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产梳理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资产梳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73 ― 0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随处可见互联网的影响,随时体会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环境的完善,应用到教学、科研、日常办公的设备逐年增加,资产规模扩大迅速,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互联网技术与资产管理的结合,也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
一、互联网技术及资产管理的内涵
1.互联网技术。所谓互联网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开发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信息技术,从概念上可将其划分为硬件(主机及网络通信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搜集、处理的各种软件)、应用(检索、分析、评估使用各种信息)三个层次,其核心功能在于对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2.资产管理。所谓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是指单位对已购国有资产,通过单机软件或是手工录入的形式对各大类资产进行统一监管,实现帐卡物相统一。
二、互联网技术与资产管理相Y合的实践与研究
互联网技术以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个体操作灵活等优势,一改传统的资产管理多采用管理员跑单、服务时间固定化、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显示出了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具体表现为网上资产信息录入、资产管理调拨及报废处置审批等的便利性〔2〕。
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资产管理的创新,建立分层次的国有资产网络化管理平台和服务环境,对资产信息资源进行整体优化配置,使得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建立“资产主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二级管理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清查、统计等各项管理内容;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控制资产运营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国有资产资源使用效益,从总体上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上一新台阶〔3〕。
三、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应用中的不足2
1.安全性存在隐患。自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其安全性问题就一直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资产管理共享平台,因其操作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安全性对于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资产管理共享平台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无疑是制约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应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安全认证手段强化安全管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并行之有效的安全认证手段主要是验证码及实名认证等方式。他们的使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互联网的使用安全,然而,为了给互联网安全提供更为强大的保护,仍然需要在创新安全认证手段方面进行努力,以现有数字信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为依托,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强化互联网的安全管理。
加大对网络访问的管理力度。可以通过搭建防火墙、网络服务器安全管理、入网访问管理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访问的管理。此举不仅可以对保护网络安全提供助力,有效避免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不良因素的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管理访问的同时,允许合法用户进行访问,有效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在保护网络资源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培养安全使用意识。为了满足数据信息在各终端之间传输、存储的需求,光碟、优盘、硬盘等各类移动存储设备,因其携带便捷、存储量大、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而频繁的使用,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媒介;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威胁。这是因为各类移动存储设备主要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或计算机,极易携带各终端设备的病毒,并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各终端设备之间病毒的传播。因此,加强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及培养安全使用意识尤为重要。首先,健全设备使用的登记制度,检查是否存在病毒,一经发现及时查杀;第二,对于较为重要的系统设备,在使用时应关闭设备的USB接口;第三,做好隔离内外网的防范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第四,培养并养成安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意识,更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4〕。
提高信息的加密水平。信息的泄露是互联网安全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广大网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为此,应加大研发力度,创新研发思路,在提升互联网安全性的管理中,积极运用加密技术,并提高加密技术水平,防止发生数据及信息的泄露现象,保障互联网安全。
2.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实践的管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监管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对于这两方面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尚有不足。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的实践与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条件的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的保驾护航。
首先,在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应建立双向约束机制,一方面对于诸如黑客恶意攻击网络及泄露网民信息等不法行为,应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予以明文规定,明确具体行为、造成损失的衡量、相关的处罚方式及标准等,以细化的规定保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针对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中生存的各类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也应出台并细化相关法规予以约束。针对目前市场上资产管理共享平台良莠不齐的现状,法律法规的规范与约束无疑是规范资产管理市场的有力武器,为此,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明确准入门槛,加强对此类机构建立的审核力度;明确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运行过程中操作规范化的监督检查;明确、细化违规经营的处罚机制。全方位、全过程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其次,在监督管理的强化方面,应从技术、人才、职责及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强化监督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技术上,由于所监督的对象处于虚拟化的互联网环境当中,因而技术水平对于监督管理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对监督技术的提高予以充分的重视,为有效的监督提供技术保障。人才上,由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要同时包括互联网技术及资本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此,应加大对于人才的培B力度,广开渠道,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现有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优化人才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职责上,对于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完成的监管工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协同机制,避免“九龙治水,水不治”的现象发生。落实上,应建立互相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机制,确保制度得以真正、有效的得以落实〔5〕。
四、互联网技术在资产信息管理中实践的研究
1.资产管理网络统一身份认证
依据资产信息管理的特点,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JSP技术建立独有的门户登录入口。一级管理员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各个科室或主管领导自定义用户名及管理权限,建立二级管理身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网关登录系统,二级管理员可通过门户单点登录进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本部门的仪器设备(家具)账目。系统内部权限由一级管理员下发。登录后,用户选择相应模块(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家具被服装具管理模块、房屋及土地管理模块、无形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登录查询、资产调拨、资产入账等操作〔6〕。
2.各类资产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
各类资产管理模块充分利用Internet网,采用成熟、安全、开放、可伸缩、高效能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产信息的动态管理。共享的资产信息可通过Internet网利用Web,实现在账信息查询、修改、打印,以及新购资产信息的输入、修改等。注重其实用性、专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实现资产信息的日常管理、处置等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要求。突出其专用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各单位对需求的差异及上级部门的不同上报要求。
总结
资产信息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对各大类资产进行多样化管理。管理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等。该理论研究运用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管理手段科学化的新型管理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资产信息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资产信息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关晓.互联网行业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冲击〔J〕.经贸实践,2015,(02).
〔2〕李冰,潘晓萌.e时代互联网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
〔3〕喻国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趋势与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5,(04).
〔4〕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5〕李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03.
篇2
“关店潮”虽然喊了好几年,但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出现在百货店领域。在经济形势越加严峻,电商冲击越加强势的2016年,据联商网统计、零售老板内参统计,2016年百货关闭30多家,以我国如此大的百货店基数,以及相比于动辄关闭数百家千家的品牌专卖店、快时尚等服装行业,这样的缩量真的称不上“潮”。真正的“关店潮”其实发生在快时尚、品牌专卖店等服饰行业,甚至奢侈品、餐饮行业等。
与各行业“关店潮”相比之下,百货店近日却频晒年报公告营利回升。2月21日,百货行业巨头新世界百货(00825.HK) 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期内实现收益17.81亿港元,同比下降7.91%,但其利润却同比上涨54.5%,期内利润较去年同期59.8百万港元增长至百万港元。并且新世界百货2017年还计划将在湖北荆门、重庆铜梁、沈阳新开4家店。
另一家行业巨头百盛集团也于近日公布了2016年业绩报,2016年百盛集团销售总额为165.99亿元,比2015年的180.998亿元下降了8.2%,但是,主营业务实现利润1.54亿元,与去年的亏损1.83亿元相比大幅扭转。并且其公告显示,百盛集团也将于2017年新开两家门店,其中一间为新零售概念店。
此外,新华百货、重庆百货等也相继公告。重庆百货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年内实现营业收入338.47亿元,同比减少7.25%;实现利润总额5.19亿元,同比增加16.80%,零售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4.65%。
不过,仅从公司利润来预测行业走势或会有失偏颇,百货业复苏趋势仍待观望。仔细研究以上公司的公告可发现,百货店收益下降大多是因为专柜佣金下降导致,而利润增长原因却各有不同。新世界百货实行“一店一策”的门店市场化管理,频频营造IP场景,并在各门店积极引进餐饮、乐园、教育培训品牌等,店内人流增加促使营业增多。重庆百货则“降成本控费用”,深化供应链改造,提高直营比例,并不断调整打造类购物中心等体验业态,提高门店的整体效益。而百盛集团亏为盈则是通过资产出售实现。
万达重启百货系顺势而为
万达集团开启转型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就在过去不久的万达集团年会工作总结中,王健林指出,2016年万达集团服务业收入占比历史上首次超过地产,转型的核心企业万达商业,虽然地产收入仍大于租金等业务,但预计租赁业务净利润占比约55%,以租金等为主的非地产净利润超过了地产开发净利润。
租赁业务利润是万达商业“轻资产”模式的主要盈利收入,万达商业地产走“轻资产”模式以来,每年都在调高轻资产项目比例。王健林也在年会中透露,2016年开业的50个万达广场,已有21个属于轻资产,2017年至2019年,每年还将开业30个轻资产万达广场。按目前的趋势,万达广场的轻资产比率在不断提高,未来租金分成收入比较理想后,万达甚至有可能未来将完全消化掉销售物业,彻底没有重资产项目了。
万达为何转型轻资产,万达的重资产与轻资产究竟又是什么?万达广场重资产投资从选址、谈判、设计、拿地到开业的建设周期需要3年左右,此后将配套物业如写字楼、商铺等进行销售,再用销售产生的现金流继续投资,规模扩张较慢且成本高。而轻资产模式下,投资建设万达广场,全部资金由别人出,万达负责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等,所产生的租金收益万达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运营提升资产价值,赚的是长期增值收益。
万达又为何要转型轻资产?
