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

篇1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李泽厚于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引入中国。{2}他认为,主体性是“人面对世界进行着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把人的实践作为核心,让客观的对象世界和内在的心理世界围绕人的实践建立、运动、发展”。{3}主体性原则包括人对世界及人自身的实践改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发展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们的音乐实践中,主体性原则体现在人对音乐本质的体现,即以音乐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以及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音乐实践活动是人们积极且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既是对人们自身主体的发现和发展,也是建构人类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播时代,音乐传播过程中的时空分离、身体缺场、角色分工专业化等现象,其重要后果则是深刻影响了音乐实践者主体性实现。而以互联网和新媒体媒介的音乐传播,再一次重构了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

一、“灵韵的消失”:从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

在口语传播时代,音乐传播是以口语为媒介的自然传播。音乐从创作到演唱(奏)由一人完成,演唱(奏)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甚至可能是集创作和演唱(奏)即传播于同一过程之中。音乐的自然传播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面对面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音乐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共存于一个地理空间,以共同在场的身体,进行“口传心授”式的传播,并不需要体外化的媒介工具为中介。在面对面、无中介、共同在场、即时反馈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演唱者)和受传者(听众)一起完成对音乐的集体创作、集体传播和共同体认,获得对生活、生命一致体验的喜悦感。人们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建构起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

文字和纸张出现以后,基于乐谱的音乐二度创作和改编的程度大幅提高。但同时,乐谱的流行和传播加速了作者和演奏者的分离。越来越多的演奏者越来越难以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是按照乐谱演奏,从而难以获得乐谱文本之外的东西。特别是当印刷术被广泛用于乐谱的复制,音乐传播就从手写复制的技术传播时代进入了机械技术传播的时代,及至后来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唱片、盒带、CD、MTV等技术传播手段无比丰富,极大地扩展了音乐作品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但同时,由于音乐作品以各种副本形式出现且被廉价销售,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就从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对艺术来讲,大众传播开启了一个艺术“灵韵消失”的时代。

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以“灵韵的消失”来形容机械技术传播时代和商品经济社会中的艺术实践。本雅明所说的“灵韵”,是指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所谓原真性,即艺术作品的权威性和独一无二性、不可模仿性和独创性。人们对艺术品的崇拜,对艺术家的崇敬,对独一无二性的认可,使得艺术品具有像宗教那样的膜拜价值。正因为艺术品独一无二性和膜拜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时审美上便产生了一种距离感。{4}

就音乐艺术来说,在自然传播时代,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内创作,音乐作品的灵韵由此产生。在手工复制的技术传播时代,原作品(乐谱)的数量增加,但无法将创作者的技法传播出去。在机械复制时代,乐谱、唱片、盒带、CD、MTV等被大批量地生产,音乐作品的社会传播范围扩大,音乐作品变成了物美价廉的文化商品,这些文化商品脱离了原来音乐作品的创作语境,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被欣赏、消费,音乐作品的灵韵就此被消除了。

再者,由于在创作者(演奏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加入了乐谱、唱片等媒介,使得原本因身体在场的、即时的互动而产生的传受双方共同的感悟消失。因为,听众听到的音乐已是一种固化的、程式的、不能形成即时反馈的强制信息。对此,本雅明总结道:“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5}在本雅明看来,技术复制时代,人们对音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自然传播时代在场的鉴赏、批判到如今的欣赏和消费,音乐作品不再是作为主体的创作者、演唱(奏)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对生活、生命的共同体验,而成为消费者手中的文化消费品。

因此,无论是在创作还是传播的层面,机械复制、大众传播消除了音乐作品的灵韵,人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成了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二、主体性消解:大众传播开启艺术

“粗鄙的时代”

音乐作品灵韵消失的过程,对音乐实践者来说,也是主体性被侵蚀甚至消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将手写复制称作技术传播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可称作技术传播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则是技术传播的第三阶段。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导致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在音乐技术传播的后两个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从传播技术的角度出发,将人类传播划分为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两个阶段。所谓第一媒介时代,是指少数当权者和媒体专业人士以一种极少数人说而大多数人听的“播放模式”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时代。{6}由于少数人掌控了媒介工具,他们便可决定大众应当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大众和信息之间就存在着信息过滤机制。波斯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将信息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严格区分,并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传者对立起来,在这个模式下,单向度、大批量、一元化的信息涌向大众,媒介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绝不是人们沟通交往的平台和空间,大众也成为信息的消费者而绝不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互动主体。

波斯特认为,主体是在交往中被型构的,而并不是在两相对立的观念中对其不同身份预先设定的。现代性或“生产方式”的大众传播将人构建为具有自律性和工具理性的主体,大众传播媒介以一种没有反馈的单向传输把所有参与者都视作、固定为听众,并且以一种强迫性的方式迫使他们接受信息和观点。波斯特的论断完全符合机械复制时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音乐产品,如唱片、盒带、CD、MTV等,是消失了灵韵的文化商品,其对象就是被固化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传播的受传者。这些音乐文化商品的消费者被德国另一位文化学者阿多诺视作主体性被消解了的现代性主体,是一群毫无生气的大众。

以中国1990年代的音乐传播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以实物为中介的音乐传播,使人们的音乐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就音乐创作来说,作者追求作品创作的速度而忽视艺术上的思考,大量风格雷同、内容相似、旋律相近的歌曲风靡不止,作品缺乏个性和灵气。就演唱来说,一些歌手缺乏对音乐的表现和演绎能力,缺乏艺术感染力,无法唤起听众对音乐和生活、生命的体验冲动和意识。就传播来说,音乐作品传播已经成为文化商品的市场行为,对音乐商业价值的追逐远超对其艺术价值的追求。总之,大众传播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音乐创作、演唱(奏)、传播,音乐的整体价值已经被异化,音乐作品很难是创作者、演唱(奏)者、传播者和听众共同创作、共同在场的对生活、生命的一致体验,不再是音乐实践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对主体性的建构。换句话说,大众传播不仅使音乐作品的灵韵消失,而且还生产出大量的缺乏艺术价值的音乐产品,从而将艺术实践粗鄙化,也就将社会生活粗鄙化。更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在粗鄙的艺术实践中被侵蚀乃至消解。

三、主体性重构:第二媒介时代的音乐实践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审视音乐的技术传播形式及实质。传统媒体是一种将人群区隔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媒体,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意味,但新媒体却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合二为一,互相建构。波斯特认为,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它开启的是第二媒介时代。它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不再泾渭分明,信息产品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可能合为一体。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是一种个体化、去中心化、双向互动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言说和信息与获取,而是更注重交往关系的建构。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交往中被建构。也就是说,第二媒介时代的传播,将大众传播时代塑造的现代性主体或者说被消解的主体性有重新建构的可能。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实来看,的确如此。新媒体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播放模式”,它是以互动性为机制,以符号和意义交换为目的的“信息方式”,构建了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于是,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主体与物的关系以及新的时空适用域的关系已经改变,{7}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解构,个体从原有的集体中脱嵌出来。而脱嵌的过程,就是主体性的重构过程。音乐的新媒体传播过程,正是主体的重新发现之旅。

