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立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1.打造优质劳动实践基地,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是我市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法制教育、生存体验、国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一直坚持“体验、创新、感悟、成长”办学理念,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基地采取“从学校走入社会,从课堂走进生活,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学形式,坚持多样性、灵活性、系统性原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手工制作、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生存体验、专题教育、地方课程六大类60多个项目,组织市区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等劳动实践体验及工艺学习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几年来,劳动实践基地始终保持有序、有效、安全的运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拓展劳动教育渠道,做实研学实践活动
我市各类学校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拓展劳动体验空间。特别是市中小学劳动基地立足教育性、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确保安全性。充分挖掘美丽地环境资源与特色文化,确定了红色记忆、绿色生态、传统文化、白茶文化、安全体验、职业规划等六大研学旅行课程,并按照课程主题逐步开发了“成就梦想,精彩飞扬”、“我自护我平安”、“祖国在我心中”、“白茶故里可爱家乡”、“以孝扬善以爱抒情”、“手拉手共成长”、“我体验我健康”、“公益手工制作”、“特色文化”等九条线路,这些线路集观光体验、求知习艺、民俗风情为一体,研学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实践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构建劳动教育推进网络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阵地 保障劳动教育开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市各校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渗透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将劳动课排进课表,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白琳中心小学组织教师编写并推广使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劳动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及班队会课进行有机整合。
2.将劳动教育融入活动课程。全市各校充分利用学校特点,开展“劳动节”“科技节”活动。如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生根发芽,使校园成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阵地,开发百人鼓号、茶艺表演、鱼灯表演、书画、舞蹈、剪纸等30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项目,促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
3.打造“开心农场”,增长基本技能。学校因地制宜,开辟校内种植园、地理园等劳动实践阵地,为劳动教育提供触手可及的平台。如:白琳小学利用闲置的完小校园开辟“红领巾农场”,学校的菜地由学生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自主收获,课余时间可邀请家长入校一同参与劳动实践,增进亲子交流与互动。充分利用边角音旯地块,开辟校内红领巾种植园,成为城里孩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畲族学校本学期开始办起了“畲药种植园”……学校努力通过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与基地作物的田间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劳动锻炼与生产实践基地,成为师生交流劳动经验的实验基地。
4.建立劳动志愿服务队,增进实践体验。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机会,培育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成立志愿服务队。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创建多样化劳动教育平台,丰富学生劳动技能体验
活动是数育的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五结合”,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1.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自我服务”。例如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红领中走进社区环境保洁活动;结合植树节开展校园苗圃养护活动及“我为校园增添一抹新绿”植树活动,组织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重阳节组织学生们走进福利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等。
2.结合“三好”厚基教育活动。制定适切得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的考核结果纳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活动综合评价,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范畴,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办学条件;勤工俭学
素质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效益性想统一的原则;确定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思路,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学校应根据资源优势和特点,制订好劳动实践场所的发展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将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实践教育效益。
我们要以育人为工作主线,坚持育人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把场所建设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相结合,与农科教相结合,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使每所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心,辐射社会的窗口。
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理念。(1)把素质教育与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相结合。(2)开设与学科有关的勤工俭学项目,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3)培养学生就业的一技之长,使场所建设工作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劳动实践场所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1)为当地农村输送了一批有科技致富头脑的先进农民,培养了一大批回乡务农的致富能手。(2)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
三、办学条件的改善作用
我们利用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收入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主要做法:(1)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2)发给贫困学生饭菜票。(3)直接把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产品——肉食和蔬菜低价或免费提供给食堂,降低伙食成本。这些措施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渗透,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场所是中小学生学习社会、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是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是组织与引导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活跃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乐园。通过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进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篇3
(一)小学德育课指导思想的改变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础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此种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改变,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道德,与此同时,还强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教授学生知识等与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小学德育课性质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前,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是一种分科课程,所谓的分科课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开了,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等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教学效率较低。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德育课和其它学科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课,两者的有效联系,使原本单一的德育课转变为“品德和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进而体现出了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小学德育课目标的改变
