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1.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构架没有实质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来说,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在形式上基本健全了“三会一层”及相关专业委员会,但是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要求,“三会一层”运行质量不高,风险监管部门未能真正有效履行职责。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对本机构与风险相关的业务、所承担的各类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特别是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外的其他类别风险知之甚少,所以,要确保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相当困难。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将组织构架没有健全,只重形式,没有实质。

2.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薄弱

(1)风险监管的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时间相对较短,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2)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由于目前大多数机构的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未规划或初始开发阶段,数据积累匮乏,难以满足有效风险控制的适时、精确、高效的需求。

(3)风险监管的文化建设落后由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机构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普遍存在以机构风险支撑个人业绩、以未来风险支撑眼前利益的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存在的风险

资产、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银行经营最为重要的三要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最欠缺的也恰是这三要素,这些正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所在。

1.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偏低,容易导致经营危机

按照信贷资产无级分类,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偏高,资本金不足。再者,受区域经营限制及业务拓展水平等因素的困扰,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化解、资本积累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单凭积累资本增长,难以跟上风险资产增长速度,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此外,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能达到外部监管、内部风险缓冲的要求,因此,一旦出现较大额度非预期损失,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覆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决策不力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框架虽然已经建立,但尚未完全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不明晰,影响风险管理执行效果。内部审计稽核部门权威性、独立性不够,审计过程中合规性检查多,内控、风险稽核少。

3.内控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效能低下

农村商业银行某些业务缺乏操作细则,内控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滞后于业务和形势的发展,尚未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内控制度动态管理机制等。有时表面上各项制度齐全,但实际执行中控制效果差,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效能低下。

三、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1.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

由于结构性过剩引发的整体性过剩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管理首先应转变观念,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再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然后制定适当的信贷制度,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信贷产品,同时要加大对农业领域的信贷投入,并且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2.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驾驭风险的产品、建立灵敏的信息和预警系统,能够从整体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

(2)创新农村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产品

第一,根据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管;学历;薪酬;经营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76-03

引言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者对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抽出商业银行竞争力中与高级管理者相关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七家上市银行进行研究,然后分析银行高管学历、薪酬和经营能力的相关性。

一、模型构造

(一)模型结构

CAMEL系统对分析我国上市银行的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但由于国内外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发展阶段等因素不同,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我国上市银行的评价体系。本文在运用CAMEL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评价体系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本文的评价体系如下:

(二)评价方法和步骤

1.根据2007年上市银行年报收集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上市银行高管学历、薪酬信息。

2.运用SPSS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经营能力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指标及其权重,算出各上市银行的得分。

3.分析经营能力、学历和薪酬的相关性。

二、指标选择、数据整理与因子分析

(一)经营能力指标[2]

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是银行经营的最终结果,是股东投资的最终目的,结合我国上市银行的实际,本文选择资产收益率(ROA)、资产回报率(ROE)、流动资产增长率、流动负债增长率指标,如下表:

2.其他相关指标

为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本文增加了反映资产质量指标的不良贷款指标,反映资本充足率指标和反映银行经营与发展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各银行相关数据如下表:

(二)学历薪酬指标

从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提取高管学历、薪酬等分析指标,为以后研究薪酬、学历、经营能力做基础支撑。为研究简单,将商业银行学历通过设定定值的方式进行量化,具体为:博士设定值为10、硕士设定值为7、本科设定值为5、大专设定值为3。各行相关数据如下:

(三)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模型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因子分析模型为出发点,在满足数据信息丢失容许的范围内对多个指标提取公因子,通过计算确定哪些因子对原始变量有影响以及影响大小。通常,提取因子数目少于原始变量,但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原始变量。因此,因子分析属于降维处理的范畴,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为商业银行经营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可简记为:

X=AF+ξ

且满足下列条件:

(1) m≤p

(2) Cov(F,ξ)=0,即F和ξ不相关

(3) D(F)=Im,Im为单位矩阵,即F1、F2…Fm不相关且方差为1。

其中X=(X1,X2…,Xp)T是可实测的p个指标所构成p维随机向量,F=(F1,F2…,Fm)T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ξ称为X的特殊因子,包含了随机误差。

以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11个指标数据为样本,计算样本协差阵的特征值。从因子提取和旋转结果(如表4)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232%,即此3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92.232%,大于80%,可以认为这3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从公共因子碎石图中我们还可以证明:当取1、2、3个公共因子时,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当取4个以后的公因子时,特征值变化很小,基本趋于平缓。从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从协方差阵上看,因子变量是正交的、不相关的,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2.因子得分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浦发、华夏、交通、工商、建设、中国和宁波银行的经营能力因子得分,同样运用SPSS软件,结果如表5:其中F1、F2、F3为各斜因子得分,Z为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能力得分,由方差贡献率和F1、F2、F3的代数和表示,P为按得分排序。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经营能力相对较强,其中宁波银行最为突出。

(四)学历、薪酬与经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结合表3与表5分析结果,运用SPSS软件分析学历、工资和经营能力的相关性,得出相关系数。在这里我们采用了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对三者进行分析。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显示学历与薪酬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为0.370,薪酬与经营能力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为-0.731。

三、相关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四大国有银行动态经营能力低于其他银行。因子得分结果显示,经营能力前三名分别为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其经营能力得分排名分别为第七、第六和第四。

