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管理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建设管理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

篇1

关键词:小组建设;班级管理;策略

一、研究的意义

班级小组建设就是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奋斗目标,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小组建设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它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有力支柱(“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评价标准),让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担中解放出来。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研究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过程简要地总结和评r。

主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激励性原则。

三、研究的内容

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的互助及各小组间的互动,改变学生过于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骤:如何分组

1.分组的方法。

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等次,在此基础上将各等次的学生平均分成四或六个合作小组,小组内成员座位最好对面而坐,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

2.课桌摆放。

按东西走向摆放桌子,两两相对摆放,紧紧靠在一起,整体看上去四列两大组,中间有过道。每组桌面上除放当节课的学习用具外,其他一律放到桌内或书架上,确保学生能无障碍交流。

3.选好小组长。

每组设大组长一名、学科组长若干名,保证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

第二步骤:文化建设

加强合作学习小组内的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如,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挑战自我,团结第一;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

3.制作组徽――有绘画创作特长的小组可以尝试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第三步骤:确定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这对于学生而言,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但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向课堂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只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成功改革。于是,李校长决定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也就是以课题的形式解决上述问题,让课堂教学减时提质,让教师减压提效,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情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第四步骤:明确小组长职责

1.及时主动地向班主任、任课老师汇报工作,领取学习任务。

2.要组织组内成员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和各项作业,组织组内帮扶辅导,督促学习对子互纠互查,改正错误。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3.要组织、带领全组学生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并检查本组成员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小组成员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组间交流解决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五步骤:班级常规化管理

1.建立小组长例会制度。

每周周末由班主任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总结一周工作取得的成绩,解决小组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周的工作要求,并把小组长会议的主要内容在下周一班会课上进行通报。

2.建立小组考评制度。把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表彰优秀者,鞭策落后者,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周评价评出:展示之星、合作之星、进步之星、专业之星、优秀个人。

学期评价评出:优秀小组。

第六步骤:对组长强化培训

1.加强思想教育,让小组长们明白,自己当上小组长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小老师”,应当发挥老师的职能和作用。

2.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

五、研究补充说明

1.小组建设要稳中求变。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推倒重来,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使小组活动能够有序、持续地开展。

篇2

关键词:贫困地区;班级文化建设;符号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一、概述

目前,很多优秀的高中学校都非常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但是在很多贫苦地区的高级中学,由于地理偏远、经济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导致了优秀学生外流、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现象发生。在贫苦地区的普通高中里,很多老师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以及重视度不高,甚至有老师认为,在教室的墙壁上贴贴、画画,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种种原因导致了贫苦地区的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效果不佳。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高中班级的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地开展,需要从其在班级建设中的误区入手,找到在班级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而后提出对应的建设发展策略,从而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提升其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二、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误区

1.班级符号文化层面的建设误区

班级符号文化主要包括了班级口号、标语、内部环境布置、黑板报、文化墙等方面的设计。大多数的贫困地区,高中班级的大部分时间是以文化学习为主,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往往存在走形式的误区。例如,在班级教师黑板报设计中,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学生自由时间少,往往会很长时间才会更新黑板报内容,再加上对其不重视导致参与其中的人寥寥无几。在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班主任选择几种名人标语等贴上,根本不考虑对学生警示的作用和效果;班级公告栏也以各种通知、班级作息表或者任课老师的试卷或习题等学习内容为主,很少涉及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2.班级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误区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了班级学生的共同目标、班风班貌、人机关系等方面。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能够对班级集体的发展方向起到导向和约束。然而,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很不重视针对班级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觉得这是在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会降低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即使有个普通高中提出了班级的共同大目标和短期小目标,也大都是跟学习、高考有关系,如在阶段性考试时提出“走好你的每一步”这样的目标,时时刻刻提倡“平时像高考,高考像平时”的口号观念。

3.班级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误区

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石,班级制度文化管理是班级集体认可并遵守的规范,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有效开展的保障。在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比较大,但是内容比较单一,并没有针对各种情况考虑多元化的准则和规范。在具体的班级制度管理执行方面,方式也比较单一粗暴,导致班级制度建设显得苍白无力。

三、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设计鼓励性和针对性的班级符号文化

在班级符号文化层面的建设上,要本着让学生自信、快乐的原则,通过设计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班级符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构建班级的口号或班训,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制定更有意义的口号。例如,在高一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口号,将自己的几年之后想实现的目标进行编写,并写出自己期望的班训,老师阅读后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辅助制定班级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过程目标,通过不同阶段口号,来激励学生时刻坚持和不断拼搏。其次,在班级文化墙上,可以充分利用公告栏和黑板报的空间,展示学生日常的作品,或者是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而记录总结形成的相关资料,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中展示自我,对班级集体也形成主人翁的思想。

