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属性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的属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交媒体的属性

篇1

视觉艺术的每节课都具有可视的形象,离不开视觉印象和观察。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找大量的教辅资料;在课堂上,通过电脑的复制功能,让学生欣赏到好的图片;在实地考察的时候,用摄像机和照相机实地搜集资料。再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以及解说词等,在电脑里做成课件长期存放,随时方便提取。这样做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使教师讲课的内容得到丰富,具有很明显的教学效果。目前的科学技术中,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光学、电为一体,对整个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促进的作用,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传授知识,全面收集、保存资料等互相交流的优势。艺术设计教学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使艺术的形象性、可塑性以及直观性得到极大的体现。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起来,在学生的思维方面发掘其创造性的潜能,在学生兴趣和成就感方面起到培养的作用,在教授传统绘画技法上,使教学转向全方位的开发,对潜意识的创造开发具有独特的作用。

2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起到激发的积极作用

2.1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降低教学的难度

当今社会中,倡导的是一种教与被教配合式对话式关系的生态式教育。在教学中顺理成章,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吸收生态学的原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美术设计中,多媒体呈现的是视觉上的传达,在用户界面上,通过多媒体使作品达到信息的呈现和传达。在知识结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上,师生之间会存在许多差异,传统的教师授课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板书+教学。教师在这种模式下,不能充分自由地发挥技巧,时间久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的授课也变得枯燥乏味,心中会感觉到茫然失措。教师根据自己授课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有利的视觉设计知识,抛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放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变成现代化的授课模式,也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自动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2.2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今天,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原有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已经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和改变,尤其是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培养视觉设计教学的目的,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高校视觉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注重加强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增加实践教学的渐进性和连续性,以及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等。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培养专业技能的需要,根据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要在变化中实现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要由审美来促进。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自己的知识也存在老化的现象,学生的发展总是受到灌输式教育的很大影响。因此,要倡导多元的文化知识,改变以往的习俗,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能有所发展和创造,才会获得新的知识。生动形象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堂课上,作为一名视觉艺术设计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且进行详细的讲解。如教学设计标志课程时,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运用掌握的课件制作技术,自己设计具有活泼感的Logo,以动画播放的形式,在讲解的内容中融合范例,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看动画短片的轻松感觉中完成这节课的内容学习。

3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视觉艺术设计中凝聚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对于某个固定搭配和秩序的关系,在具体的设计中是难以确认的。因此,教师要是拘泥于平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目前在社会实际设计中,视觉艺术设计已经无法逆转对外设计的服务,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完成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前,在实践的时候,学生必须根据基础的造型进行视觉艺术设计。这样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好的创意。而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的运用使电脑绘画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进行多次有技巧的修改,直到视觉艺术设计作业有创意。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的方法,探讨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扩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寻找广泛的创意元素,让视觉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独特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总结

篇2

【关键词】 硅胶假体;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手术;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5.03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erative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by silica gel prosthesis and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in cosmetic plastic nasal-bridge augme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receiving cosmetic plastic nasal-bridge augme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for nasal-bridge augment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lica gel prosthesis for nasal-bridge augmenta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atisfaction degree in straight nasal tip, nasal shape and total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213, 0.213, 0.213, P>0.05). There was 1 case with postoperative irrit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5%. There were 4 cases with prostheses migration and 2 cases with infe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5.0%.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χ2=3.914, P

【Key words】 Silica gel prosthesis;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Nasal-bridge augmentation; Curative effect

S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整形外科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个体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 鼻整形在现代整形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热门, 传统隆鼻术通过自体骨骼作为隆鼻移植材料, 隆鼻效果良好, 医源性创伤较大[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隆鼻技术不断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探讨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植入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行美容整形隆鼻术的患者 80 例。排除鼻部及附近部位有炎症、感染或注射过永久性填充剂的患者以及凝血机制异常、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16例, 女24例, 年龄18~44岁, 平均年龄(26.55±6.8)岁, 其中16例为鼻尖低垂鼻, 16例为鼻根低平鼻, 8例为鞍鼻。对照组男17例, 女23例, 年龄18~48岁, 平均年龄(27.65±7.6)岁, 其中17例为鼻尖低垂鼻, 15例为鼻根低平鼻, 8例为鞍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观察组患者行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标记鼻部注射部位, 常规消毒面部, 垂直方向进入真皮层, 将针孔向上倾斜45°, 进行回抽排除是否刺入血管, 按压注射部分两侧避免透明质酸进入其他部位[4], 术中直接观察患者鼻子外形的改变, 让鼻子定型, 注射完毕完后按摩, 注射部位冰敷15 min。

1. 2. 2 对照组患者行硅胶假体隆鼻。选取右侧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为切口, 用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1:20万)局部浸润麻醉;弧形切开、分离鼻背筋膜下腔隙, 以假体能顺利置入并固定良好为佳[5];置入假体, 用6个0号尼龙线进行缝合切口。术后48 h冰敷, 术后7 d拆线。

1. 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 1 年的随访, 参照相关文献调查两组患者术后鼻尖俏挺满意度、鼻外形美观满意度及总满意度[6, 7]。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鼻尖俏挺满意度、鼻外形美观满意度及总满意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0.213、0.213,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过敏患者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 对照组术后发生假体移位患者4例, 感染患者2例,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5.0%,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 组(χ2=3.914, P

3 讨论

隆鼻主要为对鼻子外观进行重建和调整, 是鼻部整形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隆鼻手术对先天性缺陷进行鼻部整形, 医用硅胶的化学性质稳定, 具有耐高低温、不易变形、耐腐蚀性等特性, 不会与人体组织相容, 使用期限较长[8-10]。然而硅胶假体隆鼻的风险较大,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硅胶表面带有静电, 易吸附尘屑及纤毛, 造成伤口感染;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出现鼻部轮廓不自然以及假体外露等缺陷;硅胶假体的形状、大小和修整必须尽量切合可供填充的空间;假体过大过长容易导鼻部肿胀、鼻尖皮肤发炎、皮下张力过大等后果; 过小则容易导致鼻部塌陷, 假体移位、起不到支撑鼻背的作用[11-14]。

透明质酸作为新型的整形隆鼻材料, 主要有以下优点:①透明质酸经注射进入皮肤, 手术时间短, 创口小, 不会造成瘢痕[15];②进入人体后引起注射处皮肤膨胀, 效果比较迅速, 可调整鼻形;③不会出现鼻形塌陷、变形的状况;④人体中本就含有透明质酸, 不存在过敏现象;⑤透明质酸可被玻尿酸酶分解, 隆鼻效果不满意, 可经由注射玻尿酸酶恢复原本鼻形。但透明质酸注射后1年左右隆鼻效果会逐渐消失, 可进行第2次手术完善鼻形[16, 17]。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鼻尖俏挺满意度、鼻外形美观满意度及总满意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0.213、0.213, 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过敏患者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 对照组术后发生假体移位患者4例, 感染患者2例,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5.0%, 观察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14, P

总之,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创伤小, 安全性好, 效果理想, 可作为假体隆鼻的有效选择,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梅 . 浅谈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降低 隆鼻术并发症的有效性. 中国医疗美容, 2014, 4(6):12.

