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的设计要求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设计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设计的设计要求

篇1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2 ) 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 ) A 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 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 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 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 2M 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 )A 市 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 网络结构

2.2 网元配置

2.3 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 1 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 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 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 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 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信息平台

1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认识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1]。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1.1毕业设计的类型

毕业设计按其内容和过程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解决工程应用问题为主的设计类毕业设计,一类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论文类毕业设计。理工科多选择设计类毕业设计,此类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来自生产实际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除了完成相应的设计作品外,还要撰写与设计作品相对应的设计说明书。文史哲、法律、管理等学科多选择论文类毕业设计,此类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来自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学生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就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写出相应论文。因此,设计类毕业设计的结果包括设计作品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类毕业设计的结果主要是论文。

1.2毕业设计的目的

一般认为,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1]有以下三个:

(1) 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受到工作与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设计说明书和论文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特别是像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这种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来说,除了以上三点外,毕业设计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规划、设计、计划、分工、协作、交流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意识。

1.3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

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要求,毕业设计是由学生、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共同参与的一个特殊的教学活动,不同角色所经历的毕业设计过程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大体分为选题、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和工作计划、设计和实验研究、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设计大体分为命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检查与指导、设计结果和论文鉴定、答辩等主要环节。对于答辩委员会来说,毕业设计可分为本届毕业设计工作准备、命题审核、组织答辩、毕业设计成绩鉴定等环节。

2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基本采用早选题、早设计、早答辩的“三早”模式。毕业设计选题一般都提前到第7学期的前半学期,希望学生尽早准备,早设计,毕业设计的答辩时间提前到了第8学期第10周前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主要在学生自己的计算机上分散完成;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活动主要集中在选题、下达任务书和各种检查方面;在关键环节――毕业答辩的组织方式上采用小组一次答辩模式;在管理方面采用每届学生临时制定管理政策,管理手段为人工管理;管理机制为答辩委员会与院系行政混合机制;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和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用《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来记录。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管理效率看,这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缺乏严肃性、规范性,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命题环节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命题规范、命题原则和有效的题目审核机制,导致教师在提出毕业设计题目时缺乏依据、指导和限制,毕业设计的命题质量很难提高,甚至出现了多年重复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不适宜的毕业设计题目。

(2) 选题环节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教师对命题内容的详细介绍,多数学生不了解相关命题的研究内容、技术基础等问题,导致学生选题缺乏依据,盲目选题;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人工管理,学生选题方式单一、时间弹性过大、选题结果很难快速确定,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

(3) 指导环节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集中的毕业设计环境,学生的设计任务要分散完成,指导教师很难及时查看学生的设计过程,因而设计过程的具体指导只能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提问和规定的各项检查,指导作用很难发挥出来。论文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论文格式方面,很难实现对论文内容的全面指导。

(4) 设计时间的问题:虽然提前了毕业设计教学的开始时间,但由于第7学期毕业生的其他课程教学任务量依然繁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了毕业设计任务书之后,很难安排时间进行毕业设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从寒假开始就进入了“找工作”阶段。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投入严重不足。

(5) 管理手段的问题:人工管理,在各阶段的时间管理上很难按照“刚性”时间段进行管理,导致工作的顺序后延,影响后续工作,管理手段不适应毕业设计教学的需要。

(6) 管理制度的问题:毕业设计的相关管理规程[2]可操作性较差,缺乏具体的工作条例或工作细则,特别是普遍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后,这一问题更显突出,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大,再加上沟通的不及时,使得管理者、指导教师、学生对同一事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诸多误会而影响毕业设计教学。

(7)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混淆问题:长期以来,为了归类表述,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中,对不同专业本科生的设计型毕业设计和论文型毕业,合并表述为“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数专业不按专业特点区分设计型毕业设计和论文型毕业设计,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学安排中,习惯性的统一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表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比如选题类型、毕业设计结果、论文格式、论文最低字数要求等。

