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意农业;创新发展;政府补贴机制;“二阶段”补贴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1-0160-0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s the results of innovation of operators, and the innovation of operators need government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creative agriculture,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hich would use two phase system model contract wa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incentive theory.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wo-stage” subsidy mechanism could distinguish the innovation levels of operators and effectively motivate operator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work. The key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sidies was reasonable reward standard and ratio of different grades at the second stage.
Keywords Creative agriculture;Innovative development;Government subsidy mechanism;“Two-stage” subsidy
创意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和村民生活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1]。现有研究表明,影响创意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2-5];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设计出有利于创意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推进机制;鼓励工业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投资和支持意农业发展[6]。
政府支持力度较小、支持效果差是影响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我国创意农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学者们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政府财政部门可以灵活运用财政补助、公共财政支出、政府财政采购、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手段,引导和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创意农业领域[7];政府应设立创意农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并实施全产业链布局的投资模式,使创意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相互支持、相互协作[8];专项资金应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关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9];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创意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创意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分散创意农业企业的信贷风险[10];政府在制度安排上应注重对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和调动[11];制定创意农业知识产权的申报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对有关创意农业专利申请与保护费用予以补贴[12,13]。
现有关于我国创意农业政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创意农业的独特功能和产业属性,提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调控措施。其中,政策补贴是主要调控措施,这与创意农业的特性相符合,也与现阶段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现有研究中,对如何提高政府补贴措施有效性的研究深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结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立足经营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决策机理,从激发经营主体积极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提高政府补贴措施的有效性来驱动经营主体提高创新努力水平;通过政策有效性的提高,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进而提升创意农业创新发展绩效,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1 现行政府补贴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形态,却摆脱不了农业高风险的特质。创意农业的生产需要创新思维、高新技术和设备、高素质从业者和高资金投入,这使创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门槛提高,隐藏了很大的投资风险。同时,创意农业赖以发展的创意和设计,在实践中容易被模仿,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此外,创意农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规划不足、人才缺乏、金融支撑体系不完备、市场不稳定等因素也制约了创意农业的发展[14]。降低创意农业发展的风险和困难,需要政府通过科学激励与约束,提高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1.1 现行主要政府补贴措施
为促进创意农业发展,全国各地均出台过相应的补贴政策。以辽宁省为例,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意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等各项政策中,都涉及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例如,创意休闲农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时,政府按照固定资产投入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对经营企业所需的经营性贷款可纳入农业贷款担保补助范围;设置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免费的专业培训;对创意农业经营主体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等。
U(a,m1,a*,mH)=U1(a,m1)+U2(a*,mH)。 (4)
公式(4)为连续可导函数。由于效用可叠加,因此,U1m1=0,则a′m1=0,这说明创意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创新的工作水平与政府第一部分补贴标准m1的大小没有关系。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只要经营主体能够进行创新,就会获得第一部分补贴m1,因此,经营主体通常不会以较高的努力水平进行创新。
第一阶段补贴标准是创意农业创新发展的“保健性”因素,其激励作用较小。因此,在实践中这一标准通常不应该过高,并且最好采取“补助”形式。例如,政府对经营者建设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给予一定补助。设定第一阶段补贴标准时,主要依据当地创意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条件、经营规模、服务项目、服务水平、经营能力、经营成本等因素确定,并据此设定补贴“门槛”。对达到设定标准的经营主体给予相应补助,以提高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强化其参与创意农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3.3 第二阶段内较低补贴标准mL的设定
第二阶段内较低补贴标准是激发创意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创新的“基础性”激励因素,对经营主体努力创新工作具有一定激励作用,但激励效果有限。这是因为
a′mL=hmL=f(π*-a)U′2U′1
在实践中,设定第二阶段内较低补贴标准mL时,应重点考虑区域内创意农业经营主体的共性需求、普遍发展水平、经营能力和区域内创意农业整体发展状况等因素。例如,在创意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这部分补贴应较低、覆盖面也应较大,旨在引导各主体规范经营、科学发展、合理竞争;在创意农业发展较慢地区,这部分补贴应相对较高、覆盖面相对较小,重在为那些优秀的经营者提供补偿,以降低其创新成本。
3.4 第二阶段内较高补贴标准MH的设定
如前述分析,由于a′mH=hmH=-f(π*-a)×U′2U′1>0,表示第二部分补贴中,较高补贴标准mH越高,经营主体获得的补贴就越多,就越会努力工作去创新。这与实践中经营主体的理性决策相符合。因此,第二阶段的补贴标准mH是影响经营主体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应该具有更明显的“针对性”,以满足经营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践中,在设定第二阶段较高补贴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本地创意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额度、各类经营主体的数量与规模,以及本区域创意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等因素。例如,在创意农业发展较快地区,这部分补贴应该较高,重点激发经营主体积极进行业态创新、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创意农业发展较慢地区,这部分补贴可以适度降低,其作用仅在于引导经营主体形成创新意识、逐步开展创新活动,而并不强调创新的内容和水平。
