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在年降水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学会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重难疑点
1.“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两幅图,旨在通过读图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文中的“阅读”和“思考”材料,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字图像进一步探究,注重了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见表1。
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美国农业发展条件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难点剖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较长的篇幅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图1所示。
(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形成著名的生产带,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具体分析见表2。
根据该部分内容教材的呈现特点,建议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疑点探析
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该内容主要起过渡作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伏笔,主要的疑点是教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措施所涉及的很多新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有利影响。
具体措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政策法规:限耕、休耕、免耕、轮作、补贴、保护政策。通过具体活动和阅读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活动的练习,巩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5个阅读、5个活动和7组图。阅读材料补充、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于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这则材料属于例举“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能促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多样化的便利交通促进农产品的地区间流通与出口。
阅读二:美国的农业带。配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阅读内容但应作为正文处理,因为它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体现,图文结合可更好地理解专业化生产,也给我国农业生产一定的启示。
阅读三: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结合插图2-20展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引发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可以自然过渡到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紧扣主题和本节课核心内容。
阅读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属于教材的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教材内容更丰满。
阅读五:保护性耕作。配插图2-22“苜蓿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图2-23“美国农场工人收割苜蓿”。图文结合地分析了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保护性耕作,如何保护的呢?又以苜蓿为例谈了轮作。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叙述了美国的纬度位置、热量带、地形和理想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配2-17“美国本土地形”和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据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并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后面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做好铺垫。建议通过两幅图来具体落实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二:以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不断变化。这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三:活动所涉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读图指出分布范围、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分别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图2-21“农药污染积累示意”很好地展现了农药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积累过程,文字材料叙述了农业生产的变化,解释了“处方”农业,通过对比分析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与“处方”农业的差异,体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活动五:结合阅读开展的活动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需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新知识,意在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拓展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并进行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对应关系的训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措施的借鉴。
3.图像图表利用
图2-17“美国本土地形”、图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用于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配合活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读图分析,教师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渗透地形、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特征。
篇2
关键词: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可行性;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79-1
1 绪论
森林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自然界最丰富和稳定的基因库、资源库和能源库,对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国家的经济、国防及科技建设事业提供了不可估计的价值。
我国分布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比上一次清查净增0.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我国的林业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北区森林资源面积为6×1011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8.1%,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包括名列“中国十大森林”的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和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吉林省东部、辽宁省北部和境内的大兴安岭林区。东北林区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又是东北区平原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
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尽管丰富,但是随着自然因素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的影响和破坏,使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其森林功能严重减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输出和储存基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 对现阶段东北地区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研究
建国以来,国家及东北各省政府对改善林业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森林整体质量下降。(2)荒漠化扩展。
此外还存在诸如土地恶化、土壤污染、森林植物、动物各物种濒临灭绝等严重问题。给东北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将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以来,遍受到世界各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尤其在我党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此大环境下,我国林业资源尤其东北的森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和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和进程中,也给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建设和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在现阶段人们心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提高以及东北林业资源本身的雄厚的基础和优势,都使之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也成为了必然。
3 对于现阶段东北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改善土壤植被质量