2.商业银行高管学历高,薪酬也高。统计显示,商业银行高管平均学历为7.44,略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商银行高管平均学历最高,为9.6,略低于博士学历。薪酬方面,商业银行高管平均年薪为167.12万元人民币。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为29.08万元人民币,其中有238家公司的高管最高年薪低于10万元人民币,商业银行高管工资严重偏高。

3.薪酬与经营能力倒挂,高管薪酬没有体现业绩激励的作用和效果。①薪酬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固定薪酬,浮动薪酬和股权薪酬的比例很小。银行高管的薪酬设计和激励制度没有科学的依据,更多的情况下是由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的讨价还价而成。②学历也是这种讨价还价的砝码之一,这也可以解释学历薪酬弱正相关。从另外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也为这种倒挂的薪酬体制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大股东为国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所有者的监管往往处于缺位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高管们的薪酬设计就等于高管们自己控制和决定。这也是银行高管薪酬严重偏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J].中国金融,2004,(17).

篇3

2007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欧美国家金融发展模式和监管体系的缺陷,引发了各国对金融监管理念、架构、范围和危机自救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于2010年9月通过了《巴塞尔协议III》。与《巴塞尔协议II》相比,《巴塞尔协议III》体现了金融监管的新理念,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结合金融监管新模式,大规模提高了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建立了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

主要变化:一是提高最低资本金比率。一级资本金下限由4%上调至6%,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水平由2%提高至4.5%,首次提出2.5%的资本留存缓冲要求,各国银行到2019年时最低核心资本金比率将达到7%,最低一级资本金比率达到8.5%。二是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缓冲。反周期超额资本缓冲占总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介于0%~2.5%。三是提出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要求。要求银行在恶劣的环境下至少运营一个月。四是引入杠杆比率监管作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并将该指标设定为3%。另外,首次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银行”概念。

二、新监管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2011年,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确立了我国银行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新监管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资本供需紧张情况将加剧

资本需求方面,新监管协议要求建立超额资本以减少经济衰退和系统性危机带来的损失,所需资本将大幅提升;资本供给方面,新监管政策调整了合格资本的定义,强调了资本质量,严格了资本扣减项;资本补充方面,银行通过内部自身留存收益实现资本的自我积累,而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会受到股东制约。

(二)规模扩张的经营方式和利差为主的盈利方式面临挑战

资本成为约束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从而逼迫银行改变传统的重投入、轻效益的粗放经营模式,而且新监管政策还引入了杠杆比率作为新监管工具,也控制了银行表外规模的过度扩张。同时,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也不可长期应用,因为新监管政策将抑制银行把表内资产转向表外,而且拨贷比要求银行提高贷款准备金,蚕食了银行利润。

(三)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新监管政策将流动性监管提升到资本充足率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流动性监管指标将引导银行重新审视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迫使银行在营利性和流动性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中长期贷款迅速增加后,暴露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合理安排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综合平衡期限、定价、融资模式等,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课题。

三、新监管政策下如何做好经营管理

(一)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巴塞尔协议III》涵盖的风险从传统三大风险到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等,体现了全面风险监管的理念。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要持续优化全面风险治理架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指导作用,推动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职能。建立统一的风险偏好量化和传导体系,梳理风险管理政策流程,统一基础定义、计量工具和方法。

(二)夯实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会计基础

《巴塞尔协议III》和现行会计准则在二级资本拨备的计算、监管资本扣除项、公允减值计量等方面存在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在金融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积极协调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当加强对会计标准和监管标准差异的研究,提高职业判断力,合理地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并出台配套的、可执行的操作规范。

(三)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篇4

一、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促进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进,将实现客户的批量拓展,增加新客户、新账户,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通过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提升客户粘性,增强客户忠诚度;通过交叉销售,提高客户产品覆盖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建立链式营销服务平台,实现资金体内循环,带动对公存款、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中间业务及个人业务等的协同发展,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提高商业银行综合收益。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和目标

商业银行通过为链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来满足核心企业优化产业链条的需求,围绕产业-金融-链条,建立覆盖境内外、大中小微全量客户、线上线下的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自动化、专业化、差别化的“四化”目标,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

(一)服务平台一体化

建设客户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客户体验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境内外、本外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供“投资-融资-结算-管理”的一揽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实现供应链业务一点接入、条线联动机制。

(二)业务操作自动化

对外,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平台)合作,整合双方资源,通过系统对接共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或平台上的交易客户,提供全流程网上操作的金融服务。对内,商业银行业务受理电子化,银行子系统交互友好,实现贷款受理、尽职调查报告、业务申报,合同签约,贷款投放还款等各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三)服务模式专业化

制定供应链业务专项政策和产品管理办法。组建供应链金融专营团队,整体解决客户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选择供应链链条成熟、完整且链条企业较多的核心企业(平台)进行营销拓展。

(四)风险控制差别化

设计单独的供应链企业评级评价体系,创新整个链条进行整体授信机制,建立供应链融资预警平台,给予专项的信贷政策。深入研究核心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特点,实现经济资本占用精细化参数设置,探索建立相应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个性化、灵活的风险补偿和风险缓释方案。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融资线上化趋势

供应链金融线上化顺应了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进行深度整合,通过银行系统与核心企业、核心平台系统对接,实时交互数据和信息,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在线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

