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一直较为薄弱,这对粮食的产量及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进一步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完善,从整体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的发挥灌区的主体作用,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对农业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进行完善,提高农业灌区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工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实现粮食的稳产增收。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人增田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调单产和提质和提效,这就需要充分的依靠科学上的创新。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技上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形成完善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从而进一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 ,还需要对种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需要加强研发、选育和推广农产品品种,确保实现良种化。通过各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进一步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完善,使农业科学深入到农户,对农民种植过程中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民种田水平的提升。
三、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水平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需要加快农业机械的科技投入,使机械化覆盖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特别是需要加快秋粮生产机械化工程,加快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从而进一步加快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加快县级农机服务体系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加快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农业机跨区作业及智能调度管理等平台的建设,从而强化农机信息化服务的水平,确保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的提升。
四、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则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拓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将农业的优势发挥出来,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对农业功能区进行科学划分,对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加快推动农业在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及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开发,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强调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从而确保农业产业体系优势互补的实现。加快推动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确保农业土地增值收益的增加,加快推动新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五、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为了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加强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使农民文化、技术和经营水平都能够得以提高,引导农民走上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另外还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以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以多元化和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联合,确保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
六、强化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构建农业内部循环体系、企业内部循环体系及农户家庭循环体系。强化农村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扶持秸秆还田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和普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秸秆气化。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能、节种、节肥、节药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良土壤。推广应用立体种养等新型高效农作模式。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普及以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化,努力打造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篇2
一、河北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一)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河北省土地流转面积1 879.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82 926家,入社成员约8 100万户,在河北省总农户中占53.3%,已经覆盖了全省94%的行政村。2014年,河北省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9个,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2014年,注册登记家庭农场已达7 809家,与上年相比增长394%,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达1 000万户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到2014年底龙头企业(集团)个数为1 703个,同2013年比增长9.5%;销售额达到3158.4亿元,同比增长10.4%。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 7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9%。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从经营模式上看,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由单一要素的合作逐步向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农户通过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走向联合经营。土地经营权获取形式多样化,采取了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通过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筹措资金,这些资金是“三农”投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3. 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采取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2014年末,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发展到688个,通过采取集约化发展,实现销售产值3 218.1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5.9%。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带动农户数稳步增加。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数860.7万户,同比增长1.0%:其中订单农户数164.2万户,增长6.7%。订单农户数的增加反映了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联接机制越来越紧密,农户参与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二)河北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情况
1.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2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8月,出台《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具体意见。2月,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15年2月,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河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八项工作。12月,出台了《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可以给已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先支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政府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1)加大涉农经济信贷投入。2014年,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 753.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46%。各地市银行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发展。截至2014年末,衡水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8.4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7.71%。其中:支持135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其他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达到17.65亿元;支持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贷款余额达到5.34亿元;支持154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25亿元,这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开展“信贷百千万”行动。为了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河北省联社开展了“信贷百千万”行动。即每个县级农合机构信贷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社、1 000家城乡工商个体户、10 000家特色农业种养户和新型家庭手工业户,推动他们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3)引领村镇银行稳健经营。截至2015年3月末,河北省已经组建村镇银行68家,其中开业62家、批准筹建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199.08亿元,投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8.15%。村镇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的问题。(4)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家庭农场贷”是2013年邯郸银行推出以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的一种新的贷款形式,即:邯郸银行给予家庭农场一定授信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家庭农场发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特别是允许家庭农场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保险单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这种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5)加强银政合作,拓宽融资渠道。201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省委农工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后3年中,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给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公司贷款等金融产品。近年来,该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不规范
