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世界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传承;
作者简介:陈华(1978年――) 女 郑州人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 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当代文化
一、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追其根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既是“包容”精神。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系列讲座),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31-0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礼仪的国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我们也应重视礼仪教育,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却存在着很多礼仪失范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其礼仪修养的提高。
一、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实需求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其重“礼”的文化氛围也使学生形成了谦逊、内敛、尊老爱幼的特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学生存在着礼仪修养缺失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缺乏礼仪修养的言行。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高声谈笑,又如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缺乏交际礼仪等。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礼仪失范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其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充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出懂礼貌、知礼仪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大学生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的提高。周礼及其后的儒家文化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如中国古代的“六艺”中“礼”是居首要地位的。因此,在现在的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资源,使大学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礼仪修养。
二、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好礼仪形象
所谓“礼仪”,是由“礼”和“仪”两方面构成的,其中“仪”就是指仪态、行为。因此,美好的仪态和行为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型”,即美好的个人仪态和行为是十分重视的,对美型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管子》中就包含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另外,我国佛教文化中也对“美型”提出了“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等的要求。当然,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型”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是十分有助于大学生美好礼仪形象培养的。
(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伦理”精髓,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礼仪美德
在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高尚的礼仪美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重伦理”精髓,对其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重伦理、崇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点,无论是在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仁义观中,还是在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中,还是在道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等的言论中,都得到了具体而广泛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伦理道德的形成与提高是十分重视的,其重伦理的特点及“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的主张是可以被用于进行大学生礼仪美德的培养的。
(三)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的性情
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形成互尊互敬的良好关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因此,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大学生美的性情进行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重礼仪”的精髓对于培养大学生美的性情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对人美的性情的培养的,这在很多古人的言论中都可以找到。如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及“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通过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必定会促进大学生美的性情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学生礼仪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瑛.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6).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65―04
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写照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它是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感,联结民族共同记忆的文化纽带;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也随之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可以说,文化多元化已是当今世界文化领域的显著特征,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面临着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尴尬局面,构建节日文化话语权成了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威,释放本国传统节日之异彩,处理好本土节日文化与外来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异态走向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在本土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其话语权威日趋减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异态走向。一方面,随着节假日法定政策的实施,保护本土节日文化的觉悟虽有所增强,但传统节日文化仍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外来节日文化浸染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并呈扩大趋势。
随着传统节日日益式微,在社会人士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吁下,政府出台了节假日法定这一重大举措。该提议的实施表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增强,以往以民间各种活动形式加以传承的节日被纳入到制度保护的层面。它为我们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存在着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模糊、认同感不强等现象,使节日法定这一外部推动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意识层面讲,传统节日文化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因而即使有了固定的节假日,但对一部分人而言无非是多了几个休息日,节日法定在引导民众加强节日认同感、传承节日文化方面的功效显得微弱。目前,许多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度依旧持续走高,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度虽然随着节目法定政策的实施有所提升,但传统节日文化的主导地位依然受到严峻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要真正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牢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它使各国文化在互动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发展中也催生了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文化效应。