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

篇1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82-02

随着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农业机械化实施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在目前农村现阶段里,农业机械化实际实施的水平与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的迫切需要和希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农业生产从从前的单方面作业向多功能作业结构的转型,对农业机械化的实施,都带来相应的影响。

我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北黄土高原的南缘,全县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耕地总面积85.6万亩。目前礼泉农业机械总动力27.6万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03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8台,联合收割机39台,农用三轮车23418台,配套农机具1241台,果园微耕机11560台。农机服务作业总量23820亩,综合作业机械化水平85%以上。本文根据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过程,对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做一点探讨。

一、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

农业机械化是增强农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生产力构成的主要部分。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农村机械化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恢复、转移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特色农业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有着明显的效果,在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构架上的最有利支撑。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农村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利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只可以改善劳动的条件,减轻劳动的强度,还可以促进农民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是要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的必经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的主要装备,如果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有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农业机械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力。(二)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科学的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农业科学的内涵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农业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实现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集体发展,城市和农村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逐渐缩小,实现集体发展,共同富裕。而这一切的所要实现的基础一定要是农村的生产力加速发展,还有农业的生产率快速的提高。(三)节约型农业的基础就是农业机械化,想要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就在于农业机械化。在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大幅使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样就会大幅的减少畜力和人力的使用,大量农业机械的使用,就可以实现农业上的节能、节地和节水,也会减少化肥、种子、农药的用量,将提高利用率,达到促进节约型农业的发展目的。

二、目前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现代农业主要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我国现在是由从传统形式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阶段性时期,农业机械化也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因素,与现代农业的进程息息相关。要发展现代农业的话,农业机械化是主要的物质基础,要想发展呈现代农业,一定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但目前仍旧存在问题。

1. 农民纯收入的缓慢增长

现在,农民的人均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相对于机械设备的价格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民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农业相关的机械设备。从长远上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会提高农业生产上的效益,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如果农民收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情况之下,农业机械化的最根本问题就无法解决,无法在先期投入,是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 耕地面积较小

现在虽然是,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开来,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按照现在人口平均的分配方法,也让农民的耕地过于零散,使得现代化使用机械进行耕作的方式很难得到推广,所以使很多地区还存在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使农民在农业劳动生产力的难以得到提高,也无法让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限的利用,同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劳动力稀缺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农村所剩余的劳动力必须要将其转移到其他产业,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在我国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依然在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

4. 农机的社会服务和农民的教育程度较低

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服务还有其他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不能缺少的条件。而现在,我国一直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制度和体系,农机的社会服务水平不够,使得农机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无法正常对接,以至于机械的成本增加,还阻碍了农机的使用及推广。另外还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在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受到的教育程度过低,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1. 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的工作

强化农机的推广可以加速农业机械科技的成果转化,可以加强农业机械和其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在农业的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也能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度。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示范试验,让农民和农业的生产组织了解到科技的作用,使其转变老旧的传统心态和观念,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的意识,自发改变其生产行动,在有通过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增加农民和农机使用者关于农机的专业知识、法规知识和安全知识,还能增强其使用技能的能力,能在实践生产中,逐渐了解及使用多种农业机械化的科技成果还有熟练的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设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断加强,机械不断的改良和增加,农业现代化的普及推进使得现代化技术型农业会越来越依靠先进的农机和农机技术,所以加强农村的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 要全面发展农机的社会服务

要组建以农机作业的服务为核心的合作社,完善其运行机制,以探索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要促进农业机械的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使农业生产者共同使用农机,要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要创新农机的新服务方法,积极的发展承包、接受订单这些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管理,发展农机的经营,加强完善农机的销售网络。加强信息建设,要建立全国的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农机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结语

就以上几点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了多方面领域,要农民、企业和政府着三个方面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来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求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观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二是以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第二种模式。即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当前,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推广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质,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本地区自主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组装集成,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乡村级农业技术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下大力气培置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要高度重视土地、水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培训乡村农民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重要的农业资本。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广大的群众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基础。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根据本人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如下思考:

1、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找准着眼点。

当前,发展高效农业,节水、节能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配合政府搞好生产结构调整,整体开发规划,并应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及其他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双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技术,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

2、深入农业第一线,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农民群众的语言,采取声、形、图结合的办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的道理,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3、帮助乡村建立健全农技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