3.5 第二阶段内重点补贴比例p的设定
由于a*是由政府内定的第二阶段奖励标准π*决定的,而π*是由政府对外公布的比例p间接给出的。单个经营主体在选择a时,会将π*视为给定的,来决定自己努力创新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分析p对经营主体创新水平选择的影响来间接分析a*的影响。依据补贴机制优化模型,可知重点补贴比例为:
当f(π*-a)>0时,a′p
在实践中,首先,地方政府应对本区域内发展创意农业的村镇、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生产基地、创意农业体验园等各类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统计,依据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数量、规模,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其次,应注意本区域创意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并充分考虑发展规划与战略、各经营主体的效益情况和创新积极性,以及历年补贴情况来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另外,补贴比例要根据各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通过重点补贴比例p的设置,使政策资金向创意农业“示范点”、“聚集区”、“重点村镇”、“龙头企业”等具有发展前景的经营主体聚集。
4 实证分析:大连市创意农业政府补贴机制的优化
4.1 现行相关补贴政策
目前,大连市各级政府尚无针对创意农业的专项政策。对创意农业的政策扶持,主要通过鼓励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及苗木补助、种业补贴、现代渔业补贴和现代村镇建设补贴等专项补贴政策来实现,相P政策措施如下。
从2003年开始,大连市政府出台鼓励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在资金补贴、土地出让、税费减免、项目审批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开拓境外市场、扩大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从事出口贸易等企业给予更大扶持。2006年,大连市政府建立专项资金,对依托农业发展旅游的达标乡镇和村给予5 000元到1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贴。2008年大连市政府出台的《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和2010年出台的《大连市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中都明确提出发展创意农业,并给予相应的税费优惠、贴息补助和金融扶持、用地扶持等。
篇2
我国许多县市是农业大县。农业大县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业产业面积大,大农业面积一般在几十万亩以上;二是农民多,一般占总人口的70以上人口为农民;三是从事大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四是农业产品数量多,粮多、猪多、棉多、菜多、林多、茶叶多。农业大县的优势是农业,要不要大力发展工业呢?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呢?发展什么工业呢?怎样发展工业呢?工业有许多优势,一是比较效益高。旺旺食品所用大米加工后可以增值44倍;二是税收高。据对历史资源分析,我国每百元工业净产值提供的财政收入达45元左右,而农业只有2元左右。全国90年代以来,工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为40%左右,而农业只有4%,商业只有24%;三是有利于农民增收。浙江省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5%,增加部分的85%来自二、三产业,来自第一产业的只有15%,在第一产业占的15%中,养殖业又占40%。四是可带动农业的发展,因为工业的许多原材料来自农业,并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五是大力发展工业有利于解决县域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因为农业劳动力已经饱和,且还有约几亿农业富裕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出路不在农业,而主要在工业和服务业。六是县域既是生产大场所,也是消费大群体。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已经成为各县域经济及其财税增长的主体。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壮大GDP总量,而且可根本上提高绝大数人口的收入,极大地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原来多数也是农业大县,它们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从产业层面看主要也是工业作的贡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是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占的比例只有11.8,三产占比例为32.9,二产占的比例最高达55.3,最高的县(市)达77.7。湖南县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别在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高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醴陵市、耒阳市,就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相反,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低的桂东县、古丈县,就是因为工业产值占的比重很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和该县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县域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决定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由此可见,农业大县完全有必要大力发展工业。
问题首先在于农业大县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首先,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原材料资源,各种农、林、牧、副、渔产品非常丰富。大米、油料、棉花、大豆、蔬菜、木材、水产品、猪、牛、羊、马、鸡、鸭、鹅、蛋等,都是大力发展工业的宝贵的原材料。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的电力、煤炭、淡水等资源现在多数县市也都有一定基础。
其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个农业大县一般有二三十万、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可以转为工业的劳动力达50左右。且这些劳动力价格低廉,一般一个从事工业的农业劳动力月工资才500-800元,每小时工资3.3元左右。
再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必要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总的说不算宽裕,但农村与城市比,农村发展工业用地还是有的,农业大县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丘陵、荒山荒坡,大力发展工业。
第四,农业大县有一定大力发展工业的技术资源。这些县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比较发达。一个县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在沿海的务工人员,他们中有一部份有一技之长,回乡后可以充当企业骨干力量。同时,加强各类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管理与技术人材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第五,农业大县中有小部分人员己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了原始积累,各个县市均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每个县市大约有上亿元的工业存量资产,有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的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本。国家也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对农村贷款额度,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资金问题。
但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关健在选准发展工业的路子。农业大县的优势必竞在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完全离开这一实际情况去发展工业,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也会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农业大县的实际,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创新经济发展思路:找到二者客观存在的结合部,这一结合部就是大力发展与农相关产业的工业,如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大力发展这些产品的浅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多次加工,如玉米深加工、大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等等;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生资、农药、农机、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农相关的生物制药、中草药业、保健品业、家电业、房产业、建材业、煮饪业等。
