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文化旅游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文化旅游概念

篇1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业态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学术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产业发展,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内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这是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者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范畴,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都处于行为文化层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见,它既是茶文化内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不但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有关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张琳洁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毕剑、尹郑刚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以上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考虑到旅游者与茶文化旅游内涵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动机。笔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内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当今旅游的整体属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属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没能表现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没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远。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过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闲娱乐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内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休闲娱乐性特征。旅游的属性不仅包括文化性,还包括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愉悦性;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众体验茶所带来的休闲娱乐享受。从以上两点来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闲娱乐性特征是相一致的,这也是茶文化能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发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

(三)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茶文化旅游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所决定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是首要的目标,也是无可非议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今世界是市场经济世界,追寻经济性就能用经济手段更好地保护茶文化艺术,丰富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业偏离茶文化的传统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带进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鉴于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特征,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但要追寻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产业态势

(一)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初露端倪。国内虽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稀少。目前,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区主要是较大的产茶区,这些茶叶产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旅游产业的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这样就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速度。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举世闻名,但是与此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却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龙井很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纵观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十分不足,产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单一,没有形成一条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上几点说明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十分不足,还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开发适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产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轻“旅”。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普遍存在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象。由于我国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加之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没有茶产业收入高,导致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再者,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导向性,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中,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与茶有关的旅游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无非是为了丰富茶产业的内容,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鉴于此,这些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节名称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元素的加入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涵。但是,这些节会旅游还是以“茶”为主,以“旅”为辅,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四、结语

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始阶段。要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其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从理论高度上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形式新颖丰富,旅游层次多元化,旅游周边产品繁多等,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游历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够释放人的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当代节奏紧张的生活环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睐。而基于低糖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内容、形式、内涵上更具生态性,更加环保、绿色,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未来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发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减少碳排放的简单含义,它更包含着深层次的将资源的有限性创造无限性价值的含义,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满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大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旅游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关于碳排放不合格的问题,对于旅游业在节能减。最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许多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开展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一切都是由当地政府做主,由于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就会导致很多不是太乎规矩的事情发生。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杆,从低碳旅游、文化开发、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的旅游业逐渐展现出上升发展的迹象,但在旅游业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像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景点的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制约。又因为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方便之路,所以,对于现在的旅游业中的问题应该加以解决,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环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第二,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专门的旅游条线车,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时也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通过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努力,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得以转变;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选择星级宾馆等一些设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数会选择一些环境整洁的旅馆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徒步旅游,减少了碳排放;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会中的哪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完成的,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业对政策的支持和实际应用,还有游客对一些旅游法规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使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推者。旅游业是隶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一定会达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其次,茶叶集天地之灵气,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加之中国4700多年茶文化历史,更显其文化底蕴。如果在当地的茶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业的开展,不仅使茶文化走出去,还会使贸易走进来。当茶文化与旅游相撞,一定会撞出一条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当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的意识已经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的理念就成为了首要目标,因为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意识不行动还是看不见效果,所以要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只有这种理念的形成才能够促使着人们去行动。从目前我国绿色环保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园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环保景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低碳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础上的。这两处地方充分证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践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近些年我国为了拉动旅游内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业建设上,开始倡导物质与文化的相结合,单一的旅游方式逐渐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关部门开始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茶还具有凝神静气的功能,茶可以驱走心烦气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可以结合一些地区所产的特色茶,开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仅包含之前的对景色的浏览还包括对茶的了解,一举两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建设茶文化旅游的项目,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在结合自然资源和茶资源的同时开展旅游业,开设多种体验活动项目,让游客实际动手采摘茶叶,为茶喷水等活动,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的源来开展一些艺术表演,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记忆,同时,对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链,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看到这种茶就会想到当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红袍》演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包括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内容,能够将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们深深体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茶叶本身具有药用功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叶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茶树生长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华。采茶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极具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像对一些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时刻记忆茶文化旅游还是低碳环保的旅游,不能忘记根本。如何让茶文化旅游与低碳、资源优化相辅相成,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够实现。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学规划

开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进行到底,不能因为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将原来的茶文化破坏,在这里要在开始建设前找准当地以及国家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来建设茶文化基地,与此同时也要对茶文化进行保护,不要对茶文化造成一种不可恢复的局面,运用先进的技术,保护好茶区不受破坏。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起点,不仅需要旅游行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配合。对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为茶文化旅游的建设起一个良好的作用。这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规划,针对不同的茶其身上带有的不同的特点,来设计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养来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这种示范推广很有作用,会引导一些具有独特茶文化的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营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应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茶的特点来设计运营方式,改变之前的粗放型运营方式,建设集约型的运营模式,通过对茶区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来设计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顾诸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3.4提高环保意识

当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又回到了提高人们的意识上,因为意识这一东西是会随着时间,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而改变的,所以,提高环保意识这个事是需要长久保持的,当新的茶文化旅游景区建好之后,会有一些人慕名而去,但见到如此“简陋”的景区可能心中的兴奋被浇掉大半,这样就会影响景区的收入,所以环保的意识很重要,它是引导社会大众衣食住行的消费观念的起源。

篇3

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旅游新风尚。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管控好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让广大游客真正体会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进而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本文尝试研究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迄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突破物质形态,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所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并于近些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体现出两种发展形式:一是专项类,以茶馆、茶社、博物馆为主要形式,比如北京老舍茶馆、苏州春来茶社、中华武夷茶博园等远近闻名、蜚声国际;二是综合类,即把茶叶观光、采摘、茶艺表演、休闲活动等融为一体,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比如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乡村旅游区等,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可与青睐。不难发现,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了一种旅游新风尚。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管控好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让广大游客真正体会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进而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本文尝试研究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到体验经济模式中,目前,我国已经积极参与到世界性体验经济发展潮流中,旅游企业也与时俱进,强调体验式旅游的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促使游客越来越强调良好体验要求的产生。从宏观角度而言,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人口统计学因素

游客由于受到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情况、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旅游项目的类型、喜好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也会体现在他们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1.2旅游期望

游客了解茶文化知识的程度将对其选择旅游产品产生直接影响。毫无疑问,游客对茶文化知识了解越多,就越看重某个区域的茶文化特色,对茶文化旅游的品质要求就越高。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会影响他们对茶文化旅游地的选择,游客的旅游经历越丰富,对茶文化旅游的品质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另外,游客对茶文化旅游地的了解程度也对游客的旅游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越多,目标越明确,会直接影响其旅游体验。另外,旅游花费也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形成一定的影响。当游客觉得茶文化旅游物有所值时,就会产生较高的满意度。

1.3茶文化旅游区的市场营销

如今,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已经被业内人士所普遍认可,优秀的市场营销策略犹如一个好的锦囊妙计,可以帮助企业出奇制胜。茶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是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主要方式,也是游客了解景区的重要路径,可以使游客对景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茶文化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比较滞后,可能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1.4茶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

茶文化旅游资源是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元素,也是影响游客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关键条件。另外,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否具备多元性和参与性,也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1.5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

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等诸多要素,它们与游客的旅游体验息息相关。餐饮、住宿、娱乐是否具备特色性,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

2茶文化旅游现状

根据上文分析,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旅游企业进行综合考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对相关体验因素考虑甚少,所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茶类产品比较单一

如今,我国茶文化虽然已经与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结合,然而茶文化的深度与特色还不够鲜明,再加上受到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各地的茶文化旅游存在较严重的雷同现象,比如普洱茶文化出现文化深度不够等问题;安徽茶文化存在依附性强、狭隘性大等问题。而且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也不是特别强烈,茶文化只是作为旅游业的一个点缀品,尚未真正做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2.2游客参与性不强

目前,很多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购买茶叶,旅游景区尚未充分重视游客与茶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比如以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为例,游客一般只能参观到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基地和采摘过程,对于品茶、讲茶,了解与大红袍有关的历史文化,景区并未有太多涉及,这就导致游客无法真正参与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对茶文化的认可度持保留意见。

