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暂行条例》,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方式将由差额缴拨逐步改为全额缴拨。为取得经验,摸索一条在全市实行全额缴拨的路子,经研究决定,自1999年5月起,在西城区及驻区参统企业中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管理试点工作。现将试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现行政策规定,对企业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次性全额收缴;对应由统筹支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拨付到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帐户上,原由企业或单位负担的部分离退休费仍由原渠道支付。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一方面为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基金的征缴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试点过程中,西城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利用综合手段,加大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基金收缴到位。驻区参统企业要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的时间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三、为配合试点工作的进行,对现行基本养老保险费收支月报表及报送程序进行调整:企业于次月1日前向西城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基本养老保险费收、支月报表,经办机构审核汇总后于次月5日前报市社保中心。
四、为确保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到离退休人员手中,西城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将养老保险费拨付到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帐户上。参统企业必须开立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专户。基金支出专户原则上在市工商银行开办。企业收到基金后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五、在试点过程中,西城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驻区参统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办法(暂行)》,确保基金帐目清楚,专款专用。
六、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差额缴拨变为全额缴拨,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大改革。西城区劳动局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试点工作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驻区参统企业要积极配合试点工作的进行,严格按规定的时限报送有关表格,缴纳养老保险费,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
1.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办法(暂行)(略)
2.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及会计处理事项举例(区经办机构用)(略)
3.北京市养老保险新旧会计制度转换及会计事项调整说明(区经办机构用)(略)
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据外包;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64-02
大连作为全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近几年与中外的软件公司合作不断增多,正在逐步成为数据外包产业的基地。这不仅带动了大连的就业市场,更是我们中职学校的契机。如何让中专生在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这无疑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最初的目的是要让广大的劳动者适应当时的劳动需求,现在衍变为让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实际的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分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而是围绕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引导、指导和监督。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以某在连日企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1.结合教学分析项目。首先确定项目,教师根据企业工作的真实业务,来分析这个业务在实际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侧重培养、培训。针对知识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编写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培训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例:(以某日企BPO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企业与学校联系,将业务与老师分析是否可以用于教学。将可以适用于教学的业务规则交代给老师,让指导教师首先要熟悉业务,并对这个具体业务的规则进行知识点分解分析。(1)日本语知识。学生应掌握标准日本语教程中的日语的基础知识,平、片假名及简单的日语日常应用等;根据本业务的需要再重点掌握日本语人名、姓氏和地名;制定日本语知识学生的达标程度并对此考核。(2)日本语录入。掌握日文KANA输入法的相关规则,会熟练运用KANA输入法来录入日文平、片假名,日文人名、姓氏、地名,每分钟录入日文平、片假名的速度是80字。(3)看图软件ACDSee的使用。会使用ACDSee软件简单的处理图片。需要将图片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旋转。需要掌握ACDSee软件的相关快捷键:F(全屏显示切换)、回车(浏览方式改变)。(4)识图能力的培养。结合入力规则,通过对不同图片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不同的图片中迅速找到入力内容的位置。(5)处理图片软件PhotoShop的使用。会运用PhotoShop处理批量图片,将图片进行适当缩小。使用动作面板制作整个操作的动作记录,将处理图片的操作记录好后,设置快捷键,再次使用此操作时直接调用快捷键。(6)EXCEL使用。会运用EXCEL冻结窗口、会进行单元格格式修改、改变回车换行方向。需要掌握相关的EXCEL快捷键,复制Ctrl+C、粘贴Ctrl+V、剪切Ctrl+X、修改单元格F2。对EXCE工作簿的重命名、数据列的选择也要了解。(7)工作技巧。对打开的多个窗口之间进行切换,快捷键ALT+TAB的准确应用、桌面上各个窗口的布置、切换。同一类多个文件之间的排列,切换等。
2.根据工作流程制定教学计划。(1)制定学生学习任务书。依据项目的流程及要求,制定学生的任务书,学生根据下发的任务书来完成相应的工作。(2)分组编号。根据学生的素质分组并对每个学生进行编号。学生要分层次,知识掌握好的,工作灵活的可以担当稍微重要的任务;其他稍微薄弱的学生可以担当适合自己的职位。(3)知识点讲解。入力规则的明确,将所需的相关知识点列出,有针对地进行讲解、分析。教师并不是像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在任务中穿插讲解知识点。针对错误点较多的,分层次讲解。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因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变得乐意学习。(4)学生下载任务书,明确任务。学生拿到任务书后,通过阅读任务书中的内容,明确自己要做什么。(5)实施作业。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辅导。(6)任务结束上传任务,并对任务作备份。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将文件上传到指定位置,并由教师对所做任务进行备份处理。
3.检查任务完成情况。(1)检查,检验数据的正确性。将所有学生的录入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学生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不同,制作错误表。(2)下发错误表,对错误内容进行修改。对每一位学生下发其错误表,通过分析这些错误,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并由学生自己改正相关问题。(3)学生修改再上传,这个过程可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做以调整。学生将自己的错误修改正确后再次上传。(4)数据的抽查。对学生修改完成的数据随机抽取检查,检查如果再次出现问题,这名学生就要停止做业务,回到培训阶段。
4.学生评估。(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每日都要填写日报表,根据自己当天任务的完成情况填写。开总结会,让学生表达自己都学会了什么。学生们可以讲讲他们的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其间的故事,各自最大的收获等。(2)指导教师评价,结合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每日根据学生的日报表来分析学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
