取代传统的低频技术。第二,复合领域融合技术。我国各领域技术都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电气自动化也逐渐在和各领域技术产生融合,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生物工程领域、医疗领域。这种复合领域融合技术对于推进社会进步、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提高都大有裨益。以计算机领域为例,电气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得工控机成为现实,广泛应用到制造业生产中,降低了普通流水线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重复工作;而电气自动化与生物工程和医疗领域技术的融合,使得生命器官诞生,比如人工心脏、人工假肢等。

3 结论

本文对于石化行业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演进,石化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单位与高校,都应当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应用、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补充我国电气自动化应用人才的缺口、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诚.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2012(27):139

[2] 刘玉东.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1

[3] 尹丽娜,南淑娜,刘斌. 浅析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华章,2012(18):344

篇2

【关键词】高清晰度影像设备;复合应用;专家系统;网络传输;便携式

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单一光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高清晰度影响设备的精确性越来越高,图像越来越清晰,这就要求影像设备亦向着高端方向发展。全民医疗过程中,中小型医院对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需求巨大,甚至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家庭对高清晰度影像设备也会出现需求,这样,高清晰影像设备也要向小型化、便携式发展。因此,在未来的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中,将沿着两条路线发展,高端和普及同时并进。

影像设备要发展,一方面是探索新的成像技术,来取代现行的技术,以期提高成像精度,图像显形的清晰度,便于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方便对病人实行救治。另一方面,与追求新技术怀有同样的目标,则是努力改进、整合现行的各种成像技术。复合应用就是建立在对已发现成像技术的改进之上的,通过对两种以上的显形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来取得更加精准的影像结果,是当前的高清晰度影像设备重要发展方向。

过去普遍应用的影像设备是基于X射线、伽马射线、磁共振、超声波、光学摄影等单一成像原理设计制造的。每一种成像原理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影像设备的使用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复合应用则是综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技术,对人体进行扫描成像,可以规避弊端,发扬长处,提供更加精确的影像。目前,已经应用的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单一光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是比较成熟的复合应用高清晰度成像设备。其中,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PET/CT始于2000年业界对PET和CT设备的整合。PET/CT不仅能够继承PET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安全性、全身显像的优点,解决同步扫描的问题,同时,通过CT扫描得到密度图,用于散射校正,可以极大地提高精度和诊断准确率。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可以达到52环PET同64层CT整和(如西门子公司的Biograph64),通过同心电图的同步(术语叫门控),以及考虑到心率不齐的手动ECG编辑重建,可以用于心脏机能和恶性病变的精确定位,己经是可以将诊断精确到分子水平的尖端成像技术。但是,目前复合应用成像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有待提高。依旧是在PET/CT成像技术中,检测辐射量明显高于单纯的PET检测,安全性相对差;要求检查者拥有丰富经验,对操作要求高;作一次的费用很昂贵,推广难。要改变这种困境,就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技术,来改善扫描中的辐射,减少对患者的损坏,提高安全性。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专家系统的完善,网络的可靠传输,都使得小型化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成为可能。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发展提供了基础。PACS不仅能传输和存储图像,还能实现图像实时传输,方便了网络医疗,提高医疗水平,节约成本,并且方便快捷。医疗信息联网,方便医师做出更全面的诊断,这样中小型的高清晰影像设备就可以大幅提高诊断准确性。

这样,未来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将形成以新技术的运用和对原有技术的提高为推动力的大型高端影像设备,依托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大型影像设备链接的中小型高清影像设备两个分支。但是,毋庸置疑未来的高清影像设备,将具有更加精确的识别能力,更加清晰的显行能力,更具智能化,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救治患者。

参考文献

[1]严汉民.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与临床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8):1-2,12.

[2]孙作忠,王华娥,宋钢,等.核医学影像设备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简介[J].中国辐射卫生,2004,13(4):315.

篇3

关键词: HLSAD; 放大电路; AD构件; 分辨率

中图分类号:TP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31-03

Design of HLSAD

Cao Zhenhua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Abstract: AD modules are widely used in medical devices, industrial control, and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evice control accuracy, the resolution requirements of AD module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Nowadays, the cost of the high resolution AD module is high and one AD module cannot have a different resolution in segm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ow-cost, low-performance AD module and amplifier circuit, a kind of high-performance, low-cost AD module (HLSAD) that can be segmented is designed. The module had been used in the Jiangsu provincial level and Suzhou municipal projects, which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HLSAD; amplifier circuit; AD module; resolution

0 引言

AD构件一般包括AD前端放大电路和AD采集两部分,对于微弱信号,需要用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然后通过AD采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方便后端信号处理。

1 AD构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AD前端放大电路现状

AD前端放大电路负责将传感器中微弱的信号转换成适合AD采集部分采集到的信号,一般由放大器、滤波电路及其配套电路组成,其中放大器是核心部分,决定了整个AD前端放大电路的性能和质量。放大器只对信号进行放大,并不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目前有模拟信号放大器和数字信号放大器之分,市面上主流的是模拟信号放大器。现阶段几乎每个完整的电子产品中都离不开放大器,而放大器性能的提高对电子产品的功能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1]。

放大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真空管演变为现在的集成电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主要分化为通用型、低电压/低功耗型、高速型、高精度型四大类运放产品。一般而言,高速运放主要用于通信设备、视频系统以及测试与测量仪表等产品;低电压/低功耗运放主要面向手机、PDA等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高精度运放主要针对测试测量仪表、汽车电子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等。这三种放大器是针对某些领域的特定需求设计的,针对性强,功能强大,但价格偏高[2,3]。通用放大器应用最广,几乎任何需要添加简单信号增益或信号调理功能的电子系统都可采用通用运放,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性能方面略低。

