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舞蹈艺术;身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37-01
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在舞蹈艺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舞蹈不仅可以通过身体表达情感,还可以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同时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针对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舞蹈艺术的身体审美特点
(一)舞蹈以身体为载体。舞蹈是通过身体形态来完成艺术创造的,借助一定的韵律以及节奏,表达舞蹈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其一,舞蹈动作要有流动性,借助节奏和音律传达感情;其二,舞蹈动作要有连续性,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需要有开端、、结局等多个环节,是一系列活动的连续,而不是某几个舞蹈动作拼凑在一起。即便在舞蹈过程中有短暂的停顿,也是为了能更好地表达情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其三,舞蹈动作要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舞蹈是对生活的总结,并通过身体形态展现出来的一种工具,富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使展现的情感更加充沛和饱满,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
(二)舞蹈艺术传达思想感情。尽管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对生活人物活动的简单复制和传达,而是经过有机整合和创造,以一种更为奔放、刚柔并济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另一种角度上说,舞蹈诠释的是人类的思想感情,虽然这种表达方式没有语言那么直白,但在对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塑造上比语言更有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语言,所以舞蹈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展现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三)舞蹈艺术富有节奏。舞蹈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者根据音乐的抑扬顿挫而变换身体姿态,由此展现内心情感的波动和起伏。好的舞蹈能够与音乐融为一体,使舞蹈更具有舞台表现力和张力,营造一种舞台氛围。舞蹈借助身体表达情感,通过音乐展现主题,两者的结合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使舞蹈的意境更加完美。例如傣族的孔雀舞,通过模仿孔雀而形成的丰富的舞步,全面展现了民族舞的特性。在与音乐交融的状态下,通过舞者肢体的变化形成视觉上的美感,并通过特殊的形式展现韵律美,使舞蹈更有节奏感,音乐成为孔雀舞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二、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相互依存
(一)身体是多种关系的纽带。从远古时代开始,舞蹈与巫术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巫术作为一种宗教形式,都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表达的,所以身体是舞蹈艺术与之间的纽带。不少专家在研究中明确指出,舞蹈起源于巫术宗教,在原始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巫术的发展,舞蹈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当今传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
(二)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都有民族文化要素。中国的舞蹈艺术历史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在一定的理性思维指导下形成了完备的乐舞系统。在舞蹈形成之前,人类的身体比较拘束,随着社会的进步,想要表达的情感元素的增多,将感情融入身体,表现的不仅是舞蹈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人文环境等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舞蹈,都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
(三)舞蹈艺术是身体艺术的自然回归。舞蹈艺术是否具有审美性和艺术价值取决于身体的伸展审美。同时舞蹈要通过表演者灵活生动的身体表现出来,所以对舞蹈者的要求较高,需要舞蹈者具有舞蹈表达的艺术气质:男舞蹈者要具有矫健的身躯,女舞蹈者要具有优美的线条。除此之外,舞蹈者还要有较强的舞蹈领悟能力,能够快速领悟舞蹈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完美演绎。如果舞蹈者具备更高的舞蹈技巧,可对舞蹈进行自主改编和创造。
(四)舞蹈艺术依赖于身体审美创造的意境。舞蹈美与否主要与身体形态有关,而身体审美主要传达的是一种意境美。意境美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舞蹈者的主观感情,二是意境的营造。可以将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舞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别致的舞蹈意境,同时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入到舞蹈艺术中,继而彰显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及情感。
三、结束语
总之,舞蹈艺术不仅要重视舞蹈本身的动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舞蹈表演者的培养力度,使舞蹈表演者有能力对舞蹈进行改编和创造,丰富舞蹈形式,更好地传达舞蹈中的思想情感。而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要想实现舞蹈艺术的进步,就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予以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茹.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J].大众文艺,2012,(13):103-104.
篇2
关键词:声乐审美艺术 声乐教学 教学策略
声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十分明显的现代化艺术门类,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消遣,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审美价值以及精神层次,最后达到在多个方面提升一个人的精神素养的目的。在越来越关注提升个人价值的今天,声乐审美在具有共性认知的基础上,也具有了个性化的审美倾向。本文在经过全面的审美艺术要求探讨之后,进一步研究出提高现阶段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声乐审美艺术要求基本知识介绍
听众在声乐艺术中充当的是审美主体的角色,其构成并不是单一的。在众多听众中,不仅仅有音乐专业人士,还有大量的非音乐专业人士; 有单纯的音乐爱好者,也包含大量的普通群众。换句话讲,在生活中凡是在听觉上十分健康的人,他们都能够具有声乐审美的能力,然而由于审美主体个人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以及年龄上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在审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己喜欢的审美爱好。在现代评论家眼中,“一千个观众心中便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导致音乐审美艺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差异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乐审美艺术是毫无规律可循的。现实研究证实,人类作为生理以及心理基础在结构上有着很明显相似性特征以及联觉规律的一个群体,在聆听声乐的过程中,进行审美判断人们又往往会展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这样为新时代艺术家可以明确的提炼出音乐审美的基本特征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实现性特征。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现阶段关于声乐审美艺术的共性特征已经总结如下:
1.情感必须充沛,语言表述清晰,可以十分生动贴切的展示出歌词所蕴含的内容,能够引起人精神上的共鸣,具有很高的精神震撼力。
2.音调准确、节奏清晰明了,可以十分准确的享受中演绎出歌曲旋律,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3.音色多样化,音量变化拿捏自如、可以熟练掌握,能淋漓尽致的的为表达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在整个艺术创作中,具有很强的渲染效果。
4.音质十分优美,音域涉及面广、跨度大,能够让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美的愉悦,使人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5.演唱者可以十分准确把握所表演作品的风格,抓住演出精髓,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让人一眼看穿。
6.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的形体必须十分优雅,表演得体、与整部作品相吻合,最好能够为表现歌曲的效果上锦上添花。