[2] 罗D, 徐维东 . 鼻尖整形的临床研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2, 20(12):33.

[3] 周信荣, 孙波, 李川, 等. 自体耳软骨游离移植在隆鼻术鼻尖成形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10):89.

[4] 段雪敬, 刘越, 杨明勇. 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瑞蓝2注射隆鼻的临床体会.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10):20-21.

[5] 赵峰 . 注射透明质酸隆鼻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一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4(4):278.

[6] 董彭涛. 透明质酸注射与硅胶假体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吉林医学, 2015(14):3059.

[7] 荣守祥. 透明|酸注射与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中国医疗美容, 2016, 6(5):1-3.

[8] 郭林林 . 整形美容隆鼻手术修复先天性鼻畸形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0):311-312.

[9] 王盛, 范飞, 尤建军, 等.半开放式驼峰鼻整形术. 中国美容医学, 2008, 21(12):417-418.

[10] 单晶, 董亦晗, 陈虹, 等.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并发症59例临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0, 9(3):824-825.

[11] 吴晶琰 . 黄种人鼻整形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3):178-180.

[12] 胡小东, 尤建军, 王盛, 等.驼峰鼻畸形的治疗进展.中国美 容医学, 2012, 21(8):132-133.

[13] 刘淑梅. 浅谈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降低隆鼻术并发症的有效性. 中国医疗美容, 2014(6):12.

[14] 曹伟秀. 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预防隆鼻术并发症.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5):260-261.

[15] 李雄艳, 杨丹, 谢志伟, 等 . 硅胶假体植入隆鼻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中国医疗美容, 2013, 3(4):49-50.

[16] 姜晓丽, 葛春颖, 张晨, 等 . 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 体在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3, 24(12):719-722.

篇3

基因决定前路坎坷

微博对于营销而言,本身更像是一个信息广场,其媒体属性远远大于社交属性,而媒体属性的建立来自于新浪过去操作新闻门户和博客积累的娴熟运作模式。

然而这种媒介的特征,严重影响到了它介入商业化。受众可以接受在传统媒体或是门户网站上看到广告,却很难接受在微博上被广告干扰。微博用户本身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在140个字的狭小空间里,如何将商业信息与人们关注的人的信息之间做出一个自然的融合与平衡,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此,微博依靠广告的商业化很难做大规模,因为能够显示的广告位置和空间有限,既要关注用户体验又要平衡广告商实现广告价值,这是两难的事情。

在个人用户方面,由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不愿意为内容付费,只愿意为服务和具体的产品付费,互联网行业真正建立起的收费模式只有网络游戏和增值服务,例如腾讯的QQ平台上的各种虚拟道具等售卖。微博降低了人们信息分享的成本,导致大量的信息流涌现,人们更加感觉到信息的低价值化,因此建立付费机制就没有真正的支撑力,新浪微博的会员服务就很难得到个人用户青睐。

这个现象也说明,依靠网络媒体与用户建立的关系注定很难紧密,信息不是刚性需求,碎片化信息的聚合最终也很难产生用户付费的模式。这也是微信为什么改版要把自媒体账号折叠的主要原因,微信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社交和服务平台,而不是一个媒体平台。

因此,从新浪微博的自身产品属性上看,商业化不会是坦途,无论是媒体+广告的模式,还是用户付费的模式,微博都面临瓶颈,对其寄予较高的期望不现实。

微博、门户必须协同

讨论“微博商业化”,其实是在讨论新浪这个中国门户模式的开创者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获得新生。

4月1日新浪网正式启用新版首页,是新浪继1998年成立至今15年来的一次重大变革。门户全新页面的改版,核心逻辑是将社交属性嵌入到门户当中,更加强调资讯聚合的个性化。

新浪微博的产生和发展,在另一方面延缓了新浪门户的“衰老”,让新浪依然能够在这个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持独特的江湖地位。这和此前的新浪博客极其相似,新浪博客也并没有商业模式,但却让所有的博客网站最终销声匿迹,同时还让新浪门户依靠博客继续保持了其受众的持续关注度。

因此,新浪真正的基因,永远离不开“媒体”。媒体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依靠的还是免费向用户提供内容,然后依靠二次销售卖给广告主的商业模式。但是,有了微博以后,这一切都需要被重新定义,重新定义并非完全颠覆,而是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融合性解决方案。

这最终指向一个在互联网上的行得通的商业模式的逻辑,影响力的平台,必须与技术和产品以及用户数据结合。将技术转变为产品,转变为真正的用户黏性和流量,才可能变现。以往门户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媒体影响力来建立用户黏性和提升用户价值,从而实现商业转化,但是,今天,黏住用户不再是资讯本身,因为用户有了更多的入口去获得资讯。因此今天对于用户而言,有用性、关联性、自主性成为核心,所以,新浪微博商业化的未来,本质上是新浪门户与微博的协同的商业化,两者唇齿相依,不可割裂。

融合是最优选择

当然,新浪门户与微博的打通,核心是用户行为逻辑。但是,商业逻辑是否能成立,两个不同属性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的商业化,是否能够突破单纯一个属性的产品的商业化而带来叠加价值,这是新浪微博商业化的重点。

支撑这一切的实现,依然是大新浪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新浪正式对外的数字媒体平台战略,核心关键词包括平台覆盖、大数据、个性化营销、社会化营销以及电子商务转化。

平台覆盖,就是将微博的受众,与门户的受众进行打包销售,以实现广告的更大范围的曝光,这是新浪推出的受众覆盖购买的概念,这个思路借鉴的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思路。

大数据,则是社交数据与阿里数据的相互融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用户行为数据结构更完整,从而为品牌带来更精准的营销。

个性化营销则是和内容高度相关,无论是门户的浏览还是微博的内容,新浪可以将用户进行更加细致地切割;社会化营销,则是新浪需要重新定义的市场,也就是说新浪微博今天需要重新在大V后时代,重新利用自身微博的后台技术,让更多品牌的社会化营销效率更高。

电子商务转化,这也和阿里巴巴的介入有关,此前我们看到门户广告尽管有很多效果营销,但是真正实现转化其实是很有挑战的。因此,利用微博的平台,结合人们的兴趣图谱和信息图谱,来向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导流,将天猫和淘宝的广告平台与新浪微博进行协同,可以为那些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传统品牌和线上品牌提供新的营销模式。

篇4

现在,社交网络提供的已不仅是碎片化的个人通讯及内容,开始形成统合的自组织意识以及梳理甄别信息、提供更全面透明资讯和更具介入性救助功能的努力。这是对社会传播体系的重构,也是社会动员体系的新尝试,展现出了国内社交网络灾难响应的新进化。

微博这样具有强烈媒体属性的平台已展现出公共广播化的能力。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地震发生,仅仅25分钟后,新浪 @头条新闻ID即发出第一条播报内容。当日上午11时,@央视新闻ID开始通过微博播报地震伤亡人数。本地媒体也开始现场图片信息,通信抢修队伍开始开进现场,并通过微博呼吁用户把通信资源留给灾区。

除了信息广播功能,微博上互动、反馈的信息同时也成为救援力量介入救助、分配资源的依据。4月20日上午,李连杰的壹基金开始调配资源进入灾区,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也开始通过微博获取灾区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并借此调配各地救援队伍及资源。

