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文化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与茶文化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具体应用
汉语是中华儿女使用最多的一种语言,同时其使用人数也比较多,由此可见汉语的重要性。另外,我国有着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发展中常会与各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进而形成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教学中合理融入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与汉语能够得到世界认可的关键。通过我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茶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教学内容加以丰富,为枯燥、乏味的汉语教学增添一丝趣味。
1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1.1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的《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的著作:神农氏在进行百草的品尝中,因为吃到了一片毒草而即将毒发死亡,此时有一类草本植物解了神农氏的病毒,也就是“茶”,由于茶叶有着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所以也被人类视为重要药材。起初茶的数量还比较少,但一般是上流阶级的奢侈品,在中国平民百姓也比较鲜闻,后来由于中国栽培茶树规模的增加和制茶工艺的提高,使中国平民百姓慢慢地接触到了茶文化,从而在中国民间社会兴起了喝茶风潮。与此同时,茶文化渐渐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往往会在饮茶中吟诗作赋,诞生了茶文学,并规定了饮茶的动作和制茶的方法,进而出现饮茶风俗。
1.2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作为从茶叶本身的物质层次而引申出来的文化特征,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中国茶文化既包含了茶具、茶品等的物质层次,又包含了茶文化和茶俗等的文化层次。而中华茶道的内容可以大致总结为喝茶氛围、泡茶使用的水、各种种类的茶、煮茶的火力和盛放茶的茶具等,它也被称为"五境之美"。人类在喝茶过程中既解决了自己的“渴”求,还能平心静气,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茶代表着清廉的品性,其生长环境、茶叶形状以及茶的甘甜都在体现这一品性,所以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应时刻进行自身反省,以此来保持美好的一面。
2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教育价值
汉语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首先,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汉语的认知程度,加强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底蕴充分决定了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将学生的视野加以拓展,而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汉语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代表性相对较为强烈,茶文化与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具有十分紧密地联系,同时其存在形态较为多元化,如茶书、茶画、茶艺、茶诗等。因此,将茶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中,可以有足够丰富的教学题材与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以茶文化作为基础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并增强自身的语言应用水平,实现文化素养和语言综合素养共同提高。
3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意义
3.1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作为一项独特的饮茶文化传统知识,同时蕴含着我国古代儒家、佛家与道家的三大主题思想,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主题思想也是关于弘扬古代儒家思想,儒学在反映个人文化精神状态变化方面始终强调和谐社会与茶共生,坚持和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理想信念;佛家中的“茶禅一味”思想,通常会在饮茶中蕴藏佛理,通过茶来领悟禅的涵义;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清静的养生观念,对会茶文化造成极大的内涵影响。就拿信阳毛尖为例,其我国绿茶文化品鉴性和观赏价值比较高,然而与信阳毛尖茶叶绿茶文化有关的许多文化名词具有一定的翻译难度,影响我国茶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就是语言障碍。但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有效路径就是汉语教学,将我国优秀的茶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汉语课程的实践性,又能加快我国茶文化传播的进程。
3.2塑造学生懂礼、知礼等品格
我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渗透了儒家思想,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无礼,无礼立”,由此可见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礼貌都是极为重要的,懂礼、知礼不仅可以展示高尚的品格,还能彰显知识水平。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更是礼仪之邦,在茶艺活动中也能体现我国利益形式,比如在倒茶时将茶水倒至七分满是最佳的,在敬茶是需双手举着茶杯。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于个性化发展愈发重视,尤其是年轻人,严重缺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所以在汉语教学中加强茶文化的渗透颇为重要,既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又能塑造学生懂礼、知礼的良好品格。现阶段,我国社会对素质教育比较关注,而教师就可以在汉语教学中通过茶文化知识的渗透对学生开展素质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茶艺活动来塑造学生的性格。
3.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文化作为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成果,在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一方面,我国的茶文化中蕴涵着较多的含义,“和”是最关键的部分,茶文化所宣扬的是和谐文化,教导人们应和谐相处,通过茶文化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相处方式,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的形式学习关于茶文化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互相沟通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融。所以,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交流基础。
4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教学设计
4.1教学原则
根据茶文化开展汉语教学时,教师遵循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实用性原则,以此来保证茶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开展。首先,科学性原则。在汉语教学的目标指导下,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实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尤其要借鉴已经总结出的茶文化教学经验与教学规律,确保可以合理地开展茶文化教学工作,为增强茶文化教学效果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针对性原则。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更为优质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具体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工作,保证教师所展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水平,以便于提高汉语教学成效。再者,实用性原则。教师应保证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知识后,可以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与身心健康,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避免发生空谈理论知识的现象,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认同度。
4.2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教学工作中,应选择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并构建出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以此使茶文化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所以,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特点优化教学方法。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体验法、参观法、理论讲授法与展示法。首先,理论讲授法,该教学方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关于讲解茶文化基本理论的知识中,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详细解释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茶文化基础予以夯实;其次,展示法,茶文化中的大部分知识点无法通过理论讲述让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法为学生呈现茶文化知识,如视频、图像等为学生展示关于茶叶、茶具的图片,让学生可以更加地感受到茶文化;再者,参观法,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进行茶文化教学,也可以多元化开展茶文化教学场景,带领学生参观文化馆、博物馆中的茶文化内容,感受茶文化的历史底蕴与魅力;最后,体验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茶园中进行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加剧学生对茶文化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认同。
