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的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的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医院建筑;新型设计;功能分工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应对医疗建筑的变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设计思路。在某妇产儿童医院的方案设计中,我们根据医疗建筑系统分级理论,将整个医院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横向与竖向的有机组合, 形成功能完整的医院。其中,相同体系的单元模块,有着统一的技术参数、结构体系和构造作法,可以灵活地拼接组合,有效地增强了建筑空间对医疗技术进步的适应性。

1 项目概况

某妇产儿童医院是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型现代化民营医院。该项目基地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5 826㎡。建成后的某妇产儿童医院包含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77 798㎡。其中门急诊综合楼为3层(局部4层),住院部为16层,设有病床500床。

2 总体规划

2.1 模块化的整体布局

某妇产儿童医院基地呈狭长的长方形状, 这决定了建筑空间布局呈东西向延展的特征。方案总体规划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充分考虑了医疗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采用“一轴三区”的布局模式。一轴为由东向西延展的医疗街主轴线,即交通模块,串联整个院区的主体医疗功能。三区指三个模块分区,分别为“门(急)诊模块区”、“医技模块区”、“住院模块区”。

2.2 外部空间与外部流线组织

医院建筑功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应直接衔接,以实现大人流量的集散。某妇产儿童医院地处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 在近交叉路口地带设置了开敞的广场以及大片绿地, 以此为媒介实现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富有韵律的模块化布局使门诊区、医技区等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庭院空间,既解决医院的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

2.3 医院的功能分区

建筑设计中,我们参照“三级甲等专科、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计要求,将整个医疗区具体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管理区等。门诊区设置于基地东侧, 主要包括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标准门诊单元等。入口门诊大厅设计为2 层的通高大厅,结合宽敞明亮的医疗街,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宽敞的分流和等候空间。门诊模块单元的设计结合了采光中庭,使诊室可享受直接的通风采光,实现了主动节能。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每层设置了2 个门诊模块,并串联在医疗街主轴上,模块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联通。

急诊区紧邻南侧的锦州中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 配置急诊、急救,急诊输液,急诊手术,急诊留观等功能。急诊模块的一层急诊、急救分区明确, 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医技区位于基地中部偏北, 与门急诊模块以及南侧的住院模块联系紧密。医技模块主要设置了放射科、检验中心、B超科、心肺功能检查中心、病理科、手术中心等功能。病房区设置在急诊区西侧,一层为出入院结算大厅、员工餐厅、儿童游憩等。

3 医疗模块设计

1) “回”字形门诊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本方案中标准的“回” 字形模块长宽分别为2.4 m×32.4 m,模块面积约1 000 m2,其特点是自带一个内庭院,解决了自身的通风采光问题。“回”字形模块的基本柱网尺寸为5.4 m(8.1 m)×8.1 m,“回”字形的面宽为32.4 m,一般分为5 开间,中间天井开间为6 m;两侧诊室尺寸为:5.4 m(诊室)+2.7 m(走廊)=8.1 m(柱距)。模块中的柱网可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按模数灵活设计, 共可划分成一个候诊厅和诊室约40 间。

(2)基本特征

“回”字形模块平面形式,形态简单,柱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模块之间形成半开放的庭院,以及模块本身的内庭,使得医院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通风采光佳、趣味性强、环境优美的人性化氛围。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串联模块的医疗街增强模块间的联系和便捷性,模块的尽端设置了连廊,用于医患分流。

2)复廊式住院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方案中复廊式平面模块长宽分别为78m×28.6m,模块面积约2 250㎡; 模块平面的基本柱网尺寸为7.8m×8.1m,模块面宽为78m,共10 开间。柱网设计还需考虑地下车库的布置。南北两侧可各划分房间20间。

(2)基本特征

复廊式住院模块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两条走廊之间,这种设计被证明比单廊式平面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了集中的工作核心区与一些分散的辅助功能区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按自然层划分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规模控制在40~50 床。

3)矩形医技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医技模块平面尺寸为43.2m×32.4m,模块面积约1 400㎡;医技模块的功能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大小空间的划分和组合依照医疗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 模块平面采用便于划分的8.1 m×8.1 m 柱网尺寸,南北进深长度与门诊模块一致。

(2)基本特征

矩形医技模块主要由影像部、检验中心和手术部等组成,均对空间有其各自的要求。影像部的设备不一,对房间尺寸也不尽相同,同时部分大型设备需要操控室和机房。方案中将需要操控室的大型设备用房集中布置, 并形成控制廊。检验中心内部为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使用起来最为便利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2 模块的连接组合

由于各模块在医院系统中的功能不同, 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各不相同。根据模块可连接的数量, 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和多向连接。门诊模块采用了多向连接组合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及相关的检查等行为要求;急诊模块采用了双向连接,形成了急诊、医技、手术中心直接的“生命通道”;手术中心、医技模块因技术要求采用了单向连接,保证了该模块的管理和效率要求, 模块间的合理连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可达性、便捷性,较易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4 结语

篇2

【关键词】 消防;热水;给水

一、前言

医院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特别强的建筑,也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专业服务机构。正是由于医院建筑的特殊性,使得医院建筑设计不同于普通的建筑设计,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医院建筑中,建筑功能相当复杂,要求很高。设备及装备系统内容繁多,建筑各层属于不同的科室,不同科室各自管理, 独立核算。给排水系统是医院装备系统中基础的一个环节,医院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不仅要从医院的建筑功能上做考虑,还要符合医院的实际使用要求。不同的科室由于功能不通过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医院建筑进行给排水设计要不仅要考虑到不同科室的不同要求,还要顾及到不同的医疗器械对于水质、水压的不同,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二、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

1、局部小给水设计

医院建筑中的一些特殊科室,例如手术室、产房等由于功能特殊、干系重大,其给水设计要满足这种功能需求。手术室、产房的洗手水和牙科用水宜用消毒过滤水,以保证无尘、无菌,消除致热原,避免感染,又减少设备微细管道的阻塞。制剂室的制剂用水要求采用蒸馏水,并在制造系统中有局部增压设置,具体制蒸馏水工艺应根据不同医院制剂工艺而定。而且应采用恒温混水阀,保证恒温出水,满足不同科室的医疗功能需要。还可以采用一些人工操作的出水方式,例如使用脚踏式开关在控制进水,或者肘式、膝式等不同方式。尤其是在传染病房,为了防止病菌的传播,最好不要采用手动式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防渗防漏、质量可靠的产品,以免医生或者患者在潮湿的地方上滑倒,发生事故,最好的方式是采用红外线感应电磁阀控制方式。

2、热水给水设计

医院的热水供应大量是季节性的,而且各个科室之间对热水供应的要求差异较大,例如冷季的医疗、生活和采暖用水要求都不相同。为此,医院要需要分别设置热水供应系统。有的是需要常年供应热水的,例如在医院的产房等对热水需要量比较大、也比较重要的地方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供水。再就是婴儿室、内窥镜室等科室对于热水需要也比较大,但是不同的科室对于热水供应时间的要求以及热度要求也不是相同的,手术室、产房要求热水是恒温的。根据医学研究发现,热水中也会有一些病菌,主要是军团病菌,该病菌主要生活在30℃~55℃之间。为此热水的温度要保持在60℃以上,以免在该温度下造成军团病菌的滋生和繁殖。后勤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有条件的话也要保证全天候不间断的供应热水,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采用每天定时供应的方式。二者应该分开供应,形成多种方法、组织完善、集用结合、大小相间供水的系统,满足各种不同需要,又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另外,为了为防止蒸汽泄漏或疏水器排气引起潮湿,开水供应宜采用不锈钢电开水器,不宜采用蒸汽开水炉,而是自动容积或电开水炉为热水水源,考虑所提供蒸汽量与热水供应最大值之间差值的调节量,一般一个病区一台,容积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减小了蒸汽锅炉设计量,减少了设置锅炉房占地面积,既便于护工管理,又保证对病员的供应,改善环境。

3、消防给水设计

目前很多医院建设条件大幅度提高,很多病房都安置了集中空调系统。有的还安置了设有带风管的空气调节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敢设想。火势会随着空调管道蔓延,救火难度加大、危害性增强。而且医院往往病人较多、环境拥挤,逃生困难。加上很多病人都行动不便,一旦有火灾等,将出现无法预计的后果,对医院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将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医院兼职的消防给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消防设计时要根据医院建筑的不同空间进行不同设置,每一个区域都要有一个单独的防火分区,不要放过平日一些容易忽视的地区。应在楼梯出入处、电梯前室、走道等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布置消火栓,以便消防人员方便、及时的使用。目前在消防给水系统中最先进和性能最有效的是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达国家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灭火成功率在95%以上。尤其是在设有带风管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医院中更是应该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我们平时在普通场所能遇到的主要是湿式系统、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 平时管道中充满水,火灾发生时,在高温作用下,洒水喷头打开,水被出到着火部位达到控制火灾发展及蔓延的目的,火灾扑灭后,自动停止喷水。与此同时,中控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并启动消防水泵,使系统保持持续喷水灭火的能力。有时由于人为或设备故障而造成误喷,给医院病人和重要的医疗仪器带来损害,预作用系统一般用于保护贵重物品场所,当非火灾时喷头或管道意外破裂,系统不会喷水,杜绝了由于意外破裂造成的水渍损失。不仅在医院的走道、办公室、公共活动部位应设置喷头 ,也宜在病房设置喷头,且喷头宜采用快速响应喷头。