5.提升。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师统筹。通过分组(分层次安排角色)来进行任务的安排,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此项任务,模拟企业的运作模式来进行角色分配,具体如下操作:(1)检查组:组长职责是制定入力任务表,并将入力组完成数据分配检查任务,组员根据组长分配检查入力组数据的正确性。(2)入力组:组长职责是对组员进行规则的讲解,任务回收,回收任务后直接上传到检查组,给检查组组长。组员根据入力规则和任务进行入力,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直接咨询本组组长,完成数据录入后,对数据进行上传。(3)图片处理组:组长负责讲解规则、下发和回收任务、任务完成情况记录,组员要对所需图片进行截图、修图操作。
三、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改变了以往课堂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中职教师,及时把握岗位技能需求,找准培养目标,更是重中之重。让一线教师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要求在校的学生。
篇3
【关键词】Multisim10;数字电路;项目教学
一、引言
《数字电路》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强大推力,这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应该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对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在数字电路教学中引入了德国“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辅以仿真软件Multisim10,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辅助设计计算能力,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仿真,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所设计电路的各项参数,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路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数字电路》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定时器极其所构成的电路、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存储器等[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字电路课程都是按照上述知识点授课,这样的授课体系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普遍反映数字电路课程内容庞杂、头绪纷乱、枯燥无味、无所适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兴趣与信心。而在项目教学中,我们结合数字电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整门课程围绕项目展开,根据项目的开发过程来安排授课内容,将数字电路的各个知识点拆开,插入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做边学,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教师不再把知识技能的传递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手上做的结合起来,通过在数字电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起课堂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我们在设计项目时,力求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体现项目教学法整个过程的真实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为例,我们针对知识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两个项目:项目一、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二、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一比项目二容易,涉及的知识点较少,用到学生原有的知识较多,便于学生接受。项目一的主要作用是引入数字电路,让学生对数字电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熟悉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制作步骤,为项目二的进行打下基础;项目二则是一个综合的组合逻辑电路实例,扩宽了知识面和项目深度。当然,我们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其他相关的一些项目。学生在项目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电路,安装,调试电路,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提高和发挥,因此在数字电路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Multisim10软件介绍
Muhisim10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软件,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具有丰富的元件型,可以进行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能够完成仿真和分析功能,适用于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2]。
Multisim10具有以下特点:系统高度集成,界面直观,操作方便;支持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模拟/数字混合电路的设计仿真;电路分析手段完备;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接口。
四、Multisim10在数字电路项目式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我们在设计教学项目的时候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分析课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并结合学情,确立最合适的项目。在初学时可以用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增加项目的复杂度,在保持学生的自信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应用Multisim10软件可以经济方便的进行项目开发,很好的支持了数字电路项目式教学。
下面以“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的设计”为例,介绍在Multisim10软件中如何完成数字电路项目。
1.下达项目教学任务
设计一个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要求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能识别出4位数据中的第一位到来的数据,而对随后到来的其它数据不再作出响应,至于哪一位数据到来,通过LED指示。
2.学生通过查资料、自学、相互讨论、合作协调,完成
(1)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设计;
(2)Multism10仿真,验证设计电路的正确性。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更多地放开手让学生成为项目完成的主体,这样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并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图1是学生设计的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通过此仿真电路优化了电路结构,形象地模拟四人抢答,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良好。通过实际电路的焊接调试,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通过Multisim10仿真,学生不仅明白了设计方法,更清楚了数字电路的功能,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建立起动态、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设计好电路之后,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调试,优化电路结构和参数,可以以得出最佳、最优的电路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篇4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知识的广博,并非走上讲台的那刻就具备了,甚至很多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还是在不断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得到体验和提升出来的,这便成为了教师的一种素质。“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寻找自己的不足,及时地加以弥补,否则,你不会被学生淘汰,就会被时代抛弃。那么历史教师如何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第一,要充分掌握史料,不断加深功底。史料是内容,语言是形式,教师功底深厚,体现在要掌握丰富的史料知识和其他的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语言的精、准、美,讲起课来虽没有易教授那般挥洒自如、纵横千里,至少也可以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呀。第二,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因为教材是教师执教之本。有经验的历史教师上课就讲究语言干净、精炼,用语确切、肯定,史事、人物交代清楚,这样课堂效果好,反之,教师如不认真备课,吃不透书本,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还会导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条理不清,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好吗?如是长此下去,这一正一反的教学,就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成长。
