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行业现状

篇1

关键词:都市型生态农业 现状 问题 崇明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然而,由于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成了政府及各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侧重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也成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发展状态的描述,是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组合体;是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两层内涵:“都市型”,是针对区位特点的,包括城区和郊区在内的整个大都市所辖地区,强调农业的职能地位;“生态”,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建设要求,强调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二、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关注都市型农业,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农业在提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努力缩小我国大城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成了政府及各方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应侧重强调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

比如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尤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其他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比如“设施化+生态技术”、“集约化+生态技术”、“科技化+生态技术”、“市场化+生态技术”、“加工产业化+生态技术”、“观光休闲+生态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着,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有:①从政府到农户、从上到下缺乏对农业的认识和热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及生态效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排挤生态农业;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比较滞后,造成生态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③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④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下,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⑤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

现就以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为例作具体分析。

三、“崇明生态岛”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崇明位于上海市最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破土动工,“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崇明农业肩负着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守望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即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农业的新突破。

(一)崇明农业发展现状

崇明是上海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至2007年末,崇明农用地总面积约143.9万亩,约占全市的22.9%;优质稻米、水产品、生猪、大宗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在沪郊农业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2007年崇明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占全市的20.4%,崇明农业经济总量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特色渐趋鲜明。

(二)崇明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崇明努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生产和消费环节“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农业种资资源创新、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与研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等方面已卓有成效,为促进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有机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由于崇明地处上海市最远郊,开放程度较低,因而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观念受到大大限制,同普通产品相比,价格较高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十分有限,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总商品率较低,销售情况不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健全。

2 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突显生态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大米、花菜、黄金瓜、绿芦笋等近百个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具有海岛独特风味的系列鸭制品、甜包瓜等被评为国家和市级优质产品,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大大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突显品牌效益。

3 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不到位

随着新经营新种植理念的深入发展,崇明农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然而,很多农业经营组织仍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枷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中,简单地追寻利用低技术产生的单纯高产量,缺乏对高技术高效产品的追求,农业技术不到位。

4 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新生代劳动力奇缺,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沪郊区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崇明农业劳动力总量也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

都外出打工或深造,人才流失严重,因而崇明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极大地阻碍了崇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

崇明农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第一线技术人员断层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技培训的开展,造成了农技培训开展范围狭隘,无法调动农户培训的积极性,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四、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法制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

当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普遍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发展缺乏热情,对都市型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所以应通过完善立法来治民惠民,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氛围,动员农民真正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

(二)政府投入与技术支撑并举,为都市型生态农业装上“科技芯片”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较量。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扶持,实行政府投入的重点聚焦,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业高新技术,努力加强国内外科研、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建立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探寻推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产业效益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在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产业效益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通过合理控制产量和质量的对应关系、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转换成质量效益型。

(四)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都市型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设计和调整产品和生产结构,合理组合产业的功能作用,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有力支点。

(五)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

各地农业部门可借助优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示范基地,建立新生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本地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同时,各地政府应就如何规范并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出台一些政策,使其能融入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

(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投资渠道

为加快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可以从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信贷和融资通道、积极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人手,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三资”资本和企业投资地方农业,兴办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和发展产业化经营。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1生态农业产业化

生态农业指的是为了尽快完成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和良性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农业技术中,再运用生态经济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高产优质与生态循环相统一的全新农业综合体系。农业产业化是当代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以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经过主导产业的培育,让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向着自我积累和循环的方向发展。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再结合农村经济和资源现状,整合农业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的利益统一,生产健康无污染且高收益的农产品,最终建立现代化的新兴农业生态体系[1]。

2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技术来完成。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推广进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生态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认识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的重大影响,导致推广体系不健全。首先,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就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管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部门协作意识不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多个环节,如果部门间缺乏合作,不仅不利于扩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范围,也不利于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导致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了解和认知不足,难以调动大众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

2.2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实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完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用于设备采购、人才聘请、技术研发等。当前投入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地方经济发展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可以用来投资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有限,难以加快建设速度。其次,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部分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被挪用到其他项目中,阻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导致地方政府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迫于资金压力,完全没有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这样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3]。

