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基础经络学

篇1

关键词:网络化;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课堂

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不仅是一个突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以便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其中,网络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适时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设置思考题,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提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很多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针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堂练习,在无形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例如,在学习“Window 98绘图工具”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练操作的步骤,并对菜单栏、工具栏、颜料盒等组成部分进行简要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窗口工具的主要功能。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出相关的试题,让学生独自完成所要求绘画的具体步骤,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二 适时采用网络设备,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所要讲述的知识通过网络技术播放在屏幕上,还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可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从而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对于每一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以及特点做出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同时,屏幕上应出现每个时代计算机的图面,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简史的理解。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检测是评价学生学习标准的有效环节,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及时发现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经过CAI软件检测出的结果不仅所用时间短,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在学习“资源管理器”时,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检测自身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包括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可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

四 适时创设网络情境,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情境,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了网络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给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教师通过创设网络情境,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的实践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网络具有自身的特征,教师可利用网络将全体学生连接在一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可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通过对演示文稿主题、素材库以及搜集多媒体素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制作演示文稿,经过相互探讨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化不仅给信息教学课堂注入了活跃的元素,而且也给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驾驭信息技术课堂,这样,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质量,可见,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网络化”的注入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03)

篇2

[主题词] 经络学说/教育;教学

OpiniononTeaching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

DiscussiononTheMeridianandCollateralScienceoftheSixthEdition

HouShuwei

(HospitalAffiliatedto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0011,China)

[Abstract]

ThepaperanalyzesandstudiesapartofcontentsofTheMeridianandCollateral

Scienceofthesixtheditionandraisesauthor

sopinion.Variousconcept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houldbestrict,the

functionsofcomposition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houldbecomplete;tr

avelling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andexplanatorynoteandtranslatedte

xtofsyndromeandsignsinoriginaltexthaveimportantrolesforcorrectunder

standingtheories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soshouldstrivetobeaccurat

eincontents,conformingwithdecreesofTheYellowEmperor

sInternalClassic;meridianandcollateralsciencehasvariouscontents,sot

heyshouldbeproperlyreducedtoadaptteachingreform;andlawsofsymmetryan

dcrossingofdistributionofmeridiansandcollateralsandjointtravellingo

fthethree

YinChannelsoftheFootonmedianandlateralregions,andotherproblemsarere

searched.

[Keywords] MeridianTheory/educ;Teaching

经络学是针灸各科的理论核心,较扎实的掌握经络理论对提高针灸临证水平意义重大。笔者讲授经络学多年,偶有所得,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1 概念清晰 功能明确

任何学科的基本概念,均是该学科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故掌握基本概念,可对所学学科产生提纲挈领的认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经络学》(以下简称《经络学》)此方面有可商榷之处。

经络系统庞大、复杂,概念众多,如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以下简称经脉、经别、经筋、皮部、络脉、奇经)等,除奇经外,《经络学》多未予定义,可能考虑诸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均予定义。但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教材的完整性、严谨性及学习效果,以上内容均不可或缺。

此外,《中医基础理论》以上概念的定义亦有欠严谨及可商榷之处,如"经别……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将其归属为支脉,似不妥。主、支脉的主要区别之一是:主脉循行部位较深,且属络脏腑;支脉循行表浅,仅个别支脉属络脏腑。但经别从肘膝以上的正经别出、进入胸腹腔,除手少阴经别仅到本脏、不经本腑外,余经别均既入本脏(腑)、又经本腑(脏),该特点与经脉脏腑属络规律几近相同,故有人认为经别是经脉组成部分,笔者亦认为应把经别定义为"别道而行之正经",是其主脉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经络学》未予明确定义的某些概念,笔者拟为"经络根结、标本是指十二经脉气发源于肢端、集中于四肢、弥漫布散于躯干、头面的一种经气运行模式";"关、阖、枢是用门户各部件作用来说明手足三阴三阳的防御机能、气机变化,解释六经皮部正常功能的经络理论"。

《经络学》对经络各部功能的描述繁简不一,对经筋的功能未予明确说明,若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准,亦有可商榷之处:"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此描述并不完整。经筋分布极其广泛,其上至头面五官,下至四肢及胸腹、胁脊,甚至阴器、胸中、膈等,凡有筋肉之处必有经筋所在,除关节屈伸外,五官、胸廓、腹部运动及生殖机能等均赖于其功能的正常,故经筋主要作用当是"约束筋肉骨骼,保证人体各部运动功能的正常"。

