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

篇1

关键词:政府采购 招投标管理 保障措施

1引言

政府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从市场用户的角度来说,政府是各国国内市场内最大的用户。政府采购市场巨大,并且稳定性强,政府行为也是调控地区或一国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政府采购的方式也在跟随着变化的市场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更新,其流程和具体程序及任务也趋于合理化、简洁化。以此来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采购是由西方国家传递而来的一种公共支出的基本手段[1],之前主要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中,我国政府采购在当前稳定的发展局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等基础上,应逐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使其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确保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政府采购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方式,因此招投标系统要保证对不同采购方式的有效管理[2]。

我国政府逐步的接受并开发政府采购作为区域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我国学者也针对政府采购招投标系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何栎(2004)认为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的运行关键是安全,必须选有相应安全的技术。从数据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CA认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3]。许建灵,胡庆宏(2005)对招投标各方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招标活动中各主体在实际的行为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情况就目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方法[4]。姜红波(2006)应用VBScriprt脚本语言等设计了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5]。周佩(2012)从企业的视角对物资采购招投标系统进行研究,认为招标过程中的虚假招标现象是影响招投标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6]。黄强(2012)使用微软的技术以及 SQL Server 数据库进行系统研发,创新了政府采购招投标系统的数据库模型设计[7]。从各学者的研究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的技术构建,从电子商务角度来针对招投标管理系统从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技术改进的建议,并没有从管理学的角度来针对当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因此,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现状及问题

招标是一种具有标准化、法制化、竞争性的交易方式。那么其最主要的原则和标准便是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政府作为市场内最大的客户,其交易金额也会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逐年上涨趋势(表2.1)。2010年我国政府采购支出已达844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金额的不断增多也将带来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出现相应的问题[8]。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和当前中国国情的分析,认为主要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招投标过程缺乏实际的竞争性、人员配置不健全、招投标管理系统冗余度过大,缺乏监管主体五大问题。

2.1法律制度不完善

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该法对大型基础设施、以及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建设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范。2003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货物,对外公开招标,进行项目、工程外包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者应该成为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系统的两大法律支撑,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两个角度相辅相成,。但是,两法在内在内容的衔接上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出现了两法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基础上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也公布了相应媒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也规定:“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政府采购信息应该包含公开招标的公告,但财政部所给出的相关媒体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布的媒体不一致。从竞标单位,也就是承接商的角度分析,各承接商无法通过权威的媒介来获取公开招标的信息。

表2.1 我国政府采购支出发展状况

年份 政府采购支出(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政府采购占GDP比例 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比例

2005 2927.6 184937.4 33930.28 1.58 8.63

2006 3681.6 216314.4 40422.73 1.70 9.11

2007 4660.9 265810.3 49781.35 1.75 9.36

2008 5990.9 314045.4 62592.66 1.91 9.57

2009 7413.2 340902.8 76299.93 2.17 9.72

篇2

关键词:地铁工程;物资设备;管理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is included from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quality control,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 engineering.

Keywords: metro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物资设备管理是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地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地铁物资设备管理是包括从采购管理、选型配置、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场管理以及配送管理的体系化工作,是维持和保障地铁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初步设想

对工程所使用的甲供材料,要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向甲方提报物资申请计划。甲控材料,根据甲方要求在合格供方范围内招标采购则遵照执行。若自购,采购前项目部需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经审查合格,纳入项目部《合格供方名册》后方可进行采购。具体实施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人员任成员的招标小组,已招标形式选择供应商。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本标段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统计,计划合同部、工程技术部、中心实验室、财务室、物资设备部等相关部门拟定招标计划。自购材料在工程施工之初,由项目部、工区共同调查料源,考察材料合格供方的生产能力、规格品种和质量的履约程度、价格和运输条件,提出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以及质量要求,编制招标文件,项目部组织招标采购,制定最高限价。所有采购的材料、设备均需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提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对入库物资进行数量验证、外观质量及规格的检验、随行文件(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的验证。严把质量验收关,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坚决不允许进场。

二、物资设备供应保障措施

首先要有专职物质管理机构专职负责物资的供应。项目部物资设备部要准备好开展物资业务工作所需的各种凭证、台账、报表和业务资料的表式,各负其责的做好材料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

地铁工程建设中的物资供应保障要坚持一个“早”字,即“早准备、早上场、早施工”。开工前,认真搞好施工调查,积极和发包人沟通,确定施工材料供应商,并备足施工需要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停工待料[1]。材料采购计划要具有超前性,按业主和监理复批的满足进度要求的交货计划提前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

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加强物资储存及保管在质量、数量和时间上保障供应。工程所需的所有物资、构配件进过严格的质量经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由实验、工程部、物资、监理四方派人现场验收,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拒收;对进场物资、构配件分类别、批号进行取样实验,对检验不合格的予以标识并清退出场。材料运输时,根据所需物资的批量及使用性质,合理配车、及时运送,做到装车牢固坚实,标识确切醒目,运单与实物相符,安全可靠,符合各类物资运送要求,做好物料运送工作。

三、物资供应应急预案

经理部成立物资供应应急处理小组,建立物资供应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施工物资需求量,做好主要物资材料储备。及时做好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材料供应的提前性,并留有足够的富余量。仔细调查周边地区的材料供应点、供货商,有一个材料供应点和供货商因质量、产量等客观因素不能够供应材料或供应不足时,及时更换材料供应点和供货商[2]。加大物资供应设备,特别是水泥、钢材、砂石料等,在施工现场搭建足够容量的库房。要求库房内库存15天以上施工生产所需的物资。在地面将出现紧缺的情况下(农忙季节)加大材料储存,以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材料的进场道路畅通无阻,并在现场设立工地料库,以防雨季材料进场困难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确保材料供应的运输机械正常,并留有备用运输方式,保证材料的运输畅通。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材料采购,并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库存量应满足节假日施工的工作需求。加强与材料供应商的联系,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仍能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四、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采购控制措施

按照“有利于保证质量、有利于控制价格、有利于保障供应”的管理目标,遵照“母材合格、工艺先进、价格合理、运输便捷、规模生产”的原则,择优选择的材料供应商,为防止分散采购导致内部竞争而商家得利的现象,由项目部统一牵头,工区参与,以意向书的形式锁定资源、限制价格,一次建立全线的材料供应渠道。

待开工时,与对口的供应商在意向书框架下签订采购供应合同,落实各种工程物资的供应渠道,选择履约信誉好、产品质量优的材料及产品,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按规范规定要求对材料及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拒绝接受不符合要求的物资。

2.进场控制措施

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各工序中材料的使用,直到竣工验收,实行全工程管理,进行追溯标识。工程材料进场前,对材料质量验收进行严格的控制,坚持“六不”原则,即“不验货不进场、质量不合格不进货、不符合型号不进货".