二、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就是要变“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即通过课程改革演化为“有血肉的历史教育”“充满人性的历史教育”“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不同学段的历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在全人类教育和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建构和精选历史教育的新体系和学习内容整合的方法;需要从生活视角和民众视角改造传统历史教育的学究脾气与贵族脾气,让学生真正去认识大众的历史,理解有生活、有文化的生动历史,让历史可以说话,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以利于活跃人的精神、智慧与创造力。才能够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鼓励竞争,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积极开展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价值观
篇5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思路探究
生活其实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的,只有当教育通过生活而发出力量时,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初中生正是明日的朝阳,也是最适合普及思想教育的年龄阶段,更
能有效地将其探究的方向和路线拉得更长、更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中思想品德路线的探究吧?
一、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概述
(一)思想品德的含义
1.背景
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提出,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对其成员施加力量,最终让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特点
学科特点: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
功能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
环境特点: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
3.构成
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情境创设、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的导入效果、教学的组织活动。
(二)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内容
1.环境教育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什么样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在家庭和学校里,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性格的人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考验一个人的自制力。能够很好地按自己想走的路走,不受别人影响的人,他的心一定是十分坚定的,对事物的态度也是很果断的。
2.劳动教育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只有更多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事,才能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家里,也可以教导他:自己动手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3.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圣地,里面有很多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只要你和他们和睦相处、友好交流,你就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有利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东西。校园文化是一个传播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它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的知识群体联系在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和运用。
(三)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条路线或途径,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也是一样,想要实现它,也是有途径的。它的实现可以通过体验教育来实现、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束缚,更有一些学生因成绩下降而缺少自信,导致学习的效果变差,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给他们提供的条件造成的。因此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一些用文字无法理解的知识点。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探究
(一)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方向和对象
在一个家庭里,人们一般最关注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一个家庭里有孩子,那么孩子将来在哪里上学,上什么样的学校,这都是作为父母最关心和最在乎的问题,也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路途的一个铺垫。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必须要真正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和其中的情感。良好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学生自己对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把握,而不是单靠片面的讲解和概念知识来理解的,需要反复多次的学习来加深记忆,这样才可能达到效果。
(二)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一些措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划分,将所讲授的主次内容分为重难点,再进行教授和传播。教师应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和实际认知水平的不同,将所授内容进行整合分配,合理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还可以通过由简到深、深入浅出的方式,列举实例,让学生通过快速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疑难问题
由于长期机械的操作,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差,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他们本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效率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更不会自己主动去解决那些不懂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这类课堂进行思考,并针对遇到的情况和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组织好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克服难题。
三、总结
(一)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
思想品德对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有一定的要求,在思想方面要求我们要处于一个健康向上的状态;在道德方面要求我们要遵守社会制约和法制规范;在行为上要求我们要守护法律法规。
(二)自身形象的塑造和态度
要有自己的一套严格要求,不论学习和生活都要尽可能让自己树立一个比较端正和积极向上的形象。
(三)丰富历史知识的积累
高尚的思想品德都是前人留下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有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有些诗歌和散文中提到的极具代表性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丰富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了解和认知,我们要学会从中找到更多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
参考文献:
篇6