除此之外,还有毕业设计的环境条件问题和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近年来,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很多学校一度放松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和要求,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建议。这些都导致了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认识偏差,毕业设计所需的实验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松散、考核不严,毕业答辩走过场,答辩形式不严肃,答辩场合不庄重,甚至连“XX届毕业设计答辩会”的标题都没有,不仅学校无法形成毕业设计答辩的历史记录,也很难让学生重视毕业设计,更无法给学生留下“里程碑”式的学习记忆。

3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

鉴于目前的特殊条件,要顺利有效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必须对现有毕业设计教学各环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3-4],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新的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相适应的、规范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3.1明确认识,合理区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明确认识,按专业类型合理区分设计类毕业设计和论文类毕业设计,分类制定不同的选题要求、毕业设计结果要求、封面格式要求、内容组成要求、最低字数要求等。比如,对于设计型毕业设计,选题可要求具备工程背景或实际应用价值,毕业设计结果要求提供设计作品和与之对应的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格式可参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文档要求。比如,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其设计说明书参照软件工程有关技术文档的格式要求、绘图标准等来编写;网络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其设计说明书参照网络工程有关技术文档的格式要求、绘图标准等来编写。设计说明书的最低字数要求应明显高于一般论文的最低字数要求。

3.2完善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设计管理

(1) 建立与“二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原则性的毕业设计规程,各二级学院按照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院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条例或实施细则,对指导教师命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指导、答辩、成绩评定、检查、评优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要求和规范,完善、精简、规范各种表格,分类制定论文模板和毕业设计说明书模版等,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对学生、指导教师、管理者、以及毕业设计过程具有约束作用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2) 编制对各类人员有参考价值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可将各级各类与毕业设计教学相关的政策、规程、条例、细则、格式模版、表格及其填法、答辩秩序、成绩评定标准等需要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遵守的工作规范及职责,收集成册,统一印刷装订,形成具有真正参考价值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统一发放,使学生、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心中有数,随时可查。这样的工作手册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有指导,也对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有帮助,更能提示管理者“依规管理”,起到约束学生、指导教师、管理者以及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的作用。

3.3增设命题介绍环节,提供选题依据,允许自选题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环节之前,明确增加“命题介绍”环节,专门预留一段时间,要求指导教师就自己的命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技术基础、系统环境、理论基础、参考文献等问题向学生作较为全面地介绍,便于学生了解命题以及正确理解命题内涵、技术难度、工作量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明确、充分的选题依据。与此同时,在制度上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并选择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将大大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3.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基于目前的二级管理体制,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毕业设计工作流程以及各项管理规范,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毕业设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信息、资料下载到命题、审题、选题、下达任务书、检查、提交、格式审查、成绩鉴定、答辩资格、答辩秩序、成绩评定、成绩管理、历届毕业设计资料管理等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比如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格式的自动审查问题,尽管有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模板,但由于缺乏一致的毕业论文撰写、编辑工具,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格式意识”差以及“人为疏漏”的不可避免性,提交的毕业论文格式都要由指导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检查,从而削弱了对毕业过程和论文内容的指导,这有悖于毕业设计指导的初衷。解决此问题可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开发基于MS WORD的格式识别系统,对学生用MS WORD撰写的论文格式进行自动格式匹配。另一种是开发一套能够按模板定义格式、操作封闭的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具,让学生在模版格式的控制下填写内容。

3.5充分发挥内部科研机构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校内科研机构应该成为本科实践教学的校内“实习基地”,应该承担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任务。通过这些科研机构参与毕业设计指导,既可提高毕业设计题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性比例,又可将具体项目“分包”给学生来完成,使学生得到“实战”训练。从长远看,这不仅有利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4结语

对于大多数“地名+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本科教育时间短,主要专业才有两、三届毕业生,一些新专业可能还没有一届本科毕业生,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待逐渐形成或进一步完善。如果能明确认识,把学生回归到毕业设计教学主体的位置上,在工作细则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并将学院内部的研究机构与毕业设计教学挂钩,成为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完善自身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形成本科教学的一大特色,更能对同类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产生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259-262.

