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贵州省 农业现代化 发展评价 政策选择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阶段,同时我国也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阶段。在这“四化”中“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最为艰巨,尤其是对我国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的省份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更为关键。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是全国唯一以山地为主的农业省份,又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廖婧琳等,2008)。贵州农业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高。贵州农业一直处于薄弱状况,2011年贵州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165.5亿元,仅占全国总产值的1.43%,与周边省份相比,明显低于四川、湖南、广西、云南和重庆。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文红,2009),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
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为了科学准确评价贵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应当选有一套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拟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指标按照严密的逻辑性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较多,例如国际上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内学者蒋和平等(2009)。有些学者研究发现,荷兰、以色列等农业生产条件并不理想的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升都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刘晓燕,2009)。还有学者研究发现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政策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经济波动起到直接影响,而农村居民收入、农业贷款、市场价格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波动的间接影响因素。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就业占比、每亩机械总动力、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贵州农业现代化不同年份不同指标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般一个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就意味着该地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贵州省2011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701.84元人民币,2006-2011年平均每年为3833.56美元,差距还很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直接反映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回报。2011年贵州农民纯收入为4145.35元,没有超过3000元,贵州农民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2011年贵州劳动生产率为5623.36元/人,从2006年到2011年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比2006年增长1.02倍,但是2006-2011年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仍然没有突破5000元/人,仅为4106.04元/人,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土地生产率。衡量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为土地生产率,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2011年贵州土地生产率达到2489.41元/亩,2006-2011年平均每年土地生产率为1866.05元/亩,仍然没有突破2000元/亩,土地生产率相对较低。
农产品加工率。农产品加工率可以反映农业生产出的产品转化、加工的程度。其计算公式等于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农业总产值,该比率越大,农产品加工率则越高,说明农产品加工的程度越高。2011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2.38%,从2006年至2011年,农产品加工率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2006-2011年平均每年的农产品加工率为14%。
农业机械化率。机械化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按照每亩耕地上使用的机械总动力数进行计算,即贵州全省机械总动力/全省耕地面积。2006年每亩耕地使用的机械总动力为0.46千瓦,2011年每亩耕地使用机械总动力为0.70千瓦。
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农业劳动力就业能衡量农业劳动有效投入的情况。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农业有效劳动投入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等于乡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全社会就业人数。2006年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75.48%,2011年下降至69%。2006-2011年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平均为72%。
综上各项指标可以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相对缓慢,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潜力。
贵州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从表2可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贵阳市以3.56万元/人水平、人均纯收入水平处于首位,说明贵阳市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农村劳动力就业来看,黔西南州农业就业比例所占最高,为63%,其次为六盘水市和安顺市。其他各地农业就业比例均在60%以下,其中贵阳市和毕节市就业比例都在52%。农业机械化方面而言,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铜仁市的机械化水平较高,每亩农业机械总动力都在0.9千瓦/亩以上,而遵义市、毕节市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不足0.5千瓦/亩,其他各个地级市的机械化程度在0.5-0.9千瓦/亩之间。从土地生产率看,贵阳土地生产率最高,每亩土地产值超过4000元,其次为铜仁市,每亩土地产值超过3000元,除了六盘水市每亩土地产值低于2000元之外,其他各个地级市的土地生产率都在2000元/亩以上。从劳动生产率来看,贵阳劳动生产率最高,每人农业产值超过1万元,其次为遵义市和铜仁市。六盘水市和安顺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每人农业产值都在4000元以下,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在4000-5000元/人之间。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贵州各个地级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谓聚类分析,指将研究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确定相似性;第二,选择合并的计算方法;第三,确定类数。在合并的计算方法选择上,系统聚类分析是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之一。可以根据Ward法确定类与类的距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Ward法对贵州不同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聚类的树状图如图1所示。将聚类分类成四类,可以发现贵州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差距(见表3)。第一类为贵阳。贵阳市是贵州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土地生产率,还是农业占就业比例,都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比较优势,属于综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二类是遵义市和毕节市。这两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土地生产率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属于劳动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类是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这三个地级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生产率较高,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属于机械土地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四类是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顺市,这三个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程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相对其他地区来说都比较低,农民人均收入不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属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亟需政府扶持。
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存在区域差距。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缩小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的过程。因此,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加快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州农业发展滞后的很重要原因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贵州省农业科技任务艰巨,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紧迫(张建,2010)。贵州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改善农业生产的空间就越大。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只有贵阳、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土地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他地区的土地生产率仍然偏低。政府必须加强基本农田改造,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将农业不利的生产条件转变为有利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出率提高。
促进农民技能提高,增强劳动生产率。现代经济学已经证实,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基本上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不是代价和投入的问题,而是劳动主体转换的问题,即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钱津,2010)。从本文分析的结果看,贵阳、遵义市、毕节市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较高,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贵州省应当对农业发展薄弱地区进行有效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贵州农民人力资本。
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贵州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反映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的主要劳动者,供给城市就业队伍,对城镇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贡献。由此也带来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对劳动力的一个替代。提高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农民购置各类农机具补贴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贵州省各级政府除了严格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之外,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对率先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实施重点支持,促进种植业、畜牧业等具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贵州少数贫困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联合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增收,促进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西南农业学报,2010(1)