一、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的教师视学生为白纸随意涂画,把学生当“鸭子”硬塞强灌,教师主观确定“我教什么”,不顾及“学生喜欢什么,要什么,应该学到什么,怎样学习”,大量机械地重复作业,教学不根据学法、教法不指导学法。
2.忽视了课程的德育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应试教育前提下,部分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没能发挥德育的功能,不重视教学的过程组织、方法运用、教师态度和言谈举止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或是脱离实际知识、空泛说教,或是无意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忽视了教材原有的思想教育内容。
3.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片面认为有知必有能,重知轻能、以知代能,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时又认为有能必有知,割裂知识系统,忽视知、能的联系和区别,不注意创设知、能转化的条件。
4.忽视了教学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本身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相联系、变化、发展的过程,而目前演变成为可突出考试的一门课程。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个单一的认识过程,不能把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行辨证统一起来,片面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情感、意向和行为上笼统空洞,更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忽视了课程间的学科联系
各科间内在联系被割裂,相互渗透受阻隔,互促互补受影响,各科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甚至各科争夺学生的时间、精力,使学生处于被动地应付状态。
二、方法与策略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工作的进程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互相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只有强调师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在教学中协同作战和谐统一,挖掘教材的潜在效能,才可以形成合理的教学策略。
1.注重教与学目标的统一性
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全员必修的基础型课程。其教学目标中既包括知识、能力、学法等智力因素,当然更包含了品德、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体身体、心理、性发育与发展的高峰期,又是个体理想、人格、价值观、能力等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在智力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之后,开始对理想、前途等进行思考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与学的目标有差异,但是殊途同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认知发展需要以及教材的逻辑结构设计方案,诱使学生进入认知最近发展区,遁入认知兴趣入迷技能掌握行动体现的良性发展机制,使教与学的目标最终得到统一。
2.强调师生情感的协同性
师生情感的协同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伴随着情感态度的过程,在良好的情感和积极态度下,学生才能付出实际的意志努力,取得学习和活动的成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协同,教师要注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如成就需要的满足会鼓舞青少年步入情感的良性发展期,相反,则会抑制青少年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热情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给学生更多的爱。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具有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以情入手,用自己情感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必然会取得教学的高效。
3.重视教学过程上的整体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的。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学看作是一个个单个的认知过程,注重于感受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而实际上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明确教学任务的多重性
教学任务是多重的,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辨证思维、探索、发现创新能力,又要有机地进行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传统教学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能力与品德,对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明确又具体,对培养能力和品德任务却显得笼统而空洞。为此,课堂教学中既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任务和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关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又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实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
5.加强教学内容的联系性
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能力,体现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精神,我省在中考中采用开卷考试,这对政治课学习和复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强调对不同知识点多方面、多层次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等,又重视提高学生的理解、辨别、分析、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多角度上考虑本单元教学内容和外部系统的各种联系,并通过学生所学的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复习重点内容时,既联系有关内容,形成跨章节的、网络知识结构,又联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正确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扩展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最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篇7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外贸单证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42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改革最大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简单、机械地记忆,而是以项目化教学方式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更主动接受新技能,符合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
单证课程的技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单证技能并灵活运用,因时、因地而不同,传统地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如今学生的学习实际,需突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强调能力目标,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从本质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 传统外贸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外贸单证课程的特点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为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以各种单据的缮制与操作流程为主,要求学生能根据贸易合同以及信用证的有关要求制单和审核国际贸易单证,并且能根据有关业务规定进行国际贸易单证的传递处理。该课程特色鲜明,一是突出学生实际单证操作技能的培养;二是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两点,笔者认为,过去传统的教学法运用于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的弊端。
1.2 传统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内容单薄、不连贯,知识体系被割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一种单据类型或某一知识点,纯粹“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法,无知识迁移,教学内容甚至前后无关联,学生接受的教学理论体系是被割裂地、断开地、无连贯性。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实际复杂的事项,就无从入手,导致不能胜任日后工作岗位。