2.3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滞后

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景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没有创新性。比如以茶叶博物馆为例,它是茶文化的精华聚集地,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能,仅仅局限在展示产品方面,游客的参与度不够,尚未能真正了解茶文化。再比如,茶叶产品的包装方面也未能真正体现当地的茶文化特色,茶馆只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对茶文化包装装饰重视不足,导致茶文化的含量少之又少。

2.4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级别较低

随着茶文化旅游的日渐风靡,我国相继涌现出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区,然而,这些景区的级别都比较低,级别较高的景区也就局限于广东雁南飞茶叶度假村和漳州天福茶博物馆两家,其他旅游景区的级别都不尽如人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旅游还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提高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对策

3.1结合游客需求准确定位市场

如今,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要想使这股潮流永盛不衰,关键要持续创新。旅游业应该围绕市场需求与游客喜好,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精准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并综合考虑其他体验因素,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站在游客的角度而言,它能否成为某个产品、某个品牌的消费者,并对这个产品、品牌产生忠诚感,直接受到其年龄、性别、经济收入、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生活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茶文化旅游业要全面考虑游客的实际情况,着重提升景区现有的旅游产品,并研发新的产品,实现推陈出新。另外,要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仅要完善茶文化旅游的日程安排,还要优化茶文化旅游的价格,对景区内的茶馆、茶社、茶坊等进行改革,分别设置高档型与大众型,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茶馆也要努力改变以往单一化的经营模式,面向游客开放新的经营项目。

3.2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要加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闪烁着璀璨的人文光辉,这些文化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启示作用,比如茶文化中隐含的“宁静致远”、“含蓄深沉”等哲学精神,可以给身处于浮躁社会中的现代人注入一股清流,使现代人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境界。旅游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重应用这些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元素,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格调。景区也要注意提升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采摘、制茶、品茶等环节,使他们感同身受,感受到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比如以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为例,旅游区可以将武夷山的茶叶资源与避暑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有机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凸显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3.3提升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

要想提升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度,必须加强他们与茶文化的结合度,如果游客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茶文化旅游,如何产生融入感?有鉴于此,茶文化旅游景区要竭力提高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首先,景区可以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产品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促使游客加强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武夷山大红袍旅游区就为游客提供了这两类产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游客展示生态茶园的建设,使他们了解茶叶品种与功能。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推广。其次,旅游景区要不断优化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可以考虑在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运载游客,这样还能落实低碳经济的基本精神;再次,旅游景区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聘请富有经验的人员为游客讲解茶文化,提升游客对茶文化的强烈兴趣。

4结束语

旅游业被称之为“永不坠落的朝阳产业”,它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风靡和流行。由于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我们相信,经过多方努力,茶文化旅游将会越来越壮大,旅游景区要结合游客需求准确定位市场、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这样一来,茶文化旅游将会释放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带动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进步!

作者:李红岩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榕.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31-33

[2]殷西亮.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3]伍佳斌.试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

[4]王联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J].海峡科学.2013(12):74-76

[5]朱生东,赵蕾,董慧君.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0-24

篇4

Key words: Pu'er tea culture;tourism;produc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54-02

1 普洱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业、茶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前者的振兴会丰富后者的内容,后者的兴盛会带动前者的发展,两者具有本质的联系[1]。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普洱茶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源自明朝。但云南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民间有“武侯遗种”的说法,证明云南的濮人种茶有悠久的历史[3]。现有的普洱茶从外型上可分为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千两茶和散茶等。

2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现状

云南省普洱市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围绕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以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品牌营销和培育为核心,促进茶产业链条延伸,推广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等为一体的茶庄园经济发展模式,力将普洱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普洱茶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茶文化旅游中心。

普洱现有营盘山万亩茶园,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江城牛洛河生态茶园,镇沅千家寨、邦崴千年古茶树、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澜沧景迈山万亩茶园等,特别是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的千年万亩古茶园,连片采摘面积达16000余亩,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令人惊叹。

3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普洱市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存在着中心地形象不清晰,缺乏宣传,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参与性不强,在市场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在普洱茶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注重茶工艺创新的同时,在普洱茶旅游和营销方面有所作为,联合相关旅游、酒店企业,共同开发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

4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手段

4.1 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浪潮,发展茶庄园经济 绿色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绿色经济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任何国家、地区都必须走到这条路上来。在2015年4月28日至6月1日在普洱学院举行的首届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中,诸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都充分表达了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普洱市作为首个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与特色,普洱森林覆盖率达68.7%,是名副其实的“绿海明珠”。在此次论坛中普洱学院院长成文章发表了题为《“一路一带”战略格局下普洱绿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思考》的报告,成文章认为,普洱绿色产业未来发展的模式,是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的典范,成为全国绿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的集散区。

普洱茶作为普洱市绿色农业的代表,普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必须紧跟着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发现代茶园、有机茶园。比如普洱就以生态茶园、贡茶园、高山茶园、古茶园等为基础,重点打造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遗址公园、宁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镇沅千家寨旅游区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茶生产、旅游、文化、体验、养生、餐饮于一体的茶庄园,把普洱打造称中国茶文化观光旅游胜地。

4.2 特色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除传统的普洱茶商品外,还应努力探索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新思路,不断推出制作精美、价格适宜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

4.2.1 石斛普洱茶的开发 普洱除了普洱茶比较有特色之外,还有另一特产石斛。普洱市地处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最适合石斛生长的地方,市内共有野生石斛80多种。2013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龙古茶园茶厂厂长杨加龙自主研发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级发明专利。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现在不仅具有排毒养颜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对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律不齐、高血脂症、胃溃疡等有治疗作用。石斛普洱茶的研发,解决了现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养颜功效的问题,成为非常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4.2.2 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 普洱的饮食产品具有品种丰富、种类繁多等特点,很多植物、昆虫都可成为普洱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没有形成派系,甚至没有形成统一规整的菜单,显得杂乱而没有体系。普洱茶菜有普洱茶茶汁类、普洱茶茶汤类、普洱茶香薰类、普洱茶卤类、普洱茶酒类、普洱茶鲜类、普洱茶点类和普洱茶面类等。而普洱茶宴席既有传统的具有历史传承的云南土司茶宴、南诏宫廷茶素宴、大马帮茶宴,又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茶汁羊八碗,既有高规格的国宾普洱茶宴又有针对普通民众的家庭普洱茶宴和茶汤乡土碗等,可谓是极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和营销,在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普洱特色美食山茅野菜和佤族、拉祜族等民族饮食相比,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很明显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一方面应继续加大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对普洱茶饮食产品的宣传和观念的引导。

4.3 普洱茶商品的创新 从旅游市场高度流动性的特点出发,一方面可开发盒装普洱茶醋、普洱茶饮料、茶点心、茶面包、茶饼干等新产品,另一方面可制作反映民间饮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缩小的茶具、茶桌椅、茶建筑等。比如2014年5月,普洱某公司将普洱茶制成香烟,号称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冲泡、或者经过燃吸后再冲泡。此“烟”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支持,认为此举富有创意,是对普洱茶饮用方式的“革命性”颠覆,不过更多的人持否定态度,有网友直称这是把“香叶”变成“毒草”的做法。我们姑且不论此“烟”本身的好与坏,但是就该公司对普洱茶旅游商品开发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5 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

5.1 历届普洱茶叶节的开展 旅游节庆是提高举办地的旅游竞争能力,全方位展示举办地旅游资源特色的一种重要形式。普洱茶文化旅游也可以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来扩大宣传,增强其影响力。