在公共信息播报与反馈之外,点对点通信支援也成为社交网络最为核心的贡献。在灾区电话通信受阻之时,微信的通讯仍然畅通。受灾地区的通信运营商也的确很快就建议多使用微信,把“电话通信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角色,成为了灾难应对中又一条信息通路。

相比微博基于媒体属性的高转播性,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它远胜于手机端的精准送达,也避免了传播过程中可能的“信息污染”。

地震当天,腾讯官方就上线了全国首个地震救助微信平台 “芦山地震救助”的公众号。借助原生移动互联网属性,用户可通过手机向其发送地理位置、救助内容、现场照片等,并经由腾讯这一公众号公布求助信息。传统媒体的全面介入也为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和多元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如在芦山地震发生后,央视的微信账号快速滚动播发消息,并首次推出了实时视频直播,央视也将其地震寻亲二维码放上了电视屏幕。

大灾之后,谣言泛起是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在海量信息涌来时,如何尽可能提升碎片传播中的信息的“洁净度”和透明度,成为新的社交网络面临的问题。

“一场灾难发生后的5分钟内,Twitter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它开始帮倒忙。”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国外媒体如此评价社交网络上弥散的谣言和负面情绪。

雅安地震后,谣言也的确蹿起。据新浪微博的统计,截至4月21日晚11时,地震后举报的虚假微博已超过700条。

但人们观察到,相比数年前的玉树地震等灾难事件,谣言的数量和破坏性已大为减少。一方面来自于社交网路发展中,信息来源和透明度增强后,其自清洁的纠错能力增强,同时社交网络平台自身的辟谣机制也在强化。

如新浪微博通过微博小秘书给虚假信息标注“不实信息”的标签。腾讯的“芦山地震救助”官号由于产品特性本身能直接显示用户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且配备了5人编辑团队对寻亲和救助信息进行电话核实,使得所遇虚假信息较少。

社交网络的灾难响应进化还体现在对碎片化传播的信息统合处理。这是其“去混乱化”的努力,表达出对信息有序性和介入救助常态功能性的追求。

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大灾面前,中国互联网巨头暂时抛却恩怨,结成了统一的寻人信息平台。

篇5

日前,谷歌宣布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将与Google+加强整合,此举将帮助用户在YouTube上显示他们在Google+上的资料或页面,以及用户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上信息。

一直以美国硅谷为标杆的国内互联网从业者,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变化。日前,腾讯视频提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视频媒体变革”概念,引来业界的关注。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认为:“腾讯视频未来的投入力度会继续增强,将继续加强同腾讯各个平台之间的联系,顺应社会化趋势,对腾讯视频的社会化属性进行深度挖掘。”

业内认为,尽管网络视频用户增幅明显,但行业发展仍面临着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未来,网络视频如果要打破亏损状态,那么视频网站必须向社交化转身,而这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行业新趋势

视频网站向社交化转身的迹象,早在去年已显现。

掀起这股浪潮的是谷歌旗下的视频网站YouTube。它在日前公布了加强与Google+整合的计划。整合完成之后,YouTube可以让用户将他们的Google+帐号登录到YouTube的视频广播网络。此外,YouTube还可以让用户通过该视频网站,向其他好友传递新视频内容相关的信息……

事实上,视频领域向社交化转身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切实的需求。来自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在2011年年底已达3亿,成为拥有全球最多也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的国家。

让业界更为兴奋的原因在于,国内社交用户平均每天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比其他国家的用户都多――国内用户平均每天花46分钟浏览社交网站,而美国用户为37分钟,而日本用户仅为7分钟。

而网络视频行业则因多重因素的制约下,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视频网站看到了解决之道。在业内看来,社交媒体不但受用户青睐,也同样受到企业的重视。目前,无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抑或网络视频,社交化都已成为大势所趋。

融入社交属性后的视频网站,与传统网络视频相比会有明显优势,它能在保证用户观看视频的同时能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这一小小的改变,却是对视频内容的一种重新认识,在探讨过程增加记忆与思考,有助于对视频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让使视频营销的价值最大化。

变革进行时

现在,敏锐的国内互联网精英在第一时间展开了行动。

目前,土豆网已与新浪微博展开合作;人人网以8000万美元现金全资收购56网;腾讯视频打通QQ和腾讯微博;搜狐视频与MSN中国达成视频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事实上,在视频网站集体向社交网站伸延的过程中,腾讯视频是较早进行变革的。据了解,早在2011年,腾讯视频通过平动,整合腾讯IM、Qzone、朋友网、腾讯微博等社交平台,打造独有的iSEE内容精细化运营模式,上线仅8个月就取得20部热播剧播放量过亿的佳绩,半年来月均覆盖增长率达到行业最快的182%,总有效浏览时长和月度用户覆盖数跃居行业第三,迅速步入业内第一阵营。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认为,融入社交功能是视频网站的自然演变。在他看来,腾讯有着中国最大的IM平台、SNS社区、Qzone、朋友网,以及微博平台,这对腾讯视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用户的互动和社交行为,视频内容能够进行二次和多次传播,实现快速扩散的效果。”刘春宁说,“通过内容精细化运营,营销视频可以在用户关系链之间自由穿插传递、分享、互动,也就意味着能够给广告主提供更多的营销接触点和受众覆盖,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交关系链的圈子效应,能够为品牌找到目标消费群体,实现品牌营销信息在大量曝光的同时,实现精准化定位。”

腾讯的最新财报显示,腾讯IM用户已超过7亿,QQ空间用户也超过5亿,腾讯微博也一跃成为中国用户最多的微博平台,而腾讯网则占据着中国流量最大门户网站的位置。此外,腾讯朋友、QQ音乐等产品都属于业内的领先应用。

对此,腾讯副总裁汤道生说:“在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占据主流的今天,腾讯凭借腾讯微博和QQ空间成为中国唯一的集两者特质于一体的公司。”在他看来,视频是将微博和空间整合在一起的最佳载体。因此,腾讯视频贴上了中国最具社会化媒体属性视频网站的标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努力外,其他视频网站也并没有放缓自己的脚步。目前,沦为二线品牌的酷6已与社交网站开心网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开心网用户上传的视频,将全部印上“酷6”字样,在扩大品牌的同时,也丰富了酷6网的原创内容。

而土豆与新浪的合作,也是在讲相同的故事。土豆与新浪微博的合作,可以获得来自新浪微博的流量和用户资源。非土豆网注册用户在新浪微博上传视频到土豆后,会自动注册成土豆网用户,用户名与密码与微博账号一致。

相比这些合作者,腾讯视频的优势在于它们是一家人。只要在内部将视频、微博与QQ之间的平台打通,便可以完美运行。据悉,目前腾讯正在打造独有的iSEE内容精细化运营理念,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立体触达”、“享受型体验”、“二次传播”形成视频内容的传播路径,实现视频内容的成倍增长,将商业价值最大化地得到体现。

对此,视频垂直广告网络商分享视频CEO江澜认为,随着分享行为社交属性强化,视频网站与社交网站合作已是必需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深入合作还是简单跟随,视频网站与社交网站合作都将成为一种融合趋势。