1.2.2 教学手段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
在过去教学中,以“教师+黑板+练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空洞、枯燥和乏味的感觉,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课堂上缺乏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占用大量上课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 考核方式单一,无法体现技能的提升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以闭卷形式考核,由于受出题方式、题型,试卷载体所限,只能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同时,也无法体现学生不同技能水平,分数也只能“一刀切”,最终造成学生口中“贝多芬”,即“背多分”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在深度与广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项目化教学法理论背景与内涵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起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项目化教学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3.1 确定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3.1.1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审核、修改信用证并根据进出口合同、信用证制作结汇单据、运输单据、保险单据以及报关单据等各种类型的单据,或在进出口电汇、托收方式下,缮制各种单据。同时,能对单据进行操作与管理。
提高独立缮制各种单据的能力,做到所提供的单据内容完整,份数齐全,数据准确,表面清洁美观,单证一致,单单相符,并能对各种单据进行分类、索引标目、归档保存。
能运用计算机等操作工具,迅速、准确地进行业务操作,并对价格、运费、保险费、汇率、银行手续费等进行运算。
3.1.2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国际贸易制单的基本技能,并熟悉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流程,了解对外贸易行业的国际惯例和法规,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来指导对外经济活动。懂得国际结算和汇兑方面的知识,掌握国际先行有关信用证和托收业务的统一惯例,并能实际运用操作。能阅读国际贸易单证的有关文件及资料,并能在交涉中运用自如。
3.1.3 素质拓展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恒心,并且养成做事认真、谨慎的态度。
3.2 项目化教学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3.2.1 外贸单证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
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中,要做到三个转变:“以教学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主转变为项目化任务为主,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室为中心。”我们将外贸单证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岗位为导向,融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岗位为载体,工作过程作为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室还原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最终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一体化,弥补两者的衔接不足。根据以上原理设想,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将课程体系设置为项目化活动。项目内容可分为:①出口L/C业务。②出口T/T业务③出口D/P业务。④进口L/C业务。⑤进口T/T业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改变原有教学模式。首先,介绍项目概要和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路径,制定实施计划,再分组进行团队商谈,合作解决,教师从旁引导与讲解,这样将理论知识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最后,由教师点评或学生互评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3.2.2 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项目化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闭卷考试,学生的成绩考核由项目完成情况、表现、实训成果、报告等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应显现能力水平高低,打破百分制,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一组或一个团队同学在完成一个项目环节可核定同一层次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春宇.“做、结、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实践――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2]徐锋.谈高职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
篇8
关健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46-01
1.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1.1责任感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责任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
1.2责任感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中学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中就涉及到了关于责任感培养的内容:"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的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在德育内容要求上,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中学德育大纲》都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多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1.3责任感培养是造就人才的必然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的责任心。某大学团委调研部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普遍关注"责任感",对责任感重要意义的认同率也超过了80%。同样一项调查也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将它列在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和自信心之前。某企业一位人事主管曾说过:一个人只有充满责任感,才会自觉地努力工作,为他本身,也为本单位而工作。没有责任感,怎么会把工作做好呢?可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早日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人才竞争和接受国际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中学生应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通过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以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强的现实情况,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思考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挖掘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等都是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运用激励、示范、讨论、现代技术的整合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独立作出选择,并对其所做的选择进行理性的思考,他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来,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2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教育性活动与交往是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基础,而社会责任感又推动活动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校政教处可通过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法律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成果的认识,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些经常性的教学和实践,学生的思想品质才会慢慢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才会慢慢增强,社会责任感才会慢慢形成。然后,就能逐渐自发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会逐步地关注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课程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之相配合。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2.3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学生关注他人的意识。
