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艺的特征

篇1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美学特征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中国推崇的主要文化之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美感,更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艺术体现。现如今,国内的茶文化已然成为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和熟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尤其对于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是一种无稽之谈,只是对茶艺的一种渲染而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茶文化艺术,确实有其独特的美感,而且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并不是简单的表面美感,如果仅仅对茶艺的表面进行研究,所发现的美学特征是十分浅显的,而且并不是茶文化艺术的真正美学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呢?笔者认为,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其实是一个过程的升华,也是一种意境。但是,不得不承认,茶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的现实艺术美感,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色和精神最为直接,而且经常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修身养性功效。

1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介绍

对于茶文化艺术的认识,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都是简单的品茶文化,因为这是最为直观也是最为切实的感受所在。但是茶文化艺术并不是这么简单,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等艺术特色共同形成的品饮艺术,同时,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茶艺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如今,艺术领域对于茶文化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文化的代表,能够与多种艺术特色实现深层次的融合,而且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有茶香的味道,还有一定的意境感受。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经常可以见到文人墨客,在吟诗作对的过程中,总要以茶作伴,将茶作为双方品赏的主要内容,同时很多人更是以茶为主题进行诗歌的即兴创作。而且,当有亲朋好友上门拜访的时候,主人为客人准备的,往往都是简单的茶。为什么一定要准备茶品呢?主要原因在于品茶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其对客人身份以及和主人关系的一种认可。通常,在相互入座以后,主人会邀请客人共同品茶,双方的品茶过程一模一样,都是简单的品尝即可,没有进行完全的饮用,否则会冲淡茶的味道,难以正确地品析出来。而这样的品茶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感的彰显呢?茶虽简单,却代表了尊重,代表了友好,并给予了品茶双方一定的精神美感。

2茶文化艺术的美学表现

2.1茶文化的综合美体现

我国的茶文化艺术,本身便是一种美的彰显,而其中的美学价值,也在人们的推崇下获得全面的提升。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否有着明显的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茶香本随风,入口香三分。很多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茶文化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茶的味道上,味道佳的茶便是美的茶,味道较差的茶,则没有品的必要性,其本质已然缺乏一定的美感。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并不止步于茶的味道上。它的整个过程,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因而,茶文化艺术的美,也被视为一种综合美。而其中的美学便体现在多样的文化艺术特征上,如音乐、书法、绘画上,都有着一定的茶文化美感,而且能够与品茶的过程衔接起来,形成综合的美。通常人们在进行品茶的过程中,还会对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凝练和升华,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文化,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宁静、平和,还有着现代文化中的流畅、静然,其中着重体现了中华文化当中的独特审美观念,凸显了中国人民最为诚挚的审美追求。

2.2茶文化的创造美体现

除了茶文化的综合美之外,茶文化通常还被人们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美。而这一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茶叶技师的表演,也就是冲茶泡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这里的冲茶泡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对茶叶进行一定的筛选,还必须进行一定分量的调配,整个过程十分的细腻流畅。即使是在后期的冲茶过程中,也存在一种形式美的表现,也就是长嘴的茶壶,将其最为实际地倒入杯中,需要具有较高的平衡能力,而且不能随意的晃动。同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技艺精湛的茶艺师傅,在冲茶的过程中,茶水进入杯中的速度一直没有变化,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茶文化也衍生出了独特的表演艺术,其中蕴含了相当多的美学特征,并且不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性质学科,开始有了以实践为主的表演形式,其中所产生的趣味十分高尚,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的精神追求。茶文化的创造美是一种全新的美感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意境的升华。

3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

3.1茶文化艺术的基础美学特征

在当代的茶文化艺术当中,包含了较多的美学特征,而归纳起来总共可以分为五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形式美,指的是茶文化的杯具以及茶壶等物件,细细观赏起来有着独特的美感。其次是动作美,它指的是冲茶泡茶的师傅在整个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一些动作,十分的优雅自然,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向往。然后是结构美,它指的是茶文化在展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其他的特色文化艺术产生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整体的结构十分的富有美感。再之是环境美,在品茶的过程中,双方选择的环境一般都较为优雅,而且十分美观,与茶香进行了美妙的结合。最后是神韵美,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一种意境的升华,人们在品茶的时候,茶香会由口中进入神经,给人一种全身的意境美感。

3.2茶文化艺术表演四要素

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形成,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茶文化艺术韵味作为基础,还需要表演的四要素进行充实细化。而这四要素的内容主要有最为基础的茶席布置、深层次的茶艺程式、高素质的茶艺师素养以及茶文化的主体内涵构成。在一个完善的茶文化表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茶席进行布置,也就是对品茶环境的布置,如果整体的布置过于平淡,也会给品茗茶香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如果整体的布置具有一定的优雅风格,将会在无形之中深化品茶的意境。茶艺程式是一个选茶、泡茶、冲茶、品茶的过程,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美感。而茶艺师的修养,也可以称为茶文化艺术的灵魂,它对于茶艺的美感表演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最后,茶文化内涵本身存在于品茶的过程中,其中的美感不言而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并不是浅显的停留在茶艺的表面,许多时候还更深的存在于品茶的过程当中以及整个茶艺的展现,人们在对茶文化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审视茶文化带来的独特文化韵味,加以合理的优化,进而塑造出独特的文化美感。

作者:曾钊 张健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佘艺玲,杨秋娜.闽茶文化英译的美学意蕴[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02):42-46.

[2]宋小娟,颜粲.茶文化中茶服的美学内涵[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39.

[3]丁玉霞,艾美华.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美学意蕴[J].今传媒,2016,(02):110-111.

篇2

一、采茶戏的发展

采茶戏指的是与采茶活动相关的戏曲种类。我国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因此采茶戏也是从我国长江以南的赣、鄂、湘、闽、粤、桂等地区兴起的。而由于不同地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性,采茶戏根据地域又分为粤北(广东)、阳新(湖北)、黄梅(湖北)等许多细目。值得一提的是,采茶戏脱胎于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四句小调“采茶歌”,其曲调婉转清丽,久而久之在融入了舞蹈表演元素之后,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戏曲剧目。采茶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自于生活,是一种集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文化承载媒介。其中,舞蹈和音乐是采茶戏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采茶戏的音乐特征

采茶戏脱胎于传统的“采茶歌”,因此采茶小调也是采茶戏的音乐主体,曲牌一般包括杂曲类、小调类、茶腔类等,而茶腔是其中最为古朴和纯真的组成部分。“茶”腔具有浓郁的田园乡野气息和江南戏曲特色,其乐调高亢、爽朗,同时融合了抒情和甜美元素,能够形象地展现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茶腔的音乐通常都以“茶”为主题,如《摘茶》、《炒茶》、《点茶》、《进宝茶》、《十二月采茶》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十二月采茶》,它是单乐段、双句式结构,在五声音阶中属于羽调,其主题是刻画劳动者在12个月中采茶劳作的情景,体现人们收获的愉悦心情。《十二月采茶》旋律优美、流畅、平稳,曲调通常为二度、三度级进型,乐段末端切分节奏的特色较为明显。

采茶戏音乐中常见的乐器主要有弦、管、击三类。其中,旋律类的乐器有胡琴、扬琴、笛子等;节奏类的乐器有耳、鼓、钹、锣等;打击类的乐器有唢呐、大钹、大锣以及小钹、小锣等。例如,采茶戏中为“茶”腔伴奏的是一种类似二胡的竹制乐器,其学名叫“钩筒”,伴奏过程中采用正反弦的形式,在间奏和过门时以打击乐器作为辅助,是一种典型的采茶戏乐调形式。