金融机构支持的条件是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能获得稳定效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支持。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稳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建立了自己的章程、财务制度,但在组织结构、内部运作、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差距较大,经营管理很不规范,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不符合信贷部门的授信条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主要是家庭式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条件不具备,财务管理制度运作不完善,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难以准确判断、评价信贷风险。因此,只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支持。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
金融机构向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旨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获得应有的投资报酬。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效果,就要选择适当的信贷对象,并要求信贷对象用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自由资金积累很有限,除了房产、土地就没有更多的有效的固定资产来充当抵质押品。虽然中央1号文件提出可以用土地的经营权作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但从目前来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用它来抵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扩大抵质押品的范围,但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要。
(三)缺少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金融机构为了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增加流动性并实现资金的增值,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更多效益的大企业或大项目,而对于收益小、风险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比较少。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加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项目,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和研究还不够,还没有将信贷的重点放在对经营主体的支持上。在服务方式、审批流程、营销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还不充分,主要是传统信贷产品,专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少。贷款利率水平比较高,贷款期限比较短,贷款额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各种需求。
(四)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影响了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业是幼稚产业,既受自然风险的影响,又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双重风险共同作用,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很高,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就存在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此,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放贷时,首先会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确认贷款额度和设定贷款权限,同时要求经营主体要有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并要求有保险机构给予担保。但由于农业风险较高,担保机构同样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开办农业险,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只愿意向信用好、偿还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按照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条件来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规范行为,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2015年,政府加大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的支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才能够得到金融和财政的更多支持。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金融机构要树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意识,充分考虑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不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抵质押担保物的种类。对于农户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已经建立社员关系、订单关系的,可以推出一些新的信贷产品。如:合作社+社员联保、龙头企业+社员联保、订单质押、社员入股收益权质押等,也可以用家庭农场等经营者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各项粮食补贴资金作质押。根据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设计不同的信贷品种。针对种粮食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开展用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农机具抵押、大额订单质押、存货抵押、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开展营销贷款产品创新;针对种植经济作物类的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用现金流抵押、蔬菜大棚抵押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还可以直接对资信好且资金周转量大的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发挥微型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完善信贷产品,可以重点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量不能低于上年水平、增长速度不能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设计信用评价指标,提供真实的评价结果,便于金融机构选择信贷对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受到地方政府奖励并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信贷额度和利率优惠。
(四)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
为了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银行可以发行专项用于支持“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和不断规范贷款担保组织机构。政府可以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用专项额度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适当降低利率,规范收费,尽可能缩短放贷周期,可以采取“贷款+保险”等融资模式,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篇3
一、普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绿色农业、生态立市”的总体目标以及建设普洱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战略,加大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洱市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不少于3000万元和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林下经济科技研发、庄园、重点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2013年拿出专项资金590万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4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再获中央财政项目资助资金25万元,成为今年普洱市级社会团体中获得中央财政项目支持的唯一机构。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1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亿元,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收入2514元,同比增长1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普洱市金融力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围绕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普洱市金融机构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平台,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涉农信贷服务水平,人民银行分支行也不断完善涉农信贷投入优惠政策,对涉农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实施“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信贷投入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作用逐步增强。2009年以来,银行机构涉农贷款已连续4年实现“贷款增量不低于、增速不低于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至2014年4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09.3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增长22.2%,新增涉农贷款15.2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个百分点。
(一)金融助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稳步发展
自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以来,普洱市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明显,截至2014年3月末,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0.1亿元,其中2007至2012年余额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普洱中支按照“全面铺开、重点推进”的原则,合理确定林权抵押贷款重点推进县(区),发挥普洱市林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作用,加强与林业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重点县的示范带动作用。3月末,6个重点推进县(思茅区、宁洱、景东、镇沅、澜沧、孟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5.2亿元,占全市的75.6%;林农贷款余额4.4亿元,同比增加1.4亿元。