2.3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优秀人才。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必须有充足的高级专业人才储备,才能在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多突破,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效率,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中优秀的专业人才非常少,现有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高,很难满足研发农业产业化生产技术的需要。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源头上提高对应聘者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技术考核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对技术人员的后续培训力度不大。农业技术在发展,如果不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就很难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个人的专业潜能得不到发挥,会影响整个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度[4]。

3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国家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的现状,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快处理好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难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1健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规章制度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就可以约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把职责具体到个人,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促进人们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了解。因此,国家应该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制度必须完全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能顺利执行。众所周知,生态农业技术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推广和指导生态农业技术,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效率[5]。

3.2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

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采取合理措施做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政策,对现有财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分配,做好采购设备、聘请员工、研发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本预算工作,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适当加大商业银行和金融部门的信贷力度,为地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尽可能满足龙头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需求,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资金,让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3.3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从长远角度来看,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会给农业产业化进程带来重要影响,有关部门要为进一步研发农业生产技术提供人才保障。首先,优化技术人员的结构。依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把员工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提高技术人员的应聘门槛,采用先进的考核方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筛选出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其次,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农业技术在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为后续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奠定基础[6]。

篇3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与平衡为前提,以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增值相协调的原则。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区域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发展既不是单纯地追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单纯地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和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1]。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经济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定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出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里,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它不仅仅以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环境,还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其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所以说一旦农业的生态遭受到破坏,环境遭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到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味注重经济指标,使得环境的脆弱性增强,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显著降低。甚至生态条件较好的农村与生态功能区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生态灾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道路,但又必须实行产业化运作模式,即生态农业产业化,以追求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建立符合区域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并构建相应的支撑平台。对于大秦岭生态城市群而言,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各项条件与资源禀赋。

二、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禀赋分析

(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

首先,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节约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增强了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方面减轻了农业对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治理以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环境新的破坏。第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区位和自然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反之,资源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自然资源影响产业时空布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水资源及生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条件。第二,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正准备联合申报大秦岭生态经济区,将该区域的生态资源通过特定的产业体系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生态文明。其次,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发展生态农业具备较好的经验与现实基础。秦岭周边的城市,特别是陕西省内的几个主要城市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明首先就出现并发展于此,而且各自都建立了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在政府的补偿及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农业经济及生态效益,积累了较好的发展经验,而且建立了一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通过现代金融工具来对冲农业的固有风险[3]。随着各地特色产业园区的兴建及对周围各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的承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流通及信息化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这一切都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的发展及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差异性禀赋分析

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差异性禀赋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主体所在的陕西省关中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教与智力资源,是促进生态及两型农业发展的坚实支撑。第二,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也将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主要体现为城乡统筹体制的创新来实现秦岭区域的包容性发展;农村公共产品建设与提供模式的创新,特别是该区域交通的改善,为秦岭区域承接环境友好的产业转移提供基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所涉及的各个地市已经意识到要通过跨行政区域的行政合作来提升各自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话语权。这些都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

(一)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构建

1.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

如何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生态农业,主要有两个关键变量:其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其二,在产品产出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内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即农业产业体系的生态友好性。因此,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必须在借鉴其他区域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逐步地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农业,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和现代生态农业引领区[4];在大秦岭腹地城市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建立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同时申请绿色认证与原产地环保而健康的形象。故而,要避免把生态农业建设成简单的循环经济模式,而应是立体化、差异化、生态化的农业产业及品牌共生体系,并尽量发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产业外部性与品牌外部性。同时,还要协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农民增收三个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净化、投入节约化、产品安全健康化、环境优美化的终极目标,这是现代意义上的两型生态农业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实情。

2.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的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建设模式应当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两种倾向与功能:其一,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把生态农业作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基础性主导产业;其二,诱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即利用大秦岭区域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清新自然的环境大力发展各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着重优化农业的生产功能,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拓展农业的社会及文化功能,构建多维的、立体性农业。因此,大秦岭生态农业产业化应当以生产功能为主导,同时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以促进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秦岭区域城市群的生态价值。