农业大县在把发展工业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第 三产业。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必须走专业化协作之路,在各个县市按产品进行分工协作,同一产品有许多县市同时生产又规模都不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品种在县市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业大县大力发展与农相关工业有几个着力点:
一是增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意识,以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工业型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或“加工强县”的发展战略。消除一切不利于工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与农相关工业的创业活动。
二是从各县市的优势与特色出发,确定几个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不同的县市有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化的基本点就在发挥各个县市的优势,放大各个县市的特色,这样的专业化就是有根基、有活力、有市场、有前途的专业化。切不可不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特色,盲目搞专业化,这样的专业化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专业化,是万万不可搞的。
三是举全县之力培育特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这样的企业大量收购和消化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销售给国内外市场,实现农产品的高价值。有条件的县市也可以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组建农、工、商,产、供、销联合公司。
四是为与农相关工业发展开创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农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链,培育规模经济。
五是增强农村工业化的后续力。工业化必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对策研究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农业经济是否发展将直接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并在重视农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法规以扶持农业发展。例如,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在法律上进行保护等等。但是为了确保农业经济的持久性的发展下去,我们需要着重把握农业发展的现状,以保证农业经济在我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发展目标
1、农业发展的战略提出背景。为了贯彻中央对于大力扶持农业政策的决心,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以及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生态环境,近来来,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滥用,很多企业为建设厂房为借口从而大量占用耕地,这些行为严重导致土地面积的减少。并且还有大量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料,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这些问题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2、农业经济的战略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其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体制,共同实现多种经济体系的共同的发展的模式,但是最终的归宿仍然是要发展农业经济
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我国现阶段的所呈现的土地资源较少,而且单位产量较低。因为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近年来人们大量的屯田,造成了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沙漠化现象逐年加重,城市不断侵占地方土地,而且在一些地方不断进行厂房建设,对场地造成了缩减。这些类似的措施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影响,也别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滞后。
2、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水平发展较为落后,试用的范围较小。因为从总体上说,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制种技术没有得到普遍的普及。这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许多差距。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种植是以农场种植。恰恰相反,我国则是以集体种植为主。这就导致了,我们大量需要人力。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地方种植技术较为落后,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生产水平较为落后。
三、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必须首先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产业化进程。以此来拉动我国经济。因为农业的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向着城乡二元化进程过度,加快产业经济改革的步伐,以此来带动我国的农业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他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不断加强土地保护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使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以保证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农药等化学物质,降低化肥的使用,以保证保护土壤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在部分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减轻生态环境间与农业发展存在的矛盾。
3、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尽量减少城乡差距。因为发展的战略是农民的经济水平上升的标志。现阶段产业升级加快,其结构是否合理也同样决定着农民的收益。现阶段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总数量上的比例越来越大,社会是否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收入是否能提高。那么家少城乡间的差距,便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积极宣传先进思想,转变农民旧思想。在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人口数量也较多。这就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不多,特别是近年来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大,而且少数农民没有意识到这种破坏实际上就是到与自然不能共同发展。这就提醒当地政府需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以及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实现真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未来的时间内,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2、不间断的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当地科技人员合作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那么首先就应该以当地的地域优势为创新点。综合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提高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适时的可以根据有关部门的具体检测对于土地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以便了解农业区植物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减少污染,以此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3、加大对农业结构链条的投资力度。适当的鼓励区域更具地方的环境特点,发展自身较为合适的农业植物,也就是不间断的发展自主品牌的副业,形成优化产业链条,不断衍生农业生产的宽度约幅度,不间断的根据市场要求挑新战略。同时应形成自主品牌的优势,形成竞争力,转变思维,加强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实现现阶段的由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漫步的过程。不间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培养自身的优势产业,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切身利益。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卫.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5(12):336.