2.向清华.贵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1(9)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及其农村风貌有了显著的改变,但目前中国农业仍然面临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现阶段的农业总体上还处在近代农业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粮食需求也出现大幅增加,不少国内农产品供求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有待提高[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义深远。但是,迄今为止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对农业现代化的量化评价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因此,如何科学的阐述评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对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3]。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研究中所建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相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衡量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2研究方法
目前相关文献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是单项指标评价法通过单项指标的对比,评价单项指标的发展状态及所处的地位,由此综合判定分析整体水平;二是综合评价法,通过对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并进行综合合成得分,以评价对比不同区域的等级次序。由于单项指标评价法对各区域的综合评判不够科学全面,且该方法不能对不同区域间的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两种方法的结合形式来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4][5][6]。
2.1指标选取
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7][8]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农业社会系统,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从业人口百分比、恩格尔系数、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管理人员、乡村医疗和卫生人员6个指标;农业经济系统,包括人均粮食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3个指标;农业资源系统,包括有效灌溉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拥有量3个指标;农业环境系统,包括森林覆盖率、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村用电量3个指标。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具体结果见表1。
2.2标准化处理
由于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各项指标值为参照值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分为2种类型:
3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方法,得到我国进入21世纪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见表2)。
3.1农业现代化系统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分类系统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农业经济系统(2.0045);农业社会系统(1.7394);农业环境系统(1.5862);农业资源系统(1.3161)。
第一,2000―2013年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农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提高最快,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7.18%,远远高于农业现代化平均增长率。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最大,农业经济系统的高速发展也将会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
第二,农业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稍高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其年平均增长率为5.28%,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均是正向指标,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
第三,农业环境系统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相似,其年平均增长率为4.19%,稍低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年平均增长率。
第四,农业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系统中增长最为缓慢的,2006年之前都在1左右波动,2006年之后稍有提高。农业资源系统年平均增长率大大的低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年平均增长率。
3.2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13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为4.6%,2013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是2000年的1.6434倍。
4政策建议
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篇4
关键词:新型“四化”;发展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1;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最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就是新型“四化”的基本内涵。四化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追求的目标,而新型“四化”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它的真正内涵和发展方向,所谓的新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发展目标从目的转向路径,之前一味追求四化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却忽视了发展路径和过程,后果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结果偏离预期,可见过程同样重要。其次,发展理念由物转向人,之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部分地区的城镇化速度甚至惊人,建筑规模大幅度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大面积增加,但城镇户籍却没有随着增加,可见,只是形式上的物的增加并不能从实质上产生惠民效应,不能给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最后,新四化强调的是四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而不是独立发展。因此,本文以上述为背景,对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
总理指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要让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内驱动力。可见,信息化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吉林省的信息化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两化的融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一些传统产业,对信息技术不但没有引进和重视,反而呈现出排斥的态度,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产业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若是引进新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培训,这部分成本并不低,而且设备的更新也需要大块成本,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考虑到规模效益,即使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在短期内的利润并不可观,这就成为了中小传统企业产业信息化的绊脚石。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的振兴将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信息化又是振兴工业的驱动力。但相比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吉林省信息化的融合还远远不够,传统行业的改变与创新的切口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投入,尤其是信息化。因此,我省一定要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对接和融合,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十报告的精神,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新四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独立发展存在的,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惠民利民。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从而就会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因此,在提高吉林省城镇承载力的同时,要使农民工在城市能够安居乐业,要真正做到城镇化由物转向人,城镇化追求不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质量。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相反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但是质量并不高,指标也呈现出虚高的现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较缓慢,而二者的融合和对接也表现出脱离。由此可见,吉林省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十报告指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良性互动。吉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高,是全省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相反,城镇化也是工业化的载体。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工业化始终没有很大的突破,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并不理想,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不够,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率远远不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该注重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关系。
