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分享、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营销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交媒体营销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的阶段,在做好这一工作方面存在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了解做好这一工作的要点及方法,从而推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社交媒体营销概述
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都是营销领域的新概念,因此有必要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以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1.社交媒体营销概念与特点
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形成的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社交媒体类型很多,常见的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当前社交媒体以其具有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社交媒体在一个个的热门话题制造、传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点对点层面,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民更多的主动权使得社交媒体活力四射[1]。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和工具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从而顺利实现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开发更多消费者的过程。社交媒体营销本质上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模式,利用的是社交媒体受众广泛、传播效果好的优势。社交媒体营销本身具有可计量、速度快、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可计量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精准地查看有多少人看了企业的营销广告;速度快是指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的实时性,每个网民都可以及时获取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成本低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单人广告成本较低;交互性强是指社交媒体上的各个网民都可以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带来营销互动性的强化。
2.社交媒体营销理论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理论很多,对于这些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来制定科学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本文这里将典型的社交媒体营销理论探讨如下:首先是六度空间理论。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是指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间隔都不超过6个人,在营销工作开展中,借助于六度空间理论就可以找到目标客户,这一理论在口碑营销中的作用比较明显[2]。其次是长尾理论。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只要销售渠道够宽广且流通阻碍小,即使是传统营销中的小市场也能够与大市场在规模层面相匹敌,这一理论是对于二八理论的有益补充,借助于社交媒体就可以将小市场串联起来,形成大市场。最后就是4R营销理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了关联、反应、关系、报酬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在营销工作开展中,注重对于客户诉求的反应,要与顾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通过营销获得经济利益。
二、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难度很大,对于企业各方面营销能力要求很高。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基本特点,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情感文化传播
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产品。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营销重心放在情感文化层面,对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社交媒体营销中一定要注重目标受众的情感分析把握,在营销内容层面照顾到受众的情感,力争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营销效果的持续提升。
2.利用好热点事件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要善于利用好一些热点事件、话题,懂得借势,这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效果提升来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毕竟在目前信息广告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很多企业的营销广告都很难引起关注,这自然会影响到营销效果。而通过借助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巧妙借助于热点事件进行营销方案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公众关注,从而提升营销效果[3]。当然社交媒体营销中借势热点事件,一定要住注意度的把握,注意内容层面要较好地结合热点事件,不要生硬地与热点事件挂钩,否则会导致受众的反感,这样的营销在效果层面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3.开展互动性强的沟通活动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一定要充分发挥好社交媒体本身的互动性,避免营销方面的单项推送,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企业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赢得受众更多的信任。因此在基于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增强营销方案的参与性,具体来说可以开通抽奖、评论、分享心得等功能,对于受众各方面的咨询及时进行反馈,让受众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尊重,同时引导客户发表产品使用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产品的美誉度。
4.增强营销方案趣味性
社交媒w营销方案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僵化古板的营销方案与灵动有趣的营销方案在营销效果层面是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在营销方案的设计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点,进行营销方案的设计,举例而言,在故事讲述、图片搭配、视频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巧妙构思,从而使得营销方案有趣有味,引起良好的反响。
5.进行必要的付费推广
必要的付费推广是社交媒体营销必然之举,通过与网站合作设置广告弹窗、购买关键词搜索等手段,可以实现广告到达率的提升,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在付费推广工作方面,要强调精确性,提升商品购买转化率,不断进行付费推广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怡芳,曹睿.中国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篇2
【关键字】Solomo模式;创意传播;品牌;广告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89-01
Solomo是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融合而来。最早由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风险投资之王约翰・杜尔在2011年提出。此概念一经提出即被全球的互联网创业者奉为圭臬,掀起了Solomo产品的开发热潮。
一、Solomo的多维度分析
(一)Solomo的发展。早在2009年,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LBS产品就已诞生,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品是foursquare。在foursquare 模式中,50%是地理信息记录的工具、30%是社交分享的工具、20%是游戏工具,这已经接近于Solomo的概念。2011年约翰・杜尔真正提出Solomo的概念,到2012年,国外的ios和Android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基于Solomo概念的移动应用,主要集中在旅游、饮食、交友等领域。这些产品都实现了搜索、社交、记录、分享等功能,同时伴有灵活的地理、时间等控件,在产品说明和引导中引入趣味性,以保证产品全方位、直接、有趣地传达给用户。