(二)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提升之策

1.强化政府的引导与媒体的宣传

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行政多中心化与分散化,决定了各种产业政策的利益博弈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各个省地市的行政中心必须树立合作意识与共赢的理念,根据各地农业的特色与所处的生态位,,共同开发好秦岭区域的生态农业资源。换句话说,政府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第一,设立大秦岭生态农业发展委员会,成员可以由政府官员、行业成员及专家学者构成,使之成为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最高权力机构与咨询机构;第二,定期举行大秦岭生态农业论坛与博览会,创建大秦岭生态农业品牌;第三,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中的某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建立生态农业引领示范区,并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创建并注册大秦岭生态、绿色农业品牌,而后利用品牌的外部效应及消费者的网络化,创建属于秦岭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品牌与独特的区域原产地形象。同时,大秦岭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合作机制。因此还亟需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合作交流机制,共享资源与信息,同时把生态农业产业建设列入大秦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努力挖掘大秦岭的生态资源或历史文化等作为题材进行培育,提炼农业的原产地内涵,并加以保护,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多元化的媒体开展整合传播,提升秦岭生态农业产品及品牌在现代消费潮流中的知晓度与知名度,特别应注意多维的口碑或心碑效应。

2.加强对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大秦岭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该区域恰恰因为国家的功能分区战略,使得经济发展落后,金融体系不健全。因此,首先应该加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对大秦岭生态城市群进行生态补偿,将其为国家所作的生态贡献转化为经济价值,然后将这些资金进一步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确保对环境的友好、生态的平衡与资源的节约,如此良性循环;其次,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加强对企业的信用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的金融意识,依法规范企业行为,积极协助金融机构落实金融债务,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调动金融部门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只有强化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信任与合作,才能合力解决大秦岭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瓶颈问题;第三,要大力发展并规范民间金融。国有商业银行因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等因素不愿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支持,而土生土长的民间金融与丰富的民间资本,充分了解这些本土企业的信息,而且也与这些本土企业具有共同的利益与兴趣。因此,笔者建议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民间融资行为可持续发展,并尽快成长为支持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但更为迫切的还是加强对民间融资机构的监管力度,引导民间金融与借贷走上正确的轨道与发展模式。

3.尽快实施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品牌化战略

当前,在消费者日益关注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我国食品及农产品行业恰巧又暴露出诸多问题,使得消费者十分关注“从农户到餐桌”的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安全。农产品的安全与农业的生产环境与农业要素的投入具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各种要素和各个环节都能保证安全,那么农产品的安全性、生态性与绿色化就能得到保证。另外,各种食品危机的出现,消费者变得更加依赖可信任的品牌来进行农产品购买决策,但目前的农产品品牌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大多数的农业企业与区域缺乏品牌意识,甚至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并肆意破坏农业产品;二是市场上的品牌鱼目混珠,都不正统,存在侵害消费者的现象,使得消费者对部分农业品牌心有余悸。综上,秦岭区域得天独厚,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生态条件、气候要素与地理禀赋,而且可以将这些差异化的要素与消费者的需求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大秦岭生态农业品牌化打造,发挥品牌效应,从而实现企业、区域与消费者的共赢结果,促进秦岭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三农”

一、生态农业旅游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狭义和广义上的两层内涵。其中仅用来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农业行为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生态农业旅游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自然景观以及农村人文文化资源的范畴,通过以旅游为载体的内涵式规划、设计与构建,把农业建设、高效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科学布局,让广大消费者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及生态农业文化的独特情趣与魅力。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包括观赏、美食、购物、亲身务农体验、乡土文化交流等;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开发传统旅游景点周边的生态农业区域,使其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三是观光性农业分布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遇到新机遇的同时,由于开发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外在干扰的手段进行开发和经营,因此,一旦生态旅游管理不当或者干扰程度超出农业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阈值,则会对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其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从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总结当前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景。