面对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农民,光靠少数专家和市、县(区)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成果很难进村入户。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网络,采取层层培训的办法,加快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基层农民协会、专业协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示范最具有说服力、带动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帮助乡、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协会及专业协会,并把他们作为基层培训的重点对象。

4、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区域性经济差异大,种植作物种类、方式多样的现状,培训的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用农忙时一事一训,农闲时系统培训;室内课堂式讲授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召开现场会议与组织学习参观相结合;文字讲述与播放光碟相结合……达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掌握,用得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目的。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的拉动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不仅对城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农村旅游业开发也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资源大县,是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典范。而作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宁乡县大部分地区仍为落后闭塞的农村,在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增长缓慢。因此,研究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二、宁乡县旅游概况

1.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宁乡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三强。旅游业在宁乡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说,宁乡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2011年全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38亿,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速领跑长沙;旅游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宁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2.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品牌效应的实现,将成为旅游业最大的推动力。五年来,宁乡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品牌;而在去年,宁乡县政府着力打造以“瞻以养德、泉以养生、禅以养心、动以养气、食以养胃”为内涵的“五养之乡帀中国宁乡”旅游品牌,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3.客源地特点

根据调查,宁乡的主要客源来自本地市场,长株潭地区的客源占到40%,这与宁乡紧邻长沙市区的区位优势有关;省内游客的比例占到28%,大多数来自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达到了15%,多为观光型游客,一般是去长沙旅游顺道而来的;而海外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仅为2%。

三、宁乡县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抽样调查了宁乡旅游区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大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现状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

1.人均年收入

从上图中看出,自从2007年宁乡县成为“中国旅游强县”以来,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加快,在五年里增长率接近一倍,领先于县内多数非旅游农村地区,旅游经济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

2.主要收入来源

在参与调查的农户中,有3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的农耕,22%是外出务工,16%是旅游服务业,剩下的25%是其他;而10年前的情况是:50%以上的家庭靠种田维系生活,其他的大多是外出务工。

3.当地劳动力结构

从上表看出,在这些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1~50岁,且大多数为女性,整体文化程度水平偏低。

4.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程度

据调查,在受调查的100位农民中,有62位参与到了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参与度为62%。具体参与情况如下:

上图反映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旅游区的服务业(如: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排名第二的是“农家乐”,近几年在宁乡农村地区兴起,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导游以及需要一定管理及营销能力的旅行社参与度却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支柱产业地位没有确立,缺乏固定的游客市场

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仍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其对GDP的贡献、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达不到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地区应有的水准。

与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如张家界、凤凰等)相比,宁乡固定的游客市场少,大多数游客只是到长沙旅游再顺便到宁乡看看,甚至有的外地游客根本不会到宁乡来,尤其是国外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

宁乡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且各大旅游点分布零散,各点之间空间距离大,这就增大了开发的难度,成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例如知名度较大的沩山风景区距长沙市区就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完备的接待设施、不成系统的旅游路线使得宁乡旅游区的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客源地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难以形成旅游的大环境。

3.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统一对外的整体形象

虽然有“五养之乡帀神奇宁乡”的品牌形象作为引导,但从整体看,宁乡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分散出击,恶性竞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个体商户多,合营企业少;“农家乐”多,旅行社少;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以黄材镇为例,因为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在此出土而成为旅游地,但是当地四羊方尊仿制品大多粗制滥造,且缺乏品牌营销和包装,难成气候。

这说明旅游区的盈利性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的错误观念在旅游区居民头脑中仍存在,这与全县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不适应。

4.缺乏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持

通过对县内旅游区周边农村经济现状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从事的是旅游区基本服务业(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导游和旅行社等行业却少有人涉足,大多依靠从城市地区引进的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

工作的技术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的高低,而由于当地缺乏这些技术型管理人才,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城市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是宁乡旅游业始终无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建议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1)交通:加快县内旅游区环线公路的建设,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并且优先旅游区所在的乡村道路建设;(2)住宿:政府选择性扶植、规范管理高质量“农家乐”,杜绝恶性竞争现象,实现合作共赢;(3)旅行社:对旅行社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服务到位、价格公道的旅行社。

2.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理念

宁乡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而在旅游市场上真正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确立。目前,宁乡旅游区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期,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之所以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比较优势。

针对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功能混合不清的问题,管理层可以先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再合理分区规划,建立起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宁乡应该在“五养之乡”这一品牌形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一个“养”字,涵盖了游客在宁乡各地旅游的独特身心体验,也契合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心理特征。只要建立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宣传包装、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提高。

3.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当地导游的优势,强化对本土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将导游的本土优势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返乡就业,改善当地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使相应劳动力工作收入直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3)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认可自身所在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营销观念,提高他们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魏小安 刘赵平 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44—147.