在原有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倾向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德育的目标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还针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小学德育课内容的改变
小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基本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进去了,这些教育内容中,有很多内容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弘扬的,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社会价值作为标准的,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为德育社会功能提供有效的服务。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不再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相关人员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为依据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小学德育课实施方式的转变
在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功能上,其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和评价功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更重视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将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进行了整合,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评价,更加合理。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求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评价的角度、主体等进行转变,与此同时,还要求使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更加重视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资源,课程资源也不再局限于教材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来丰富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
二、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篇5
建优质基地
植物只有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才能开好花、结好果。公民道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也必须在优质的实践基地上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首先,我们要建设实践基地。实践活动必须在实践基地上开展,没有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就是空中楼阁。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我们要注意每个基地所开展的教育主题不能也不应过多,太多就会太杂,就会影响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的效果。其次,要建优质的实践基地。贫瘠的土地结不出硕果,植物要想长得旺盛,结出硕果就要有充足的养分、阳光、水分和空气。同样,我们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有效性、实效性,也必须在优质的实践基地开展。第三,综合利用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社会生活就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场所和资源,社会上、生活中有许多教育资源,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让它们为道德教育服务。如爱心教育,可以选择敬老院、福利院;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去烈士陵园;纪律教育可以选择军营等。
施精心管理
篇6
一、借助外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外力主要是指上级的方针政策、经费支持、外部教育资源供给等。借助外力就是积极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吃透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把政策用足用好,落实到位。
第一,依托学科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好10%学科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团体预约上课、送课,学生自主选课。强化学校管理与资源单位协调,努力做到尊重选择、全员覆盖、课前通知、班级列表、课后登统,确保“三个100%”,即100%选课、100%上课、100%合格。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考核要点,突出顶层设计,设计具体活动。利用班会及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明晰活动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流程;相关教师严谨操作各个任务环节,学校与区信息中心密切联系,建立指导交流渠道;班主任督促完成作业材料上传,教师认真对学生作业确认、评价、计分。
第二,依托市区级统筹,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围绕“走进高雅艺术”和“博物馆之春”两大主题,认真实施市级统筹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地质博物馆、国家大剧院、抗战纪念馆、北京科技馆,体验情景、实际感知,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时空。多学科整合,积极开展区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来到灵溪科技教育基地,感受家乡优美山水环境,探究多样性植物分布;走进琉璃渠劳动教育基地,在观摩、制作中感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第三,开展游学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多学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英才”和“人文英才”游学课程。“科技英才”游学:走进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生物学专家的引导下对多宝鱼进行解剖;聆听地质学家讲解崂山的形成,做课题研究,组织演讲、答辩。“人文英才”游学:来到延安,走进宝塔山、革命纪念馆、“七大”会议旧址,探究体验总书记插队的地方,开展乾坤湾、清凉山地质考察,路遥故居文学体验。游学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借助内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内力主要是指学校办学的传统、特色、师资队伍等内部优势办学资源。借助内力就是深入挖掘校内优势资源,发挥人才、设施设备的办学效益,特别是激发出教师的创造活力。
其一,挖掘学科内涵,拓展学科活动课程。依托诗歌特色校资源优势,开设诗歌课程,在赏诗、写诗、吟诗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发挥教师特长,开设书法、民族舞蹈课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利用外教资源,设置英语口语交际课程,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心理咨询专职教师作用,开设职业生涯与生命教育课程;发掘优秀退休教师资源,初一年级设置物理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强化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体验;挖掘人文学科教师潜力,开展每周1小时的学科拓展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设“品读经典,阅读原著”大阅读课程,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激发教师活力,尊重学生选择,设置课后6类32门校本课程,师生自主选择、自由呼吸、自然绽放。
其二,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学科整合实践。体育节,全校师生参与,关注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科技节,在制作、比赛、展示、原理讲解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跳蚤市场“乐购节”,数学组教师与政治、美术等学科教师协作,师生搭设展台,绘制促销广告,通过旧物循环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思想,让学生在校园交易中初步感受市场经济,学会推销、购买商品、计算利润;语文戏剧节,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原创三幕历史剧《追寻》,语文、美术、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在校、区、市的舞台上再现了万世师表孔子伟大的一生,拓宽了语文学习视角,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英语戏剧节,英语组教师把口语教学与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编排英语剧《西游记》,选取原著精彩片段,深度阅读、准确翻译、刻画加工,演绎出人物性格鲜明的唐僧师徒,开辟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独特蹊径。
三、形成合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学校树立大课程观,坚持德才并重、家校联动,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开展德育活动,不断形成教育合力,落实整体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引领成长方向。在“尊重”核心文化引领下,学校的管理文化重人本、教师文化重自觉、课程文化重适合、课堂文化重成长、环境文化重人文、特色文化重诗意,努力做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学生守则》的学用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促进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是深化养成教育,打牢成长基础。学校制定养成教育常规,通过每日、每周、每月常规教育,塑造好形象、继承好传统、养成好习惯、争做好少年。