1.2 AD前端放大电路发展趋势

AD前端放大电路的两个部分是相互配合使用的,无论哪个部分工作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AD前端放大电路部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对电路设计既有过硬的技术又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一些初级电子工程师往往无法做出稳定可靠的电子产品。

目前较有实力的公司(如AD、TI等公司)开始将AD前端放大电路集成在一起,设计生产出了单片集成AD前端放大电路,内部集成了放大器功能及放大器配套电路功能,大大简化了电子产品设计流程,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滤波,就可以把传感器信号直接接入到集成芯片上,完成信号变换功能,这已经成为AD前端放大电路的主流发展趋势[4],但此类产品价格一般比较高,比如普通LM358放大器成本在几毛钱,而集成了附加电路的前端放大产品价格在20元左右,价格相差悬殊,不适合用于普通民用产品。

1.3 AD采集部分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独立性方面,目前AD采集部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AD构件,如常见的TLC2543等,另一类是将独立AD构件集成到微处理器MCU或者数字处理芯片中,如freescale公司的MCU大部分都集成了AD构件。前者不能独立使用,必须配合处理单元才能完成信号采集处理工作,而后者在MCU的协助下,完成后期信号处理,总体价格比较便宜。在民用领域,与MCU集成在一起的AD构件成为发展的主流,使用量越来越大,独立的AD模块主要向高端使用领域发展[5]。

在分辨率方面,目前AD采集部分有4位、8位、10位和12位之分,最高的达到24位甚至32位,但是高分辨率的AD构件价格太高,不适合普通场合使用。目前常用的且价格适中的分辨率为12位精度,独立模块的价格在十元左右,集成到MCU中适合普通场所使用的一般总体价格在3~20元不等。

2 HLSAD模块的设计实现

本文使用集成在MCU内部的廉价AD模块,配合简单电路,设计了一款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并且可分段调节AD采样精度的HLSAD模块,适合民用领域使用要求。

2.1 HLSAD可分段局部高精度设计

在一些具体应用场所中,要求不同AD范围设备做出不同的反应,所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所,需要对AD采集电路做适当设计,使之可分段处理。

2.1.1 HLSAD可分段局部高精度设计缘由

在全自动鸡苗孵化控制设备中,对鸡苗孵化场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高,温度高了或者低了就会导致鸡苗孵出率降低;湿度过高会导致孵出的鸡苗大肚子,湿度过低会导致蛋壳过硬,鸡苗啄不开蛋壳而闷死,所以温度和湿度要严格控制在预定范围内。拿温度来讲,比如温度在22℃~25℃范围以外,采用精度要求比较低,那么系统就可以进行简单采样,低于22度时加足马力加热,而高于25度时加足马力降温,使环境温度迅速到达合适温度范围;如果环境温度在22℃~25℃之间,如果过快加热或者制冷,就会导致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因此在控制中对采用精度要求较高,按照采用数据对压缩机进行准确的功率控制,将温度控制在某个温度点上,从而快速准确地将温度控制在预定温度点上。

2.1.2 HLSAD可分段局部高精度设计思想

对于固定的AD采样模块,它的采样精度是固定的,所以按照使用环境的不同调整某一路AD通道的采样精度是不现实的,本文采用调整前端AD放大电路的方法,巧妙地实现了HLSAD可分段设计,如图1所示。

图1中,同一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过两路AD前端放大电路的放大处理后,输入到单片机的两个AD采集通道中,虽然两路AD采用精度相同,但是两路AD前端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不同,基准电压也不同,所以输入到单片机里面的信号分辨率精度也就不同,从而实现了HLSAD可分段设计。

2.1.3 HLSAD可分段设计

在实际项目中,温度传感器输出0-50mv电压信号,对应温度范围为0℃~50℃,单片机内集成8通道8位AD构件,实际温度控制在22.5℃温度点上。

按照HLSAD可分段设计设计思想,AD前端放大电路1的基准电压为0,实际信号与0V差分放大,放大倍数为100,输入到AD通道1中,那么AD前端放大电路1有效输入信号范围为0~50mv,有效输出信号范围为0~5v,对应温度范围为0℃~50℃,AD构件为8位,所以最高采样精度为(50℃-0℃)/28=0.2℃。

AD前端放大电路2的基准电压为20mv,实际信号与20mv差分放大,放大倍数为500,输入到AD通道2中,那么AD前端放大电路2有效输入信号最小值为20mv,有效输出信号最小值为(IN-20mv)*500=(20mv-20mv)*500=0v,有效输入信号最大值为50mv,有效输出信号最大值为(IN-20mv)*500=(50 mv-20mv)*500=15v,由于供电电压为5v,所以真实输出有效值为5v,反推出有效输入值为30mv,因此AD前端放大电路2有效输入信号范围为20mv~30mv,对应温度范围为20℃~30℃, AD构件为8位,所以最高采样精度为(30℃-20℃)/28=0.04℃。

通过上面的计算,系统可以在环境温度为0℃-20℃或者30℃-50℃时采样AD通道1的数据,采样精度仅有0.2℃,但是当环境温度在20℃-30℃时采样AD通道2的数据,可以使采样精度提高到0.04℃,提高了50倍,0.04℃的温度波动都能被系统捕获,因此系统不但能实现全温度范围控制覆盖,而且能保证在23℃温度点上得到精准控制。

2.2 HLSAD全范围不分段高精度设计

在某些应用领域,需要对全温度范围进行精准控制,无需分段,但是成本控制非常严格,也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并全范围成倍提高采样精度。