原材料进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检查,并按照有关规定清除出场。同事,以及登记"进货检验"、“材料证明收发”等记录,内容保国该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等。

对于进场后的原材料,总体上按防水、防潮、防尘等进行整齐堆码和规范标识,尤其是对水泥、骨料应做到一下:

水泥、矿物掺合料等采用散料仓分别堆放。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采用专用仓库存放,不得露天堆放。

粗骨料按技术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3.粉尘控制措施

沙石等散装在搬运过程中洒水,装卸前喷水湿润。水泥采用散装水泥,从罐车卸载到水泥储存塔内,出口设过滤器,不得敞开存放。

运载散装材料的车辆必须封闭。出入现场都要冲洗车辆,确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后方可出行。

篇3

关键词:基层央行;集中采购;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8-0077-04

一、引言

2003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采购法》,人民银行总行于2004年9月10日制定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基层央行随后也相应制定了集中采购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这对于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规范集中采购行为提供了制度保证。特别是近年来,上级行加大对下级行的审计检查和执法监察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一定程度上从源头遏制了采购过程中的钱权交易和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和提高。但是,日前在对基层央行进行执法监察中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对策加以解决。本文从基层央行采购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出当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提高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化水平的建议。

二、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现状分析

(一)集中采购工作逐步规范

人民银行总行《管理办法》颁发后,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加之集中采购范围广、程序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只能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经过四年多的摸索,目前基层央行的集中采购工作程序不断规范,操作方式逐渐成熟,工作经验日益积累,集中采购工作取得的成效已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和好评。一是建立了集中采购规章制度。目前,基层央行均制定了《集中采购实施细则》,部分还针对集中采购工作制定了集中采购议事制度、基建项目工作流程等,对集中采购组织岗位设置、岗位分工、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从制度上规范了集中采购的组织管理、范围、程序、验收、结算以及信息统计、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使集中采购有章可循。二是设立了集中采购组织机构。包括成立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及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采管办”),并设立了评审人员库。

(二)采购项目细化、限额标准明确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总行每年都下达集中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总体来说,纳入集中采购的项目呈逐年递增趋势,内容越来越细化,限额标准更加明确。一是纳入项目增多。2004年人民银行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只有5项,2005年将“电梯、货梯”纳入集中采购范围,2006年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集中采购项目将“基建工程钢筋、水泥等建材”纳入集中采购范围,2007年人民银行总行又将“监控报警系统主要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二是项目内容更加细化。2007年对分散采购制定了限额标准。三是适时调整限额标准。根据人民银行的实际情况,总行2006年将除集中采购项目外的单项或批量采购的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2007年对“货梯、办公家具、公务用车”明确规定了金额标准。

(三)采购工作程序周期较长

基层央行于每年年末都将提出下一年度的采购需求,并经过逐级审核后向人民银行总行管委会上报采购计划,以便于及时掌握各分支行的采购需求量并进行审核。但是,目前采购计划审核指标下达都在次年的6月份左右,而且《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工作规程”)规定“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应在35个工作日内确定中标供应商”;《招标投标法》规定“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从采购申请立项、论证、计划、申报、实施和验收,至少需要近八个月时间,极大地影响了集中采购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一些急需、特殊的需求将无法按时得到满足。

(四)存在年底采购量“井喷”现象

从目前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情况来看。存在年末特别是十二月份采购量激增的现象。主要是部分基层央行由于多种原因。很难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结合全年业务发展情况,全面考虑、准确估计本年需求,并提供商品质量、数量、金额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预算和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集中采购预算编制水平不高。采购计划编制“头轻脚重”一方面增加年末集中采购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因受到时间、供货、发票开具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充分体现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

三、当前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集中采购法规制度尚待明确

集中采购工作是一项新业务,无论是法律本身还是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等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人民银行虽然出台了部分与之配套的采购制度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法规和制度上尚不明晰的问题。如《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采购机构(部门)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但并未规定对违反上述的行为处罚。第三十三条处罚内容不具体。如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将应集中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采取其他手段规避集中采购的”,按规定是“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经济、行政责任”,实际操作中,具体追究谁,承担何种经济、行政责任都不明确。首先是经济责任的种类不明确;其次是承担经济责任的金额不明确;最后是行政责任的种类不明确。

(二)集中采购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一是基层央行组织机构行使职权不均衡。有的采管会没有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很少有对集中采购管理和监督的工作进行记录,对采购计划外的临时急需性以及追加预算的采购事项,没有履行审核的职责。有的单位名义上有采管会组织,但在采购管理工作的实际运作中,则是以行长办公会代替采管会,采管会形同虚设。二是制度建立不完整。部分基层央行在制度建立方面重视不够,不同程度的缺少《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应建立的6项制度。三是没有严格执行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规定,部分项目未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四是管采未彻底分离,难以有效制约。部分基层央行未严格执行“财权与事权分离、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集中采购各环节之间职责不分、权责义不明,协调机制不顺,给采购工作带来了摩擦。这是基层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采购操作程序存在不规范现象

一是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善。对集中采购工作缺少预

见性,采购预算编制过于粗糙,导致临时性采购需求增加,给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且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二是采购方式选择不符合规定。一些应该实行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实际却以邀请、询价、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三是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标时采购单位不足规定数量,邀请、询价招标过程简单。四是合同签定不够规范。

(四)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是采购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办法》对内审、纪检的监督检查职责作了相关规定,但这些都是原则性规定,没有明确内审、纪检等部门各自的监督重点,检查的方式方法也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二是集中采购监管部门参与具体操作环节多,从宏观上进行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少。三是集中采购部门与会计、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缺乏经常的、稳定的沟通机制,协调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形成监督合力。四是民主监督渠道不够畅通。职工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大部分基层央行在集中采购活动中,一般只注重对结果的公示,而对采购过程和重要环节公示的渠道单一、范围有限,以会议通报形式在中层干部范围公示为主,一般职工对采购工作知晓程度不高,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五)集中采购档案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程序相对规范很多,但是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一是采购档案归集不完整,对相关采购程序性资料收集不齐,不同程度的缺少中标通知书、定标文件、补充合同等资料。二是档案保管不合规。采购过程结束后,集中采购文件未纳入全行档案管理范围,部分采购资料分散在其它相关部门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后续管理不完善。基层央行实际工作中,采购物品入库后。由仓库保管人员按照行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直接通知有关部门开具领用单领取,而没有经采购单位组织进行验收,没有形成验收报告上报采管会,导致采购档案管理不完整。

(六)组织机构职能缺位

根据总行规定,基层央行都成立了采管会、采管办等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采购行为,明确工作职责。但独立的集中采购职能机构尚未建立,成员都是职能部门人员兼职。一方面,难以实现机构设置上“采管”的真正分离;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工作与采购工作关系上难免顾此失彼,实际采购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拖拉、效率不高的现象。独立集中采购职能机构的缺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中采购工作的开展。

(七)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集中采购工作是一个贯穿计划、采购、管理、验收等各环节的系统工作,在采购过程中,纳入集中采购的货物、工程、服务等项目批次多、数量大、种类杂,对采购管理人员在掌握集中采购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采管会、采管办、评审库的人员大多都是兼职,平时又疏于对集中采购知识、政策制度的学习,专业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中采购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二是专业评审人才匮乏,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采购项目评审把握不准,影响评审工作质量。

