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篇1

上个世纪初叶,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在《体育颂》中提出了“体育就是和平”的奥林匹克理想,现代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演进成“和平、团结、友谊与民主”的现代文化内涵,这是奥林匹克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现代奥林匹克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中,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正式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主义给体育运动制定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为当代奥林匹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奥林匹克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和逐步成为主流文化,体育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人道、和平、健康、环境等问题联系进一步密切,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奥运的“人文”价值已逐步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以人为本”,是“人文奥运”理念的基本内容。和平、自由、平等、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北京人文奥运的文化核心,“人文奥运”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现代奥林匹克的人道主义。

北京2008奥运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奥运的人文内涵,凸显了人文奥运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体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奥林匹克文化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促进了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在许多方面有共通和互补之处的。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而具有儒家色彩的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公正、诚实、仁爱、友善等观念,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状况,以及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又是一种完善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将以独具魅力的价值观念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的文化体系。

人文奥运理念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

在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自强不息’等体现了“和谐”文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对我国体育文化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整个青少年教育的成果,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形象。中国有4亿多青少年,对青少年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应将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人文奥运理念和文明礼仪、法制、诚信等教育,帮助青少年系统地学习奥运知识、增强奥运意识、培养奥运精神、提升人文素质,使青少年学生成为人文奥运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人文奥运”的内涵中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它并不局限于体育比赛,而更是一种学习活动。“人文奥运”秉承奥运精神,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联系起来。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可以推动全民学习工程,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理念。

篇2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篇3

一、加强月季文化景观建设,提升公园文化品位与内涵

月季原产于中国,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时更为普遍。月季被誉为“花中皇后”,而且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花香悠远,历来文人也留下了不少赞美月季的诗句。将月季文化与景观相融合,不仅能提升公园景观效果,而且能增加公园文化底蕴。

1、东广场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公园标志性文化广场

入口广场不仅可供游人聚集活动,更可以成为文化的输出窗口。在资金许可的情况进行东广场升级改造,作为公园的主入口,在东广场增加园林文化小品,突出体现月季文化。

2、改造景墙文化浮雕

把公园东广场景墙以及西展厅的后墙改为月季文化浮雕墙,通过浮雕艺术,向游人生动的展示关于月季的诗词歌赋及历史文化,使游人不仅能欣赏到月季花的美,而且能感受到月季文化的博大精深。

3、新建月季文化长廊

在景点主干道上建设月季文化长廊,营造浓厚的月季文化氛围,使游人们在了解月季历史、月季品种的基础上,对月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提高月季科普文化建设,推动月季文化宣传

现代月季是在中国古老月季的基础上,经过育种学家

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培育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不仅品种多达数万个,而且花大色艳、花型丰富,香味浓郁而备受人们喜爱。提高月季科普文化建设,可以使游人们更详尽地了解到月季品种的丰富,进一步推动月季文化的宣传。

1、加强对古桩月季的保护

月季公园自单位成立以来保存了许多古桩月季,这些古桩月季对品种保存和科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古桩月季的保护,可以推动科普文化建设。

2、增加月季品种展示牌

月季品种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藤本月季、大花香水月季、丰花月季、树状月季等多种类型,增加月季品种展示牌,既可以使游人了解到月季品种的特点,又可以了解到月季品种的来历。

3、紫藤和金银木支撑架增加园林植物知识牌

公园内紫藤和金银木经过数十年的精心养护现已枝繁叶茂、长大成型,去年安装了数十米的支撑架。可以在支撑架上安装造型新颖、做工精巧的园林植物知识牌,让游人更好地了解到相关植物品种资源和养护相关知识。

4、融入月季楹联、书画创作

公园内月季文化馆作为宣传月季文化的展示场所,展示一些新创作的月季楹联及书画作品,推动月季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激发游人对月季文化的兴趣。

三、举办月季花展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每年五月定期举办月季花展,集中展览月季花卉,营造

月季特色景点,同时开展月季插花展、书画展、科普展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使市民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又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

