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发展历程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的发展历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的发展历程

篇1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Y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风险控制力薄弱?

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9%降至0.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二)核心业务单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

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创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

国外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即表外业务,《巴塞尔协议》中是指虽不反应于资产负债表中,但同资产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而并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因此需在表外对其进行记载,以便对其进行反映、核算和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6月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为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并将其分为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类业务、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以及其他类中间业务九大类。

二、国内外商行中间业务对比及对我国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1.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纵观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80年代之前――起步时期:由于严格的分业经营与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不允许经营证券、保险的相关业务,致使中间业务发展缓慢。(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发展时期:分业经营与利率管制开始放松,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中间业务得以蓬勃发展。(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史转折点:以1999年美国克林顿政府通过并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为标志,美国分业经营制度成为历史。之后欧洲其他银行进一步加深了银行、保险、证券及基金业务的渗透融合,由此中间业务不断创新与发展。

2.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1)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结算业务,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覆盖了信托、保险以及基金等等众多的领域,范围十分广泛。(2)业务总量巨大且增长迅速。以美国为例,据FDIC的统计,其所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1980年为143亿美元,到2011年已增长到了2129亿美元。(3)先进科技的广泛应用。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正经历着由实体经营向网络经营转变的发展模式变革,在扩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时间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服务成本。

(二)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1.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就此被大体分割为两个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1985年之前的“大一统”与“专制”的银行制度,造成这一时期的中间业务主要以传统结算为主;1986年至90年代中期,经营管理体制发生变革,特别是1985年10月中国银行总行发行的第一张国内通用的“长城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用消费时代。(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后。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至2000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主要为存款业务服务,被称为存款导向阶段;2000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由存款导向转为收入导向,逐渐被各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他们创新与竞争的重点。

2.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1)中间业务产品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且未受到足够重视,发展一直缓慢。2006年起国家对银行分业经营限制的逐渐放松,导致了对中间业务产品创新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也应需推出了众多种类的中间业务产品,但却依旧技术含量较低,操作较为简单。(2)中间业务收入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体处于迅增阶段,但占营业收入比重依旧很低。

(三)国外商行中间业务对我国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

1.转变银行经营观念,混业经营更利于中间业务发展。

2.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

3.应加大科技在中间业务中的应用。

4.要加强有效的金融监管,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除上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进行的阐述中提到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观念陈旧,服务水平不高。二是人才短缺,技术支持乏力。三是缺乏创新,产品种类较少。四是管理落后,金融监管不利。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外部环境塑造主要包括:

(一)变革银行制度,转变经营观念

即要完善法律环境,加强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力度,规范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在促进安全性、稳定性与流动性统一与协调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转变。

(二)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应该完善市场定价机制,使利率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内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

(一)树立商业银行内部文化,优化服务体系

积极建立“以客户需求为第一位”和“诚信、高效、优质”的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切实做到“想客户之所想,应客户之所需”,完善自身服务体系,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完善内部管理与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将切实反映中间业务运作的指标直接纳入对员工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评价与收入挂钩。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注重产品创新与领域拓展

提高电子技术在中间业务中的广泛应用,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技术的利用,推进中间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不断拓展新产品,努力使中间业务向更复杂、更高级、更多附加值的领域转变,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四)加强员工素质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

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技能培训,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培养骨干力量,同时建立专业人才备选系统,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准备好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邹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4.

篇3

【关键词】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研究

一、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银行业作为金融机构,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能够满足银行对于利益的要求。通过对于国外业务的开展,使中国银行进军世界舞台,吸收更多的资金,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加快银行的发展历程,增加银行的盈利水平。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国银行实现自身利益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当今稳定的经济局势下,金融危机过后导致各国的经济不同程度上的衰退,为中国银行进入世界舞台,追求自身的利益带来机遇,所以应该更好地把握这难得机遇。

(二)满足客户的需要

中国银行的经营不能只局限于中国金融市场,在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的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放眼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银行的发展需要以客户为发展的基石,为了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增加资金的来源,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融集更多的资金,满足本国客户发展的需要,给予资金上最大的支持。

(三)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使各国金融业的发展不再拘泥于本国的金融市场,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时代。银行业作为重要的融资机构,为本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展的要求,中国银行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开始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高充融集资金的能力。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国资金的融集不能满足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出口,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融资。

(四)分散风险的需要

在各个国家建立银行的分支机构,将银行的资金分散到多个国家,符合资本资产最优组合,能够最大化的分散银行的风险,减少银行在一个国家承担的风险,使银行的发展更加的具有保证。中国银行也应该采取开拓多个国家的市场,从而最大化的分散风险,保证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外机构布局不合理

中国银行在海外20多个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但是大部分的分支机构都围绕在我国的周围国家建立,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占绝大数,中国银行在海外其他地方的分支机构还没有建立完善,许多的区域还存在空白。海外机构的建立十分的不合理,世界资本高度聚集的地区在欧美国家,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欧美的发达国家,但是中国银行的分支结构却很少建立在欧美国家,与当今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局势不符合,脱离紧急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外分支机构大部分的银行功能不健全,依靠海外分支机构自己经营,来扩大规模,减慢了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脚步