[2] 肇庆学院. 肇庆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Z] . 肇庆:肇庆学院教务处,2006-8:79-87.

[3] 余伟. 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6):66-67.

[4] 叶志军,徐爱江. 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6):108-111.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Pattern of Bachelor Graduate Design

YANG F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 China)

篇3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于1961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Feigenbaum提出,起源于产品领域的质量管理活动,随后在企业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开始陆续并修订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即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使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基本原则更为一般化,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扩展其适用领域[1]。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于2015年伴随着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的出台而正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拉开帷幕,目的在于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核心。毕业设计作为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已实施多年,其质量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果重要的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3]。尽管如此,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甚至成为其质量管理的顽疾,如学校管理中的标准缺失、管理缺位、把关不严、条件不足等问题。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高职毕业设计内涵,改进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攻克的难题[4]。

1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典型问题诊断

通过分析当前各校毕业设计管理工作过程,发现学校在毕业设计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毕业设计质量标准缺失。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因开设专业太多,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工作组织方式、成果呈现形式及其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毕业设计要求是学校和教师评价毕业设计质量的标准,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校毕业设计的要求和抽查标准较模糊,未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产业行业和专业大类的特异性出台较为具体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到底什么样的毕业设计符合要求,各省、各校一直存在争议,有着各自的认识。(2)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程序,学生实习地点、企业和岗位的较大差异及频繁变化给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并且缺乏激发指导教师主动关心学生毕业设计的政策以及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的有效机制,缺乏明确的院系二级职责分工和有效监督,导致学校在毕业设计管理上,缺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理念,在某些环节、某些细节的管理上缺位。(3)对毕业设计质量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学校因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指标的原因被迫放宽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指导教师放宽初审要求,答辩评委安排不合理,答辩过程流于形式,评委把关不严,答辩考核不全面、标准不统一,未严格依据省级抽查标准判定结果,缺乏淘汰机制等方面,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4)保障毕业设计实施的基础条件不足。在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要素中,学生素质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关键,指导教师、实习场所和设施、实习企业和岗位、实习管理平台和毕业设计专项经费等硬件是基础,有效组织、管理与评价方式等软件是保障。保障毕业设计实施的基础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和企业符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素质要求的人员不足,校内用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实习实训场所、设施欠缺,符合完成毕业设计实施条件且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限,缺乏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进行有效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实习管理平台,缺乏足够的教学经费用于学生毕业设计实施和教师工作量补贴等,导致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2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法改进策略

2.1转变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理念

毕业设计作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项目,具有对接真实岗位、持续时间长、方式灵活多变、学生自学为主和独立完成、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等特点,影响其实施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学校在改进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法时,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及结果评价上突出岗位性、职业性和实用性,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

2.2具体做法

2.2.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

毕业设计大多与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同步进行或融为一体,占高职人才培养周期的1/3,是集中开展岗位体验等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职业人的桥梁,其管理和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其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是校内任何实践教学不可比拟的,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认真研读、领会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毕业设计要求的文件和政策,转变观念,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把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质量管理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把各二级院系的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和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抽查通过率纳入绩效考核,实施目标管理。作为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二级院系,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研究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成果呈现形式等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制定本院系毕业设计管理实施方案、管理流程等质量管理细则和具体目标,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培训、考核,提高师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2.2.2完善标准,创新模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首先,提高毕业设计管理效能和质量,完善毕业设计作品质量标准。毕业设计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其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而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则是毕业设计改革的方向和核心。在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中,最为关键的是选题及作品呈现形式的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应尽可能与专业对口,结合岗位实际。以药学类专业为例,可结合专业和岗位撰写医药行业分析报告、药品生产企业实习岗位分析报告、某药品制剂工艺分析报告、某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优化设计、某药品市场分析报告或推广策略、药品仓库管理优化方案、某疾病的药学服务方案等。其次,创新校企联合指导模式。通过学徒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力量,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现学生顶岗实训、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开辟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再次,创新毕业设计答辩方式。如改变毕业设计回校答辩的做法,尝试实行视频答辩或到企业现场进行答辩。若视频答辩,可灵活安排时间和地点,有效服务学生。若在企业答辩,可邀请企业专家参加并提问。若在校内答辩,可改革答辩仅有毕业生在场的做法,让低年级学生作为听众,现场观摩,提前了解毕业设计要求及答辩程序。