(二)金融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既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主体又发挥着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截止2014年4月末,涉农企业贷款余额82.7亿元,其中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61.8亿元,同比增长16.7%,贷款重点支持了天士力、龙生茶业集团、爱伲农牧集团、云南大唐汉方制药、北归咖啡、佳浩集团、高山生物农业等农业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2013年天士力、澜沧古茶、普洱茶集团、普洱茶厂、佳浩集团、爱伲农牧集团等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其中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云南茶行业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茶产业世界级品牌“帝泊洱”。
(三)金融助推林下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普洱市金融机构持续深化林业金融服务,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围绕林下种植业、林间立体养殖业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珍稀名贵树种套种,持续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了一批中药材、林果、林产品加工、竹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并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林农大户、大中型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林业多种经营主体,扶持建设一批山地畜牧业、林产品基地、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至2014年4月末,普洱市金融机构向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97.3亿元,同比增加16.9亿元,增长21.1个百分点,其中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50.6亿元,同比增长27.2%;茶、林、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业贷款余额64.8亿元,同比新增10.3亿元,增长18.9个百分点。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普洱市形成了以“林(竹)浆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下资源开发为特色”的新格局,且思茅区已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四)金融助推庄园经济发展
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普洱市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庄园经济发展,2014年4月末,全市茶、咖啡企业贷款余额为23.8亿元,同比增长41.7%,1~4月累计发放茶、咖啡企业贷款9.2亿元。在银行业机构的信贷扶持下,普洱市涌现了一批现代化的绿色庄园,如:柏联普洱茶庄园,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了多元化的茶产品系列,形成了差异化优势,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爱伲咖啡庄园在现有曼中田咖啡园基础上新建雨林咖啡示范基地,咖啡品种基因库、咖啡文化博物馆、咖啡体验馆、休闲度假酒店,主打爱伲咖啡庄园品牌和咖啡庄园文化的建设。
(五)金融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目前,普洱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961个,其中,种植业1481个、养殖业304个、其他行业176个,入社成员6.03万人,带动农户13万余户。银行业机构结合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其贷款模式主要以间接贷款为主,即通过向成员个人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等,间接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至2014年4月末,全市个人涉农贷款余额107.2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24.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87.7亿元,同比增长21.6%;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0.6亿元。如:高山茶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扶持并发放贷款20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发展茶农500余户,2013年茶农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村寨700多户2800多人脱贫致富,成为普洱市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之一。
(六)创新信贷产品和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活力
近年来,普洱市在农村金融产品设计、经营管理方式、扩大质押物范围、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目前,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支持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结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覆盖面,大力拓展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农村特殊群体创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如: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妇女贷款、法人客户(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在“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新型支农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诸如扶贫贴息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带共同保证贷款、以耕地指标出让收益为还款来源的贷款、蚕茧质押贷款、石斛企业联保贷,“惠农卡”、“贷免扶补”等多个新型涉农信贷品牌。截至3月末,纳入重点监测的“林权抵押贷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19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贷款余额合计67.7亿元,受益农户和企业分别达到6.9万户和494户。二是积极探索农业龙头企业仓单、应收账款等抵(质)押担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植、收购、价格、销售各个环节提供结算、信贷、国际业务、理财、电子商务、个人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三是利用“中小企业金融超市”平台,深入辖区县、乡(镇)、村,进行现场金融政策宣讲和业务推介。此外,普洱中支积极开展涉农信贷政策效果评估工作,督导金融机构更好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
三、多重因素桎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一)相关政策制度及扶持力度有待完善和加强
目前,农业部门分担机制仍不健全,制约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农村土地等产权的物权界定和保护还不完善,主管部门也尚未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的抵押担保作出明确的规定,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缺乏政策依据和标准,不利于业务开展。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薄弱,制约金融对其进一步支持
一是林下经济存在总量小、布局散、层次低、投入少、产业链短等问题,仍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大市场、小生产”的状态,缺乏总体发展规划,转化率差,品牌培育滞后,产业竞争力弱,长期与短期利益、生态与经济效益、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合作社组建形式单一,规模偏小。当前,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原始资金积累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依靠政府指导和扶持组建起来,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能力及自我发展意识较差,合作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使融资条件不足,制约了金融对其进一步的支持。
(三)贷款抵押难问题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信贷资金的能力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限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担保物,而对于各类农村生产主体来说,土地是其主要的资产,加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大部分资产是农村产权,土地、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主要产权无法实现确权,不能达到金融担保抵押权的要求。调查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供抵押资产主要集中在农机具、活体畜禽、仓储物等,而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接受这些财产为抵押物,加之农业贷款风险大,信用主体信息资源建设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大额资金的投入,因此信贷资金仍然以小额农贷、联保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等传统信贷产品为主,这种分散、小额的信贷模式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完整的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普洱市已对农户、农村企业建立了信用评级体系,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缺少完整的信用评级标准,缺乏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普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实力弱、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偏低,目前金融机构还没有针对合作社设专门的评级敞口,只按照一般公司法人进行评级,但由于合作社在资产规模、净资产、销售收入、盈利能力等方面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差距较大,按照一般公司类型客户风险敞口进行评级,评级普遍偏低,难以符合现行的准入条件。据调查,普洱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961个,而在2013年在征信记录中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贷款余额仅有23笔,余额仅为0.44亿元。
(五)支农贷款利率偏高,农业生产成本加大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信贷市场仍然是“买方市场”,均采取上浮利率。调查显示,全市涉农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50%,其中以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最大,由于借款利率较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成本相应上升,当银行资金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靠自筹及民间借贷,使其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大。
(六)资金需求规模、信贷品种和贷款期限与农村实际需求不匹配
涉农贷款主体由过去一家一户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转变,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农业要求较大的初始投资,传统的“春放秋收”短期融资方式正向中长期、跨年度、可循环融资方式转变。以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为例,其融资周期通常在5~10年,甚至长达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现代化金融服务需求强烈,以往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已经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而普洱市涉农机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多以短期为主,最长3年,授信额度相对较小,并以传统信贷产品为主,这与农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等产业化经营不匹配。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多层面扶持及配合
