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劳动教育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劳动教育教案

篇1

一、指 导 思想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针对家教实际,有层次地举办家教辅导讲座,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继续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开展好争当合格家长的活动,把家长学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工 作 重点 

    1、切实转变家教观念,认真履行家长职责,牢固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家庭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目的出发,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支持和帮助学生家长,认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4、对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应设法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其父母对孩子的补偿教育,以避免家庭教育的脱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具 体 工作 

    1、家长学校应根据社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年度的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 

    2、在认真举办家教辅导讲座的同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紧密配合,努力转变家教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观和价值观。家教辅导应分班作好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学生在校的情况,针对家教实际,认真举办家教辅导讲座。 

    3、与家庭密切配合,认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 

4、向家长发放学习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省教育厅《四川省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预防艾滋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知识》等资料。 

    5、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有关情况,同时举行专题讲座,并继续向家求书面意见或建议,找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切合点、着力点,努力改进家长学校工作。 

    6、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协助学校继续做好外出打工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对孩子认真进行补偿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名誉校长及校委会成员的作用,与村组有关人员共商家庭教育的大计。 

    7、认真做好3—6岁儿童的家长的辅导工作,切实加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四、工 作 目 标要 求 

    1、幼儿园应对3-6岁的儿童家长登记造册,并要求参加培训,参培率应达95%以上, 

    2、按照《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要求,认真考查、考核家长学校学员的学习效果,把家教辅导与跟踪调查、家庭教育与学生在校内外表现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合格家长,各班合格家长应达80%以上。 

    3、学校政教处主要负责家长学校日常工作,教导处、行政办、教科室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进一步抓好留守学生之家建设。 

    4、加强班主任工作,特别是班主任指导家长的家教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一致。 

    5、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辅导讲座,编写好家教辅导资料(教案),并认真进行学员的考勤、考核工作。各班主任应积极开展家教研究,并结合区级教育课题研究撰写好家教论文。 

    6、落实家访、校访制度,密切家校关系,班主任教师应结合学校课题研究在一年(学期)里定时或不定时地普遍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家庭教育环境,以检验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篇2

1.1构建德育体系,推动德育工作,建立了以党、政、工、团、学生会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工作网络。依照市教委下发的德育工作大纲,把德育工作分解到各科室,实行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校级领导亲自过问德育工作,定期接待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以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要求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引导学生,还要求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挖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因素。同时,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竞争观念、质量与效益观念、信誉观念、民主与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修养。

1.3在学生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和敬业爱岗精神。缩短学生从实习生到劳动者、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到企业管理者的距离。使学生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风范,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

1.4在职业院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我院组成由每班具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家长参加的家长委员会,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旨在由学校德育工作向社会、家庭的延伸。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5充分发挥学院业余党校的作用。通过上党课、思想交流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中的积极分子靠拢组织,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2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内容

2.1加大专业改革力度,按需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过去职业院校远离企业办学,理论脱离实际的纯书本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校适时确定了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专业改革计划。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学时分配比例由6:4向1:1过度,在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学时比例上,教学倾斜于实践课;并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毕业教育及各类各门课程总学时中的20%学时作为能力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水平。从而实现了由单纯传授知识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

2.2推行“一书多证”教育,适应社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需求“一书”即专业毕业证书,说明毕业生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多证”即指获取国家批准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我院06级采用“多证书”模块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学院09年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仅O6级焊接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85%以上。

2.3改革教学模式,走工学结合之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架起了职业院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使教育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范畴,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由封闭式向开方式转化。

2.4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潜质,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我院先后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大讨论:探索易于学生接受、吸收、消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管理课堂管理课程管理人文精神

目前,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的要求,又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一改过去那种只要学生在统考中取得好成绩就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的片面认识,而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去只上语文、数学两个主科,而忽视学生们德育、美育、体育的状况,按成绩排队,编座次,踢皮球,加班加点等“拔苗助长”的蠢事再也没人干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按教育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从小培养学生“会自我学习,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会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发展并作出贡献”的良好习惯已成为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笔者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的核心思想,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1]: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实质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归根结底又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方法的运用和革新,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此,素质教育首先应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教师自己的工作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品格。小学,孩子学习的是知识,但更多的学习的是老师,只有素质高的老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不愿或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

大部分小学的条件一般都比较艰苦,这就更需要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构建素质教育的模式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业务和研究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师德修养

要坚持师德为首的观念,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创设一定的时间保障,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教师弘扬奉献精神,努力使教师积极参与素质教育。

