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危险因素;相关性
胆石症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于中国内该病患病率高达11%左右,以结石位置为依据,可划分为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由于发病部位大不相同,故治疗方法不一致。现阶段,诸多临床医师多采用MRCP、B超等影像学手段来明确结石发病部位,但易忽略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等方法。为了进一步探究胆石症患者上述因素与结石发病部位间的相关性,本文主要择取我院收治的123例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80例,男43例,年龄22~86岁,平均(56.87±15.34)岁;63例胆总管结石;60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胆囊结石均通过腹腔镜证实,所有患者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其他干扰性疾病。
1.2方法 对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3例胆总管结石及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病史、肝功能检查结果等。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检查,并抽取空腹血予以肝功能测定,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予以MRCP检查。
1.3观察指标 肝功能正常值:AST(天冬氨酸转氨酶):0~40IU/L;ALT(丙氨酸转氨酶):0~40IU/L;TBIL(总胆红素):3.4~17.1mmol/L;AKP(碱性磷酸酶):40~150IU/L;DBIL(直接胆红素):0~6.8mmol/L;GGT(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0~50IU/L。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P
2 结果
2.1基本资料 125例胆石症患者中女性占65.04%(80/123),男性占34.96%(43/123),≥60岁者占43.09%(53/123)。胆总管结石组63例,男性占44.44%(28/63),女性占55.56%(35/63),年龄22~85岁,平均(56.78±14.12)岁;胆囊结石组60例,男性占25.00%(15/60),女性占75.00%(45/60),年龄23~86岁,平均(54.25±15.13)岁。两组间患者黄疸、年龄(≥60岁)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肝功能分析 两组ALT、AST、DBIL、GG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胆总管结石与年龄、AKP、DBIL的O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胆石症患病率易出现升高现象,女性亦为胆石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学者经临床分析发现,年龄分布与发病部位存在相关性,与性别却无显著相关性[1]。本文研究结果提示,高龄(≥60岁)的女性患者胆石症患病率较高,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黄疸属于胆石症发病部位的高危因素,而与其他临床症状无明显的相关性,与相关文献报道吻合。此外,胆石症患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ALT、AKP升高属于诱发胆总管结石的高危因素,GGT升高亦为胆总管结石梗阻的特异性指标。有学者认为,利用GGT取值可预测胆总管结石,其特异度为72%左右[3]。本文研究发现,AST、ALT、TBIL、GGT、DBIL、AKP均属于诱发胆总管结石的高危因素,与结石部位具有相关性。考虑到胆石症患者肝功能、临床特征与其发病部位具有相关性,故临床上必须要强化影像学检查。
综上所述,黄疸、高龄(≥60岁)及AKP、DBIL异常升高常与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必须要强化B超检查,可明确结石部位,指导临床医师治疗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方海明,章礼久,等.胆石症发病部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05):565-567.
篇2
相关分析法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主要用于测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规律性。将其应用到课程相关性分析中,可从大量的、有噪声的、随机的课程教学所得数据中,使用成熟的数据处理模型,提取出隐含且有用的信息,以便于研究两个变量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直接量化两门课程间的相关性。相关分析法计算过程中,通常以计算相关系数R(又称皮氏积矩相关系数,计算式如式1)来判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其绝对值在0.8以上表明高度相关,必要时对R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x軃=1nni=1Σxi,是x变量的平均数;y軃=1nni=1Σyi,是y变量的平均数;n是样本数。最终结果|R|≤1。当R>0时为正相关,即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当R<0时为负相关,即两个变量变化趋势相反;当R=1是为完全相关,R=-1时为完全负相关,R=0则不相关。一般来说,0.3≤|R|<0.5称为低度相关,0.5≤|R|<0.8称为显著相关,≥0.8则为高度相关。课程相关性分析实践中,一般会选择学习成绩为变量x或y来考察两门课程的相关程度。
二、相关性分析
《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和《资产评估》两课程间的相关性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即对课程成绩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通过计算两两课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的大小,判断出是低度相关、显著相关还是高度相关。分析采用的软件是SPSS,其变量因子是课程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数据、相关分析过程的实现和结果研究。(一)数据导入在SPSS中提供了多种导入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导入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和导入数据库中的数据。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因此选择由数据库导入数据的方式。在菜单栏中选择FileOpenDatabaseNewQuery,把Access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到SPSS中,部分数据如图。(二)相关分析过程的实现数据导入完成后,进行相关分析。在菜单栏中选择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进行两变量相关分析,将弹出对话框左边的备选源变量通过箭头按钮输入到Variables选项框中。相关性分析的参数含义解释如下:(1)CorrelationCoefficients选项区内可选择计算相关系数的种类,课程相关分析的变量是连续型变量,故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即r系数。(2)testofsignificant选项内可选择显著性检验的类型,课程的相关分析中,事先并不清楚课程变量之间的差异方向,故选择 Two-tailed。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SPSS自动进入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具体结果相见表1。(三)相关性结果分析R系数是课程相关性紧密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大于0.5时,则认为两课程显著相关;当R大于0.8时,则认为两课程高度相关。由表1数据可知:(1)《统计学》与《基础会计学》和《资产评估》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69和0.532。(2)《基础会计学》与《资产评估》两课程高度相关,R值达0.861。
三、结束语
篇3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率; D-二聚体水平
doi:10.14033/ki.cfmr.2017.3.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42-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同时也是血栓形成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为纤溶系统失衡、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活化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与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急性脑梗死组),男44例,女46例;年龄44~80岁,平均(65.3±1.7)岁。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将90例患者分成轻度组(40例)、中度组(30例)和重度组(20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2~81岁,平均(65.7±1.2)岁。纳入标准:均为首次发病,入院时间为急性期48 h内;满足文献[2]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MRI或CT检查证实。排除标准:脑出血患者、合并急性感染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等。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及轻、中、重度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胶体金法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选择光比浊法对PAgT进行检测[3]。TEG参数主要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聚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聚块形成速率(α角)、凝血综合字数(CI)、血栓最大振幅(MA)。