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管理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采购管理的应用

篇1

[关键词]ERP;企业采购系统;采购管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ERP系统的出现,更是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各个方面的协调能力、采购管理能力,进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做好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现如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作用与效益

(一)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采购工作往往是繁琐且十分重要的,而由于采购环节出现问题而对整个企业的运行流程产生影响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传统的采购模式,仅仅是通过电话对供应商的价格进行询问,根本无法及时保留相关的信息记录,也更无法真实的展现出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而给后续的采购活动遗留下诸多安全隐患。而ERP出现则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了采购办公自动化,这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核价细部化、物量及订单管理流程化、原价节俭和供应商选定规范化几个方面之上,而其中原价管理恰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如今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过程中重点分析的对象。同时,ERP系统也将供应商的所有信息、评价真实的展现出来,通过整个供应商、客户、销售网络,将企业的销售、供应、生产环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及时、快速生产与经济的根本目的,大大的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效益

ERP系统应用在企业采购管理中,可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采购速度,并且降低了日常清点库存的巨大工作量。2.进一步增大了流程效益。使用ERP系统后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运转情况,可以使货物验收、录入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进而增大流程效益。3.进一步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ERP系统的应用使各个部门能够共享公共信息,省去了流程文件的中转时间,加快了采购信息的实际运转速度。4.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使用ERP系统以后极大的降低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进行管理,挖掘更优质的供应商。

二、在企业采购管理中做好ERP应用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思想工作的准备

要想做好ERP系统的应用,不仅要有快、准、狠的干劲,还要做好ERP系统转化工作所带来的思想变化。尤其是企业领导决策层,作为ERP系统实施的重要决策者,提高他们对ERP系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使其充分的认识到ERP系统是一项十分宏大的工程则尤为重要。此外,还要注重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测试阶段与实际应用阶段存在的差异性,做好新旧系统软件的过渡,注重对ERP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可抗拒的非技术因素,从而促进ERP系统的良好应用。

(二)做好技术工作的准备

在使用ERP系统前,企业就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软件技术培训,并且成立相应的专家小组对企业下达任务,以此锻炼企业员工对各项信息的重新组合与及时完成能力。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管中心,以便加强对网络规划等基础性工作的安全管理。

(三)做好资金工作的准备

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传统采购模式的一种改造,更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了企业管理之中,为企业的现代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ERP系统其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宏大的工程,所以就需要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应该为ERP系统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具体包括:硬件、培训、场地、软件、顾问等在内的多方面资金,在ERP系统的实施与应用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挪用企业的流动资金。

(四)做好物资工作的准备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布局设置ERP系统的主要办公场所,节约光缆光纤等昂贵价位物资的使用。同时,从整体布局结构出发,考虑场地、管线的实际布局,对于原有的旧设备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供应链的有效建立

将ERP应用到企业采购管理中后,企业能够建立起供应商信息档案,并且能够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源进行主次分类。企业还可以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建立相应的产品目录,严格监督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进行分别记录。同时,正是因为ERP系统能够完整的保留下企业对供应商的历史评价,所以,在制定采购计划前,企业应该结合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对供应商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需要采购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将采购商品范围设定在合格商品之内,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

(二)对采购计划的有效生成

结合ERP物料的实际需求可以为企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采购计划。特别是在实施采购前,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采购商品的订货量、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利用ERP对物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合并。假如企业所采购物料的实际采购周期较长,那么牛鞭效应就进一步增大了供应商在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稳定性。而ERP系统则可以根据自身在数据分析上的巨大优势,对物量变化进行及时的反映,进而帮助企业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采购计划。

(三)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

企业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ERP系统,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类、对比,使供应商们的不良率、价格、纳期等方面指标被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此作为采购部门进行量化的重要考核依据,从而选择出最为优秀的供应商,制定采购经营战略计划。

(四)对生产采购用款的制定

当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以后,就可以利用ERP系统对采购总款进行自动生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用款计划。同时,企业的采购部门即可通过ERP系统将采购用款计划直接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确定以后直接向采购部门发送反馈信息,最终经过两个部门的共同认可之后,即可实施采购付款。

(五)对采购订单进行自动生成

ERP系统能够结合企业实际采购产品的总储存量,采购时间、采购总量、商品运输方式、采购用款计划以及计划外的额外费用等信息自动生成采购订单,每日订单的发送也可以根据ERP系统中的最新物量进行及时调整,对长期库存或者产能不足等情况提前管理,有效减少因为供货不足而导致停线情况的发生。

(六)对采购定金进行跟催

利用ERP系统设置订单追踪周期以及时期,从而形成跟随计划。采购部门可以依据ERP系统所给出的计划对供应商开展跟催活动,在跟催订单的过程中,ERP系统能够给采购部门提供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情况以及生产、运输进度等信息。

(七)对商品进行验收

在商品的验收过程中,采购部门可以对供应商所提供发票以及订单进行详细的检验,并将发票以及收货单信息录入到ERP系统当中。同时,ERP系统可以依据企业的实际流程以及集成特点,从资材管理员手中将货物按照订单进行验收。

(八)对采购总费用进行结算

在商品的验收完成之后,采购部门需要配合财务部门对整个采购活动进行费用的整体结算,并且依据采购结算单以及计划外费用的实际情况,计划出采购活动整体的投入成本数量。

(九)对采购订单进行结算

ERP系统能够自动结算采购订单。在上诉所有步骤均完成之后,便可以利用ERP系统对采购清单进行分析,并依据订单进行采购活动的整体费用结算,最终由ERP系统按照付款结算的方式进行费用结算。

(十)对ERP系统数据进行维护

ERP采购系统经过一系列的采购活动之后,会产生采购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商品信息等基本数据,对于这些数据,ERP系统能够自动的进行储存、备份,从而防止数据意外丢失,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要想更好的将ERP系统应用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之中,就必须要明确掌握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清楚其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ERP系统的运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发挥出ERP系统的最大效用,更好的协助企业完成采购工作,使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且有效改善企业的采购模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该更加完善ERP技术,将其更好的深入到企业各个环节之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文涛.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8).

[2]卫亭廷.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6(2).

[3]蔺云莉.ERP系统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4).

[4]罗伟.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J].商场现代化,2015(22).

[5]董艳普.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19).

[6]郭丽丽,石纯.浅谈ERP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陈科,贾文友.ERP在企业中的应用的分析研究: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C].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2005.

[8]刘娟.科研型企业ERP物料采购系统的实施方法论研究: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推进会暨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2014.

[9]李春明.水泥企业采购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九分会场)———建材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C].中国硅酸盐学会,2012.

篇2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发展;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石化产业

ERP技术合理正确运用能极大程度的提升企业自身的效率,能使企业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运用ERP技术的企业不再少数,可真正使用ERP系统达成实用效率最优的企业却少之又少。石化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较高,能否正确的使用ERP系统是一个石化公司能否提升物流管理效果,实现现代化运作,面向世界的一个直观重要的因素。企业对于ERP系统的运作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达到创造效益的新高度。

1ERP系统概述及其辅助层面

ERP源于英文首字母缩写,汉化意义为企业资源计划,作为21世纪最为优秀的企业管理系统,很多企业都运用该系统,但是运作程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是因为ERP系统本身相当复杂,实施难度较大。其次就是很多公司根本没有透彻的了解ERP系统以及它和所辅助的层面的关系。合理的运作ERP系统,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ERP系统的辅助层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与企业内部的集成。ERP系统以最优化企业利益为基础,采购管理层面为原点,深度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在此前提下,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通过宏观资源的筛选,选择企业达成最优化利益效果的有效最短途径。从而使企业选取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获取优良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ERP系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公司员工的工作方式,以及企业的运作流程,继而推动企业上下通过最优路径达成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就是ERP系统与企业外部的集成。ERP系统通过对已有企业外资源的整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最优社会资源,极大程度的改善了传统企业模块运行较慢的问题。例如ERP系统在企业供应链模块的集成方面,从市场竞争,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出发,从供应商出货,信誉度等多个模块,排选合作关系。有力的增加了供应方的竞争,最后使企业得到最优供货利益,同时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优化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与供应端合作共赢的经济环境。