截止目前国内也出现了以Solomo模式为基础的商业平台,例如大众点评、美团网、街旁、嘀咕等应用软件。
(二)Solomo的优势。Solomo将社交引入本地生活圈,用更加便捷的移动终端――手机替代脑,增加了消费者的行为自由度,使得消费者从虚拟世界获得信息并有效作用于现实生活,使线上和线下生活能够顺利地对接融合。
Solomo模式的优势在于:(1)获取信息更有针对性且可直接运用到生活中去。借助于LBS技术,用户对信息的认识从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信息的享受下延伸到了生活的三维空间中。(2)强大的交互性。一些软件不单单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实质需求,更成为了用户情感交流的平台。(3)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用户摆脱了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网络行为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二、Solomo模式为创意传播带来机遇
(一)打通多种渠道,全媒介元素的创意传播模式正在形成。社交化媒体打破了传统社会组织结构森严的壁垒,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不同媒介之间的隔断被消除,创意传播向全媒体化迈进。创意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又可以在社交网站、传统媒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渠道上进行投放,形成了跨界传播的组合形态。
(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互动传播,推动创意执行。在Solomo时代,消费者的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变得透明公开,创意传播者依托消费者个人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从而描绘出一幅轮廓清晰的消费者需求图像,帮助品牌实现精准互动创意传播。
(三)构建与维系全新的消费者人际关系平台。在Solomo时代,人们可以依靠各类社交媒体软件,移动终端等建立并聚合自己的社交关系,两个陌生人可以因地理位置、时间、兴趣爱好、消费行为等建立起联系。例如,根据消费者地理位置组织起来的团购;根据用户旅行轨迹组织的驴友团等。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聚合方式为创意传播提供路径,将创意传播与口碑营销相结合。
三、Solomo时代的创意传播策略
(一)传播目标上――精准定位受众。在Solomo时代,营销模式始于收集分析个别群聚需求,然后锁定分众目标市场,接着开发针对性商品,辅以刺激个别消费行为,消费者完成购买。这种模式以消费者个体与群聚信息作为分析与开发商品的主要凭证依据,以需求为主轴,瞄准实际的目标分众市场。
(二)传播内容上――重视用户生成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引起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创意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传播。与消费者协同创意,生产优质内容,变生硬的高高在上的推送为平等的对话,并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释放消费者感兴趣的优质内容,以此来激发个体消费者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与品牌对话、并主动扩散品牌传播内容。
(三)传播过程上――注重创意传播的过程管理。在Solomo时代,从一个沟通元的产生,到它的利用生成、传播及反馈互动,创意传播人员都要贯穿始终。Solomo构筑了消费者全新数字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转变成生活服务者和生活者的关系。这种变化导致了营销传播模式的革命,进入创意传播管理时代。
(四)传播技术上――将创意与技术相结合。目前,在大多数新型的广告公司中,出现了两种新的人员――技术人员和SEM搜索引擎营销人员。其中,技术人员常常设置在创意部门,听上去有点奇怪,但这恰是网络营销传播所特有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黄佳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Solomo-o2o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沈虹.互动网络营销创意传播的创意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10).
[3]沈虹.互动网络营销创意传播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研究(一).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1(4).
[4]徐璧玉.做大众点评网:做 O2O+LBS 精准营销[N].经理日报,2012-3-9.
篇3
关键词:社交网络;后现代;广告;社会化营销
在人人都有自由发声权利的Web2.0时代,以微博、SNS、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热衷于活跃在社会化媒体中及获取信息,维护社会关系。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该平台,内容生产与社会交流相互融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相结合。社会关系的维持需求促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内容的生产,换个角度,社交平台中的内容也在变成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再者,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角是用户,而非网站运营者。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社交网络与用户的粘度持续上升,对此,广告主对社交网络广告不断尝试,社交网络广告形成了更多新颖、多变的广告模式。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总会受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参考文化转型的表现与广告创意及传播的发展,能够发现一种对位发展的关系。社会网络广告所具有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数字化、交互性等特征,及其特有的口碑营销、病毒传播、熟人效应、话题营销等传播形态,也正印证着中心离散,主体泛化,多元化叙事等后现代特征。
1社交网络广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1主体泛化的广告传播
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它将广告信息固定在广延性的载体,比如平面弹窗广告,影像插播广告等,并以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的单向传播的姿态向消费者展示。这样的广告推广方式具有稳定的形式,专业的洞察和深刻的内涵。这种创作方式把平面广告、影像广告看作是作为主体的广告主对推广理念、广告关键信息的表现、再现或改造,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消费者只是扫看或聆听,是一种“虚假”的在场。然而,社会化媒体作为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制作、及传播信息的权利被分配到更多人手中。Web2.0所形成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传统上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掌握的媒体发言权转移到个人手中。社会化媒体受众的民主和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对信息的接受不再盲目受精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灌输和支配,而是自发参加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文化的建构中。社交化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和接收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消费者参与社会的社交服务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受众不是广告的被动接受者,表现在广告传播上,网民直接参与传播,受者和传者身份随时改变。比如,在2014年8月的“ALS冰桶挑战”,一个意在帮助“渐冻症人的群体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加的网友将冰水淋遍全身,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参加者参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后,可以点3名其他人参加这个挑战,被邀请者必须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如若不接受需捐出100美元。该理念推广及资金募捐的线上活动,通过设定规则,利用名人效应,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展成一个全球热门的社会事件,让网友接触“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病”这一罕见病症,并通过该活动达到募款效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受众与广告商、推广方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群体,积极参与广告创意的意义重构,主动二次传播。