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来对TEG参数与PAgT、D-二聚体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K值、R值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急性脑梗死各亚组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重度组患者的TEG参数、PAgT、D-二聚体水平与其他两组脑梗死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AgT、D-二聚体水平和CI值、MA值、α角表现为正相关(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过程。临床在对血栓形成风险进行预测时,过往常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对血小板的活化和功能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包括PAgT、血小板释放产物及血小板膜受体表达的检测等,但是以上检测方法的重复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不确定[4-5]。另外,因为凝血因子也参与血栓形成,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也是对机体凝血功能进行反映的主要参考指标[6]。在现代医W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TEG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而也为监测血栓提供了可靠依据[7]。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K值、R值显著短于对照组(P
总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水平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急性脑梗死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高凝状态检测时,血栓弹力图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华,王碰治.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1):101-104.
[2]李双涛,于长春,张晶,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4):52-55.
[3]赵素萍,汪欣.脑血管疾病检测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14,20(6):278-280.
[4]陈业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3-15.
[5]叶青跃,程鹏飞,周有利,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及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5,19(2):309-311.
[6]朴影,徐树军,王赞,等.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1):998-1001.
篇4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GAL; 血清胱抑素C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073-02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erum NGAL and Cystatin C detec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88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88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NGAL and Cystatin C content were measured rseparately,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made the relevant analysis.Result:(1)The serum NGAL and Cystatin 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eGFR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NGAL; Serum inhibition C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ral Hospital of Zibo City,Zibo 255036,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9.04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2型为主,可造成各器官慢性损害、功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肾病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指标主要有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等,但这些指标易受肾性或非肾性因素的干扰[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肾脏受到损害时分泌的一种小分子量蛋白,胱抑素C(Cystatin C)也是一类小分子蛋白质,产生于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两者正逐渐取代常规指标,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因此,本研究比较了血清NGAL和Cystatin C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断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DM2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42例,年龄35~72岁,平均(55.7±4.1)岁;所以患者均满足1999年WHO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排除了高血压、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以同期在预防保健科体检正常者88例为对照组,排除糖尿病、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等慢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两组性别、年龄、文化、家庭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清NGAL和Cystatin C测量 抽取患者和正常人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50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应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NGAL和Cystatin C。
1.2.2 eGFR测量和计算 收集受检者24 h尿,取40 ml送检,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年龄等信息。根据MDRD公式[3]来计算eGFR[ml/(min・1.73m2)]=175×Scr(-1.234)×年龄(-0.179),女性在以上结果基础上×0.74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清NGAL、Cystatin 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eGFR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血清NGAL和Cystatin C相关性分析
Cystatin C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Cystatin C与eGFR成负相关;血清NGAL指标进行ln函数转换,在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r值为-0.8412(P
3 讨论
NGAL是人体中性粒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由17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25 kDa[4]。正常情况下,血清中NGAL水平很低,当肾出现急性或慢性损伤,可在损伤后3 h的尿液和血清中检测到NGAL,已被作为急性肾损伤的一种新的预测标志物[5]。Cystatin C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1.33 kD的小分子蛋白质,产生于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不受年龄、性别、肌肉量、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肾脏是唯一的清除器官,已经被批准为检测肾功能的指标之一[6]。血清NGAL和Cystatin C比其他指标具有简单、稳定、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和评估。本研究糖尿病患者中eGFR显得低于对照组,说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发生损伤;同时,血清NGAL和Cystatin C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肾功能的变化,往往不能直接测得,但可通过测定某种滤过标志物得到,例如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这些指标受其他因素影响。本研究证明血清lnNGAL和Cystatin C与eGFR成负相关,可用于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同时,lnNGAL的相关系数大于Cystatin C,所以说明lnNGAL与GFR相关性更密切,更能够反映其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血清NGAL和Cystatin C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其中血清NGAL的诊断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1]白福艳,王译晨,高影,等.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19-2022.
