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

篇1

一、招生学科

(一)水利工程

1.学科简介

本学科源于1978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水工结构工程学科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56人。2000年为湖北省首批"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水利工程学科 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首批省级优势学科,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3人,博士84人,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14人,楚天学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专家19人;建有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服务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同时注重学科交叉与创新,在生态水利、水工结构光纤监测新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果,为解决水电开发中的环境生态影响与施工安全开拓了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

2. 科研条件

本学科设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电力公司和湖北省级研究平台6个,试验室面积超过7000m2。自行研制和设计了大坝混凝土光纤测温系统、1000t级动三轴仪等重要设备,申报和获批发明专利16项。

本学科以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为背景承担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水利部创新基金、水利部公益行业专项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的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南水北调等国家与地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形成了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独到能力。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2008年-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16项。

3.研究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流域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洪水预报与调控;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管理;环境水文与水环境保护;梯级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水信息与水管理;水污染控制。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力过渡过程及非恒定流;模型试验理论及技术;数值模拟计算;生态、环境水力学。

(3)水工结构工程:高坝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水工建筑物及水工结构分析、仿真计算与模型试验;温度控制与防裂技术;高陡边坡和地下工程;高坝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大坝安全监测、健康诊断与现代修复技术;水工建筑材料;生态水工。

(4)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系统仿真及资源优化配置;现代监测技术与方法;施工导截流及风险分析;水利工程经济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生态水利学。

(二)土木工程

1.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包含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一级硕士点学科,其二级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创新学科,岩土工程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也为湖北省首批"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1人,博士81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1人,楚天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专家16人;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 个。

2.科研条件

土木工程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研究条件,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家电力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近五年,主持"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项目、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 50余项,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其它奖励20余项。

篇2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岩土重点实验室(土工)

3

 

 

 

 081401岩土工程

 

 

 

 

  _02特殊土工程特性与非饱和土理论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 03渗流与地下水环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 04环境岩土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002岩土重点实验室(岩基)

4

 

 

 

 081401岩土工程

 

 

 

 

_ 05岩体力学特性及本构关系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 06岩体应力场测试与分析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 07岩体数值仿真方法及工程岩体稳定性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 08岩土工程加固理论与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003岩土重点实验室(爆破与振动)

1

 

 

 

 081401岩土工程

 

 

 

 

  _ 09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004工程安全所

2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_10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材料力学

 

 

  _11山洪灾害监测与评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地理信息系统

 

 

005水资源所

3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_12水资源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水文学原理

 

 

  _13水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效应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水文学原理

 

 

  _14水资源优化配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3水文学原理

 

 

006水力学所

3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_ 15高速水流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16水工水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17环境与生态水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007河流所

5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_ 18河流泥沙运动基本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19河流模拟理论与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20水利水电工程泥沙问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21泥沙环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_ 22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水力学

 

 

008材料与结构所

3

 

篇3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刘 红(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YCB12004)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机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的、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和规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实训基地等。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大量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

(三)2010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职业培训促就业[2]。

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置的一所以水利类为主,兼有建筑、机电、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等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正式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在立项建设期间,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

(一)实行“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发展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分别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双证就业”制度的实行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着力开发“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的一个桥梁,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水院针对基层一线人员缺乏现状,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针对水利行业及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标准,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开发模式。

2.“精品课程”的开发。截至2011年,学院已修订了49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83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建设了46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成精品课程8门,如由孙敬华编制的“机械制图”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精品课程24门,如工程CAD、VB程序设计、数字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工程力学等,其中3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6门,出版国家教材50余部。精品课程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是连接学院与企业的纽带,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严抓不懈,并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开放办学,紧贴市场脉动,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赢发展。2011年,学院与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12月,与北京华奥公司签订水利科技园,此项协议的实行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及生产实训平台,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改革;2013年1月,安徽水电学院与上海中锐集团正式合作。校企双方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累积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探索和创新校企、校际合作体制,形成多元合作、互惠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搞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