重资产主要看房价,销售利润高才能投资,并且受制于房地产周期,现金回流慢,难以进入三四线城市发展。。而轻资产模式没有房地产销售,是准金融投资行为,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没有任何房地产销售,靠租金获得收入,企业发展不受房地产形势、房价高低影响,这就把经济周期熨平了,使收入更加稳定,也更利于万达快速扩大规模。
更重要的是,万达轻资产快速扩大规模,还能产生边际效应。拿深交所上市的万达院线来说,它的影城多数开在万达广场里,万达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快,院线发展速度就快。此外万达还有一个综合性的儿童娱乐项目―宝贝王,多数也都开在万达广场里,按照万达广场的发展速度,它或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娱乐企业。由此,对于近期传出的万达要成立商管集团,并同时将商业地产研究院、资产管理部划转至商管集团,代管万达百货、儿童娱乐公司的规划也就不难理解了。
成本降低的同时,利润却在增长,万达实在没有放弃百货店的道理。并且此前万达关闭了旗下经营业绩不理想的半数百货门店,留下的门店在2016年销售业绩也逐步好转,全年收入178.2亿元,完成计划的101.6%。
万达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提到万达转型,最近广受热议的飞凡不得不提。有人说飞凡是要与淘宝、京东相抗衡的失败了的电商;也有说飞凡是低配版的大众点评、美团;万达辩驳说飞凡是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是“实体+互联网”平台。那么飞凡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它的发展历程。
如此梳理下来可以看出,不管万达起初想做的是不是我们常规所认为的电商模式,但经过几轮磨合,飞凡如今的方向却非常明朗了,王健林所下的这盘大棋,头绪也越来越清晰。
2016年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从万达金融集团中分拆独立出来,分拆之后,原万达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投资业务归于新万达金融集团,而旗下的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海鼎公司、网络信贷公司归于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万达官方对于这个新成立的网络集团抱有厚望,称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实体+互联网”模式的企业。
“互网+”我们听的很多,“+互联网”又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步行街上的一家奶茶店,把自己的商品放到网上去卖,这就是+了互联网;一家报纸,开通了数字版本,将文章放到了网页上,这也是“+互联网”了。 “+互联网”主要是传统行业以既有业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增加了互联网这一新的渠道,提高了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不过,号称国内唯一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的“实体+互联网”模式,可能是对“+互联网”的重新定义。
篇3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一)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
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与扩展,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金融服务。除了开户需到柜台办理外,其他相关业务基本都能通过互联网完成,客户可随时随地完成交易。网上银行属于传统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开设了网上银行,不仅涵盖了相关传统业务,还开辟了很多新业务,如网上理财、第三方存管、股票、黄金、保险、银期证业务等。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当前,国内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包括P2P、第三方支付、电商贷款、众筹模式等。
1.P2P网贷模式。P2P(peer to peer lending)模式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资金持有者通过这一信贷平台,将资金借贷给相应的贷款人。而该信贷平台的搭建人必须对借款者的信用情况、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借贷行为的安全性。同时,再从中收取部分中介服务费与账户管理费。目前,P2P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借贷方式,涉及到的金额一般在几千或几万,具有额度低、周期小、成本高、范围广等特点[1]。
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技术搭建成的客户和银行支付终端的电子支付中介,已成为当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渠道。支付宝、财付通均属于第三方支付。
3.电商贷款。该模式是将大数据云计算融入到电子商务与小额贷款中的一种新型贷款模式。这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的金融信贷模式,信贷方通过数据库了解借贷方的具体资信程度,并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该信贷模式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还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提高了风险的可控性。比如,阿里集团先后在浙江与重庆组间了小额度贷款公司,主要面向天猫与淘宝等电商,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业务。
4.众筹模式。它是指项目发起人利用网络平台的大众性与快速性等特征,发动大众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该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较窄,融资规模小,主要为文化艺术类产业提供融资渠道。淘梦网、追梦网、众筹网等网站是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众筹网络平台。但是该融资模式面临着很多法律障碍,容易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行为相混淆。
二、互联网金融具有的风险特征
互联网是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为的手段与方法,而金融才是其最关键的内涵。因此,和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仍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操作性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均是常见的风险类型。此外,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又带有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的风险特征。
(一)金融风险扩散迅速
网络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服务高效、快捷的重要保障,反之,金融风险也可通过这些高科技技术迅速扩散开来,从而增加应对难度与补救成本。
(二)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互联网金融活动主要依靠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实现,随着交易活动的虚拟化,突破了时间与地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同时,这也让交易对象更加模糊,加上交易过程缺乏透明性,无形中增大了金融风险[2]。此外,监管对象与监管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监管部门也很难掌握被监管者的资产负债信息,给监管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三)金融风险交叉感染日益增加
伴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综合金融业务也得到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间通过互联网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各类金融业务与客户间都互相渗透。因此,一旦发生互联网金融风险,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增大风险扩散面。
三、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首先,政府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意义,并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互联网金融活动。其中,要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并制定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细则。重新梳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范围,并确定监管主体,完善相关监管分工与合作机制。同时,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并将其和互联网金融相融合。其次,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金融法律主要有《保险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内容要加以完善,出台相关细则,以消除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真空地带。商业银行业要根据市场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机制,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做好制度保障。
(二)加大监管力度,层层管控
一要把好市场准入关,在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前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审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商业银行均参照市场准入原则来审核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建立资质。在审查过程中通常会评估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等,以做好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二要重视事中监管,即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力度,评估其资本是否充足,了解其业务范围与资产情况,面临的市场风险等。三要加强事后监管,即市场退出监管。对于濒临破产或涉及到严重违规违法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由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退出市场,以维护投资方的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途径有以下几种:清算关闭、解散、接管、购并、注资挽救等。
篇4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会计盈余; 盈余质量; 盈余持续性
