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媒体;议程设置;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网络几乎无处不在,与传统媒介时代信息一定内容、一定时间、一定方式、一定数量,受众定时定量被动接收不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者借助网络传播信息,受众则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信息接收终端,得以随时随地随意的接收传播内容,更具有主动性。
以网络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的力量在削弱,而受众的力量却在加强,无论是组织或个人都可以既为接收者,也为传播者。以微博、论坛为主的Web2.0网络时代,上传加互联成为其主要模式,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与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使得网民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传统媒介的受众在网络中摇身一变,成为信息的者或新闻的评论者。
网络的开放及交互性颠覆了就视野与活动范围有限的人而言来自于大众传播使其做认知判断依据的信息源及影响源的传统媒介环境。新的全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有其新的特点。
一、“议程设置”主体的变化:由组织到个人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组织以“把关人”的形象,根据媒介的编辑方针或版面容量的大小对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形成一道“关口”,将经过筛选的“议题”提供给受众。由于缺乏反馈渠道,或反馈渠道的不顺畅,使得受众只能被动的在媒介组织提供的“议题”中进行二次选择。
全媒体时代,网络可视为各方信息及意见的集散地,在网络传播中,尤其以博客、Qzone、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勃兴,使得“议程设置”功能并不再仅仅为传统媒介的特权,网络的便捷性,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成为可能。
公众可以以手机、电脑、电视为收发终端,随时随地自己所喜好的最新时讯信息、或即时关注跟踪某事件的最新动向并进行转发,与网友分享,引发围观讨论,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完成“自我议程设置”功能。从而打破传统媒介仅以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为“议程设置者”,作为公众的个人或团体可以自由的利用网络进行“自我议程设置”,“议程设置者”的主体得以由组织到个人扩展。
二、“议程设置”的即时性
传统媒介进行“议程设置”时往往受到新闻时效性的影响,与此相比,由于全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极速化、接收终端多样化的特点,信息即时,又以其超链接文本模式,尤以微博为主,博主一旦信息,其关注者就会以电脑、手机等作为接收终端即时收到信息,并可对其进行评论或转发,使得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以“滚雪球”的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对此话题的关注与讨论,从而迅速形成“议题”。
全媒体环境下,一条信息的与它进入公众“议题”视野之间的时间所需与传统媒体相比可谓极速,网络交互性的传播模式,更使得拥有接收者与传播者双重角色的网民可以对某类他们关注的信息或话题推波助澜,直接或间接的进行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议题互设”
传统媒介时期,社会公众的“议题”多来自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媒介推送的“议题”。如果在网络中,公众进行的自我“议程设置”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即在网络传播中,某一网民通过论坛、微博等设置的“议题”引起微博全民围观,各论坛内进行复制和转载,使该“议题”成为网上的热点问题后,就会引起传统媒介的关注,那么这一“议题”就会进入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视野范围。
同样,在网络传播中,个人或组织的“议题”也受到了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作为集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与一身的网民在传统媒体获得“议题”后,出于满足信息获知或传达己见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以消息或评论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二次传播,尤以当“议题”所涉及的是有关民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及便捷性使其一呼百应,将传统媒介设置的“议题”在网络中得以补充和延伸,而这些“议题”往往填补了传统媒介所留的空白。
如:2012年11月8日十召开,作为国内盛世,传统媒介争相对其进行报道,但由于节目时长或报纸版面的限制,传统媒介只能在众多新闻选题中选取热点问题进行“议程设置”,而此时的网络因其极速化的实时性与内容的海容性成为传统媒介的一个有力补充和延伸。
四、“议程设置”传播效果由认知到态度层面的递进
传播效果一般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而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主要着眼于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传统媒介通过“议题”设置,来告诉受众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它在受众面前更多地扮演“信息源”的角色,起到消息瞭望者的作用。
全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反馈渠道的畅通及便利,受众的参与性大为增加,即时的信息接收及反馈,使得受众可以将自己对该“议题”的态度看法及个人观点得以反馈或传播,形成舆论进而影响其他受众对该“议题”的态度,甚有可能引发行动,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由此可见,全媒体环境中网络媒介不仅仅扮演了“信息源”的角色,更多的承担着“影响源”的角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议程设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媒体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进而引导受众的舆论方向,最后引导其行为的媒体导向。探讨全媒体时代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新特点,可以在全媒体时代的当前,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舆论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 聂晶磊,王秋艳.微博议程设置研究[J].中国出版,2012(2).
篇2
中图分类号 G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56-0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手持电子终端设备日新月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改变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冲击着传统媒介格局。传统出版业与新型的出版媒体的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媒体数字化转型,其核心就是从事中心工作的编辑人员的转型。因此,面对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到来,编辑只有重新角色定位、创新出版理念、强化能力培养,使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新的领域、新的业态,才能促进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实现内容原创性、权威性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有机结合,提升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
1 全媒体出版对编辑的技能结构与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
1.1 全媒体出版对传统出版业态的影响
全媒体出版强调多渠道的同步出版,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时间同步性,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媒介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同步化;二是渠道维度,多种载体同时,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在实际过程中,两个维度往往发生叠加效应,以实现受众覆盖面积和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传统的出版社是以纸媒的生产、流通、消费形成的完整产业链条。就生产环节来说,是典型的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化的工业化式生产业态;就流通环节而言,需要在各区域广泛拓展分销渠道,建立完善的分销网络;从消费环节看,也是读者作为产业链终端环节,纸媒产品送达读者手中,完成货币交换的传统消费模式。在全媒体时代,多媒介的传播平台通过密集的信息时、资源有效整合,整体的营销策略,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型,使版权价值实现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和品牌传播具象化。当信息和纸质媒介载体分离后,使出版行业的竞争模式已经由“生产―销售”模式向“信息―传播”的模式转变[1]。从消费者接受的角度,即传播的最终效果来看,这一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消费者消费选择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也就对编辑的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1.2 全媒体出版对编辑技能结构与综合素质的影响