1.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模糊

目前,我国许多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他们仅仅从效益观入手,盲目花大本钱改造硬件设施,大规模改造自然农业系统设施和环境,过于粉饰农村房屋,添置娱乐设施等。这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更会让广大追求原生主义的消费者失望,本质上扭曲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而有的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亮点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模式只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本质上却让乡土文化与生态环境貌合神离,忽略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深层次含义,效果得不偿失。

2.特色不明显,产品过于单一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其本质上的独特性,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就使得它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如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中心等,许多地方都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过于单一,品位不高,并没有形成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有的甚至落入了“春季看花,秋季摘果”的套数。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系统,开发的种类、广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政策却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缺乏执行力;同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来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导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上的盲目性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生态环境得不到切实保护。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开发者都是私营民间资本,因此在行业竞争、标准划定、科学布局、有效管理等出现混乱局面,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4.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及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质量伴随着正在涌入的游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自身经营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旅游区的河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农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娱乐场所、游客随意破坏旅游地植被和采摘农产品,都是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裸地商品化、舞台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遭受破坏,这些都将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缓解多方面的压力,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经济健康循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引导“三农”问题,且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传统粗放型道路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三农”问题的发展,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旅游以其与自然贴近、低耗能、低污染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从大多数成功经验看来,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的结合,效果显著,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该类区域在发展中引导消费者由城市到郊区,同时消费也会倾向这些地区,使农民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非农业产值就会上升,生态农业旅游带来的副业和农产品也会一起协同发展。

2.利用丰富的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生态农业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雨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和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如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等,不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消费者都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古老建筑等都以独特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

3.优化农产品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另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周期短,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值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本身优于传统农业。比如,产品在采摘、观赏、销售等旅游活动中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此过程中就免除了运输、加工、上市等成本,同时其价格本身也会高于市场价股,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项低成本生态农业和高消费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物,发展前景巨大,只要广大开发者和参与者能深刻挖掘其本身的独特内涵,分析需求,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根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建设,就能在旅游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篇6

在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补贴支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其产品产值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86年~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额从1997年的52.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95.5亿美元。截止2009年,全球162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预计2009年~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将占农业生产面积的20%~35%。

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统计,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农地种植用地面积共计3200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600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19%;中国约有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145万公顷和138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

据有关方面估算,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欧洲自产的生态食品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欧洲越来越多地从阿根廷、南非和中国进口生态食品。同时,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1.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消费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尽管生态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贵,但在西欧、美国等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随着世界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2.生态农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速度将不断加快。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几年其规模和速度将不断加强,并将进入产业化发展时期。预计2009年~2020年,许多国家生态食品的市场增长率将为30%~65%。

3.生态农业的生产和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日趋森严,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生态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国际标准化委员会(1SO)已制定的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与ISO9000一起作为世界贸易标准。绿色壁垒虽然在短期内对各国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促使各国不断提高和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从而进一步促进世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

4.各国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将进一步统一。国际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分为联合国层次、国际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3个层次,联合国层次目前尚属建议性标准。在2009年~2020年,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这3个层次之间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将彼此协调统一,逐步融合成一个国际化的生态食品标准和认证体系,各国间将逐渐消除贸易歧视,削弱和淡化因标准歧视所引起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

5.各国将进一步增加在生态食品科研和开发的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是生态农业的坚强后盾,生态食品的发展将促使各国增加生态农业开发方面的投入,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随着生态食品生产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以“培育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食物”为理念的生态农业理论基础将更加巩固,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天然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的研制、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生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将逐渐被解决。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农民和涉农人员环保意识还较淡薄、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这是限制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障碍。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

2.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我国政府应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关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法律等,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借鉴国外的做法,可以成立专门基金,采用财政补贴政策,还可以运用产业倾斜政策,加强对环境产业的倾斜力度,对经营生态农业的企业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3.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4.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针对我国耕地、牧场、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污染等情况,要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等,同时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地使用土地。

5.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首先,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其次,收集、贮藏雨水、雪水,用于灌溉;另外,洁净水源,减少水体污染。有些地方的农村缺水,并不是没有水源,而是水源被严重污染了,不能饮用,甚至不能灌溉。