2.提高业务水平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备“T”字型的知识结构,因此,学校要对教师强化技能训练,提倡一专多能。学校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一是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大专和本科自学考试;二是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通过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学习,或说课、上课、评课,或基本功比武,培养一批学校在各学科的带头人;三是启动“学校名师工程”,选拔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深造,参与校内外有关的教育研究活动,培养在市级、乃至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教师。

3.提高研究能力

开展素质教育要改变小学教师教书匠的形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使他们向学者型和科研型转变。具体做法可以不断组织理论学习,开展一些学科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从带着课题进课堂。建立学校科研网络,积极撰写理论文章,评比各种教科研先进等。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他们都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需要信任、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都隐藏着极大的创新潜力。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许,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各抒己见,一定会有意外收获,取得最佳效果。

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只有想象丰富,才能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大胆、敢于打破常规、发展学习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个复杂的过程,常常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途经,才能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发散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目的。加强发散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突出发散和逆向这两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发散思维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题多解的发散,一因多果的发散,一题多法的发散等。而逆向思维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一个事物的反面进行思考,获得新的认识。

三、加强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在加强人文精神时,要做到人文环境和信息一起抓,使学校管理整体化、系统化。

首先,要创建校园文化特色,重视校园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作用。

其次,要创建校园教育科研特色。加强教育科研,提供场所设备条件,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如开设教师阅览室、开办校刊天地,出版教师论文和教案集、举办各种教学成果专栏、组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展示活动,激励和引导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知识技能[3]。

再次,创建校园文化特色,重视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如组织教师球队、乐队、合唱队,开设教师之家,开展球赛,举办美术书法展,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人的情感在良好的环境和有益的活动中得到熏陶、激励、升华,使人们的工作得到协调,使学校整体素质得到优化,综合实力得到提高,从而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学校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及个性发挥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坚持以德育人,突出以生为本,以爱育人,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学会自律,学当主人。

四、家庭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贴近、更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这就使家庭教育能比较方便地把握、深入和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而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难以办到的。因此,做父母的必须树立“家庭素质教育”的观念,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责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等[4]。同时,家长不仅应对学校施行素质教育的计划、措施给予支持和配合,而且要积极参与,要与教师要尽可能地经常接触,互通情报,沟通思想,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共商措施,形成合力,形成家校齐抓共管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要全面衡量,不能唯分数论,而是要全面观察和衡量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对孩子参加学校班组或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取得的成绩应予以全面评价,给予孩子表扬或奖励。

教育部门的教育改革力度是大的,但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实施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而家长的素质更要提高,家庭教育已到了一个不能不重视的时候了。

总之,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脚踏实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动员社会力量为素质教育的大厦添砖加瓦,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齐努力,小学的素质教育之花也必将越开越鲜艳。

[参考文献]

[1]严建文.农村小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1(5):8.

[2]吴秋君.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0(3):72~73.

[3]曹龙启,李秀永.注重农村初级小学的管理[J].中国农业

教育,2010(5):48.

篇4

象山县实验小学

关于申报省示范小学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象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数易其名,1986年命名为实验小学。学校于2004年9月迁入新校址。新校址占地87.6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89余万元。学校拥有48只普通教室,30只辅助教室,实验楼、行政楼、体艺馆、图书馆、报告厅、运动场、餐厅等一应俱全;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响系统、通讯系统和多功能教室、语言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普教仪器等均按I类标准配备,简易多媒体进教室。目前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堪称省内一流。

学校设计规模48班,现有学生1664人,31个教学班。教职工84人(其中3人内退),平均年龄37岁,学历全部合格,高学历占86%,中级以上职称49人,其中市名师名校长2人,县名师2人,市骨干教师1名,县骨干教师5名,省教坛新秀1名,市坛新秀3名,县教坛新秀17名。

几年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长期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象山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等。

二、学校工作回顾

(一)科学管理,营造拼搏氛围

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学校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本着“教学为核心,学生参与为中心,教师提高为重心,学校发展为准星”的工作思路,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施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力求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方法民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在德育上,建立了以“合格、良好、优秀”三级班集体达标为载体的德育一体化研究,开展“五自争章”和“一日常规监督制”活动,构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内容有序、教育为先、养成为主、讲究实效”的德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上,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策略,构建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确立了研究与实践操作框架和运行方式,课内在“提前、渗透、拓宽、自学、分层、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式;课外大力开展学科课外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师资培训上,围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坚持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思路,创建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上课、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采用“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循环方法,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平时严格按“三级、一评、一考核”制度来保障师训工作的展开,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人事管理上,坚持“民主竞争、德才兼备、人尽其才”原则,采用工会主席直选、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学岗位聘任,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等多种措施,把学校的民主管理推向前进。