编辑作为负责信息智化处理、知识外在化传播的中心环节,在出版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传统的出版业中,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积累,甚至是交叉科学的学科和知识背景。他们的知识结构大致如下:
大众读物编辑:汉语+写作+逻辑+数学+计算机知识+编辑学+边缘多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哲学;
学术类读物编辑:汉语+写作+逻辑+数学+计算机知识+编辑学+某一学科系统知识+哲学。
可以看出,编辑人才所要求的知识深度与广度是非常高的。在全媒体时代下,以上知识结构的分类依然适用。所不同的是,多介质的传播模式、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已经让编辑技能结构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编辑的信息采集已由获得信息转为选择信息,尤其是在qq、微博、微信等信息互动性媒介传播的高速度、个性化、互动性愈发使得传统编辑难以适应,而媒介信息的良莠不齐又导致编辑在信息选择上更趋复杂,消费者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编辑的技能结构的重构已成必然。
1.3全媒体时代读者的消费习惯对编辑的影响
消费者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消费习惯悄然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阅读倾向的改变,包括在阅读率下降、社会导向明确的阅读倾向的同时,出了盲目性、功利性、碎片化和快餐化倾向。多介质的传播平台,尤其是互联网中蕴含着海量的信息资源,极大地带动了消费者的主观想象力。当消费终端(消费者)发生改变时,编辑的扮演的角色也随之改变。
数字化阅读 纸质阅读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学 初中 高中
好奇、打发时间 28.2 47.7 56.9 17.7 46.2 32.2
接触信息、获取
知识 61.6 61.1 61.3 56.5 65.4 50.0
解决问题 31.5 29.6 24.6 22.6 34.6 12.1
提升自我修养 31.3 31.9 30.8 22.6 34.6 55.2
青少年消费者采用新媒体阅读和传统媒体的目的比较(%)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全媒体时代环境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影响有正面的,有消极的。新媒体的开放性激发了消费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促进了消费者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适应了阅读时展的需求。新媒体信息中包含有相当的不良信息,对消费者的阅读质量有相当大的损害。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新媒体的虚拟性使得很多消费者以不真实身份在平台中交流,影响了消费者阅读能力的提升。
但我们必须看到,编辑作为传播知识、引导社会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全媒体时代下,这一作用不但没有减弱,相反有加强的趋势和必要。体现在操作层面,就是不能一味迎合消费者的不良习惯,而要不断引导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其身心和消费习惯尚未成熟,需要编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领域呈现的特点加以规范,激发青少年读者正确的阅读兴趣,促进青少年通过阅读对各种新鲜事物进行探究。当然,在手段上要采取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让青少年起逆反心理的生硬方法。
适应媒介和消费者的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下,编辑的划分发生了新的变化,应该具备策划意识、经纪人意识和导向意识,从而完成编辑的角色意识重塑。
2.1策划意识
选题规划,这些编辑流程中的必要环节,在全媒体时代得到了更加充分和细化的彰显,尤其是从编辑加工的媒体类型来划分出新的编辑类型,如论坛编辑、视频编辑、博客编辑、手机互动管理编辑等,往往需要针对本类型的传播和接受特点,进行必要的前期选题策划工作。
2.2经纪人意识
出版业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出版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无疑编辑扮演并充当着经营者的角色,承担着搭接出版企业与消费者桥梁的关键作用。因此,编辑应该也必须具备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具备经纪人的意识。首先,编辑应该成为作者的经纪人。当编辑寻找到他认为“与众不同”的作者,找到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某种东西”,找到让他兴奋的闪光点,找到他认为可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就应该充当起为作者做嫁衣裳的角色。其次,编辑应该成为作品的经纪人。网络素材非常丰富,在我国已经诞生了如“榕树下”、“起点”、“读写人”等不少优秀的文学论坛与相关评论网站,这些网站发表数量巨大,质量却参差不齐,优秀的编辑应该能发掘好的作品,加以包装,出版发行,并积极推广做好市场营销,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也就是我们常理解的“好的编辑同时也是好的市场推销员”。第三,编辑应该成为读者的经纪人。编辑要随时知晓消费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点和兴奋点,要具备能够准确预测、分析阅读趋势和市场趋势的能力。
2.3导向意识
无论是进行策划选题,还是找寻市场规律,作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时代编辑,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导向意识。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受众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对一些反复重复的消息特别是简单粗暴的“愤青”式观点不加分辨地信以为真和认,而编辑本身有清晰的论证思路和严谨的思维逻辑。当群众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无所适从时,我们的思维导向应该让他们有正确思维方式,正确的观点,积极主动的互动,以便做出正确的引导。
新技术掌握能力,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声音、动画、影像、交互式,阅读方式亦向快速浏览、深阅读、听读、视读、互动阅读、创作式阅读……这就需要编辑掌握各种媒体的特点与要求,也需要掌握大量的软硬件知识包括智能设备的相关知识,互联联网技术、智能化设备的硬件知识、传输输录输出设备、数据链接、ui,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多媒体编辑软件等。
所谓编辑理念,是指编辑在编创媒体、结构文化时,更具自身的素养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式的总体把握形成的关于媒体的主动意识的思维灵智,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意识神化。编辑理念是一种思维方式,在编辑中起着“灵魂”的作用。
传统的图书编辑是平面的、单向度的、传统的编辑理念、全媒体出版则需要立体的、数字化的、互动的创新理念,应该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全程灌输全媒体出版理念,在纸媒内容的开发前提下,向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览终端、影视等多媒体模式拓展。应在编审、校对、排版制作、、营销,实现全程数字化、多媒体化操作,树立与互动读者的互动理念。
3.2提升互联网交际能力
一些对网络人际交往的分析书籍指出,网络会淡化人们对地缘、身份、性别、种族的刻板印象,我认为在网络交往中这种固有身份会由于虚拟性而变得模糊化,人的身份地位不再重要,因而专家的观点不再能左右人心。在互联网这个单位个体完全平等的平台上,编辑需要放弃固有的思维方式,积极利用网络工具融入读者群,去知道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而发现新的市场增长点,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投票、网络调查等方法向读者去请教,去交流。
3.3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编辑本人不仅要用传统的手段,大量阅读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培训班、学术会议,密切关注学术动态,还要扩大阅读面,广阔视野,全媒体时代催生大量的新生事物,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平台,网络化工具,通过微信、微博、QQ、电子论坛等工具,构建叙述平台,把自己的经验、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平台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向同行请教、包括向读者请教。并尽可能实现跨平台学术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小念.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打造[J].出版科学,2014(1):38-39.