篇4

关键词 县文化馆 群众文化 辅导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不可能总是按照老一套的做法,而是要选择性的传承。只有精心选择,才能传递群众文化的精华,只有整理和加工,才能使辅导对象能够接受,只有选择性的吸收,才能使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原封不动地照搬是不符合现代的发展和需要的。文化创新就必须打破旧的文化传统,不断地创新,补充和完善。群众文化辅导就是在传统文化意识与现代文化意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起着“联系”和“融合”的作用。它改造着传统文化中的落后,保护着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它选择外来文化的优点,发扬现代文化的意识。基于此,本文对县群众文化辅导做出一番探讨。

一、文化馆辅导培训重在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馆是广大业余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之家。是各个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为他们服好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业余人才的专业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各业务门类在职人员的培训己成为文化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组织举办短期或中长期的培训或轮训,开设文艺表演、舞蹈、声乐,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培训和优秀人才文化管理研讨班。二是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群众接受辅导、投身创作、参加表演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得到了艺术享受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群众素质得到了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表面上展示的是艺术作品,艺术人才,而其本质展示的是群众业务辅导人员在幕后的辛勤劳动,提高文化馆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是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关键。

二、文化馆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几年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体系建设及设施的投放,要不断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以提供文化服务为天职,除办好经常性的民间组织培训、日常辅导外,还要结合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之机,大力发展通俗文化,使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人的生活。近年来群众特别是年经人都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作品。一些原生态山歌,地方戏剧等民俗发间文化不太喜欢,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一定要改变习惯,有计划地办好辅导传授工作,向群众推荐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优秀文艺节目和精神食粮。促进我县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的建设。对群众文化技能的辅导,首先要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对象,在看、听、想的同时也就是文化艺术的审美操作或制作的行为,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在自我表演、自我创造、自我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就是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其次,就是实践性。文化技能只有在审美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训练才能够逐步地培养起来。比如说对某一艺术门类非常喜爱,但不掌握其技术与技巧,那么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文化审美活动,更不可能有高度的文化审美才能。掌握技能就必须亲身实践,长期实践就必定会提高技能。

三、文化馆应加强文化广场建设的正确引导

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综合文化实力的展示,是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时下各地流行广场健身文化,广场文化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娱乐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开展广场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广场文化应该有利于减轻人们日常劳作的疲劳和压力,使人们精神享受的愉悦的生活方式;二是,广场文化要考虑大多人的审美心理和自愿参与性、广泛性、普遍性、公益性的特点;三是,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广场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的腐朽的、落后的精神垃圾;四是,文化馆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由于广场文化的广泛性、群众性、休闲娱乐性的特点突出,文化馆要紧跟群众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时刻为广场文化建设把好脉。

四、文化馆应抓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服务工作

社区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新崛起的现代化因素,而迅速地积累和膨胀自身力量,并且以其独特的功能,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通过不断的吸纳社会领域中原有的政府职能,开辟出具有独立作用能力的自主空间和自主领域。要把社区文化纳入社区建设,是社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则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社区精神,陶冶居民群众的情操,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塑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把握社区居民的需求,明确社区文化发展思路,探索和找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篇5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馆的建设满足了时展的需求,开展文化辅导工作,是文化馆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地文化事业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能够对群众文化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馆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监督的功能,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监督,促进社会文化活动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文化馆群众辅导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传统的群众文化建设知识结构落后,文化辅导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效率。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的群众文化辅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物质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兴起之后,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也应趋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文化馆群众辅导工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迫切期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馆群众辅导工作便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群众文化辅导的开展,能够有效遏制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增长,对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馆应该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深入实践到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加强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全国各地建设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极大地推动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馆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开拓创新,探索群众的文化活动规律,在完成日常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群众在节假日的活跃性,大力弘扬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直以来,个性时尚、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往往受到人民群众的追捧,但是在实际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人们眼中的“高雅文化”制约了“通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群众很难处理好“俗”和“雅”的概念,这就要求文化馆在进行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开展一些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明白文化的本身并没有俗雅之分,通俗易懂的文化活动更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化馆还要适当扩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空间,使群众的文化活动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载体,例如开展民间工艺制作培训、书法艺术培训和绘画艺术培训等活动,还可以选派优秀文化骨干到学校、企业进行文化辅导,加大文化名人的宣传力度,利用名人效应开展文化辅导工作。

