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专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专业的特点

篇1

关键词:个性特点;自我意识;文化修养;艺术素质;不良习气

认识和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经过观察总结发现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艺术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技术讲究千锤百练,熟能生巧。而艺术更讲究创新,报选艺术专业的学生比一般技术专业的学生求新求异意识较强,正因为这个特点我们才能欣赏到许多新颖别致的文艺节目。不过凡事物极必反,由于一味求新求异,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可能比较反感受到束缚,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行为散漫不把学校规章制度放在眼里甚至抵触抵制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当然我们艺术教育很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艺术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有一些特别要求。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情感体验并尽量达到身临其境的水平,这样艺术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显得情感丰富,理想化成分居多多,思维浪漫,情绪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行为追求新奇和怪异。所以在考虑问题时容易脱离现实基础,不能理性地看待人和事,但对政治时事缺乏关注,对学校组织的一些政治性活动也参与热情不高。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在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教育管理时既要注重“以情动人”、“以感化人”,也要做到“以理服人”让艺术专业的学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个性情感的基础上,教育人、培养人,使我们的艺术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艺术专业的学生自我意识强,但集体观念不够 。自我意识强是独生子女们普遍性的特点,而独生子女在现阶段正逐步成为在校学生的主力大军。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因为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都比较注重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因为学艺术的学生大多家境比较殷实的独生子女,家长平时比较溺爱,自我意识过强,具体行为上表现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懒于打扫卫生,经常迟到旷课,不服教育管理。对此,我们在教育和引导艺术专业的学生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类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

三、由于高校招生政策的原因一些文化科较差的学生为了读大学选择了艺术类专业,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过分偏重专业技能的掌握,轻文化学习,导致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修养肤浅。国家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要低于其它一般专业,很多艺术类考生的考分普遍偏低,这与居高不下的其它科考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使得一些学习平平的考生在报考一般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学习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既缺乏艺术天赋又缺乏学习兴趣,其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另外,由于艺术专业学生过多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其很多业余时间甚至课堂学习被专业技能训练、演出、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这也影响了艺术专业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想要在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人,他必须得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这样他才能在艺术方面有底蕴有特色。

四、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 ,缺乏艺术素质。虽说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但这种重视也仅仅表现在重视艺术实践上,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声乐、器乐等专业术课和文艺演出,而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则普遍较为轻视,上课常有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的现象。所以,我们艺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恰当地引导学生对专业和文化、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多多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品位。

篇2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这不仅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电气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大胆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特色;社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00-02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g2013c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尹久(1973-),女 ,汉 ,湖北黄冈市人 ,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迫切。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之联系更加紧密[1]。

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技能型、应用型院校,其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体内容包括:文化教育传播、师资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术推广与服务。

一、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

教高[2004]一号文(2)和[2006]16号文件都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是国家对公办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尽到的社会职责。

(二)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要求[2]。

近年,我国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而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减反增,特别是一些民办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生源大战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优胜劣汰。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生源和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能力的竞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也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基,成长的沃土,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扎根于区域经济这片沃土,努力服务于区域经济,才能获得自身成长所需的动力。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才能找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果游离于需求之外,高职院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在服务社会的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模式:

(一)“岗证培训”社会服务模式[3]。

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都是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师资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面向企业的岗位群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为企业提供转岗、在岗职工的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模式。面向社会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如各工种的上岗证,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模式。

(二)“订单培养”社会服务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之道。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采取企业选人、学生自愿的方法,组建“订单班”“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完成实践环节,既为企业培养了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缩短了企业员工上岗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成本,又为高职院校找准了办学方向,为学生找到理想的就业渠道。

(三)“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开展“对口支援”社会服务模式,相关院校共享专业建设成果,共享优质办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相互促进,为共同发展高职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人力资源支撑社会服务模式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要紧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这些产业培养专业对口、质量优秀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中心,学生在与企业高度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培训,为将来到企业的工作铺平了道路。企业在学校培训员工,提高了培训质量,节约了培训成本。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双方得到双赢。