2.2.3强化培训,落实要求

毕业设计是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别于本科生毕业论文。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比较陌生,因此,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和组织工作的培训尤为重要。培训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一是聘请省级毕业设计抽查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毕业设计的文件和要求;二是学校组织教务处、二级院系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走出去”,到毕业设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同类院校交流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三是教务处和二级院系在结合本校各专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校和本专业毕业设计具体质量标准,并对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避免生搬硬套外校模式或校内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四是各二级院系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前,开展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就毕业设计一般流程、选题要求、格式规范、质量标准、答辩要求、时间节点等一些问题进行集中指导;五是在毕业设计答辩前,对所有评委进行培训,统一标准和程序,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2.2.4健全机制,强化监督

一是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职责和程序,建立健全毕业设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明确学校、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权、责、利,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学校应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毕业设计校内外资源,明确毕业设计的年度质量目标及其责任主体。教务处负责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宏观政策研究、指导、培训、督察和结果审核,全面执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制度,督促各二级学院完成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各二级院系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毕业设计工作方案和各专业毕业设计标准,进行学生毕业设计管理与考核,确保完成毕业设计年度质量管理目标,达到各级毕业设计抽查标准。二是强化过程监督,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学校将毕业设计省级抽查通过率列为单项工作考核内容,将教务处作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教务处则将各二级院系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纳入教学考核范围,对关键节点进行督导、监控和考核。各二级院系则对指导教师进行监督,检查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情况。指导教师则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进度把控和作品质量初审。从而实现对毕业设计的标准制定、选题、实施、成果展现、成果答辩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答辩淘汰机制。对不按指导教师要求提交、严重抄袭、不按要求修改毕业设计的学生,取消其答辩资格或延迟答辩。对放松答辩初审标准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扣发其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补贴。对未能严格按照答辩程序和要求进行质量把关的各二级院系答辩专家组,追究其所在二级学院的责任,按教学事故处理。

2.2.5加强建设,创造条件

在毕业设计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实习实训场所及设施、实习企业及岗位、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等硬件是保障毕业设计得以实施及其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增加实验实训室设施、设备配置和工位数,让学生能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完成产品或工艺设计,或让部分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中,完成学术性毕业设计作品。(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学徒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也可通过增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规划找到合适的企业、岗位,在自己感兴趣的实习企业、岗位完成毕业设计并实现就业。(3)加强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管理平台建设,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顶岗实习中沟通交流、选题、成果整理和展示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预防和纠偏措施[5]。(4)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和作品数据库,确保一人一题,同时避免相互抄袭。

3结语

在毕业设计管理中,学校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充分发挥自身在政策导向、标准制定、过程管理、质量把关、条件保障等方面的作用,调动毕业设计相关各方的积极性,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勇,郑银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29-38.

[2]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整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832):24-29.

[3]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41-44.

[4]丁辉.高职毕业设计改革之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2(4):45-48.