会计盈余作为企业过去一段时期经营成果的体现形式,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具有数量和质量双重特征。会计盈余的数量特征能够轻易地从会计报表数据中取得,而会计盈余的质量特征具有隐蔽性,需要结合各种财务及运营指标进行探讨才能准确评价盈余质量的优劣。互联网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前期巨额的投入未必能获取高额的回报,甚至可能在企业尚未被人们所熟知之前就面临破产清算的危机。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会计盈余的持续能力是构建这类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时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学者在构建盈余质量评价体系时,较少关注行业特点,主要是针对国内上市的制造企业进行评价研究。我国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所以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构建我国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真实地判断企业的盈利水平。
一、互联网行业特点对传统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的挑战
(一)盈余质量的主流评价方法及其缺陷
在评价盈余质量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评价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评价方法:市场评价法、时间序列法、基本分析法及现金流量评价方法。市场评价法采用盈余反映系数来评价;时间序列法主要采用自我回归整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 Model)来计算;现金流量法则是把现金流量水平与时间序列相结合,将二者的相关系数作为盈余质量的评价指标;基本分析法主要通过多指标结合来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
这四种评价企业盈余质量的方法各有利弊,市场评价法采用盈余反映系数来衡量盈余质量,其中对未预期盈余的部分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很难准确区分企业的未预期因素;时间序列法虽有较好的数理基础和理论依据,但是其需要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及较长时间的财务数据,而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最早上市的新浪、搜狐也只有22年的历史,所以采用时间序列法难以准确衡量互联网企业的盈余质量;而现金流量分析实际上也是时间序列法的衍生,其与时间序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盈余的估计转化为对现金流量的判断,也难以避免时间序列法的缺陷,因此基本分析法是评价互联网行业盈余质量较为可取的方法。
(二)互联网的行业特点对基本分析法的挑战
基本分析法是近十几年来会计文献研究较多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识别价值驱动因素来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主要功能是向市场传递关于预测未来盈余的信号及关于盈余质量的信息,而且通过基本分析能够预测未来股票报酬或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报酬。
在基本分析法中,有采用单变量进行分析的,如市盈率(P/E)、净资产倍率(P/B)等,但单一指标容易造成偏差,使得评价结果不准确,因此学者们大多采用多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虽然在指标选择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影响最为广泛的是Lev和Thiagarajan(1993)提出的利用财务报告中12个基本信号作为评价盈余质量的指标。这12个基本信号分别是:(1)存货;(2)应收账款;(3)资本性支出;(4)研究与开发费;(5)毛利;(6)销售与管理费用;(7)坏账准备;(8)实际税率;(9)储备订单;(10)劳动力;(11)后进先出法盈余;(12)审计意见类型。他们将每个基本信号分别评分,赋值为1或0,(如:存货相对于销售增长较快,赋值为1,表明盈余质量较差;若增长较慢,则赋值为0,表明盈余质量较高)然后将每个基本的得分相加,分值越低,盈余质量越高;反之,分值越高,盈余质量越差。
尽管采用多指标判断能够避免单一指标造成的误差,但当前的研究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较少根据行业进行选择,大多是基于制造业的基础进行论述,但互联网企业与其他行业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如成本与收入的增长模式、技术等对企业的影响。互联网属于轻资产行业,其对资本的要求比其他行业要低,现金收现性也比其他行业要好,但其对现金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单纯根据Lev和Thiagarajan(1993)的12个基本信号来评价互联企业的盈余质量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根据互联网的行业特点来改善盈余质量的基本分析法,能合理地评价互联网企业的盈余质量;同时因为互联网属于高风险行业,未来盈余的持续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基本分析法较少从盈余持续性来考虑盈余质量的影响指标,因此笔者将在基本分析法的基础上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来构建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
二、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指标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团购、微博等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我国对互联网宏观政策的干预使互联网行业朝着安全化、诚信化发展,竞价排名体系等也得到显著改善;支付、物流及售后服务系统的完善使得网上购物更加便利,消费者对网络产品及网络广告的信任度有所提升。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不需依赖大的营业面积、展示场所、多层次的流通环节及大量的存货,网络经济为企业节约大额的交易成本,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系统的开发及维护费用,因此在传统盈余质量的基本分析法中对存货、总资产的分析变得不再重要,而研发、折旧和摊销金额的大小成为互联网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互联网企业针对用户的销售一般是采用先支付后发货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形式,广告业务则更倾向于传统企业劳务销售的流程,其收入的实现与传统企业有较大的区别,更偏向于收付实现制。盈余持续性要求企业具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量来满足未来持续经营的需要,现金收入的质量对盈余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持续性角度来看,影响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的现金实现性
盈余的现金实现性是指企业以现金形式获取收入的能力,包括当期现金的实现性和未来期间现金的实现性。由于互联网企业存在虚拟性,企业在网络交易中的主动性较强,较好的企业通常能够实现收入的快速变现,且其技术平台的研发及用户群体的开拓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现金流出也比较大,为满足未来持续经营的需要,其盈余的变现能力应当满足当期或近期支出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拥有持续不断的会计盈余,因此盈余的现金实现性应作为评价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
财务指标主要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来评价盈余的现金实现性,同时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中的某项指标作为评价基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能够直观地看出本期收入中以现金实现的比率的大小,如果这个比率很高,则说明当期收入的实现性很高或者当期收回以前期间的应计收入,这是一个正面的信号,所以无论是哪个原因导致比率很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当期现金实现性较好;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能够很好地评价当期盈余的现金实现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表明企业当期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计算的净利润相比较,能够从总体来考察当期现金的实现性,类似地,这个指标值越高,代表盈余的实现性越高。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通过计算每股普通股带来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表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个指标值越大,说明每股普通股带来的现金收入高的可能性越大。在互联网企业中,虽然很大一部分收入是以现金形式实现的,但大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网络媒体,应收账款也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项资产,而应收账款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差额能够展现应收账款的增长是否伴随主营业务的增长,二者的正值差异越小说明二者增长是同步的,以往的应收款项能够及时收回,坏账发生较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当期收入与以往收入相比,应计收入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未来盈余的现金实现性高。
2.利润构成
盈余持续性要求企业拥有良好的利润构成,这样才能拥有较强的收益能力,同时利润作为会计盈余的构成要素,是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利润分为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不同的利润指标有不同的含义。互联网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成长需要由技术进步来推动,因此其营业成本较低,期间费用较高,且互联网用户具有较强的粘性,后期单位维护成本较低,收入呈“J”型增长,因此单纯依靠净利润来评价企业盈余质量可能造成分析的误差。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来看,只有经常性的业务才能为企业带来高质量的盈余,企业倘若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利润应主要来自日常的经营活动,所以营业利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重大。
与利润总额相比,营业利润主要产生于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的比率能反映当期利润中来自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的比重,这个比重越高,说明收入主要来源于日常经营,未来拥有持续收益的可能性较大,盈余质量较好;而以营业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收益率能表明网络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企业资产来自股东与债权人,为了满足二者投资的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较高的资产收益率,通过营业利润而非净利润来计算这个指标能更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未来是否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因此该指标值越大,盈余质量越高;而对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基本每股收益指标仍然能表明股东投入资产和价值的实现,资产净收益和每股收益越高,表明股东投资获取的收益越高,盈余质量也越高。
3.研发支出