(二)金融产品单一,融资能力较差

中国银行在海外发展的道路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使中国银行的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融集资金的能力。我国的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金融工具相对较少,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比较的单一,融资的手段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额盈利,金融产品较少,而存款贷款的差额不足以与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相抗衡,没有竞争优势。陈旧的产品不能很好的吸引客户投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手段单一,融资能力差,使中国银行在国际市场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三)跨国经营能力不足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时间较短,对于国际化的经营历程发展缺乏经验,依靠在本国经营获得经验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国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中国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需要注意进入一个国家时先要解决进入壁垒问题,了解海外国家的金融机制,充分考虑两国的政治因素,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其次,中国银行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沿用本国的管理模式,导致经营能力存在问题,老旧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制约着中国银行海外发展的进程。最后,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十分匮乏,缺少对于国际金融环境的了解和分析,难以制定合理的经营方式,扩大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

三、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措施

(一)采取跨国并购策略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局势下,跨国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的发展构成了威胁,要求加快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步伐。中国银行的跨国并购策略能够节约资本的投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明确市场定位,在采取跨国并购策略时,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其次,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战略联盟,解决自身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跨国并购时带来的阻力。最后,合理的运用跨国并购策略,实现中国银行快速登上国际舞台。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发展经验得知,跨国并购是进入海外金融市场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极大的减少资本的投入,接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人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收益,迅速的进入市场开展业务。

(二)增加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吸引海外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扩展银行规模的必要手段。中国银行的金融产品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模仿别国的金融产品。本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低,降低了本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需要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开创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吸引国际客户资本的聚集,加快资金的融集。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也能很好的增加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要,提高经营水平,在跨国金融机构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提高经营能力

中国银行在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经营能力是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银行扩大规模、增加业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的区域,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对外发展的区域选择。其次,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的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树立全局发展的意识。最后,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利用,充分发挥人才在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策略分析[J].新闻天地,2009.

[2]陈晓静,张洁.股改后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J].国际商务研究,2008(3).

篇4

关键词:国外银行;国际化;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34-02

一、国际先进银行国际化发展特点分析

尽管受制于各国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自身的战略、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发达国家银行业在国际化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但银行国际化毕竟是大势所趋,各国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更存在大量共性特点,其具体包括:

(一)银行国际化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成功无一例外都得益于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法律政策,推动了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对银行经营的管理导向上,美国政府采取 “限内促外”的策略,即限制银行的跨州经营,而鼓励其跨境发展,限制银行国内分支机构的扩张,而鼓励银行去海外扩张。此外美国政府在战后推出的一系列限制资本外流的政策法规,如“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信贷限制计划”、“Q字条例”以及政府对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强制性管制等政策,这些政策的推出使大量美国银行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建立机构,规避监管,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二)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公司扩张相结合

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市场和企业引导的银行国际化,企业需求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大企业在美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自己的势力,产业资本国际化直接带动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银行齐头并进,紧密联系,成为当代美国金融资本的两大支柱。

而在日本同样如此,经过持续的发展和多年贸易顺差,日本国内积累的巨额过剩资金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出路。日本的公司企业在银行的支持下,积极将过剩资金投向世界各地,进行国际化扩展,其制造企业在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广建生产能力,综合性财团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频繁出手,并购房地产、影视、制造等企业,这些都得到了日本银行的融资或担保支持。

(三)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并购相结合

建立国际化的银行是许多银行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的跨国并购则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为例,该行在1812年创立之初,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美元,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但该行自成立起,就具有明显国际化经营的色彩,其海外业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购成为其外延式增长的主要方式,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1 490余个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客户总数超过2亿,其中海外业务占了其业务的主体,2/3的员工和3/4的机构分布于美国本土以外,海外机构的收润贡献占花旗全部利润的60%以上。

(四)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业务渗透相结合

在国际化扩张和经营过程中,发达国家银行大都比较注重业务输出,往往会将自身的优势业务、产品及技术扩展应用到东道国,并在当地推广利用,以实现占领市场,获取收益的目标。如荷兰银行原来在国际范围内扩展自己的经营时,大都以其卓越的个人理财服务作为宣传的进入点和市场突破口,在通过个人理财服务站稳脚跟后再逐步拓展公司类的业务,扩大业务和市场范围;渣打银行在进入某个市场之初,也往往是运用自己在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传统优势,来建立客户关系,理解当地市场,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综合业务优势发挥出来,通过业务实现真正的占领市场;瑞士银行集团则始终将其在私人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其国际化扩张的利器,私人银行业务作为瑞银集团的核心业务,是瑞银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瑞银通过收购渣打和大通等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组合来扩张其全球化的私人银行业务,使得其业务范围迅速渗透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二、银行国际化先进经验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启示

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起步较晚,为了在国际化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就必须注意把握好银行国际化的特点和相关规律,注意从其他国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的国际化战略。

(一)服从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银行国际化的前提

首先,国际化就是充分发挥银行自身各种优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汇丰、星展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际扩张,开展国际化经营,都是由于其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它们充分地认识和发掘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加以利用,甚至通过国际化扩张以及相关战略安排,巩固和发展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受到冲击大都较小,连年的利润高增长,使得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国家银行来讲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