(八)基础信息工作薄弱

一是缺少对供应商的系统管理和资格审查机制。主要是对供应商的信息收集工作不重视,部分基层央行没有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对供应商产生没有实地考察,对入围供应商的产生缺乏统一的准入机制,没有制定对供应商评价规则、标准和办法,供应商产生过程不清晰。二是没有建立“商品信息库”,往往是在采购任务下达后才匆忙查询,个人主观随意性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质量。三是尚未建立“评审专家库”。基层央行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每次招投标活动只能临时邀请一些有关专业人员作为评委参与评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投标的权威性,也严重影响了集中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九)参与竞争的供应商太少

一方面,有的基层央行从维修和售后服务等角度出发。不对外地招标公告,使外地的许多客商不知道招标事项,无法参与采购招投标;另一方面,有些外地客商虽然知道集中采购的招标事项,但出于招标规模、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不愿参加投标,造成参加竞标的单位太少。特别是有的基层央行为了确保集中采购产品的质量,对某些物品采取指定品牌的办法进行招投标,而部分电子设备类产品的厂家都搞区域,这就使得外地供应商不敢来参与竞争。本地供应商则不用竞争就能中标,而其他品牌的相关经营单位都被排除在集中采购之外。另外对于定点采购,主要是确定的定点供应商数量偏少,不利于定点供应商之间开展有序竞争,对定点供应商的日常监管力度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容易使基层央行采购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基层央行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以健全制度体系为重点,保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运行

健全的制度是防范各类违规行为或腐败现象发生的“天然屏障”,集中采购工作能否规范运行并达到效益最大化,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各项集中采购制度。一是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基层央行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人民银行总分行的制度办法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制度的完整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以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也才能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的发生。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基层央行应建立独立的集中采购部门,改变目前采管不分的状况,使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管理者、执行者、使用者相分离;招标人、评标人、使用人相分离;采购、验收、付款相分离。使组织机构之间、参与采购活动的人员之间既要相互协作,又要相互制约,以分解权利,从源头上切断商业贿赂的触角,压缩和减少权利寻租空间。三是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明确各监督部门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和监督重点、监督方式方法和要求,使监督工作具有针对性,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要优化集中采购方式。根据基层央行采购工作特点实行“抓大放小”的采购模式,对基建维修、批量办公设备等金额较大、易出现腐败行为的采购项目,应严格实施集中采购。而对于采购数量少、金额小、时间要求紧的采购项目可以灵活选取采购方式,可采取协议供货采购或分散采购方式,这样,既可以缩短采购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采购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政府采购中心推出的协议供货、定点采购和二次报价等采购方式,是比较便捷的集中采购组织方式,对基层央行有一定的适用性,建议纳入人民银行集中采购方式中,并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五是要统一制定集中采购文件标准格式文本,对五种采购方式文件的编制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做到招标(谈判)文件、评标(谈判)报告、采购合同文本、验收意见书等采购文件格式统一、内容全面,达到以规范促安全的管理目标。六是要尽快建立集中采购区域性信

息网路系统,逐步实现集中采购信息资源共享。

(二)以加强思想教育为依托,增强采购人员拒腐防变意识

集中采购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作为管理层的领导者还是最终执行者的基层操作人员,若风险防范观念淡薄、防范意识较差,就极易形成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一方面要加强正面教育,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纪律作风等教育,引导采购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纪意识,做到自觉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开展警示教育,从发生在采购领域的各类案件中吸取教训,以案说纪、以案普法,做到警钟常鸣,使采购人员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切实杜绝集中采购中的腐败行为。

(三)以加强监督管理为保障,堵塞商业贿赂的产生渠道

集中采购是一项涉钱管物的重要工作,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就是要建立集中采购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一整套内外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而言,首先是建立和完善采购工作的考核和问责制度。将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人员评先争优挂钩,对集中采购活动中的违规违纪和不廉洁行为要严肃处理,落实责任追究。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工作事中事后要开展专项审计,把对本单位集中采购的检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一年一审,对集中采购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将检查结果与部门和个人考核挂钩。纪检部门要加强对集中采购的全程监督,重视群众和采购中投诉反映的问题,采取专项执法监察形式定期对集中采购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止集中采购领域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外部监督而言,主要是公开集中采购信息。充分利用内联网、公示栏、行务公开系统、职代会、职工大会、工作通讯、报刊等形式,不断拓宽集中采购的民主监督渠道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和职工的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达到对某一项目在采购执行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将容易诱发商业贿赂等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彻底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使集中采购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工程”。

篇4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成本控制;对策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1990年美国赖特蒙大学发起“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CompusComputingProject,简称CCP),该项目对美国大学校园中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全面反映了美国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过程。[1]数字化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料(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1994年CerNet成立开始,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2]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和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支持平台建设,从最早期的“单机应用阶段”和“基础网络化阶段”,目前已进入到“应用普及阶段”和“数字化阶段”。校园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信息资源目录系统等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不断增加,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存在盲目性,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装备具有特殊性,一是品种层次多、设施设备投资数量大;二是要求特殊、专用电子类设备多;三是非定型、非标准的软件开发费用多;四是高技术类设施设备时效性强、采购的计划性较差。一些学校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了解并不深入、不全面,数字化建设方面盲目跟风,事先没有进行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在缺少细致的研究论证条件下,就开始草率投资、采购等建设活动,等校园网建成了,却成了面子工程、献礼工程。虽然在形式上符合了高校教育的要求,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标准,但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审计中暴露出了一些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在系统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自行筹资,自行采购的问题。不同时期由不同人员开发的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造成应用系统各自独立,缺乏统一规划下的访问接口。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各不相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应用不集成,数据不共享,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3]致使投入的资金效率不高。

(二)资产采购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投入与成本控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软硬件相结合,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应用”倾向,使得投入大,收益小。一些学校在硬件方面不遗余力,舍得投入,采购高档的设施设备,而在软件投入方面极其吝啬。另外,有些高校政府采购观念淡薄,采购没有按计划和程序办事,采购到货的物质类资产价格高,质量差,难以投入使用。具有了先进的网络系统,拥有了数字化校园环境,但数字化校园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如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率却不高;一些系统硬件设施高配,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设施显得相对贫乏,不能彰显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和益处。在资产投入方面存在重视硬件采购,轻视软件投入及应用现象;热衷立项开工铺摊子,忽视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

(三)资产采购周期长,手续繁琐,成本增加

高校设备采购一般流程较长,平均下来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除了商品进销直接费用外,还有许多间接费用。[4]采购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学校急需的物品不能及时采购和供应,难以满足高校采购工作的需要。首先学校要有政府采购预算计划,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批准后,随后交政府采购中心具体实施。政府采购机构根据批准的采购项目计划确定招标相应程序,通常需要经过确定招标方式,在指定媒体上公告和招标文件。通过投标、开标及评标等程序后,才能在媒体上评标结果,发放中标通知书,中标人与学校需求方签订合同后,双方才能进入合同实施阶段。采购环节多,手续繁琐,势必使成本费用增加,采购成本增加。

(四)资产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准确性差

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计划执行的前提和依据。数字化校园所需的设施设备的类别和性能,随着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变化,其技术含量、实效性及品种规格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给采购预算的编制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高校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时间早、跨年度,在实践工作中就难以准确预见未来市场价格和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使得高校政府采购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出现较大的差距。[5]加之高校采购预算的编制本身就缺乏准确性,在实际执行采购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随意更改采购用途,没按采购预算安排采购资金等问题,这些情况就会使预算执行脱离计划,造成采购成本难以准确控制的局面。