采茶戏表演时通常选择民族五声音阶,主体调式为羽调、徽调、宫调,其中又以羽调数量最多。在音调选择时,多以小跳和级进的旋法,旨在突出其旋律的优美、平和。音型选择方面,主要以八分音为主,搭配十六分音,以增加旋律的平稳、和谐特征。尤其是切分音的采用,可以有效打破规律的整体律动,既活泼又平稳。这样的设计效果能够通过音乐这一表现形式,将和谐精神与愉悦情感融合为一体,让人感觉美不胜收。

三、采茶戏的舞蹈特征

(一)采茶戏舞蹈的基本特点。采茶戏是劳动人民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演化出的一种戏剧形式,因此其舞蹈动作也多数都来自于采茶的动作。据统计,目前采茶戏中的舞蹈基本动作有五六百种之多,并且仍然在创新和发展。不同的舞蹈动作所表达的信息是不同的,其动作类型主要可分为装饰动作、生活动作、情态动作、造型动作以及特技动作等,各动作类型都尽可能地要求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例如,装饰动作主要起装饰作用,表演的要点在于连贯得体、富有美感,并且能给观众以良好的视觉享受;情态动作注重情感的表达以及情绪的流露,表演时主张动作细腻温婉且富有情韵;特技动作具有很高的难度,对于表演者的技巧和功底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表演特技动作时,表演者一定要灵活多样,丰富采茶舞蹈的表现形式。

(二)采茶戏舞蹈的舞蹈形态。舞蹈的形态主要包括舞蹈服装、舞姿以及舞步三方面内容。虽然各地方的风俗习惯和采茶舞蹈风格不同,但采茶舞蹈都和当地的民俗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很大程度上是从民俗舞蹈演化形成的。因此,研究某地方的采茶戏舞蹈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这些元素多在舞蹈道具、舞蹈舞姿、舞蹈步法以及舞蹈服装等方面体现出来。以著名的江西赣南采茶戏舞蹈为例,该地区的采茶戏舞蹈便融入了当地的民族器乐与戏曲元素,在舞蹈姿态和步法方面,在传统民俗舞蹈的基础上演化出了“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篇3

[关键词]插画 后现代主义

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随着多媒体信息时代来临,插画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新媒介的诞生和普及,使插图的概念已经逐渐不能解释其发展的状态,插图也从传统的纸媒介中走出来,形成现代插画。插画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被广泛应用于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插画是否将信息准确并富于技巧性的传达给大众,是大众最终实施消费行为的关键,传递信息的功能注定了插画是一门流行艺术,也是一门实用艺术,无论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传递出当下的时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80年代的欧美。它是一种文化倾向(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插画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明显的含义表达,没有意义倾向;大量运用抽象元素,肌理效果,注重画面的视觉表现等。以下从插画的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插画的表现题材更为抽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漫画引入我国,影响了大批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90年代末电脑开始普及,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娱乐方式。flas成为年轻人创作和播放动画的主要形式,同时动画同影像结合,在欧美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受到我国的年轻人的追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的进步,文化教育的发展,信息传递的加快,这些种种使得现代插画的题材变得更为抽象,不再局限于生产生活,而转向生活之外的想象空间充满青春的时尚、活力、诱惑,迷离的大眼睛突出“萌”的概念,夸张的大透视、充满想象的奇幻形象、天马行空的混淆空间、恬静的田园生活等都是常见的题材。

二、插画的角色造型向“非主流”发展

插画离不开角色形象的塑造,它是插画中抒感的重要元素。现代插画的角色造型跳出美轮美奂的主流审美,转而追求另类、夸张甚至是丑化的非主流形象。角色设计已从现代主义的“形”发展到后现代主义的“态”。插画艺术家对现实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主观化、情感化的处理,使它们有别于是实际生活中的形象。使这些现实中的元素依照设计者的创意,成为插画整体个性化的画面结构组成。

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在谈到“视觉文化”时强调“当代倾向的性质”是“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19世纪末英格兰插画家比亚・兹莱优美流畅的线条和诡异怪诞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对现代插画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插画家热衷于非主流的怪异的插画形象表现,以期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用这些富有创意的形象迎合观众的审美。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2005年出品、蒂姆・波顿(Tim Burton)导演的动画片《僵尸新娘》,以及插画《另类灰姑娘》人物角色设计都从不同的表现角度创造出另类审美,有别于可爱的、唯美的主流审美。

三、反传统的表现手法

早期的连环画、七、八十年代的招贴画等都是以写实为主,带有明确的主题。以画得像为佳,且从事插画设计的人员多为专业画家。现代插画是一种讲究应用的实用型美术,应用的领域越广,应用得越多越有价值。在商品经济时代,现代插画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

插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新的审美环境下如果继续用传统的审视绘画艺术的标准去衡量插画艺术的好坏,显然是不够科学合理的。现代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它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

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的观念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越来越多样,插画的创作技法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物质生活的提高,多种材料的开发应用,丰富的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需要而不断涌现。使得插画从以手绘为主到多种表现形式并存:纸立体、拼贴、粘土等,摄影、手绘、拼贴、实物粘接等立体插画都可以兼收并蓄,形成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使这种综合手法变得更为简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创意空间和人们的想象空间。

例如一些插画家放弃传统的表现方法,转而采用各种各样有艺术潜力的材料作画:用钞票的碎片做拼贴、巧妙运用缝纫技术或是刺绣等新奇方法的尝试与混合等等。出生在伦敦、居住在纽约的伊恩・赖特(Lan Wright)以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而著称。他曾尝试用睫毛膏粘贴在纸板上创作插画作品。插画家威尔・汤姆林森(Will Tomlinson)为著名法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人物肖像提供了新版本。他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在中密度纤维板上钻出不同深度的空洞,结合光影,利用明暗创作出图像。这些富有创意的插画表现手法将现代插画从二维走向三维空间。现代的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无地域性、交互性强,而且综合了包括视频、图形、文字、动画、音频等在内的多种媒体的效果,又使得现代插画从二维、三维走向了四维空间。

四、现代插画中的平面构成

现代插画的形式多样化决定了其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写实、夸张、漫画、水彩、具像、抽象等等。受平面设计以及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写实表现不再成为插画设计的主导,插画也不一定非要突出某一主题。甚至可以仅仅以单纯的点线面肌理等抽象概念构成,尽量运用几何线条,避免或少用曲形线条。构图关系中的画面分布也可以带有强烈的平面感,舍弃二维的径深关系,不作场景的正常思维表现。突出正负形关系,将色彩对比和纯度提高,借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来加强视觉冲击力。以其复杂的画面构架和难以模仿性获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和视觉效果。主题不明确,情感倾向不确定,注重视觉肌理,强调视觉的形式美感,这正是插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结语

作为一门学科,插画介于艺术和平面设计之间。对于插画究竟更接近哪一端,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广义的角度讲,现代插画所表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使其更注重画面构成中的设计感及元素、构图上的创意,创作出发点更偏向设计与创意,常常被认为是平面艺术。现代插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它不断的跨越学科的界限,突破传统的束缚。数码技术使平面图像得到迅速普及和应用,各种图像能轻松的应用到所需要的媒介之上,穿插于各种媒介之中、附着在各种生活用品及市内外空间上,满足于人们的精神需要。今天的插画家试图将个人情感和图像结合起来以传递复杂的理念和信息:不仅需要传达信息,说服、告知、教育和娱乐受众,他们还要使这一切通过清晰的、风格显著的、蕴含了个人见解的插画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李喻军.插画艺术的特征.人・插图・生活首届全国高校插图展论文集[C].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1.

