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理财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投资理财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投资理财方法

篇1

【关键词】中长期 投资理财 女性

一提到女性,人们似乎都普遍认为她们是天生的理财高手。女性比男性更严谨、细致、感性,这些都是女性理财的优势,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如果仍保持传统的“勤俭持家”的理财观念不变,不用说无法享受今天的快乐,就是未来生活中可以预见的风险也无法规避,更不用说去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高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更要计划好未来的消费和需求,并制定一套合理的中长期理财规划,才能以小搏大,未雨绸缪。

一、女性理财的特点

如果要谈论女性理财的话,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女性理财只是小打小闹。她们最关心,或最斤斤计较的是眼前的那几文钱,虽然精明但不聪明。尽管存在着许多偏见,明白人只要进入生活,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女性是当今绝大多数家庭的理财舵手。中国有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说法,真正细究起来,许多人似乎有这种直觉,那就是女性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财本领。逐渐提高理财热情的女性多数以“严谨”、“稳健”、“保守”来归纳自己的风格,注重积累,不摈弃细水长流的小利。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女性在理财方面的优势:对家庭的生活开支更为了解;投资理财偏向保守,能很好地控制风险等。但是,过于“严谨”、“细致”,易使女性“本末倒置”,忽视在投资和理财上的长期规划而过于“感性”。优柔寡断,更让女性的投资“跟着感觉走”---感情用事和盲目跟风。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女人主管家庭理财事务,既有顾家、细心、周到等独特的优势,也有容易受情绪影响、凭感觉消费、有时不够理智等弱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克服缺点,帮助不同类型的主管家庭理财事务的女人,确立正确的家庭理财模式。面对这些理财弱点,女性朋友们似乎应当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或为家庭做做理财功课了。

女性在理财上的特点,和女性特殊的心理有直接关系。大多数的女性触角细腻,直觉敏锐,重情感体验,举止稳中求全。中国千年的传统美德,以及量入为出的朴素理财观念,一直左右着女性把握理财尺度的大小。所以在投资过程中,女性比较侧重中长期规划,很好地控制风险。

二、女性在个人中长期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理财求稳不看收益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家财求稳,不看收益,过分规避风险。有些女性理财会选择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方式虽然稳妥,但不保险,家财可能会因为物价通涨过快而贬值。她们的理财渠道通常多以银行储蓄为主。但是目前在以原油、电、煤、水、钢铁等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扬的拉动下,我国的物价水平逐步走高,通胀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女性应更新观念,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种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财富收益。

误区二:盲目随大流理财损失

有些女性在投资决策时愿意随大流,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似的投资理财活动。听到某某基金收益高,不考虑自己实际的需求和能力,盲目跟随效仿,结果不如人愿,花了冤枉钱。比如,听别人说参加某某集资收益高.便不顾自己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盲目参加,结果造成家庭资产流失,影响生活质量和夫妻感情。

误区三:女人天生爱血拼

女性在理财的同时,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消费。“女人天生爱血拼”,几乎成了真理一样深入人心。而女性在血拼时,往往又表现为冲动不理智,例如:“贪小”的念头让购物本末倒置。为了买个超级限量版的化妆包,而买了一堆自己不适用的化妆品;作为会员卡的易感人群,为了得到会员资格享受折扣而突击消费;贪图便宜的心理,让女性的购买力瞬时在低价的诱惑下无限膨胀;仰慕虚荣,盲目攀比,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限度,追逐流行,模仿名人。这些正折射着新时代女性的心理变迁: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希望经历各种体验,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即要求在服饰、发型、装饰方面多样化;是女性挑战动向的驱使,希望不断尝试想要做的事情,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战,希望自己能亲身体验时展。一些标新立异的商品、服务正是顺应女性这种想突破被约束的现实而产生的。尽管女性无节制的消费有各种理由,但从理财的角度说,适度控制消费,健康消费,是规划理财的入门,而要做“财”女的第一步,必须先提升自己钱财运用的智慧!

三、女性中长期投资理财策略

第一:锁定中长期理财目标

首先明确目标:细心了解自己或家庭现在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支出的可控制范围,以及你希望在中期(3-5年)或者长期(5年以上)内看到的情况,根据可以判断的条件,定好一个目标。目标一旦定好,就不要随意改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25岁~30岁的女性,中长期理财重点是积累充实自己所需的资本,或是准备步入家庭的储备资金,理财上应采取积极态度;30岁~40岁的女性,中长期理财重点则倾向于购房或准备子女的教育经费,以追求稳定生活为主。理财上应稍保守、冷静,尤其应设定预算系统,以安全及防护为主;40岁~50岁的中年女性,生活模式大致稳定,收入也较高,孩子已长大,此阶段投资心态应更为谨慎,逐步增加固定收益型投资的比重;50岁之后进入安养期,中长期理财需求以养老和医疗为主,应少做积极性投资。明确目标后才能调整短期消费,使个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符合中长期投资理财需求。

第二:两道“防火墙”护财

其次女性做中长期理财前首先要把握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进行中长期投资也必需设定自己或家庭对未来风险的承受度,进而采取适当的投资工具。通常情况下,可承受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简单的计算公式是:可承担风险比重=100-目前年龄。如你今年30岁,依公式计算,你可承担的风险比重是70(即100-30=70),也就是说你可以将闲置资产的70%进行风险较高的积极性投资(如股票),剩余的30%做保守型投资操作(如定存)。但也并不是一概而论,因为风险系数还与婚姻、家庭及投资经验等有关。长线投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风险投资。考虑理财,首先要做风险规划,女性

理财前还要考虑到防范,建两道防火墙是风险投资的前提。 首先,预留应急准备金。如留出3~6个月的收入作为应急准备金,一部分做活期储蓄,另一部分投资货币市场或短债基金,这是为应对失业、生病或其他意外做储备。

其次,莫忘保险。适当的保险是必要的。但是要将资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利率较低时避免买储蓄型保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保障是足够的。寿险额度建议是每月收入的72倍,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所获得的保险金可以保障需要你这份收入的家人5-6年获得同样保障。另外,为了保障家里财务安全流动,在银行定存的金额要保持约每个月固定支出的6倍,以备不时之需。这种避险“防火墙”的构建,对不同生存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收入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消费预期的个人或家庭,有不同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应对个人或家庭的中远期需求,防范和降低不可预计的风险。

构筑好“防火墙”后,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中长期理财需求及风险偏好,运用股票、基金、房产等工具进行比例适合的风险投资了。

第三:选择匹配的投资理财工具

因为女性中长期理财是为了满足家庭或个人的中长期消费需求它强化的是计化性和约束性,因此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侧重于稳定与收益并重。同时随年龄增长,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要作适宜的调整。不同年龄女性所需要的理财重点不同,原则上未婚、30岁以下的女性,可以以积极的投资工具为主,绩优股票或区域型的股票基金比重可以较高;对于年龄在30-45岁的女性,已婚、有小孩的妇女,经济自主和妥善的理财规划尤其重要,要考虑以家庭为单位作规划,兼顾自己的退休金准备和子女教育金储备。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确实是最省力且有效的方式。建议5年以上的理财目标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聚沙成塔,长期可以摊销平均成本,达到平均收益,风险也被分散了。在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形势下投资房产和旺铺也是一种适宜的财产增值保值的投资工具。多数女性对于市场上类似程度极高的各种理财产品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更不清楚如何比较选择。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多参加理财产品的介绍会。其次,应该经常向自己开户银行的理财师咨询理财方案。