2.3.1对孩子给予尊重和信任。不要简单化地对待孩子,要把孩子当成有理解力的独立个体,给予尊重和信任。我们发现,往往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孩子较容易培养起责任意识。所以,即使是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也不要让孩子养尊处优,要有意识地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要学会尊重并且懂得珍惜。
2.3.2让孩子懂得客服困难。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自己做的,任何人不能代替,任何问题都不是放弃的理由,只有去克服。如果孩子因为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必须让孩子自己面对,必要时父母才给予帮助。在孩子实践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地给他们输送力量,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肯定。
2.3.3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人。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人,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感情。学会传递出对别人的情感,也是培养责任感的方式之一。
2.3.4注重教育的融会贯通。教育是系统的,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脱钩,两者应该同步前进,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才会有教育的一贯性和持久性,才能更有利于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 、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2]《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
篇9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可行性分析
1 前言
最近几年,国内很多高职高T盒?设了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火力发电方向)相近的专业。我校也于2009年开设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而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作为其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分的大量学时。项目化教学法则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中一直推广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使学生学习时化被动为主动。此方法对于我校学生来说,在其他专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将对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2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起源及定义
在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劳动教育思想思潮下,产生了项目化教学法的初步思想,最终到了19世纪美国与合作教育融合产生了项目化教学法,经过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到1955年后逐渐趋于完美,并最终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
(二)项目化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要求一是,学生成为项目化课程的主体,教师以一种配角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上,这样学生就多了更多的独立思考,更多的动手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要求二是,执行项目化教学法的主张。其主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查阅,分析的能力,先练后讲,边学边教。
3 项目化教学法在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学中的特点
(一)目的性
项目化教学法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通过一个个围绕知识点设置的项目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并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此掌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和岗位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项目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使自身从课堂教学的主体,转变成一个在学生实际完成项目时的促进者,并掌握其中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授课周期短,效果明显
项目化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效率高,经历过项目化课程的学生都可以迅速完成到职工之间的转变。结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学内容设置的项目,可以迅速的使学生对实际操作上手。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合
在项目设计之初要依据理论原理设计项目,那么在要完成一个项目时,必然涉及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化教学法与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一样,都会随着时间而组建消沉,其如果想用力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随着社会而发生变化。而变化的依据是根据不同的课程或内容而有所不同。通过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各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及具备泵与风机的检修和运行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4 项目教学法在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学中的应用(以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一次课为例)
(一)项目计划阶段
我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项目化课程整体方案与单元设计部分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和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设计。在教材方面我校正在编写该课程的项目化教材,这样,首先是能够对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章节总结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操作条件的教材,可以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实施阶段
第一次课是预备课,教师对课文中的新单词和词组进行讲解,将每个单元的课文划分成几个部分,并设计学习环境。同时完成班内的分组活动,可以依照学号,也可以按照寝室,更可以通过课堂出的设计游戏观察的结果分组。本课程每六人一组,每组内不能有超过1名女生,6人一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内容的讲解。然后进行分组的实际操作
(三)评估阶段
后几次课是具体的项目实施阶段,让各小组展示其成果,项目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图片、ppt、实物,设计图等。检查评估是本课程的主要不仅可以让老师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讲解中充分发挥特长,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四)成绩评价阶段
每个小组都设置一份评分表(此处以项目1-1为例),评分的权利不仅仅在老师,同样将打分权利很大一部分交给各个小组的组长,取其平均分,有利于公平公正和公开。但在评分时要注意,学生之间因为关系亲疏而带来的分数评价的偏差,并在发现问题存在时,及时纠正问题,并及时改正。教师的评分表是另外一张,本文不附上了,但宗旨是考察学生的评分而不是项目结果。
(五)注意事项