(五)政府采购价格与高校期望价格存在差距

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电子类设施设备和应用软件来说,政府采购的优势会打折扣。特别是根据实际需求专门开发的软件,其技术含量和成本价格的差别较大,尤其是软件开发的报价也很悬殊。政府采购往往选择信誉度好,规模大的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投标的一般都是商,其本身是以赢利为目的,实施政府采购后,也就意味着增加了中间商的环节和费用,价格自然就高了。一些有实力的小公司由于缺乏大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低价报价不被看好,很难取得中标的机会,大公司或垄断公司中标的机会较大。因而,政府采购到的一些资产价格与高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专用设备和软件类产品,供应商数量有限,采集到的价格信息不全,价格差异较大,给成本分析也带来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

公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公共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社会捐赠等,从理论上讲,高校的所有采购都应当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范围内。但多年的自行采购方式,对部分高校来说其切身利益之根深蒂固,思想深处不十分接受政府采购的形式。一是有些学校不热心政府集中采购,片面地认为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政府采购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高校的自;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会形成新的暗箱操作,由个人转向集体形成“新的集中腐败”;担心政府集中采购的价格不如自行采购理想,反而浪费了资金和时间;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保证不了采购项目的需求,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影响了效率和质量,因而存在认识的偏差甚至存在有抵触情绪。二是一些部门政府采购观念淡薄,不按采购程序办事,有的想方设法将整个项目化整为零逃避集中采购,将应公开招标的不经审批变为擅自采购,或寻找理由尽量采用单一来源招标形式。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制度的缺失,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标过程中,缺少严格的信息方式和公平的交易程序,使得供应商有限,缺乏有效竞争,造成资产实际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的多现象,在总体上使项目采购成本费用上升。

2.采购管理机构多样化,缺乏专业性人才。

一些高校的采购管理机构大多是挂靠机构,附属于设备、教务、财务或后勤等部门,造成采购管理职责不清,关系不顺。采购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顾此失彼,很难全面掌握高新技术、财务成本、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隔行如隔山”,采购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和配合,极易导致交易成本的大大增加。还有一些高校采购机构不熟悉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不能定期对所需产品规格及结构成本进行调查分析,不开展对供应商信息及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对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知识了解甚微,采购中难以避免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资金浪费的现象,使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的水平难以达到应用的标准。

(二)客观原因

1.《政府采购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对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起到巨大作用。由于政府采购的起步晚,采购的经验不多,加之我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仅为各级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这对于作为采购人的高校,其威慑力并不大,违法成本太低。另外,尽管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了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可行的监督标准,政府采购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缺乏依据,因此,采购实践的不断深入,有待于法律法规的配套与完善。

2.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的程度尚待进一步普及。

由于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极容易出现采购过程不透明,采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采购需求双方很难对各种商品价格数量作出合理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诱导和欺骗。在政府采购交易信息披露监督薄弱的情况下,采购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倾向于人为制造失真的、虚假的采购信息。由于缺乏规范的信息交流平台,市场交易难以透明,结果导致部分潜在供应商不能入围,而使寻租的供应商极其轻易的获得合同,从而增加了交易风险和采购成本。

三、加强资产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采购已经不单是个成本的问题,它是当今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规范公共资金支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公立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须强化政府采购观念,围绕国有资产采购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一是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健全统一权威的采购机构,合理配备采购人员。在机构组建中,注重吸纳精通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采购队伍,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采购运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实行“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明确采购决策和执行人员的职责,严格落实采购决策和采购执行的责任制,用制度来保障资金支出管理措施的落实。三是细化和优化采购作业流程,在对采购价格、方式和检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就有效的规避了暗箱操作的行业,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首先,要做好比价采购,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标准采购,这是降低采购价格的有效手段;其次,进行周密的研判分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价格最低化采购,以低价格获取高质量的采购指标;再次,建立项目审计监督制度并加大项目检查力度,推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在资产采购和工程服务全过程中实施“阳光工程”,用阳光的防腐剂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行为,达到对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的目的。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控制机制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开展对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从高层管理者层面做起,建立科学的项目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拟定建设目标,提出设计原则、制定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机制运行,才能保证最终完成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情况及政策要求,认真进行拟建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科学评估,保障项目在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资金限额控制投入;其次,无论是资产采购还是设施建设,都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建设,保证项目不突破总定额,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来进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界定政府采购指标体系入手,分析高校政府采购绩效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对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进行优化研究,确保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和效率。

(三)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高校投资管理的核心是立项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有效性,部门采购预算制定的科学、准确与否是关乎政府采购是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则是高校顺利实现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药效之一。首先,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高校就应当加强资产采购预算编制和规范资金支出的管理程序,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计划过程中,要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资产,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需求和完整的收支范围,做到专款专用。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对确因项目需要追加资金的申请,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保障措施,确保资金人员和工程的安全。再次,注重从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入手,采购活动的失控极其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起全程监督的机制。通过严密的预防控制系统,强化资产采购的制度约束,才可能有效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四)灵活运用多种采购方式,减少采购环节和周期

在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高校应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特点和要求,采用针对性强的,灵活多样的资产采购方式。除公开招标方式外,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财政部门同意后,采用邀标招标、竞争性机制、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和一些不必要的费用,缩短由于过多程序而导致过长的时间,从而使资产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对技术复杂的数高,数量较小的固定资产,在取得财政部门同意后,也可申请由学校按照要求组织招标采购,既能缩短采购供应链,同时也能节约采购相关费用。这样能够比较好的解决采购周期与高校所需货物类资产时间要求紧之间的矛盾。高校还应当根据采购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利用降低采购成本的其它有效方法和手段。适度竞争对高校政府采购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关键是如何在竞争中引入、调节和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可以通过付款条款的不同方式选择来降低采购成本;充分把握价格变得的时机,利用货物类资产销售旺季和淡季间的价格波动变化来择机采购;条件具备时,几个学校可以结成同盟实施联合采购,以规模数量来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在众多供应商中选择信誉好的商家通过签订长期合同,除可得到质量保障和及时的售后服务外,还可得到其付款和价格的优惠,学会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采购过程的成本。

(五)积极推广和实施采购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管理交易一体化系统。通过建立政府采购价格和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实现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的最优化。通过政府采购网络化,能够实现在接受采购委托、在线组织专家议标、评标,在线汇总评标结果,在线产生评标报告,在线审批采购文件。货物类资产采购的申报、审项、竞价、议价,履约主要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改变以往手工操作的模式,用户可在办公室直接上网申请采购,供应商也可在网上采取背对背的方式竞价投标,职能部门也可在网络系统中进行审批,这样不仅能够缩短采购周期,节约采购费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采购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同时,网络化的采购留下的每笔交易痕迹,在采购平台上的操作留下的采购记录,也为日后的监管提供了原始资料和依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把建设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校发展和资金合理使用间的关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从加强资产采购的预算管理入手,实施规范的采购流程和过程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强化采购成本的控制,配套建立投诉举报奖励等相关制度,提升高校对国有资产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和优化管理的水平,不断促进高校廉政建设和国有资产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裕.高校信息化评估的思路研究[J].价值工程,2011,(3):181.