互联网企业受技术影响重大,最先获取先进网络技术的企业能最先拥有独占性资源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为未来获取高额回报打下坚实的基础。Stephen P. Baginski和Kenneth S. Lorek等(1999)也认为高的研发强度能够让企业高水平地盈余持续,因此从持续性角度来看,企业研究和开发费用投入的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企业未来盈余质量的高低,而企业发生的研发费可能形成当期费用或无形资产。在考察企业研发费时,应区分二者进行衡量。
互联网企业作为轻资产企业,大多以技术水平取胜,前期投入的部分能形成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将带来未来持续不断的盈余,因此营业利润与无形资产的比率能表明互联网企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越高,说明企业前期技术投入及开发成果显著,未来盈余持续性较好,盈余质量较高。同样的,营业利润与研发支出的比重也能反映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是否得到相应的回报;营业利润与研发支出、无形资产之和的比值则可以剔除由于不同企业在无形资产与研发支出会计确认上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研发支出占企业现金流量支出的比重能表明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对研发的重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作为管理者应足够重视企业的研发能力才能为企业获取大量忠实的用户群,为未来应持续经营获取利润做足准备,因此该指标越大,表明盈余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
4.网络效应
盈余质量不仅能够使用财务指标来衡量,还能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分析全面展现。网络经济中的麦特卡菲法则向我们展示网络企业的价值是随着使用者的增加呈现二次方增长,而互联网企业的收入特征表明网络企业的收入会随用户规模的增长而增长,且增长的速度比用户规模的增长率高得多,呈现规模经济的特征。因此网络效应能对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网络效应的优劣能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
网络效应可以用网站的运营指标来衡量,其中净利润与独立访问者数量、净利润与页面点击率的比率能够很好地衡量企业投入的效率与效果。独立访问者数量是指每百万访问者当中固定访问者的数量,点击量则指每天用户点击该网站的次数。净利润与这两个指标比率均能反映互联网企业的网络效应是否带来与之相符的收益。由于互联网企业的投入大多是致力于用户群体的开拓,目的在于让企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这两个数值越大,说明企业在用户规模扩张上付出的人力、财力是有效的,能为公司未来盈余的持续性作出贡献,盈余质量状况良好。而研发支出与这两个指标的比值显示独立访问者数量和点击率的研发成本,这两个指标与前两个指标可以共同判定网络效应是否带来合理的效益。倘若净利润与独立访问者数量的比值高,但与此相应的研发成本更高的话,那么网络效应就没有发挥到其真正的效用,企业的盈余质量值得质疑。
(二)基于盈余持续性视角构建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
盈余持续性要求企业具有未来持续获取盈余的能力,不仅要求盈余具有可实现性,而且要求盈余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实现,实现期越短,盈余质量越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程较短,且前期投入较大,风险性高,对其盈余质量的评价应集中在未来盈余的可实现度,即盈余的持续性。互联网企业盈余的现金实现性、利润构成、研发支出和网络效应均会影响企业盈余的持续性,对盈余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结合上文的分析,笔者在基本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的评价体系,期望投资者、管理者及相关人员能够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互联网企业前后各期或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盈余质量进行比较并作出理性决策(见表1)。
三、评价体系的运用:A、B公司盈余质量对比分析
本文以A、B公司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文中构建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对互联网企业进行评价。A、B公司均为我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A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10年年初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网站内容覆盖财经领域,每日更新上万条最新数据及资讯,为用户提供财经信息的查询;B公司于2009年12月在深圳上市,主要为用户提供股票证券交易分析,是金融信息服务企业。这两家企业均属于财经网站,上市时间接近,主营业务具有相似性,因此选择这两个网站来对其盈余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更好地阐述文中构建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从表2可以看出,A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B公司高0.25,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重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均为B公司的3倍多;A、B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长率为负值,表示应收账款的增长慢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企业当期收入大多以现金形式实现或以往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加快;A公司的绝对值大于B公司,说明A公司的现金实现性更好。因此,结合上述四个指标分析可知A公司盈余的现金实现性要远远高于B公司,企业拥有较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能保证未来盈余的实现,盈余持续性能力强,盈余质量好。
而从利润构成来看,这两家企业的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均高于85%,盈余质量都还不错,但A公司比B公司高了5.52%,且A公司以营业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收益率和以净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收益率均高于B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也比B公司高了10.87%。这四个指标充分表明A公司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能力比B公司大,未来盈余的实现性较强,盈余质量高。
从研发支出来看,虽然A公司无形资产带来的营业收益要小于B公司,但其研发支出带来的营业收益则比B公司高了272.34%,这可能是两家不同企业在确定研发费用是否能够资本化时产生认知差异所导致的。但从研发支出中的第三个指标发现A公司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共同带来的营业收益略高于B公司,显示了A公司对技术等研发的收益效应高于B公司。然而,A公司的研发支出占现金支出的比重要小于B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B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度要高于A公司。但基于前面三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到A公司研发的收益性要高于B公司,因此从总体上来说A公司对研发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盈余质量较高。
最后在网络效应方面,B公司的每个点击和独立访问者所带来的收益均比A公司高了70%以上,说明B公司在用户规模拓展的投入得到较好的回报,但用户规模的拓展大多是基于技术平台搭建,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基础上获得的;B公司在研发支出的投入也远远大于A公司,其每个点击和独立访问者所耗费的研发成本比A公司高了90%以上,其成本的消耗大于收益的取得,说明B公司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效应所带来的收益“J”型增长,因此B公司的盈余质量仍比A公司差些。
综上分析可知,A公司的盈余质量比B公司高,同时考察2011年12月30日两家企业股票收盘价,A公司是19.18元,B公司是15.93元,这说明市场对A公司的认可度较高,也从侧面反映了A公司的盈余质量优于B公司,这与本文构建的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R. G. Sloan, 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1, No. 3, Jul. 1996.
[2] L. W Meknigh, J. P Baley. Internet Economics[M].MIT Press,1997.
[3] P. Dachow, W. Ge, C. Schrand,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 a review of proxies 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Nov. 2010.
[4] S. P. Baginski,Kenneth S. Loerk, G. Lee Willinger,Bruce C. Branson,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lternative Annual Earnings Persistence Measur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74,No. 1,Jan.1999.
[5] 卜华.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6] 蔡珊珊. 互联网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及其预算管理[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7] 程小可. 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胡延杰,李琳. 持续盈余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财会通讯,2007(11).
[9] 刘百芳,隋立秋,方鑫龙. 盈余质量性态分解研究[J].经济师,2012(1).
[10] 柳木华.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11] 马永强. 会计盈余质量维度分析——一个理论框架[J].会计之友,2011(8).
[12] 马永强,阳丹. 信息观、计量观与盈余质量评价——对主流研究的梳理和反思[J].会计之友,2009(8).
[13] 彭韶兵,黄益建,赵根. 信息可靠性、企业成长性与会计盈余持续性[J].会计研究,2008(3).
[14] 邱丽艳,张健.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1(1).
[15] 唐建荣,陈钰■,蒋佳宸. 从盈余质量分析百强企业[J].会计之友,2011(10).
[16] 王聪儿. 基于EVA估价模型的我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厦门大学,2009.
[17] 王栋. 互联网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8] 王化成,等.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9] 王艳萍.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未来盈利能力分析[J].财会研究,2005(5).
[20] 王巍,吕发钦,等. 网络价值评估与上市[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1] 张兰萍. 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会计),2006(5).
[22] 张瑞丽,李少轩.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0(8).