(一)完善相关政策是构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体系的先决条件
目前,国家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及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框架已见雏形,但有些环节还需细化,诸如尽快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并出台支持政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的抵押担保作出明确的政策界定,加快推进相关产权颁证进度,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产权交易流转平台等,还需进一步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和内涵、认定标准、发展目标、推进措施,形成扶持其发展的稳定、持续和长效机制。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需加力
1.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更为灵活的信贷政策。一是继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范围,探索抵押林木购买保险模式和抵押监管机制,开展观赏苗木、经济林木抵押贷款业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全面落实贴息省级配套资金,逐步扩大林业贴息贷款规模。二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对种植粮食类新型经营主体,尝试开展农机具抵押、存货抵押、大额订单质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对种植经济作物类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蔬菜大棚抵押、现金流抵押、林权抵押等金融产品;对畜禽养殖类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创新厂房抵押、畜禽产品抵押、水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对产业化程度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资信情况良好、资金周转量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放信用贷款。三是根据实际生产经营周期,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灵活设定贷款约期和还款方式,满足现代化农业和规模农业发展需要。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队伍建设;激励考核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07 — 02
一、齐齐哈尔分行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现状
(一)从齐齐哈尔分行资产业务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经营质量和发展趋势都在向可喜的方向转好。一是资产质量走出困境,向良好态势发展。齐齐哈尔分行资产业务发展曾经走过了痛苦曲折的历程。2000年是农行资产业务发展的新起点和转折点,一方面1999年第一次不良资产剥离后,各家银行资产质量和规模相差无几,另一方面,信贷新规则全面实施是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上的一个新起点。2000年以后,齐齐哈尔分行资产业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高额的不良贷款也一直伴随,使齐齐哈尔分行经营不堪重负,到第二次剥离的2007年底,贷款不良率达到了99%。 2008年第二次资产剥离后,齐齐哈尔分行不良贷款基本可控制在1%左右。截止2012年末,齐齐哈尔分行各项贷款总额36.3亿,不良贷款余额132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0.37%,低于全省1.08%平均水平。其中县域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双低于城区,不良贷款业务品种主要集中在农户和个人住房贷款。二是资产结构呈现法人、农户、个人住房贷款“三分天下”局面。到2012年末,齐齐哈尔分行各项贷款余额36.3亿,其中法人客户贷款总额12.2亿,占比33.0%;个人类贷款余额24.8亿,占比67.0%,其中农户贷款11.0亿,占比29.7%。三是县域资产业务发展好于城区支行。2008年剥离后,县域贷款几乎为零,2009年以后,随着农户贷款的开办,县域资产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到2012年末,县域贷款余额11.3亿元,占全市贷款的三分之一左右。县域资产业务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对齐齐哈尔分行资产业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齐齐哈尔分行的资产业务发展还处于比较传统的初级阶段,在产品结构、发展速度和机构分布等方面还很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一是各机构业务发展特点不突出。从贷款业务品种全辖机构分布情况看:一是城区支行资产规模普遍偏小,过亿元的一级支行只有一家;二是业务品种分布平均,支行特色信贷品种不明显,无明显优势信贷资产业务品种。二是信用等级平均水平不高。AAA级以上客户占比过低,信用等级不高的原因是优质一般法人贷款少。三是信贷资产经济资本占用高。齐齐哈尔分行经济资本占用出现“倒置”现象,按经济资本占用由高向低的排列顺序,BBB-和BBB+级小企业简快贷款系数最高,甚至高于个人不良贷款,依次为A-级简快、农户、个人助业贷款,上述资本系数在8%以上的贷款消耗了齐齐哈尔分行67.3%经济资本。而资本系数较低的业务品种比较少。齐齐哈尔分行平均资本系数达到6.12%,高于全省5.6%的平均水平。这就要求齐齐哈尔分行要不断优化资产组合,把稀缺经济资本优先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品种上,实现经济资本约束下的理性发展。
二、齐齐哈尔金融同业对比分析
虽然齐齐哈尔分行信贷资产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综合创利能力、发展速度和效率上,还与系统内先进分行、当地同业有差距。
1.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发展情况: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2亿元,较年初增加118亿元,增长18.61%。按期限分析,短期贷款较年初增21.96%,中长期贷款增幅13.54%;按单项业务品种分析,企业短期贷款和个人中长期消费类贷款增幅较为明显,分别为22.94%和19.66%。说明随着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企稳,我市实体企业经济融资需求逐步回升,个人类客户的融资需求有持续快速增加的趋势。
2.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比分析。一是齐齐哈尔分行贷款总量小。从2010年至2012年近三年的数据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的贷款总额始终最小,三年分别为34亿、36亿和37亿,与最多的工行相比,分别是其贷款总额51.51%、46.15%和42.53%,与相对较弱的建行相比,是其贷款总额69.38%、70.58%和67.27%。2012年齐齐哈尔分行贷款总额仅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752亿)0.49%。资产规模无论与四大国有银行比,还是与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量比,差距还很大,资产业务发展迫在眉睫。二是贷款平均收息水平高。从近三年的四大国有银行贷款收息水平分析,齐齐哈尔分行的平均收息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最高时为2011年度高出建行0.23个百分点。从全省情况看,齐齐哈尔分行的平均利率达到7.21%,高于全省平均值(0.53%),在全省13家分行排名第3。反映出齐齐哈尔分行利率上浮比率高,提升空间小,同业竞争处于劣势。
综上所述,齐齐哈尔分行信贷资产业务特点是:总量小、结构差、资产回报率低。
三、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基于对同业金融市场情况的分析,今后齐齐哈尔分行3-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建设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以“快增长、深转型、增效益”为主线,强化资本约束,调整信贷结构,加快业务发展,全面提升资产创造价值能力。按照这一思想的指导,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抓住热点,全面推进个人消费贷款。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坚持持续、稳定地推动个人消费类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营销力度,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鉴于此,齐齐哈尔分行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一是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营销力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个人信贷业务的基础,优势不容忽视。要大力发展按揭贷款,注重采集市场信息,对全市房地产市场和同业竞争情况要及时掌握,切实提高营销工作的主动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当地按揭楼盘情况,加强与已合作的开发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开发企业后续工程进度情况。早调查、早介入,以最快速度抢占市场,为个人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加大个人消费类和个人经营类贷款的投放力度,实现个贷品种的统筹发展。分析当地经济形式和客户情况,最大限度挖掘客户资源,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自用车等经济资本占用系数较低个贷业务品种,扩大齐齐哈尔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大个人信贷业务培训力度。随着个贷品种逐渐增多以及个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对支行客户经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要加强针对个贷产品和政策制度的更新、业务操作流程的完善、营销渠道的建设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使客户经理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个人贷款业务方面的各项规定和操作办法,不断提升个人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
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法人资产业务。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在城区市场,结合全市经济总体布局,按就近原则,落实位于城郊支行区域优势,重点加大对东西两大高新区和工业产业园区客户和优势项目的营销开发力度。在县域市场,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做出特色品种,第一产业占比大,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地区,围绕农业产业链、农村城镇化、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等领域,重点推进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产品加工的中小企业贷款。对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大型客户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以中高层次客户需求为目标,择优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全力营销推进大型优质法人客户贷款。二是突出重点行业。围绕齐齐哈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实施“两区两带一城”和“十项重点工程”战略为中心,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重点拓展装备制造业、优质粮食及绿色食品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业,择优介入对俄经贸、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拓展教育、医疗和社保等社会事业领域。
