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篇1

媒体艺术又称 New Media Art,起源于上个世纪 60年代录像艺术的发展。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商业电视艺术进入到普通家庭,新媒体艺术发展态势迅猛。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开始反思大众电子传媒对我们感受世界方式及艺术可能带来的影响。精英艺术家极力反抗商业资本追求利润带来的对于大众声音的漠视。于是录像技术诞生后,便自然而然被这些艺术家利用起来作为反抗商业电视的武器,此时期他们将这种新技术即如录像技术和媒介命名为“新媒体”,并采用与传统不同的艺术观念来运用这种“新媒体”进行创作,藉此表达这种新的媒体以及新媒体艺术对于影响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的多方面思考。 [1]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传媒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光盘和互联网,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创作的媒材和观众。从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到数码和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着它与高科技的亲密关系。 [2]人们开始把建立在 6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概念基础上的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的带有综合性的多媒介或超媒体称为“新媒体”。这个时期的新媒体由于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出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也改变了原先的新媒体概念;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这种新型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称为“新媒体艺术”。它反映了数字时代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新方式的不懈努力。 [3]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艺术也迅速进入大众的审美接受视野,并使艺术家借助这种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实现其与大众读者的精神沟通与合作。新媒体艺术家们适应这种超媒体艺术的特征,通过显现作品的形成过程而使观众理解和支持新媒体艺术,也为了吸引观众的接受兴趣,他们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媒介手段,促使观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新媒体的交互流,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 ,甚至难分彼此。 [4]新媒体艺术对于连接性和互动性的艺术特质的强调、对于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和新思维的创造原则的确立,基本上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应该说,新媒体艺术的热潮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已成燎原之势,并不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经验带来变革性力量。

新媒体艺术到底有哪些重要表现?有哪些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下面就是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一些理论思考。

新媒体艺术的源头包括:受杜尚影响甚巨的 60年代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 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 70年代表演(行为)艺术,以及激浪艺术运动所倡导的综合行为、舞台、绘画、音乐、身体的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同时,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工业时代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 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材料,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促使观众(使用者)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的网络与数字科技当中。对新媒体艺术影响最大的还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以及创作和放置与环境的关系等。

上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数字技术和录像艺术,开始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尽显风光。它挟现代数字技术之威,以其具有传统艺术媒介不可比拟的敏感性、综合性、强烈的现场感,成为当今国际艺术中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而新媒体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它体现为通过数字手段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观众与作品之间实现交流,并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崭新的观念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重新理解。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以展出为目的的艺术,它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意手段,它更重视如何挖掘新媒体在运用时的新美学,或是协助传统的艺术家如何运用新技术,期望对原有作品产生变化。

每一艺术门类的特征有本质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之分,审美特征属于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而其中造型机制的特征、活动方式的特征和交往机制的特征又是构成艺术审美特征的基本要素。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审美本质特征就集中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近二十年来,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和综合,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我们不妨就将这种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称为“媒体蒙太奇”。它包括共时的叠加和历时的链接,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和艺术语汇。新媒体艺术创作将多媒体进行链接,而后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从而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产生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看成:一百年前当电影出现的时候,尽管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新“玩意儿 ”来看待,但实际上,它很快就成为当时既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建筑和雕塑,又融合了这六门艺术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和形式,就是后现代艺术中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新观念、运用新材料和新形式的纳入融视觉和声音等综合性的造型艺术。

第二,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 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以及编辑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日趋廉价并得到普及。这种新技术手段带来的不仅是影像艺术日益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艺术形式(如超文本艺术形式),这也正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潮流。新媒体艺术是以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其创作手段的新的综合性艺术,这种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影像操作工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借助于新媒体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如此就实现了艺术生产和传播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模式等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造型和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打造成优质艺术资源共享的远程审美平台—— BBS的网络文学“复调文本”的群体写作、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这将引发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随着创作门槛的降低和欣赏者参与性的提高,使得创作与欣赏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在互联网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虚拟的超文本似乎能够被指称为一种准现实或类现实,而且这种新艺术形式依靠观众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其传播和价值。作品不仅需要观众的接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在的内容,进而推动它不断生长和丰富。这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新媒体艺术瞬时远程的传播机制不仅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和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间的相互融会与整合(整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同一甚至兼并,它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合而不同);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些作为环境因素必将波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想,从而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

新媒体艺术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包容。新媒体艺术创作既要关注科技的最新动态,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性观念的根基,要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形式中努力结合起来,从而祛除一百余年来关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新媒体艺术在经历了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初创探索后,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及欣赏模式:虚拟图像技术创造了魔幻般的世界,超链接的方法带来了完全非线性的作品体验形态,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多人交互参与的创作空间。 [5]新媒体艺术理论上的重大课题包括文化本质的探讨、载体与传播的研究、审美特征的阐释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这些对于今后我国新媒体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网络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本文为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HX201006/Z)。

注释

[1]刘秋娜.新媒体艺术无界限[J].环球,2005,(14),(p70).

[2]段运东.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品格探察[J].装饰,2004,(12),(p24).

[3]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p105) .

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中国艺术;艺术审美;民族化

新媒体艺术创造出了一种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的艺术新样式,在学习、模仿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的同时,创作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自身特点,并努力探索这些特点与中国艺术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与传统艺术审美关系的思考中,本文试图在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整体观照意识之间进行互动性思维,以建立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审美意识上的内在关系,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作出贡献。

1.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艺术是在总结提升传统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媒体技术和媒体理论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生物科技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媒体和表现形式。而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各种社会思潮则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提供了观念来源。特别是马歇尔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泛媒介论”,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泛媒介论”为认识新媒体、整合新媒体为艺术创作所用产生了启迪的作用。此后,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和新媒体理论不断冲击着原有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建立了媒体可以是艺术的载体,也可以是艺术内容的理念基础上,走上了一条不断发现新媒体和融合多种媒体为我所用之路,并最终创造了新媒体艺术这一有别与传统艺术且不断进化中的艺术形式。

2.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多媒体技术可能形成艺术表达的元素进行有机性与整合性的链接,产生一种单一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传播功能与技术意义。多媒体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段和主要艺术语汇,并由此产生了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多媒融合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首先,人类的感官本身就是“多媒”的,人类不仅以五官感觉,而且以全部的思维感受着外部物质世界和内心心灵空间,多媒融合符合艺术表现人性的要求。同时,自然界本身就是有声有色、“多媒”合一的,多媒融合也符合艺术表现自然的要求。所以,人类对于艺术信息的多媒融合,不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审美意识与人性自身完善的必然要求。

3.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中国艺术美学,带有明显民族传统性特征,新媒体艺术充分吸收民族性并有机整合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互动与互为的新艺术形式,使审美活动具有全息性与广泛性的审美特征。多媒融合下的审美思维是整体的、有机的、全息性的审美思维方式。它不仅综合性地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还交互性地激发人们的思想、情感、性灵与精神等理性活动。在这种全息性的审美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与客观互动、感性和理性互融、技术与艺术相通,达到了一种审美意识上的辩证与统一,给人们带来了全息性的审美体验。

3.1审美体验的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多重艺术语汇的综合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意味着主体部分或者完全进入到对象当中去,对对象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当代的新媒体艺术不仅需要融合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参与审美体验,而且随着现代神经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可以绕开复杂的身体感觉器官,直接刺激神经,从而让人摆脱感觉器官而感知栩栩如生的世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让人们的审美体验产生无与伦比的综合性和丰富性。

3.2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表现方式促使审美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交互式审美成为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以往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传播过程中,创作者 、传播者和接受者是交互合一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是实时同步的。这赋与主客体对作品内容、过程、表现、结果进行创造性阐释和能动性建构的权利,艺术审美也成为主客双方互动地、深度地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这种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使得作品意义的阐释变得多元而丰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充满着审美的愉悦。同时,新媒体艺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使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艺术审美追求 自觉自由的本质要求。