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本国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以各种途径渗透到别国,以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现在,文化霸权主义在节日文化方面也开拓了浸染别国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正如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随着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不断地推广、盛行,它越来越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它使作为我国主流节日文化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挤压,走向了边缘的地位,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根源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异态走向的原因主要可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从国内角度讲,最根本的是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根基发生裂变,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调试功效微弱。中国的传统节日发端于以自然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岁时节令之上,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了变化,而其当代性调试功效比较微弱,因而难以顺利实现适应当代生活的过渡。主要表现为:
首先,节日内涵的苍白化。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宗法文化、原始观念文化等的承载体,是一定时期内文化特征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传统节日生成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节日的内涵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中日益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节日形式的粗陋化。“任何一种或一个民俗事物和现象,都是经由人们相应的表现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作为民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节日的形式,或者说,节日符号是节日文化的承载体,它使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接触来体会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行为活动在传承中日趋形式化、简单化,节日形式也过多地停留在物化层面,缺乏精神涵养。这使传统节日在现代人中出现了解读的困难,造成节日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最后,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伴随着节日内涵的苍白化、节日形式的粗陋化,出现了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其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向心力不足,节日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模糊,最终将造成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动摇,乃至分崩离析。
从国际角度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的斗争日益转向了文化领域的斗争与较量,文化霸权也成了西方社会一些国家在斗争中所推行的一个新战略。可以说,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文化霸权现象是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外部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根本上就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的新的文化整合过程,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设计中瓦解任何一种保持自身特殊努力的文化自足体,进而完成对于世界文化前景的‘普遍化’构造。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由缪赛尔・亨廷顿宣扬的‘普世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文化趋同化和殖民化的新境遇。
现阶段,我们的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
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他们凭着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争夺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别国传输自身的意识形态,意图使其文化传统成为世界性的传统,使世界的文化趋同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文化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节日文化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力浸染下易被西化,难以坚守本土的文化个性,以至丧失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最终导致节日文化话语权的丢失。
三、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路径探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关系到节日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坚守文化个性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有效路径,使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
1,实现制度层面到意识层面的升华,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基本前提。国家实行节日法定的政策通过外部引导来繁荣传统节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的传承由制度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确立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以内部改造作为节日传承的强大基石。从根本上将节日文化的根基载人人们的心中,这也是重建话语权威的重中之重。
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渗透,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首先需要我们确认自身的节日文化身份,找到节日文化的民族归属感。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提到:“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只有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我们才不至于在多元文化摩擦中迷失自我。创生传统节日内在合法性最重要的是增强节日文化的认同感,使节日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活动。“既然历史是认同的话语,谁‘拥有’或占有过去的问题就是一个谁拥有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识别他或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因而,我们要注重节日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让社会大众从根本上认识、理解并认同本土的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面前依然坚守本土的节日文化传统,使人们能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找到民族身份和民族归属感。
2,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张力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条件。“现在传统节日遭遇的问题是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契合度不高。”目前,传统节日文化要重建话语权,就必须赋予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元素,赋予节日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
一方面,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化的困境,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如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一首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这里体现了“精忠”的文化精神,它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仍具现实意义。再如,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象征着团圆”。其中,可挖掘出人们崇尚“和”与“美”的精神,这与我国完成祖国统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又具有相通性。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社会特质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将更具生命力。
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即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需要打造传统节目的当代符号品牌,创造出节日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以此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