2 注释严谨 译文准确

经络原文注释应力求严谨、准确,符合《内经》旨义。《经络学》某些经络原文词句注释或可商榷:①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其端"注释为"支者:指由以上分出的支脉,仍属经脉部分。因其是两经之间的交接支,故也可称作络脉。"笔者认为将此类支脉称作络脉不妥:其一,经脉、络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经脉再小的分支亦不能归属在络脉范畴;其二,两经间的交接支即衔接线并非均为支脉,手少阴即通过主脉与手太阳衔接,若将其称作络脉是自相矛盾;其三,络脉亦有自己固定的循行路线。②足阳明"胃上口"注释为"原作‘胃口,下‘,‘下‘字属下句,原文‘口‘、‘下‘二字颠倒应改正",笔者认为原文"起于胃口,下循腹里"是正确的,符合《内经》行文体例,若按以上观点,手太阴亦应改为:"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上口"。③足太阴病候"快然如衰"注释为"感到病情松解",当为"感到病情松解,但疲乏无力"。④手少阴注释"直者:意指主要的一支,多属有穴通路",应为"直者:意指主脉,体表主脉多属有穴通路"。⑤足少阴经筋注释",音制",注音有误,应为",音赤"。⑥手少阳经别注释"指天:……或说手少阳经别,起于巅顶,其部位在上,故称指天"。《灵枢・经脉》中,手少阳经脉无至巅之说,故本经别不可能凭空起于巅顶,可释为"指天,别于巅:天在上,向上行走曰指天,义同指地,本经别从耳上本经别出后,先上行抵巅顶,然后从巅顶部向下行走"。⑦足少阳注释"髀厌:义同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环跳穴并不正当股骨大转子部,故该句当略去。⑧足少阳经筋注释"外维:指维系目外眦之筋",当为"外维:指维系目睛运动之筋"。⑨阴跷脉注释":指鼻旁",应为":指鼻旁颧骨部"。

《经络学》译文多准确、流畅、通俗,但亦存在可雕琢之处:①"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译为"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经别多无明确起点,但其别出处与其后所入处极近,故可译为"从腋上方手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余起点相类经别亦可仿此。②手阳明经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译为"上额角,散络头部,下向对侧颔部",笔者认为应将"左"、"右"二字用于译文中方符合《内经》旨义。③经脉首句译文体例不一:如足阳明"起于鼻"译为"从鼻旁开始",但手太阴、手少阳等为"起始于……",两种译文体例无优劣之分,但当合二为一。此外,带脉"起于季胁"译为"带脉出自季胁部",此译法当弃用。④足阳明病候"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译为"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将"木声"译为"木器声音"有牵强之嫌,有人从五脏五声角度予以解释:木在脏为肝,在声为呼,此类病人"听到呼喊声就惕惕惊慌",此释更符合《内经》旨义。⑤足太阳络脉"实则鼽窒"译为"实证,见鼻塞",当为"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⑥足少阴"起于小指之下"译为"从脚小趾下边开始","脚"字当略去;足少阴经别"至中"译为"在窝部分出后",当译为"从窝下方足少阴经脉分出后上行窝中"。⑦手少阳病候"目锐眦痛"译为"眼睛外眦痛",可为"外眼角痛"。⑧足少阳经别"系目系"译为"联系眼后的目系",当译为"联系眼球后内连于脑的组织"。⑨阳维阴维"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译为"起溢出或蓄入气血的作用,不直接参与循环流注的运行",当译为"起溢出、蓄入不能直接参与循环流注的气血的作用"。