二、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的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想要真正实现“四化”的协调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我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我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促进先进技术的引入,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使信息化成为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尽快渡过瓶颈期,使信息化良好融入工业化。其次,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不要让城市的“空城”越来越多,要将重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且与农业现代化良好衔接,相互促进发展。最后,要让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动力,发挥其重要的动力作用,两者相互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实现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就要敢于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将四化充分融合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现阶段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发展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在促进国民经济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从而促进、提高农村现代化农业水平,推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很多现代化的机械逐渐应用到了农业生产活动之中,这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水平。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甚至严重制约了整个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必须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工作,将农村现有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进而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的作用,土地集中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提升农业规模化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能够极大地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土地流转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农民可以“亦农亦商”,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很多农村土地资源出现了闲置情况。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实施,我国可将农村现有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的价值。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还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例如市场的“工业化”农场模式、市场的农民合作社等,这些创新出来的农业模式各具优势,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2土地流转能够发展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大量农业机械的应用,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土地的集中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土地政策却使我国农村土地呈现出零碎、分散现状,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应逐渐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将农村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正在逐渐加大,很多农民都选择放弃农业生产转而进城务工,使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造成大量的农业土地被闲置。这不仅是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而优化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享受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吸引大量进城务工农民回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及人才。
3土地流转可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土地流转能够实现土地的集中化管理,这不仅能够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投资者能够将土地集中在一起,这样就为农业机械的利用提供了基础,同时还能够吸引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应用,进而推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政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为农业经济步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让农村经济充满发展活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稳步推进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不经济可以推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农业产业的市场化可让农业生产更加契合市场的实际需求,让农业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产品,进而吸引大量市场资金进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篇6
1.1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下,要想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实现我国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能力,打破过去单独依赖价格和质量优势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最新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机械化强度,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推动时代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将核心放在机械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上,就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在将来农业现代化构建的过程中,我国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创新,在农业中使用更多的新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状况
2.1缺少专业化人才
我们都知道,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人才是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我国,要想实现农业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做到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最终推动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
2.2农业机械化机构资金安排不科学
当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着许多行业内部问题,像资金安排不合理、人才体系不完善等状况制约着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改进的资金投入,但其投资力度相较于其他行业仍显得不足,和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在行业内部,各领域投资比例不平衡,导致出现了体系偏差,最终使得各方面的机械化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2.3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比较传统与滞后,在计划经济环境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不能顺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当下农业的现代化转变。另外,我国农业发展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不足,没有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团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当下,我国农业科研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宣传和推广强度不足,使得我国的农业在科学技术使用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团队还没有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层面,我国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但由于推广宣传不到位,也会影响我国农业创新技术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3强化农业机械化能力的解决方案
3.1确定目标和构建重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构建,就需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过程中,抓住发展重难点,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建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农业技术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机械化产业链。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我国农业发展为基本态势,划分最终目标,确定我国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科学化的技术,以优创效、以质提量,大力改革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通过实现我国农业长效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2强化专业人才培训
人才作为当下各行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造需要特别注重培养的对象,要想实现农业现代机械化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帮扶,最终,通过打造专业性的行业团队和高水平的农民队伍,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综合评价
一、仁和区农业现状
仁和区位于川滇交界,是生物类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具有很大的农业发展潜力。近年来,仁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资源比较优势,为农民打开致富门。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业增速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仁和区所辖乡镇横跨攀枝花市南北部,全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享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科学客观地了解仁和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经济学中计量分析方法对仁和区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测算。为了准确衡量仁和区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对全区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二、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综合评价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攀枝花市农牧局网站、政府公众信息网的统计资料,得到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始数据。本文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3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它把各种因素划分为一个有序层次,将同一层次元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比较,形成一定的权重数值。在两两元素比较时,采用“1-9”级及其倒数标度法判断各要素相对重要性,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五、一致性检验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表示,当CR小于0.10时,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六、数据标准化
本研究采用标准值法对二级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