[2]马龙飞.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115-116.
[3]何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24-25.
[4] Metnitz P G H,Krenn C G,Steltzer H,et al.Effec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requiring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on outcom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2,30(9):2051-2058.
[5]赵元明.血清和尿液NGAL在急、慢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3):484-486.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脉压指数(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拟诊为脑血管疾病的97例患者按高血压病程分为15年三组,行颈动脉超声和动态血压测定,PPI和脉压(PP)分别与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高血压年限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PPI和PP与高血压年限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②PPI与高血压年限的相关性优于PP(t=4.99,P
【关键词】 脉压指数;高血压; 颈动脉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AS)一直是医学界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外周表浅动脉提供了冠状动脉和其他血管床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信息,而颈动脉是反映全身AS斑块病变的理想窗口,研究表明在评价动脉硬化方面,脉压指数(PPI) 比脉压(PP)有一定的优越性〔1,2〕。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大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可靠的预测因子,而PPI预测颈动脉AS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拟诊为脑血管病的患者颈动脉顺应性及僵硬程度进行评估,并与PPI行相关分析,旨在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定量方法评价颈动脉AS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拟诊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97例,男69例,女性28例,年龄33~81岁,根据2004年《中国
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患者按高血压病程分为15年三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其他疾病。
1.2 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 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根据二维图像内膜>1.5 mm为斑块(下文中为单发斑块);斑块多发,且直径狭窄率
1.2.2 动态血压测定 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GYABP1血压监测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袖带位于左上臂,监测起止时间为8:00~次日8:00,测量间隔设为昼间(8:00~20:00)每30 min 1次,夜间(20:00~次日8:00)每60 min 1次,每次均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及心率(HR)。有效血压读数标准:SBP 70~260 mmHg,DBP 40~150 mmHg,心率30~200次/min。若测量值超出上述范围则视为无效测量,监测仪仍可自动重新测压。PPI=24 h平均PP/24 h平均SBP。
1.3 统计学方法 正态资料用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NK方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偏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和级差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用Nemenyi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狭窄程度病人PPI、PP、高血压年限的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33.227,P
经秩和检验(Z=41.406,P
2.2 不同高血压年限的病人PPI、PP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22.088,P15年组(P15年组PPI无统计学差异。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14.306,P15年组(P15年组PP值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不同高血压年限病人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经秩和检验(Z=29.578,P15年组的病人(P15年组的病人的狭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2.4 相关性分析 PPI随着高血压年限的增长而增大,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大。PP与高血压的年限以及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PP随着高血压年限的增长而增大,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大。PPI与高血压的相关系数大于PP与高血压的相关系数(t=4.99,P
3 讨 论
PPI是杨鹏麟等由非线性弹性腔理论推导而得,它不仅考虑了血管的固有顺应性,而且考虑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是一个无量纲的值,其值>0而
Domanski等〔3〕发现PP增大与颈动脉疾病,包括内、中膜增厚和粥样斑块面积有独立的相关性。334例老年人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超声检测发现,随着PP和PPI的增加,颈动脉IMT和SBP随之增加。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PPI相关性最佳,提示PPI评价老年人血管硬化比PP优越。王云等〔4〕对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示,不同PP及PPI水平与AS发生率各指标间均有显著差别(P60mmHg 组比较,仅年龄、PPI、收缩压、舒张压间有显著差别(P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与动态PPI相关性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PPI的相关性最为显著,随着PPI逐渐增大,高血压患者并发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P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两者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PI增高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指标。在今后高血压的防治中应重视PPI的改善,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鹏麟,徐定修,张素勤.脉压指数评价血管硬化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347.
2 陈 鹏,杨鹏麟,王凯华,等.老年人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2503.