4.3教学内容
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教学应体现较为专业、系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茶文化的深层涵义,而茶文化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汉语能力的作用。同时,在确定茶文化的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汉语基础、学习需求等方面,重点强调茶文化特点的实用性与基础性。汉语教学中茶文化内容主要分为是三个方面:第一,茶史方面。在讲解茶文化的相关概念时,应向学生介绍茶文化与茶叶的发展历史,便于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由来、演变以及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更好的学习其他内容;第二,介绍传统文化与茶文化的关系。茶文化与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化事业,有助于学生学习我国其他的传统文化;第三,茶艺文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茶文化,可以加深对茶文化的认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茶文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同时还应保证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较为契合。
5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应用
5.1以不同角度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
由于茶文化中的知识点相对较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茶文化教学,加深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程度。首先,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茶文化的历史,如“神农说”、“西周说”,让学生认识到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师对茶文化的起源进行讲解时适当融入现代历史,例如“西周说”,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要想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让学生在历史中学习茶文化的历史。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汉语教学时可以讲述茶对生活发挥的作用,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播。例如茶具有药用的功能,绿茶不仅利尿,还能抗衰老,在困乏的时候可以喝绿茶来提神;红茶可以帮助消化,消除水肿,其中的黄酮素化合物能够降低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最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茶诗教育,从诗词中学会我国茶文化。茶诗在古代中国的诗词体系中占有了颇其重要的地位,例如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所描述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所描述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嘻乳戏分茶”。而老师茶诗介绍给学生,能学生意识到中国茶文化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从而提高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
5.2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
我国传统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倘若通过浅尝辄止的方法展开教学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会降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为学生讲授茶文化的知识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师进行茶文化的知识讲座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关于茶文化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茶文化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教师在正式讲授前可以让学生对茶叶进行品尝,让其感受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便于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茶叶的味道与形状。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其他活动,通过“茶吧”的方式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更好地学习我国茶文化。
5.3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茶文化知识
为了可以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并由此方法来增强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老师就可按照学习者对茶文化的实际掌握程度,将其教育分成三种不同的阶段。针对更深层次的学习者,也就对其所了解的茶文化认识得更加深入,而老师也可对其展开深入教育,如茶马古道;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老师可向其展开有关茶文化活动的课程,使学生在了解茶文化活动内容的同时提高对茶文化的了解;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为其讲解茶的种类,进而直观地认识茶。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渐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另外,茶文化承载着我国诸多的精神,当学生已经对茶文化的实质性内容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深入的教学:如何从品茶中认识道家思想。由此可见,为了可以在汉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茶文化,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所增强,教师应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茶文化知识。
5.4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教育的改革,茶文化教学应紧跟时展的进程,积极创新。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对文化因素与文化范畴加以认识,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教学有用的内容,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并将目前的茶文化理论知识体系予以完善,促进汉语语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整合。实践教学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础,只有让理论有了突破,才能让实践有依靠,否则任何实践都将会成为虚影。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单纯依靠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实现茶文化教学的目的,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教师对茶艺活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茶歌、茶舞,如《采茶歌》、《茶山小调》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采茶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采茶的过程,在歌曲的学习中加深对茶文化的认识。不仅如此,在汉语教学中不管是校外还是校内,都要间生活交流与交界,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茶文化知识传授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到所学习的理论性知识,避免教学脱离实际的情况,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的茶文化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此外,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茶园体验采茶,之后学习炒茶与制茶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我国的茶文化,并予以深入地了解。
6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加强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强烈的教育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严格遵循科学性、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原则,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精神内涵,更好地学习茶艺,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潘乐英.中国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之探——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08):108.