三是融合各项活动,丰厚成长积淀。融合诗歌特色开展读书节,逢节必有诗,培养了学生的诗人气质;融合艺术特色举办艺术节,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融合传统项目落实阳光体育,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融合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美德。
四是家校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建立家校班级QQ群、微信服务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联动搭建了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教师协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亲子沟通辅导课堂,举办心理健康咨询,家长开放周、家长进课堂、家长大讲堂,凝聚了育人合力,推动了整体育人。
一年来,学校落实整体育人,坚持尊重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进社会,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长。
篇7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就这样说过。从这个理论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准备、推动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促进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教材中漂亮生动、儿童熟悉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漂亮生动的图画进行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第一册教材第一主题“我是小学生啦”时,我改变了过去先出示课题,后学习内容的方式,直接在实物投影仪上打出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我看目的已达到,便问:“看了图后,大家有话要说吗?”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有,我觉得这图好美!”“图上小朋友好开心!”“他们玩的有些我也玩过。”听完学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我追问:“这些可爱的小朋友都是谁呀?”“与我们一样都是小学生!”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答道。“你怎么知道的?”“他们有的戴着红领巾。”“有幅图画的是同学们在做值日。”接着我故意说:“他们中间有一个是你。找找看哪个是你?”孩子们先是一愣,很快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了,还告诉不明白的同学,然后教室里像炸开锅似的:“老师,这个是我!”“那个是我!”等孩子们都说完后,我故作不明白地问:“你们明明坐在教室里,怎么会在图上呀?”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站起来说:“他们是小学生,我们也是小学生,大家都是小学生。”“对,你们已经是小学生啦!”接着出示课题,让学生带着自豪、神气的语气读课题。
2、在学习中继续利用图画激趣。
学习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效能。当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揭题之后,我让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图中的自己,告诉同桌“自己”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还会玩什么?由于角色的转变,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接着,我出示了教材左边的第一幅小图进行激趣:“小朋友们,这里有两位小朋友遇到了难题,没办法解决,我们帮帮他们好不好?”
帮助别人是孩子们特别乐意做的事情。一听到有人要他们帮忙产生的兴趣:“这两个小朋友呀想考考同学们,猜猜他们遇到什么难题了,猜出来的就可以和他们交朋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如下问题:“我想和他们一起玩,该怎么办?”“我不认识他们,怎么办呢?”“小明老占着秋千不让我们玩,怎么办呢?”“……”接着,孩子们很快就在教材的启迪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而作为孩子们的伙伴、引导者的我,则根据他们的回答对进行适时引导。如:在解决“我不认识他们怎么办?”这个问题时,孩子们说“我们可以主动去认识他们,先作自我介绍,再问他们的姓名。”这个办法很好,结合孩子们刚踏进校门没几天,同学之间不熟悉,甚至还互相不认识的情况,我引导他们用刚才的办法去认识班上的同学。由于把教材与实际结合起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从图画过渡的实践,在实践中增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而兴趣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因而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地强化,兴趣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之后,我再一次出示那幅小图,对孩子们说:“这两位小朋友很感谢你们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他们愿意跟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交朋友。作为好朋友,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你们还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同学们兴奋地回答。性急的孩子直催我:“老师,什么问题?你快说吧。”我故意停了一停,才说:“他们不但想和我们班的同学交朋友,还想同更多的小朋友交朋友。但他们觉得作自我介绍很麻烦,想问问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抓耳挠腮怎么也想不出来。突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忙示意他说。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小不点语出惊人:“他们可以给大家发名片。我爸爸每次见面的人就给他发名片,不用作介绍。”太棒了!我高兴地问孩子们:“大家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同学们整齐地回答。这时,我故意眉头一皱,不解地问:“我们没钱印名片怎么办呢?”“我们自己做!”“好,这个办法很好。大家现在动手做,每人做一张名片送给老师。虽然老师现在还不认识大家,不过等看了你们的名片就认识大家了。那你们的名片要怎么写才能让老师认识你、了解你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确定名片上要写清楚姓名、班级,还可以贴上自己的相片,写明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的能力,又增添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二、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引导儿童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儿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来。如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一课时,“抓住了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这一主题的特点,即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美好环境的图片和一些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的资料,在课中,通过“这儿怎么了”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想象、讨论,如何改变我们的环境,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把废品通过自己的加工和精心创造变为“宝”,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环境。
篇8
一、 明确目标,让中华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
我校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内容目标,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资源,重点进行三种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勤俭节约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为了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加具体、直接、便于操作,具体实施时我们把它细化为十二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爱国爱民、立志勤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勤劳节俭、遵纪守法、礼貌谦虚、诚实守信、整洁健身、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学校还根据学生不同年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如:1-3年级以实施思想、道德准则或规范行为的目标,重点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教育;4---6年级重点为实施高尚品德、良好心理品质、是非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目标,除了进行“五爱”教育外,还侧重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体现了内容的层次性、连续性。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适当地渗透爱人民、爱集体、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等教育。从而使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形成完整的、具体的目标系列。
二、多渠道滋补,让中华美德浸润学生心田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开发其自身的德育资源,有效增强教育功能。
第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将育德教育规范化