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声乐审美艺术的差异性则表现在不同听众对于声乐作品的风格、演唱者年龄、性别以及不同语言的喜爱程度上,在当今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今天,声乐表演有着为了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二、基于声乐审美艺术要求开展声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声乐艺术审美系统中,听众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出现的,观众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可以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着声乐这一艺术的全程:无论是在现场表演、还是早期声乐创作亦或是在课堂进行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还是方向上,都有着十分明显影响。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艺术对象可以创造出懂得艺术以及可以欣赏美的受众,正如其他任何一样产品,正是因为这样,在艺术产品创作的过程中,生产不单单是主体的生产对象,同时也扮演着服务对象的生产主体”。在分析声乐审美艺术要求之后,本文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声乐课程设置上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
我国音乐界泰斗周海宏教授在分析高雅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两者关系的时候,曾经论述道: “追根究底,音乐艺术是从属于听觉领域的一种审美消费品。在一个现代化、健康、文明的社会中应该可以尽量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要,前提是它必须是有益和健康的。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并不是对立的,两者需要的是共存、伴生在相得益彰的关系下互相支持,这就像我们饮酒一样,不仅仅需要优雅的红酒,还需要白酒、啤酒等进行消遣”。声乐审美在艺术要求上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倾向需要让广大授课教师意识到,人们在对声乐形式以及体裁上有着多种多样的需要:在审美倾向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通俗唱法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欢,这并不意味着美声没有市场空间;民族唱法大受欢迎,然而戏曲唱法同样可以找到生存价值。高等音乐院校本身就承担这项社会培养声乐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责,在进行声乐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上人们在声乐审美中所存在的差异性需求,从而设置多种形式以及体裁的声乐门类。举例说明,假设戏曲唱法被划分为民族传统唱法,那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以及传承便是戏曲专业院校义不容辞责任,我国现阶段公认的三种主流唱法分别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最广为人知的流行唱法。高等音乐学院在进行人才培训的时候,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在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各大高等音乐院校基本上都设置有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并且有较为成熟的尝试,然而流行唱法却由于受到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高等院校并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开设。就笔者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九大音乐学院中,专门开设有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仅仅有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以及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沈阳音乐学院以及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无所院校,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大院校的教学水平存在这十分明显的差异。这对于现阶段我国人民多样化的音乐需求来讲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起多样化教学这一基本教学方针。
2.声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歌词教学看做是一大重点
就审美而言,声乐与器乐最为明显的差异便是,器乐是以纯音乐的形式出现的,其本身不仅没有逻辑语义性,在进行空间造型性上,同样不具备可塑性。器乐主要依靠将音响进行组织并且用听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人们在音乐聆听的过程中,寄托思想情怀的对象只能够是某个特定的人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生生活经验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独特性。每个人在听到同一段音乐的时候都会给与其符合自身经历的意象。正是因为这样。器乐作品在感情表达的时候十分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然而对于声乐这门艺术而言,声乐作
品本身构成的两大部分就是歌词以及音乐,歌词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让声乐作品本身具有十分确定的意义以及内涵。声乐作品所具有的旋律以及演唱者自身独特的音色全部是为了更加精准表达歌词本身所蕴含的感情而服务的,这样的特征决定了声乐表达在内
容以及情感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指向性,而想要将这种指向性表现到极致,必须始终依靠歌词以及艺术化的人声两大部分内容,然而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视技能技巧的教育,但是对歌唱语言却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最明显的表现便在于在国际比赛中,我国选手往往失利的原因并没有体现在技巧上,而是语言所带来的障碍。因此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扭转以上不良观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加大对于歌词的含义进行体会,从而在更深层次生领悟到隐藏在歌词背后的情感。2.在歌唱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可以清晰地咬字吐字,高水平的掌握普通话、方言以及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意、法、德发音规律以及特征。3.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应当准确的掌握不同语言所存在的重音以及断句,确保听众可以听清楚演唱者的语言。4.必须咬字吐字能够实现与歌唱的合二为一,不能够仅仅为了声音而导致吐字不清,也应该杜绝单纯为了吐字清楚而导致声音丧失美感。
3.声乐教学应当突出表演以及伴奏的作用
声乐是一种综合性十分明显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囊括人声,也和器乐伴奏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无伴奏合唱而单纯的进行纯人声的声乐形式是十分罕见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声乐表演都是人声与器乐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声乐伴奏自身承担这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它是依据每一个作品的歌词内容,而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作曲和配器技巧的,在各种独特乐器音色协助下,歌唱的艺术感染性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在声乐演唱以及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起奏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生在平时的演唱终究应当注意与正谱进行伴奏,从而确保自身演唱的规范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除此之外,声乐艺术本身还十分关注舞台表演,舞台表演作为关系到整个演出质量的另一因素。笔者以为只有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领悟,才能够更好地用表演感动听众。现歌曲。
三、结语
在声乐艺术审美系统中,听众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出现的,观众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可以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着声乐这一艺术的全程:无论是在现场表演、还是早期声乐创作亦或是在课堂进行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还是方向上,都有着十分明显影响。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艺术对象可以创造出懂得艺术以及可以欣赏美的受众。”笔者通过对声乐审美的个性与共性考察之后,认为在声乐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在声乐课程设置上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声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歌词教学看做是一大重点、声乐教学应当突出表演以及伴奏的作用的教学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现阶段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石惟正.声乐审美提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 .2010 (0 1) :103-105.