1、项目不能凭空乱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项目,例如学校电脑齐备,再购买软件就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可以安装,这就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而学校没有实物泵,如果设计实物泵相关是项目,能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2、上课时一定要记住学生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老师不要过多干涉,喧宾夺主,这样都是不好的。即时是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也要适可而止,指明方向让学生自学或是适当点拨都是不错的选择。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的项目成绩可以汇总成平时成绩,便于老师在期末总评时一目了然。
(六)结束语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课程的扎实学习会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培养模式起到了主导的作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改革和探索还在边实践边总结,教学改革模式也会日渐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蔚雯,朱飚.建设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精品课程的实践与认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21):200-202.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83-02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法律素养的人才。作为中等专业学校,应当重视法制教育,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切实了解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笔者对某中等专业学校的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回问卷的分析,发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比较良好,积极上进是主流,但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法制意识不强,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又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要求学校“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可以看成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
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全部途径。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90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设置相关课程
当前中等专业学校不太重视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教材也不够丰富,使法制教育成了配角。学校安排一学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每周两节课,除此之外就是偶尔举办一次法制讲座。笔者认为,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仅靠上述安排很难有实效。
因此,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从而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除了增加劳动法等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外,还要增加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相关法律知识,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
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当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行为习惯。为此,作为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1.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的列举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由于法律条文比较枯燥,而案例都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而案例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法律都是规范人的具体行为,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法律解释得更加透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收集相关案例,还可以从法院收集已经审判过的一些案件作为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时,首先由教师做法条链接,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然后介绍具体的案情,再引导学生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在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感悟,真正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例如,在讲解扰乱公共秩序罪时,笔者列举了一个中职生犯罪的案件为例。首先介绍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后介绍具体案情。张某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的男生,与本校一名女生李某谈恋爱。有一天张某发现李某与本校的男生王某关系暧昧,就责备李某不应该脚踩两条船。李某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张某非常恼火,在放学路上强行拦截李某,不让李某离开,并当众辱骂李某,情节非常恶劣。后来李某报警,张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否常见,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学生对这一案例很感兴趣,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讨论之后再进行法条链接,详细解释《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具体规定。接着讲述本案结果,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了案件事实,认定张某犯寻衅滋事罪,考虑其有悔罪表现,所以判处张某管制六个月,张某没有上诉。随后引导学生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张某犯罪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结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展开讨论。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都能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先归纳出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学生踊跃发言,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会触犯刑法,还会被法院认定为犯罪。大家都感到学习法律太重要了,法盲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2.组织学生观看庭审
组织学生观看庭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尤其是刑事犯罪案件,如果让学生观看庭审,效果将会更佳。有些罪犯也曾经在职业学校上学,他们在学生时代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素质低下,有些人甚至就是法盲,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接受法律审判时一般都会悔恨交加。这些案例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3.举办法制讲座
举办法制讲座,尤其是讲解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笔者曾经举办一场有关交通安全的专题法制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通过每件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总结出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汽车越来越普及,但人们的交通法规意识并没有跟上,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交通参与者都造成了巨大威胁。遵守交通法规应从我做起,通过专题法制讲座大大提升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纷纷表示不能再拿生命开玩笑,一定会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还可以邀请公检法等单位的专家或律师等社会各界法律人士来学校举办法制讲座,弥补法制教材内容的不足,进一步充实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步斌.提高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分析[J].教育界,2012,(1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