本文HLSAD全范围不分段高精度设计的思想与图1一致,只是电路参数需要稍微调整,比如在实际项目中需要16位或者更高位数精度要求,单片机内只有8位精度AD构件,一种解决方法是购买独立高精度AD模块,但是成本会增加很多,本文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单片机内部多余的AD模块,提高系统采用精度,不增加任何成本。

按照图1的设计,同一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两路AD前端放大电路中,AD前端放大电路1中,通过调整分压可调电阻,使基准电压为0V;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可调电阻,使放大倍数调整为200,因此,按照2.1.3节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AD前端放大电路1的有效输入为0mv-25mv,有效输出温度范围为0℃-25℃。同样的道理,AD前端放大电路2中,通过调整分压可调电阻,使基准电压为25mv;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可调电阻,使放大倍数调整为200。因此,按照2.1.3节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AD前端放大电路2的有效输入为25mv-50mv,有效输出温度范围为25℃-50℃。那么整体采样精度=(25℃-0℃)/28=(50℃-25℃)/28=0.1℃,因此,采样精度提高了一倍。

3 应用实例与小结

本文以2012年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基于3G的物联网平安家居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为JHZD2012-51)》为实例说明HLSAD模块的使用。本项目要求温度范围为15℃-45℃,稳定温度点位28℃,按照HLSAD模块设计思想,系统将温度分为26℃以下、30℃以上和28℃-30℃三段,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分辨率要求稍低,为0.2℃,在28℃-30℃这一段中分辨率要求较高,为0.05℃,利用2.1 HLSAD可分段局部高精度设计思想,可以轻松实现温度控制的要求。另外,系统中只有一路温度和一路湿度值需要采集,所以有6路AD采集通道空闲,利用2.2 HLSAD全范围不分段高精度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中温湿度的分辨率。本项目采用的电路如图2所示。

本设计中,放大器采用LM324,成本只有0.5元左右,控制芯片MCU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普通八位单片机EM78P259NSO14,成本在1.0元左右,所以系统在保证了高分辨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HLSAD模块分别在2012年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基于3G的物联网平安家居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为JHZD2012-51)》和2012年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TD-LTE的物联网平安家居系统的研发应用(项目编号为SG201256)》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安然.基于AD9273的医用全数字B超成像系统前端电路设计与研

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幸坤涛,刘晓文.基于8通道高压开关HV20220的B超探头电路设

计[J].电子世界,2009.7:48-50

[3] Art Kay.运算放大器电路固有噪声的分析与测量[J].世界电子元器

件,2010.6:41-44

[4] 王三强,何为,石坚.新型脑电信号前置级放大电路设计[J].重庆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51-53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创新发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

1.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计算机学生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养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1.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国计算机的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情祝还都是数值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都应用于国防武器的生产和研发方而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逐渐向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发展,其主要都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工商业事物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己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经济等更多的领域了,随养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现阶段己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服务、文化等行业。近些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也己经很好的结合到一起。

2.目前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水平低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与西方国家比,还是远远比不上。很多单位和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仅仅限制在对电子文档的处理,没有建立内部的网站,也没有专门的计算机应用研究人才,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是比较低,计算机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国家应充分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开发研究,大力培养专门的计算机应用研究人才,努力提高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

2.2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的信息产业研发的投资力度还是不够,没有充足的研究投入,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不起来。没有充足的研究资金投入,我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并不能真正的适应某些系统的要求。我国的重大工程、重要行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大多不是自主研发的,很多都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软硬件和信息系统。而西方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化水平之所以那么高,主要还是因为其信息产业研发投资的力度充足。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信息产业的科研投入,大力引进国外的优秀计算机应用人才,开发具有特色的、先进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以更好的服务国内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3.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分析

3.1计算机巨型化

计算机的巨型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交流共享以及信息资源的传输等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计算机向巨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巨型化的超级计算机体现出了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的尖端科学技术以及宇宙科研发展和国防系统的力量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备更大存储空间容量、更快速运算处理速度以及更加严密精准逻辑能力的巨型化计算机必然是未来我国计算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2计算机微型化

计算机的微型化主要是表现在计算机体积缩小,微型化的计算机目前在医疗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家用小电器等小型化的设施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应用领域甚至涉及卫星通讯、航大探索、地质勘查、深海作业、生物医药等各个重要的工业领域,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微型化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过程当中,微型化计算机作为核心部件不断发挥着关键功效。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成像探头等微型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體现出计算机微型化发展所带来的便捷性,未来更加高效智能的微型化计算机系列产品将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将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3智能化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就算是智能化了。它的强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优秀的推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来实现人类的一些行为过程,还可以模仿人的逻辑思维和感官行为,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够享受智能化所带来的便利。

4.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要依靠开发团队的力量。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多是由相关公司承担的,但公司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团队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是很高,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明显不足,这样,就影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其实,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公司而言,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之前,公司要有足够的计算机应用人员,并且这些开发者计算机专业应用知识应该非常丰富,能够关注社会计算机发展情况,关注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开拓意识,综合素养要高,这样,才能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公司还需要能够与一些高校实现合作,能够使一些高校计算机教师或者是一些计算机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学生加入到公司的计算机技术斤发团队中去,解决团队在人力资源方而不足的问题。

5.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也在社会中发挥了高效的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方式,信息化的交流也缩短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际应用水平存在许多差距,因此,我国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投入及普及。

作者:张柳

    参考文献: 

[1]万波,邱晨涵. 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创新发展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6,(17):127-128. [2017-09-21]. 

[2]陈超文. 探究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8):129-130. [2017-09-21]. 

[3]李浩然.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6,(02):147-148. [2017-09-21]. 