[2]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讲话[J],中国音乐.2010(0 1) :99-101.
[3]廖家骅.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J],中国音乐.2011(0 2):134-135.
[4]王次.音乐美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0.55-61.
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当代艺术;认知多元化;审美走向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认知多元化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在过去,艺术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追求,是一种灵魂上和心灵上的享受,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就是因为能够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精髓。但是当代社会对于艺术的审美却发生了新的变化,崇尚流行性、标新立异和表面化,这反映出当代社会新一代人内心的浮躁和不确定性。
一、艺术与审美的概念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从出现的那天开始就不再是两个字组成的词,通过分解两个词的意思可以得出,“艺”字当属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才艺和才能,而“术”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技术和技巧。随着人类社会和世界的不断发展慢慢就演化成了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理解。
(二)审美的概念
审美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对美的看法,联系着人类与社会的情感关系,是把自己的喜好和对是非的评判标准灌注其中,对创造美的人给予的一种感情上的认可和回应。
二、当代艺术的审美现状及发展走向
(一)崇尚流行性的大众审美
大众审美与审美的大众化是两个根本不同概念,大众审美指的是流行性的审美,在短暂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但是大众审美过时的也比较快,过了流行的时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审美的大众化指的是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的美,但不是为了消费而生。
1.偏向于消费型艺术。消费型的艺术单纯为了消费而生,例如很多知名的画家举办各种画展就是榱税炎约旱囊帐醣湎郑这就是为了消费而生的艺术。消费型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迎合某一个阶段的大众品味,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在大众品味之后,从目前比较低俗的流行歌曲、消费型艺术品、恶俗的书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消费型艺术的身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的艺术审美已经在消费型方向上越走越远,而且越走越深。
2.流行化审美趋势严重。当代艺术审美的走向中流行化审美趋势比较严重,也就是说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大,流行文化相对于经典文化来说是短暂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快餐形式的艺术欣赏,过了这个审美的流行时代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偏偏目前大众对艺术的审美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流行化的审美,只要是流行的艺术作品什么都是好的,哪怕在艺术水平上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高度,但是还是被大众炒卖出天价艺术作品来,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艺术审美走向。
(二)艺术审美畸形现象普遍
1.标新立异受到欢迎。当前社会上的中坚力量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审美上的诉求是非主流,也就是标新立异的艺术感觉,所以当下的艺术审美走向中标新立异的艺术更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欢迎。标新立异的艺术指的就是在思想上很新奇一般人所不能够理解或者一般人根本就无法体验到的一种艺术,属于一种新生代追求的艺术形式,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审美趋势,但是过于标榜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就显得个人审美畸形化,世界上的艺术有其本身的规律和价值,标新立异并不代表艺术上的造诣,这与艺术本身是相悖而言的,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走向。
2.艺术审美流于表面化。艺术是一种处于灵魂之上的精神,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美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也不是一时流行的画风或者歌曲就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是灵魂深处的烙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上去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想在艺术上拥有一定的造诣,包括艺术品收藏和艺术事业的从业者,这就造成了艺术审美表面化现象严重的情况,认为只要是美的就是艺术,把艺术欣赏审美当成是表面上的美,忽视了其内在蕴含的深意。
(三)片面追求哲学意义上的艺术审美
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有关系的,不可以割裂开来存在同样艺术和哲学也是这样的,从哲学领域来看艺术有着很高的思辨及思考价值。但是到了当代社会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被曲解的很严重,很多艺术家都把自己作品极尽哲学化,把具体的美转化成抽象的图画,但是美是有很多种的,这种片面追求哲学的艺术审美让大众很难懂得其中的含义,甚至根本看不懂所谓的艺术。如果艺术家都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哲学意义上的艺术,那么美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趋同于哲学,而且抽象的艺术也不是多数人所能够理解的。
三、当代审美现状及走向出现的原因
(一)思想普遍浮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当初物质贫瘠年代的朴实无华到现在追求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思想都变得越来越浮躁了。而这种浮躁的思想也同样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都开始追求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把对艺术的审美追求当成炫耀的资本。
(二)社会主体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的社会主流人员结构从2000年左右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80后走向了社会开始工作成为社会中的主体人员,而80后的一代与之前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他们生长在一个物质社会之中,习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消费型艺术已经开始正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审美走向畸形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
(三)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过重
1.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在艺术领域中国和西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方本身对艺术的理解就不相同而且文化上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是艺术上不存在好坏和优劣之分,只是思想和主旨的不同而已,在西方文化大量进入国内之后很多人开始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外来的艺术在造诣上就一定是超过国内的,而且直到现在为止受到西方审美影响过重导致的畸形思想依然存在,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
2.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点,这是与民族文化关联程度较深的,而在对艺术的审美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现状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被遗忘大家开始竞相追逐西方文化中对美的看法时也把国内最传统的东西丢弃了。所以才会出现审美走向的偏差,才会致使艺术审美变成了利益和消费。
当代艺术的审美走向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原因和人们的思想原因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自然会有所不同,当代艺术审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急需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周建萍.“美是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想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卡斯腾・哈瑞斯,曾誉铭.艺术终结了吗[J].江海学刊,2007(04).