篇4

一、2015年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总体情况

(一)毕业设计成果抽查情况。本次抽查从96830名2015

届三年制高职毕业生中抽取了2722名,对其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价。2722名学生分属64所高职院校,共涉及18个专业大类,255个专业。其中,达到合格标准(60分)的有2522人,总体合格率为90.9%。学校毕业设计成果合格率100%的有7所,占10.9%;合格率90%-99.9%的有32所,占50%;80%-89.9%的有20所,占31.3%;70%-79.9%的有3所占4.7%;60%-69.9%的有1所,占1.6%;60%以下的有1所,占1.6%。

(二)毕业设计工作评价情况。本次抽查对64所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评价。其中90分及以上的有3所,占4.7%;80-89.9分的有19所,占29.7%;70-79.9分的有31所,占48.4%;60-69.9分的有11所,占17.2%。

(三)从微观看。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毕业设计的整体教学质量仍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一是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缺陷,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工作训练的综合性不足。二是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沿用了五六年),缺乏前沿性,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也无实用价值,只能泛泛而谈。三是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关不严,流于形式虽然各系(院)都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程,规定了检查和评价标准,但执行起来往往职责不明,检查不力,要求也不规范、不具体、不完整,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各院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指导教师负担过重,多数院校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学生,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又要兼顾教学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较差和责任心的缺乏。目前或因指导论文任务过重、或因述选导师不严格,致使一部分水平不高的教师也指导毕业设计。这些教师本身不会做设计,不会查资料,不会写论文,怎么可能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另外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不认真则是毕业设计质量差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能力、投入与责任心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一些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

(三)学生因素:学生的认识、目的、态度、自觉性、主动性对毕业设计的影响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主要实施者,要使毕业设计高质量地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最大,最后一个学期几乎所有学生都忙于找工作,或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考虑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如何,学生也认为毕业设计对其就业影响不大。

(四)毕业设计考核不严。从某校2015年毕业生设计成绩册看,毕业生人数为1401人,其中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占31.4%,良好占65.3%,中等占1.6%,及格占1.9%,没有不及格成绩。有8个院(系)学生的毕业设计没有及格以下成绩,6个教学单位没有中等以下成绩。学校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控缺失虽然各学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检查制度与质量评价标准,但在实施时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较普遍。

(五)学校对学生做毕业设计经费投入不足。指导老师没有时间与经费到学生实细单位去现场指导,只能从文字到文字。同时给予指导老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课时少,好多学校指导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只给老师记2个课时的工作量。

三、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的“产品”是人而不是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产品”走向市场的一次质量检验,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强化真题真做的意识。对高职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就是上岗前的模拟培训。鉴于目前毕业设计开始时已有不少学生去求职、应聘甚至就业的情况,应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目的是使学生切实明确毕业设计对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教学环节彼此配台,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三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准备。

(二)加强指导,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要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指导学生确定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汇总、分类、分析等;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大纲、实验及设计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验,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学生立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按学校规定格式进行论文写作。

(三)提前选题时间,放开选题内容。为避免教师指导工作过于集中和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可将毕业生论文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准备和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为答辩阶段。准备阶段适当提前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第二、第三阶段统一安排在第5、6学期进行。由于第一阶段在时间上正是高校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所以二者在时间上的重叠不仅可以增强它们之问的有机联系,使目前毕业设计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而且学生还可带题参加实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结合实践立题,增强立题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选题,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通过毕业设计得到真正的检验和锻炼,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四)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对毕业设计工作高校应有明确的工作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和指导机构,保证这些制度、标准的具体落实和严格执行。应对指导教师的遴选有基本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格式、写作及全面质量要提出具体、规范的要求,并切实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毕业答辩要严肃正规,评分要严格。可采取一些措施如校、系二级答辩,第一次未通过可参加二次答辩等方法保证质量。

(五)增加教育投入。高职院校在加大学生毕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精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六)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针对性。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其突出特点就是技术型、应用型、实践型,而非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要符合这个宗旨,关键是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厂校结合,校企合作。通过真题真做,学生有成就感,而成就感又可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校企合作还可使学生参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培养其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其责任感、事业心。