七、结论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的测定结果,2011-2015年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大于1,达到了发达阶段的水平,但与之不相符的是在农业投入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农业产出水平的水平在2011-201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虽在2013-2015年间有所上升,但上升程度并不显著。在农业投入方面,在2011-2015年间仁和区农业投入水平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1.71上升到2015年的2.19。从结构上来看,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不合理,劳均耕地面积这个权重较大的指标得分值很低,2015年劳均耕地面积为0.175hm2/人,达标率仅为0.58%,与农业发达地区水平不相符。农业机械化水平虽较高,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5.39kw•h/hm2下降到了2015年的22.82kw•h/hm2。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这个指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从2011年开始达标率就达到233.24%,可以看出,仁和区化肥过度施用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在农业产出方面,仁和区在2011年的产出水平较高,为1.22,但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后略微上升。从二级指标来看,在2011-2014年间,粮食单产从5445万吨下降到了5175万吨。
篇8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规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现代农业规划成果在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挖掘生产潜力、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推广先进技术和增产经验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任务,当前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规模化农业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做好现代农业规划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同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1.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应用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基础,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最大限度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
3.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了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进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和保障。
4.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现代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规划是为农业发展指出发展前景,并进行广阔发展蓝图的描绘,它将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使农业发展有序、科学和合理,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建设,因此,现代农业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实施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农业进程。
1.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规划方案,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2.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细节实施上做好农业科学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重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与现状。加快农业技术引进一应用一再创新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队伍,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3.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资源
整合种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强化育种能力、健全生产加工与技术环节、打通市场营销网络、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农业服务综合能力,构建一体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正确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与推广。
4.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
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实施建设以科技创新与应用为主导的各项农业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并组建关键技术攻关队伍,以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与技术向产业和产品方向聚集,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与创新能力。
篇9
一、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明确指出,由于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和技术条件保持不变,导致传统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均衡”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停滞不前。为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快速提升的过程。按照生产理论的观点,农业产出水平与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比例密切相关,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更新换代、农业资源组合优化和农业内涵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总之,从理论上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所以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日本的资源条件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由此诱导农民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技术。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是从生物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对品种技术、操作技术、栽培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特别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信息、生物、设施、加工、节水、生态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快速产业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如美国主要是高度机械化及良种化,荷兰是工厂化设施,以色列是温室和滴灌技术,加拿大是畜禽胚胎移植及杂交育种技术,日本突出了生物化学、机械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农作物品种高秆变矮秆,化肥、农药、农膜的普遍应用,耕作制度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利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和现代造林技术等创新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已由满足温饱升级为追求营养和品质,有效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698亿斤,比上年增产13.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136.5万亩,占耕地面积16.5%;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72.8万亩,比重达到23.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还面临着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亟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如果说之前“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已经被事实否定,而如今“谁来种地”已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江苏社会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这种转移速度和规模的持续,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的影响,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妇幼化问题日渐显现。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
资源约束和生态负荷日益加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体系。长期以来,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纲的增产中心论,通过高水平投入、高强度利用实现高产出,造成了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据调研,目前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左右,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出合理水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每年产生4000万吨农作物秸秆,约有1/3被丢弃和焚烧,每年产生5000万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约有30%~4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构建农田养分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省居民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容忍度不断降低,对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的信任危机日益加重。针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安全种植、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质、植物源绿色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自然市场风险频发,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既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也容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波动。如受天气连绵阴雨的影响,江苏2014年部分地区爆发了小麦赤霉病,不少农户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减产损失。又如最近发生的“倒牛奶”事件表明,潜在的市场风险对农产品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业链,开发利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基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农产品预警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有效降低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满足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品种和技术。当前,江苏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不断涌现。