篇5
[关键词]美的本质 审美主客体 情感价值关系 社会生活实践 形象性显现
[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4-03
审美是人类社会活动最重要行为之一。审美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形象性显现。审美对象是指审美主体观照的对象,包括具体呈现于眼前或被耳朵欣赏到的非音乐物质性对象与音乐性对象,以及具体存活于审美主体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之中的精神性对象即审美意象和审美幻象,是审美主体属人的本质力量,例如人的智慧、才能、意志、理想、欲望、想象等的投射并交流互化的对象。
审美主体是指对审美对象进行观照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也就是说,具有相应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即审美的人,是整个审美活动中最为关键的活跃因素。审美活动的本质内涵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进行双向交流、对话融合的自由发展的精神性状态或对象化活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构成双向交流、自由和谐的精神性存在境界。有必要强调指出,审美对象和美不能直接等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柏拉图所指出的,美的或美德、美的事物即审美对象并非美本身。在我们看来,美即美本身,当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审美关系之中,产生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呢?
一、审美活动的客观形态性
美具有客观存在性。美的客观性是指人类所欣赏的、追求的、创造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先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理念。美的客观性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性,以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审美需求的客观性。
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离开人类社会的事物,无所谓美、丑。客观派就是将美归结为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这就是说,美的客观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完全一样的,是脱离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美就客观存在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美依然是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美或者不美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本身,与人无关。因此许多美学家在自然事物本身寻找美的标准,找出了“黄金分割”“数的和谐”“形态的均衡统一”等标准。他们企图证明美是存在于客观事物的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数学比例、物理结构、形态式样中,把美归结为这种简单的低级的机械、物理、生物的自然条件或属性,认为客观物体的这种自然属性、条件本身就是美。显然这种纯客观的美学观并不能真正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反而给唯心主义者留下了攻击的借口。
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客观审美对象的这些属性。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只是激活和诱发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审美的基础,但不是“美本身”。审美活动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产生,审美离不开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美,其根源在于客观对象。那种把客观审美对象的属性当作美本身的看法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花的美当然与花的形状和色彩相关,但花的美不等于花的形状和色彩本身,而是因为花形状和色彩和主体发生联系,产生情感关系,对我们具有某种情感价值。这种情感价值透过花的形状、色彩形象性地显现出来,这花就成为审美对象了,就是美的了。
二、审美活动的主观思想性
美具有主观性。美的主观性就是指客观的美必须通过人们的审美活动才能得到肯定。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无法欣赏音乐之美,没有美术感的眼睛无法欣赏图画之美,没有美的心情,无法欣赏任何美。美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体验,一种意境,因而美又具有主观性。美与主观审美情感思想有关,但不是单纯的主观情感思想的直接表达,而要借助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描绘来间接表达。
美不是绝对的理念,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独立绝缘的。它既受主体情感价值取向的制约,同时又因审美主体鉴赏力的不同而异。在美学史上,不少哲学家、美学家对“美是主观的”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和思考,得出深刻的结论。但由于不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看待美的本质,也就无法避免陷入“美在主观”说的唯心主义的窠臼。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竭力强调美的主观性,认为美的问题根本不是美的客观问题,而是审美判断,即人在如何的情况下作出美的判断的问题。也就说,审美判断是由于主观决定而不是客观存在着美。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就认为:“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1]应该说,强调“美是主观性”是对人的审美主体性的彰显。但将美完全归结为人的审美鉴赏力,就有失偏颇。美具有主观性,但不是说美是主观的。探求美的本质应当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出发,撇开一方片面地强调另一方势必走向自相矛盾。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美与主观审美情感思想有关,是主体思想情感的表现。但审美活动不是主观情感思想的纯粹的、简单的、直接的、抽象的表达,而是需要借助客观对象的外在形式或某种内在特质来加以表现才行。因此,美离不开客体对象的特征,更离不开主体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观点与主观派有共同之处,但与主观派又是不同的。美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审美主体在观察和感悟客观审美对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情感。美是这种情感的形象性表达。
三、审美主客之间需要构成情感价值关系
无论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主体的意识、主客体统一的关系,或从现实生活、形式规律,从直觉情感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都难以定论。美学家的定论遭艺术家讥讽,艺术家的探索被理论家抨击,象牙塔的情调被大众冷落,美学理论对审美文化发展无效无功。现当代艺术从迷恋自然转向探索精神,现代美学将美的本质问题重心转向审美心理研究,这样,主体情感价值的地位凸现,人类情感世界成为美的本质问题探索的新的出发点。
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们就是美的。”[2]他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对“关系”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非常的宽泛和模糊。一个对象,对人来说可能有多种属性和价值,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认知关系(真)、道德关系或者是宗教关系等。但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以情感为媒介的价值关系,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实用价值和功利性为追求目的的关系。康德曾深刻指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的和不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3]审美活动中,主体所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情感价值有关,是主体的情感活动与对象的感性形式密切联系,推动情感活动的自由的扩展和抒发。而生理不过是有生理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而引起的身心快适,无法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愉悦。
狄德罗 “美是关系”论这一界定意思太含糊。关系有多种。一是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物的关系,三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多种:实用的善的关系,认识的真的关系,情感的美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有价值。但美的关系只是其中的情感价值关系,而不是其他价值关系。审美主客体之间必须形成审美关系。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审美关系:既不是科学认识关系,也不是实用价值关系,而是情感价值关系。
也就是说,美是一种关系质。但这种关系不是实用价值关系,不是善的关系,也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价值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的人与客观的对象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善的关系,真的关系,也有美的关系。善的关系是实用功利关系,真的关系是科学认识关系,美的关系是情感价值关系。审美活动就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过程。美就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
四、情感价值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形象性显现