1993年4月9日至11日,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云南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举行,普洱县(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设分会场,以“团结、奋进、振兴”为主题。首届普洱茶叶节便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宾客、专家学者和国内10多个省市的党政领导、企业家贸易伙伴等共3000多人参加,进行经贸交流和业务洽谈,达成商品成交额6.235亿元,与国外客商签订协作项目99个,总金额达2.3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自此,掀开了中国普洱茶叶节的序幕,每一届普洱茶叶节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活动形式,至今已举办了14届,在刚刚过去的“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期间,以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祭茶祖仪式、普洱特色产品展销会、探访那柯里茶马驿站、斗茶大赛等形式全面深入的展示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在此期间还开展了普洱茶产品交易博览会,吸引了众多茶人、茶商和游客参加。此次茶叶节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加快普洱市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把普洱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驿站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配合此次茶叶节的宣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晚上黄金时间,连续四晚播放了《天赐普洱》的纪录片,分别从茶路、大河、茶源、绿洲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普洱茶在普洱、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极大的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2 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信息网络营销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上进行旅游营销,具有宣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易于修改和补充,制作费用较普通大众媒体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送和即时的互动。因此,利用互联网营销,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到世界各地。比如可建立旅游信息库,将普洱市域内的各个旅游景点、旅游活动内容、接待设施和服务、道路交通、气候、参考价格等信息输入到资料信息库中,制作旅游主页,并将此主页链接于知名网站下,便于旅游者查询。还可借助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引擎将普洱茶特色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增强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社区,开展口碑营销;强调用户体验,开展互动营销;借助网络团购,营销特色产品等。第十四届普洱茶叶节的一个重头戏就是中国优质农产品信任系统在云南普洱市的正式上线。该系统主要涵盖全程追溯、品质管控、企业宣传、危机处理、农业百科、智慧电商等6大服务模块,是拓展农产品市场,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窗口。普洱市政府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签订了《普洱市品牌农业实施协议》,双方共同推广普洱高原特色农产品。而这也是普洱茶旅游产品扩大线上宣传、交易的一个重要契机。

篇5

关键词:准文化产业;核心文化产业;产业集聚;茶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012?05

“文化产业”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除以内容生产、版权贸易为特征的公认产业形态外,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边缘性和部分版权属性的文化产业类型。公认的文化产业可以纳入国家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监测、调控,如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涉80种文化产业。而边缘性的带有文化特征的产业,如茶文化产业、艺术陶瓷产业、古典家具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模式,虽未列入国家产业统计的政策体系,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它具有相应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应该纳入“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宏观范畴加以考量。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有的学者在讨论时把带有文化性质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之后的其他产业形态径直称为“文化产业”,以应对保守者将其斥于“文化产业研究”范畴之外的做法。本文以为,不妨将目前国家管理部门统计范畴内的文化产业称为“核心文化产业”(Core-culture Industry),而将带有文化性质的产业类型称为“准文化产业”(Quasi-culture Industry),在承认其非“核心文化产业”本质的前提下,重视其所具有的文化产业属性,以文化产业经济原理对其进行学术分析和产业指导。笔者曾讨论过“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如何实现产业价值[1];本文仍尝试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分析“准文化产业”如何在集群效应上实现新型文化业态。

一、何谓“准文化产业”

“准文化产业”是一个暂拟的概念,表示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茶、酒、中医、瓷器、丝绸、宣纸等在历史上被“文化化”的产业;也包括时装、酒吧、餐饮、建筑等带有创意属性的产业。界定“准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尺是产品或服务具有的文化特质能够且确实被购买者消费。与不同国家政府认定的文化产业范围差异极大一样,“准文化产业”也常带有强烈地方性特色,例如本文拟讨论的“茶文化产业”,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性往往只有中国人才能领会并为之买单;而带有庄园文化气息的葡萄酒,其文化价值多是明了个中缘由的法国人愿意为它付钱。因此,“准文化产业”不包括以下两种产品或服务:① 不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如“立顿茶”“三得利茶”等只能是“茶产业”,而非“茶文化产业”;② 其所具有

的文化属性难以被市场所消费,如街头文化(地书、原始涂鸦、街头演讲等)由于符号价值不强、转瞬即逝等特征而使消费者对其“文化属性”无从下手。

需做说明的是,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不仅是“准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核心文化产业”的本质表现。二者区别在于核心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多是内容创意的表现,即所谓“版权”(Copyright)或“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与核心文化产业类似,准文化产业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除创意加工之外,也可由历史累积而形成。以创意为特色的“准文化产业”多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可以被普遍性消费,如美国“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珠宝和钱币、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和玻璃、墙纸和地毯、玩具和游戏、建筑、室内设计”等都是作为“部分版权产业”而纳入文化产业,以计算其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的[2];而在中国这样拥有漫长文化史的国家,由历史积累而产生的“准文化产业”也极为常见,如商务部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上千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不少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广义上的生活文化。

“准文化产业”包括产业化(可供消费)的“文化”和作为“文化”载体的产业(多为制造业)两个维度,是文化产业和特定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前者决定了它符合文化产业的某些特殊规律,后者又使其具有普通产业经济学特征;特定制造业是准文化产业的原点(源),准文化产业是依附其而产生的产业延伸(流)。没有特定的制造业作为起点,准文化产业将无从存在。因此,对“准文化产业”的考察,必须着眼于两种产业形态。以集聚理论为例,自亚当·斯密市场分工论作为滥觞始,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说,经典产业集聚理论均是以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普通产业经济分析。但就中国而言,“我国的集群大多从仿制、仿冒起家”,“专业化分工不彻底”造成了“产业集群集聚度偏低”[3]。这与一般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趋集中性,甚至对人才、文化资源等具路径依赖等观点是相左的。那么,兼具普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准文化产业”,其产业集聚的效应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形态加以分析。

二、茶文化产业的形态与集聚效应

准文化产业多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这在学理上的逻辑是“文化”一词本身即有“生活”的人类学意义[4]。除部分产地依赖型产业外(如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地理标志产业),准文化产业布局往往依市而立,分散在各地,靠近消费市场以降低物流成本——上世纪末中国几乎每个县城都有小型酒厂、家具厂、服装厂、建筑公司与设计院等,更遑论遍及大街小巷的茶庄、饰品店、时装店。而随着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纵深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分工协作加强,准文化产业出现了集聚化的转型——杭州女装、绍兴纺织、白沟箱包等均由是而产生。

以茶产业为例。传统茶产业的经营格局中,“(农户+)基地+公司(+经销商)+市场”最为常见,它直接把产品送至社区,是典型的生产?销售贸易;所谓“集聚”也不过茶叶生产商在产茶区的自然空间中无规划的“扎堆”。这种经营模式的产业链过短,产销之间缺乏文化因素的融合,更无增值衍生品。而在“文化”附加值注入之后,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与茶馆服务,茶文化产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全部形态:第一产业的茶园种植与茶文化生态旅游(采摘、科普、休闲),第二产业的茶叶、茶具生产与工业旅游、包装设计,第三产业的茶道(艺)演艺、茶行业会展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等。茶文化产业延伸了茶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产品利润的多次增殖,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5]。

近年来,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茶文化旅游看,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业已形成:十年前,福建省就推出了7条茶文化旅游专线,江西景德镇茶文化节、四川乐山采茶文化游等都成为经典品牌。从茶会展看,不但茶叶产区的产品会展在直接推动茶叶贸易,大量茶文化博览会、交流会、茶王赛也纷纷登台,如福建宁德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旅游、民俗与商贸、展览结合起来;四川青城山三月三采茶节将道教、茶马古道旅游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从茶文化产业的衍生品看,安溪拍电视片《凤山茶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等更是以“茶”为内容的核心文化产业。但其不足也很明显,如茶文化旅游差异化不强,多是采摘、品茶和茶艺表演;对茶文化产业衍生品重视不够,2009年浙江吉安“白茶娶妃”的创意就因缺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衍生而成为过眼云烟[6]。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其产业集聚不足、类型单一有密切关系。