3 释难解惑 删繁就简

3.1 释难解惑

经络理论博大精深,若欲融会贯通,实非易事。笔者在经络教学中亦遇到不少疑惑之处,虽殚思竭虑,亦难得《内经》精髓之一、二。

(1)左右对称:对称是事物的相对形式,不对称是事物的绝对形式。经络系统亦不例外,"对称"中蕴含着更多的不对称。虽然作为经络系统主体的经脉在名称、起止、走向、分布、脏腑络属等方面基本"对称",但从总体上看,经络主要是由经脉、奇经组成的巨大的不对称系统,二者在名称、起止、走向、内外分布、脏腑络属诸方面毫无对称可言。奇经本身亦多不对称,如任、督脉唯其主脉循行有对称感;带脉更呈"水平样"行走,异于所有经脉、奇经。络脉、经别、经筋等在"对称性"分布中亦包含大量不对称,如足少阴络脉起于足跟部大钟穴后走向足太阳经,其"支络"上行至心包下,再沿腰脊部下行,分布较复杂,而足太阳络脉起于外踝上7寸飞扬穴后唯走向足少阴经脉,循行距离仅数寸之遥。再如经筋循行虽以经脉为纲纪,有一定对称性,但其变异巨大,如足阳明经筋"上循胁,属脊",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等。但正是由于经络组成分布的复杂性、不对称性,使得整个经络系统完整和谐,保证了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内行外行:经脉外行体表、内至脏腑,故有内、外行之别。腧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故经穴均应分布在经脉的外行线上。但足三阴有违这一规律,三经进入腹腔后,属络脏腑,上行胸腔,抵达咽喉,未浅出体表,使三经位于胸腹部的29穴有无所依附之感。出现此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脱简,但此种可能性极小,因记载足三阴胸腹部外行线原文的简板同时脱失的可能性甚微;二是先天不足,但此可能性亦小,因《灵枢》之后2000多年来的历代医家均未发现其"缺陷"的可能性更微。笔者认为,此"缺陷"应从足三阴循行特点("立体"、具一定"厚度")来理解,其在胸腹腔内循行过程中既入络脏腑,同时又将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相应径路上,如此方能正确理解足三阴胸腹部内、外行线合一的循行特点。

(3)经络交会:经络系统庞大复杂,特点之一是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相互交会关系,此关系复杂且数量巨大。主要有体表交会(在体表发生的经络交会)、体内交会(在脏腑器官发生的经络交会)两种,体表交会又可分为有穴交会(二经或数经在某一腧穴发生的交会)、无穴交会(二经或数经不在腧穴上发生的"立体"交会),而有穴交会又分为主动交会(本经在循行过程中经他经腧穴与他经发生交会)、被动交会(他经在循行过程中经过本经的腧穴与本经发生交会)。在所有交会中,有穴交会临床意义最大。十四经中手三阴有穴交会最少,且皆为被动交会,手少阴更无任何有穴交会发生;手三阳主要与阳经交会,唯手阳明仅主动交会;足三阴主被动交会均较少;足三阳主被动交会数量最巨;奇经中唯任督二脉主被动交会皆有,余经均仅具主动交会。此外,两经若"相合并行"可视为经络交会的特殊形式,如足太阴经别"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等,此"交会"可名之为"循行会"。正是经络间多种形式的复杂交会,保证了经络功能活动正常,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

3.2 删繁就简

篇3

关键词:经络 经气 物质实体 象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络实质的研究当中,一时之间,经络研究热成为一大景观。这些研究从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多方面对经络进行了探讨,力图找到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经络实体的存在。于是,“神经说”、“血管、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生物电场说”、“控制论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经络二重反射说”、“电磁传导通路说”等二三十种假说纷至而出。然而,这种种假说似乎是先天不足,自产生之后,其成长的道路便举步唯艰。这些理论与中医学理论毫无联系或关系不大,并且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其本身也难以形成独立的体系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所有这些研究都以寻找经络的物质实体为目的,而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古人所描绘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正如目前对于经络最流行的看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通道”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运行介质,将经络定义为一通道,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对中医学本身关于经络的阐述理解的不够充分的结果。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 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 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 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 、“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转贴于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 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 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 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 结论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当我们用现代的方法来研究经络时,不能认为经络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否则无异于以指代月。对经络的研究应将注意力放在其本体——经气上。而在中医学,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之象。用现代方法研究经络就必须聚焦于这一表象所蕴涵的物质运动。

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很明显,古人是不会问“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的,而这一问题的提出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二者在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认识途径、判断标准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如同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或是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既使翻译得再精确,也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所以,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样,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手段所阐释的经络还是原来的经络吗?这一问题还有待于中医同道们思考。

参考文献[1]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0.