网络供应链融资在银行服务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启了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模式方面,银行与核心企业双方平台融合为一个新平台,“三流”数据全面共享,流程齿接、信息实时交互,银行深入了解每个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流程、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为核心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在业务模式方面,整合银行与核心平台资源,在贷前客户准入、贷中交易信息确认、贷后风险预警、逾期处置等各环节合作发挥双方优势,链条企业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和交易数据增信,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解决资金问题。在业务操作方面,银行与合作企业(平台)、物流、保险、借款人等互联互通,信息数据自动驱动业务,全流程在线方便快捷,提升银行集约化经营能力。在风险控制方面,运用交易、物流、保险等相关数据信息,自动预警、远程视频监控、共同控制风险。

(二)链式营销趋势

从营销单一企业向营销整个链条转变,“一链一策”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定制产品,开展链式营销;转变服务理念,由简单的银企关系向协作发展转变,改变传统的企业提出需求、银行提品的合作模式,转为核心企业向银行提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业务信息及数据,银行与核心企业共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在有效控制“三流”的基础上,为整个链条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实现银企共融、协同发展。

(三)专业团队服务趋势

组建总分支各层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专业团队,打破传统条线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和管理,负责辖内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营销、方案制定、产业链分析研究、线下产品线上迁移推广等工作,提升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专注管理与服务。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外资银行开始不断转变经营发展模式,从分业管制向混合经营模式转变,并开始大规模的涌入中国银行市场,与国内银行业展开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更为激烈的的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危机。其实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带给我们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必然会催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巨大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将会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以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制定了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个性化服务,促进综合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战略定位不够明确,优势不突出,营销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品种少,质量低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经营的是存贷款业务,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金融衍生业务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间业务很少,并且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很慢,对业务产品的创新水平都相对较低,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自由资本率低,存在着高额的不良资产现象,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性。

(二)规模小,产权结构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小,实力有限,既无法与四大国内银行平等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在产权结构上,由于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和不可交易性,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缺位,经济效率较低,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赢利点,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三)服务水平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水平上与国外银行存在极大的差距,对银行的优质客户和优质资产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商业银行的综合化服务水平较差。同时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不可能使银行与客户增加了解和联系,使商业银行错失投资、增加收益的机会。

(四)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较为短缺,导致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法提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网络银行经营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少,无法形成跨国经营规模,这也是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经营上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

一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能化。面对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的重要趋势是从专业化向全能化方向发展,将会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进行金融创新,使客户能够享受到存、贷款,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二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日趋完善,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对跨国银行的设置的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增设大量的海外分支机构,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区于国际化,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三是,商业银行发展的规模化。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加强银行之间的并购重组,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从而使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加大,向世界范围内集中和垄断,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先一步。

四是,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方向由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快推进转型

市场定位是企业竞争的赢利点。为此,商业银行面对国内外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衡量,根据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按照“适度、理性、有效”的原则,有选择地开拓业务空间,并更加重视基础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银行还要进行对经济资本的优化配置,加强对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的管理,大力推进引言业务资源的管理改革,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赢得更多的多元化的收入增长点。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混业经营模式

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向全球金融机构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所拥有的一批优质客户群体优势,采用多种手段推进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开发出适应新兴市场经济的金融工具,采取渐进的原则,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顺利转变,为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化金融接轨打好有利基础。

(三)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技能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扩大规模生产,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就要通过对银行产业的业务创新和扩展,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丰富银行金融品种,经营方式要从以储蓄存款为主向个人负债业务、个人资金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及中间业务综合经营转变,并以做大做强资产业务和理财业务为手段,带动个人银行业务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四)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对社会各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无外乎是一把有利的竞争武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使金融机构的创新成为可能。商业银行可以设置网上银行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进行个人业务存储、网络购物支付、引用卡业务办理等等,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服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五)重视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革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跨国银行的增设都需要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支持和管理。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扩宽招聘渠道,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技术,而且还能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定期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供有利人力基础。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化经济发展进行接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同时这种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改革,采取渐进的原则,逐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科学的发展战略中稳健经营,更好的应对金融风险,使商业银行获取更高的赢利点,提升银行业间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宏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9):12-13.

[2]高自强;张明贵;;中小银行经营转型的趋势[J];中国金融;2011;(04):17-18.

[3]李钧锋;陆晖明;丁全喜;陈志英;徐君;;天津市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J];华北金融;2012;(05):10-11.

[4]樊大志;;中小银行转型立足实际[J];中国金融家;2010;(11):3-4.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理论;核心竞争力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04-05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银行再造

银行再造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变化。

在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问题和新挑战,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体制、方法和技术进行历史性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竞争需要。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新特点,要求商业银行从根本上突出面向客户的市场营销功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商业银行经营特点或运行模式的改变,要求组织管理模式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或变革。

商业银行在组织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变革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以充分体现市场导向的原则、扁平化的原则和网络化的原则,就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银行再造是现代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时代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实践探索,其基本的思维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带来组织结构、权利分配、员工技能及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重塑银行文化,将银行经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银行再造正是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要求的反映。银行再造试图使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发展与组织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适应银行再造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组织管理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因而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当前理论学术界对于实务研究所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演进与组织管理模式变化