篇6
【关键词】 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关性分析
人体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同, 故肺部感染几率增加, 重症肺炎是指在一般肺部炎性疾病的基础之上, 伴有呼吸衰竭及累及其他脏器的呼吸系统之外的症状[1]。婴幼儿及老年人自身抵抗力较低, 尤其是老年人常伴有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 是重症肺炎的高发人群。重症肺炎患者多病情危重, 故其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性极高, 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51例患者的诊疗过程, 对其临床资料、各项相关化验指标进行分析, 分析重症肺炎与MODS发生的相关性, 总结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51例, 男34例, 女17例, 其中有婴儿5例。患者年龄6个月~64岁, 中位年龄46.8岁。所有患者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①动脉氧分压/吸入氧分数30次/min, Bp
根据临床治疗结局, 将51例患者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1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相关因素的差异, 分析其发生相关性。
1. 2 方法 对比存活组与死亡组BMI、白蛋白、红细胞压积。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即实行严密的观察, 与入院6 h内行APACHEⅡ评分, 并在今后第1、2、3天内连续进行, 取每次评分均值作为最终评分, 30分为标准, 将患者分为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 存活39例(76.5%), 死亡12例(23.5%);两组BMI、白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各相关因素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系统易遭受各种感染, 在机体抵抗力低、代偿能力差的时候, 原发或继发疾病均可引起重症肺炎的发生[2]。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 故本病病死率高, 有研究表明, 约为23%~45%。本组死亡12例, 死亡率为23.5%。另外, 小儿常发生肺部感染, 尤其是婴幼儿[3]。20%的儿童死亡原因是小儿重症肺炎, 居小儿致死原因首位。
本次探究中, APACHEⅡ评分
51例患者中, 共有34例患者采用了机械通气治疗, 其中存活31例, 死亡3例, 死亡率为8.8%。而未采取机械通气的17例患者中, 存活8例, 死亡9例, 死亡率为52.9%。说明积极给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很多患者在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 仍不能改善感染及器官衰竭症状, 此时需充分考虑APACHEⅡ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等指标。若APACHEⅡ评分≥30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 则预测患者死亡可能性较大。所以, APACHEⅡ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可作为预测重症肺炎并发MODS高死亡率的指标。因此, 临床治疗中, 要密切关注患者两个评分值, 积极用药调节, 一旦接近危险值,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患者死亡率。
另外, 本次探究还对两组患者BMI、白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了比较, 存活组指标稍高于死亡组, 但统计学分析表明,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BMI、红细胞压积、低蛋白血症并不是重症肺炎并发MODS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也不能单纯的以这些指标估计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 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一般预后不良, 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需引起重视并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肺部感染, 需及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及APACHEⅡ评分, 根据评分标准, 制定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及时给予有效的机械通气支持, 这些措施可有效预防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姜辉, 俞森洋.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诊断通气机相关肺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7):751-752.
[2] 李永华, 厉为良, 杨玉波.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3):309-340.
篇7
[关键词]雄激素源性脱发;疗效;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1176-04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ZHANG Jin-yan,ZHONG Shao-min,YANG Shu-xia,WU Y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ical,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
Abstract:ObjectiveReview 204 regularly follow-up case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Using analysis software SAS 8.0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everity,course,morbidity age,treatment time and treatment method.ResultsMost of patients were males, with course less than 5 years.Most of them had moderate AGA.Patients'and doctor's evaluation reveal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treatment time were 0.36 and 0.40,P
Key words:androgenetic alopecia ;therapeutic effect;influencing factors