就音乐创作来说,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了再度创作和改编形式的多样化,例如翻唱、重新填词、改编变奏、肢体模仿、虚拟合作等。而创作、改编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对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建构意义重大。以近些年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网络神曲”为例,其主题、内容以及表演形式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一般不涉及宏大的历史或国家、民族叙事。虽然这种个人化的音乐并不表现大写的人即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而是表达个人的情感、内心,但这种感情又是普通人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普遍具有的心理和内心感受,因而它仍然在代表一个群体发声,表达群体的诉求。这些群体,并非计划体制下以工作单位、街道、公社、党群组织、工会为组织方式的人群的集合,而是以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经历、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联结在一起的松散的共同体。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们重新发现了自身被长期遮蔽的东西,激发了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他们进而借助音乐实践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诉求。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音乐创作充分多元、自由,音乐实践者能“我手写我口”,大胆抒发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这种现状,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和个体化进程,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当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互联网和新媒体,音乐创作、改编和表演也就愈发自由,个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也就能得到充分表达和传播,群体的主体性得以重构。

结 语

主体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和他人交往的过程。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主体的哲学建构论”认为,主体的形成需要和他人对话,人的主体性就是在共同在场的交流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主体是以对话(传播、交往)为存在方式的,对话是主体建构的前提。{8}可见,巴赫金的理论也建立在反对二元对立的哲学的基础上。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建构,自然也应是以对话为基础的。

而音乐传播自从进入第一媒介时代的机械复制传播后,音乐作品的灵韵消失,实践者便被塑造为二元对立中的主体,成为与音乐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相对立的消费者、受传者,而不再是自然传播时代集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体的主体。音乐则不再是主体对生活、生命的体验的表达,人和音乐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这样,音乐实践者的主体性便被消解。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是第二媒介时代开启的标志。因其个体化、互动性等特征,人与物、主体与客体、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被打破,主体不再以二元对立来区分,而是多元的统一。音乐实践亦如此,主体能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自由地创作、传播,与他人共享对音乐、对生命的体验,主体性也就在音乐交往关系中具有了重新建构的可能。

{1}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上)――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J],《黄钟》2003年第3期,第29―36页。

{2}张法《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概念》[J],《社会科学》2010年第6,第101―108页。

{3}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第14―21页。

{4}[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6页。

{5}同{4},第92―95页。

{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期。

{7}[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页。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公共危机传播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危机传播特征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传播的特征可以被总结为五大特点:自主互动性、民主平权性、即时高到达性、媒介融合性和国际扩散性。

自主互动性。传统传播方式将受众当作没有差异的“大众”,受众几乎没有发言权,只能接受经过大众媒体过滤和选择的信息与观点——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甚至没有任何大众反馈。虽然后续研究中,“反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但是大部分研究依然只是将反馈作为大众传播的附属品。然而,在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大众已不仅是“受众”,他们以某种“自组织”形式自行选择和传播信息——大众已经成为了泛媒介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参与者。

民主平权性。泛媒介时代的平权性表现在任何人均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也可以平等地传播信息。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海量、免费、可检索的信息,任何人只要想到要寻找信息,第一选择就是互联网络;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博客、论坛、聊天室等各种公众信息并传播给其他公众的免费、便捷和快速的传播渠道。手机的平权性更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能使用手机向其他人传播信息。被称为“数字时代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认为,手机最大限度地增进了人们说话的机会,因而为人们创造了民主的氛围,也使他们获得了实际民主的权利。

即时高到达性。即时高到达性是即时性特点与高到达性特点的综合描述,这两个特性一直是人际媒介(如电话、传真等)的主要特征,相对于电视等大众媒介,人际媒介使得信源传输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信宿且使得信宿接受并关注到这条信息。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混淆了大众媒介和人际媒介的界限,它们既具备人际媒介的即时性和高到达特征,也具备大众媒介的大规模和高覆盖特征。

媒介融合性。互联网媒介依赖“超文本”(Hypertext)将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符号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网际信源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描述讯息,受众使用普通浏览器接受和读取(看、听)信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也将逐渐取代电脑成为首选终端——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无需借助电脑就可完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获取和。可以认为,新兴媒介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媒介的融合,新兴媒介可以承载传统媒介传播的所有讯息,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论。

国际扩散性。随着“全球化”从一种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既成的事实,公共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话题。如2003年从我国爆发的SARS危机,最终造成了全球性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SARS在全球范围内一共造成了29个国家8096个确诊病例,造成774人死亡。与此同时,超远距离实时地泛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和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外国媒体和外国民众对危机信息的渴求,使得公共危机传播呈现一种强烈的国际扩散形态。

2.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以上特征使得泛媒介传播特征明显地区分于传统媒介,也给公共危机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泛媒介时代的自主互动性和民主平权特征使得传统媒介时代政府通过控制大众传媒而隐瞒危机成为不可能——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各种危机信息很快地就会被“自主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传统危机传播模式中,政府是绝对权威的“信源”,政府通过大众媒介这个“渠道”将危机相关的各类信息传播给大众“信宿”。而在泛媒介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是危机信源,通过各种新兴媒介将无法“把关”、未经选择的信息传播给所有大众。

其次,泛媒介的即时性、高到达性和媒介融合等特征,使得危机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维度和更丰富的形态展现给处于危急之中和危机之外的所有公众。高速、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固然使得处于真实危机或拟态危机中的人对于公共危机有更快速、更深刻地认识;然而同时这也可能加剧人们对危机的恐慌、使得拟态危机带来二次甚至更多次伤害。

最后,泛媒介的媒介融合与国际扩散特征,使得公共危机不再属于一个国家,而属于整个“地球村”。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的地球村公民、媒体、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被发生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公共危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于是,政府对公共危机传播的治理,也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政府的治理需要考虑其他国家民众、媒体的看法,需要承受来自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压力。泛媒介时代,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内涵已经从国家社会系统内部的控制,转变为社会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协调。

综上所述,泛媒介时代的来临不但为政府的公共危机传播治理提供了新的武器和方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公共危机传播治理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传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可以利用各种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支持。

高性能协议分析技术。由于移动互联网通过3G、EDGE、GPRS、WLAN等各种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同时通过HTTP、POP3、SMTP、FTP等应用层协议进行各种应用数据的传输。因此,需要利用Map-Reduce、CORBA、Web Service等分布式计算技术,对各种协议进行数据分析,将在移动互联网上传输的二进制信息流还原为实际用户输入或者看到的文本、图片、视频信息。

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技术。由于移动互联网数据量非常大,为了有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完成协议分析之后,还需要将数据存储下来。而互联网上数据类型各种各样,且大部分数据是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非结构化数据,因此需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等技术,将这些数据存储下来。

数据挖掘和检索技术。同样因为数据量太大,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需要利用数据挖掘和检索技术。目前,常用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分类技术——首先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分类的技术,建立分类模型,对于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聚类技术——聚类和分类的区别是聚集不依赖于预先定义好的类,不需要训练集。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的发现技术——关联是某种事物发生时其他事物会发生的这样一种联系。预测技术——通过分类或估值得出模型,该模型用于对未知变量的预言。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6-17.