(二)加强文化辅导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前,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和完善文化辅导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精良的业务能力和极强的奉献精神,并且敢于挑战和创新的文化骨干队伍。为加大文化辅导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文化馆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第一,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和技能需求,挑选合适的人才担任文化辅导工作,秉着“能者上、贤者让、庸者退”的原则,对文化馆的人才队伍进行不断更新,同时为优秀的文化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并根据人才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工资待遇;第二,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合作,将当地的文化工作骨干聚集在一起,开展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舞蹈大赛、摄影大赛以及文化知识竞赛等,进一步提高当地文化工作骨干的专业素养,使其发挥模范作用,带动群众文化发展。

(三)创新群众文化辅导的特色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不同文化馆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得群众文化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对此,文化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群众文化辅导特色。首先,文化馆要不断创新文化辅导工作的内容。目前大部分文化活动开展的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以文艺汇演为主,很多节目没有充分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因此无法引起群众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做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当地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文化活动;其次,文化馆要创新服务形式,改变以往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情况,努力挖掘当地的传统舞蹈、声乐和器乐等文化精髓,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使群众文化活动展现艺术特性的同时兼具趣味性;最后,文化馆要重视当地文化品牌的打造,将地方特色精品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打造文化品牌,例如打造民族传统歌舞文化品牌、打造区域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当地饮食文化品牌等,使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和时代气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能够有效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辅导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群众文化辅导的特色等策略,提升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林.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81-182.

篇6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强和调整,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当代的文化发展和内在民族精神建设的必然要求。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的重要体现,如何搞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

1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1.1注重继承与创新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从学校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只有继承学校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同时,在继承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流行趋势和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1.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现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切,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并不全都是造福于人类的。比如原子弹,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还要有人文思想,而人文思想始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二者只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1.3开放性与选择性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其它文化形态的影响,又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所以,大学应以开放的胸怀去面对其它文化形态。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批判性和选择性,注意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坚持开放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1.4共性与个性

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有人性、民族性、地域性、阶级性、时代性的共性。而这些文化的共性又存在各种形态的体育文化之中,这就是哲学中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正是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个形态的文化体现出的这些共性才有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共性,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讲的“中华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和特色是大学的特色。大学应在坚持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够反映自身独有精神和文化特质、富有生机活力的个性文化,其中包括校园体育文化。

1.5理性与激情

大学阶段是一个探究知识、追求真理、传承文化、积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理性与激情交相互动的过程。大学体育文化精神体现为一种活力,它最终要通过个体富有激情的行为予以彰显。激情表现为对特定目标的高度关注和强烈情感投入,表现为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对真理的热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对事业的忠诚等。激情催生探索、触动灵感、驰骋想象、激发创造,激励大学生在干事创业中进取、拼搏和创新,是大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缺乏激情,大学生就会失去想象力,失去创新的冲动和勇气,大学也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激情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培育体育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动力之一。

2结论

构建和谐校园,要有和谐的校园文化来促进,体育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发动师生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等均依赖体育文化的加强和健康发展。和谐校园要得以发展,当先发挥体育文化的时代性、竞争性、先进性。它是学校生存、发展、前进重要精神力量,能唤起广大学生成长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努力。正因为有了健全的体育文化,丰富的统一竞技活动,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校园文化才获得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参与。在这种共识和追求下,有利于排斥有悖于体育文化的离心情绪,形成校园主体对体育文化共同拥有的责任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增强体育文化的凝聚力,优化体育文化建设,就能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共进性。