4、污水排放设计

医院的各类污废水,含有各种污染物,如各种药物、消毒剂、解剖遗弃物等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虫。要严格按照排放标准经处理排入室外污水处理站,要分流排放。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凡有腐蚀性消毒、洗涤剂排放的,如酸洗池、消毒池、洗片池的下水管道宜用抗腐型塑料管,以延长使用年限。对来自于牙科治疗和化验室,含有汞、铬等重金属废水,可用化学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处理。对于一些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中含有高浓度的放射物、素废液、器皿洗涤废水,都要储存在制定的容器内,经过严格的消毒以后,统一进行焚烧,统一排放。妇产科的污水排放管径应适当放大,减少堵塞。石膏房洗涤水应先沉淀后排放,在排水管出外墙处设窨井,便于清理。另外,由于医院建筑功能见多,建筑复杂,造成很多排水管道错乱布置,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卫生,因此对于像手术室、无菌室等对洁净要求较高的房间上方建议不设有排水管道,否则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结语

总之,医院给排水设计要考虑其共同性、合理性,分门别类设置水处理系统和对系统进行增减压,保证持续供给充分符合质量标准的用水,满足医院医疗功用和医务人员和病人等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院中的体现

“以人文本、天人合一、调和至中、大医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而在中医院建筑的设计上,应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使现代化的建筑格局与传统的艺术装饰相得益彰,表现出古朴典雅,简洁大方的韵意。

外观色彩的运用上,应借鉴当地民居或其他传统建筑的色彩搭配,如民居中的黑、白、灰、红等色系,呈现出大方庄重、特色明显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应融入中医药元素,力图整体视觉达到构图简洁、形式典雅。

就建筑环境而言,在满足医院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可通过庭院等形式,着重体现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人拥有被历史文化围绕之感。也可通过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装饰造型等方式来烘托和实现。园林绿化可适当选择药用植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有观赏性的中草药最佳,并配以药物功用等文字说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院区内建造标志性构筑物,如体现中医理念或表达医院价值观的抽象艺术雕塑,医史人物或本地历史上有贡献、影响较大的中医药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医器物或某些中药植物的造型等,既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又能美化医院外部景观环境。

另外,在中医药文化中,尊师重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设置拜师堂和祭师馆等功能性场所。

中国传统药物特色与设计的关系

中药是中医院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中医院的设计中可以从视觉、嗅觉、功能等几个方面来突显中医院的特色。

视觉上,建议在中医院的外观、外墙的肌理上选用与中药相关的素材,或者在建筑的造型上采用中药制剂或者中医特色工具的形状等等,使就医者通过这些视觉呈现能感受到中医院的氛围。

嗅觉上,使就医者进入医院后闻到的是扑面而来的中药香味,而不是综合医院的消毒水的味道,这也是在嗅觉上对中医院特色的另外一个体验。

功能上,中医院和综合医院最不同的是中医院需多设一处药剂的分类用房,综合医院是7大部分,而中医医院是8大部分,药剂是中药治疗的体现,国家对中药大药房还有专门的补贴。因此在设计上必须考虑中药煎药的问题,此外,很多中医院都有专门的制药秘方,这些功能空间的设计也是中医院设计不同于其他医院设计的特殊之处。

中医特色治疗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西医治疗除了服药、手术之外,还有打针、输液、介入等。现在的中医除了吃药(汤药、西药、中成药)、手术之外,还有按摩、火罐、足疗、小刀针、浴疗等特殊疗法,因此中医院的设计在功能布局上应考虑设置中医传统疗法中心,该中心作为一个集中的医疗单元,应包括针灸治疗室、熏蒸治疗室、灸疗法室、足疗室、按摩室、候诊室、医护办公室等功能用房。

篇4

迈进一所医院的大门,看到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受到的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有这些看似分散、细微的环节,无不直观地呈现着医院的文化。深夜急诊,母亲抱着高烧的小孩坐在医生面前,医生是用手将听诊器暖热然后再轻轻放在孩子的胸口,还是冰冷待之?上班高峰,医生与患者共进电梯,他是侧身相让,还是大步跨进?清晨和黄昏,医院是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和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供患者散步小憩,还是人车混杂、拥挤不堪?偌大的门诊大厅,标识导引是清晰合理地为患者指引方向,还是杂乱无章?这些细节都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医院文化就是那根强韧的丝线,将珠子串起。

在中国,传统医院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是从医者的基本职业准则。中国传统医学尤为注重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医,都有拒绝权势、服务普罗大众的事迹,孙思邈更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至今仍是很多现代医院的医德标准。

在西方,每一个医学生进入医师所时庄重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被视为医生对患者、社会履行责任及行为规范的誓言,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对塑造专业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些道德价值体系为现代医院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其中注重道德和人格的修养,永远是医院软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关注更多的是医院的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处于新时期的中国医院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医疗服务从供给型转向经营型;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技术革命使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医院智能化及覆盖全球的医疗信息网络,极大地突破了医疗的时空界限和原有格局。这些变革将在现代医院的价值观念、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方面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影响。在这种大环境的驱动下,创造高效、人性化的医院建筑,把传统医院以管理为中心转化到以患者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趋势。设计师只有把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全面地体现在医院的空间环境之中,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下结合两个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案例,就东西方医院文化背景下的医院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Akershus大学医院

医院位于挪威奥斯陆,建筑面积137000m2,由C.F.Moller建筑事务所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在周边环境中创造安全感。

带有玻璃房顶的中央大道(玻璃街)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它的结构更像是一个城镇,兼有广场和开敞空间。它有着城镇的日常功能:教堂、药店、咖啡馆、报亭和交通站,并配有其他方便医患及家属的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的延续,玻璃街还具备医疗服务功能,设有急诊、门诊和健康咨询等医疗区。所有的病房都位于玻璃街的西南侧,以获得尽可能多的阳光和景观。儿童病房内,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视野,使他们在病床上也可以通过窗户眺望蓝天和绿地,同时还为家长陪床提供了齐全的设施,确保儿童和家属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该项目所需能源由医院附近的地热厂提供,并大量运用气动传输和机器人。医院特意创造了一种“非医疗机构”的特征,冰岛艺术家B.A设计的大型彩色面板为建筑增添了自然气息,也是整个医院色彩设计的调色板,充足的阳光、美丽的装潢、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和流畅的空间序列是这个项目的亮点。

秦皇岛市第二人民医院

该项目建筑面积为155700m2,我们研究室为其设计了一个投标方案。

设计师们将目标定位于创建一座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的医疗建筑,因此运用了大量的绿色设计理念。医院园区的建设将推动城市社区的发展,直接与城市交通、公共设施规划相连。作为该地区最大的公共建筑群,医疗中心以其开放式园区的规划、四通八达的室外广场和花园空间向人们传达出了其城市化的表现方式。

考虑到几千人的日门诊量,特设计了一条巨大的长廊,3层通高的大空间将交通、服务、景观、休闲集于一体,涵盖了挂号、候诊、餐饮等服务。康复花园遍及整个园区之内。垂直花园、屋顶花园以及观景平台使每一个建筑体块都拥有绿色、自然空间。住院楼采用3栋高层建筑,平面呈“V”字形,最大限度地让更多患者享受充足的日照,欣赏公园的美景。

住院病房的布置考虑到独立管理,并与上面楼层之间以天桥相连,缩短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线。另根据各科室功能,按照洁与污、医与患、人与物、车与行的秩序归纳出各种流线,并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通开间病房。摆脱以往病房将卫生间设置在门口或阳台的两难困扰,采用两间病房夹用卫生间的方法,解决了病房采光通风和医护观察病床的矛盾。

――病房家庭化。设置了迷你厨房和洗衣晾衣空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厅多用途。将病区主电梯厅扩大,设计成配有阅览、会客、康复、观景功能的场所,一改很多医院电梯厅拥挤杂乱甚至变成吸烟室的情况,营造温馨、安静、健康的氛围。