审美具有形象性――感性显现。艺术创作要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但艺术不是政治思想直接的传声筒,不是主体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而要借助于审美形象来间接地加以表现,是一种形象性的表现。审美具有形象性,是一定情感价值的感性显现。形象性是审美的根本性特征之一。审美活动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两者之间必须构成审美关系,即情感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的实质就是情感价值关系,而这种情感价值关系不是借抽象的名词术语表达出来的。
审美活动具有社会生活实践性。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表现形式之一,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审美情感价值关系及其形象性显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审美的主体是生活中的主体,审美的客体是生活中的客体,审美的情感价值也只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审美形象的创造和显现也是生活活动的结果。因此,人的审美活动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美既与客观事物的属性相关,具有客观性,又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情感相关,具有主观性,是审美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客体构成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只是情感价值关系。同时,美也不是这种情感价值关系的直接表达,而是要借塑造艺术形象来间接表达。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关系、审美形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都具有社会生活实践性。
美既要依附于客体的物体存在,又不等同于直接的客观的形象性事物;既需要主体主观意识的参与,却又不是纯粹的主观性的思想;美不仅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又由此超越了实际性和功利性的满足;美还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关系,必须借助情感作为媒介沟通主客体使之达到统一;美的生命还在于显现,美作为情感价值关系必须通过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显现出来,使形象性事物提升到心灵的高度。因此,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情感价值关系、形象性显现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据此,我们对美的本质做了深入而全面思考,并对其做出重新界定。综合上述观点,审美的本质可以界定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在这个界定中,既包括了主观论,也吸收了客观论,还融合了关系论,排除了大而空的高调本质论,具体定义为情感价值关系,但又不是空洞的抽象理论说教,而是这种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4]最为重要的是,主客体情感价值关系的建构和形象性显现,都必须建立在的社会生活实践论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叔成,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9.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7.
篇6
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性艺术,因此戏曲教育所介绍的很多审美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现实美的认知。比如,虚拟性、写意性的特征,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舞蹈、美术、而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和适度的原则,对于现实美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审美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充分认识“特殊性”,更是直接丰富审美知识。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既与中国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关,又与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精神有关,戏曲艺术教育围绕着戏曲艺术的特殊性展开,必然会传达出很多在其他审美活动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既不同于西方戏剧的表演,也不同于现代影视作品的表演,是戏曲所特有的。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不会简单地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解读中国戏曲。戏曲艺术的特殊美学特征,也就带来了审美的特殊性,因此,通过戏曲艺术教育,可以自然而在地达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目的。
戏曲艺术教育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知识是审美活动的前提,而审美能力是审美活动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审美质量的高低。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戏曲艺术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直接而系统的审美活动,使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戏曲,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
审美作为一种具有形式化、动情化的教育特性,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的终极追求。戏曲艺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强调在“韬养”中让审美主体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让他们体验美好、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审美境界,与审美情趣、审美观念有关。情趣健康、观念正确,才可以提高审美境界,这些都需要接受一定的后天教育。因此,戏曲艺术对于提高审美境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具有高度综合性、情节丰富性、表演多样性的审美特征。戏曲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我们在欣赏戏曲的时候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都是戏曲的经典之作,代表着中国戏曲的最高水平,在这样的熏陶和引导下,我们的审美境界也自然会逐渐地有所提高。
篇7
马克思早就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和满眼是利害计较的珠宝商都无法欣赏珠宝的美,旅游活动也是如此。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曾经指出:“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审美的一切形态”。1995年,王婉飞发表了《略论游境的创获及其审美心理过程》,认为旅游是一个“立体性的审美过程”。于光远先生同样强调:“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他们都强调了旅游活动的休闲性与审美性,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旅游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如风光欣赏、休闲娱乐等),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对于旅游审美活动,既要明确旅游审美的构成,又需从审美心理层次和审美文化层次的角度予以探讨。
一、旅游审美的构成
旅游者在特定的旅游环境中,与旅游审美对象结成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关系,并在交互作用和相互照应中获得满足。
(一)旅游审美主体
旅游审美主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具体地讲,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审美追求,并与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游客。
1、旅游审美主体是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主体。
旅游审美主体不是粗陋的物质需要者,也不是低级的实用主义者,而是能对审美对象聚神观照,不涉及日常功利,不为物质欲望所纠缠的享有高度生命自由的人。如真正欣赏桂林上水的游客,绝不会产生此水有几多肥鱼供烧烤的念头。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放飞和生命的自由。
2、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主体追求的是一种情感活动与情感交流的愉悦。
即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要处于一种情感状态,否则就不可能进入审美境界获得旅游真正的乐趣。
(二)旅游审美客体
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
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这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审美对象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体现着人类文化审美观的积淀,而审美主体反作用于审美对象,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是在变化着的,这种变化着的审美倾向最终要影响着审美对象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二者的关系决定了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
2、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客体可以树建和改造。
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的特征,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实践的旅游者不应该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过客,而应该是适情、游与品全过程的体验者。这就需要我们在旅游景观的营造、旅游服务的提供等各方面充分地考虑人的休闲、审美与体验的需求。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旅游审美关系