参考文献

[1] 王海生,闫晓玲.试论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篇7

作者:陈士部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维特根斯坦则说:“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即使解构哲学家德里达最终仍不能解构语言,他解构的仅仅是在场的言语,这表明西方学者对语言功能有着根深蒂固的迷恋,他们相信语言与世界是统一的,人通过语言与世界相遇,人与世界的关联完全可以用语言来处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言不尽意”(《易经》)、“寄言出意”(郭象)的语言观相比,这种“语言本体论”是有其局限性的,它显然难以在终极意义上克服主客体间的分立,而这正是滋生“唯我论”、“人类中心主义”的温床。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说,“语言本体论”恰恰是西方深厚绵长的理性主义文化的“延留物”!这样看来,间性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精神的契合之处,不是外在的简单硬性的比附,而是更为内在的思想精神上的彼此启悟。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间性思维、间性思想,只是这种间性思想方法与中国当下的国情和全球化语境相遇合,因而得到了富有生长性、创造性的现代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间性思想方法突出表现在“中和”观念上。孔子把“文质彬彬”视为君子的风范,重视完整人格的习得,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的践行模式。汤一介先生在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它并不偏重对外在世界的追求,而是偏重对人的自身内在价值的探求。”[11]P59儒家“中和”观念不仅重视个人修身问题,还特别关注“中和”观念在化育万物、改善人际关系方面的功能。《论语》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荀子》则云:“中和者,听之绳也”。而道家所说的“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庄子》)同样也是对“中和”境界的精神认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观念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联问题在学界已有很多的阐析,但仍有需要进一步强调、辨明之处:“中和”观念并不是双方或多方的机械折中,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超越旧有的各方,开辟出新有的“第三场域”,这其实正是道家的“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的真谛之所在。《国语》云:“和能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论语》云:“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庄子》则云:“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很明显,“和而不同”保证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张力性态势,它是与时俱进、事物良性叠加式发展的动力源。在“和而不同”中,“和”是“不同”的趋向与具体的存在样态;“不同”则牵涉着“和”的性质,是催生“和”的文化力量之逻辑结构。“和而不同”因而与“三生万物”有了某种诗意的关联,涵盖着“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刘勰《文心雕龙•通変》)的社会人生情境。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Daniel-HenriPaqeaux)十分推崇“和而不同”的原则:“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12]由此可见,我们谋求中西方文化的对话,着眼于以西方间性理论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既要“异中求同”又要“同中求异”。惟其“异中求同”,精神旨趣之“同”更能突出“异”的文化个性之价值;惟其“同中求异”,文化时空之“异”愈能凸显“同”的思想超越意义。既然是“和而不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格局,而不是彼此亦步亦趋、小心追随,前者应和现代化的诉求,而后者可以也有必要持有反思现代性的批判立场,以免人文精神的大幅度滑坡。同样,既然是“和而不同”,那么,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论是物质文明建设抑或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关注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具体国情,不能一味效颦西方,完全丢弃自身的民族本位。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统筹、协调各种复杂关系,立足中国国情,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适应时代新的要求的语境中提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间性思想方法还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观念上。钱穆、宗白华、季羡林和张岱年等学术前辈对“天人合一”观念均有过精深的论述,后续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绵延不绝。这里仍想指明一点,儒道释诸家的“视界融合”之处正在于“天人合一”观念:儒家崇尚“中和”境界,道家推重“空灵”境界,释家则热衷“圆融”境界。儒家的“中和”观念由内心的自省、习得推演至谋求同外界的和谐统一,道家的“空灵”观念厌弃“人为”的主观苛求所造成的“失谐”,主张泯灭智虑而大归于自然,释家的“圆融”观念则诉求经由“禅定”的课业达成“依禅定一心”的修行境界。儒道释三家思想都从不同的侧面表征着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事物的浑融性、整体性的特质,共趋于“间性思维”、“间性思想”。在我看来,刘勰所说的“至道宗极,理归乎一”正是对此境况的指认。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地、人是一个本然的有机整体,都是“道”的体现,“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天人合一”观念所表征的浑整思维、间性思维,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兼顾双方又超越双方,生发、开拓出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新领域,这种新领域既能保持与旧有两者的交往、沟通又能显示出与世推移的发展、上升的态势。这种思维特征与生存智慧同以“统筹兼顾”之方法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精神上是有其一致性的,后者只是更为强调全面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与和平发展等时代主题。从实质上说,“统筹兼顾”的方法就是间性思维方法,良性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三生万物”、“贵民”仁政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跃迁。