篇3

论文摘要:手机媒体与不同的传统媒体可以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本文将主要从理论上简述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

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手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完善、手机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媒体会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2.信息传播方式更自由

保罗·莱文森所着《手机》一书中,对手机发展做了最乐观的分析。他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只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是分开的,直到手机的出现,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集合起来。手机之前的几种媒介,都把说话和走路分开,只有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实现走路和说话的结合。

3.传播功能极其全面

手机短信,是一种很好的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很少的字节传递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且只要在开机的情况下,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可以说是同步的。

彩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信息。包括短信、彩信、录像、拍照等多媒体功能,都为手机媒体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均可以实现,而这些传统、新鲜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能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4.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

从传播的角度看,手机短信的交流手段更加方便、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实际上也带来了交流内容的扩大。手机短信、彩信的这一特点使它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较的优点。新闻信息一般都短小精悍,更新快,要求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这正是手机短信的优势所在。据报道,美伊战争爆发后的4个小时内,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网站浏览量比平时暴增5—10倍,用户短信订阅量超出平时4倍以上。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网站发来的新闻短信,感受了短信业务的方便快捷。

5.互动性强

手机媒体在“交互性”方面也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较的优势。我们知道,传统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传播的单向性很强,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滞后的、延时的,这一特点导致传播者和接受者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而电话则可以实现传受双方即时沟通,及时地进行交流。

手机彩信在传播体系过程中,传递双方是平等的,被传方也是这个传播体系中的一环,双方之间没有明确不变的界线。因此,手机报可以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为读者和报社都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姻序幕,引起各类媒体的骚动;2005年5月17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

前面这些例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才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是跟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相关领域的技术的发展是手机更新换代和功能提升的保证。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有人把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四大媒体”而言,手机媒体就是不折不扣的“第五媒体”。

手机作为媒体模糊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地位。由于手机短信的技术优势,传统传播媒介开始开辟手机短信平台,受众通过手机短信向这些传媒发送新闻线索,甚至直接发送新闻,任何受众都有可能成为大众传播机构的传播者。这样使受众直接参与大众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由公众流向大众传播的信息的数量和机会将大大增加。

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具有易存储、易复制、随时交流沟通以及多媒体型媒介的优点。

大众媒体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到现在还有许多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其有线连接的方式造成了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手机媒体的出现,正弥补了互联网的这个缺陷。现在手机网络的稳定性还不是很高,时常有“掉线”现象。“三网合一”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需要时间和努力。目前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在千字节每秒,3G手机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得达到兆字节每秒。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用户只要接上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用户如果进行预定,就可以每天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在信息的海洋中搜寻的烦恼。因此,网络是电视和广播以及报纸的“补偿性媒介”。而手机的方便性和手机无线网络的遍布性使其占有优势,使其克服了网络不能随身携带、不能随时随地沟通的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就是互联网的“补偿性媒介”。

今天,手机继互联网之后成为“第五媒体”的事实已经得到了认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已经有了很好的联合。2004年6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上海移动和江苏移动在上海电视节上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相关增值业务内容服务。这一举动,打开了国内媒体集团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之门。同时,《》《京华时报》等也纷纷与手机联合,它们都认识到要和手机联合,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使报纸媒体得到很好的延伸。

篇4

传播学研究应关注什么

在西方传播学界一贯推崇的内容和效果研究声中,麦克卢汉独辟蹊径,选择了媒介本身,甚至是媒介的技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表达了对以往研究路径的批判,引起了强烈反响。

被西方视为传播学的先驱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以其著名的5W传播模式,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清晰地阐释了大众传播三功能说,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也不光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并认为“过去人们对媒介的心理和社会后果意识不到”,因此,在《媒介即讯息》一文中,麦克卢汉开篇宗义:“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务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务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我们难免感到有些吃惊。”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认为媒介不过是信息传送的介质,至多能与传播的其他几个要素相提并论。麦克卢汉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传播学的内部,并未仅仅将媒介视为传播学的五个要素之一,他的视野转向了媒介的属性特征――媒介作为工具,一种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传送讯息的装置,因此也就转向了考察生产工具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贡献。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的‘内容’使我们对媒介的性质熟视无睹,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和转移看门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的身上……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

如果我们回首人类文明传播的发展史,我们就能体会麦克卢汉所说的“魔力”。

在前语言时代,没有传播媒介,人类只能说是处于野蛮时代。语言――传播最基本的介质的产生,使人类第一次和他们所表达的对象在时空上相分离,人类社会进入部落化,人类开始迈向文明社会。文字的出现使传受双方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纸张的发明让传播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个体能够通过文字记录的信息,获得人类整体在漫长岁月里创造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手抄传播的成本和效率制约了传播的范围和广度。无论是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历史性开创,还是德国古登堡印刷术的批量使用,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文明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媒介的作用逐步超越了其他的社会机制,成为现代政治重要的力量之一。自19世纪末起,电子媒介的风起云涌更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播在消弭时空上迈进了一大步,拟态化的传播使人们得以见证历史。数字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参与其中的人不仅可以见证历史,甚至可以参与构建历史。

可见,传播媒介的本身已然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恐非具体的传播实践的影响力所能比拟,媒介自身的研究价值也就显得格外突出。

媒介的讯息究竟是什么

媒介本身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作用从人类传播史中可见一斑,但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呢?

文章开篇之后说到:“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不仅从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麦克卢汉还从他人的医学理论著作,经济学家的学说,电影、绘画和戏剧艺术,甚至从军事历史中获得大量的旁证,以阐述“媒介即讯息”这一思想的普适性。

“媒介即信息”的含义就是,对于整个人类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媒介本身。这些媒介改变着我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造就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本身。甚至在麦克卢汉看来,不仅媒介本身即是讯息,而且应该是任何一种划时代的技术都因其引入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而带有不可磨灭的“讯息”,“媒介的塑造力正是媒介自身”。

批评与辩证

“媒介即讯息”论断中所包含的偏重技术本身,忽略了媒介内容和传播者的倾向,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内受到激烈的批评。对于新的技术,许多人甚至大部分人认为技术意义不在机器本身,而是人们利用技术所做的事情。

英国的雷蒙德・威廉斯等学者认为“媒介即讯息”是“断言媒介的技术决定了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掩饰了统治权威关系如何建构文化生产、文化内容和文化接受,以及人的主体意识,因此在事实上非社会化了媒介分析。

针对麦克卢汉所指认的“媒介成分和内容的研究绝对不可能揭示媒介影响的动力学”,尼克・史蒂文森认为“麦克卢汉转移了人们对权力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世界中的影响的注意力。他在理论上忽视大众传播对象征意义的生产和对各主导性社会关系的维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种情况排斥了与体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组织相关的各种批判性问题”。

他们的批评观点很有代表性,多数批评者的确认为麦克卢汉绕开了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对资本主义与传播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忽视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的主体意识,掩饰和忽视了媒介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有关力量的干预。批评者认为,媒介技术只是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总是和所处地带的政治、经济因素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种批评论调和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产生时候的大众传播环境有关。

在传播学上,有关“大众传播”的定义不胜枚举,但基本要素大致相同。以德弗勒的定义为例:“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要素中,除了能够“大规模复制并发送讯息”的传播机器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组织化的传播者,而传播者――机构或人的主体意识是传播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其实是精英分子所主导的点对面的传播。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大众传播时代(少数人凭借庞大的传播设备向多数人传播),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当少数人控制传播机器时,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麦克卢汉似乎忽略了控制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一个缺陷。