[3][英]劳伦斯・齐格恩,贾茗葳译.插画设计基础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欢.新锐插画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人・插图・生活首届全国高校插图展论文集[C].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1.

[5]姜晓松,潘婷婷.论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点与设计理念[J].硅谷,2011(03):183-185.

篇4

关键词 插画;插画艺术;视觉文化;艺术特征

引言

插画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年代,人类就懂得利用“绘画”的形式,以线条、色彩等图像,使对方了解表达的内容。根据考古学家认定,人类最早的绘画约在纪元20000年前法国南部的“拉斯哥的洞窟画”。这是现代人类最早的绘画,假如从传达讯息的意义来说这面洞窟壁画也许就是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提到现代插画,人们往往想到这样的场景:书籍杂志中的图像、户外广告中的图像以及一些快速地绘制出的一个个夸张的符号、卡通人物、变形的各种象征符号。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则可以发现现代插画艺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性产物,和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是反映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于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白。法国的让・拉特利尔在《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一文中就曾提出:“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的深远影响。”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丰子恺生前曾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过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了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放大。”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说,插画就是对某些文字语言信息的艺术放大,具有文字所没有的不可替代性。

一、视觉文化与民族文化

视觉文化不只是视觉艺术,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谈到“视觉文化”时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强调“当代倾向的性质”是“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对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深刻持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去阅读,可以看出人们的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由此引发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以及阅读心理和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然而视觉文化新形态与人们传统视觉经验之间存在的鸿沟令人迷惑不解,这不再是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人们文化素养与生活质量的问题。

我们利用插画从传播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化,这是探索中国文化流变、重组和演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使得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特性,中国人含蓄,敏感,细腻而且感性。因此,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审美心理。中国人不喜欢太直白,而喜欢含蓄,平和,宁静。传统绘画中的侍女图、水墨山水等有着不同的审美意境,中国的艺术审美包含了西方的艺术审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留给了我们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就插画创作而言,这些文化精髓又是不错的创作素材。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等,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丰富的创作资源。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性的插画作品。又如,传统纹样中的龙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都可以为角色的服饰设定提供丰富的素材。中国人只有立足本土,吸取自己民族的文化,把自己的作品中赋予本土文化,这样作品才会有生命。

二、视觉经验与插画创作

插画属于绘画艺术,诉之于视觉。插画作品除了表现其独特的面和线的瞬息造型外,往往还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作品,并且使解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不仅要求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同时还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只有这样,创作者的作品才会迸发出生命力。当然读者解读作品这种具有内在美感和寓意的视觉物体时,需要一定的视觉经验,因为视觉经验是人类的一种视觉心理图式。我们的视觉心理不是空白一块,从接触世界开始,各种视觉体验就逐渐在心里积淀,世界与社会的各种视觉冲击经过我们的加工、提炼后在大脑的一些神经元中产生镜像,成为我们进一步接受新的视觉刺激的前提――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图式。海德格尔指出:“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所以说视觉经验不仅仅是对于创作即便是生活也需要它的存在和升华。

可以说当今的数码插图也可以理解成插图的一个新品种,相对于数码插图而言,使用常规绘画媒介的插图可以成为“传统插图”了。数码插图和“传统”插图确有共通的一面。“传统”插图的基础知识如素描、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完全适用于数码插图。我认为如果数码插图离开了视觉经验的支持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说正是数码视觉经验造就了数码插图这一门新艺术。但是对于数码插图来说,仅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是传达艺术家思维的工具,数码插图的灵魂来自于它的艺术性和视觉经验。视觉经验只有被艺术家用来创作艺术时,才上升到艺术的范畴。具体地说艺术性就是指数码插图中所传达出艺术家的艺术思维深度、艺术修养高度和艺术能力的全面。艺术能力是指艺术构思的实现能力,比如说创意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等等,它是艺术家艺术水准的重要体现。视觉经验与艺术性是数码插图最重要的一部分。

正如威廉・米歇尔所说,“图像表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面对这个被视觉文化垄断的时代,插画艺术这门古老的艺术依旧存在并在固守批判现实主义的精英中流行,在他们的图像中,画面的纵深感被不同程度地压缩,加上大面积单纯色彩的平涂,使得主体图式显著跃现出来,有效地增强了图像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另外,我们也很难从他们的图像中找出明确的艺术风格,夹杂在他们图像间的是写实主义或表现主义等等多种艺术样式的变异体。传统的绘画风格已不是他们界定自我艺术样式的标准,而仅仅作为强调艺术个性的形式借鉴及参照。从图像间流露出的更多是他们作为当下生存的个体对于时代的自我感受。图像中的观念意味在逐步挣脱了传统插画的束缚之后统领了整个艺术过程。尽管他们的艺术并没有完全逃离出精英意识和社会反映论的范畴,但在社会现实和个体的关系上给当代插画做出了新的描述。

插画艺术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 受生活的方式;从间接的角度看,视觉则是唯一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在间接感受、拥有、享受生活中,视觉经验可以涵盖、替代其他一切感觉经验,而其他一切感觉经验都无法涵盖、替代视觉经验。人类对视觉文化需求的最深层的动因,主要是由视觉经验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因此,视觉经验对于插画文化的影响是历史的、深层的。插画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跃迁和面临新情境、触摸未来的价值表述方式,它开拓出生命的新的感受形式,寄寓了人们生存的新的价值资源,并转呈为图像学的结果而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伦理期待和生存基点。所以在此希望中国的插画设计师们也能扩展自己的视野,透过令人迷惑的现状,来发现真正的创意与灵感。对于视觉经验,要在文化背景上来考察,思考它们可能的关联,而不是照抄照搬。

三、结语

篇5

自Young认为改革开放加剧了中国区域市场分割,国内外学者由此展开了针对中国及其部分区域的市场一体化测度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市场一体化的测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测度方法,比如技术效率、经济周期和贸易流量等;第二,市场非一体化的原因,皮建才和陈敏等人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造成市场非一体化的原因;第三,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徐现祥等人的实证研究认为市场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陆铭和陈钊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非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

已有研究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现有的方法忽略了经济区域内不同观测点的市场一体化对当地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只得到一个平均结果;其二,忽视了观测点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等导致观测点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回归结果将无法满足一致性和无偏性。因此,本文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例,研究最近十年内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珠三角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概述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市场化和一体化的融合,是指一国内部区际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要素在区际间的无歧视,市场一体化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过程是指区际资源自由流动的障碍被消除的运动,状态是指区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区域市场化和一体化的深化同时推动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其中,区际市场化是推动区际资源自由流动的主要动力,区际合作的深化,即市场层面的一体化则消除产品和要素在区际间的歧视。商品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部分内容,此外还有要素市场一体化等。

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已有研究分别从状态和过程进行测度。对市场一体化状态测度的方法主要有:生产法、经济周期法和相对价格法;对过程的测度方法有:贸易流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

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有两个作用:研究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和现状,量化它对经济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市场一体化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地区竞争加剧使得消费者获益增加,需求增加又导致投资进一步的增加,投资增加又促使价格的下降,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因此,市场一体化意味着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与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效率。