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又称为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前额发际逐渐后退,或顶部头发逐渐稀疏、脱落,多发于20~30岁的男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AGA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口服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溶液、口服和外用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毛发移植等。以往文献中列举了各种治疗方法并评估其疗效,但缺乏各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以及对于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的分析。本文统计了我科毛发门诊2002年1月~2007年1月的204例坚持随访的AGA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了一些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如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间、病程、发病年龄和治疗方式等)与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病例收集: 我们对毛发门诊5年来收集的统一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选取定期随访、规律治疗并且按照要求进行评价的204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采用Humilton和Ludwig分级法,其中Humilton分级法的Ⅰ~Ⅱ型归为轻度,Ⅲ~Ⅴ型归为中度,Ⅵ~Ⅶ型归为重度。治疗方法中绝大多数患者采用口服II型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溶液或口服和外用相结合的联合治疗,因此将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口服非那雄胺治疗组、外用米诺地尔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共三组。
疗效的评价分为患者自身评价和医生评价,评分采用7级评分法(+1=略改善;+2= 中度改善;+3=显著改善;0=没变化;-1=轻度减少;-2 = 中度减少;-3=严重减少)[1],患者根据治疗前后脱况变化评分,医生根据治疗前后头顶及发际照片对比评分。
1.2统计学分析方法:用epidata 3.0录入病历,SAS 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相关性。
2结果
2.1一般资料:其中男197例,女7例。由于女性病例太少,未纳入疗效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发病年龄上,60.5%的患者分布在21~30岁,30.5%的患者小于20岁,故绝大多数患者在30岁以前发病(missing=4);病程的分布,有22.1%的患者不到1年,24.1%的患者1~2年,31.2%的患者2~5年,19.8%的5~10年,大于10年的仅3.52%(missing=5);用药时间上,31.8%的患者用药1~3个月,27.9%的患者3~6个月,24%的患者6~12个月,12.7%的患者1~2年,仅3.43%的患者治疗超过2年;严重程度上,63.7%的患者集中在中度,28.8%的患者集中在轻度,重度的患者较少(见表1)。
从基本资料来看,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约60%集中在21~30岁发病,约80%的患者病程小于5年,约66%的患者严重程度为中度。
2.2治疗方案:我们把治疗方案大体分为口服非那雄胺治疗组、外用米诺地尔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其中有5例患者采用其他方法,无法归类。统计结果有74.4%的患者采用单独口服非那雄胺治疗,12.0%的患者采用单独外用治疗,13.6%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见图1)。
2.3疗效的相关性
2.3.1 用药时间与疗效评价(见图2): 我们把用药时间进行分段,分为少于1个月、1~3个月、4~6个月、6~12个月、13~24个月和大于2年,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时间都不足2年,超过2年的患者仅占3.4%。将疗效评分1~3分定为有效,统计各个时间段的有效率。无论是患者评价还是医生评价,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有效率均大致逐渐升高(见图2)。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用药时间的组间差异,P 值小于0.01;采用两两比较,3个月以内的有效率与其后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和医生评价的评分与用药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6,且P值均小于0.01。
2.3.2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见表2):
不管是患者评价还是医生评价,从轻度到重度,治疗有效率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3疗效与发病年龄、病程和治疗方法:患者和医生评价疗效与发病年龄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2,意义不大。且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发病年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患者及医生评价分组,比较有效和无效组的病程评分,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无论是医生的客观评价还是患者的主观评价,均为联合治疗有效率最高、口服次之、外用较低,卡方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评价有效率要高于医生评价。
3讨论
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病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最主要原因,为多基因遗传,患者往往有家族史,而母系的家族史往往是较差的预后因素。发病原因是由于头顶还原酶Ⅱ活性异常增高,使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毛囊萎缩、毛发脱落。因此雄激素源性脱发以缓慢、进行性的毛囊微小化为特征[2-3]。目前对其有效的治疗是口服非那雄胺和外用米诺地尔[4]。
非那雄胺为还原酶Ⅱ抑制剂,是美国FDA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口服药物,但只能用于男性。据报道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口服非那雄胺1年,1mg/天,87%患者脱发停止,48%脱发改善,而口服2年,改善率达66%[3,5]。文献报道非那雄胺治疗AGA大约在3~4周脱发可以停止,等待终毛脱落,需要2~3月才会有新的头发长出,而服药2年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如果停药,脱发会继续。