钱德勒(1987)探讨了层级结构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但现代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结构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对处在一个社会整体经济体系中的“专业化的辅企业”(钱德勒语:钱德勒,1987;P38)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其金融专业化职能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工的深化演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组织形态也不断多样化和发生变动。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导致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商业银行新经营趋势也导致了其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适应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任何由市场和技术发展决定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类型,都对应有运行效率最高的组织管理模式。

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探讨,需要分析商业银行背后的决定和影响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商业银行,其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是不同的,在相同的经营环境和资源影响下,其经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不同规模的银行来说,通常银行越大越复杂就越不重视关系贷款,这样大银行和银行购并就会减少了小企业贷款(Berger and Gregory,200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从经营方式上看,主要是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对关系贷款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的。关系借款与传统借贷的基本差别是交易过程(lend-ing process)的不同,而不是交易技术差异(lendingtechnology)。

关系贷款具有三个关键因素:

(1)银企之间往来的软信息(即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交易的;

(2)信贷官员和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经理人员拥有垄断信息;

(3)问题(由于软信息的不可交易、不可观测性)。

而建立在财务报表借款(financial statement lending)、资产抵押贷款(asset-based lending)和信贷评分(credit scoring)基础之上的交易技术,大部分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如分别在财务比率、抵押率和信用分级之上进行业务行为;关系借款则允许没有上述良好指标、信息模糊的小企业获得银行支持,这种模糊的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是通过长期接触取得的。

因此,大银行重视硬信息,小银行则对软信息重视。关系贷款造成的内部人问题可通过组织结构解决。大银行对硬信息的重视通常是与大银行组织结构严密、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模式相对应的。

(三)问题的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是介于管理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性课题,研究对象既不是一般的组织理论的组织定义和组织设计,也不是微观银行学的业务流程再造;而是以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和主导因素,揭示其理论内涵,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出基本设计思想,研究其对金融体制安全与效率及商业银行以提高组织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效应。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西方组织理论作为管理经济学的一部分,经过发展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组织理论在作为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实践阶段,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经验主义层面上的一般认识。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概括,缺乏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组织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系统地论述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历经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从全球视角对其演变的诱因及路径,进而对不同类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系统地总结其变化规律,对于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次,商业银行不论在任何制度环境下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体制的效率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的传

导效应,剖析其组织管理模式对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影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竞争条件趋同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效应,提出其目标模式的核心框架,为商业银行发展寻求组织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不同组织结构类型的比较研究

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首先表现在其组织制度上。现代商业银行最典型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和股份有限公司制。但也存在大量的非公司制的商业银行或类商业银行机构,这些机构也大量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或无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如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储贷协会(saving & loaning)或私人银行。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和规模如何,各种类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组织结构一般都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这些机构问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权力分配的差异,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结构类型:科层制和部门制。

科层制组织结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一层管理一层的组织结构形式,对商业银行而言,它实行总行、地区总部、城市分行的组织结构设置体系。这种结构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客户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可获得基本的经济效益;能够迅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取得最好的收益水平,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部门制组织结构体系,就是在一个大的组织机构内部,分列出不同类型的部门,自成独立体系的组织框架结构。对商业银行而言,实行部门制的组织结构,就是按照不同的产品线设立独立的业务部门,如批发性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投资银行部门等,并且各部门之间独立存在,自成体系。

朱枫(2003)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有以下方向发展的趋势: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的“无限扁平化”和直接银行服务、矩阵式结构和网络型组织结构。

(二)组织设计原则的探讨

基于国内外银行竞争力差异,许多国内学者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缺点,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探讨(刘奎,2000;王宵勇、翟翼,2001;江进,2002;阙方平,1999;王惊奇,2003;彭纯,2003)。

江进(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要迎接挑战,摆脱目前的困境,在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方面,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任务目标原则、市场决定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提高弹性原则、协调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原则,以及随机制宜原则等。

刘奎(2001)则认为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理念:扁平化原则、团队作业原则、客户部门化、基层业务的常规化与复杂业务的集中处理等。

王惊奇(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规模经济的原则,坚持价格最大化的原则。

彭纯(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目标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是:

以客户为中心,增强营销功能,加大营销;实行专业化和垂直型管理,提升各类机构运行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理顺前中后台关系,突出业务部门的核心地位;合理确定管理链长度和管理半径,使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顺畅、协作和均衡运作;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真正以效益目标,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真正企业化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体系;突出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三)有关组织创新的研究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形式、手段、方向等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郧会梅(2003)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方向等有关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常见特征。商业银行从事生产信息的活动有助于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金融交易行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性投资,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组织结构对信息在组织系统内部的流通起着决定作用,故而组织创新对于解决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郧会梅(2003)认为,从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银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联系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使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由高耸转向扁平;使网络银行和契约型银行(contract banking structure)等新式银行组织结构得以出现。

(四)有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研究

1、组织结构演化的原因

运营环境的变化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使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运营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商业银行可资利用的内、外部增长机会(external and internal growth opportunity)的改变,引起银行设想的战略进而组织结构的改变。

拉佐和道格拉斯(Lazo and Douglas,1998)认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如监管放松、技术创新、因市场结构改变而来的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可以引起银行战略的改变,促使银行向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战略转变,这种战略的改变会引起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或组织轮廓(organiza-tional profiles)的变化,从而造成了相同规模银行的不同的成本结构、地理分布、产品宽度和消费群体宽度。