文化产业确实具有集聚的天然优势。随着文化产业属性的逐渐增强,茶产业过渡到了茶文化产业而成为“准文化产业”,其作为第二产业而呈现集聚效应,也开始升级为“准文化产业集聚”;就集聚的物理空间看,茶产业集聚与茶文化产业集聚基本是同构 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往往是茶叶销售的集散中心。就传统茶产业来看,中国虽是茶叶大国,但在出口项目中,名优特新产品少,综合开发利用少,自有出口品牌少;而在茶文化产业的新兴形态下,集聚效应使得市场出现了几番高涨,文化附加值一跃而起,实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近年来,从普洱茶创造营销传奇到红茶金骏眉、白茶走俏市场,茶(文化)产业在“扎堆”中赢得市场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显示了缺乏规划的“准文化产业”集聚会带来怎样的品牌透支、恶意炒作和市场信誉度下降。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重叠的场域中,准文化产业一旦失去“文化”作为集聚的根本因素,便有可能陷入市场衰退之中。

三、茶文化产业的集聚类型分析

准文化产业集聚需要政府规划和学界指导,“按计划、分步骤”有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但我国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集聚类型贫乏。以茶文化产业为例,从形成原因作为标准来看,它的集聚不是政策主导型,而是区域诱导型产业集群;从集群内企业关联方式划分,茶文化产业集聚不是垂直关联型,而是水平关联型[7]。但这两种分类方式与当前我国核心文化产业集聚由政府主导,以构建垂直产业链为目标的整体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它更倾向于普通制造业的集聚规律,而相对忽视了“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与产业价值。

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将茶文化产业集群对其所在地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标准,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可以产地和市场的特定地理区位划分为两类:茶文化产地集群、茶文化市场集群。与一般集聚理论认为,现代工业以来“产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同,茶文化产业的“产地”因素正在上升;这同样迥异于以数字传播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对“产地”的漠视。这是因为,名优茶叶的原产地往往风景秀美,与之相关的旅游、民俗和历史积淀等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较丰厚。茶文化一方面可通过茶产品及其文化衍生品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受众“到达式体验消费”,因此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与此同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茶文化市场集聚也正在形成。各大城市的茶城、茶叶一条街中,集合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道培训等形式的产业集群大有泛滥趋势。前者可以福建武夷山茶文化产业集聚为代表,这个人口仅22万的县域城市中聚集着大大小小1 20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近年更有如武夷山夷源天成茶文化体验山庄等商务休闲会所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后者如“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昆明雄达茶城,就曾投资上千万元开展文化活动: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慈善拍卖、茶文化旅游夜市等,从而获得了“中国茶文化城第一品牌”的称号。

茶文化产地集群和市场集群分别主要借重原生性文化资源(自然山水、民俗旅游等)和创生性文化资源(多种茶事文化活动);前者可供消费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而后者的文化属性还来源于“创意”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移用与创新。而后者由于切近终端市场而更引人注目。如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有1 200多家茶叶店,广州大笨象国际茶城有近6 000家茶叶商户,这些茶叶市场占据了全国茶市的大半壁江山。2008年《中国青年报》市场调查显示,北京茶叶市场30亿元总额,其中马连道营业额就达25亿元。尽管茶文化市场集群有助于知识溢出,不但可以为企业间相互学习、促进创新提供机会,也有利于人才流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但这一产业集聚往往容易过分倚重或满足于物质产品(茶叶)的销售,而忽视了对其“文化”产业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在产地、市场两种茶文化产业集聚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位于茶叶原产地而以茶叶销售为主、以茶文化消费(如民俗旅游等体验经济和文化产品开发)为辅的产业集群形态,如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等。但这并不影响上述分析,茶叶产地的销售集群可以其借重的文化资源作为类型划分依据,如武当道茶文化产业园区、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应属产地集群,而浙南茶市则属于市场集群。此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晚近以来出现的以“创意”为核心的茶文化产业集群类型,以杭州“中国茶谣·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典型,它以高校(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为依托,为产、学、研的贯通提供平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茶文化产业集聚的困境与出路

无论产地集聚还是市场集聚,准文化产业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其范围经济却未得到较好发挥。以规模取胜的茶文化产业市场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大城市均有大型茶叶市场,如郑州有南茶城、北茶城、中原茶城、万客来茶叶市场等7家;南京有正大茶叶城、下关茶叶批发市场、秦淮茶都等6家;二线城市青岛也有李村、沧口和南山3家茶市。这些茶文化产业集群大多结构、功能单一,缺乏有效管理和长远规划,产业的文化属性也始终围绕茶叶“营销”打转,不仅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有限,也未能为茶产品增加充分的附加值。概而言之,准文化产业的市场集聚往往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从市场结构看,更倾向于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度极低。而在产地集聚中,茶文化产业往往囹圄在依托资源禀赋的低端“茶事旅游”上,片面强调产业公共品牌,而对创意、科技、传媒和体验经济等现代文化产业要素的借力不足。茶文化产业集聚的低位徘徊,造成了茶叶销售始终占据产业主导。畸重的产业形态使“茶文化发展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茶叶,这是评价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标准”成为了某些茶企业和专家的共识[8]。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集聚,必须在以上困境的突破中找寻途径,才能真正发挥其部分文化产业的行业属性,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换言之,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应真正成为茶产业的内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独立的产业集聚优势,而非仅为促进茶叶销售服务。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就成为“准文化产业”集聚优势发挥的重要依据。

(1) 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茶文化产业集聚,尤其产地集聚十分依赖区域和特色茶品种。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带中,选取具有文化特色的产茶区,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进行茶文化产业集聚尝试,乃是可行之道。如福建“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就试图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注入“茶”元素,使“茶文化”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借助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产权条款,围绕特色茶品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公共品牌,也是茶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之一。“地理标志”增强了茶产品的文化感和知名度,能 够有效促进茶产业的集聚。2009年“武夷山大红袍”种植面积从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前的4万亩增至12万亩,产值从注册前9 600万元猛增至12.4亿元;“松溪绿茶”产值也从注册前1.1亿元提高到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准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文化”与“实用”之间的平衡,在坚守“文化”立场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例如江西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集聚就因为没有处理好“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产品的关系,错失了发展日用陶瓷的时机,造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弱化[9]。

(2) 从产业集群管理看,茶文化产业集聚多半未实现园区化建设,而基本处于自发阶段,因此产业政策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业已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中推行园区化管理,特别是借助已有规模效益的现代茶叶产业园区,不但可以使茶文化产业链得到整合和延伸,还可以产生集群孵化器平台、创新方法效应、社会资本粘滞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茶叶生产企业与茶文化产业的双向投资意向,从而将生产制造与文化服务联系起来,实现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所指出的“以资本为纽带”的“跨行业”经营。单就产业链而言,产业园区可以集中茶道具(如紫砂、陶瓷等茶具和竹木、根雕等茶席用具)、茶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策划、茶文化旅游观光、茶道演艺、茶行业会展、电子商务、媒体运营与宣传、茶品与茶诗画收藏和拍卖、茶会所、茶餐茶点,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产品的生产商;还可以整合周围高校的科研优势作为产业创新源头,为茶文化创意人才提供集体学习以抵制“柠檬市场”效应。这些茶文化产业的园区化集聚在信息、技术、物流、融资、人力与行业规范等方面是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的。鼓励“准文化产业”实现园区化管理的题中之意还包括鼓励行业中介机构与自律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的民间部门实现路径替代。以广东中山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集聚为例,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商会和创新研究中心在梳理集体品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缓解物流与资金等企业难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3) 从对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核心的开发、利用形式上看,我国茶文化产业集群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福建安溪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发展茶文化产业集群,通过“茶叶庄园”展开体验营销,不但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管理茶叶庄园,对入市交易的茶农进行实名登记、刷卡交易;还发展观光农业,深入挖掘“庄园特色”,通过独立的茶文化产业来促进品牌成熟,实现茶文化产业和茶叶产品销售的共赢;台湾大学设在南投的凤凰茶园将万亩茶园、制茶厂与茶花园区、蕨类标本园区、茶花展览、茶花产销培训等体验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也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典范。另外,独立于茶产业的茶文化产业,如包装设计、媒体运营、衍生品开发等,也有待产业集群的吸纳与重视,这些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实现空间上的收益递增,产业信息和公共物品的共享,以及相关产品的整体性规划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正是波特著名的“产业簇群”及其竞争理论所给予文化产业或准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启发[11]。

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准文化产业”,是特定制造业(如茶、酒、时装等)向第三产业过渡的业态表征;其核心在于“文化创意”,它相关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天然黏合剂、催化剂。只有依托富有衍生力的文化创意,特定制造业集群中产品同质化、低壁垒、低集中度等劣势才有可能被打破,“准文化产业集群”才可能实现集聚优势。“准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园区集群化的公共平台加以整合,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改善其发展环境,优化其发展途径。我国茶文化产业一向粗放经营,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开发过浅,诸如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茶王”评选泛滥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批评和业界的重视。而只有真正实现集群化、园区化,借助集群优势,才能保证茶文化产业向深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其文化属性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切入点,保持特定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趋于双赢,使产业文化特质的市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茶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所有“准文化产业”均可以此为鉴。

参考文献:

林玮. “茶文化”产业价值实现形式的演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 66?69.