3,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道路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突显,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流失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继续走低的局面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
对此,一方面,要适当地提升文化免疫系统,牢固节日文化的根基。这里所说的文化免疫是指“本土文化在面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文化渗透、入侵、感染等威胁的情况下,通过基于个体或群体的应答机制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它通过识别‘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成分,排斥进入本土的可能存在的文化威胁和本土范围内产生的不良文化倾向,以维持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延续本土节日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牢固文化的根基,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彰显本土文化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要突显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释放中国节日文化的异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传统节日在主流方面,体现了以自然为取向,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即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记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这种文化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节日文化不断演进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在全球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以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充分把握文化的主动权,坚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
4,实现本土与异质节日文化的和谐对话,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性品格
篇4
关键词 文化 传统节日 背景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
[5]唐功志,王眷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篇5
关键词: 国际化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使命。
一、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也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国家借着国际化的趋势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我国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1.西方文化的渗透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西方国家借助经济的强势和国际化之势,向全球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及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物质产品,从而推动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面对西方国家利用经济贸易和商品消费中的文化渗透,部分大学生缺乏鉴别能力。许多大学生过度青睐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国外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哈日""哈韩"成为一种时尚,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相对冷漠。有些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星座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却知之甚少;有些大学生迷恋网游、街舞,对国粹艺术却毫无兴趣;有些大学生喜欢追看美剧、韩剧,却与国产影视保持距离。
2.教育国际化冲击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国家之间、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频繁,国际间教育要素的流动性加快,各国教育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成为了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更加新颖、更为开放的教育理念,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为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导致各国教育在内容、方法的采用上,不仅要考虑本民族的要求,还要考虑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趋势,这就使得国际化的教育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而且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教育模式,这会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教育,降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3.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减弱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人类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各国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乃至走向融合。一方面,网络更加便捷、及时,可以随时将信息推送到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使学习沟通和文化交流更有效率。然而在当前网络世界中,西方文化仍然占据传播高地,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复杂。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风靡的西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现象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很多网媒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的承担,常常传播一些标新立异、不明真假的信息,致使大学生盲目追求"快餐文化",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放在首位,从而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精神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其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高校可以设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概论的必修课,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课程平台,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与此同时,要结合各学科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其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如高校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时,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取向引入,也可以结合韩非子的法治观念谈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其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高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通过案例化的教学,阐释文化典故,使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性。
2.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提升传统文化认同。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尽可能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努力实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知"到"行"的转化。其一,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经典诗词诵读、举办民族文化节、召开感恩诚信主题班会等。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教育意义,如端午节可以弘扬屈原的爱国情怀,重阳节可以宣扬孝文化等。其二,积极支持文化类社团发展,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鼓励学生组建文化类社团,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汉未央协会、戏曲协会等,激励学生社团举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曲艺表演、传统服饰展示、国画书法比赛等,使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展开传统文化调研。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古村落等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场所,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调研,如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等,以研究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验、丰富其价值思考。