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机制选择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3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3农业合作组织与农民
篇6
关键词:WTO;河南农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8-03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关乎民富国安。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市场转型和结构提升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加入WTO改变了原有条件下矛盾演变的自然进程,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面对这个问题的压力,尤为突出。
一、加入WTO对河南农业影响分析:现实的冲击,发展的机遇
中国的农业同银行、保险、汽车等其它受保护的垄断行业一样,过去开放力度小,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粮棉收购和农资供给的长期国营垄断,没有享受必要的市场化“预备期”,加入WTO农业必然是受冲击较大的领域。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加入WTO必然对中国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带来冲击,同时也给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带来机遇。河南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特征、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反映这种结构特征和资源条件的小规模粮食生产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河南农业所承受入世冲击是深重的。
(一)现实:入世的严峻冲击
1.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为基础的河南农业缺乏优势。不同省区的农业经济,由于自然条件、要素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市场距离等方面因素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加入WTO对各省区农业的影响,必然不同。这种影响的差异成因在于农业的比较优势不同。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会更多地享受到有利的出口扩张效应,而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则遭受更大的农产品进口的冲击效应。由于河南的土地资源稀缺,缺乏粮食生产的优势,从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劣势更为明显。
小农特征的农业结构,不能发挥河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难于如同东部省区获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张的利益。同时,大宗农产品生产又不具东北省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入世后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进口,必然给河南农业带来很大冲击,承受较大的调整压力和成本,因为河南的小规模粮食生产格局,具有较强的刚性。
2.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会更为突出。处于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起步阶段的河南农业,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除承受全国层面的影响和冲击外,还有来自另外两方面的压力。其一,在河南农业的外部,本已存在的农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会在入世对全国农业不均衡的影响下扩大。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河南农村社会经济矛盾更显突出;其二,在河南农业内部,农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优化和提高速度,难及入世所推动的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要。这样,使河南的“三农”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使河南农民收入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河南农民收入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不仅在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且河南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对全国来讲,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是,对河南农民而言,对收入的影响却是普遍而显著的。其原因是:(1)河南是农业生产大省,2000年小麦、棉花和油料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9%、15.9%和13.3%,列居全国的1、2、1位。这样河南农民在损失总量中所占份额最大。(2)河南农村人口最多,而且农村非农产业又不发达,在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比重及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围各省,就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就业率低。
其次,使河南农民就业愈加困难。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剩余和城市化明显迟滞,再加农产品进口对河南农业的冲击,将使农村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因为在单位大宗农产品中,河南的劳动投入是较高的。
再次,使农户经营功能缺陷问题更为突出。农户的经营功能缺陷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伴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迈过“数量关”后,面临的则是“质量关”。在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农户的要求不仅仅是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更多的是经营管理、先进技术、资本投入等。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等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把农户从一个基本的生产单位,转变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二)未来:农业发展的逢时机遇
1.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土地瓶劲对河南农业发展的约束。加入WTO,促进中国农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交换和竞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贸易,实现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2.吸引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农产品短缺的求量阶段,发展到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求质阶段,农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的投入。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和资金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根据比较优势,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引进、消化和利用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尤其是能够有效利用丰裕的劳动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3.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随着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为河南农业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从短期来看,入世给河南农业带来冲击,不及东部省份所获出口扩张之利,多有西部地区所受进口冲击之弊。但从长期来讲,入世对河南农业之利,是发展机遇。关键是能否乘机求变,弃劣从优,变弱为强。把潜在的未来的利益尽快变成现实的效益。所以说入世为河南农业加速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和环境。
二、河南农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
提高河南农业竞争力的途径,是科技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竞争力的提高。科技是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定因素;结构调整是在入世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实现途径,而农民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农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因素。所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是加入WTO条件下,河南农业发展战略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1.科技进步
(1)科技进步是推动河南农业跨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必行之策。当解决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之后,农业步入发展新阶段,由“数量农业”转变为“质量农业”,由“产量农业”转变为“效益农业”,又恰逢入世,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可谓一步两坎。当前的转变和跨越靠科技支撑,未来的发展将更多依赖科技,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应对入世之策,又是农业步入新阶段的发展之道。
(2)科技进步是提高河南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大省,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方式,是难以达到目标的。河南的人地关系现状,决定了必须跳出小农业圈子,走大农业道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以稀缺的土地支撑众多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资源支持力取决于农业的科技含量,取决于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软要素”对土地“硬要素”的支撑力度。另外,以丰裕的劳动力替代稀缺的土地,实现要素之间的替代,也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形式支持,如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3)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必举之措。国内市场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和国外农产品的输入,使地处中部的产粮大省,面临最为沉重的外部压力;全省大类农产品同构的现状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存在较大布局问题的现实,使河南农业面临“外患内忧”。这都需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应对和解决,而结构调整都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来完成。依靠科技,优化区域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种植和养殖结构、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品的质量;依靠科技,改善生产、加工、储运、保鲜、检测等环节的手段。所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实施和效果,都需要的科技的支撑和保证。
2.结构调整