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方面,要求全体任课教师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对学生中渗透中华美德教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发挥主学科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民族大家庭》《家乡》《法制》《校本德育课》《国学经典诵读》等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开设校本德育课,大力弘扬“东丰精神”,增强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积极热情;通过诵读优秀的国学经典,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良好品德素养。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将育德教育生活化
1、健全制度 细化活动
为更好的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学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相继制定了《好习惯养成细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常规》《学生文明礼貌常规》等规范学生日常文明行为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结合学生实际编印了《学生一日养成教育三字歌》,在校内广泛宣传学习,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学生日常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读:学校开展了“诵经典读美文”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诵读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千字文》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各班级开展“晨读――午思――晚诵”活动,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学校还要求每学期每人至少读一本传统美德教育书,让学生从书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从传统道德中披沙拣金得到滋补,加深美德教育的内化力度。讲,为了深化读书效果,学校还经常召开美德教育故事会、读书体会汇报会、好书评介会,赛诗会。讲的过程就是学生道德认知的过程、道德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读书的体会、感受写出来,这是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在外化、内化的基础上,从信念上深化。抄,组织学生在积累本中摘抄中华传统美德对联、名言警句,也可以用电脑知识和绘画知识,制作成新年贺卡,送给同学、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让周围的人都感知中华传统美德;赛: 开展竞赛,检验效果。为了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效果,激发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热情,我们每学期都开展写字比赛、阅读比赛和经典诵读比赛,演讲赛,故事会。从竞赛成绩看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均有提高,特别是学生的书写美观大方,书写姿势端正,会读书,乐学习的美德正在学生身上一步步得到体现。评,为了检查读书效果、调动积极性、促进读书,学校开展了以美德教育为专题的手抄报评优、美德格言诗词歌赋的评优、读后感评优、文明班级评比,对优秀者发放证书和喜报。这样以评价为导向,将美德教育长效化。
2、利用班队会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是对学生最直接而有效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重要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班队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针对当前多数独生子女惰性强、节俭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实际问题,学校先后组织积极开展“班级是我家”、“我是学校小主人”“勤俭节约过大年”“雷锋精神伴我行”“成长的足迹”“孝敬父母是美德”等主题班队会。通过开展活动,同学们不再乱花零钱,浪费纸张了,还能主动将塑料瓶、废纸积攒起来,集中卖掉,将收入用来为同学购买清扫用具或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具等,也更体谅父母的辛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学生中得到了发扬。
第三、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好各种教育活动。
1、旗下讲话: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这一庄严时刻,向学生宣讲美德教育内容,学生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同时选那些美德小标兵作为升旗手,使其发挥模范作用,推动美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2、开设专题广播:学校每周三利用校园吧、广播时间请读书大王介绍美德教育书、请故事大王讲美德教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英雄人物的事迹
3、利用传统节假日,对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爱国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贯穿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为此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学校都要聘请校外辅导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劳动节、儿童节、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母亲节、父亲节节日,我们都举行活动,增加尊重父母、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第四、将美德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提升美育内涵
我们将美德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进而提升美德教育的内涵。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制定班级美德格言和班主任寄语,悬挂黑板上方,开辟“文明学生风采”展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德养成教育的熏陶和引领;走廊文化建设中,学生们根据各楼层的主题,自己动手制作了不同风格的作品,有自编的美德儿歌童谣,有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有自己搜集的做人做事的名人名言,也有文明少年风采展示……这些作品张贴在走廊里、墙壁上,既美化了环境,又创设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内,随处可见文明标语牌。花池前是“多一份爱心,增一分春色”,楼梯口是“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草坪里是“小草青青,脚下留情”……一句句文明提示语无声地提醒学生,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些提示语大多是从学生中征集来的优秀作品,如此设计倍增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提高了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
篇9
关键词:游戏;认知能力;幼儿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24-02
游戏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常常通过玩来练习各种本领,如:折纸、穿珠子、骑车、拼图、过家家等,越玩越熟练,从而达到"熟能生巧"。因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会不厌其烦的重复做各种游戏,而且从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从游戏中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游戏活动就毫无怀疑的被列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一,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幼儿必不可少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游戏活动,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较好的发挥,在玩中学,从而达到幼儿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幼儿游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活动引入到教学的结果,它不是简单将游戏与教学的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联结点上,把游戏与学习紧密统一起来。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欢一种活动,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是幼儿喜爱的、主动参与的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活动。针对幼儿游戏教学的性质而言,游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游戏教学具有主动性。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是最主要的特点。游戏是适应幼儿的内在需要,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并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游戏从心理方面而言,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由儿童的直接需要而产生,由内部动机而产生,不是由外面强加的。
游戏又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兴奋强于抑制,高级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其它系统仍不健全,易于疲劳。儿童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性的特点。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化,引人入胜,有些游戏又可以自由地活动。所以幼儿乐于从事游戏,并易于在游戏中受到教育。
1.2 游戏教学具有社会性。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对周围环境的折射,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以及成人、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来认识世界,并通过观察、模仿、学习等在游戏中反映出来。比如幼儿会在游戏把自己当作妈妈或爸爸,并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他们也会根据游戏的需要,把椅子当马骑或把枕头当宝宝,来改变物体的实际用途。儿童在游戏中,会把自己的真诚情感,流露在游戏活动中。所以,幼儿的游戏带有明显的戏剧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