3.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国大学生线上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必须打造传统文化网络阵地。其一,提升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提升网上文化教育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熟练运用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学习传统文化,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其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高校应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及时上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开展网上文化学习讨论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其三,发挥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激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鼓励学生将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和校园内外的传统文化表演制作成视频或微电影,自发上传至网络平台,促进网络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杨学义 陈洪兵.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3] 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
[4]岳宗德.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舞蹈;舞蹈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59-01
在这个大经济时代,舞蹈等艺术形式已经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既然是文化产业,便脱离不了市场,关于舞蹈作品目前存在着分歧:舞蹈究竟应不应该商品化。笔者认为,舞蹈虽然不是商品却有着商品的属性,这也是舞蹈发展的必经之路。市场化并不代表舞蹈就失去了艺术性,艺术性和商品性两者可以结合。面对国际竞争,我们更应该好好考虑本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舞蹈文化产业的概念,舞蹈文化产业是指从事舞蹈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舞蹈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舞蹈文化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生力量,它既属于第三产业又属于商业,兼备了文化与产业的二重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体产业,比如服装租赁、舞蹈用品经营店及及一些文艺活动的策划公司、舞蹈艺术教育、演出的个人或团体,剧团、剧场及演出公司等。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舞蹈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舞蹈艺术不再是一个国家孤立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跨国交流。现如今,各大舞蹈类电视节目也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当中不乏有我们的传统舞蹈。杨丽萍让大家知道了傣族孔雀舞,《云南印象》《孔雀》的演出,对推广舞蹈艺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做了巨大贡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推动了整个中国舞蹈产业向前发展。在深山里少数民族的寨子里、人烟稀少的古镇里,有很多未被广大民众所熟知的舞蹈,在大力发展舞蹈文化产业的同时把传统舞蹈融入进去,舞蹈文化产业需要发展,传统舞蹈更需要传承。传承之后再发展,让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舞蹈走出国门,并让所有人记住,打造出自己的舞蹈品牌。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门的舞蹈企业较少,舞蹈艺术得不到专门的发展,我们不缺少优秀的舞蹈家,而是缺少能够施展拳脚的平台,能打开平台的文化企业不够,很多专业舞团等机构发展水平较低,一直徘徊在解决内部人员生计等问题上,缺少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舞蹈文化企业少之又少,是因为没有专门化的人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弱,舞蹈文化相比于其他文化产业更加缓慢,创新力也不足。由于整个文化产业不规范,导致盗版畅行等问题都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管理的规范、品牌文化企业以及管理、创作、开拓市场等工作的专门性人才。
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
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二者结合起来。我们除了要解决已经发现的一些问题之外,更要有创新精神。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扬及和传承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
(一)群众是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从现在盛行的广场舞文化不难看出,群众非常接受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我们的舞蹈艺术也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着,将舞蹈品牌建立起来,将其品牌效益发挥到最大。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钱看电影、看演唱会,而不愿意花钱观看舞剧,这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要突出地域特色,发展本土舞蹈文化,湖南省一年一度的“欢乐潇湘”大型文艺汇演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舞蹈文化的手段,做到了全民关注,利用好这种平台将传统舞蹈呈现出来,不仅可以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
(二)健全的市场体系,结合相关艺术内容。目前中国的舞蹈市场商业化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作者在创作初期也需要考虑到后期作品进入市场时是不是能够得到大众的接受,分析市场所需,当每一部分的主体人都可以看懂市场需求,舞蹈产业的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与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学和音乐相辅相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正是结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服饰等相关内容,让舞蹈叙述起来不单调,具有深远的历史含义。
四、结语
笔者作为高校的一名舞蹈教师,希望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可以蓬勃发展,也希望我们的传统舞蹈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接下来会继续深入研究,为此做出努力。中国舞蹈博大精深,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是值得我们新一代舞蹈人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杨凯.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发展创新[D].临沂:山东师范大学,2009.
[2]赵岚.湖南舞蹈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4,(20):78-79.
篇7
[关键词]:人文关怀;传统村落;城镇化;保护与发展
1、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显示,2012年国家启动对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和保护项目至2016年四年间,在长江、黄河流域,平均约3天就仍然有1个传统村落消亡。大批传统村落一夜之间成为了永远的文化遗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道路上的阻力
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导致传统村落逐渐走向衰败和消亡的影响因素:
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现代生活方式在古村落里得到应用并逐渐普及。传统建筑无法配合现代生活设备因而影响生活品质的情况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人口逐渐向城镇迁居。
政策规划与生活需求的矛盾。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政府发起,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村民的参与度不高,无法深切的体会到村落保护规划措施为自己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城镇化、过度商业化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矛盾。保护与发展从古至今从来都是水火不容的,传统村落保护,除了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外并无外来资金。那么以经济发展带动保护则是一个思路。
总体来说,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是没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上找到保护发展与村民生活需求的平衡点。保护和发展是目的,手段是关键,我们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深切的发掘村民内心的需求,从而达到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应成为保护与发展的新角度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就是关注村民的生活需求、就业需求等。在满足村民追求现代生活的前提下,以村民的需求为基本设计原点,以人文关怀关注村民的生存与发展。用放心的政策,贴心的设计,舒心的生活留住人,留住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核心和灵魂,成为保护与发展的新角度。
