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1

一、校园环境“两态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是美的依托,是教育的载体,可作为微课程资源。该校充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着力静态、动态“两态化”文化建设,为学生接受、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扎根传统、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静态文化即环境文化,主要以校园楼层、道路、墙体、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围绕“礼爱”文化核心,凸显传统文化魅力,精心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润物无声。如“儒家五常”文化墙、孔子雕像彰显礼等;“廉洁、法制文化柱”包含“廉洁、诚信、爱国、友善、勤俭”等内容;楼道剪纸、川剧脸谱的布置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旗台以“梅、兰、竹、菊”为装饰图案,希望学生养成高洁幽雅、虚心正直的品质;“俭”字景观石告诫学生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等等。学校每个角落都彰显着无尽的教育内涵,达到一草一木都艺术、一砖一瓦皆育人的效果。校园动态文化以校园板报、学习园地、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LED显示屏等为依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方式全天候、无缝隙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达到文而化人。

二、语文微课程“教材化”

该校自编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教材《童韵》,共6册,按主题组成单元。每册童诗童谣、古典诗词、儒家经典至少各有两个单元,其具体内容包含童谣、童诗、古诗词、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三字经》《论语》等。每个板块融入达州地方特色:巴渠童谣、诗词、孝善文化、文化等。为便于识读,一二年级全文均注音,五六年级只有生僻字、通假字才注音,文后有重点字词的注释;之后是“文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而非字斟句酌地理解原文。同时,将微课程资源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本校课程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各班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读书活动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品味《童韵》,将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扎根学生心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起来。

三、品格微课程“生活化”

2017年,该校将传统文化与品格教育融合,探索出一条守护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伦理、实现传统价值的有效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动”起来。将传统文化与品格教育融于学生当下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巩固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成果。升旗仪式吟诵儒家经典。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选定一个主题,全校师生吟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儒家经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润泽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创新布置品格作业。品格作业根植于传统文化,有了解大自然的时钟(二十四节气);有问寒问暖送问候;有了解传统美食文化,学会做饺子、粽子、糍粑、元宵等传统食品;有猜灯谜;有学会衣着、待人礼仪;有学会关心父母、感恩师长等。品格教育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四、传统文化“当代化”

将传统文化以主题类课程创新呈现,拓宽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实施路径。主题类课程是指以传统文化语文微课程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传统文化类课外、校外主题活动类课程,如目前该校自行研发的以传统节日、四季之歌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良好节日氛围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传统节日的距离。而要填补时代鸿沟,还需足够的现代气息。在深挖、提炼后,该校大胆创意,融合现代元素,把传统节日拓展成“情感交互站”“才艺展示台”“合作练兵场”。如节日微课程《春节》共有13个单元,涵盖关于春节的来龙去脉、风土人情、诗词歌赋、现实困惑、未来发展等主题,以寒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学生体会到团圆和睦的浓浓亲情,感受到欢乐吉祥的节日氛围,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情感,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操。该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传统文化“当代化”,发挥品读经典、传授经典、展演经典和践行经典的合力作用,让学生将所学所悟融入诵读、戏剧、音乐、小品等表演活动中。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开展“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传播。

五、微课程传承“家校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往往在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家书》到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该校开展“家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并邀请家长观摩教师示范课,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家规家风家训”的重要性,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只有千千万万家庭培养和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60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搭建了舞台。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需要。

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程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课标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更是思想政治作为德育课的功能体现。