6.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仍比较混乱,造成市场上各种产品鱼目混珠,生态农产品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我国应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7.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由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3部分组成,我国虽已形成不少相关的技术体系,但还有少数尚未标准化,制约着中国生态农产品的国际化。我国应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国生态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接口,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

篇7

自1995年7月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并将生态示范区建设这一环境工程列为“九五”重点之后,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迅速步入稳步发展和扩容时期。中国作为生态环境大国,从生态环境现状和发达国家已把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示范区无疑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当前我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基本以县级行政区为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在建设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避免了单一模式,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

生态农业始终是生态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开展了大量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工作,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国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至20__年,我国已有8个生态农业村被授予“全球环境五百佳”的称号。此外,我国还受委托举办了国际生态农业的培训班。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工作,经多年努力,正向纵深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更趋齐全,由初级向高级推进,业已出现一批高水平、高效益、各具特色的成功样板。如湖南省隆回县注重发展以果、药为主的生态农业,不仅使该县1.6万多公顷荒山秃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为山民觅到了生财之道。我国农村第一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的“全球五百佳”之一——江苏姜堰市河横村就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起点,最终形成一个集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保健食用油生产基地、食用菌药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无公害水产基地为主的生态型农村经济模式。我国50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的辽宁盘山县在十年之内由过去被人们称为“南大荒”的贫困区,一跃进入“小康”,靠的就是全方位生态农业建设。目前在盘山县已形成以优质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以河蟹为主的水产业、以棚菜为主的蔬菜业、以黄牛和瘦肉型猪为主的畜禽业、以“红富士”为主的林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并举的总体框架并建立了十大基地,大投入带来了高产出,使盘山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县的典型。

二、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

如上海崇明县,利用国营农场众多的优势,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起点,逐步推行鸡粪喂猪、猪粪化沼气、沼气渣下鱼塘及其他形式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后逐步开展深加工和精加工,进而大量出口,形成多家骨干企业,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而江苏大丰县则在推广生态工业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农工农、回收利用厂内消化、清洁工艺三种方式的成功经验。

三、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

生态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资源,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行业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早在199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安徽黄山便是一个典型。黄山市政府和黄山管委会经过十年努力,他们视保护为重中之重,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既发展旅游又保护环境的新路子。他们完善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实行分区旅游,景区轮休生态保护,改善景区交通、娱乐、服务设施,开通微波通讯,以燃油代替燃煤,防止大气污染,为让黄山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焕发出“世界级”的风采做出了贡献。

四、乡镇工业型 示范区

以县域内乡镇企业为整体对象,开展乡镇工业小区规划,加强污染管理,使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通过在六省七县开展乡镇工业小区试点工作,为生态示范区工作奠定了基础,如江苏无锡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无锡继续在全国领先的关键是要走乡镇工业型生态建设之路”的结论,到20__年,他们已经基本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近年,为解决乡镇企业给农业造成的污染,提高农业产出,保护太湖水资源,无锡正紧锣密鼓地沿太湖建设高标准的乡镇工业型示范圈。

五、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农村城镇已迈开了城市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事关重大。如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江苏扬中市投资10亿元,拟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另外,由广西北海市城市规划局等联合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我国第一个20__年小康型生态城市住宅示范区——“银湾花园”小区,绿地面积占34,它的启动推动了我国的生态住宅与生态城市建设。

六、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篇8

【关键词】贵州喀斯特山区 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路径

喀斯特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蕴涵着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不相协调的难题。探索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改善与全方位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一、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状况和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生态现状