篇5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通信要素 信道传播技术

通信自古以来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要求,从古代的烽火台以及狼烟开始,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通信技术也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的进程。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通信技术只能运用于用户语音信息的交换,到目前为止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尤其在军事和航天事业领域作用显著。虽然通信技术的发展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的难题无法实现,需要人们去探索。目前,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信号的发射源,然后通过信道传播技术,实现终端的接收,从而完成通信的过程。然而,对于信道传播技术而言,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通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特别是因特网的发明,原来的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需要无线通信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无线通信是采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方式。无线通信的主要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之一在于宽带化,无线传播的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第二,接入的网络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使在同一核心网络上传送多种综合业务得以实现。第三,信息的个人化,更大地促进个人信息通讯的发展。第四,无线通讯结构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即将打破传统的网络接入方式。

无线通讯技术在近些年来运用地越来越广泛。比如在农业领域,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实现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步骤。又比如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以准确地实现战场的定位,而且单兵数字信息要求单兵节点加入到继承网络中,以保证指挥、控制、决策的有效性。

二、通信原理

从古代的驿站开始到现代的邮寄通讯都作为通信的一种方式,通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信息源,即需要传递信息的人,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第二,信道,就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比如古代的传递信息的马以及现在的邮差。第三,接收端,即接收信息的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接收端智能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信息的传播在古代主要是靠人员来传播,因为在那个时候的信息源主要是一封信或者是一段文字和口谕,而在现在,信息源也可以编码操作,通过无线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发射端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信道进行传播,最后由接收端进行接收。无线通信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高效性,将信号分为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频率,从而实现了声音的传播。

三、信道原理

从通信技术原理的是三要素可以看出,信道在无线通信技术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若想信息准确及时的传播,信道占据着和非常重要的地位。信道是传播信息的中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无线信道将需要传播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处理,将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向空间传送,到接收端接受,控制中心经过处理分析,从而判断信息的内容及位置。

光通信是目前最高级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对信道的升级,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传播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光纤的传播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光的衰弱,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总之,在无线通信技术中,信道的作用无可替代,因为它是连接信息源和接收端的中间介质,没有信道,无线通信的传播也就无法实现。在现代生活中,通信越来越重要,人们生活中的的信息传播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但是实际操作中,通信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阻碍,比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信息在信道中的互相干扰,常常造成信息的错乱,加大了解码的难度。光通信以其对光纤最小的衰弱程度,成为目前无线通信的主要方式,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来改进无线通信技术,以便更好地传播信息。

参 考 文 献

[1]杨光.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董立珉.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3]秦绍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马菁菁.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5]丁飞,张西良,张世庆.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江苏通信技术,2006,05:24-27.

[6]赵晗.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16:86+89.

[7]王富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

篇6

1我国医学人文学的简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医学人文学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已经走过了“探讨其重要意义”的阶段,其重要性已经被医学教育界普遍接受。[2]山东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设置了医学人文学博士点。但是在我国的医学学科门类设置中,至今没有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及相关内容设置,国内这些院校的医学人文学学科都是作为医学交叉学科来设立的。显然,相对于医学人文实践发展的迫切社会需要而言,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是薄弱的。

2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医学人文学学科与医学学科门类其他一级学科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将医学人文学学科作为医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来设置,在具体进行学科设置时,往往忽视了医学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中的其他一级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单向的、忽视了分支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缺乏与医学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设置无法充分发挥医学人文学在医学发展中的“规范与引领”作用,甚至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2医学人文学内部各学科群之间的关系问题按照目前的学科设置,医学人文学的各学科被分散在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大学科门类中。这种以知识源流为学科划分依据的方法,虽然能反映出分支学科与母体学科之间的衍生关系,却在实际上割裂了医学人文学科基于特殊研究对象的学科整体性。如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诸多分支学科有着种种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这种以横向联系而不是按纵向梳理构建学科群的方法更适合于跨学科发展和交流。[2]因此,医学人文学各学科之间的种种必然联系迫切要求将各个学科从原人文学科中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群,从而更好地促进医学人文学学科的发展。

2.3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的规范化问题医学人文学涉及哪些学科,贺达仁将医学人文学划分为6大类4个分支约118门课程;[3]张大庆主张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学的核心课程;杜治政认为医学人文学应该由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患沟通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群构成,其核心价值是维护人类生命尊严和人的权利。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设置政策,使得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定位、科学体系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业务范围以及学科课程设置等相关工作缺乏规范化建设,对学科的长远、科学、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

2.4医学人文学学科发展理念问题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标志着人类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正式诞生。为医学人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确立了核心价值理念———医学人文关怀。这一观念正在改变着世界医学教育的样式。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者对此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已经建立的医学人文学学科的描述和培养目标中,尚无关于医学人文学科理念和医学专门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精准表达。

3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和发展的建议

由于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根据当代医学发展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我国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及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增设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

3.1在医学学科门类下,增设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主要是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分别从人文和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及医学中的各种相关问题,同时又运用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医学的角度研究与人的生命、健康有关的人文和社会问题的相关学科的总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该一级学科主要研究范畴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①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提高学生判断善恶、荣辱的能力,正确把握医学实践的道德原则;②医学哲学是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将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可能逐渐把握各种医学对象的一般特性和内在联系;③医史学是医学各学科的高度综合,也是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医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总结,任何医学成就都不可能在割断历史的情况下取得;④医学法学主要以医学领域的法律现象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现代医学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不断物化的环境下,通过医学法律制度来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也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⑤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⑥医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领域中的社会角色、角色关系、角色行为、角色流动、医疗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医疗领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按照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首先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然后在通过学位授权审核的高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招生和人才培养。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明确学科范畴,不仅可以大力促进该学科的自身发展,而且还可以对临床医学等其他医学相关学科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