2ERP在石化物流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石化物流管理和采购管理当中,物料的采购、运送等需要通过复杂繁琐的各部门协同调度工作,如果部门间协调力不足,很容易出现责权分配不清等复杂问题。利用ERP系统很轻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将ERP系统统一规划入物资装备部门,通过该部门统筹帷幄的现代化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责任划分,明确责任的主体。ERP系统在采购管理模块(MM)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石化产业的此模块大致包含三个小模块:一是预配购物料信息模块;二是采购管理;三是供应商管理。在前文已经讲到ERP系统在供应商选择式优化,然而在预配购计划与采购计划中,其作用也是相当显著的,可以有效集成MM模块内的生产计划,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以明确的数据分析得出最为优越的预采购计划或是采购计划,有效的调动了可用资源,降低了库存并压缩了成本。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价格的透明化管理,减少了传统购置中的人为性及随意性,确保增值环节处于受控状态。这样一来不仅高效的整合了可用资源,使其达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并且通过物料需求综合平衡的功能,宏观控制了各业务需求计划平衡统一且科学的采购决策,规范了采购模块框架,运用强有力的计划力及内部控制力,实现了对预选供应商的控制,有效的强化了石化采购管理的有效性,高效性。

3结语

ERP系统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因此详细了解其运作流程及其与企业各个层面的运作关系,才能够更好的达成ERP系统同企业内外层面的整合,为企业的利益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当然ERP系统毕竟只是辅助系统,人为的干涉对其运作效率有极大的影响,因而在运用类似ERP这样的高质高效的管理系统时,也要注意培养企业员工实际的操作力及执行力,确保ERP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协调运作力,进而达成增长企业利益的目标。

作者:董艳普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物资装备部

参考文献:

[1]张能.基于ERP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 烟叶采购 具体应用

烟叶采购实行项目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其根本的思路就是在控制烟叶购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卷烟生产的质量,提高卷烟生产的效益。目前,烟叶采购的项目管理在我国卷烟生产企业中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行,但由于卷烟行业在我国属于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思维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然而,要想让项目管理提高烟叶采购的效益,还应当重新构思项目管理思路,运用创新性思维,结合烟叶采购的实践经验,推动烟叶采购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烟叶采购项目管理的水平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我国烟叶采购的现状

(一)烟叶采购基本模式

近些年来,卷烟工业公司的烟叶采购基本采用了原烟交接,就地委托复烤企业对采购原烟进行烟叶挑选及打叶加工的烟叶购销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节约物流成本的优势,但是在如何确保烟叶采购及烟叶加工的质量中对卷烟企业提出了考验。

(二)烟叶采购流程及其账务处理

1、烟叶采购

由烟叶采购人员在产区对烟叶进行预检并对预检合格的烟叶和供方企业达成采购意向,质检人员对有意向的采购烟叶进行质量确认(按照比例进行抽检,不合格则放弃采购,对合格烟叶填写质量验收单);同时对合格烟叶进行数量确认(供需双方对合格烟叶进行重量抽磅及点数,填写磅码单);财务根据质量验收单、磅码单及结算协议进行采购入库、结算及成本核算。

2、烟叶挑选

对采购烟叶进行投料挑选,选后烟叶经质量确认及数量确认后填写投入产出表,财务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上下账及成本核算。下账数为投选烟叶对应等级的采购数量,上账数为确认的选后等级数量。

3、烟叶加工

对挑选烟叶进行投料打叶加工,打后烟叶经质量确认及数量确认后填写投入产出表,财务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上下账及成本核算。下账数为投打烟叶对应等级的选后入库数量,上账数为确认的打后等级数量。

(三)烟叶采购存在问题

由于烟叶采购、烟叶挑选、烟叶加工均在异地进行,烟叶的质量确认及数量确认均为抽磅进行,受抽检及抽磅比例的影响及人员责任心的影响,采购烟叶的质量及数量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加强项目管理中烟叶采购的思路及方法

运用烟叶公司和复烤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下工序与上工序是不同的责任主体,管理指标与财务账务处理分离这一思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制定烟叶采购总体计划

在烟叶采购总体计划下,设定烟叶采购的总目标,以烟叶采购的总目标为基准,合理构建具体的烟叶采购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烟叶采购计划,对采购烟叶的等级结构进行控制。由于采购烟叶要经过1.5-2年的自然存放才达到最佳的品质,计划人员根据公司未来3年的卷烟销售趋势和发展规划,结合各品牌烟叶配方和烟叶库存状况,并深入各烟叶产区进行调研,了解当年烟叶产量水平,制定出各产区烟叶采购需求计划。采购人员根据年度烟叶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不随意更改采购计划,避免采购配方中未使用烟叶而造成资产浪费损失。烟叶采购的实施范围包括:制定、调整采购标样及烟叶加工的相关标准,加强烟叶采购的标准控制等等。

(二)构建完善的烟叶采购质量监控机制

1、制定烟叶标样和加工标准

在进行烟叶采购之前,由卷烟工业企业根据已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联合公司内部质检部门、技术中心等部门共同就企业内部标准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公司内部烟叶标样及加工标准。特别注重标准制定的考察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因素、本公司卷烟的市场需求程度,并参照以往的标准,实施标准的制定。

2、加强采购过程质量监控

将烟叶质量的检验环节前移到烟叶采购过程中,强化烟叶基地的选择,严格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烟叶采购基地。烟叶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当的烟叶辨别能力,对采购基地的烟叶进行初步检验,再由质检人员对烟叶实施终检验,对于符合采购质量标准的烟叶严格予以保护,对于不符合相关采购标准的烟叶,坚决予以品质降级。另外,由卷烟企业联合加工企业共同设立检验组,一方面提高检验效率,另一方面避免检验结果产生争议。具体实施监打的打叶加工人员应当具有相当程度的烟叶专业知识,具体负责对打叶复烤工艺流程的质量监控,进一步深化质量监控程度。另外,建立选叶损耗指标,对采购数量进行监督,建立选叶降级指标,对采购质量进行监督;建立打叶投料数量与账面数量差异指标,对采购及挑选的数量进行监督;建立打叶在线踢出不合格烟叶数量指标,对采购质量进行监督,建立打叶出片率指标,对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另外,还应当合理安排烟叶的调运和存放,减少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毁损灭失的风险,特别是加强防止烟叶霉变方面的质量监控。

3、加强烟叶基地建设,确保烟叶质量

烟叶基地是烟叶质量控制的源头,只有在源头将烟叶质量控制做好了,才能够有效的确保烟叶的质量。烟叶采购人员应当加强与全国范围内烟叶基地的联系和合作,加强信息沟通,构建烟叶质量稳定控制制度,坚决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胆进行开拓性、创新性思维,着力提出解决烟叶基地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立稳定可靠地烟叶供应链,不断满足企业对烟叶质量、数量的要求。

(三)加强烟叶采购监督和绩效考核

卷烟企业应当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采购人员的自我约束和制度约束,减少烟叶采购过程中的不廉洁行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对于采购人员的离任还应当实施离任审计制度,公司法改部门及审计部门应当加强烟叶采购合同、打叶加工合同及烟叶运输合同的审核,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实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以更加严格、科学、负责的态度,提高烟叶采购人员的廉洁性。另外,可以预设部门联合采购机制,即烟叶采购人员必要时和相关部门一道进行烟叶采购、加工协议的谈判、签订,避免烟叶采购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如果在烟叶联合采购中发现存在不正之风、违反采购廉洁纪律的情况,应当坚决予以审查,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惩戒。加强烟叶采购绩效考核,烟叶采购质量与烟叶采购人员绩效密切挂钩,考核标准应当事前严格、科学制定,坚决实施。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应当具有适当的激烈性质,对于采购工作出色的人员应当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予以相应的奖励,考核标准应当具体量化到烟叶采购的具体指标上来。例如,合理确定采购合格率、打叶合格率等指标。

通过对相关责任人员全面的评估、考核,以考核结果为激励手段,有效提高烟叶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在烟叶采购中的应用是当前卷烟企业实施烟叶采购的基本模式。项目管理采购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烟叶采购总体计划、烟叶采购质量监控机制以及烟叶采购绩效考核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确保烟叶采购质量,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促进卷烟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浅论精益管理在烟叶商业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