1.3 游戏教学的具有无强制性。游戏是自由的,幼儿自发的活动,即使是老师组织安排的游戏活动,也是围绕幼儿的兴趣进行的,游戏不像劳动和工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赢得经济收入而强制完成的任务。游戏主要是来自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幼儿愿意并喜欢做的活动。
1.4 游戏教学伴随喜悦的情绪。游戏教学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感到满足和愉快。在游戏中,可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可以控制环境,并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因为游戏没有强制的目的,所以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减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从而会感到轻松和愉快。
2.游戏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自愿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并能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悦。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1 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游戏是幼儿亲身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同伴以及物体的接触和交往,提高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幼儿通过动手、动脚、动嘴来刺激大脑,促进智力的开发。在动的过程中,人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调动,思维活跃、反映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获取信息量大、存储时间长、体验深刻。[3]从而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思维产生与动作,任何儿童通过自己的摸、拉、推、看、听等动作,可以逐步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儿童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更是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儿童认识发展的最直接源泉。他指出:"智慧是一种有效地运动运算系统,运算是一种内化过程,动手操作充满了动作和运算的内化过程。"[4]可见,通过游戏对智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2.2 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游戏不仅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利,它对幼儿的德、美、体等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一名医生,在给病人检查的行动中来培养幼儿关心别人;或者在游戏中扮演汽车上的乘客,学会给老人让座;以及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等美德。在自然游戏中,老师可以带着幼儿认识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界的美丽,或欣赏艺术作品,从而培养幼儿的美感。游戏还可以通过蹦、跳、跑来促进幼儿的体育锻炼。幼儿的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游戏是发展儿童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这种主动性、创造性又是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创造尝试的基础,是将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5]幼儿通过游戏可以使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游戏教学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又具有重要意义。
2.3 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形成。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是幼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主要是为幼儿将来的人格发展和学习创造条件,而游戏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也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的源泉,为实现儿童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游戏中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幼儿充分展示自身的魅力,良好的伙伴关系也在游戏中不断的形成,而且游戏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教育因素,比如说分工合作,相互体谅,相互帮组,相互尊重,人际交往等,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他们作为社会人的一面,为将来他们能够顺利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幼儿游戏教学的策略
显而易见,游戏是相当重要的,在幼儿园也是举足轻重的,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是孩子们的"家",因此,游戏就成了幼儿必不可少的课程。
3.1 激发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兴趣是激发幼儿探索知识,发散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要帮助幼儿点燃心中新领域知识被探索的激情,从而激发参与游戏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
幼儿一旦对游戏产生巨大的兴趣,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其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如小班小朋友上《数学》课,学习数数,老师就会拿很多五颜六色的小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看到彩球都想去摸一摸,并积极主动想要参与,这时老师引导幼儿游戏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幼儿也从游戏中感到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3.2 )聆听幼儿心声,让他们大胆创新。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备课,上课时按照自己的步骤和思路进行,很少给幼儿的创新提供机会和条件,如上《美术》课,老师的计划是让孩子画房子和大树,有的孩子不想画大树却想画小路或太阳等,还有的想撕纸、折纸,这时老师不应该发脾气,而是应该蹲下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老师此时可以利用孩子对撕纸或折纸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教师的努力方向不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而是探求用什么形式和方法让孩子们喜欢高兴"[6]。从而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3 创设环境,准备教具。老师要把游戏引入到课堂,就要为开展游戏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幼儿沉浸其中,所以教具要准备得当和充足,不至于上课因为没有教具而被搁置,创设环境是进行游戏的基础,老师应精心打造幼儿游戏的环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上《社会》课,教学内容是如何做一名医生,老师就要创设一个医院的场景,要准备医生所需的一些工具,幼儿看到这样的情景就会主动参与并迫切愿意做医生。通过的游戏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收到其他的惊喜,孩子从游戏回到现实生活,就会细心观察周围环境,并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人或某一物,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4 提供机会,接近自然。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玩,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因此,老师要给每个孩子提供参与游戏的机会,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开展不同的游戏。
幼儿生性好奇好问,活泼好动,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把课堂游戏带到大自然,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如上《科学》课,让孩子学习种子是怎么发芽并长大的,老师就可以带着孩子去田里看看小麦或水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回到幼儿园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和花盆发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种,并观察种子是如何发芽并长大的。从中孩子就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并能牢记在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在其《论语》中开篇第一句就阐明了其"乐学"的观点,学习应该是快快乐乐的,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大多数幼儿园激烈的竞争下,为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而严重忽视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与课程改革不断更新,但幼儿老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整体素质改变了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幼儿天性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游戏教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可以在"玩"中"学",通过"动"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P235~P236,P263.