旅游审美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构成的一种“双向同构”关系。旅游审美关系的出现除具备主体与客体两个因素外,还有赖于人们的旅游审美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旅游审美关系是具有审美需要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实践活动,在对景物的那些 “满足需要”的属性的照应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是主观物;旅游资源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物。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既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欣赏的过程,也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审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如果产生了和谐,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或者说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旅游者会感到旅游各方支出值得。
二、旅游审美心理层次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物质享受是次要的。虽然审美内容差不大,如观形、察色、闻香、品味、听声、觉态、悟质、辨类、思因等,但由于主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显现出多层次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感受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旅游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内在的审美需求为根据和动因的活动,审美需求在审美活动中具体化为主体特有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审美层次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他把美感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对于我们研究旅游审美很有启发。
(一)悦耳悦目
是指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验的愉受。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直觉为特征,以生理快意为基础。这是广大旅游者普遍的审美感受形态 (例如,游览桂林山水、黄山、九寨沟、都江堰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态和色彩要美丽,色彩要协调,声音要柔美悦耳,对游人具有感官吸引力,注意杜绝视觉污染和噪音污染。此外,旅游审美在于丰富和新奇,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安排应当丰富多彩,给予游客悦目悦耳的审美感受,避免雷同单调或简单重复。
(二)悦心悦意
如果说悦耳悦目以感性或直觉为主要特征,那么悦心悦意则以知性或理解为主要特征,是比悦耳悦目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指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这种美感效果是一种意会,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用语言来充分而准确地表述,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登临云雾飘渺的黄山时,产生的飘然若仙感觉和超然出世之情。又如观赏齐白石的画,你感到的不只是草木、鱼虾,而是一种悠然自得、活鲜洒脱的情思意趣。
(三)悦志悦神
是指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像、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奋昂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它是审美感受的最高层次。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如登临三山五岳、游长江、黄河,将会唤起我们的怀古之情和热爱大自然之情,给我们以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使命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感。这种美感,不是一般在感性基础上的感官快适,也不是一般在理解基础上的心思意向的享受,而是一种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特质无疑是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是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完善人性的。
从旅游审美上讲,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之间是一个层次递进或层次提升关系;从旅游境界上讲,这是一个由“兴游”到“神游”的过程。
三、旅游审美文化层次
(一)自然审美文化
就当今时代来看,自然界在现代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仍非常高,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乐趣。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令人惊叹不已,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和方便,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冷漠,现代人渴望改变生活与情感的环境,旅游,是理想的选择。旅游活动充满了新鲜与惊喜,能使人们摆脱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单调,较好地满足人们好动、喜新奇的天性。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不受现实功利的束缚,可以暂时抛开工作与生活的烦恼,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放飞心情,神与物游,释放压力,获得心灵的解放与精神上的自由。
在旅游审美中,人们对自然并不怀有功利性的需求,而是对自然抱着一种热爱和欣赏的审美态度,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山水蕴涵着为人类所赞赏的美好品质,所以人们才会那么喜爱大自然。在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自然是作为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来欣赏的。很多自然物成为人们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如竹子象征着人的高风亮节,兰花象征着人的素雅和清高,荷花象征着人的纯洁与正直。人们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触景生情,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从而激发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之情,就会想到保护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并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
(二)社会审美文化
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这些美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道德伦理、习俗礼仪、婚姻家庭、以及社会劳动和社会产品之中。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达到人与人和谐。在旅游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戒备心少了,忘记了不要和陌生说话的教训,人们也易和陌生人沟通,狭隘的自我变得开放而博大,比较容易相信他人,接纳他人,萍水相逢的人很快就熟悉起来,热情洋溢地交谈,好像是知心朋友一样。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建立的关系是友好平等、尊重的社会关系,人们超越了现实功利,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自我解脱出来,精神自由,自我放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和谐,不像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那样等级森严,旅游审美活动可以怡情养性,淡化人们过度的功利心,去除内心的贪婪与愤怒,引导人们以豁达乐观的心胸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和谐审美目的。
(三)艺术审美文化
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同构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构成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文化。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点,它决定了旅游活动中艺术审美文化的特点:一是这种审美文化具有主导性、强制性,从而使得导游人员介入旅游者审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雕塑的鉴赏);二是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内在意蕴,这种内在意蕴是: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欣赏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三是艺术审美对旅游者的反馈影响独特而深刻。艺术审美不仅具有娱乐作用,还具有审美认识和审美教育作用,使人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篇8
关键词:漫画艺术;美学;漫画审美;漫画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28-01
一、漫画作为审美的艺术
漫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美”的特征。漫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形式,正如茵伽登所强调: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区别在于未完成与完成之间的区别。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未定点,因而是未完成的审美对象;当欣赏者用想象将未定点填充起来之后,艺术作品就被具体化为完成了的审美对象。然而在当前中国,漫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有着最广泛受众的实用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它是否真正具有了成为审美对象的可能性呢?