(二)德育为先,培育一代新人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们根据德育自身的特点及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德育创新”,使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艰苦奋斗等教育时时闪烁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是拓宽行为规范教育的新路子,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行为养成、行为规范”教育上。学校制订了《象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常规手册》一部,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落实规范的有力措施,使“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认知方面,要求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在情感方面,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目的;在行动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为此,学校在班集体建设上开展了小学生自主发展班集体三级达标活动——即“合格班集体”、“良好班集体”、“优秀班集体”三级评定活动。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定标——达标——验标——认定”。这样,大大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校的行为规范达标班为100%,优良班集体为80%。

其次是以活动为载体,实践公民道德教育。我校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力求把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内容,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容。使公民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做到五结合:即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做“社区小主人”活动;与科技活动教育相结合,评比“科技新星”;与学校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跟父母学一手”活动;与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相结合,让每个同学成为文明小使者;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逢寒暑假,政教处、少先队均安排以“实践公民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此项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02年6月,我校顾晓岚同学获省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同年12月顾晓岚事迹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生实践公民道德10个最感人故事奖。同年,王谱绚、邵贤俊、顾晓岚同学获市青少年英才奖。

第三是构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单靠学校一个点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教育主线。并建立了校、班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与派出所、当地驻军等单位签订协议书,建立了警民共建文明校园关系。同时还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各类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它们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教育场所。并聘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天天向上。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由于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少先队组织自1981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红花少年”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省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省“创造杯”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省雏鹰红旗大队。

