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

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平台,是大学生创造性完成科研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我国处于资源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应发挥本专业的强大优势和积极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论文(设计)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专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虽然历年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面对就业压力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与学生求职时间冲突,加之当前颇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中。同时,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制图软件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不够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一些具有博导、硕导资格的教师,更是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过程以及较多的科研课题,完全淡化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工作中的地位;个别专业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没有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3.由于选题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在选题中,部分题目与实践相脱节,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4.管理上存在漏洞,机制上不够健全

学校及学院虽然制订了诸多规章制度,但大都是对阅读文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毕业论文(设计)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和标准,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1.加强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统一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前提。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训会、宣讲会等方式,使师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与行业对接前的重要实战训练。因此,指导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应用性极强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培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可以作为求职材料中的亮点,是反映一个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缩影。

2.夯实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过程。(1)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要对学生深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本专业,树立对专业的信心;(2)大二、大三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思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规划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手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诸如,3S技术、规划制图以及3D技术的教学实践;(3)大三、大四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只有大学各个阶段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发展等问题进行选题,这样不但问题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的专业思维能力。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在选题的支撑上,要尽可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规划策划大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3)在研究尺度上,以小尺度为主,一方面要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制订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方案。总之,通过对选题质量的把关,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制订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制度

规范科学的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度存在空白或漏洞的问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制度或机制。(1)适当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生求职时间严重冲突的问题,建议对论文写作的时间期限进行适当地调整,可以考虑在大四上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题目选定、开题等工作,寒假前完成初稿;(2)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后,邀请学院内部专家进行题目筛选,方可允许学生进行选题;(3)严格实施二辩制度。对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实施严格的二辩制度;(4)实施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教师的晋级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99-101.

篇2

关键词:城镇规划 实践教学体系 建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项目信息: 本文为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编号:2011ZCJG046)研究成果

目前高职城镇规划专业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数采取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病,如真题假作、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等等。基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在城镇规划实践教学中,应从资料调查现场踏勘到方案构思规划设计、从汇报论证到修改完善、从计算机绘图到编制说明书,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成果与工作成果的“零距离接轨”,以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从多维视角下做整合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目前我国高职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实践安排不合理

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支撑规划设计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实践,首先从时间安排上,不能满足规划编制实践的要求。因为不经过一系列的规划程序(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初步方案——交流——修改——再交流——成果),仅从设计上闭门造车,不仅不利于学生规划编制能力的形成,反而会有不良影响。其次从实践内容上看,没有与本科城镇规划专业形成差别,没有特色。

2、集中实践性教学不完善

集中实践部分缺少社会调研实践。社会调研实践主要要求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培养其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调研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规划的社会属性,学习沟通与平衡的技巧。

3、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明确的规划管理实践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都没有提到城镇规划实施与管理的实践,仅在毕业实习中有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参与到规划实施与管理的实践,整个体系重设计轻管理倾向非常严重,自然城镇规划管理能力难以形成。

二、高职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的基本途径

(一)路径之一:构建专业学习领域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设置好课程的内容和实训环节。包括:基础性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求技能;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课程学习领域的设置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强调能力本位,为教学的实践性、技能性提供链接的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的保障。

(二)路径之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1、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规划设计院或规划管理单位合作,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现双重角色互换,让学生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轨。

2、推行“项目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类别分为若干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为一个教学项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

3、推行“工学交替”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整体置换教学模块方式实行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考核、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到企业见习上课、学生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学生毕业后参与企业考核、合格毕业生直接为企业录用等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脱钩的问题。

(三)路径之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完成,如专业计算机绘图室。

2、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模块的要求,分模块打包,每一个模块从教学开始到教学结束,然后分模块进行技能考核。

3、构建模拟实践教学体系,模拟教学即仿真教学。

4、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让教室与实训场地实现零距离结合,让工学真正交替,让产学有机融合,让师生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高职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的保障措施

(一)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操作训练;第二,独立的实习环节;第三,课程设计;第四,毕业设计。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由单科到综合,由假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绘图到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由城镇规划设计到城镇规划管理,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模拟评审会是设计课评析的一种创新。学生将自己图纸挂在黑板上,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回答老师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专业大讲坛”是“城市问题”课的一种创新,针对最前沿的城镇规划问题,由3-5位校内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台,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问题。

3、“大课堂教学”是将学生带到规划设计现场,由规划局、规划院领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研究现场实际问题。

4、集体讲评。对于学生普遍成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届学生、本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进行集体讲评。

5、展出、奖励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鼓励优秀学生,为同学相互学习和参考。

(四)实习基地建设

1、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城镇规划设计实践学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设计院进行城镇规划设计实践实习外,还应有城镇规划管理部门,以确保学生进行城镇规划管理实习。

2、明确实习两方导师。校内导师由丰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责任心的工程师担任,两方的导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

(五)实践教学的管理

1、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成绩评定等内容;

2、制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则,学习设计程序和方法。毕业设计则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工程实际,追求综合效益。

3、强化过程教学。执行阶段打分,给严重滞后者亮黄牌,促其跟上进度。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但不许代作和相互考贝图纸。

4、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各类实习的实习指导、实习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撰写实习报告;

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毕业生的反馈工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

四、结语

市场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今后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必将始终以职业能力和就业需求培养为主线,不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高级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邓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

2.姚冠荣, 黄和平. 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资讯,2009(36)

3.唐姝.新时期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变化初探. 现代企业文化, 2008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