3.3审美情境的虚拟性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生成功能使其可以任意地依据人们的直觉意象创造出物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在新媒体艺术中,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但不可再现的事物或事件场景可以随时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但并未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具备了被展现出来的可能,甚至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能被人类知觉所感知。新媒体艺术的这一特性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意识的直觉成为了物质的现实,假定性的体验被赋予了极强的真实感,艺术的表现和审美体验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许鹏 :《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 1期。

[2][德 ]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 1版,第 89页。

[3]许鹏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辨析》,《文艺研究》2008年第 12期 。

[4]马歇尔・麦 克卢 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 2000年第 1版 ,第22页 。

[5][美]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朱润生译 ,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6]石鲁:《生活章》,《文艺研究》1981年第 1期。

篇3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传统思想;技术;心灵

新媒体艺术以多媒体系统为物质载体,以互联网等新兴信息传播工具作为传播媒介。使其塑造了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的表现样式,同时又使其文化定位具有很深刻的不确定性,不仅在表现手法,甚至在自身本质身份的定位上都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布朗运动的游离性与不确定性。多媒体技术的可能,使得一切有可能成为艺术表达的素材都参与进艺术的表达过程之中,其外在形式上表现出反叛否定传统秩序的反叛性,同时在审美特征上又表现出贴近草根甚至媚俗的广泛性。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这一显著特征,使得新媒体艺术产生了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传播功能与审美意义,这也导致了人们对新媒体艺术外在形式与表现手法的过分关注,从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精神内核。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构建

长久以来,对新媒体艺术所提供的刺激感官体验是我们一直热衷讨论的话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形式也随之不断进步,特别是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一切的互联网不断完善,一方面人类的感知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又导致我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少。人类的心灵成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和编码化”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变得被动、冷漠,分裂成原子。既无法感知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自主性与能动性严重受限。①当电子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成为艺术创造所必备的工具时,艺术成了一种跟商业价值紧密相连的东西,艺术家在暗房画室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创建艺术世界的活动被转变成为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商品。艺术家的主导地位让位于对数字技术的掌握,一方面产生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人人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简单方便的客串一把艺术家,大大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数码技术下的“拟像”生存,产生了一片片独立的虚拟空间,现实与虚拟世界混为一体,历史的地位逐渐被人所把持的媒介所取代。如哈桑所说:“技术把我们的感觉力推到正在撤退的宇宙的边缘或推入物质幽灵般的间隙。”②人类此刻变得异常强大也异常脆弱,而艺术,则在大众的涂抹下丧失了原本的主体性。

一般而言传统艺术总是处在一种静止或缓慢进化的状态,他们带给受众的是理性的思考,而新媒体艺术始终处在一个流动的过程之中,通过一种类似快餐式的感官体验,使受众在极快的时间内感受到刺激与晕眩。在艺术创作失去主体性的情况下,古典艺术中那种通过艺术作品承载崇高理想与伟大情怀的作品就失去了生存土壤,而毕加索之类焦虑荒诞的抽象画作也只能让人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于是,新媒体艺术的着眼点就落在了对感官体验的把握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制造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环境,使得受众获得一种超越真实的感官体验,通过数字的仿真技术,使审美意象直观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化解了传统艺术形式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合理性与存在性的乌托邦式境界追求,使人们更自由的表达超越现实的愿望与思想。尽管这种方式让传统的人们难以接受,认为他使人沉醉其中,在游戏人生中迷失自己,但是其重新构建一切,“心灵在符号中概括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人的智性运用符号和语言干预自然、创造自身的能力”③新媒体艺术的诞生方式,使其具有鲜明的连接性与互动性。通过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连接与互动,使受众在自主的探索与体验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创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激发自身内心的灵感火花,从而达成一种顿悟或解脱的。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与新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使艺术的传播与互动过程更加便捷,审美由原来的小范围扩展为在线的集体狂欢。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欣赏的过程由以往单向的接受过程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受众在欣赏的同时融入了创作的体验,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改变和完成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种新的审美体验,受众也由观察这一跃上升至创造者得身份。这种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获得新生的内在性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与考量的。

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还有一个显著而深刻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各种审美因素完全调动起来,产生传统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多样的传播功能。通过多美融合,形成一个完整有机而又全息的审美思维方式。不仅使人在欣赏的时候调动各种感官,还在互动中引发受众的情感交流与活动,使他们成为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在审美意识上的辩证统一。

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艺术的早期阶段,人类通过诗乐舞一体的形式,朦胧的表现着自己早期的意识形态。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各种艺术形式也就以一种比较明晰的姿态向前发展着,虽偶有交叉,但基本上是沿着各自的轨道独立前进,各自以其所对应的感官对象为本,艰难而缓慢的向前发展着。直到二十世纪随着媒体技术的多元整合,情况才有了新的变化。新媒体条件下,各种媒体的融合,产生了全息的审美方式。各种审美思想也一并融汇贯通,技术与艺术,东方以西方,似乎人类的各种思想都可以交汇其中。不幸的是,很多人在新媒体艺术现代性特征的外表下裹足不前,不肯承认期当中蕴含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这对全面认识新媒体艺术是有着严重不利影响的。在创作实践中,很多艺术家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优良因子,赋予了多媒体艺术勃勃的生机。如约翰凯奇从禅宗思想中获得灵感而创造的“偶然艺术”。白南准将媒体与器械,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东方的周易思想与西方电子消费文化融为一体等,多种感官媒介的融合,多种思想的交汇贯通,使得传统艺术美学同新媒体艺术之间达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有这样一个重点,就是要求“物我相忘”,不论是《周易》之中的观物取象,或是庄子的“物化”,都要求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融统一。新媒体艺术在生成中不自觉的就唤起了这种对客观事物完整把握与体验店全息性审美追求,形成了现代与传统在艺术领域一次不自觉而又成功的会师。新媒体艺术与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商业领域各种利益竞争的附加产物,但新媒体艺术在事实上却依然关照了数字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一点上,不论如何古老,传统艺术形式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内涵,都可以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一个参照。

三、结语

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同科技紧密结合,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封闭性,将艺术审美的范围大大扩展,同时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使艺术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街头文化、俗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生活指南、设计方案、历史图片、档案、地图等,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难以明确的将生活中的商业活动和艺术活动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新的艺术创作手段,使得艺术创作变为一个简单而又快速的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艺术的新媒介、新形式不仅改变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与文化境遇,改变了公共空间的概念,丰富了当代艺术语言,拓宽了艺术思维,影响了创作的题材、形式和意义,而且也另一个角度为艺术找到新的审美可能性。但回过头来看艺术二字,新媒体艺术从根本上讲还是艺术,不论是在心灵内在性的构建,还是在审美理想与特征上,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传统的影子。

参考文献

[1]陈敏南.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J].美术观察.2011.02

[2]鲁放、周伯华.中西方新媒体艺术之差异探究[J].2010.23

[3] 张文化,新媒体艺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审美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4] 王娟、刘子建.传播新视角――新媒体艺术的沟通和发展[J].《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5] 张屹.新媒体艺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统一[J].《艺术百家》,2009年1期

注释

① 谭旭红.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特征[J].文艺争鸣.2011.06

② 哈桑.后现代的转向[M].刘象愚译.台湾时报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③ 哈桑.后现代的转向[M].刘象愚译.台湾时报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发展现状 艺术本位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217-01