[2]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

作者简介:

篇4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已经使人类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类本身却不断地遭受着环境变化、社会关系和疾病侵扰等诸多问题。摒除客观条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类在生理病理、应变机制、病症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认识,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举例说无处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是至今医药学界在防治措施中并无良策,往往处于被动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来医学理论的迟缓发展,也不能责怪当今的医学科技不发达。究其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世界两大医学体系——中华医学和西方医学目前未能真正地融会贯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病魔和提高人类自身的健康素质。

然而,通过中国对中医药伟大宝库半个世纪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说中华医学已经开始迈入脱离虚玄理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了——这就是即将崛起的现代中医学。后者通过崭新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能够基本说明中医的科学性、规律性、诊治法则和临床效验。与此同时,对于生理应激理论十分陌生的西方医学来说,也存在着一种继续前进的机遇,从而在诸如现代人体平衡理论、人体机能状态分类、亚健康问题、诊治对策等方面,获得崭新的认识和有益的进步。如是说,以往难于融洽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已有了一个共同的结合点,这就是当今世界医学界都应关注的生理应激理论的意义所在!就此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中国经络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对经络有着各式各样的描述和阐释,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学说逐渐脱颖而出,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正式宣读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上述见解,别以为对西医学来说尚属已知结构,但其中却存在有许多的未知认识:例如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规律、交感性神经在体表-内脏双向联接中的作用、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生理属性、交感性神经的感知及与大脑皮层的关系等等。然而根据笔者大量文献资料的论证,我国医家在公元前就发现了脉及支配脉管的交感性神经,并被称为“经脉”或“经络”。解析后来看,它的结构及功能在古代经络学说中阐释的明白清楚,应用的得心应手,并使中华医学在上述领域已经独领两千多年。

深入地说,经络这种人体结构具有流动性和感知性的属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功能性表现;循经感传及慢速性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基本的内脏性感知功能;“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经验反映了交感性神经潜在的特异性节段联系;针灸经络穴位所导致的神经-体液性调节,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以及中枢下丘脑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学地说明了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追溯这些原因,可以在环节动物如蚯蚓水平发现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并且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笔者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1]。

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的医学研究中,躯体性神经及大脑的意识支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络本质的研究而显得事倍功半,并且还延缓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这是揭示经络本质的另一种意义或启示。

2生理应激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探讨自身生命规律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西方医学近200年来研究人体平衡理论的经典过程。19世纪里法国伯尔纳(Bernard)提出了以循环系统起核心作用的“内环境”学说,20世纪初美国坎农(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中心的“稳态”学说。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学教授赛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应激”学说。这种应激被认为是机体对不良刺激或应激情境的反应,并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防卫反应。所以,这种应激学说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个反应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至此,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已经比较深入了,但就学术系统来说,仍给人难以自圆其说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关注中华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当中西医结合学者审视古论的时候,许多灵感可能就会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经脉”、“络脉”、“气血流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的雏形。特别是在1963年,中国著名的生理学泰斗蔡翘教授在赛里应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应激”的概念[2]。这种生理应激强调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刺激反应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这与赛里应激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视为“病理应激”。这种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却很早很默契地被用来认识针灸针麻的调节原理了[3]。

深入地说,针灸针麻的实施非常符合生理应激的概念和过程;同时,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生理应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系列研究还证实:针灸针麻术所导致的机体反应基本上是在如下七个系统中进行的: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脏系统。这七个系统不仅是针灸针麻调节原理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整个机体维持体内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的基本单位,因此可以统称为生理应激系统。站在人体生命科学的高度还可发现,这个大系统也是人体生命机制的基本调节系统,或经常被人们誉为“生命力(又称为内驱力)”的系统。

解剖生理学指出,血管系统作为血液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等的传输基础,应该是自环节动物以来最基本的生物结构。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在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神经递质调节着血管系统、内脏系统。特别是中枢中的下丘脑,不仅是典型的血管-神经结构,执行着调节垂体门脉和高级中枢植物性神经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认的表现出生命力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必需结构。例如在环节动物的血和血管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与此同时也才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这样两者就可以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到实验研究已证明了经络具有的许多低级生物属性,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说在结构布局和调节功能两方面,实际上早已勾划出了一幅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原始画卷。现代研究也已经揭示了经络气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竟在生理应激状态中起着枢纽样的作用[1]!由此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现代化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成熟发展。