土壤是森林资源必不可少的部分,土壤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的质量。因此对东北地区的土壤进行检测、规划及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3.2 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努力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这一措施直接起到了保护森林的作用。同时建立森林保护区。
3.3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立林业科学的管理制度
同时制定合理的林业利用计划,保证了在制度上的先进性。
3.4 保护森林中其它物种
保证其繁衍数量。有助于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3.5 节约资源
让人们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 结论
林业资源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来说,是赖以生存的资源基地,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发展等的正常进行。而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资源的储存地和输出地。所以,对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阐述了对保护和利用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一些成就,说明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列举了对其进行开发保护的具体措施,说明了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利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时展的主题。所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水资源的枯竭似乎已经成为近来比较敏感的话题,无论我们曾经如何认为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百分之七十是海洋组成,但是淡水资源的缺乏确实成为一种伤痛,人类是离不开水而生存的,所以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府官员们都在思考水资源的再利用或是水资源的节省能否给地球带来一点希望。
一、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巨大,土地广阔,就目前来讲,全国水资源量已经出现了严重赤字,其中城市缺水大约60亿立方米,农业缺水200亿立方米。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表淡水的贫乏使得城市生活面临着困境。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出台过相关法律,但是结果还是不断的浪费;曾经有一个大型工程叫做南水北调,希望用调节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达到中国区域水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但是目前来看,水资源的问题还是日益突出。
二、我国的水资源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
今后的几十年内我国的人口大量增长将会是对水资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目标的挑战。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正处在飞速的增长时期,所以会出现工业用水大量增长的问题,从而导致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明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由于发展的需要会对水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导致的结果是废水的排放量也会相应快速增长。
(二)水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地发展,工业也更加发达,从而导致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尤其近年来,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已经非常巨大。由于长期在粗放型模式的操作下,我国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再生,缺乏对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有效控制,致使水资源被消耗和被污染。由于我国许多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了一些水域,所以就使得我国很多城市大部分水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也进一步地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从而使一些原本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三)水资源浪费严重
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却存在着浪费的问题。因为对水资源开发的不合理,比如拦河修坝,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而在下游却无水可用,从而违背了水资源在上下游的合理分配利用的原则,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三、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的政策措施
出台或建立完善的相关水资源的管理政策,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保证机构,为水的社会循环永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和保障。另外,政府应当运用合理的行政手段来加以引导,比如在保证经济合理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地降低水资源使用总量,从而缓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农业的结构内部进行转化,鼓励农民更多地发展渔业、林业等对水资源需求比较少的行业,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政府对于水资源的政策多年来并不少见,但是成效不大,原因在政策虽有,但是执行力度不大,从而导致了还是无法见效,因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公民本身来说是无法立法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往水里吐口痰就把他抓起来劳改,所以也就形成了立法难的问题,而针对企业的污水排放虽然有法律,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利益与社会效益密切相关,所以在其违背法律时政府宁可采取罚款也不想去关闭其生产,所以也就造成了多层次的难度。
(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可能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限的水资源环境约束将对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应该依靠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节水,其中利用水价调节用水行为是实现可持续用水方式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工业和居民用水价格比较低,农业用水几乎是没有价格的,要在大众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渐提高用水价格,或者在配额限度内实行低价格,而对超标用水收取高额的水价。在城市用水上,应当对城市的水价进行不断的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
(三)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实现城市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城市用水的统一管理体制,形成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合理地处理以及对水资源形成集成化的管理与保护,从而保证城市用水的健康、持续和安全。另外,要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结合水利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加强对水资源基础研究和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领导,加大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也在日益发达,这些美好的现状却会使得我国的用水总量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出现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所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在对资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确保对水资源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所以对水资源的开发应当具有长远的目光,而不是只注重当前的利益肆意开发。
参考文献:
[1]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钱易.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篇4
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相比,生态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形成循环式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生态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农业的引领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几年,秉承着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的实现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其在绿色环保的理念基础下,探索动植物生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出理论可行性方案之后,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试验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并充分确认其长远发展的稳定性之后,再进行广泛应用[1]。生态农业有效地改善了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遍,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解决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在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中,针对不同的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利用当地固有的资源优势,对其主要的农业生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最佳的切入点,结合对土壤、水源、温度、气候等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补,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农业资源的稀缺一度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农业发展中,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是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农业的出现,是实现农业经济合理增长的必然选择,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加速了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生态农业是多种技术以及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其不仅结合了时下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资源,实行因地制宜的方式合理开展农业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也会根据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不断改变生产方式,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2]。生态农业实行以来,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推动农业整体的发展。