米诺地尔由于其有扩血管作用,原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是目前美国FDA唯一批准上市的治疗AGA的非处方药。对于其机制目前没有确定的理论,有报道认为能直接刺激毛囊,促进毛囊上皮的增殖和分化,增加其生长;而有人[6]认为与增加头皮血流有关。目前米诺地尔溶液有2%(达霏欣)和5%(蔓迪)两种,5%的疗效较2%的好,男女均可用,其治疗1年的改善率大约在40%~60%。据报道脱发严重程度轻于Hamilton IV、头顶脱发斑直径小于10cm、病程小于5年者用米诺地尔效果较好,且对额颞部脱发效果较差[5],本统计发现疗效与疗程正相关。6~12月和1~2年的有效率约在50%~70%,与文献基本吻合;若疗程小于3个月则疗效较差,为15.4%,而疗程大于2年的,有效率为85.7%。同时发现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不管是整体还是单独分析占大多数的Humilton分型患者,将患者按疾病严重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时,发现脱发程度越重者疗效越明显,而且Humilton分型的相关性较整体更强;但对于占主体人群的中度脱发患者进一步按照具体分型进行分析时发现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轻度和重度的患者人数太少,影响统计结果。脱发程度越重者尤其是重度患者比较容易看到效果,而轻度患者治疗后多表现为脱发停止,再生不明显,因此轻度患者在疗效评价时无论是医生评价还是患者自我评价往往都是0分。
本研究中患者脱发严重程度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轻度和重度患者较少,因此我们又将占大多数的中度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观察严重程度为Ⅲ、Ⅳ、Ⅴ级的患者疗效与严重程度是否仍然有相关性。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小于0.1,相关性不明显。证实了我们的推论,其实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不明显。以后还需要更大样本的调查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分布更均匀的样本。Camacho等[7]随访了270例14~58岁用非那雄胺治疗1年的男性AGA患者发现,年龄小于26岁,且血清5α-双氢睾酮水平较高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好。我们此次分析未发现疗效与发病年龄有相关性,可能与患者的发病年龄跨度小,基本集中在20~30岁有关。今后进一步的分析可能需要年龄分布更为均匀的样本。
本次研究并未发现疗效与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文献有报道认为分级小于Humilton IV、头顶脱发斑小于10cm或者病程小于5年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同时5年病程的患者,立即接受非那雄胺治疗相对于口服1年安慰剂再开始口服非那雄胺的患者,其毛发生长数目较多,且有统计学差异[6]。无相关的结果可能与本次数据大部分患者病程集中在5年以内有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太长的病程会影响疗效,今后的研究需要多随访一些病程较长尤其是大于5年的患者。陈树新等[8]曾对307例AGA患者进行分组治疗12~18个月,发现非那雄胺及米诺地尔联合治疗组较任何一种单独治疗效果好,且有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联合治疗的有效率较单独治疗高,但任何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各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比较小,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得到统计学差异;还可能因为约有3/4的患者采用口服治疗,而外用和联合治疗的患者较少,数据分布不均匀。有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可以增加生长期毛发,而且可以增加毛发移植后移植区域周边毛发的生长[9],而米诺地尔的有效率与中间发的多少有关,两者都可以增加毛发的密度和重量。而且毛发移植前后使用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治疗可以稳定脱发,并促进新发的生长,非那雄胺可以增强米诺地尔的作用[10]。笔者认为两者同时作用可以从不同方面抑制脱发的进展,促进新生毛发的产生。
本研究中女性不足4%,且其治疗方法只限于外用,故没有单独分析。本文首次分析了雄激素源性脱发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疗效与用药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发病年龄和病程无明显相关性;同时发现联合治疗从趋势上要优于单独口服或者外用治疗。因此,在AGA的临床治疗中,为达到最佳疗效,应建议患者坚持用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患者采取口服及外用联合治疗;对于较轻的患者,在治疗前,应提前告知由于其症状较轻,疗效可能不显著,但是如果不治疗,脱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本文虽然没有得到疗效与病程的相关性,但文献提到病程小于5年的患者疗效较好,因此,应该建议患者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淑霞,季素珍,陈 伟,等.非那雄胺治疗中国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6):370-372.
[2]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5-947.
[3]Tosti A,Camacho-MartinezF,DawberR.Manage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J].J Eur Acad Derrnatol Venereol, 1999,12:205-214.
[4]Marc R,Marcelo Gandelman, Russell Knudsen,et al.The potential role of minoxidil in the hair transplantation setting[J]. Dermatol Surg, 2002,28:10.
[5]Antonella Tosti.Bianca Maria Piraccini, Androgenetic alopecia[J].Int J of Dermatol, 1999,38:1-7.
[6]Tosti A,Piraccini BM,IorizzoM, 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J].J CosmetDermatol,2005,4:41-43.
[7]Camacho FM,Garci′a-Herna′ndez MJ,Ferna′ndez-Crehuet JL.Value of hormona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treated with finasteride: better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 26 years old[J]. BriJDermatol,2008,158:1121-1124.
[8]陈树新,李洁华,莫玉芳. 米诺地尔洗剂与非那雄胺合用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2(6):64-65.
[9]Van Neste D,Fuh V,Sanchez-PedrenoP,et al.Finasteride increases agen hair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J].Bri J Dermatol, 2000,143:804-810.