篇5

【关键词】人性化;门诊;医院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58-01

一、前言

医疗建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建筑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人们对就医的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性化医院建筑设计问题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人性化设计是最近出现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设计潮流,在人性化设计中,设计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与使用者进行沟通、联系和交流,通过听取使用者的意见,赋予设计作品以人性化的品格。作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温馨和情趣的,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从而令使用者更加满意。目前,医院建筑设计开始摒弃追求高大宏伟的建筑思维,逐渐向人性化设计理念转变。“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让医院建筑具有情感、个性和活力。人们逐渐意识到患者的治疗不仅仅要依靠医疗技术、药品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良好环境与心情也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早日解除病患。而且做好医院建筑设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节能减排,体现高效率、快节奏,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这些已经成为建筑师在进行医疗建筑设计时追求的目标,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现代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1、医院建筑基地的选址设计

医院是治疗病患的场所,安静与干净是医院选址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医院应该远离市中心、远离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很大噪声的企业、车站、火车道两边、码头等地方。还要远离垃圾堆放地、污水排放低等环境不好的地区。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日照充分、绿化比较好的地方。但是也不能过于偏僻,不能选择交通十分不便利的地方,不然会影响到病人就诊的方便性。因此,医院最好选址在适当接近城市道路、水电气比较方便、空气清新的地方。当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条件还很稀缺,短时间内不可能按照这么理想的状态去选址进行医院建设,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主要选择有利于患者就诊的、交通便利的场所进行建设,随着条件的改善再慢慢考虑绿化、景观灯因素。

2、入口设计

医院建筑的外部形象在—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往往比较紧张和焦虑。病人对医院人口的第一印象往往绝对其对这家医院的总体评价和信赖程度。因此,医院人口处要注重宜人的比例和尺度、纯朴的空间氛围。—是外墙设计。以往我国医院外墙大多是白色系,过于单调和生冷,给病人一种压迫感。近年来很多医院开始注重用多一些粉刷饰面、高级涂料饰面、花岗岩饰面、扣板饰面等,从而增强了医院的活力和生气。例如西安高新医院外饰面采用土红色涂料着色,轮廓线和线脚选用白色,色彩搭配简洁、清亮,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再例如北京协和医院(见下图)的外部形象设计上就将白墙绿瓦,庭廊挑檐这些中国传统的元素和手法运用其中,减轻病人的烦躁、不安情绪。二是人性化的标志系统设计,医院标志设计目的就是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起到引导车流、人流的指示性作用,保证医院服务的高效与快捷,减少由于拥挤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因此,在医院人口前庭设计中,各功能人口的标志设计易醒目突出,使患者易于识别。或者利用特别的铺地图案区分不同功能的部门,引导病人流向,使病人、探视者等能够顺利引导至接诊、检查、治疗、入院以及病房等。

3、无障碍设计

到医院就诊患者往往行动不便,因此需要做好无障碍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做法:(1)设置导盲带:使用一种全国统一标准和规格的、带有特殊纹理的铺地材料,宽度大约400cm,从医院人口大门处一直延续到一层门厅服务台前;(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残疾人专用坡道和电梯,台阶的高度应适合有腿疾的患者行走,坡道的斜度应便于残疾人的轮椅轻松通过,以便能让身残者在医院公共空间中通行无阻,还应考虑到耐磨防滑、雨天是否会打滑等。(3)电梯按键高度需考虑到坐在轮椅上人的需要,而且按键上有盲文,每到—层都有语言提示层数,又方便了盲人(4)在各候诊空间和门诊大厅的休息处设置为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专用的位置。此外,在电梯内还可以安装反光镜,以便坐轮椅的患者进出电梯时清楚地观察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卫生间内专为残疾^设置没有标高变化并带有扶手的厕位等等,都充分考虑到了残疾患者的需求,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便体现在这些细微的设计细节中。

4、环境小品的设计

(1)座椅的设计。很多患者会在医院等待化验结果,有时时间比较长,很多患者会在医院外面等待。因此对于座倚的设计要满足人性需要。首先,座椅的造型应使人感觉舒适。特别是对许多老年人而言,座位的舒适与实用性是很重要的,座位既要方便就座,又能舒适地坐上较长的时间。其次,座椅材料选择要是适当,不要选择质地过于坚硬的材料,也不要选择随气温变化本身温度也发生急剧变化的材料,要选择质地松软、温度适中的材料,以免使患者产生不悦的心理反应。第三,座位的布局考虑场地的空间。不受干扰观察周围活动的视野的座位,是最受患者青睐的。因此,每一条座位椅都应有各自相宜的具体环境,考虑到患者对个人空间不希望受到侵犯的要求,可以在相邻的两个位置之间设置一个物品箱,这样既能保证两个人之间保持—定的间距,又方便前往就医的病人可以放置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或病历、x光片等。(2)其他小品,其他环境小品也要让病人领受到愉悦与温馨,舒适宜人。例如医院建筑中的儿童病房,可以采取开敞式病房布局,患儿的行动都在医护人员照料下,形成了—种“家”的温馨感和亲切感;病区内还可以设置小型的教室、专门的活动室,独立的餐厅,消除患儿的精神负担。在一些急诊监护病房设计中,为了满足陪伴家属的需要还可以在病房内专门设立了专门的陪护床位及相应设施。

5、采光和通风设计

人性化的医院建设设计还应考虑到自然采光通风的影响。改善候诊环境的空气品质,一直是门诊病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关键在于使建筑空间有足够的换气量,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例如在门诊大厅设计中,缺乏人性化的设计会造成大厅内空气污浊、光线昏暗、人流拥挤疲惫,不同程度地诱发病人的烦躁心理。如果门诊大厅与室外庭院相结合,争取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可以为病人创造舒适宜人的等候环境,提高了等候空间的环境质量。另外由于门诊大厅的围护至少有一个以上是玻璃,所以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来照明,给室内增添情趣,使人有接触大自然的感受。

篇6

关键词: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人性化;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there are major changes, the more we need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ervice level, create a beautiful medical environment, better embody the highly effective, convenient and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demand of The Times. This thesis object of study is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hospital.

Keywords: modern hosp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Human nature;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何重视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焕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一切从病人出发来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己经成为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主题。

1、功能布局的总体人性化考虑

一所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布局,这一方面是指能否处理好整个医院各部分与周围城市环境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能否有效地组织医院建筑本身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布局关系。从前者来讲,首先要求医院的交通组织能够把进入医院的人流、车流引导到医院的相应部门,同时也能够把医院的人流、车流有效地融入城市整体的交通流中,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来院患者及其家属就医前后的时间消耗及他们的焦虑情绪。其次,要求医院的整体布局能够充分利用所在地段的自然环境和相关条件,为患者的治疗、休养,创造宜人的室外环境。这方面很多医院都难以令人满意。

以后者来讲,要求医院建筑的整个内部布局能够合理有效地把各个职能部门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便利。其结果,患者即可以轻松地找到所要去的部门,并完成相应的治疗、各种检验、检查等工作,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各个部门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医院建筑应以低、多层为主,尽可能不建高层。因为高层建筑使得病人远离地面,脱离了绿色,扭曲了病人亲近自然的本性。但除了在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医院,因为用地严格控制无法调整外,不宜再建造高层,应尽可能地利用退台、中庭、大阳台、屋顶平台等,布置总体绿化、屋顶绿化,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医院建筑设计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医院建筑设计应尽可能给门诊、急诊,尤其是病房以良好的朝向、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最大限度地运用自然资源,使病人贴近自然。要“引入”自然环境,精心布置的景观庭院,户外活动和康复场地是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病房单元的人性化设计

病房均应有良好的视野和采光通风条件,卫生间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安全方便。有的病房可配备闭路电视和音响,以及个人专用的储物柜,应有全天候的热水供应,强调病房的居住性、舒适性。病房门不应开设观察窗,让患者有一个安心的治疗环境,更好地维护病人的隐私。病房内的床位一般按每间病房二、三个床位考虑,并合理配备单人病房,可充分满足男女患者分室的需要,也可避免病房内人员拥挤、相互干扰的矛盾。床位少的病房尤其是单人病房中的患者容易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因此对病房单元的设计应考虑病人的交往、交流需要。在病房楼的每层均设有病人活动区,为住院患者提供一处交流空间,可帮助病人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精神负担,营造出安全、宁静的人性化病区环境。