[2]王良健: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2,17(5):23—27.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1998,8(5):41—50.

篇4

【关键词】 薄弱学校 教师专业 自主发展 人文关怀 校本培训

我所教学的学校,地处偏远贫困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经济落后、交通很不发达。学校基础较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是个薄弱的农村学校。我在这所中学教书十五年,个人认为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我们知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走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一种必然选择,专业成长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更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一些农村教师从教实践十几年、几十年,专业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呈弱化和下滑的趋势,只增教龄不增专业水平的现象十分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现这样的状态?我个人认为,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 农村教师缺乏对理论的学习,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许多农村教师认为凭自身的水平、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农村地区学生的求知需求。他们安于既有的经验与成绩,认为没有必要再学习那些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原有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和指导意义。教学研究意识逐渐淡薄,习惯靠惯性进行教学,放弃了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钻研。不会在教学之后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经验。

2 上级对农村教师缺乏人文关怀

农村学校缺乏合理而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上级主管部门重视用量化管理来规范办学,却对老师专业发展认识不够,考核内容片面,机制不健全,教师的一切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工作绩效,统统被量化,与职称、待遇挂钩,从而素缚了教师的个性和创新意识,扼杀了教师的积极性。农村教师的工资本来就低,为了不被扣掉为数不多的工资,教师整天寻思着如何应付考试,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一切都没有问题。因此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顾及专业成长。

3 农村教师专业化缺乏专业引领

偏远山区的学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尽管外面的世界课改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没有专家具体有效的专业引领,特别是缺少课改专家面对面地提供技术性、专题性的咨询指导,老师工作时有迷茫的情况。教师缺少真正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即便有机会,要么由于经费或名额问题,要么由于培训不切合实际而流于形式,使得专业成长成为一句空话。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很少下乡督导检查,偶尔有一次,也是“督”得较多,“导”得较少,教师听到“不能怎样”的要求较多,“应该怎样”的建议较少,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忙于敷衍,最终难成教育教学的明白人。我个人在这所中学教书这么多年,没有任何机会去参加培训和学习,偶有观摩课,学校领导认为作用不大或是经费的问题也很少安排教师出去观摩。

4 学校特殊的情况以及领导重视不够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乡下学校教学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教师们觉得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华,有能力有背景的教师都往城区或者更好的学校调动,教师的流动非常频繁。教师只有走出去的,少有进来的,许多教师被迫上不属于自己专业的课,比如专业是语文的,却被迫去上数学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也有刚开始的“满腔热忱”到“心灰意冷”。