(六)社区文化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是文化精英单位,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辐射和示范作用。高职院校为社区文化服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市民进行公益性的讲座、培训,对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还可以将学校的大量资源,如完备的活动场所、丰富的活动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大学成为社区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三、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社会服务模式探索

目前,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发展迅猛。由于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国内智能楼宇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资料显示,今后10年,楼宇智能化在我国还将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从业人员将增至200万,其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比例在40%左右,即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需求比例约为60%,即30万人。因此每年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的需求在3万人以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智能楼宇人才短缺,供不应求。资料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技能型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尤其缺乏智能建筑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全国此专业方向的人才缺口达40万,而且这个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智能楼宇化专业是目前高职十大绿牌专业之一。

另一个面,智能楼宇化专业需要的人才是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是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系统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除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建筑、机械、热工、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如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测试技术、调试方法、运行和维护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能力。由于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智能楼宇化方向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跟着师傅简单学习一下就上岗了,甚至有很多都是街头“游击队”,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或培训,对现代智能化楼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职业素养几乎为零,这也为安全生产和日后的生产管理埋下了巨大隐患。

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湖北地区建筑电气专业的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某院开办了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楼宇自动化方向),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检测、运行、销售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员,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可以发展成为会施工、会管理、会工程预决算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准这些工作岗位,我院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了教学内容。目前开设的课程有CAD、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消防电气技术、建筑安防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楼宇智能化施工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组态软件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预决算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根据岗位需要,重组教学模块,采取现场教学,顶岗实践,产教结合,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方式,来实现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专业配套的实训环节有:电子装配实训、PLC与组态综合实训、水电安装实训、消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安防综合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楼宇智能化实训(企业工程师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预算实训、企业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

2、以服务行业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面向行业,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生产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既可以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也为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提供再生社会资源。

某院建筑电气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现的教学资源,包括培训场所、仪器设备及教学环境,大力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推出定制式企业内训服务、技能培训、员工岗前培训、职工综合素质培训等项目,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及转岗就业能力,满足紧缺型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

3、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

近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了楼宇智能化系统模拟实训中心。同时,某院与香港路九号、嘉禾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实训与实习,初步构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近几年来,某院建筑电气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服务目标与服务群体单一[4]

由于各种原因,服务目标以在校生为主,社会人员服务显得比较少,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单一,合作的企业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2、服务深度与能力不够

由于服务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导致服务限制。因此,调整专业结构,丰富办学模式,拓展服务内涵,积极参与高新技术攻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探析[N].光明日报,2008-07-24

[2] 刘立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 彭萍.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与功能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篇3

关 键 词:入学教育 专业认知 学科特殊性 设计习惯

高校的入学教育是针对高校入学新生展开的一系列学前教育活动,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所接触到的第一门综合课程。入学教育进行得好坏,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态,以及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等,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然而,艺术设计教育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针对一般而普遍的大学入学教育能够与之相适应吗?

一般,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关于学校的发展与展望、学校各部职能、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学生社团、大学教育的特点等方面的介绍,还有就是品行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活动。所涉及的是学校管理制度、政治思想教育、大学生的心理与角色转换等共性问题。我们知道,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从学科教育本身还是从教育对象上来看,都存在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特征、特点与个性。艺术设计教育综合性极强,学科研究具有边缘性特点,同时具有专业学科教学的独立性特征,它要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某种技能、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与启发,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另外,艺术设计教育对象也有其特征与特点。本来,学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决定了学生在专业素质条件方面是相对苛刻的,但是由于近年来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增招或扩招,使得专业里的学生人数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同时,生源质量因此而出现了下降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进入艺术专业里的学生入学动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高考升学压力和“艺考热”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担心考不上普通大学,才被动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其目的只是为了有大学可上,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学生一般都只是经历了短暂的“速成培训”或“考前辅导”,再突击拔高然后进入大学学习的,艺术素质基础参差不齐。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尤其是在入学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1.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楚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关系,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倦怠并且浮躁。

2.知识面狭窄,学习过程中过于偏向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基础的训练与理论的学习,不注意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的培养。

3.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规划,对专业教学缺少必要的了解与心理准备,除上课之外平时对设计漠不关心,不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这些问题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存在较多,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形成了很大隔膜,并严重地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因此,及时展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目标感教育,督促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示其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认知