3、护理单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护理单元的设计应以方便病人而进行。而医护人员是保障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和照顾,早日恢复健康的主体。护士工作区域的设计,首先满足位置适中、开敞、开放、与各区域的联系快捷的需求,患者可以方便的接触到护理人员,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照料,适中的位置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行动距离,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护理需求不同,如ICU、监护室设置在护士站附近,以保证采取措施处理。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治疗、处置、换药用房、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安排好护士的更衣、休息辅助空间,达到自然采光通风,使护理人员也有一个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此外,在以往护理单元平面的设计中,医生工作用房通常和护理用房布置在一起,对患者完全开放,这种情况满足了病人心理的安生需求,但同时也对医生的正常工作产生了干扰。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及制定护理治疗计划,可交给护士执行,医生间的讨论、会诊、示教应有一个自主封闭、合理的区域,免受干扰。

4、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首先,宽敞有序的大厅。医院入口大厅作为一个交通繁忙、人流量极大的接待空间,不仅是一个等候空间更是给患者形成第一印象的地方,体现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医院公共空间可设置自动扶梯,使上行、下行的人群分流,避免人流的杂乱无序。另外大厅内可以设置导医标牌、座椅、背景音乐以及绿化设施,以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环境。在门诊和住院部的底层入口大厅中,已经不局限为仅仅设立一些鲜花店,小卖部等设施,而是将银行营业部、餐厅、商店、休息厅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入医院公共空间之中,甚至从空间形式上采取酒店所惯用的“共享大厅”的概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医院那种冷峻、严肃的形象,极大地缓解了病人焦躁不安的情绪,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处处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在这种空间环境中,患者甚至可以忘却自己正置身于医院之中,从而可以利用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整个就医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客观上也使患者的挂号、分诊、交费等候检验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公共空间的拥挤,使以往那种繁复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医院公共空间设计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医院所负担功能定位的微妙变化以及新的健康医疗概念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真正任重道远。有些医院的门诊大厅,每走进去,就给人一种混乱、繁忙、嘈杂,眼花缭乱,晕头转向的感觉,如果不尽快离开这个大厅,有很多人说,无病会变成有病,小病会变成大病。

5、手术部的空间设计

手术部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用房,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要求手术室墙壁和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踢脚板应与墙面平,凸出墙面容易积灰;装饰材料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防尘、宜清洗的材料;工作空间中的装修、家具、饰物、设施等色彩上进行有效的设计搭配,创造一种自然亲切、宁静舒畅的空间环境,有助于减缓工作强度引起的烦躁,提高其工作效率。色彩环境的选择上有专家特别推荐加拿大绿色,这种深绿色对真实的肉体肤色、脂肪和器官颜色的感觉干扰最小。手术室的色彩还应考虑麻醉师对病人面部色彩的正确判断,蓝色、紫色墙面在灯光作用下反射在病人面部会出现青紫色,预示可能发生呼吸障碍、中风、手术休克等情况,从而干扰麻醉师的正确判断。手术后的苏醒室的色彩应避免这些颜色。手术室的照明环境的设计上也应有严格要求。此外,现代手术室最好是无窗建筑,手术灯的光线强度应是可调节的,室内普通照明强度也应随之变化,手术精细度愈高,照明强度也应相应调高。麻醉室、手术室必须隔离外部噪音和手术室内部的无规律噪音,播送适度的背景音乐,常可缓解不愉快的噪声干扰。

总之,医院“人性化设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伴随着医学的进步,人性化设计也将处在永无终结的不断完善之中。因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方面更深刻地理解和创造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整体医学环境,将成为未来医院设计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人性化;建筑布局;发展规划;交通组织;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公共服务设施民用建筑类型中,医院的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可谓是最为复杂的,每个科室、部门几乎都有自成的一体流程、流线,且都要于整个医疗体系的流程、流线密切配合,为了达到内部功能的一种理想的结合,在设计收集资料阶段,了解分析医院科室、各部门的人员配置、工作方式、相互关联,了解医院管理者医院护士工勤服务人员以及病人陪伴探视等人群的行为和活动状态,在功能设计布局中,综合各种因素方位探讨,研究不同的流程流线,排列组合各种关系,使医院内部的功能分区合理,动静明确,行医,供应流程清晰,互不交叉,使人们在各自的活动范围内能体验到方便,舒适。

医院用地的存在条件作为分析考量,设计结合用地的形状和周边环境,以达到节约用地、道路顺畅、明确交通流线,满足绿化空间地目的。总体布局苛求功能布局和空间营造,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要为病人、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医疗、工作优越环境地人性化设计。

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现代医院“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宗旨,人性化设计应贯穿在你设计的各个领域,医院的建筑和设施应处处为病人着想,适应病人的病理、生理和心理要求,尊者病人的隐私,方便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建设和配置,病员使用的公共空间应该宽敞明亮,有亮顶,楼梯、回廊、植物水景等构图丰富,充满生机的高大中厅,运用美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室内环境设计,避免产生单调乏味甚至冷冰冰的室内空间环境,在色彩、装饰、材料、灯光、音响、视听等方面精心布置,创造温馨宜人的气氛,已达到纾解病员紧张心情的目的。

二.医院建筑总平面设计

(一)总体说明

整个基地位于,地块呈不规则型,场地标高为57.6~60米之间,总用地面积29050平方米。医院原有建筑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办公楼、制剂楼、放疗楼保留,食堂、供应室、洗衣房、锅炉房与宿舍拆除。而且原有住院楼已经不能满足横县人民医院的发展要求,所以拟建外科大楼,共二十层,内设中心手术室、中心供应、多功能厅、电教区及15个标准病区。地下室分两期建设,一期为设备用房与一部分为地下车库,战时为人防用房,顶部为花园。

总平面图

(二)建筑布局

医院原有的建筑布局良好,各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对新建外科大楼的布局进行多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方案。遵循的原则是:

(1)、平行于原有的住院楼。

(2)、确保外科大楼与原有的住院楼之间的花园尽可能的大,为整个病人提供一个康复区。

(3)、强调与原有功能的联系。

(三)发展规划

设计重视医院未来的发展需求,在总体布局中预留了北面的区域作为预留发展用地。 考虑各种新技术的采用,使医院能够向信息医院,网络医院,和数字医院发展。

(四)道路组织

交通道路流线的合理组织在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医院的交通组织,除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外部人员行为模式和洁污动线,充分考虑到医院空间模式的可变性,为医院空间上的发展留有余地。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之间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

现状医院的主入口位于南面的,且只有一个出入口,不利于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行,从长远规划的角度考虑,在基地的东北角设置一个次要出入口。主入口的广场起到主要的集散分流作用。医院内的医护人员与后勤机动车流线集中在基地的西侧,靠近后勤与办公区。病患与家属人员流线集中在基地的中部,机动车流线靠东侧布置,同时也是消防车道。外科大楼前的广场即再次的梳理了空间关系,又有效的组织了各个功能分区的交通联系。

交通流线分析图

(五)绿化景观

医疗建筑使社会高度人性化的建筑,人们对医院的环境质量,特别是绿化的布置和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们期待医院建筑有室外的集中绿化和各个层次的分散绿化,包括水景,小品室内盆栽绿化,天井、内庭的庭院绿化,屋顶的绿化等有机结合,以求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中。

本方案在保留原有的景观绿化的同时,对院内的各个花园进行了再次的规划整合,总结出了医院的自身的特点:绿化及景观主要依照“点”,“线”,“面”的原则,对整个医院内外部进行综合考虑,形成各有特色的景观、休闲、趣味空间。门诊楼前面为入口广场,以常绿树为主,草皮和灌木花卉,营造一种明快的给人以活力和简洁的视觉效果,迅速的疏导大量的人流。

已建门诊楼与住院楼之间的花园,主要考虑遮阴的作用,有效的调节小气候,缓和建筑的压迫感。与一廊相隔的办公区花园遥相呼应,讲究空间的层次与尺度的变化。办公区花园以大面积的绿地与景观树种为主。

沿着连廊,则进入了医院的核心空间,面积达到480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花园以硬质铺地与树林进行有机的结合,既是新建的外科大楼的入口广场,又是住院病患及家属的恢复、休闲、散心的最好区域。

广场周边结合大量的灌木、绿地,以便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环境,点缀的花卉,以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植物配置考虑不同季节特点,力求常绿常青,层次丰富,赋予意境。余留的用地则是整个医院的后花园,可做花圃基地。

景观分析图

三、医院建筑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

首层平面将住院、多功能厅、中心供应等入口分开。住院入口设置于中部,与入口广场、连廊和地下停车场良好的结合。住院大堂为一个二层高的共享大堂,在大厅周边布置咨询、登记、交费等,内设大堂楼梯一部,直通二层的药房,方便取药的患者。多功能厅的出入口设在大楼的西侧,靠近办公楼,方便日常的使用,多功能厅透空二层。中心供应的入口设于大楼的东北角,自成一体。电梯厅布置于大楼的西侧,靠近住院大堂。