1 数字媒体艺术的含义与发展特点

1.1 强调多感官的传播渠道

由于消费理念和时尚潮流的影响,如今电影院的大荧幕几乎被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科幻大片、制作精良的动作大片及气氛活泼的动画片所包围,极少见到纯粹故事片上映。其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家庭影院的配备已可以满足人们对故事片的视觉享受;第二、购买DVD显然更加经济实惠。在这种背景下,唯有发展数字立体电影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热情反馈。所谓多感官,并不是说将各种感官体验机械地叠加在一起,而是在保留各自差别的同时强调其融合的协调性,使各感官系统达到有机统一,实现多元化的审美需要。要实现多感官的传播方式需依赖多学科、多种表达理念的支撑,如计算机技术、影视艺术学等,彼此之间的通力协作共同组合为有机体。

1.2 交互性与偶然性的发展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很强,因此其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很多时候是由电脑程序进行控制的。计算机实际上充当了艺术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被赋予了双方的意识建构,由于计算机的表达,观影人不再是艺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具有强烈参与意识的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观众会有一个再次创作的过程,以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数字媒体作品。数字媒体艺术最为显著的特性是交互性强,因而具有极大的偶发性,这种不确定反而改变了过去刻板的艺术形态,增强了其动态可能性,也更加多样化,对于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帮助极大。充分的互动性能赋予了观众更多的观影自由,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他们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对美的享受使其情感得到了满足。

1.3 沉浸性和时空跨越性特征

所谓沉浸性,是另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特性,这一特征使得人们在观赏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可以跨越时空。因为在这种新型艺术品种中,即使是虚拟的制作内容,依旧可以唤起人们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北京大学数字艺术工作室曾成功研制出虚拟的漫游太空,其大致画面是:观众只要带上研发的数字化头盔,眼前立马浮现出浩淼的太空景象,再辅以失重的模拟太空环境,吸引参与者完全沉浸其中,仿佛真的在傲游太空。仔细研究头盔的制作可以发现,其为参与者所演示的太空意境是真实空间的三维模型,更为神奇的是,参与者几乎可以360度观察漂浮的陨石,感觉非常强烈。总的来说,这种虚拟现实的高科技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大拓展了其创作空间。

1.4 亲和力更强

曾经,艺术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好像是阳春白雪,难以理解,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的亲和力更强,更显平民化风格。比如说摄影,由于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加之数码技术的发展成熟,摄影作为往日比较冷门的艺术形式已开始广受认可,并在人群中逐步流行起来。它已经走出了神秘圈,演变为了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只要有爱好,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曾经属于少数人的舞台终于成了大众参与平台。

2 重技术而偏离艺术本位的发展现实

2.1 同质化现象严重,限于呆板的泥淖

库比特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步入数字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可以纵的统一体,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就是将要被控制的对象。人们在严苛的管理下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社会演变成了整齐划一、缺乏多样性的物种。数字时代就是这样,对各种资源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对于这些于人类社会有益的资源的去留问题并不能由某一个体决定,必须交给“超个体”,具体的表现形式这一就是诸多的跨国集团。这些大型公司永远基于自己的利益对资源进行分配攫取,从而将贫困地区与多数社会地位较低者排除了。实质上,现代计算机技术系统的应用就是随上述这种管理模式而诞生的,它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创作才能,使数字媒体艺术流于同质化。

2.2 唯技术至上论,忽视了人类本性

对于艺术作品创作者来说,其思维灵感都集中于艺术本身,而不是技术方面的开发研究。要是让他们去攻克技术难关可能会无所适从,甚至是忙著追求技术上的绚烂而以往了艺术本身的魅力。对信息的崇拜与渴望其实也是一种愚弄。这部作品面世之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开始警惕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被计算机主导的世界里,人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也不清楚未来世界究竟是人操纵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

2.3 呈现模块化的弊端

谁都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对于艺术创作本身来说也是利弊皆有的。最为显著的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方式有了改变,传统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建立在充分的积累与充足的准备之上,至于作品呈现的效果只是小小的一环。而现代数字艺术的创作者似乎没有时间进行艺术构思与材料准备,一开始便着眼于技术方面的亮眼效果。智能化的操作系统渐渐使人们迷失了自我,所谓的艺术作品也不过是先进技术的演示品。

3 回归本真,找到数字媒体艺术的根本

当传统的创作工具进化为数字材料时,技术就成为了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技术毕竟是辅的工具,如果舍本逐末,将会使艺术作品失去自己的灵魂,丧失自己的个性。因此,艺术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现实,打破技术的束缚,找回自我,使自己的创作思维不再被禁锢,重新找回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但必须注意的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我们并不反对技术,关键是要反对人们对技术的崇拜与信仰这种迷失自我的行为。不论是什么艺术形式,其最终要归结为人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也不能例外。

参考文献

[1]郑刚.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篇5

一、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与微电影的兴起

“审美文化”的概念最早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中已有涉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成为描述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审美文化是与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传媒相联系的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审美特点的文化。”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审美文化的发展受惠于特定时代文化的发展。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从口传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以至数字媒介的发展,都影响着审美文化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审美文化日益与媒介的发展相关联。“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②可以看出,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双重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进入当代社会以来,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被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所超越,数字媒介已成为媒介变革的核心形态。数字媒介引领着时代潮流,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面貌和心理状态,成为当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媒介,进而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发展。数字媒介推动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形态和内涵。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以数字电影、动画、FLASH,DV、网络媒体,多媒体产品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电影正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数字媒体艺术样式。微电影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 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正是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数字媒介土壤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艺术样式。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兴形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微电影作为当代视像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宠儿,在当代大众审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借助广告式微电影将消费者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品牌和商品上,另一方面,由于创作上的便利性,作为草根的大众也可以拿起手中的数字媒体,借助微电影去展示自我,再加上知名影视创作群体的高水准大制作的微电影,一起带来了微电影的发展与兴盛。从早期的广告式微电影到如今的追求艺术表达的电影式微电影,微电影从类型到创作水平都取得了飞速进步,尽管如此,微电影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价值表达过于直白,商业意味过浓、整体艺术水准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微电影

(一)审美与生活的同一化对微电影的影响

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的探讨,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理论的探讨,其中,许宁指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走向了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即审美与生活的同一化。”③这一观点认为,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两大趋势。审美的生活化意为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审美和非审美的界限消失,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选择更加自由,更加个体化。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生活被提高为审美。当代美学开始冲破以往审美与生活隔离的局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当代艺术大量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快了艺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会因为网络媒介的传播而走入大众的视野,近两年家庭伦理剧与穿越剧的走红离不开网络媒介的推波助澜。

作为新兴事物的微电影,之所以成为当下广受关注的艺术形式,也离不开数字媒介的作用,上文中已经指出,微电影是数字媒介发展的产物,而微电影走入大众的视野,也是借助数字媒介的发展。一方面,微电影的主题选择有很大的包容性,家庭亲情伦理,友情、励志、爱情、科幻、商业等诸多主题都可以被创作者纳入作品之中,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去选择观看;另一方面,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对普通大众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影像作品表达自己,微电影让草根也可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拿起拍摄工具就可以,不需要太严格的美学和技术训练;再者微电影因为其篇幅短小精悍而具有传播的便捷性,借助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可以随时被大众点播和观看,这一点比起大制作的电影来说无疑是具有传播上的优势;从2010年诉诸亲情的《父亲》与青春缅怀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走红,到2011年校园励志剧《青春期》的25亿播放量都是最好的例证。微电影这一艺术样式就这样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消弭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实现了生活和审美的同一化。