然而,经验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理论分析,实证结论包括三种情形:第一种,市场一体化有助于经济增长;第二种,市场非一体化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种,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概述之,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和时期的差异性会影响结果,但是并未得出统一性的结论。文献阅读发现,已有研究至少忽略了区域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的不足。为弥补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内生增长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内部9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三、研究方法选择和模型设定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已有文献对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采用传统的不变系数模型,即假定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在观测点之间保持一致性,变量系数不随观测点位置的移动而改变。传统方法既存在忽略样本差异性,从而可能得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论,又存在应用对象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异质性的忽视,Brunsdon等提出了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能够有效处理空间参数的非均衡,而且其处理异质性的模型更为灵活,其参数随空间变动而不再依赖于具体的函数形式。本文将GWR方法扩展至面板数据,同时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最后应用于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二)模型设定与估计

1.GWR模型介绍

GWR模型的设定形式:

Yi=Xiβ(ui,vi)+εi i=1,2,...,N(1)

其中,Yi表示被解释变量,Xi是1×K的解释变量,β(ui,vi)表示参数,ui、vi表示回归点i的空间属性变量,如经度和纬度,εi~N(0,δ2)。该模型将样本点的空间位置引入到回归参数中,利用局部加权回归方法分别对每个样本点进行估计,获得各样本点参数的不同估计值。若i为回归点,j点的权重是其与i点空间距离的函数,如wij=exp,其中,h为带宽。从wij的表达式可以看出,h直接决定了在对i点进行回归时j点的权重。

2.空间面板数据GWR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Y=ρoWY+Xβo+u, u=v+ε(2)

其中,Y=(Y1,Y2,...YN)T表示因变量向量,Yi=(Yi1,...,YiT)T。ρo为空间自相关系数矩阵,矩阵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通常对其进行行和等于1的标准化,WY表示因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表示Kronecker积。X为NT×NK的外生变量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元素为T×K矩阵,βo为NK×1维参数矩阵。u为NT×1维干扰项向量,v为个体效应向量,ε~N(0,δ2εINT)是随机扰动项。

根据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设定方式,采用ML估计方法可得到模型(2)中个体效应v为随机效应时的参数估计值由于篇幅所限,文中未列出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过程,实证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也未详细列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i=(X′Ω-1iX)-1X′Ω-1iAY(3)

2ε=F(Ψ2,hi,ρi)=(u′((TΨ2IN+Gi)-2GiT+G-1i(IT-T))u)∑j=1,...NgijTΨ2+gij+N(T-1)(4)

其中,Ωi表示估计i点时干扰项的方差协方差阵,ET=IT-T,T=JT/T,JT表示元素全为1的T阶方阵,Ωi=(Tδ2vINT+δ2εGiIT)(INT)+(δ2εGiIT)(INET),2ε表示回归时得到的δ2ε的估计值。Ψ2=δ2v/δ2ε,δ2v表示个体效应v的方差。

然后根据随机效应模型的集中化对数似然函数CLNFC(Ψ2,hi,ρi):

CLNFC(Ψ2,hi,ρi)=c-12∑j=1,...,NΨ1-NT2lnF(Ψ2,hi)-12u′^Ψ21F(Ψ2,hi)+lnabs∏q=1,...,NT(1-ρiwq)(5)

其中,P=INT,Q=INT-P,Ψ1=ln(TΨ2+goi)+(T-1)ln(gij),Ψ2=((TΨ2IN+Gi)-1IT)P+(G-1iIT)Q,表示干扰项的估计值。模型(5)需要估计3个参数,Ψ2、hi和ρi,将其估计值代入式(3)和式(4),即可完成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

四、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测度

本研究采用Parsley和Wei提出的相对价格法测度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该方法的研究思路从冰川成本模型出发:假设商品k在i地价格为pi,在j地的价格为pj,在i和j之间销售商品k的交易成本为商品价格的一个比例C,0pkj或者pkj(1-C)>pki时,存在套利活动,即会有人进行跨区域的贸易活动获取利润,直至达到均衡状态。因此,得到相对价格pki/pkj的无套利区间。由于众多商品的绝对价格很难获得,而且现实的统计数据通常采用相对价格形式,Parsley和Wei等提出利用区际间相对CPI或相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方差Var(qkijt)来测度区域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Var(qkijt)越大则说明区域间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越严重,反之则反是。

本文以2001~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中珠三角各城市的9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服务项目、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用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为基础,根据相对价格法测度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

根据桂琦寒等(2006)的定义,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越大,对应城市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越深,反之则反是。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08年普遍出现了提高,很可能是“次贷危机”导致地方保护加剧。此外,珠三角各城市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广州最高,深圳和东莞最低。

(二)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差异效应研究模型

本研究基于陆铭和陈钊(2009)的研究文献,得出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

growthit=ci+βi1MIit+βi2MI2it+ρi∑j=1,...,i-1,i+1,..Nwijgrowthjt+γiXit+uit,uit=vi+εit(6)

其中,growthit表示地区i在时期t的真实人均GDP增长率(%),ci表示常数项,MIit是地区i在t时期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MI2it表示MIit的平方项,ρi表示空间自相关系数,wij是空间权重系数。系数下标i表示该系数与回归点i的地理位置有关。在模型中分别用滞后一至三期的MI_LAG代替MI,以研究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即表2中的模型Ⅱ~模型Ⅳ。X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人均资本k的对数lnk,通货膨胀率CPI,对外开放OPEN,实际利用外资(AFC)占GDP比重,人口增长率PG(‰)。uit表示扰动项,包含个体效应vi和独立同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εit。

lnk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

Kit=Kit-1(1-δit)+IitKit(7)

其中,Kit和Kit-1分别表示第t年和t-1年的物质资本总量,δit表示资本重置率,Iit表示当年的投资总量。令δit=9.6%,并用各城市198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10%作为该市的初始资本存量,得到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popit表示年初和年末人口总数的算术平均。

(三) 数据来源和回归结果

模型(6)和模型(7)的数据均来源于2001~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回归分析包含模型的估计和检验两部分:首先,采用ML方法对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下的模型(6)进行估计;其次,采用基于拟合优度的拟合χ2分布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相对于混合效应模型,以及渐进χ2分布的随机效应模型相对于混合效应模型的LM检验。两个检验统计量值分别为F(1.01,54.9)=0.00015和LM=8.00。因此,本研究认为随机效应模型适合所使用数据。

在包含MI的回归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的估计结果不显著,而且在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也表明自变量不存在空间自相关(Pmoran’s I=0.53)。该统计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在研究期内并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周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对该地区经济增长无统计上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分别包含MI_LAG1、MI_LAG2和MI_LAG3的模型Ⅱ~Ⅳ中未再加入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

表2为包含不同时期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指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总的来看,研究期内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其中,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会提高广州、深圳、惠州和江门的经济增长水平,但会降低肇庆和东莞的经济增长水平。此外,珠海的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滞后期变动:

模型Ⅰ,模型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只包含当期MI,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受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当期值的影响。但是,东莞和中山的MI显著为正,即说明采取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的方式将更有利于同期的经济增长;江门的MI显著为负,说明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当地的经济增长水平。