第四、制定一个合适的风险投资比例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技巧

大学生离开父母,走进高校,开始了独立生活,也开始正式管理自己的财务。然而大多数由于缺乏经验不知如何应对。一方面我国没有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近入大学后,从父母的严加管教到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很多大学生不留神就成了“月光族”,有的甚至沦为“卡奴”。以至于一部分大学生天天过着前半月丰衣足食,后半个月方便面、馒头的日子。据调查发现,中国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仍旧依靠父母生活。还有更多的人存不下钱,有4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月光族。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学习好理财与投资知识,为毕业后个人理财规划做好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1投资理财观念的培养

第一,学习投资理财知识。从对目前大学生进行交流与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根本不知道理财、投资以及投机的基本概念,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概念,说到投资,大部分同学只知道余额宝,或者就是炒股票。而大学课程中涉及的投资,一般都是公司企业的投资问题,比较少有开设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这些都造成大学生没有投资理财的观念与意识,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花钱时需要区分必需与必要,平时不起眼的一瓶饮料或者零食,积少成多,都是大学生不小的开销,而一些新型电子产品的诱惑下的购买,更是一大笔的开销。因此,建议学校开设个人投资理财课程,或者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个人投资理财的教育,并建议学生阅读理财启蒙书,比如《小狗钱钱》、《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穷爸爸富爸爸》等书籍,从大学开始学校理财知识,培养理财观念,一方面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会有意识开始节约,开始管理自己的财务,逐步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第二,从开源节流开始进行理财。目前大学生很多都谈不上财务独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生活学习费用。因此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一方面学会节流。建议大学生建立记账日记,通过流水账式的账务管理,规避不必要的花费,为自己“省出”财务本金。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兼职工作中,例如学校内提供的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或是在企业兼职打工,既能体会挣钱的不易,也能有效增加收入。第三,适当进行一些投资实践。大学生经过理财与投资知识学习后,并且通过开源节流得到一部分财务本金,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投资实践。投资是需要实践来不断验证书本的理论,以及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了一定的知识,大学生也会有要进行投资的强烈愿望。大学生应从风险小,比较容易操作的投资开始。比如从余额宝开始投资,逐步进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及股票基金的投资。由于股票基金风险比较大,对于大学生可以建议进行基金定投,投资资金要求少,可以长期进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长期投资方式,适合资金比较少的大学生以及刚上班的白领。作为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同时要进行风险教育。另外要教育学生不要借钱投资,这是投资的大忌。有多少闲钱就进行多少投资,教育学生投资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养成良好的投资心态非常重要。第四,以学习为主,不要为了投资,本末倒置。大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而不能为了投资,耽误的学业这就得不偿失了。一些大学生会有一些投资理财的意识,但是这部分同学很多都是买卖股票。实际上股票投资是风险比较高的投资,而且比较费时间,每天都要看盘,所以除了是学金融等专业的同学,并不建议进行这种高风险投资。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大学生理财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为理财而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溺于理财与投资。要做好长期理财的心理准备,不能有一夜暴富或一劳永逸的心态,坚持稳健策略,切忌急功近利。第五,鼓励大学生进行微创业,开创自己的事业。我们知道投资理财的终点不是金钱而是事业。一个人有良好的事业与投资理财方式,才能更快地实现财务自由。在目前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失去了主动选择工作的机会,转而被动地接受工作的选择,这样导致许多大学生获得了一份并不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导致许多人频繁换工作。如果大学生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把兴趣与爱好转化为自己的事业,一方面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目前流行的微创业正适合大学生。微创业是指用微小的成本进行创业,或者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微创业”被认为是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为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不可阻挡的趋势。

2大学生投资技巧

第一,货币基金理财方式。自从余额宝诞生后,货币基金这种理财方式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种方式也非常适合大学生。据调查,凡是有过淘宝购物的学生,有一部分是把不用的资金放在余额宝中,可以获得收益,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网上购物习惯,或者认为钱少,没有必要理财,或者不关注相关理财知识,根本没有理财行为。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或者在课堂上财务知识讲解过程中,给同学以建议和提示,收到较好的效果,有很多同学在老师建议后,都开始实施存钱计划。当然,除了余额宝,还有微信钱包、最新的微众银行等,也有货币基金的活期存款理财,很适合大学生理财。方便、快捷、起点金额小,风险小。第二,基金定投。在今年上半年,股市火热的时候,许多大学生也都投入股市进行投资,而且下半年股市风云突变,快速下跌中,很多大学生也都亏本退出,或者无奈转为长期投资,实际上笔者认为股市不适合大学生,尤其是资金量很小,如何反复交易,基本都给证券所贡献手续费了,当然笔者认为如果是金融专业等学生,可以进行尝试,因为这是等于专业实践,而对于其他大学生,在没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应该尝试基金定投这种简单、有效的长期坚持能够带来较好收益的理财方式,因为相当于零存整取,强制储蓄,尤其是在目前熊市的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好的时机,而不是股市火热的时候。而且起点很低,基金定投一般100元起投,但是一些基金公司淘宝店,1元就可以投资,非常方便。可以随时投,也可以随时停止。第三,P2P投资。近几年,P2P这种网络借贷方式也火了起来,虽然风险很高,但是如果能够分散投资,借助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第三方平台如网贷之家、网贷天眼以及融360等的筛选,选择出一些比较安全的平台进行投资,还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当然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有一定的选择标准,比如最好选择风投系、国资系或者上市系等,有一定保障的平台进行投资。P2P风险相对比较高,但是收益也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方便投资,不像股市,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成为韭菜被割。

总之,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培养投资理财观念,进行投资理财实践。大学生投资理财,应该从小风险的理财产品开始,切忌购买的第一个理财产品是股票。同时大学生应该牢记,时间和复利是投资最好的朋友,警惕短期暴利,追求长期稳定盈利才是正确的投资理念。

作者:谭春兰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蹇蕾,龚勋.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J].金融经济,2005(20).

篇3

幸福理财方程式一:看淡财富,它反而就在身边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对财富的态度如何?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最重视家庭,他们大多把财富的重要性摆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摆第一,家庭摆第三位。不幸福的人认为钱对幸福而言很重要,他们渴望拥有更多财富,且愿意花更多钱去得到幸福。

心理专家认为,追钱是永无止境的,你愈是想去追求,就会愈不幸福。财富目标不必订得太高,循序渐进投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

幸福理财方程式二:投资报酬率的期望别太高幸福与不幸福的人,对投资报酬率的预期也不同。调查发现,幸福的人期待投资报酬率以11%―20%占最多,但不幸福的人则多数期待二成以上的报酬率。这显示,对投资报酬预期愈高的人,愈不幸福。

医师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行业,在医院已工作十几年的李医师手头上也有点积蓄,他说:“我对投资报酬的预期很低,只期望比定存还好就行了。”由于对投资报酬预期不高,他交给银行理财专员打理时,只要求比定存高就好,结果六七年下来,他的平均报酬率都在5%―20%之间,算是相当高的了。他有感而发地说:“满足点,标准不要定太高,就容易有幸福感。当你愈没有想要追求什么的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

幸福理财方程式三:稳健保守,投资低风险标的怎样的投资组合让人感到幸福?据相关调查发现,幸福的人都采取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方式,若将股票定义为高风险投资,定存、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资定义为低风险投资,那么幸福的人多采二:八的投资配比,也就是股票二、定存八;但是不幸福的人,以股票八、定存二的投资配比占多数。

幸福的投资比重,意味着只用不伤筋损骨的余钱,投资风险较高的商品;而必须保本的钱,则应该用来投入较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理财专家指出,股票二、定存八的投资配比,是让人睡得着觉的投资方式,显示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才是幸福感重要的来源。若求取高风险、高报酬,睡不着觉,又怎么会幸福呢?