2.2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现有的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仅减少了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还实现了诸如水资源等的合理节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给未来农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更多的基础,推动了农业的良性发展。
2.3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不仅对现有农业方式提出了改进措施,而且还对以往用不到的农业资源实行了开发探索,基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创新出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方式,这使得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都得到了越来越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并衍生出一系列绿色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3]。
2.4加速了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前几年,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产价格持续走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以市场需求为整体走向,带动农民生产,提高其积极性,不断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3加强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具体措施
3.1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
想要实现农业长期高速的发展,就要明确自身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合理优化。在生态农业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尽量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加工-出售的全过程优化。另外,还要时刻具备发展的眼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前瞻性,变废为宝,利用一切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利益的最大化。
3.2协调生态景观和旅游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农村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享受生态田园风光逐渐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力。各种农家乐项目层出不穷,使得人们短暂地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抱自然。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绿色旅游项目的投入,“农家乐”的形式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农村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多元化[4]。
3.3完善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政策的支持给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更便于其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制定完善的投资融资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外来资本涌入,不仅可以加快新市场的开拓速度,还能够推动生态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一举两得。
3.4实现农产品国际化发展
生态农业使得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要大幅度地增长,那么如果想到实现最终的经济利益,合理的销售至关重要。仅仅依靠国内的销售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实现的农业长久的发展,就势必要打开国际销售的大门。现今网络以及交通行业都很发达,可以借用信息化手段,传播农产品环保健康的优势,进而实现其国内外同步销售,快速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进而提升我国农业方面的综合实力。
篇5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兴村;成效
お
1 引言
退耕还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自1999年11月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美姑县实施退耕还林面积6 066.7hm2,配套荒山5 8667hm2,覆盖36个乡镇,20万人。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和合格率经国家、省、州验收,合格率均达百分之百,退耕还林使美姑县山区坡耕地和荒山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大大减少,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由于国家补助钱粮,农户将坡耕地用于植树造林,国家考虑的是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广大群众长治久安,又要照顾农户的是生存生活,这样国家政策与退耕农户之间和谐发展,是退耕还林成效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所以必须着力解决退耕农户长远利益和生产生活,使退耕还林持续发挥效益。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的,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可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实施“产业兴村”,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确保退耕还林成效。
2 美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1)生态效益逐渐显现,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7%提高到47%,即抑制了山区水土流失,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社会效益成效明显,随着工程的郁闭成林,美姑河沿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长江上游起到屏障作用。
(3)退耕还林调整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明显,乘余劳动力从事生态养殖、外出打工等第三产业。
3 美姑县退耕还林面临的问题
生态建设与消除贫困结合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有利措施,而退耕还林项目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主,虽然对消除或缓解贫困有很大帮助,但项目实施初期考虑的是生态环境建设,林种基本以生态林为主,环境干预和贫困存在相互的影响。就如何将生态环境建设和消除贫困相结合,是影响退耕还林成效巩固的重要原因。
3.1 美姑县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少
由于美姑县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以种、养殖业为主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农业基础设施差,商品率低下,扩大再生产能力弱,耕作粗放,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虽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农业经济状况有一定改善,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区群众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少,特别是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建立的产业几乎没有,这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困难极大。
3.2 农户认识不足
美姑县贫困人口的分布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退耕农户不能妥善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对退耕还林的认识不足,没有将退耕还林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未认识到既搞好退耕还林建设,又建立增加经济收入的持续产业,而是停留在完成任务,领到补助的认识上,加上地方缺乏工作经费,工作部门经济包袱严重,退耕还林工作涉及农户广泛,退耕地块特别分散,操作程序多,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工作经费,很多地方宣传和培训简化,所以造成农户对退耕还林认识不足,对退耕还林成效巩固步旅艰难。
3.3 传统畜牧产业与退耕还林矛盾大
由于美姑是畜牧大县,养畜较多,且以单户散养为主,长期沿用传统的野外放养习惯,农村圈养很少或没有,对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影响极大,一定程度上影响退耕还林成效巩固。退耕还林国家政策性很强,基层在操作中竞争机制未跟上,县企业和民营资金难以参与退耕还林产业建设。退耕还林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实施的,实行谁造谁有,谁退耕谁承包,所以企业和民营资本难以参与到退耕还林项目建设中,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退耕还林与产业兴村脱节,影响对退耕成效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区,大部分农户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建立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仅靠国家退耕还林补助维持,要实现人口、退耕还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户靠产业富裕困难大。オ