(四)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学与分组教学、个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法、情境体验法、实例解析法等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注意结合校内外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空间思维方法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2011年学院新建校内实训基地8个;改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场、车间)12个,校内实训室、场、工厂数达到147个,开发实验(训)项目240个。新建水利园、施工技术实训场、工业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中水处理厂、水文气象站、测量技术实训场等8座校内实训基地,扩建城镇建设专业实训中心、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中心。实际建成室内实训室面积达36746m2、室外生产性实训场地面积达68900m2,为学生实训锻炼提高了可靠的硬性保障。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依托行业企业,新建42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8个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涵盖城镇建设、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水利、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此外,还建设了一批“引入式”和“融入式”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3]。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促进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

(五)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院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熏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熏以科技文化基础类课程、社会活动类课程为依托?熏通过开放式的教育环境?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及创新创业意识?熏增强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011年学院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机器人”、“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两个项目荣获二等奖;13年学院管理系举办“博弈杯”象棋大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同年3月学院开展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目前,学院正积极准备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会。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技、以赛促学,培养了学生创新协作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的启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1.多元互动、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互动协作;同时,借鉴“五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相互促进。2.项目导向、自主开发——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设立专业课程,实行“以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等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精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深化合作、校企共建——完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合作。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掌握,岗位适应提供锻炼场所,为学生“理论学习——理论实践——岗位实训——入岗就业”打造一条龙服务。4.文化育人、以赛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竞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协作精神;密切校际联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路子,顺利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特“五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宗旨,大力加强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学院将通过不懈努力,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榜样作用,大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48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项目,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内容,其受到的关注度较高。水利施工安全管理是水利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包含的项目众多,只有严加控制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解除施工中的危险要素,降低不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标准。但是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工程管理不到位,严重阻碍了工程的安全建设。为了切实提升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水利建设的整体能力,本文就结合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

1水利工程施工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加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人员并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相关意识淡薄,对其的重视度不够。与此同时,工程建设还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二是缺乏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规章。水利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基础项目,资金投入数额巨大,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内容,使工程建设缺少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施工管理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施工人员权责不明,安全管理缺乏依据,不利于水利工程安全性的保证。

三是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细节不到位。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完善的细节是提高管理安全性的基础,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施工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抓好管理细节,建设设备落后,技术不过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其加以完善,提升管理的安全水平。

2.1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

良好的安全预防措施是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基础,施工单位一定要从员工的思想内涵抓起,逐步提高相关领导者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明确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原则,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认识度,开展培训、动员等活动,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切实加强控制,保证安全施工。

2.2强化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健全规范具体的管理制度。具体而言,施工单位要严格出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细节管理力度,细化安全管理的细节,落实责任制,并组织设计安全方案,加强对安全系数高的项目的管理力度,以完善的体系落实管控。

2.3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建设,就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监理、评定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案,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管控,并做好原料、成品等内容的安全管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打造安全管理的高素质队伍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实力是保证工程安全性的核心力量,相关施工建设单位一定要选取素质能力过硬、道德修养规范的管理者实施作业,在对他们开展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岗位培训,并将奖惩制度运用到其中,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建设,也关乎着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并注重细节管控,从而切实提高管理效力,促进项目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宏.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6):162-163.

[2]朱肖,杨清辉,张益.强化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益探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6).

[3]王伟,胡爱珍,程玉彬.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4,(02):198.

篇6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 评估

一 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本科生就业前景严峻,考研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也有不少高校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1.导师队伍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导师队伍流失严重。2. 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有的高校由于科研气氛等原因很难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这样不利于培养研究型人才;3. 科研经费学校学科之间不平衡。一般工科性的学校和专业的科研项目比较多,相应的科研经费比较充足,而那些基础性和文科专业的科研经费就少许多;4. 研究生培养经费标准过低。研究生对住宿条件、就餐条件、教室条件、实验室仪器设施配备、专业图书资料配备、外语教学条件和校园网络服务水平等满意度较低;5. 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研究生质量不高; 6.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数量未能随着研究生规模增长而有所变化,人员短缺现象严重,有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比例达到了1:220。

这些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研究生的正常健康培养,然而有些高校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为此,我省去年组织开展了“湖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行动,起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质量水平。

二 研究生评估指标

针对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现状,从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出发,省教育部门推出了“湖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行动,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分博士授予单位和硕士授予单位2个层次4大类进行,有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

此次评估主要采取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 我校在评估中的体会和经验

我校目前拥有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18个硕士点;还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我校从1997年就开始和外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1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在这几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们配备了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并加强导师管理,发挥导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搞好培养工作的关键。并且破除导师终身制,改变现在高校普遍实行的导师终身制,对连续3年没有科研项目或没有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学校就取消其导师资格。