模型Ⅱ~模型Ⅳ的回归结果显示,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的滞后期对地方经济增长效应更显著,与MI相比,MI_LAG1、MI_LAG2和MI_LAG3在9个地区中分别有7个、4个和5个地区显著。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和江门的MI_LAG系数总体为负数,即商品市场一体化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明显滞后的积极影响;东莞和肇庆的MI_LAG1和MI_LAG3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的商品非市场一体化对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表2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的经济增长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有利影响。当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至一定水平时,商品市场一体化将不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见表3)。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较大的份额,商品市场一体化对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但随着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对落后地区通过获得相对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或者采用赶超战略等方式使其拥有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其与相对发达地区贸易中所享受的利益份额,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受益于商品市场一体化。本文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或国内部分区域的一体化组织不断扩大的原因,只有通过不断添加相对落后的个体,才能够保持较发达地区获取区际贸易的正面影响。

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中,只有肇庆市和东莞市的经济增长明显受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的有利影响,江门和惠州的经济增长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有利影响,两种不同的影响同样会随着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提高而出现拐点(见表3)。虽然商品市场分割能够保护当地企业免受外部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结果。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商品市场一体化通过区际贸易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商品非市场一体化则只能影响供给因素①。如果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和企业太缺乏竞争力,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只有供给因素,则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这样能够保护本地企业免受外地企业的竞争(肇庆和东莞)。但是随着商品非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过于封闭的商品市场会给技术创新等供给因素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对地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如果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包含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则商品市场一体化更有利当地经济增长(江门和惠州)。

表3的结果可检验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拐点,即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的趋势。回归结果表明,除了模型Ⅰ的东莞和模型Ⅱ的江门以外,β1显著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拐点,即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拐点,该结论与陆铭和陈钊(2009)的结论相似。根据拐点公式-β12β2计算得出,大部分观测点仍处于拐点的左侧,即说明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趋势在大部分地区未发生方向性的变动。

从β2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几乎所有研究对象的经济增长影响都存在拐点,当商品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商品市场一体化会不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地,当商品市场非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商品市场非一体化也会阻碍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其他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所有地区的lnK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物质资本的增加对dylw.net 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4个模型的CPI系数都显著为负,陆铭和陈钊(2009)认为当期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当年的通货膨胀有可能伴随着未来更低的经济增长。东莞和肇庆的对外开放OPEN系数显著为负,珠海和江门对外开放OPEN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外开放加剧了地区的竞争,但并非一定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本身的特征差异影响区域对外来竞争的消化能力,因此表现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同样地,实际利用外资AFC变量也出现了区域间方向性的差异性,其中,东莞和肇庆的AFC系数显著为负,珠海和江门的AFC变量系数显著为正。综合OPEN和AFC两个变量来看,虽然东莞和肇庆在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外来资本的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正面影响,而珠海和江门则出现与它们相反的结论。为了有效地吸收贸易及外资的有利方面,去除其不利影响,这两组城市之间应该相互借鉴,增进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的研究表明,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对称性: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不对称,以及相对落后地区内部之间的不对称。商品市场一体化有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不一定有利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因素直接或间接起作用,由于构成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差异,有些相对落后地区无法消化外来产品的竞争,从而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当地经济增长更有利(如东莞和肇庆)。相反地,如果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结构和当地企业竞争力可享受到区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则商品市场一体化同样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如江门和惠州)。

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研究对象的经济增长影响都存在拐点(模型Ⅱ的中山市除外),当商品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即随着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变化,相对发达地区或者相对落后地区不会一直收益或受损,这可能是影响区际关系波动的原因之一。

总之,商品市场一体化降低了区际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区际间的产业分工,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率。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系统的构

成存在空间非均衡,导致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不同。提高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完善区际经贸关系需要重(上接第4页)

点解决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在商品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因此,相对发达地区需要在发展本地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兼顾相对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味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仅会损害落后地区的利益,而且会促使落后地区选择带来市场非一体化。同样地,相对落后地区在商品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获利有赖于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当地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多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是单纯选择技术含量高,利润可观的产品。最后,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在实现区际合作时,应该形成互惠互利的政策,从而减少区际贸易中的摩擦,降低区际贸易的风险,以提高区际合作为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参考文献:

Young 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1091-1135.

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经济研究,2008,3:115-124.

陈敏,桂琦寒,陆铭,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经济学,2007,7(1):125-150.

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分割、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经济学,2007,6(4):1075-1096.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2009,3:42-52.

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1988.

Parsley D C P,Wei S J.Explaining the Border Effect: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Shipping Costs,and Geograph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5(1):87-105.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等.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研究,2004,11:78-85.

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卜茂亮,高彦彦,张三峰.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 浙江社会科学,2010,6:11- 17.

刘志彪,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Fotheringham A S,Brunsdon C,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ly Varying Relationships.John Wiley & Sons,Ltd,2002.

Brunsdon C,Fotheringham A S,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A Method for Exploring Spatial Nonstationarity.Geographical Analysis,1996,28:281-298.

Brunsdon C,Fotheringham A S,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odelling Spatial Non-stationarity.The Statistician,1998,47(3):431-443.

桂琦寒,陈敏,陆铭,等.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2:20-30.

林志鹏.珠三角商品市场分割现状的实证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6:49-5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10):35-44.

篇6

[关键词] 肾移植;高脂血症;非诺贝特;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060-02

高脂血症是肾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CsA)等药物时的常见并发症[1],主要以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慢性移植肾功能失调有很大关系。本院通过非诺贝特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9月~2010年6月3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高血脂患者(血浆三酰甘油TG>1.70 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HOL>5.72 mmol/L),男19例,女13例,年龄22~55岁,平均36.9岁,体重43~79 kg。其中17例接受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15例接受环孢菌素+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1.2 研究方法

给予32例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非诺贝特胶囊(200 mg每日1次,晚上吞服),于服药前、服药4周取清晨空腹血测定血浆血脂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4周后,3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见表1。TG、TC及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其中以TG下降最为明显。用药期间患者未发生恶心、腹胀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各种类型实质性器官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高达62% ~72%,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为33%[2]。高脂血症是移植肾慢性失功和肾移植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3-4]。高脂血症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器官移植患者在移植术超过1年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许多肾移植患者术前通常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异常,移植术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加剧患者高脂血症的病情。皮质激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可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增多,从而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通过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增强和游离脂肪酸的合成也促进肝脏VLDL的合成,外周脂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FK506增强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转运,抑制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与脂蛋白的活性,减少脂质的降解[5]。体外研究表明,CsA通过抑制2α-羧化酶的活性及胆汁酸的合成,使胆固醇通过肠道排出减少,血中水平增加;CsA增加肝脏脂酶活性,降低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从而使VLDL与LDL的清除减少,CsA还可减少激素清除并增强其升高血脂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应用,高胆固醇血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其主要降低胆固醇,对高三酰甘油的疗效较差,且此类药物和环孢素均由CYP3A4同工酶代谢,所以影响环孢素浓度,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非诺贝特是苯氧乙酸类调脂药,对免疫抑制剂药效影响小,其降脂机制除直接调节基因表达影响脂质代谢外,尚可通过增加外周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由泼尼松造成的外周胰岛素耐受,使肝合成TG等降低。可以使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有的调脂药物虽然对改善血脂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血脂回升较快。非诺贝特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数小时即达血药浓度高峰。它主要降低TG,也有降低TC和升高HDL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的生成并同时使其分解代谢增多,减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还可以使载脂蛋白A1和A11生成增加,从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药物。

[参考文献]

[1]Manu M,Tanabe K.Impact of tacrolimus on hyper-lipidemia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a Japanese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0,32:1736-1738.

[2]王玉新,陆元善,徐琴.肾移植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1): 61-62.