(二)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娱乐性、感官化对微电影的影响

当代审美文化具有多元化、娱乐性与感官化的特征,进入当代社会以来,随着经济转型和文化观念的转变,当代审美观念日益多元化,当代文化的丰富内容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审美选择,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精神世界,大众的审美趣味具有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人们可以接受文学、音乐等传统审美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也可以接受娱乐性、休闲性、流行性、快餐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前些年网络文学的流行与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不无关系,以往高高在上的文学借助网络的翅膀走向了流行化、快餐化、娱乐 化的道路。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实现了媒介的互动,再次带来了网络文学的新发展。又因为当代审美文化具有生活与审美同一化的特征,使得当代审美文化出现了生活化倾向,人们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 于是感性享受的绝对化、生活的流行化趋势,以至大众审美文化有缩减为纯粹的供消遣娱乐的文化。诸如卡拉OK、MTV、广告、网络游戏等的流行正是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表现。

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也与当代审美文化多元化不无联系。一方面,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的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碎片化日益明显,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的出现,微时代已经到来,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大众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利用零散的、碎片的时间来消解生活的压力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而微电影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当下受众的需求。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符合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微电影播放平台主要是新媒体,如电脑、3G手机等,由于电脑和手机体积较小,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适合在流动状态播放,如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播放,这就使影片有可能随时随地播放,扩大了受众范围;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有可能随时接触到网络媒体,对微电影的获取、接收、观看都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微电影”的艺术表现方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愉悦。微电影是碎片化生活方式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符合大众审美心理需求,理应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影的出现也是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重要表现。当前正处于网络时代,娱乐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当下人们解除压力的最佳方式,微电影适应了当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们通过看“微电影”所能获得的精神启迪与情感愉悦或许并不少于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微电影表达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亲情伦理、奋斗励志、科幻想象、时尚潮流,商业文化,诸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微电影的表达对象,受众在碎片化的审美中通过影像的观看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官化体验。例如爱奇艺出品的系列微电影《城市映像2012》以美丽、自然、奋斗、幸福、关爱等为关键词,力求探寻城市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洞察社会万象与城市情感故事。《阿布》作为开篇,借助一对父子的故事,探讨了都市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问题,三星Galaxy SIII手机的功能也在影片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片中城市中的父亲与热爱雨林的儿子经过一系列的曲折,消除情感上的隔阂,由于语言无法表达出彼此内心的最真实感受,最终父子两人借助各自的三星Galaxy SIII手机,通过即时无限传输的方式实现了双方所珍视的影像记录的共享,该片通过巧妙的创意,将故事赋予品牌,实现了品牌理念与观众情感的深度沟通。

在以商品广告为主制作的微电影当中,文化的符号化、感官化更加明显,影视明星、商业名人、文化名人成为拍摄的重点,他们作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在微电影广告中通过他们的演绎,商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内涵实现了符号化、感官化,这种演绎方式因为其强烈的新奇性和故事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更佳的传播效果。例如2013年奥迪Q3上市之际推出的微电影《双城记》,由著名导演陈国辉执导,由angelababy和余文乐共同出演,余文乐在片中扮演一个画室主人,他也喜欢坐热气球去飞行,Angelababy则扮演一名暂休假的编辑,在无意间相互关注以及相识之后,Q3成为他们最后的定情信物。 该影片展现了当代都市年轻人追求真实自我,用积极主动的方式重塑潮流的生活态度。将品牌理念与故事内涵紧密结合,并借助明星效应达到品牌传播目的。

三、结 语

微电影是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产物,适应了当代审美与生活同一化的趋势,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的特征,如何在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推动微电影的发展,加强当代审美文化与微电影之间的互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注释:

① 王建疆:《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②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③ 许宁:《论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成因》,《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李进书.微电影:媒介文化的新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篇6

京剧舞蹈美,属于视觉艺术形象美,但是在具体表演中,很少有以单纯舞蹈形式出现的(《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剑舞、《天女散花》中天女的绸舞为特例),常见的展现途径是与京剧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京剧舞蹈是“化”在“四功”之中,并与之水融、浑然一体的。正如有的戏曲理论家所指出的那样:“京剧是无动不舞,有声必歌。”

例如“唱功戏”《二进宫》《玉堂春》《文昭关》等,看似很少舞蹈动作,但仔细观察分析,演员的一走一站、一看一望、一招一式,一抖袖一转身,一举手一投足,则无不是精湛的舞姿。可以说,京剧的唱功,是与舞蹈节奏韵律同步一体的,即人们常说:“载歌载舞”。再如以做为主的做功戏《乌龙院》《四进士》《拾玉镯》等剧目中,演员的做功也全是舞蹈化了的。而在打功戏(武戏)《虹桥增珠》《闹天宫》《三岔口》等剧目中,就更以舞蹈为主了。至于在唱、念、做、打并重的《定军山》《南阳关》《扈家庄》等剧目中,舞蹈就更综合在“四功”之中了,无论是“起霸”“走边”“刀舞”“枪舞”,还是“圆场”“翻身”“僵尸”等等,无一不是舞蹈动作。

由此可见,京剧舞蹈以“四功”展现途径,而“四功”也以舞蹈为亮点和神髓。“四功与舞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京剧舞蹈美的表现手段

京剧舞蹈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所以它在总体上也符合舞蹈艺术的特征:“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如果说,京剧的舞蹈美以“四功”为展现途径是其“外部关系”的话,那么它以“五法”为表现手段就是“内部关系”,即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京剧表演中的“人体动作”就是“五法”——手、眼、身、法、步。“五法”从头到脚,囊括了人体的各主要部位,各部位的协调舞动,构成了整个京剧舞蹈的语言要素。京剧舞蹈凭借“五法”得以淋漓尽致的完美全面的表现,“五法”作为京剧舞蹈的最佳载体,使二者相互依存,相映生辉。

三、京剧舞蹈美的本体特征

京剧舞蹈既具有舞蹈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审美特征,而且通过个性特征表现共性特征。具体而言,京剧舞蹈美的本体特征主要有下列几点:

1.程式性。京剧舞蹈同所有的戏曲舞蹈一样,都是以程式性为主要审美特征之一,而比起其他戏曲舞蹈来,京剧舞蹈的程式性更加鲜明、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程式是程式动作的简称,是“从生活出发,将某些动作加以提炼和美化,经过舞台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性表演动作”。

2.民族性。京剧舞蹈属于民族舞范畴,以写意为美学原则,由此便以虚拟人性、夸张性等为民族特色。著名戏剧理论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戏曲表演中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以及动作、布景的虚拟。”梅兰芳大师阐释得就更为具体了:“京剧演员在台上所表达的骑马、乘车、坐轿、开门、关门、上楼、下楼等一切虚拟动作和手的各种指法,眼睛的各种看法,脚的各种走法,都是把实际生活的特点高度集中,用艺术夸张来表现在观众的眼前,使观众很清楚地抓住演员每一个动作的目的性。”这充分说明了京剧舞蹈的民族性特征。

3.创新性。京剧舞蹈虽有固定规范的程式,但并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剧情、任务、时代等要求,不断改造、丰富旧有的舞蹈程式,并创造新的舞蹈程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包括京剧舞蹈在内的一切艺术生命力所在。由此可见,京剧舞蹈的本体特征是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

四、京剧舞蹈美的审美功能

从美学的高度来认识京剧舞蹈,具体来说,京剧舞蹈美的审美功能有下列几点:

1.表现人物。京剧舞蹈的中心任务是表现剧中人物性格、身份、性别、职业、志趣、特长等等。为此,京剧舞蹈也与整个京剧表演艺术的行当化相一致,也分为行当化程式。例如同是“兰花指”,旦角的“兰花指”含蓄优美,而小生的“兰花指”则开放帅美。舞台上的一站一戳,一招一式,不同行当都有各自不同的舞蹈动作与舞蹈造型。可以说,京剧的所有舞蹈动作,都是为表现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2.表达情感。戏曲被张庚先生称为“剧诗”,具有诗歌的抒情性特点。京剧舞蹈同样以表达剧中人物情感为“最高任务”,以人物的“心动”“情动”驾驭外部的“形动”“律动”,从而做到“舞蹈的人体,是由心灵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表里透明,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这便是舞蹈这种人体艺术所具有的特殊品格。”京剧舞蹈程式有许多就正是专门表达人物情感的。例如“甩发”“跪步”等。京剧舞蹈成为表达人物情感的一种特殊手段,它突破了话剧受生活真实限制的局限,以独有的艺术手段与审美功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营造意境。营造意境也是京剧舞蹈重要的审美功能之一。京剧艺术借景生情、寓情于景,其中最主要的中介与桥梁,就是舞蹈。京剧舞蹈是连通情与景的最佳媒体。

总而言之,京剧舞蹈以“四功”为途径,以“五法”为手段,以本体特征为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变形化、节奏化、韵律化、规范化、美感化等优势,凸显出多方面的审美功能。它在整个京剧艺术中,虽然未必算得上是居功至伟,但是至少是功不可没的,当然是万万不可小视的。

内容摘要:文章以京剧舞蹈美的展现途径、表现手段、本体特征、审美功能为四大理论层面,采取先断层扫描后总体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京剧舞蹈美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分析论述。对于京剧舞蹈艺术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创作实践,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京剧舞蹈解析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篇7

关键词:美学;数字化;新媒体;赛博空间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革命的时代,在数字变革中,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建立了很久的商业模式变得毫无用处,旧的沟通和生活节奏将被代替,传统的艺术本体观念被强烈冲击,人们会感到不安,就好像所有我们认为想当然的事情都变得不那么可靠了。尼格罗庞蒂(Negroponte.N.)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经描述了数字化对人类生存的翻天覆地的影响,并且认为“数字技术可以成为带领人们走向伟人的世界共荣与和谐的自然力量”。从来来学的视城看,当代数字技术和“伊托邦”(E-topia)的生成,其重要性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被解构的传统美学,思考新媒体的艺术生产、消费以及美感经验具有怎样的特性?

一、数字文化时代下的媒介变革

在这个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后现代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新的艺术创作手段,许多具有绘图、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在不断涌现,数字信息技术使文化传媒正从一种控制工具发展成为一种传播、咨询与合作的媒介,信息与传播技术在图像文化增殖方面扮演了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数字技术新媒介——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到底什么是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不能算是定义,更像是一句口号,WeMedia的口号,我们可以把这句口号理解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以电子信息与传播技术为核心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可以视为一种集体智慧。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因此,我们在这里把后现代性的数字技术媒体称作新媒体,它是广义的,几乎涵盖了影响当代生活的所有新技术。

(二)数字化时空新观念—一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Cyberspace),意译是“(电子计算机创造的)通讯、信息空间:网络空间”,指数字技术和全球化网络所创造的虚拟时空、虚拟社会,是在数字文化时代下,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时空世界的数字化时空新观念,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个的技术概念,赛博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迥异于传统美学的美感特质。以后现代性为基本特征的赛搏空间,已经使我们步入了数字文化时代、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使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复制与拟真,艺术与技术的奇妙糅合使数字艺术的理论意义凸显。

二、数字文化时代新媒体的美感特征

(一)新媒体的数字化复制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艺术品很难复制,复制手段也较为繁琐。因此传统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性。而当技术复制出现后,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本雅明在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中描述了传统文艺观中,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其所具有的“此时此地”和“独一无二”的特质,而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如何失却了“灵韵”,看过《蒙娜丽莎》或《泛舟午宴》的印刷画的人也会熟悉这种效果——不管印刷画如何忠于原作,仍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作的感染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在技术上对艺术品或者其中的某些信息进行筛选、复制和传递已经非常容易,在数字文化时代,全都现实都处于丧失其“光韵”以利于无休止的复制品循环的危险之中。从传统摄影向数字图像处理的转型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一张数码“照片”除了“通过镜头和光线定影对一种事物或者事件的记录”这一照片的传统意义外,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用现存多种图像复制、拼贴而成,甚至是一种完全合成的图像生产。

新媒体生产制造的这些“摹本”不仅仅是从前某个原作的复制品,而且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创造,在这种意义上,任何“摹本”都是一种“原作”。同时,数字技术的复制创新力量将美学思想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种广泛的普及性作用,将美学的影响引到传统媒介不能深入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理的空间,更包括审美水平的空间,受众审美能力的快速提升。换言之,开放的整体、技术的造神不仅没有使“灵韵”消失,相反,数字复制技术恰恰是艺术重构“灵韵”的巨大能力,正是善于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的各种新媒体,巧妙地使经典“灵韵”再生,在形象和受众的互动交流中呈现于当下时刻,并且变得世俗化或非神秘化,创造出的是一种新型的“灵韵”。

(二)新媒体的数字仿真与虚拟技术

虚拟世界是对一个世界的仿真,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它给受众以真实而深刻的审美体验。新媒体艺术大量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或者说数字仿真技术,能够创生与现实世界极其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虚拟景象。如利用“3Dmax”等一些3D软件制作出的仿真效果图,及通过一些具有“Flash格式虚拟漫游”、“全屏展示场景和地图”,“支持导入多地图”、“支持多种音频格式”、“视频漫游”等功能的“Flash三维全景虚拟漫游制作软件”,可以使房产楼盘、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校园风光等场景轻松的在网上展示效果,让观看者无需亲临现场即可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果说过往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招贴等是源于现实的物像仿拟的话,互联网上的“界面影像”、花样翻新的网络游戏以及数字技术的料幻影视作品等,则将“真实的虚拟”发展为“虚拟的真实”。2008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历险电影《地心游记3D》(JourneytotheCenteroftheEarth3D)-影片全部运用最新的3D立体影像技术,将儒勒·凡尔纳1864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从纸上的文字“活生生”的再现在银幕上,化为逼真的视听场面,观众带上特制眼镜后即可身临其境的体验地心旅程。在这里,数字虚拟技术创造出一种异质的虚构的现实,彻底突破了传统艺术真实观中虚拟与写实、真与假的二元对立关系,体现了数字艺术,电子传媒和现实体验三元合一。可以预见的是,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人们获取某些真实体验的新手段。我们甚至可以在这种“虚拟真实”中享受到鲍得里亚所说的“超真实”的审美体验。

(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与动态性

从岩画和巫会的模拟传播,到诗歌和戏剧的口语传播,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文字传播,到无线电发明之后的电子传播,回顾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传统艺术活动中各要素间尤其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数字变革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高的感官信号。”我们会发现,新媒体不同于现代媒体单向性的传播,它实现了数字化集成与整合,实现了艺术元素间的有机互动,现在的数字照片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洗印照片,通过PE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数字照片可以被任意开合、修补、嫁接、变型等。另一方面,新媒体美学的交互式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背景,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就如人们可以把互联网上的数字照片根据个人美感体验进行修改或剪接等操作,新媒体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受众的积极参与程度,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新媒体艺术产生出与传统艺术迥然不同的新审美特征,这样的审美不是静观和沉思,而是多元的和动态的交互性的交流。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塞尔·杜(MarcelDuchamp)1919年摘了若干幅“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在《蒙娜丽莎》的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为蒙娜丽莎画上了小胡子,其中最有名的一幅就是《L.H.O.O.Q》,成为杜尚的艺术名作,而现在给蒙娜丽莎脸上画两撇胡子不再是艺术大师的专利,互联网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动态美学,如尼葛罗庞帝描绘的那样,进入数字文化时代一那些“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将成为过去时。我们能看到许多人在互联网络上将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艺术作品进行各种随心所欲地复制、涂抹与扭曲。“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新晨