篇4

【关键词】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支付;企业;应用

一、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与集中资金管理

1.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的优势分析

我们将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与分散招标采购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比较分析,并从中了解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的内涵及其相关优势:

(1)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具有更高的采购效率:对于集中招标采购模式而言,其采购效率相对较高,通过对规模效应进行有效的发挥来实现对于机构重叠现象的有效减少;而对于分散招标采购模式而言,其采购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分散性与无序性,因为缺乏有效的统一安排,使其采购渠道相对单一,效率也难以与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抗衡。

(2)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具有相对完善的约束机制:对于集中招标采购模式而言,由于所采购的规模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效投标人的数量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因此只有具备一套相对完善的约束机制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采购价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而在分散招标采购模式之下,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因此有效投标人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相应的约束机制也相对较低。

(3)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的组织结构相对合理健全:在分散采购模式之下,采购活动都是由企业的各个部分依据相应的招标程序独立进行的;而对于集中采购招标模式而言,企业中各个部分归集到一起,在同一的组织之下进行有序的招标,这种招标方式有利于集中企业所有力量。

(4)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之下招标人具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招标人而言,当他参与到招投标过程之中,必然会承担一定程度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在前期投标人主要对与招标人之间发生的交易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负责,主要有信息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拟定招标文件成本等方面。而在中标之后,投标人仍然会承担其他一系列的成本,例如启动生产线成本、生产单件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成本等。将分散招标采购模式与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比较来看,两者的固定成本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因此只有对生产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投标人的利益空间才会更大。因此在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之下,随着产量的逐渐增加单位成本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因此投标人会有更大的动力与积极性。

(5)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弥补了分散招标采购模式的部分漏洞:分散招标易导致企业各部门在类似项目的评标方法制订环节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问题。在招标的过程之中,可能存在着对招标对象描述不一、含糊不清的状况,难以对对象的真实特性以及相关要求进行有效的描述。而在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之下,有利于对项目的评标标准以及方法进行有效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分类,漏洞与错误出现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2.集中资金管理

对于集中资金管理而言,也可以将之称作为司库制度,这种制度是当前状况下国际上很多大型企业所采用的集团资金管理方式,在这一制度之下,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都是归集到集团的总部之中,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集团的整体优势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由此来实现对于资金的统一调剂、规划、分配、运用以及监控。企业集团之所以使用这种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控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由此来实现整个集团范围之内的资金整合与调控,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以及提高资金整体效益的目的。

二、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的有效集中

对于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有效集中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物流的集中以及信息流的集中。

1.物流的集中

一般情况之下,在对项目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前后,项目库存会发生较大程度上的变化。如果实在分散招标采购模式之下,中标单位往往会想早点交货拿到相关款项,有的项目再采购之后并没有对其进行使用,而是将之闲置在库房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库房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就会导致库房存在着大量的存货,集体采购的成本就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但如果是在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之下,都是统一组织对相关设备进行订购,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全局角度对交付顺序进行有效的优化,按照现行较为先进的“零库存”理念,可将大部分库存存于供应商处,按照实际需要,从而降低及时采购的机会成本。

2.信息流的集中

对于集中招标采购模式而言,招标机构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例如项目规格信息、数量信息、供应商信息、交货期信息、价格信息、供货范围信息备件信息、维修工具信息和消耗材料、提供设备备件及售后服务情况、技术服务和培训费、设备运转期的运转和维护费用等商务参数,容量/能力、经济性能(包括热耗、电耗、效率等)、可靠性、主要参数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寿命(包括易损件)、结构特点(含材质、配置)、运行特性、检修条件、制造质量等技术参数。而就信息标准化程度而言,因为投标的相关需求,设备供应商会根据现骨干规格进行统一填写,这样一来,信息标准化程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企业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与集中管理支付策略

1.对预算管理进行有效强化

(1)对预算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提高,确保预算编制在财务管理之中能够有效的发挥基础性作用。

(2)全员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当中去。对于部门预算编制来说,它主要建立在各个部门实际工作的基础之上,因此,仅仅依靠财务人员或者财务部门来完成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3)积极推进项目库管理建设。通过建立起一套针对性较强且系统化程度较高的常用项目历年实际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和评价体系,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滚动管理模式,可以对单位预算编制的效率以及准确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2.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有效创新

要想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有效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对集中招标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研究,并根据其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专门的岗位,并由此岗位上的相关人员来对集中支付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权负责。除此之外,还应当对集中支付的工作程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2)有效的调整具体账体系设置。这方面的工作应当将中心放在备用金的提取以及银行存款支付上。

(3)要弄清集中支付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两者之前的关系,其实,集中支付系统与会计核算并不是并列或者分级关系,而是前者独立于后者之外。然而,两者处理的事务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将会计核算指标控制与集中支付制度进行统一与对应,并对对账工作量进行有效的减少。

3.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有效提高

人才对任何组织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要想对财务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就必须培养出专业素养较强的管理人才。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其思想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并对其综合业务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与加强。对于集中支付来说,它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因此,操作员、计划编报员、审核人员、制单人员及会计主管人员都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熟悉的掌握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只有加强培训,对专业素养以及操作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才能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加强。

4.严格依据基本的建设程序办事

在相应的招标机构接到任务之时,首先需要对所招标的项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审核,看其是否符合相应的基本程度以及达到规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审核:①相应的招标项目是否已经到招标投标阶段;②是否已经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审批,审批程序是否已经完成;③资金方面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④此次招标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的要求。

5.进行对于有一定完整性以及规范性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对招标机构来说,具有一定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一般情况下,要想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需要符合以下的几个要求:①提高招标文件的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明确性;②所编制的招标文件能够对业主的意图进行充分的体现;③对相应的承包商进行优化选择,质量过硬、价格合理者优先;④如果招标文件的完整性存在欠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实施阶段的索赔或扯皮现象,高质量的招标文件能够尽量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与资金集中管理支付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与集中资金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支出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在物流与信息流方面的有效集中性。最后提出了企业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式与集中管理支付策略。

篇5

关键词:药品采购;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立;应用

近年来,医药市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药品更新及降价加快,信息计算的发展为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职称。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同时却大大降低了药品采购及管理的成本及风险,在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及收益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看病用药费用,可谓事半功倍。

一、药品采购,管理的现状

1、缺少具有医药管理和信息化利用的复合人才

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员从事医药工作,并在众多的培训院校和机构中获得了医药管理使用知识。但是管理的平均水平还有待遇提高,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化应用时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规划医药用品的管理内容,将采购信息、调用明细和零库存管理落到实处。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具备医药管理和信息化利用的复合人才较少,老一辈医药人员具有掌握信息操作能力差的特点,而年轻人员虽然能够熟练操作,但是对于医药的管理实践能力较差,从综合角度分析,制约了药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2、医药信息不明确不利于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医药采购与零库存在管理中,常常由于管理药品信息的不明确,构成了管理混乱的现象。并且在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使用中,较多医药公司并没有对医药信息进行真实记录,甚至是发生遗漏的现象,以保证医药企业自身的利益,那么在信息管理中心就出现了与客观实际不符的弊病,这给医药用品信息系统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缺少了实用价值。

二、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系统和数字库房模块医院现有的HIS系统,药品储存,仓储,配送,查询,汇总等基本管理功能。在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功能,更方便地使用数字库房模块,数字库房功能可以包含药品入库,药品的出库,盘点,库存信息,成本会计,药品的信息维护及查询,报表的生成与打印,自动生成采购计划。据病房和库房日常用药,医院HIS系统的实时性和使用的药物信息传递给数字库房库存,数字储藏室收到数据后,立即清查相应的药物清单,并自动生成药物详细表格。同时在统计数字库房药品出入库时间和使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医院的药品需求,且与预定的库存容量结合,自动生成药品采购任务,利用接口将结果发送到药品网上交易,此外该系统将分析根据药物库存情况,检查药物的进出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账户管理及成本核算,提醒药品结算并提供药品结算的相应条件。

2、药品网上交易模块该模块是原厂内部药品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功能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按使用对象分为医院和药品供应商。

3、信息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

(1)在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实时录入,能够实现软件的更新和自动检测功能,通过共享平台的使用,供应商和医院之间能够互相了解药品的使用信息,并在及时的供应中补充药品,不仅提高了不补给速率,还通过对药品信息的真实记录,提高了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另外,远方通过对药品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针对经营状况做出进一步的管理计划。