双赢

视频网站与社交网站的交融,两者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来自市场的数据显示,融合了社交属性的视频网站,会更容易获得用户和广告客户的认可。一组数据显示,在18-34岁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中,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每增加9%,体现在视频网站的收视率上会提高1%。这会更容易诱导广告主将资源投放在视频网站上。

而对视频网站来说,与社交网站的融合,还能给它带来巨大的流量。据艾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社交网站的月度覆盖人数已接近4亿人,而用户规模还在继续扩张。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可以帮助视频网站获得更多的用户。

事实上,视频网站经过数年时间的发展后,目前虽大局初定,但行业之间的竞争,仍集中在版权内容的争夺上。而且,多年来也未解决整个行业的盈利问题,即使是已经上市的优酷和土豆,也同样为此犯难。

一方面是,为当下的盈利及竞争手段单一苦恼,而另一方面则是不可抵挡的视频时代的来临。据艾瑞资讯公布的《视频网站用户行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网络视频已成为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服务,认为网络视频将在几年内占据整个互联网90%的流量。其中,Netflix CEO Reed Hastings 不久前更是公开对外表示,Web 3.0时代将是全网视频的时代。

在这种现状下,视频网站更需要在行业竞争凸显自己的个性,来打动广告主和用户的同时获得行业的认可。对此,刘春宁表示:“视频行业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在内容严重同质化的背景下,打造个性化产品和差异化运营模式,成为视频网站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篇6

2011年,新浪微博的发展似乎波澜不惊,weibo.com进入中国前十大网站,而据艾瑞IUT的数据显示,按活跃用户数市场份额与用户浏览时间市场份额来看,新浪微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和85%左右。

但微博波澜不惊发展的背后却是新浪股价的激烈动荡。从2011年初的80美元左右一路攀升到四月最高点135美元左右,随之股价却动荡跌至今年1月的50美元左右新浪微博的发展状况无疑是过去一年中对新浪股价影响最大的因素。表面平稳的新浪微博面临着两个最大的挑战:一是受困平台转型,用户疲劳导致黏性下降;二是在新浪持续大力投资下,微博的盈利模式依旧不清晰。

烫手的山芋

多年来,新浪一直被视作国内第一门户,不过门户业务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广告,新浪几乎已经把广告挖掘到了极致即将陷入瓶颈。搜狐有搜狗和畅游,网易有在线游戏,腾讯依托于QQ平台在网游和增值服务上赚的盆满钵满,已经绝尘而去。而新浪多年来各种业务扩展和转型尝试也都不怎么成功,电子商务、即时通讯、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等诸多领域都成为新浪的心头之痛。究其原因,和新浪的以往资本构成和管理体制有关,管理层往往受制于大股东权益而畏手畏脚。新浪这些年也是这样一直在这种不安的探索中前行。

不过在媒体领域保持的强势地位,让如今微博的成功颇有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味道。新浪博客的成功其实也是基于此。微博让新浪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让新浪看到一片从未有过的广阔天地。

但或许是局限在媒体领域的成功太久,憋了一肚子气、再次踌躇满志的新浪在借微博之力转型的路上显然走的太急了,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太急于把微博打造为一个大开放平台。

微博缺乏除自身外其它相关的核心产品,而没有核心产品就想借微博打造全平台,很困难。微博属性和平台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过度关系,空泛的开放平台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广泛影响。比如腾讯,在QQ产品上是借助QQ游戏、QQ空间成功打开了一扇通向增值服务的大门。

腾讯2003年推出了QQ游戏,运营长达两年之后推出另一款产品QQ空间;新浪微博2009年9月上线,2010年11月启动开放平台,截至目前,已有广场、微群、名人堂、微电台、微数据等产品,各种应用数去年8月也已超过3500个。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微博附加的应用太多反而分散了市场竞争力。打开微博,没有一款能迅速让用户集聚来获得影响力的产品,各种应用、游戏均没有明显的特色或高人气。在微博有一款其它的成功产品前就全平台开放,未免太早了。没有大头的情况下,去抓长尾也没有那么容易。现在新浪微博急需的就是几款有影响力的核心产品。毕竟,苹果的模式没那么好复制。

对于新浪而言,微博看起来无限美好,想吃下去却困难重重,这和微博的基因不无关系。

基因的桎梏

Alexa的监测数据显示,进入去年8月份之后,新浪微博流量趋于平稳,但单用户页面浏览量却从9月开始持续下滑。从用户在网站上停留的时间来看11月与7月底的最高值相比,相对幅度已跌去1/3。去年10月,新浪微博改版,新浪CEO曹国伟表示,“我们的重点已转向给微博添加更多的社交网络功能,提高用户黏性。”问题在于,新浪微博是否具备从媒体平台转型为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络的基因?

借助长期以来做媒体的经验优势以及新浪博客积累的名人资源、新浪把微博品牌打响后,微博就留下了顽固的社会化媒体基因,而社交网络的概念本质上却是要做小众,这就是微博转型难的根源所在。QQ何以能造就这么多商业成功?因为QQ编织小众的社交网络绑定每一个用户和亲人、朋友、同事的熟人关系。而微博现在还只是个大圆圈,圈子里面有一些“名人”托着长长的“粉丝”线,比起QQ的由小节点编织而成的网,就显得稀松太多了。微博现在的用户群体难以建立真正具有互动性质的普遍的双方面的社交关系,保持高用户黏性。

而自新浪微博开放平台以来,各种游戏和应用也一直发展的不温不火,平台的影响力未能做大。在去年年底的新浪微博游戏开发者大会上,相关负责人直言微博的游戏开发效果不理想、微博没有一款真正有影响力的好游戏,其甚至当场与在场的一位参会开发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事实上,一款游戏的成功虽然离不开其本身的吸引力,但与平台属性和运营能力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微博目前开发的游戏主要都是社交小游戏,从微博的平台属性上看,由于其媒体基因远甚于社交网络基因,造成了游戏的推广困难。微博游戏是娱乐属性还是社交属性、微博目前推广社交游戏和增值服务难的根本原因,新浪方面并没有想清楚。另外,一直以来新浪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门户,公司内部难免积累下来某种优越感,对于政府公关和明星公关虽然实力很强,但是涉及新业务在更广产业链上的合作运营,其经验和能力不得不打个问号。

出路尚存疑

微博平台开发之困直接带来了微博的赢利之困。游戏和应用的影响力打不开,玩的人少,靠游戏赚钱就少;其次,无法建立基于熟人关系和分享的虚拟经济、无法形成普遍的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意味着各种互联网增值业务市场有限。

篇7

可以弃之不用的东西完全不用吐槽,直接扔掉。越是吐槽,越说明你离不开。比如――微信。

近日,频发的微信宕机让广大网民着实体会了一把社交时代的“缺氧”感觉,正如一名网友所说“很揪心,感觉要和全世界失联了。”这次小意外让我们被动体验了一段没有微信的生活,更在暴躁中发现原来我们早已离不开这个APP。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习惯沿袭起初欢欣鼓舞、接着疯狂迷恋逐渐到冷眼旁观吐槽不满这一变化路径。一边是对微信的重度依赖,一边是关于微信的花样吐槽。不管吐槽得多么机智和精准,毋庸置疑的是微信已经在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世界。