在一次专业学术讲座上,在座的基本上都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低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开始主讲教师想以一个“设计是什么”的问题来导入专题内容,但很意外,一连提问了十几个学生,基本上没有学生能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回答。一般想来,这一问题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是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令人惊诧的是,不只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此较为含糊,高年级的一些学生也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多学生实际上是在对专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与状态下就开始匆忙接受教育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对于“设计是什么”的问题,实质上是学科里的学生学好专业与素质培养的基本知识和前提。学生要了解专业属性,确定目标,找到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乃至将来发挥好专业特长都必须基于对此概念的理解。可以说,艺术设计教育是从认识设计、了解专业开始的。

我们知道,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里,有多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都会讲到或提到“设计是什么”的问题,看似一切将会迎刃而解,那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对此概念与所学专业在认识与理解上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学校把精力过分地集中在了具体的教学、教研上,而忽视了实施教育的顺序性和规划性,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极为尴尬。实践证明,对于这一概念的诉求,如果一味寄托于后续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那将是亡羊补牢。当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势必造成学生对众多概念知识接受的麻木,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思考。另外,对于“设计是什么”和学科专业属性的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些都会给学生在认识与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已经失去了精神动力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是不会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去做“多余的事”的。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认知与养成良好设计习惯的提示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专业,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点与学科教学的独立性特征。它要求学科专业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审美能力的提升,更是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启发引导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最终目标的,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是学生学好专业和形成专业能力的素质基础与前提,同时,这种习惯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当中,是做好设计工作的保障。

转贴于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表现为,它已经不完全是简单的“设计教学”的问题,因为“设计”必然会涉及到艺术、技术、美学、人文、社会、经济、政治等学科,即设计的过程是多学科整合的过程,它包括艺术创作、经济运作、集体合作、生产制作、技术理念等的发挥,与社会经济联系得极为密切。另外,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教学的知识具有观念性、多元性、前沿性、前瞻性等特点,要求时刻注意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将会给人们带来在观念和生活理念上的变化。这样,使得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随之复杂化、边缘化等。具体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教学被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而理论教学又被分成专业理论、半专业理论教学和理论选修等;实践教学也分成技能训练、理论实践教学、参观实习课、选修课等。另外,艺术设计教学在教学模式、方法、训练手段等方面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方式。并且,现代设计教育不同于“师带徒”的个体传承关系,而在于利用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背景,整体、全面、动态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与设计能力。(转第113页)(接第121页)良好的学习与设计习惯的养成,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设计观念的建立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设计创造源于对创造性思维的领悟与感受,在创造性思维的学习训练中,学生还要养成创新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注意从小事做起,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设计水平。

专业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使学生在多个方面的知识与专业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正如哲学家、美学家乔治·卢卡齐所说:“艺术教育的核心之点是人,是在同世界打交道时塑造自我的人。” 当今,艺术设计教育随社会、经济、技术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发展,对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学在内容与模式、方法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习惯来与之相对应。然而,如前面所述,进入专业里的学生在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文化视野和学习目的等方面都存有较多的问题。真正热爱艺术和专业学习的学生并非多数,一些学生却丧失了对艺术理想的憧憬和必不可少的热情和根本的精神动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较为被动、单一和盲目,这些都将严重制约设计教育与教学良性健康地发展。实际上学习艺术设计的方法、方式的自由度比较大,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上课也不再占用学生所有的时间,学生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更多“自由”背后是更高的要求,学生应以自学方式为主,学会主动去发现、探索问题,从过去“应试”的需要,转向“我需要学”的观念和态度上来,注意拓展宽泛的知识面与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养成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然而,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基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上注入素质培养的观念,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入学教育中应当使学生能充分地认识到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学特点,帮助其转变观念,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习的目的感与竞争意识。提示其注意自觉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以适应将来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结语