优化方式,做精做细农户贷款。农户贷款是齐齐哈尔分行服务“三农”的拳头产品之一,其推进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齐齐哈尔分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齐齐哈尔分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精、做细农户贷款。一是要加强农户贷款基础管理,通过建设“信用村“、“信用镇”等形式提高农民的信用水平和金融知识水平,实践证明在这些地区投放贷款不仅可以实现较高收益,而且单个客户经理可以管理更多的农户贷款,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二是要考虑历年农户贷款投放情况。农户贷款的历年投放情况是过去的一段时间当地信用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支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如果当地近两三年发放的农户贷款利率定价高、不良率低、余额也较大,说明该地区农户贷款需求旺盛、拥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以支持高利率定价,且当地已经培育了一批与齐齐哈尔分行有稳定合作关系的老客户,对这一地区的农户贷款应当足额保证,如我们的莲江口地区。三是市场容量既取决于当地农户贷款的市场需求,也取决于区域信用风险水平。一般而言,在农户贷款市场容量大的地区,竞争程度会相对缓和一些,在市场容量小的地区,现有乡镇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发展会对少量的优质客户开展全方位竞争。因此,在市场容量大的地区,可适当加大农户贷款投放力度。四是在区域选择上要求各经营行在原有“三农金融生态图谱的基础上再绘制一张所辖区域的金融生态图谱,鼓励目前贷款质量较好、管理能力匹配、农户贷款覆盖面较为合理、信用环境较好、辖内增信机制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新增贷款投放,对这些地区可继续适度下达农户贷款新增计划;六是在客户选择上,必须结合齐齐哈尔分行行情和当地实际,重点支持产业链上的规模化经营农户、支持农机大户、支持个体工商户、回乡创业个私业主等新型农户;在担保方式选择上,要不断压缩多户联保贷款,对于原有的存量多户联保客户可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用村+农户、专业担保公司+农户等推进模式,降低齐齐哈尔分行存量农户的联保风险,适度提高抵质押担保占比,特别是提高抚远土地抵押的贷款额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财政直补担保、个人农用机械抵押贷款、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担保方式;在贷款方式上,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特点对新增贷款主要采取一般方式,逐步降低自助可循环贷款占比。
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微型农业;健康保健;推广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1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史记・孝文本纪》”。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我省更是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对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和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我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具备一定农业经济基础及优势。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农业产值,如何保证我省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走在前列,如何在农业经营模式上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形势下,室内农业的发展将为我省农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从以下4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室内农业的发展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农业发展形式的多样性。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未来农业向着超级型、微缩型、快繁型、高效型、无土型、合成优质型、保健型、野生资源型、太空型、工艺型、观光型等方向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对都市农业的促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面积也随之迅速增大,都市农业的创新与发展成为突出问题;健康产业的兴起。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容乐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健康保健的要求提升,使得纯天然无污染和无农药的农产备受欢迎;全民创业的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常态,通过室内农业这一新领域的创业与经营活动必将为国民生产总值注入新的活力。由以上4点可以推断微型农业已然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下面将分别从微型农业的发展背景、内涵、影响因素和推广模式逐一介绍。
1 城市微型农业的发展背景
1.1 农业发展多样化
目前一些城市化较高的城市正在研究和推进城市农业。城市农业指处于城市及其卫星地带、紧紧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其需求主体是城市,是城市化应运而生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现有的城市农业有着集中程度和科技高的特点,比较典型的就是生态农场、观光农场、采摘园、生态园、社区支持农业等。这些具备成熟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农业形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而对于微型农业而言,目前的发展并没有像其他城市农业一样真正融入到城市环境里,城市环境的生态绿化、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还是靠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而卫星农业却能通过全民参与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城市环境,让市民均从中获益,创造出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联合国曾公布一组数据,理想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占总比例为30%~40%,而我国仅占5%;城市人均绿化面积需达到30~40m2,我国人均不足5m2。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2012年1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破亿,10a内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接近60辆。汽车数量的提升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我省发展微型农业将对这一现象起到缓解作用。
1.3 食品需求日益旺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市人口,以及食品需求总量。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制使农业种植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农产品供应地与需求地不一致,运输成本高。农产品从供应地运往城市的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并经过多次中专才能送达居民家庭。这个过程造成了物质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重复运输现象,物力人力的耗费增加。微型农业的发展可以室内种植部分农产品,减少资源浪费。
1.4 室内污染严重
由于楼房的物理结构问题,具有封闭性和空气流通不畅的特点。同时装修选材中大部分也会散发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在相对封闭的室内很难净化,即使开窗通气,由于我省外部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对室内人员同样产生了健康隐患。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研究屋顶绿化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我省加快微型农业的建设,同样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景观和生态效果。
2 城市微型农业的内涵和特点
微型农业是指在小范围内种植的农业。室内的阳台、屋顶、墙壁、客厅等可利用的空间进行瓜果、蔬菜及花草树木的种植、管理与使用。都市家庭是微型农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市民家庭运用有限的空间进行局部开发利用。通过种植一些成活率高成长周期短的植物,达到改造室内环境、满足绿色蔬菜需求的作用,最终对整体居住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它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平面布置,它是从点、线、面多层空间多维度的多远组合、开拓、利用家庭空间。微型农业的发展不仅能丰富城市绿化水平,也可以实现以众多家庭环境的改善影响城市大环境的改善。
简单的家庭种植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种植活动,侧重于花卉、盆景、蔬菜等绿色植物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全凭家庭的兴趣,种植植物简单分散,不能形成规模,也不能形成完整地产业链。而微型农业是融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2.1 生态性
微型农业可以利用家庭室内、小厂房、屋顶、闲置场地等空间进行多层次立体开发,有限的空间种植尽可能多的植物。立体式种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有益的影响,可以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调节城市气温、降尘、净化城市空气、吸引鸟类。如果形成规模,将大大改善我省的城市生态系统。
2.2 生活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于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需要缓解。为办公操劳一天的人们回到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绿色植物的种植、保养、进食,不仅能舒缓压力,也能增加家人的交流,增进感情;老人则可以打发时间,儿童可以体验动手劳动,科普自然从而热爱自然。室内绿色植物的增多、空气质量的改善、生态食品的种植将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3 生产性
微型农业完全可以形成一条集研发、生产、经营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这类企业,针对城市屋顶、室内种植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种子,可以提供立体种植设备,可以提供室内种植咨询和售后服务等。我省的微田箱就是典型的提供种植技术设备、咨询和售后一体的项目。微型农业的产业化,必将在提高有限空间内的单位面积产量、保证产品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就业、改善蔬菜供应不稳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取得巨大的效益。
3 城市微型农业的推广模式
3.1 政府政策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微型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我省可推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制定一些鼓励微型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城市微型农业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宣传微型农业在城市绿化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上的优势。可以出台类似《屋顶绿化规范》、《都市家庭微型农业发展规范》等来指导微型农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建立一批微型农业项目,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进行创新创业,并制定合理的推广策略。
3.2 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
农业技术相关、环保相关和科技信息相关的科研院所可以投入精力研究城市微型农业优质种子、设备、技术。通过对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吸取和针对吉林省背景的结合,探索符合我省自然条件和城市居民条件的微型农业发展模式,在技术上提供研发、咨询、与服务。大学院校特别是吉林农大等农业院校专业,可以鼓励学生在微型农业领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3.3 企业投资经营
从企业投资经营层面对微型农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大商业化推广,提供城市家庭微型农业所需的植物品种和设备,同时建立服务咨询体系,建立代售体系,将有意愿出售自家种植植物的这类资源推向市场。在微型农业相关的研、产、服、售上进行经营活动。
3.4 全民种植全民环保