你离不开的“国民APP”

微信自2011年问世后在短短几年间就一举成为中国用户使用最频繁、最强大的社交工具。

如果说手机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移动互联的畅想,微信的产生则深刻改变了科技社会的网络形态,影响了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形态。

在这个大连接时代,微信作为人体的延伸,将人与万物互联起来。人与人通过微信好友、朋友圈相互连接,整合现实交际的强关系和虚拟交往的弱关联;人与信息通过微信自带的媒体属性相互连接,改变信息和接受者之间的不对称性;人与服务通过微信提供的多样化周边社会服务连接,进一步拓展足不出户尽享生活的便利空间。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每个用户的“移动ID”。微博的日趋衰落折射出现代人对社交无限泛化的厌倦。而被称为“国民APP”的微信可通达QQ好友、手机通讯录等熟人关系,将分散的、碎片化的、原子式的关系连接在一起,共筑一个熟人性质的“交际圈”和“文化圈”。

兼具“熟人社交”和“社会媒体”属性的微信已经建构起媒体属性的入口、平台,在圈子传播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具备社会属性的媒体传播。微信的功能和布局不断完善,满足消费社会的衣食住行、学习、社交等多层次需求,成为极具用户黏性的全服务平台。

微信的媒体属性正日益凸显,众多社会热点话题开始在微信圈被广泛讨论,人们发表意见、评论,监督、曝光、敦促公共事件的妥善解决。

圈子传播之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带来了自媒体内容创业的。一方面满足有表达需求的人,他们通过高质量的创作获取认同和利益;另一方面又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获取渠道,满足社会不竭多元的信息需求,拉动知识经济的强劲发展。随着微信众筹、微信公益日渐兴起,微信也逐渐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有效传播阀。

北京师范大学媒介文化研究学者王颖吉认为“微信作为现代技术的创新成果,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拉动科学技术创新,维系社会交流互联等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商业社会的重要技术驱动力,技术精英、媒体机构等都会从微信发展中获取巨大的力量和利益。”

试问,一个融合了社交、购物、媒体、游戏等诸多内容为一体的庞然大物,您离得开吗?

逃离微信的背后

黑塞在1927年所写的《荒原狼》中这样写道:也许有一天,不管有无导线,我们会听见所罗门国王说话的声音。人们会发现,这一切正像今天刚刚发展起的无线电一样,只能使人逃离自己和自己的目的,使人被消遣和瞎费劲的忙碌所织成的越来越密的网所包围。

他的话似乎正在被证实。回顾人人网、微博、QQ等社交网络的兴衰发展,人们围绕微信的集体大狂欢开始由狂热逐渐变得冷却下来。

为什么?微信必须永远在线,必须秒回,发朋友圈开始变得畏手畏脚,发状态担心没有人点赞,圈里开始被各种面膜、红酒、茶叶等刷屏,一时不用微信就心慌头晕缺氧……人们在经历微信初期的迷狂欢欣后,开始领受源自微信的痛苦与焦虑。

当初欢欣鼓舞追捧的,为什么会带来痛苦?在王颖吉看来,这反差正是技术发展无法避免的后果。“一种新媒介产生一种新经验,人都有好奇心,会被其各种便利吸引住,但是我们是个肉身性的存在,我们跟不上技术的飞快进步,所以人会感到很沉重,开始挣扎痛苦,我们的时间被大量占用,我们的眼睛发花,身体不健康,我们受不了,想下来却又不可能了,因为微信已经深入介入到我们整个人类连接关系中了。等到再出现一个新技术取代微信,大家同样也会刚开始欢欣高兴,之后开始不满吐槽,每一次都是这样循环下去……”

微信代表的技术力量其实正是社会洗牌的新方式,“过去社会洗牌可能是通过革命,当下主要是通过技术更新,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要能看到技术隐藏的暗面”,王颖吉说。

在文化学者喻国明看来,“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是一种典型的圈子文化,不可能每个人自发的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微信形成一个个圈子,其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朋友圈筛选后所获得的‘井蛙观天’式的拟态的、被划定的、被图解了的局部世界。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在微信之外多接触更多圈外信息与意见,实现不同信息交流和意见对冲。”

微信椭我们实现了当初追求的移动互联、足不出户的梦想,深刻变革着当下人们的生活形态,但同时不可避免也潜伏着各种问题。正如文化学者王颖吉所说,“出问题的不是技术,技术是需要的,但是得有个度,只凭技术来驱动、带动世界运转这是不可靠的,关键是努力将技术与人的自然生物性和自然生活达成和谐。”

没有技术是可以脱离管理而达到和谐应用的,喻国明认为,“互联网造成了一种新型社会态势,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在逐渐增强。微信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方式,同样也要加强管理,但任何管理都不能机械式,不是为了管死,是为了管活。管活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好人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好的条件去做好事。大家要按照一个规则,彼此之间共同起作用。”

知乎上有网友如是总结:从前的人,有山有湖有花有海有手有脚,在路上。

现在我们,有点有划有赞有评有摊有躺,在指间。

对于“没有手机会死星人”而言,真的不能一票否决微信给我们带来的所有便捷。毕竟每个人都是“一台大型倾诉机”,那些“迎头而上必须要昭告的心情”,憋着多难受,朋友圈帮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

篇8

那些年,品牌营销走过的弯路

Facebook之前,所有品牌都乐此不疲地按照传统手段做着营销,绞尽脑汁做创意,在大众媒体打广告,吸引更多人知道,然后建立好感,产生购买,最后维护忠诚用户。

当消费者的媒体消费习惯发生变化,花更多时间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时候,每一个品牌掌门人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交媒体的威胁”,那种感觉就像是周杰伦刚出名的时候给周华健他们的感受一样,不知道怎么应对,但觉得时代已经不可避免是人家的了一样。

品牌们唯一能做的事儿,就是在各种社交媒体注册账号、做公共主页、mini-site、招人运营,说是建立沟通渠道也好,传播阵地也罢,反正不集齐六七个社交媒体账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品牌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做什么呢?加粉是第一件事,最简单的就是加关注+转发+抽奖。第二道菜就是他们最拿手的“我说你听”式的单向传播,比如讲品牌故事什么的。但很快就发现粉丝们不买账。品牌掌门人开始要求“互动”,社交媒体的运营者开始得到“点赞”、“评论”和“转发”的数字指标。接着人们开始研究什么东西在社交媒体上最有互动,所有人开始翻箱倒柜地找段子,什么星座八卦两性社会,什么有话题就发什么,今天你发明天我发。这玩意玩了不到半年就枯竭了。

我认为,这种“讨好”式的做法,不是建立沟通的正确方式,反而会让品牌变得更廉价和无特色。

这时候,出现了几个可怕的典型案例,杜蕾斯和BMW。他们让人大呼过瘾的传播案例让品牌们觉得找到了救命稻草:原来在社交媒体上是要“玩创意”的呀!接着,品牌们被带进另一个漩涡,病毒视频、微电影、即时创意大行其道,做这些的公司也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一年下来,你能记住的视频和创意不超过5个,能跟人分享的还不到5个。大量的所谓创意在帮品牌打水漂。