(三)育人为本,造就学高之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来抓。

师德是“灵魂”。我们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依据,制订“师德公约”,在教师中开展自尊、自爱、自强竞赛活动,把对学生的爱作为教育的基础和从教的动力。1997年,学校还编制了《学校行政规章举要》,详载各级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选载现行国家的政策和教育法规,倡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严谨、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把“师德”的含义从爱生扩展到树立主人翁态度,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同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看得同等重要。十分强调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等,逐步实施《实验小学教师学科训练方案》。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从学校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行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坚持以教师的自学、探究、合作研讨辅之以他人指导帮助为主要形式;坚持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进行。通过“教学基础达标活动”和“教师特长专项训练”,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写教案——上课——交流——写论文”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写字、简笔画、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专项培训,促使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名师兴校”工程和“名师带徒”策略。学校出台了《实小星级教师评选方案》和《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以培植名师为契机,抓点促面,加强了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实现了师资整体素质的再优化。“名师兴校”工程的另一重点,是实施“名师带徒”策略。学校积极实行“骨干带徒”制度,把师徒的业绩和荣辱紧捆在一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几年来,教师的论文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或编入文集的共计12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3篇)。本学年县、市级课题共结题6项,其中林彩球、励赛斐、舒静、欧绪成四人合作的《小学阅读开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获宁波市首届基础教研系统成果三等奖;吴伶俐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小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获县一等奖,市三等奖;舒静的《开放性习作评价初探》、许照春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两篇论文分别获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励赛斐的《下水文——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特殊作业》一文获宁波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上。鉴于学校师训工作成绩显著,于2000年和2002年学校两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四)科研兴校,追求优质教育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是学校工作的主题。为此,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做到教研内容课题化、教研手段科研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纳入教育科研体系。学校制订了《科研工作条例》、《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规划领导小组,建立了校教科室,具体管理各级立项课题及指导全校教师教育科研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具体要求下,我们按教师的能力与特长,合理地把教师按课题组合。目前全校共有立项课题31项,参与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的84%。其中校级23项,县级5项,市级2项,省级1项,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一个“学习——实践——交流——小结”的研究程式,使教科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对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严格控制,每年召开选题会议,确保科研的正确方向;定期检查《教育科研实施记录》,举行各级课题阶段性汇报会,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坚持“科研围绕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科研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充分发展服务”是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理念。为了推进科技工作,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的研究(省立项课题);为了激励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开展了《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潜心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成功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市立项课题)。让科研成为深化教研工作的指路明灯,使教研成为科研工作的广阔天地。至今我们已初步形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尝试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发现知识——检测——评议——延伸”的“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于1986年定为省级电教重点学校,1996年市电教馆定国“宁波市电教实验学校”,1997年后,学校先后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各类学校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实验学校”、“九五”教育科学《东南沿海地区小学道德启蒙教育及小学生品德心理研究》课题成员学校。几年来,学校《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荣获省普教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城镇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探索》等11项科研成果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因此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3—1994年和1995—199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五)发展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促进个性社会化,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我们深深懂得,要使学校跻身于先进行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科技教育结硕果。科技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源远流长。1978年,为了响应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号召,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坚持一年一次“爱科学活动月”,在爱科学活动月内,要求每个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科技书籍,讲一个科学道理,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坚持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创造发明成果及科技小制作作品展览,至今已举办“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展览27届,获得各级各类小发明奖的作品计有209件,其中县级83件,市级96件,省级25件,国家级5件。1987年学校被评为省、全国科技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6月,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为了继承和推广这一优秀的办学成果,学校适时地提出了科技教育的新目标:夯实“三小”基础,拓展科技教育内容,创造科技教育新特色。学校以《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创造发明、环境科学、科幻画、三模等多个兴趣小组,既抓普及又抓精品,广泛开展科技活动,使本年度的科技教育在小发明、创新方案、科学论文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举行了“人类未来科学技术活动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评比。在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俞秉彦、学的《赤潮对象山港海域影响及预防》获三等奖,同时又获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希望奖”,学校也因此获海尔洗衣机一台;在省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两件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3件作品被作为精品选送市参赛,占全县中小学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在县首届中小学“三模”竞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五名,有7名同学获单项一、二、三等奖;全校共有3篇科普论文、生活妙点子、小发明设想发表,3篇环保论文在县里获奖;科技论文《关于南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获宁波市小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二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艺术教育展个性。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从1986年起,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推进和强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开设了文艺班,成立了“红领巾艺术团”和器乐、书画、手工等十多个艺术兴趣小组。于1992年,学校还结合音乐教学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全校一千余名学生迅速掀起了学习乐器的热潮。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邀请了号称“世界笛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陆春龄教授为学生作了精彩的表演,举行了笛子大奖赛,组织“革命歌曲学唱月”活动。1993年在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中获二等奖。我们还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琴、棋、书、画、舞训练班,形成班级艺术教育特色,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美的熏陶。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还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举行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编织、剪纸等作品展览,举行“小学课本剧”会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童年的幸福,在活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学校书法小组每年均有多幅作品参加县、市、省、全国展出,共有67人次获奖,其中全国级28人次。1993年茅毅博、屠威均获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一等奖,王东升于2001年获全国小学书法大赛金奖。学校美术小组创作的作品有40幅曾分别在县、市、省、全国得到展出。《石浦无核桔大丰收》、《反腐蚀》等五幅作品被编入《宁波地区少儿画册》,有的还在《浙江日报》上刊出,《黄鱼大丰收》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还被选留在全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长期陈列。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陶冶了本校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培育了一批艺术新苗,也推动了我县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体育活动显特长。我校是省、市田径传统学校。在2000年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分别在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上共获得6.5枚金牌,为象山代表队出了一份力。2003年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省传统学校田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并被大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2003、2004年参加市传统学校田径比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八名。体育运动的成绩,是教练员用汗水换来的,他们业余训练时做到“三心”即恒心、爱心和奉献的心,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发现苗子,及时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工作向上一级体校输送,并做到送一个成功一个。目前我校计有14名队员在八一少年乒乓球队、上海体院少年乒乓球队、省体育运动学校、市少体校受训,既为上级输送人才,又为学校获取各项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积极做好正常性体育工作的同时,还利用重大的体育活动期间,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家长、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比如在2001年7月13日,距奥运会选定2008年主办城市还有100天时,全校1800余名师生在80米的长卷上举行绘画、签名活动,由县邮政局免费寄往北京奥申会,期盼北京申奥成功。又如在200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步行街最热闹的地方举行“巨鹰杯”乒乓球擂台赛,让社会上乒乓球爱好者跟学校乒乓球小选手进行球艺上的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选手的球艺,同时还能激发起乒乓球选手锻炼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由于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获宁波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学校田径队被评为先进团队。2003—2004年度被评为宁波市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最近还被推荐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三、指标达标情况

(一)学校管理

    1、学校始终以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孩子”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规和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项达标。

2、学校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试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大都为县内顶尖骨干教师,他们各怀所长,都有独立组织指导工作的能力,平时工作开展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条理清楚、管理规范。此项达标。

3、校长是宁波市首批名校长、教学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参加过省、市中小学高级研修班学习,长期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能任教一门课,联系一个教研组,承担一项课题,且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县获一、二、三等奖。此项达标。

4、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科技教育和传统教育为载体的师生人文素养尤为突出。此项达标。

5、“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课题。全校教师树立了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明确爱生是师德的灵魂。近年来没有发生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此项达标。

6、学校建立了符合教师素质发展的评价机制,每年对教师进行“德、勤、能、绩”的量化考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星级教师的评选。学科教学质量只是考核和评选的一个方面。此项达标。