二层平面布置有药房及检验科室,各成一体。

三层布置为妇产科的一个标准病区与产房。

四层是医院的教学、研讨、交流中心,设电教室2个,普通教室6个,办公室2间。

五层至十八层按标准的一个病区设计。

十九与二十层是医院的中心手术室,设手术间15个。

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与地下车库(战时为人防),人防按2个防护单元进行设计,面积为2221平方米,地下车库可以停放99辆车。

(二)住院部病区

住院大楼平面呈一字形板式布置,主要由各科病房,出入院处及住院药房组成。每层一个病区,合计15个病区,每个病区设40床,其中4床ICU特护病床。均由一套完整的人员(医生,护士及工人),相关诊疗设备以及配属的医疗,生活,管理,交通用房等组成。

每个护理单元的护士站设置在每个护理单元的中间部位,医护内部用房和医疗用房设置在北面,有自用的走廊,和患者的走廊用房分隔开来。病房设在大楼的南面。内部交通在大楼的西侧设置有一个电梯大厅,电梯大厅设置有2部病床电梯,3部乘客电梯,其中1台为消防电梯。靠近电梯厅设1部防烟楼梯。在大楼东侧,各设置有1台防烟楼梯和1台污物电梯(病床电梯)。病房开间为3900米,进深分别满足一床、两床与三床病房的要求。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病房卫生间布置在病房外侧,并且在病房与厕所之间设置阳台。

(三)、中心手术室

中心手术室设14个手术间,19层7个,20层7个,内部设专用楼梯。家属等候区设在19层,医护人员入口设在20层,每层均设病患入口。

四、未来“人性化”理念与设计创新

“人性化设计”是现代人追求理想化完美生活方式、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人类的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境界。设计的层次越高,其满足精神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今天得医院建筑设计所关注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必然为明天更新、更高层次的版本所代替。但任何创新的理念和形式,不是最前卫、最奢华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以人为本才是最好的。

篇8

在医院建筑消防设计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探讨。

一、高层医院建筑消防用水量

高层医院建筑属于一类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7.2.4条规定了高层医院建筑的消防用水量,如表1所示。

医院建筑主要包括医技建筑、门诊建筑、病房建筑等。在我们设计的单体医院建筑中,其功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将两种或者三种功能综合在一个单体中,如门诊医技楼、门诊病房楼、医技病房楼、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等等。

有人认为应将具有两种或者三种功能的医院建筑划为综合楼来考虑,消防用水量应按一类高层综合建筑来选取,这样的结果是同等高度的医院建筑室内、室外消防用水量均各增加了10L/s。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欠妥。因为《高规》明确将医院作为一类高层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别单列出来,医院的功能已经包括了医技、门诊、病房、办公等功能,以上功能都是医院功能的一部分,虽然可能医院建筑的名称叫做“综合楼”,但是没有必要将其按综合楼来看待、觉得增加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对于医院建筑更保险了。

二、消防水箱

(一)低层医院建筑消防水箱

对于低层医院建筑,有关消防水箱的规定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低规》)第8.6.3条。

在低层建筑中,对于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如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的水量和水压,可不设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水罐、水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设置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

(2)室内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m3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m3时,仍可采用18m3。

第(1)条明确了需要设置消防水箱的建筑物的消防水箱位置。消防水箱需要设在屋顶消防水箱间内,要高于建筑功能层。对于医院建筑来说,要高于病房层、门诊层或医技层等功能层。一般来说,消防水箱间位于最高功能层的上一层或屋顶,虽然水箱储水容积满足消防要求,但水箱压力无法满足消防要求,所以仍然要加消防增稳压装置。

第(2)条明确了确定消防水箱储水容积的原则和方法。

(二)高层医院建筑消防水箱

1.高层医院建筑设置消防水箱的条件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是否应该设置消防水箱,《高规》第7.4.7条规定: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

很显然,只有在常高压给水系统中,才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而在实际医院工程实例中,每个医院院区,无论规模大小,其给水管网要么接自市政给水管网,要么接自自备井,几乎不可能做成常高压给水系统。所以,在医院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给水系统通常均是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设置高位消防水箱。

我们在医院工程设计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实例。某医院病房楼屋顶原来设有消防水箱,但业主考虑在消防水箱所在屋顶加房间作为休闲层用,想取消位于消防水箱间内的消防水箱。他们认为,在院区水泵房内设有消防给水泵组,再并联上几个压力式气压罐,就是常高压给水系统了,屋顶消防水箱可不设。业主征求我们意见时,我们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加上压力式气压罐使系统里保持压力并不等于整个给水系统就是常高压了,并且气压罐的调节容积十分有限,完全满足不了消防储水量的容积要求。

2.高层医院建筑消防水箱的位置

对于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既然是高位消防水箱,就应放在该建筑的最高处,一般放置在屋顶机房层专用消防水箱间内。消防水箱间不应设置在病房、诊室、办公、手术等功能性房间的上方,一般设置在公共卫生间、库房、开水间、污洗间等辅助房间的上方。

3.高层医院建筑消防水箱容积

根据《高规》,高层医院建筑均为一类高层建筑,其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储水容积为18m3。有些观点认为消防水箱储水容积中还应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10min消防用水量,通过对规范规定的理解和对消火栓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种系统原理的分析,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三、区域消防系统

对于一所医院尤其是较大型综合医院来说,院区内可能有几栋甚至十几栋医用建筑,包括病房楼、门诊楼、医技楼、办公楼等。这些建筑高度不一、规模不等、功能差别较大,就每个建筑单体而言,可能每栋建筑都需要设置消防水箱和消防增稳压装置。但实际上,每个院区一般都很集中,院区内建筑也相距不远,我们可以把整个院区看作一个区域系统,院区的消防系统可以是一个“区域消防系统”。

既然是一个“区域消防系统”,那么既可以在院区内设置一个消防水泵房、一个消防水池,也可以仅在最不利建筑的顶部设置一个消防水箱和一套消防增稳压装置(包括消火栓增稳压装置或自动喷淋增稳压装置,或者二者兼有)。

如何选取最不利点,或者说最不利建筑呢?一般来说,最不利建筑是院区内最高的建筑。如果院区内有两座建筑的建筑高度相当,一般可根据其与院区水泵房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距离院区水泵房较远的建筑为最不利建筑。

以上所说设置一个“区域消防水箱”的前提是整个院区的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是一套大系统,即满足:整个区域设置一个消防水泵房、一座消防水池、一套消防给水泵组(包括一套消火栓给水泵组、一套自动喷淋给水泵组等),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是环状管网。

在选取最不利建筑后,下一步是确定“区域消防水箱”的设计参数。

首先应统计确定院区内每个单体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从中选择一个最大的消防用水量值作为区域消防用水量,以此来确定“区域消防水箱”的储水容积。

如果是一个新建院区,院区内建筑比较集中,构建一个“区域消防系统”在技术上是最合理的,在经济上是最划算的,在操作上是最容易实现的。如果是老院区,多数建筑已经存在,只是为了医院发展,新建了一两座病房楼或门诊楼等,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技术和经济上分析“区域消防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消火栓系统

(一)消火栓系统分区的依据

关于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竖向分区问题,《高规》第7.4.6.5条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0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

通过工程实践我们发现,当前高层医院建筑的功能设计通常是以下情况:(1)高层医疗综合楼:包含病房、门诊、医技等全部医疗功能或者是其中的两种,通常病房部分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门诊、医技部分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一般来说,门诊部分在建筑物中的配置位置是高层部分的一层至六层(一般不超过六层),再加上裙房部分,通常是按高层与裙房一致的原则来布置各科室门诊。(2)高层门诊楼:单一的高层门诊楼并不多见。(3)高层病房楼:单一的高层病房楼较常见。

在进行高层医院建筑消火栓系统设计时,我们应该根据高层医院建筑的建筑高度并结合其功能布置来做。《高规》中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1.0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如果将其理解为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消火栓系统就不必分区的话,这是不对的。高层医院建筑消火栓系统还包括屋顶消防水箱间内消火栓增稳压装置,消火栓增稳压装置会产生20m~30m左右的压力h2(这部分压力应通过计算确定),用于保证消火栓系统最不利点的压力要求。所以在计算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时,应该考虑加上消火栓增稳压装置的压力h2。把某个消火栓栓口与屋顶消火栓增稳压装置之间的高差记作h1,我们计算h=(h1+ h2)值。如果计算到某一层的h值超过1.00MPa了,则这一层及其以下的楼层的消火栓系统和这一层以上楼层的消火栓系统就应该分区了。

通常的高层医院建筑消火栓系统如果需要竖向分区,分成高区、低区二个区即可。从我们的工程实践来看,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高层医院建筑(带有裙房)的主楼高层超过裙楼高度或楼层的这部分楼层的消火栓系统管网为高区,主楼高层不超过裙楼高度的这部分楼层和裙楼部分消火栓系统管网为低区。