篇3
进入全媒体时代
区别于以报纸、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时代称之为新媒体时代。但与智能移动终端流行的今天相比,其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及时性仍有差距,CC视频将之称为“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是传媒行业最新流行的词汇,严格地说它是各种媒体的集大成者或者说融合。”CC视频CEO张远表示。CC视频是一家云视频服务的提供商,专门为各种新媒体提供视频服务。
据张远介绍,全媒体有几个典型特点:第一是信息传播手段的融合,即把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是传播渠道的融合,既有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还有网络(包括今天所说的三网融合);第三是接收终端的的融合,除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外,内容还通过智能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展现。“这三方面融合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全媒体。”
“报业转型是大势所趋,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经营环境的聚变,单纯依靠平面媒体很难获得生存和发展。”《京华时报》总编辑李洪洋在演讲中表示。
“云报纸”是《京华时报》全媒体转型的一次尝试。据李洪洋介绍,云报纸是一个平台,它有两个终端,一个终端是传统的报纸,而另一个终端则是移动终端,如通过手机对报纸的内容进行拍照,手机上马上就会显示出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内容。
新媒体插上“云”翅膀
新媒体是技术推动下的产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依附、互动、融合,发展到今天的全媒体,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而且随着媒体内容和产品的多媒体化,实现这一切对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一个关键技术是视频的应用。尤其是在诸如教育、新闻访谈等领域,视频已经被证明是最好的展现手段。不过,视频服务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因此,对于一般小型传媒公司来说,云视频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篇4
一、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面临的挑战
(一)观念僵化突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原来的传统媒体走向了如今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到来也标志着媒体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媒体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以前所没有的,面对着信息发展快速、可以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的时代中,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是否能够保证其在时代潮流中的优势,就是需要有正确的现代思想,但是在电视新闻播音工作中,传统观念能非常的牢固,而一些较老的工作人员对于全媒体中一些工作内容较为模糊,并且在内心是非常排斥接受[1]。全媒体工作的相关内容对于一些宣传问题和工作上的创新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但是如今的社会在快速的发展,这种老旧的思想如果不改变,对于传统的新闻电视播音主持工作没有好处。而传统媒体想要在新时代中有更好的地位,在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转变理念,不能局限于原来的传统媒体。传统的新闻播音工作就仅仅是对新闻来源获取,然后对新闻进行再次加工,之后进行播报,这样的程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则需要新闻播音工作具有个性化,能够满足现今大众的需求,播音主持工作不单单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时代的反映,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所以传统的观念只是在信息上进行处理,而没有过多的考虑其他因素,这样会阻碍传统媒体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带来巨大的冲击
新媒体的诞生给予了传统媒体更多的便捷性,比如一些新闻可以在智能手机以及新媒体客户端上进行播放,这样使民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新闻,也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享受新闻的时效性,电视新闻的播音可以形成一定的视频,在客户端上进行播放,毫无约束对新闻进行收听。尽管新媒体能够给传统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带来很多便捷性,但是而新媒体本身对传统媒体就有很大的冲击性,可以说,新媒体的诞生使传统的电视新闻变得毫无生机。人们被吸引的仅仅只是新媒体的便捷性以及个性化,而对于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尽管能够给予传统媒体更好的发展,但是新媒体本身却能阻碍着传统媒体的定向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下,这种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则需要更加的谨慎小心,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是在公众场合进行播音,所以对于文字的要求以及说话的语气都需要格外注意,但是新媒体的对于这些方面都显得比较随意,这大大降低了新媒体工作的便捷性,而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更加困难,但是其效果事倍功半,所以这样大的冲击,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陷入了僵局[2]。
(三)队伍的全媒体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不足
过去传统的新闻媒体教育则是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对于语言的拿捏以及语气的运用都应有十分准确的效果。但是在全媒体时代下,整个高校对于播音主持方面的教育都显得非常的快餐式,这不单是高校方面的教育,而工作人员本身则对于工作素养的提升以及技能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全媒体新闻的重点是能够吸引民众的眼球,而工作人员则对于这方面下足了功夫,而对于真正提升播音主持工作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很少参加,殊不知,尽管是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播音主持方面的素养与专业技能都非常的重要,只有拥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够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使播音主持工作能够站稳脚跟,保持着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3]。而许多人才都在向新媒体靠拢,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没有更多的积极性去研究,也没有在专业知识上良好的培训,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要想保证优势,也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
二、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积极对策
(一)提升创新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本身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应该开发创新能力,让电视播音能够在如此的环境下有更好的发展,能够转变现今的局势,突出传统媒体电视新闻的优势。在播音主持工作方面只有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够使电视新闻有更好的出路,更能够吸引现今民众的眼球,与新媒体在整个媒体中能够并肩竞争。现今的新媒体本身就有着多样化的优势,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较为单一,所以要进一步创新创新新闻传播方式,使电视新闻有更好的竞争力[4]。新闻是具有时效性的,新媒体由于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能够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其优势较为突出,所以传统电视新闻则需要开始方面有更好的应对措施,在时效性上不能输与新媒体。而电视新闻也需要对现今的环境时时刻刻做出分析,环境变化快速就要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就要有足够快的分析能力,让电视新闻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更好的发展。
(二)学习先进技术
以如今的形势来看,传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只会运用越来越多,电视新闻要想在整个媒体中有更好的地位,就要与新媒体相融合,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方面相比,新媒体咋有更好的网络技术,对于稿件的编排、节目的录制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电视新闻在播音主持方面也要借鉴新媒体在此方面的优势,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学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于新闻的传播以及信息的采集都要结合互联网技术,而对于新闻的播报则应该融合现今的流行因素,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而使整个新闻具有现代气息,能够突出稿件的特点,借鉴新媒体中的一些优势,保证电视媒体的重要地位。
(三)提升社交能力与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全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新闻需要加强相关的服务,而新媒体所推出的个性化、便捷化服务非常受大众的欢迎,所以传统的电视线播音主持工作也应有更好的服务意识,有较强的个性化服务理念。由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有了新的特点,工作量较大,想使电视新闻有更好的播放效果,播音主持工作需要较多人来共同完成,所以较好的社交能力在此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很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才能使稿件变得更加有特色,集思广益,使播音工作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而文章的内容要使受众眼前一亮,融入新媒体的一些特色,保留新闻本身的特性,而使传统媒体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四)打造品牌优势