与以往小规模分散农户相比,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内容、方式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研究形成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特征的品种、技术和科技服务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01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约,用创新思维、改革办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农业科技必须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等重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开展“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江苏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梳理全省农业科技和产业资源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现“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聚焦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形成农业科技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快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两手使劲。农业科技大多是公共产品,在厘清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边界的基础上,既要发挥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要从选拔式、分配式、间断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连续式转变,完善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体系。目前,农业技术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越来越高,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教单位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开展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技术创新。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创新,与科教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基础性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构建企业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启动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从江苏人多地少、市场消费水平较高、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压力大的现实出发,围绕稳定粮食生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前瞻部署和重点布局,尽快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等领域科技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更大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上去,把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补起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实质结合。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协调作用,以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凝聚农科教、产学研各单位、各部门,在种质源头创新、重大品种创制、关键装备研制、加工储运配套技术和产品供应、终端农产品产出等价值链环节强化协同,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做强创新链,做长产业链,做大农业科技产业增量,形成江苏特点的农业产业科技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应用基地网络建设,以现有科研示范基地和国家、省示范园区为依托,积极吸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参与,构建专业化和综合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示范基地网络体系,使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民对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彻底消除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互动对接、无缝衔接、融合一体。
篇10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比较;中国选择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基于本国国情的全面改造,相继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的转变,虽然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总体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有三种:资源丰裕型的美国现代农业模式、资源短缺型的日本现代农业模式和资源适中型的西欧现代农业模式。以上三种模式说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究竟采取哪种模式,走什么样的道路,主要取决于该国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发展水平。人少地多的国家,主要通过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机械技术的发展来提高效率;人多地少的国家则通过劳动集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单产。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
(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的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的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推行的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机械动力替代人畜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因此,美国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最多的农业大国。以1990年为例,人均耕地73.75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机150马力以上。同时随着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农业不仅农机数量急剧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出适应精细作业要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在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上采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液压传动、电子监控、自动控制等新技术。此外,美国政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质量水平,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对策措施。如重视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实行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等。
(二)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的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等正好相反,人多地少,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无利可图,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行的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化肥价格稳定下降,使土壤资源耗竭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补偿,从而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的束缚。之后生物科技的发展又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日本通过生物技术全面改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了土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使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同时,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广泛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功,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科学严格的科技推广制度。日本农业在生物、化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通过小型农机具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国家创立了一种农业现代化的成功模式。
(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的西欧模式
西欧一些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齐头并进,把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推行的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的农业现代化模式。通过这种模式逐步实现了本国的农业现代化。典型的有英国、法国、德国等。
英国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首先在立法方面,英国于1947年实施了战后第一个农业法,在此后的30年里,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类农牧产品(如谷物、马铃薯、甜菜等)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则由政府补贴。同时,政府制订政策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英国政府制订了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愿意合并的小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愿意放弃农业经营的小农场主可获得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或领取终生养老金。政府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还对农业基本建设(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和自然条件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英国每个地区都设有不同类型的信贷机构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它们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对购买或改良农田进行农场建筑等提供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和农场建筑物的农民可以使用短、中、长期贷款等三种形式。
法国农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和农场经营规模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阻碍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给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法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制订了诸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法国的法律规定了土地的“不可分割”原则,即农场主的土地不得由一个以上的子女继承。同时还采取一系列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的措施,国家建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通过贷款从私人手中购买土地,整治后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特别是卖给中等规模的农民。政府支持中农的目的是促使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离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通过国家的直接干预,控制了土地的收购和转卖,改善了农场结构。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科研与教育推广事业、提供农业信贷、组织与协调全国性的农业服务活动等。同时法国政府还高度重视农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开发研究在内的农业智力投资。法国法律规定,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文凭”的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具有高中二年级以上学历的“农业技师证书”持有者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促进土地连片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目前我国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以小农户经营为基础,家庭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尽管这与美国、日本农业生产一样,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农业经营形式,但我国的家庭经营规模太小。