麦克卢汉与雷蒙德・威廉斯等人的矛盾焦点是:麦克卢汉认为,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运用了电力传播技术的媒介,对人的心理和社会造成了非集中化的效果;而雷蒙德・威廉斯等人认为,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或其他权力机构利用,造成集中化等反民主的后果。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理论所处的环境。随着196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4台计算机实现联网,网络世界宣告到来。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逐渐走向商用和民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让数以亿计的普通人感到“地球村”不再是梦想,甚至在2006年互联网使用者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网络传播时代,讯息传播方式从少对多变成多对多,从中心辐射变成多节点的传播环路,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传者与受众“内爆”,内容控制的重要性下降,而传播技术本身的理论重要性日益上升,此时,麦克卢汉的理论日益显示出其独到的阐释和批判功能,也体现出该理论的前瞻性。

理论的现实意义

网络传播媒介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的补充而非替代品,它们在当今社会的交流领域处于并存的局面。以网络为标志的数字化媒体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属性,改变着报纸之类的纸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就改变着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同时,数字化媒体越来越在传统媒体的变革中充当战略意义的重要角色。如《纽约时报》公司研制的识报器可以对浏览的文章进行阻塞和评阅,从而戏剧性地改变了报纸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哥伦比亚报纸已经通过传媒显示器为读者提供了全球300多张报纸的阅读和下载服务,读者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下载进行离线阅读。英国美伦电讯网向读者出售阅读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电子版,许多还推出了手机报。

美国学者波斯特的著作《第二媒介时代》将大众传播划分为“第一媒介时代”(广播、电视等中心辐射传播模式)和“第二媒介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等双向去中心化交流模式)。波斯特认为,只有进入互联网时代才是“第二媒介时代”,手机是“第二媒介时代”的代表性媒介。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它是大众文化的狂欢,与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征之一“分散权力”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媒介即讯息”或许是麦克卢汉的一种极端化、夸张的表述,但我们不能将它拿来作极端的理论应用。它是回顾传播史的一种方式,是进行当下媒介研究的一个视角。他的思想其实与“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从而影响生产关系”的黑格尔和的辩证法一脉相承。

传播的意义不是主要体现在讯息显层的内容上――这一思想可谓是麦克卢汉最为不朽的洞察。麦克卢汉直接把媒介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开创了媒介研究的全新视角,特别是他把媒介技术与社会文明的进程联系起来,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极大的启发,我们已不必像乔伊所说的那样,花300年的时间来理解麦克卢汉了。

参考文献:

1.McLuhan.M.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C〕.In Durhan.M.G,&D.M.Kellner(eds).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Key Works(revised edition).Oxord:Blackll Publishing.2006。

2.麦克卢汉.T.E.、秦格龙.F.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municati ons and History:Theories of Media,Knowledge,and Civilization,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88.

4.史蒂文森.N:《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德弗勒.M.L、丹尼斯.E.E著,王怡红等译:《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徐凌、李宁:《对“媒介即讯息”的再审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7.顾宁:《论麦克卢汉媒介论预言的开创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8.郭建斌、吴飞:《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5

关键字:手机媒体 新媒体 大众文化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进行各种媒体内容的传播。最早是由移动运营商针对手机信息传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功能提出手机是媒体的概念。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关注手机媒介。学者匡文波直接将手机媒体定义为: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通信业学者项立刚认为,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有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 学者赵占波则归纳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己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好等媒体优势和特点。目前,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学者朱海松在《第五媒体》一书中则首次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即"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1]

一、手机媒介的兴起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有学者指出: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2]

(一)手机的媒体化过程

对于手机的媒体化过程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指出手机作为无线通讯工具,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出现,9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迅速普及,虽然那时候价格相对昂贵,手机只能作为部分贵族人群的通信工具。后来慢慢在 90 年代末,手机已经慢慢普及了人们的大众生活。但是作为一种信息交往的媒介,手机媒体近几年才在中国初现了端倪。手机作为一种微型媒体最初的信息传递和接收形式或者载体真是介于是短信的形式。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短信的这种功能,最初只是用于手机用户之间互相问候的一种方式或者闲暇之余聊天的一种工具手段,后来慢慢的逐渐才发展成为传递即时新闻、大众娱乐、生活服务消息比如天气预报、生活小资讯等信息的承载载体和媒介。

(二)手机媒体在现阶段重要的存在形式--手机短信

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有学者进行统计后发现:2000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0亿条;200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59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短信量为189亿;2002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超过750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的150多亿条短信,短信量总共达到了900亿条。据2003年2月13日北京日报报导,2003年中国春节发送拜年短信达70亿条,平均每人在节日期间发送了30多条短信。方便、低资费的短信已经成为许多手机用户常用的沟通方式。结合已逾2亿人的手机用户的规模,中国短信增值服务市场是一个巨大市场。有人预测,2003年中国短信发送将超过1500亿~20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200亿元人民币。[3] 手机短信的兴起则被看做是传播媒体开始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将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多媒体信息

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媒介,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及表达方式远远不止手机短消息这一种。多媒体短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具有丰富的内容,直观的视觉效果。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应用,使手机短信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研究者认为,手机媒体不仅引领时尚生活,而且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获取信息、娱乐、交往等整体生活方式。[4] 新华社2002年12月19日报道,中国大陆移动WAP用户突破百万户,中国移动2002年推出以图像、声音、文本的多媒体为特征的彩信业务,中国移动的彩信用户在2002年末超过5万。足以看到多媒体信息已把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

二、手机媒介的发展

学者崔明伍在《新闻传播法》中指到:手机在最初发明的时候,是为了能让用户能够语音通话传达信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更多的与手机结合,使手机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内已经在尝试把一些新闻实事的传播还有出版活动等的传播用手机媒体来进行,积极的实践,做到手机真正的媒体化。[5]

(一) 手机成为交互式大众媒体的标志--3G时代

3G 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许多研究者认为,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3G"杀手级"应用将会是一个业务体系或多样化业务的组合。[6] 也有学者聚焦手机媒体舆论影响力的研究,认为在3G时代,手机媒体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式,构建起中国民众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推动了民主进程。[7] 其影响力日渐渗透公共社会生活,并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学者提出:伴随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蜕变成为具备媒体特性的新兴传播媒介,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适宜传播公共信息的新型平台。[8]

(二) 手机媒体的信息与技术整合--第五媒体

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其特点:1.无线通信技术使其信自、链打破了时空的障碍;2.多媒体技术使得其能以各种不同文本形态消息。[9] 手机向用户提供语音通话、文字短信、图铃彩信、音视频收听和无线网络通信等服务,因此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另外,有学者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特点,指出乎机媒体对传统传播方式有四大突破:1.把关隐性化:手机媒介的"去中心"化是对传统媒体传播主体身份的颠覆;2.渠道系统化: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3.符号差异化:手机媒体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4.传播效果:"手机媒体实现了大众传播化的人际传播与人际化的大众传播。"但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提法从理论到实践或是从宏观到微观都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八方此处都传来了对其的怀疑态度。但无可厚非的是,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突破与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10]

三、手机媒体的未来

曾有学者总结,纵观手机的发展历程,短信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更加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并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影响力更大的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在这些功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已经开始通过手机报、手机博客、手机支付等形式展开了大范围的商用。由于手机短信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因而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往往能够抢先传统媒体一步,容易使其成为新闻传播的首选媒介,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有关部门选择的第一信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是手机。手机在功能上已经具备了媒体应有的潜质,并在实际中发挥了媒体的作用。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见,但是,相关各种问题也明显存在,并形成瓶须制约着手机媒体更好地发展。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日益紧张的频率资源限制,加之手机固有的一些缺陷特点,如屏幕小、文字输人难、储量有限、处理能力低等。有研究者从成本的角度分析.认为尽管3G时代带来了高速上网和运营商纷纷下调手机上网资费,但资费价格仍然相对较高,高收费令人望而生畏;[11] 此外,有研究者研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还受制于行业壁垒、标准之争、手机产业规范尚不成熟的困扰。[12] 目前,受后台数据服务接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地位薄弱;行业垄断,造成市场准入困难;[13] 国内对手机新兴媒体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管理细则没有出台。[14]总之,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15]