首先,贵州喀斯特山区是典型脆弱生态区。西南地区喀斯特面积达54万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型岩溶区,也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的地区和生态最脆弱的地带之一。贵州省正处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腹地,其岩溶面积约为12.96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整、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受喀斯特环境的限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脆弱性,整体上表现出环境生态容量低、稳定性差、自我恢复能力低等一系列本质特征,具体体现在:地表崎岖破碎,山高坡陡,基岩率高;地表水严重渗透,水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广泛分布的石漠化土地缺少土壤和肥力,土地产量低下,影响了农牧业发展;植物生长缓慢,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繁,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环境容量有限的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以环境容量最主要构成要素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看,目前在典型喀斯特山区,只有10%~5%的耕地,且其中78%的耕地是中、下等低产田土。这意味着土地单位面积供养人口力低,而且可供利用的选择性小。此外,持续增长的人口因迫于生计不断进行着毁林开荒、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这种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严重失衡的现状,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产生持续而巨大的压力。

但是,贵州喀斯特山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表现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非耕地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的多样性,且具有开发利用上的互补性的重大优势。同时,在生态环境上的差异性,水热条件较好,具有能综合开发进行多种经营的潜在优势。

(二)产业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即高消耗资源、粗放型经营、低效益产出、污染环境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工艺道路,很难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一方面,产业宏观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失当,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呈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两高两低”状态;大部分地区未形成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另一方面,产业微观结构不合理。在工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形成了与优势资源发展仍不相称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体系。在轻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占主体,重工业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山区工业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贵州乡镇企业中,从事矿产资源采掘、冶炼的企业比重高,由于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在农业方面,现代化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仍是偏重于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农业结构模式,林业比重过低,牧业和渔业相对薄弱,不能发挥贵州省适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二、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1 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比如,环境中的矿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自然基础,可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2)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水热失衡、土地贫瘠、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的脆弱性极易造成经济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约束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制约,进而制约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贵州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艰难跋涉、收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2 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地处黔西南的晴隆县,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贵州最为严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下,结合当地气候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创造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晴隆模式”,成为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

(2)不合理的产业发展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有家庭放养牛羊的传统习惯,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牛羊养殖业基本上是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下开展的。无节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复再生的时间和物质投入,退化严重,草地植被破坏后很快沙化,出现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围变得既不能农又不能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是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化等途径和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这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方互相促进,互相优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其实质是缓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双方不互相抵触,即产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绿色化发展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农产品

首先应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而向非农业产业型农业演进。农业结构模式则由过去单一的粮一猪型结构因地制宜地向农果林、农林牧等多种模式发展。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手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退耕还林创造条件。二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增长、粮食完全自给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烟、油、茶、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和质量,还要多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发展效益型林业,扩大经、药、果林比重,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药材及其他名、特优产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产品作为支撑,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绿色产品。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贵州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各地的实践,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还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银花、刺梨、黑梅、杨梅、竹类、棕类、生漆、乌桕、油茶、苦丁茶、观赏苗木、绿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条龙生产,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2 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生态化道路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毕节高原岩溶山地开发扶贫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晴隆岩溶山地人工种草养畜建设模式、荔波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等,并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约占82.65%的荔波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景区保护建设、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村能源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龙里县依托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生态村建设与喀斯特山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毕节试验区在循环农业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绿肥-畜禽-沼气-沼肥-种植”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种绿肥喂猪,猪粪制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点灯,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给橘树等各种农作物当肥料,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方便生活,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养殖效益。

3 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一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要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力度,利用好农作物秸秆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农村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4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应通过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农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使各农户都能掌握一套生态种植、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通过农户的自觉行为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二)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工业低碳化发展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区的一些建设项目启动,工业污染明显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贵州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 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调控,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

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2 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低碳化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付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此,在喀斯特山区生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指标,变末端治理保护为过程治理保护,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废”减量最大化。作为贵州喀斯特最为集中的毕节地区是矿产资源大区,具有煤、铁、锌、磷等矿产资源优势。该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升级改造、优化组合,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强势工业企业。同时,对煤及煤化工进行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工业的低碳化发展。

3 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现有的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远期到2020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将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4 积极发展喀斯特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推动喀斯特产业发展。喀斯特地区岩石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有条件的县,如罗甸、兴义等,观赏石产业已崭露头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发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态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的特点,作鲜活产品储藏库,气调库,贮存水果、蔬菜延迟供应市场,用洞穴作酒窖,养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矿泉、冷泉、热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瓶装水产业。