首先,当代社会形态的转型,社会因素的改变都对漫画向“可审美的艺术形式”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它高贵的艺术血统,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漫画的形成。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它又承担起政治派别斗争的重要任务。在时期的漫画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讽刺漫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漫画逐渐向多元化拓展。到当代的先锋漫画、实验漫画以及当下流行的养生、哲理漫画无不证明漫画不仅是笑的幽默的艺术,满足更多精神需求的同时更是一门实用艺术。
最后,文化观念的导入不但使漫画具有了艺术的外在美,还使漫画中的文字蕴藉了内在的文化美感,使漫画真正具有了美的内涵和美的价值;同时文化的参与也使得漫画的审美性与它自身的功能性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漫画作为可审美的艺术得以实现;曾有学者为“文化”做过这样的辨析,他说:“文明是一种外在的、技术的生活组织,文化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通过这种区分,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了一种非功利的、美学的因素。
二、漫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言”之美
“言”是指漫画中文字的使用,“在(语言的)含蓄意指系统中,一切平凡而普遍的常见事物都会显出其丰富多姿的审美意蕴来,甚至可以使无意义的事物产生意义”。漫画的文字文本在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借用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渲染力,满足受众要求产品能够提供并传达更多的文化意义或美的情感感受这一精神需求。
(二)“象”之美
“象”是指漫画用以表达特定意义的图像、画面或用来观照情境的艺术形象,即有意味的形象(有意味的形式)。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我们才追究它的意蕴并关注它的内容。”对于漫画来说最直接呈现给受众的符号因素,最直接带给受众审美感受的就是漫画的图像、画面等视觉形象。
(三)“意”之美
“意”,在此指意蕴,是蕴藉在漫画文字或形象中的一种美的蕴味、感受;另外唤起人们的“意味”又是审美的情感。黑格尔说:“‘意蕴’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同时,他又更进一步说明:“……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所以,我们通过漫画的语言、形象、声音等文本符号系统最终体会到的感受就是深层的“意味”、“意蕴”,漫画得以感染受众的也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文本在艺术表现中所营造的一种美的“情境”,是传达给受众的一种美妙的情感体验。
三、总结
无处不在的漫画审美对象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符码,丰富了主体的审美经验,拓宽了主体的审美视野。通过审美主体对漫画所提供的审美对象的一次次的审美实践过程中,自身也将不断地被重新建构,这一过程会逐渐影响到审美主体的欣赏水平、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甚至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审美价值标准的取向。而在审美活动中,漫画将审美心理体验与功利性的商业目的一起传达给受众,受众在美的漫画形象及漫画意识的感召下与漫画建立起一种想象性的关系,即非功利性的审美关系,而漫画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媒介形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示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种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所以,我们在通过漫画艺术这一审美对象的体验去把握其呈现的美感对象的时候,更要保持“审美的自由境界”。
篇9
关键词:审美;非审美;审美判断;美感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65-01
在生活中,能够触发我们审美体验的物象无处不在,走在校园里,沿路的花草树木会给我们以美感;看到同学穿的色彩雅致的衣服,会触发我们美的赞叹;在美术馆,映入眼帘的美术作品不经意间会给我们以美的体验……因此俗话说“美无处不在,只是人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是很有道理的。除了纯艺术性事物,日月云雨,风土人情,都能成为我们审美的对象。但是无论是面对艺术品,还是自然物象,并不是每个观看主体都会获得美的体验,因为审美活动的形成,审美体验的获得与否,取决于主体的心理结构。简言之,就是主体的态度是否是“审美”的。
那么什么是审美呢?在汉语词典上对审美有这样的解释:“审美”亦称“审美活动”,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是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实践、心理活动;是理智与直觉、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而在西方美学中,最早对审美进行深刻研究的是康德,在康德以前,人们总是要先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会去回答“审美是什么”,但是到了康德,他开始把“审美是什么”当成了美学的基本问题,他把对美的研究转向对“审美”的研究,就是由对美的客观对象化的研究走向人们主观“审美”活动的研究。事实上这种主观性研究并不是突然萌生的,早在古希腊客观美学阶段就存在这一倾向。比如苏格拉底认为美就是合适,所谓合适与否,就是针对于人的心理和思想而说的。
在康德对“审美”的研究中,他把审美叫做“鉴赏判断”。“鉴赏判断这个说法是很有意思的。它看到了审美活动和人类其他精神活动,比方说认识活动、道德活动的共同点,那就是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种‘判断’。‘这朵花是美的’,这看起来是一个判断句,和‘这朵花是红的’、‘这个人是高尚的’一样。正是由于这个假象,使人们误以为美是客观的,和红、和高尚一样,是属于对象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审美判断和事实判断、感官判断、逻辑判断、道德判断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审美判断要通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并且产生美感,而这种感受必须是有关审美对象的美与丑的,并不是有关对象的真假善恶的。只有深刻地去观赏去体会到对象是美的并且产生愉,也就是美感,这样才能称其为审美活动。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情感感受到事物对象符合我们的认识时,那就是审美判断。但并不是所有的愉都是美感,比如你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被感谢,这时你也会非常愉快,但是这种就不是美感了,因为它带有一定的现实功利性,所以审美是“无利害”。这就是康德的四个契机的第一个契机,即“鉴赏活动引起,但这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快,它摆脱了利益、善和道德的考虑,而处在一种不受拘束、自由发挥的状况之中。”因此如果审美主体对一个对象能够产生这种超功利并且愉快的感觉,那我们就说这个对象是美的,并且这种无利害的就是美感。
那么在审美活动中,什么是美的,什么又是丑的,这就由审美主体的态度决定,从表面上来看,我们是在对一个对象审美,实际上是在判断审美主体的内心世界。朱光潜的一个著名的关于不同的人对同一棵树的态度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如果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审美对象,就要看审美主体的态度是不是审美的态度,木匠看这棵松树可以打一口棺材,怀着实用的态度,科学家看这棵松树就是一个认识对象,怀着科学的态度,只有画家看这棵树才是怀着审美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明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别就在于审美主体的态度,而不管这个对象是什么,就是说审美必须是一种审美主体有所感受的活动。
审美与非审美虽然是有区别的,但很多时候其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因为到底是美是丑都是针对于人而言的,艺术为什么没有丑的,因为艺术是人的体验和情感的传达。如果艺术中以丑的事物为描绘对象,那它也是艺术,描绘丑也是为了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从而获得美感。归根结底,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别就在于审美主体的态度,在于审美主体的情感是否作用于对象上,是否对对象有情感的传达。只有美感才可以确定此活动为审美活动,也只有审美主体真心感到美的时候,这种有所感受的活动才是审美。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2]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7.