(2)基于库存和订货警告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合同。对于一些金额大,购买频繁,稳定的药品供应,我们预设了一定警戒线,倘若药品存量比警戒线低时,系统会自动生成采购订单的合约计划,省去了大部分情况之下药品供应商选择等麻烦的操作,以确保药品供应及时。

(3)信息化技术的自动分配功能的使用,促进了医药采购管理的高效率进行。通过对采购和使用医药信息的记录,将使用情况在信息交易平台中,在平台软件的自动分配中,就会与交易的供应商进行自动化掌握,依照之前设定的购买标准进行交易,替代人工的方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信息自动分配的功能也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体现,促进了医药用品的科学化管理应用。

4、对于供应商,主要有如下功能:

(1)采购订单处理当数字库房采购计划由不同的药品提供商拆分之后,通过系统具有的配送系统及交易平台接口,购买计划将被自动转换成采摘的订单配货,在给医院配货的同时,利用此系统可以向交易平台及时传送订单拣选情况及货物订单执行的及时信息,数字库房可以据此时刻跟踪相关订单信息。

(2)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药物的验收及数据的确认,自动完成入库医院的库存信息向有关药品提供商的提示。所有的药品提供商都可以能够利用此系统查看自己提供的药品在医院的及时使用情况,以便随时做好相应药物的供货准备,以避免断货现象。

(3)药品供应商向该系统提供自己各种药物的存量、实时价格、供应情况、双方财务的往来数据等重要信息,便于医院制定合理灵活的药品采购计划。

三、系统的运行效果

1、极大的减少了医院资金的占用,使医院的现金结构得到优化,现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药品零库存管理将医院的临床实际用药需求与药品采购计划结合起来,以临床药品需求为药品采购的基础,具有多次、少量的特点,使药品周转速度显著提高,使医院的资金极大的得到盘活和利用,药品占用的资金比例明显下降,为医院改善其他医疗条件提高了更多的资金。

2、极大的减少了药品降价给医院带来的损失,近年来,国家对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持续对加大投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政府管理部分已多次要求降低药价,如果医院库存大,那么损失就会相应的大,而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得医院可以及时了解药品的价格,加强了药品进价管理。

3、减少了药品的浪费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便于药品供应商及医院都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实际使用情况,供应商可以根据医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产能和库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药品的积压风险,以及造成药品过期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可使用而造成的浪费。

4、减少医院药房管理成本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使药房的药物存量明显减少,这样可以减少药房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医院的人力及电费等成本,增加了医院的效益。

结语: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竞争的加剧及成本意识的提高,各医院及药品提供商会不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本文在分析了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作用及其优势,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油;采购;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TE626.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形象地比喻:设备骑在几微米厚的油膜上运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关键就在于,就是设备的生命,由此提出了向要效益的口号,并且将油作为设备的一个部件与设备同时进行设计。如何为用油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也已成为油生产厂商的重要任务。因油种类繁多,用途面广,企业设备也是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来根据设备需求推荐合适的油。因此,用油方与供油方的密切合作,关键在于技术上的沟通。然而,双方的合作却因技术问题还存在诸多障碍,例如油品名称不统一,粘度牌号不一致,执行标准有差异,用油设备相关人员缺乏油品方面的知识,油品销售人员也不了解用油设备等。个别企业在油品采购和管理方面混乱,不能为设备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导致设备损坏。作者针对用油企业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注意事项和相关建议。

1 油的选购

[JP2]当前的油品牌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几乎每个用油企业都面临众多供油厂商的合作要求,特别是像冶金、电力等大型用油企业,更是各油供应厂商竞争的焦点。这种局面,一方面给油的选购工作带来了便利,使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令用户感到眼花缭乱,难以确定用哪种品牌。当前很多用油企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采购油,以下就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论述。

1.1 价格拼比法与频繁招标采购

用户采用招标采购法进油,往往是谁的报价低就用谁的。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低油采购成本,但却给后期带来了一定隐患。有的厂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可以将价位定得很低,甚至低于成本,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抓住用户,占领市场,开始可以赔钱供油,以后再寻找机会提价。更有个别用户,为了有利可图,在质量上大打折扣,将劣质油品供给用户,给用油单位的设备带来危害。为防止供油方提价,有的用油企业则采取了年年招标的办法,用油品牌频繁更换,这样做虽然可以抑制油品涨价,但不同品牌的油不一定能混合使用。有的供油厂商为了占领市场,虽长期低价销售,但为了保本也有可能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打折扣,同样会给用油设备造成危害。

1.2 长期固定使用个别厂家的产品

有的用户当初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了用油品牌,而且一经确定,就不再改变,长年由一到两家厂商供油,甚至有的企业还将某品牌油品的使用纳入到认证范畴。用户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信赖,如国外大型石油公司产品及国内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产品等;②设备生产厂家指定用油,声称如果不用他们提供的油品,设备出现问题概不负责,致使用户不敢改换其他品牌产品;③当用户使用了某品牌产品,而且未出现问题,就对此信赖,不愿再改用其他品牌。

目前许多大型用油企业都是这样,这样做虽然可靠性好,但一点都不能变动也不是最佳做法,也有[CM(81.4mm]以下几方面的弊端:①渠道太少容易受制于供油厂商,有时会被迫接受对方提出的条件;②一旦对方供不上油,而又不敢用其他厂生产的油替代,就会影响用油方的生产;③一旦对供油方形成依赖,供油方也会因竞争压力减小而降低服务质量。

1.3 建立公平合理的选购机制

油产品的采购,首先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在此前提下对众多的油生产厂商,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招标采购的方法选取合作伙伴,运作方式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竞标单位提供有关介绍材料

要求各竞标单位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如ISO 9001认证)证书、产品的各项认证材料(如国内外权威部门的认证、国家知名品牌证书、国家免检证书、其他企业的使用证明等)、企业的性质(如国营、民营、外企或合资等)和企业业绩等。

(2)掌握供油企业的性质及特点

油生产销售企业的性质即国有企业、外企或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目前主要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代表,品牌分别为“昆仑”和“长城”。这两大企业的特点是基础油原料自产,以车用油和常规工业油为主,技术实力强大,价位适中。外企主要有美孚和壳牌等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特点是知名度较高,产品种类齐全,经营手段灵活,但价位往往较高。民营企业在国内非常多,但大多是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基础油原料和添加剂都需要外购,在常规用油领域依靠经营手段灵活和低价位与对手竞争,但在用量少、种类杂、而且是大型国企所没有的特殊用油领域,如金属加工用油和脂类等,可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

(3)了解供货渠道

供货一般为厂家直供和中间商提供两条途径,像中国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直供用户都为用油量大的大型企业,如冶金、电力和汽车制造等用油大户,也被称为OEM用户,而且是长期合作,其他用户则依靠中间经销商提供服务。对于用油企业,如果是经销商投标,应要求他们提供油生产厂家的经营授权证书,而且应该由生产厂家派人来协助投标。

(4)打破指定用油的禁锢

市面销售的油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设备的使用要求,油的选用不应该由设备制造厂家指定,而且设备制造厂家所指定的油品,往往是一些关系厂商的产品,并不见得能专门适用,质量也不一定就好。如果设备制造企业也想提供用油,就应该参加用户的招标,而不能作为给用户提供设备的附加条件,用户在采购设备时也有权拒绝这种条件。

(5)综合评价竞标单位,确定合作目标

用油单位可根据竞标单位的企业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前景、产品报价及服务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价,或者进行打分评比,择优确定。对于生产规模庞大、技术实力雄厚、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可优先考虑。

如果用户用油品种少,一家厂商就可以全部提供的,就可以确定一个主要供货厂商,但最好再选择另外一家作为替补。如果用户的用油品种较多,一个厂家难以全部提供,就可以根据各个厂家的拳头产品,选择多个厂家供货。对于用量较大的常用油品,如车用油、齿轮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最好选择像中国石油或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提供,对于用量少、品种特别,而且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所没有的产品,可选择中小型企业或外企提供,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6)对供应厂商实行定期考核