2、加强学科建设。我校拥有野外科学观测国家重点试验站1个;水工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在“水工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且“水工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我校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这些都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

3、加强课程结构调整和课堂教学。我们更新了教学内容, 淘汰或改造教学内容重复过窄、陈旧的课程, 重新确立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现实性较强的课程, 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 增强学以致用意识。指派资深的教师任教,确保研究生能真正学到知识,同时还能启发他们今后的研究。改革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增加讨论答疑、辅导时间。

4、研究生培养实行中期考核分流的淘汰机制。为严把质量关,鼓励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竞争,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才,我校建立了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和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并完善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对第二年级研究生从思想品质与业务素质进行中期考核,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的研究生,实行淘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确有特殊才能的研究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管理,可不受培养方案的限制。

5、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为鼓励支持研究生大胆开展创新性强、具有原创性课题的研究,我校设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科研型人才,学校还与许多单位共建产学研培养基地。它的建立为研究生实践教学及科研培养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加强学位论文质量。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按时上交。为保证研究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必须保证开题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保证论文完成进度;3)将完成的学位论文送出外校和本校的导师进行审查,给出评审意见,返回给研究生进行修改;4)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5)论文答辩。要求论文答辩委员会对硕士学位申请人按硕士学位的授予标准进行认真的审查,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建议。并将答辩意见报请学校学位委员会进行确定。

通过这些措施,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在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评估专家组及省学位办领导对我校研究生培养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核查性评估。 听取汇报后,专家们进行了提问,并先后召开了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学院,实地查看了“四室”,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1)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升学科水平,学校部分学科或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和优势,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学校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大力推行“151”人才工程,实施“三峡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完善学术梯队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生教师队伍。(3) 学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加强对研究生教室、寝室、实验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硬件条件建设;逐年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经费和学生奖助学金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了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经费,有较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4) 学校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地处三峡的地域优势,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让研究生参加实际课题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专家组认为,我校十分重视本次评估工作,为评估做了充分的准备,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我校依托区域优势,发挥水电行业特色,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需要。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制度

作者简介:汪文萍(1969—),湖南澧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是高职教学管理。

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这种需要更为突出。“双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对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0以来,湖南省教育厅实施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对推动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学生的动手努力提高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我院是2004年4月经教育部备案、由湖南省政府批准建院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集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教育为一体的培养综合水利、建筑、电力类专业人才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等4个专业系部、19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被水利部认定为水利部示范专业,《水利工程》专业被湖南省教委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学院拥有“建筑材料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中心”、“电子实训室”等20个实训中心。

建院8年来,学院的办学取得了快速而显著的成效,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是得益于学院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内涵认识

(一)“双师”结构是个体与整体同步双向整合的结构模式

教师个体层面的“双师”结构即指“双师”素质,它包含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组成提出要求。专业知识结构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内容。专业教师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解决具体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职业资格认定方面,不仅具备教师的任职资格,而且具有工程师、技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这样素质的专业课教师,通常被称为“双师”素质教师。第二层含义是指,这种对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是双向的。在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由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两部分组成。传统的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理论教师在课堂实施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训场所带领学生实习;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随着新一轮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逐步推进与不断深化,专业教学逐步由课堂为中心向实训场所现场教学转型,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亦进一步提高。因此,“双师”素质要求已不仅仅针对专业理论教师,对实习指导教师同样有这方面的要求。

教师团队整体层面的“双师”结构也包含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要求教师团队是一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专职教师的优点是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有系统性,理论基础扎实;同时,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不少的年轻专职教师遇到具体实际的问题,能用理论来解释,但动起手来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对教师团队的很好的补充。聘请兼职教师应层含义是指,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个体,构成了教师团队整体的“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既要体现共性,又要展现个性。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成为全才, 同一个专业的教师不应是同一个模式的“双师”,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即在教学上既有侧重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 又有侧重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同时,同一专业的教师团队应由具有不同专门化方向的教师组成,就好比一支交响乐团,教师们各有所长,能充分发挥个体在整体中的作用,推动整体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 双师”结构模式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具备专业能力是专业教师的必备素质。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相加构成专业能力。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动手能力的要求要放在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专业教师要做到“进课堂能教学,下工地能做事”,即对专业理论教师而言,要能说会做;对实习指导教师而言,要能做会说。因此,随着课程模式的转型,专业教师的两大组成部分—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界限将被淡化。