其次,在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往往会选择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而当银行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则可能会成为有效进入东道国市场并迅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的扩张方式选择并不绝对,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决策。虽然并购的扩张效果使其在近年来的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显得引人注目,但是不能因此完全否认新设方式在银行国际扩张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关键还是要看银行的自身实力以及市场机会,在银行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区域性或东道国发生经济危机等情况,出现有利的市场并购机会时,可以果断出击,迅速完成对市场的抢占,而当银行自身资金实力较弱,或东道国市场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时,比较适合采用新设的方式,稳步进行国际化扩张。

第三,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拓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了国际化战略,也遇到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但就是没有人能去利用市场机会,有效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因此,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今后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一方面通过全球招聘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合适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银行自身人才的培养,通过交流培训、海内外轮岗等方式,在银行内部训练和发掘具有国际化经营才能的人才。此外,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应注意人员本地化策略的运用,注重发掘当地人才,吸收当地人才,利用当地人才,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来源的多样化、多渠道化。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要想尽快缩短这种差距,中国政府就切实应加大扶持力度,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范畴,统筹协调,积极鼓励,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按照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双边合作中,对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和政治、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国家层面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就允许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始分支机构的相关事宜展开磋商,施加影响,力争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既然国际化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符合长远利益的观点已经得到公认,那么国家完全可以考虑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政策上实行正负激励的办法,从客观上迫使那些对国际化进程推进不力的银行必须加快发展,如相关政策可规定积极主动参与海外发展的银行在营业税、所得税上国家分阶段降低税率,反之适当提高税率;三是由于中央汇金、财政部是代表国家作为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出资人和第一大股东,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层面要求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层制定其清晰的海外战略和业务发展计划,督促经营层负责认真组织和实施相关计划,保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相关工作的健康、快速推进。

(三)渐进式的发展是银行国际化必然经历的过程

从跨国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银行的国际化往往呈现的是一个稳步推进的渐进发展过程。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的核心,而银行国际化恰恰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各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从熟悉的国内经营向陌生的国际化经营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过去的经营中可能是从未遇见的,需要各家银行不断的摸索总结,特别是在教训中汲取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总之,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不管是经营历史还是国际化经验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制都相继完成(其中农行还在进行中),但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毕竟还比较短,经验比较少,各种管理监督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进行国际化扩张时更需要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稳步推进跨国经营的进程,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J].江苏商论,2007,(10).

篇5

关键词:我国银行业 中小银行 功能性开放 金融安全

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经验

(一)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2年)是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体系初步建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分离,包括四大国有银行的重新组建或分设,以及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十余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先后成立;在金融开放方面,开始接纳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部分地区设立代表处。

第二阶段(1992~1997年)是以商业化改造为核心的银行体制改革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包括把中国人民银行转型为现代中央银行,把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等。并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自身“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现代化经营机制,完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制度,实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内部建设等。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是以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的阶段。在金融开放方面,我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致力于为在华外资银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由于这一阶段的改革触及到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层面的热烈讨论。

十年前,海外经济学界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持有一种“技术破产论”的悲观论断。1997年底,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3.5%,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最低8%的要求。1998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2.34%,账面反映需要注销的呆账贷款约占全部贷款的2.9%。在这种形势下,当时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呆、坏帐数目庞大,有些银行的账面资产已为负资产,从技术层面上讲,银行已经处于破产的状态。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几年内,我国银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了14.05%、13.59%和12.11%,资本回报率也分别达到了15.37%、14.06%和15.00%,不仅自身经营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也保持了与国际大银行同样的经营稳健度和盈利能力。因此,尽管存在很多争论,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容否定的,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二)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后的主要经验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最主要的经验有两条:

第一,银行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作为经济的命脉,与宏观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与发展前景都与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银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周期,而且往往比经济周期运行轨迹来得更加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4倍,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增长到2007年的1.2万元。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52.6万亿元,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8%。公众与国外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信心,稳定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是支撑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银行业的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一边对内改革,一边逐步开放,在开放中求安全,在改革中求稳定。改革者从一开始就坚信市场的力量,坚信开放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空间和机会,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首先用财政注资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接着用股份制改造的方法培育出产权较为清晰的市场主体,然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从根本上说,优化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最成功、最重要的方面。辜胜阻教授认为,在开放过程中,我国银行企业吸收借鉴了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有效地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僚主义的“文化”,优化了银行治理结构,增强了竞争力。健全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银行集约化经营,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潜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

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银行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国际标准,公司治理机制的框架初步建立,金融管理得到很大的改善,竞争力大大提高。虽然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是作为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仍然相对较低,银行业市场结构单一,市场主体面临着公司治理、运营效率与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难题。我国银监会有关人士认为,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国内银行本身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依然任重道远。对于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辜胜阻教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国银行业对外改革开放的下一个焦点应该是以自身功能性开放为主,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积极构建一个稳健合理的银行体系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结构。在未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上,应该坚持从完善体系、强化功能、保障安全三个方面着手,具体来说:

(一)逐步放宽行业限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银行业既要对外开放,更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的体制转型。然而在金融领域,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仍然困难重重。2007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全部银行业总资产的54.28%。正如辜胜阻教授指出的,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民营中小企业不仅受到国有银行“重大轻小”的“规模歧视”,还要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调查显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但获得的贷款数额只有全部贷款的10%左右。北京大学徐滇庆教授甚至认为,应当相信民间具有极大的制度创新能力,开放民营银行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战役。引入民营银行这一富有活力的因素,在给储户和投资者提供更多理财和投资机会的同时,势必能逐步消化吸收金融系统内的风险,促进竞争,减缓国有银行垄断局面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认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辜胜阻教授认为,社区银行或中小银行由于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更愿意为中小企业融资。更重要的是社区银行体制更加灵活,具有为本社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优势,更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情况,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大力发展中小民营银行,有利于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有利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有助于增加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有助于提高配置储蓄资金的效率,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当前形势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途径有两条:引进民营资本参与现有商业银行的改造;放宽民营资本设立中小社区银行的限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并考虑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现实状况,辜胜阻教授对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给出了两个可供参考的具体方案:优先在高新技术开发区鼓励民间资本试办社区银行,化解科技型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在高新区外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应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从制度上缓解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问题。至于如何实现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前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教授则规划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可以让一些做得好的信用担保公司升格成民营银行。国家可以考虑由国有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给予一些批发贷款,由小额贷款公司贷给中小企业。如果做得好的话,短期内可以让其升格成民营银行。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银行业改革要以自身功能性开放为主

对于企业个体而言,自身功能开放(organic growth)也称为内涵式发展,即通过财务状况的改善、资产质量的提高、组织架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等来提升银行企业竞争力。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功能性开放不同于股权开放,前者是指鼓励外资银行在国内增设分支机构,引导外资银行在国内提供多样与创新的金融服务,而不是放开外资金融跨境的资本流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制度转型,采取功能性开放策略来主动寻求改革,用进一步的开放来促进变革,具有现实可行性。对外资银行实行功能性开放,至少有以下优势:外资银行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境内企业,提高国内储蓄资金的配置效率;引入外部激励与竞争,有效弥补国内银行业改革的“制度需求不足”,从而推动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加大了管理、技术、人员的“外溢效应”,有利于为国内商业银行吸收引进高水平的金融人才,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吸收和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相关技术。清华大学王一江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田国强教授认为,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提高银行业效率、降低体系转型风险、加速银行业的改革进程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合理的银行体系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结构,保障金融稳定与安全

在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银行业的开放方向,又要重视金融安全,在开放中求安全,在改革中求稳定。合理的银行结构指国有银行、民营银行与外资银行相互竞争,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互补充;有序竞争指各个银行都在有效监管的环境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需要有三个层次的保障:国家的金融政策;要有功能比较完善、运作规范、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国家对有影响力、单个的金融机构保持控制。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完善的银行体系是金融安全的基石。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金融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金融的安全就没有经济的安全,没有经济的安全也就没有国家的安全。

辜胜阻教授强调,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形成以国企为主,国企、民企和外企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相比,我国银行业仍然处于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局面。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银行体系就不是稳健、安全的。对外坚持开放和对内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有助于改变金融风险高度集中的局面,形成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也有利于保持国家对金融的控制。只有运行稳健、效率良好和结构合理的金融体系,才能增强我国银行的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金融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8

篇6

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进行概述,包括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我国信用卡风险类型、特征等方面内容;其次列举出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政策建议,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卡风险;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概述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1985年我国发行了我国内地的第一张信用卡,自此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序幕,在信用卡业务23年的发展历程中,业务发展模式和运作流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用业务的发展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1、初期起步阶段

小而全的发卡模式,是该阶段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特点。

2、中期调整阶段

鉴于初期阶段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各行在信用卡经营模式方面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3、后期成长阶段

(二)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类型

1、信用风险

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信用卡损失后不及时向发卡机构挂失,卡被冒用造成经济算是;持卡人将信用卡转借给他人使用,发生纠纷造成损失;持卡人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逃避授权,恶意透支引发风险;持卡人由于经济上发生重大变化,无力偿还透支或与其还款而引发的风险;一些人使用伪造卡盗取银行资金等。

2、操作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由于发卡机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以及管理监督机制和流程违背切实履行或者员工操作不当而产生。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阶段,各种风险管理手段都还不是很健全,因此这类风险也不可忽视

3、欺诈风险

包括虚假申请和欺诈交易,随着信用卡使用量的增加,恶性欺诈行为也在急剧增加。

4、其他风险

除以上三种风险外,信用卡业务还面临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特征

1、风险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风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被称为风险的隐蔽性,而信用卡的隐蔽性无法再客户申请阶段进行规避,这就要求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必须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由于我国现无法对客户实施实时监控,当持卡的人的经济状况发生改变时,银行无法对风险进行分散或对信用卡重新定价,就会导致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蕴涵巨大的滞后性

2、风险的分散性和多样性

由于信用卡的风险产生于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发卡行、商户和持卡人三个方面,因此各个环节所产生的风险是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信用卡业务风险形式的多样化。

3、风险的难以预见性

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申请人总比银行对自身的情况更为了解,因此通过一张申请表往往很难完全判断持卡人资信状况,在持卡人持卡消费或区县的初期,客户的性质往往难以区分,只能根据信用卡从业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其惊醒具体分析和判断,因此风险的产生就难以预见。