[23] 张崧楠.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00
[中图分类号]F49;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电脑与人类朝夕相伴的时代逐渐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领域的革命和创新,金融行业者也在寻求机会不断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借着互联网时代的这股东风,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经济的新型业态,这种业态既不同于各种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业务,也不同于证券市场的融资平台。互联网加速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也开拓了互联网发展的新领域。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来说,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资金中介作用的行为。互联网金融也属于金融创新的一种,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完善,更是金融行业和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1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对比分析
1.1 互联网金融更快捷,更年轻化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占据了大部分青年人市场,这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年轻化。随之出现的支付宝、余额宝等互联网平台让支付更为快捷,P2P等平台也使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更方便快捷,这些都是传统金融做不到的。
1.2 客户群体更趋向于年轻群体和企业
有关资料显示,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余额宝的人均投资不到2 000元;这些资金在传统金融投资者看来微不足道,因为这些钱存在银行账户里几乎是无收益的,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时期,拥有小笔金额的客户,成为余额宝的主力客户群。
1.3 投资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局限,抓住了互联网金融群体理财“时间碎片化”和“资金碎片化”特点,让理财变得轻松简单。因此,互联网客户群体年轻化、小众化、闲散化,追求投资的低成本和便捷性,追求小额资金既能保持流动性又能实现收益。
2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探究
过去的10年间,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发展并创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初现端倪时,互联网金融市场几乎呈现无金融中介状态,基本上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使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并减少交易成本。最初的主要金融模式是网上及手机银行支付,随后出现P2P融资平台、余额宝以及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使互联网金融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很多创新模式。创新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支付方式、投资融资方式、营销渠道以及网络银行等金融机构。
2.1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是合同交易后产生的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资产转移方式。这里说的支付方式,主要指第三方支付,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在传统金融模式中,很少出现第三方支付的情况。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迅猛发展,已成为网络购物、线上缴费等小额支付结算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技术的统一,给互联网金融创造了优势,使得网上支付更加便捷。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线下支付转移到线上支付,第二阶段是把线上支付完善到移动线上支付,以实现随时随地完成网上支付。
2.2 投资融资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一般企业或者个人要想融资都要通过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等中介来实现,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企业融资逐渐由间接融资变成直接融资,更方便、高效,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方面主要的金融产品有P2P融资平台,P2P又包括人人贷、君融贷、宜人贷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网络小贷公司、众筹融资和银行信贷等模式。
2.3 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营销渠道网络化。2012年以来,网络理财产品的走红说明了大众理财需求逐渐和互联网技术相互对接,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更是让互联网金融进入新阶段。其优势表现在可以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收益率更高,信息收集更全面,选择范围更广以及操作更方便快捷等方面。目前,以淘宝理财频道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理财平台已汇集了多种保险、基金及理财产品,可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一站式交易与管理服务。很多商品直接在网上出售,既帮助商家节约成本,又给买家提供方便,即产生了我们所说的B2B、B2C等销售平台。
3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应对问题
目前,支付宝在网络购物占有重要地位,微信红包也日渐红火,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竞争激烈,“互联网金融”已从一个模糊概念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结合基金、理财产品等更是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可谓风生水起,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但也要注意这些风光背后存在的隐患。
3.1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跟不上发展步伐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金融的体制束缚,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却跟不上发展步伐,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处于一种监管不到位的状态,这不利于互联网金融有条不紊地发展。目前,我国的监管是不完整、不到位的,例如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在内的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尚未建立,监管者分身乏术,这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进程。
3.2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比传统金融机构大
一是互联网的普遍性表明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全社会资金融通,这是优势,但也是风险所在,互联网的融通性使得原本应有传统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主体身上。二是互联网企业没有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不能有效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缺少专业团队的控制。
3.3 金融业务交易的虚拟性
网络型金融业务是靠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的,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决定了由此带来的金融业务交易的虚拟性。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交易,能增强交易过程和对象的隐蔽性,同时也使整个交易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金融风险确实存在且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再开展网络金融业务。与此相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潮流和趋势,为促使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应不断强化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篇6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基于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互联网“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的特点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参与性更强、协作度更高、透明度更大、操作更便捷、中间成本更低。互联网金融包括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余额宝就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
国内学者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1。0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与金融初步联手,传统金融机构把互联网当作工具。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金融2。0时代,互联网与金融进一步结合,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来改变金融运作模式,现在正处于这个时代的起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大金融时代,不仅是互联网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也是产业和金融的融合。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把传统金融和非传统金融的边界打破,形成一种新的领域,与此同时,产业和金融过去存在的隔阂也可能会被打破。
美国曾出现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但却好景不长。早在1999年,美国PayPal公司就推出了美国版的余额宝,将其在线支付功能与金融理财产品结合起来。美版余额宝的年收益最高曾攀升到5。56%,由此更带动投资者疯狂的追捧。PayPal公司与余额宝一样,把理财产品的实际操作交给了证券公司。而为了规避风险,PayPal的基金只能投资于高质量的证券,不能做融资融券、对冲、浮动利率证券等业务。所以,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时,由于银行倒闭、美联储实行超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降至0。04%,再加上管理成本和投资利率,PayPal公司最终因入不敷出甚至倒贴而关闭。实际上,只要是理财产品就会有风险,所谓的高收益只是用来吸引用户投资的一种手段。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实质上都是货币基金。当货币流动性紧张时,该产品就会出现高收益,因而走俏市场;货币环境一旦宽松,所有的货币基金马上就会惨淡收场。余额宝实际上是为民众开启一种新的理财观念。我们现在思考的不能停留在其是否应该出现,而是其出现后应该如何更好地加强监管、规避风险。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一项新兴事物,余额宝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物,它在本质上属于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由于是新事物,其不完善性、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属性定位不明确。余额宝的收益何来?其实就是购买天弘基金增利宝的货币基金的收益,这在本质上就是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那么,余额宝应该定位为货币基金,即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但是,余额宝所宣传的“十万元一年有四千元的收益,是活期存款的八倍”,还有“能随时消费支取”的承诺,显然模糊了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的界限。实际上,类似余额宝这类互联网金融是不具备银行那套合规机制的,当然也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余额宝的宣传夸大其收益,弱化其风险,是在误导购买者,使购买者完全弄不清楚其真正属性。
资金存管不健全。余额宝的开户流程非常简单快捷,基金销售过程中必需的身份证、银行开户账户等用户的资料直接由支付宝提供给天弘基金。但在整个过程中,用户个人并没有在天弘基金直接开设TA账户(投资者持有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的基金账号),也不拥有独立的账户密码,阅读风险提示和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等环节也通通省略。许多用户可能根本就没有完全理解余额宝的含义,以及货币基金市场运作的风险,就贸然的在余额宝开户,这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纠纷埋下了隐患。同时,互联网传输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也会使资金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监管机制不清晰。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一种“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政策、无监管。无论是银监、证监、保监,抑或央行都不能完全囊括互联网金融的所有环节。监管的缺失可能直接导致金钱的不安全性,漏洞的大量存在。2012年5月,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其陆续与37家基金公司合作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但是,支付宝并没有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此次,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共同推出“余额宝”,实际上绕开了基金销售牌照障碍,利用“余额宝”实现了向用户销售基金的目的。这种“打擦边球”、在政策界限边缘游走的行为,也使监管更加困难。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