二、“双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瓶颈

(一)职业院校中“双师”教师从事理论教学的比例偏高

(二)兼职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

实际上,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偏少,一方面是费用偏高,另一方面是无法满足兼职教师的上课要求。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兼职教师是来自一些高校的在读硕士、博士。虽然不乏优秀者,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多数只能兼职理论课教学。学院也疏于对兼职教师的管理。

三、“双师” 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进一步明确 “双师”教师的培养标准

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科学规范的标准,才能进一步谈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进一步谈如何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才能进一步谈如何激励、评价“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是两个证书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两个职称的简单相加。

(二)进一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因为“双师型”教师的转化、培养、培训以及学生各种技能操作的学习都离不开实习、实训基地以及一些价值较高的教学仪器设备。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是举步维艰的。政府必须要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建设的投入。

为了加快“双师”队伍的建设步伐,我院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师资队伍的转型。首先,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即推进“ 2.5 + 0.5 ”培养模式,学生顶岗实习期延长至半年。专业课程门类按工作的相关性规划设计,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教学上采用大类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一体化、模块式教育培养模式,专门化方向的名称、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均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接轨。其次,推动教学场所的转型。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体,按岗位任务设计教学任务,建立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逐步从课堂向实训中心转轨,专业教学逐步朝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向迈进。再次,加强校本教材建设。校本教材是体现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重要平台,学院着力推进新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鼓励教师将他们从企业学来的先进的专业技术汇编成教材,8 年共有38本规划教材公开出版发行,完成16本专业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从2010年以来,湖南省推行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要求学生需有标准规定的动手能力,这对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的促进了“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三)优化“双师”激励机制,促进“双师”队伍的成长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先后出台了《师资队伍“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开放实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一帮一带教制度试行办法》、《专业带头人选拔及管理办法》、《教师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聘任及管理办法》、《专职教师寒暑假下企业锻炼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造孕育“双师”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学院每年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对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教,并为他们成为“双师”素质教师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成熟型人才,特别是有3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在人事制度管理上,优先考虑他们的需要,优先安排他们上课。同时,学院还鼓励广大专业教师通过进修取得“双证”,并给予经费报销的待遇。仅2012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就有43名教师利用暑假到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锻炼提高,有6人参加各类教育部2011年度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80人,其中高级职称62人,双师素质教师有65人,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6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队伍的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与动手能力,学院进一步加强教育研究与实践,加速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鼓励教师自行研发适合校本教材教学的专业教具。如学院电力系教师自主开发的模拟试验系统、水利系教师开发的,都是由学院的专业教师自己开发、改装、亲手制作。自主研发专业教具,一方面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检验,另一方面教学更有针对性,也更能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同时,学院还加强了科研课题管理与申报, 2004年以来,共有28 位青年教师立项申报了课题,这些课题均为高职专业技能应用型课题。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职称进修,另一方面制定了《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规定》和《教师下企业带实习的有关规定》,要求专业教师每2年下企业1个月,或每4年下企业1个学期,实施全脱产、带课题到企业的一线岗位实践,学校在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通过教师带学生下企业实习,推动教师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现状,在教学中能进一步活学活用。

四、完善“ 双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展望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他的认定也不是终身性的,而是具有时效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通过职前的培养和职后的培训,还应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教师不断自觉地学习和实践,实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从而努力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控制策略

作者简介:石运甲(1978-),男,汉族,贵州镇远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1概述

自1988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引进了一种对工程建设活动更完整的监督方式,这就是工程监理制,采用这种监理制度,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建设工程的监控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现在监理这一职位也成为了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社会创造者财富。而今我国对工程的监理控制主要将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对质量的管理,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质量和安全占据了监理控制的主要位置。但建设单位所关心的目标是投资与进度,建设工程监理进度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成果,进度控制也因此成为了工程建设监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对于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控制工程进度是各个项目参与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工程如期完工,质量得到保证可以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提高收益,同时也会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当然如果工期拖延这也将对所有的参与者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工程进度控制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进度控制机制是指进度控制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包括进度控制活动中的组成要素: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还有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度控制的目标即为进度控制的各个主体通过对客体的作用从而达到目标的实现。进度控制机制这种方法利用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对工程进行控制,工程项目进度的主要元素在这种控制方法中占据这主导地位。进度控制不仅需要相应的科学方法与相应的风险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员的激励机制与有效的信息沟通。