篇8
【关键词】 精神压力; 血脂; 血糖
处于较大精神压力下的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生化、免疫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变化。国内外已有特殊职业人群精神压力过大对血脂和血糖产生影响的报道。由于煤矿职工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精神压力较大。本文通过研究精神压力对煤矿职工血脂和血糖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和促进煤矿职工的健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一大型煤矿4256例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1岁,平均(32.50±7.20)岁。其中井下工(在矿井下工作)2216例,半井下工(有部分时间在矿井下工作)1448例,地面工(行政后勤人员不下井)592例。通过询问方式获知,井下工精神压力最大,半井下工次之,地面工最小。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同一时间、空腹、采取坐位抽取静脉血5 ml于肝素抗凝管中。使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脂和血糖。试剂均由郑州兰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采用酶法。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脂和血糖值,用q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精神压力与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关系。以P
2 结果
2.1 三个工种之间血糖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空腹血糖(FBG)>6.1 mmol/L为异常[1]。见表1。
表1 精神压力与血糖(GLU)水平之间的关系
组别例数GLU(mmol/L)异常例数异常率(%)
井下工(压力大组)22165.47±0.871205.42
半井下工(压力较大组)14485.32±0.65775.32
地面工(压力小组)5924.85±0.53244.05
从表1中可看出,井下工组与地面工组、半井下工组和地面工组比较,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紧张程度与血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2.2 三组职工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以TCHO≥5.69 mmol/L及(或)TG≥1.70 mmol/L为血脂异常[2]。见表2。
从表2可知,井下工组与地面组、半井下工组与地面组相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紧张程度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3 讨论
煤矿的位置一般较偏僻,煤矿职工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矿井下复杂的地理环境和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件(如冒顶、涌水、瓦斯突出等),使得经常下井工作的职工比一般的地面工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和面对更多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长期处在不见阳光的几百米地下,面对着繁重、危险的工作,这些因素使得井下工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而处于紧张状态的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内分泌、代谢以及免疫等方面的改变。有研究认为:心理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会促进糖原异生,促进脂肪分解而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提高[3]。另外还有一些报道也说明了职业紧张程度和血脂的关系,如王仁仪等[4]报道,职业紧张程度高的人员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张臻平等[5]报道了职业紧张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煤矿上的业余生活相对单调,井下工下班升井以后,由于这部分职工的学历层次较低,缺乏保健意识,往往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暴饮暴食、大量酗酒,这也是引起经常下井职工血脂和血糖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精神压力大的井下和半井下工的血脂和血糖值明显高于地面工。相关性分析也表明,职业紧张程度与血脂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职业带来的精神压力过大可以引起血脂和血糖的改变[6],但是精神紧张引起机体生理功能改变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这不仅取决于精神紧张的特性,还取决于自身的调节因素等许多方面。因此,本研究可能在一些方面还比较片面,但希望社会上对煤矿职工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使煤矿职工有一个良好向上的心态,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797.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3] 陈新,杨保堂.心理应激对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5(5):299-300.
[4] 王仁仪,顾华强,唐承智,等.职业紧张因素对血脂、血糖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15(2):91-92.
[5] 张臻平,任南,刘宝英,等.职业紧张对血糖、血脂影响的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3,11(3):275-278.
篇9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可控制性因素;空心钉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113-02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是较高能量的重度骨损伤,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6%[1]。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各家报道相差甚大,国内多数报道坏死率7.6%~33%[2]。近年来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多因素分析报道较多,而针对可控制性因素的分析报道较少。为提高对可控制性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回顾性分析我院13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可控制性因素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3例均为2003年2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男65例,女68例,年龄24~71岁,平均51.2岁。其中60岁30例。按左右侧分:右侧74例,左侧59例。按骨折Garden分型:Ⅰ型4例,占3.0%;Ⅱ型25例,占18.8%;Ⅲ型79例,占59.4%;Ⅳ型25例,占18.8%。受伤至手术时间3~48 h,平均6.9 h。手术方式:闭合复位96例,切开复位37例,未行植骨。均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随访时限12~60个月,平均45.2个月。
1.2 纳入标准
①入院急诊手术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②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40个月;③伤前无患肢髋关节明显疼痛与活动受限;④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史,无严重内科疾病。
1.3 判断标准
①骨折不愈合标准:术后达到或超过12个月,X线片骨折间隙仍清晰。②股骨头缺血坏死标准:术后X线片示股骨头硬化、密度不均、囊性变等改变。
1.4 研究方法
采用病历复习、问卷调查、门诊随访的方法。以时间为顺序分为术前、手术期和术后三个可控制阶段。对比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术前可控制因素(转运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髋关节穿刺减压)、手术期可控制因素(术式选择、Garden对线指数[3]、复位次数)、术后可控制因素(术后疼痛、慎用止血药、下地负重时间)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O.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项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坏死之间进行单因素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33例,股骨颈骨折中5例未愈合,愈合率96.2%;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坏死率9%。坏死发生时间为术后13~51个月。术前、手术期及术后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
2.1 术前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坏死相关性
不同转运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髋关节穿刺减压与股骨头坏死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股骨颈骨折后固定转运、早期手术及关节穿刺减压能降低股骨头坏死率。见表1。
表1 术前可控制因素与骨折愈合、股骨头坏死
2.2 手术期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坏死相关性
Garden对线指数:Ⅰ级、Ⅱ级股骨头坏死率明显低于Ⅲ、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0.05)。股骨颈骨折后应尽可能闭合复位,Garden对线指数达到Ⅰ、Ⅱ级和复位次数少均能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见表2。
表2 手术期可控制因素与骨折愈合、股骨头坏死
注:P*(Ⅰ、Ⅱ级与Ⅲ、Ⅳ级)0.05
2.3 术后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
术后控制疼痛、合理下地负重时间及慎用止血药能有效减少股骨头坏死。见表3。
3 讨论
3.1 术前可控制因素与股骨头缺血坏死