明确权利义务。第一,消费关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客户的可选择范围大量扩张,对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自然也会越来越高。网络金融服务提供商应更加重视以客户为主的服务理念,加强对网站的设计、业务流程的完善以及对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重视,使版面更加清晰、程序更加流畅、服务更加人性化。①另外,在网络金融中,消费者在利用金融工具接受商品或服务过程中,诸如消费者权、隐私权等等权益更易受到侵害,相比于金融机构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网络金融中应该重视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也是网络金融机构在业务活动中对消费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建立消费者保护协调合作机制;通过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渠道,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2014年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该法案第二十八条规定:“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以及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但是,该法规的内容还比较宽泛和模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和困难,还需要进一步出台更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解释进行规范。
第二,竞合关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是一种竞合关系。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与多家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使支付系统与银行系统对接;银行借助互联网企业,使资金在买卖双方之间自由流转,从而带动传统网银业务向消费、理财方向延伸,双方在跨行支付、跨境支付、移动支付等层面广泛开展合作业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影响到银行传统理财业务的发展,对中间业务包括手续费、线下POS手续费的蚕食;甚至互联网金融还会在信贷业务、服务端及收入端与传统商业银行产生冲突。所以,互联网金融应该与传统金融互补短板,使消费者享受到更为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在交易规模、交易范围上具有优势。例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实业贷款的缺位。因为,传统金融机构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因素,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只能做大额、中额贷款;只有通过互联网金融,才能实现海量规模、海量交易、海量数额,才能对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部分,实现规模化供给。相反,传统金融在信用度、专业性和监管完善性上,也有着互联网金融目前无法赶超的优势。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即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互联网发展颠覆的不是金融本身,只是金融的运营方式,无论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还是金融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谋求的是协同效应,存在的是竞争且合作的关系。
规范风险管理。余额宝是跨界的金融产品,它脱胎于央行监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借道证监会监管的公募基金通道而产生,而投资主要投向银监会监管的银行协议存款等领域,可见,要实现对余额宝整体的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必须多个部门联动。
第一,政策性风险管理。从产品本质上看,余额宝是一款基金直销产品,在发起设立、产品运作等方面与已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并无本质区别,蕴含流动性、期限错配、操作等多种风险。而作为一项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现在法律定位不明,所以无法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处于“真空”地带。但是,不久的将来,监管政策一定会应运而生,弥补这一漏洞。所以,互联网金融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走向要有足够的预测能力,并根据国家的政策走向来不断调整经营重点和策略。对于政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足够的感知能力,并提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不良后果。
第二,操作性风险管理。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系统来看,操作风险涉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账户的授权使用、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等,这些系统的设计缺陷都有可能引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②地域开放性、活动虚拟性特点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最大的不同,一旦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或安全系统失效,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就会累积而无限放大。所以,余额宝应加大对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防病毒、抗攻击的能力;提升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登录方式的级别,确保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
第三,流动性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应避免各种业务品种在某一特定的时期风险过分集中和业务中产生的资金流量缺口风险。余额宝承诺的“随时支取”业务需要的就是投资者申请赎回时资金充足。应对流动性风险,从投资上讲,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配置资产到期,自然转换成现金资产应对赎回;另一种是以回购、卖债等方式将持有资产转换成现金资产。面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互联网金融应该坚定地放弃以相对收益排名为主的考核制度;在投资过程中配置较高比例的高流动性产品;对未来的申购赎回有必要的预测和充分的准备;建立有效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只有实现多重保护,才能安全应对流动性风险。
健全法律政策。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立法相对模糊和滞落。现有的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都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因为它们都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制定的,与互联网金融的某些特征格格不入。虽然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签名法》、《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但也仅限于传统金融业务的网上服务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人、交易者的身份认证、个人信息保护、资金监管、电子合同有效性确认等等方面仍是空白。而政策法规的缺失直接导致的是交易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相关交易行为、交易结果的不确定,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一方面,要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定。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加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保护交易者合法权益;确保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禁止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犯罪活动。对于互联网金融犯罪行为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应该明文确定。加强监管的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又要给予支持和保护。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印发《关于人民法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人民法院在审查金融创新产品合法性时,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应当遵循商事交易的特点、理念和惯例,坚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充分听取金融监管机构的意见,不宜以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为由,简单否定金融创新成果的合法性,为金融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成长空间。”
篇7
云计算彻底解决了海量存储和并行计算的问题,为IT浪潮继续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演进建设了基础设施。社交化等大众智能的加入扩展了云计算的含义,云计算突破了图灵计算的范畴,是图灵计算和大众计算的集合。云计算因而成为推进IT浪潮演进的新平台。
云计算推动IT产业模式继续向服务交付转移。云计算将IT资源(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应用)打包成服务进行交付,推动IT产业的商业模式从卖硬件,到卖软件,到卖服务进一步演进,IT服务的种类和比重加大,未来可能出现各种提供某种IT能力的服务中心。
云计算对IT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云计算模式下,企业IT投资实现弹性化、轻量化,IT产业运行效率提高;同时IT行业门槛降低,创新得到促进。而IT业者需适应云计算下开发模式和新的产品质量要求。
企业界纷纷战略转型,顺应云计算潮流。国外互联网大厂Google,综合解决方案商IBM及Oracle,终端商Apple,软件商Vmware等纷纷推出云产品和方案,顺应云计算潮流;国内网络设备商华为,应用软件厂商用友、金蝶,互联网厂商阿里,运营商中移动等积极实施云计算战略。云计算源于产业内部,进展乐观。
投资策略
云计算下的投资机会
云计算影响到整条IT产业链:内容服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硬件设备等。看好新兴软件、服务和以内容为中心的应用,硬件商和传统软件商或受冲击。由于利用率提高,硬件和传统软件供应商或受到冲击;而以内容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业或更加百花齐放,之前受IT能力影响的云应用可能加速;集成和应用实施服务商存在受益;提供云时代的基础产品和方案的公司成长明确,如虚拟化产品、商业智能软件和数据挖掘软件供应商等。A股上市公司中,一些公司已公告募投项目大举进入进军云计算,一些公司内部全面启动云计算战略进行转型,我们从公司积极应对的情况和云计算趋势下受益的方向两方面来进行梳理。
(一)公开披露进军云计算的公司:1、募资公告投资云计算项目的公司:浪潮信息、华胜天成、滨海能源;2、正在实施云计算路线的公司:用友软件、东软股份、星网锐捷、华东电脑。
(二)云计算趋势带来发展空间的公司:1.互联网公司,因为互联网公司具备天生的云计算的需要和应用空间,符合云计算潮流:乐视网、大智慧;2.产品技术市场空间增加的公司:网宿科技、卫士通、启明星辰、东方国信、拓尔思;3.应用云具备巨大潜力的相关公司:卫宁软件、易保网、国电南瑞、启明信息。
重点关注个股点评:
篇8
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具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顺应潮流、继续前进的经验和基础。商业银行只有从客户、产品、渠道和销售管理方面立体绘制零售银行统一视图,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让用户看懂商业银行、让管理者看清零售业务。
客户统一视图。商业银行需要广泛搜索采集客户金融交易、资产负债、产品购买、习惯偏好、消费行为、自然状态、家庭状况、社会关系、服务评价、利润贡献等信息,并整合客户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终端设备等媒介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构建全面的以客户为索引的统一视图,全方位描述个人客户的生命周期、产品渗透、资产负债、行为习惯等特征。此外,通过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交易行为和服务协议等信息,逐步将单个客户视图扩充至家庭、社会关联客户,形成以核心客户为索引的客户群视图,为建立多维度细分客户模型奠定基础。