[2]李忠林.基于高校数学化校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26):51-52.

[3]刘政良,等.高校数学化校园建设问题与思考[J].科技与财富,2011,(12):157.

[4]全新华.完善政府采购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200.

篇5

关键词:海洋石油 建设项目 采购特点 进度控制 分析

针对于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来说,其建设三年左右便可以完工见产的需要,同时项目采购以及管理不管是在成本费用的角度方面,还是从时间进度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项目采购进度进行合理控制,对于海洋石油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十分重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海洋石油施工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进行结合,并且根据项目的采购进度管理策略进行专题讨论,最终对项目的采购进度以及监控措施提供出相应建议。

一、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特点分析

(一)采购的金额比较高

对于海洋石油工程的建设项目来说,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是为各种钢材以及电缆等,然而对于这些材料来说,其性能通常情况下比较高,并且所需要的设备更需要适应特殊的专业技术需求,对于海上结构物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生产。比如海上吊机以及防爆等级。这些材料价格比较高,例如中心处理平台的天然气发电机,其价格高达数亿美元。通过对多个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通常情况下其设备以及材料采购费用已经占据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二)由于定制化生产分析

因为在海洋石油工程中,其建设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存在特殊性要求,并且多数都需要进行定制化生产,特别是设备,主要是一些专用设备,需要根据工程设计以及图样审查和原材料采购等全过程进行定制化生产。然而设备到货后也要进行现场专业化的安装以及调试,从而能够满足项目定制化需要。

(三)因为采购周期比较长

在海洋石油工程中,其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存在特殊要求,并且很多采购材料以及设备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只需要进行定制化生产,同时在采购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因素,项目自身采购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就算不包括招投标阶段,交货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设备也存在较大比例,并且很多设备交货的时间甚至超过一年。

(四)供应商分布的比较广

现阶段 ,国家招标要求以及海洋石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采购技术要求存在的特殊性,项目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不能够就近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并且对采购要求进行符合的供应商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对于部分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设备供应商在存在过程中的范围比较局限,一些特殊设备在对技术方面需求进行满足的几乎都在国外,由于供应商的存在分散性,不仅对信息交流中的难度进行加大,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监控的难度。

二、关于工程建设项目采购进度管理措施分析

结合海洋石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采购特点,分析其进度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措施,具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项目以及项目采购进度管理分析

对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来说,主要是在一个指定的工期内,从而编制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同时根据计划不断推进项目工作的进行。在对计划进行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根据项目预定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推进,在必要时,要采取一些纠正措施。

在对项目进行采购时,其进度管理主要根据项目总体计划需要,从而进行分批以及保质和保量的完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采买工作。在海洋石油工程中,建设项目的整体周期比较紧以及场地资源要求高,所以对于设备的采购到货时间较为严格。要是设备没有按时到货,会导致现场钢结构预制以及安装,同时对于主体建设进度带来直接影响。如果到货比较早的情况下,会存在贵重设备的二次倒运风险。在对项目进行管理时,需要尽可能的做到保证设备按照计划时间到货验收,从而进入到场地根据计划进行安装。

(二)采购进度控制策略分析

通常情况下,采购进度控制主要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工作,具体一点的策略便是要不断强化事前控制,提高事中控制,对事后控制进行重视。

在事前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调研以及评估供应商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要充分对各种潜在因进行考虑,从而选择出一个合理的供应商,对项目总体计划以及具体采购计划进行合理分析,同时关键过程或者是特殊过程的编制节点要进行控制,将其所有的关键要求都需要在招标文件以及合同中作出有效明确。

对于事中控制来说,需要尽可能的缩短项目采购审批流程,从而为设计以及生产争取一些实践,如果供应商确定后必须立刻落实项目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图样设计以及审批流程,做好定期沟通以及协调生产,需要监督厂家生产保障措施,根据总体要求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严格对合同的相关一系列要求进行执行,必要时要委派专人驻场进行监造。

针对事后控制要在到货计划已经预见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一方面必须采取赶工措施;然而另一方面要启动应对预案,例如设备侧装,甚至调整工程结构建造计划以及人力资源计划等,从而避免大型设备无法吊装,导致出现严重的窝工以及资源浪费现象。在此之外,要重视采购后的评估以及经验教训等积累,并且也对后续的采购指导工作给与重视。

(三)采购进度控制的主要保障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采购进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实施策略可以得到落实以及执行,必须从技术以及组织和合同等方面建立起一个有效保障。对于技术保障层面,要能做到前期彻底进行澄清以及理解其存在的技术细节,并且采取标准化设计,全面提高厂家设计以及业主审图沟通,同时要提高审批速度,从而可以采取加快预制生产方法,对质量控制过程不断的强调,最终避免出现返工现象。

组织保障层面要对管理人员以及厂家专业生产所对口的人员进行落实责任制度和进度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管理控制组织系统的目标责任。

在合同保障层面,要在合同条款上对所有可能会影响到进度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明确,与此同时需要不断强化主管控制能力以及控制深度,甚至需要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外委合同进行避免,对外委合同工期以及相关进度计划进行有效的明确。

在信息保障层面,必须要及时收集和实际进度相关的资料,并且对其进行整理,从而能和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对于关键建设任务而言,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驻厂监造,使其随时掌握真实的进度信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了解,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供应商可以根据计划对每一个节点的工作进行完成,同时也能保证做到按时以及保质的交货。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其采购进度管理部门主要是在一个跨部门以及跨专业的工作,必须对项目计划管理人员以及合同采购人员进行协调,同时让项目参建单位以及人员充分的认识到采购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位以及一个人的事情,同时要避免存在着的相互影响,导致项目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一同努力,并且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不断强化采购的事前控制,提高事中控制,对事后控制进行反馈,这样才能够充分掌握好采购工作,对采购进度给与充分保证,最终也保证项目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袁卫强.基于EPC模式的石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12(24)125-128

[2]王增国.海上采油平台外委维修项目进度与费用联合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12(24)115-118

[3]张庆营.海洋石油工程重大设备采购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12(24)136-138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业务流程

伴随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企业ERP的涌入以及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开展电子商务项目的重要性。这一领域的涉入将大大拓宽企业的经营领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与收益。然而,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绝非易事,错误的定位与盲目的投入将会把中小企业推向濒临破产的深渊。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必须要经过详细的规划与认真的研究。

1.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行的方案离不开丰富的理论基础。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购买设备、联网、安装应用系统这么简单,它还包括系统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方法的改进、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等内容。因此,中小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前必须要衡量自身的开发实力,做出客观的可行性分析。

2. 工作流程重组

公司在开展电子商务项目之前是按功能组织,由一个执行管理者领导各个职能领域,不同职能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业务流程经常分散于几个职能领域。然而,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工作经常需要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这就会出现许多交接环节的延迟和错误。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中小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次序,将流程重组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开发。

2.1财务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商务中的核心是“四流”的转换,其中资金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命脉。因此,财务业务流程应率先重组。以中小企业为例,首先就要解决公司经营的业务和财务的脱节问题,并且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调整和完善,同时对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进行深化扩展。

2.2销售管理流程重组

销售部门是为企业盈利的重要机构,因此,对电子商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格的管理。同时,销售部门还和财务部门进行了积极的配合,将销售业务部门中相应的数据,通过相应的电子支付系统,自动转换到财务系统中,形成财务的记账凭证。