大学入学教育作为入学新生的第一门综合课程,有先入为主的教育效果。艺术设计教育有其特殊性,对学科专业里的学生所具有的特征与个性,应当加以充分的认识。艺术设计专业的入学教育必须满足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其个性化势在必行。即在“一般”的入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系统认识、了解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平台,抓住学生入学时对学科与专业学习还处于最为好奇与期待的时期,及时地引导其调整心态,明确与专业的关系,有目的、有计划、积极热情地去面对即将开始的学习。艺术设计教育是从认知设计开始的,对与此相关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如何学好专业乃至将来用好专业的根本。学科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等必须让学生有所预知。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及时地设计出真正能够适合于学科专业学习的方法与规划。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最早的时间注意到养成良好设计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入学教育更具成效性。

参考文献

[1]毛小桥主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王敏,申晓红.两方世界·两方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1月.

[3]薛燕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如何适应专业初学阶段.艺术教育.2008年第1期.

篇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符合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素质人才,适应艺术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应该对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艺术院校 学生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作为培养艺术专业人才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院校,担负着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应根据社会的整体要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渠道,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对于艺术院校来讲,思政治教育除了必须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要贯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以外,还体现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既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又表现出其自身的个性和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只有弄清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个性特征多样化。艺术院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除应届高中毕业生外,还有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两三年后重返校园的,有从艺术中专考入大学的。年龄的差距和社会经历的不同,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相去甚远的认识,因而个性特征呈现出多样性。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努力塑造自身的个性风格。艺术院校学生比较感性,思维敏捷活跃、情感丰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他们的个性特征具有多样性,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专业素质普遍较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艺术院校学生大多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对本专业大都具有极高热情,甚至把专业成绩的高低视为成才的唯一标准,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之中,从而导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相对薄弱。再者艺术院校学生在高考时,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另外,他们的个性也使得他们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而讨厌数、理、化和文、史、哲。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公共基础课上,艺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出现严重不平衡,已成为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3、竞争意识强烈。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艺术院校学生更加追求个性,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相对狭窄但又新人辈出的艺术界,艺术院校学生比其他院校学生更能体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也更加理解竞争对自身未来带来的重要影响。因此,从总体上说,艺术院校学生更清醒地知道竞争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对自己艺术专业的学习更加自觉和勤奋。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于教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在个体竞争意识趋于突出的同时,原本在艺术院校氛围中就缺乏的集体主义观念就更加淡化。4、个体道德约束趋于弱化。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往往停留于感情层面,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西方思潮迅速涌入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防线脆弱、道德伦理观念薄弱等问题。尤其是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生活已经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虚拟和不可控性,大量不良信息对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极易造成负面影响,引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冲突与迷茫,造成道德意识的弱化。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艺术专业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以及专业学习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体现出艺术专业自身不同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在校生,具有当代中国大学生所普遍具有的时代性特点,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又必须遵循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和总体要求;再一方面,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会受到所在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笔者以为,要切实做好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要遵循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树立全校学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又要注重艺术专业的个体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双赢。其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是具体的工作方法,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管理者来说,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教无类”、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构建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将艺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以文化教育为重点、以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做好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综上所述,搞好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在落实传统教育方法的同时,结合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创造新的方法,把工作做到受教育者的脑海里去、心坎上去、兴奋点上去。

篇5

1.1由于缺乏艺术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很多非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艺术专业学生管理时,总是以非艺术生的标准进行要求和对待,不能因材施教,从而和艺术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习惯有所不符,自然会产生较多问题。

1.2所以从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我们能够发现,非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先天性的不足。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并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长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是本文将要集中探讨的内容。

2校园文化建设对非艺术类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文化现象:在校园的空间下,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内外活动为主要方式,主要反映高校师生在校园内长期教育和实践过程中的生长和发展状态,具有鲜活的时展特点和校园特色的文化特征。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能提升高校的校园氛围,增强活跃气氛,同时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不断精进、受益、成长。

我们还能够从中发现,校园文化具有十分活跃的特点,并且其中包含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创新色彩和人文色彩,这与艺术的自身特点是相互吻合的。所以从这个切合点上来看,从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的角度来融入并增强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2.1艺术专业学生对于增进校园文化的作用从艺术专业学生对于增进校园文化的作用方面,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艺术活动可以为校园增加浓厚的艺术氛围。其不仅可以增加校园中的人文情怀和浪漫气息,美化校园环境,并且可以使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气氛中受到熏陶,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自身学科的创造力和发展动力。