结合上述有关高层医院建筑的功能位置分析,一般高层病房部分消火栓系统为高区,门诊、医技部分消火栓系统为低区。当然,这只是经验,一切都应该经过计算,根据h值来确定消火栓系统的分区。

(二)消火栓给水泵组的设置

消火栓系统分区后,消火栓给水泵组应当如何设置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案:

(1)高区、低区消火栓给水泵组分别配置一套。两个区的消火栓泵组单独从消防水池吸水,单独向本区消火栓给水管网供水。在选择消火栓给水泵组时,高区、低区消火栓泵的流量相同,扬程不同。这种方案的优点是高区、低区完全独立,可靠性高;缺点是造价较高,占空间较大。

(2)高区、低区消火栓给水泵组共同配置一套。消火栓泵组从消防水池吸水,向高区、低区消火栓给水管网供水。在选择消火栓给水泵组时,消火栓泵的扬程应根据高区确定。当然应在接往低区消火栓给水管网的二条消火栓泵出水管各加减压阀一个。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经济合理,节省空间,可靠性较高。

(三)高层医院建筑消火栓给水管网的敷设

无论是高区消火栓给水管网还是低区消火栓给水管网,各区均应在横向、竖向上连成环状,以保证消防供水的可靠性。高区、低区消火栓横干管应分别在本区最高层和最底层顶板下敷设。

(四)高层医院建筑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水泵接合器的作用是发生火灾时供消防车通过它将消防用水输入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基于此,高区、低区消火栓给水管网均应有各自区的水泵接合器。目前国内常用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15L/s,所以一般每个区配置两台水泵接合器。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进入室内后,直接和相应分区的消火栓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对于水泵接合器在室外的设置位置,《高规》上有明确规定。

五、消防水池

(一)设置消防水池的条件

消防水池在医院建筑消防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象地说,消防水池就是医院建筑消防系统的“弹药库”,没有消防水池的储水,建筑消防系统就完全失效了。

对于什么情况下设置消防水池,《高规》第9.4.1条做了以下规定:

(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

只要建筑符合上述规定的任一条,就必须设置消防水池。

通过我们对医院工程设计实践,医院建筑均需设置消防水池。

(二)消防水池有效储水容积

《高规》第9.4.2条对于消防水池储水容积的确定做了以下规定:

(1)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与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充足且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2)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3)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在医院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为了保证消防安全,通常消防水池有效储水容积按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与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的要求来确定。如果消防水池的设置在空间上有限制,可适当考虑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可稳定补充的水量。

通过前述“区域消防系统”概念的阐述,医院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建筑计算。

篇9

张(1954年――),男,在七八十年代分别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系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是卫生部卫生工程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国际科学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杂志总顾问;担任天水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广州分院总工程师、广州新现代建筑(医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顾问工程师等职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策划师……。曾获省部级设计奖和全国设计方案竞赛奖四十多项,他的40多篇论文分别被《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杂志,《健康报》,《广东建筑与设计》,《广东土木建筑年鉴》,《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中国当代思想宝库》,《探索》;《现代医院》杂志,《医用工程》杂志等多家杂志、报刊、书籍刊载或收录。90年主持起草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2005至2006年主编《乡镇卫生院建筑设计》一书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主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乡镇卫生院建筑标准设计样图》─10J929--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年承担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的状况评析》课题,获得第十一批招标课题壹等奖;起草《医疗卫生机构节能减排建设指导意见》; 2009年至今,主编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详细方案图集》分上中下三册(待出版);2011年为卫生部正在编撰《县级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多次考察东南亚、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医院建筑,撰写的《德国、意大利医院建筑的考察和研究》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成果工程技术类―特等奖” 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并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建筑师与医院建筑设计》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壹等奖。在由建设部和文化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中,张先生主持设计的多个建筑作品获邀参展赢得多项殊荣,并获最具个人风格奖。同时受邀在全国性的医院管理学习班、医院院长学习班举行“关于现代化医院建筑和发展”等若干专题讲座。2007年亚洲国际设计周在广州邀请张作了医疗建筑专题讲座,《广州日报》曾刊登照片和介绍。张经常参加国内医院的建设评审论证、设计评标、建设咨询策划、可行性研究、规划与建筑项目设计等,是医院建设方面颇具影响的建筑专家。

编者按: 2010年,在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张先生作为《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的状况评估》课题组负责人,组织了对全国县级医院的建筑设计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许多值得县级医院和城市综合医院在建设中应该思考或借鉴的问题。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一批课题一等奖。本刊现刊载《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的状况评析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文,是张先生依据调研事实与研究结果执笔撰写的。

【摘要】 目前,我国县级医院的实际病床规模从上百至上千张不等;房屋的建筑面积也由上万平米至上十万平米占地不均,差距非常大。但就现状而言,除在医疗技术、科研方面,县级医院与城市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型专科医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外,其他诸如床位建设、建设规模、医疗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已经与城市综合医院相差无几。且县级医院在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卫生管理以及体检和健康普及等功能方面都更加强化和全面。

【关键词】县级医院 建筑设计 状况评析 启示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y hospital from the actual sickbed scale ranging from hundreds of first 1,000; The floor area of the building also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square meters first ten square meters covers is uneven and gap is very big. But,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current medical techn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county hospital and urban larg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or large hospitals may exist certain disparity outside, other such as be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cale, medical equipment, etc have urba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yielding around with. And the county hospital in the planned immunity, prevention vaccinatio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ealth management and medical and health popularization function aspects are more strengthened and comprehensive.

[key words] shan county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conditions enlightenment

引言

近几年来,在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分批分期展开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县级医院建设,全国的县级医院建设已经呈现了一个崭新而前所未有的时期。为了更好的掌握近年来县级医院的建设状况,了解目前医院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在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对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为尚未进行建设的、正在建设之中的、已经展开设计的县级医院项目主管部门及设计单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参考及指导意见。

同时希望藉此文带给医院建设领域成员一些思考或启示,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评论属我从事医院建筑设计与研究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而谈,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的倾向。文中所例举的一些实际案例主要是为更好地说明我们探讨的问题所在。“就项目说项目,就图论图”,没有任何特指或针对性的批评;不妥当的言论可能存在但求批评指正。

一、建筑设计状况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通过对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评估的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在充分讨论和研究后,主要拟定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和进行评价。

(一)、制定设计评析的“十个方面”

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新建或改扩建立项的必要性看项目的合理性。

2、医院建设和发展规模确立的合理性和长远适应性分析。

3、建筑项目规模与投资的匹配合理性评价及长远效益。

4、规划与总图评价:总体规划分区设置(包括近远期建设项目的安排);场地与利用评价(包括场地的标高设置、广场与道路、建筑与环境布置等);建筑布置的集中与分散的合理性;医院功能流线;新、旧建筑的衔接及功能整合;建设施工期对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影响性评价。

5、建筑单体平面评价:建筑的功能分区;各楼层功能流线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功能用房设置的配套合理性;交通体(楼、电梯)的设置合理性,均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等。

6、建筑与结构形式的匹配合理性评价:包括建筑结构的选型、结构抗震的安全措施、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性。

7、立面造型设计是否协调简洁、经济且美观。

8、图纸表达是否完善合理(重点针对:图纸是否齐全、有无错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9、建设效果评价:建成的实际效果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

10、综合评价:主要是结合全国上报的一百多个县级医院的设计项目,从上述九个方面的分析评估;综合从院内外建筑的总体规划(包括近远期建设项目的安排)设计;医疗、科研教学、辅助用房设置和功能布局,行政后勤、生活福利和宿舍配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较全面地衡量和总结项目新建或改扩建设计中,突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去现场调研

选择了部分省市具有一定代表性、不同规模的、或新建或改扩建的县级医院设计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初步了解各地县级医院的建设状况,了解各地县级医院在建设前后存在的问题等。

(三)、通过统计归类和量化分析

对收集的各地县级医院设计图纸资料和建设现状进行整理,组织专家重点针对县级医院的规模是否恰当、设计是否合理、院内的设施配套情况、投入资金与建设效果、工程设计文件的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分类型(分“较好、中、较差”)进行统计,从点到面找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性的意见。

虽然说,上报的一百多个县级医院项目应该是各省市自行筛选的比较好的项目设计,也基本能够反映全国各个地区的医院的设计情况,但在设计评估工作中,我们仍然从“十个面”逐一评价分为:较好、中、较差三个等级,并将存在的主要设计问题统一归纳进行总结、分析评价。

二、建筑设计的概况与基本评价和建议

我国现有县级医院2800多个,包括县级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其数量是非常庞大的。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级医院的建筑设计由于较少职业建筑师的涉足,导致其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医院建设大多还处于落后和不规范的水平和状态。