4、风险的复杂性

信用卡业务产生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处理信用卡业务风险时,判断风险成因既是风险管理的开始也是业务发展的基础,信用卡业务发展不仅在发卡机构的管理水平有关也与机构工作人员和持卡人员的素质有关。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信用卡风险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评估中,预测性能良好的信用评分模型建立既是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制订的基础,也是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改造的依据,更是信用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本质要求。

(二)、对持卡人的经济状况没有后续的审查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资信情况的了解多是只停留在申请办卡,是一种静态的审查手段。而很多持卡人的经济状况都是变化的,而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对持卡人的资信状况造成巨大的影响,发卡行对持卡人的这些信息都无从知道,并且发卡行根据其良好的清偿历史记录,机械的增加其信用额度,最终放大了业务的信用卡风险,因此对客户长资信情况的审查成为了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不可避免的环节。

(三)、经营目标自我矛盾所带来的连锁效果

由于我国信用卡业务对银行盈利水平重要性的影响,因此银行对这项业务非常重视。首先体现在银行的经营目标上,很多银行给市场部门的指标都非常重,同时又给风险管理部门又要保持坏账率不能上升,这是一个明显自我矛盾的经营目标,因此怎样在经营目标和风险管理上面做到适度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一) 发卡前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建议

1、 加强征信审核业务管理

通过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研究可以看出,做好事前征信调查并严格发卡审核程序,将会较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信用卡信用风险。

信用卡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风险构成和管理要求也有自身特点,适于采用标准化、流程化的作业方式。发卡行应从制度和流程上对风险进行过滤和规避,减轻因流程缺陷而引致风险的可能性。

篇7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银团贷款;发展历程;成因

银团贷款也称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同时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而国际银团贷款中的银团是由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集团。随着经济的发展,银团贷款发展迅猛,特别是国际性的银团贷款。发展迅速的银团贷款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而且也作为银行的一项业务,增强了银行的收入。

一、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历程

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支持基础设施为主的项目融资阶段。石油美元回流将国际银团贷款推向第一个。国际银团市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欧洲美元的诞生以及跨国银行同业市场的发展,不同国家的贷款银行才有机会,在提供共同融资和遵守共同条款的基础上。组成银团参与银团贷款。1973年油价上涨,获利丰厚的产油国没有能力把这些收入迅速有效地利用在本国市场上。跨国银行因此成为这类国家大量美元存款的接受者,同时由于拥有大量这类存款,银行也在寻找合适的贷款机会。这样产油国在石油账户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并将其很大一部分存在跨国银行,而跨国银行又将这些钱借给石油进口国用以支付进口石油的账单,资金的循环回流就这样完成。同时,借款人在银团贷款市场上的借款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这也构成了第一阶段国际银团贷款发展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并购杠杆交易推动银团贷款业务进入第二个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一系列杠杆融资活动的出现,美国的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势头迅猛。1989年随着KKR组织的金额为250亿美元的RJR NabiSCO融资交易的完成,并购杠杆交易到达了顶峰。这笔交易包括一项140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到90年代中期。美国在杠杆融资领域又开始了快速增长,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非银行投资者的增加。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银团贷款二级交易市场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银行希望更灵活地管理贷款投资组合。这种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导致了贷款交易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欧洲和亚洲各自成立了正式的机构LSTA、LMA和APLMA,以提供操作程序和格式规范的贷款文本。这些都记录在贷款合同的可转让条款中。目的就是借款人同意贷款的转让,进而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二)中国银团贷款市场发展历程

尽管银团贷款在国际金融市场已是成熟产品,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银团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能够承担起安排一宗银团贷款牵头行地位的银行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外资银行手里,可以说那时的银团贷款产品设计还是西方银行的专利。当时在中国市场上,由中国银行、美国第一芝加哥国民银行(后改名为第一银行1等四家机构合资成立的中芝兴业财务有限公司较早的在内地引入银团贷款项目,先后引进外资几十亿美元。那时的香港中资银行及国内的银行大多只能作为一般参加行,既不能够成为银团筹组过程中的经理团角色。当然也就与任何管理费分配无缘。由于银团贷款在增加费用收益和分散贷款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也吸引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参与。民生银行组建的“俱乐部”制银团贷款团队涵盖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专门为企业提供超大融资需求的银团贷款。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大规模投资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多,银团贷款为大型项目融资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渠道。2003年11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就得到了由中国建设银行牵头,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工商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参与的银团贷款。贷款总额33.5亿元人民币。我国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同样得到了银团贷款的融资支持,2004年6月,《南水北调主体工程银团贷款银行间框架合作协议》举行了签字仪式。这是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9家金融机构参与组建银团,对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大型项目贷款,贷款总价值488亿人民币。此次贷款项目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支持。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体成员单位(指银团贷款委员会49家成员单位)银团贷款余额为2.08万亿元人民币(不禽间接银团、内部银团和境外银团)。突破2万亿大关。银团贷款市场不断壮大。