1.2中心离散的社会化营销
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对权威主义,反思想权利话语,抵制“专家理论”所谓的权威,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垄断和霸权。在传统的广告创意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广告,并未真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在社会化媒体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化营销。基于社交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化营销,客观上寻求平等、自由地传播与互动,脱离传统媒体的中心惯性思维方式,向聚合资源、整合营销新思路转变。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广告主积极建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倡创新,鼓励整合营销,促使更多网络用户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交网络出现大量UGC——用户制作内容,企业和消费者协同创意,共同完成广告创意内容,比如可口可乐昵称瓶活动,源自聚美优品广告的“陈欧体”,新西兰航空在它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开展了“‘纸’要有创意”——制作纸质机模的线上活动等。最后,创意回归人性、个性。此外,在自然的社区氛围中,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营销创新大量涌现。营销创新,让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小米社区的建设;内容创新,让目标消费者决定产品在广告中的广告诉求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新,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用户驱动产品创新,品牌与用户一起创造需求,让潜在消费者、品牌“死党”和极客参与产品创新。
2后现代语境下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策略
2.1建构好玩、互动
广告形式把握社交网络的主体泛化特征,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将每个用户转换为传播者,是加强广告价值的关键。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某种情绪,激发起其攀比心、虚荣心、好奇心等,建构好玩且互动的广告形式,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信息进行再一次的传播与扩散,形成消费者间的互相影响。在此过程中,传播广告主题,增强广告影响力和说服力。对此,广告形式应考虑如何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如何变得更加好玩。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拉近,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比如,线上话题与线下品牌活动化相结合,线上活动与具体产品的销售相渗透。基于游戏与广告信息的关联性,将交互性游戏与品牌广告诉求融合,提高受众的粘附度,植入广告信息。
2.2用户驱动
广告创意创新在中心离散的社交网络传播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所产生的社会化营销,各自的语言实践和交流互动成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表现方式。对此,品牌形象塑造广告及产品信息广告应该鼓励消费者参与创新,形成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思维,驱动用户开展广告创意创新。在广告创意形成过程中,建设渠道让目标消费者影响或决定广告的核心诉求;在广告创意传播过程中,建立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促进消费者参与广告创意,激发消费者的创新创作热情,促进二次传播;在品牌形象形成过程中,建设自然的社区氛围,驱动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话题营销、口碑营销、社区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嘉颖.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篇4
麦肯锡近期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这项针对57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调研中发现,一二三线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高95%。而中国也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高91%的受访者表示,最近六个月曾登入社交媒体,此比例远高于日本的30%、美国的67%、韩国的70%。
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对中国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大:中国消费者考虑购买时,更愿意选择社交媒体上提到的产品;而朋友或熟人推荐,他们购买的可能性也更大。
麦肯锡全球董事温雅力评价说,“中国消费者热情拥抱本土社交媒体为企业创造出独特商机,企业若想从中获取价值,需做好组织和运营重大变革的准备。”
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拥有着QQ活跃账户、5.5亿空间活跃账户的腾讯,近日正式公布了其社会化营销平台。这一变革的推动背景,既有腾讯自身希望创造更高商业利益的增长驱动,也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整合营销的趋势发展使然。
大数据的概念也来自麦肯锡,其描述的是,在海量数据的背景下,如果信息的复杂性、规模已经大到很难用一种普通数据工具去描述时,即可称之“大数据”。现在,企业在运用大数据中做出合理的商业决策时,需要新的技能;而大数据也推动了“实时营销”的普及,特别是借助社交网络平台,企业能够以最快的方式最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
“不少投行认为,我们的流量商业价值没有被更好地应用起来。”腾讯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表示,如何真正实现腾讯网媒系统的社会化转型,充分挖掘其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是摆在腾讯面前迫切的问题,而腾讯内部融合仅是变革的第一步。
通过对旗下相关子业务的改造升级,增加社交属性,腾讯希望整合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在门户、视频、微博、QQ空间等平台间实现无缝连接,凭借着统一的QQ账号,用户在一个平台上管理多个平台上的关系和资源,不用分别登录,可实现一站式信息和接收。
这一多平台互通的模式,让用户在使用中大大减少了在不同网络或社交应用中切换的麻烦,而对于腾讯来说,则将拥有一个在社交媒体时代多个关键应用整合的整合平台,凭借着庞大的QQ用户,腾讯试图为单一应用服务提供商设置一个强大的规模门槛,进而强化其垄断地位。
腾讯希望以这样的整合拥有更详细的客户活动电子轨迹,进而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将用户精准分类,实现精准营销。
篇5
C=CBNweekly
S=Don E. Schultz
C: 什么是“SIVA”,为何在这时提出这个理论?
S: “SIVA”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强调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4个关键要素:S代表Solution—消费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I代表Information—消费者寻找解决方案相关的信息;V代表Values—消费者衡量各种解决方案的价值;A代表Access—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入口。这是一种从外到里的思维,也就是说,营销的关键是要弄明白,不是企业要卖什么,而是消费者想买什么。在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倾听他们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此时提出“SIVA”是因为科技改变了我们做事的方法。10年前,搜索引擎不像今天这么发达。今天搜索连接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广告主的需要。其实,近代营销传播理论都在寻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过去大家也在提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由于技术和理论的不成熟,实际上还是由营销者驱动的。
C: 该理论在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站上有何不同效果?
S: 搜索引擎除了单纯对简单信息的搜寻,还有功能性的应用,它甚至可以提品来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整个搜索引擎平台是从消费者的问题和目的开始的,也就是Access,对营销来说,这个Access非常重要,是所有营销者了解消费者、发现问题的第一步。社交平台本身是社交功能更强,也有可能你会通过社交网络去寻找信息,但它还没有办法在营销层面帮消费者解决问题。
C: 在线整合传播概念和以前传统的整合传播概念有什么不同?