环境变化是否对银行战略、经营、结构变化发生影响,还要依银行的目标客户和银行大小规模有关。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1a)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并购发展变化的历程后认为:监管放松导致并购增多,银行规模增大,银行业集中度(垄断程度)的提高;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跨州经营的放松,使得美国银行界并购案大增,但大多发生在本州和本地区内,说明银行合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外来银行收购的危险;1976年-1998年间,随着美国银行业市场进出门槛的降低,全美共有11000家银行以各种形式退出或消亡,同时新设立银行6000余家,所以同时期银行数目净减少5000家。监管放松仅与集中度的增加有关,集中度的上升,引起了人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担心,大银行与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由于彼此之间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

银行等某些金融机构就对环境变化表现得不够敏感。由于得以保留某一类别的市场细分份额,因而环境变化就不对某些特定银行的经营战略、业务规划和组织结构等发生影响。

2、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

关于组织结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或应朝哪个方向发展,属于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问题。该问题同样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组织结构变化,毫无疑问是为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与经营效率相关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首先与组织的规模有关。由规模经济的一般原理可知,不同规模的组织对应着不同的效率;不同水平规模的组织,又决定着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最佳具体形式。

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却认为规模并不是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因而也就自然不会成为引导商业银行组织演变的力量之一。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收益生成能力原则的效率变化测量方法,利用该原则可以解释效率变化和以下变量间的关系: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非利息费用、利润边界、贷款损失比和资产质量。以上联系也用于解释大小商业银行间赢利能力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新生银行(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和老银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新生银行规模越大,越容易失败,但老银行却不。

(2)新银行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均比老银行高。

(3)效率的波动性随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效率提高银行的效率波动性比效率降低银行的效率波动性要低,效率提高意味着银行有高和稳定的收入,所以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而是时间和效率变化的函数。

(4)新生银行比老银行失败的可能性更高,老银行更有可能效率下降。

(5)新生银行的利息负担高度波动,因为新生银行不倾向于多元化,所以其利息负担对经济条件的变化高度敏感。

(6)对利息负担比率的波动性而言,效率提高的新生银行和效率降低的老银行,比效率降低的新生银行更少波动性,但比效率提高的老银行高,所以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

(7)不同规模新银行的利润边界(profit margin)随效率减少呈现较高的波动性,效率提高的老银行利润边界相对稳定。

总之,规模并不是决定银行利润产生能力的必要因素。

导致商业银行规模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通常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随监管放松而来的金融自由化。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2b)认为,监管放松导致了由并购和清算而来的银行合并,导致了银行规模的增大和数目的减少,但新进入减少了银行数目的减少。

也有的研究认为,市场决定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方向,监管放松仅是反映了这一市场取向。克罗纳和拉何安(Kroszner and Raghuram,1997)研究了美国“G-S”法案前后的美国银行界组织结构,认为:借贷业务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分离,有利于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可信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发行价格;监管变化并非是分业经营的原因。混业经营机构的发行价格较低,所以部门结构对发行价格有影响是合理的:内部设置的部门比独立机构间更容易引起潜在冲突,这种担心使得银行发行部门对证券说明可信度的下降,所以与独立机构相比处于劣势。分业的这种变化是商业银行对市场关心内部结构可信度的反应。关于机制的银行对独立机构董事会控制越多,发行折扣越大,这表明管理控制和独立性程度可能是部分解释。只要金融市场是竞争性的和外部性小(如或明或暗的存款保险制度不存在),银行就会朝适宜的方向转化。银行直接拥有证券部并不比银行持股公司形式的证券结构更冒险,并具有融资优势;银行附属机构倾向于更具有效率。

三、研究现状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理论的研究较多,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理论体系。其理论发展及集成主要体现在皮尤的《组织理论精粹》,现代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是达夫特和罗宾斯,前者以《组织理论与设计》全面系统地对组织进行了宏观考察和理论分析,而后者则以《组织行为学》侧重于对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应该说,无论是古典的、当代的还是现代的组织理论(OT),都是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研究适应于所有组织的普遍原则,且大都以一般工商企业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篇7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或货币当局逐步放松乃至放弃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让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利率决定机制变迁过程。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将对经济的各个领域带来变化,其直接影响反映在对金融市场的改变上,而间接影响则及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资产负债业务。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本文描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综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率结构和存贷结构风险、客户提前还款和取款的利率风险、脱媒风险。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利率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

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因此,银行存款利率就是存款者让渡一定时期的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贷款利率就是企业或个人获得一定时期的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支付的报酬,因此,通俗的说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三、利率市场化概述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利率完全或全部由市场决定,只不过是加大市场决定的比重而已。是中央银行仍通过确定基准利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进行调控,并逐步形成各种利率的合理利差,构建起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它与利率管制下所推行的“金融抑制”是对立的,利率市场化是各国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进行的“金融深化”的表现形式。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根据资金供求和本身资金的运营情况自主地确定存贷款利率及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而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利率则是由各个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和央行的指导性信号,自主地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央行只是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借助货币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向金融机构传导央行的信贷、利率政策信号,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利率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功能,通过市场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用间接金融管理手段取代原来以行政手段确定利率的方式,降低甚至取消行政管理手段对经济的强烈的影响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理论概述