第二,艺术专业的设立和发展可以引导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活动水平,丰富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为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水平奠定了基础;第三,艺术专业更是高校对位展现自我的一个最好窗口,是高校通过艺术活动展现自身形象和自身良好风貌的最好方式。这在学生和学生团体参加比赛和社会活动中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

2.2如何通过校园文化来强化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要使校园文化在艺术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生作用,就要将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基本意识并放置到机制当中来,使其形成良好的指导、规范和监督性作用。综合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力度和范围,鼓励学生投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去。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地开拓校园活动。要将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设计这些形式鲜明、风格突出,具有表现力的活动在校园中充分多样地开展起来,并鼓励艺术专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得到成长,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学生在课堂时间外有益事可做,从而起到管理和规范作用。

第二,将校园文化形成学校自身的黄金品牌。校园文化是学校向社会展现自我的最好窗口,同时也是艺术专业学生的擅长之处。以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通过长时间组织和培养具有专业水平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和各种比赛当中去,不仅能够展现学校自身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社会活动和比赛当中得到锻炼提高。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系统组织、训练、演出等活动能够对学生形成很好的组织和规范性作用,使学生得到良好而科学有序的管理。

第三,将校园活动纳入学分制。学校可以根据艺术专业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次数、水平、成绩以及积极性等方面对学生形成一个综合而科学的评定,给予学生在学分方面的奖励,从而对艺术专业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激励性作用,并确保学生在充分投入校园文化的同时,顺利完成自身学业,达到一劳多得的目的。

3总结

篇6

关键词:高校;声乐集体课;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40-01

一、多元化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集体课教学,首先呈多元化特点,这种多元化特点,又是多层面、多角度、多内容的。

其一,如前所述,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具有普通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与一般高等师范院校其他专业的双重属性,所以它兼有“艺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特点。

所谓“艺术性”,是指要使学生掌握声乐知识,具有声乐演唱能力。

所谓“师范性”,是指要使学生不仅自己会唱歌,还要掌握教学知识,学会教别人唱歌。

由此看来,这种多元化要贯穿于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始终,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的集体课,当然也毫不例外。

其二,由于受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决定,其教学也必然呈多元化格局,其中的集体课,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高等师院校声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进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主要是歌剧院或歌舞院团),从事专业声乐表演工作或担任声乐教师工作;二是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大中专学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职业学院等),从事专业声乐教学工作;三是进入文化馆、艺术馆,从事群众业余声乐辅导工作;四是个体开办声乐学校、培训班,从事声乐教学工作。

因此,这就决定了高等师范院声乐教学授课内容的多元化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特点,同样要在集体课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同是演唱艺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分别选定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大唱法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自己的主修课或文攻方向。教师也可以专业对口,即美声唱法的教师教美声唱法的学生,民族唱法的教师教民族唱法的学生,通俗唱法的教师教通俗唱法的学生。而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专业,则要三种唱法全教,教师要一专多能,学生也要成为“多面手”。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毕业后多渠道就业方向之需。表现在集体课中,多元化的兼容特点就更为突出。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艺术院校声乐专业生那样的单一化、集中化。

其三,由于受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学生来源多元化的决定,其教学也必须呈多元化特点,体现在集体课教学中,亦当如此。

大家都知道,考入艺术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不仅对声乐艺术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具有一定的声乐基础、特长乃至造诣。所以对他们的教学,内容也相对容易集中。而考入师范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来源就较为复杂,相对来说,呈明显的多元化特点:有的有一定的声乐基础,有的干脆就是门外汉,有的甚至连学声乐的兴趣都很少甚至没有,属于阴差阳错,误入“乐”途。针对这种参差不齐的现状,声乐教学就必须全面兼顾,也就必然呈多元化特点。集体课当然要以其教学个性充分体现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共性。

二、基础化

同高等艺术院校声乐专业重点培养声乐尖子人才的教学目标明显不同,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培养的是“多面手”,因此就更注重基础课与基本功,基础化自然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必要的“双基”中的重要内容。