S: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同时做许多事情。对广告主来说,真正面临的挑战是要理解人们在干什么从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如果你不实现这个跨越,你无法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现在人们是在进行媒体消费,而不是媒体分配。很多的研究模型都还是媒体分配,是以营销者为主导的。现在是由消费者来规定时间、地点、形式、他们需要什么信息或者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来提供信息。
篇6
互联网广告局(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IAB)和普华永道(PwC)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支出增长了73%至3.96亿英镑。一方面品牌在不断地加大对社交媒体的投入,另一方面,很多品牌在社交媒体上遭遇挫败。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制定社交媒体战略时犯下一些战略性的错误,成功的社交媒体战略不仅只是增加粉丝或者点赞那么简单。
专注于一个目标
很多品牌社交战略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既想通过社交媒体提高品牌形象,又想促进产品销售,对社交媒体战略寄予太多的期待。Twitter英国研究经理Mattew Taylor认为,在制定社交媒体战略时,只要实现一个目标即可:“要么从长远出发,提高品牌意识,即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要么就看短期的效果,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信息。”
据IAB和PwC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人们的喜爱程度和品牌考虑之间并不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相反,喜爱程度的提升可能会降低品牌考虑。例如,在Twitter上,当一个品牌关注越多的用户时,它的购买意向就会下降。当品牌关注的用户在1000个左右时,购买意向达到最高的15%,而随着品牌关注的用户数量继续上升,购买意向就持续下降,关注数在12000左右的时候,购买意向下降到8%。
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消费者,他们在对品牌的喜爱和品牌考虑上,也呈现很大的差异,例如,18到24岁之间的消费者的品牌喜爱和品牌考虑十分接近,而65岁以上消费者的品牌喜爱度很高,但却不太可能会考虑这个品牌。来自Twitter的报告认为,消费者对互联网越信任,产生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说明,在社交媒体上,品牌不同的目标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顾此失彼。因此,在制定社交媒体战略时,先考虑自己的目标究竟是要提高品牌意识,还是促进产品销售,再针对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制定战略。
挖掘不同社交媒体的特性
很多时候,营销人都把社交营销的重心放在了Facebook、Twitter这两个大的社交媒体上,而忽略了实际上还有一些社交媒体具有着Facebook和Twitter无法替代的作用。
目前,排在前三位的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是Twit ter、Facebook和Instagram,但是看一下不同的社交媒体在用户的“购买旅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就能意识到,还有多少重要的社交媒体被营销人忽略了。
最近,AOL及其附属公司Convertro做了一项研究,分析了2014年上半年社交媒体上的5亿次点击、1500万次对话和30亿次印象后发现,YouTube在介绍新产品以及展开对话方面,具有其他社交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Google+排在第三,仅次于Facebook,但效果要好于Twit ter和Instagram。
再比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社交媒体是属于年轻人的”,但调查发现,Twtiier上增长最快的是55-64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同时,Facebook、Google+上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在持续增加。这意味着,对于营销人而言,当他们制定一个社交媒体战略时,就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受众在哪里、哪些社交媒体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帮助消费者解决社交问题
社交媒体如今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网站,人们喜欢社交媒体,并非因为它能够提供广告、商品,而是因为通过社交媒体可以与朋友建立联系,构架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在制定社交战略时,不要一开始就问:我们要卖什么,在哪里卖给消费者,怎么卖得更多,因为这就不是一个社交战略,而完全是一个广告战略。相反,社交战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的受众在哪里?我怎样才能帮到他们?即,一个成功的社交战略是为消费者解决社交难题。
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Mikolaj Piskorski提出,在制定一个成功的社交媒体战略时,要结合“满足”和“朋友”这两个概念,一个成功的战略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让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例如,American Express的Open Forum是一个中小企业主之间结识、建立职业关系的平台;Nike创立Nike+旨在帮助运动爱好者分享他们的健身运动,结识兴趣相近的朋友。它们的社交战略,帮助受众实现了上社交媒体的一个目标——结识朋友,又实现了与其他品牌的区隔,让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Piskorski教授同时指出,消费者需要的是朋友,他们不喜欢与公司互动。所以,公司要做的,是创造一个环境帮助消费者加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不要参与到消费者的对话中。
同时,这种社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参与者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内部成员之间的紧密度。所以,在YouTube或者Twit ter上吸引上百万的粉丝可能会带来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并不能给品牌带来很大的价值。这对品牌来说,不仅仅是要帮助这些志趣相投的消费者创建社区,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话题。
将社交媒体整合到整个营销战略中
社交媒体的运用,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获得更多粉丝、更多点赞,而需要了解所有这些消费者行为背后,在更广泛的商业战略中,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将社交媒体作为大战略的一部分。
据奥美互动(OgilvyOne)研究显示,仅有10%的CMO认为,自己的社交媒体战略很好地与大战略融合在一起,而更多的CMO则意识到,自己的社交战略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制定的时候没有战略化,而是将社交媒体战略作为营销中的辅助手段,因此导致许多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只注重简单地触达消费者,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互动。
篇7
向实体旅行社中的旅行寻求有关行程计划的建议已经不是常规的做法,然而在旅行者有一些疑问或担忧时,他们可能会希望与更有经验的人士进行沟通,这一概念正不断发生改变。