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教育、历史、哲学、道德,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1.开发文学艺术资源。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诗词包含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宋诗“以议论为诗”,以理入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富含哲理的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时,我们可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乡音无改”。在讲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也可引用该诗,人从少小变成了鬓毛衰白的老人(绝对运动),然而乡愁仍在(相对静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再如,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词都富于哲理性,颇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时因材利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激情,又能增加教学厚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夂裥巳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语言简练,哲理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人生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艺术课上学生学习、积累了许多音乐、美术知识,鉴赏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但又保留了民族地域特色的乐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的中国戏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既继承又发展,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诗书画印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等等。无论是在文化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与哲学中,这些都是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耗时少、效果好,还能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发传统哲学思想资源。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易经》中对立面引起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及“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五行说,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唯心主义思想及“良知”“良能”的先验论,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何晏、王弼的“有生于无,‘无’为本”,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无物、无事”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朱熹的“理在气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指形而上之道,“气”指形而下之器)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思想,王充的“精神依寄形体”的无神论思想,范缜的“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关于“数”(指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势”(指事物发展的趋势)的辩证思想,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等,都是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开发与利用的优质资源。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大力开发和利用传统哲学思想资源,用立场、观点分析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篇3

【关键词】苗族;侗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2-03

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民族特有的工艺,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代代相传,有完整工艺流程,采用自然界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苗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蕴涵了苗侗工艺文化,是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苗侗民族传统科学技术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仅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苗侗民族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广泛渗透在苗侗民族世代生活之中。

一、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现状

苗侗民族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贵州省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以及黔东南一带,苗族侗族分别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服饰的不同,传统工艺又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特点鲜明、底蕴深厚。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多为族群集体潜意识行为,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并在族群中约定俗成。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苗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侗民族基本的识别标记和文化基因,是维系苗侗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多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种植棉、麻,自己纺织。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挑花、蜡染、剪纸、银饰制作等。苗族服饰多达二百多种,其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鲜明的本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具有表意及识别族类、支系的重要作用;制作技艺上,苗族服饰中至今保存了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等五种类型;用色上,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艳丽,一般为黑、红、白、黄、蓝五种。苗家银饰的工艺精美、华丽、考究,一直以“大、重、多”影响着自身民族的审美观,组合部件多的有数百种,繁复重叠,呈现出繁缛之美。

苗族蜡染风格古朴、粗犷、奔放,纹样多以变形的动植物为主,既抽象又不失具象。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外,还用做被面、床单、枕巾、帐沿、手巾和挂包中。丹寨地区的苗族祭祖时,穿着特制的蜡染衣并挑起数丈长的皤,皤上的蜡染纹样多为复杂的龙纹。黄平地区苗族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面积较小,图案是由经过高度提炼和程式化处理的人物、动植物以及几何纹样相互组合而成,记录了苗族祖辈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苗族祖先对本民族图腾标志的特殊情结。这些图案上幽远、神秘的符号记录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F州省的黔东南州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侗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手工艺主要有刺绣、织锦、彩绘、剪纸、藤编、竹编等。刺绣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侗族银饰有颈圈、项链、耳环、手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侗族擅长建筑,木结构建筑精巧,形式多样,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是侗族的主要建筑。鼓楼下部分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高耸于寨中,飞檐重阁形似宝塔。

苗侗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现了苗侗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情趣和文化心理,由此折射出苗侗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质。

二、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着苗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于社会发展,苗侗族人民很多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苗侗传统手工艺产品历来是自然经济形态下广大苗侗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然而,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出现,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的种种优势,使苗侗传统手工艺品受到冲击。当今多数苗侗传统手工艺人收入不高,市场前景不好,无法靠技艺谋生,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子女不愿继承老行当,很多工匠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像他们一样靠手艺吃饭,因此,苗侗传统手工艺普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面临着传承困境。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泥哨代表性传承人吴天和,自幼随父学习泥哨技艺,并独具特色,由于泥哨技艺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愿像祖辈一样传承技艺,老手艺苦于后继无人;再如雷山土陶、三穗竹篾等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由于缺少继承人,市场逐渐萎缩,手工艺作坊从以前的上百家缩小到现在的寥寥几家。

家庭传承曾经是苗侗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少,家族传承断档情况严重。有的手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当今的苗侗青年也一样追求高效快速,不再自觉喜爱,他们情愿放弃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或外出求学,很少有年轻人再愿意继续跟老艺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技艺。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苗侗民族传统社会中曾经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优秀的刺绣、织锦或蜡染等传统手艺,在如今已经显得不再重要,大多数80、90后苗族侗族女孩已经不再跟随母亲、外婆、奶奶学习刺绣、蜡染了,除了少部分在大学学习外,多数苗侗族女孩初中毕业便离家外出打工。这些因素让苗侗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的险境,令人担忧。