体现在集体课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强化基础课与基本功,要使基础知识准确、全面,基本功扎实、牢固,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艺术基础、技能基础、创造基础。

三、科技化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高科技已进入各个领域。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吸收高科技的先进成果,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手段。

在集体课的教学中,同样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运用录音、录像技术,提高集体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方面,可以把优秀声乐演员演唱的经典歌曲或名曲,运用录音、录像技术放给学生收听、收看,教师可以结合音像资料进行点评、分析、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讲课的实况录音、录像,供学生课后复习之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把学生的练习、实习情况,进行录音、录像,使其看见自己,找出优缺点,以利提高。

篇7

关键词: 音乐专业女大学生 个性特征 教育管理

音乐艺术通俗地讲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有规律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美妙动听的形象,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近年来,学音乐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加,学校也加强了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了解及管理。在每个学校里,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的一个群体,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群体相比,既有其一致的方面,又体现出音乐专业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我由一名由音乐女学生成长为音乐女教师,通过多年来自己在校的生活及身边接触的人和事,对音乐专业的女学生的个性特征还是相对了解的,下面我就简单地阐述一下音乐专业女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教育管理策略。

一、音乐专业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一般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有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所有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和拥护党的政策;并且有较强的上进心,思想上活跃等。在认识到这两者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到那个特殊群体,即音乐专业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这里我就简单谈谈音乐专业女生的个性特征。

1.注重外表形象,性格外向活泼。

尤其是在大学里,一说到音乐专业的女生,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学音乐专业的女生一定很漂亮、很有气质,的确,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又何况是音乐专业的女生呢?在大学里,随着年龄的成长,也更懂得修饰自己了,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女生每天都爱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打扮自己,重视脸部简单的生活妆和衣着,而且她们大都是“镜子控”,只要走到有镜子的地方都会美美地照一下镜子,摆几个动作,而且,在大学校园里,音乐专业的女生性格大都开朗、活泼、爱表现自己,并且有强烈的自信心,由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的艺术活动,因此在舞台上的表演有十足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专业学生的气质显得更加大方、得体,该群体在性格上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开朗,并且在每次学校的艺术活动上音乐专业学生的表演往往会更胜一筹。

2.追求自由,团队意识较差。

音乐专业的女生往往追求自由,自我表现力很强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融入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尤其在自己的专业上都非常的自信,而且有创新思维的特点,为此在创作上会出现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但往往她们在遇到问题,考虑问题时大多是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才能展现等方面出发的,因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例如:团队精神很差,对集体能否获得荣誉不在意,同时,追求自由,在平时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严重。

3.重视专业,但文化基础较差。

音乐专业的学生上自己的专业课都非常认真、积极,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导致在平时的自习中也会去练习和琢磨自己的专业,包括同学之间在聊到学习时,讨论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专业,她们互相纠正错误,互相吸取对方专业知识上的优点,每天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逐渐对自己的音乐专业更有兴趣,就在这兴趣的驱动下,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孜孜不倦,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毕业后就不用发愁自己的就业问题,因而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明显有所不同,学生往往都看重自己的专业课,从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在上文化课时缺勤比例严重,例如,大多数的音乐专业的女学生在上文化课时要么请病假,要么在上课时打扮自己、睡觉,等等,总之,认真上文化课的同学寥寥无几,自己的心根本不在文化课上。由于长时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的底子都较差,尤其是英语课,每当上英语课时,音乐专业的学生就像是在听天书,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这样,她们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难以提高,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她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

二、音乐专业女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音乐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给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并且指引她们扬长避短,成为学校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教育管理应该结合其专业的个性特点,来强化教育、管理等。以强化教育为主题,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不断增强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确立强化教育、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教育思路。

在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教育者还要考虑到音乐专业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在严格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在管理这个特殊群体时,同时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尊重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价值,最好不要仅仅采取严厉的管理去约束这些学生的行为,应当给予她们创作的时间和能施展才华的空间。在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主动地与学生们有亲和力的小范围的交流,这样比较容易抓住人心,同时在交流的时候去刻意地了解她们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发展,并且能及时地给予她们提出建议,教育者应能很好地做学生们的引领者。