(1)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结构调整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途径。结构调整是结构优化的过程,是推动农业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改善生产者、产品与资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构调整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重要途径。纵观河南农业发展进程,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的互生互动的过程。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基础,结构调整将发展推向新的进程。二者之间有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2)现实环境和条件决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出路。首先是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的市场环境变化,要求改变省长抓“粮袋子”,市长抓“菜蓝子”的农业发展思路;其次是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变化,可以利用国外资源更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为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开拓更大空间,突破短缺经济时代的“小而全”,在合理的区域结构中形成“大而专”,使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再次是由“卖方农业”转变成为“买方农业”、粮油“食物农业”和棉麻烟“原料农业”扩展到保健农业和观赏农业,这些农业发展基础和功能的变化,要求扩大药材、花卉作物等的种植面积;最后是深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粮棉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从而突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科技是保证,资源是基础,农民是主体。
3.农民合作组织
(1)农民组织问题的现实性。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农业竞争,都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这是农业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所需要的。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这种矛盾还会随着入世后农业日益国际化及国内统一农产品市场的形成而锐化。矛盾的根源在于农民的“弱小”,即社会经济地位弱,经济规模小。矛盾的表现是农户很难发育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二,近年来所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不具有普适性。原因是它的根是龙头企业,农民在这样的组织中,是次要的和被动的。农民与龙头企业或公司有着纵向的单线联系,缺乏农户间的横向合作关系,而且这种纵向联系的垂直协作,内部交易成本过高。再则,龙头企业的举办及其辐射面、带动力都不取决于农民。所以,普遍地能为农民所及的组织形式,应该是根植于农民,并形成垂直协作的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在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垂直协作,最大的障碍是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个难题,在一般的“公司加农户”形式中普遍存在。然而,合作社对社员的盈利返还机制,消除了交易品的质量验证、价值确认问题。当农户所有的合作社充当公司角色时,问题就十分简单了:不论合作社收购农户产品采用什么价格,盈利按业务量摊还的机制,使农户最终所得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对于整体农户而言,利益在组织内部没有流失。所以,一些合作社甚至在收购时不定价,而在销售后扣除费用,直接将余款打入农户账户中。当然,对于每一个农户而言,是没有“大锅饭”可吃的:合作社严格检查每个农户所交售的产品并作出标记,进行标准化分等定级,按质论价,区别对待。不仅如此,合作社因与社员之间“风雨共舟”式的关系,而给出的初级农产品的真实价格信息,还能够作为整个社会交易的参照。使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没有自行加工销售的合作社,也能够为自己的初级农产品获得大体相当的收益,使整个农民集团增强与产前、产后集团的谈判能力。这样,不仅合作社系统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巩固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协作链条,使一个社会不断降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造福于全体国民。达到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和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之目标。
合作社不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大锅饭”,而是在入世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行之策。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构河南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入世条件下应对市场竞争,推动河南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程漱兰.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讲稿,2000.
Impact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on Agriculture in Henan and the Cure
GUAN Fu-xin(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ill exer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us conflicts will be intensified. The disadvantage lies in the small scale of food production.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develop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and undertak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peasant cooperation".
Key words:WTO; agriculture in Henan; impact; countermeasures(责任编辑、责任校对:育川)
篇7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3103
1引言
《“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绿色农业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不少专家开始探索研究绿色农业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王艳秀、周旗等认为,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绿色农业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严立冬等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色农业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刘连馥等在综合国内绿色农业概念提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农业是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实质上是一场农业创新、农业技术革命,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模式。概括国内学者关于绿色农业特征研究,绿色农业主要有6个鲜明的特征: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和高效化。
2.2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研究认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有:生态经济理论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中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业生态学中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协调共生理论,创新理论中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等。
3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压力逐渐增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识。综观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1986~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包建中在1986年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部分农业学者也开始对绿色农业的内涵及实践应用开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2)第二阶段是持续关注阶段(1992~2002年)。1992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发展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即农业发展要高产、优质、高效。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逐步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开始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3)第三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今)。2003年,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 “绿色农业”的概念。2005年,卢良恕等6位专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的报告。回良玉副总理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并充分肯定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2006年起,部分省份先后建立了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的科研专项研究相继启动。2013年,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上,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建议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发展逐渐变成当前发展的共识,被广泛认同和支持,各地也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发展绿色农业。
4实践中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分析――以四川江安县为例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川宜宾市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改革,探索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江安县坚持绿色发展,围绕“走产村相融道路,创绿色农业典范,建幸福美丽新村”思路,推进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五化”引领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4.1管理模式标准化
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先后引进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和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分别从事现代种、养殖业发展,建成特色种植基地2000余亩,存栏种猪5000余头、年产仔猪10万头的大型养殖场及家庭代养场。已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过程管控;并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供港蔬菜实现企业自查、政府抽查、香港检查3个达标。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流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4.2生产设施现代化
示范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应产业化运作的“田、路、水、电、管”五网配套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道路13.8 km,排渠4.6 km,种养循环管网12 km,喷灌头10万个,配套农产品产业服务中心和生猪养殖智能化的流水线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蔬菜基地实施土地整理后,大力推广育苗、播种全机械化生产,实现喷灌设施全覆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3产业分工专业化