供油单位一旦确定,就应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要求对方做到供货及时,产品保质保量,一旦有质量问题要及时退换,如果油品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供油方必须及时派人前来解决。另外,供油厂家还应该有能力为用户的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油知识讲座或技术培训。如果供油单位的服务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可考虑更换。

2 油产品的验收

油生产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使用单位也要做好质量把关工作,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设备。在油产品的命名、分类、质量执行标准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双方要达成共识。

2.1 油产品的命名与分类方法

采购油必须要确定所需产品的种类,油种类繁多,可根据用途及性能对其进行分类。方法曾采用过多种,现在都趋于统一,参照国际标准ISO 6743标准制定出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7631,如表1所示,但还有一些用户,仍沿用原来的方法,造成油品名称不一致,为避免出现分歧,双方都应该执行这一标准。由表1可见,剂产品的名称组合形式为:类别(L)-品种(如AN、CKD)-数值(粘度级别),如L-AN32全损耗系统用油、L-CKD320重负荷闭式工业齿轮油等。但有时省略“L-”,直接用如TSA32,HM46等方式命名。

油产品的命名,同时也表明了产品的质量级别和使用条件,部分常用工业油品的名称及使用条件如表2所示。车用内燃机油的命名则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方法,通常省略表1中的字母“L-”和“E”,汽油机油的表示以字母“S”为首,柴油机油以“C”为首,后面跟随其他字母表示质量级别,如SE、SF、SG、SH、SJ、SL汽油机油和CC、CD、CF-4、CH-4柴油机油,质量级别依次提高。汽油机油中的SA和SB,柴油机油中的CA和CB,现在都已被淘汰,不再使用。我国曾经用EQ或Q表示汽油机油,如QC、QD或EQC、EQD,分别对应SC和SD,已不再使用。车辆齿轮油按我国的分类方法分为CLC、CLD和CLE,对应API的GL-3、GL-4和GL-5,分别表示轻负荷、中负荷和重负荷,现在都采用API的分类法表示。车辆齿轮油曾经还有过18号双曲线齿轮油和22号双曲线齿轮油,现在都已被淘汰,GL-3也已趋于淘汰,目前以GL-4和GL-5为主。有时GL-4又被称为普通车辆齿轮油,GL-5被称为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油的粘度分类也很重要,每种油产品都有若干不同的粘度级别。工业油的粘度级别均采用ISO国际标准40 ℃运动粘度划分,如表3所示,以中间值作为粘度等级号。任何粘度级别都有一个粘度范围,是中间值的0.9倍到1.1倍之间。

我国还曾经采用过前苏联的50 ℃运动粘度划分法,现在仍有一些用油企业沿用该法,还有部分油品,如低凝车用液压油和低凝工业齿轮油等,仍保留该法划分。表4列出了两种粘度级别的对照,便于用油时转换。

由表4可见,粘度级别越高,两者间的差值就越大。同时还可以看出,两者都有7、10和150三个牌号,遇到这三个牌号时一定要弄清是哪种粘度。

车用油都使用100 ℃运动粘度,但粘度级别则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方法划分,如发动机油根据最高环境使用温度分为30、40和50等。车用油还有冬用单级、夏用单级和冬夏通用多级(复级)之分,现在只有夏用单级和冬夏通用多级产品,冬用单级油已被多级油替代,车用油粘度级别所适用的温度范围如表5所示。

在有些油产品说明书中,工业油的粘度牌号前冠以“VG”,是粘度级别的英文缩写,如VG 32、VG 46等,还有在前面加上N,如N32、N46等;车用油一般是在粘度牌号前加上“SAE”,如SAE 30、SAE 40等。有些油品原来用100 ℃运动粘度划分级别,现在都改用40 ℃运动粘度或其他标准划分,如表6所示。还有一些高粘度油品,如开式齿轮油,[JP2]粘度牌号都是100 ℃运动粘度。因此,油在订货、进货时,必须确定产品的种类和粘度牌号,供求双方要在产品名称上保持一致,避免因名称差异而造成误会。产品的名称主要看代号,例如抗磨液压油,用L-HM或HM为代号,在产品名称中必须有“HM”字样。只要有此字样,就能确定产品是抗磨液压油而不是其他油品,油品名称代号前的“L-”可以省略,但“L-”后的字母组合必须完整,不能有误。

还有汽轮机油,只要是TSA,就表明是抗氧防锈型产品,其他名称是全称还是简称都无关紧要。还有用户仍将汽轮机油称为透平油,但不知透平就是汽轮机的音译。在粘度牌号方面,仍有用户在沿用50 ℃运动粘度划分的老牌号,如20号、30号、40号机械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都可以根据表4转换成现在使用的40 ℃粘度牌号。还有用户仍习惯用13号压缩机油、19号压缩机油、24号汽缸油和38号汽缸油等名称,应当按照表6转化为现在的名称。

2.2 油的检测与质量执行标准

油到货,当确认产品种类和粘度牌号无误时,就开始验货。产品应该有供应方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并注明产品的质量标准代号,然后采样做有关检测进行对照。采样应该按标准方法GB/T 4756进行操作,对于罐装散油,要使用专门的采样器,分别对罐内上层、中层和下层取样,然后混合均匀送检;对于桶装产品,应注意桶上的生产批号,可根据生产批号向生产厂家索要合格证,然后选取一桶进行抽检,取样用专用采样管,也是分别从桶内的上、中、下三层抽取,在采样瓶内混合均匀后送检。如果一次购进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批号,最好在每个批号中都抽取一桶。采样管每次使用后都要用汽油或石油醚洗净、晾干,如果是变压器油,采样管或采样器必须专用。

取样首先观察油品的外观,看是否透明、是否是油本色,有无明显的杂质和水分等。如果感觉异常要立即通知供货方派人查看,并做出合理解释。油品的检测项目较多,供货方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做全部的项目,但用油方不一定全做,可选做一些主要项目,但无论什么项目,双方采用的方法必须一致。产品的检测方法标准主要是国家标准(代号GB)和行业标准(石化行业标准代号为SH,石油行业标准代号为SY),用油方一般只选择如表7所示的一些常用国家标准方法即可。

一般情况,首先要做的项目就是粘度,以确定产品的粘度是否在该粘度级别所规定的范围内(如表3所示),如果超出范围,还有其他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就不能接收。但对于杂质和水分,需要双方沟通商定。虽然油在出厂时这两项可以是“无”,而且标准也要求是“无”,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混入微量的杂质和水分。如果用户检测出这两项为“有”,一般先不要急于退换,要让供油方的技术人员来查看,看能否影响使用,如果确实含量较多可退换,但如果量很小,不影响使用,就不必退换。例如有过滤设备,能够除去杂质,或者有的油品,如汽轮机油,在使用中本身就与水接触,含有微量的水也无关紧要,只要确保抗乳化性合格即可。对于液压油或汽轮机油,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对其清洁度有严格的要求,如有的对其NAS颗粒度等级要求不大于4,而新油都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有的用户为使油品能够达到这一要求,采取强化过滤的手段。然而,清洁度通常是对在用油要求而言的,是要求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金属屑或其他颗粒直经要尽可能地小,不超过油膜的厚度,由此可大幅度地延长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而新油中一些大颗粒的物质往往是添加剂颗粒,不会对运动部件造成磨损,如果强化过滤,会将部分添加剂滤去,使油品的性能降低。因此,新油经过滤处理,使杂质含量为“无”,尽管颗粒度还未达到要求,也是可以使用的。而且在使用中,随着设备的磨合作用和不断地过滤,颗粒度也会逐步变小。

因油产品种类众多,所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石油或石化行业标准及石油、石化行业的企业标准,对于质量有国家标准的产品,如闭式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TSA汽轮机油等,双方都应该执行国家标准,而仍有部分企业还沿用原来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使得一些质量指标要求出现差异,如普通液压油和汽轮机油,对酸值有最高要求(不大于0.05 mgKOH/g),但现在的HL、HM液压油和TSA汽轮机油等,都属于抗氧防锈型产品,添加有烯基丁二酸类防锈剂,使产品酸值有所提高,但性能有了更大改进,因此在质量标准中无酸值要求。对于质量非国家标准的产品,如果用油企业对油品的性能无特殊需求,就执行最新的石油、石化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果用户对产品性能有特殊要求,所需产品的质量标准应由双方协商制订。粘度指数也是油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但有些油品,如CKB和CKC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等,粘度指数的标准要求与所用原料有关,虽然标准要求不小于90,但标准中还规定,如果使用中等粘度指数的基础油MVI,如中间基基础油,允许粘度指数不小于70。中国石油的大庆和大连油生产厂所用原料为石蜡基基础油,上述产品的粘度指数应该不小于90,而兰州、独山子和克拉玛依生产厂因所用基础油粘度指数低,产品的粘度指数可以不小于70。如果用户发现产品粘度指数不到90,可向供应方询问所用原料的特点和性质。