3现代医学理论的重大进展

例如至今尚属天下难题的现代人体平衡理论,在中医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人体平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到生理应激理论就可以这样总结出来了:以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枢纽的生理应激系统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内平衡是系统性调节的结果。其中枢纽的作用已由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所全面阐述,其中的系统性调节即是组成生理应激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较西方医学研究中只强调单一结构的弱点,中华医学的整体观更能全面地认识人体的生命机制了。

这一成果再结合到中医体质学说关于“视人五态乃治之”的思想,现代中医学还创新地提出了现代人体机能的五种状态,即生理状态、代偿状态、生理应激状态、病理应激状态、衰竭状态。这一突破不仅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也使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观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仅知道病因(这是西医的长处),而且也知道患者所处的状态(这是中医的长处),那么就会使整体诊断更准确,个体治疗更贴切。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征的现代中医学还提出了崭新的复合诊治法[4]。

又例如时下人们喜欢谈论的所谓“亚健康”(又被称为“半健康”或“第三状态”)。很多人都为处于如疲劳、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忧郁等等状态而苦恼。目前“亚健康”仅仅定义为无病与有病之间的状态是既空洞又不准确的。显然西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然而,现代中医学采用的现代人体机能状态分类法,就将“亚健康”归为“生理应激”状态。这即是在平常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和衰竭态等五种状态中的第三状态。其中既明确了“亚健康”在整体上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又在经络辨证中也有利于病或证(态)的转归分析。这样不仅使现代中医学既有了传统中医的特点又有了现代医学的特点,而且使中医药和针灸成为了调节和治疗这种状态的最佳疗法。

4小结

中国进行医学现代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中的重大步骤就是非常开放地把西方医学也当作主流医学之一,并与中华医学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医学丰厚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传统医学的科学内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会升华传统医学达到质的突破—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企求和目标!

通过本文对生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已经在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和临床中的成功应用[5,6],说明了应用这套科学的“大理论”来指导现代中医学的总结和应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医学的高度,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中华医学的巨大进步和荣光,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催熟剂和完善机遇。而今,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生理应激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讲究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层和医学界能抓住这一重大契机,那么在中西医真正结合之际,就能展示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的应有进展,就能展示世界现代医学体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类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类“医学大同”的理想蓝图!

【参考文献】

1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2蔡翘.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

3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4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篇5

为振兴和发展祖国传统特色中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特色医疗专业人才,给更多热爱本职业的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我中心常年举办各类康复技能培训班:

一、入门基础班

本培训班是针对无基础的学员开设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与市场上的各类短训班相比,更真实可靠,学员通过培训可以真正领悟到理疗的真缔,培训课程有中医经络学、全息反射学、诊断学、康复理疗的理论与各种理疗手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循经火疗等)的操作。培训期因学员接受能力而定,学到满意为止,学费800元。

二、特色疗法班

(一)颈肩腰腿痛特效综合疗法高级研修班

该疗法是一种以手法结合穴位热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风湿、肩周炎、跟痛症、各种神经痛等疾病。85%患者经治疗一次见效,2——3个疗程即可康复。

(二)能量刮痧疗法培训班

能量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疗法,它结合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的精髓,针对各种疾痛不同穴位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高血压、高血脂、心脑梗等病症有独特的疗效。

(三)中药循经导入疗法培训班

中药循经导入疗法,是利用皮肤的多种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药借热力,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该疗法无毒副作用,简便易做,对风湿、类风湿、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肾病、股骨头坏死、痛风、肩周炎、关节炎、关节增生等疾病,疗效显著。

(四)小儿全息平衡推拿培训班

小儿全息平衡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与全息医学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可治消化不良、呕吐、厌食、腹泻、腹痛、便秘、口疮、伤风感冒、发热、咳嗽等多种疾病。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以上各科培训班单学一科2180元,全学4800元。包括证书费,资料费,学员随到随学,学会为止,学员免费住宿。

相关连接:本机构可办理中医刮痧师、康复理疗师、国际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讲师、按摩师、反射疗法师等国家正规职业资格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13623615417 0351-7253058