(二)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社会地位不高,文化不自信。因为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收入低,地位不高,还很辛苦,加之外来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很多苗侗手工艺人内心不自信,觉得是过时的技术,迫于生计,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变得有些麻木,对自己的手艺已没有了感情,他们只注重传统的技艺,而技艺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却没有认真了解,只知道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当他们遇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时,就盲目地效仿,放弃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上面临的窘境。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具有生产规模小、加工时间长、产品生产周期慢等特点,与机器生产相比造价高昂,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涌现在苗乡侗寨,如苗侗群众生活必须的各种竹编、土陶器件已经被不锈钢、塑料器件代替了。传统手工艺人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目前只剩一些苗侗老传统手工艺人还在坚守,他们有的是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激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如丹寨杨武的土陶,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几家土炉生产作坊,勉强维持生计,老工匠们也不愿开发新产品。而银饰行业的年轻工匠既想发展保护好自己祖传的技艺,又想赚钱谋求更大发展;刺绣行业大量引进绣花机,使得手绣产品与机绣产品的价格相差了很多倍。面对传承与发展,这些因素往往使苗侗民族传统工匠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长此这样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就会慢慢丢失,也将丧失一个弘扬苗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市场。

三、加强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措施建议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蕴含独特的文化艺术,是苗侗族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作为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在快速消费、破坏式创新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民间手工艺人自身素养和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间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重新审视其价值,充分利用好苗侗民族手工艺文化,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弘扬其艺术和文化内涵,将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一)多形式的保护发展方式,建立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州、市、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面对日渐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文化,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协同工艺行业协会、企业、家庭作坊、传承人等,根据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应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全局出发,对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研究,深入挖掘,从整体性、抢救性、生产性出发,把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建立完善的保护发展体系,遵照市场规律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力度,让保护工作成为苗侗民族人民自觉的行动,使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建立相关扶持和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优秀项目、传承人和优秀作品,挖掘培养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经营企业和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鼓励苗侗青年传承人创业,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既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又能促进苗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做好宣传教育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苗侗民族民俗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技艺,为不让它们失传则需要我们去保护。加强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一是把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引入学校教育,组织民间手工艺传承人进校园,开设民间手工课程,渗透到一些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二是利用传习所、文化站、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苗侗年轻一代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民间工艺,延续苗侗民族信念,维系苗侗民族感情,参与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苗侗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在苗侗传统节日中,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有价值的庆祝活动,使之成为了解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绝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争创文化品牌,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多样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苗侗文化是苗侗民族的身份象征,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对于正在逐渐消失的苗侗传统手工艺,我们应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对有价值的苗侗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村、镇、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苗侗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的项目,促进品牌的形成。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虽然具有原生态和本真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引导传承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有的项目可以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市场。用传统技法、纯手工做出来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如果被社会广泛认可,使传承人获得高额报酬,他们就能将苗侗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引导年轻手工艺传承人与现代科技、工艺元素、流行时尚相结合,在图案的造型、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创新发展,在生产中不断调整,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以品牌为基础,向民族产业化发展,与苗侗传统村落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苗侗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消费。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厂店合一(前店后厂),集中传统工匠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集中展卖形成规模,激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效应。

当然,在手工艺生产中,必须保持苗侗手工艺产品的特点,不能盲目追求机械化生产。苗侗民族有很多传统技艺项目生命力比较强,只要把握创新和市场就能做到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