学者钟倩在《手机媒体发展探析》一文中指出:由于互联网有广播的速度与方便、电视的图像与声音的有机合成、报纸的详尽深入与可保存的优势,再加上互动、即时、延展和融合之特征 ,很快就对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不过, 网络媒体虽然具有互动即时、迅捷、多媒体化等众多优点, 但同时也有接受时随意性不强,便携性差的缺点。手机媒体则进一步融合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点, 不仅能直接搜索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 而且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服务。另外,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也远远高于电脑。手机媒体是在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的产物, 将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了手机上,从而形成了一种更方便、更强大的媒介方式。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手机媒体的未来,就是将一个互联网的终端随身携带,它不仅完全继承了互联网所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将互联网的终端从有线变为了无线,这才是手机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16]

参考文献:

[1]朱海松.第五媒体[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9

[2]李建伟,王克茹.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新闻界,2009,2

[3]匡文波.论手机媒介[J].国际新闻界,2003,3

[4]匡文波.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J].2008,9

[5]崔明伍.新闻传播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伟."融合"是3G下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J].通信世界网,2009,11

[7]郭小平.论视听新嫌体传播的社会影响[J].中国电视,2009.(3)

[8]李玉晓.杨想中国3G手机时代[J].新闻爱好者,2009.(15)

[9]张敏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

[10]张燕.释放创意:平衡数字技术的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前景展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4)

[11]匡文波,王权.试论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J].传媒杂志,2010,06

[12]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2009.(18)

[13]姜妍,于燕枝.手机电视能成为新嫌体主角吗?[J].传媒杂志,2009.(3)

[14]郝振省.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8,1

[15]周廷勇.手机电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时策建议[J].中国传媒科技,2008,1

篇6

关键词:手机媒体 小众化传播 媒介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手机媒体目前仍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产物,有许多问题都有待探讨,究竟什么是手机媒体这样的本体论问题也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以此为发端,从回答“什么是手机媒体”开始,希望能够稍解疑惑。

一、手机媒体

1987年11月18日,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在广州诞生,号码是901088,手机价格是2万元,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车的价格。①如今手机早已是大众消费品,且是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大众传播新媒体。对于“什么是手机媒体”,伴随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定义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手机短信”说:认为手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具有了媒体的诸项特征。如《手机短信:第五媒体的崛起》一文,②认为手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的代表。手机短信说主要盛行于2003年到2005年,由于手机短信在这两年间狂飙突进般的表现,因此很多人把手机短信就认定为手机媒体。但是,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手机短信只是手机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并不能和“手机媒体”概念混为一谈。

“手机报”说:所谓“手机报”,即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手机报基于传统纸媒体与电信增值服务跨平台的合作,孕育出了新闻传播新方式。③同“手机短信说”一样,手机报说也是用一种传播方式来指代手机媒体,同样是手机媒体发展不成熟的产物,这一提法在2005年较为流行,也一度被看作是“第五媒体”。

“迷你电脑”说: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④但是,手机媒体终究不能仅仅看作是网络媒体的延伸,而是既有大众媒体的延伸,且其多媒体的特征更不应该被忽略。

“无线营销”说: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是促销媒体,也是分众媒体。⑤这一提法主要是从无线广告在手机媒体上的应用出发的,着重强调了手机媒体的分众性、定向性和互动性。基于同一个思路,也有人把手机称为“广告媒体”。

对于手机媒体的界定,做出这样仓促、简单的归纳是远远不够的,这里不过是将最具代表性的提法加以展示而已。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也试图说明手机究竟是什么,译者何道宽先生曾经做了一番归纳,他说手机是“万维蜘蛛网”(随时随地搜求世界各地信息),是“移动家园”(帮助游子解乡愁),是“温馨家园”(随时与家人沟通),是“有腿的图书馆”(无线上网读书),是“聪明的世界”(提供知识),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移动随身性对人的解放),是“社会生活中的插足者”(干扰周围人的生活),是“死死纠缠的铁腕”(挤压了独立空间)。⑥这些比喻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了手机的种种特征,如果做一番总结归纳不难发现,这些功能就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人际传播是手机的基本功能,也是它初生时的目的,而大众传播则是从与网络的结合开始的。无论是作为“万维蜘蛛网”、“有腿图书馆”,还是“聪明的世界”等,都离不开手机上网。因此,对手机媒体的界定是不能忽略这一点的。此外,手机能够对既有大众媒体进行整合,主要就是基于它的多媒体功能。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定义如下:手机媒体,是以移动通信运营网络为传播平台,手机上网为充分条件的移动信息传播载体,是个性化的移动多媒体传播终端。

二、小众化传播

最早关于小众化传播的探讨当属上个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风靡全球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所谈到的“非群体化传播(un-crowded conmunication)”。那时,他是把卫星电视、商用电视和收录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作为相对于报纸等传统群体化传播工具的“非群体化传播”而研究的。他总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把电视观众分散为很多小部分,每分散一次都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又大大削弱了至今仍然完全统治着我们形象的新闻广播宣传网的力量……第三次浪潮就这样开始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非群体化传播工具时代。”只是短短的30年,托夫勒曾经认定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卫星电视等),到了今天与众多新媒体相比又相对成了群体化传播工具,因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更为符合非群体化传播特征的媒体,这一传播方式也有了更为确切地定义——小众化传播。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越来越呈现多样共存的发展趋势,人们也形成了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大众传播发展到今天,为了满足受众逐渐增强的个体需要,开始步入小众化时代。小众化传播是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但是本文所探讨的小众化传播不是要取代大众传播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而是大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形式。小众化传播是大众化传播下的小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体需要,并在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

要想对小众化传播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还颇为困难,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仅仅是对其已经呈现出的特性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典型的大众传播加以比较。国内学者对小众化传播做过比较恰切阐释的是黄旦教授,他的归纳是:“第一,内容更加专门化;第二,接受者更为自由、主动,富有选择余地;第三,传播者必须更加关心和了解接受者的各种需要;第四,利用‘电子报纸’、‘电视报纸’等新型媒介进行传播的传、收双方,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他认为小众化传播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化传播最大的不同,在于接收对象大致是固定的,这一传播模式不仅对传播范围大体了解,而且受众也是比较确定的。⑦媒体发展到今天,对于小众化传播的阐释还应该有所补充,即是相对于大众化传播的“信息集中化”而言的。首先是受众细分,在细分后获得稳定、精准的受众群体;其次,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地位相对更加平等,以更好地实现按需传播;第三,交互性强,传受双方互动增多,得以实现更顺畅的沟通;最后,媒介资源的利用更加开放,受众不再仅满足于接受,而要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介信息,传受双方界限模糊,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

有人说是手机媒体带来了小众化传播时代,也有人说是小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了手机媒体。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众化传播的到来不是仅仅一个手机媒体能够促生的。但是,手机媒体的兴起推动和加速了小众化传播的发展却是无可争论的事实。