近几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卫生部的指导下,各地分批分期地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县级医院建设。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已经能够系统地从医院规模的合理确定、用房设置、总平面规划、功能用房的流线布局、辅助用房配套以及相关的水电消防、污水处理、采暖空调、建筑节能、室内外医疗环境等方面全面抓规范建设;能够从医院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入手,组织一批水平较高的设计院和职业注册建筑师直接投身到县级医院的设计探索和创新之中。

从我们收到的设计图纸和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的医院建筑状况看,应该说,近年来许多新建和改扩建的县级医院,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建筑的工程质量,已经在建筑品质和医疗环境改善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有些医院已经给人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觉,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较突出的是:

一、由中央财政支持大规模地建设县级医院尚属首次;各地政府能够普遍重视县医院的项目建设;从抓项目的立项和组织,抓征地与拆迁,组织论证建筑设计方案,解决项目配套资金和医院项目的市政管路工程等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二、建筑方案的设计已经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内地的项目能够寻找沿海或发达地区的大设计院或专业设计师承担,部分也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征集设计方案。因此总体上较为普遍地呈现出较好效果。

三、无论医院项目大小,在一段时期内较集中地建设,各地的建筑设计院和设计师们相对都比较重视。有些当地设计院通过“内引外联”与大的设计院合作,这对提高项目的设计水平还是有了较大的帮助。

―――以下列举几个较好的设计项目。

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医院属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建筑类型,加上项目的地区性、规模差异性较大,有些设计院或设计人员以前接触医院设计的项目较少,所以在设计上还是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许多项目的立项和设计明显有缺乏把关、专业性不够或设计文件论证审查不足,给人草率或仓促上马的感觉。

从收到的设计资料分析看:

■设计比较好的项目占15%左右,而且以新建的居多;

■设计一般的项目约占50%左右,新建或改扩建的均有;

■存在设计问题比较多的项目约占35%左右,这些项目则以改扩建的居多,但也有新建的医院设计较差的。

据我们的统计和分析看,东南沿海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项目设计普遍好些,中西部地区差一些;也有些项目的设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存在问题多的项目大多还是与设计单位或设计师的专业性(是否真正了解医院设计)相关。我们调查也发现,一些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可能与当地管理或决策人员的理念等因素有着复杂而直接的关系。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设计师由于受建筑造价或地区差异性的影响,在设计理念或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上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许多内地的医院项目,或者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项目,同样也是一些大设计院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设计院承担的,问题同样较多,甚至让人有“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感觉。

问题的根本在于:虽然县级医院的设计可以通过国内外广泛招投标、征集建筑设计方案,但医院确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建筑类型;县级医院与城市医院也有许多的不同,而且县级医院的用地状况和建筑规模差异性很大。在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中,大多县级医院仍然是以改扩建为主的,作为县级医院的改扩建如何规划、新旧建筑如何利用和衔接、建设工程如何分期实施等,会涉及到更多的考虑因素。因此,建筑设计师是否真正了解医院建筑,或者说是否深入了解到县级医院的特点,可能是县级医院建筑设计能否普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关键之在。

当然,我们在设计和建设的前期,应该给以充分的论证和策划,还必须:

■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论证立项的合理性;

■从医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论证建筑规模大小的合理性和长远适应性;

■从建筑项目的规模与投资的合理性论证项目投资的分期和长远的使用影响性;

■从总体规划设计的分区设置(包括近远期建设项目的安排);场地与利用(包括确定建筑楼层的高低,建筑占地的大小,场地的标高利用、广场与道路、建筑与环境布置等);建筑布置的集中与分散;医院功能布局流线;新旧建筑的利用衔接及功能整合;建筑施工期对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影响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策划,然后再进行项目的决策。

就收集到的医院设计文件看,我们认为: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的委托或决策如由一批真正了解医院建筑的专家参与或指导则较有优势。卫生部可作为官方组织项目县的项目负责人和设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学习,让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师真正了解和掌握医院前期论证和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决策的方法。

卫生部已经组织由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广州新现代建筑(医院)设计顾问公司、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北京睿勤医院建设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编制适宜我国县级医院不同规模、不同功能楼栋、不同典型功能单元等内容的参考图集,可以给广大医院建设和建筑设计师提供多一些参考。

(――以下是我们对于全国县级医院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归纳和分析)

三、建筑设计的共性问题与评析

就我们收集到的一百多份设计图纸资料看,县级医院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用地普遍不足,地形难利用或利用状况差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十分匮乏的。医院的建设用地也如此,寸土都需要发挥和体现价值。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首先涉及到的是用地的大小、建设场地的选择及土地的可利用性,其次是医院功能建筑物的确定和建筑项目对于土地的利用等。

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建设,绝大多数县级医院的建设多以改扩建为主,过去异地新建的县级医院相对较少。但本次收集的一百多个项目中,约40% 的项目属于新建,这在以往的所有建设中是偏多的,主要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人口的增加,有些县市随着工业化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而使得人口大量聚集等原因,现有的医院改扩建规模和用地远远不能够满足医院发展的基本要求,急需较大幅度地增加医院的医疗用房和用地,而采用异地新建的增多。

1、新建医院选址偏远或利用率低

医院是就近服务于居民区的公共设施。

虽然医院的建设应该符合当地的规划,有利于就近服务并结合地理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一些新建医院建设场地距离城市过远或让其“上山下乡” ,远离人口集中的生活居住区,给群众就医造成极大的不便。

新建医院的用地可以选择不宜耕种的荒地,但应尽量选择地块较高、地势平坦、地形规则、基地稳固、没有不良地质的地段。高差较大的山地丘陵、坡地台地等地段是不宜建造医院的。

一些丘陵地区或山区的医院选址在高差较大的山谷坡地(如:图-1)用地狭长高差大,平整场地的代价大,土地的可利用率低,场地的土石方平衡、建筑场地的填挖、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处理、场地边坡的支挡防护等都会造成工程的复杂性和投资的大量增加;还要充分预见和处理场地的排水、截水、抗洪、防滑坡泥石流等问题。

2、不科学利用地形弊端多

大多医院的用地都可能不规则,但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如:图-2、图-3、图-4)

■一些县医院的用地较狭长,床位也并不很多,设计为了追求宽大有气势的建筑形体,住院部主楼采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的平面;建筑物低矮直长、而且横向布置把地占满,使建筑的两边成了宽过道,给前后院的联系都造成困难。

■有的医院用地被城市道路或被河流分割成两边,造成医院功能分散。医院在对面马路征地新建门诊楼,就诊病人做检查就需来回穿马路,带来的不便和隐患很多。

■有的新建医院用地不大,但把医院的建筑集中布置在用地的正中,给医院的院内功能区的布置和未来发展带来诸多弊端。

■有的医院只有一侧邻接城市道路,形成口袋状用地。医院的出入口只有一处而且狭窄,交通流线无法满足基本要求。

3、规划分散零乱,造成用地的浪费

就我们收集到的医院设计图纸看,近年来的新建医院用地面积普遍相对宽松些,但一些医院的规划布置仍然较为分散零乱,建成东一栋西一栋的低矮房屋的现象仍然比较多。有的设计师采用“摊大饼式”、“村落式”、“花园式”的规划布置,一片低矮的房子几乎把地占满,绿地停车和建筑前后的广场或空间预留都比较小。医院业务用房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遥远和不便,水电、消防、空调等各种管线的敷设都会造成投资的增加。

一些改扩建医院的用地本来就十分紧张,但在设计中仍然缺乏对医院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依旧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扩建,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建筑布局的不合理(如:图-5)。

对于建筑规模大而占地小的县级医院,尤其应该提倡或强调集中布置,以建多层和高层建筑为宜。提高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尽可能地腾出较多的空地,用以解决停车、道路、绿化、活动广场和未来的发展用地等。

4、用地不足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约定的床均用地标准为109~117/床,而医院的实际用地却较少能够达标。就目前评估的县级医院看,新建医院的用地普遍较大,但也有很小的。而改扩建的医院用地普遍不足或偏小,更没有预留发展用地。

根据笔者设计和研究医院的经验看:县级医院的用地(除去医院附属生活用地)面积、医院床位规模、建筑规划布局、配套相适应的环境绿化、停车、活动广场、道路等设施;在有用地条件的地区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医院,一般可控制在每床位用地80~120 平方米以内,即使在用地十分偏紧的地区,也应控制每床位的用地在70平方米以上。这是由于现代医院除了医疗业务用房用地之外,必须考虑配套相应的绿化与室外环境用地、停车用地、广场与院内交通用地以及适应未来发展的预留用地等;而且还必须要求医院的规划建设尽可能采用“相对集中式”的布置,才可能腾出较多地面空间来满足上述要求。