近年随着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快速发展,银团贷款余额的不断扩大,发展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需求随之产生。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是银行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资产规模的有效渠道,能够形成更加市场化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增加市场流动性。2010年,结合我国市场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银行业协会银团委员会了《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转让交易示范文本》。并在全行业进行了推广培训,旨在规范市场操作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2010年9月。中国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广州地铁三号线银团贷款转让交易项目正式签约并交割完毕。该项目为国内首笔银团贷款二级市场规范化交易。标志着我国银团贷款二级市场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银团贷款市场逐步发育,配套的制度建设也日臻完善。200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并签署了《银团贷款合作备忘录》。2007年8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利于中外银行共同执行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用于引导、鼓励、规范银行业机构广泛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这些相关法律制度为中国银团贷款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成因

(一)法律法规

在银团贷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银团贷款可以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并且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法律允许银行发展银团贷款业务,并规范银团贷款市场。美国的《银行法》中就明确规定银行可以从事银团贷款业务,并进行了相应的规范,里面涉及银团贷款成员、银团贷款发起与筹建、银团贷款协议、银团贷款收费等相关规定,大力促进和规范了银团贷款业务。分散授信风险,推动了银行同业合作。与各国《银行法》相对应的,各国也纷纷对银团贷款涉及的法律条款进行规定。例如:银团贷款业务涉及的担保和签订合同,各

国政府也纷纷指定和完善《合同法》,对银团贷款涉及的具体条款进行规范。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以及国际资本为了赚取利润,纷纷通过《外汇管理条例》等放松对外国资本的监管,使得外国资本可以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这也为银团贷款提供了便利。同时各国经济的改革,使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特别是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使得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成为银团贷款的基准利率。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银团贷款的发展,在中国,银团贷款发展起点低,但是我国政府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条款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2007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对银团贷款进行规范,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有效地促进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和中国资本流入外国,从而促进银团贷款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促使金融创新,银团贷款也是在各国金融监管的条件下催生出来的,金融监管也促使了银团贷款的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苏冷战。导致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将其美元存款从美国国内转到西欧银行,从而产生了欧洲美元和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摆脱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几乎是由市场机制运作的。美国1933年银行法《第Q条规定》,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对银行的定期存款规定最高利率,而欧洲市场上的存款利率则不受限制,1966年。美国开始对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单也实行此规定,导致企业资金从此转移到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使得银行间的合作加深,各国银行可以在欧洲货币市场中组建银团,为大型企业或者项目贷款,这主要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可以规避监管者的监管。并且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这就为银团贷款提供了沃土,银团贷款也正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形成的。并且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汇率由黄金汇率变为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这就为银团贷款带来了有关货币上的便利。并且随着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建立。使得LIBOR成为国际贷款的基准利率,这就为银团贷款提供了便利。发展中国家又实行金融开放改革,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空前加大。各国纷纷逐渐放松外汇管制。并且逐步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逐步放宽资本管制,引入外国资本,例如中国就通过改革开放。逐步放松外汇管制,引入外国资本,这就使得外国资本可以进入各国。使得银团贷款的对象和范围增加了。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由于发展本国经济,一方面放松了各种金融监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资金需求。使得银团贷款对象增加。促进银团贷款的迅速发展。

银团贷款必将产生风险,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风险的监管使得银行更加关注风险管理,银行为了减少风险,促使了银团贷款业务的产生。例如:银行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都规定有最高限额,如中国《商业银行法》第39条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率不得超过10%。瑞士政府规定对外国人借款不得超过1000万瑞士法郎,超过者必须先经过批准。《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新的规则和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信贷资产设定不同的风险资产权重,以便避免银行将其业务集中于某一个领域。损害存款人的利益。而银团贷款使得银行可以掌控其资本策略和资本充足率。由于银行贷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监管者要求加强银行贷款的信息透明,防止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手段实施信贷诈骗,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而银团贷款形式促使银行之间能够共同掌握企业本身以及关联企业的开户情况、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信息,使得银行间信息共享。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也逐渐加强合作,并且形成了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各国监管合作的加深也促使银团贷款的监管更加方便。有利于银团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三)二级市场

金融创新产生了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将银行贷款转化为相应的证券,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增强了银团贷款的流动性。银行资产收益的需要、银行调整资产存量和机构的需要和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使得银团贷款的二级市场活跃,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增加了,参与的买卖双方的组成更加多元化。包括保险公司、退休基金、互助基金以及大型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美国银团贷款市场积极引入多元投资者,其中投资银行被引入到银团贷款,并主要集中在杠杆贷款市场领域。同时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分销、回购和资产证券化等技术的形成和成熟、使得信贷二级市场更加规范、灵活、透明和标准。另外,各国监管机构也在积极建立和规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各国纷纷建立一些交流平台以利于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交流相关信息,例如美国的银团与贷款交易协会(LSTA),英国的贷款市场协会(LMA),亚洲的亚太贷款市场协会(APLMA),日本的贷款债券市场协会(JSLA。近年来,国外银团贷款的主要参与者都建立了交易柜台来增强银团贷款的流动性,例如美国有超过35个活跃的银团贷款交易柜台,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支持并刺激了机构投资者的增长以及市场参与者买卖贷款的能力,最终将现代银团贷款的发展推向了。