三、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对大众媒介的影响

媒介演化的历程似乎就是一个人类选择的过程,如何让人类的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这就是新媒介不断产生的动力。“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⑧手机的普及,以其操作的简便性和交互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这也惠及大众传媒,使其真正拥有了“无处不在的眼睛”,拓宽了信息来源,丰富了报道内容。暂且不论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正在对大众媒体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7年的中国新闻年度事件之一,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的“厦门PX事件”,手机媒体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在此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厦门市民维权的勇气和决心,而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利用无疑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2007年5月,百万厦门人几乎同时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翔鹭集团合资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剧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短信结尾号召市民在6月1日上街表达对PX的反对之情,也就是后来那次著名的“集体散步”。就是这样一条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源头的短信,使得几千名市民在6月1日那天走上街头,选择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厦门PX事件”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手机媒体所扮演的一般性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在于手机媒体的舆论监督、群聚效应的体现,充分发挥了干预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本文不就这一事件的新闻及舆论得失做出评价,仅希望以此剖析手机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数字化新媒体日益发达,相对而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曾经拥有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动摇了。从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起,传统媒体开始了“思变求新”的数字化进程。2003年,国内报业开始进军手机报业务,开拓手机受众市场。最早的当属2003年8月推出的《新民晚报·手机版》。《扬子晚报》等多个省市的报纸紧随其后,纷纷推出手机版,且有些是在移动、联通两个手机平台上开通。为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手机报采取先免费赠送三个月而后收费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报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2008年3月19日,中国移动首次公布了手机报付费用户数量,已高达2355万。手机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即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以彩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终端;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是以手机用户主动通过手机访问手机报网站在线浏览来实现的。手机报的出现是否会对纸质报纸造成冲击呢?出乎我们的意料,手机报不但对其没有造成影响,反而促进了报纸的发行。《扬子晚报》的发行量不降反升,出现了手机版和纸质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结果。⑨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手机报的出现使得报纸争得了一部分原本对传统报纸接触较少,移动性强,追求时尚、快速、高效的年轻受众,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促使他们在看到感兴趣的简短信息后去寻找纸质报纸上的详细报道,增加了这部分受众的购买机率。

除了手机报,手机媒体正在以更多形式介入传统媒体领域,全方位地实现其延伸和补充的作用。像在手机出版、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手机出版。手机出版是指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移动通信设备是传播渠道。⑩目前手机出版最为活跃,操作最为成功的是手机小说,主要建立在短信基础上。由于受到短信承载信息量有限的制约,目前的手机出版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利益分割模式也不成熟,这些都有待3G实现大规模商用之后逐步解决。

手机广播。2005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手机广播系统正式上线,提供以FLASH为表现形式的手机广播。手机广播的出现让广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流向。然而,广播的优势并不是画面,以FLASH图画的趣味性和冲击性来吸引受众并不是明智之举。手机广播随后即朝着针对手机受众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及充分利用手机的互动性方向发展。

手机电视。手机电视最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电视的移动性差、节目接收受时空和环境的限制,受众无法选择且不易保存节目内容等缺点。所以,“手机电视是对传统传输手段(无线发射、有线电视网传输、卫星直播)强有力的补充和延伸”。在突发事件和特定时期、体育节目等时效性和实时性强的新闻报道中,手机电视的这一优势最为明显。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各省遭遇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手机用户只要进行简单操作进入相关链接,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了解雪灾气象信息及相关新闻。那些无法通过其他媒体了解受灾情况的被困民众,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及时获知信息。2008年的“春晚”和奥运会又让中国移动找到了契机,打出了“手机看春晚”、“手机看奥运”的宣传牌。

(二)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可分割

手机从人际通信工具进化为大众传播媒体,这一过程是通过与网络媒体的“联姻”实现的。因此,在很长时期内,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联系是越来越紧密的。莱文森说:“手机本身是对互联网无意之间酿成的后果的补偿”。“哥伦比亚”号失事的短信息传播,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网络媒体通过手机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现在,人们通过手机可以上网,可以订阅手机报、收发邮件、玩网络游戏、看电影、订购商品,用“手机钱包”缴纳各种费用。拥有一款功能齐全的手机,就俨然拥有了一台迷你电脑。IBM总裁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IBM已经完全放弃了个人电脑,因为个人电脑正在被手机所取代。他认为个人电脑业务正在“日薄西山”。虽然这个说法目前看来仍有些夸张,手机要真正完成由通信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成为被广泛使用和接受的大众媒体,必须依赖于3G、4G技术的普及。进入3G时代的今天,手机用户可以更迅速地将信息进行编辑后上传到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互动,手机媒体逐渐成为比互联网更迅捷的分享平台,满足受众的分享、交流诉求。

篇7

【关键词】WEB2.0;自媒体;微博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35-3

一、WEB2.0时代的媒介生态

(一)WEB2.0时代的信息变革

“WEB2.0”最早是由著名计算机图书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在2004年与Media 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一次头脑风暴中首次提出的。《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中指出:“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①WEB2.0时代相较于WEB1.0时代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反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即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方式。在WEB1.0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单向获取信息,用户只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而在WEB2.0时代,更注重的是与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在互联网发展的头十年里,行业内的发展重心被放在了互联网的后端基础架构上,即编程人员开发出的用来生成网页的HTTP协议和多种代码语言。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对于互联网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和内容简单搜索,即当时流行的“冲浪”。网页HTTP协议和代码语言的专业性造就了编程人员及其背后的互联网站,甚至相关文化部门的权威性及“把关人”角色,他们制造并层层监控着网站的输出信息,决定着互联网这个供网民冲浪的大海每天的浪高、水温、洋流等各项信息。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中,普通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必定经过主流媒体的层层过滤,普通大众被动地生活在由传统媒介营造的媒介镜像中,而事件真实往往也“被把关”而消失于公众视野之外。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自身创新应用和创新思考的积累以及互联网用户强劲的个性独立和社会化需求共同促成了互联网质的变化,互联网升级换代势在必行,WEB2.0时代就此拉开帷幕。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在这信息变革的第二个十年中,产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前端,人们使用网页作为创建其他应用的平台。WEB1.0时代的单纯浏览器已经不能满足这时具有强劲个性的网民对于信息多源化的要求,各类浏览器,可以让任何人修改、的RSS阅读器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几何级数增长态势,主流传统媒体开始从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变革性的“自下而上”的新特点。在这种新兴信息传播方式下,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革。WEB1.0时代仅仅作为“读者”而存在的广大普通网民,如今也是“作者”,他们不仅“冲浪”,也制造“波浪”,互联网传播模式呈现由“读”到“写”再到“共同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WEB1.0到WEB2.0之间所产生的信息变革,WEB1.0就好比是图书馆,你可以把它当做信息来源来使用,但是无法以任何方式来添加或改动信息;WEB2.0则像是一个庞大的朋友和熟人圈子,虽然你仍可以用它来获得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参与到由信息所构成的“会话”中,让“会话”变成一种更丰富的体验。

(二)媒体生态系统变迁,社会化媒体蔚然成风

邵培仁在《传播学》中指出:“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它的培养与形成……是媒介与社会在过去长期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中逐步形成的。”②分为积极的媒介环境和消极的媒介环境。在积极的媒介环境中,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基本资源能够有序流动、互动互助、功能衔接、共进共演,构成具有连锁性、流动性和衰减性的良性循环的媒介生态系统。