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流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在Facebook网站。
通过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获得更多“赞”,一些品牌将其打造成与实际的旅行一样“平易近人”的服务提供商,或者说至少它们计划这样做。
纽约的社交媒体营销分析公司Unmetric分析了一些领先的旅游品牌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表现,并公布了一份最新的报告。
Facebook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除了营销方面的作用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帮助品牌与其粉丝进行双向互动。
Unmetric所给出的评分是一个社交媒体基准分,它整合了质量和数量上的指标,以对比品牌及其竞争对手的表现和进行排名。
Expedia和Travelzoo是在Facebook营销方面表现最好的品牌,Unmetric针对它们的表现所给出的分数是49分,而排在第三位的Priceline.com的得分远低于上述两家品牌,仅为26分。
在Facebook营销方面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互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更多新消息的做法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互动,只有新消息的内容本身才能让其粉丝点“赞”、评论以及分享。
以下图表说明了一点:品牌与粉丝进行互动时,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捷蓝航空的消息数量不是最多的,但它的粉丝互动率是最高的;但尽管像Cheapoair这样的品牌了大量消息,其粉丝互动率却非常低。
某家品牌不会仅因其与好友的互动和吸引更多受众而使其社交维度有所提升。
正如图表所反映的那样,Travelzoo的Facebook粉丝量增加了37%,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6.53%),其它品牌在Facebook粉丝量方面的增长明显较慢。
旅游品牌大多会一些包含问题的内容,然而最能引起互动的是有关竞赛活动的内容,其次是以“赞它”或互动为主导的消息。
与Facebook相比,Twitter是更为个性化的平台。在Twitter,对话是一对一的,因此品牌可以根据其目标受众来提供定制化的信息。
Kayak和Travelzoo是在Twitter营销方面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牌,Unmetric给出的分数是57分。
如果某个品牌获得较高的增长率,那就反映出该品牌的策略比较有效,尤其是在Twitter,因为该平台的用户非常多变,他们往往会在一瞬间内决定不关注某个品牌。
在Unmetric所分析的旅游品牌当中,Kayak拥有最多的Twitter粉丝,而Yahoo Travel的Twitter粉丝增长率最高(9.13%),大多数品牌的Twitter粉丝增长率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5.56%)。
尽管Kayak在Twitter营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它在Facebook营销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这意味着对该网站而言,Twitter似乎是最重要的社交媒体营销渠道。
在像Twitter这样的社交平台,近乎实时地向粉丝提供回复是非常重要的。Twitter是一个实时交流平台,用户会实时进行对话。
Orbitz回复粉丝的速度是最快的,它通常会在两个小时内作出回复;其次是Expedia,它通常会在三个小时内作出回复。
同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某一时间段,Orbitz仅对12条请求进行了回复,而Expedia却回复了超过200条请求。
YouTube和Pinterest
某家品牌日益将其目标设定为在社交媒体建立一个较好的形象,在10家领先的品牌当中,仅有五家品牌出现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Pinterest。
篇8
美国KPCB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今年2月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目前SOLOMO已经成为互联网炙手可热的概念而风靡全球。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SOLOMO被一致认为是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符合这三个单词的公司都有希望成为下一个Google或者Facebook,成为硅谷下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何为SOLOMO?
Mobile(移动):SOLOMO的技术支撑。这三个词之中,Mobile(移动)是趋势,也是载体。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冲破PC枷锁,开始将网络营销从桌面的固定位置转向不断变动的人本身。正是因为有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才将Social―Local―Mobile三者联系起来。
以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不断更新的应用模式与体验模式,不断碰触用户的神经,保持着他们蜂拥而上的顶礼膜拜。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拥有移动设备的人群急剧增加,直接促进即时搜索功能的发展,为SOLOMO的普及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直接为“Lo”这一移动互联网的典型服务模式发挥商业价值提供了保障,也为用户消费体验的及时上传和分享提供了载体。
Local(本地化):SOLOMO服务的地理基础。数据显示,地理位置服务提供商Foursquare用户帐户达到1000万,用户的签到次数超过7.5亿次,用户平均每天签到约300万次。在Mobile技术的支撑下,商家可以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甚至知道该用户的生活半径、消费水平、口味喜好等,然后针对性地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业内人士预测,今后LBS将结合SNS、微博、团购、移动支付等技术,向手机电子商务平台方向演进。如今,在电子支付和团购的高速发展下,其地域聚集性和交易时效性特点日益突出,LBS能有效解决“交易在哪里”、“交易潜在用户群在哪里”、“如何聚集用户群”等关键问题,能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将特定用户引导到交易中,增强了LBS与电子商务在产品层面和用户需求层面的互补性。而这也是SOLOMO所需要的发展方向。
Social(社交):为SOLOMO聚焦人气。经过7年的发展,社交网站目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Facebook的全球用户总数已达7.省略)和开心网(kaixin001.省略)
篇9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营销 电影营销
经历了从门户网站称王到搜索引擎大行其道的不同阶段,当今的互联网已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即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 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BBS、Blog、IM、SNS、Video等社会化媒体逐渐占领了网民的心,并已深深扎根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从“阿里巴巴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凡客诚品”到《失恋33天》,社会化媒体的时代已悄然到来,而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营销变革,尤其是电影营销模式的转变,更激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