[2] 莫妮.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J]. 当前学前教育,2010第五期.
篇10
由此,随县“乡村教育”成了热词,在各种网络上都在传递着随县这次盛会的感受、感动和精彩讲述,如《随县新教育实验的独特价值》《炎帝故里 寻根教育》;《新教育是啥样,我想去看看》《随县教育这么牛,你晓得么》等网络语也被用到对随县教育的赞誉和评价中。还有朱永新教授、卢志文理事长、许新海院长、李镇西副院长等的微博、微信都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点赞。有位局长这样写道:到很多实验区观摩过,感受最多的是羡慕(条件好、师资强、工资高),来随县观摩,收获最多的是感动(乡村学校、条件一般、教师学生阳光)。
朱永新教授要我们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探路,努力做全国乡村教育的典范!在三中,朱永新教授欣然为随县学校题词“坚持才有奇迹!”这和朱老师在随县教育局编纂的《守望乡村新教育》这本书的序言中所写“随县的今天,已经在追随新教育的行动中取得了佳绩。我相信,在这样的坚守与成长中,随县会随着新教育的脚步前行,随县的明天,随县的新教育,也会创造新的奇迹”这句话遥相呼应。这些高屋建瓴的评价,为随县教育今后的发展勾勒了更清晰的愿景。朱永新教授一连发了四篇微博来高度赞扬随县新教育,是对随县践行新教育的充分肯定,我们倍受鼓舞!
一、随县学校朴素幸福的样态璨然绽放
本次实验区工作会展示的随县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尚市镇第二初级中学、尚市镇小学、尚市镇净明小学这四所学校,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明晰,行动路径具体,办学特色鲜明、课程展示丰富,呈现出了新教育实践的方向性、多样性和体验性,也体现着乡村新教育朴素幸福的样态,成为了随县乡村新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是文化彰显。厉山三中追求“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的“和”文化,以立体合作理想课堂为核心,坚持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教师发展;尚市二中倡导“阳光文化”,构筑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尚市镇小秉承“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本真”教育;净明小学坚持“明智崇德,乐学创新”的思想,践行“和雅”教育。四所学校的主题文化在此次观摩中得到彰显。
二是特色鲜明。厉山三中设置“新教育陈列室”,将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历程轨迹、行动路径等以照片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建造“炎帝苑”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地实现炎帝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构筑以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为框架的立体合作课堂,举行“101读书会”等,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尚市二中结合乡村的农耕文化,设置 “农耕博物馆”,研发农耕体验课程。尚市镇小设置“走廊阅读吧”“茶歇阅读室”,让学校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学校的紫藤长廊,成为孩子们的阅读乐园,研发乡村少儿传统游戏课程,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净明小学虽属村小,却拥有追寻艺术的优秀师资力量和丰厚的艺术教育底蕴,研发了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组织各种富有乡村特色的社团活动。其中,“种子”课程最富特色,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种子》,建立“种子馆”,让孩子们认识种子、种植种子,体验生命破土而出的惊喜,种子课程和生命成长嫁接,以此来实现生命教育。
三是样态幸福。乡村教育的朴素幸福在富有乡土味的课程里,也在教育生活的体验里。如滚铁环、跳皮筋、抽陀螺、丢沙包等少儿传统游戏成为孩子们最开心的活动课程。这样的活动课程感染了卢志文理事长,他饶有兴趣地上前抽起了陀螺。留守儿童“家常菜厨艺”展,成为学校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的重要教育途径,与会领导、专家都欣然品尝孩子们做菜肴。创意的“可乐塑料瓶”花,长在墙壁上,废旧轮胎构造的唯美花圃,成为学校汇聚美好事物、擦亮每个日子的幸福样态。陈列的一件件古老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如纺车、碾子、水车、煤油灯等,让学生围绕“农耕文化”进行搜罗、整理、归类,以标本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研发农耕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农耕的滋味,品尝劳动的幸福,使之成为孩子们记录农耕活动、守望生命成长的园地。太极拳、抖空竹、花样跳绳、武术操等在校园蓬勃开展,构成师生幸福完整教育生活朴素而充满生机的状态。
宜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刘洪玉说:“为期半天的实地考察让人震惊,尚市镇净明小学和厉山镇三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做得扎实、接地气,随县的竹竿舞、腰鼓队、抖空竹、种子馆、千人太极拳、花样跳绳、石头贴画、树叶画等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赞不绝口。”
朱永新教授这样评价净明小学:“这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想到,孩子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他们研发了种子课程,学校里建设了‘种子馆’,每个孩子都精心记录自己种植的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全程。孩子们正在跳竹竿舞,校长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随县师生快乐成长的故事感人至深