幸福理财方程式四:分散投资,选择适当好标的好的投资配比,让人幸福,适当的投资标的与资产配置也是幸福良方。什么样的投资标的让人有幸福感?答案是定存、房地产与保险、海外基金。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股票比率明显高于幸福的人,但买保险的比率又少于幸福的人。

从幸福人的投资标的来看,已经兼顾了现金、不动产,还有保险保障,整体资产配置平衡,容易让人有幸福感。但不幸福的人,追逐波动性高的股票投资,风险高,情绪极易受影响。不管多么富有,即使拥有上亿元身家,但如果投资时未作风险分散,确实会让人很不幸福。惟有分散风险,作适当的资产配置,才是幸福理财法。

幸福理财方程式五:长线投资比短线进出幸福投资节奏长短,其实也是影响投资者幸福感的因素。这次调查发现,不幸福的人,投资期间多在半年以下,超过三年以上者很少,属于短线进出者。反观幸福的人,多数投资期限拉得很长,以五年以上居多,其次是三到五年者。

以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方法来看,巴菲特多年来以核心投资原则,把资金投入潜力绩优股,经过长期持有获利可观。这说明选择适当标的,通过长期投资,获利比短线进出者还高,这就是为什么幸福的人都采取长线投资的原因了。

幸福理财方程式六:正面乐观,财富跟着快乐的人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其特质完全相反。幸福人的人总是会向前看,迎接新的一天,正向思考,觉得生命充满意义。他们慷慨、幽默、感恩、快乐、充满活力,觉得自己看起来很吸引人,对生活满意度高。不幸福的人,在这些方面回答全是否定。

美国的研究同样发现,具有幸福特质的人,比较容易成功致富。事实上,我们访谈多位成功人士、名人、创业家,也有一致的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他们都具有幸福人的特质――他们几乎都是乐观一族。

幸福理财方程式七:幸福才能招财 过去大家都认为,成功有钱是幸福快乐的原因,但是美国的研究结果发现,先有幸福快乐的人,比较容易为自己带来成功和财富。

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内容;风险研究;规避风险

证券投资日益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对证券投资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加强的同时还应高有着较高的风险意识,明晰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投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便更好的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自身经营证券投资的能力。

一、证券投资相关概念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第二,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第三,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第四,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证券投资的作用包括:其一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其二证券投资有利于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促进企业的行为合理化;其四证券投资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五证券投资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

收益、风险,时间是证券投资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证券投资成败的重要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具有很高的市场力,是对预期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在证券投资中投资和投机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活动,同时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等一系列的特点。

发行者、中介人和投资者是证券投资关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证券投资的全过程。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书面证明所有权或债权债务的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契约来约束证券投资活动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

证券投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筹集资金;调节资金走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二、证券投资风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投资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但证券投资有着较高的风险,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风险的认识也就越加深刻。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影响证券投资的结果,或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或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使资产贬值。

证券投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分,系统风险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等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影响。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系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股价过高,股市经过无理性的炒作之后,使股价大幅上升;很多股民存在着从众行为,证券投资上许多股民并无主见,跟随他人的投资行为使股价猛涨或猛跌。经营环境的恶化也是增加证券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政策的转变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变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投资行为的选择,使其改变货币的使用方向,进而增大证券投资风险;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和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将证券投资的风险提升。

非系统风险是指个别原因对个别证券的影响和冲击,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产生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状况,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或者公司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公司效益的事件都将产生非系统风险。

三、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1、回避风险,当证券投资项目对投资者利益存在威胁,或许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且无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时,投资者应主动放弃该项投资项目或改变投资方案来规避将要产生的风险。

2、分散风险,通过分散投资资金单位、行业投资分散、时间分散、季节分散等方法使风险降低,不至于一次投资的失误导致满盘皆输的情况出现,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3、转移风险,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进行转嫁,由他人或单位来承担,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财务型非保险和财务型保险这两种方式来进行风险的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或造成损失则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减少损失。

4、控制风险,投资风险虽然很多情况下是由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但在很多程度上,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避控制,不如遵守投资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投资资金、规模,在资金出现问题时可以加以控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关注信息,分析形式,注意交易的环节进而把风险降到最小。

5、风险自留,通过这种方式来使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在不严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风险承担下来,在投资大的过程中,设立专门的款项,来弥补资金流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在投资出现风险的时,资金无法周转而导致彻底失败。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证券投资意识增强,对证券投资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证券投资活动也相应地增加,对证券投资的风险认识也日益加强,证券投资的风险性决定未来的收益状况的不确定,因而了解证券投资,学会如何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成为人们参与证券投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志超.证券投资概述[M].华东师范大学,1987.

[2]徐谨良,周江雄.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冯彬.风险投资导论[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4]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风险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家庭生命周期;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财富管理。除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对冲有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也是运用不同投资理财的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相对紧密,家庭资产通常集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决策,从而使得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一、家庭财务生命周期的划分

1947年,美国社会人口学家Paul.C.Glick首次提出了由形成期、扩张期、扩张结束期、萎缩期、萎缩完成期和解体期构成的较为完备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完善。但是,西方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具体情况。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父母与成年儿女的关系亲密程度不如受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家庭,中国家庭中父母的财务情况受子女生活变动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考虑,何可,张俊飚,田云(2013)以家庭人员结构的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将家庭生命周期修正为夫妇核心家庭、标准核心家庭、扩大核心家庭、直系家庭、扩大直系家庭和萎缩家庭六个阶段。[2]但是,人员结构的变化对于家庭的财务变动不一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例如,子女工作之后结婚之前,父母仍需要对子女的买房等行为进行资金上的援助;子女生育后代之后,父母给予的帮助更可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而非大笔的金钱补贴。因此,本文以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财务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将家庭按照财务状况的特点分为青年家庭、壮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四个阶段,其分别对应的家庭财务生命周期为储蓄期、增长期、积累期和消耗期。第一阶段的青年家庭指夫妻双方刚组建家庭到孩子读书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较低,然而生活开支包括了买房和抚养幼年子女的大笔资金输出,家庭财富盈余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对于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以储蓄为主,因此称为储蓄期。第二阶段的壮年家庭指孩子从开始读书到结婚之前,这一阶段由于工作经验的增加,夫妻的收入会由于晋升或跳槽等原因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家庭财富盈余逐渐增加,也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因此属于财富的增长期。第三阶段的中年家庭指子女已婚之后到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达到人生顶峰,减少了对子女的经济支援之后生活总开支也降低,可用于投资理财的家庭财富盈余会激增,因此是家庭财富的积累期。第四阶段的老年家庭从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后开始算起,这一阶段夫妻的收入有大幅的降低,生活开支相对较高,退休金不足的部分以消耗过去积累的财富为主,因此是家庭财富的消耗期。