篇8

【关键词】手机媒体 移动互联网 新媒体

手机,我们亦称之为“移动电话”,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而目前手机已经经历了3代的发展,进入3G时代。与前2代系统相比,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如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电子阅读、手机社区等功能。因为手机如此强大的功能,学者称之为“第五媒体”,即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以个体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移动网络媒体。①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官网公布的2012年2月末的用户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在2月升至1.323亿户,包括4115万的3G用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包括5658万3G用户。而中国联通在3月15日提交给港交所的文件中称,公司拥有1.601亿的2G手机用户以及4590万的3G用户,三者相加,中国手机用户已达9.997亿。②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③蓝色巨人IBM的著名软件专家萨姆曾做过预测:如今的网页逐渐取代了计算机桌面平台,然而网页也在逐渐走向死亡。随着即时信息软件在年轻一代中的流行,未来即时信息将全面取代网页平台,而手机设备将成为即时信息软件最好的载体。手机技术的急速更新,手机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手机媒体带动新媒体中的新革命。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1、移动性与便携性

手机的最大优势便是可随身携带,这种移动性、便携性以其无处不在的服务填补了人们的离散时空,打破了电视、电脑等媒体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媒介的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体。报刊、广播、电视事实上是和人分离的,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实际上是把人给“淹没”了,而手机媒体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时空中的无缝连接,让人感觉拥有和控制媒体的能力。媒介既不是和人分离,也不是完全主宰人,而是“人的延伸”。人机不分,缺失了它,会像丢掉了感官一样迷茫,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能力和沟通能力大大减弱。

2、即时性

电视广播的更新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报纸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而手机传播的更新周期以秒计算,我们每天都在“刷屏”。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计票过程,很多人就是在手机上不断刷屏追踪的。

3、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受众对媒体的信息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尼葛洛庞帝把网络区分为环状网络和星状网络,电视网是典型的环状网络,它的作业形式是“一对多”,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则是典型的星状网络,是多对多的作业系统,是无中心化的网络,融合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窠臼,兼具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和小众传播参与互动吸引力两方面的优势。

4、多媒体传播

手机是“口袋的报纸”、“口袋的电视”、“口袋的收音机”、“口袋的互联网”,包括了所有媒体的接触特点,兼容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传统媒体的多种传播手段,突破了单一媒体的各自局限,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全方位触及受众的感官系统。

5、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

手机媒体现已实现集照相、摄像、录音、记录、等功能于一身,使普通民众能够拍下突发新闻并迅速传到互联网。传统媒介的话语权正在被稀释,媒介的权利中心向个人用户转移,手机让每个人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从被动到主动,可以说只要有手机就可以信息,成为“草根记者”。2010年8月8日03:23,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通过手机微博发出一条19字的讯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这则微博使这位网名Kayne、本名王凯的90后大学生成为舟曲泥石流“报道第一人”。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网络ID为“袁小芫”的微博网友是D301次列车上的乘客,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她用手机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关于“列车脱轨”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

手机是一种数字化新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网络媒体的许多问题也延伸到了手机媒体。如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和一些手机黑客针对手机的软件专门设计了病毒,对广大用户进行攻击,盗取信息等问题。

二、手机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当前,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功能越来越强大,借其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逐渐取代传统互联网媒介,已全面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社生活,用户透过手机完成的事越来越多,手机正成为获取信息和娱乐最便利的终端。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是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更成为一种能够集所有媒体为一身,可随身携带的媒体中心,手机媒体促进现有传播模式的新革命。

1、手机媒体传播方式、内容的小众化

保罗·莱文森曾在其著作中反复谈到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用以解释媒介的发展规律。“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原则表述了这一概念: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越来越有利于人,越来越方便于人,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种动能、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④显然手机媒介的具有此特征,其在传播中不再单纯追求传播受众数量的强大,而是追求稳定的受众群体和传播的有效性。手机媒体对应的是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传播内容、方式均由个人选择,用户享有充分的自。受众实现了由被灌输到主动选择、参与与互动,媒体传播由大众化、分众化正走向小众化。

2、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

手机首先是作为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被开发、使用,打电话、发短信突破了人际传播的空间限制。群发短信功能的出现是手机由人际传播工具走向大众传播工具的开始,而后其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其具有了新闻传播、广告娱乐、信息服务、购物等多种传播功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手机最大优势即轻巧、便捷,可随身携带,其具有大众传播功能后,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同时也可以自己所见、所想,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者。

同时,手机媒体也对传播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传播中是“中心化”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受众更多的是接受信息成品,是被动的接受者。信息生产者可根据信息的内容、形式等方式设置我们日常生活关注的话题议程,引导我们的视线,控制我们的大脑,从而使舆论朝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手机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专业性的信息者的权威,其对我们的引导、影响力逐渐弱化,个体化的传播活动日益加强,传播由“中心”走向“边缘”,这无疑增加了对受众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的难度。

如今,4G手机的问世已提上日程,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与电视不相上下。其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因此,不难想象未来的传播将以手机媒介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为主导,并带动新一轮的信息革命。

参考文献

①朱海松:《第一媒体——手机媒体化的商业革命》,广州经济出版社,2011

②《东方早报》,

④王薇,《论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9

关键词 大众传播;电影;角色;功能;影响

1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功能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像电影、互联网、广播等行业的发展,大众传媒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电影等媒介也表现出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首先从大众传媒的定义、特点以及功能做一些了解。

1.1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它是由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及受众组成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专业化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2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媒以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为载体,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一些信息传播活动,它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2.1大众传播具有组织性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就决定了大众传播要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这些媒介组织包括往往是内部机构庞杂,并有一定分工的电视台、出版社、报社、广播台等结构,并由采访、编辑、评论等多个部门组成,在遵循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以媒介组织特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进行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1.2.2大众传播具有快速性

大众传播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从事着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这就客观大众传播在全媒体的条件下,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必须要不断地开发、引进、吸收、运用最新的大众传媒技术,不断提高传播信息的速度,这不仅是大众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样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实际需要。

1.2.3大众传播具有一定的单向性

从大众传播的传播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具有单向性。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单线传播的,它属于单线传播活动。这种单向性主要体现在媒介通过各种形式传播信息,而受众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被动接受,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同时,这种单向性也体现在因为灵活的反馈渠道的不完善,使得受众对媒体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但这种单向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当向性,同时,受众还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发邮件等形式与媒介进行交流,并就一些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1.3大众传播的功能

在全媒体时代里,大众传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需求等方方面面,英国学者在很早就提出了“四功能说”,这四功能主要包括解释与规定、环境监视、社会化功能还有提供娱乐。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下大众传播的提供娱乐功能。

我们都知道大众传播的内容,有些部分也不是务实的,相关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所以,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娱乐功能就可以体现出来了。据相关学者调查,大众传播的娱乐性内容甚至可以传播信息总量的二分之一,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我们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对电影、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媒介的巨大影响。

2 大众传播对电影的影响

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功能,其中重点强调了其娱乐功能的重要性,对于电影来说,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以此来满足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文化要求。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成是大众传播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在电影传播中的巨大影响,下面就电影语言、题材等方面,体会大众传播对于电影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样,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对一些电影产生负面的影响。

2.1电影传播对电影的正面影响

2.1.1大众传播对电影语言的影响

通过了解大众传媒的特点,我们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并结合我们相关的电影范例,我觉得我们的电影语言受到了大众传播的广泛影响,并日益渗透在电影人物台词方面,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娱乐消遣需求的,而语言也是电影比较重要的载体,所以说,在电影中,电影人物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大众传播影响的。