7、学校建立对学生全面素质考评制度和特长生考核办法,注重过程的测评,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相结合和不同形式的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绝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此项达标。

8、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行为习惯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健全安全防范、检查制度。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学校也无安全隐患。此项达标。

9、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宁波市“一费制”规定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二)教师队伍

10、全校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81位教师中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9人,占教师总数的85.2%,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较合理(男女结构欠合理)。此项达标。

11、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学校配有音乐教师4人、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外语教师4人、计算机教师1人,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此项达标。

12、学校教师奉行“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坚持“先教人成人,后教人成才”的教育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学生观。绝大部分教师一般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此项达标。

13、全体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大多数教师能上县级以上公开课,各年级各学科都有在本地影响较大的骨干教师,其中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县名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1人。此项达标。

14、学校教师科研意识强烈,大部分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目前学校有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20项,有66人参与课题研究,占专任教师的84%。此项达标。

15、学校把建设一支集学习、实践、探究为一体的教师团队作为校本培训的目标,建立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课堂教学、教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制订了近斯和中长期师训计划,开展了“二级一体”的校本培训。此项达标。

16、县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及县级以上的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津贴和奖金等。此项达标。

(三)办学条件

17、学校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在校生2160人(现有31班,在校生1643人)。学校占地面积50954平方米,生均23.59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0平方米,生均9.89平方米;绿化约24000平方米,生均11.11平方米。学校的办学规模、用地面积、校舍面积、建设标准、环境配套及体育活动设施等已通过省标准化学校一级标准验收。此项达标。

18、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设施、卫生器械设备达到省规定一类标准;劳动和劳技课教学器材没有到位,劳动基地和劳动实习场所尚未建立,图书生均还不到15册;学校食堂、饮用水源及厕所等符合卫生部、教育部有关卫生标准或要求。此项基本达标。

19、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达到县规定标准,日常公用经费的来源除收取杂费外,其余由财政预算安排。此项达标。

(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及教育质量

20、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相继开展了“三级班集体达标”的研究和“以班集体三级达标为载体、德育一体化”的研究,力求以学生个体行为达标为基础,全员参与为保证,把德育落实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此项达标。

21、学校是县新课改的试点学校,其间学校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上提出:“提前、渗透、拓展”的改革思路,方法上提出“分层、自学、创新”的改革举措,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基本程式和“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延伸的一系列方法,且效果显著。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此项达标。

22、学校教研活动按“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方法循环往复、正常有序地进行;校教科室定期汇编《教海探航》校刊,刊出教师的教学、科研文章。此项达标。

23、学校有中、长期的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也有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且有较完善的科研档案;学校订有报刊61种,工具参考书135种之多,并配有教师电子阅览室,教育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料较齐备。此项达标。

24、学校本着“整体综合优化与单项专题研究并进”的精神,坚持校本研究,多项课题在省、市、县获奖。科技教育是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曾被宁波市誉为市基础教育的“五朵金花”之一,从78年至今学校共举办了27届科技作品展,展出作品25000余件,其中70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竞赛中获奖,《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成果荣获省普教科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推动了我县科技教育的蓬勃开展。此项达标。

25、根据省、市、县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意见》,保证了学生每天6小时的在校时间和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课业负担合理、适当,教育质量高,学生品行好,真正收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此项达标。

26、学校随机编班,没有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之分。此项达标。

27、十几年来,学校无流生。此项达标。

28、学校重视推行使用普通话,并将普通话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语言,专任教师普通话该达标的全部达标。学校是宁波市“写字教学实验学校”,有良好的写字规范教学基础和氛围。此项达标。

29、学校积极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建立了家委会,创办了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和警民共建组织,并以“县烈士馆”为德育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多项社会调查报告在省市获奖。此项达标。

30、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聘任校外辅导员、邀请专家讲座、施行师生结对帮扶等办法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此项达标。

31、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采用党员结对、学杂费减免、慈善捐助、个别辅导等办法和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此项达标。

32、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建立特长生评选制度,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假日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信誉得到社会、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此项达标。

(五)示范作用的发挥

33、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尤其被命名为实验小学以来,她是象山小学教育的缩影。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音、体、美、劳技教育等方面无不走在全县的先列,特别是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教科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为兄弟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教学骨干。此项达标。

34、结对帮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通过送教下乡、派员指教,挂职培养、跨校带徒等措施,与兄弟学校展开合作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象山县实验小学

                                                    2005年6月

 

 

 

 

 

 

 

 

 

 

 

象山县实验小学

创建浙江省示范小学

 

 

 

 

 

二OO五年六月

 

 

 

目    录

 

 

1、浙江省示范小学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