为了更好地彰显榜样的力量,
将他们感人肺腑的新教育故事展示出来,实现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引领,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协作区试讲、演示,最终将教师生命叙事创造性地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群体叙事以叙事诗的形式呈现,更大范围地展现了随县教师的幸福状态。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说,你们展示的13位新教育榜样教师,这是一种言说榜样的创新。以王从伦、支咏梅、王■、谭芳、王春英、刘金超、王银会、蒋继平等为代表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进行教师个体生命叙事与教师群体生命叙事,充分展现了随县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思想、行动与幸福教育生活,其言说感人至深,赢得与会领导、专家的热烈掌声。
随县环潭■水小学的王从伦老师今年57岁。5年前,已到知天命的年纪的王老师,内心的教育热情一度消磨殆尽,准备得过且过捱到退休。2011年,他遭遇了新教育,内心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从此,王老师开始根据新教育实验关于缔造完美教室的理论,缔造了“阳光班”,将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叙事写成《心履历程》;利用河边滩头的石头,研发富有乡村特质的“石头拼画”课程;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实现家校合作共建;打造书香班级,孩子们的阅读量每年高达600万字。王老师要做孩子们一生的贵人,给孩子们一片生命的牧场,陪伴生命成长。随县均川中心学校的支咏梅老师,怀揣新教育梦想,带着孩子们一起缔造了“四叶草班”,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写作、画“纸盘画”,传递“阳光善举”,孩子生日时,她会亲手送上自己的老母亲为孩子们煮的鸡蛋。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的王■校长,很有梦想!她引领全校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校园,
研发乡村少儿传统游戏课程、构筑以生命本真为核心的“理想课堂”……她说,在行动中享受着新教育实验的别样幸福,是多么荣幸的事情!
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的,在这个起点上,站着一群群随县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和种子教师。有幸福守望乡村四十一年的马定文老师,有被留守孩子亲切称作“妈妈老师”的温子和老师,有花开支教路、认了一群儿女的杨琴老师,有教育生涯和新教育生活等长的新机制教师周锦洁老师,还有用书法来诠释新教育理念的陆仕元老师,朱永新教授说陆老师对新教育的理解让人感动……还有如饥似渴阅读的霍莉莉同学,在火车上也不放下心爱书籍的周纯伊同学,她们双双跻身全国35强;以及受读写绘滋养,获青少年书画赛特等奖的李小玲等等,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感人至深,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幸福守望和在路上的梦想,随县乡村教育才璨然绽放!
三、随县课程丰富多彩的展示深受赞誉
全县的课程展示在厉山三中的运动场举行,设置了十八个展区,展出各乡镇最富特色的课程,进一步促进各校对课程的理解,激发研发卓越课程的愿望。全县共提炼了120门课程,展出近20门课程,各乡镇中心学校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些课程接地气、操作性强、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具有美育、德育、体育、智育的教育功能,彰显了随县卓越课程的地域味、乡土味、艺术味。
地域味:“炎帝文化”课程、“编钟文化”课程进校园,以此建设地域文化基地学校;研发义阳大鼓、板凳龙、花鼓戏等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课程,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有建立在随县民俗之上的成长仪式课程等,都使我县的卓越课程带有鲜明的地域味。这将促使我们研究、化用各乡镇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使之成为教育资源,并落实到校级、班级课程的研发上,以此为着力点,探索课程研发的新路径。
乡土味:乡村教育应该体现出乡土的气息和韵味,这样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失了根基。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教育与乡土的链接,是新教育提倡的“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我们在展区展出的石头拼画课程、树叶配诗拼画课程、泥塑课程、楹联课程、春种课程、走近昆虫课程等都是利用河边滩头的石头、村头巷口的树叶、田间地头的泥土、昆虫作为课程研发的素材,这些乡村元素带有天然的乡土气息,显得清新而自然,更接乡村教育的地气。《中国教师报》还特别报道了吴山的竹竿舞课程和草店的树叶配诗拼画课程。
艺术味:所有课程都或多或少地带着艺术的韵味,儿童创意画课程、青花瓷纸盘画课程等带着美术的元素,展出的太极拳、花样绳操、抖空竹等动态的体艺课程带着舞蹈的元素,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随县师生研发卓越课程的能力和素养,受到领导、专家的高度赞誉。