4 实施“产业兴村”确保退耕还林成效具体措施
4.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产业兴村”是指为促进退耕还林成效,发展后续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兴村不是单纯的实施扶贫,其核心是充分尊重退耕农户的主人翁地位,以农民为本,以产业建设为核心,在保证退耕还林成效的框架内,把培育新型产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建立适合美姑县退耕还林项目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产业兴村为目的,通过产业让农户脱贫致富,保证退耕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后续产业以促保退耕还林成效。
围绕解决好退耕农民的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生产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兴村”的要求,根据美姑县低纬度、高海拔、日照充足、冷暖适宜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建立成片成带的名、优、特、新的产业基地,实施产业兴村。即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进行分离,盘活土地,土地使用权为承包农户所有,采取向农户长期租赁土地,也可由农户承包,鼓励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承包开发,鼓励外商投资开发,高水准地建设“山区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通过产业切实为农户找到一条稳定增收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效。
4.2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
推进产业化进程,实施“产业兴村”,确保退耕还林成效,方式上应按照“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小额信贷和扶贫资金相结合,扶持发展规模养殖户,形成种、养殖基地。如美姑县九口乡千哈村利用四期世行项目资金,2006年引进企业培养杏李种植基地,2008年是项目的初产期,产量16 050kg,产值22.47万元。2009年产量15万kg,产值150万元,种植农林水果农户富裕了,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产业兴了村,也确保了退耕还林成效。
4.3 发展现代牧业、实施林草套种模式
为解决林牧矛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退耕还林林间种草模式,示范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加工技术、精料混合配置技术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饲草料品质,套种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白三叶等发展舍饲养畜,开展圈舍改造,推广暖棚养畜。如美姑县在国际小母牛项目的资金和技术的援助下,在佐戈依达乡依曲古和温子觉村种草圈养美姑山羊,实施“产业兴村”,2005年投资近30万元,次年及见效益,每年户平均增收3 000元。
篇6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篇7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经济改革的全新局面,并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的趋势,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但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粗放型的经济生产,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代价是能源的过渡消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进行探究。
一、中国经济现状
改革开发30余年,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令全球瞩目,虽然中国人均GDP总体水平偏低,但已经从贫困国家收入水平上升到中下等收入水平,人均购买力和生产率(TFP)也逐年上升,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中科学技术投入水平低,呈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资、高密集劳动投入、高环境代价、低技术生产率的中国经济特点,导致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曾被某些国外学者描述为不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此外,近年来随着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依靠出口产品拉动内需获得经济增长的特点日益凸显,使出口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8年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洗劫,同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针对作为对欧、美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其经济实体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增大遭受严重的创伤。如果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其大量消费、高额负债的经济模式,那么过渡依赖出口和内需不足必将是中国目前或未来要面临的经济挑战[1]。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
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初期,很多国家均表现出资本不足但劳动力过剩的经济投入特点,因此要保持经济发展初期的高效增长,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是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模式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较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东亚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国家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通过转移劳动力提高劳动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剩余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创造有价值的经济效益,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由传统农业型向现代工业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是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要素中,不但包含要素投入,还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当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在漫长的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模式进行了多次的变革,包括传统农业经济型向现代工业经济型的转变、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的转变、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出口拉动增长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等,每次的变革都给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源,但资源的消耗率与人口的增长率成正比,人口众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消耗和经济的阻滞。因此,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通过改变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比例,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建立质量型增长方式的经济模式。经济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效率高,即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2)国际竞争力强,即提高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2]。
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必要措施。
四、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进行经济投入要素的良好配置,转换传统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措施,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成本的控制。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能源的消耗,促使经济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2)完善经济管理信息化。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经济方式,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高效的管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完善可持续经济发展制度。通过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对生产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发展。(4)创新技术促进经济效益。通过各种途径,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率,促进可持续发展。(5)促进消费,加大内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少收入差距,促进国内消费,有效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3]。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行经济模式的转换,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竞.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10(23):56-58.
[2]帅文.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01):78-79.