二、家庭的财务风险

家庭生活中隐藏着许多风险。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而有些风险则会产生不好的结果,造成家庭财务的损失,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正确识别不同阶段的家庭财务风险,做好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风险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只有无损失和产生损失两种。若无防范措施,其产生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这类潜在的风险包括:(1)夫妻双方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发生意外,如:车祸、工伤等,失去工作能力甚至亡故,造成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中断。(2)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家庭收入无法负荷高额医药费开支。(3)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天灾,如:火灾、地震、洪水、海啸等,使得家庭财产尤其是实物财产遭到破坏,产生直接经济损失。(4)意外发生的人祸,如:偷窃、抢劫、车祸等产生的财产经济损失。投机风险是相对于纯粹风险而言的,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的后果一般有三种:一是没有损失;二是有损失;三是盈利。一方面,投机风险往往在家庭理财中被利用其盈利的可能性,通过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有价证券为家庭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防范,财富管理的努力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功亏一篑。这类风险在家庭中以投资风险为主,会对家庭投资产生威胁的潜在风险包括[3]:(1)政治风险,如某一地区政治不稳定,会使投资人却步因而导致股价、汇价下跌。又或是国家出台了对于某一个行业的利好或者不利的政策,带动该行业的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2)财务风险,以股票或债券而论,会因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使股票价格下跌或无法分得股利,或使公司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利。(3)市场风险,投资股票、期货时市场行情波动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价格随之变动而造成损失。(4)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会使钱失去原有的购买力(5)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动,也会使投资造成损失。例如投资债券时,利率上升使债券价格下降,造成损失。(6)汇率风险,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这就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涨落。

三、应对风险的财务管理策略

以上种种风险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家庭都需要通过家庭理财来构筑一套财务上的“防御工事”。纯粹风险的主要抵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保留一笔“应急资金”,总量可以维持家庭6至9个月的正常开支,使得万一发生财产损失后,仍可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另一种则是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采取购买保险的手段来避免损失的加剧。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则需按照各种金融理财工具的特性,意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动向,结合家庭整体的财务状况,在不同的财务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避免因投资方式的不当使用加剧家庭的财务风险。表3显示的是家庭理财主要投资方式的特征。根据这些理财工具的特征,结合不同家庭财务周期阶段家庭的财务风险状况,可以给出如下的财务管理策略建议。对于处于储蓄期的家庭,对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应当首先预留出应急资金,其次为家庭中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人身保险,再有富余的可以投资储蓄或国债等流动性高且收益稳定的理财方式。对于处于增长期的家庭,随着财力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加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的人身保险,和用于保障固定资产的保险,在保证家庭财务流动性的基础上,增加对于高收益金融资产的投资,如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对于处于积累期的家庭,出于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可以增加对医疗保险的投入和养老金储备,用于投资的家庭财富盈余达到一定程度的可以依托专业的财富管理人员,降低投资风险。部分家庭可以增加对于实物资产的投资,为财产的传承做准备。对于处于消耗期的家庭,过去对于保险的投入已经降低了此阶段的纯粹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障财产的安全性,可以减少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增加国债、基金等安全性高的理财工具的投资比例。

作者:吴嘉琪 单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防范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5-0062-04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理财业务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相关法律的发展进度不相匹配,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风险,特别是近来围绕银行理财产品的纠纷不断,出现了理财客户与商业银行的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现象,在2007年A股市场的大牛市中,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却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如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负面消息不断,引发了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危机。本文从商业银行和客户两个层面对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一、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完善

理财产品的设计是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基础,监管部门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本着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原则,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根据客户分层和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审慎、合规地开发设计理财产品,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状况和潜在客户群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设置适当的销售起点金额,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在开展综合理财服务时,应通过自主设计开发理财产品,客户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不得以发售理财产品名义变相代销境外基金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境外投资理财产品,但是,实践中上述规定形同虚设,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在销售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产品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对所产品进行充分分析,对产品提供者的经营管理、市场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没有进行有效评估,没有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对销售产品的风险收益监测数据没有进行必要验证。如某银行清盘其“港基直通车”产品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主动清盘其QDII产品,该银行的该款理财产品全仓投资单一基金,且在市场处于历史高位时发售的做法受到普遍质疑。

(二)未有效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

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完成理财产品销售任务没有认真对客户风险偏好进行评估,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准确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没有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理财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

(三)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明显不足或有意弱化风险。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在为理财产品命名时,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和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通知》还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进行了规范,要求商业银行应规范产品宣传材料,合规宣传和营销理财产品,加强风险揭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应全面反映产品的重要特性和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在首页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若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如含有对某项业务或产品以往业绩的描述或未来业绩的预测,应指明所引用的期间和信息的来源,并提示以往业绩和未来业绩的预测并不是产品最终业绩的可靠依据,不得将以往业绩和未来业绩的预测作为业务宣传的最重要内容。但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在销售环节没有完全按照上述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风险披露、揭示义务,有的为了完成销售任务甚至有意弱化风险、盲目夸大预期收益率,有的银行预期收益率高达36%。

(四)未能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未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和方式向客户告知相关情况,特别是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未能很好地向客户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

信息的透明对等一直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价值追求之一,金融行业的高风险属性更要求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做到信息的透明与对称。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银监会规定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时必须履行相应的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义务,否则将可能会遭到客户的索赔并受到银监会的处罚。如商业银行利用理财顾问服务向客户推介投资产品时,理财计划的宣传和材料介绍应包含对产品风险的揭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揭示相关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按照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如个人理财顾问服务中风险提示应设计客户确认栏和签字栏,由客户抄录确认栏的语句进而签名;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风险提示的内容至少包括语句“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风险提示内容至少包括语句“本理财计划是高风险投资产品,您的本金可能会因市场变动而蒙受重大损失,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首先是在产品设计、营销阶段,商业银行未能客观全面揭示理财产品潜在的风险,客户无法全面准确了解商业银行的真实能力、产品信息等,无法在事前全面识别该产品对自己的利弊,这往往是今后纠纷产生的诱因。其次是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既包括因理财业务高度专业性而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包括主观方面,尤其是商业银行是否善尽职责客户难以知悉。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在产品存续期内,银行不曾向客户进行任何持续性的信息披露。而在产品到期日,客户接到零收益的通知感到突然,一时间不能接受,引发客户强烈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据报道,一位客户向记者出示了某银行《“汇理财”2007年第一期F2计划》的合约,其中第九条规定,双方同意本产品乙方(某银行网点)无须向甲方(即产品购买者)提供对账单。显然,该银行利用“法律”手段,免除了自己的账单提供义务。

(五)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而且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不到位,常常引发投诉、争议,甚至诉讼。

管理漏洞和投诉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对本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同时,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处理机制也不完善,缺乏专门的人员和部门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客户投诉情况分析研究不足,对于客户投诉较多的理财业务环节和理财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改正,进而引发诉讼。

二、实践中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认识误区

近年来的理财产品纠纷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产品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了普通金融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认识上的诸多误区。

(一)将银行理财等同于储蓄存款。虽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稳健),但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误认为是实际收益,忽视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与所投资标的的市场表现挂钩,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通常是预测得出,金融市场变化莫测,理财期满最终实现的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偏差。

(三)将口头宣传等同于合同约定。理财产品的责任和义务在产品购买合同中约定。对自己不完全理解的理财产品,不要光听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及理财合同的条文,以及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四)盲目从众心理,将别人说好的产品误认为适合自己。理财产品千差万别,高风险的产品可能带来高回报,会受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追捧,但对抗风险能力差的人并不适合,投资者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五)投机心理作怪,将投资理财误认为投机发财。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不能将投资过多集中于单一产品,导致风险过于集中,更不能听信无风险、高收益、“一夜暴富”的神话,导致落人非法金融机构的陷阱而“血本无归”。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措施

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投资产品前,应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做好家庭理财规划,如: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充分的信息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选择投资自己熟悉、具备风险承受力的产品;善于借助外力,适时咨询真正合格的金融专家,以获得决策参考;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选择合法的金融机构,投资合法的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必须牢记个人客户是金融消费者,商业银行是理财产品的设计者,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等,减少理财产品的消费矛盾。