2.建立努力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针对把班级目标、班风班貌、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上,首先要让班级的总体目标与班级的个人目标方向一致,而后形成班级凝聚力,让班级每个成员为了班级共同目标而奋斗,最终构建一个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人际氛围。老师在指定班级口号时,要设定班级在不同阶段的宏观目标和各个阶段的小目标,如在高一阶段衔接入轨、高二阶段文艺并进、高三阶段冲刺高考的宏观目标,而后老师辅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在班级目标设定之后,老师要辅助学生制定个人的总体规划和阶段计划并严格实施。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自然成为了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在与学生的沟通以及为共同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这些都为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制度文化

针对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以班主任为核心,通过构建班委会组织来辅助老师开展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是在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前提下开展,首先将建立健全完善的班级制度和奖惩机制,而后制定详细的学生行为规范和约束细则,在班委会的辅助下,督促各个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制度文化学习和执行,而班主任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构建的制度内容,不能以老师身份自居而随意地对学生进行惩罚。此外,由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多为留守子女,在校寄宿,隔代教育环境下造成个性比较强,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监管,性格内向且不善言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散漫不求上进。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融入,多观察,多鼓励、多沟通、多给予老师的关爱,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切忌直接惩罚,要通过积极地引导,循循善诱地将其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四、总结

班级是高级中学最基础的管理单元,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级中学教学质量高与低。对于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文化班级的建设,要分析其建设误区,抓住其根本原因,从而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来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当然,不同的贫困地区的高中其自身表现特征有很大不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观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芬,吴魏.倾情打造文化名片构筑学生成长乐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2,(07).

[2]杨慧敏.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J].甘肃科技,2010,(24).

篇3

关键词 班级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51-03

An Analysis of Tactics for University Counselors to Strengthen Class Construction under New Circumstance//Zou Yongxing

Abstract Class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ut also a vital method to strengthen the routine administration.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ere the majority of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re post 90s, intensification of class construction requires university counselors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change their roles, analyze the new trend and employ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tactics. Thus, the class would progress sound and fast, providing groups of full-fledged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our country and society.

Key words Class?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counselor

Author’s address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410081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他们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而班级是高校组织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为此,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建设者的高校辅导员,不仅要了解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新特征,而且要认真分析出现的新情况,通过改进策略、创新方法,进一步激发班集体自身巨大的教育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 强化观念,充分认识班级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作为班级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和研究者的辅导员,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强化自身关于班级建设的观念。正如罗曼·W.皮尔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态度,切实认识到班级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为在实际工作中扎实有效地推进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 明确定位,深刻了解自身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头羊”,其在班级建设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而且在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带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班级建设得怎么样,辅导员起着很大的作用,为此辅导员要明确定位,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

2.1 辅导员是班级建设的引导者和教育者

思想政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一个班级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引领。作为辅导员,要积极带领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和体会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还要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大学教师,辅导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对于思维独立,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90后大学生而言,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们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放大。辅导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做到真诚、尊重、平等、务实、公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叶圣陶曾指出:“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与广大学生一起为班级思想政治建设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篇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主要起组织、管理、教育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与叛逆期,思维比较活跃,性格趋向多样,越来越难管,如果一味地压制管理,只会让学生惧怕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完全放任不管,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积极探讨班级管理策略,不断创新,实现最有效的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注重言传身教策略

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的领导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班主任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与学生的命运。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看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提高理论素养,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践行,做到知行统一。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身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自己要先做到;发现教室的卫生不好,自己弯腰捡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在这无声的教育中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说教都管用。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班主任,就要提高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这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剂再好不过的“好药”。

二、注重制度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最忌无章可循,这样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缺乏行为规范,也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有条理地展开,因此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班级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保障。班级制度建设既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也有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是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实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都比较全面,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面面俱到,有时候会忽视班级管理的差异性。所以,班主任接手班级后,要认真分析班级实际情况,在整体不变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提高其操作性。同时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还可以多借鉴一些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做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这对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确保日常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具有积极意义。非成文的制度是指班风、学风、舆论等,这是班级管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引导、调节作用,可以说是班级的精气神,对班级整体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宽严相济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宽严相济。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从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给学生以关心与帮助。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的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或平时较捣蛋的学生更是如此,极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者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针锋相对,这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班级管理要做到宽严相济。首先,尊重学生,公平、宽容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班级管理工作中,后进生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有的教师简单对待这些学生,融入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认为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出效果,结果越强制管理,学生越逆反。因此,教师要关爱后进生,讲究管理的方法与艺术,理解、体谅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其次,学会欣赏学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仅有优异的成绩,还有劳动优秀、热心助人、文艺才能突出等方面,这都应该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赞扬。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第三,要严格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要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学生犯下错误时要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做好心理疏导。