3 油产品的使用

当产品验收合格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油品在注入设备之前,仍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把关,注意每桶油的外观,一旦发现某桶油品的外观明显有较多的杂质或水分,就不可加入,并要求供货方退换。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混入少量杂质,建议用户在加入用油设备前再次过滤,特别是变压器油,在使用前必须减压过滤,以进一步除去其中的杂质和微量水分。油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同时要确保用油环境干净,避免油品被污染。

3.1 油的使用寿命

油在使用过程中,油品会发生氧化变质而逐渐失效,同时也会被外界污染,因此使用到一定期限后就需要更换。车用油一般根据行驶里程,而且是全部换出废油而加入新油,但工业油的使用期限较长,换油期限与用油条件有关,一般情况是长年使用,直到设备检修时更换,有的油品几乎与设备同寿命。

3.2 油品的在线监测

由于工业油品的使用期限较长,油品的变质程度与用油环境密切相关,各用油企业的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很难确定具体换油期限。目前有不少相关人员提出了用油的在线监测,甚至有单位推出了快速检测仪器,但油品的变质是综合性的,很难凭一项指标判定,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定期采样化验,根据油品的粘度变化、酸值增长幅度以及杂质、水分含量等因素判定是否应该更换,这项工作可由供油方承担或协助完成。另外,通过对使用油品中铁和铜等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可以判断设备运动部件的磨损状况,一旦金属含量偏高,就有可能发生异常磨损。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油品要停止使用或检查设备。(1)油品乳化严重,分水困难,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冶金行业与水接触的设备。(2)油品的泡沫持续增多。一般情况油品在使用中因回流、搅动难免会产生泡沫,如果泡沫量稳定、且不会进入油道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泡沫持续增多就需要向供油方反应,要求对方处理解决。另外,油品粘度较高、并且油温偏低时,也会产生泡沫,通过调控油温就可以消除。(3)油品外观、颜色发生异常变化,有可能受到污染。

3.3 油品的混兑试验

车用油一般是一次性更换,不同品牌油品混合使用的情况较少。但工业油是长期使用,只是在平时经常加注,以补充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如果要改换用油品牌,一次全部更换对很多用户来讲是难以做到的,只能通过后期不断地补加来逐步替代原来的油,这势必涉及到不同品牌油品的混合使用问题。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品,因配方不同,混合使用时有可能出现沉淀、发生效果下降的情况,为确保不出现问题,在新品牌油品加入设备前应做油品混兑试验,这项工作一般由新品牌油品的供应方承担,并提供试验报告,确认经混兑试验没有问题时才能加入。

4 油的科学管理

4.1 运输

油按包装形式可分为散油和包装油,散油的批量较大,运输使用槽车或者是管线,变压器油的运输必须使用专门的槽车。使用槽车运输,要注意防雨、防漏、防污染。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中转环节,避免污染物在中转过程的混入,应实行跟踪检测,确保油品从出厂到使用质量合格。包装油可以做到从出厂到使用保质保量,受中转环节影响小,但包装油的运输应注意避免包装桶的挤压变形和破损,造成漏油和污染。油的损耗处理执行国家标准GB 11085-1989。

4.2 储存

散装油一般是罐储,储存罐应注意防雨,采样口用过后要及时盖好,储存罐必须有呼吸阀,而且要确保畅通。对于成品油,特别是变压器油,应该专罐专用,如果变化储存油品应该仔细清罐。对于包装油的贮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在储运过程中要防水、防尘,密封保存。长期储存应在室内避光存放,避免暴晒引起变质;② 大包装在开启使用后,剩余的油要密封存放,并尽快在短期内用完,开启后存放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③ 产品要分批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标记,以免错取错用;④ 大桶包装应在室内避雨存放,以免水分进入。如果因条件限制不得不在室外露天存放时,大桶应该倾斜一定的角度存放(约45度),而且桶盖和气孔应在同一水平线上;⑤ 包装桶存放不宜堆放过高,以防最下层被压破裂,一般大桶和中桶包装不超过4层,小桶包装不超过6层,取用时要注意轻取轻放,避免碰撞变形;⑥ 库房内的存放位置应经常倒换,做到先进的油先用,避免不便取用的位置成为死角,使那里的油长期存放得不到使用;⑦ 在开启使用前,一定要将桶口周围的灰尘和杂质擦干净,以免这些东西混入油中造成污染;⑧ 使用时应注意生产日期,如果存放时间过长(2年以上),应取样检测,确认合格才能使用;⑨ 如果产品明显发浑、有悬浮物或桶底有沉淀物,应避免使用。

4.3 安全注意事项

油闪点较高,大部分高于180 ℃,不属于易燃物品,在防火方面无特殊要求。但在储存和使用中也要避免与明火接触,而且防火设施应该具备,如砂箱、防火毡和灭火器等。

大部分油有一定的毒性,切忌进入眼、鼻、口中,如果溅到皮肤上要立即清洗。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泄露,也不可随意乱排放。

参考文献:

[1] 王先会.新编油品选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设备管理、设备与液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ERP;采购;信息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电网发展进入了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司发展进入了以“三集五大”为特征的新时期,信息化是“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实施“五大”体系建设的同时,需同步开展信息化支撑“五大”体系建设工作,ERP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采购管理与其他相关模块关系

Oracle Application是一个集成的ERP系统。采购模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库存模块、应付模块、总帐模块、项目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人力资源模块、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相互关联和数据往来关系。

图1 采购管理与其它模块关系图

二、采购模块与其它模块业务关系说明

采购模块与应付模块:供应商开票后,在应付模块中录入发票并与采购订单、接收数量、发票数量进行匹配;

采购模块与库存模块:供应商货到后,在库存模块对该采购订单进行接收、以及退货管理,在库存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库存计划自动生成物料采购申请。

采购模块与总帐模块:采购模块业务产生的相应会计科目,将自动过帐到总帐;采购与总帐共享会计期间。

采购模块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关系:采购模块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组织管理设定的部门及职位、职务来设定采购的审批层次及其审批权限。

采购模块与项目管理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可以直接输入项目信息,在费用类物料采购接收后费用直接计入项目支出。

采购模块与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中如果采购行类型为外协服务,可以直接挂接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的工单信息,在采购接收后费用计入工单费用;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也可以直接把外协采购信息直接导入到采购申请中,生成外协服务申请单。

采购模块与固定资产模块的关系:固定资产的采购通过ORACLE采购管理模块进行采购,在采购时借方科目取中转会计科目,录入发票后匹配采购订单,数据自动传入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三、采购模块实施概述

采购模块业务范围:供应商管理、物资需求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策略管理、采购执行管理等。

1.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管理

公司对物资需求实行统一汇总,由物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物资计划包括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招标计划、物资合同付款计划。

要求各业务部门在第一时间将物资需求体现到系统中:

基建项目:初设审查后,由设计院按物资需求模板提供物资需求,由基建处确认后导入。

非基建项目:在年度综合计划下达后,由专业管理部门按模板整理后导入或录入。

非项目:由需求部门录入物资需求计划。

2.采购计划管理

(1)所有物资需求由物资部门统一汇总,汇总后如需要利库就先进行利库,最终统一由物资部门生成批准状态的采购申请。非集中管理部分由基层物资部门提交基层发策处进行采购分配;集中管理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统一上报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进行采购分配。

1)对非集中采购部分由基层单位的物资部门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对集中采购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基层服务类采购计划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非项目需求部门在系统中直接录入采购申请并审批,并统一报到基层发策处。