3.2明确医学人文学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具体表现为: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系统掌握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对国际和国内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科技哲学、方法学等知识及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能力结构方面,培养对人文思想的敏感性和思辨能力,进行原创性研究、发现和解决实际人文医学问题、指导他人成功从人文角度化解医学困惑以及为医疗卫生决策和管理提供建议的能力;在素质结构方面,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正直、有社会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人文医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3.3夯实医学人文学学科建设基础

篇7

关键词:单兵系统;外骨骼;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一、外骨骼技术介绍

外骨骼(Exoskeleton)这一名词,来源于生物学昆虫和壳类动物的坚硬外壳,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生物柔软内部器官进行构型,建筑和保护的坚硬的外部结构。人体外骨骼系统是一个穿戴在操作者身体外部的:“机器人”他能对穿戴者提供支撑保护的同时还可以为人体提供额外的动力和感知能力,可以大大地增加人体机能。

外骨骼技术是人体与机器的完美融合,穿戴者和外骨骼成为了一个闭环的协同系统。机器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感知穿戴者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意图,并进行实时分析,快速做出反应,以实现人机多自由度、多运动状态的运动辅助,并对穿戴者的行为运动进行放大,提升人体机能。

(一)单兵外骨骼技术的研究背景

未来战争,越来越趋近小型化、特种化,所以单兵作战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战场上要求士兵拥有超强的作战能力及侦查能力,但是有时候受到地形、负重等因素的限制,人体机能的极限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士兵身体机能的外骨骼装备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大多数国家对于外骨骼的研究都还属于初步阶段,比较先进的有美国和日本。而我国对外骨骼领域的探索比较晚,但随着外骨骼机器人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也在这个领域投入了比较大的研究力量,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的代表成果有伯克利大学的BLEEX系统,雷神公司的XOS2系统,还有国内自主研发的中国单兵外骨骼系统。下面就一一简单介绍。

1. 伯克利大学的BLEEX系统

BLEEX系统是伯克利大学设计研发的一款人体外骨骼系统(图1)。它主要由燃料供给及发动机系统、控制及检测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及外骨骼机构等构成,穿戴者要通过传动带将自身的腿与机械外骨骼的腿相连,背上要背一个装有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大背包,穿戴者进行运动的时候,位于腿部的传感器会搜集运动信号,并实时做出反应,通过液压系统为外骨骼系统提供动力,从而达到运动辅助的功能,此装置的最大负重是32kg,但是对于穿戴者来说,他只感到背负了2kg一样,这可以大大提升士兵的负重能力。但是对于战场使用来说,这个装置体积过大,对使用者的行动有所限制,导致使用环境受到限制,可靠性和自持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作为军事用途还远远不能达到要求。

2. 雷神公司的XOS2系统

XOS2系统(图2)是美国某公司开发的第二代外骨骼装置,它由一系列结构、传感器、传动装置以及控制器构成,由高压液压驱动。相对于伯克利大学的BLEEX系统来说,这个系统更像是一个全身外骨骼。借助于XOS2,穿戴者可轻松将90kg的重物举起几百次,同时不会感到疲劳,此外还可重复击穿约合7.62cm厚的木板。除此之外,穿着者还能灵活运动,可以进行诸如俯卧撑、爬楼梯、踢足球等复杂运动。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要拖着一条外接电缆。而自带电池只够使用40分钟,所以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3. 中国单兵外骨骼系统

中国单兵外骨骼系统(图3)是由中国兵器集团某研究所研制的外骨骼系统,它的额定背负是35kg,额定搬运是50kg,在背负35kg的情况下,平地步速4.5km/h,平地行走续航里程20km。该新型外骨骼若装备部队,可提高高原部队的单兵负重量,提升单兵侦查能力,可执行高原单兵巡逻、山地单兵巡逻、跨越障碍等任务。

(三)外骨骼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外骨骼装置主要包括机械外框架、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通信计算系统、执行机构和能源动力6大部件。结构如图4所示。

1. 仿形机械结构装置:采用仿生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打造出的外骨骼外框架,能与人体完美结合,同时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等优点,轻质与坚韧的实现需要高强度多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新材料应具有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可设计性强、一次成型等优点,舒适性要求最小化穿戴者运动时的约束感,应该依照仿生学原理,根据人体外形设计出合适的结构,同时外骨骼应有应急保护机制,在出现故障时能轻松脱下。

2. 智能感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和数据融合系统感知穿戴者的运动姿态和生理状态,同时预测穿戴者的运动意图,人体的运动状态是非常复杂的,每时每刻都不停地在变化,所以就需要传感器能够快速且精准地感受当前的运动状态,需要综合使用多种传感器,例如惯性传感器、肌电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等。

3. 控制系统:对传感器检测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针对穿戴者的运动需求,通过随动控制技术实现外骨骼的多自由度、助力随动的目的,要求控制系统不仅能准确快速地分析多种信号,识别出穿戴者当时的运动状态,并且能够根据外环境做出相应地响应,对行动进行预测。

4. 通信计算系统:为各系统提供计算和通信处理平台。

5. 执行机构:跟随控制系统传来的信号,根据关节动力学,综合应用电机、液压、气压等驱动方式,实现高功率小型化的驱动助力,同时可以开发新的驱动方式,比如模拟人体肌肉的运动模式,开发出能自动力的高效动力机构。

6. 能源系统:为各个系统提供能源,外骨骼装备要求能源系统具有高效便携安全,可以使用高效能源电池,或者多种能源混合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甚至可以开发便携式核能源。