1、完善村落基础设施,化解现代与传统的矛盾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称为村民的新追求。尤其在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年轻人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老人的就医便利迁往城镇。在此看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更是三农问题解决方案的新方向。
目前传统村落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人口流失的问题。浙江省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龙泉市下樟村进行维护、修缮和旅游宣传工作,旅游民俗业十分成功,但老龄化依然严重,民宿经营者的都是40岁以上的村民。除了经济和就业原因外,。下樟村及附近村子中没有学校,村中的儿童需要到镇里上学,更多的年轻人为了子女教育而迁出村子。
除此之外,医疗等基础设施的缺乏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切实推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改善生活条件,让村民有留下来的保障。
2、提升保护意识,解决政策环境与生存环境的矛盾
村落改造修缮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不高,传统习俗举办场地,传统手艺生产场所,村民日常活动场地因村落的改造规划和修缮而改变或消亡,从而使得传统习俗、传统手艺和正常的生活习惯失去了依存的空间而消亡。目前的政府和设计师很难做到深入村中以村民的真正的生活需求为设计原点,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在贵州黎平肇兴乡的堂安村被称为活的侗族生态博物馆,村中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纺车等保存完好,禾晾、谷仓、榨油房、祭萨堂等建筑物也未被破坏。村子经过规划和修缮,水、电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村中的特色建筑和生活用具保存完好,满足了村民对现代生活设施的追求。寨子中鼓楼、戏楼、祭萨堂等保存完整,传统习俗也因此得以保存。村民相聚于鼓楼谈天说地,侗族的文化故事、神话传说在此被代代相传。在堂安,被留存的不仅是一个村子,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遗产。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西方城市的广场、健身器材、喷泉景观,村民学不会去使用,也学不会欣赏。中国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政府和设计师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传播的场地。
3、合理城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大多村落选择依靠其独特的景观风光、民俗文化、建筑特色等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村民的收入增加,放弃外出打工转而回村择业。
浙江省松阳县沿坑岭头村是远近闻名的画家村,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和发展,每年通过接待前来写生的师生就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为了提高村民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政府让村民创办民宿,发展当地金枣柿等农副产品产业,让村民切身的得到实惠和收益。村民通过经营民宿而尝到甜头,从而选择回到村中就业。
部分传统村落却因旅游业的发展遭到了破坏。防火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不能用火,只能去河边吃冷食。在贵州千户苗寨,为了接待游客,这一天依然开火做饭,传统节日遭到旅游业的冲击,传统习俗在不断消亡。
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难免要把商业、文化、旅游与区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当村中的就业机会能够满足村民需求时,村民们更愿意回到村中。合理的商业化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留住了人,留住了传统,保持了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4结语
传统村落保护要兼顾传统文化传承与村落经济发展,关注村民的真正需求,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获得生活保障,用人文关怀留住人,才能留住传统村落的魂。村落的传统风貌是村落的精神所在,没有了村民,村落一样是不完整的。每一座传统村落都是一部生活史,只有留住人,保留下的村落才是有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童成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2):109-110
[2]黄少娟.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对策[J].城市建筑,2014,(18):268-268
篇8
关键词:动漫设计;创作;传统文化;经典角色
现如今的动漫市场,欧洲和日本的动漫有极大的中国群众后盾,这不仅是一种商业上的扩张,更是对我国文化的一种侵蚀,怎样改变中国动漫市场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就成为动漫设计者致力研究的课题了,怎样能将观众的眼球吸引到中国本土动漫上呢?将动漫赋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那么动漫的设计就不仅仅是画风的设计,更是一种对古老文化的概述,这样有着深厚底蕴的动漫设计拥有了其他国家没有的动漫特色,更能将观众吸引过来,并且由于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对于动漫设计者而言也就有了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一、设立传统文化的思想主题
动漫设计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好的动漫设计是通过夸张和变形,将实际生活在纸上具体化,从而创造出源于生活却不同于实际生活的角色。而在动漫设计之初只有先把握好动漫的思想主题,才能让动漫设计有一个明确的角色设定目标。所以,设计者在构思动漫之初就应该把握好动漫的主题方向,注意在传统文化中找思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背景,构建动漫主题,才能让动漫活起来,具备自己的生命力,才能让作品的内容不再空洞无语,而是通过实体化的展示,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动漫内容、清晰的动漫思路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所以说只有将大前提设置好了,才能在设计中符合主题文化思想。
二、设计者的文化修养
要想创造出精彩的动漫作品,动漫设计者的文化内涵要深厚、思想也要达到一定深度,一些优秀的动漫设计者画工精湛,但是创造出的动漫作品却没有太大特色,就是因为自身的文化修养跟不上,这正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创作者在设计之余,对传统文化的培养也要注意,通过日积月累的文化积累,才能在创造时信手拈来,创作灵感才不会枯竭。
三、丰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这个民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点毋庸置疑,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丰富的文化历史给动漫题材提供了绝对的背景空间;另一种是将民族的文化背景赋予创作动漫中,这也就是在丰富的历史背景中选择属于自己的题材进行动漫创作。
1.动漫的潮流误区
如今动漫市场主要被欧美和日本占据,中国的动漫不仅不能后来居上,甚至在自身的发展中,只是一味地模仿,失去了本土动漫的特色,思维和创作上出现了潜移默化的“大头娃娃”“肌肉男”“怪兽”等,这些动漫角色的设定缺乏创新,让观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动漫创作只能是模仿,不可能超越,中国的动漫市场也不可能打开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2.本土动漫的创新
近年来,中国动漫创作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例如:国产动画中获评较高的3D动画“秦时明月”的主人公就是以秦末名将项羽为背景构建了故事中的主角天明,这样具有了传统文化高度的动漫,不仅有着鲜明的主题色彩,同时也是对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一种展示,最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常规以模仿欧美、日本动漫的形式的不良习惯,是动漫设计中的一次突破,也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动漫设计的个成功案例。这也给本土动漫开拓市场带来了新曙光,赋予动漫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是赋予了动漫角色一个不同的生命历程,不是枯燥的模仿,而是真正的创新了。因此动漫设计者在设计时就该意识到文化背景的运用,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创造出来,这样的创作写活了人物角色,同时,观众的目光也会不自觉地被吸引,那样本土动漫才会出现自己的动漫市场。
动漫这种文化性商品,需要坚实的文化后盾,才能有自己的生命力,并长久不衰,本土动漫要想超越其他国家的经典,就该以传统文化作为动漫的创作根源,要让传统文化与动漫的思想主题紧密结合,同时动漫创作者还要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保证新的动漫灵感不枯竭,赋予动漫一个全新的文化背景,让角色活起来。只有通过对本土动漫这样不同的诠释,摆脱模仿欧美和日本动漫的僵硬模式,才能让中国动漫后来居上,在动漫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将多彩的传统文化与本土动漫相结合,才会给本土动漫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1]邓航蕾.论中国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借鉴.江西社会科学,2011(6).
[2]林朝平.传统文化与动漫设计.大众文艺,2010(14).
篇9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文化意识培养;意义;策略