(四)新媒体的公共性与大众性。

篇8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尔曼;视觉语言;审美特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1925年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到2013年,被搬上电影银幕就有5次,这次由巴兹鲁尔曼重新改编制作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通过自身对原著的理解和诠释,用不同的视听表现手法来表述小说中奢侈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情,让人不禁沉浸在奢靡的影像,同时又有着活在残酷的现实里的矛盾感受。整个故事不仅具有影射到当代的现实意义,又有着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空间转换、色彩构成和音乐运用进行分析,总结整部电影的视觉语言,并整合对其独有的审美特征。

一、空间转换分析——流通性和对比性

电影作为一种叙事性艺术,可视化的问题不再是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对比,而是如何使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之间产生有力的空间组合,根据作品的需要和传递的思想感情进行转换和对比产生具体,给观者一种具体的印象从而实现身临其境和通畅的感觉。画面的拼接是有节奏的,不再是由接受者主动进行想象,而是由传播者进行时空的衔接转变,产生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从而映射到观者脑海中。“真正的电影人他一定更重视空间,因为时间的每一次瞬间都必须转化为空间,只有空间与空间的衔接碰撞才能形成电影 。”[1]

不难发现有一个元素——绿光,贯穿在整部影片中对空间的转换和故事的衔接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整部片子的标志除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海报外,就是这微弱的绿光。鲁尔曼用最擅长的长镜头和广角,慢慢将闪烁的绿光映射到观众眼前,镜头随着起伏的海浪和忽闪的光线静静引导观众走向诊所的窗边。整个空间是连贯的,对称的,而这种对称的手法使得大景别产生端庄和稳定感。同时配上渐进式拉长镜头,会使得整部影片在空间和故事内容上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整部影片的主要场景有:盖茨比的家、黛茜的家、尼克家、去往城区的公路、收费站、大桥、旅馆、理发店。将这些地点以空间大小和事件发生顺序分类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导演在整个场景的设计中对于“对比性”的手法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将不同人物在不同空间下的情绪通过空间的转移进行烘托和性格塑造,还将整部影片的故事内容运用空间动静、大小的对比衔接起来。影片在空间的转换上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即流通性和对比性。电影中的每次空间大量描绘世外桃源般的庄园美景,璀璨夺目的装饰物充满每个角落,犹如幻境一般,在这一片和谐美好景色的陪衬下,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显得那么美好和纯洁,友情是那么的高尚而真挚。幻境感与曲折感通过视觉空间的大篇幅转换形成强烈的对比。虽然空间和叙事内容是两个单独存在的概念,但鲁尔曼运用时间和空间有力地转换,使得分开的片段有效整合在一起,对电影的叙事内容提供了信息的烘托,使叙得更有空间感,层次也更加丰富和深厚。

二、视觉张力的冲击——宗教意味的装饰色彩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往往不能忽略色彩的装饰在电影中产生的巨大魅力,人们运用各种颜色来赋予画面新的内涵和自我思想的情绪化表达。不同的色彩混合后产生的感情是复杂的。本片延续20世纪的复古色调同时,还混合了现代色彩的特质。通过电影整个的VI设计看见大工业时代包豪斯设计的现代感,还能感受到宗教性色彩运用及巴洛克般的浮华色调。让本来沉静悠远的庄园色彩,赋予了现代气息。鲁尔曼是“奢华的能手”,影片中能感到大时代氛围同时,还诠释美国本土文化和原著小说宗教式的文化。每一件陈设和画面拥有宗教宁静肃穆色彩呼应美国社会固有文化传统——神论社会。这个概念是西方社会灵魂所在,每种宗教都扎根在个人主义之中,人类通过与上帝的沟通,就有能力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这从影片中盖茨比回忆童年时就有一定的交代,所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就成为了原著和电影色彩基调构成的桥梁。“美国梦”使现实意义与、迷幻和真实、过去与未来结合在一起,贯穿电影画面和人物。金色和黑色的结合运用突出纸醉金迷和冷静理性的基调。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同样是以装饰画框和绿光的若影若现为镜头主体,但给观众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色彩基调蕴涵着一种迷茫不解,而后者有一种希望的感觉。在两个看似重复的光影运用上,人们能感受到所赋予传教式般的色彩。浓郁的压抑感随着色彩的重复性运用,慢慢渗透并且释然。

导演运用大量的冷色和褐色的复古基调来传递原著所要体现的沉寂和喧闹。大部分描写的都是夜晚和室内,即使在室外,太阳的自然光也被人为将其饱和度降低,这种低调的奢华感,使得整部影片多了几份靡靡之感。主人公的造型在色彩上运用了大量的粉色作为主体调性。女主角,虽然着装华丽,色彩上却是白色和浅色为主,以突出人物单纯脆弱的富家千金所固有的性格特点。男主角,导演用各种色彩鲜亮和白色为主的正装来描写,即使外表是强硬黑心的商人,但内心却有着美好纯真为信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两人的爱情被粉饰得淡雅恬静,犹如甜点马卡龙一般。其他配角大多运用华丽的和绚丽的色彩来粉饰当时社会的浮夸和拜金,每个人都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包装自己,掩饰自己内心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个鲜明的个体瞬间被浊化,为的只是突出盖茨比追求浮华之余还留有对纯真美好的信仰。之所以背景花哨和喧闹,就是为了更好凸显主体人物的性格。由此不难发现,无论是从人物还是景物或是这部影片的片头片尾上都看见“信仰”这一词汇的影子,这也决定了在色彩语言的表述上注定要围绕而展开制定。

三、现代语境下的时代诠释——“爵士时代”

一部电影里除了色彩和空间构成了整个视觉艺术框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主要因素——音乐。从原著里就不难发现“爵士时代”这一词汇。爵士乐的这种慵懒为小说穿上了朦胧的外衣,烘托了当时社会的现象。鲁尔曼在拍摄电影时,自己对于“爵士时代”一词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爵士时代”并不是追忆过去,而是反映当下。整部小说在他看来,吸引他最多的就是对于当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述。他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里都会有奢侈糜烂的时候并且都会伴随着人性最本质的丑陋和思想的禁锢。但正是如此,才让他觉得拍摄一部这样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历史性的影片是有意义的。整部小说都在说当下,所以他希望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当下最符合社会潮流的音乐。并且他认为当年是“爵士时代”充当主流音乐的美国现今应该是黑人说唱时代的写照。因此影片中的音乐运用了大量的hip—pop说唱加爵士组合型新音乐模式。这种用现在追忆当时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能传递出对于原著的尊重,还具有大胆创新的现实意义。这种新型的音乐组合模式不仅呼应电影浮华奢侈的画面,更能激起现代人回忆故乡的那份情怀。观众能在每一次盖茨比的宴会上感受到新世界的形成,疯狂和年轻真实出现在每个人身边。嘻哈音乐与爵士音乐的巧妙融合,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纯粹自我的表达方式。鲁尔曼的电影审美特征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现实与虚拟进行糅合,最后立体和多维度呈现在观者面前。

为了符合电影文学的特质,音乐上不仅采用嘻哈音乐和爵士音乐的结合,还请来独立音乐制作人来为电影配乐。《年华易逝》(Young And Beautiful)作为整部电影爱情的歌颂,歌词上具备诗句的优美性,配乐上也结合交响乐和复古Disco。迷迪音色为主人公的爱情铺上一层轻柔的棉纱,与画面融合穿梭在观众的内心深处。这首歌分两个时间段出现在电影中,第一次是出现在两位主人公见面嬉戏的时候,男主角深情望着女主角。第二次是以爵士舞会上的伴舞曲出现。两次的出现运用两种编曲手法。第一次是以温柔的女声,充满对爱的热诚和渴望出现。似乎是在独白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能从女主角的眼神中看出她对这份感情的挚爱和期待,但交响乐与她眼神交汇时又带着追逐奢华的感彩。当镜头转向男主角的时候,又似乎能感受到这首歌是他对女主角爱情的幻想,温婉迷离的女声似乎在诉说他的内心——希望女主角是这么想的:“即使年华老去,你也会一如既往爱我。”所以这首歌的妙处在于用一曲和画面的结合产生多种的思考,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思考。第二次在舞会上,这首歌以爵士的音乐出现,伴随着两位主角的舞步,可以看出导演的别有用心。这首歌不仅呼应了两人现有的爱情回忆,更能表现出当下两人所处环境,地位与过去两人相爱时的环境的不同。这正好也能映射出原著小说中作家想表达的思想:“很多时候,过去是回不去的。”