篇10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相关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immunoglobulin E (IgE) in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divided by disease condition into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18 cases) and remission asthma group (24 cases). There were another 20 healthy people at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FeNO concentrati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IgE levels in the three groups to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FeNO,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IgE level in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Results The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and the remission asthma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FeNO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cute episoded asthma group had higher FeNO level than the remission asthma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Pulmonary function; Immunoglobulin E; Correlation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 主要临床症状为发作性胸闷、气急、喘息、咳嗽等[1, 2]。当前, 临床上对哮喘病情诊断、急性发作的评判主要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 对于一个具有典型的哮喘病史的患者, 其诊断尚能较为明确, 但对于那些既往病史不清楚或突发的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无法详细询问病史的患者, 缺乏客观的诊断依据, 诊断有一定难度[3]。此时需要和急性左心衰竭所致心源性肺水肿、大气道水肿、梗阻、心脑血管疾病、张力性自发性气胸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鉴别。哮喘急性发作诊断程序中更重要的内容是评估发作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性。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等, 简易的床旁肺功能测试对于判断严重程度和药物反应性均有很大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浓度与肺功能及血IgE的相关性, 旨在探讨其在哮喘的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共同制定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近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史及合并心肝肾等其他器质性疾病等。根据病情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18例)和哮喘缓解组(24例)。选取本院门诊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
1. 2 研究方法 测定三组FeNO浓度、肺功能、血IgE水平, FeNO的测定采用北京百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NO测定仪(NIXO.Aerocrine AB; Soina, Sweden), 严格按照FeNO标准化测定指南与产品说明书进行监测操作, 受试者先深呼气, 尽量将肺内气体呼出, 口唇随后包紧口含器, 用力吸气5 s后, 平稳排出肺内气体, 持续10 s, 待90 s读数稳定后读取数值, 检测结果以百亿分之单位ppb(pans per billion)作为单位进行表示。肺功能采用人体体积描记仪进行参数检测, 重复3次, 每次间隔10 min, 选取FEV1%的最佳值进行评价。血Ig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于早晨抽取各受试者4 ml空腹血样进行测定。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FeNO浓度、肺功能、血IgE水平, 评价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者FeNO与肺功能、血IgE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
2 结果
2. 1 三组FeNO、FEV1%、IgE结果比较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患者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哮喘急性发作组高于哮喘缓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相关性分析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FeNO与肺功能FEV1%呈负相关(r=-0.885, P
3 讨论
目前, 全球的哮喘患者人数高达3亿人,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 病情发作或进展可致患者死亡,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5-7]。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 不同时期的哮喘患者的R床危险度与治疗重点并不一致, 临床诊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8-12]。许多的哮喘患者虽然进行了规范化治疗, 却尚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与监测控制工具, 导致当前的哮喘急性发作控制率仍然很低, 而肺功能与气道炎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寻求一种操作简便、无创高效、相对特异的哮喘气道炎症检测方法成为了当前临床的研究热点[13-1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患者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哮喘急性发作组高于哮喘缓解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FeNO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可以作为哮喘的炎性标志物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对于哮喘的病情诊断、急性发作预测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迪. 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及进展. 医学综述, 2013, 19(4):664-667.
[2] 马宏境, 吴琦.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血IgE和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 广东医学, 2012, 33(6):821-823.
[3] 黄繁.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的诊疗现状分析. 海南医学, 2014, 18(18):2784-2785.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5):331-336.
[5] 孔晓梅, 韩葆芬, 张彩苹, 等.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学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58-60.
[6] 龚颖, 叶伶, 安霞, 等.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3, 40(3):349-353.
[7] 姜庆利, 靳英丽, 李晓辕, 等.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4):941-942.
[8] 官和立, 刘晓俊, 杨恂, 等. 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与气道反应性关系的研究. 重庆医学, 2013, 22(24):2854-2856.
[9] 苏楠, 林江涛, 刘国梁, 等. 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8):601-606.
[10] 金芬华, 杜俊华, 戴元荣, 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 2016, 38(17):1401-1404.
[11] 郝冀.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中诊治的临床意义. 吉林大学, 2013.
[12] 王玮琴, 段玉香, 范晔, 等. 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464-466.
[13] 杨卫江, 王娜娜, 李风森. 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关性研究//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2:949-950.
[14] 刘思.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其相P因素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 2013.
[15] 王莉, 王美芹, 张建志. 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评估价值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9):37-41.
[16] 姚慧娟. 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哮喘及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过敏原sIgE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 2013.
[17] 袁明.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过敏原sIgE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肺科杂志, 2015(5):9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