2进度控制方法分析

2.1基于PDCA的进度控制策略。PDCA又称为戴明环,分为四个部分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在计划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该根据施工单位所规定的总进度计划来确定工程的年度、月度计划,还应该更详细的分解到每周、每天。在反过来根据实际进度每周或者每天的计划来确定该工程的总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如果出现了偏差,就需要对计划进行改变,改变的计划进度必须跟总的计划进度一致。在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原制定的目标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手段,如组织、技术、经济、信息管理等相应的措施以使得进度正常进行,不偏离原计划。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组织措施主要是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单位的人员分配,这样有助于对进度的控制和调整,对进度的控制不仅要检查进度是否出现偏差同时还应该调整进度是否与原计划进度相一致。对于技术措施来说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来编制流水图,对图形进行分析用来缩短工作时间,还有采用先进的设备使工程按时完工。对于经济进度控制措施来说,就是通过钱来让工程按时完工,也就是对于按时完工或者提前完工的可以设立相应的奖项,那些工期拖延的就应该给予处罚,还应该按时给工程款,这样才让工作人员有动力工作。建设工程信息控制措施主要就是收集大量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准确阅读,将收集到的与现在进度计划信息作比较,编制报表等。在检查阶段就是通过现在已完成的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作比较,如果计划出现偏差了,首先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原因是来自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中的一个或几个,在找出问题根源,采取补救措施,这也会给以后相似的工作提供信息。

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出现的问题就是价款没有及时支付,不断地对合同设计进行变换。设计单位就有可能是图纸上出错,设计质量差。施工单位就有很多问题容易出现了,如技术不够、人员不齐、机械器具等级过低、施工工艺不正确等。监理单位这也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地方,出现问题肯定就是监理人本身下达了错误的指令或者本身素质低下。材料单位就是材料没有按时供应,或者供应材料与要求的不一致,质量不合格等。在处置阶段,一般说来监理工程师对上一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对于工程有利的结果,应当给予肯定并推广,对于工程有阻碍作用的,或者上述几个阶段没有解决的,就留到下一个PD-CA的循环中,经过这几个循环过程,监理工程师就能将隐藏的问题发现,同时也好做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个循环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放到下一个循环控制系统中去,这样有助于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的控制更加得心应手。在建设工程施工的阶段,作为监理工程师应该让施工单位给出详细的计划同时组织施工,当计划开始实施,监理单位应该马上收集现场的工作情况,对该情况做详细的分析,在对照工程的原计划进度,对比看是否原计划与实际计划产生了偏差,如果出现偏差及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考虑到所造成的后果,制定出纠正偏差的措施,避免让其影响工程的总工期。

2.2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图形法分析。建设工程中可以利用图形法对进度计划与实际计划进行分析比较,这种方法很直观,主要有:横道图法、直方图法、网络计划法等,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该在实际情况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工程建设做有效的控制,我们主要分析横道图和网络计划图法。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过程中可以采用横道图法,这种方法是一位美国名叫甘特的人在18世纪初期年所开始提出的。甘特图是一种以图示的方法来将工作内容和所花费的时间表示在一个图形内的方法,通常都是一条直线,横向代表时间,纵向代表工作内容,直线就表示在这段时间内实际和计划的工程完成量,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可以从图上直接看出什么时候开工,计划和实际完成量等,还可以估计工程的进度。网络计划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将工程中各个部分的先后逻辑顺序表示出来,在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关键工作和关键的线路找出来,这样就可以确定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在利用网络计划法事应当注意对每个部分作适当的调整控制,以使花费较小的资源取得较大的效益。网络计划法有很多优点,如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部分的主次,很容易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监理人员比较容易就能找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但也有缺点,就是不能很好的反应出工作的搭接关系,对材料的需要量等。