微型农业的最直接单元就是家庭。城市居民应自发的参与到微型农业建设中来。种植绿色作物保证家人的健康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室内种植陶冶情操减轻压力,分享快乐与经验。如果有意愿还可以出售自家作物取得一定经济收益。全民参与微型农业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家庭自身的多方位需求,更间接地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一份贡献。
4 总结
本文先介绍了城市微型农业的发展背景,然后介绍了微型农业的内涵和特点,最后对城市微型农业的推广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对城市微型农业的探讨,旨在为我省农业创新和生态环保提供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韩淑清.立体绿化与低碳生活.北方园艺[J].2011(18):128-129.
[2]中国农业分析报告[EB].2013.
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林琳(1971-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于彦华(1980-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四化同步’推进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C1305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24-02
党的“十”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十”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同时,“十”报告还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推进。在这个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校自身发展要求的理性选择
1.内涵发展的基本含义。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外延反映的是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提出来的。高校的内涵发展是指在学校现有条件下,深入挖掘学校的内部资源,提升学校发展的潜力,使学校发展具有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强调高校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与外延发展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外延发展关注的是学校量的扩大,那么内涵发展则追求质的提升;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同质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特色发展;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一种保守的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发展。
2.选择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局面。根据数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高中教育的学龄人口将从目前的1.23亿人下降到8700万人,如果保持现有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可以提高到34%,只需再增加6个百分点就可以达到40%。这就是说,今后高校原则上将不再扩大规模或不以扩大规模为主。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生源质量相对降低;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办学资源相对短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是党的“十”提出的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3.内涵式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要想不被淘汰,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出大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一流人才,高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始终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追求,这也证明了内涵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我国高校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的理性选择。大学的内涵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校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师资、学风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二、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1.把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作为根本前提。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质量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加快推进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着力转变办学理念,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摒弃外延式发展思维,转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科学分析当前的新形势,找准定位,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打破同质化发展的格局,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观和质量观,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指导办学实践,从而凝聚全校力量,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
2.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作为首要职责。高等农业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确立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正成为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此外,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校地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3.把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高校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改革聘任制度和评价机制,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全面推进科教结合,通过各种举措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要建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培育优秀教师成长的土壤,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根本利益,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学习深造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4.把突出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所具有的根本优势,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特色是脱颖而出的武器和发展的前提,与一所学校的发展阶段、校园文化、专业设置息息相关。高校应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强化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管理服务特色、文化发展特色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曾指出:“各高校要科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结合服务面不断调整,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的2263所高校都能够注重合理的定位,办出特色来,我想我们就有希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格局。”
5.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的基本途径。改革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基本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一、灵活、民主、高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把思想观念转变、内容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突破结合起来,推进协同创新,逐步实现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科研创新主体之间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要积极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
6.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服务社会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价值最直接的体现。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就要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在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中才能拥有大舞台、实现大作为、收获大成果,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把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中,为农业、农村提供技术服务,把理论优势和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扩大社会声誉,推动自身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师生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的第一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教师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公关,推进科研水平的提升。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7.把整合和优化学科结构作为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发挥大学办学四大功能的依托。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着重整合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按照把握趋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方针,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按照不同的学科层级,明确不同的建设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实施重点建设,确保部分优势学科率先实现突破并带动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高等农业院校要重点扶持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学科,重点投入、重点打造、重点发展,突出农业院校固有的专业特色,依托农业产业链设置和学科专业优化,使专业设置与农业发展相对接,使学科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8.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直接受到开放程度的影响。要实现内涵发展,更应具有全球视野,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重要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实施开放战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留学生工作,加强与国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和交流,汲取先进经验,改革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广银.以内涵发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2]胡长贵.论高校实施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8(1).