[2]邹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20(30):59-60.
[3]曾慧瑜.浅析中国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导入研究[J].福建茶叶,2020(09):286-287.
[4]曾思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设计探究——以客家擂茶文化教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7):192-193.
[5]杨德霞.中华传统茶文化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传播与影响[J].福建茶叶,2018(10):288-289.
篇2
1.把握教学目标和定位,做好教学启蒙和文化传承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艺广义上是指“茶之艺”,包括茶的种植、制造、品饮之艺,有的扩大成与茶文化同义,甚至扩大到整个茶学领域;狭义的茶艺主要是指“饮茶之艺”,即将茶艺限制在泡茶和饮茶范围之内,包括选茶、备器、择水、造境、冲泡和品饮等诸多因素。茶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不少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专业进行研究,其作为职业学校选修课程,如何选取精华,做好启蒙式教育,非常关键。学校要根据自身和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要根据学生的反映进行随时调整,切不能挖掘太深,让学生感觉繁琐,也不能蜻蜓点水,让学生感觉没有收获。做好教学启蒙工作能让大多数同学了解和热爱茶文化,使小部分同学有深入进修茶艺的机会。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教条式和填鸭式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非常反感,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茶艺课程中牵涉很多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包括茶艺表演中的演说词也需要背诵,所以在教学初期首先要做好课程引导和概述,使学生对于今后所学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茶艺课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在茶艺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是教学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肯动手动脑,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组合穿插式教学
茶艺课是为了拓展各个专业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而开设的,作为一门创新的拓展型的选修课程,茶艺课完全可以摒弃固定知识和教学模式的限制,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首先,不应拘泥于一本教材进行授课。教师应博览群书,结合多本书籍挑选最精炼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编写出最适用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更适合所教专业的学生。
其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授知识点的侧重不同,如对导游专业的学生,着重于训练茶文化知识和茶艺讲解词,要求学生能生动介绍茶叶和茶具;对于饭店专业的学生,侧重点则在茶艺操作和表演方面;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要求其熟悉茶叶的营养价值和疗效,能结合烹饪进行菜肴茶点的创新;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主要训练其茶文化中礼仪和文学的部分;而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重点应阐述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运行机制,要求学生不仅懂得营销的基本知识和策略,而且会分析市场行情,与商人洽谈业务时能出奇制胜。
最后,茶艺课注重一个“艺”字,在课堂中要营造一种氛围和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可以穿插音乐、舞蹈、朗诵、书画等艺术元素,而礼仪、化妆、服装、设计等教学项目可以作为茶文化的辅助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
4.将多元化的理论教学形式和项目化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首先,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其次,茶艺教学应贴近生活,并学以致用,如如何选购和保存茶叶、茶具,茶叶的营养价值等可以利用知识竞赛或集体小报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搜集和整理。最后,教学中不能仅限于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应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大自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5.考核评价循序渐进、形式多样
除了教学形式和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同样重要。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技能考试方法,即学生初学时的技能考试只要求操作流畅,而后逐步要求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并慢慢增加讲解的内容和难度,到最后还能回答老师提出的专业知识的有关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与人交流的表达能力,又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融合起来,以适应社会所需的礼仪、审美及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最后的考核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授课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多方面制订考核方案。如导游方向的学生以撰写导游词,向游客模拟推销和解说某种茶叶;饭店专业的学生以酒店餐饮活动为背景,能够独立或团体表演一套茶艺;文秘专业的学生能在行政、商务场合进行有效的茶水服务;烹饪专业的学生能制定符合营养标准的茶元素菜单并进行相关的成品制作;营销专业的同学能为茶叶经营企业策划销售方案;文史专业的学生要能学会吟诵关于茶的文学作品,并尝试创作茶诗、茶联、茶文等。
总之,作为拓展学生专业素质的选修课,茶艺教学应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从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模块化、考评体系多元化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进一步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和技能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越来得到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保障教学的质与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新课标,确定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部分教师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依旧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法,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部分教师则错误理解了新课标的真正意义,片面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没有确定教学重点的情况下,盲目展开诸如学生分组辩论、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等课堂教学活动,看似新颖,实则完全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片面性,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提出了要求,知识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若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历史观、价值观的培养无从谈起,综合素质是知识的进一步升华。