3.采购申请分配管理

所有的采购申请在创建审批后,进入到采购分配:基层单位发策处主要负责基层单位服务类采购申请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非集中部分的物资采购申请分配。

网公司招投标中心主要负责网公司所有采购申请的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集中部分的采购申请分配工作。

基层单位发策处可以将非集中的采购申请修改为集中,但不可以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也不能将签订方式为“分签”的修改为“统签”。

招标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采购, 并确定非集中的采购方式、合同签订方式及采购执行部门。

4.组织采购

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及基层发策处负责组织采购,进行询报价、招投标等工作。

5.采购执行管理

物资类采购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两级物资部门负责:基层物资部门录入自行采购以及统谈分签的订单,网公司物资公司录入统谈统签的采购订单。基层物资部门负责对送货到基层单位仓库和现场的物资(包括自行采购、统谈分签以及统谈统签的合同)在系统中进行到货确认或直发现场并打印接收单/入库单。对于统谈统签的合同,基层物资公司需要每月定期(在基层单位库存月结完成后的几个工作日内)把当月所发生采购接收方验收单及接收单/入库单等传递到网公司物资公司。统谈分签以及基层单位自行采购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基层单位负责填写和提交;统谈统签到货基层单位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网公司负责填写和提交。服务类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及非项目需求部门自行负责。

参考文献

[1]卢工,孙宏志.浅谈ERP在山东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上的实施和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8(2):63-67.

篇8

关键词:人事管理;素质模型;构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20 -03

一、素质及素质模型

“素质”一词最初来源于生理学概念,在《辞海》中“素质”的定义为:人生理上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不同学科和不同社会领域中对“素质”的解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归结于一点,即人的素质是以其先天性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在后天形成发展起来并保持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的集合,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类。在学术研究领域和企业管理中,素质又被定义为“胜任力”或“能力”。

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用行为方式来定义、描述员工完成特定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品质,即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其中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特征和知识与技能水平。素质模型明确了员工胜任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以保证获取高绩效的关键素质,是企业员工产生优秀绩效的内在驱动力,并对企业的成功产生至为关键的影响。

素质模型显示了素质与高效率的内在相关性,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具有动态性的组织特色。1989年,麦克利兰通过观察从事某项工作的高绩效人员的行为及其结果,发掘提炼了二十一项通用素质要素,构成了最原始素质词典,包括目标与行动族、帮助与服务族、管理族、认知族、影响力族、自我概念族共六大类。

素质模型与素质定义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即素质是针对个人的,具有个体特征;而素质模型是针对组织或团体的,具有总体特征。素质模型在国内的提法很多,有能力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等,本文统一称为素质模型。

二、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一)构建思路

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主要应用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理论。根据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模型自下而上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技能和知识等五个部分。知识和技能在冰山上,是表象的素质特征;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在冰山下,是潜在的素质特征。因此,我们将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模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和技能类素质特征,指人事管理干部在人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专业能力展现,我们把它定义为专业能力素质模型,是传统的素质特征;另一部分是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类素质特征,与人事管理专业无关,如主动性、人际沟通、服务意识等,但却是影响人事管理干部绩效高低的关键,我们把它定义为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二)构建方法

1. 专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是识别人事管理干部的工作流程。我们充分应用国网公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成果开展流程识别工作,保留重要、关键、发生频率高、体现人事管理干部日常主要工作的核心业务流程。

二是专家研讨会推导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在核心业务流程、核心业务环节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流程的相同业务环节进行合并,进一步归纳整理关键工作任务。

三是采用演绎法推导专业能力素质模型。针对每类工作的关键工作任务,采用演绎法,推导出完成关键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形成人事管理干部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2. 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是采用头脑风暴法。借鉴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原理,运用胜任力词典,基于人事管理干部的关键工作任务进行头脑风暴,筛选出相对全面、针对性强的胜任力特征。

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并通过微信、QQ等渠道,组织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提炼人事管理干部的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三是采用案例法和访谈法。针对问卷调查提炼出的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以网络的优秀人事管理干部的先进事迹为主,访谈资深人事管理干部为辅,寻找真实人物案例,进一步验证与完善素质模型,最终形成包含关键胜任力定义、行为指标与典型案例等三方面要素的人事管理干部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体系。

三、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体系的内容

(一)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人事管理干部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应掌握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培训管理、档案管理、其他知识等六个知识模块,具备识人、选人、用人、育人四个核心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岗位分析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岗位分析方法与技术,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关键事件法、参与法、工作日志法等;掌握工作岗位设计,岗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内容和基本方法,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流程制定领导机构编制;掌握人才招聘需求分析方法,以及内外部人才招聘的主要方法;掌握中央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选人用人政策,能熟练制定干部公开选拔方案。

2.人才测评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人事测评技术,特别是掌握面试、履历分析、公文筐测试法、职业心理测试等基本原理、应用程序、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能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干部胜任力分析评价;掌握干部民主测评方法,绩效考评方法和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能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与考核工作,具备较好的识人察人和选贤任能的能力。

3.人岗匹配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和职业生涯路径设计方法,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开展干部德才和个性特质分析,组织制定干部调整方案和开展调整工作,具备较好的用人参谋能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实现人岗匹配,促进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4.培训管理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绩效分析法、观察法、胜任能力分析法、访谈法、关键事件法、专项测评法等;掌握培训体系设计方法,能根据培训需求提出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掌握干部培训组织与实施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培训效果评估技术,具备较好干部的培训策划和组织能力,提高人事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档案管理

人事管理干部能了解掌握档案管理学基本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文献检索、电子文件管理等基本知识,以及国家档案法、国家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法律、规章,具备人事档案的收集、检索、鉴定、整理、开发和服务能力,能独立从事人事档案管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6.其他知识

人事管理干部能理解掌握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电力基本知识、公文写作知识、人事及相关政策法规、计算机运用操作等知识,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政策领悟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以及危机管理能力,能独立组织相关会议,进行公文写作和有效沟通。

(二)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体系主要包括:

1.胜任力

责任心。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热情,勇于承担工作职责;克服个人或家庭等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做事深思熟虑,追求卓越,能够额外付出努力。

细心。人事管理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关注工作中的重要细节,能发现工作中的错误、疏忽,对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多遍核实,对各项任务的结果进行详细考虑。

正直。人事管理干部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能为正确的事情据理力争,能不受环境影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坚持按自己的价值观做事。

遵守规则。人事管理干部熟悉各种人事管理规则,诚实守信,自觉按规则办事,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也不会违反规则,同时能督促他人遵守规则。

2.重要胜任力

积极的心态。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乐观自信,信念坚定,具有奉献精神,能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制定计划去尝试达成目标,对一切保持高度的兴趣。

公平。人事管理干部在工作中注重人际间的公平,处事标准或原则不因人而异。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不给家人或个别人特殊的待遇。

组织承诺。人事管理干部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活动,放弃个人或专业的利益。具有合作精神,愿意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大局观。人事管理干部能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能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基于整体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

(三)素质模型的内在关系

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联系本文提出的人事管理干部素质模型,与提出的四个方面要求存在一定逻辑和内涵上的对应关系:“讲政治、重公道、作风好”属于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业务精”属于专业能力素质模型。

讲政治,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组织工作纪律,能顾全大局,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帮助他人完成任务,有为组织发展做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和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对应于遵守规则、大局观、组织承诺等三个胜任特征。

重公道,就是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恂私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敢于亮剑,心胸坦荡,勇于接受监督,是人事管理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对应于正直、公平等两个胜任特征。

作风好,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永远把工作摆在第一,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个人或家庭利益,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自我,不惜个人的额外付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对应于责任心、细心、积极心态等三个胜任特征。

四、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能力素质模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企业战略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紧密连接,避免脱节。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其中,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广泛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干部的招聘选拔、教育培训、考核激励、职位管理和职业发展等,从而促进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一)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甄选任用

在人事管理干部的甄选过程中,可以主动应用素质模型,如人事管理干部的内部选拔、外部招聘、岗位轮换、后备人才梯队、人才测评实施等各环节,都可以依据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来确定其素质标准和测评手段,这既可以为人事管理干部甄选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提高人事管理干部甄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

可以依据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来确定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这是确定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目标与提高人事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这不仅可以降低教育培训的成本,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而且能够激发人事管理干部的内在素质提升的愿望,从而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三)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考核激励

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建立人事管理干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让人事管理干部了解其能力素质构成现状及与其任职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绩效改进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激励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人事管理干部与岗位的匹配度,企业也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源投资收益。

(四)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干部的职位管理

企业如果构建了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模型体系,可以直接应用到人事管理干部职位说明书的任职资格要求中,比如,人事管理干部为了履行好岗位职责,需要哪些素质能力,各项素质等级分别需要几级等,都可以一一列出来,这样企业对人事干部的任职资格要求也就更加明确、具体了。

(五)可以用于指导人事管理干部的职业发展

员工素质模型以能力为基础,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标杆。人事管理干部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帮助人事管理干部规划职业发展确立基点和路径,推动人事管理干部按照组织要求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五、结语

总之,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模型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和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两个模块,而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包含岗位分析、人才测评、人岗匹配、培训管理、档案管理、其他知识等六个方面,非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包含责任心、细心、正直、遵守规则、积极心态、公平、组织承诺、大局观等八个方面。构建干部人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对于完善人事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促进人事管理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素质模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07).