另一方面,促进建设工程性项目的生态产业化。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生态环境同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例如,纳雍县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科学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并重,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林体系。10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总面积73.7万亩,按林种分,营造防护林47.8万亩,占64.9%,用材林18.4万亩,占25%,经济林7.5万亩,占10.1%。

(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生态化发展

1 切忌盲目开发,确保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在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大背景下进行的旅游活动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旅游活动,其开发建设和发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环境条件的影响。喀斯特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制约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生态旅游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并不是每个具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业。对于那些区位偏远,开发代价过大,收益不确定的地区应暂时不作开发考虑。在生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喀斯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贵州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并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以确保贵州喀斯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2 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山区扶贫相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现实途径。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外地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极大潜力。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农业发展滞后的喀斯特农村地区,农业依然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尤其值得推广。

篇9

一、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并且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了。随着农业生产中的诸多问题的显露,我国也开始加快农业经济转变的节奏,开始不断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融入低碳理念。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不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残留超标的问题非常严重,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化肥使用过多也导致了土壤板结现象的新出现,土壤内有机物质含量不断降低,这也给以后的农产品出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问题都给人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一)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农业人口普遍存在着文化层次较低的问题,其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这样一来,很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就得不到落实,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十分传统,粗放式发展依然是主要形式,其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其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就自然无法理解低碳理念了,在农业生产中必然也不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逐渐紧张,越来越多的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地区转移,这也是造成农村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在农产品中,很多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真正的绿色食品已经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人们自身的健康情况。

(二)科技水平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得不到明显改善,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其没有足够的受教育程度,并且生活水平也受到了限制,知识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提升,新型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难以在这些地区大规模推广,仅仅可以按照旧有的方式维持耕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是无法在这些地区得到有效推广的,新技术在这些地区没有用武之地,农业依然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机械化水平停滞不前,所以生产率低下也是一个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如果想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环境情况,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举例来说就是重视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及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形势,下面对这些形式分别进行列举。

(一)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条可行的产业形式,举例来说,其可以将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让市民更加贴近自然。并且更好地提高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促进农村的建设,让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只有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实行减量化生产形势。通过农业部门对于新型化肥和农药的推广和普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新的生产资料,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以及生态的影响;其次,对于农业废弃料应该采用再利用的形式,减少农业废弃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具体的方式可以有建立与农业相关联各行业的合作关系,将畜牧业和农业有机结合在在一起,通过将农业废弃料转化为畜牧业的饲料,以及通过发酵形式转化为沼气等能源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取代对木材或者碳的应用,提高能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效果。

(三)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篇10

指出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析了农村水污染现状及特征,包括具有单一性、治理水平低、地区差异性和隐蔽性等。从加强乡镇企业管理、强化环保宣传、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治理与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隐蔽性;乡镇企业

1引言

一直以来,城市水环境都被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对农村地区水污染情况则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随着各地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和人们生活消费的多元化发展,其面临的水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根据现代农村水污染的具体特征,寻求合适的对策进行防治。

2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环境,特别是水环境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而各地均将人口、商业、文化、教育更为集中的城市作为水污染整治的重点区域,对农村水污染形势认识不足。2014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205.3亿t,其中有一半出自乡镇企业。种植业施加的化肥有60%以上流入地表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体,而农药的流失率则在80%以上。畜牧与养殖带来的废水COD量已经超过工业、生活废水之和,而国内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高邮湖、滇池、淮河、巢湖、微山湖等水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农村污水的污染。

2.1乡镇企业排放

乡镇企业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励,被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方面,乡镇企业治污水平较低,很难达标排放,存在违法排放污水行为;另一方面,对乡镇企业的排污管理达不到规范要求,而一些被城市中心地区淘汰的高污染企业,往往会被农村地区接纳。这都致使乡镇企业污水排放较为严重,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2.2农村生活污水

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污水,包括厨房用水、洗衣等生活废水,由于多数地区无下水道及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农田水渠等水域,造成水污染。

2.3农业污水

农业种植施加的化肥、农药会对农田水域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畜牧、养殖产业也会造成不同层面的水质污染。