篇6

纵观我国气功发展的历史,也同任何事物发展进程一样,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功法日臻完善,功理日趋科学。笔者自习练气功之后,亲眼目睹了我地二十余年的气功发展变化,真可谓有喜有忧。当年气功活动时,县城内集体练功的群众多达几百人,场面蔚为壮观。据县气协统计,全县参加练功者已超过万人。而时下,城内练功点已荡然无存,还能坚持练功者已是寥若晨星。这样巨大的反差虽属事物发展的必然,但这急速变化的原因确是令人深思的。笔者认为,学练气功的绝大多数人不明“气理”,应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不懂气功作用的机理,一些人盲目学练,随波逐流,半途而废;一些人练功出偏,身受其苦,中辍习练;还有一些人,本想练功祛病强身,但却糊里糊涂地加入了组织,悔恨交加。鉴于此,学习和探讨气功科学之理应属当务之急。

气功,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种锻炼人体“元气”,增强体质的功夫。而完整意义上的气功,则是通过内向性地运用意识,以增强其驾驭形体的能力,促进身心的高度统一,进而达到祛病强身,益智开慧,延年益寿的一门科学。气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古代称其为吐纳、导引、行气、炼丹、坐禅、养生等,直到1958年,刘贵珍先生在其个人修炼以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后,气功一词,才通行全国,蜚声中外。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用以解释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诊断、治疗和处方用药的一种说理工具。气功与中医乃同根同源,阴阳学说也必然是气功修炼的理论指导,只有首先对阴阳学说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悟,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或他人练功。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导中医临床各科,更是气功科学的理论基础。如:大、小周天功、真气运行法等都是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如果不懂经络理论,又怎能学好气功。

篇7

我校主要以中医特色为品牌的卫生类学校,依托大学的教学资源和理念,中专学生的体育课程多以体育养生功法为主。体育养生功法主要是结合医学知识,告知我们做这类功法对人体机能有改善和各类疾病有预防的作用,犹如中医用中药慢慢改善和调理我们的身体,而且可以避免“是药三分毒”的风险,通过肢体运动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效果,进而激励参与运动的人们坚持这类科学而健康的运动,从而更有效的达到终身运动的教育理念。

体育养生的功法主要形式有动作缓慢匀速、动静结合和呼吸调整、意念活动等运动特点。恰好与我校14~17岁的中职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开拓的性格特点存在许多相悖之处。所以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体育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将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体育养生功法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五禽戏》为例。如《五禽戏》中的虎扑动作,按照讲解示范-动作模仿-练习纠错-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尤如广播体操式的肢体动作,没有很好的传播体育养生的理念。如果开始我们分成小组主动的让学生思考、讨论、及模仿虎扑的动作,各组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模仿出来虎扑动作;然后让同学们讨论那一组模仿的动作最像,分析与之想象的缘由所在;接着从中医学、经络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这个动作是那些肌肉和骨骼在运动,刺激那些穴位与经络,从而使那些脏器产生反应;最后讨论骨骼转动和肌肉松紧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最有效的对穴位和经络产生适当的刺激,从而使人体相应脏器产生良性反应。

篇8

创新智慧显神奇,陶有根用其深厚的医学积淀和独到的感悟践行着自己创新不息的情怀,其“保健按摩鞋”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呈现科技又体现科技,该创新成果给大家带来良好健康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幸福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

该专利产品属家庭保健按摩器具,是由特制的鞋垫(鞋垫上安装着滚动式的按摩器)和特制外套鞋(半靴式)、内装保温用的发热装置等所组成的一套保健按摩足浴器具。

脚部保健的重要性

脚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人体的老化首先是从脚开始的。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故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的三个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源。

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灵枢》中指出,足部六经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且解释如下:“根者,本也,部位在下,皆经气生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

100多年来,经络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不少病人解除了痛苦,说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经络学说认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别起始和终止于脚部。它们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通过经络关系,分别与手三阴、手三阳经沟通,共同维持着人体气血的运行。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反过来,疏通经络、气血,又可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在胃脘部有病变时,按摩或针灸该穴位可以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而且疗效显著。正是根据这种原理,贴合脚部需要研制成的。所以说,脚与脏腑的关系就是整体观念的缩影。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所谓“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这就明确指出了脾肾在脏腑中的作用特别重要。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皆起始于脚部,可见脚部在生命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组织。所以,只要我们能对脚部进行有效的呵护,我们就能走向健康、走向未来……

优势与特点突出的专利发明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和感悟,陶有根发明了这款保健按摩鞋。由于该创新产品是基于中医学的基础上并注入了科技元素,所以具有很多独到的优势。