篇8
关键词:草原退化;治理措施;草原管理;方法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ause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control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advanc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methods of grassl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store grassland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control measures; grassl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 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 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青海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 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危害的发生,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 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青海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1.5 监督权力亟需加强,监理经费不足。由于草原管理机构位势低,草原监理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处理草场纠纷、工业征占用等问题时,往往执法能力弱,缺乏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无法完成执法任务,或听而任之。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经济民警队缺乏必要的执法设备,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制约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2、治理草原退化的具体措施
2.1 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2 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 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 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 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3、加强草原管理的方法对策
3.1 退牧还草,利国惠民
对于草原保护和建设,要“小草,大事业”,即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极理想的对策还是退牧还草。通过退牧还草,完善生态屏障,改善经营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既有效益又能保护生态,还能得到实惠。另外,还应加大对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对牧区应重点扶持,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仅农业上要加大投入,还应在环境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此外,还应发挥国内国际慈善机构、基金组织的作用,吸收民间的投资。总之,逐步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对牧民实施科技普及与培训,在科技研究上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促进草原全面协调发展。
3.2 “畜南下、禽北上”的新思路
“畜南下、禽北上”的思路也成为目前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新思想。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畜禽所食植物的特点与植物所分布的特点来解决目前的草原生态退化所面临的难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牧区和农区各自的优势,使得单位土地面积的光合产物增值,土地增值,节约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态保护。
4、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就十分重要。因此,加强治理草原退化和草原管理的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林立. 草原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3):20-22.
[2] 盖志毅. 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汉)[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小城镇建设既要使当前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又要合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以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建立一个环境优美舒适,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生态系统体系。
1.2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1.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时坚持的根本原则。
1.2.2 坚持全面协调原则 全面协调原则强调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尤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建设,建立科学的城镇运行和管理系统,从而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1.2.3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认真发现和研究规律,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并合理利用规律。将科学规划放在重要位置,科学的确定建设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明确完善好各项工作,统筹规划好各项具体细节,避免重复建设,进而保障小城镇的良好发展[4]。
2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2.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城镇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基础条件,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城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自然资源开发效益低下的问题[5,6]。因此,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就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生态化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这是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存储物质基础。
2.2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单向的,即“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这一单向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流程经济模式,是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循环连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经济模式。
2.3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小城镇建设要有长远观念和全局意识,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应根据小城镇自身的发展规律、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城镇总体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2.3.1 加强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要注重绿色与生态系统建构的取向,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既要重视城区内部的环境质量与园林绿化建设,如增加绿色廊道和公共绿地,更要保持城区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绿色植被体系。环保基础设施,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要配套规划、建设到位。既要创造满足当代生活的空间环境,更要重视传统文化及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延续。既要满足人的个性化的要求,更要重视建构人际之间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
2.3.2 加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是城镇建设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载体,应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注重内部挖潜改造,确保小城镇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长远性,加强旧建筑的有效再利用,以便小城镇将来能够进行可持续的更新、改造[7]。
2.4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因地制宜,体现时代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技术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原则[15],正确选择评价指标的变量和统计评价方法,体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宜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及时对评价体系做出反馈信息。
2.5加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立法保障
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小城镇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法律可以调节人们的具体行为,引导人们去正确的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力的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2.6营造高效的生产服务系统
生态小城镇应具有高效的生产系统,其内容是高效利用资源与能源、合理产业结构与布局、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资源。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加快第二产业的合理发展,工业项目要尽量向城镇集中,有利于集中使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节约土地,及时治理污染、减少工业发展的成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各产业间协调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倡发展绿色产业,重视特色农业,培植花卉苗木市场,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借助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此,逐步建立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和服务体系。
2.7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工程
创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首要的是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可借鉴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较高标准的环境质量指标,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在内的环境质量指标;2)制定一系列控制污染、治理环境的政策和法规;3)发展环保产业,对废水、气、渣进行处理,循环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4)尝试采用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运用建筑学的设计原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利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采取智能管理,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以及最低限度地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5)建立城镇综合绿地系统。开放单位专用绿地、溶解园,使其成为城镇的绿色基质;溶解城镇,将高产农田渗透到城区、镇区,使其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优选适宜当地生长繁殖的树种和植被,加大沿河林带、沿路林带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与沟通,建立城镇绿色通道;加强湿地保护,架构城镇绿廊。
2.8营造文明的人居环境
生态城镇必定有一个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所以应有高素质的人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人作为生态城镇系统的核心,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观念。人的素质首先反映在文化素质上,要重视教育,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其次反映在人的品德、修养、内涵等方面,这需要加强宣传,树立社会文明风尚,教育引导等,逐渐形成文明的社会精神风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影响。城镇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历史建筑、历史渊源、文化传统、民风民俗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时时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中还应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形成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3结语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小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其根本的建设方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实现城镇的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应当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把21世纪的中国小城镇最终建设成为宜人居住、风光优美、充满活力,兼具城市优点和乡村优点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小城镇。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新华出版社.2004.