2.3采购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广泛应用进销存管理系统,它将解决公司采购管理从合同、到收货、入库、结算、付款等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的管理。尽管系统的使用情况从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流程中的问题,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急需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

2.4物流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的物流业务流程主要是厂商送货到下级经销商的过程,而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会非常繁琐,路线分散、种类繁多是物流业务的特点,因此物流业务流程也必须要实现重组。另外,要经常统计每笔订单的走向,以实现企业对物流费用的事先计划、控制、事后分析统计的功能。

3.保障措施与开发规划

任何先进的事物在变革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历史问题的惯性阻挠,所以公司必须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保证措施,以使其能够顺利地进行体系更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应做到以下四点保障:

3.1组织结构保障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首先应培养公司员工具有积极求变的意识,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新的体系会带来一些原部门的分化与重新组合,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也将转变,这就要求信息化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应当进行完善的组织协调,以保证组织机构变更的顺利过渡。

3.2人力资源保障

新的体系、新的规则要求公司员工能够有新的意识。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公司的体制变更不能对员工的不适应状态予以忽视,一则影响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二则体制的最终执行者也是员工,执行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体制的建立情况。因此为保证体系顺利地建立完善,员工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3.3过程质量保障

中小企业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时,要真正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作为项目开发的核心价值观,进而转化到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过程、程序当中,要使全体员工理解、遵守到执行。尤其是高层领导要统一思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否则将使电子商务的实施基础动摇,其有效性也就不能得到保障。

3.4权力层级保障

项目规划的即使再完美,没有管理层的支持,其顺利贯彻也是不可能的。重点在于如何获得管理层的支持。支持是必要的,但电子商务项目的应用必须对公司未来的生产具有推动作用。要使公司上下各管理层,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从战术上考虑继续开展电子商务项目。

结论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笔者以中小企业作为研究的目标,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项目提出了可行性规划。在实际应用当中,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首先归纳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的理论依据,在给出较为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后,提出了的核心业务流程重组分析,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切合实际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规划方案。

篇7

奇姆肯特市位于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西南部,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公司EPC总承包的哈萨克斯坦PKOP炼厂现代化改造项目的所在地,该工程分一、二期建设,总投资超过18亿美元。如今,施工现场如火如荼,迭起,数百名公司员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工程建设中。

因该工程是在原装置不停产的情况下施工,所以存在设计标准高、物资采购运输难度大、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难。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以“工程设计高起点、建设监管高质量、常态管理高标准”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掀起施工大干热潮。目前,一期工程已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设计52.21%、采购38.46%、安装9.14%,工程进度和管理水平得到业主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工程设计高起点

“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的龙头,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设计任务,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我们项目部和设计单位一起,全力以赴攻关,加班加点大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项目经理周子玉感慨地说。

哈萨克斯坦PKOP奇姆肯特炼油厂是哈国最早的炼油厂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25万吨/年。公司承建的升级改造项目是将生产能力恢复到原设计的600万吨/年、生产车用燃料达到欧IV和欧V标准。项目涉及装置19套,其中,新建11套、改造4套、利旧4套,以及配套的储运、公共和辅助设施。其中,UOP专利技术4项,专利设备7台,AXENS专利设备1套。

由于详细设计和设计计算均采用哈国标准和国际标准,使用哈国软件和国际通用软件,这既增加了设计难度,也影响设计进度,给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项目部与设计院一起进行攻关,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刻苦钻研,几个月的时间设计图纸超过45000张。通过不懈努力,项目部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一度滞后到迎头赶上,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设计管理上,他们采用专业化全业务链管理,以各个专业为核心,统筹协调,以专业为主线开展技术工作。在详细设计上,他们认真学习研究SNIP、GOST标准,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每项设计能通过业主和哈国国家机关验收。项目的专业工程师不分昼夜,在积极协调业主和设计院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全过程参与设计文件的内审、报批,保证在MR文件编制、技术评标、技术协议阶段设计的准确无误。为保证MR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在采购过程中得以贯彻,专业工程师严格审核供货文件的签署。与此同时,项目部充分发挥总设计院作用,依靠设计院对各单体设计院技术管理和单元界面管理,协调设计进度,组织完成设计文件符合性审查、转化和详细设计文件报批,使设计文件符合哈国的标准。目前172份MR文件已经全部审批完,完成一期设计52.21%。

建设监管高质量

为了提高进度计划管理水平,项目部引入了Primavera6.0网络版计划管理平台,先后完成了项目WBS、OBS、CBS等结构分解,录入2000多道作业,根据进度和付款两种情况,建立了两套权重分配体系,还在服务器中建立了中、英、俄3个版本的计划,为业主、项目部、设计院等安装了10余个客户端。项目部分期组织由业主、项目部员工参加的软件培训,已累计培训60人次。自2014年4月正式实施以来,每周组织更新与反馈,利用P6软件进展线、临界值监控等工具对项目三级、四级计划进行跟踪与评价,及时获取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及时掌握项目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实现了进度计划的协同管理。

项目部在设计阶段建立详细的设计文件清单,对设计文件按单元、专业、类型、名称和张数进行分解,对每张设计文件设置关键控制点,通过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量化数据库,从设计源头上保证了项目的完整性。

为使工程按节点高质量如期完成,项目部根据施工单位能力、工期要求、属地化要求,合理分配工作量,确保目标实现。他们合理编制施工和资源计划,分解工作量,结合人员状况,增加先进设备和安全保障投入,加大国内预制深度。同时在现场设置隔离围护墙,将现有装置和新建装置分隔,对地下设施进行标识和围护。项目部严格执行作业票证制度,在炼厂定期停产检修期间进行装置对接、工艺甩头和接管盲板封堵等工作,保证安全施工,提高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

“技术先进,质量优先,把项目建设成符合规范、本质安全、运行平稳的优质工程”是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为保证项目高质量建成,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分包商施工质量管控,配备检测试验仪器对到货物资进行理化抽检,加大抽查检验力度,确保到货设备材料的质量。对两器衬里、大型机组安装调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备组焊和热处理等关键特殊工序实施全

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HSE管理方面,项目部严格遵守哈国HSE法律法规和业主的安全要求,优化施工流程,做好炼厂内能量、物料、新旧装置的隔离;引进第三方HSE专业管理团队,增强现场安全管控能力;结合哈国法律法规和属地化管理要求,把项目的HSE管理程序、管理规定及过程文件、记录等翻译成中俄双语,将当地分包商和属地化员工纳入项目HSE管理体系中,实现与业主HSE管理的良好对接;引用HSE管理系统,量化HSE数据统计分析,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度,体现可数化、可视化和标准化的专业化HSE管理。项目部实施运行了HSE管理系统,录入通知通告、隐患整改等数据近1000项;规范物品摆放,保持通道畅通,营造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员工零器质性损伤”的目标。在年初召开的PK炼厂HSE管理工作会上,业主对项目部现场HSE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现场HSE管理起点高、标准高,特别是目视化管理,超出预期”。

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部认真做好物资采购管理的筹划、设计技术的支持、供货商的选择、技术商务的评标、制造监造、运输清关等各环节全过程控制,确保各项目里程碑节点目标的实现。