示范区依托两家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服务、保险兜底、政府扶持”六方合作机制,将企业、农户、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县财政部门引入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分工,形成农业生产车间集群,实现专业化发展。针对部分有资金、有意愿经营种植蔬菜、生猪养殖的农户,以“公司+家庭农场”为纽带,按“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带动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供港蔬菜、生猪产业化这两个项目,直接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带动江安600户以上的农户致富,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助农户均增收上万元。
4.4资源利用循环化
示范片两家企业“牵手”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和废水,经过分级沉砂、分级粪池收集处理和厌氧发酵,沼液就富含溶解氮、磷、钾和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成为了生态种植业难得的有机肥料。沼液经提灌站输送至高位沼液池,通过铺设灌溉管网进入麻衣蔬菜基地用于蔬菜种植,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同时,养殖场厌氧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沼气,还可以用于发电,为示范园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促进“生猪产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循环互动。
4.5产品销售国际化
在示范区建立的供港蔬菜基地已具备直接出口农产品资格。每批次蔬菜先经过机械车间分拣,对蔬菜品质进行分级、装箱冷链物流运输至深港检测点,抽样合格直接进入香港蔬菜协会指定仓库,并在香港、广东市场形成“错峰销售”。同时,还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了蔬菜直供韩国、新加坡市场,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积极加强与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并与欧盟签署意向合作协议,着力推动加工猪肉出口外销,逐步实现生猪产业国际化发展。
5思考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四川乃至全国,绿色农业已在一些地方实施并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绿色农业起步晚,发展中还面临绿色农业品牌少、基层设施建设不足、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为了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5.1挖掘自身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要根据各县域经济条件和地理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山区为主的区县,建议以发展经济林业(包括茶叶、果木等)和畜牧业为主,选择发展当地的优势主导农副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以进一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以浅丘或平坝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优势,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包括瓜果、蔬菜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以浅丘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立体种植的优势,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整个区域内农旅经济发展。
5.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绿色农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扶持力度,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创新绿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教学、生产、研究、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完善相关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与服务条件。另外,要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既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开展农业、农村、农民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也要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
5.3培育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大的情况下,要以地方主导产业为支撑,全面成片推进,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进而走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在全面成片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休闲观光功能的布局,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功能,以各类乡村文化节为契机,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积极创新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5.4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建议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区域绿色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打造、基地扩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扶持。
5.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益
积极推动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并以专业社为主要成员,联合科技、供销、农村合作银行等部门组建联合社,构建“多位一体”的办事平台,完善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的物流体系建设,改造一批绿色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积极引导多种经济组织与专业大户参与绿色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加快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业信息互通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库,加大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对绿色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快产销对接。重点搞好绿色农特产品、食品展销和对接活动,提高当地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6绿色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能力和素质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职业培训,充分l挥农业中专、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着力先进适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绿色种养殖。要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绿色农业产业化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157~159.
[4]严立冬,屈志光等.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
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策略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之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在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在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的总结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发展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农业的特征,之后提出了几点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1生态农业园的特点
1.1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开发性,亦有其局限性
想要保障生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就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改进,从而更好的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则较为落后,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对我国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开发和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资源开发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提升经济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模式
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农业资源开发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是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生态农业正是将这种模式进行发扬,加强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利用,结合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农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和发育,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因此,想要实现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对农业产业生产使用的设备以及工具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能够更好的使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并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生态农业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1.3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有机性
生态农业发展强调了多种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有效的协调实现各方面因素的高效配合,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行。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农业资源与生产技术的有效结合,以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推动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还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得到保障。
2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贯彻落实,还能够推动我国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农业产业而言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是在借鉴国外成功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的一套包含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发展理论的农业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开发使用的效率,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生态农业有效的杜绝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肆意浪费的现象,使得农业资源实现了可再生化,加强了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效率方面也实现了巨大的提升,保障了农业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普及能够提升农业生产劳动的有效性,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生态农业还极大的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了生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了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