2.充分利用小课教学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大都是小课,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会和自己的专业老师接触比较多,由于专业课每周都有,学生和老师之间会经常沟通和交流,为了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专业老师总是能有意无意地了解到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及平时的日常生活等情况,日积月累,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亲近、融洽的师徒关系,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专业老师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努力做学生的的引领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根据音乐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和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尽全力让学生有兴趣、有机会、有时间、有动力参加创新活动;在平时,学校给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建立了专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参与创新能力锻炼提供基本的保障;并且还会经常给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为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成果作为学生综合评定、奖助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这样更能调动音乐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多鼓励音乐专业学生踊跃地去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表演,如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快乐女声和去年很红的中国好声音等,使学生得到更多创新能力的锻炼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专业女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分析,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专业的学生,使教育者能用非常适宜的教育策略去更好地,更切实际地教育和指引该群体,让音乐专业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兴趣爱好等,在此同时,教师还应努力让学生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保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体会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为自己的未来开辟一条更宽、更广的路。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王群.艺术类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北京教育,2007.5.

[3]骆巧凤.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 艺术专业 学生 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6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许多普通高校都增设和开办了艺术专业。艺术专业学生的出现,给普通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在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上也给这些普通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针对和把握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摆在普通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其他专业学生具备的理想、追求和活力,更具备了其特殊专业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

1.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素质的提高。

首先,由于艺术专业学生是以特长加考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低很多,而其中专业课所占的比例要比文化课大,从而导致了许多艺术专业考生只重视专业而忽视了文化素质。其次,一部分学生在考入高师之前都是从所谓的特色班培养出来的,这些班级比通常的班级上课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他们所受的教育是不完全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学习文化课较困难,通过其他途径上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寻找出路,就开始学习艺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强培训,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因此,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技能都比较重视,但对非专业课程学习态度消极,这就进一步影响了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

2.就业形势严峻,学费高昂,心理压力大。

一方面,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或是一些广告公司,但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艺术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教师的需求量不大,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这势必产生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许多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从原先的专业团体也逐渐转向中小学,而他们的专业优势要比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的学生明显,这也对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要缴纳高额的学费,平时还要买乐器、电脑、颜料等,这些学习必须品价格也都较昂贵。大学期间的高额费用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的矛盾,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都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负担和所承受的压力特别是心理压力很大。

3.自我表现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都与其他专业不同,主要以阶段性上课和小班及单一上课的形式为主,学生课余一般是以独处一室一人练琴、练声、画画等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更追求个性化,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但易养成一切以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进而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不注意自我约束,集体观念淡薄。具体表现为:缺乏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生活上追求个人实惠,对集体缺乏责任感。同时,由于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相对宽松的负面影响,自身又缺乏自制能力,所以普遍存在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松弛等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经常迟到、旷课;寝室卫生脏、乱、差;夜不归宿,在校外租住民房;上课时间外出兼职打工等事情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

4.对艺术的认识存在误区

艺术是反映社会现实但又比社会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是在遵循生活原则的基础上能给人带来美的启迪的一种创造。但很多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都是模糊的、不到位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艺术就是个性的体现,要标新立异,而作为搞艺术的人就应该天性自由、散漫,在他们眼里,不修边幅、留长发就是艺术的代名词,就是有个性的表现,认为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的发展,影响创作的灵感,就会创作不出好作品。导致其不太喜欢接受外部的影响和管理,使学校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篇10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学生学业 评价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等。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在各个高等院校兴办的专业,但对于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和体系,这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而相对于其它学科专业,艺术设计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其中包含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业评价的体系和方法。一些人认为艺术专业是一个远离标准化的领域,似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量化与评价,一是认为艺术设计的大多课程都以技能、技巧的教学为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水平高低显而易见;二是认为艺术设计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个性风格,不能用一把统一的尺子去衡量优劣。[1]这些因素和观点也导致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缺乏标准性,评价的主观因素太多,缺失理性、严谨。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探索研究尤为重要。基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构建同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科学、严谨的学业评价体系将关系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对此展开一些探索性研究,以期引发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视。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业评价的现状综述