四、结语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有着苗侗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气息。创新乃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的思想禁锢和种种束缚,使生活在贵州边远山区的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愿和创新的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不断总结传统民间工艺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挖掘一批传统民间工艺项目,将其发展为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寻求有现实意义的保护措施以及创新发展的策略,培养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新传承人才,为地处边远山区的苗侗族人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不用为了生存而M城打工,从而也避免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这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引导他们向创新和振兴传统工艺方面做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张锦华.苗族民间美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3]张建世,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曾梦宇,胡艳丽.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和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5]龙佑铭,吴建伟.贵州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保护文论集[D].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篇4

摘 要 我国是传统文化大国,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值得被我们传承发展的资源,通过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并将其与整个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相融合,必然能够在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展现的基础上,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本文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基本状况认知,从而探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关键词 民族传统 体育资源 体育课程 资源开发 应用思路 课程价值

一、引言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着重要影响力。这一资源既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入,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有效融入。而传承这一体育资源,不仅是传承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也能让整个体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体育活动中。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融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中,意义重大。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

之所以要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际上是对当前整个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重塑。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关系到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相关效果,因此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极为必要。系统的看,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因为:

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时代特性,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长期固化,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具体效果。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形成积极健康运动习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但是目前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必要创新,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差。

此外,体育教学必须创新。而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发展,就要充分调动传统体育资源,并且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两者互相融合,从而实现整个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想效果。在构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时,要融入传统体育资源的各项内容,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元素的丰富完善,同时也要将这一系列资源与时代元素相结合,从而使其能够满足时代要求[1]。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基本状况认知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人们身心活动需求的体育运动方式,整个体系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内容,其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因此这一资源,不仅具有体育健身价值,同时也极具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既有隶属于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意识,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文化体系内极其重要的内容元素。所以,认知这一资源的内容,并将其系统化传承,意义重大[2]。

但是客观的说,目前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当前很多老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缺乏正确对待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传承的意识理念。很多体育老师只看到了现代体育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的内涵,因此缺乏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识。此外,很多老师和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展形式的有效了解和认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活动形式和渠道。

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实际上,无论是优化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还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都需要在充分全面认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内容和价值的基础上,将这一资源系统化融入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从而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客观需要。而将这一资源融入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到:

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整理,使其能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客观的讲,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想要对其形成有效融入和传承,就不能盲目的进行融合。要充分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具体内容,并且将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与其相融合,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能够被学生所学习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集体性体育活动,想要将其开发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就要对其开展形式进行改造,从而使其满足教学要求[3]。

不仅如此,还要引导老师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同时还要让老师对这一资源的内涵及开展形式形成正确、必要的了解。客观的说,以往很多体育老师所接受的体育教学都是现代体育教学活动,其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了解和认知。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因此,应该让老师也参与其中。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其并非简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而是融入了文化内涵和情感理念等一系列内容的活动,通过学生对其价值的全面认知,从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教学活动的深层次融合。

五、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要素,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深层次探究,可以发现其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理解和融入。结合当前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欠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完善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构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彭效华.学校体育课程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分析[J].运动.2013.11:22-25.

篇5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篇6

关键词:隐性课程 开发 隐性课程资源

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他的思想道德水准不成正比。为何会出现德优、智次或智强、德弱的现象呢?学生素质根植的土壤究竟是教科书、课堂和考场呢,还是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教育环境呢?这就引出了隐性课程。

概括地说,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熏陶,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性别角色等都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会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同时,隐性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就在于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和减少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

一、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反思

隐性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带来的对学生影响的广泛性、持久性、深刻性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各个高校为了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也纷纷开始隐性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可从我国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实际来看,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过多地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忽视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我国很多高校至今仍局限地认为开发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就是要建设花园式校园。物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时间、空间尤其是教育经费都有一定的硬性要求。而我国许多高校根本就难以达到这些要求,特别是一些处于边、老、贫地区的高校。因此,我们应当从这种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开阔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对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给与更多地关注。教育经费的投入应当在物质、文化、互动这三个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做出合理的分配。

2.从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上看,我们忽视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这表现在,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来看,我们往往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非正式群体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从文化是否对学生有意识主导的关系来看,我们往往忽视了非主流文化,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时尚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文化与教育生态的关系,学校教育传递文化的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想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传递的文化,那学校传递的文化绝对不能与受教育者周围的亚文化相抵触,否则,这项工作就开展不了。因此,“亚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容忽视。