总之,科学发展观“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广的间性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升华。实际上,当代西方人祈求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阅读希腊”,即离不开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但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他们越来越重视参照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外在的观点”来开掘古希腊文化的思想资源。法国学者法朗索瓦•于连(FrancoisJullien)在题为《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的文章中指出:“我选择从一个如此遥远的视点出发,并不是为异国情调所驱使,也不是为所谓比较之乐所诱使,而只是想寻回一点儿理论迂回的余地,借一个新的起点,把自己从种种因为身在其中而无从辨析的理论纷争之中解放出来”。[13]P6这就是说,当代西方学者已清醒地认识到以独特的中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自身的理论盲点,获得思想方法上的启迪,以便寻求新的文化出路。同样,我们开掘、整理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也要参酌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乃至后现代思想的成果,以应对全球化思潮和现代性危机的双重挑战。应对这种双重挑战在社会的诸种结构系统中具体的举措各有不同、各有侧重,照搬照抄自身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时代性阈限的西方现成文化理论是行不通的。同志在给知识分子界的社会精英们演讲中指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14]P115由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基础是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相协调而凝聚成的,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要密切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至个体心身的间性关系,谋求彼此间的动态的和谐与平衡。中西双向对话、古今深度融通是我们渴求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唯一合情合理的路径。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撷取、融合各种领域思想精华的科学发展观才成为指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总则。在反思现代性的阵痛中与全球化思潮的涌动中,“主体性黄昏”的降临与主体间性“黎明”的来临都是不可避免的。进而言之,反思现代性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就是对“启蒙辩证法”、“启蒙主体的悖论”的发现,而全球化思潮凸显出来的令人窘迫的命题则是“文化霸权”。从理论根基或思维方式上看,现代主体观的吊诡与文化霸权的滑稽均来自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强行归并的“唯我论”,所以,解决这种困境的出路只能在于克服“二元论”或“唯我论”的间性思维、间性思想。这就是说,中西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间性思想方法既可以用来克服现代性的危机,也可以用来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但是,毋容置疑,与在西方传统的理论框架内建构起来的主体间性美学相比,中国的审美主体间性有源于自身文化语境的民族特点。有学者针对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主体间性美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问题,这样指出:“中华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沟通的关节点就是主体间性,这既体现了中西美学的共同性,也体现了中西美学的差异性。共同性在于,中华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都主张审美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主体流、对话达到对存在意义的体验和理解。差异性在于,西方美学具有现代性,主体间性充分发展;而中华美学是古典美学,不具有现代性,主体间性不充分。还有,中华美学的主体间性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偏重于表情论等。因此,中西美学的对话必须首先是一个中华美学的现代化的过程。”[15]P81所以说,间性思维方式、间性思想观念亟待经由“中国化”与“当代性”的具体转换。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切合中国国情、迎合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而又暗合间性思维规律的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必将在的理论学说与生活实践活动的反复双向的遇合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软实力;文化

十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着眼山东发展大局作出了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莱芜科学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如何加大莱芜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莱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一个急切的研究课题。通过对莱芜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不仅能够宣传莱芜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能够树立一批响亮的带有莱芜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软实力,使之成为莱芜形象的代言和文化发展的引擎。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莱芜文化软实力”,需要对整个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拉网式调研,弄清楚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现状,对于有文化转换产品和旅游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论证,以便充分发挥其文化与经济价值,为莱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眼于莱芜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传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以挖掘历史、传承文明为中心,紧密联系莱芜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节和特点,力求图文并茂的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引导莱芜精神文明建设和增强莱芜人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 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莱芜是嬴、牟故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存,在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间传说等领域存在着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 2004 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以来,依据莱芜实际情况,莱芜已圆满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任务。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有莱芜梆子、莱芜锡雕,莱芜梆子作为山东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创作出了《儿行千里》、《长勺之战》、《种子》等一大批艺术精品。极大地提升了莱芜的知名度和城市文化软实力。花鼓锣子、蹉地舞、长勺之战的传说、吕家泥塑、莱芜张氏吹打乐、孟姜女的传说等10项列入了省级名录。并且又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省文化厅批准,设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鲁王工坊锡雕艺术研究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莱芜梆子剧团。

2 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体思路。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节)目演出等节会活动

充分利用文艺团体、电视媒介,大力开展国家、省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完善文化产业链,为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创作的现代戏《儿行千里》,已成为具有莱芜特色的艺术精品,曾在全省进行巡演,2012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巡演,后在国家评剧院参加了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人的欢迎。2014年又创作了现代戏《种子》,因此要借鉴莱芜梆子《儿行千里》、《长勺之战》、《种子》的成功经验,定期举办艺术节,积极推广莱芜文化,走出山东,在国家舞台上争创佳绩。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展示和衍生物质产品的推广