[2]张文渊.小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2001,1:38-39
[3]王如松.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气象出版社.2000,150-160
[4]王 瑜,黄 捷.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华中建筑.1999,17(2):113-114
篇10
一、保护地蔬菜施用有机肥的优点
有机肥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完全肥料。有机肥种类繁多,有人、畜、禽粪尿,土杂肥,厩肥,堆肥和绿肥等。其优点是:①分解慢,肥效长,养分不易流失;②与化肥混施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副作用,是任何化肥难以比拟和不可代替的;③能为蔬菜提供全面营养,且能增强抗病、抗旱能力;④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的作用;⑤能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特别是能够有效保持瓜果蔬菜本身的香甜度;⑥能变废为宝,清洁环境,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蔬菜可持续发展。
二、召陵区保护地蔬菜推广施用有机肥存在的问题
1. 有机肥料施用量仍较少。据调查,每个大棚平均年亩施有机肥仅为1000千克,与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年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尚有很大差距。
2. 有机肥的应用种类不平衡。该区保护地蔬菜重精细有机肥,轻粗秸秆有机肥。据调查,召陵区保护地蔬菜年亩施精细有机肥5~10方(每方四五百千克),而粗秸秆类有机质施用量却很少,致使土壤质地难以改善,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3. 有机肥施用技术不当。主要表现:①许多农户将未经腐熟的鸡、猪、牛栏粪直接施入大棚内,引起氨气大量挥发,对棚内蔬菜造成氨害或烧根;②直接施用单一鸡、猪、牛栏粪过多,常常引起土壤pH值升高,碱化严重。
4. 有机肥料积造手段落后。长期以来,菜农采用传统方法积造有机肥,存在着“三低三大”的问题,即:有效养分低,体积大;经济效益低,投入大;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
5. 菜农大多对培肥地力积极性不高。通过增施有机肥来培肥地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大多数蔬菜基地调整很频繁,导致菜农对土地利用存在短期行为,这是菜农重视施化肥,轻视施有机肥的根本原因。
三、推广施用有机肥的具体措施
蔬菜生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生产,应更加重视有机肥在提高土壤肥力上的特殊作用。按照“来之于土,归之于土”的自然循环法则,应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采取以下有力措施,促进召陵区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大有机肥的推广力度。结合《召陵区测土配方有机质提升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的实施,重点宣传有机肥与培肥地力的关系、有机肥与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关系,介绍有机肥的积造和科学使用方法,切实做好有机肥使用示范棚建设和科学施肥培训指导等项工作。
2. 抓科技、抓投入。《农业八字宪法》第一个字是“土”,蔬菜生产的各项技术的作用,都要通过肥沃的土壤来实现,因此,一定要增加有机肥的科技投入力度,对菜地实行种养结合,这是召陵区蔬菜生产最根本的保障措施。
3. 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和沼液、沼渣的施用。质量好的商品有机肥营养全面,养分利用率高,肥效长,能改良土壤,且含有多种有益菌。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也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其中沼液用于根外施用,不仅能为蔬菜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还能防治多种病虫害。我们应科学规划、积极组织、合理开发,以实施户用沼气建设为起点,抓示范棚、样板村、重点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引导全区保护地蔬菜大面积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和沼肥。
4. 加大秸秆还田资金补贴和技术研发工作。秸秆还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巨大,技术含量较高,但群众认识性差,实施难度大,费工耗力,应加大研究简便堆腐技术和堆腐剂的力度,促进秸秆还田工作的开展。
5. 积极推进有机肥料产业化生产。根据召陵区农作物秸秆较多,养殖业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应积极实施有机肥料的工厂化、产业化生产,这不仅能保护环境,而且还能提高有机肥质量,促进有机肥料商品化,形成新的肥料产业。
四、温馨提示
1. 不能施用被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机肥。
2. 不能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
3. 有机肥的施用以做基肥为主。
4. 有机肥的施用要配合施用适量化肥。
- 上一篇:电商产品定价策略
- 下一篇: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