3.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个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社会学与社会交往的理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初级的关系,即一种比较基本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次级关系,而且在社会交往中,初级关系常常要先于次级关系。对青年人而言,同辈之间的互相学习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把握自己群体本身的规范和价值的要求和特点,理解并认定他们用何种方式及手段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就是说学生群体本身的各种形式的规范,是学生选择和确定他们与教师进行互动方式和规范的重要依据。学生群体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由于他们更多的是自发形成的,具有自己的规范和价值,以及自发产生的领导等因素,在影响本群体与教师关系时具有更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调整、引导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这实际上就是加强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考察我国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上普遍存在忽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际考虑,使一些隐性课程未能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根据已发现的隐性课程规律对已认识到的隐性教育因素,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按照现代教育原则进行安排和控制,引导其积极功能的发挥,防止和消除其消极功能的出现,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意义重大。

1.教师资源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使命就决定了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拿着教科书去教,而且是用心灵去教书,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自身人格魅力的过程。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师态度、情感、品格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方式很直接,影响的程度很深刻。在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因此高校的教师对自己应当有特定的要求。首先,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的精神。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其次,教师要有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高校的教师,更要注重科研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再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的朋友,用自己的心灵感染、教化学生。另外,为了使隐性课程产生积极的教育功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公平、合作、友爱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亚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重视了教风、班风、校风的建设而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引导和利用。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民族文化,我们应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应看到各种文化之间共生、共存的可能性。这里的“民族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意思是指区别西方文化的中华文化传统,第二层意思是指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日益交融,如何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摆在我们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难题,而如何开发隐性课程资源,营造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是我们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另外,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处于老、边、山、穷地区,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条件性课程资源极为稀缺。如何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课程资源,来培养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情感,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激起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转化为行动,积极投入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也是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高度快捷便利,还有大学生喜欢新鲜、流行、时尚等特点使得各种时尚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接触密切。显然,作为高校的隐性教育,如果对各种时尚文化采取一种完全否定、拒绝或不理睬的态度肯定是不明智的。时尚文化由于其过于庞杂,固然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时尚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和利用时尚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开发时尚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通过一种更能激起大学生激情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3.加强生生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互动层面隐性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把大学生的教育放在一个“情”字上。以情感人,以境化人,从而实现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生生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谐、友爱的同学关系可以使大学生在遭遇学习、就业等各种生活问题时能够从周围的同伴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挫折的能力,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当复杂的。现在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时的伦理道德是模糊的、待定的。根据同喻文化的理论,同伴之间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大的。因此,开发生生互动隐性课程,在同学们之间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生生互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考虑:(1)鼓励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谊活动。(2)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性学习或成立研究课题的合作小组。(3)积极开展一些有一定对抗性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荣誉感来凝聚成员之间的情谊。

由上可见,隐性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隐性课程在校园里是持续不断的、无所不在的,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就应大力加强高校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郭彩琴,张岩.浅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篇7

关键词:蔚县剪纸;美术资源;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1-01

一、本土民间美术――蔚县剪纸运用于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承载着发展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任。

蔚县剪纸的特点是变单色为点彩,以阴刻为主,技艺操作简单,材料容易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和创作。因此,把蔚县民间剪纸应运到美术课程资源,有助于师生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

二、蔚县剪纸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让学生了解蔚县剪纸的文化和艺术特征。

2.让学生在传统文化――蔚县剪纸的基础上学会创新。

3.使学生在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蔚县剪纸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一)蔚县剪纸美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

1.课程总目标

从学生生活出发,发展学生美术欣赏、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手脑结合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2.各学段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1-2)

课程目标:

1.初步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基本花纹装饰、使用剪刀进行剪纸的基本技法。

2.了解剪纸的基本语言符号――点、线、面,以及简易的“对称”表现语言。初步培养学生手脑的协调能力。

3.粗犷、简洁的表现大自然的美好,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

1. 以简单团花、对称图案为基本内容进行练习。例如:《对称的花瓶》、《花草》等。

2.根据自己的喜好,点、线、面的布局,对纸张剪、撕出大大小小的花纹,尝试剪出灵活自由的点和线条,组成和谐的画面。例如《点线游戏》《雨滴》等。

第二学段(3-4)

课程目标:

1.以剪纸的阴刻、阳刻处理及花纹装饰为主,并进行简单的临摹练习,掌握简单刀刻技法。

2.初步接触蔚县剪纸中最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从欣赏中感受蔚县剪纸艺术独特技法。

3.培养创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

1.运用剪刀和刀刻技法进行装饰花纹的练习。例如《对称的蝴蝶》《剪纸书签》等。

2.欣赏“清明上河图”,初步理解制作要领。

第三学段(5-6)

课程目标:

1.以创作为主,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美术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具有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感受蔚县民间艺术美。

2.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理解蔚县剪纸传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蔚县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怀。

3.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1.自拟主题进行创作,关注生活中的题材,例如《大境门》《校园生活》等。

2.学会创作剪纸各类形式的艺术品,把艺术还给生活。例如《剪纸收纳盒》《窗花》等,并将这些作品送给心中重要的人。

3.绘制剪纸校本课程。例如题为《我们与“蔚县剪纸”的亲密对话》。

(二)蔚县剪纸运用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1.导入信息技术,民间传统技法与现代多媒体艺术的综合教学。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导入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传统与现代进行体验和比较,感受民间传统技法和现代媒体艺术的完美结合。

2.邀请蔚县剪纸的民间艺人走进美术课堂。

邀请会蔚县剪纸的民间艺人走进美术课堂,以小组讨论或其他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学习到更加本土的、地方的、有特色的剪纸。

3.带领学生参观蔚县剪纸博物馆和蔚县剪纸厂。

实地考察是美术学习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真切的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带领学生参观蔚县剪纸博物馆和蔚县剪纸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2]汪丽珍.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01.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生态教育;多样性

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多样化的原则。这种多样性要求分别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多元化和课程组织的多样化。

一、内容资源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基本都遵循“注意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样必须重视这一点,并需要进一步地开阔视野,注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广泛性、多元性。

1.自然风光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赞美自然风光,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谴责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但因其数量甚少,批判力度有限。加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没能将其置于生态学的高度加以讲解。在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也应将自然放在与人平等共生的地位。需要注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谴责,充分发掘社区环境乃至校园环境中的自然风光,将它们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和学生语文生活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文化风俗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校本课程资源所具有的传播优秀文化的功能。传承历史积淀下来的经典文化精神,比如“仁者,人也”“人无信而不立”等等。注重发现民间文化中的精华,比如,精湛独特的民间手工艺绝活、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习俗等。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要密切关注本土的文化风俗,这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最鲜活、最贴身的文化资源。

3.个性体验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由许多个体参与形成的整体互动的教育活动,学生的个性体验是这一教育活动的深层体现。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重视与研究。应该善于发现和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并且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获得独特的知识体验。

二、课程组织的多样化

综合分析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体系大致分三类:“以阅读为基础的”“以作文为中心的”“读写结合,严格设‘法’布‘点’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与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这点与生态教育者所强调的“教育必须具有爱和亲密的精神特质”也是相一致的。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应当有意识地将活动、比赛、特长等适合学生学习天性的内容整合到课程组织中来。

1.活动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组织的活动也是多样的。比如,围绕某一话题的小组讨论。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的学术沙龙都有互相讨论的传统,这种讨论有助于师生交流思想,利用群体的力量共同探究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增加彼此的了解,改善和发展人际关系,此外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大的视野、更多的交流和更深入的思考。

2.比赛

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比赛已不再是传统理解的那种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的比赛,而是你我共存、共生的比赛。此时,比赛的目的不是获得名次,而是注重大家的参与感,注重比赛中群体的协同和群体能力的提升,培养大家共生的生命意识。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尝试开展的比赛有:听写我能行、古诗词背诵比赛、现场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