经过上述分析,能充分体会到导演在音乐制作和影片叙述上的用心,不仅突破固有的艺术模式,还加以了自我艺术理解的深层表达,同样这种现代语境下“爵士时代”新型诠释,也成为他独有的审美特点。

四、追逐奢华≠人生目标

纵观整部影片,无论是从空间转换,镜头衔接,还是从色彩渲染或者音乐运用上,都有着巴兹鲁尔曼先生自有的风格特色和审美观念。从《红磨坊》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到如今《了不起的盖茨比》,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运用奢华和丰富的影音效果来作为影片的主体构建。但每一次华丽奢侈的背后,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还原原著的基础上又加以自我的改良和创新,他的审美特征是与时代同步的,看似追求奢华而固步自封,但实质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和对美好纯洁精神的推崇和向往。这种进取和纯真信念是巴兹鲁尔曼电影最值得人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追求物质至上的生活并没有错,但是在混沌的社会摸爬滚打的同时保留一颗单纯美好的心更为重要和珍贵。整部影片立体、多角度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性”的体现尤为深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影片不仅在视觉上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更主要的是“人性”的思考和人类对于自我完善过程的正确审视。

[参考文献]

[1] 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9.

[2]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1.

篇9

关键词:数字传媒;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这久要求从事相关行业的设计师要创造出既有实用功能,也有审美功能,并且符合这一时代人们需求的产品。特别是在数字传媒的背景下,平面设计技术也在革新,设计师根据时代和人们内心的变化,运用在艺术设计中运用科学和精准的运算和设计,充分把握了在数字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一、数字传媒技术与平面设计之关系

平面设计是通过图案、插图、摄影及文字来表达内容与理念,一般运用于商业广告设计上,如海报、包装盒、封面、说明书等,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以及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平面设计把设计理念传递到大众进而达到销售目的。数字传媒技术在平面设计中开始广泛运用是在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各种图像软件的开发,通过算机技术处理图像像素、色彩、线条设计等,使平面设计变得具有时代意义,更具有操作性和创新性。使用数字技术的平面设计,改变了设计师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途径更加便利和多样化。同时也要求设计师有一定的相关电脑操作能力,将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屏幕展现出来。尽管时代在变化,设计的方式和传播途径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设计师所要传达的理念,只是新兴媒体的出现丰富了设计的内涵以及使传播多样化。因此,在信息时代下数字传媒与平面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数字传媒技术推动平面设计的发展

科学的每一次革命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20世纪计算机是这个时代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数字传媒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设计师通过数字传媒技术将设计理念传播给大众,不局限于传统平面设计的形式,采用一些如手机应用阅读软件、网页、微博等新媒体设备展现。由此平面设计在数字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拓宽了宣传渠道,使大众全方位的感受到平面设计理念的传达。不同媒介的传播途径的不同影响着受众接受信息完整的程度,因此设计师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通常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大众进行艺术创作,这就形成了设计新的实践经验。另外,传统的手绘设计与计算机设计有本质的区别,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新媒体设备可以使真实的图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设计师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空间,革新了传统的设计方式,使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借助多媒体技术条件融入新的语言符号,注重多媒体技术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利用,并且与其他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把传统的平面二维设计延伸到三维空间,实现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开辟出设计新的创作领域和美的设计形态,拓宽了平面设计表现的形式并使其呈现多元化。

2、平面设计促进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关注的视角也从传统媒体的视角向数字传媒视角转移。全新视角的数字多媒体使平面设计在保留传统平面设计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虽然新型数字传媒技术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平面设计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但是核心设计理念同传统手绘平面设计是一样的,很多设计原则和表现手法在数字时代中的平面设计同样适用,如图案的拼接、文字的排版、色彩的搭配等。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传媒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根据需求应用数字传媒技术进行设计,反之数字传媒技术也会根据设计师的需求在软件设计或程序设计上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设计师需求。因此在新形势下二者是相互促进且良性的稳固的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文字之美

平面中文字的设计是最直接的视觉传达表现方式,在海报、封面、广告招牌等产品的设计中,文字的设计不仅要体现产品的特点和属性,也要使平面设计的整体不失美感,这也是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字体的合理设计包括笔画、排列、结构等要素之间的编排,设计师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使其具有可读性,否则就失去设计的意义。任何一种文字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数字传媒技术的特殊处理,使设计的文字在本意的基础上,赋予了具有设计理念以及新的内涵。例如中国汉字方块字具有美感的字体结构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平面设计中现成的素材库,设计师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设计就能清晰的表现出设计的理念和思想,简洁而不失美感,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排列之美

一个完整的平面设计方案是由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并将这种形式的美感体和其殊的寓意表现出来。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效果的好坏依赖于各个要素如图像、符号、文字、色彩等之间的和谐搭配,在数字传媒技术操作下,依据设计师的理念和编排的规律,组合成一个具有美感和生命力的整体,使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每一次的色彩搭配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排列,并且充分发挥这每一个要素的作用和传达的信息,使整个设计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排列始终贯穿着主题思想,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人们认知上的一种认可和共鸣。

3、插图之美

插图是一种运用于设计方方面面的艺术形式,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从书籍排版、广告海报到宣传册、展示设计等都可以看到插图在设计中的身影,其生动、直接、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一直备受设计师的亲睐。在数字传媒技术下的平面设计,通过手绘图画或摄影图像传达特定的内容和思想以及对文字内容进行辅佐理解,达到设计最佳理想效果。总之,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设计师为了体现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越来越重视平面设计中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也是必要的,也是对艺术追求新的表现。数字传媒技术的提高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使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内涵得到充分展示。

作者:黄倩 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澎澎.数字平面艺术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10

综合材料的应用与其所处的公共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地铁站之所以很特殊是因为它属于室内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创作于墙面、天花吊顶、地面、柱面以及车的内室等。因此受公共空间和人流来往频繁的限制,地铁站中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壁画、装置、雕塑、艺术墙、新媒体艺术为主,综合材料的使用也必须与之相互适应。由综合材料独有的审美特性引发的视觉效果是其重要价值的体现,同时综合材料的魅力在地铁站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内大放光彩。

(一)综合材料在地铁站中的特殊属性

1. 材料的安全性是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中考虑的首要因素

地铁是一个相对封闭、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间。综合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保证无毒、环保、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在触手可及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应尽量避免将尖锐面、孔洞等朝向人群,以免会有安全隐患。例如高米店南站的装置作品存在多处尖锐面容易引发危险。地铁管理人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后,在其前方设置了护栏降低了危险系数,但护栏的隔离也影响到了该作品的观赏效果。

2. 坚固耐用和易维护的材料是地铁公共艺术能够长期完整地存在于公众视野内的基础

因地铁站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高、空气不流通,因此目前在材料的选择上国内已有较完善的相关技术规范。同时也应考虑到材料的清洁问题。一般表面光滑、造型流畅的材料比较利于清洗。笔者发现陶瓷、石材、不锈钢、铜、塑料等是目前运用较广的地铁公共艺术材料。