四、注重自我管理策略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班主任管得过多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自我管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班级管理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任何琐碎之事都管的话,永远也忙不完,还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应放开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享有民利,积极地为班级内外事务谋划。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选拔、培养好班级干部是关键。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冷静,明确选拔标准,在综合听取全体学生的心声后,选拔出平时表现突出、组织能力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为班干。选拔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在工作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培训与指导,在学习、生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干部与学生的关系,成为班级建设的楷模。当班干部能独立工作后,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只需在工作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即可。同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表扬与鼓励,促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因为班级管理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其管理策略也复杂多样,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楚琴.对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交流[J].现代阅读,2013(1).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重要性;策略

班级是属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基层管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各项工作得以实施的工作平台。为了提高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各项工作得以开展实施,着实处理班级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辅导员应积极探索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便利的条件。

一、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建设的成功与否与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它直接反映了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班级建设主要体现在班级的班风学风等方面,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对此,辅导员要重视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积极探索班级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努力的班集体氛围。

二、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容易忽视“中间地带”同学的发展

辅导员一般侧重两头抓:一是抓班干培养,二是抓纪律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所抓的两头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做法容易出现辅导员忽略“中间地带”同学的发展,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指导不够。导致很多这类学生都不太爱跟辅导员打交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建设。

2、容易忽视大三班级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大一大二的学生是其工作的重心。“万事开头难”告诉我们只要一开始注重新生班级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后续工作也就容易上手。再者,考虑到毕业班有半年要出去顶岗实习的情况,辅导员很容易就会忽略大三班级建设。加之大三班干自己都在忙着实习,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工作进度。

3、忽视专业学习活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活动多数是围绕院团委的要求而展开的传统性活动。如歌颂中华、五四文化节、女生节活动等,专业活动相对比较少。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掌握技能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上课学习,却没有相对应的专业学习活动,这对于他们的就业前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余时间组织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活动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部分。

三、加强班级建设的策略

1、做好学生干部的遴选和培养

学生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主力军,是辅导员得力的助手。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管理人才,委于重任,这样不仅能够遴选出学生骨干并使其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为其后的班干竞选进行部署。由于学生们一开始都是不熟悉,建议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意见,竞选出班级骨干。

班干队伍成立之后,辅导员通过以班长团支书为核心的培养模式,由他们带动其他班干,这样辅导员能够有侧重抓住班上骨干,给予他们更多地信任,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去调配其他班干工作,从而有效率地去完成各项工作。

2、制定和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是否好坏,同时也反映了辅导员的管理水平。辅导员要遵循班级民主意愿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奖助贷、各种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工作方面,辅导员要使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民主、团结进取的班集体。

3、建立“一核心,一团结、一约束”的班级机制

班级成员是由形形的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但由于每个辅导员都带了不少的班级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重点培养“以班团能力为核心”的模式,让班团他们自己去团结其他班干,一起去约束纪律较差的学生。这样每个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了班级学风与班风建设中去,为班级建设增砖添瓦。与此同时,班团的能力也不断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4、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中,尤其是在增加同学们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举办班级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而且有利于班干去接触了解每一位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铺设了垫脚石。在班级凝聚力方面,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加强了他们之间情感交流,促使他们团结友爱,提升他们互助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班级体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5、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班级成员都是构成班级的基本单位,要使班级建设能够取得最大的成效,必须要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作用。因此辅导员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主人翁”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此外,辅导员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尤其对普通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6、不同年级的班级建设侧重要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特点,辅导员采用不一样的方法构建起适合该阶段的班级建设。大一新生由于刚接触新环境,对许多活动都有极大的热忱,此时,辅导员应该积极物色有能力的学生去参与班干竞选,同时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培养。其次,多鼓励班干们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而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了解,辅导员应结合民主评议和个别同学的意愿,及时调整班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以便更好地促进班级建设。大三的学生面临找工作或是插本学习,很多班干出现自顾不暇的现状,此时辅导员应该及时调配一些能力较强、工作较为清闲的同学做临时班级负责人,这样能够保证班级工作有人做,不会出现疏漏。

7、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

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毕竟他们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学到一门技术。因此,除了日常的文体活动开展,辅导员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校每年开展的技能竞赛月活动就是考查这方面的内容,该活动是由各教研室主任带头、与各教研室老师合作开展。学生通过参加这类活动,不仅扎实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而且在班里形成的是“榜样”效应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上的其他同学,而这同时又促进了班级学风班风建设。

总而言之,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辅导员要学会应对各个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有效率地搞好班级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彦.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2.6.