[3]Massy ZA.Hyperlipid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fter organ transpltanation[J].Transplantation,2001,72(6 Suppl):13-15.

[4]AkiokaK,Takahara S,Ichikawa S,et al.Factors Predicting Long-term Graft Survival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Multicenter Study in Japan[J].World J Surg,2005,29(2):249-256.

篇7

[关键词]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特征;区际差异

一、浙江省生产业的发展变化与现状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之后,生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其无论在总量、内部结构,还是在效益、就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跟上海、江苏和广东地区相比,浙江省生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值增长迅速,比重在2004年前上升缓慢。从1995-2003年,生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30.0%,高于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28.7%)。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对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年均增速都高于生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这表明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和提升,现代物流业在省内已粗具规模。而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全民置业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同样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特征,达到了33.8%,各构成行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28%以上,年均增速最高的金融业达到了46.3%。

但8年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长非常缓慢,仅为0.4%。与其他三省市相比,2003年浙江省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6.1%)的排名最低,与上海市(59.8%)、广东省(46.7%)、江苏省(45.0%)相比,差距不小。2004年浙江省生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达到了46.3%,2006年达到了48.8%。这反映了2004年后,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而金融业的快速增长(两年间增长了2%),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从业人数增长缓慢,比重较低,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从1995—2002年(对从业人员的统计2003年后就采用了修订后的行业分类),生产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速仅0.1%,这导致了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到2002年仅为16.5%,比1995年下降了6.9%。这一方面反映了生产业的知识性特征,劳动力吸纳能力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由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生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过高(近80%),对生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产业的结构优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呈现了下降趋势,并且随着浙江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日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导致了其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2003年后,虽然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仍在持续下滑,但由于浙江省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快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使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对生产业的决定性作用在慢慢减弱,也反映了浙江省生产业的整体结构在不断优化之中。

3 内部结构不平衡,新兴行业发展水平较低。浙江省生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从增加值比重来看,三者之和达到了生产业的74%;金融业的增加值比重是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近6倍。从从业人员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所占生产业就业人数达53%,而房地产业和科学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只占了6%,相差近9倍。从各个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看,房地产业最高,金融保险业次之,其余行业加起来都不及这两者;说明这两个行业尽管就业人数比重不大,但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却很高,属于高赢利、高收入的行业。同时,由于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绝对数量大,使这三个行业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均较高,分别居生产业的前3位。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生产业中相对突出的地位,说明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增强了这些行业的服务功能。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智力密集型行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性行业,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各个指标值都不高,表明这些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浙江省生产业发展的区际比较

1 各地级市生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整体上来看,浙东北地区的生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增加值比重在全省位列前三的依次为宁波、湖州和嘉兴。从内部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各城市对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需求比较大,发展水平最高,是生产业的优势行业。所有城市的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都超过了10%,并且差距不大。金融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超过10%的只有湖州,杭州高达15.98%,宁波、丽水位列二、三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也有5个城市,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州、宁波、嘉兴、台州和衢州;而杭州的比重最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增加值比重是最低的,除了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杭州达到了3.78%以外,其他各市的比重均在3%及以下,显示了该行业对服务业的贡献较低。另外,浙江省各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也较低,各市的差距较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比重以温州最高为7.89%,而衢州最低为4.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最高的金华为5.62%,而温州最低为2.75%,仅有金华的一半。

2 各地级市生产业就业比重比较。浙江省各地区的生产业就业比重分布跟增加值比重分布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就业比重在全省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金华、舟山和杭州三市,而倒数前三位的依次为衢州、绍兴和温州,并且地区间差异比增加值比重要大。表明各地级市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内部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超过10%有五个城市,前三位依次为舟山、湖卅l和绍兴,都为各自地区的生产业贡献了六成的就业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比重以杭州和宁波两个地区较高,而其他城市则都较低。金融业的就业比重浙西南地区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台州、金华、衙州和温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是全省区际差距最大的,金华是衙州的十几倍;房地产业由于其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都比较低。而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各地级市的就业比重是最低的,最高的台州市仅占2.64%,低于1%有宁波、湖州和绍兴。

3 各地级市区位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的比较。从下表可以看出各地各产业的集中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RCA和LQ两个指标并不相同,全省各产业的差异化程度不同。下面对每一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宁波、湖州、嘉兴和衢州,而用LO指标衡量依次为舟山、杭州和湖州;该行业的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都很低,表明各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差异很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湖州和丽水,而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杭州、衢州、宁波和台州。该行业的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都比较低,表明各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差异较小。金融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杭州、宁波、丽水和温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是衙州、台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Q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56和2.41,表明金融业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大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金华市的金融业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而湖州市的地区劣势明显。房地产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杭州,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9个,前三位依次为温州、台州和杭州。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6和0.61,表明各地房地产业的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地区比较优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为金华和宁波,在用LQ指标衡量依次是金华、杭州、舟山和宁波。该行业RCA和LO标准差系数都表明各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差异较大,金华市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全省具有较明显的地区优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地区优势的城市,用RCA指标衡量依次杭州、金华和嘉兴。而LQ指数大于1的地区有7个,前三位依次是台州、衢州和金华。该行业RCA和LO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2和0.91,表明在增加值上的省级差异要小于在就业上的省级差异。

篇8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objective reality. Firstly, the author tests and evaluates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using the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UPI).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severe. And then, the author checked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on UPI,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in the year enrolled, the only -child or non -only -child, student leader or not, born in country or town, poverty or not etc. At last, a suggestion tha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should pertinently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UPI;特征差异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UPI;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32-02

0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不仅学校等教育部门为此绞尽脑汁,而且理论界也纷纷研讨防范与治理对策。戴梅竞等(1995)以医科大学生15年健康档案资料和1~4年级学生198名(男91人,女107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大学学习阶段各年级学生健康的变化规律,对其死亡、疾病、退学、休学、学习疲劳、视力、吸烟等生活习性和人格类型与特征,采用Bech-H、Scl90、EPQ个性问卷和RRT调查技术,评价大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差,心理卫生问题最多,是高等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对象。Allen D. Kanner(1981),周生江等(2009),雒力静等(2009)的研究都表明个体的经济特征与社会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很大。大学生特征差异的客观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其方方面面,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1学生样本特征描述

本文问卷表是从湖南某高校随机抽选5个班级,然后由班级辅导员老师发放问卷,安排专门的时间由学生当场填写,辅导员老师对填表进行了简要的讲解,务必使学生理解。问卷表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健康测量表(UPI,共64个问题);第三部分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问题)。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全部收回,最后确认有效问卷162份,即为研究样本,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样本涵盖了新生与老生、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基于样本特征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执行了样本中大学生的基本状况特征差异在UPI的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UPI的得分在性别差异、入学时间差异、独生与非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出生农村/城镇、贫困与非贫困方面不显著;然后,我们进行了具体问题上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某些问题上特征差异是具有显著性的。同时也采用了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法),得到的结论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完全一致。

2.1 大学生性别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显著性水平为0.05)检验了性别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4、23、56等三个问题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关注心悸和脉搏”;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焦躁不安”;女生比男生更在乎“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雒力静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海南省本岛籍贯大学生与内地籍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之间整体差异不显著,女生与男生相比在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5个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女生人际交往是非多、多愁善感、易紧张、胆小有关与男生考虑问题好偏激、情绪好激动、争强好胜、易激怒有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国内的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2.2 新生与老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3、15、23、53等四个问题上新生与老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得出:老生比新生更容易“拉肚子或便秘”;老生比新生“情绪起伏更大”;老生比新生更加“焦躁不安”;但新生比老生更加“对脏很在乎”。大学新生刚开始还很激动,觉得大学还挺漂亮。可是新鲜劲头一过,就觉得食堂太差,“学习上也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老师讲课容量很大,很大知识都需要自己自学,而且学习完全靠自觉,很多大学新生难以适应。但大学老生又面临着学业、社交恋爱、毕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老生更易焦躁不安等。