篇10
论文摘要: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对其审美性质。类型特征、创造法则和基本范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阐述,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美学本质论、学科论和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创造性的构建了真正具有全方位视野和完整体系的审美形态学理论。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将人类审美活动划分为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相应审美阶段进行研究,对传统美学数千年来看似无法统一的或强调现实美、或重视感觉美、或关注艺术美的片面本质论、学科论、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进行了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了审美形态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一、对传统美学本质论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和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论仅强调审美活动某一阶段的审美形态,却忽略了其他审美形态,明显存在片面性。或如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蔡仪等仅关注前审美阶段的现实美,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或如伊壁鸿鲁学派、休漠、柏克、康德、杜威、桑塔亚那,乃至吕荧等仅关注审美阶段的感觉美,基本上主张美是心灵活动,是愉快;或如狄德罗、黑格尔、朱光潜等仅关注后审美阶段的艺术美,强调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尤其主观的客观化。wWW.133229.CoM所谓美的本质的界定,必须涵盖前审美阶段的现实美、审美阶段的感觉美和后审美阶段的艺术美等所有审美形态,否则就是不全面的。但是任何一种针对某阶段审美形态,却忽略其历史发展的界定,同样是不科学的。而且,任何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抽象和界定其实都不可能是毫无遗漏的,甚至往往以漏失更具有真理意义的本质规律为代价。因为人们总是对已经引起注意的因素进行了概括,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同样有理由成为本质规律但是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那些因素。所谓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的抽象常常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对具体、鲜活和复杂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为代价的,而对形态特征的牺牲同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作为真理存在的可能。对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美的本质的抽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因为事实上不存在可以涵盖所有审美形态的概念,任何概念所能涵盖的只能是具体的暂时的审美形态,而不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审美形态乃至审美本质。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对传统美学本质论所进行的修正和整合,不是从最普遍意义上重新获得一定貌似新颖实则仍然不免偏颇和肤浅的本质论,而是创造性地将审美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将各个不同审美阶段的审美形态都作为界定对象,使传统美学数千年来看似无法统一的片面本质论在具体审美形态的描述中获得真理性地位。这就是该著作超越传统美学的一个主要体现。正如他所说:“坚持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有机统一,放弃对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审美形态乃至审美本质的界定而寻求对具有具体性和暂时性的审美形态的描述,是我们所谓审美形态学的一个基本思路。”虽然这种具体描述也非无所遗漏,但相对于最为普遍意义的抽象来说毕竟漏失得少些。
二、对传统美学学科论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传统美学学科论,或如柏拉图、蔡仪和洪毅然强调对美本身尤其现实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美的哲学。或如鲍姆嘉通、桑塔亚那、高尔泰,甚至李泽厚等强调对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等感觉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或如谢林、黑格尔、朱光潜等强调对艺术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美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以上三种学科论由于强调某一审美形态而忽略其他,明显存在片面性,但最受忽略的是现实美中的自然美。因休漠、鲍姆嘉通、黑格尔和桑塔亚那等对感觉美和艺术美的片面强调,最终使现实美尤其自然美逐渐被贬斥或遗忘。虽然西方现代美学尤其是英美肯定美学已经对黑格尔等否定自然美的学科论有一定程度反拨,但在我国仍有许多人将美学限定为美感学或艺术学。近年来兴起的生态美学虽有所反拨,却因忽视和贬抑感觉美和艺术美而陷人另一片面性之中。
真正全面、完整的美学体系应该对包括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各个阶段的一切审美形态进行整体观照、动态把握和历时性研究。有些著作或教材虽然注意到整体观照,但多停留在基于逻辑关系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阐述层面。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将人类审美活动划分为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将三种审美形态分别放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相应阶段中进行历时性研究和动态描述,不仅成功修正和整合了传统美学学科论的片面性,而且超越了传统美学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阐述的理论模式,在重视历时性研究与动态描述的基础上,达到了宏观的历时性研究和动态描述与微观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描述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审美形态学体系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动态性与静态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三、对传统美学形态论尤其审美形态学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传统美学形态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于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之中,只是这一构想明显存在片面性。在国外,虽然雷蒙德《艺术形式的起源》(1892年)、帕克《艺术分析》(1926年)和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1956年)早已提出了审美形态学的学科概念,但是他们明显受到艺术核心论的影响,如门罗主张根据研究范围将美学分为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价值学,仅仅将“对形式和风格进行的描述性分析被称为‘艺术形态学’或‘审美形态学,”他所谓审美形态学其实仅是艺术形态学:在国内,叶朗虽然不满门罗的界定,将审美形态学与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等平列,将诸如优美、崇高、悲剧、滑稽和喜剧、荒诞、中和等审美范畴作为审美形态,但是他所谓“审美形态学是考察人类审美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圈中,如何凝结成代表文化大风格的审美范畴形态,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创造,以及它们自身又如何发展演变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的阐述,仍未彻底摆脱艺术范畴的制约,充其量不过是审美范畴学或文化风格学。至于李泽厚界定为“审美能力(趣味、观念、理想)的形态学”,将审美形态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闭,其所谓审美形态学只是审美能力形态学或审美感觉形态学。这些美学家力图在更大视野对审美形态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进行界定的理论构想,无一例外地暴露出缺乏整体把握审美形态和彻底整合传统美学片面形态论的能力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