若一味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毫无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适当的教学活动提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及难点,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研读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高中历史的知识点较多,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每个知识点一一讲解显然是不实际的,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重点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教学的重点知识及学习方法,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自主学习其他知识点,课堂教学由此得到延伸。第二,针对教学难点的教学,应该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来。例如,教师可将教学难点设立成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总结,使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加主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普遍具有个性活泼、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语言外,还需注重使用教学道具,如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物,尤其要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录音机等再现历史事件中的故事、人物、声音、场景等。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学生陌生的历史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感人的故事、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等,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设备再现历史事件或文物,是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历史事件或文物最具历史价值,同时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如古画、器皿、遗址等。比如唐朝文化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人宫乐图》,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想象力,自由发表观后感。通过直观的视角欣赏,学生可以从画中了解到唐朝的服饰、音乐、茶艺、休闲娱乐方式等。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选择一个最具针对性的知识点作为课堂切入点,围绕图画,从不同角度讲授唐朝文化知识。画面中,后宫嫔妃及侍女围坐于一张大方桌,品茶听乐,神态悠然。方桌中间放着个茶锅,有位女子正手执长柄茶杓在茶锅舀茶汤。她身旁的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一幅唐朝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以画中的饮茶文化为切入点,引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过一幅生动的图画系统地将唐朝文化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点的前提下再拓展思维连续事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四、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课堂管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环节,加强课堂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方面地讲课,不注重课堂管理,无视学生各种散漫行为,例如开小差、窃窃私语及交头接耳等,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若发现上述行为,应适当加以提醒,维持好课堂纪律。此外,教师还应加强教学过程的调控,例如进行分组讨论时,确保学生讨论的有序性,避免出现学生利用讨论的时间谈论其他不相关的话题,或者如同一盘散沙,毫无成效。只有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的时效性才能够得到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时效性,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喇彩霞.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22):68-69.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英美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96-02
语言这一门技能,需要学习者拥有严谨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淀文化知识底蕴,大学英语的学习同样需要这一过程。英语主要是欧美国家体系的语言形态,存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社会发展背景,我们在对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脱离原有的学习方法,不只是要从语言表面形式进行生硬的学习,还要用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去带动英语互动式学习,使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的文化底蕴,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能。
一、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大学英语的互动式教学,其主旨是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探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观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能力。而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正是创建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氛围的有效路径和手段。
二、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的互动式教学效果,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其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经济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融合背景下,高水平的英语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因而,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教育也日益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出其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传授语言的基础语法知识等内容,还要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用世界的、全语境范围的视角去探寻文化和了解背景内涵。
2.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视角,审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了解,可以深入到英语这一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在对英美文化知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用语错误的文化触犯现象。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和影响着文化的传播,语言的运用一旦不合理,则会给文化造成迟滞或阻碍的作用,同时,文化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词语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承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教学的合理运用。
3.英美文化外部氛围与内部教学课堂可以实现有机融合。在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状态,注重教学过程中个性化的、互动和协作,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禁锢,创设自由、平等、合作的英语学习氛围。而英美文化则恰恰契合了这一内部课堂教学形态,可以很好地介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如对英美国家的婚礼习俗、英美教学文化、英美传统礼仪习惯等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和分析,实现内部课堂教学与英美文化知识的完美契合,有助于提升学习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全面提升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三、英美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把握