产品统一视图。一是建立面向客户的零售产品视图。对内聚合涉及个人客户的各专业、各子公司的金融产品,对外聚合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企业的产品,全面梳理零售市场产品目录,结合客户需求,补充缺失产品。在管理科目分类基础上,明确产品的专业市场和目标客户定位,建立以客户需求为索引的产品视图,从保值避险、增值投资、风险保障、交易结算、资讯服务、财富管理、理财规划等维度为精准营销建立产品库,形成面向市场营销的产品视图。二是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视图。采集产品需求编制、项目管理、跟踪评估、产品销售、延续管理、价值评价、市场退出等环节信息,建立以产品为索引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使产品销售管理人员直观了解产品状态、生命阶段、业绩统计、利润贡献、同业地位等信息,合理制定销售策略、提出创新需求。
篇9
互联网带来商业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
基础客户流失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是那些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新兴金融机构,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客户主要是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是客户的基本诉求。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那种基于密集知识和复杂技术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了。互联网金融使商业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竞争基础发生了转变,进而在银行客户群的金字塔底端对基础客户形成了冲击。
产品竞争力欠缺
互联网理财产品具有信息、成本和时空优势。信息优势主要体现为庞大的信息量以及迅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传统的理财服务相比,互联网理财服务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使服务供应商能够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费用,最终使投资者受惠。而且,互联网理财可以摆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只要在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查看网上的理财信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理财产品、掌握更多的理财知识。
服务效率较低下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服务效率远高于商业银行。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商业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业态
互联网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蚕食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抢夺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替代银行传统物理网点等等,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形成较大冲击。但如果商业银行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来应对这种变化,积极改善服务,设计对消费者、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产品,让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让客户感觉到银行的专业能力、产品特色和服务品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也可以化挑战为机遇。
但是对于新兴的私人银行更多是机遇。首先,私人银行总体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中国银监会创新部2014年5月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18家主要商业银行高净值人群总量约37万人,根据波士顿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约220万人,并根据1个客户平均使用2家私人银行测算,中国主要私人银行在高净值人群的渗透率约8%,发展空间巨大,且各银行间差距较小,2014年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为4.3万户,招商银行为3.3万户。其次,私人银行客户更加喜欢贴心服务、定制服务、一站式服务,与互联网金融提倡的标准化、高效率的服务模式有着天然的距离,互联网为私人银行带来的更多是机遇。商业银行应更注重发展新兴的私人银行业务,注重通过客户分层拓展与维护私人银行客户,培育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全行业务新的增长点。
私人银行致力于提升洞察力,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私人银行一直致力于通过大量积累的客户身份、账户和交易信息,借助云计算、搜索引擎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客户信息、浏览记录和交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解析研判客户的金融需求、行为模式、兴趣爱好和风险偏好,对客户全面深入而又务实可行地进行分析,并借助网络实现差异化的产品定向推送和个性化服务。为各个细分客群定制解决方案,提供贴心服务。
私人银行致力于客户体验,实现“高端定制服务”。私人银行定期进行客户需求调研,构建高效运行的客户资源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收集客户对产品的评价,为未来的客户做准备和设计。私人银行在网络上最新的各类财富管理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并让客户需求反应到产品研发的阶段,无形中创造了良好的客户体验,也提高了银行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能力,有助于产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不断提升私人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私人银行致力于持续不断的创新,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私人银行致力于建设开放式产品平台和专家服务平台,提供如财富管理、家族信托、专业服务等一系列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特别是在财富管理这一方面,任何私人银行客户,都可以及时享受私人银行投资顾问的服务,完成理财、股票、基金、保险等业务的操作。私人银行努力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努力减少不同客户经理或不同产品对同一客户的重复,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私人银行现有业务是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
持续不断的创新业务发展模式,体现了互联网“永续创新”的思维。第一,建设开放式产品平台。一方面梳理完善自主管理的产品系列,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其中重点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及客户定制的个性化理财产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机构内其他部门的专业管理能力,选择适合私人银行客户的产品进入开放式产品平台。此外,要加强与外部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通过委托定制、代工管理等多种业务模式发展纯收付产品,形成标准化及规模化产品设计管理及发行模式;还要广泛选择外部专业机构主动管理的各类优秀投资产品,丰富及补充完善开放式产品平台的产品线。平台上的产品按照大类分为:现金管理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投资类产品、策略投资类产品、另类投资产品。
第二,建设跨境业务平台。针对私人银行客户很多拥有海外资产,并对海外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以及海外资产配置存在一定需求的特点,私人银行可以与境外私人银行合作,满足本行私人银行客户的境外个人金融业务和企业金融业务需求,打造有特色的私人银行规划与投资服务体系。私人银行利用境外私人银行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投资世界顶级基金,满足本行私人银行客户多元化的高端投资需求,同时通过其提供顶级的私人银行规划与投资服务,让客户享有移民、教育、健康、收藏、游艇等最高端的传统私人银行规划与投资服务,逐步建立起全球服务体系。
第三,建设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根据私人银行业务实践,私人银行需要提供所有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显然,私人银行及其所属的商业银行仅能提供对公对私融资、现金管理、信用卡、国际贸易结算等私人银行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而法律、税务、信托、保险、投行、企业治理、不动产、慈善事业等方面的服务必须要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支持。为更好地服务客户,私人银行有必要与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机构库、专家个人库,并有专人维护。外部专家库的建立和运营,将使私行有能力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增值服务。
通过适当的免费专业服务吸引客户,体现了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思维。私人银行已经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通过适当提供免费但是能创造较高价值的专业服务来获取和维护客户,并在服务过程中紧密与业务结合,在通过免费服务带来的家族信托、海外置业等业务获取收益。
第一,通过免费的法律服务吸引客户。法律服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相关政策法规、银行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法律关系、全球视野下私人财富传承的风险与防范、企业家如何把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相隔离、公司高管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等内容。法律服务的形式通常为7×24小时电话语音法律咨询、律师推荐、律师驻点、法律沙龙、私人律师等服务。
第二,通过免费的税务服务吸引客户。税务服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概述、通过合理安排来降低高净值人士在境内投资的税务风险和成本、中国个税改革展望、海外热门移民和投资地的税制介绍、移民海外前可以考虑的税务安排及案例分享、从税务角度对海外投资的考虑及案例分享、红筹上市架构简介、红筹回归主要税务考量和税务筹划、常见的企业税税务稽查形式及流程等内容。税务服务的形式通常为税务师推荐、税务沙龙、私人税务师等服务。
第三,通过免费的房地产服务吸引客户。房地产服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全球各房地产市场进行专业的剖析,从市场、法律等角度给客户提供投资建议;酒店、写字楼、工业物业、零售地产、住宅等领域的战略咨询、投资管理、租赁、物业管理、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开发管理、估值;代表客户进行一系列的谈判工作,帮助客户收购其选中的物业;房地产日常管理、帐务管理、租赁管理、产权转让等。房地产服务的形式通常为市场分析及季度简报、地产投资讲座、高端圈层客户活动等。
持续不断地进行客户需求分析,体现了互联网“注重客户体验”的思维。了解客户消费需求的类型,提供的服务才能切中肯綮。私人银行已经对客户有关社交、投资、事业等方面的需求,实施了相应的服务策略,提高了私人银行在客户中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客户,提升了客户忠诚度。
第一,了解客户高频率的圈层互动需求,实施私人银行平台商业模式增加客户粘性。借助私人银行客户的圈层需求,由客户经理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组织红酒、高尔夫、马术、游艇、国学等不同兴趣爱好的客户形成不同的“圈子”,定期组织不同“圈子”的客户聚会,各圈层除就不同话题定期交流外,客户经理还可就各“圈子”成员的商务问题牵线搭桥,使圈层聚会同时成为各成员寻找商务合作伙伴的平台,在怡情养性的同时促进事业的发展。显然,加入“圈子”的成员越多,为已有客户解决商务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也会有更多的人寻求加入“圈子”,形成高度的正向同边网络效应。
第二,了解客户高品位的心灵投资需求,成为客户以心相交的挚友。私人银行是建立于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关系基础之上的。私人银行成功与否取决于两者之间关系是否足够密切。心灵投资带来客户心灵的充实和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客户乐享人生。私人银行服务客户的心灵,可以帮助客户创造更好的人生体验,分享心灵投资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协助客户成就高质量的人生,成为客户以心相交的挚友,这正是私人银行业务成功的本源。
篇10
应该说,虽然《指导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互联网金融监管领域的政策空白,但是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分析《指导意见》所存在不足的前提下,进一步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定位和风险控制重点,从而以《指导意见》为基础,推动互联网金融监管策略的不断完善。
《指导意见》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意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几方面。
第一,是行业管理的旧思路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众所周知,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金融的影响,作用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多个要素层面上,而且在推动支付清算、资金配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的同时,事实上已在促使金融子行业之间、金融与实体企业之间的功能融合。这些融合都使得传统的金融行业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因此各国监管部门都更多的摒弃了机构监管思路,而是从功能监管的角度入手,着力应对业务与产品创新中的风险控制与功能拓展。由此来看,不仅《指导意见》所定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范畴及所属类型还缺乏缜密的研究支撑,而且分头纳入现有分业监管框架的思路,也无法应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跨行业、跨市场的特征。实际上《指导意见》所提的“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达到。