2.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动态控制。建设工程控制主要就是对质量、成本、时间的控制,这是一个动态的同时也是一个循环的控制过程。要正确对待质量、成本、时间三者的关系,就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各种方法,准确的加以控制,这样才会取得优秀的结果。一个科学的方法是一个计划成功的开始,在编制计划时应注意必须让计划有一定的弹性,不能只是一层不变的。在拟定进度计划的时候,影响计划的因素有很多,人们所掌握的只是一小部分,在不断的认知实践之后,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出相应可能出现的结果,计划的编制者在编制计划时,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补救措施,这就是让计划有一定的弹性。在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时,便可通过利用这些计划的弹性来缩短一些工程的时间,抑或改变他们的搭接关系,让那些工期不够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在建设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中可以采用赢得值法和进度跟踪法。

3风险管理策略

对于风险管理的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保留、风险转移等。监理工程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风险措施。做工程首先就得学会识别风险,一般识别风险首先得对风险有一个大致的分类,建立结构层次图,通过其他方法将一些不利因素找到,在对风险加以控制。建设工程中风险回避其实就是直接放弃,主要是因为有时损失太大了,就算损失不大但是其结果也是难以弥补的。风险转移就是跟别人签合同,大家一起分摊风险,这样就能够承受得了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自留就是一个项目有风险,也不用去管它,发生或者不发生都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工程的风险分散指将工程内部重新整合,这样就可能使风险得以降低,但是在组合时也应该注意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应注意风险高的将其与风险低的组合在一起,组合量上也应该适中,必须科学化。不然有可能会加大风险,这样就失去意义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会发生,所以风险管理对监理人员来说也就越来越重要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准确识别风险,并做好风险防范是很有必要的,做好风险管理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很有用的。

4激励策略

建设工程一般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利益,所以监理人员在建设工程控制中可以利用这方面的利益,使用合适的办法让需要者与工作者都能够同时获利。在管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人员的需要不同来设立不同的奖金标准,这样有利于激励员工努力的工作,让他们能够按照建设单位所需要的结果方向去工作,创造他们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建设单位的目标。采取这种激励策略也是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家的利益,让工程能够达标。激励的方式用物质上的同精神上的激励比较常用。对于提前完工、赶工及时完成的一般给予相应的奖励。而没有按时完成的就采取罚款的手段。在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应认真对待建设单位的各项目标,在每月或每周的节点上对工程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在一个建设单位内,还可以将几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做每月的考核对比,根据结果排名,在给予奖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这便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工程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5信息沟通策略

对于每个项目的参与者来说,信息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沟通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有效的信息沟通将是项目成功完成的一大半的开始。假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不好,信息不及时反馈、传递过程中失真、监理单位与各方没有及时沟通等,都会对工程工期造成延误,同时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下达指令时出现延迟、表达不明确,也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所以,加强信息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信息的沟通可以采取召开会议和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两种方式。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会议,在工地上一般就是面谈、专题探讨、总结会等。项目总监主持会议,与该项目相关的人员共同出席。而监理单位必须对会议的召开方式、出席、反馈等流程制定相关的文件,使项目的相关者都能了解信息。信息沟通还可以利用软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召开会议不方便,相隔较远的项目参与者,监理单位可以在软件公司购买与信息平台相关的软件,这就跟公司的管理方式差不多了。

6全文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的控制重点是质量、进度、投资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决定着工程是否能按时完工,同时获利。作为监理人员,在工程的建设中有很重的担子,其主要负责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投资,同时还要协调信息、合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果主要在施工阶段完成,所以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的对其进行控制,当跟踪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出现偏差时应想清楚如何迅速有效地调整,这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难的。虽然对于进度控制的问题研究有很多,但是站在监理角度去看待问题的并不多,而且也不全面,可行性不高。为此本文通过项目的控制理论,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监理的管理方法,分析了作为监理该怎样控制管理的内容与意义,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欧阳斌,冯艺.大型水利工程关键链进度计划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11).

[2]姚仲贤,丛小密.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报,2004(3).