其工作原理一般为:根据仿生学、动力学等原理,设计机械机构组成外骨骼框架;在人体和外骨骼系统中安防各种传感器,如在关节部位安装角度传感器,在足底等支撑位置安装压力传感器,在人体皮肤上安装生理信号传感器,实时感知人体的运动信息和生理信息;传输到嵌入式计算机中,计算机综合各传感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感知和预测算法,感知人体姿态并对运动做出预测;控制系统综合各种信息,将之转化为控制参数,驱动外骨骼框架运动,实时追踪人体运动并对人体运动提供高效的助力。最终能达到人机一体化。

二、外骨骼装备现在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国家都做出了自己的外骨骼装备,有的已经在应用于部队。但是还是有许多明显的问题:BLEEX装置由于其能耗过大,穿戴者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膝盖不适,因此并未获得进一步地资助;XOS2系统因为自带电池只能用40分钟,导致其始终离不开地面供电,因此至今也未投入使用。现阶段的外骨骼装备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能源:外骨骼装备要求高效长久轻便安全的能源供给,现阶段的能源还做不到这一点,需要开发设计出续航时间长、质量功率比高、安全性能符合要求的专用动力输出能源,另一方面应该尽量减少机械部分的能源消耗,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2. 机械结构不够拟人化: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轻质、舒适、坚韧和承力的要求,可以应用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外骨骼的主要框架,在提升强度的同时减轻质量。舒适性不仅是穿戴后人体静止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减少人体运动时的约束感,对于单兵系统中的应用,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同时方便穿戴和脱下。

3. 人机接口技术不完善:外骨骼技术的核心就是人机完美结合,机器要能准确地了解穿戴者的运动和运动趋势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由于人体的关节系统非常复杂,需要应用大量的传感器,对准确性要求非常大,而且要依靠先进的算法快速做出分析并做出反应。

4. 驱动机构技术:驱动技术就好比外骨骼的“肌肉”,是外骨骼装备中提供动力的装置,需要综合运用液压、气压和电动等多种驱动方式,这3种方式各有利弊,所以要根据各个关节动力学的情况,全面综合应用各种驱动方式,实现快速精确地响应。

三、外骨骼装备在单兵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外骨骼技术可以大大增强士兵的负重能力,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可以提升士兵的防御力,因为机械的承载能力远远超过人体,如果再加上适合单兵的复合材料装甲,将会将单兵防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可以提高士兵的机动能力,可以让士兵快速地到达战场的任何角落,甚至在将来,飞行能力也被集成到外骨骼装备中,这将大大提高单兵的机动能力,还可以提升战场感知能力,可以在外骨骼上加装传感器系统,以加强士兵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还可以加装卫星通信和定位装置,使每个士兵都成为一个网络通信节点,可以使士兵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些优点都说明外骨骼装备将在未来战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摆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未来的外骨骼需要更加巨大的能源,更先进的操控,更敏感的传感器,更加先进的设计,这些与先进武器装备相结合,会使普通士兵变成可以在负载很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运动的超级战士,那么可以想象这样的士兵会是多么恐怖。

结语

外骨骼作为一项可以大幅度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技术,可以很好地适应未来的战场格局。现在外骨骼技术在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外骨骼技术,以提升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相信不远的将来就会有更多更加先进的外骨骼装备。

参考文献

[1]张向刚.人体外骨骼技术综述[A].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4-5.

[2]牛贵君.美军外骨骼装备研究及应用[J].广州,军事体育应用研究中心,2013,94.

[3]邢凯.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5:106-107.

[4] Ryan Steger, Control Scheme and Networked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the Berkeley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BLEEX), Berkeley, CA 94720,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6.

篇8

关键词:黄河滩区 贫困农民 摆脱贫困 农民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69-03

黄河滩区是河南省“三山一滩”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要实现滩区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帮助滩区农民就业创业是有效途径。2016年4月―7月份,我们选择了河南省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沿黄三县四个乡镇八个滩区村,采用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滩区农民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涉及调查对象1000余人,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1份,回收率92.6%。调研情况如下:

一、濮阳黄河滩区基本情况

濮阳市黄河滩区属低滩区,地处黄河“豆腐腰”段,西起濮阳县渠村乡闵城村,东至台前县吴坝乡张庄村,过境河道全长168千米。包括9个自然滩,总面积443平方公里,涉及濮阳县、范县、台前县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21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4万人,其中纯滩区村343个、32.2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我市滩区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但截至目前,仍有212贫困村、11.5万贫困人口,是河南省“三山一滩”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之一,扶贫开发任务依然繁重。

二、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现状及特点

(一)就业创业人员基本情况

1.就业创业人员结构分布。在调查的741名滩区农民劳动力中,就业务工人员占43%,自主创业人员占12%,务农和留守人员占45%,留守人员由已婚妇女、身体疾病、结构性失业人员组成。

2.性别结构。在被调查的就业创业人员中,就业创业的女性比例为23%,远远低于男性的就业创业人员比例,性别失调较大。可见男性的就业创业对家庭的支撑占主导地位。

在务工就业人群中女性的比例为18%,低于创业人群中女性的比例34%。可见女性的创业比例高于务工的比例。

3.年龄结构。在被调查的就业创业人员中,创业人群中30岁以下的比例在28%,与务工就业人群中同年龄段的30%,比例基本持平;创业人群中31~50岁的比例在22%,远远低于务工就业人群中同年龄段62%的比例;创业人群中50岁以上的比例在50%,远远高于就业人群中同年龄段8%的比例。