第二,与国际主流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尚未完全吻合。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货币与金融的影响深远,而且带来的许多变化往往处于金融体系的不同层面,如《指导意见》所列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有的是中介组织层面的要素,有的则是产品和业务层面的要素,因此通常无法笼统地制定一部覆盖所有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政策或法规。就国外监管实践来看,以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支付、P2P网贷和网络股权众筹等投融资模式、互联网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其所具有的组织与产品设计、内在风险特征与监管重点截然不同,因此各国往往分别予以应对,或是制定新的规则,或是修订和完善已有规则,如果掺杂在一起,只能是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大杂烩”。此外,在各国都面临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或电子货币对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之时,《指导意见》似乎也应对此有所考虑,因为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多国都是以政策表态而非法律形式来加以引导。
第三,《指导意见》的定位应该是原则性、指导性的政策,不应该太具体,否则就会由于涵盖面过大,而出现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例如:能否把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业态,硬性地揉在一起来看待;在个体网络借贷的界定中,平台能否涉及大额借款、可否做关联方融资和债权转让、大公司能否自建平台做产业链融资等,都成为疑问;股权众筹被等同于网络股权众筹,而在美国的JOBS法案中,实际上股权众筹发行人不一定是网络平台,发行途径也不一定是互联网;股权众筹被定义为“公开小额”,“公开”和“小额”的内涵存在不确定性,如何与私募股权众筹协调也是问题;还有,信托作为一种私募性质的制度安排,能否大规模推动基于网络的产品发展,是否会导致具有非法集资性质的逆向资金流动等;互联网消费金融是否就简单等同于消费金融公司开展的业务。
第四,《指导意见》更多是表达政府政策支持的发展方向,而非制度意义上的“法律法规”,还无法解决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一方面,作为纲领性的政策文件,有些指导思路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例如:“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上市融资,这里不仅又陷入到为股市赋予“政策性”的旧思路上,而且就美国的Lending Club等典型机构来说,上市后必然在资本的利益追逐下,使得大机构、大投资者、大客户成为主导,似乎距离P2P的本来价值愈发遥远。这里不是说我国不能出现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不是说互联网金融机构做大了一定就不再服务小微,而是说作为一个普遍性的鼓励政策,是否一定具有合理性,会否只是为上市公司并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本游戏”推波助澜,且易出现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的功能异化。另一方面,当未来《指导意见》与某个领域的发展实践可能出现矛盾时,相应的具体制度创新则需跳出《指导意见》的局限。例如,《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其内涵就值得商榷。实际上这与非银行支付机构从事的网络支付业务特点混在了一起。美联储在2015年初的《美国支付体系提升战略》中,已经充分关注包括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新兴电子支付在大额支付中的作用。
完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与风险控制
《指导意见》的核心目的,一是对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进行基本定位,二是努力防范可能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对此需要我们加以深入剖析,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思路。
第一,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抓住“服务实体”的重点。
如果针对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当前的功能作用,还需要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找出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微金融服务”领域以及居民的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支持等。
目前,在“做大做强”式的传统企业与金融文化影响下,国内的许多互联网金融组织也走上了“求大”的路径,这既是因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相对模糊而宽松的监管与制度环境,也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组织期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更希望在市场规则明确下获得“大而不倒”的先手地位。
当然,从本质上看,虽然很多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分散化、去中心化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特有的信息优势发掘,更好地为“小微客户”提供服务,但是客观上说,互联网金融并非一定是服务小微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会出现“傍大户”的“超大机构”和“小微机构”的并立。例如,国外部分典型的P2P网贷平台逐渐想放弃“Peer to Peer”的提法,个人借贷或者投资者发挥的作用逐渐变弱,而包括对冲基金和银行在内的大型机构则又逐渐成为游戏主角。
但是在我国,在金融体系的“高大上”仍然居于主流,在小微企业、居民的金融需求仍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背景下,我们并不需要互联网金融带来更多“大而全”的平台组织,着眼于服务大客户,而更需要其满足“小而美”的特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小微领域是最典型的普惠金融,也是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中的最大“短板”,无论是小微企业融资,还是居民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服务等,都亟须支持;二是我国的技术创新最缺少的是自下而上的“草根创新”,而草根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又需要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支持;三是随着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与大工业、大企业相应的金融体系已经逐渐不适应需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变得愈加重要,而小企业将来逐渐成为解决就业的主体,这也需要包括融资、投资、支付、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小微金融服务,成为与经济转型相配套的新型金融体系的核心。
由此来看,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推动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中,中小互联网金融组织的兴起、服务小微的功能定位,都是较长一段时期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根本;另一方面,支付和信用信息环境都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对此,互联网对于零售支付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深刻改变着个人的消费行为与习惯;源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与信用发掘技术,能够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草根”基础,这些同样也是重要的互联网“微金融”创新。
需要认清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
一方面是传统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体现。一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也是金融活动,因此其资产与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同样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不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网贷平台,都极易受到流动性风险冲击。二是信用风险。客户方面,网络融资平台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平台在进行交易撮合时,主要是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熟人评价等信息评价借款人的信用。中介方面,存在资金挪用的风险。三是操作风险。技术操作风险的产生,主要鉴于互联网金融依靠软件、网络等特殊介质开展金融业务,而其软硬件配置和技术设备的可靠性以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风险成为技术操作风险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四是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处探索发展阶段,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和明确的监管主体。在互联网金融准入、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的订立、电子签名的合法性等方面都存在规则缺失或不完善,在涉及民间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缺乏。五是经营风险。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率,以及潜藏洗钱套现风险。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一是信息科技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遭到技术性外部攻击而造成的损失。二是“长尾”风险。互联网金融因为拓展了交易可能性边界,服务了大量不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人群(即“长尾”特征),具有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风险特征。但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人群的金融知识、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相对欠缺,他们的投资额小而分散,作为个体投入精力监督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成本远高于收益,“搭便车”问题更突出。一旦其参与的投资或融资出现问题,可能对这些“脆弱”的长尾人群会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
完善《指导意见》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只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起点,还需要更多的配置保障机制建设。
首先,监管部门要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体系框架、风险所在等等,否则就会“瞎子摸象”。具体而言,是需要进一步细分不同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具体监管思路。我们看到,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范畴相对混乱,诸多的组织机构、产品、渠道等要素掺杂在一起,各自的业务运行与风险特点差异较大,难以进行一致性监管。对此,还需要在深入梳理合理的业态划分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相应监管细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监管细则的制定必须跳出监管主体分割、围绕机构对象的传统思路,真正以功能监管、业务监管为主,通过加强监管协调和配合,真正解决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导致的混业型金融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
其次,需要着力解决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背后的根本矛盾。例如,在P2P网贷等基于互联网的资金配置活动中,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无序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背后的民间金融缺乏有效引导和法律规制。只有加快推动以民间借贷为主的民间金融走向阳光化、合法化,才能促使P2P网贷行业发展真正跳出民间金融的某些乱象,着力推动技术与服务创新。再比如,第三方支付领域虽然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业态中相对比较规范,但近年来也还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究其根本,也是因为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电子支付方式、渠道、清算模式等的冲击,使得原有规则越来越难以适应整个零售支付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同样需要在“打好制度根基方面着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