5 校本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5

一、三县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农村社会事业正处于新的机遇期和快速发展期,发展环境和投资力度都明显好于以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较好且效果明显,群众了解程度和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基层社会事业投入大幅增长,薄弱环节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根据黎平县提供的材料,2003―2007年,全县用于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从13242万元增加到34236万元,增加了2.59倍,年均增长26.8%,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年均增长均维持在20%以上。随着投入的增加,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通过国家一系列专项建设规划的实施,以往相对于教育、卫生等更为薄弱的农村文化、民政、计划生育、体育等设施条件,近年来也呈现整体提高、快速发展的态势。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深得人心。改革后,农民感受上学不花钱了,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则大幅提高,入学率、巩固率等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发生了明显改观。2005年至2007年,黎平县预算内义务教育支出年均增长达30.9%、47.9%和48.1%,兴国县增长14.1%,14.3%和28.0%,均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未见发生,适龄儿童因贫困失学现象基本杜绝,许多随父母外出务工的儿童和超龄学生重返家乡学校。兴国县89.7%的受访农户表示,孩子教育支出明显下降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显著,农民医疗服务需求得到释放,基层医疗机构获得新的发展契机。黎平2007年新农合起步当年农民参合率超过80%,今年一季度即达到90.55%,会宁农民新农合参与率甚至超过97%。兴国县实施“新农合”以来,住院补偿和门诊补偿总受益面达到30.17%。由于“看病能报销了”,农民长期受压制的医疗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三地县、乡两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遍反映门诊和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兴国县人民医院2006、2007年住院人数分别增长19.99%和16.57%。县乡医疗机构的服务收入也由于新农合迅速普及而普遍增加。收入的增加使基层医疗机构多数已基本能够保障日常运行需要,负债经营问题得到缓解,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由此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社会救助和保障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安全网逐步建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三地已初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特困户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网。特别是农村低保制度从无到有,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大,标准逐步提高。兴国县2006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仅两年时间覆盖全县低保人数从20907人增加到30256人,人均补差从25元提高到30元;黎平县44202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月人均补助标准30元;会宁县享受低保对象占全县农业人口13.78%,月人均补助标准28元。大病医疗救助等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稳步发展。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兴国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紧迫和教育资源紧张的双重难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通过社会化经营、低收费运行和寄宿制管理,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以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课外教育问题。目前全县已有“馨园”、“温馨家园”等托管中心近百家,收费大多在每人每月300―500元左右。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是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殊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积极尝试。此外,在卫生领域兴国县已有大中型民营医院3所,个体诊所28家,大量的村卫生室也都由个人举办,成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黎平,公司与农户结合组建侗族大歌表演队,不仅增加了文化旅游收入,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面对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基层公共服务需求迅速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家庭功能弱化和空巢现象加剧,“一老一小”问题成为社会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堪忧。三地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接近40%,在乡镇甚至超过60%,普遍存在学习成绩欠佳、心理障碍甚至人格缺陷问题。

相比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养老同样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调研组认为,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制度正面临传统的支持性资源逐步萎缩,新的替代性资源尚未有效形成的困境。兴国县1992年即由民政部门启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参保农民约9万人,在册领取保险人数仅4500人,每人每月仅能领取保险金1.8元,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二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在“两免一补”和新农合等民生政策诱导下,农村居民公共服务的各种需求得以激发,贫困农民对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渴望十分迫切。调研表明,农村贫困地区现有社会事业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上学难、看病难、保障水平低仍是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三县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校舍不足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严重短缺,配套设施落后,教师宿舍紧张,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面窄、标准低,寄宿制小学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未落实等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可及性较差,调研组走访黎平的6个村有3个村既无村卫生室,也无村医;农村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多数成为新农合覆盖盲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几近空白或条件十分简陋。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差距甚远,由于经费有限,实行上级定指标、定人数的做法,如黎平县德化乡低保覆盖面仅29%。

(二)社会事业建设资金来源有限,基层政府财政压力很大,债务负担沉重

三县均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尤其是处于西部的会宁县、黎平县,财政自给率分别不足3%和17%,目前县及县以下社会事业建设资金基本依靠上级政府补助投资和贷款举债。但即使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了主要费用,基层财政为配套上级政府安排的项目和政策,仍然不堪压力。以黎平县为例,2001―2007年,为配套国家和省安排的社会事业项目,地方自筹资金1780.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4%;仅2007年一年,为新农合、农村低保、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项目配套县级财政资金达2632万元,占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92%。

这种状况造成基层政府举债发展社会事业形成了大量对金融机构、建筑施工队及个人的债务。据三地统计,目前兴国县义务教育负债7650万元,黎平县6000多万元,会宁县5600多万元;兴国县34所公办医疗机构82.4%负债,累计6466万元。

调研组认为,相对于财政能力,目前基层政府在提供服务方面承担了很多刚性责任,但在改善服务方面却缺乏必要的自和能力,有责无权、责权倒挂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现有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式和结构布局亟待优化

一是对公共服务需方的直接补贴标准过低,物价持续上涨削弱了政策效果。例如,黎平县“两免一补”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平均每月55元,每天不足2元,而当地学生在校最低生活开支每天需要5元左右。兴国县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人均月供养标准仅为150元,散居供养标准低至每季度250元,由于物价上涨原因,按每位老人每天1斤米需1.6元,2两肉需2.6元,青菜、盐、柴、油等0.5元测算,每人每天仅伙食费4.7元,每月平均141元,仅余9元钱给集中供养老人添置衣物和看病吃药,散居老人则连生活费都难以保障。再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目前每人每年600元,且需要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家庭才可以享受,这相当于2007年兴国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2%,显然对大多数家庭缺乏吸引力,难以起到增加计划生育家庭收入和提供养老保障的作用。