当前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尚属于新兴领域,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全准确的认识。一般的理解上,社会化媒体可以被视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如博客、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等即社会化媒体的具体实例。在社会化媒体领域,有两个关键词: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和CGM(Consumer Generated Media,消费者产生的媒体)。
2011年2月,美国著名风投、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第一次提出了SoLoMo这个概念,即:Social(社会的)、Local(本地的)和Mobile(移动的)。Solomon商业模式主要表现在产品和用户两个层面。人人网作为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互动社区,体现了Web2.0媒体的用户聚合特点,短时间内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热捧[1]:人人网的广告宣传中无处不涉及“社交”二字;手机人人网也成为最为热门的移动社交应用;而其推出的“人人报到”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更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二)社会化媒体趋势
1.发展势头强劲。据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微博用一年时间已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社交网站用户数略有增长,为2.44亿,使用率47.6%。此外,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微博的使用率从2010年度的15.5%上升到2011年度的38.5%。
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尤其微博已经迅速成为重要互联网应用,手机微博的增长更体现出移动互联应用的快速增长。我国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头强劲。
2.营销价值凸显。社会化媒体首先是一种媒体,同时也是一个网络社区,具有媒体的营销功能与属性,并将营销功能加以放大。据FT中文网报道,美国逾80%的大广告客户在Facebook做广告;Google预计,2015年超过75%的广告都具有SNS属性;艾瑞数据称,预计2012年美国将有88%的企业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唐兴通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中指出社交网络与商业三个融合:买卖在社交网络上;线下购买邂逅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带来线下订单。DCCI调研数据显示,每100个微博用户中就有36个人希望增加相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新功能及应用,而每100个SNS用户中有28个人经常使用电子商务方面的功能。数据表明,社会化消费者正在兴起。
社会化消费者共同点是不相信广告,更加相信有相同经历的陌生人,通过社会化媒体,从朋友、同好以及信任的人那里获取信息,在购买商品之前喜欢作一些商品信息的调查。社会化消费者的兴起将进一步凸显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价值。[2]
二、《失恋33天》的营销模式
(一)案例背景
《失恋33天》改编自鲍鲸鲸的同名网络小说,是中国内地首部为“光棍节”定制的“治愈系”爱情电影。由导演滕华涛执导,文章、白百何主演。故事用亲切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讲述女主角黄小仙从遭遇失恋到走出心理阴霾的33天。
影片自2011年11月8日全国上映,4天票房成功突破亿元大关,“光棍节”当天票房超过4000万,首周票房更是达到1.89亿,两周后票房更是接近3亿元。《失恋33天》成为了2011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也成为中小成本最卖座的国产电影。而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不到900万,加上后期市场宣传费用,总投入不到1500万。
《失恋33天》宣传负责人张文伯用专业化的术语来解释他们的营销策略——这是一次自觉将Solomo营销模式运用到电影中的探索,深入说明即:“社会化,以微博和SNS为代表的社会化互动媒体传播;本地化,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化,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信息传播模式。三者形成的即时化传播,可以通过互动、分享等行为获得来自受众的反馈,并将其中的亮点迅速转化为新的炸点做二度传播,杀伤力更大。”
影片的营销团队更是将整个宣传时间拉长,从2011年3月开始着手准备,到2011年11月8日全国公映,用半年的时间将每一个想法落实执行,使话题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发酵,以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根据搜索引擎数据,影片上映一周后,截至11月16日,百度搜索“失恋33天”的相关结果约394万条,Google搜索“失恋33天”的相关结果约5900万条。而从微薄关注度来看,新浪微博直接搜“失恋33天”找到约670多万条消息,腾讯微博直接搜索找到了约330多万条消息。影片前期所进行的一系列营销宣传活动取得出色的成绩,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助力了一个投资不到1500万的小成本电影搏下了近3亿的票房收入。
(二)SoLoMo的营销应用
近两年来,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也逐渐成为了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从2011年国产电影的情况来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影片的宣传。《失恋33天》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在创作投入和营销投入收到资金限制的情况,选择2011年11月中旬这样一个国际大片围攻的档期却最终杀出重围,取得近3亿票房的佳绩,除一些时机和运气的因素外,其对于社会化媒体充分运用而进行的SoLoMo营销则是影片取得以小搏大的营销战役胜利的关键。
1.So:社会化媒体的互动传播。以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为宣传阵地,《失恋33天》以“情感的怀念和发泄”为主要诉求,对准85后、90后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把电影话题转变为社会话题,紧贴“光棍节”关键词,紧贴热点,不断制造话题。引起共鸣,攻心为上。
影片在公映前进行了预告片和《失恋物语》系列视频拍摄的落地活动。影片预告片和《失恋物语》系列视频主要通过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传播,通过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失恋故事,以感动更多的普通人。并且,借助微博平台不断加强失恋主题宣传,通过戏外宣传制造口碑效应,注重粉丝的反应及意见,第一时间与粉丝互动。
在微博渠道组合上,横向采用官方微博、草根微博和明星微博,广泛撒网;纵向借助各类微博应用,比如微博投票、微博活动、微博小插件等,组成一个微博矩阵,然后分别以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一时之间,微博上随处可见关于失恋的话题和关键字。