(一)做好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工作

商业银行应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合理宣传和营销理财产品,加强风险揭示。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应全面反映产品的重要特性和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在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对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如含有对某项业务或产品以往业绩的描述或未来业绩的预测,应指明所引用的期间和信息的来源,并提示以往业绩和未来业绩的预测并不是产品最终业绩的可靠依据,不得将以往业绩和未来业绩的预测作为业务宣传的重要内容。

(二)切实履行信息披露制度,充分保障客户金融信息知情权,认真履行相关合同的附随义务

商业银行应披露理财产品的背景、投资去向、收益预期、支付方式、实时收益信息等等,并根据《个人理财办法》及其指引的规定向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账单、市场表现情况报告、收益情况报告以及提供收益测算依据等资料,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充分保障客户金融信息知情权,减少因误解产生的不必要纠纷。同时,商业银行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与客户联络和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双方的责任,确保客户及时获取信息。在未与客户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在网站公布产品相关信息而未确认客户已经获取该信息,不应视为其向客户进行了信息披露。客户经理要加强与投资人的信息沟通,对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风险警示等重要事项公告,要及时在网点进行公告,并确保能够随时联系到投资人,以切实保护投资人利益。要尽快完善系统功能,履行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账单、市场表现情况报告、收益情况报告,以及向客户提供收益测算依据的义务。同时商业银行应打破部门间、总分行间资源条块分割的局面,充分实现信息共享,使基层营销人员全面掌握每期理财产品的设计背景及运用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更到位的服务,合理引导预期,并及时将产品存续期内总行的风险监测、评估结果传导给投资人,使投资人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积极应对。

(三)加强对客户的评估和识别,增强善良管理人观念,以客户利益为优先

商业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资产规模等情况进行高、中、低端分层,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帮助客户选择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客户评估机制,完善评估方法,设计涵盖不同的理财产品的客户产品适合度评估书,对客户的产品适合度进行评估,并由客户对评估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向客户提供与其持有资产相关的账单和报表,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人利益。按照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以“住院医生”而非“门诊大夫”的态度密切关注客户,持续跟踪,全程维护,做到“给信息、听意见、懂法律、会解释”。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尤其应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防止错误销售。对理财客户进行的产品适合度评估应在营业网点当面进行,不得采用网络或电话等手段,要按照审慎尽责的原则,依据投资人的资产结构、投资经验等,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分层,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属性、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差别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减少因营销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要建立通畅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反馈客户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意见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事关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事关客户关系和银行信誉,影响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受到监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理财业务发展中,大家都不希望出现问题,不希望受到客户投诉。但是一旦发生问题、受到投诉,就要端正认识、妥善处理,把客户投诉的处理作为解决问题、提升客户服务和营销能力的重要

机会,决不允许敷衍塞责、坐视放任,致使矛盾激化,甚至影响银行的信誉和形象。《个人理财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应至少包括处理投诉的流程、回复的安排、调查的程序及补偿或赔偿机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投诉途径,确保客户了解投诉的途径、方法及程序,采用统一的标准,公平和公正地处理投诉。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化解与客户的矛盾,维护其声誉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商业银行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客户需求的途径之一。

(五)进一步健全产品设计管理机制

要本着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原则,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根据客户分层和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在充分评估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基础上,审慎、合规地开发设计理财产品,履行代客资产管理角色,进一步强化市场研究,完善产品研发流程,严格按章程、说明书规定进行投资操作,严格投资管理,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发设计时要遵循“两不做”原则,即:商业银行没有定价权或者缺乏科学定价方法的理财产品不能做,商业银行无法独立进行持续估值的理财产品不能做。应立足于自主设计开发理财产品,客户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加强对投资管理人、投资顾问、托管银行、信托公司的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客户风险。

(六)规范理财业务销售

银监会对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提出了刚性要求,未取得个人理财产品销售资格认证的人员均不得销售理财产品,商业银行要加强和规范理财业务销售人员资质、销售方式、销售过程以及售后服务的管理。

(七)切实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理财产品(计划)的设计应尊重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知晓理财产品(计划)风险特征的权益,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做好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工作,对保护投资人利益、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确保理财业务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切实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及时规范地做好个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工作,客户经理要加强与投资人的信息沟通,对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风险警示等重要事项公告,要及时在各营业网点进行公告,并确保能够随时联系到投资人,以切实保护投资人利益,履行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理财产品账单、市场表现情况报告、收益情况报告,以及向客户提供收益测算依据的义务。

篇7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

(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

(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

(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篇8

《中国慈善家》:2015年“敦和种子基金计划”已经开放申请。这个计划的构想是否借鉴了商业投资领域的“种子基金”的理念?

刘洲鸿:商业投资领域的“种子基金”是一种风险投资,我们还真不是那个概念。敦和基金会的定位是中国公益行业的引领者、发动机和加油站。之所以有这个“种子基金”计划,与此有关,也与我们看到基金会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关。是什么呢?就是很多捐款人愿意直接捐助项目,但是不愿意承担管理费用,这就导致有一些项目做得不错、筹款能力也还可以的中小型基金会每年虽然可以筹款一两千万,但是开展工作的管理经费、人员工资缺乏。这既不利于它们把项目做得更好,也限制了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种子基金计划的初衷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本着“种子”原来的意思,给一些优秀的、高速发展的中小型基金会一个不动本金基金作为种子,通过投资理财、钱生钱的方式,使它们获得一笔稳定的资金来源。种子基金的目标是每年8%的投资理财收益,这些收益可以被用来弥补基金会管理经费的不足、人员工资的不足,甚至有一些可以用来激励员工。这样基金会就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说送了一只母鸡更恰当,这只母鸡能够不断地下蛋,这些蛋能够不断地供养它们,而不是送鸡蛋,吃完就完了。

《中国慈善家》:对于许多中小型基金会而言,机构发展资金并非是唯一需要的。事实上,因治理问题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现象在基金会行业中广泛存在。在资金外,“敦和种子基金计划”还为入选基金会提供哪些支持?

刘洲鸿:因为种子基金的名额非常少,一年也就十个左右,所以,我们选择的标准是比较高的。一些能力一般、项目也做得不好的基金会,虽然也面临生存发展问题,但是,它们不是我们考虑资助的对象。我们还是优先考虑优秀的、至少已经证明项目做得很好且有效的基金会。所谓优秀,就包括它在治理方面是过关的。我们的目的是支持这些基金会做得更好,而不致因为管理经费、人员工资紧张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或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

说到这个,有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就是种子基金项目对基金会行业公开透明的推动。因为我们对提出申请的基金会的透明度是有要求的,但是9月1日我们查基金会中心网的FTI,发现基金会行业整体的透明度非常糟糕,72%的基金会透明度不到六十分,所以我们跟基金会中心网商量,告诉大家怎样提高自己的透明度,这能够促动很多想要申请种子基金的基金会披露自己的信息。我们想比较一下,10月10日截止申请时,有多少基金会的透明度增加了。

《中国慈善家》:我在9月公布的《“敦和种子基金计划”2015年招募公告》中看到,促进入选基金会提升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收益水平也是“种子基金”计划的目标之一。

刘洲鸿:300万种子基金让基金会通过投资理财获得稳定收益的方法来持续性地帮助入选基金会解决管理经费不足、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的问题,这带来了一个种子基金计划本来没有料到的效果,就是入选基金会拿了300万种子基金投资以后发现,原来投资理财也不是那么可怕,于是也把自有的部分资金拿出来投资,这就间接地促进了基金会的投资理财。

基金会理事会具有保值增值的意识并达成共识也是种子基金的申请条件之一。我们今年也跟基金会中心网合作一个基金会投资理财的倡导项目,希望能够提高基金会行业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推动更多基金会和专业的金融机构合作,提升慈善资金的收益水平。现在基金会行业的净资产已经超过一千亿,但是大部分钱都放在银行,收益非常低,如果基金会投资收益率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10个亿的公益资源。

《中国慈善家》:2014年“敦和种子基金计划”启动,首期资助了9家基金会。对于入选的基金会,敦和基金会通过怎样的机制来监测其成效?