3.特长展示

当然,有很多教学模式也都注重学生的需要与个性差异,“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人生长,特别是情感的发展。”然而,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更侧重把学生的特长引入到课程的组织中来。比如,擅长书法的学生写下一首古诗词,擅长绘画的学生为其配上一副精致的插图等。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只有在内容和组织方面充分发挥其多样性特点,才能充分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实际状况、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有效地发挥校本课程的补充,从而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利用

地方文化资源对于中职美术教育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形成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将学习成本进行降低,有机结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以及家庭资源等,将中职美术教育的目的进行完成。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你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利用,我国教育改革近些年不断进行深化,逐渐趋向感性和理性。

1概述地方文化资源

美术驾驭在艺术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教育需要文化内涵,艺术教育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以及社会行为,艺术文化教育包含着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复合性整体。地方文化美术资源体现出地方相关的精神财务。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美术教育具备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现代化的美术教育特征比较符合,对于比较落后的地区,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原生态传统文化资源。在这些地区的美术文化资源主要由两个品种组成,分别是公共文化传播媒介品类和民间传统文化品类。公共文化传统媒介品类主要指的就是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等非教育类的教育结构,其中包含着各种美术文献资料等,还定期举办相关的美术活动,这些都是美术教育过程中丰富的资源。而民间传统文化品类指的就是在民间艺术当中的各种艺术资源,可以和民众之间产生心理互动感应,这也是民众的一种感情寄托。这些民间的各种艺术形式,是当今中职美术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2中职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2.1学校需要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

中职美术教育要想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需要让学校的各个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美术课程资源,将美术教师的长效激励机制进行健全,使其成为中职院校校本教研的动力,对于学校层面的地方文化资源的客户才能建设需要给予重视,使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主题,从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客观制度和条件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

2.2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中职美术教师需要将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放弃,利用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面对美术课程的资源开发,将教师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教师成为美术课程的编制人员,也要成为具体的实施者和评价者。美术教师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将自身的只是观念和教师观念以及课程观念进行更新,使自身的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调,利用比较开放的心态面对地方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探索和研究,这样一来,中职美术课才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2.3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中职美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文化素材就是地方文化资源,从而构建出来的教学方式可以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中职美术教育也可以回归到我国民族文化的本真,这样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才会得到满足。在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和地方文化资源产生良好的互动,建立出来的美术教育氛围需要将生活性和现场性以及感染性进行彰显,为学生提供出有效的环境,可以将其美术文化能力进行深化,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教师的教学空间进行有效的拓展。

2.4具体的操作:

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丰富的手段,转化地方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美术课程资源。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利用当地的器物或者艺术品,将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进行分析,结合年龄和条件从而转化论证教育资源,使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在中职美术美术教育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需要和中职美术教育实现同步发展,对于市场不断变化的个会自动需求进行满足,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社会效益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进行统一。开发地方民族问哈资源,其出发点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使社会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中职美术教育需要将民族文化进行拓展,加强宣传和联系,让人们可以对于民族地区的状况进行了解,使民族经济自身可的变革力度得到加强,并且通过对外宣传的方式,将地区文化产业的知名度进行,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外资。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将其经济文化差异进行缩小,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使不同的文化实现碰撞,产生出创造力,使更多的美术创新人才可以大胆的进行创新,将中职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妥善的继承和方我国名族文化。

3结束语

中职美术教育需要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使美术课程可以具备系统性和深入性。在实际拓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创建出具备本土化特点的美术体育体系,从而可以继承保护我国的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高层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昕.当代美术教育与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以豫南地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J].大众文艺,2010,16:267-268.

[2]张波,姜旬恂,张群.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学校美术教育整合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地区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159-161.

[3]徐泳霞.高校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以美术学科公共选修课程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7-60.

[4]王亚萍.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以河南省各地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情况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