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3.1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更加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这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生态农业还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阶段,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渐渐凸现出来,面对农业产业发展停滞的情况,生态农业的出现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针对农业生产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生态农业实现了先进技术的的引进和使用,通过国外发展经验的有效参考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农业经济体系,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针对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农业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效的落实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针对现阶段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生态农业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态农业的适应性更强,可以满足市场对农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生态农业可以与当地的特色产业实现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推动了农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发展。这样就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3.2生态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生态农业强调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致力于构建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体系。生态农业的在生产技术的运用方面,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技术的有效融合,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构建了一套生态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3.3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以及规划
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环境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采用合理的措施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①在发展思路方面,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善,切实的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②在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在整体发展上要采取稳定推进的方式,针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③为了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趋势,可以根据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篇9
1.1发展特点及历程
“休闲农业”最早于1989年在中国台湾学术会议上提出,但其自传入中国大陆后,由于专家和各界人士众说纷纭,至今也未形成一个统一认识。在我国内地,休闲农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开办的“荔枝节”为我国内地休闲农业首开先河,其他省市随之兴办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4]。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①具有独特的发展格局。起步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再向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也是由近郊区向中、远郊区发展。②依托从城市转向景区。起初是出于自身考虑发展,如今已向景区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③形式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功能发展。过去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形式单一,如今已赋予它新的内容,并且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为一体。④从自发地发展走向规范化发展。过去的自发发展管理不规范,如今已对休闲农业予以定期评估,分为一、二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点)。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效互动。休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密切结合[5]。总体而言,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改革开放前期,一些农村依靠区位优势,利用靠近城市和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展农业观光,举行农业节庆活动。②初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光、旅游、休闲有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和农户们利用区位优势,根据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环境和饱含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兴办各类观光农业园。③初具规模阶段(2000年至今)。主要是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相融合,使休闲农业在功能上得到升级,加上各级政府的支持,体现出了综合农业的特点[6]。
1.2面临的问题
休闲农业虽然在我国发展迅猛,已经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但是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它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①产品的季节性特别明显而且休闲农业项目雷同现象严重。观光休闲农业并没有克服季节影响,存在着明显淡旺季之分,旺季人来人往,淡季门庭冷落,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休闲农业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的占全国乡村旅游的60%左右,普遍存在形式单一,项目雷同,粗放经营,布局分布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如福建,大部分农业观光园都用网上“开心农场”经营方式运行,没有特色[7]。②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宏观管理,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指导力度不足。大部分地区都未制定休闲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机构,只是粗放式管理,并不具备持续发展条件,导致很多地方的休闲农业项目服务设施不健全、卫生不合格、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其经营者大多是农民,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没有专业系统培训,服务意识和技能差。同时,政府也缺乏解决休闲农业用地需要和土地控制关系问题的政策,资金补助力度不够,缺少对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③不合理开发导致原有生态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很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很多农民开发新产品时忽略了地方特有文化内涵和价值[8]。④缺少专门性的休闲农业法律。目前,涉及休闲农业方面的法规只有旅游类的,对休闲农业只能打“球”,而没有专门针对休闲农业的法律法规[9]。
2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是中国最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1990年台湾“农委会”为了寻找新的农业发展出路,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各个方面支持了休闲农业的发展[10]。休闲农业在台湾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①萌芽阶段(1971~1989年)。最早在台湾苗栗大湖、彰化田尾等地出现观光果园花市,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又可以品尝和购买农产品,农民也获得很大收益,由此证明观光农业大有可为。②成长阶段(1989~1994年)。1989年台湾“农委会”在台湾大学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规模扩大,形式多样化。③拓展阶段(1994~2000年)。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休闲农业出现法律规章和现实脱离、部分经营者经营方向偏离的现象。为了及时步入正轨,台湾“农委会”于1996年12月修正《休闲农业办法》,公布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④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台北将休闲农业发展定位在“国际观光水准”,使其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追求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这4个阶段的发展历时30多年,一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台湾农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主要是因为它所具备的特点:①政府主导,积极推动。在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直在进行策动、规划、辅导、组织和协调等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农业收益颇低时,政府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休闲农业才得以立足。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台湾休闲农业将资源多元化、地域差异性和社会需求复杂性相结合,同时突出主题,使经营具有自身特色。项目形式多样化,有休闲农场、农业公园、观光公园、教育农园等,符合游客的多样化需求。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特色,森林资源丰富的则走生态旅游路线,水资源丰富的则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区,各地形成不同休闲农业主题。④创新经营,持续发展。以特色创新、多元经营、服务周到为经营特色,产品设计别具一格,将奇观、风景、氛围、主题融为一体,同时经营范围不断扩张,实现持续发展。⑤建立中介,加强服务。台湾农民独树一帜,自主成立了台湾农业发展协会,作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11]。台湾的成功发展无疑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楷模,它的发展独具特色,个性鲜明,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值得借鉴和学习。