二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不够细致。如对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农民对报销标准低和省内省外报销比例不一有意见,部分地区村医对于要垫付新农合费用从而导致个人流动资金困难不满,相对繁琐的报销过程也增加了群众的报销成本。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新农合进一步深入推进。

三是资源配置比较粗放,导致财力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以农村中小学建设布局为例,从长远来看,由于学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留守儿童比例日趋增大,集中力量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发挥教育资源规模效益的最好形式。但是像黎平和会宁地处山区,自然村寨多且分散,低年龄学生路途太远、安全缺乏保障,又不得不保留一定数量的教学点,形成资源分散配置。

(四)利益驱动不足,基层公共服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留不住问题较为严峻

受经济利益驱动,三地农村优秀中小学教师和乡村医生纷纷涌向城镇,造成基层师资和医技人员队伍数量短缺、年龄结构老化、素质水平低下。由于师资不足,公助民办的代课教师又出现在一些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兴国调研组走访的3个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执业医师;黎平县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学历水平的仅占60.49%,平均年龄47岁。农村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的支点在乡、村,主要依靠服务于最基层的乡村干部和教师、村医等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基层社会事业人才队伍不稳定,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若干思考与建议

(一)分析与思考

1、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审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密切相关,并决定着农村居民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调查发现,富裕农民致富的门道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比较健康的身体;而贫穷农民也都具有相似的状况和原因,就是缺乏生存的基本能力和改变生活、转变人生的潜在素质。透过三县看全国,中国农民是一个伟大的社会阶层,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同时他们又是一个综合素质较低的社会群体,因为占世界40%的中国农民仅仅养活了世界上7%的非农民。这充分说明,只有将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医疗这些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本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公共事业更多地惠及农民,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将农民从贫困的代际传递中解脱出来,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必须合理选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和路径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村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彻底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根据三县典型情况,调研组认为,当前应当将公共资源切实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特别是为农村儿童这一新生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属于着眼未来的发展大计,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事业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一定要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舍得花大钱。与此同时,要努力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加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发展基本医疗,重点解决好困难群众生存问题。

3、必须通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来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调查表明,税费体制改革后,农村社会事业的责任主体重新回到政府身上,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等政策措施有利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体支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格局,为农村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也要看到,公共财政不完善与投入不足,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清、投资主体单一、尤其是基层政府权责倒挂,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机构运行机制僵化,以及缺乏监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活力。因此,要谋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必须从改革创新中寻找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社会、个人等各种资源和积极性,共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大中央对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

在现行体制下,加大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要财力。对特别困难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建议采取中央财政主导的统一供给模式。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集中补助社会事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并减免贫困地区配套资金。

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扩大学生生活补助覆盖范围和补助标准,实现全覆盖;结合地方实际,实行小学生寄宿生活补助;加大力度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改造和维修,在边远山区应以寄宿制学校逐步替代分散教学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或增加住房货币补贴。研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公共医疗卫生方面:支持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和设施设备购买;提高村医的补助水平;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统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新农合”参保和报销的便捷性。

公共文化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规划新建与充分利用现有中小学校闲置资源等相结合,强化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设立政府支持资金或引导基金,支持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农村低保政府投入,取消农村低保的指标限制,通过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实现“应保尽保”,并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应对农村养老问题。

2、构建多元化社会事业发展格局

一是尽快建立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开放市场准入,消除壁垒限制,规范登记运行,明确监督和管理责任,采取公建民营、股份制、贷款贴息、财政补助、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层社会事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间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营利和非营利公共服务,逐步形成社会事业举办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的格局。

二是改革政府包办社会事业的传统模式,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绩效考核的监督机制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效用。

三是通过合并、改制、置换、重组等运作方式,促进社会事业资源有效整合,盘活存量资源,扩张优质资源,逐步形成有重点、有层次、布局合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

3、稳定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制定实施基层干部、农村教师、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并依托专业院校等平台,采取政府资助、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直接面向农村培训人才,提高基层专业人才素质和促进结构优化。扩大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加大对口支援中的智力支持比重,积极鼓励跨区域的智力服务和人才交流活动。改善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生活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增强其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稳定基层人才队伍。

4、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和重要民生政策动态评估机制

篇6

关键词 农业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90-01

1 农村农业生产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大多出现空心化、老龄化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妇孺,文化水平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加之,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强烈,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1-2]。由此可见,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来经营。