如今,随着各国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国际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出于发展需求,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为重要。由于英语是国家化通用的语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更多地体会到文化意识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很多高校英语教师都逐渐改变先前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起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高校管理人员也不断加大在文化意识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大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时,不但要让他们很好地学习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掌握自身所在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得他们在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交流时更多地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也能加强他们的自豪感,有利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
一、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传播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进行更为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各国在培养人才时注重对其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其具备长远的国际眼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语言,而不同语言背后也隐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没有掌握其文化背景而进行交流,那么就无法达到很好的文化交流目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让他们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在和外国友人进行交流时能够很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此来看,注重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其实是为弘扬本国文化、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顺利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减少学生出现理解偏差情况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用语言,但是英语也分为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有的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融合而形成的,与自身国家的文化背景联系非常密切。在语言中,有着很多口语化、习惯用语以及本土语言,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前先了解整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英语老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会极大地降低出现因不同文化背景而造成的理解偏差现象。[2]3、有利于塑造出学生健全的人格文化是一个国家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所得到的,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同时也是生活在这个国家中人民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因此,在高校英语教育工作中要培养起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吸收借鉴其中好的部分,树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与生活习惯,这对于高校塑造多元化的综合性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与实践
1、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时,首先要注意培养起本国文化意识,从而很好地弘扬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都需要承担起来的责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外国人通畅地进行交流,从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使得中华文明传播出去。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尽管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也应该把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再学习外国文化。
2、让学生与外国友人有更多的交流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书是最为基础的要求,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顺畅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让学生多开口说,练习口语。学生在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从而知道某些口语、习惯用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实际学习中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死板硬套的背诵,站在文化意识的角度上进行灵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同时,大学生通过和外国友人交流能够让外国友人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对于我国优秀文化弘扬与传播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视听教学
学习一种外语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身处那种语言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英语时通过和外国友人交流沟通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大学生并不会这种机会,特别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校园中,外国友人很少,因此就有必要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视听教学。英语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运用英语原声电影播放设备、英语录像设备,让异域文化能够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有视觉感受,从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民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有着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通过把那些涉及到文化背景与文化知识方面的资料做成多媒体视频或者ppt,从而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目的,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英语语言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异域文化,但是互联网上各种知识良莠不齐,老师以及家长应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上网,在网络上结交外国友人以提高英语水平,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意识。
4、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高校英语老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水平。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灌输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被动接受老师所传输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却与美国、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课堂需要进行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英语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对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系,从而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只有英语教师具备了扎实的文化意识,才可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与点化,从而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3]
三、结论
总之,在高校英语教育中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不但有助于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让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一大批有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强化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加强文化培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秋琴.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李皎.浅论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和对策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104-105.