一、按摩器对应着足底各反射区,起到全方位的按摩刺激作用,双足移动时足底获得滚动按摩,身心自会感到轻松、舒适。在需要对病区某部位进行治疗时,可对某部位的对应滚轮调高按摩,长期坚持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二、套鞋内装有控温设施,泡脚按摩可长期保持热温状态,也有利于中药泡脚。

三、本产品结构简单,轻巧、携带方便,且经济实用,实为家庭常备之生活保健用品。

陶有根介绍说:“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饮食、水、气等时时在摄入体内,而这无不包含着众多的邪浊之气,这些浊气在经人体不停的振动和地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都纷纷下沉至人身的最低处―足底。也即是说,足底是身上浊气排出体外的要道。古时代人类不穿鞋袜,赤脚行走,而身健寿长,究其原因,可以认为在天天通过赤脚经常与地面泥、沙、石按摩刺激下(行走),及时把身上浊气从足底排出体外,使病浊之气不会在体内积存;再则,不断的按摩刺激足底,促使全身经络畅通,血脉运行正常,所以自然能达身健寿长之效果。当然,仿照古时代人类赤足行走在外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在鞋底面上放置按摩器结合温水泡脚,让双足每天进行一、二次的滚动按摩刺激,达到如赤足步行锻炼一样的健身效果。如此长期坚持,防患于未然,可作为保健方面的重要手段。”

因为本专利产品的特点,突出了足底全方位的滚动按摩,在感觉上如赤足踩在泥沙般的滩涂上很是舒服,效果上则如进行一次轻度的体育运动,这不仅适合老年层面的人群,也很适合中、青年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的应用,这种对人体保健有明显作用的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的新型产品 ,其如推广手机一样,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前景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

在发明创造的历史长河中,陶有根的这款创新产品“保健按摩鞋”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明,但正是这样一个小发明,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业界专家预测,本产品的国内市场――总需求量,可达5亿套以上,现仅按10%的5000万套测算,按10年的计划推广,即平均每年需要生产提供500万套/年,每套如按300元售价计算,平均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

生产规模化的计划:第一年计划生产10万套的资金投入总计500万元左右,其中,(1)设备:主要是模具加工和组装的配套设备、设施等,约需80万元~100万元;(2)厂房:主要用于组装车间,可暂租赁,约需20万元~30万元;(3)生产资金:300万元(为生产2万套的周转资金);(4)广告宣传费用:50万元;(5)其它开支:30万元。

第二年计划生产50万套,无须再增加投入,因第一年生产的10万套,其总收入可达2500万元以上,如此,用于(1)购置设备200万元;(2)建厂房800万元;(3)生产资金1000万元;(4)广告宣传费200万元;(5)其它:100万元。尚余200万元。

篇9

关键词: 传统针灸方法 现代针灸运用技术 关系

众所周知,传统针灸方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中最重要、最实质、最精华、最基础的部分;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是在继承传统针灸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如电、磁、光、声等,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针灸方法之后而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协同作用日趋加强。下面仅就二者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以飨同道。

一、治疗范围

传统针灸方法由于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在治疗上遵循“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等理论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所以传统针灸方法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诸如内、外、妇、儿等科。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由于是以传统针灸方法为基础,又结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所以它和传统针灸方法相比,更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所以二者在治疗范围上基本是相同的。

二、治疗原理

传统针灸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等理论以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为指导,来分析机体的功能状态,并根据机体的功能状态确定疾病的证,从而去选择合适的穴位处方和适宜的手法及刺激量,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通过大量实验证据证明针灸作用以物理(机械)或化学(药物)、物质(针)或能量(光)的刺激为条件,即以机械能、声能、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和磁能为刺激手段,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和直接作用为途径,最终达到调整机体各种功能的目的。

三、治疗作用

1、基本作用

传统针灸方法认为针灸的基本作用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通过上百种病证的临床观察和实验验证,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总结出针灸治病的三个基本作用分别是镇痛、防卫免疫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而且它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和多途径的调整作用。正是由于机体的各种功能分别得到调整,从而可以获得诸如止痉、镇痛、抗休克、抗感染等不同的效果。但不管是传统针灸方法还是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它们对机体的基本作用均具有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的调节作用。如针合谷、内关可使正常人血小板计数升高;针大椎、足三里、内关、曲池等穴则可使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 症患者的血小板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但对脾全血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针刺其肝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则可使血小板计数升高,从而对血液凝固产生调节作用而显示疗效,便是很好的例证。