[2] 廖元新,胡邦宇.试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OlO.1.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 内涵 策略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180-01

自从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后,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同样在专业化的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践表明,要完善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明确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内涵,方能有针对性地促进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一 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类型的教师队伍专业化。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自身素质、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别很大,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与普通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内涵。基于中职学校的就业导向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化的理念。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方针和目标,立足于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学生现实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存在的不同和差异,构建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2)专业化的知识。中职学校班主任不仅要掌握自己所学、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与其专业有关的一般性疑问,并给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出建议性的指导意见。(3)专业化的道德。中职班主任不仅要思想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热爱学生、有组织管理能力,更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强化与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培养,把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变成自觉的行动,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4)专业化的能力。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具备比普通学校教师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复杂的专业能力,不仅在工作上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更要准确分析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

二 促进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面对快速发展的中职教育,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应立足学生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求职就业能力为宗旨,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措施,确保中职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组织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

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班主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展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奠定班主任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制度化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明确中职学校班主任应该具备的专业化理念、精神、道德、知识和能力,特别是要洞悉所任班级的专业特点、开设的专业课程、将来的就业前景等学生关心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2.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激发班主任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班主任个人成长的桥梁。通过引导班主任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把个人发展置于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激发班主任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和习惯,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地自觉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提高自己,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升华到理性和专业化的高度。

3.搭建教育实践平台,提升班主任综合素养

要培养优秀的中职学校班主任,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指导层面上是不够的。要给班主任搭建起教育实践平台,让班主任把班级作为教育的园地、研究的场所,把班主任工作研究与班级管理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反思,提升班主任综合素养,改进班级管理方法,解决学生择业就业中的问题等,更好地履行班主任职责。

4.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增强班主任工作动力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提出,意味着对班主任有一个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的过程。要建立规范的多元化激励机制,通过目标责任激励、情感感召激励、物质待遇激励等措施,对不断学习、勤于探索、专业素质突出、班级管理卓越的班主任给予及时的褒奖,鼓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积极主动大胆地实施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实践水平和教育管理服务质量。

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中职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专业化建设计划、方案和目标,通过参加培训、交流研讨、听专家讲座、实践探究等方式,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中职班主任队伍,才能较好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祖毅.用科学发展观探讨我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0(19)

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7(8):56-60.

[4]邹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1(12):162-165.

篇8

1.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及表现

班级文化是一个群体文化的概念,一所学校要有校园文化,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包含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精神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的综合体。它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日常活动的硬件环境。而精神上则是班级在营造班级“软实力”的内涵,也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所在。其表现为一个班级的目标、道德、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

2.班级文化建设具体策略

(1)建设一个高效的教师团队是班级文化精神导向形成的前提。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找出一个适合本班发展的班级文化内涵离不开班主任的循循善诱。在班主任师德的感召下,学生在学习、思想上积极形成一个集体意识。铁一小在本学期举办“让幸福回归课堂――多元入手,强化衔接”校本教研日开放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2)学生是班级文化精神导向形成主体。学生自主参加班级目标、道德、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的建设,是促进班级文化精神导向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班级文化建立中,班主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挥,积极讨论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友好团结的气氛下形成初步共识。铁一小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按照“引导―体验―明理―提高”循循善诱,将课堂育人、环境育人与活动育人并举,开展“幸福六星”“优秀一小人”评比活动。

案例一:“劳动之星”评比。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教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校同家长联动,每月在开始的时候由各班主任把《劳动之星周评表》分发给家长,共同评选出各班的“劳动之星”。

案例二:“健康之星”评比。在方法和过程上学校和家长联动,监督实施,通过《健康之星周评表》和每个月的《健康之星推荐表》,学校和家庭一起评比出健康之星。

案例三:“才艺之星”评比。为了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个人能力充满自信,学校长期坚持举行“才艺小星星 颗颗亮晶晶”才艺展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才艺展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并最终评选出最佳才艺展示学生,颁发才艺之星奖状。

(3)班级文化的精神导向形成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主任、学生、家长通力合作的结果,这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配合。铁一小的“幸福六星”评比活动,就是通过时时反馈表单,把家长的目光引向子女教育,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上来,家校联盟形成共同的教育结合体,让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群策群力。