目前,1530台设备采购计划已授标879台、到货28台,2400吨管材已到货880吨,2200吨钢结构已到货170吨。

常态管理高标准

项目部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逐步实现6个文化建设项目目标,增强员工凝聚力。

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确保我县各种节会、庆典活动的食品安全为中心,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全县群众提供放心的饮食环境。

(二)工作目标:建立食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供应;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以及餐饮接待单位的监管,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着力加强全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确保节庆活动期间全县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食品供应工作

1.切实做好食品供应保障工作。有关部门积极与餐饮接待单位沟通协调,尽快掌握大宗食品、食品原料的供应和备用的基地、企业、供应商情况,确保食品充足供应,做好食品供应应急预案。

2.确保全县食品市场正常供应工作。重点抓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米、面、肉、蛋、奶、菜和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协调大型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做好必要储备,保证重大活动期间全县食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餐饮接待单位的监管。对有关活动确定的餐饮接待单位实行派员驻点监管,制定驻点监管工作规范,明确监管重点内容,强化监管责任,加强跟踪检查指导。与接待单位签定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督促各接待单位制定具体接待方案,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餐饮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严格落实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验收和企业自检制度,严防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实行现场检测监控及留样备查制度,发现有毒、有害和劣质食品,按规定程序处理,并追溯源头。加强对清真等民族食品的监管,认真做好清真食品的准备工作,督促餐饮企业根据不同民族习俗提供相应的食品服务。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2.切实加强大宗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监管。严格落实大宗食品及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企业和供应商的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要与向餐饮接待单位提供食品及食品原料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签定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监督并督促其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现场监测;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批批检验、合格出厂的要求,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餐饮接待单位。

3.着力抓好全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全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迅速行动,严格执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营造浓厚的法制环境和氛围,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活动。要严格执行日常巡查、监督抽检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召回及退市工作。严把每个关口,严控每个细节,切实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切实保障游客饮食安全,确保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定。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加大对食品的抽样检验力度,对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风险警示,确保对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

2.认真做好食品供应应急准备工作。建立食品市场运行监测报告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储备管理,建立重要食品的储备基地,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的食品供应。

3.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准备充足的应急值守力量,做好应急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按照《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定的原则,健全完善各个监管部门的应急预案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完善应急机制,切实提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7日前)

对重大节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结合各自监管职能和职责分工,制定完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专门处室、专人负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保证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平稳运行。

(二)节前整治阶段(9月17日-9月23日)

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和本方案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督导检查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保障措施,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落实:

1.企业自查。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督促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对照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全面自查。

2.全面整治。在企业自查自纠整改的基础上,各部门全面分析食品供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深入了解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确定整治工作的范围和重点。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指导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查处;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依法从重、从快查处,确保全县食品市场秩序规范。

3.督导检查。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对企业自查、全面整治和节日食品安全开展督导检查,要对各餐饮接待单位和重点旅游景区(点)进行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在9月25日前完成整改,对限期内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保障阶段(9月23日-10月7日)

严格实行食品供应、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日报告、重大事件随时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加强对餐饮接待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巡回检查和督导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重大活动期间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狠抓责任落实。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着力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工作不落实,造成事故或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强化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主动配合、团结协作、严守纪律。要加强信息管理和沟通,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分析食品供应、食品安全信息,确保重大活动期间信息渠道畅通、报送及时,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

(四)抓好督导检查。各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归口指导与督查,确保环节监管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品种要采取定期督导检查和不定期暗查暗访等有效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已部署的工作要抓紧、抓细、抓实,切实抓出成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要拿出具体措施,认真加以整改,确保工作不留死角、万无一失。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管理完成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内容。例如: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某些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互为借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也有其独自的特点:①水利水电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②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③水利水电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④水利水电工程要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必要的施工强度,有的工程因受气候影响还需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而实施工程的影响也较大,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渡汛等问题,以策安全。

2.水利水电工程的分部管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阶段,一般按照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竣工验收这几个阶段进行计划节点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从图纸设计管理、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合同及费用控制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按项目按班组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比如冶勒水电站位于四川省西部的冕宁县和石棉县境内,为南桠河的龙头水库暨引水式发电站。电站枢纽由沥青砼心墙堆石坝、左岸泄洪洞、左岸放空(兼导流)隧洞、引水隧洞、双室式调压井、压力管道、地下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总装机容量240MW。大坝位于冕宁县冶勒乡,厂房在石棉县栗子坪乡南桠村,距坝址约11Km。主要工程包含:①进水口、闸门竖井、引水隧洞(0+000~6+300)工程的土石方明挖、石方洞挖开挖、喷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钢衬安装和接确灌浆、各类围岩的固结和回填灌浆及Ⅰ#施工支洞封堵等项目的施工;②引水隧洞局部地段的钢板衬护安装及波纹管位移补偿器的安装;③标段内观测设备的检验、安装、调试与施工期的观测;④Ⅱ#施工支洞为永久进人门的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⑤标段内的闸门、起闭机、拦污栅等金属结构设备的运输、保管、安装、埋设及调试;⑥Ⅰ#、Ⅱ#施工支洞及其它临时设施的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2.1图纸设计及会审管理

如果是采用设计采购施工完整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那就必须从图纸的设计开始进行管理。图纸设计是工程施工前期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指导整个房工程施工的原则。做好图纸设计的管理,就是要收集影响施工状态的相应数据资料,并结合主体结构图纸及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微调。使得水电安装工程的设计既符合水利工程的相关规定,也符合机电安装工程的相关行业标准,并且在经济性、可行性上都满足使用要求及相关安全要求。

如果是采用单项施工总承包的模式进行施工,那就要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在由监理组织的图纸会审中,施工单位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进行验核。图纸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没有缺项和漏项,没有管线的错位和遗漏,既是图纸数量的完整,更是图纸内容的完整。完整的一套图纸不仅能概略表明各项工程施工的组成系统及联系关系,各项工程图纸之间还能相互说明,互为解释。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核对材料料表与图纸是否一致,各种设备的安装工艺要求是否明晰,各种设备、设施的平面位置、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参数是否完备,是否存在缺漏和错误之处。此外还要检查不同专业的图纸的标识是否保持一致,是否存在差异和不协调。还要检查各专业及分项工程的图纸是否都已经满足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

本项目前期施工中重点是Ⅰ#、Ⅱ#施工支洞开挖及进水口覆盖层明挖,此项工作直接影响正洞施工进度;中期施工中的重点是引水隧洞主洞的掘进和衬砌;后期施工重点是如何确保金属结构设备的安全运输和正确安装。本项目的工程难点是:①Ⅰ#支洞口至Ⅱ#支洞口洞长5.8km,平均独头通风距离长2.9km,施工中通风及出碴问题是本项目的一大难点;②0+000~0+090段覆盖层段为卵砾石层,围岩稳性极差,顺利通过该覆盖层是本项目的一大难点;③引水隧洞约在引2+740~2+840处穿越F3断层,安全通过断层带的施工是本项目的又一大难点;④钢板衬砌段的钢管安装技术难度大。

2.2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编制

要圆满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组织框架,还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机电安装应急预案,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所需资源,采用可靠的进度计划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和提供,这样才能为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提供充分和有力的保障。