2.3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担任学生干部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12、13、50、53、54等五个问题上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热情和积极”;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人缘好受欢迎”;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加“对脏很在乎”;但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悲观”;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

2.4 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1、2、5、53等四个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食欲不振”;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易“恶心、胃口难受、肚子疼”;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加“对脏很在乎”;但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感觉“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学生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都较大,心理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意向。多数农村大学生经济非常紧张,切实感到读书不容易,常常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不能为家里分忧,还要让家人负担自己上学的费用而负疚感重,易伴有自卑、多疑、焦虑等倾向。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没什么社会背景,在求职择业上会比城镇大学生更难,对即将走上社会充满恐惧心理。高校对农村大学生应该充分关注。

2.5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24(容易动怒)、29(缺乏判断)等两个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即非贫困生更容易动怒,贫困生更缺乏决断能力。与之相类似的是,周生江等人(2009)研究认为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变故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大主要压力。

2.6 大学生特征差异在“是否有过轻生念头”问题上的显著性检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项量表的162名大学生测量中,有21人回答“有过轻生念头”,占参加测量学生总数的12.96%,比例较高,需要引起极大的关注。然后我们进行了相应的t值检验,发现了男生与女生、新生与老生在“有过轻生念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为贫困生等方面不显著,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大学生正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心理上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文化基础差,学业不顺,学习受挫,失恋、爱情受挫是大学生常见的轻生原因。值得高校注意的是,近期许多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轻生。

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大学生特征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对UPI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特征差异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热情和积极”;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人缘好受欢迎”;非贫困生比贫困生更“容易动怒”;但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缺乏决断能力”。表明了大学生的特征差异对于其心理健康有显著地影响,而且各个特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方面与程度有很显然的不同,这就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①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预警干预系统;②要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差异,进行心理预警及心理辅导工作,认识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优势与心理劣势,从而使心理教育工作更具成效;③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及时输入相应信息,及时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尽早识别心理健康高危群体,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本文的研究不足首先是限于财经院校,研究样本都来自经济管理类的文科大学生,缺乏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的分析,其次研究样本还不大,这些还有待于将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戴梅竞,王蓓,刘新军,王沁丹.大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04).

篇9

关键词:入境旅游;旅游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甘肃省

目前旅游业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缩小区域差异的有效手段,发展中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以缩小国际差距,而且中国也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1]。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已跻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997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位居全球第6,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球第8[2]。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区域不平衡已是客观事实。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地带间入境旅游省际差异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间差距较大。如2004年东部的广东和北京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3. 78亿美元和31. 73亿美元,分别是宁夏入境旅游收入0. 02亿美元的2689倍和1587倍。因此加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研究,对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确定区域旅游发展重点,促进入境旅游区域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学者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研究表明国际旅游虽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往往还能导致区域差异加剧,主要是由沿海和内陆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和旅游供需分布不均造成[3-5]。国内学者虽然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关注相对较晚,但是已经从多学科角度并采用数学方法推进了入境旅游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总体规模、旅游流空间分布、资源赋存和竞争力等方面[6-10];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中对我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省级以及地带间的研究居多[1, 7, 11-16],但是对城市间尤其是省内城市间的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还存在不足[17-19]。同时对西北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的资源赋存、市场竞争态等,对区域差异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文中从时间动态演变和空间的角度入手,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我国对国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地区对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时间较早且统计口径一致,并且旅游外汇收入基本上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发展以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为核心思路,旅游外汇收入成为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入境旅游收入能较好的反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各省市区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为了保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区域间的可比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作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衡量指标。通过查询1999-2008年《甘肃年鉴》获取此次研究所需数据。

文中选择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作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中甘肃省旅游综合现状将甘肃省分为东部旅游区: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4个市;中部旅游区:白银、兰州、定西、临夏、甘南等5个市(州);西部旅游区: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包括敦煌)、嘉峪关等5个市。

1. 2 研究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方法[1, 7, 20],最终确定采用绝对差异(标准差)、相对差异(变异系数)、Theil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综合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的旅游区域差异总体特征及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水平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

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没有量纲,因而不受时间等因素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21],表示经济总量在综合中所占的比重的差异。文中采用标准差(St)和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

ni=1(Yti-Yt)2/n

(1)

Vt=St/Yt(2)式中:Yti表示第t年第i个区域的旅游外汇收入;Yt表示第t年省市区的平均旅游外汇收入; n表示区域个数。

泰尔(Theil)T系数最早由Thiel和Henri于1967年提出,是衡量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Theil系数T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越大。Theil系数可以比较两个经济指标(变量)的地区分布,该系数可分解为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两部分[22],总体差异等于地带内差异加上地带间差异,这就是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将甘肃省分为陇东、陇中及陇西三个地带作对比,并对三个地带内部的地级市之间的旅游差异进行分析。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依次分解为:(1)地带内市域间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pi: Tpi=∑jYijYiLnYij/YtNij/Ni(3)(2)地带间入境旅游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BR: TBR=∑jYiYLnYi/YNi/N(4)(3)以市域为单元的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总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p:Tp=∑i∑jYiYLnYi/YNi/N=∑iYiYTpi+TBR=TWR+TBR(5)式中:Yij和Nij分别为i地带j省区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i和Ni分别为i地带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和N分别为全省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

地理集中指数可反映入境游客的城市分布状况, g值越接近100,游客越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反之, g值越小,游客越分散[1]。

g=100× ∑

ni=1(Pti/Pt)2(6)式中:Pti表示第t年第i城市入境旅游人数;Pt表示第t年甘肃省总入境旅游人数; n表示区域个数。

2 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2. 1 甘肃省入境旅游差异总体特征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甘肃省入境旅游差异总体特征作了分析(表1,图1),图1表明各市标准差整体波动大且明显,整体上呈\"M\"形。在2000年与2007年达到标准差峰值,分别为850. 30和671. 81。

在2000年-2003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03年降到低谷,谷值为228. 23。其后转入上升态势,标准差由228. 23增长到2007年峰值850. 30,年均增长率为54. 51%,在2008年却急剧下降到222. 90达到10年间的最低点。标准差的明显波动说明,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不稳定,并且绝对差异的扩大或缩小幅度都较大。

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各区域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对差异,由图1知变异系数呈现出\"U\"形。从1999年的1. 9555下降到2005年的1. 4408,又从2006年的1. 4919上升到2008年的1. 9462,年均增长率达10.

15%。综上,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1999-2008年间整体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变异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仍极不均衡; 1999-2008年间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总体差异依然很大,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很显著。

2. 2 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地带间以及地带内差异演变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研究仅表现其总体差异,而泰尔指数可对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即市际差异(总差异)等于地带内差异加上地带间差异,这就是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

文中通过泰尔指数折线图来表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的动态过程。

表2、图2显示, 1999-2008年

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差异出现了2001年、2004年、2007年三个波峰,2001年甘肃省地带内差异从0. 0279降至0. 0148,而地带间差异却从0.