1.2 土地经营分散,农业现代化无法得到推广

近年来,虽然收割机已是农村农忙时节必不可少的农业机械,然而在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零星分布的生产模式下,大型旋耕机、插秧机等机械得不到普遍应用。即使政府给予适当购机补贴,农民购机积极性仍旧不高,甚至投机取巧,将政府补贴购置的这些机械转手卖掉。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农村机械化无法普及,这就要求各家各户农具齐全、粮食储藏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直接导致农民的居住条件不能彻底改善,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3 农业附加值少,污染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等在农村中的使用日益广泛,粮食收获后留下的秸秆不再是农村生活燃料必不可少的部分,为方便处理,目前大多数农民采用大量焚烧秸秆,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破坏了土壤质量。

1.4 盲目上项目,增产不一定能增收

以泰兴市河失镇赵杜村为例,其常年种植地膜花生,地膜花生比普通花生种植平均产量要高出1 125~1 500 kg/hm2。往年是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2013年5月该村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连片流转33.33 hm2土地用于种植地膜花生,虽然通过土地流转,适当规模种植能增加农业产量,但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农民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出现增产不能增收的局面。

由此可见,在当今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现有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 发展对策

2.1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与现代农业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逐步把职业教育的重心下移,积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三是深入实施农技人才培训,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结构设置,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3-4]。

2.2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集中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完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联合农户,做强产业。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农村能人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建立现代农业营销组织,积极推进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发展[5]。

2.3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增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6-7]。

2.4 及时准确市场行情

政府要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及时传递科技、市场信息,保证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及早调整经营方向[8-10]。

3 参考文献

[1] 阿日古娜.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68-70.

[2] 王胜平.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12(2):26-28.

[3] 王莉莉,吴文生,吴声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9(3):52-55.

[4] 徐慧慧.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5] 吕迅,何慧丽.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1(12):93-95.

[6] 吴强,陈丹梅,缪仕国,等.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5(1):32-36.

[7] 张明,孙艳,刘长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42-43.

[8] 张晓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7(5):91-93,101.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 农村发展; 社会保障

1 中国经济转型历程回顾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1978-1984年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废除了原来的制度。1985-1991年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和实施村民自治。1992-2001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2年以后农村改革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转型期下,我国的农村经济能较好的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农村的公共建设改善不少。总的来说,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却仍然没有彻底的解决,在某些方面还有恶化。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如何保障农民的收益稳中有升。如何为农民和农民工维权问题。因此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期,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仍然是重点问题。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为大前提,分析农民、农业企业、乡政府、中介组织和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发展途径。

2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农民

2.1 中国经济转型下农民现状。 中国农业经济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5.6亿农业劳动力中,目前已经有2.5亿劳动离开了土地生产。而按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只需1.5亿劳动力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仍有1.5亿农业劳动力需要想办法去就业。这是当前农民隐性失业现状。

农民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收益偏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很低。和城镇居民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促使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兴趣不高,而转向城市打工(农民工)也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活。具体可以从2004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比为3.209、3.224、3.278、3.330和3.315,从此数据可看到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是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农民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如农村的教育滞后、综合素质较低和农民的发展机会较少等。

2.2 中国经济转型下农民发展问题。 农民的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消除农村中农民的隐性失业甚至是显性失业。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农民个人是不可能的。需要本文后面提到的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的共同努力。

对于农民自己来说,也还是有些方面需要去积极面对。首要的是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认识到农民要致富要发展必须依靠市场经济规律,依托市场去获取自身的最大的利益。其次要有知识去充实自己,不一定有更好的文凭,但可以学习与当地农业紧密相关的农业技术知识。再次农民之间要有协作意识,农民可以通过自愿方式形成农民协会的组织去帮助自己。

3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农业企业

3.1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农业企业现状。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乡镇企业主要是在沿海省份发展的比较好,尤其是江浙一带。而且这些乡镇企业多是农产品加工业或直接就是小工业体系。对农村经济又较好的带动作用,但其发挥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我国广大的农村从改革开放的下的单干模式依然如故。依然是一种小农式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农民是很难发家致富的,更谈不上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了。

3.2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农业企业发展问题。 我国农业企业规模小,产品相对单一。根据国外的农业发展历史和经验,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时实现农业现代的重要途径。要求农业企业拥有市场法人资格。在这方面日本、荷兰等西欧国家有着成功的范式。我国农业企业要发展,应着重做好下列方面。