3农村水污染特征分析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3.1污染源单一性

在农村地区,一般乡镇企业分布并不多,在贫困地区工业企业更少,因此具有产业单一的特点,比如食品加工等。虽然他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水质污染,但因为企业数量少,行业单一,给外界排放的废水污染物质也较为单一。而对于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来说,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饲料等,单一性的污染源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3.2污染物的区域差异性

在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方面,污染物大致类似,但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则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苏南、珠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多为电子、五金企业,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多为重金属、镀金液等;浙江温州、山东淄博等地乡镇企业多为纺织、服装与鞋帽加工,其水污染物多为环境激素类物质;新疆北部多地连年种植棉花,山东潍坊农村以蔬菜种植著名,福建丘陵地区农民则以种植茶树为业,云南红河、玉溪有大片的烟草地,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会因为施加单一的化肥和农药给周边水域带来特定的污染物。

3.3隐蔽性

农村人口密度较小,且分散居住,同时农村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这都造成了农村水环境被污染后难以被发觉,使得农村水污染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潜在性。同时,农村地区缺乏检测技术与检测工具,除了一些重要的河流湖泊,很少有其他水域水质被水利、环保部门实时实地检测,而肉眼看不到的污染,农民很难发觉,且相当一部分群众也没有向相关部门汇报的意识。

4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农村水污染现状与其特点,本文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4.1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

乡镇基层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发展的根本理念,将建设环境友好型乡村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首先,尽量在后期的规划中使得相同产业的企业集中在同一工业园中,而不是分散在各个乡村街头,以便能够对其排污行为进行集中管理,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其次,禁止略过环保审批程序直接建设投产的现象出现,严禁在生产中偷排等违法行为,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督监管,对一些污染严重、屡禁不止的企业予以停产或关闭处理。再次,以节水、节能、实施清洁生产为目标,鼓励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以强化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

4.2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一方面,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环保宣传,这使得农民对水污染的危害性意识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强环保宣传,具体的形式可以包括深入村庄进行集中讲座、由村干部分别宣传等,宣传内容应包括生活用水污染、农业生产水污染、企业水污染等方面。

4.3发展生态农业

因为充分结合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生态农业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有两种主要模式:其一是时空结构模式,即利用生物对光、水、温度、肥料的不同需求,以及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使不同作物、禽、畜等在各自的位置获得各自的成长和收获,相得益彰。他们能够在空间、时间上形成多维结构,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比如林地立体间套种植、水域立体养殖等。其二是食物链模式,其基于农业生产中物质循环规律而设定的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作物的代谢废物为另一个作物的营养需求,形成一个闭环的食物链,在种植、养殖结合模式中可以灵活地应用。其中第二种模式对弱化水污染更为有利,比如农作物种植中施加过多化肥造成附近水域N、P含量升高而富营养化,可繁育藻类并用于鱼类养殖。这种将农业尽量融入自然生态,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取巧”方式,是对自然生态的最大尊重,也能够尽量减小对水环境的污染。另外业界也规定了一种苛刻的生态化农业生产模式,完全避免对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采用机械方式除草,使用腐殖质增强肥力,不追求高产而追求原生态,而对水环境则几乎没有任何污染。该生态农业在德国等地得到应用,值得我国农户借鉴,其产量低但质量高,在经济效益的获得上有一定的风险,在推广中需要兼顾农户对风险性的认知,以自愿为原则。

4.4加大基层水务、环保部门水质监测及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基层水务、环保部门应根据当地水环境具体情况,制定水质监测的周期和监测点位,重点关注重要水域、工业区、水库等,按照既定要求落实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对群众发现的水污染现象,要及时应对和处理,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5结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村是食物的产地,因此保障农村水质不受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农村水污染的来源与特征,本文认为,加强乡镇企业管理、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农业以及加强水质监测及污染防治工作有利于农村水污染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何云,胡啸,王军,等.山东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

[2]林龙.论《水污染防治法》在农村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不足与完善[J].农业经济,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