[3]刘松德,罗世良.浅析监理工程师的施工进度控制[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

篇9

关键词 ]中国

竞争情报 现状

竞争情报教育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

竞争情报服务商

分类号 G350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肆虐全球。虽然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在这股寒流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仍然有许多企业被迫减薪裁员,甚至破产倒闭,劳动市场一片萧条,大量人员找不到工作。2009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寻找尽快走出低谷、迎接复苏的道路。竞争情报则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复苏指明了方向,它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武器。迄今,中国引入竞争情报概念20余年。这20年来,人们对“竞争情报”从陌生到误解,再到接受,中国的竞争情报业走过了一段坎坷的道路。目前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在对国内竞争情报相关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有所帮助。

1 我国竞争情报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科技情报界敏锐地注意到竞争情报在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国外竞争情报发展的情况,开展了比较频繁的竞争情报研究活动。1994年,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学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1995年更名为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这表明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从过去零散的个体研究阶段进入有组织的群体研究阶段,标志着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开始走上了相对正规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过前辈们的大量开拓性工作,我国竞争情报取得一定进展。目前,竞争情报各类论文有3400多篇,专著70多种,Coogle上相关网页约3390000个;国内众多高校本科教育中开设了竞争情报相关课程,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设置了竞争情报方向研究生教育点,同时商业培训迅速崛起,如万方数据竞争情报研究中心、中国竞争情报咨询与培训中心等;诞生了信息分析师、竞争情报分析师、咨询顾问等社会职业岗位,并设置从业资格认考试;出现了大大小小3500多家从事竞争情报相关研究的公司,涌现出北京拓尔思(TRS)、Autonomy、清华同方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竞争情报系统开发与服务商;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成果正逐步走出研究机构和大学讲堂,被社会与企业所接受,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据有关机构研究预测,2009年,国内竞争情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的1.2亿增长25%,在经济危机影响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在全国信息咨询市场有所萎缩的背景下,竞争情报研究市场却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可见其发展之“火爆”。

2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进展及其成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下面将从学术交流活动、课题研究、学者专家及其理论观点、专著出版情况、情况等方面来介绍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及成果。

・在竞争情报概念引入时期,我国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994年后,竞争情报学术交流活动更为频繁和有组织性。截至2009年9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相继召开了14次全国性的竞争情报学术研讨会,并陆续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国建立了竞争情报(或工商情报、产业竞争分析等)的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关系,先后邀请了日本工商情报协会中川十朗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普赖斯科特博士、加拿大竞争情报学院J.Calof教授等一批世界知名竞争情报专家来华访谈。同时,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还应邀走出去,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专业访问和学术交流;并多次组团出席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国际年会。

・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更是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先后主持开展了“竞争情报对企业竞争决策支持机制”(1994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1997年)、“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2000年)、“人际情报网络建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06年)等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2003年由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开展的“国家竞争情报研究”课题,被列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划;2004年由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待的“新时期国家竞争情报战略研究”、“基于WEB的竞争情报自动采集系统模型研究”项目,分别被列入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划。

・随着竞争情报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竞争情报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为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国内著名的竞争情报专家学者有杨沛霆、缪其浩、包昌火、谢新洲、沈固朝、邱均平和邹祖烨等。其中,缪其浩是引进、发展竞争情报理论的前辈,提出了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情报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建设“国家竞争情报体系”,共同努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新思路;包昌火是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情报研究方法论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竞争情报网络理论;邱均平为武汉大学教授,提出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邹祖烨主持过北京市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工作,是政府官员中推动竞争情报业发展的第一人。此外,企业界、咨询界、IT界内出现一批竞争情报权威人士,如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的策略分析师陈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首席信息官朱战备、上海戈络宝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顾问黄泰山。

・根据“读秀”的搜索结果和竞争情报分会统计的出版物,截至2009年1月,共出版了71种竞争情报专著。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出版社的《竞争情报丛书》(一共8册,目前出版了7册)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系统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竞争情报,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从时间分布上看,最早的出版于1995年,最新的出版于2009年1月,其中2001年后出版了64种,占90%以上;2001-2008年间,每年至少出版7种。从内容上来看,这些专著既有理论、方法研究,也有实践应用、案例分析研究;既有涉及国家的,也有涉及企业的;既有论述战略层面的,也有论述技术操作层面的。此外,有300多种著作的章节内

容涉及竞争情报,这些著作涵盖工程、医学、安全科学等多个领域,例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推广与定价策略》、《安全管理总监》、《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流程管理》和《工程项目承包营销》,它们当中有的甚至整章论述竞争情报,可见很多行业都意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