在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概念之前,我们应先明确经营绩效的涵义。在以往的文献中,学者们习惯将经营绩效的涵义归结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经营绩效产出论,将经营绩效看作是产出;另一种是经营绩效行为论,将经营绩效看作是一种行为。经营绩效产出论认为,组织的经营绩效是在特定时间里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是活动产生的记录。绩效的高低水平应该是由组织的战略目标完成情况来判定的。经营绩效行为论则是认为,经营绩效与其他行为等同,能够对组织工作的结果产生明显、直接的影响。其实这些能影响组织战略目标的行为本身就是经营绩效。

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学术界也没有给出被共同认可的定义,但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商业银行在本质上和其他企业是一样的,都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但是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在追求盈利的经营目标之外,还要顾及到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此外,商业银行必须具备的风险控制的能力也比一般企业高。因此,结合上文中对经营绩效的阐述,本文中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含义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一定的营业期间内,按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运用自身拥有的所有经济资源,为市场提供所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运作效率、风险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经营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考核可以分从银行员工的角度进行的考核、从银行的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的考核和从银行自身的整体绩效水平进行的综合评定。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利率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所以选择的角度是商业银行自身整体的经营绩效,从而考查利率变动与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绩效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水平的量化考核是运用一系列定量、定性指标对其在利用所占有的经济资源为市场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运作效率、操作管理方式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做出评判和度量。它首先要求确定考核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标准和方法,以此为依据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做出判断和评定。对于评定得出的结论,商业银行能从中找出改善经营、提高效率的途径,也可以作为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自身对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适应能力的依据。

四、利率市场化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阶段性风险(短暂性风险)和持久性风险。阶段性风险是指在政府利率管制到市场化改革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利率水平的骤然升降和不规则波动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而随着市场逐渐趋于成熟,银行能够积极采用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阶段性风险也就消失。但持久性风险――利率风险是银行无法避免的,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伴随银行经营而持久存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表现如下三个方面。

(一)利率结构和存贷结构风险

利率市场化实质就是政府让各经济主体拥有自主决定资金价格的权利。利率自由化后,无论在存款市场还是在贷款市场都会出现银行抢占优质资源的现象。其直接结果就是存贷利差缩小,致使银行净利息收入大幅减少,甚至可能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营业收入构成。利率结构风险在我国外币市场已经显现,各商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和扩充资产规模展开利率竞争。此外,一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类型、数量和期限很难保持完全一致,因而利率变动就会影响到银行存贷之间的利差收益。

(二)客户提前还款和取款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得理性客户在存款或贷款的时间和期限上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会提前取出以往的定期存款,然后再以上升后的利率进行定期存款。在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利用新利率贷款进而提前偿还以往高利率的贷款,实现低利率新债换高利率旧债。即使银行对提前还款和取款行为能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但为了尽可能的留住自己的客户资源,银行更可能向客户妥协,被动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

(三)脱媒风险

就存款而言,银行负债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前提。客户一旦掌握与银行就某项存款利率的谈判权,会更关注该项存款的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发生较高通货膨胀率,银行将陷入不利地位。客户与银行协商利率时无法达到预期,就可能把资金投向其他金融渠道甚至自己寻找资金需求者。若出现脱媒,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就被压缩。

篇8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测量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是指在特定会计年度中,银行参与全部市场活动所产生的最终成果,包括资产收益、权益受益等。为保证指标体系能科学、合理、系统、及时地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指标为基础,加入对银行经营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指标的考虑,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灵敏性、规范性和可靠性原则,构建出四个层次的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由于构成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衡量,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信息重叠的情况,因而不能通过对各指标进行简单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商业银行的绩效状况。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结合15家上市银行2010年的经营数据,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绩效状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状况。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一个国家的银行经营绩效往往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国内投资活动增多,银行贷款业务也相应的增加,由投资活动带来的相关业务和中间业务也同时增加,银行经营绩效随着国民经济的上升而上升;相反,若国家经济处于下降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企业工厂倒闭,这些直接导致银行业务量减少,银行的部分贷款也成为呆坏账,经营绩效下降。因此,一个国家的银行经营绩效与该国经济发展状况正相关。

2.市场结构。贝恩在《产业组织》中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市场绩效决定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去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市场份额是影响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因素。市场份额越大,垄断程度越高,这些垄断的厂商和企业可以凭借其规模优势降低其成本,提高利润水平,因此市场份额指标与市场绩效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3.银行规模。科斯指出,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内部一体化经营取代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使其规模增大。但是,企业规模并不能无限扩张,因为企业的规模扩大会使得管理成本、员工监督成本等越来越大,当规模经济产生的边际收益等于规模扩大产生的边际成本时,企业的规模便达到了最优。此理论对银行这一特殊企业也适用。

4.公司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银行体制、企业购并、公司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兼顾等。其中的股权结构可分为分散型股权结构和集中型股权结构两种。集中型股权表明存在极少数的大股东持有银行大部分的股份,大多数研究(Stiglitz,1985;Pound,1988;等)认为掌握大部分股权的大股东更具有监督和审查经营者决策的激励以保护其投资,这样便增强了对经营者决策的监督作用,同时对经营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对银行的高效率经营具有正向的激励。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等15家上市银行2010年的经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均来源于新浪财经网各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本文探讨的是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因而将绩效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值由各银行经营数据,代入上述绩效评价体系中,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并将各因子根据其贡献率赋权后综合所得。