在全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如今在新媒体中一些信息比较泛滥,而这些信息大多是无用信息,所以大众在选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选择对自身有用或感兴趣的信息进行阅读,而大量的垃圾信息大众会选择回避甚至删除,所以在这样信息较为混乱的环境下,全媒体时代又给予了电视新闻又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电视新闻在播放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有用的信息,而播音主持工作在此方面又更有优势,可以借此机会来打造传统媒体电视新闻的品牌优势,让电视新闻把自身的权威性、专业性优势放到最大[5]。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中,对于一些采访专家解说的工作就与现今的新媒体中信息泛滥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品牌优势能够在整个全媒体时代中站稳脚跟。
篇5
【关键词】 全媒体 网络 电台
引言
广播电台是以声音传播为主的,从最早的短波到中波,都是调幅的模式,后来立体声采用的是调频模式。在目前中国广播电台还是以模拟音频传输为主,采用调频和调幅的模式,但是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数字音频时代,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采用数字的调制模式,可以兼容问题和图片,视频的传输,这一技术发展给广播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视频,音频可以借助网络的传输起到广播的作用。这样电台的发展模式开始趋向于全媒体的发展方向。以下就是探讨中国广播电台全媒体建设的系统构架问题。
一.全媒体的含义
全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从内容上看,全媒体包括的是电台,电视台,报纸的所有内容,新闻,娱乐,教育,体育,财经,生活,法律等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形式上,过去报纸主要是问题和图片,电台是声音,电视台是图像以及伴音,全媒体则是汇集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这些在一起了。从传输来看,报纸已经是印刷发行,广播电台是调频,调幅发射,电视是甚高频,超高频的调制发射和有线传输。全媒体在不仅支持原有的模式,还可以支持网络和互通,就是报纸的版面可以给电视,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电台的节目可以给电视,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电视也是同样可以提供给手机和网络。当然也包括互相引用,如报纸在网络可能会采用电视的图像,电台的声音;电台在转播体育比赛时也会参考电视的图像来解说;电视中目前的报评就是结合了报纸,有些热点评论,就是电台的节目的照搬。所以全媒体是意味着包容了目前的所有的媒体信息,模式和传输,可以支持到这些媒体模式。
另一方面,过去不同媒体模式需要各自的记者去采访,回来加工编排再审核,。比如报纸主要是文字和摄影。电台时录音,电视是录音和录像,手机和网络广播可以使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这样采访同样的内容就需要不同的媒介来完成,其中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而另一方面,报纸是文字和图片,没有声音和图像生动;电台和电视台等偏向声音和视频,不能向文字一样全面的报道,受到时间段的限制,在最短时间内把最有用的信息报道出来,很多背景信息等就不能过多报道,而报纸和杂志可以用一个版面来报道所有的资料。所以各种媒体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很难全面的反映信息。全媒体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将所有信息提供给读者和观众,由读者,观众自己选择需要的内容。
因此全媒体是信息资料的全面结合和有效利用,是资源效率的最大发挥。
二.全媒体的不同媒体特点
目前全媒体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很多报纸都有自己的网站,推广电子报纸,估计很快就会淘汰纸质印刷的模式。在内容上除了文字以外,图片也包括了视频模式,可以点击观看所报道的事件的相关的视频,有图像和声音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网站,其中信息就有问题,图片和视频,支持的模式有手机,平板电脑,网络和信息电视模式等等.当然报纸主要还是以文字为主,包括的信息容量由背景,历史,评论等等,还是以报纸的特点来报道的,但是已经可以从网络,手机上来看这些报纸,通过登录用户管理来收取费用,通过技术的提高节省了印刷纸张的原始材料的消耗,不仅是技术提高而且也是有利于生态保护。
对于电视台来说,其网络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趋势。电视中的节目也是有脚本和文案工作的,包括节目宣传的文字资料,如节目介绍,观众反映等等,所以其网络化也是结合了文字和图片一起,当然电视的主体是视频节目,所以最终使连接播放和播放过的节目,希望观众来点播和观看的。通过文字,图片的介绍,点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的。而且电视在接收时只能选择一个频道,而在网页可以将当日最新的各个频道的节目汇集起来,中国网络电视、美国CNN电视台的网页就是新闻在上面,下面还有体育,财经等相关内容,这就比电视接收提供了更直观,更灵活,更方便的浏览和选择模式。
电台目前也在趋向于网络和手机的方式,如凤凰网有电台的链接,可以网页收听;上海电台有频率可以提供给手机收听。电台主要以声音为主,配以图片,文字说明节目的类型,节目主持人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资料,有时有一些视频来配合,如访谈的视频等。电台的节目除了广播以外,就是结合网页形式提供给手机网络和因特网络。如图1,2,3,4。电台的节目中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结合更多的听众参与,听众不仅是电话热线可以进入而且可以网络文字评论,因为电话热线受到线路限制,而论坛的评论就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
此外,各种媒体之间虽然各有偏重,但信息重复程度很高,电台,电视台播报的很多就是报纸,杂志的文字稿,而文字版中的图片也有来自视频的。有些专业媒体就是包含了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如BBC英国广播公司就是有电台和电视台的,这样整合这些媒体融合为一体也是全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看看新闻网就是组合各种媒体在一起的一个实例。
三. 网络成为全媒体的核心
全媒体中心的内容来源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其载体形式也不一样。过去文字图片是纸张的,需要采集到电脑中,现在基本都是文件模式了,有文本文件和图片文件。有专门的排版软件,都是在电脑操作,也很方便链接到网站上,提供给手机访问和因特网访问。但是传统电台,电视台的音频,视频信号是使用音频,视频线缆传输的,从信号源头到制作,传输和发射,这就造成在各种媒体中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台,电视台播出都开始使用文件服务器和工作站,将事先制作好的节目存放在硬盘中,然后自动控制播出,这样也是基于文件模式,依靠网络来传输文件了。同时,网络作为一种传输的工具,网络电缆的带宽也不断提升,已经可以支持到千兆网络,因此也有使用网线进行音频和视频的信号传输了,当然这个不是网络的协议模式。如音频的调音台,很多都已经采用网线模式,将音频信号调制后通过网线传输,如图5。在通话矩阵中,CLEARCOM,TELEX以及ARTIST都使用水晶接头来传输通话音频和控制,TELEX,CLEARCON 是RJ11的6芯,ARTIST是采用CAT5的接口,是RJ45的接口。许多音频设备都可以通过网线来连接,并且在一个线缆中传输几路到几十路,甚至上百路的音频信号。在视频信号中,有些VGA信号也可以通过变换成为网线来传输的模式,目前经常使用的就是将VGA信号转成网线模式,进行长距离传输(VGA电缆无法长距离传输),在显示端再解调回VGA接口。模拟视频的带宽和屏蔽要求也是网线所可以满足的,在监控摄像机使用时已经广泛使用网线来代替传统的模拟同轴视频电缆来传输视频信号了。
从网线的发展来看,从10M到100M,1000M的网络发展将网线从使用其中4根线到8根线。就是百兆,千兆还有连接法的不同,因为8根线是4根高速,4根低速的,有568A,568B的不同,千兆可以支持到155MB/S,标清数字视频是270MB/S,可以看到技术上网线技术发展支持到视频是有可能的,而且目前电视是720*576的分辨率,而有些时候如网络的视频窗口分辨率要远远小于电视的分辨率。因此,网线传输各种信号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可以看出,全媒体模式中网线和网络模式是可以在目前和今后支持到各种媒体模式的,并且可以整体的兼容,从文件到信号模式,这也是全媒体的一个特点,就是以网络为核心。
四. 电台全媒体的优势
全媒体的模式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都可以发展,电台的全媒体模式的优势是有电台的特点,技术的发展,以及使用的广泛性决定的。首先,文字和声音都是用别人的眼在观看,然后用文字和语言描述给读者和观众。电视画面主要用镜头来说话,画面加上语音。所以电台的声音是可以结合好文字和画面的描述的最佳手段。其次,文字类的报纸和杂志只需要很少的带宽,而且对音频,视频使用的很少;而电视画面中视频需要太多的带宽,因为电视画面必须是电视标准的分辨率,那么同时观看就有问题。电台的视频可以是小分辨率的,是辅助的手段,为主的声音所需要的带宽不是很小,更适合网络传输,手机传输和电话模式。这个技术的限制,使目前阶段电台在全媒体的模式下更有优势。再有在驾驶汽车时不能看报纸和电视,但是可以收听广播,偶尔看瞄一下屏幕,这是电台的模式。电台可以支持的不仅是报纸,杂志能使用的因特网,手机网,如CMMB,也可以提供给电视使用的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中目前就有电台信号,可以收听广播,更可以支持基于无线WIFI的电话模式,以及DAB广播,在数字广播标准中可以加入一些图片和视频,利用数字特性来传输和接收,并且可以基于DAB发展为DMB。这些都是电视台目前所欠缺的方面,而电台在这些方面具有的特的优势。最后,电台的视频画面基本上是几个主持人,观众是电波传输另一端的听众,不是电视有大型的群众参与节目,因此画面一般是中景和近景。这对于手机,平板电脑,平板电视,数字收音机,WIFI电话来说,这些接收的屏幕都很小,对于很大的场景来说,在这样小的屏幕,即使平板设备也只有7寸的屏幕,是很难看清画面的。电视的大场景往往需要重新制作来适应这些需求。比如,电视转播足球比赛会有大全景,包含整个场地,看到球从球门区开出飞向半场,播音解说也是根据画面来的,而电台报道时播报是随着足球和球员在运动,是近景的描写,这样的画面更适合小画面的显示,因此电台的播音,配合画面更适合小画面的显示。以上这些原因使电台的全媒体比电视台更有优势,这就是目前全媒体以电台为主的原因。图6是基于WIFI的可视电话;图7,8是无线汽车收听收看装置。
五.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全媒体中心简介