在冯小刚电影中北京话的运用以及各种方言的使用方面,很显然是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通过这种语言在电影中的广泛运用,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而日益被大家所接受。也正是冯小刚对大众传媒对电影语言影响的挖掘,才形成了其电影独特的语言艺术。

比如在冯小刚的电影中,男女主角就对北京方言“儿化音”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女主角说:我的爷爷就是地道的北京人,我可喜欢听我爷爷说话了:这是怎么回儿事儿。葛优立马笑了纠正道:“是不需要加耳音的,但是事这个字就必须要加”。正是这种“儿化音”也体味出北京话的独特魅力,也使电影人物的台词具备幽默、调侃的语言魅力。正是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北京话日益被大家所接受,并被视为幽默的象征,冯小刚导演正是看重这种语言的幽默效果,而把这种语言形式广泛地运用到其电影中去,这就使得大众传播对电影语言有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篇10

以“技术――社会”二维判定框架来衡量的话,笔者以为,手机媒体最有资格跃升为第五媒体。

首先,有必要澄清一个错误认识。有些研究者将“手机媒体”与“手机短信”混同,认为手机媒体就是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手机短信是一种传播内容,它自身不具备作为媒介的本质规定性。手机媒体是一种媒体,它可以传播多种传播内容,手机短信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手机短信与手机媒体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不可混同。

手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线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已使手机突破了通讯终端的角色,完成向信息终端的身份转型。特别是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不仅能通话,还可以高速浏览网页、参加电视会议、观赏图片和电影以及即时炒股,等等。手机的这种技术发展态势,顺应了当今语音、数据、视频三个领域走向技术融合的潮流,日益显现出它的技术独特性。

手机媒体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闻传播机制的变革。在传播机构上,目前手机媒体主要由网络媒体运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也必将加入其列。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与北京好易时空网络服务公司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版报纸,它绕过网络直接新闻,拉开了报刊创办手机版的序幕。在手机传播内容的采写编业务上,手机媒体的独特性正在逐步显现。手机版报纸在内容的编辑方面也与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同,电脑技术提供商将编辑好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以适应手机用户阅读。而广播、电视在手机上的内容设置、节目编排也作了相应调整,如去年4月份美国新闻集团推出的第一部专门为手机制作的肥皂剧《Hotel Franklin》,每一集只有1分钟,就是为了适应手机的小屏幕而设计的。

从另一角度看,手机对新闻传播运作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源于它作为独特的接收终端的身份,它同时还是功能强大的信息发送器。广播利用它作现场报道,电视则利用它作现场直播。手机和可视电话连线,通过通信卫星,使记者独自一人就能够随时随地直播新闻。这种功能使手机在特殊时候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点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体现出来了。战争爆发后,对战况进行报道的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等。但是表现最出色的是配上手机和可视电话的电视记者,他们为电视观众提供了空前真切的战争实况直播。由此可以预见,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大众传播样态即将出现:传者以手机和可视电话直播新闻,受众以手机接收新闻。

这种技术的包容性和独特性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大众媒体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使用无疑还有许多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其信息的海量性带来了信息检索的焦虑,其有线连接的方式造成了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手机媒体的出现,正弥补了互联网的上述缺陷。手机机身小巧,方便携带,随着通信网络覆盖率的提高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用户只要接上互联网,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用户通过定制的方式,就可以每天接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在信息的海洋中搜寻的烦恼。这种定制的信息增值服务,正在成为网站经营新的增长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媒体不但是互联网的突破,也是互联网的拯救者。

电视由于接受终端体积的庞大,其信息接收方式也不自由。由于传统电视和网络电视的信息接收环境相似,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电视有被网络电视吞没的可能性。①手机媒体出现后,这种局面将大为改观。电视手机的推出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收电视讯号,弥补了电视不便携带的缺陷。鉴于手机对传统电视的巨大意义,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说:“和互联网一样,电视新闻的前途很可能就寓于手机之中。”②

手机媒体对互联网、电视的突破和补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背后有其深层的原因。保罗・莱文森在其多本著作中,反复谈到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媒介”理论,用以解释媒介发展规律。“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原则表述了这样一个概念: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他说:“我们选择的工具是:媒介如何延伸我们交流的范围和能力,却又不扰乱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的企盼。”③莱文森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灵感,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媒介技术好比是物种,存活下来的媒介是适合“人类某种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媒介。“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这些理论在手机媒体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人类在最自然地接受信息的状态下,头和身子是能够自由运动的。因此,互联网和电视最违背人性的方面莫过于对人的活动自由的束缚。虽然现在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投入商业环境中运作,微型电视、车载视听系统也在一定范围中使用,但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手机媒体才彻底把人解放了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互联网和电视最好的补偿。同样,人们希望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迅速呈现,而不用像在互联网上那样费时寻找。这一问题在手机定制短信出现后才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从而弥补了互联网的缺陷,满足了人们的愿望。手机媒介的这种人性化优势和对之前媒介的补偿性,超过了迄今为止人们知道的任何其它媒介,因此也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

除了手机媒介自身的因素外,它赖以生存的宏观环境对它的成长也极为有利。从经济发展走向来看,互联网的热潮已过,而手机产业链牵动着的终端产品制造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正全力开发手机产业。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以及各类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手机媒体必将迎来又一轮大发展。截止到2004年9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2亿户。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远远超过了互联网的市场规模。从国际环境来看,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都在大力开发手机技术,特别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公司的技术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手机产业的进程,2005年预计全球手机用户将达到16亿,从而形成全球规模的巨大市场。

手机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使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不但在人际传播领域确立了不可取代的地位,其大众传播功能也越来越彰显。以手机短信为例,零点调查与指标网于2003年1月完成的一项在全国10个城市、9个小城镇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地区18至60岁的手机用户中,17.9%的人除了和亲朋好友点对点互发短信外,还使用过短信增值服务,其中包括相当比例的新闻、财经、娱乐信息服务。结合全国几亿手机用户来看,手机媒体在信息上的能效是巨大的。在即将来临的3G时代,用户在手机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将是普遍的现象。再考虑用户利用手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刊,我们可以预见人类的信息消费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将引起深刻的变革。

手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具有明显的均衡性。互联网无疑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其影响更多地存在于经济较富裕、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人群中,这样就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之间,造成数字鸿沟问题。但是手机价格和所要求的基础设施相对电脑和互联网来说,要便宜得多,因此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是对互联网的突破。

预测未来,从来都是极其困难的。当代混沌理论也提醒我们,未来的发展受制于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在混沌系统内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或轻微的初始变化,能触发接连不断、逐步升级和不可预知的。所以预测大众媒体的未来必然充满风险。正如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所说:“我们认为我们知道哪些技术可以利用,但我们不知道在数以百万计的排列组合方案中,究竟哪一部分会真正成为大众媒介。”④因此,手机媒体要成为第五媒体还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但是,笔者认为,比较而言,在能够有效预见的视野范围之内,手机媒体无疑最符合大众媒体发展轨迹,代表了未来大众媒体的发展趋势。而且手机媒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起了自己的消费模式与消费惯性,我们相信,这种模式与惯性将继续日益深刻地重构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鉴于此,可以说,手机媒体最有可能成为第五媒体。

注释:

①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②、③(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