2、作用的关键

传统针灸方法认为针灸作用的关键包括辨证选穴、术者治神、重视得气、合理地使用各种传统针灸手法以及守气等各个方面。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认为针灸作用的关键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在结合现代的声、光、电、磁等的基础上要使刺激达到一定的量,比如磁疗中对磁石的强度,照射疗法中对红外线、激光等频率的要求,意义也在于此。但是综合这两种方法,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才是针灸治病作用机制的关键。

3、作用的本质

现已证明,不管是传统针灸方法还是现代针灸运用技术,针灸的各种生理效应和治疗作用不论是通过经络途径实现,还是通过神经经络实现,其本质是以激活机体固有的自我调整或自我康复功能,亦即自稳机制为基础的。

4、治病基础

传统针灸方法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物质基础,以皮肤络经腑脏为途径,来研究针灸对机体的作用。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则主要以神经、体液、免疫等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对以上几方面的调节作用。现代多数学者认为针灸对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的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仍是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治疗基础。

5、经络的实质

传统针灸认为经络的实质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一个通道,所以它在治疗上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结合最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大量实验后认为经络的实质有二重反射假说、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经络波导假说、经穴脏腑相关说、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说、经络电通路假说以及第三平衡系统说等八种假说。通过这八种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在临床上的作用机理。

6、关于循经感传

传统针灸认为只要是经络所及的部位,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就会出现沿着经络路线扩散的一种异常感觉,表现为酸、麻、胀、蚁走感或流水感。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依靠高科技进一步研究了循经感传现象后认为,循经感传的生理基础是神经元、突触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感传的特点有与古代经络路线的一致性,不同的刺激能产生不同性质的感传。如艾灸多为热感及麻感,电脉冲多为流水、虫跳、蠕动感等。尽管二者认识深浅不一、层次有别,但循经感传的实质是“气至病所”,即只有在得气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这一点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尽管传统针灸方法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在以上诸方面有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但绝不能笼统地以某一个取代另一个,而忽视另一方面。因为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离开传统针灸方法也就不成为针灸,而传统针灸方法离开现代针灸运用技术也就谈不上发展。我们只有在临床及科研中,积极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抓住本质的东西,在未来的发展中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推动针灸学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记者看到来这里练拳的人有一百多位,虽然当天有四五级的大风,大家还是精神抖擞地学着,十几位现场教练在队伍的前面领着大家练拳,一招一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玉渊潭太极站的总教练程冰更是以身作则,虽然他也是和大家一起从7月份才开始学拳的,但是在苏建平老师的栽培下他的进步非常快,还被苏建平选中为入室弟子;朱永强是玉渊潭活动站的站长,每次他都是第一个推着音响赶到活动地点,活动现场他不但为大家忙前忙后,还带着自己的一组学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分解练习,使学员们对太极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得很快。李聪欣教练向记者解释,采取这样的形式一是为了锻炼教练队伍,十几位教练虽然经过苏建平老师的特别培训对拳法的掌握很快,但是他们要通过各种机会继续提高,分组训练还可以使练拳人通过详细的分解动作提高对动作的掌握和理解速度,增加学拳兴趣。袁尚良是玉渊潭活动站学员教练中的老大,因为他有些太极拳的基础所以跟他练拳的人也最多。参加练拳两个多月的张立表示,她现在学拳的兴趣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有感觉了,通过学拳特有自信,每天都心情愉快、神清气爽的。

太极魔方动作十四【古树盘根】

学拳体悟

从小喜欢武术,特别是中国武术,可我偏偏与泰拳结缘。一次晨练时,偶遇苏建平老师,他的太极拳理清晰透彻,他的生活无处不太极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通过太极拳的学习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力的神奇,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并决定潜心钻研,弘扬推广,为太极事业做我能所及的事,以报答我的师父苏建平老师。

动作要领

盘根下势,实而不虚,形体舒展,意气聚合,松肩坠肘。

注意事项

底盘不稳,上身紧张,双臂僵硬。

太极掌故

太极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