在全国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它与其它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很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教育目的的个性化,它强调艺术的原创性和个性。在这样的教育宗旨下,其培养手段、培养方式都趋于个性化,相对于其它学科以标准测试的方式进行学业评价来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更具有灵活性和主观性。艺术设计课程中贯穿着大量的实践任务,课程的过程也是完成设计任务实践作品的过程。这一特性导致其评价方式上更注重于操作性评价。即便是注重操作性评价,又有其系统的评价标准。而实际操作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以最后的作品来判定成绩,而且这种评价往往带有太多的主观性。评价的结果是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老师也不能完全给出评定结果的理由,即便有理由也大部分是归结于作品设计不佳这一单方面认知。当然现有评价中也会结合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概念模糊,往往主观意识占据主要。这一评价方法让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越发空洞,悟性差点的学生课程结束完全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艺术设计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设计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有别于其它专业标准测试方式,但这不等同于艺术设计学业评价完全停留在教师的个人主观感受中而失去它应该有的完整评价体系。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以绝对标准和参数去检测,这也不符合艺术设计学科的特性,但它理应有其相对全面的评价体系。艺术设计教育区别于艺术设计市场,完全以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不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艺术设计学生学业评价也不仅是以课程结束的作品为观测点,而且应该是贯穿这个课程的过程,应该使设计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位一体的关系得以建立,评价被看成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成分。同时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业评价也应该参照社会对设计人才规格要求作为依据,结合企业对优秀设计人才的评价标准而设定,把设计的综合能力作为评判的方向,以能力评价为导向,更突出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的评价理念。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业评价模式的思考

按照评价方式划分,可以将学生评价分为理论性评价和操作性评价。理论性评价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它一般专注于知识维度,而忽视技能和能力维度。纸笔测验是理论性评价的常用工具。操作性评价是指在真实环境中或者模拟情境中对学生操作仪器设备,或者动手制作物品等所进行的评价。[2]艺术设计学生学业评价既包含操作性评价,又包含理论性评价。

重新确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评价的独立品质和内在价值的第一步就是回归到艺术设计学科本身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从学业评价模式上应该更注重的是操作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结果及发展结果,前者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性格。后者主要包括:个体及社会性发展、语言及文学发展、数学逻辑、科学思维、社会及文化理解、音乐与艺术、身体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业评价内容应该依据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掌握需求作为参考,回归社会。同时也应该回归学生自身,回归到课堂本身,强调过程的评价,结合理论性评价和操作性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回归到学生,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评价,而是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分组评价相结合。评价的考查点应该侧重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综合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艺术设计教育只有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学生才需要表现出主动探索,展示其判断力和创造力。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高级思维进行分析与综合,进行判断与决策,对问题或任务进行预加工。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真实性任务评价就旨在创建这样一种兼顾难度、深度、生活气息与当前学习的评价情境,既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和原创性,又保证系统学科逻辑框架的形成。同时艺术设计学生学业评价应该建立学习档案袋制度,记录学生在课程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及对课程的一些记录。还应该结合随堂考试的方式,对课程结果进行测试,但这种测试区别于一般学科的标准化测验,它是将实际设计任务变成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执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艺术设计学业评价可以将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摆脱以往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客观全面。评价维度可从以下一级指标展开: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设计创意思维能力、设计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完稿执行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能力、限时设计能力。具体由以下二级指标构成,内容包含收集资料能力、资料整理能力、创意方法、创意过程、创意草图、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色彩设计能力、图形设计能力、设计技术能力、提出问题能力、逻辑能力、问题解决自律能力、诚信行为(具体见表)。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业评价具有典型性,但艺术设计专业评价也有其自身适应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依赖传统的标准化测验的方法评价艺术有悖于艺术教学规律。而一味地依赖一副作品而下定论,又显草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要真正做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业评价工作,不仅仅依赖于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更本质的是需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重视学业评价,真正把教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结合起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最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恒心,蔡芹.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价方案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9,11,(6):11

9.

[2]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