组织非遗项目进社区展示,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经常举办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积极参加省市文化遗产申报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大型活动,通过深入推广莱芜锡雕、莱芜梆子、燕子石、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很好地宣传了莱芜的地方特色文化,而且打造了莱芜浓厚的城市文明氛围,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优化了招商环境。

2.3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讯息

莱芜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特别是被确定为“伯夷封地,嬴秦故里”,更增加了莱芜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莱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编纂出版一批地方历史文化丛书,着重宣传嬴秦始源、一鼓作气等历史文化传承和近代大型莱芜战役纪念馆等都可以成为莱芜文化名片,增加城市文明水平和历史底蕴。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

3.1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挖掘莱芜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科学的策略、经验、理论等成果,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2 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嬴秦始源、一鼓作气等历史文化传承需要整理搜集历史文献,使课题研究建立在严谨的论述之上,增强其可信性和传承感。

3.3 个案分析法

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通过莱芜锡雕、莱芜梆子、燕子石等一系列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来引导莱芜精神文明建设和增强莱芜人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创新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4.1 理论创新

关于莱芜非物质文化研究尽管已经有部分研究成果,但就我市情况看还没有开展过系统调查和开发论证的课题研究,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实施后的新形势下,这个课题的研究有深入开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十以来,省委、省政府着眼山东发展大局作出了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莱芜科学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如何加大莱芜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莱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一个急切的研究课题。

4.2 应用价值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 传播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无穷尽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甚至种种文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我们应努力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2] 《百家讲坛》:http:///lm/baijiajiangtan/

篇10

一、积极占领精神市场,让群众文化为社会服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尤其在城市中,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群众文化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城镇,有各类的文艺团体及娱乐场,在乡村、民间的地方演艺团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撞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异,呈现出相当复杂的矛盾状态。

因此,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质特征的群众文化就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任务重大。文化消费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群众文化工作要利用这个契机和文化自身的功能,主动占领广大的精神文化市场,采用多种类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尚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奉献给群众。群众文化工作要正确引导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消除各种模糊认识,协调不同层次人员的关系,理顺人们的思想情绪,抵制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群众文化工作要努力表现我们民族和人民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群众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多出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导向鲜明、影响面广,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同时,优秀的作品对其他的精神产品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优秀的作品,精神文化产品就没有正确的导向。

二、贴近实际,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群众文化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蕴含浓郁的本土气息,才会得到基层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一是在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在当前,群众文化就是要以“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在形式上,要追求变化创新。除了传统的踩高跷、秧歌、腰鼓、茂腔外,健身操、大众广场舞近年来成了群众的“新宠”。如何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艺术作品,这是需要基层文艺工作者们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三是在表现手法上,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始终坚持先进性,唱响主旋律,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实行产业化运作,让群众文化工作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当前,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形势的迅猛发展对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承担着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文化宫,如果把这一任务完成好,举办好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会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演出者和参与者众多,活动一般又都在当地最大和最重要的广场举行。高质量、高档次的演出不仅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而且当地主要媒体也会主动给予报道。经常性地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文化宫的知名度,扩大文化宫的社会影响,树立起文化宫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经济上的投入是很大的。如果单靠文化宫来做,显然力量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宫应改变思路,对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应采取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的方式。不是把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当做负担,而是把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当作是一个载体,一个可以宣传企业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文化的平台。文化宫借助企业的资金支持开展活动,企业借助文化宫举办的活动扩大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样,不仅可以使活动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宫和企业的双赢。

四、落实职责,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要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来。尤其要注重对民族、民间文化做出前瞻性的科学决策,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对象全面融入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多轮驱动,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整合各类文艺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艺人才参与,共同活跃群众文化。认真制定和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宫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并建立业余文艺指导组,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示范户的业务指导。举办各类学艺班,储蓄基层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

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除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财政保证外,政府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经济落后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保证群众文化必要的经费开支。各类基层文化单位,要积极探索、开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文化单位的良性运转。要改革创新,探索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繁荣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