笔者曾经作为项目负责设计参与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媒体系统项目,该项目目前是完成了初步的构架,就是播音演播厅,文字及媒体工作区,正在结合广播网,将视频结合到广播网中。该项目设计的原则就是要整合为全媒体的模式,鉴于目前传统电台的调频,调幅收听已经日益萎缩,而DAB还没有完全兴起,先基于网络的通路将文字--播音的文字稿,新闻稿,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各种素材结合一起,覆盖各种媒体的模式,再在广播和网络的基础上,支持到手机,DAB,WIFI电话,有线电视等模式,使用编码设备,同时编码多种格式的硬件设备,支持到这些方式。这样完成的覆盖全媒体模式。在设计上,播音间是考虑电台的特点,既要符合需求又要考虑经济因素,没有照搬电视台演播系统模式,而是以电台的拍摄模式,以一体化的切换台和摄像机主成简易系统,就设置在播音的外间控制室内,这是以实用为主兼顾经济的选择,见图11,12,13。同样以经济实用的原则,在网络上是以百兆的文字,浏览网络,千兆的工作网络。电台的全媒体不是投入很昂贵的设备和网络投资,如果不能实际使用发挥效用,那么5年后这些设备和网络投入硬件就会损耗掉,折旧为零了,所以设计是要根据实用来考虑的。而且网络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投入资金是要考虑实用的,是按照5年内的需求选择,因为5年后的千兆的网络硬件将会大幅降低,而目前百兆,千兆结合是符合使用需求的。全系统的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每个工作位都有两个网络连接口,分别连接内网,外网,内网中文字办公组成一个网络,音频视频的制作组成一个网络,在需要制作的工作位置有另外的千兆网络,总体形成了三层网络的构架。通过文稿节目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将三层网络有效的进行管理,整合节目的文字,音频,视频素材在一起,在DAB上节目信息和节目是必须具备的,图片视频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的,图9是DAB收音机。在播音间已经有播出控制的软件来排单播出,将采集,制作的工作站安装文稿系统,结合音频,视频素材管理和排版,审核以及播出管理,成为整个节目的从源头到播出的全系统的全方位的整体化的全媒体的管理,当然这需要选择与播出系统能搞衔接的,更方便的结合采访,录制和制作的软件系统,图10是河北电台全媒体设计的媒体工作区。在系统设计上,除了原始信号的播音间以外,基本采用网线来构成网络和视频,音频传输,比如,播音间视频信号送到采集工作站,编码后通过内部网络传输给制作和多媒体显示设备,不是基带的音频,视频信号的传输。传统的做法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的矩阵和多画面分割,或者调制为内部有线电视的多个频率来传输多路信号,而考虑到全媒体的特点和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显示装置,通过多路VGA输出卡莱支持多个屏幕。多媒体显示设备可以支持多屏显示,显示的可以是因特网的内容,直播的编码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也可以从素材库中播放文件,在工作区的媒体墙上的屏幕上就可以切换观看这些信号。但是目前河北电台全媒体中心的信号还没有能够到除网站以外的媒体,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全媒体的成效显现出来。
六. 结论
全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的共识,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媒体的特点,以及应用的需求,目前而言以电台为主的全媒体模式更加适合现在的发展,电台多媒体发展,具有媒体的整体性,技术的优越性,应用的综合性的特点,发挥电台的优势,可以将全媒体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将传播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B&P
参考文献
[1] 邵勇,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变化与思考,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卷11期
[2] 汪建强,开展全媒体业务的思考,现代电视技术,2013,1月,第139期
[3] 曹遐;打造“全方位整合” 迎接“全媒体时代”;新闻大学,2012年第4期
篇6
1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生存环境的影响
1.1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危机感
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报、手机上网、笔记本电脑、IPhone等无线客户终端改变了传媒生态环境。传统媒介的四大产业:电信、互联网、各类出版、广播电视,从各自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逐步走向统一,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界线正在模糊。全媒体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播音主持具有相对独立的环境和专业性的特点,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多元互动环境加速信息和新闻的传播,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以往的主流媒体话语权也在逐渐瓦解,给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危机感。
1.2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在边缘徘徊
长期以来,新闻播音主持长期有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支撑,因此,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主流话语的表达和传播。由于这些因素,播音主持应对媒体竞争变化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具有相对稳定和独立的专业环境,因而很少进行跨媒体探索,因而全媒体的理念很少在新闻播音主持专业得到研究和传播,因而徘徊在全媒体的边缘。尽管现在有一些播音主持人开始了全媒体时代的主持探索,积极开通手机、微信、博客等无线客户终端,与大众进行实时交流,然而还远远不能满足电视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全媒体时代下,没有主动的把专业知识与全媒体时代的理念融合,仅仅进行专业技术的探讨还不够,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行实践方面的探索和理性思考。(2)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划分明显,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制作人员仅仅负责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由于相对独立的专业要求,使得播音支持人仅仅起着播音的作用。限制了播音主持人的发展。
1.3全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媒体话语权转移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不在是新闻工作者的专利,新闻传播主体开始发生变化。受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特别是以微博等平台为主的公民报道,显示了受众主体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成为“公民记者”,将“公民新闻”第一时间,在突发事件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这说明全媒体时代下,“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媒体话语权转移,新闻不在是主流媒体的权利,也是公众的权利,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播音主持人的主流话语权受到削弱。
2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全媒体时代给播音主持等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在全媒体时代的生存和核心竞争力。
2.1新闻播音主持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在全媒体时代下,各个媒介相互融合,电视新闻主持必须打破传统界线,积极主动的进行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不仅具有语音、语流、断句、情感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掌握新闻采编知识,在主持过程中,要将网络、移动等媒体利用起来,加强实时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拉动与观众的距离,赢得观众支持和好评,形成固定的受众群。同时在利用手机、平板电脑、IPhone等新媒体时,要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我们是要运用新媒体来为主持服务,而不是用新媒体来代替主持,因此,要把握好主持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2.2要改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分割的状态,实现流程再创造
传统的新闻播音主持专业流程划分明显,播音主持、新闻采编、后期制作人员仅仅负责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由于相对独立的专业要求,使得播音支持人仅仅起着播音的作用。限制了播音主持人的发展。因此,要以全媒体理念对播音主持进行流程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构建播音主持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理解力和实践操作力。要改变新闻播音主持传统的流程相对独立和分割的状态,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应该线性地、有侧重地融入采编各个环节,实现采编同步、播音融入,实现全媒体传播过程中都有播音主持的有效介入。比如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时,电视新闻播音支持要灵活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在播放政府及时的消息时,要运用权威、肯定而简洁的语态;要对事态发展的进程及时信息,同时要抓住最有效、最重要的新闻点,在与观众、网民等互动过程中,有效运用QQ、博客、网络视频等平台,积极做好事态进程报道,提高亲和力,把握好舆论导向。因此,以全媒体理念对播音主持进行流程再创造,有利于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真正发挥播音主持的作用。