3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首先发源于欧洲的意大利。Nobel(1967)通过研究法国农村旅游业,证明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12]。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取得迅猛发展,大致经历萌芽(19世纪初)、发展(20世纪中后期)、成熟(20世纪80年代后)阶段[13]。但是不同国家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渠道,在德、法、荷兰等国,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俗观光村。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专门研究乡村旅游,表明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西班牙参与乡村旅游的多为25~45岁购买力和文化水平高的群体,这些乡村活动包括运动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活动。1962年后,美国休闲农业主要以度假农庄和观光牧场为主,而且成年人参与乡村旅游的比例很高。2000年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3年中,近2/3的人参与过休闲农业,90%以休闲为目的,可见,休闲农业在美国的普遍率之高[14]。在亚洲,日本自1992年起,由农林水产省积极推行绿色旅游理念,绿色旅游包括农林水产业庆祝活动,市民进行的插秧、割稻、挤奶等体验活动和学生在假期进行的农林业实习等活动。日本典型休闲农业包括:体验式农业生产与观赏性农业生产两种;将小块土地租给市民作为休闲农业特区,可进行风筝节、插秧比赛等活动。三是农民根据当地习俗和自然资源,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的家庭农庄[15]。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只是模式和项目大多相似,但也给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4对策与建议
4.1“点-线-面”式经营模式
鉴于我国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仍处于初具规模阶段,而且各地独自经营,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发展进度也不一样。有些地区休闲农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发展不同步,因此提出“点-线-面”式经营模式。①“点”。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环境因素和人文条件各自发展,使自己的产业独具特色,在竞争中加强竞争优势,使自身条件成为软实力,具备一定品牌效应。②“线”。实现相邻地区的合作,在产品上和项目上加强协作,在各个节日推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和项目,吸引游客。③“面”。将全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突出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特色,使我国的休闲农业形成优势并走向世界,打开全球市场。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共同富裕无疑是有利的,可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同时由于规模的扩大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可解决技术壁垒,农民对于当地文化相当了解,稍微培训即可参加休闲旅游。
4.2对策与建议
4.2.1克服季节障碍,推出特色产品,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内容。在不同季节推出不同产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如有些地区冬季可看雪,春季可踏青,夏季可赏荷,秋季可看菊,让各个季节的旅游都不会“冷”,在各个季节保持均衡。就像台湾一样,在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符合自己特色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需要更加丰富的供给。各地可以将原有的观光发展成为游客实际参与的活动,按照日本的发展模式,游客自己采摘蔬果,这样也可调动游客积极性。可在休闲农村设立婚纱摄影,学生也可去写生和进行林业实习。休闲农业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改变自身模式,积极创新,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
4.2.2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提高休闲农业经营水。美国休闲农业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也可将休闲农业的管理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范围,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休闲农业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此外,加大政策优惠,在休闲农业企业融资方面提供优惠,也可吸引社会积极投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16]。学校可设立观光农业专业,专门培养休闲农业专业人才,帮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加强实践能力。各省也可设立休闲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性,使休闲农业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7]。总之,要把从事休闲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员组织起来,制定相关标准,让休闲农业做到诚信经营、创新经营,使其发挥品牌效应。
4.2.3采用循环经济的生产及服务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在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结合实践,可采用生态型种养方式,如稻田牧鸭、桑基鱼塘等,在有效利用废弃物的同时美化环境,同时应该设立有机垃圾回收机构,用于发酵工艺[18]。借鉴日本经验,坚持绿色旅游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特色,而不是人为改变。在创收益的同时,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
4.2.4完善休闲农业的法律法规条例,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目前只有旅游业相关法规,而没有专门针对休闲农业的法规,因此需要制定专门法规来规范和管理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从旅游业中分离出来。但是休闲农业是基于传统农业的,因此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可将农业和旅游法规相结合[19]。只有有了明确约束,让经营者无孔可钻,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篇10
日本国土面积十分狭小,仅仅相当于我国的1/25,并且日本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土壤贫瘠,资源比较匮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雪上加霜,国内粮食严重不足,因此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内基本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1953年4月1日,由日本政府全额出资设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其经营目标是依据国家政策向经营农林渔业的个人和法人贷放期限长、利率低的资金,以促进日本农林渔业的发展。日本农林渔业公库设总店1个,支店22个,员工924人,资本金3116亿日元。2004年3月末(财政年度)贷款余额32669亿日元,贷款构成主要是农业贷款、林业贷款,其中农业贷款16869亿日元,占比51.6%。
(一)纵观日本农林渔业公库的发展史,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战后恢复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极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中,国民处于饥饿的边缘。公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粮食增产,信贷基金主要投向农地改造、开拓耕地、改进灌溉设施,用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收入增长很快,农业与工商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缩小工农业收入差距和适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畜牧业和果业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并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不断增加的果树、畜产、蔬菜等经营实施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1975年到1990年的生产过剩期。由于农业基本法的切实落实,大大促进了大米、畜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大米的产量开始出现过剩的倾向。因此,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加工、流通领域。在水产业方面,农林公库又创设了支援水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资金项目。
第四阶段为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本国农产品直接与海外竞争的情形。因此,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能与海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的农业,成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周末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日本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设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这种资金制度规定,只要经市、町、村认定是新一代的农业生产者,公库除提供设施资金贷款外,还可以同时向其贷放当地低利息的长期流动资金。
(二)公库资金的筹集与应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管部门——大藏省专门设立一个融资管理机构“邮政投资特别会计窗口”,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贷放到每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库的贷款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农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60.3%;林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24.7%;渔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10.1%。贷款资金的特征是长期、低息,平均贷款年限为20年,最长可达55年,平均贷款利率为3.89%,其中1998年度为1.77%。在贷款期限内,贷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贷款户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公库可获得“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的补偿。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多种的政策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若干农业比重大的省、自治区设摆出机构(分行和办事处)和县级营业机构,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拨资本金较少,仅为lO亿元,其余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划转的资产和财政退税转增的资本金。资金不足,然而其来源除资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业存款外,主要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与所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2、从1998年开始,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出,其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收购银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粮棉市场全面开放,农业发展银行在2003年、2004年粮棉油贷款分别为6809.77亿元和7104.26亿元,占当年农发行贷款总额的99%。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导致其难以扩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其他涉农产业如农产品科技研发、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政策性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经营困难重重
- 上一篇:各地的传统文化
- 下一篇: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