对于解释变量的选择,综合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可量化性,本文选取资产份额、贷款份额、存款份额、分支机构总数和在职人员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结合上述变量,构造多元回归模型:D=β0+β1*CP+β2*LP+β3*SP+β4*II+β5*WP+ε

(三)实证结果

利用Eviews5.0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回归结果显示,D.W.值为1.67,大于1%水平的上界1.50,故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而各参数的标准差均较小,且T检验值较大,说明解释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或共线性对结果无不良影响。模型可决系数R2值为0.73,调整后的R2值为0.604;方程总体线性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5.27,大于F0.05(4,14)的值;且各解释变量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且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因此,该模型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本假定,回归方程的解释性很强。

从检验结果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1)市场结构方面,资产份额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贷款份额和存款份额与银行绩效负相关。资产份额与银行绩效正相关,是因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越大,越可以凭借规模优势招揽业务、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贷款业务时,盲目追求贷款规模,导致贷款中存在大量的可疑和损失贷款,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增加了银行的损失。另外,我国居民储蓄大都为不定期存款,增加了银行存款业务的管理成本。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份额与绩效成反比。(2)银行规模方面,分支机构总数和在职员工总数均与银行绩效负相关。说明我国银行规模已经超出规模经济的界限,银行业存在机构冗长,人员繁多的现象。

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1.优化银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各项法律法规,落实各项货币和利率政策,建立健全的银行监督制度和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2.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较弱的现状,我国应加强商业银行的外部约束和监督,重视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激励制衡,提高外部监督对商业银行经营者行为激励的有效性。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经营绩效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现代财务理论研究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和风险保证。而银行资本结构则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目标和稳健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营绩效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在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等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方面,我国银行明显落后国际先进银行。而且我国加入WTO以后,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金融业,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正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导致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本文力图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旨在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更合理的选择资本结构,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之在银行界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在它的资金来源中,除了少数比例的资金来源于所有者权益资本,绝大多数的资金来源于负债,因而,是典型的高负债经营的企业。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总量不能低于加权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能低于加权风险资产的4%,故本文从资本结构的多个方面,即从狭义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负债结构、股权结构三个角度研究资本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一)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考核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判断银行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鉴别银行的整体运作是否健康。因此,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普遍原则,并通过指标的设置和权重的分配,促进业务结构的优化,提高资产质量,化解风险,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2.重要性原则。涉及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有很多,要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不能对被考核对象的经营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更不能有效地引导银行实现总体经营目标的经营行为。有研究表明,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以8-15个为宜,所以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将一些非重要变量删除,以构成最佳变量子集,本文选择了11个指标来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评价。

3.层次性原则。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不同的指标关系密切,构成一个指标类,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指标进行分类,构成不同的层次。在本文中,根据商业银行的考核和评价的目的,把指标分为盈利性、资产质量、运营能力、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最上层是总目标,即银行经营绩效;第二层为盈利状况、资产质量状况、运营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4个方面;第三层是11个明细考核指标。这样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就能清楚地反映出被评银行中哪个好、哪个差,在哪一方面好、在哪一方面差。

(二)评价指标

根据前述原则,本文设计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虽然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陆续公布的年报使得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受体制转型和整体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除了近年来上市的几家银行外,规范地进行经营数据,和公司治理状况信息披露的银行寥寥无几,本文样本的选取受到很大局限。因而,本文仅以2006年我国13家商业银行在相关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为研究窗口,其中包括了3家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7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地方城市商业银行,涵盖了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构成。

(二)主成分分析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能力

1.利用SPSS软件对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C1-C10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见表2(由于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85%,所以提取的主成分个数m=3)、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

把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每列的系数除以其相应的特征根的开根后,得到主成分特征向量。于是主成分函数的表达式为:F1=-0.0453C1+0.1445C2+0.1621C3+0.1686c4+0.1395c5-0.2124c6+0.0662c7+0.1827c8+0.0685c9+0.1771c10+0.1598c11

F2=0.2799C1+0.2100C2-0.0822C3-0.2075C4-0.1755C5-0.0712C6-0.0847C7-0.1622C8+0.1415C9+0.1362C10+0.2488C11

F3=-4.8314C1+2.2348C2-3.1859C3+0.8632C4-0.9773C5+1.9656C6+2.3365C7-2.2619C8+1.6874C9-2.5949C10+5.2510C11

F4=-0.0920C1+0.4149C2+0.4131C3-0.1092C4-0.4394C5+0.1917C6-0.1304C7+0.3538C8-0.1429C9-0.3552C10+0.0276C11

显然第一主成分F1反映的是c8、c10、第二主成分F2则反映的是销售毛利率的信息第三主成分F3反映的是而F4反映的是。最后利用综合主成分公式:F=0.37707*F1+0.27002*F2+0.10516F3+0.10376F4可得出13家商业银行的综合主成分值。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的反映银行绩效F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反映狭义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比率X1(总负债/总资产)资本充足率X2(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所需资本),债务结构的长期负债比率X3(长期负债/总资产)、短期负债比率X4(短期负债/总资产)和反映股权结构的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X5(第一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本)、前五大股东控股能力X6(前五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本)作为自变量

各个指标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下表4:

从上表可以看出F值与资产负债比率X1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和资本充足率X2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我们从该表中也可以看到资产负债比率与资本充足率X2、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X5、前五大股东控股能力X6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将资本负债比率设为自变量,从数量上考察资产负债比率对银行绩效F的影响程度,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为98.095,在0.00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系数为-0.885。银行绩效F与资产负债率x1的回归方程为:

F=98.095-107.266X1+ε

四、结论

首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银行的资本管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其次理论上来讲,资本结构包含权益资本结构和债务资本结构,这两个方面通过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在银行这个特殊的企业当中,主要负债来自于居民的存款,银行的债权结构极为分散难以发挥大债权人治理结构下的监督与控制力度。通过实证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商业银行的绩效与银行的负债结构不存在相关性。

最后从股权构成来看,虽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资产负债比率与资本充足率X2、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X5、前五大股东控股能力X6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此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

五、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提升经营绩效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产权主体,解决“所有者缺位”。产权明晰,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内部权利约束机制,形成对经营机构和人员产权约束,防止诸如“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产生;有助于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问题,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发行普通股股票融资是商业银行扩大资本规模、募集长期稳定资本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继续深化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从股权构成来看,国家股在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国家持股目的并非简单的盈利,还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国有股持股主体的行政化性质会使股权的有效持有主体严重缺位,导致国有产权虚置,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因而我国商业银行业优化股权结构,适度分散股权,大量引入外国投资者,不但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而且还可以通过外国战略投资者学习对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

(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制衡机制。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以及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建设为重点,按照“三会设立、三权分立、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合理分工、权责分明、有效制衡的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运行机制。

六、不足之处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同质化;科技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经营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金融机构,并从战略高度,加快转型,完善机制,创新产品,拓展渠道,控制风险,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缩小与世界先进银行的距离,使中国银行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现代化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含义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简言之,就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外部监管、竞争、客户及技术等环境的变化在业务、产品、区域和盈利结构上进行重大的调整及变化,使商业银行成为适应市场的要求,也为自己赢得更大利润空间。

二、商业银行转型是其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

1.新资本管理的要求。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资本,2013年开始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之后,银行业面临的资本监管更为严格,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强化资本约束的经营导向。

2.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发展战略过于笼统,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商业银行要取得发展,并在注重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时是否做到协调统一,必须对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及时调整,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其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

3.创新能力不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业务,创新业务还很滞后,品种单一,制约了其发展。服务宗旨、经营特色、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还有些不足,要进行系统的调整重塑,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要求。

4.风险管理不够完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之下,为适应国际化的经营环境,逐步构建起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而商业银行从资本约束到监管政策,从直接融资到利率市场化,从客户需求到同业竞争及国际业务拓展、跨境服务进展,还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以及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的问题,这不仅威胁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银行业运行的稳健性。

三、加强商业银行转型的策略

1.商业银行必然走向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

(1)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避开同质化严重竞争。当前同质化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尽管银行规模有大有小,但在客户基础,业务结构、产品组合,收入格局上产生明显的系统态势。(2)坚持走差异化经营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必须从特色发展着手,在某一业务领域形成专业品牌,专业化发展,核心竞争力。(3)坚持差异化经营和特色化道路,要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就要把握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心理感受,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做到服务佳、质量好、效益高、发展可持续。

2.以科技创新、业务发展、服务手段推动商业银行转型

(1)创新是动力之源,发展离不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更离不开创新。创新产品种类和服务手段,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是脱离传统业务,而是对传统业务的整合、提升、延伸和突破,走科技创新步伐,要通过机制、业务、工具、服务的创新,不断丰富业务品种。(2)商业银行要在日趋竞争中脱颖而出,应在服务创新等方面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做出特色和品牌,围绕客户与市场导向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业务、新机制,激发自身转型活力。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创建科学全面的风险管理

在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中,以技术为支撑来构建高效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1)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必须依靠科技信息的作用加强风险管理。(2)建立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的监测和早期预警,使管理层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的监控手段,做到人人合规,事事合规,塑造健康的风险管理工作氛围和工作习惯,树立合规意识。(3)制订覆盖各条线、各岗位、各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和机制。通过制度和机制建立,将风险管理政策深入渗透到各类业务当中,实现将全面风险管理,由理念型的软约束转变为制度型的硬约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争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争取最大的价值回报

(1)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资产规模适度增加、盈利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这要求银行更加关注成本效益配比,争取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支撑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创新高科技含量、降低存量资产的资本消耗,降低成本的服务,将有限的资本用于发展银行所擅长的业务,坚持发展能力与资本规模相协调、资本占用与补充相平衡,发展资本节约型、智力密集型的业务,逐步扭转高资本消耗的经营模式,走资本节约型的发展路径。(2)发展中间业务,拓展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收入高低已是衡量一个银行赢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以赶超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激励中间业务等战略性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业务市场竞争力,深化境内外联动,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的目标。

5.加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优化人才资源结构是银行转型战略的关键,建立和完善了银行系统内各专业技术岗位职务聘任规划,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业务能力和经营业绩好的有潜力的员工,推进专业人才后备梯队建设,发挥他们的才能,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金融骨干。

参考文献:

[1]曾建中.我国城商行发展模式转型的有

效路径 《银行家》2011.4 .

[2]楼文龙.加快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中国

金融. 2013-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