我们可借鉴美国、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连片集中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即政府通过补偿和培训方式鼓励农民到城市谋生,允许和鼓励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当地的种植大户并收取一定的转包费或租金作为补偿,或者将土地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也可借鉴法国的经验,组建土地整治公司,将低产田和荒芜的土地集中成片,整治成标准农场后出租给有经营能力和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改变我国人力、畜力为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局面。扶持发展国有的农用工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场和农户所使用的农机具的自动化、智能化,要采取两种模式,面对组织联合经营的大型农场应借鉴美国模式发展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开发和生产适应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小型、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机具,为土地的精耕细作创造条件。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乡村道路、农电、农田排灌和农业市场等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将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在遗传育种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机械技术以及海洋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业的经营成本,并使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出现重大调整。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的质量也不高,一类和二类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中低产田则占到80%左右。而且,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滥用化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保护和改良土壤,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生产率,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推广体系,确保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有足够经费投入,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利用。并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发展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三)支持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构建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发达国家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政府通过合作社立法、财政扶持、税收减免、贷款优惠、技术援助等政策工具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个体农户和家庭农场主在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同一农业经营服务项目上通过合作社自愿联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较高组织效力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以大型供货商的身份在市场上跟客商谈判,给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从而改变了农民的弱势地位,有效地促进了的农业规模经营,增强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遵循资源禀赋条件,以区域优势布局为先导,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如美国形成了玉米、小麦、棉花、畜产品等竞争力极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本形成了以大米、苹果、花卉、畜产品等为支柱的具有明显资源禀赋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荷兰形成了以畜牧业、园艺产业等为特色的具有显著出口创汇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
(四)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并掌握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从业人员。发达国家对农业、农村教育都非常重视,通过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培养出了大量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而且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大学毕业生,日本农民都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法国农村60%以上的青年具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毕业水平。而我国农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也未进行过任何职业培训,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建立包括高等、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为主的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要特别注重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法律等手段确保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其次应借鉴法国经验,通过制订相关法律,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从外部引入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需要工业的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在农民身份化规定下,非农出身的人难以进入农业产业,意味着农业对工业和城市资源的拒斥,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将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因此政府应特别关爱农民,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民与其他职业者一样享有进入和退出自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最不重要,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相当重要,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职业化尤为重要。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模式。
(一)东部地区的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东部地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五省为例。2009年,五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1.55倍、1.34倍、1.30倍和1.19倍。东部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3.5%,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1%,其中高产稳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但由于人口众多,这一地区的人均农业资源远少于其他地区。同时,东部地区也是我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大量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生产所剩空间越来越小。但地方政府乃至村级组织的财政能力以及相应的以工补农能力强,农业的工业化、商品化、标准化水平高,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种、质量、档次等也有更高的要求,农业在整体上已经向现代农业迈进。因此,东部地区适宜采用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以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为主的安全、无污染的现代外向型农业。
(二)城郊地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程度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高质量、高品位、高附加值、无污染、多样化、观赏性、功能化的农产品,以为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服务。如上海市发展现代农业,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目标,在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的布局结构,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领域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开发出更新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适应都市农业的特点,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城郊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都市产业。
(三)中部地区的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7%,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6%。中部地区河流纵横,平原众多,气候适宜,雨量适中,平原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是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型的发展之路。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以及混合型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推动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化型的现代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而且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践证明,产业化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我国中部实际的现代农业模式。
(四)西部地区的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6.8%,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人均耕地2.1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是东部的2倍。西部地区有林地10.4亿亩,占全国的36%,草地22.5亿亩,占全国的55.9%。光热资源,也是全国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说明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的独特性,必须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发展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的名、优、新、特农产品,走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具体应是:西北农业区(包括新疆、宁夏、陕西、甘肃等),应重点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草地畜牧业和以果品、棉花、蔬菜、甜菜、油菜、畜产品为主的储运、保鲜及深加工产业。西南农业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应重点发展草食型畜牧业,推行混农林业轮作制,大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特种林果产业和以农副产品、林特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青藏牧业区(包括青海、等),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畜牧、水产(淡水养殖)及中药材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藏药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以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有贵,李成贵.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3、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