[2]崔英辉.浅议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石油政工研究,2014,(03).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 消防部队 构建与应用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我国的管理会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管理会计是以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主要包括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目标、控制过程、考核评价业绩。最初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多,目前逐步被政府、事业单位等借鉴和使用。

随着部队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职能已不仅是管好钱用好钱的问题,更需要运用管理会计的科学方法,发挥决策与控制的作用。不仅能事后反映,更重要的是能对未来的管理提出多种方案和预测效果,帮助管理者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做出决策。目前,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部队财务管理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尚处于前期的摸索阶段。

二、消防部队财务管理运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的职能,一是成本核算和提供管理信息,通过业务经营、流程、作业分析等,进行相关成本计算,收集并提供各种管理信息,从而支持管理决策与控制。二是实施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明确长期目标与战略组织结构与流程调整任务设定实施控制业绩评价等几个环节。目前,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采用事后记账的核算方式,其缺点是无法为部队的未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对象和事件,如何合理充分地运用管理会计进行财务规划、财务预测、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是部队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而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的预测方法,若能合理有效地履行其管理职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在众多的可选方案中选出最优项,为部队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进而为其发展制定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三、管理会计在部队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一)经费投向和投量的准确决策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消防部队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及资源配置逐渐脱离指令化、实物化,向市场化、货币化转变。部队财务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充分合理地履行管理职能,使有限的资金增值,有效合法地规避财务风险等,是我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消防部队这种特殊的非盈利组织,在财务管理中,我们一般可采用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进行决策分析;使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对风险和报酬做出科学的量化数据比较;以现金净流量内含报酬率等数据作为评价绩效的指标;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形成财务风险相对分散而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投资组合。这样才能为部队在经费的投向和投量上提供一个比较精准的决策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并预测出各种方案的收益或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的情况,便于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消防部队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部队整体事业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管理为部队实施战略目标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预算管理,部队可以明确奋斗目标,激发管理动力,增强管理适应能力,确保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战略管理的实施。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积极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

(三)责任中心的充分落实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控制,它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重心,通过部门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通过对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并对责任主体的业绩进行考核。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来实现部队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以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的目标。

四、在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构建管理会计的几个方面

(一)结合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管理会计借鉴于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并不适应我国国情。目前管理会计在政府等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财务管理局限于预算会计的管理方法,缺乏实践指导性,管理会计在政府等单位的推广应用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消防部队这样的非营利组织。在会计实践活动中,我们亟待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消防部队实际的管理会计发展体系及理论研究。在组织方面,要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服务,创办消防部队的专业性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活动,并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在消防部队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创造运用管理会计的良好环境

管理会计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其设计与运用,必须以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体制背景为指导。要结合消防部队的实际情况,建立消防部队管理会计制度,可以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快速履行工作职责。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为消防部队内部提供治理服务,消防部队自身的特点和状况也影响到管理会计的运用。管理会计处于一个消防部队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消防部队的管理者应更新观念,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才能达到高效的决策分析和管理控制的效果。

(三)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使管理会计适应我国消防部队情况并发挥作用,要提倡理论研究的现实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培养适应国情的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并充实到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当中。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会计师队伍,才能架起管理会计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首先,要建立管理会计组织,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并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学习,提高应用管理会计的积极性。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的再教育,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政策、知识的培训,加强知识的更新,保证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化,使管理会计在实际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 应用型人才 实验室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77-02

现在许多高校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刚到企业工作时最大的感受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因所需用到的专业知识之广泛与综合,所处工作环境之复杂与不确定性,发现在校期间所学各专业的原理、公式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难以套用,这就暴露出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无所适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需要设计、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应用型人才,这就使得高等学校特别是非研究性的地方高等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食品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充分施展实践环节的第一“战场”就是实验室。通过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实践培养可以加强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等[1-2]。因此,基于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构建是非研究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长远的应用前景。

1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我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为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够用的基础理论前提下,注重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基础够用,同时具备一种专业性的“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

这种“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指在大学初期通过开设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拥有较宽的知识层面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后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娴熟的专业操作能力,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竞争持有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

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实验课教学、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均开设有不同的实验课程,以往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往往表现为被动、缺乏积极性等状态,致使实践环节所能达到的效力不为突出,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应用型的人才,研究形成以“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下的实验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验教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巩固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4]。绥化学院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上始终遵循“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逐渐减少单一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学实验等基础理论实验课程,这些实验的开设均是由专业的化学教师或物理教师承担,目的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在拥有基本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基础专业理论实验的学习,主要包括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化学实验及食品微生物实验,这些实验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将企业里对产品的常检指标融入其中,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食品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等。学习完基础理论实验课程后,就进入了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如乳制品加工与检验实验、畜产品加工与检验实验、粮油加工与检验实验、果蔬贮藏运销学实验等,这些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同时始终贯穿四个能力的培养。每个实验均能很好的锻炼操作能力,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中,加入了如营销、讨论等多种环节。因为后期的专业实验,主要是以生产产品为主,这和企业生产产品相类似。我们在实验开展中,将3~5个同学分成一组,给他们分发实验原料、实验器具等,由他们组成一个小的企业,进行加工生产、进行组间销售,最后组内讨论,总结实验的成败,这不仅更好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锻炼了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体系的研究

开放性实验作为食品专业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为导向,构建多模式、立体化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

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现在很多企业在学生找工作面试环节均比较看重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因为只有熟练与准确的基本操作,才能使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因此,食品专业的验证性实验通常是放在正常实验教学范围内,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实验教师可以全程指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课程结束后,还想加强训练的同学可以向实验室主任提出申请,在适合的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

对于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自行制订实验方案,自主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只做方案评审及方法指导,不对实验进行具体讲解。这类实验的开放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交往的能力。对于研究型开放实验,实验项目的选择主要是学生对当地食品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开发新的产品、发明简便快速的检测技术等,这样学生通过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再加上亲自实践可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同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向企业推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还锻炼了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

实验室的开放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及仪器利用率,培养了学生实验热情,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互相交往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企业的反馈,我院毕业的学生工作后,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基本功深受单位的好评。

4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操作的考核研究

为更好的使学生领会“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的内涵,每学期我院坚持开展实验操作考核,该考核是实验质量保证的有力措施,通常我们将每学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各类项目先由任课教师做出每个实验的考核细则,具体到如溶液的配制这样细小的环节也会有相应的考核分数,以便考核教师客观、公平、公正的给出相应的成绩。学生随机抽取考题进行考核,单人单组,提前由实验员将所需的材料、药品准备好,由各实验分室负责完成。学生在做中学,考中做,这样进一步督促学生在平时操作实践过程中,要多思、多想、多记。同时这样的考核均有一定的学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调动做实验的积极性。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学生需要再练、再考,通过考核使学生加深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基本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使考核成为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实验室可以更好的为加强学生娴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更好的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应用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学以致用及提高综合素质搭建有益的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以“一基础,四能力”为导向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课程体系、开放性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考核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用得上,接手快,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朱定和,钟锐敏等.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76-278.

[2] 陈善国,黄先德.改变高校实践教学困境的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49-151.

[3] 鲍爱莲,刘万辉,王振廷,等.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