我认为,把品牌营销寄希望于创意的想法,是投机行为并终将失败。凡是持续性的传播行为,就不能掺着偶然性元素,因为偶然性元素不可控。

两年前开始,人们明显花更多时间在手机屏幕上,而手机本身就是社交工具。这就是品牌社交化战役的第二季:占领手机屏幕。官方App很快被证明不靠谱,这时候微信来了,每个品牌的官方微信账号可以跟粉丝“一对一的”、“独占式的”、“精准”地进行传播了,大家一窝蜂地冲进了微信。很快,用户觉得这跟垃圾短信没什么两样,腾讯也觉得这玩意儿让微信变得更烦人,所以现在继续在微信上运营的品牌只有两种:特别有用的和特别不识趣的。

还有二维码。我的妈呀,为啥什么东西上都要帖一坨黑乎乎的膏药呢?很洋气吗?真的有人会扫吗?难道“掏出手机扫描”就是品牌和消费者建立沟通的方式了吗?我对二维码这东西的唯一理解就是,如果消费者对你的传播感兴趣,这是一个快捷方式可以了解更多。这事儿的前提是你东西做的足够好啊!遗憾的是,大量品牌在传播中是为了显得高端洋气,硬生生贴了一个膏药上去,而已。

我们渐渐发现了问题:消费者和品牌,对品牌账号作用的看法完全不同。品牌希望在这里能跟忠诚顾客互动(准确地说是精准洗脑),能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而消费者认为,品牌账号是一个自己可以接触并有回应的窗口,以及工具。所以,新浪微博成了投诉通道,在那儿投诉并多@几个大V,收到的反馈会快很多。同样,微信账号做得好的,都是那些能迅速反馈“附近哪里有门店”、“提供攻略”、“路况”的工具型应用。

发现了么,消费者在意的是,自己付出的行动是否有反馈,而完全不在意你在他没找你的时候做了些什么。

这就是苦逼的单相思,也是社交媒体上的品牌传播现状。

社交媒体到底有用没有?废话!消费者花最多的时间在那儿,用最放松的心情,你说有用没有!只能说,品牌没找到路子。

品牌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

我常常希望思考问题的时候,回到本质上去,想想这件事到底是要干嘛。对品牌来说,终极目标是卖货获利。希望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建立好感并产生购买,同时,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帮助品牌获取更多客户。

用Mandy文章中的两个说法来分析这个问题:新的品牌逻辑和全民代言。

文章中引用的新品牌逻辑是这样:以前,品牌用“知道–>购买–>忠实”的方向运作,花很多钱让更多人知道,然后让他们买进而成为忠实用户。而新的逻辑是,在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是代言人,品牌传播按照“忠实消费者–>扩散知名度–>更多消费者”的方向进行。

这是个非常好的模型。我试着把这件事儿再分散一点来看:

我特别加入了两个维度:“花费”和“消费者信息接受强度”。

“花费”说的是品牌为这件事儿需要花的钱。传统方式中,品牌需要在大众媒体上做大量传播才能获取足够的知名度,进而在每一步“转化”中都可能要付钱,同时,维护忠诚客户的要花更多经历和相对少的钱。

“消费者信息接收强度”说的是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对品牌信息印象的深刻程度,显然大众媒体的能达到深刻程度很有限,越往后强度越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获得强信息的人数也越少。

那么,下面就是分解开的“品牌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方式”:

除了花费和强度之外,我在信息传播的箭头上标注了不同消费者传播的信息,有“赞Perfect”、“好Good”、“还行So so”和“烂Shit!”几个档次。

我们可以看出的东西是:

1、信息会被消费者“背书”才会传播。

这是两层一次,一是A会把自己的体验加在品牌信息上进行传播,A朋友接受的信息是“A说xxx不错”或者“A说xxx很烂”。二是B和C对A的印象决定了信息的有效程度,B和C接受了A的信息,但他们传递出去的信息却不会保真,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加工和体验。如果B认为A不靠谱,那B很有可能说A说的这个东西是垃圾。

2、品牌形象在传播中被不断涂抹。

品牌形象因为不断被不同人背书而产生了不同的涂抹效果,X说你是什么,比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更有意义。

3、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强度没有明显衰减。

这很有趣。相反,高强度的信息还在被扩散。这对品牌来说,后面大量的传播都是免费的。

4、传播驱动力取决于品牌和产品本身,且传播决定权在消费者那里。

说简单点,只有“超赞”和“超烂”的东西,消费者会主动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品牌在社交媒体做的有奖转发都相当无力的原因,消费者转发的时候不是因为自己愿意,而是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同时,这样缺少驱动力的信息,获得继续传播的概率也很低。同样,消费者只会传播那些值得传播的东西,那杜蕾斯来说,无数人会转发杜蕾斯的段子,但没有人会新发一条,说刚用的杜蕾斯真好用吧。

这张图还有很多可以分析出来的东西,我们先说上面这些。

那结论是什么呢?1、核心是“传播驱动力”。

品牌的核心是定位,定位必须找到自己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驱动力,这驱动力不是段子不是笑话,而是真正产品本身带来的东西,要让消费者有可说的东西。要让消费者被打动,并且说“我愿意”才是最最重要的。

2、用心在产品和“魅力属性”上会更有效。

只有好的产品才会被人提起,所以用心把产品做好吧,别整那些没用的。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用心的产品不是死,而是被落井下石。“魅力属性”是一个很好的传播素材,我之前的文章专门讲述过魅力属性。魅力属性让产品有特色和不被替代。

3、品牌形象,不再是你说什么,而是别人嘴里你是什么。

这个不用解释,上面的图再清楚不过了。社交时代,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4、关注消费者想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拿有奖转发来说,他们确实做了,但心里却在骂娘,这样的互动数字再高也没有意义吧?新一代的消费者嘴都很毒,但也不会吝惜自己的赞美,所以,做点他们想的事儿,他们才会帮你说。

5、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每一次反馈。

我们说了,消费者关心的是自己发了信息是否有人反馈,所以如果他们说了什么,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去聊聊天,对他们的体验会更好,如果碰到好的话题,转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千万,千万不要敷衍,更不要找一个啥也不懂的外包来做社会媒体的沟通。

6、忘掉洗脑吧。

品牌必须彻底改变那种洗脑的做法,想都不要想。消费者有自己的脑子,他们现在一点不觉得你牛逼,所以品牌没有什么机会站在台上洗脑,那只会被人笑。

7、注意沟通的姿态。

在社交媒体上哈巴狗一样的讲笑话八星座只会让自己越来越low,自娱自乐地发各种活动信息只会让人觉得你傻,没事儿就有奖转发的品牌也不会获得更多期待,碰到什么都用官方腔回复的品牌只会催人放弃自己。消费者希望能跟你平等沟通,那么就把自己当成一个人吧,说人话,不卑不亢,有性格都很好。

篇9

关键词:微信;社交电商;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太多不可思议。微信在2011年1月11日开始使用,在五年多时间里推进了传播领域和电商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微信成为诸多试水电商创业领域者的首选平台,这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更深刻地改变着产品销售模式。