篇10
关键词:土特产包装设计;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9-01
一、土特产包装的文化价值
(一)地域文化价值
“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都不能脱离各自的民族精神。”人们可通过土特产包装上的图形、文字、色彩以及整个包装表现出来的风格、营造出来的意境来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传统习惯、文化内涵等,就如同考古学家可通过古代遗留的字画、器具等来探索当时的文化思潮及社会环境的氛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状态一样。
(二)传统文化价值
土特产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性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这就是土特产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文化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都能为现代各个地区的土特产包装所用。因此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准确地表现当地传统文化是对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二、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
(一)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土特产是地方风俗的代表,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具文化韵味的产品。”市场上的土特产包装已展现出一些传统风味,但大多是简单地运用大众流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年画娃娃、剪纸等,显得过于浅显、缺少地域性文化内涵,既没有抓住其流通面广的机会去很好地展现地域特色,也没有很好地承载和传播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过于简陋
包装即商品的外衣,商品穿上包装的外衣之后,便在商品流通中呈现出自己的风格,其中材料的特性、造型结构以及装潢风格对商品的风格有很大影响。但市场上很多土特产包装过于简陋,选取的材料较简易,结构过于简单陈旧,装潢过于俗气低劣,不但没有为产品加分,反而降低了产品的档次。
(三)缺乏新意
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土特产的包装看上去都是大同小异。一方面包装的结构大多是较常见的一些包装结构样式,另一方面包装设计元素也大多是互相模仿。这样的现状并不能能适应现代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代表地方的包装,更不能实现文化传承的重任。
三、实现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文化背景
土特产的文化背景包括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要设计出能传承文化的包装设计,首先就应该对当地的历史起源、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以及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有深入的了解。“商品和包装也有自己根据地,地域特色常常是文化特色的基础。”土特产包装设计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性,提取地方元素,选取能代表产品和产地特色的元素进行设计。
(二)文化背景之上进行设计
(1)土特产包装应尽量表达质朴,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考虑大自然中的木、竹、土、石、棉、麻、草以及布,再利用编织、拼贴、雕琢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地域的差异,材料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传达地域特色的一种表现手法。
(2)在土特产包装的结构上可借鉴一些古文物、民间物品、特色建筑等,如青铜器、陶器、瓷器、兵马俑等,葫芦、唢呐、鼓等以及黄鹤楼、吊脚楼、大明宫等,这些都可作为造型设计的参考,关键是要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进行选取。
(3)图形设计可源自古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刺绣等,或对当地特色的人物、动植物、建筑等进行模仿、解构与创新,总之图形的选取一定要具地方特色,要与商品有紧密关系,这样给消费者传达的信息也就越准确。
(4)“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色彩本身就具有民族的传统意识性,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民族之间对色彩的喜恶习俗与审美心理都不一样。”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颜色带给产品什么样的气质,这都需设计师进行推敲。在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地域性的色彩利于土特产形象的树立,也能使人们感受到该产地的地域特色是豪放、质朴或是清秀。
四、结语
土特产包装设计离不开产生这一产品的地域、民族以及时代背景。土特产包装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而设计师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深层次地理解、融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通过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式符号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内涵的包装设计,这样既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地域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精神内涵,使土特产包装熏陶并建立起大众的文化认同感,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