2.3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拓展创新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下,培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有利于提升栏目影响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信息化极其丰富的今天,受众需要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希望减少信息选择的不确定性,因此,提高节目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便表现为一种竞争力,进而转化为主持人的竞争压力。如何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自身品牌,提升栏目影响力,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培养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形成固定收视群体。打造品牌主持人,把品牌化作为主持人职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树立主持人自己的风格,加强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发展,适应全媒体生存。另一方面,要拓展创新平台,要更及时、更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对传播平台进行创新,利用各种先进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将全媒体时代的理念与 传统的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新闻播音主持数字化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拓展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平台,促进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3结语
全媒体时代下的播音主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和话语权的转移。我们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构建以全媒体为支撑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改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流程分割的状态,实现流程再创造,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加强与民众的亲和力。要培养专业素质,打造主持人品牌,拓展创新平台,促进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标题;融合演进;多元拟题
当前,新闻媒介进入到全媒体时代,新闻标题在这一背景下依然发生了显著变化,打上了深深的信息时代烙印。新闻标题演绎发展的特征依媒介不同而不同。全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应当树立“多元拟制”的思路:即“一则新闻,多题并举,长短适宜,虚实分用”。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特征
1.报刊新闻标题呈现网语化、简洁化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昔日给人感觉严肃的报刊新闻标题已经有了改变。很多新兴的“网络语言”在标题位置亮相。
报刊新闻标题的网语化趋势。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第二,厚题薄文的比重加大。第三,“标题党”现象时有出现。一般认为,网络语言的鲜活性提高了新闻的表现力和亲和力,借助网络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报刊编辑开始借助这种语言在标题上做文章,力求在读题时代吸引读者注意。
与此同时,报刊标题“简洁化”也成为一种趋势,即实题和简单结构标题越来越多。与以前的标题相比,当前的报纸新闻标题逐渐舍弃了带有理论色彩以及价值判断性质的虚题,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叙述或描写新闻事实的实题。伴随着实题的增多,新闻标题的结构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由引题、主题、副题组成的复杂结构越来越少,单行题则越来越多,标题的任务就是一句话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
2.电视新闻标题受网络标题影响加大
电视新闻标题作为视觉新闻画面的一部分,承担着帮助观众缓解听觉压力、增强信息理解与记忆、为新闻信息的完整性传播提供保证的重任。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影响下,某些电视媒体的记者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也开始赶新潮。突出的现象有:①标语口号式。如“推进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政法工作水平”。②玩喙头,赶新潮。如“市区商品房:爱你不容易”。③故弄玄虚,晦涩难懂。如“火烧香榧,铸造信誉”。④逻辑错误。如“越城警方抓获一名假骗子”。⑤繁长而嗦。如“本台记者就我市副科级领导干部双推双考问题采访市人事局副局长某某某同志”。除此之外,还有抄袭报纸新闻标题、模式化、程式化、老套乏味、不规范简化等问题。
3.网络新闻标题呈现简洁、单行、煽情特点
网络新闻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网络新闻标题特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网络新闻标题的简洁化。由于网络新闻标题不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可以由主题+副题组成,所以在用字与措辞上必须要十分地简洁。网络新闻标题须做到一句话就能概括,言简意赅,干净利落。②网络新闻标题的单行化。③网络新闻标题的煽情化。
4.手机报新闻标题讲究字数控制
手机报的版面有限、字体单一、排版单一,为了避免给人造成阅读混乱,手机报的新闻标题不能出现多行标题形式,一般只有一行,形式简单。标题结构较固定,基本要素构成要完整。手机报的新闻标题一般都是主谓宾的句式结构,有时也会有主谓结构。
二、多元拟题的理论根据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要让读者通过新闻标题对新闻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不仅要在修辞上下工夫,使标题新颖、简练,更要适应时展,了解受众阅读习惯与心理的变化。
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拟制依据应当是大众传播学中的媒介选择概率公式。理论界指出,或然率指某种现象或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概率)。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是由美国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所提出的关于受传者选择信息传播途径的可能性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在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是指传播内容满足受传者实际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是指受传者选择某一传播媒介接受特定信息时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从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新闻标题拟制的规律,要想提高某一媒体被受众选择的概率,通常来说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收益。显然,受众可能得到的收益与媒体提供的内容有关,即信息的重要性、有用性、贴近性,如果在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选择一则新闻,关键要看标题提炼的信息是否具有重要性、有用性、贴近性。二是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成本。而受众付出的成本则与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有关,即价格高低、渠道通畅与否、信息编排是否易于理解等。抛开价格、渠道不论,信息编排中,标题起着决定是否易于理解的“先锋官”的作用。
三、多元拟题的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全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应当树立“多元拟制”的思路:即“一则新闻,多题并举,长短适宜,虚实分用”。
(1)多题并举。是指全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采访、写作时,不妨在拟定标题时依据不同的媒介特点,拟定不同的标题,在提交给新闻编辑的时候予以注明,供新闻编辑在下一个环节统筹考虑,择善其者而从之。新闻编辑在修改时要考虑“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的原则,编辑拟定适合不同媒介的新闻标题,供多元时选定。
(2)长短适宜。全媒体新闻记者和编辑在拟定标题时要做到长短适宜。适合报刊的标题,就力争“短些,短些,再短些”。在网络及手机媒体上,则要相对长一点,否则,不符合受众阅读习惯。
(3)虚实分用。这一原则要求全媒体新闻记者和编辑在拟定标题时有所侧重。一般说,报刊类虚题可以反映记者和编者的文字功力,可以较好地带动读者的阅读情绪,可以使标题生动形象,不应随意丢弃这一方法。新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则力求以实题中加大信息量而取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受众阅读,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辉.《浅议报刊新闻标题网络化趋势》.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 年12 月21 日第 004 版
[2]时统、宇申琳.《当前报纸新闻标题的几个特点》.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08月26日第007版
[3]郑芳珍.《网络媒体影响下电视新闻标题的探索和研究》.当代电视,2013年第10期
篇8
1、全媒体界定认知不清。现在看来,对于全媒体还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应该给全媒体一个范围,做出一个界定。如果还没有搞明白全媒体是什么,那么开展的所谓“全媒体”业务也会是混乱的。
2、对于盈利模式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就以报业来说,如果报业只是把内容简单的搬到网上,由于网络传播免费的特性,往往使报纸在发行量越来越少、广告也越来越少的同时,内容也被别人“盗版”了,报业的路越走越窄。事实证明,互联网时代,报业想仅仅依靠报纸的网络版来盈利生存是不够的。
3、电子商务应为“全媒体”转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互联网时代,报业现有资源与内容的二次开发与销售也将成为决定报业“全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全媒体”转型过程中,通过报业网站或利用报业相关资源进行电子商务应用,可以为报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4、不同的媒体应当针对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全媒体”转型。随着互联网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行业细分使得报业转型,尤其是给地方性、行业性报纸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与渠道。报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全媒体”转型,切忌盲目开展过多业务。