各地在规划建设新医院或进行既有医院的改扩建时,一是应根据医院的建设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尽可能地依照国家标准给予医院足够的用地并必须考虑有预留。二是无论医院规模大小,必须强化“建筑必须紧凑”和“土地尽量预留”的规划设计理念,尽可能把医疗区合并紧凑布置,把服务保障区适当集中(如:图-6、图-7)。

图-6(江苏 某市医院) 规模688床,总建筑面积约8.0万m2,建筑基地面积1.14万m2,规划总用地只有3.12万m2,住院部采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的一字形板楼对于狭小的用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图-7(重庆 某县人民医院)规模800床,总建筑面积6.3万m2,建筑基地面积0.72万m2,规划用地只有1.8万m2,建筑密度为40%。

(二)、建设规模应满足当前需求,有预留发展的规划

近几年来,在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卫生部的指导下,县级医院大大加速了“脱胎换骨式”的建设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广大患者都可谓是喜出望外的事情。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各地在医院建设的立项中已经能够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核定医院的床位规模和项目的建筑面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反应较多的问题是:政府规划和划定的用地太小;政府管理部门控制医院的总规模时核定的床位过少。这一轮建设之后医院的医疗业务用房的面积仍然难以满足使用和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够满足迅速聚居的“城镇化人口”带来的医疗需求增长。不少县医院感觉到“还没有建成就显小了”; “只能够满足当前甚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医疗需求了”;“刚投入使用或刚使用几年就明显不够用了……”。许多医院都迫切期盼政府给医院一定的自主空间,适度允许扩大和预留医院的床位,增加医院的建筑面积来满足医疗的实际需求。因此,未来各地政府在核定医院的床位时,应适当扩大县级医院的床位规模总数限制,除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外,还应该充分预留医院未来发展建设的规划用地。

(三)、规划不合理,给医院建设带来“硬伤”

医院是功能复杂的一类公共建筑,科学合理建设是医院规划的前提。

就我们收集到的设计资料看,新建的县级医院的总体规划相对较好,但也不全尽如人意。改扩建的医院规划不合理的情况就比较普遍(如:图-8、图-9、图-10、图-11),主要表现在:

■多年的“见缝插针”建设导致布局混乱,院内房屋杂乱和零散,功能分区不清,新旧医疗用房联接不顺或不合理,房屋的间距不能够满足采光要求,院内通道广场狭小,车位绿地严重不足。缺乏总体规划的改扩建使医院的环境越建越差,造成了新的落后和新的不合理。

篇10

关键词:园林园艺;小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小品建筑作为园林园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在景观建设中,还是绿化改造中,都起到了良好的点缀作用。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园艺工程的建设水平,加大对小品建筑的研究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城建部门需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一、现代园林园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园艺休闲建筑小品的设计做为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园林景观以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要求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证,人们在物质条件充沛的情况下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近几年,人们选择休闲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室内的建筑空间,而更多的是去模拟原始自然状态。因此,随着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园林景观空间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公共空间。同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更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生态的敞开空间作为休闲的场所。从而对城市园林的休闲区域环境、绿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园林休闲建筑多样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人们提洪更优质服务的必然走向。

二、园林园艺小品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不同的园林园艺工程中,小品建筑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想要将小品建筑的点缀、装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清晰的设计概念来凸显小品建筑的点睛之笔。就目前小品建筑的设计原则来看,主要包括4个方面:首先,要结合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小品建筑进行合理定位,确保其能够与园林的整体协调统一,浑然一体;其次,要确保小品建筑的设计在满足局部需求的前提下,符合园林的全局规划,进而将其自身的独特性和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再次,在对小品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自然地形地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不仅要对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选择,而且还要考虑当地的天气及地质情况;最后,在设计规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工程周边的实际情况,从而实施巧妙的规划,令其符合整体特点,又能达到独特性的功能。

三、园林工程小品建筑的种类

对园林工程小品建筑的种类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建筑功能的角度进行划分,建筑小品可以分为综合实用类的建筑小品以及观赏类的建筑小品。综合实用类的建筑小品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多,比如廊、亭、园路、坐凳、照明灯具等具有供人们休憩的功能。观赏类的小品又可以划分为管理类、休息类以及服务类的建筑小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品是雕塑,雕塑的表现形式各式各样、用途也各异,雕塑又包括浮雕、圆雕等类别,近年来仿生的绿雕的崛起,使得雕塑家族又增添新血液,绿雕打破了雕塑的传统概念,从原本的只能让人们意会的雕塑概念跳跃至活生生的绿雕概念,达到既生态又环保的功效。除此之外,我国自古以来颇注重诗书,在进行园林雕塑小品设计时还经常将中国书法雕刻到石碑上,使得园林工程充满文化气息和古典风味,增加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历年来花坛的设计和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从规则至不规则的表现形式被设计师玩转的如火如荼,为灰调的城市锦上添花。

四、园林园艺休闲建筑的设计

(一)要立意维新

只有良好独特的创意,才能赋予园艺小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凭借独特的创意才能使园林小品丰富多彩;其次,要精于塑形。凡是美的事物都是和谐的和比例适宜的,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准确的比例和合理的构图是园林建筑整体效果的第一位。园艺建筑小品的形状和大小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设计,应有一定的体积和数量,而且布局上还要从使用便捷,便于管理和定期维护为切入点,这样一来组合在一起的园艺建筑小品不仅仅达到了预期的景观效果又没有过分张扬,喧宾夺主、在园艺小品的设计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与创意并存“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艺小品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要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保持地方特有的地形地貌,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结合当地的人文情怀,使园艺小品真正成为有地方特色的浓缩的艺术作品,不可复制的工艺品。

(二)结合实际的自然情况, 巧妙设计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而这些文化底蕴的体现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建筑形式表现出来,建筑小品作为建筑形式的一种, 它的设计是否能够营造独立完美的意境, 也成为了设计师们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小品建筑的内涵, 首先要对该城市的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自然地貌进行充分的掌握, 从而在设计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元素, 并与自然能完美衔接。 比如说, 在对来往人口较密集的商务广场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 应该全面考虑人们的视野需求, 体现城市生态的景观风貌, 发挥多样, 使人们充分体会到愉悦、 轻松、 自然的身心享受。

(三)优选材料,优化造型设计

在小品建筑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设计人员要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配景所应用的主材和辅材的比重进行合理控制,并做好重点以及主从的有效处理。比如说,在对校园工程景观中的雕塑,路缘花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发挥其装饰、美化、导行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格力护栏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可以依据环境地貌特征布置错落有致、层次重叠的景观效果,进而营造出高低起伏、群体有序、图案精细的丰富花境。小品建筑设计阶段中,还应综合考量经济目标,针对技术水平、现实状况确保合理设计。应秉承适用目标,令小品建筑凸显核心价值,同时可引导人们的实践行为,利于对空间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此外,精巧优美的造型,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小品建筑应致力于成为空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在造型设计阶段中应融入、契合,完美搭接,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不失良好的艺术气息。

(四)整体规划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休闲场所的环境质量要求增高。所以,在园林园艺休闲建筑小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对于应该根据现代化需求的总体发展趋势来进行规划,完美地将现代化的信息融入到园艺园林休闲建筑设计中去。除此之外,在设计园林园艺休闲建筑之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更加实际深入的对建筑现场的调研分析,分析建筑现场周边的建筑及环境,并且初步的根据现场调研的结果设计休闲建筑。在设计完成后要对建筑现场再次进行深入查看,以便及时修正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及问题,从而确保休闲建筑施工完成后可以与建筑物及周边的环境更加完美地融为一体,这样就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五)节奏与韵律

建筑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小品建筑起到铺陈的作用,设计师笔下的园林建筑小品应像跳动的音符,是栩栩如生的精灵,在一处便是一处的精灵,让人们休闲的同时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浓浓气息。石柱是最容易形成韵律感的小品建筑了,它的粗细、高低、数量等都是形成节奏强弱的关键元素,如北京天坛圜丘的3层台面,3层台面均以汉白玉石栏杆护围,栏杆的望柱头全部雕刻成云龙纹图案,层层地递进,显示对上天的敬畏之感,是节奏与韵律的典范。

结束语

在进行园林工程小品的规划设计时应确保小品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科学性和美观性,且小品的景观设计应符合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风格以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色保持一致。建筑小品要应景而生,不可硬搬硬套,对小品的数量、形态、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小品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生态和环保,同时小品的设计也要利于施工与后期维护。把理想化的设计转化成现实版,提升园林园艺工程的立体感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方芳,韩小霞.园林园艺小品建筑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128.

[2]王东亮.园林工程小品建筑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4,1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