刘洲鸿:每一笔种子基金都会设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它的组成一般是5个人,接受种子基金的基金会两个人,敦和基金会两个人,外部一个人。这个管理委员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决定资金的使用问题。另外,我们有一个《敦和种子基金管理办法》,会跟所有接受种子基金的基金会签订一个捐赠协议。我们原则上要求种子基金的投资理财收益用于解决机构管理和人员经费工资不足的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种子基金的操作和项目资助的思路不一样。我们一旦选定了资助的基金会就会充分地相信它,让它在协议的范围内灵活地支配每年的投资理财收益,看它是将更大的比例用于员工培训,还是作为绩效来激励员工等等。但是,它最后要给我们一个报告,说明钱是怎么花的。我们会根据这些报告去分析这些钱对这些基金会帮助有多大,反思我们选这些基金会是不是合适。

《中国慈善家》:你曾表示:“也在思考要求有配比,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机构各出一定比例,成立种子基金。”但是在2015年的招募公告中却并未发现“配比”一说。为什么?

刘洲鸿:当初是考虑配比,但是后来觉得,往往有需要的基金会不一定配比得出来,而配比得出来的基金会又未必是真正有需要的。这样一来难免跟种子基金计划的初衷相违背。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帮助一些处于高速成长期同时具有卓越公益绩效表现的中小型基金会,解决因管理经费紧张、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等而导致发展受限制的问题。但是,接受种子基金的基金会在管理经费等方面的缺口不能太大。比如说,你需要100万,但你只有70、80万,资助你20多万才可能管用。所以,配比的理念很好,但是用在这上面不合适。

《中国慈善家》:在未来,敦和基金会是否会通过联合、配比等方式撬动更多资源,包括商业的、政府的等等,以壮大基金会行业种子基金的规模?

篇9

然而,年底轧账常常是几家欢笑几家愁。身为理财新手的我们常因一张财务年表爆发口角。怎样才能快乐理财不闹心,真得让人好好琢磨琢磨。

年底了,我们理理财吧

理财的口号,自打结婚后我俩已经喊了好几年。可是翻开存折,数字总在原地踏步。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俩打算趁年底来一次财务“年检”。该怎样做好一张好的财务年表呢?

理财专家教你制作财务年表

一张成功的财务年表,不能只看数字,更要思考数字背后的含义。

项目 这些数字提醒我思考的事

总收入(工资、奖金、理财收益) 我们的总收入有增长吗?

增长的部分来自于工资、奖金还是来自于理财收益?

理财总收益(储蓄、各类理财产品、股票等) 理财收益达到我的预期吗?

哪些理财帮我们赚了钱?哪些理财让我们赔了钱?

我现在的理财方式适合我家的财政情况吗?需要进行调整吗?

明年的理财目标是什么?

总支出(日常必需消费、其他消费) 日常必需消费和其他消费的比例是多少?

其他消费中有哪些可以进行缩减?哪些不能缩减?

能缩减的部分我能通过什么途径有效达到目的?

总负债(没还清的房贷、车贷、信用卡) 总负债和上一年度相比减少了多少?

我需要花多久清零?

我需要根据总负债调整我的支出吗?

总结余(本年度结余、之前的年度结余) 本年度结余的增长幅度超过上一年度了吗?

若没有,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今年的结余该存哪儿,花哪儿?

理财达人们都喜欢制作财务年表

年底轧账生默契 口述人 Lunar

我从事财务工作,而我先生是做IT的。家庭理财的大任自然落到了我身上。虽然我先生平时不会事事躬亲,但是年底时分,两人一起轧轧总账是“保留节目”。他的想法很简单:第一步看年度余额增长了多少,第二步看增长来自于哪些投资。之后,听取我的“工作汇报”,给出他的意见:明年可以在哪些投资上提高比例,哪些投资宜缩减……

虽说我的“专业性”比他更胜一筹,但我喜欢这样的财务年报交流。它能让我俩在投资理财上越来越默契。而且,一个人总会百密一疏,多个人出主意更稳妥、踏实。比如购买非保本理财产品时,我俩一起研究数学模型,分析其设置是否合理;在购买信托产品时,我俩翻看资料,查看项目是否有亏损,是否有股权质押。理财成了我俩共同的事业,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定下年度目标让理财更理性 口述人 张迪

我爱理财,太太爱消费。年底的时候,虽然我们很少做一张正式的财务报表,但是心里总是会有一本年账:收入、开支、理财收益……最重要的是定一个理财目标。例如,我较擅长股票投资。每年我会把50%的资金投向高风险品种,并把回报率设定在50%~100%。如果提前达标,我会相应降低高风险投资比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让人更有干劲,也能成为抑制贪婪的方式。贪婪时,人的心态会变坏,决策时丧失理性,易犯错误,目标能提醒我是时候收手了。

创造好氛围 年报沟通更有效 口述人 兰芬

刚结婚时,我和先生都是理财门外汉。我俩第一次做年报时,恰值公司年末最忙的时候,加了两个通宵的班,好不容易回家睡个整觉,可丈夫却一时兴起拉着我做家庭财务年报。结果一轧账,我俩被账面上的数字吓了一跳,那时我又困又乏,而他又是个暴脾气,结果一言不和吵了起来。事后想想,争吵既于事无补,又伤感情,真不划算。

第二年,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特意挑了个双休日,买了最喜欢的零食,开着音乐,边吃边聊。在轻松氛围中,两人心平气和地探讨财务问题,对方提出的意见也不那么刺耳了。

小夫妻年报焦点一:谁更适合做家庭财政当家人?

是不是该换财政部长了?谁才能实现家庭资产的健康增长?当我们看到财务年报上惨淡的数字,这个问题成了引发战争的“导火线”。

理财专家告诉你

怎样的人适合理财?

家庭财政事务分为两种:一是管理日常的收支情况,如支付账单、掌管银行账户、做好每天的收支情况等等,这适合于做事细致、组织能力强的人;二是打理投资事务,如掌管储蓄计划、打理债权债务、安排投资计划等等,确保闲置的资产产生足够收益,满足长期梦想,计划性和纪律性较强的人更能把这件工作干好。

自测:谁该掌权?

我总是对银行账户余额了如指掌?

总是知道 b)从不知道 c)大概知道,但我会在ATM机上查询余额或直接打电话到银行查询

我知道家里每年的年收入是多少吗?

当然知道 b)不知道 c)大概知道

我会定期做消费预算,并自觉、严格遵守吗?