[3]李昌新,刘国瑜.社会与学术双重视野下的大学特色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物流;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物流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在物流产业中商业物流更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前商业中的较高业态连锁、百货公司和商业中心的运转基础。同时一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关,城镇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化为城镇型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数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影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个立足于建立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各种因素使农村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同时,中国的西北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是因为区域以及历史的原因,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来研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希望给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予以借鉴。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析,明确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要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 概念解析
虽然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新旧城镇化的概念,有必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1.1 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为了区别彼此的研究切入点进行的概念区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两层含义[2]:第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第二是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特征开始影响城市周边的地区。当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地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城镇化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务农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观念的不断延伸。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提出的,更强调人的本质性特征,发展现代工业、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实现其与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高效集约、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对城镇化过程质量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镇化硬件措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居民的就业、居住、升学、医疗等社会问题,是一个观念的彻底革新。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3]。
1.4 农村商业物流
农村商业物流的概念是从区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来,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个小分支,强调一定区域内商业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须首先弄清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国家物流体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建构在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一个包含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全过程的总体。
2 农村商业物流的特征
区域商业物流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物流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区域紧密相关性。地区性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区域物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表现为区域内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独立性表现在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内部各个物流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关系,不同的区域商业物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表明区域商业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内,其利益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开放性说明区域商业物流的独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闭的,其发展的过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需要和其他的区域物流进行分工协作,以及职能调整,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其他的区域物流的特点之后,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区域紧密相关性表示区域商业物流归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那么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商业物流带来影响。
3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理论的提出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度追求数量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在西北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1984年是全国范围内城市数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84年以前由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区,则西北地区的城市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是全国城市总数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城市数量仅仅占到全国的18.3%,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城市非农人口仅占全国的16.6%。城市等级层次,不同规模,发展战略意义是不一样的,和东中部地区进行比较,西北地区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也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上,西北地区居民处于落后状况。从这些衡量指标综合来看,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亟待调整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3.1.1 西北商业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分析 物流运输是物流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运输水平一般是以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以及单位里程。西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的是公路运输,而铁路运输以及高速运输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也显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1.2 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增长率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只有甘肃省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同时西北地区的地区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区在西北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态势。
3.2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约,也有主观战略发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打破发展的壁垒,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观念来实现发展。
3.2.1 地理环境恶劣 对于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运是其发展的致命伤。
3.2.2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但是西北部地区在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交通及通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
3.2.3 观念与管理水平落后 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创新难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 城镇化特色挖掘不足 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实施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以及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其特色没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构建
中国西北地区,要想突破现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各种协调的过程,是重视发展质量的过程。规模协调包含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不同的层次,要实现规模协调,就要在不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国家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数量;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注重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功能协调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还必须发挥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镇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要强调在不同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是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环境、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西北地区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还要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市,要重视其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心城市强调综合服务型功能,要进一步进行中型城市的建设,要重视镇这一层级的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职能上突出重点,依托西北地区特殊的风俗民情,打造特色专业城镇。
5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商业物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商业物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物流行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设施虽然已经老化,但是依然长期运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物流体系分割不合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商业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区最初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商业物流一般散落在各个商业企业中,资源处于无法进行合理利用状态,设施也不能进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没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国的东、中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商业企业现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限制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6];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因为物流的高额的基础成本性,在一个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从而进行统一管理,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区因为观念和历史原因,往往没有这种第三方物流的意识,而是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又常常带来季节性等资源浪费;信息化水平低,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体系在信息化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商品识别码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导致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的落后。
5.1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现状
农村物流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农村商业物流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形成、存储、加工、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农村人口生活用品获得全过程的物流形态。在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中,西北地区比较滞后,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现状,有利于准确发现农村商业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5.1.1 农村商业物流交通状况 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商业物流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传统型的运输工具,例如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近七年建成新线8 431 km,到2004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4 908 km,电气化总里程 19 102 km。2004 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4.9亿t,比1997年增加7.7亿t;完成货物周转量19 086亿t/km,比1997年增加5 832.7亿t/km;完成旅客周转量5 712.2亿人/km,比1997年增加2 127.3亿人/km。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农村构建起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是连接农村点对点物流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到 200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km,乡镇通公路率达99.5%,行政村通路率达92.9%,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达19.5 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 km/km2[7]。综合物流运输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更为先进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应用非常有限。