一、微信传播与社交电商的关系

近年来,基于微信、微博平台等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交电商,代表着新型消费模式的到来。社交平台集聚了一大批活跃的人才,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社交电商是基于一定的社交平台,先促成相互"认知",继而实现产品销售,且复购率、转化率都相当高,这对用户网络购物流程有颠覆式的改变。以微信为例,在朋友圈发出产品信息,好友下单购买,支付成功后发货,流程和传统电子商务基本一致。

微信何以成为产品交易的平台呢?微信传播有着传统媒体传播无法超越的优势,这些优点促其成为电商卖家的"新宠"。

第一、微信传播互动性强、针对性高,是优秀的信息推广渠道。微信是社交平台,互动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随时随地都可以与用户实现交流互动。微信必须相互加为好友才能互通信息,这就决定了这个平台的群体针对性,也因为如此,基于微信平台的传播成为属于"许可式"营销,这种营销方式针对性较强。

第二、微信传播成本低廉,曝光率高,裂变式传播速度快。一般情况下,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平台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行广告宣传,而目前微信的所有功能却均不收取使用费。卖家基于微信台开展信息传播,不需要花费昂贵的营销费用,仅需支付少量的网络流量费。微信朋友圈还具有转发功能,"蝴蝶效应"在朋友圈很明显,他能在短期内让一条有爆点的信息传遍朋友圈。微信的裂变式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

第三,微信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传播成为可能。在传统电商销售模式中,信息传递对时空有要求,且被用户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人们对社交平台的依赖性比较强,每天都会主动查阅社交平台信息,这就让传播无处不在。

除上述优点以外,基于微信平台开展社交电商活动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缺乏第三方监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取决于卖家诚信度,电商交易辅助软件偏少智能化程度不够。

二、有效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

当下,微信用户对朋友圈卖货的行为普遍比较反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卖家并未深入了解微信平台的本质,其营销方式和平台本质背道而驰。微信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工作方面的互动。微信功能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牢牢抓住用户需求的"牛鼻子"。但是在微信平台上存有很多卖家,他们不从用户需求出发,将微信平台当做纯正的电商平台,采用暴力刷屏的方式传播产品信息,污染了朋友圈,降低了传播内容的质量。有效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主要途径如下:

(一) 从传播者角度看,要明确营销定位

媒介都有其自身属性,属性不同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将截然不同。了解微信平台的属性,是传播者提高传播效果的第一步。微信是社交平台,是信息传播渠道,并不是电商平台,这是所有传播者都必须要明确内容。一切违反社交原则的营销,其可持续性发展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明确定位再出发,这是做好社交电商的前提和基础。

(二) 从传播内容看,要注重内容营销

微信传播内容是多元化、多形式,要提高传播效果就要增强内容的可读性、有用性。没有内容的社交平台仍达不到预期传播效果。内容营销大有学问,但在社交电商领域核心关键词是对话和互动。在社交平台,对话就是服务,服务能带来销量。如何提高内容营销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用好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功能。若要认识陌生人,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多给潜在陌生用户评价,当有深度有笑场的评价持续一段时间后,潜在陌生客户就默默地给你回评,此时,就已经打通了与潜在陌生客户的联系,继而实现产品销售。

2.传播正能量信息。微信营销的本质其实是自媒体人,社交平台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是人品。传播内容除了产品之外,还应该有意识的塑造正能量的自己。这就说明,暴力刷屏显然对于塑造正能量的自己是不可取的。为此,产品信息和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要让陌生人了解一个卖家,卖家除了展现自己的产品外,还必须展现自己的各方各面,尤其是优秀的品质。

3.让产品内容有厚重感。单单传播产品信息是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用户在朋友圈转发一则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与其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满足了精神需求。同样,微信朋友圈的产品文案要基于产品信息又要高于产品信息,让产品变得更加有灵性,尤其是要赋予产品之外的价值观或精神诉求。用户想要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更重要的东西。

(三) 从受者角度看,要树立用户思维。

对于社交电商而言,必须解决流量问题和转化率问题。首先,通常情况下,微信流量的增加是非常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尤其是有效流量的获得,更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次,有效转化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流量无转化,这就成了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何提高社交平台的销售转化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同时解决流量和转化率的方法主要有:

1.将线下用户转化为线上用户。微信朋友圈是相对私密的空间,其粉丝多是同学、同事、朋友,那么,一个陌生人如何才能开心地加你为好友,显然,只要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参加各种线下活动,可以认识很多陌生人,这些陌生人就成为了朋友圈的粉丝,比如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举办线下产品试吃活动。

2.尝试用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力。影响力的人指的是有公信力,在某个圈子里已经是"网红",由他来推介你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影响人的目的。

3.建立一批具有刚需的微信群。微信群是增加流量的一个渠道,但是粘性不强的微信群等于摆设,无法实现流量的转化。对于微信群而言,最核心的关键词应该是"刚需",一个具备刚需的群,它的活跃度相对来说会高。什么叫刚需,简单举个例子:一个群里面都是宝妈,他们的话题就是围绕育儿,每个宝妈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旦一个信任度高的群出现,宝妈就会形成一个互助的组织。

三、结语

篇10

【摘 要】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来临。微博与微信是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社交媒体,是新兴的信息与传播、分享与获取的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后来居上,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正在全力赶超曾经异军突起的新浪微博。本文主要通过新浪微博与微信的SWOT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经营模式的不同,探讨微信是否能在将来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取代新浪微博。

关键词 新浪微博 微信 经营模式

一、微博概述

微博,也叫做微博客,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分享140个字符之内的文字或者图像、链接、音频与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微博也是由国外传播到中国的舶来品。2006年,Twitter的推出红遍了世界,微博逐渐进入到中国的市场。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之后,依托新浪门户网站的大流量与其博客产品的好口碑,新浪微博成为了网民关注与讨论的焦点,2010年也被称作“微博元年”。2010年4月,腾讯微博上线,但因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高、粘性大,形成了用户规模壁垒、市场占有率高,腾讯在经过多方努力后仍未赶超新浪微博。此后,基本上没有实力相近的对手与新浪竞争,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约定俗成的“微博”产品。

二、微信概述

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由腾讯公司基于手机移动终端推出的一款即时聊天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消息与好友进行聊天或者多人群聊。早在微信上市之初,其信息传递形式就不再拘泥于文字或20KB(部分压缩彩信可达50KB)以下的图片+文字形式。随着后续版本的不断更新,例如像talk box功能、“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等不断完善,不但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开创了信息无限传递的可能。随后,微信5.0版本的上线,让“游戏中心”、“微信支付”等商业化功能成为新的亮点,这也加速了微信打造综合性应用平台的进程,建立了自身盈利模式,填补了微信生态圈的重要一环。

三、微信与新浪微博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

1、微信对比新浪微博的Strength

(1)用户粘性与用户体验。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社交软件,偏重于关系纽带,通讯属性强。注册微信需要绑定手机号码或者QQ号码与邮箱账号等,可以导入手机通讯录与QQ好友,是一个成熟稳定联系密切的熟人交际圈。通过线下真人互动带动线上好友沟通,用户粘性大,忠诚度高,信任度强。