是的 b)从不 c)有时候

4、刷信用卡时,我能确信没有超出额度吗?

a)我确信 b)从不能确定 c)大概心里有数

5、我是否用过个人财务软件?

a)是的 b)从不 c)曾经用过,不过感觉太麻烦了。

6、我经常阅读投资信息吗?

a)每天阅读 b)从不阅读 c)偶尔阅读

7、我知道债券、股票和基金的区别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点

8、我知道普通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的区别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点

9、我知道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吗?

a)知道 b)不知道 c)我知道在哪里找到这方面信息

10)我知道哪些项目是汽车事故中不予理赔的项目吗?

a)知道 b)不知道 c)恰好知道,因为我刚提出类似的理赔申请

11)每年制定理财计划时,我有把握收到预期的收益吗?

a)有十足把握 b)看运气吧 c)有一半以上把握

回答a得3分,回答b得0分,回答c得1分。从客观上说,你俩的得分谁高,那人较适合管账。

两个人都不买账,怎么办?

Plan A 轮流执政比高低

妻子:哈哈,瞧瞧我的测试分数比你高,财政大权该归我。

丈夫:测试不一定准。平时我看财经新闻的时候,你都在看韩剧。我当家家庭资产增长才有指望呢。

建议:如果两个人都想做掌权者,又相互说服不了对方,那么就让事实说话吧。定好两个月或三个月的期限,轮流执掌财政大权,比比谁当家“节流”的本领最强,胜出者管理日常收支。至于投资理财的本领高下,可能两三个月的观察期太短,可以考虑把闲置资金分成两半,各领50%做为期1年的考察,年底时评一下谁的收益最高、最稳健,由胜出者掌管理财资金。

Plan B AA制勿忘建立共同基金

妻子:既然我们谁都不服谁,那么就AA吧。

丈夫:正中我意!AA要彻底。除了每个月该拿出的日常开销外,剩下的钱花了还是存了都与你无关。

建议:如果两个人个性都很强,AA制也是避免因财务矛盾伤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如果两个共同承担的部分仅限于日常开销是不够的。抚育孩子、赡养老人,小家庭将来需要经历的风浪与挑战可不少。因此,建议你们建立一个联名账户,每人各取出年收入的20%放入账户,作为家庭共同基金。这笔资金的打理宜采用最笨、最稳的方式,如储蓄、债券型基金等。而自己的小账户,则可以作为“试验田”,运作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小夫妻年报焦点二:控制消费是个大问题

很多月光族年底一看存折,心就凉了。辛辛苦苦一年赚的钱花哪儿去了?一张好的财务年报能帮助你解答这个问题,也能让你们俩找到需要改进的消费习惯。

理财专家告诉你

支出表三分法帮你找症结

为了避免出现一笔糊涂账的状况,在年底的时候,将支出分为三类进行粗略统计,可以帮你找到消费症结所在:

必需的日常生活开支:水电煤、柴米油盐、教育开支和固定贷款。这是每月省不下来,且较为固定的一部分开支。将其乘以12,就是一年此项的总开销。

年度支出:一年中比较大的一次性开销,比如旅游啦、红包啦、购买的大件啦、年付保险金等等。年度支出一般金额较大,取用时间固定、局限。对这笔费用心里有谱,就能提前做好规划,不至于钱到用时,捉襟见肘。

弹性支出:把总支出减去这两项是你俩为追求生活品质的弹性支出。如果这笔费用较大,那你俩得问问自己:弹性支出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属于冲动消费还是计划之内?弹性支出花费最多的三个项目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磨合消费习惯?

各自都有心头好

丈夫:一年买5个包!要是把你买包的钱省一半下来,我们家就发财了!

妻子:好意思说我?你今年买了好几个新镜头。俗话说:单反穷三代,莱卡毁一生。你才败家呢!

建议:每个人都有在别人眼里不必要但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花费。如果在这一项消费上死掐对方,那么两个人都会过得不开心。与其互相发“禁令”,倒不如把爱好作为特殊开销列入年度支出中,事先定好计划,控制购买金额与次数,暗暗记下对方寻找的型号、款式,看到相关的减价信息时互通有无,帮助对方以最低价格拿到心仪的物品。

那些不经意流失的“小钱”

丈夫:咦?今年我每月工资涨了1000块,怎么结余还和去年一个数?

妻子:别只问我呀,钱又不是我一个人花的……

建议:有时,钱就像攥在手中的沙子在不经意间流失,让人茫然不知所踪。大多数人理财时会运用这个公式:投资=收入-支出。每个月月末,把生活结余存银行。但对于月光族来说,想要改掉赚多少花多少的毛病,最好是用这个公式:支出=收入-投资。在每月初,先把理财的钱先存起来,剩下的大胆开销。现在银行的理财账户、基金账户都可以设置自动扣款,正适合治治那些账户里有点钱,就想拿出来取用的人乱花钱的毛病。

信用卡&冲动消费

丈夫:今年你怎么又办了两张信用卡?这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妻子:我这次办的是携程网的联名卡,以后订机票、订酒店又划算又方便,多好呀。

建议:一卡在手,确实会纵容冲动消费。但信用卡也有其优点,比如,它每月账单列出消费明细,为记账提供便利;再如有一张高额度的信用卡,可证明你信誉良好,对争取高额房贷大为有利;还有商户联名卡能为你争取到更高的消费折扣。因此,为了管好你手中的信用卡,我们建议钱夹的信用卡总张数不要超过3张,一张用于家庭开支,如超市购物、支付水电煤、通信费等开销,额度设置高一些;一张为个人消费卡,买衣服、化妆品、零食等,允许适度冲动消费,但额度一定要低;还有一张为用于交际的商户联名卡,在请客应酬时使用。功能分开,更方便控制消费。

小夫妻年报焦点三:制定好我们的财富增值计划

年度财务盘点结束时,拿着结余,我们就得问:我该怎么制定明年的理财计划?我该如何理好手中的这笔钱?

理财专家告诉你

家庭有“四季” 理财要分期

我们大致把家庭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主要任务不同,理财也不尽相同。

时期 特点 理财特点

筑巢期 房贷压力大,没有孩子 定期寿险和意外险是必备保障,虽然一年花费只有几百元,但能很好地帮你覆盖风险。

留出10~20%的总收入用于理财,理财目标若设定为两年后生小孩费用的话,宜做保守类型的投资。

成型期 新生命刚来到这个家 教育基金的准备占理财重要比重,筹备期15年,一定要足额、充分。

留出20~30%总收入用于理财,宜选教育类保险和基金定投此类长期、稳健型理财产品。

成熟期 孩子上初中 教育基金准备已充足,两人离退休只有10~15年,养老金筹备提上日程。

房贷压力较轻,可留出30~40%的总收入,用于理财,高风险投资的比例=(100-年龄)%

空巢期 孩子毕业 没有财务压力,过上舒适的养老生活。

Tips:家庭保障的双十定律

保障被称为家庭安全垫,像一层保护罩,在小家庭遭受意外冲击时把经济损害降到最小,一定要把它列在理财目标中。著名的双十定律告诉你该买多少:花费在全年收入10%左右,可获得的保障额度为家庭资产的10倍。

我们该如何协调理财分歧?

遇上爱说“如果”的她

妻子:我们基金的收益好低呀。要是我当家的话,肯定把这钱买信托产品,一年下来,闭着眼睛都比你现在的收益高,你的财商可真低。

丈夫:你那么有才为什么不早说?要不明年你来管账吧。

妻子:我没想和你争财权。好心提提意见,怎么那么说不得?

建议:改改“心直口快”的毛病吧。即使你出于善意提醒,但是总爱说“如果”,对方一定会反感。为小家庭争取最大的收益,是每个当家人的心愿。所以,无论增长时多时少,都要深信对方已经尽力了。比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聆听。从收益最高的项目开始盘点,让对方说说得意之处,他的心情肯定好,然后对说出你的调整想法,他才会更听得进去。

关于止损

妻子:前阵子我说股市不好,早点斩仓出货,你就是不听,这下可好亏了那么多!你这人就是独断专行!我不管,这个窟窿你拿私房钱补。

丈夫:凭什么!得辛辛苦苦,还得受罚!