土门初中校长卢方虎写到:“随县之行,让我醒悟:原来教育不难,我们小时候玩的丢沙包、滚铁环、缠陀螺……就是体艺素材,炒菜、洗衣、种花草……就是劳动教育素材,把教育目标落实到学生喜欢的一些游戏、活动中去,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师生都快乐、都成长,就会慢慢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随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示范引领
把新教育实验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整合,与“三驾马车”深度融合,是随县践行新教育实验的重要路径。
把学校建成“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
随县教育结合本身实际,致力于建设校园文化,推行课程改革,创新学校德育,这是随县教育驱动的“三驾马车”,把学校建成“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是随县教育的愿景。这本身就与新教育的行动有很高的契合度,使之融合,就会更自然、更顺畅、更高效,更能发挥出随县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也就具有更切实的意义和价值。杨光明局长在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新教育实验融合的路径探索,朱永新教授在讲话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
把“三驾马车”与新教育实验深度融合
这是我们深入推进新教育实验的重要路径。以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为师生的精神成长输入养料;以课程改革融合 “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为师生的教育行为注入活力;以学校德育项目融合“推行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建”,为师生的生活幸福植入根基。孩子在“知行合一”中内化行为习惯,健康、和谐发展,为其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人”奠基。同时,结合家庭教育、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实现教育功能的放大与递增,以校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媒体以专业的视角呈现新教育的随县实践
2015年《中国教师报》以《108所农村学校的“新生态”》为题进行了报道,2016年《湖北教育》在“本刊视点”中详细解读了乡村教育发展的“随县实践”,《教育名家》在2015年第10期以“纪实”的方式再现了我县区域整体深入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情况。这是新闻媒体以专业的视角对随县乡村教育进行的提炼和总结,也是随县对教育发展路径探索的见证。
朱永新教授在讲话中说:“随县新教育人结合乡村实际,把随县教育与新教育深度融合,是践行随县新教育发展的一条至为重要的路径。”这一路径将对更多的乡村教育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随县教育将为实现乡村教育的更美好探路,努力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
五、随县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朴素精彩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说,随县的乡村新教育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和更多的收获。与会代表用“朴实、真实、厚实”来评价。各种高度赞誉不胜枚举,还有现场自发的热烈掌声,都是在表达成果展演的朴素中绽放的精彩的肯定,这是对随县师生自编自创的艺术成果展演最高的精神奖赏!
一是成果展演的篇章构建,突显了随县新教育的底色
我们把成果展演分成“钟鸣悠扬、生命绽放、明亮那方”三个篇章。“钟鸣悠扬”契合地域文化情景舞剧《炎帝颂》和编钟乐舞《宴飨盛乐》;“生命绽放”概括师生生命成长的状态,由《一生守望》《书香少年》《快乐童年》组成,这三个节目从乡村教育的幸福守望、留守儿童浸润着书香健康成长、以及乡村少儿在校园里快乐得像花儿般绽放等层面展示随县新教育实验的幸福模样;“明亮那方”表达随县新教育的幸福追寻和朝向,由义阳大鼓《在路上》、合唱《嘀哩嘀哩》《朝向明亮那方》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义阳大鼓”的传承、乡村教育的味道、地域文化的气息、幸福快乐的模样等元素都在我们的成果展演中得到丰富多彩的呈现。
二是成果展演的师生编创,体现了新艺术教育的素养
以随县地域文化炎帝功绩、编钟古乐为元素,安居三小的师生们创编了《炎帝颂》,恢宏的乐音、壮阔的背景、粗犷的舞蹈给人一种艺术的震撼与冲击;均川二小的《宴飨盛乐》,乐音古典、背景唯美、编钟恢弘,婀娜的舞姿给人一场艺术的盛宴与享受。这是随县新教育实验对地域文化的“选编”,是让炎帝文化和编钟文化进校园,建设相关基地学校的舞台的表达。唐县镇小的情景诗《一生守望》更是传达了守望乡村三十多年的黄远高校长“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和执著的理想情怀,成为随县幸福守望乡村新教育的代表。新街中心学校的情景剧《书香少年》,以留守儿童霍莉莉在书香中成长的故事,来呈现随县“营造书香校园”的建设举措,折射出随县浓郁的书香底色,表现了阅读在弥补人空缺的情感、滋养人崇高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厉山镇小的合唱《嘀哩嘀哩》《向着明亮那方》寄托着追
寻春天的向往,传达出随县乡村新教育的幸福朝向。
三是成果展演的校园体艺,呈现幸福教育的样态
由王岗小学、天河口中学、殷店西坡中学、唐县镇小新星幼儿园、安居三小等编创的《快乐童年》更是把校园少儿游戏跳皮筋、花样绳操、民间游艺抖空竹、传统文化武术、足球等融为一体,以舞台艺术来呈现校园生活的幸福样态,博得领导、专家的阵阵掌声。
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忠章说:“看到了现实版乡村新教育,特别为学生丰富多彩社团建设而喝彩,为教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欣慰。舞台大餐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整个活动完美圆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