4.婚姻结构。在被调查的就业创业人员中,已婚的比例为72%,高于未婚的就业创业人员。在创业人群中,已婚的比例为92%,与就业人群中的已婚比例大体相当。

(二)教育及技能水平

1.学历水平。在被调查的就业创业人员中,拥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四分之一,仅为23%。在创业人群中,大专学历的比例达到52%,远远高于就业人群中同学历人员3%的比例;创业人员中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为25%,也高于就业人群中同学历人员6%的比例;创业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为23%,而就业人群中同学历的比例则为91%。

2.技能水平。在务工就业人群中,滩区农民认为目前最缺的能力首先是专业技术技能,其次是管理能力。根据技能情况统计数据,45%的就业务工人员没有任务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仅仅受过厂方的入厂培训;37%的就业务工人员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但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只有18%的就业务工人员持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并且在持有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初级和中级占到90%以上。

滩区农民整体技能水平低的原因是:一是大多滩区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不强,满足于季节性工作机会,工作变动性强。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紧张,低技能工作机会增多,滩区农民不愿意因参加培训而失去工作机会和收入。技能水平的缺失,也造成滩区农民就业的不稳定和低收入。

(三)权益状况

1.工资或收入情况。就月收入水平看,务工农民务工收入水平要低于创业农民的收入。调查显示,农民务工收入水平2014年平均为27440元,而农民创业收入水平2014年平均达到了78290水平,为务工收入2.85倍。

2.社会保障覆盖率。就业务工的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总体上高于创业的农民,达到了84%,而创业的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仅11%。务工农民中社会保障覆盖率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到了76%,在第三产业务工的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仅为24%;创业农民中社会保障覆盖率集中在规模比较大的个人独资企业和有限公司,85%的个人独资企业主和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了社会保险,而个体工商户参保比例仅为8%,其他7%的参保创业人员为其他形式。

3.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1)劳资纠纷趋少。在劳资纠纷方面,被调查的务工农民中两年内发生纠纷的事件数量有两起,都发生在本地务工的情况,并集中在建筑业;外出务工农民基本没有发生劳资纠纷。这说明工厂企业的法律意识有很大的增强,对外来务工的农民工的工资保证。

(2)劳动合同签订率。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外出务工的农民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达到58%,远远高于本地务工农民31%的签订率;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2%,40岁以上的务工农民劳动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18%,追其原因,40岁以下的务工农民大都就业在生产性的工厂企业,务工比较稳定,一般都在两年以上,而40岁以上的务工农民大都就业在建筑业或者为个人临时打工,工作稳定性不高,一般是一年一更换就业地域,就还与其技能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滩区农民务工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且务工工作时间一般在10小时以上,很少能够享受双休日,不能按国家规定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很多滩区农民在本地务工遇到欠薪时大多选择上访,外出务工的滩区农民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四)就业和创业情况

1.就业信息渠道分析。滩区农民的就业信息主要来自于亲友介绍、企业招工、职业中介机构、新媒体广告等渠道,其中通过亲友介绍是滩区农民外出务工最主要的途径。调查显示,72%的滩区农民是通过亲友介绍外出务工;但30岁及以下的农民,更着重于网络信息渠道,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高出30岁以上的农民,达到40%以上,而30岁以上的只有12%。

2.初次就业年龄分析。据统计,滩区农民初次务工的平均年龄为18.7岁,初次务工的年龄不到18岁的比例占到了25.5%,远低于滩区农民创业的平均年龄。学历基本在中学及以下水平,大多是一放下书包即外出务工,根本未参加任何技能培训,这对于滩区农民的就业稳定性和发展前景造成很大障碍。而初次创业的年龄与初次务工的年龄的巨大差距,也说明滩区农民的创业与资金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滩区农民过早地无准备地进入城乡劳动力市场,比起城市人员务工,滩区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年龄普遍偏小,他们中很大部分初中毕业或高中未毕业便外出务工,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将使他们更容易遭受侵害和风险。

3.就业岗位分布分析。滩区农民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工作岗位主要是建筑业、服装、机械配件等流水线装配工厂等;第三产业工作岗位主要是物流业、餐饮业、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从事财务、设计等专业岗位和人力资源等管理岗位的比例O低。调查显示,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35%的建筑工,20%的普通操作工,10%的为餐饮服务。

由此可见,滩区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普遍是工资报酬低、工作时间长、职业风险高的工作,同时由于生活环境较差,这也使滩区农民工逐渐成为传染病(如艾滋病、结核、性病)、职业病、生殖健康问题、心理问题的高风险人群。

4.创业情况分析。在创业方面,滩区农民较为集中在第三产业。据统计,农民创业行业排在首位的是第三产业占54%,主要集中在物流业、零售业、餐饮业及家政维修等服务业;排在第二位的是第一产业占32%,主要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或自有田地或邻近黄河等便利条件从事大型专业化农场、特色畜牧养殖、水产养殖、鲜花种植等行业;排在第三位的是第二产业占14%,这部分创业农民通常是利用外出务工学到的技术和渠道资源,返乡后从事的建筑业、简单的木器铁器加工、初级农特产品养殖加工等行业。可见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低,还不足一半。

5.就业满意度分析。大体来看,滩区创业农民的满意度略高于务工农民。据统计,在务工的滩区农民中,30岁以下的务工者对当前工作满意度低于30岁及以上的务工者,分别为32%和62%。并且在30岁以下的务工者中对当前不满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工作时间;而30岁及以上的务工者对当前不满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薪资水平、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年轻的滩区农民在就业过程中能力提升的需求迫切。