0012升至0. 0386,与2000年相比地带间的差异扩大了0. 0374大于地带内差异的缩小程度0. 0131,故市际差异的扩大主要由于地带间差异的扩大造成,而地带间差异的扩大主要由于甘肃省旅游局加大了对陇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建设,拉大了陇西与陇中、陇东的地带间差异,进而使得市际差异上升至一个峰值。

转贴于

2004年是甘肃省旅游业遭受\"非典\"后全面振兴和恢复的关键一年,随着全省旅游的全面复苏,使得各城市特别是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得到迅猛复苏,陇中和陇西分别从2003年的0. 0023和0. 0016扩大到0. 0062和0.

0166,加大了三大地带的内部差异,地带间差异略微下降,进而扩大了其市际差异。2007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使得陇中地带间的差异从2006年升至一个峰值。而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市际差异又出现了三个波谷,从整体上看市际差异波动明显,起伏较大,但总体趋势仍趋于下降,从1999年0. 1303下降到2008年0. 0092,下降了92. 94%。地带间与地带内差异除2001年、2007年、2008年是地带间差异高于地带内差异,其余年份均是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故地带内差异总体大于地带间差异,市际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构成。

2. 3 甘肃省入境旅游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对甘肃入境旅游市际差异的贡献率比较1999-2008年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对甘肃入境旅游省际差异的贡献率有以下两个特征(表2和图2)。一是,地带内差异是甘肃省入境旅游市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以地带内差异为主,平均占59. 64%,最高是2004年地带内差异占98. 15%。2004年地带内差异达到最大值是由于甘肃省入境旅游逐渐走出\"非典\"阴影,而且以快于人们预期的速度得到全面的复苏,尤其是兰州、酒泉、嘉峪关、甘南等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热点地区恢复较快。地带内差异虽然波动明显,但是贡献率总体趋势则是下降。地带间差异贡献率相对较小,平均占40. 36%,最高是2007年地带间差异占93. 29%,最低是2004年1. 85%,地带间差异贡献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悬殊。二是地带间差异贡献整体波动较明显。地带间差异贡献率由1999年的39%降到2000年的4. 2%,降到低谷;在2001年上升到72. 3%,达到一个峰值;随后2002年迅速下降并稳定保持到2004年,降到10年间最低谷, 2005年有所上升但在2006年又下降到14. 4%; 2007年上升到另一个峰值,地带间差异贡献率达到93. 29%,而2008年下降到82. 23%。地带间旅游差异波动性频繁,出现了2000年、2004年、2006年的几个波谷。而总体趋势则是下降的,说明地带间的差距在缩小。因此,无论是地带间还是地带内城市间旅游区域差异大体上都呈缩小趋势。

2. 4 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表1显示,甘肃省旅游地理集中度值相对较高,最高可达59. 10,最低为44. 23。说明该省的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几个旅游经济发达城市,而其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则普遍偏低。但是g值仍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1999年到2004年呈下降趋势, 2004年降到最低点,说明在这期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缩小,期间2003年出现波动,但起伏不大。而2004年到2008年g值不断上升,在2008年达到10年间最大值,说明在这期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增大。

通过对比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分析得出1999-2008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表3显示,全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仅有少数几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99年甘肃省各地区旅游外汇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有兰州、武威两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倍多和5倍多,到2008年兰州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多,武威降至不及全省的平均水平;而酒泉和嘉峪关分别从1999年的0和0. 733倍升至2008年的7倍多和1倍多,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甘南除1999和2008年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年份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007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多达到最高水平;而白银、临夏、金昌、张掖等城市的比值虽然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相对于兰州、甘南、酒泉、嘉峪关其旅游经济规模仍然不能相比。酒泉、嘉峪关、兰州三个城市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之多,说明甘肃省入境游客的分布不仅集中,而且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图3显示,1999年甘肃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很低水平的市州较多,且三个地带均有分布,而达到极高水平的只有兰州和武威两个市,过度性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市较少;图4显示, 2008年甘肃省旅游经济发展达到极高水平的市为三个,其中旅游资源丰富的酒泉和嘉峪关在政府投入和宣传力度加大之后,达到了极高水平;武威降至较高水平,甘南经过2000-2007年的极高水平发展后在2008年又降至较高水平,张掖发展至较低水平。10年间比率一直低于16%的市有白银、定西、庆阳、陇南、金昌五个市,说明甘肃省旅游经济规模处于很低水平的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旅游区。综上分析,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仍然较大,且差异变化不稳定,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高低梯度跨度大,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很低的地区较集中,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缺乏过渡性。但经过10年发展甘肃省入境旅游已逐渐体现出其发展优势,即级别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资源。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从时间动态演变和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分析,认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且城市之间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有明显的缩小趋势,市际差异下降了92. 94%,甘肃省入境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缩小趋势波动明显,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很显著,入境旅游的发展仍极不均衡,旅游经济差异高低梯度跨度大,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1999-2004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缩小,地理集中指数从53. 54降至44. 23,降至10年间最低点, 2004-2008年空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增大,地理集中指数从44. 23升至59. 10,达到最大值,甘肃省入境旅游空间差异较大,进而导致甘肃省有入境旅游接待优势的地区长期以来几乎对甘肃省入境旅游有\"集中垄断\"的趋势,从而使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聚集\"型空间分布模式,因此真正缩小省内城市旅游经济之间的差距还需要长期的过程。并且甘肃省入境旅游分布的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甘肃省入境旅游主要的目的地为酒泉、嘉峪关、甘南、兰州,根据四个地区的入境旅游优势来看,酒泉、嘉峪关有级别较高的历史文物古迹;甘南有神秘奇特的藏文化风情;兰州有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依此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多属于传统人文旅游,而区位和经济驱动型旅游次之,受观光、购物、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导向型旅游不十分明显。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反映了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现实格局。

3. 2 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效益水平,缩小区域差异,提高甘肃省旅游业整体水平,应当确立政府主导战略,强化政府对旅游的主导和调控职能,充分发挥甘肃省旅游资源潜在优势,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整合资源,根据甘肃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打造\"三个中心\",即兰州、敦煌和天水;做好\"两个精品\",即潜力丝绸之路精华游、中华龙文化-始祖文化寻根游;开发\"四个产品\",即长城文化游、黄河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民族文化游。根据甘肃省特有的民俗特色,开发甘肃民族风情游,即甘南:香巴拉-梦境之旅;临夏:伊斯兰民族风情游-圣洁之旅;肃南:祁连晴雪,裕固花乡-欢乐之旅;肃北:透明梦柯,雪域蒙古-豪迈之旅;阿克塞:哈萨克风情旅游-塞上风情之旅。根据甘肃省独特的地质条件,开发冰川探险游、江河湖泊漂流游、沙漠戈壁游、古绿洲生态变迁游等。

加大旅游促销投入,通过多种促销渠道相结合,重点突出、差异营销等策略,并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领导者及从业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甘肃旅游形象。不断完善省内及其与外省间交通网络,尽快改变阻碍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提高甘肃省旅游的可达性。

参考文献

[1]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 2006, 61(12): 1271-1280.

[2]马耀峰,李天顺,等.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 Bryden JM. Tourism and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CommonwealthCaribbean[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73.

[4] KadtE. Tourism Passport toDevelopment[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79.

[5] Tosun C, TimothyD J, OzturkY. Tourism growth, nationaldevelopment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Turkey[J]. 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03, 11(2): 133-161.

篇10

关键词: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特征;家庭教育方式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3]潘轶群.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及自尊的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