文化是一个泛义的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以下原则的把握。
1.兴趣性原则。英美文化导入的目标是要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和环境,教师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创设语言情境,寓教于乐;同时,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感觉置身于一个生动、陌生而有趣的语言交际环境之中,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英美文化中的许多成语、谚语等背景知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在各种活动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2.相关性原则。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涵盖诸多内容,在大学英语互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而不要脱离教材,要以原文材料为蓝本,进行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结合性练习和理解。
(三)渐进性原则
英美文化的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都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进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再根据课文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导入。例如:《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College Life为例,在进行互动式教学之前,可以播放视频,展现出西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文化背景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中西方高校教育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英语互动式教学的模式。
(四)实效性原则
英美文化的知识导入,可与学生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还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的职业导向为着眼点,进行英美文化实效内容的导入,这样,才能在学生在职业主流交际导向下,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在大学互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重英美文化材料原汁原味的导入,创设互动式英语教学氛围
在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中,文章的选材有一定的变化,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的原汁原味的材料,可以使学生感觉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文化环境之中,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宽阔,也在这一文化情境中产生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这些材料可以包括英文电影、新闻、电视节目、照片、杂志、旅游手册等,通过这些真实文化背景的导入,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例如,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Noble Prize Winners”为例,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之前,可以引入英美文化知识,可以展现与西方诺贝尔奖相关的背景材料,通过播放视频、电影画面等材料内容,向学生讲解与西方诺贝尔奖相关的创立时间、颁发的时间、奖项类别等知识,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英美文化讲解中,了解到英语相关知识,增加课堂的互动氛围。又如: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Women,Half the Sky”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导入英美西方文化中关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的背景知识,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和讨论,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展开课堂的互动式学习。
(二)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
在中西方交际的过程中,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式教学,通过中西文化的背景知识比较,学生可以对比分析文化差异,从而预料会在什么情况下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这种比较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异同观念,有助于提升学习英语目标的效能。
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的“Food and Culture”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英美饮食文化背景知识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关联,通过比较的、探究的讨论互动,学生可以轻松地辨析不同交际环境下,应当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从而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拓展知识面。
(三)以情境为手段导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英美文化知识导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角色扮演和英文短剧表演等形式,开展不同情境之下的文化导入互动。学生在模拟的日常交际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要注意引导并观察学生的参与方式,指导学生的行为及目标语的正确使用。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文短剧表演,通过幽默短剧、英语故事、童话、小说等英美人士日常的生活情景,展现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在掌握相应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注重以词汇作为载体,导入英美文化知识
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是词汇的记忆和学习。每一个句式或语法,都应当以丰富的词汇量为基础。因此,互动式英语教学要以词汇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学习词汇的基本能力。将单词注入英美文化背景环境之中,可以用具体的、情境化的英美文化再现形式,使学生融入背景环境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所应用的具体场景,从而增强记忆。例如:在进行饮食词汇方面的讲解时,可以导入英美饮食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英美流行的英式下午茶文化,在良好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互动之下,可以丰富学生词汇的累积,促进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学英语的学习需要累积和知识的沉淀,需要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合,学生不仅要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去,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和水平,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素养,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提升互动式英语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冬丽.大学英语课堂沟通式互动实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