6.就业稳定性分析。在对就业稳定性统计中,发现在过去的三年内从未更换过工作的农民仅占17%、更换过一次工作的占53%、更换过两次工作的占19%、更换过三次及以上的占11%,平均每人从事工作的份数为2.3次。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的务工者比30岁及以上的务工者工作更换频率较高,分别为2.85和1.97;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的务工者比初中以上学历的务工者更换频率高,分别为2.75和1.87;按职业技能划分,初级及以下的务工者比初级以上技能的务工者更换频率高,分别为2.70和1.81;按性别划分,男性务工者比女性务工者更换频率高,分别为2.70和1.25。

由此可见,就业的稳定性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就性别而言,由于女性工作领域限制较多,更换工作意愿及可行性不高。

(五)创业规划情况

1.创业计划。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滩区农民中青年的创业动机较强,并且男性高于女性。调查显示,30~45岁年龄段创业意愿最高,达到47%;其次为30岁以下年龄段,创业意愿达到28%;而45岁以上年龄段创业意愿只有8%。说明30~45岁的滩区农民经过外出务工,拓展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上家庭经济支出压力的影响,回乡创业的愿望强烈。

2.创业主要障碍。调查显示,80%以上的滩区农民面临的最主要的创业困难是资金不足,其次是创业项目、技术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尽管创业项目也是滩区农民面临的一个重要创业障碍,但是,30~45岁的中青年滩区农民有更多的创业想法,若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具有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水平的中青年将更快地实施创业计划。

3.其他障碍和期望。生活成本高、知识技能缺乏是进城务工滩区农民面临的主要困难。80%以上的表示生活成本高是其进城面临的主要困难,有60%的滩区农民表示知识技能缺乏是其进城面临的重要困难;其它困难则是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

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是滩区农民最迫切期望的政策支持,子女就学、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也是他们期望的重要政策支持。调查显示,有65%的滩区农民迫切期望能够得到创业扶持方面的支持,这与前面的统计中,与创业动机的群体一致;有40%的滩区农民迫切需要得到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他们在技能方面的缺乏已经成为进城发展的重要障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也是他们迫切期望的政策支持,分别有30%和33%选择了这两个问题。

滩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没有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管理、营销、技术等专业技能欠缺,难以掌握创业所必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难以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经常出现从众心理和跟风现象,一旦市场发生巨大波动基本以亏本结束。

此外,政府的扶持政策还不完善,还未出台综合性的扶持滩区农民创业的政策文件及相应的配套优惠措施,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力度不够。同时,鼓励滩区农民创业就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没有很好地整合,部门化、碎片化现象突出,没有一个特定的部门来专门负责帮助和扶持滩区农民创业,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

三、提升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质量的建议

(一)出台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政府研究出台支持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综合配套措施,在制度和政策上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和优惠性。一方面在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土地租赁、税费减负、农村社会保险补贴等方面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提高滩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减少就业创业风险,构建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适合滩区特点、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拓展特色产品销路、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增加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企业和项目入驻滩区,并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拿出专门财政资金根据涉农龙头企业带动滩区农民就业创业数量和产值的多少,给予奖励。

(二)开通黄河滩区就业创业信息直通车

市县两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通农民就业创业电视专门频道,设置基本技能培训、养殖种植技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招工求职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创业项目推荐等专门服务农民就业创业的栏目。做大做强“濮阳创业”(平台号:puyangcy)微信公众平台,将服务直接推送到农民手掌之间,每天为农民推送农民就业创业信息,让农民随时随地了解就业创业信息。

(三)筹建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大学

整合人社、农业、商务、扶贫等部门开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资格培训等资源,探索成立“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大学”,推动滩区农民高质量就业创业、实现“搬得出、稳的住、过得好”目标。

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大学可以以“政府统筹领导、人社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县级技校支撑,基层劳动保障所广泛参与”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为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

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大学经费来源可采取“政府拨款扶持,专项培训资金匹配,企业定向资助,个人适当出资”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农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大学根据不同需求设置时间、内容不一的“小技能培训”,实现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定岗就业。对文化水平低的人员,进行简单实用技能培训;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已掌握初级职业技能的,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甚至技师培训,促进其高质量稳定就业,提高农民务工收入水平。

(四)探索黄河滩区农民创业贷款担保和反担保机制

针对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给滩区农民创业造成的困难,市县从财政中各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农民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政府成立农民创业贷款担保机构试点或农民创业基金互助机构试点,探索农民宅基地确权、土地承包确权担保贷款机构,解决农民创业资金不足问题。

人社部门的小额贷款也应该探索新的反担保机制,如创业者连保反担保政策、宅基地确权、土地承包确权反担保政策、其它经营实体进行反担保的政策等。

(五)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

当前,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相关部门都选派了素质高、能力强的单位骨干进驻扶贫联系点,这些“第一书记”政治素质硬、思想观念新、专业能力强、信息渠道广、人脉资源厚,要注意调动“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优势,让“第一书记”沟通协调外地务工企业扩大招工,积极引进项目帮扶滩区农民就地就业,衔接一批适合当地实际、门槛低、风险小的创业项目。“第一书记”与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配合,当好各类技能培训的组织员、创业服务的教导员、外出务工的信息员、留守人员致富的指挥员。同时,建立市县联系单位帮扶的目标考核机制,将市县联系单位对帮扶村的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使市县联系单位在帮扶村产业发展上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逐渐形成一户一项目、一村一行业、一乡一产业。

以“第一书记”为突破,扩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同志。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都是村里的就业创业的“能人”,致富途径、信息渠道、管理水平都优于其他农民,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在就业创业中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党员(村干部)带动几户创业,一个党员(村干部)引领几个农民务工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韩群涛.黄河滩区农民就业创业状况调查.中国就业,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