(四)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的发展催生了银团贷款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和自律组织等。这些中介机构为银团贷款提供专业服务,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借款人财务的真实、准确性:资产评估公司对银团贷款协议中涉及的抵押品等实施评估,方便银行决策:律师事务所对银团贷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认定,保证银团贷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当事人利益。在银团贷款发展过程中,强大的统计及信息机构对银团贷款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银团贷款证券化的趋势提高了对市场透明度的要求。评级机构为银团贷款证券化产品进行评价。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先后开始对银团贷款实行评级,促进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为了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规范性发展,世界主要银团贷款市场先后成立专业的自律性协会,1995年美国成立了正式的机构银团及贷款转让协会:同年,亚洲成立了亚太贷款协会;1996年英国成立了贷款市场协会;200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覆盖了国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共同签署了《银团贷款合作备忘录》。

三、发展中国银团市场的措施

第一。完善银团贷款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际银团贷款发展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应该使其条款与国际接轨,促进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例如:我国在《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中扩大银团贷款市场的主体范围,加强违约条款处罚力度,并及时更新规章制度。

篇9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 合作银行 农村金融体制

一、德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概述

德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体系经过了上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才达到现在这种完善的水平。德国合作金融组织是欧洲最大的合作金融系统。其农村合作银行体系在农村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的银行机构组成,即中央合作银行,地区性合作银行和地方性的合作银行。

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是地方性合作银行。它是由德国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自发的组织起来的,可以直接的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处于中间位置的是地区性的合作银行。它是由地方性的合作银行入股而形成的,所以地方性合作银行既是它的股东,又是它的服务客户。其主要职能是对下一级的银行和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且为地方性合作银行保存存款准备金和提供闲置资金融通,充当了中央合作银行和地方行之间的中介。金字塔的最顶一层就是德国中央合作银行。中央合作银行只是全国合作银行的一个指导性机构,对下级银行并不具有行业管理职能。其职责主要是为地区和地方银行提供银行产品,进行资金融通调剂,还提供资金的结算和支付服务,保险,证券,租赁和国际业务等金融服务。

二、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经验

1.始终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从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合作金融组织都没有偏离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合作银行是一种互的金融集体组织,为农户提供资金融通和其他的金融服务。正是由于坚持合作制的本质,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才会越来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2.自下而上的入股和自上而下的服务模式

德国是实行自下而上入股,自上而下服务的合作银行体系。地方的合作银行入股地区性的合作银行,而中央银行则由地方的和地区性的共同入股拥有。而且各级都是平等的独立法人,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三级之间没有隶属和管理的关系。这样的产权和组织模式既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充分发挥整体的优势。

3.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坚持的合作制的基础上,也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在管理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在法律上,德国对合作金融的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德国合作银行有着明确的合作服务理念和管理文化,能够真正为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十分重视民主管理方式,由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理事会组成了完整的管理机制,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优势,利用现代的管理方式,监管职责清晰,配套服务及自我监督体系很健全,为社员获得经济利益。

4.完备的监管体制

完善的配套体制也是德国合作银行体系发达的重要特征。其监管体制十分具有特色,由现场监管何非现场监管共同构成,非现场监管的机构是联邦金融监察局,它隶属于联邦德国财政部,这一层次的监管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约束。而联邦中央银行及其分行和合作社审计联合会主要是对合作银行进行现场流动性的监管。前者通过对合作银行给予资金的流动性支持进行监管;后者的强有力监控作用是德国合作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特征。

5.强有力的行业自律体系

行业协会是德国合作银行走向规范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标志。行业协会在立法中具有平衡器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通过自律行为减轻行政当局的负担。德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很发达,著名的BVR德国全国信用合作联盟就是这样的行业自律组织,各级的合作银行机构和其他的专业的合作机构,金融机构都必须是其会员,会员要按照规定交纳会费,联盟则对外保护其会员的利益,协调沟通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并且为会员做好宣传工作和处理好公共关系;对内则为会员提供信息和培训等优质服务。

6.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德国的合作银行在风险防范方面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在合作银行中建立了存款保险系统,这样就有效的防范了合作银行的支付风险,使银行体系安全有效。其次是健全的资金融通和资金清算系统。合作银行有着自给完善全国银行结算清算网络,合作银行都要加入到这个网络中,跨系统的结算业务则要通过联邦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进行清算,这样就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要继续深化改革就要从合作金融发达的国家借鉴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特殊的实际情况,要结合我们独有的国情进行改革。从德国合作金融体制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

1.要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分区域,有步骤的,分阶段的建立合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体系,要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我国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出符合地区性的改革方案,不能在全国推行一律的农村金融模式,要考虑到地区优势和特点,倡导建成多样性的地区模式,这样才能发挥合作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条件成熟时,把信用合作社自下而上的改组成合作银行,一级一级的进行改革,最后建成完整的合作银行体制。

2.坚持农村金融的服务宗旨,建设真正的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始终以为“三农”服务为原则。从德国的合作银行的发展来看,合作银行是一种互的金融集体组织,始终坚持合作自愿的原则。在我国,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的许多信用社的商业色彩很浓,合作性质逐渐丧失。但是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应该继续坚持合作性质,在改革中应该致力于为参与者提供资金融通,而非成为单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能只为了追求利润。