虽然在选材上要选坚固耐用和易维护的材料,但是任何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要定期保养与更换。每个公共空间的位置不同,公共艺术保养的难度也不同。因此,尽量实地考察过环境后选用方便替换的材料。特别是隧道部分选材时应格外谨慎,由于震动大、冷热变化明显等原因会导致墙面材料脱落。例如2号线东四十条站的《走向世界》大型陶瓷镶嵌壁画。因为建造年代久远再加之列车行驶中产生的震动,曾导致多块瓷砖脱落。虽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陶瓷壁画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瓷砖在后期更换时易产生色差、错位等问题,很容易影响视觉效果。

3. 不同材料的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具有软导向作用

材料的运用是公共艺术最直观的体现。地铁特殊的公共空间有别于地上空间,空间模式相似且缺少地面参照,人们身处其中容易丧失方向感。因此材料的尺寸、颜色、造型等特征更能在第一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乘客在对不同材料反复记忆的交互中将形成视觉习惯,从而能够快速地辨识方位。通过公共艺术这种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地铁空间的视觉体验,增强地铁站的可读性使乘客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有效信息,避免无效停留时间起到空间软导向的作用。例如:机场线的东直门站,有着“国门第一线”的美誉。大面积的红色墙面和灯光的配合视觉冲击力很强。传统图案的运用也使得站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纷杂的人群中,乘客也能一眼识别到这个站点并且迅速获取相关信息。

(二)综合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审美属性

从艺术审美角度观之,综合材料本身就具备了很多美的属性,材料本身的材质、色彩、肌理、触感、体块感很容易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公共艺术兼具公共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对材料的认知也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将综合材料运用到极致充分表达出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赋予材料以生命力。

1. 色彩是公共艺术材料表现的最主要内容

公共艺术的创作中色彩的搭配占据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乘客在地铁站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暂,对公共艺术的关注程度主要通过该作品的色彩先传达给乘客。人的视觉神经对色彩反应最快,其次才是空间位置、形状,最后才是作品的细节分析。

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是有情感的,当色彩传入人的大脑后会形成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通常暖色调的艺术作品会给人一种活泼、快乐、温馨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平静、忧郁、沉稳的感觉。因此,在空间相对宽敞的地铁站,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可选用暖色调的公共艺术易于活跃空间气氛。例如动物园站采用了琉璃马赛克拼贴壁画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整个壁画采用了大面积的黄色、橙色作为主色调,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同时也很好的呼应了儿童活泼向上的特点。然而在相对狭窄的空间中,可采用冷色调来增加空间的进深感,例如公主坟站的墙面为天蓝色,给人以沉稳的感觉,有效地缓解了空间的局促感。

除了冷暖色调之外,材料颜色的选取也可以根据地铁站点周边环境提取地域色,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车站空间中,能够很好地表现该地域的特色。例如雍和宫站,红色的立柱、金色的吊顶、汉白玉栏杆、金箔壁画都是采用了当地的特有的元素进行创作同时也很生动地勾勒出了佛寺的风情。

2. 光线和材质互应的表现形式也影响着公共艺术的视觉效果

根据地铁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的摆放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地下。因此地铁空间内通常不具备自然光线主要以人工照明为主,人工照明的好就是光线具备灵活的可控性,从而也丰富了公共艺术材料的表现形式。其中透光、半透光的材料经过光的折射后会产生特殊的效果,给乘客带来了丰富的的视觉感受。例如莲花桥站的公共艺术作品“藕花深处”,利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进行3D切割,数字技术模仿水的涟漪,形成层次丰富的玻璃墙面。乘客一边走一边透过一片水看见隐约的莲花,似涟漪微微,让人仿佛置身莲花池底,营造出亦幻亦真的意境。消火栓的位置用一叶扁舟装饰,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藕花深处的意境

二、综合材料在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中的

审美趋势

(一)陶瓷壁画是在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最早的公共艺术形式

表现形式相似而内容不同的陶瓷壁画,是最早介入倒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表达形式。以2号线为例,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位置安排和题材都是比较统一、规整的,形成了一脉相承的艺术气息。创作题材也大多是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和对中华文明的展现。公共艺术介入的位置主要是站台和站厅的墙面。几十年悄然远逝,陶瓷壁画作为一种简洁的设计手法一直是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所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以艺术主题墙为主要形式的装饰公共艺术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开始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新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与设计气息并重的艺术主题墙设计。通过对4号线的调研,发现以不同文化题材为表现内容的艺术主题墙设计开始应用于地铁的公共艺术设计中。这也是在地铁公共空间中对此类艺术表达形式进行广泛应用与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其表现手法主要以各种石材、马赛克和瓷砖等拼贴形式为主,平面类的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的装饰手法统一结合成为4号线公共艺术设计的最大亮点之一。从2号线纯粹艺术创作的陶瓷壁画到4号线装饰韵味十足的主题墙设计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日渐成熟化。

(三)以雕塑艺术品为主要形式的立体公共艺术

雕塑公共艺术作品应用于北京地铁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时间较晚。这种表现形式的应用,一般会在重点站出现,体现该站特殊的文化意义或地位。最开始运用人物雕塑艺术作品出现在5号线的路。4号线部分重点站内也采用了雕塑公共艺术品,例如西红门站等。8号线的美术馆站也是由于其特殊的地区文化内涵设计了体现专业针对性的雕塑艺术品。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初步分析发现,在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对雕塑类公共艺术品的应用重点在于表达该线路中重要站点背后的文化的特殊性,同时也体现了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的稀缺性,意义重大。

(四)以广告为主要形式的实用公共艺术

地铁中除了传统的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广告牌随处可见。目前广告在北京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表现形式存在过于一致化的现象,以静态式和动态式广告为主。所以目前地铁公共空间内广告的表现形式并未以“公共艺术”的名义受到关注。但实际上,各地铁站中充斥的广告比例远远超出任何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我认为广告也可以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它不仅与公共艺术一样,可以带给人们带来程视觉上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可以向人们传达实用的信息。因此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广告牌的优势,将广告的设计形式与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铁内的资源还有利于达到地铁空间功能与艺术设计的进一步融合的效果。促进地铁广告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线广告牌与公共艺术作品概念和设计风格上的协调统一,使其空间设计达到更高程度上的整体性。

三、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表达

(一)运用材料语言传递情感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材料本身具有某一时代的文化指代功能,任何材料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具有特定的社会性、文化性。人们对材料的认知也是一个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随着人们艺术观念的不断提升,人们脑中对材料的共同记忆实现了公共艺术作品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正是因为材料所具有的共同的“情感记忆”,使得公共艺术获得了更完整的公共属性。地下空间是地上城市的纵向渗透,地铁在联络城市各个交通节点的同时也串联起了整座城市的文脉。例如:南锣鼓巷站的一组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就是对材料语言的完美诠释。几千个金色空心琉璃块被拼贴成遛鸟、拉洋车等京味儿十足的人物剪影,每个琉璃块中收藏着一个由老北京人提供的老物件例如:粮票、生锈的顶针、红色的徽章等,老物件俨然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与公众直接进行对话,传递情感记忆。

(二)运用新材料、新工展现当下精神面貌

新材料、新工艺的迅速发展为公共艺术的突破与创新创造了极其广阔的空间。因新材料、新工艺是现代社会大环境之下的产物,其某些良好的性能、效果更能适应现代环境空间,故如何积极地将新材料、新工艺与公共艺术结合,扩展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时代风貌,是当代公共艺术值得探索的课题。材料亦须顺应时代之变迁,映射时代之精神,成为城市文化更新生长的催化剂。例如:奥运支线北土城站。采用了搪瓷钢板新型材料作为墙面材料,青花瓷图案烧制其上,使得整个空间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