(匡文波/《中国传媒科技》)
新竞争环境下
媒体如何重构价值链
平面媒体的新闻专业性正受到微博时代的动摇,而网络视频则成为电视媒体的“掘墓人”。对于报纸而言,其出路就在于数字化转型。
目前的日本日经集团是一个集报业集团、出版集团、电视集团和数据库集团于一身的集团。收入结构中报纸占58%,而18.9%来自新媒体的收入,18.4%来自出版的服务。在其利润构成里,36%的利润都来自新媒体,一半的利润来自报纸,只有7.1%的利润来自于出版。日经集团的收入规模很大,大概是3000亿日元左右,相当于200亿元人民币,那么,相当于约4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来自于新媒体。
日经集团怎么能有这么多的新媒体收入呢?日经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收入分3块,其一是日经新闻网,在日本相当于第三或第四大门户网站。其二是日经Telecom,它的数据库网站。其三是NEEDS,是一个新闻数据库。
除了微博和视频网站,如果说未来还会影响报业发展和报业形态变化的因素,那就是电子商务。因为,现在的企业是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促进其营销的,但是将来可能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开展自己的电子商务,进行直销,广告也会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网站以及电子销售网络上。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这也是思考未来媒介形态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崔保国/《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年中国电子书产业
十大趋势
2011年初,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基于对电子书产业格局的理解和把握,列出了2011年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十大趋势。
1、电子书1.0市场是整个电子书市场发展中必经的桥梁阶段。2、电子书预装模式走向没落,产业重心转向内容销售模式。3、电子书多平台局面持续存在,资源分散碎片化加剧。4、电子书平台将出现两极分化,市场呼唤新型分销服务商。5、电子书分销格局中印刷商先天优势凸显。6、定价和分成模式决定产业成败,盗版是市场的噩梦。7、电子书2.0市场的热闹依旧,手机图书阅读超越PC在线阅读。8、电子书3.0成为热点,部分电子书APP将实现赢利。9、电子课本及电子书包开发热度不减,多家厂商进场博弈。10、电子阅读器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中新网》)
媒体要善用策略传播
策略传播,就是在传播中运用巧妙的策略使传播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实现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策略传播理念倡导的是巧妙的报道方式方法,追求的是“报得巧妙”和产生正效应。良好的策略传播,要预测、把握报道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强化正效应。无懈可击的媒体行为,是抵抗不当干预的基本功;审时度势,顺应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事件处理方法,是舆论监督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媒体无懈可击的行为是新闻的专业要求,更是媒体“策略传播”的基础。它是媒体提高自身抗压能力的根本方式,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篇9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媒体融合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全媒体战略转型为研究文本,通过在全媒体时代这个趋势下分析新南方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阐述其转型的运作方式,及其媒体战略,探析传统媒体全媒体之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试图通过个案的研究,以全媒体的视角重新分析传统报业媒体,以期为其他将要进行转型的报业媒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全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的现状
随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技术已经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传统媒体面临着被网络媒体所取代的挑战,但是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的发展,也为传统体育报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报业作为中国早期的媒体传播形式所存在,报业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一定数量的读者群。所以大多数报业集团开始积极地拓展新媒体,并开始向全媒体趋势转型,因此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媒介研究的重要趋势。作为南方地区最有影响力、实力最强的平面媒体,《南方都市报》在经过向全媒体的转型,由单一的纸质媒体,探索出实施数字媒体的内容、广告、发行一体化的全媒体,尝试开创国内报纸利用互联网的最新形态。从而将以纸质媒体著称的《南方都市报》全面引入数字时代,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新媒体典范,对南方都市报的快速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并从中探索出拓宽传统媒体市场发展的途径。
二、全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报业向全媒体转型的这几年来,我国国内报业集团大多数都制定了符合自身特色发展的转型战略,但是国内报业集团在全媒体转型的路上仍然是刚刚起步,因此在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
(一)传统媒体经营遇到冲击
在中央多次明确要求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一体化进程的改革大潮以后,传统媒体的发展遇到冲击,同时传媒行业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营过程中的自负盈亏。传统媒体一直都是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在改企之前经营利益一直都是比较稳定,但本身所占有的资源较少。在改革以后,由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技术讯在在短期时间内占领大部分的市场额度,造成传统媒体经营困难,经济出现危机,甚至一些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导致破产。
(二)新兴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媒体面临挑战
在与新型媒体的竞争中,传统媒体在技术运用上的小足仍然是其发展短板。新型媒体就是凭借技术优势,坚持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以平台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才迅速获取广大用户的青睐的。在这方面,传统媒体能力尚很薄弱,如此看来,如果传统媒体依然固守原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会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问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最终的竞争结果小言而喻。
(三)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中坚力量不足
传媒行业的竞争主要是靠业务,目前大部分供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只熟悉传统的新闻采写编业务,而小懂技术运用,小懂经营管理,这对媒体的长久健康发展而言是极其危险的。媒体的经济状况小佳,就会导致从业者的离职,去选择处于发展上升期、运营体制更加灵活、工作待遇更好的新媒体,长此以往,这样的恶性循环小断上演,就会令传统媒体缺少发展的中坚力量,最终失去竞争的资本。
三、全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应进行的对策研究
(一)发展平台进行融合。
很据实践表明,传统的报业网站作为新媒体发展的基础性发展平台,它的发展规模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报业网站新媒体产品链和价值链都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展报业要借助互联网这个媒体平台,是报业发展的新媒体的重中之重。
(二)发展渠道进行融合。
此次转型,传统媒体要以受众为中心,逐渐对新媒体的整体格局进行优化。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与时俱进,因此要提升媒介产品的多元性、综合体验性及即时互动性等,满足大众阅读消费需求。扩展传统报业的传播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化,并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传播。
(三)传播内容进行融合
在如今“内容为王”时代,内容建设始终是媒体融合的核心任务。在内容资源上而,传统媒体的实际内容生产数量远远要小于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生产的交互式、开放式等使得W络资源远比报纸内容要丰富很多。当下重点是传统媒体应当与互联网相结合,树立互联网思维优势,提高产品质量。
(四)进行人才培育和发展的融合
传统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这对新闻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的是单一新闻业务的培养,现在己经小能适应传媒对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了。如果传统媒体在多媒体和新媒体运用方面难以取得进展,那原有的人才基础也会变得小牢固,因此,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创新运营方式来招贤纳士。
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数字化报业所传播的数字化新闻信息。内容的采集、筛选、核实、分类以及分析等等都是传统报业的优势所在。这也是报纸未来的生存基础,也是报纸向数字化进军的优势。
四、总结
总之,在全媒体的时代下,传统媒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应进一步的快速融合。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样媒体的发展范围将得到不断扩大化。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媒体”将成为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里顺.新媒体时代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的战略选择.[J].东南传播,2007.