5.1.2 农村商业物流信息通讯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业物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基本的信息通讯工具例如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 354万部增加到6.47亿部。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移通信网、数据网、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5.1.3 农产品物流现状 在农村商业物流中,农产品物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随着点对点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就全国的农产品交易数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国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5.2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问题分析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都呈现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农村的农产品物流更是城市商业物流的空白项。但是单单研究现状是没有作用的,必须深刻了解现状背后隐藏的农村商业物流的现实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5.2.1 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商业物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最主要的还是铁路、公路、水运这些传统型的物流方式,对于运输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应用在农村商业物流上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运输工具上,农村商业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装和设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 农村商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 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结果,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农村商业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就是作为一个农村经济的辅助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商业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农村商业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统筹发挥作用。
5.2.3 农村商业物流的政策调控不到位 因为商业物流在投资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短期内不易收回资金,并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和介入。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城市商业物流的调控,其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调控,显然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竞争、无序竞争、不公开交易、不规范操作经常性发生。
6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理论相比较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进,那么新型城镇化理论对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为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6.1 重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规划建设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近几年来其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各个地区也都非常重视区域商业物流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事前的规划,联系到商业物流的建设,西北地区本来的地理条件就比较恶劣,在建设区域物流的时候,更要做好规划,同时联系当地的商业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等,要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经验,在进行具体的商业物流建设前做好区域的规划。
6.2 对现有的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节约和整合。同时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有必要先对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由于当前西北地区的物流资源散落在各个商业机构中,做好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设施要同步实施。必须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撑,对当前的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6.3 重视商业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重视创新,以及新兴技术的利用,而物流系统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须发展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建立商品数据库,使商品代码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经营管理电子化,从而实现从订货、运输、分配全过程集约管理。
6.4 更新发展理念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业物流特别是农村商业物流,人才是特别稀缺的。对于农村商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的物流操作中增强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同时因为农村商业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在发展农村商业物流的时候借鉴城市商业物流发展的经验。
6.5 将农村商业物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物流行业是牵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脉,但是正如其特点所示,其初始投资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必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关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缓交等手段来刺激民间资本对农村商业物流的投资。由于目前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本,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物流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7(5):92-94.
[2] 姜大立,王 丰,甘 明.西部商业物流中心发展思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2):5-8.
[3] 薛 荔,陶德馨.中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 谭春平,王 烨.甘肃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5):53-55.
[5]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篇8
一、明晰“三整三到位”活动内容,增强抢拼大项目的重要性认识
一是整顿思想,认识到位,自觉服从大项目。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局机关《关于抓好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的通知》精神上来,统一到“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上来,牢固树立“大项目压倒一切”的强烈意识,树立“坚持好快干,跨越不动摇”的必胜信心,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态,真正让“心里想着大项目,眼睛盯着大项目,手里干着大项目”成为我科室的自觉行动。
二是整顿作风,措施到位,积极服务大项目。全科上下要以服务大项目为宗旨,树立“高效、廉洁、优质、便捷”的良好机关作风,坚决做到一切为了大项目,竭尽全力服务大项目,确保一切精力向大项目聚集,一切资源向大项目集中,一切力量向服务大项目汇聚。
三是整顿纪律,奖惩到位,高效保障重点项目。全科要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大项目规章制度,严格督查,严格纪律,严格奖惩。要制定服务大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对沼气项目的立项、审批、开工、投产全过程进行绩效考评。对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检查、有考核、有通报。
三、努力做好“五项”功夫,为昭通农业发展作出各自的努力
通过“三整三到位”活动,特别是最近我科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人深深地体会到:个人与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的要求差距较大,有了差距,就要不断努力,不断工作,抓好当地经济的发展,用发展的实践和大项目的引进、服务、保障,促进大项目在我县的落户、发展。靠工业大项目的发展,带动全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机关一名工作人员,本人仍有必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再下功夫:
一是勇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工作再努力,思想再向上,作风再扎实仍然是不够的。地方经济要不断发展,现代社会要不断进步,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机关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要针对本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岗位的实际,多学本职业务,多向基层学习,多向领导和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策能力。
二是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是,自己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昭通跻身云南第一方阵的环境下,在继续开展反腐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新形势下,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监督好自己,自己约束好自己,站得正,行得对,不被腐败,不被拉拢,用坚强的党性和不断的自我保护,来提升自己。
篇9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36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为切入点,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面临的第1个问题便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例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现象。不要说使用大型的耕种、收割设备,即使小型的收割机、打谷机也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是没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如果不改变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又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
1.2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基本绝迹,但不可否认“牛耕人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存在技术含量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
1.3 农业资金技术短缺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 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乡镇领导需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才能取得明显的发展。此外,乡镇领导应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加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发展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的方式,改变乡镇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将良好的技术水平加以推广利用,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农业企业。政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众所周知,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约在“原产品”的3倍以上,利润高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属一举两得。
2.2 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从,而是要始终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元化,有效的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政府应对农民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 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现阶段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想要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实强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对农业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密集化”原则。农业资金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地区、各工程“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建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量虽少,但是具有长远的使用性、高效性。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携手努力。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实施;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如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健鸿.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技服务,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