案例工程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有关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如II、III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IV、V类围岩采用正台阶法施工;0+000~+090段覆盖层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微台阶法施工。洞内及Ⅱ#支洞口至弃碴场采用有轨运输,电瓶车牵引。衬砌采用自行式液压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浇注。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器计量,强制式拌和机拌和,3m3轨行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人工捣固。喷射混凝土采用TK961湿喷机湿喷法作业。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就应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并且具备相应资历和从业资质的项目经理及工程师组成管理团队,并且做好组织管理的计划及职责分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以保证施工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真实的反馈。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应该配合施工班组成员,及时解决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意见分歧,减少工程施工内耗。

针对部分需要深度开挖、爆破作业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需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特别是一些涉及面广的水电项目,由于施工工艺复杂,则需要对某个单项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方案中,要包含施工组织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劳动力组织及配置、施工机械及设备配置、工期进度保障计划、施工重点及难点解决方案、技术质量保障措施及文明施工相关措施等内容。施工方案必须严格依照图纸,按国家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来编制,不允许有违反国家标准范围的内容。

2.3合同及费用控制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一般是单项合同管理,由现场的费用控制工程师来同步完成。费用控制工程师在进行项目施工进度跟踪时,要根据合同条款及图纸内容,对施工内容进行确认及验证,明确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对监理工程师签发的现场签证及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进行收集管理。费用控制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超出合同内容的修改应通知项目经理签发工程联系单,告知业主及监理,签订相关补充协议。对于监理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单,必须要按照实际施工的单价进行核算,这部分的施工内容由于是临时加派的,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则可以不按照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单价进行计算而是根据实际费用另外出具计费通知单。

2.4施工进度及计划管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必须选择在旱季进行施工,施工工期短,就更要求施工具有高效、实用、准确的特点。施工时不允许有拖延工期、出现错误重复返工等情况出现。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及计划安排,按照P3计划将各个工作面及施工步骤进行分解,落实到每天的工作完成量。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每天休工之前半小时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计划工程师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人员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形成工程的表观特征,其施工管理就成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从各个施工节点上进行质量控制,使施工质量严格处于受控范围。

参考文献

[1]魏广存.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篇10

一、充分认识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重大意义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利于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拓宽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渠道,减轻即期财政支出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二、准确把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依法合规、规范运作。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法规范运作,明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保护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2.平等协商、重诺履约。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必须树立契约理念,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诚实守信、严格履约。

3.加强监管,公众受益。加强政府监管,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促进社会资本竞争和创新,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4.积极稳妥,防范风险。既要积极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建或改造一批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项目,又要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防范政府支付风险。

(二)适用范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主要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生态环保、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新建项目应优先考虑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或已有的公共服务,鼓励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化解政府债务、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三)操作模式。对于具有明确的收费基础,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经法定程序批准,可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进。对于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可通过补贴部分资金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三、依法依规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过程管理

(一)精心做好项目识别。

1.积极发起与筛选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社会资本方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应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财政、发改等部门应负责向行业主管部门征集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业专项规划中的新建、改建项目或存量公共资产中积极遴选潜在项目,按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培育,并报送财政部门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储备库。社会资本可以以项目建议书方式向行业主管部门推荐潜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2.扎实做好评估论证。按照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要求,着力做好物有所值评价工作,确保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后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或者降低项目成本。对于政府付费或补贴的项目,要根据中长期财政规划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财政支出责任,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统筹测算、评估和控制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切实防范财政风险。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方可进行项目准备。未通过评价和论证的项目,不宜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二)全面做好项目准备。

1.编制实施方案。通过评价论证的项目由县政府授权指定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前期论证情况,组织编制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初步实施方案,依次对项目概况、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风险分配基本框架、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采购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介绍。

2.审核实施方案。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应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验证,通过验证的,由项目实施机构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县财政、发改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等建立项目联评联审机制,对项目审批、立项和初步实施方案进行联合评审和验证。

(三)规范项目采购流程。

1.择优选择合作伙伴。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215号)等规定,依托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及时、充分地向社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采购信息,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运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竞争性磋商等采购方式,依法选择专业资质好、技术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确保项目实施质量。

2.细化完善合同文本。项目采购完成后,项目实施机构与中选社会资本按照平等协商原则签署项目合作合同。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机构,按照《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设计合同条款,合理确定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责权利对等。合同中应明确项目的产出说明和绩效要求、收益回报和风险分担、定价调整和争议解决、及合同变更、临时接管、退出安排等关键环节,确保合同内容全面、规范、有效。

(四)依法规范项目执行。

1.成立项目公司。社会资本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出资设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县政府可指定相关机构依法参股项目公司,但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应当不超过20%,且不谋求控股地位。项目公司成立后,项目实施机构应与项目公司重新签署项目合同,或签署关于承继项目合同的补充合同。

2.履行项目合同。项目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组织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机构要加强对项目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监管,建立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跟踪、事后进行绩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定期对项目的实现程度、运营管理、公共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付费与调价的重要依据。政府有支付义务的,财政部门要根据合同约定和绩效评价指标履行支付责任,并执行约定的奖励条款或惩处措施。

3.健全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定价调整机制,既要保证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公共利益,又要保障社会资本长期合理回报。健立有效的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和灵活的合同变更调整机制,保持公共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4.做好中期评估。项目实施机构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每3-5年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重点分析项目运行状况、财务管理状况和项目合同的合规性、适应性和合理性,及时评估已发现问题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并报县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备案。

(五)妥善进行项目移交。项目期满,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政府授权,按照合同约定的移交形式、补偿方式、移交内容和标准,认真及时做好项目接管,保障项目设施持续运行,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县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做好移交资产性能测试、资产评估和登记入账等工作,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在政府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和管理。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县财政部门要统筹评估和控制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切实防范财政风险。针对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等不同支付机制,将项目涉及的运营补贴、经营收费权和其他支付对价等,纳入年度预算、中期财政规划统筹安排,在政府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和管理,并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原则上,每年度预算安排的全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支出,不得超过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

(二)简化项目审核流程。进一步减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审批环节,建立项目实施方案联评联审机制,提高审查工作效率。有关部门在规划选址、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环评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方面要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予以优先支持,项目合同签署后,可并行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要简化办理手续,优化办理程序,主动加强服务,对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的内容不再作实质性审查。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1.用好用足国家现行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奖励资金,补贴项目前期评估论证费用;充分利用省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基金及各类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参与项目建设,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落实和完善国家支持公共服务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共服务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2.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有效方式。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县级财政资金予以优先支持。在承担有限损失的前提下,积极尝试探索与具有投资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县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效应,引导民间资本积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充分依托、利用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

(四)多种方式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实行多样化土地供应,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建设项目,可按划拨方式供地,划拨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采取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租金收入参照土地出让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以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以县政府作为出资人,制定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成立县长任组长,有关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调度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负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协同推进。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要会同发改等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和信息交流,履行政策制定、规划指导、识别评估、项目储备和申报、信息管理、宣传培训等职责。教体、科技、民政、国土、环保、住建、交运、水务、农业、商务、文化、卫生计生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特点,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供公共服务,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项目过程管理,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