[2]刘政序.传媒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困境与破局.[J].新媒体研究,2015(7):44-45.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记者站 全媒体 创新
“逛论坛、写博客、刷微博、发微信……”全媒体时代下,这样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民众接受。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占比提高至90.1%。大数据、移动微博、微信和视频用户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广度都给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而记者站作为地方新闻的主要出口,在全媒体环境下,媒介作用自然受到冲击,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生存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一、全媒体背景下记者站面临的问题
1.记者站想发独家新闻很难。过去,记者站立足当地,新闻资源丰富,线索渠道广泛,不论是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亦或突发事件,记者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调查采访,发出报道。而现在,不少记者每天一上班都会习惯性地先上网刷微信看新闻,根据当天的热点去发现线索。而这样的工作方式就直接造成了记者站对新媒体的依赖,逐渐失去了主动探索新闻的兴趣。
近年来,许多媒体纷纷开通了微博微信平台,主动与网民交流。不仅是新闻线索的搜集,许多新闻的采写过程中也引入了新媒体的方式。比如越来越多的会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记者无需再靠录音笔来整理资料,但同时也对记者提炼独家新闻提出了考验。
2.记者压力逐年增大。全媒体时代记者要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举例来说,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拼速度传统媒体拼不过网络,而且不出半天时间,往往网上什么角度的分析都有了。传统媒体只好补充知识写深度文章,但有时文章写出来了,这个新闻却不热了。记者的压力可想而知,几乎每天都在为快速地写出好新闻而焦虑。
不仅工作压力大,采访难度也在加大。过去,受访者接受媒体采访的积极性很高,希望能在媒体上有自己的观点和声音,而最近几年,多数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采访越来越难,究其原因,还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受访者对媒体的兴趣降低。其次,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受访者也存在怕说错话的担心,觉得还不如不说。
3.媒体缺乏“全能记者”。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纸的记者各司其职,熟知自己所在媒体的流程和操作方式,因此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新媒体出现,意味着记者不光要熟知传统媒体的操作方式,还要适应不断涌现的新型传播媒介。一个记者可能要同时掌握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和操作,拍照、摄像、录音、剪辑、制作、合成,甚至后期的版面设计也需要记者来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本就满负荷工作状态的媒体记者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而当前媒体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全能记者”。因此,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各媒体及记者站迫切的需求。
全媒体时代的迅速扩张,对媒体格局和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各大媒体都开始在不同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型融合。那么,记者站该如何在全媒体挑战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二、记者站的创新与转型
1.增强记者专业性。在当前的大格局下,在新闻的时效性、独家性上,记者的优势不如从前,片面去跟网络抢新闻不仅存在失实的隐患,也丢掉了记者专业性的优势。所以,记者唯有更专业,才有出路。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传播者,更应是个专业的新闻解读者。在信息大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对一个记者来说,精准的整合信息有时比原创生产更为重要。用户已经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环境里,如果记者站记者在这个时候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地方信息整理,能够对某一新闻现象进行独特而深入的解读,那么这样的文章受众是喜欢看的,这样的记者也会受地方欢迎的。只要我们把新闻做活,写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活泼,就会受欢迎。其次,要充分发挥权威性更强的优势,那些通过扎实地调查、详细客观地分析做出的报道,还是很有市场的。
2.加速推动媒体融合。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如果对于新兴传媒平台抱着鸵鸟心态,或一味满足于一知半解,浮于表层,或一味指责、放任自流,我们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落伍者。惟一的选择就是以开放的思维和宽容的胸襟,变消极适应为积极应对,抓紧补上欠缺的互联网知识的功课,清醒判断全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带来的传播革命,全面了解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和运营规律。除了本身的采编能力外,还要培养出其他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尽快完成从全媒体的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3.着力推进报道融合。 过去,记者站记者采写的报道在媒体平台上,可能只在一个栏目或者一个时段或者一个版面刊播一次,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受到一定限制。在全媒体覆盖的背景下,报道的融合让新闻随时可以获取。报道融合就是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一条新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全媒体时代,生产优质的新闻内容依旧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但融合报道不应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组合和堆砌,而应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而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利于记者站的平台建设,通过报道的融合,会极大地丰富记者站的报道类型,提高记者采访报道的积极性。
三、记者站人才转型是关键
现如今,媒体竞争的对手不仅是其他的同类媒体,还有社交媒体等自媒体,挑战也不同以往,简单的拼速度、拼数量,根本不能抵挡“公民记者”和“草根记者”的“威胁”。这样的现实,让媒体从业者再一次看清了重视新闻质量的重要性。只有打造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记者站人才队伍,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几年,在打造人才队伍、创建人才平台方面,各大小媒体都比较重视,然而处于中心边缘的记者站人才培养则往往被忽略,导致一些记者站人员良莠不齐,发挥不了新闻采访前沿阵地的重要作用,极大地限制了记者站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记者站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平台的建设,共享人才资源、公共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记者站人才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培平.论全媒体记者的“专”与“杂”[J].青年记者,2010
- 上一篇:农业发展策划
-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标准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全媒体时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