一是要强化农业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农业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与市场供需和价格紧密联系起来。

二是要解决好农业企业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完善农村中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切实做好效率和公平的双方关系。

三是农业企业不仅有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也必须要有直接以农产品生产为企业运作的农场式企业。

4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乡政府

4.1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乡政府现状。 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中典型的特征是,农村中乡镇府的行政行为与农民的生产实际相违背。在全国很多地方发生农民与乡镇府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乡政府向农民摊收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但是却从来不解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国家取消农业税和各种乱收费后,乡干部和农民的矛盾冲突才有所缓和。但现在很多乡镇府工作人员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政府不作为。

4.2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乡政府发展问题。 一是在转型期下乡政府先要解决的是干群关系。要想方设法消除乡干部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要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因而政府要培训乡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科技农业知识。

二是乡政府要有法律意识。政府要依法行政,通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农民之间和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三是乡镇府也要担当起农民技能、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法律知识培训等惠农举措。但靠农民自己是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是乡镇府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引导农民去开拓农产品市场,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

五是政府要提高农村中公共产品投资,稳固农业基础,切实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比如乡镇府等可以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动员当地农民去搞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等。

5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中介组织

5.1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中介组织现状。 中介组织能够在市场、企业、政府和农民之间建立合适的桥梁,通过中介组织的信息和产品销售渠道能够更好的发展市场经济。当前我国的农村中介组织还不完善和发达。农村的生产普遍是规模小,经营部集中。单个的农民农业生产产品很难找到合适和及时的渠道投放到市场。因而很难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使农民的某些正当收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5.2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中介组织发展问题。 要发展农村的中介组织,充分利用中介组织联系农民和企业、农产品和市场的合作关系。更好的通过中介组织发展农村。

一是完善中介组织本身的结构。比如,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协会—农民等结构。这些结构必须要内部运作流畅,反映信息及时有效。这样农民可以通过中介组织弥补小农经济下的不足。使分散的、不标准的农产品和农业服务汇聚成有规模、标准化的农业市场。

二是中介组织的类别要多样。中介组织除了如市场—龙头企业—农户这些模式的信息和产品传输功能外,还要有如农业租赁公司之类的中介组织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难题。或者还可以有专门的培训技术之类的中介组织。

三是中介组织的政府扶持性。农业产业的特征是附加值比较低,导致农业中介组织相当一般中介组织存在激励不足问题。因而对某些中介组织的某些方面的运作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补助。

6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社会保障

6.1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社会保障现状。 1987年开始,我国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开始试点改革。199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构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低水平,即救助的水平非常低,常常只有一些象征意义;小范围,还没有推广到全国所有农村地区;地区性很强,不同地区之间没有可比性和可交换性;不规范,很多操作程序不统一。农民依然是以养儿防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大病必穷的医疗体系。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6.2 中国经济转型下的社会保障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步伐。必须对其中的不利因素加以改造。

一是重点发展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目前实行的大病医疗保险所适应的人群和地区仍非常有限。应在此基础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考虑到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只有将多层次的农业组织或个人纳入体系内才能降低风险,使得该保障体系能够良好的运作。

三是建立城乡保障一体化的模式。目前城乡保障一体化条件还不成熟。但城乡二元保障体系使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被无形的分割。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是农村的保障体系,使得经济行为和社会保障功能不协调。因而应该考虑建立一个良好的渠道能够对城乡二元体系保障下的人们能够良性的互相流动。逐步将农村保障体系向城市保障体系趋近。

7 小结

在转型条件,一起制度和市场运作模式都有一个不断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有时没有帕累托改进时涉及到利益双方的调整模式,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在经济转型期中农民一直是一个广大的弱势群体,农村一直是发展缓慢的区域,农业一直是个增长相对缓慢的产业。要发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各经济行为主体需要长期的磨合和改进才能更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红旗文稿2008.16:2-5

[2] 吴宏洛.论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失业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5:63-66,73

[3]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stats.省略/

[4] 张丽,孙诚.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J].鸡西大学学报.2008.4:97-99

[5] 董海荣,左停,李小云,李金才.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特点分析[J].农村经济.2004.12:7-9

篇8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 作文 /zuowen/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文 /zuowen/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sixianghuibao/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html/zongjie/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篇9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