新浪微博则是一种弱关系社交平台,偏重内容传播,媒体属性强。注册微博较为简单,准入门槛低,平台开放,没有实名制,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进行人际互动。因为新浪微博传播内容的开放性,信息传播中,畅通无阻,速度快,互动性强。

作为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主打点对点的语音聊天,但其传播符号也非常多样化,语音,文字,图片,视频,链接,表情等都囊括在其中。语音聊天比其他传播符号能够更加准确的传递用户的心情与态度,通过语音这个载体,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沟通误差较小,沟通质量得到提高与增强。通过微信传递信息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只需要通过少许的流量就能够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传播,交流方式便捷。

作为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主打点对面的信息分享与意见评价,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会扩大影响。多样化的渠道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都能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微博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用户情感的宣泄与倾诉,可以是最新的新闻资讯与社会热点事件,也可以是陌生人或者好友对于自己所发信息的评论与反馈。新浪微博的自由化与灵活性,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

(2)产品内容与营销策略。微信依托庞大的腾讯用户资源与手机通讯录,支持联系人跨平台的传输,打通了腾讯微博与邮箱等产品的联系,做到了腾讯旗下产品的一体化,方便了用户,形成了集聚效应。在产品的研发与改进上,微信不停地更新换代新版本,又增加了朋友圈、查看附件的人、扫一扫、摇一摇、漂流瓶、公共号服务、微信支付与微信打车等附加功能用来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满意度。

新浪微博则是依托名人效应与传播内容吸引用户,它是一种信息与传播渠道,媒体属性较强。新浪微博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它能够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满足用户对于情感倾诉、信息获取、娱乐消遣等需求,吸引用户的关注,比如在微博广场中有“热门微博”、“媒体汇”、“名人堂”以及“微博话题”等产品内容的开发。

微信是即时营销模式,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020(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折扣营销。通过LBS功能插件查看附近的人。通过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以及朋友圈进行宣传营销信息的分享。

微博是实时营销模式,通过广告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渲染造势,通过名人效应吸引眼球,通过转发抽奖等形式进行前期的商业宣传活动,发展粉丝经济与注意力经济。

2、微信对比新浪微博的Weakness

(1)安全性。微信可以重名,新浪微博不允许重名,微信昵称的重复性,辨识度低,给假冒账号进行诈骗提供了条件。且基于朋友间强关系的微信传播,在进行谣言传播的时候会更加迅速与隐蔽,谣言传播具有不可控性。新浪微博过度的开放性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信息来源的不可靠性加速了谣言的生成与泛滥。

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具有封闭性,不允许转发,不是互相好友关系就看不见内容,私密性会带来信息传播的局限。微博账号安全性低,如果没有设置隐私权限,的信息容易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在营销方面,微信和新浪微博都有虚假信息泛滥,垃圾卖家扰乱商业秩序的情况出现。微信用户利用好友的信任在朋友圈虚假消息,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新浪微博用户更甚,通过微博进行虚假宣传,谋取暴利,进行不正当竞争。

(2)功能性。微信上线较微博晚,并没有抢占先机。微信PC网页版功能尚未完善,仅有聊天功能,不能够使用朋友圈、查看附件的人、玩漂流瓶等附加功能。微博主界面花哨繁乱,有很多广告植入。这些都影响了用户使用感。

微信与新浪微博是碎片化时代的产物,的信息内容松散无组织。新浪微博还有信息重复与过载,信息虚假与混乱等问题。

微信没有在线的功能,对方看不到用户是否在线的情况,有时候会造成信息延迟沟通。新浪微博因其准入门槛低,用户粘性较差的原因,僵尸粉遍布,无效沟通情况多。

3、微信对比新浪微博的Opportunity

(1)发展潜力。新浪微博比微信上线的时间早,目前正处于成熟平稳期,发展速度比微信要慢,发展空间较小,但新浪微博已经上市,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与机会去实现其商业价值。微信则处于快速成长期,打通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界限,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不仅可以通过自身优势转化自有用户增加微信的使用人数,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转化微博用户,未来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发展潜力巨大。

(2)发展方向。新浪微博和微信等都属于社交应用范畴,而由于技术不再成为制约软件发展的瓶颈,大量的同类应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无法带给用户新的使用体验也成为众多社交软件快速消亡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创新才是新浪微博、微信在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新浪微博与微信的信息传播辐射范围有着明显差别。因此新浪微博与微信的发展方向应有必要区分,微信应该更加努力的开发朋友圈的信息分享,加强用户原创信息或可分享信息的挖掘,进一步强化主体用户在朋友圈里的强依存关系。新浪微博因其信息辐射范围巨大,相对来说公共性信息会得到更多层级的传播,方便用户及时参加到舆论形成和舆论争辩的第一线。所以新浪微博应该尽可能提高公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并增强公众对于公共性群体事件意见的整合力度,尽量给予部分社会问题的基本情感取向和态度底线。

4、微信对比新浪微博的Threat

在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微信与新浪微博同样都要面对其他同类社交软件的冲击,比如QQ、陌陌、人人、米聊、飞信等。微信的出现触动了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微信语音的即时通讯功能减少了用户的短信使用量与语音通话时间。移动运营商虎视眈眈,正在思索新的对策对抗微信。而微博因国内传播环境与网络监督制度的不足,发展的并不健康。众声喧哗、谣言泛滥、乌烟瘴气与过度营销阻碍了新浪微博的正常发展。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微信与新浪微博即使再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也会马失前蹄,被别的竞争对手取代。

5、微信与新浪微博经营模式的SWOT战略选择

微信应该利用好腾讯的客户资源,继续维护朋友圈的强关系传播。在这种信任传播基础上,拓展用户群体,并不断发展海外用户市场。加强PC版微信的功能开发,更好的实现跨媒体平台沟通。

微博需要提升传播内容的质量,改善网络传播环境。遍地僵尸粉是因为在微博上的信息内容不足以让他们感兴趣,甚至受到垃圾信息的烦扰。更多有质量的传播内容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培养使用习惯。微博营销应更多使用官方微博,增强用户信任感,同时也不宜过度营销。

结语

微信已成为用户在社交软件选择中最重要的手机客户端之一,但还不能够取代新浪微博,两者属性有细微的差别。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使得新浪微博更像大众传播的新闻平台,信息源多样,病毒式的传播。自媒体时代的人们更愿意选择用微博传播身边的重大事件。微信更多的是用于经营现实中的人际网络,微信的社交网络属性使得其传播影响力局限在个人社交网络。

基于对微信和新浪微博两者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两者在目标用户群发展策略上的运营模式、信息传播渠道等环节的不同。因此虽然在微信快速发展的同时,微博活跃用户数会有下降。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趋势会逐渐趋于一个合理分配空间。因为新浪微博和微信分别满足了社交媒体用户的不同传播诉求。多样的用户需求,很难整合到同一个社交媒体中,因此微信与新浪微博的长期发展并存,将是引领未来社交媒体行业格局的基本态势。

参考文献

①赵振祥、王洁,《微博与微信:基于媒介融合的比较研究》[J].《编辑之友》,2013(12)

②林小燕,《微博客流行的学理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11)

③陆高峰,《从微博到微信》[J].《青年记者》,2013(6)

④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