此外,微博营销并不仅限于线上,通过线上征集视频拍摄主角,在线下完成拍摄,同时以线下拍摄活动影响线上传播和关注,形成传播的良性循环。在举行关机仪式之后,营销团队推出了第二个落地活动─启动“失恋博物馆”。其中除了大量的影片宣传素材,还包括在微博上征集到的分手信物、失恋后的心情感受、疗伤歌曲等,为“失恋博物馆”营造气氛[3]。《失恋33天》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费用超过以往电影在这方面的花费。发行方没有完全限制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预算,根据影片宣传效果的深入还逐步追加,最终的花费在400万元左右,其中还包括影片在7个城市进行的“失恋物语”的拍摄以及物料制作等。而在传统媒体上,随着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深入,影片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度,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发行方在最后又追加了200万元的硬广告。
2.Lo:7个票仓城市的“失恋物语”。营销团队在3个月内,奔赴7个票仓城市,拍摄“失恋物语”。一方面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征集自愿参与拍摄的普通人,一方面借助影片的广告客户珍爱网,在其会员中寻找合适的人选,一边拍摄,一边推广,并且根据实时互动,确定拍摄内容和角度。
整个“失恋物语”的拍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除了围绕着“失恋”主题,7个城市的拍摄更需要通过标志性建筑和方言体现出不同城市的风格。在影片的“失恋物语”视频后,网友开始自发制作和传播其原创的“失恋物语”。
《失恋33天》落地活动“失恋物语”的拍摄一方面为其影片自身的宣传渲染了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网友的互动热情,以契合的话题触动了潜在客户心中的共鸣,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也进一步提升了影片本身的关注度。
3.Mo:移动终端的APP设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APP应用的流行,在国外电影市场,APP已经成为电影营销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失恋33天》的前期营销宣传中,由徐静蕾KAiLA品牌设计并推出的电影衍生产品“猫小贱”在淘宝进行预售,而作为淘宝无线合作方的追信则为淘宝店铺提供免费的快速APP制作平台,于是KAiLA品牌通过追信平台制作生成了第一版的APP,以期借助手机渠道进行“猫小贱”的宣传预售。
其后,追信和KAiLA品牌将客户端打造为电影《失恋33天》的主题内容源,将“猫小贱”的预售抢购含在APP中,不仅能吸引相关影迷下载与关注,更能配合其电影衍生产品的主题,激发影迷的购买欲望。为了使《失恋33天》客户端更精致更吸引影迷,追信将仍在开发中的动态首页功能用于《失恋33天》,改变了传统九宫格展示形式单一呆板的局限性,使APP展现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来自追信数据显示,《失恋33天》APP以来,累积被下载次数达56823次[4],其中仅在91市场被下载次数就达22371次。在电影热映期间,通过APP《失恋33天》和“猫小贱”都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失恋33天》APP的是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的重要尝试。在今后的电影推广宣传中,APP方式将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电影具有一般产品的共有特征,也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点。要使我国电影营销水平的提高,除了学习其他国外公司的营销方法外,还必须根据我国电影本身的特点,对症下药,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电影营销的途径。我国的电影基本上是中小成本的电影,不能靠绚丽的特效和大牌来宣传小成本电影,这就得从营销方面来着手。当然了,我们也不仅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大制作和大营销,还要有我们自己的营销模式,且不能生搬硬套好莱坞的电影产业营运模式。而且在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以此为平台而进行的电影营销优势将更加凸显:
(一)大大降低宣传成本
一般电影的前期宣传,都是采取在电影上映前的一个月内,进行突击宣传。剧组的主创通过去各地开新闻会,主创见面会等来进行造势,同时还要穿梭在各种娱乐节目中,讲述影片的拍摄过程等等,最后再配合报纸广播电视及各种平面与媒体宣传。这样俗套的宣传攻略,主要是靠明星效应来拉动其粉丝,实际效果并不突出,宣传范围虽大,却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耗资巨大。[5]
新媒体趋势下的电影营销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等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分享与转发。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花费相对于传统媒体,将有极大的降低。社会化媒体营销无疑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新型营销渠道。
(二)宣传效应易测量
正常的影片宣传,无论在经济效益上如何,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对营销宣传的效果没法测量与预估。对于营销宣传来说,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应该是包括传者、信息、受者、媒介和效果这五大因素在内的,但事实上很多信息的传播是没有反馈或无法测量的。社会化媒体则可以较为清晰的测量出每一阶段的传播效果,以分析对比,进行下一步的宣传。如:根据微博粉丝量、社交网站的点击率及留言量,发行商可以直观测量出电影宣传效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媒体自身的营销效果评估体系与评价指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当社会化媒体成为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时,这一营销工具将会为企业以及社会创造更好的营销效果,而消费者也将从中获益,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局面。[6]
(三)互动有效,反应明显
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更高一层的优势,即不仅可以及时知道宣传的结果,还能了解到票房结果的好坏。关注度的多少还不能完全看清受众方面的意愿,而通过受众的留言,就可以让制片方进一步明确不同宣传方略影响的大小,可以使电影的下一步宣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此外,微博营销可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吸引了更多受众参与,在互动中拉近电影与受众的距离。这种不间断的近距离互动,能够使得受众一直保持对电影的持续关注,
任何成功都是不可以复制的,《失恋33天》的成功与它的影片本身的品质、上映档期、院线排片、媒体宣传、渠道发行等等也是分不开的。此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社会、媒介与受众三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任何的娱乐产品,包括电影,想要成功的运作,必须要合理地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忘记,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现实的映射,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所必须包含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林.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力[J].告(大观综合版)2009(10):134.
[2]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经济社会,2012(1).84.
[3]马自泉.看微博的舆论力量——以《失恋33天》的营销宣传为例[J].电影评介,2012(5).93.
[4]中国电影APP应用创新营销理念[EB/OL].http:/// a/20111129/000427.htm.,2011-11-29.
[5]邵盈,徐旭.从传播学角度探讨电影的网络营销新道路——以《失恋33天》为例[J].东南传播,2012(3).:47.