2005—2006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 上海: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67.

张明龙.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32?133.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 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24.

王帅. 我国林产工业的区位分布及产业集聚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2(4): 75?79.

谢付亮, 朱亮. 茶翅高飞: 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171?180, 244?251.

蒋三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67?70.

杨江帆, 李闽榕. 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42.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06?308.

篇6

广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种与茶有关的任何文化符号;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指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茶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实践的茶文化和作为一种器物文明的茶文化。例如有学者提出就核心价值精神而言,茶文化的主要精神指向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相对应的,“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表达,这既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对应性转化,也是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转换。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和发展趋势,这种语言学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拓展和颠覆了传统的客观语言主义的一些主张,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概念体系,发挥价值和意义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认知,而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人的主观认知受到多样化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经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即便是同样的语言或者概念,在不同的共同体或者语境背景下也会存在着人的主观认知的差异。所以,包括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内的学者们都提倡,我们对一个特定语言表达符号或者交际理念的意义要理解透彻,这就需要将意象和隐喻等方面纳入考虑范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的交际桥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对茶文化英语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将我国茶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水平。

2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向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体系,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这种语言学上的新型范式将我们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认知、语言的把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总的来看,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的派别、“认知语义学”的派别、神经“认知语言学”的派别等方面。从共同性角度看,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流派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2.1语言的本质是一种非客观主义的概念符号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就提出“语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的观点,事实上这正是“语言客观主义”的一种直观表述。因此,语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不受人的感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所制约的交往体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诞生,这种新的趋势纠正了“客观主义”的一些弊端,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人的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的产物,事实上这与人的生理基础是分不开的。因为本质上,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动物交往的一种显著特征,因此我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和解释都应当遵从人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语法和句法在语言中并非独立,二者与更为基础性的语义、词汇等存在着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2.2理解概念隐喻是理解语言语义的一个重要逻辑前提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对应着一定“隐喻体系”的交际符号,而所谓的“隐喻体系”是深层次上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文化价值之中的隐性存在,或者说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集中代表着语言背后的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它赋予了语言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和价值性。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专著中对“隐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样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家们看来,理解语言“主观认知”含义的关键就在于洞察语言背后的“隐喻体系”,破解语言背后的价值逻辑和思维认知方式等。

2.3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理解语言内涵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作为知识论基础,它明确地反对将语言作为一种可以自然存在的客观体系。袁雪梅曾提出:“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作为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惯性的一种表现,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促成我们理解语言正确含义的主要渠道。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的合乎常理的解释;认知语义则旨在对语言的特殊情境进行分析。

3认知语言学对于当前茶文化英语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交际有关的词汇、语句、语法和表达形式的综合。以“茶艺英语”这个分支为例,茶艺英语主要是包括茶具介绍、茶叶介绍、水的介绍、接待礼貌用语、咨询服务用语、茶馆实务、茶与养生、茶艺解说等内容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加强利用认知语言学对于茶文化英语的传播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促进中华茶文化更好地被国际主流社会认可

我国茶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集中承载着我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人生信仰、价值哲学、社会交往、伦理道德、政治统治等方面的观念认知,具有明显的东方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韵味。作为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我国茶文化一直是一种“内敛式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性文明形态存在的,它内嵌于人的社会生活细节当中,成为中国人国民性格和思维认知方式的一种模型。但是在国外,茶文化更多地是一种消费文化和速食主义文化,而不是一种生活教条。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体系”,我们需要对这种茶文化的相对重要性价值进行转换和翻译。

3.2有利于促进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教育模式,主要是存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或者中专院校中,多年以来这种茶文化英语的教学和科研存在着普遍的“中式英语泛滥”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进行语言的、认知的、思维的转换和换位思考,从而造就了我国茶文化英语整体水平较低,在与国外茶文化进行对话交际的时候处于一种无效交流的状态。然而引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后,我们要努力培养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将我国的茶文化英语从“专门用途英语”适当地与“通识英语教育”进行融合。

3.3有利于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茶文化产业在逐步从传统的产业形态朝着“二次创业”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国际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都在朝着“知识集成”、“文化集成”、“国际化渠道”等方向在发展。由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的茶文化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围绕着这种语言认知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翻译和营销、整合传播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情境。

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我国茶文化英语的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分析范式和应用框架,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的本质认识拉回到了“人的主观认知”这种层面上,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对此,我们建议尝试这样几点策略:

4.1隐喻挖掘策略

认知语言学界定的语言隐喻主要是语言背后的认知逻辑和背景性的伦理教条知识等。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体系,承担着修身、养性、尊礼等社会价值功能,这些宝贵的隐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时,茶文化英语要向国外受众阐释出这种文化隐喻。为了更好地向国外受众传达我国茶文化的内蕴,我们在翻译涉茶类外宣资料、茶文化宣传单、古代茶学典籍等文献资料时,需要加上注释对此类隐喻进行解释,帮助外国受众更好地认识我国茶文化内涵。

4.2语言顺应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人的主观的认知和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不同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等,因此我们在开展茶文化英语的交流中要适当地进行语言顺应,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语法结构、词汇组合、衍生词等进行表达,使我们的茶文化英语能够顺应其阅读习惯。在语言顺应理论的基础上,茶文化英语可以更好地得以传播,并使国外受众对我国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张大海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晖.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隐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60-161.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3]袁雪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35-236.

篇7

关键词:生态休闲旅游;发展问题;对策;安溪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法定节假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旅游不仅限于景区的观光旅游,而是要求可以通过体验旅游、享受旅游来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中国将1999年作为中国的旅游生态年,这表明现中国对旅游业的发展开始了关注,这对中国的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有了政策上的优势,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引入生态休闲旅游概念较晚,其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我国生态休闲旅游的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谓的生态休闲旅游是指以自然为基础的、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形式,旅游者追求的不只是自然的风景,更强调休闲的功能及亲身的体验,是一种集运动、文化、娱乐、养生、科考、感受自然、体会生活为一体的旅游方式[1]。安溪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厦漳泉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内,属于沿海山区大县,承东启西,通山达海,经济发达,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名胜众多。其以茶海、峡谷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以温泉、凤山为主的休闲旅游资源,为安溪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安溪县政府重视旅游发展,整合发挥生态、人文、名茶、温泉等优势,取得了较多成绩,荣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和"中国青年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等称号。因此,安溪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具备资源和政策上的优势,也为安溪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2 安溪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溪县地处福建东南部,生态环境良好,旅游业快速发展。2009年,安溪全年接待旅游者2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7亿元。在2007年,安溪县被誉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在2010年,又荣获"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 2011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生态休闲旅游也渐渐地发展起来,有集度假、休闲、运动、探险为一体的志闽生态旅游园,还有融合观光、体验、休闲的尤俊农耕文化园等。安溪还充分利用居山、近海、名茶、生态、人文等优势,引进海峡茶博园、连捷温泉世界山庄、天湖旅游休闲中心、紫云山风景区等重大旅游休闲项目,打造以茶文化为特色,融合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圣的旅游体系。但是,安溪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开发受影响