・以CNKI为统计源、竞争情报为主题词,截至2009年9月1日,我国竞争情报相关的期刊论文3 203篇,硕博士学术论文147篇,会议论文54篇。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后论文数量激增,尤其在2003年后,每年论文数量维持在300篇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近500篇。论文主题集中在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竞争情报系统上,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有研究表明,1987-1998年以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为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转向了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技术与方法,并出现行业竞争情报的研究。如表1所示: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近5年的竞争情报研究非常频繁,为20多年来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竞争情报进入了实践应用研究阶段,竞争情报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和细化。

3 竞争情报教育

时下国内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一是通过高等教育机构的全日制学习;二是通过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商业培训。

中国目前有关竞争情报的院校教育基本上是以硕士为主,本科、博士为辅。在本科教学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最早开展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就笔者了解,目前,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设置了本科课程《竞争情报研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讲授竞争情报。1996年后,许多大学都开始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硕士生,2000年开始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根据中国教育研究生报名查询系统的统计,在2007-2009年招收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的机构中,有23所高等教育机构硕士点设有竞争情报研究方向,5所高等教育机构博士点开设竞争情报研究方向(见表2、表3)。表2中北京大学“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方向只在2007年招生,2008、2009年未招生。

我国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继续教育和商业培训的发展。除了专业培训机构与竞争情报服务商(如万方数据竞争情报研究中心、中国竞争情报咨询与培训中心、中华培训网和3See网等)进行竞争情报专业知识的培训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竞争情报协会举办的竞争情报培训越来越多。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推出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生课程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推出了在职人员竞争情报研究生培训班。竞争情报分会举办了10余次竞争情报培训班,2006年起,开始独立举办竞争情报操作实务培训。上海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举办过多期竞争情报培训班,并多次派人到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作内部培训。

4 竞争情报服务商

与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研究公司的井喷行情一样,2000年起,市场上众多专业的竞争情报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越来越多的市场研究公司也开始尝试转型,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来分食这个巨大的蛋糕。在一些外资企业的标杆示范下,许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将竞争情报部门“外包”,依赖专业的竞争情报服务商帮它们完成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作为年度规划、业绩评估、营销策略甚至月度考核的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从事竞争情报相关研究的公司和机构有3500多家。其中比较正规、知名的服务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咨询服务提供商,从事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一般的服务流程为咨询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等的调查研究,最终给出调查分析报告,例如,博锐奕典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博纳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兴信行咨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企业情报中心、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赛立信集团等;②竞争情报系统软件提供商,如TRS、Autonomy、清华同方、群拓软件公司、万方数据等;③商业信息提供商,提供宏观竞争环境的数据和报告,如3See网、湖南竞争情报网、赛迪数据在线、中国行业研究网、中国产业研究网数据库等。

这个分类并不绝对,很多竞争情报服务商提供多项业务,有的咨询服务提供商同时又是商业信息提供商、竞争情报系统软件提供商,例如,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行业竞争情报网,赛立信集团推出的竞争情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既提供企业竞争情报软件也提供咨询服务和商业数据等。也就是说,我国综合性的竞争情报服务商正在逐步形成,也许,不久的将来,我国便会出现一批提供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内容服务、系统软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竞争情报服务商。

5 竞争情报的实践应用活动

竞争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企业中得到应用。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从一开始就注重解决其应用问题,多次组织开展“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和“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同时,国内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

1993年,上海科技情报所率先开展了“上海轿车工业竞争环境监视系统研究”,受到工商界的高度重视。此后,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竞争情报相关工程,例如:1995年,北京市科委开展了以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为重点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咨询服务;2000年,由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与大学合作,开展了云南锡业股份公司等企业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研究项目;2004年,深圳市为有效地推动城市竞争情报服务的发展,组织开展了“企业竞争情报普及工程”;2006年,湖南省启动了“竞争情报普及工程’,帮助企业提升竞争情报特别是科技情报的搜集、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

近年来,随着竞争情报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的上海宝钢集团、青岛海尔集团、重庆长安、长虹集团、广东电信研究院、云天化集团、广西玉柴集团等一批有远见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纷纷成立竞争情报机构和引进竞争情报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情报,积极开展竞争情报研究活动,为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存在很多没有设置竞争情报机构但实际上开展了竞争情报工作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一定将此类工作冠以竞争情报的名称,但工作内容是相似的,搜集信息以保障企业在竞争中保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