篇10
关键词:社交媒体 品牌营销 消费者行为模式 新逻辑
从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封以“@”区分用户名与地址的电子邮件发出开始,社交媒体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步步渗透人们的生活。社交媒体以 Web2.0 技术为依托,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主要有博客(和微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基本形式,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观点、交换信息、维系情感的工具和平台,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近年来,社交媒体依靠互联网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而且成为企业价值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社交媒体特征及发展
(一)社交媒体的特征
1、互动性
传统的媒体是信息单项传输到用户那里,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受或者忽略传播的内容,没有过多的参与。而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是一种互动交流。用户可以第一方的身份参与信息的传播,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任何一方进行互动,这样增强了用户的自,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2、社交性
社交媒体有很强的社区性,可以方便的以地区、兴趣等共同点找到并形成各种社群,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用户参与社交平台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传播,也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群地位。这种社交化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大众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是提高了用户归属感,增加了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
3、无界性
依据社交媒体的定义,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是社交媒体的显著功能,这也是社交媒体“草根性”的特征体现。用户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产生、传播、接受和反馈各种信息内容,这种网络平台对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门槛限制。社交媒体的无界性可以激发用户的广泛参与,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二)社交媒体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正在改变并主导着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建立的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势而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依赖。到目前为止,社交媒体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萌芽时期,社交媒体主要表现为即时通信、交友网站和各种论坛等;2003年第一个真正的通用社会化网络Friendster成立,社交媒体进入发展阶段;随后出现了一些用作专门用途的利基网站,如Ning,接着公司主办的社会化网络、多媒体共享网络、社会化新闻与书签、实时更新网络等开始出现;2004年,web2.0的概念正式被提出,这成为社交媒体诞生的主要标志,此时产生了Facebook、Twitter等,标志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进入成熟期;2010年至今,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社交媒体应用开始流行起来,出现了微博、微信、陌陌等应用社交平台[1]。
二、社交媒体转变了消费者行为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不仅促使着传统经济自我革新,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据麦肯锡2015年数据显示,在30个大类产品中,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购买”这样的营销行为,可平均诱导26%的品牌购买,其中有2/3的产品因社交媒体营销直接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决策。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行为。传统消费者行为模式“AIDMA”提出,消费者从接触商品信息到最终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首先,通过媒体广告、终端促销、人员推销等方式了解商品信息,并引起对该商品的关注(Attention);然后消费者与商品的信息进行沟通后,对已关注的商品产生兴趣(Interest);接着消费者通过各种信息刺激,对该商品形成购买欲望(Desire);消费者对商品建立欲望后,通过外界媒体的反复作用加强记忆(Memory),形成对该商品的深度认知;最后在欲望与刺激中,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极大的认同和需求,促成行动(Action):最终购买该商品。
然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崛起,消费者拥有了更广泛的话语权与自,其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AISAS模式:品牌的创意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或注意(Attention),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对品牌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激发消费者在互动中产生参与的兴趣(Interest),然后受众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搜索(search)与诉求相关的品牌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经过比对、认识、了解品牌后,产生购买行动(Action),最后,在社交媒体中分享(Share)产品的消费体验,形成口碑传播。这样消费者就完成了一次,从“买者”变成“卖者”的进化过程,企业的品牌也在消费者的自我展示中完成了传播[3]。
三、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从对立到融合
(一)品牌建立与传播
依据定位理论,品牌建立主要是通过填补消费者心智中的空缺(或需求)来完成,如果这空缺(或需求)已经被其他品牌占据,品牌就需要“重新定位竞争”。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的建立仍然遵循以上“空缺原则”,但是传播品牌的渠道和媒介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品牌营销的核心不仅依靠语言文字取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如果品牌想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最好的方式是在社交媒体上利用视觉(视频)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
(二)传统品牌营销的模式――对立
在社交媒体大量出现之前,所有品牌几乎都按照消费者“认识―购买―忠诚”的方向运作,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处于单项的对立关系,品牌只有通过不断的单方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力求最大限度的让消费者认识品牌,而后又不断地在品牌的各种塑造上下功夫,让消费者产生认同,再通过不断让利去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消费者在传统的品牌营销中处于被动地位,品牌和消费者站在利益的两端,企业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与收获的消费者不成正比,因此,传统品牌营销并没有最大化品牌营销的经济价值。
(三)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新模式――融合
随着社交媒体的产生到大规模应用,不断充斥和渗透着消费者的生活。在工业时代,要建立并维持一个品牌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个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新的逻辑是让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从利益对立到利益融合,品牌传播按照“忠实消费者―扩散知名度―消费者体验分享―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方向进行,让全民在分享中成为品牌的代言人。品牌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创建粉丝团,营销者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其他形式的网络形式来或更新信息,支持在线互动,并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例如戴尔公司在Twitter上的@Delloutlet账户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4]。中国的互联网网民除了乐意与“网上伙伴”交流与分享外,他们也乐意通过社交媒体的品牌社区与“品牌”沟通与互动。品牌与忠实消费者之间的依赖,会成为最强大的营销武器。如星巴克所做的就是引导忠实消费者每天上网宣传自己的品牌体验,晒出星巴克的各种精美图片,获得无数“赞”。因此,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代言人,借助“全民代言”的欲望,让大众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流。
四、结语
正因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无界性,品牌的建立被视为一个动态的和社会化的过程,社交媒体开放了品牌的互动、参与和共创边界,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和员工)的合作成为可能,他们可以共同创造品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它,这有助于品牌资产的增值[5]。
参考文献:
[1]根据MBA智库百科资料整理。http:///wiki/
[2]唐小鹏.社交媒体营销对拓展网络营销渠道的推动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5(24):38―39
[3]李红新,晁翠华.网络营销与策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梅.web.0时代的营销变革解读[J].经济论坛,2014(8):135―138
[5]邓乔茜,王丞,周志民.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