建议:即使是专业人士,止损也是一件万分痛苦的事。让一个人承受止损的痛苦并接受另一半的责骂,肯定会不服气、有怨言。因此,风险投资,双方一定要在商量、达成共识,并制定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止损点之后再着手实施,这样即使亏损,也能一起承受,避免争吵。对普通人来说15%是个比较合理的止损位。

关于理财目标分歧

妻子:我们存款快到15万喽,接下来拿这笔钱怎么处置呢?我想买块名牌表,还想……

篇10

很多人到了50岁或者55岁以后,也就是被归入“准退休族”后,投资心态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距离退休的时间毕竟已经很有限,万一之前辛苦累积的退休金被投资商品套牢,或者蚀本,那岂不痛哉?!

特别是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看到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老人因为参与美国投行的连动商品(如雷曼迷你债)而血本无归,不少退休旅至此以后只敢把资金放在银行定存,赚取微薄利息。

这样传统的保守观点,对于准退休族人群而言固然不错。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准退休族在进行比较保守的投资决策和行为时,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为了追求“保守”而保守。

用资产配置打败通货膨胀

经历了去年的金融海啸后,很多人对投资绝望。有的人想,真是倒霉,居然碰到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融海啸。其实,金融海啸绝对不会百年难得一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不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其实每几年就会来一次,只是出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当然,2008年这次属于特别严重,算是“百年一遇”,而且这次对只投资保守商品的准退休族和保守型投资人,伤害最深。尤其现在很多人在做退休准备时,会出现这样的疑虑,放定存利息太少,买所谓保守型商品又怕碰到另一个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这该怎么办?

但是,无论是那个人群,大家不可能完全不碰投资,因为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这个因子会让你的本金实际贬值,不靠投资你的资产就只能缩水,而非保值增值。为此,还是得做一个能打败通货膨胀的资产配置,对于保守的准退休族,这也一样是最起码的要求。还记得一句话么,资产配置决定你的投资报酬率。一个好的、适合你自己的资产配置,是打赢投资仗的关键和基础。

还有一点,准退休族应该克服想翻本的心态。去年投资失败,不应该在今年寻求翻本,因为那会影Il向投资的心态和结果。比如去年年初有资本金30万元,年末只剩15万元,那么今年我们的投资基础就应该为15万元,目标可能是增长5%-30%;而不是想要翻本到去年年初的30万元。每年过去后,我们都可以将这一年的投资经历归零,明年从头再来,不然将来市场好转,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将投资目标报酬率膨胀,影响实际收益,或是再度犯下同样的错误。

固定收益产品也有风险

去年有一本很红的书,叫《黑天鹅效应》,它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三年前,如果你手上有1000万元,去买福特汽车(Ford Motor)的公司债,你肯定会想,这个投资每年至少能稳定提供多少报酬,但又有谁会想到,万一它倒闭了怎么办?

其实每一分钱的报酬是与每一分的风险相对应的,金融市场的本质就是风险,这是所有投资教科书上第一个提到的事情,绝对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次金融海啸以前,提起所谓“固定收益型”的投资商品,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每年4%-5%的报酬率”的概念,就会浮现出各类债券的样子,认为是属于保守型投资的典范。但即便是固定收益型产品,背后也有一定的风险。

退休准备不能押单一商品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战胜通货膨胀还是得投资,得进行资产配置。对于准退休族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即便是偏保守型的投资商品也有风险,所以建议准退休族,在选择投资工具上,要从“我的资产是否可能整个被炸毁”的角度去思考。思维一改变,你就不会把所有的钱都重押在单一商品或单一金融机构上,比如认为自己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就把所有资金投在保守型固定收益产品上。

对准退休族来说,最重要的是领悟“资产配置”的意义。

以前,我们会说股债比多少,那就叫做资产配置。谈得更细一点的人会说,股票里面要有多少比例放在甲市场、多少比率放在乙市场,多少比例放在偏股型基金;债券里又有多少投在国债上,多少比例投在企业债或可转债上。比如,大家看好中国成长机会,所以配点资金在中国市场,听说拉丁美洲也不错,再配资金到与拉丁美洲股市有关的投资产品上。这种配置背后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场机会来决定资金配置。

但根据市场机会强弱来决定资金配置,其实是大错特错。

资产配置第一课告诉我们,资产之间要“负相关或低相关”,这是根据风险考量而不是市场机会。如果弄懂资产配置的精神是风险,那么你就不会把80%以上的资金,都只押在某一种固定收益商品,或是某一类债券上。

那些以为雷曼兄弟发行的迷你债是保本的,最后押上全部退休老本的人,是这次金融海啸中最可怜的投资者,他们以为资产配置是做高风险投资的人才需要,没想到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也需要资产配置!

所以说,“保守投资不需要资产配置”这个观念要改变,准退休族和退休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资产配置。

再简单的商品都要比较

还有,我常听很多人说:“理财我不懂,反正我只放银行。”

听起来好像只要选择保守产品,就不需要理财知识一样。其实保守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保守都是应该的,但是保守投资也需要理财知识。

最近,有个朋友跑到银行存款,数额还不小,现在利率这么低,她居然选择三年期存款,而不是选择先存一年期或半年期,等到明年利率上调了再接着存,或者选择配置上加点货币市场或是其他类似的存款形式。

真的,即使只选择银行存款,你也要判断自己的资金需求周期,不同存款品种的周期和报酬率,不同存款品种的流动性,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可替代定期存款的产品等等。而不是完全不加比较、不加选择地投入到一个最简单的商品中。

可以说,一项投资的失败,1/3可以怪行情、1/3可以怪商品,另外1/3则是你自己的责任。

现在风险考量很重要,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种不同的商品特性,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商品和熟悉的金融机构上面。

不能看广告就投资

还要奉劝大家一点,不要让广告来决定你购买什么商品或选择哪些金融机构,特别是50岁、55岁以上的准退休族朋友,特别容易在这点上犯错。

投资理财是控制风险的行业,是很理性的行业,不是像洗发精广告那样,只要挑起你的购买欲望就能轻易下单。

现在银行做财富管理和中介业务很积极,这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那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90%的时间都在告诉你,你有机会赚到多少钱?在市场机会的迷惑下,很多投资人不知不觉就买下去。

大家要多花一点时间看风险是什么,这个商品最差最惨的状况会是怎样?你可以仔细看看商品文件,而不是广告简介,来检查他们会着墨多少比率在风险控制上,花了多少篇幅给你提示风险。

个人投资者,也应和机构投资者一样,多向投资理财产品的推销者提问,问问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控管的机制如何,风险理念如何,会采用什么方法尽量保护投资者的本金安全等等。

准退休族可保留一部分股票

很多时候,准退休族喜欢把自己的退休计划仅仅当作储蓄账户而不是一种投资工具,他们往往把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率的资产中。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退休金需求的“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退休储备金的理财应完全排斥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投资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而又不必承担过大的风险,那么这样的投资在退休计划中是可以考虑的。

总的来说,从长期看,过于保守需要承担极大的机会成本,因而通常是不划算的。为此,我们建议最好能采用多元投资来准备退休金,而不是进行单一的存款储备。

再者,我们建议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而不是全盘卖出。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人们应该逐渐卖出股票,买进债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千万不要将股票全盘卖出。即便在我们即将退休或正式退休之后,也应该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