近十几年来,随着茶业在安溪的迅速发展,很多茶农砍伐树林,烧光杂草,开辟成茶园,但茶园四周建造蓄水池,多雨时,易造成水土流失,干旱时,易造成缺水。还有很多茶园没有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些肥料和农药的选择使用不当,对茶树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情况不仅对茶树的生长无益,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生产,而且还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泉厦高速公路经过安溪县龙门镇"志闽生态园"等旅游景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景区的旅游功能下降,如志闽生态园因泉厦高速公路的经过,水质下降,水量变少,使得一些运动项目、休闲项目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淡旺季客源明显分化,季节性较显著

安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春季居多。春季多雨,对游客的出行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的数量。夏季,暑假的时间长达2个月,游客的数量增多,且以青少年为主。法定节假日的到来,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加,去旅游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据安溪县旅游局统计,2013年春节黄金周七天期间安溪县共接待游客65.7万人次,同比增长7.9%,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8.9%。

(3)景点开发力度不足,市场较为狭小

安溪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不高。在安溪旅游,大部分游客只知道清水岩、中国茶都,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却全然不知。另一方面,旅游者基本上来自厦、漳、泉地区及海外的侨胞,其他地区及国外的游客较少,客源市场狭小。安溪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地位不够突出,功能定位不明确,很多旅游景点的开发没有特色,没有挖掘出安溪的文化特色。如安溪的文庙,只有少数的游客来观光旅游,平时,也只有当地的居民偶尔看看,居民大多在文庙外的龙津公园散步、休憩。文庙的文化特色没有被挖掘出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文庙内只有主殿有开放,其他皆关闭着,而且主殿内只有孔子及其几位弟子的雕像,没有其他配套设施。

(4)接待设施有待改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安溪的大部分景点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具备,但是在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如酒店或宾馆的入住率不高,还有许多游客来旅游都自带食品,在旅游景区消费的人很少。目前部分景点旅游道路不完善,部分旅游景区景点路标不清楚,服务设施也不健全,生态休闲旅游的效益无法凸显出来。在旅游的实际经营中,有些旅游的企业都是当地的村民自己经营管理的,由于没有接受正式的旅游管理的培训,服务意识薄弱,管理也不够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龙门镇的温泉旅游开发,有很多都是村民自主经营的,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温泉旅游的形式单调,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

3 安溪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对策

(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茶园

良好的生态坏境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前提条件,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时,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活动。安溪县的相关政府人员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文和规划,加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封山育林,在山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及重点部位等进行植树造林,加强云中山、紫云山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茶园是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应该以茶园为依托,以茶文化为主题,建设集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的经验,结合现在生态休闲旅游模式,探索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提升生态茶园建设水平。

(2)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有关生态休闲旅游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生态休闲旅游景区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对生态休闲旅游的开发给予资金扶持,为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政府应整合全县资源,全力打造生态休闲区,根据全县现有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全县进行生态休闲旅游规划。重点在茶文化方面做文章,在自然体验上下功夫,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闲、游玩、娱乐、运动等活动场所,以满足居民娱乐、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需求。加强道路、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规范旅游的经营管理,确保在食、住、行等方面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要求。重视景区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节假日时,游客的数量众多,秩序混乱,政府应重视游客的交通安全。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各景区应加强游客服务中心、景点指示牌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增设停车场,推进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还要加快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应注意加大旅游路线和景点内道路的建设力度,增加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不仅要注意提高旅游的服务水平,还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此,旅游企业单位要制定好旅游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计划,还要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及职业培训,并且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如对于龙门镇温泉旅游的开发,应重视温泉地旅游的开发和经营管理,创造各种各样的温泉旅游形式,水作为温泉旅游的重要环节,要特别注重水质的检测和研究,制定温泉休闲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培养温泉旅游管理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4)重视假日旅游,实行多样化发展

随着安溪发展旅游产业战略的实施和"山水茶都q假日安溪"文化旅游休闲系列活动的启动,旅游业的管理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假日旅游出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旅游收入显著增长。特别是春节、"十一"二个黄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县委县政府、县旅游局应特别重视这2个节假日的旅游市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来吸引游客。

(5)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局可以以生态、绿色休闲游、茶文化旅游为主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一是举办旅游节活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吸引来自海内外的游客,让游客自身感受茶文化的氛围和体验茶叶的制作过程[3]。二是运用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安溪特色旅游资源。可以邀请省内资深导演来拍摄旅游景点的记录片,并与中央电视台、泉州电视台、安溪电视台等或者如新浪网、优酷网、奇艺网等知名网络媒体的合作。三是在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人口密集的地区设立旅游宣传栏,让人们随时都可以了解旅游的信息。通过这些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安溪生态休闲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安溪与港澳台的特殊关系,巩固和扩大港澳台侨胞与东南亚华侨华人旅游市场,开阔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空间,从而拓宽生态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

(6)加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特色的旅游产品

从当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来看,生态休闲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流。安溪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可以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具有优势的旅游项目。目前,安溪已建或在建了许多旅游的开发项目,如尤俊农耕文化园、海峡茶博园、天湖旅游休闲中心、连捷温泉世界山庄、紫云山风景区等重大文化旅游休闲项目建设。除这些项目外,安溪还可打造特色的休闲文化街区,结合文庙和中国茶都两个特色的景点,建立集文化、运动、购物、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街区。还应该结合运动、文化、休闲、体验旅游方式,推出特色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周坤,王进.浅议我国生态休闲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9(1):17-18.

篇8

2、汤湖热矿泥山庄是国内外罕见的无污染优质医疗保健泥源,可用于介质浸泡(泥浆浴)、包裹(局泥)、埋数(全泥)躯体进行治疗保健。就中国而言,除了辽宁鞍山汤岗子有此资源外, 五华县华城镇转水乡汤湖便是第二处。这在全球也是不常见的。 五华县华城镇转水乡的汤湖温泉依山傍水,水质无污染,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纪念馆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环境优美。1897年4月28日,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

4、灵光寺离梅州城46公里。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灵光寺依山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5、雁鸣湖总体规划主题突出绿色旅游和生态保健,结合绿色生态环境和道家“天、地、人三和合”的养生理论,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概念兴建“春晖园、夏晓园、秋实园、冬融园”四大功能景区,各景区配套系列度假及娱乐设施,将是梅州乃到粤东旅游度假功能较为齐全的度假胜地。

篇9

1语言与语言学

语言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一种交际工具,其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递媒介。因而,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其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不同环境孕育不同的语言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语言,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然后,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语言学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语言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其理论研究以及科学成果对于语言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这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每一种语言不可能独立而存在,其必须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湮没。语言学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规则,来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语言还是语言学,其必须顺应时势的发展,不能脱离于历史的轨迹,否则只会为时光所掩埋。

1.1语言的基本内容与性质

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必备工具,也是我们进行情感表达的载体,其甚至会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难以言语的重要作用。其实,从生物的角度而言,语言只是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声音指令,其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并且与逻辑理论的发展息息息相关。目前,我们人类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语言体系。通常来说,语言体系包含行为语言与符号语言两大版块,行为语言又称肢体语言,其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声音、手势以及肢体表情都统称为行为语言。其中,口语是我们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而符号语言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是我们当前人类语言形态体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虽然,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但是语言却不等同于文字。同时,语言是根据社会约定成俗的通用符号而来,所有的语言包孕的文化意义以及潜藏的字面意思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符号转化而成的,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契约。因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另外,语言具有传承和交际性,不同民族的语言以本土的方式向外扩散,渐而影响不同的人群,然后大家在无意识中以此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主要手段,从而无意识中促进了语言的传承。

1.2语言学的概念与分类语

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科学化理论体系,其以语言的表现形式、本质、结构以及功能为等一系列问题为研究客体,然后据此提炼总结出语言的普遍适用规律,并以此构建完善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从而推动语言向更远更高更深的层次迈进。其实,语言学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和印度就产生了,直至18世纪才正式建立现代语言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学是一种古老的语言文化系统,其通过研究人类特有的沟通方式———语言,来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以及思想状态,进而探寻人类的本质以及精神面貌。同时,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是由传统的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两部分组成。传统语言文学广义上来讲,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几类;现代语言学则根据语法以及词汇的构成分为微观语言学、语音学、音位学以及词汇学等。此外,随着不同语言形态的出现,如何促进不同语言的交流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一大新课题。为了迎合全球经济文化融合之势,语言学也通过探析不同语言的运用规则,结合语言的文化特点建立了语言翻译机制,进而为不同语言形态的人的交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茶企品牌名的英译现状