3.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行自下而上的入股控股方式。目前我国国内对于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模式是合作制还是股份制有许多的争议,借鉴德国的经验,基层合作银行既是地区性合作银行的股东也是其客户,同时二者又都是中央合作银行的客户和股东,我们也可以实行这种资产联合的股份合作制,从下一级向上一级的控股,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金融体制,在合作金融组织中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同时实行多级法人制度,每一级的合作金融机构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自负盈亏,自我平衡。

4.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利用现代的管理方式实现经营管理的逐步转型。我国的农村金融应该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加强改革力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各自责任方的作用。因此农村金融一定要按照现代金融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民主管理,权责统一和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上级部门也应该调整自身的定位,让法人治理结构真正的完善运行。同时我国还处在粗放式经营管理的阶段,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经营理念,完善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体系,丰富经营的服务产品种类,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全面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5.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继续健全农村合作金融各个方面的法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德国建立了信贷风险基金制度,有助于帮助出现危机的合作银行弥补损失。由此经验借鉴,在我国也应尽快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同时鼓励建立具有互助救援性质的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或公司,增强农村金融防范风险的能力。

6.积极筹建相关的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体系的积极作用。我国在行业协会的发展方面与德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德国的行业管理方面就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很需要政府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支持,使其行业协会应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垂直的提供服务的组织,并且纳入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刘荣茂,马林靖.国外经验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4,(8).1

篇10

2004年,光大银行率先推出国内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商业银行理财之先河。2014年,光大银行理财业务迎来十周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亦迎来十周年!

2014年5月27日,光大银行成功举办“阳光理财・创新十年”――阳光理财十周年业务推介会。张华宇副行长、刘B副行长、资产管理部张旭阳总经理、零售业务部陈昌宏总经理出席本次会议。同时,还邀请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创新部王岩岫主任、苏薪茗处长、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理财周报》总经理梅波等嘉宾出席。此外,来自媒体、合作机构、忠实客户和光大银行各部门及各分行代表等13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首先由张华宇副行长致欢迎辞。他向来宾和媒体回顾了光大银行理财业务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回顾十年发展,张华宇副行长重点强调两点体会和经验:一是坚持业务创新,敢为天下先。作为第一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光大银行阳光理财通过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投资管理的提升,目前已经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银行理财业务品牌。普益财富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光大银行2013 年度综合排名第一,连续多次风险控制能力名列榜首。二是坚持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和回报社会。凭借丰富的大资金投资管理经验、突出的投资策略、完善的风控和系统,阳光理财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展望未来,张华宇副行长指出大资管时代的银行与理财业务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在此次会议中,银监会创新部王岩岫主任就商业银行理财的监管现状和发展导向做主题讲话。他指出,自2004年以光大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商业银行率先开展理财业务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迅猛发展。首先,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4年4月末,国内银行理财规模达13万亿元,理财品种将近五万款。第二,业务总体发展稳健。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按照收益率顺利兑付。第三,银行理财业务90%的资金通过债券等直接投向实体经济。第四,在当前资本市场条件下,银行理财业务长期以来为广大投资人保持平均4%以上的正收益,高于存款利率一个百分点。2013年当年,银行理财业务为投资者创造4500亿元的收益,帮助广大投资人战胜通货膨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大众的金融。王岩岫主任还特别强调,十年来光大银行阳光理财业务始终走在国内银行理财的前列,保持稳健、多样化,品牌效应也很好,同时对光大银行积极参与银监会创新予以肯定。

其后,分别由资产管理部张旭阳总经理和零售业务部陈昌宏总经理做主题发言。张旭阳首先回顾了阳光理财的收益表现与风险管理,并对近期推出的并购、量化投资组合产品等创新业务进行介绍。他提到,目前“阳光理财”已形成多项优势:一是持有持续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有着丰富的大资金投资管理经验与透明的投资报告体系以及三单核算机制;三是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储备;四是具备评估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陈昌宏在会上介绍了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对高净值客户的发展构想。他表示,阳光理财是光大银行所有业务中最响亮的业务品牌,私人银行作为零售业务的重要板块,自2011年起步,依托阳光理财丰富的产品谱系和强大的投研能力,目前客户数已超过两万,资产总额接近1500亿。展望私人银行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做深做实以中小企业财税咨询服务为核心的高净值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创造私行的价值。

最后,推介会还举行了议题为“商业银行理财的发展方向”的圆桌论坛。由《理财周报》总经理梅波先生主持,刘B副行长、银监会创新部苏薪茗处长、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出席本次论坛,就商业银行未来如何迎接挑战、确定转型的方向等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发表各自观点。

刘B副行长表示,要寻找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前提是要清楚什么是商业银行不可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从大方向而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 两只脚都要走得稳”,一是发展普惠金融,二是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刘B副行长还谈到当前理财市场环境存在的不足。

高善文博士从研究的角度畅谈了国内理财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诸多挑战。在宏观经济层面上面临房地产泡沫等挑战,而在技术层面上,体现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太高。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银行如何转型,还涉及到整个经济的去杠杆,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市场的商家,通过财富效应,真正让老百姓赚到钱。

苏薪茗处长表示,当前国家提出要以间接融资为主,这就要求未来商业银行的角色需要从简单的信用中介转向综合的金融中介,更多转向长期投资,通过养老受托、资产管理等业务来弥补很多金融体系的不足。惟其如此,银行理财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人,才能在未来直接融资的金融体系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