(4)建设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指导班级文化发展。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在班级上表现在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作业常规、奖惩制度、班级设施管理等。铁一小在班主任学期计划上,遵从班情,以学生为主,开展学生自治,在班级制度、习惯养成、三栏建设、课外阅读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出符合本班特色的班级制度,让学生在有条不紊的秩序中学习。

(5)班级文化的组建离不开良好的硬件基础。班级文化的组建要让环境“动”起来,使教室不再只是容纳学生上课的场所。比如:教室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班训等,这些都是班级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班级文化的熏陶。

总之,班级文化犹如一缕春风,它使老师、学生深深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不久的将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潮将成为必然,班级文化的建设将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良好的管理策略,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此看来,重视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策略,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小学生,有效拉近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积极建立与小学生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影响因素

(一)班级管理方法单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小学生学习习惯、纪律意识等方面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发展特点的培养,另外大多数的管理方法都是运用说教方式,依靠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来对小学生灌输一些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小学生认同感不高,很难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新时期教育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做出创新和改革,积极拓展一些丰富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法。(二)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小学生日常学习成长环境和小学班级教育目标的改革,给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仍旧采取传统管理观念,过于注重小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即可,往往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忽视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从而限制了小学生其他方面潜能和优势的提高[1]。

二、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班级学习效率。班级作为学校的构成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小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和谐平等班级环境的建立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守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指出:给孩子创造机会是教育管理的关键一环,不让学生动手实践是摧残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旧观念。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高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解放学生双手,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三)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深入了解,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中,鼓励小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意见,为班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校园文化视野下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提高自身管理素养,科学引领班级发展。教师需要正面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对一些真实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熟悉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责任、权力等,充分了解小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对小学生倾注爱心,不只是单纯地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对待学生要向自己的孩子,努力打造良好班级文化,站在学生视觉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此来增加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充分带动小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改善班级环境,促使小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条件下团结同学、爱护班级。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注重自身形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作为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楷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从自身的举止、谈吐做起,为小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提高自己在班级学生中的威信,促进班级文明班风的有效形成,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发现教室的地上有一团废纸,教师需要在小学生面前主动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而不是指使小学生进行清扫。又或者在课余时间和小学生间进行课间游戏,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日常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教师的这种教育行为非常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做好与小学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及时对小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真心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切身地感受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热爱班级管理工作,将学生视为自己孩子进行良好管理教育,促进师生关系可以更加紧密,从而促使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在班级内树立起良好的学风、班风增强教师与小学生间的互动沟通,同时也可以以小学生的新鲜活力来有效缓解教师长期班级工作管理的紧张和压力,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促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3]例如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需要主动地靠近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细心地为他们讲解学习难点,给予充分的关心和耐心,增进与学生间的情感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利用引导的方式来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成长之路,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燃起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从而与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三)创设良好班级氛围。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充分地说明了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校园文化视野下,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班级、校园内的各个方面,保证学生的健康、快乐安全成长,注重小学生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努力给予学生一个家一样温暖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使学生可以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间建立和谐舒服的互动沟通方式,实现班级内高效的双向互动,从而为自身成长发展和班级荣誉不懈努力。[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班容班风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针对班级卫生、自身仪表仪容、清洁工具摆放、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自主讨论思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认识到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而播种一种性格,则会收获一种命运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小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然后对班级内学生进行责任分工,促使全班学生动员起来,为创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集体情况来组织开展班级内的进步之星、劳动之星、优秀班干部等活动,利用这种评选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行为的约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行为习惯,有效促进班级内良好氛围的形成,进而实现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实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社会大众重点关注的一件事情。积极建立良好班级管理措施,作为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丰富自身管理文化知识,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坚持新课改理念下的人本化班级管理理念,帮助小学生养成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永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277.

[2]丁永兵.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18(90):188.

[3]袁东芳.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4-60.

篇1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进一步体现,众多班主任也意识到只有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在此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小学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一、转变班主任的态度

从本质上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学生要能够信任教师、信赖教师,并愿意主动地亲近教师。因此,小学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态度。

长期以来,多数小学班主任受到错误意识的束缚,其通常认为只有保持威严才能让学生尊敬,才能确保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通常对学生较为严厉,对学生的管控相对严厉。因此,学生容易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接近教师,更不愿意成为教师的朋友。

对此,小学班主任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事风格,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具体地说,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学生保持亲和的态度,要对学生保持微笑,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和与友善。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进行关心,要对学生表达自己的善意,使学生逐步接受自己并成为自己的朋友。

二、在班级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此外,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注,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肯定学生的观点。同时,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尊重班干部的意见,要通过班干部汲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总的来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工作的方式和理念,推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