2.1缺乏人文内涵,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我国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茶文化结构体系异常复杂。众所周知,茶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思想理念于一体,进而形成了兼容并包的茶文化。因而我国茶企的品牌名称自然会带有茶文化的烙印,在打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其对于企业品牌名称的翻译却大多是直接根据品牌名称的字面意思进行简单直译,忽视了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英语品牌名称显得极为僵硬。例如,我国茶叶行业的领衔企业君山茶企,其在进驻国外市场时将其名称竟然翻译为“Junshantea”,使得外国人以为君山茶企只生产君山银针,并对君山茶企产生了误解。另外,我国茶企知名品牌在翻译成英语时,也没有结合跨文化交际这一背景,根据中英思维模式的不同,对其进行本土化意译,更没有考虑茶企品牌名称翻译中的宗教与信仰因素,导致翻译出来的英语品牌名称出现了不好寓意,甚至诋毁、冒犯了其本土的文化信仰,在受到其本土人民的抵制后不得不从此退出。

2.2翻译手法单一,茶企品牌名英译模式陈旧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纽带,其可以加强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也能促进不同文化形态的融合。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手法以及翻译原则都有所区别,毕竟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固有的运用规则。所以,翻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语言转换的规则,应用专业化的翻译手法,对其进行地道化表达。但是,我国茶企品牌名的英语翻译手法单一,而且其所沿用的翻译模式依旧沉溺于传统的泥沼中,没有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对茶企品牌名称进行专业化转述。究其原因,我国茶企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烈,他们以为茶企品牌名称只是一个代号,只要翻译出来的英语名称听得过去即可,对于其是否蕴含文化内涵,是否具有品牌可信力,是否能成功地激发大众的好奇心,都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例如,我国的八马茶叶有限公司,其直接以音译的形式“BaMa”作为其英语名称,毫无特色的英译名称完全不能引起外国茶叶客户的注意,从而在无形中影响了茶叶在国际市场的销量。

3语言学视阈下茶企品牌名的英译策略探究

3.1结合语言翻译的原则,对茶企品牌名进行地道化翻译

语言学是在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在研究语言的本质、构造以及特征后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语言规则运用体系,对于语言翻译具有不言而喻的指导性意义。所以,我国茶企在进行品牌名称翻译时,应当结合语言翻译的原则,对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以跨文化交际为立足点,对茶企品牌名称进行专业化翻译。因此,茶企应该重视企品牌名称的英语翻译,毕竟名称犹如一张名片,其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多的是一个企业文化内涵的彰显。因此,我国的茶企可以聘请资深的茶文化翻译专家,对其品牌名称进行策略化翻译,使其综合运用语言学的翻译手法,将茶企品牌名称以一种相得益彰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为其打开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我国云南的大益茶业有限公司,其将自己的品牌名称翻译为“TeaTea”直观明了的名称翻译让人一眼就记住了,而且也在无声中凸显了茶叶的价值。

3.2以茶文化基本内容为立足点,构建完善的英译策略体系

茶文化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优秀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品性。因而,茶文化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也是极为深厚的。所以,我国的茶企在语言学视阈下进行品牌名称的英语翻译时,必须融入茶文化的深层内涵,将茶文化的精神渗入到其英译策略中。首先,我国的茶企可以从茶文化的基本内容着手,对其表现形式———茶书法、茶画、茶道以及茶艺等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再联系语言学翻译中的理论体系,将难以直译的茶企品牌名称,以音译加注释或者归化意译的方式将其翻译出来,从而既烘托出茶企品牌名称的文化内涵,又使其符合当地语言的思维模式,进而促进茶叶销量的增加。而后,我国茶企也可以综合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的手法,利用语言学的语言构造模式对茶企品牌名称中的词汇进行解构性剖析,并以创新的翻译手法对其进行重新阐释。

作者:李敏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谌莉文,王文斌.论口译双重语境的认知构建:在场概念与不在场概念冥冥以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使用的古训口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6):24-28.

[2]许娟娟.基于语言学理论的“老字号”英文品牌命名———在香港和澳洲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0(6):37-40.

[3]杨佳,刘炜,谈湘.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旅游翻译策略研究———以张家界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2(10):163-164.

篇10

近年来,许多台商来到一水之隔的福建投资种茶,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对福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振兴。目前在闽台资茶叶企业达69家,两岸爱茶人开展了茶叶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了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要素、茶叶自然资源、茶叶市场的优势互补,台商对福建茶叶的投资呈不断上升趋势。

台湾茶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说:“台湾茶叶源自福建,闽台茶叶品种、加工、饮茶习俗等都息息相关,我们两地茶业进一步合作、互动,就能如虎添翼,形成生力军,创造奇迹,打得更响,让闽台茶叶香飘世界。”

闽台茶业合作之渊源

台湾产茶的历史至今约200多年,且品种及加工技术是从福建、广东传入。据《台湾通史》记载:清・嘉庆(公元1796年~公元1821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桀鱼坑,发育甚佳;继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甚丰,遂互相传植。这是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也是台湾人工栽茶的开始。而《武夷奇茗》记载:清・成丰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林凤池赴闽乡试,闽林氏宗亲邀其游览武夷山,林从武夷山带回茶苗36株,繁殖成今日“冻顶乌龙”。

1990年9月,“闽台茶叶学术研讨会”召开,台湾大学吴振铎教授一行与福建茶学者前往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考察一片“矮脚乌龙”品种的百年老树茶园,认定此片茶园是台湾适制乌龙茶的当家品种――“青心乌龙”始祖,为台湾“青心乌龙”茶树乃由福建传入提供一有力佐证。现在,茶园上有碑文记述:采制半发酵茶的乌龙茶树品种,其栽培与加工技术均源于福建,传入台湾后,迄今成为台湾茶区的主要栽培良种……经考察证实,桂林的百年矮脚乌龙老树,正是台湾的“青心乌龙”品种。为保存闽台乌龙茶树品种历史渊源的见证,该片茶园已被列为保护区,象征着海峡两岸茶业亲缘相依的关系。

闽北“乌龙茶”品种传入台湾后,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仅“青心乌龙”栽种面积就占台湾茶叶面积的60%以上。

百岁茶人张天福先生将“中国茶礼”归结为“俭、清、和、静”,融进了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高尚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以“和”为中心。而被台湾民众尊为“台茶之父”的吴振铎教授提出的“中华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其中心是“敬”。“中国茶礼”和“中华茶艺”同出一脉,异曲同工。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情浓于茶。

闽台茶业合作之成果

台湾人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从福建引种“青心乌龙”后200多年来,茶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反辅福建。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张天福等被福建省委派赴台考察茶叶生产,引发闽茶改良。近几年来,台商看准大陆特别是福建茶叶市场,把茶产业做大做活做强。自1993年台胞首次在闽投资茶业以来,到2007年6月底,共在闽注册创办茶叶企业110多家,开发高标准茶园4万多亩。一些由台商经营的茶庄尚未统计在内,零星经营者、茶叶贸易往来者更不计其数。“雪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台商林圣光夫妇在闽侯雪峰山创办“雪峰文武农场”,开发生态茶园3000多亩,引进台湾最先进的工艺设备生产茶叶,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已有“雪峰”连锁店100多家,成为真正引领大陆茶叶生产的厂家之一。

这几年,闽台茶叶界科技、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两地茶叶专家、学者及茶艺表演团体多次组团到对方考察技术和交流文化。福建茶叶部门还引进、推广了金萱、翠玉、软枝乌龙等6种台茶新品种。由张天福等人研究的乌龙茶“做青”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台湾部分吸收之后,台湾进一步改良了“台式乌龙茶”制作,其工艺又被安溪等乌龙茶茶区所接受,人们突破传统,创新技术,茶叶品质日渐提高,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掀起了“清香型”乌龙茶热。

除了开发茶园、设立台湾茶专卖店外,台商还投资制茶机械、茶叶化肥、茶饮料、茶食品等一系列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茶产业链。过去福建制茶工艺长期都停留在手工加工的水平,特别是铁观音甚至用脚来保肉,加工的厂房、设备简陋,且卫生状况比较差,使得茶叶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机械以后,茶农和科技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仿制、改造与推广,诞生了松包机、包揉机和杀青机等制茶机械,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台商来到大陆投资,不仅带来资金、技术,而且还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如天福集团企业浓郁的文化氛围、连锁店的优质服务、丰富的茶叶产品以及把茶叶与旅游完美结合的经营理念,都为福建茶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开辟了新的发展思路。

在人才科技流通方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茶科所等相关科研机构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食品研究所等在开展人才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台湾茶业界优秀的市场营销、茶叶深加工人才也更多地参与了大陆茶业的发展,闽台两地文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海峡两岸茶叶一脉相承,两地茶文化自古就交流频繁。但自1949年后中断了40年之久。1989年,台湾著名茶学者吴振铎回福安探亲,顺道访问闽、浙、苏、湘4省茶界,冲开了两岸茶叶学术交流合作之先河。1990年由福建茶叶学会与泉州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的“闽台茶叶学术研讨会”,消融了闽台两地40多年来的隔阂坚冰,实现了闽台两地茶业界人士的学术交流。此后,又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首届秋季优质乌龙茶品评展示会”、“海峡两岸茶叶科学技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共同致力于闽台两地茶业的发展。

闽台茶业合作之典范

案例一:天福昌集团

每每说起闽台茶业合作的成功案例,天福集团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台商李瑞河先生于1993年进入福建漳州创办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至今,整整15年的深耕,天福集团结合中国茶业发展实际,走出了一条堪称“天福”模式的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成熟的茶产业链,这颗根植于闽南漳浦县盘陀镇的茶界明珠,已经成为福建茶产业乃至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典范,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完整的产业链

天福集团的茶产业链从天福茶博物院开始,一个占地80亩,内设4大主馆、8大景点,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教育娱乐为一体的茶文化大观园。参观者能在娱乐中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天福集团延展茶业经营内涵,结合茶业发展投资旅游业,于是在同三高速公路上设立了天福服务区,以“奉茶”的精神和高雅的茶文化来提升旅游服务品位,以服务区为窗口来推广中国茶和弘扬中国茶文化是旅游服务理念的一大飞跃。包 含有服务区、石雕园、皮定均将军纪念园、观光茶园四大部分,成为沿线高速公路上最大、最具特色的服务区,也是全国唯一由台商投资经营的服务区。

2007年,天福茶学院正式开学,这是全国第一所由台商在大陆投资创立的大学,是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也是天福集团拓展茶产业领域的又一尝试。校园设施完整、人性化,学习、实验、科研设备先进,结合学院秀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集教育、科研、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园林式的新概念高校区。

此外,天福集团目前已经在漳浦拥有5家茶叶茶食品加工厂、遍布全国各地的茶叶连锁店800余家,在四川乐山有高速公路服务区、茶厂茶食品厂、茶博物馆,在安溪、华安和浙江新昌、云南昆明等地建成或在建名茶加工厂,融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

李瑞河谈闽台茶业合作

同时在台湾与大陆拥有天仁和天福集团企业、稳坐两岸茶业龙头位置的李瑞河,对两岸加强经贸交往充满了期待。他说,两岸经贸往来需要更加密切,尽快实现三通,扩大开放,才能创造两岸双赢。他表示,台湾只产乌龙茶,而且栽种及制茶成本过高,早已缺乏国际竞争力。而大陆有绿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四大品类。只有开放大陆茶叶,与台湾当地的茶叶混合,生产更多的茶叶产品,才能外销国际市场。

李瑞河说天福集团能有今天的成就,有赖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好环境。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中国大有希望,天福大有希望。与台湾相比,大陆的茶业市场大得惊人。过去10年,大陆人均年茶叶消耗量增加一倍,而且对高价位茶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未来10年,大陆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均年茶叶消耗量将增加一倍以上,对茶品的需求十分巨大。这就是商机。因此,李瑞河期望加强两岸茶叶、茶人、茶文化的交流,创造双赢的局面,共同为实现“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的美好夙愿作出贡献。

案例二: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6年5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同年7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2月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

目前,园区已发展了花卉、反季节蔬菜、茶叶三大特色产业,总面积8.2万亩,其中茶叶3.5万亩。创业园区中心区域永福镇山地气候与台湾文山、南投等茶叶专区相同,被很多台商誉为“大陆的阿里山”,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台商利用永福特殊的地貌、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明显的高山立体气候,开发标准化、无公害高山茶近万亩,产制“台式乌龙茶”。

2008年7月3日,台湾鹿谷乡农会组织了农会评茶顾问、评茶班长、评茶干事及农事指导员等23人组成考察团,赴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考察,并见证了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合作社、三农服务中心、农业检验监测中心及漳平台缘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5个服务机构的挂牌成立和运行,为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漳平永福与台湾阿里山在地理气候上的相似是先天条件,那今天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则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颇有成效的成果。”在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揭牌成立仪式上,漳平台商联谊会会长李志鸿先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种植茶叶的台商均加入了该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6万元人民币。为保证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专门聘请了原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农会农业推广股股长林先生进行指导。

当天下午,南投县鹿谷乡农会一行23位茶界代表与漳平专门生产、营销水仙茶的茶商们欢聚一堂,他们把台湾高山茶与漳平水仙茶作比较,以茶为媒,交流制茶技艺,比较各自优势,寻求发展机会。短短的一个下午时间,现场的两岸茶界人士像久违的老朋友,通过茶建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临结束时,漳平茶商与鹿谷农会的茶商们互换包装精致、品质上乘的漳平水仙茶和冻顶乌龙茶,真诚相邀,互约会期。

随后的8月11日~12日,台湾东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中书在参观考察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时说。创业园的成功为两岸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参访团由台湾东华大学管理学院、东华大学国际经济系等学校的6名教授组成。他们实地参观考察了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台资企业、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永福镇十里花街、民俗馆等。

吴中书说,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非常特殊,是台湾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与漳平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的成功结合。他建议创业园加快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通道拓展,并表示将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传递大陆的政策及创业园的信息。

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甫一连用了几个“感动”来表述他这次到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考察的感受。他认为,台农到大陆投资发展,有利于提高台湾的竞争力,“大陆的广大市场,将使台湾的农业产业发展更加茁壮,台湾的农业专家将专心研究提高精致农业高附加值的水平,而通过向大陆输出技术与管理经验,能扩大生产和早见成效。”

案例三:构建两岸茶业合作交流区

“建设海峡两岸(安溪)现代茶业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一都、二区、三中心、四基地’的区域发展布局,以此加强与台湾茶业的合作交流。共同开拓两岸和国际茶业市场。”福建安溪县余文权副县长如是说。

自1990年起,年年都有台胞来安溪兴办茶叶企业,主要分布在大坪、芦田、祥华、感德等地,涌现出三和制茶、郁泉茶业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安溪全县台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企业已超过40家,投资总额达4000万美元;两地茶叶贸易逐渐起步,部分台资企业生产的乌龙茶通过转口进入了台湾市场;两地茶叶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合作开发也正稳步开展;大坪、金谷等乡镇茶叶生态旅游业已初步形成。

安溪、台湾两地茶业的资源优势以及双方的合作,已经为海峡两岸(安溪)现代茶业合作示范基地的投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余文权表示,双方将通过种植理念与技术、茶叶精加工技术与茶制品多样化、专业加工机械与包装技术、营销模式、茶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整合两岸优势资源,提高茶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