(七)加强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跟踪,有效控制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为此,应制定完整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明确校、系、教研室及指导教师各自的职责与管理目标。高职院校应加强目标管理,各系应加强过程管理,坚持毕业设计检查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评估,将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院、系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检查包括各系的自查和学院的抽查,一般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和学生任务落实情况,适当的时候可组织往届优秀毕业设计成果展览;中期着重检查教师指导工作是否到位及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要对全体学生的毕业设计进程情况做详细了解,对设计进度缓慢的学生应协助指导教师加强监督;后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对全部毕业设计进行预审,对于最终没完成任务或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的,应督促学生修改补充,对于没有完成任务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参加答辩的资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深入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鉴于目前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求职就业时间相互矛盾的状况,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可以聘请和委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辅导为主,学院指导教师可以定期下厂或运用网络与学生加强联系,最后学生回校参加答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篇5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工作模式,构建更为科学、先进的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在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管理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改革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1毕业设计的选题模式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首先应在选题模式上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多样性、实战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毕业设计课题必须具备多样性。除了工程设计类课题以外,还可以有科学实验类、软件开发类等典型课题。积极探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而又社会急需的其他类型的设计课题。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毕业设计课题必须具备实战意义。毕业设计课题应当尽量取自于实际科研项目,或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真题真做。

近年来,我院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结合我国信息学科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当代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确定各学科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并能充分反映出选题的时代性。所确定的选题充分反映了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毕业设计选题还应考虑难度与份量的统一,设计难度主要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尝试,让学生得到基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我院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能从教师科研课题中产生。比如,2005级毕业设计的1165个题目中,结合工程实际的课题为998个,占86%。学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创新思路,在综合训练中完成毕业设计。根据选题类型,逐步进行查阅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确定实验方案、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适时调整研究方案、直至得出结论、撰写论文,提交导师评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处事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全面训练,使学生得到了工程能力的初步训练。

2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

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毕业设计效果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需要探索新的指导模式。

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设计阶段及不同的问题对学生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指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民族班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采用指导小组的模式实施指导。总体上遵照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要求与培养目标,但结合该班实际,强调要熟悉一种流行的开发工具(Java、、C/C++等),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系统开发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开设一门“软件环境与工具”课程(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是:系统总体设计、建立系统开发环境、开发环境与工具的应用、系统模块设计、系统测试与调试技术。此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3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管理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并决定了毕业设计的进程和质量。为了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序进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研究更为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1) 毕业设计监控的组织模式。明确学院、系以及院专家检查小组的职责,及其工作模式,保障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学院积极开展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好毕业设计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前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教师毕业设计实践条件,特别是逐份检查毕业设计任务书,确保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及时掌握全院毕业设计的整体进度;后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验结果、程序的上机演示及调试结果,检查毕业论文质量。并安排学院组织院专家组、各系(中心)负责人、骨干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全面的审查,根据学生论文的质量,按照“按时答辩、修改后答辩、推迟答辩、不能答辩”确定学生论文等级和学生答辩资格,为本科论文质量把关。例如,2008年学院组织了130多人次对本院1265份毕业论文进行全面审查,确定了140多位学生因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推迟答辩,其中,至少12位学生不能参加答辩。

(2) 科学制定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估体系。考虑在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物质保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及组织管理质量等方面制订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应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并能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学院成立了健全的毕业设计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管理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监控毕业设计过程。如设立院级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毕业设计专家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等机构;编制了“毕业设计指导书”,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任务书填写、毕业设计指导以及答辩评分和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等有关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学院召开了各系(中心)负责人会,指导教师会,毕业生动员会,明确提出了毕业设计各阶段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对学生的任务要求。毕业设计质量监控过程如图1所示。

4改革效果

由于把关严格,我院各专业毕业设计与论文质量普遍提高,优秀良好率为73%。2003年学校、湖南省和教育部抽查毕业设计成绩吻合率达99%以上。2008年有5名学生获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一等奖,17名学生获得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二等奖。2003~2004年在湖南省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中,我院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毕业论文获得教育厅专家的一致好评。例如,湖南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200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抽查,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抽查之列。在湘教通[2004]25号文件中,对我院的毕业设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专家评审意见为“管理规范,选题较新颖,论文技术含量高,能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毕业设计,文档资料齐全,文档格式较规范”。

参考文献:

篇6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学会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也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在专业范围内解决社会中所提出的新问题。所以,所有的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毕业设计,并将毕业设计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放在最后各教学环节,并给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留下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甚至大学生若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毕业设计,这也是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一种方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以保证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的目标。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面临着许多的选择,但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所以毕业生的成绩尤其是毕业设计的成绩就显得十分重要,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愿意接收获得优秀的毕业设计成绩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国家也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校的人才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就要求毕业设计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对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可以通过审核学生的学分来审查毕业生的资格,如果有4门及以上的必修课不合格或者有12分重修的学分,那么学校就不允许学生来进行毕业设计。高校还应该严格保证指导教师的资格,指导教师必须符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宽厚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责任感、良好的工作作风几个方面才能担任,教师职称必须是讲师及以上。一般如果是初级职称或除此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的教师,高校应该安排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提供一些帮助。

2.建立质量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就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从题目的选定、指导教师的遴选、答辩与评分、过程的管理、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规范化管理、经费的使用等方面都要做出详细的规定。不仅如此,还需要建立毕业设计的评估指标,一般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级指标和指标结论这几个部分组成。

3.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毕业设计日志化管理、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这三个方面。其中,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每周要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的进展进行记录,并且在每一段时期做好总结,形成毕业设计日志管理,并向老师进行汇报,目的是将毕业设计按计划进行以便于按期完成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时,答辩委员需要综合考虑毕业能力水平、设计态度、论文质量来进行评分,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再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在建立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方面,教师需要依据特邀评阅人论文评阅成绩、开题答辩成绩、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成绩、中期审查成绩、答辩成绩五项成绩并乘以相应的权重给出最终的成绩,这样就可以公正、客观地给出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

4.对毕业设计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毕业设计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是指对毕业设计进行流程化的管理跟踪,通过流程化的跟踪管理,可以监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申报方面。教师在进行申报课题时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还可以借鉴教师正在进行的课题进行申报,然后进行填表。审查人包括由学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人员和由所在系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人员。审查通过是选题阶段的前提,否则审查不能通过,教师和学生必须重新进行选题。第二,选题阶段。审查通过的选题首先先向毕业生公开,然后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以及题目要求、自己的实际要求来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

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如果选题不均匀,就需要系主任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意见,如果两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可以公布毕业设计分配表。第三,开题阶段。毕业生应当根据毕业设计分配表联系自己的指导教师,及时交流沟通,毕业设计的相关事宜应当及时进行交流以便于以后的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学生应当根据选择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收集资料,并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随后交给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进行开题答辩,如果答辩没有通过,那么学生就要重新填写开题报告。系开题答辩审核学生的开题,审核通过才可以进行设计阶段,同时,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开题答辩的成绩。第四,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前期阶段、中期审查、后期设计。在前期阶段,学生首先要在报告中向老师汇报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每周坚持写毕业设计的日志。在中期阶段,学生要填写毕业设计的审查表,中期审查前学生填写毕业设计的中期审查表,只有审查通过才可以进入后期制作,而最终论文的成绩之一就是中期审查成绩。第五,答辩阶段。这一个阶段就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必须审查学生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能够达到论文要求,并根据审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论文的成绩。

篇7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7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86-02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1,2]但是近几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出现明显滑坡趋势,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致使用于毕业设计环节上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和要求及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设计过程中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针对上述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曾担任学院团委辅导员、学院教科办教学秘书和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3,4]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时间、构建组织和管理机构、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毕业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四个方面实现监控,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一、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

一般来说,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大都安排在第8学期,而这一学期正好是毕业生择业高峰期和考研复试的时期,导致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时间前移,认识到位,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为了解决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问题,可以将毕业设计时间从第8学期前移到第7学期。具体实施方案见表1。

表1中对毕业设计时间的合理安排,在时间上充分满足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规律,不仅促进了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机构

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机构的构建,是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全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校、院、系、指导教师四级负责制,分级落实完成。[5]

学校在整个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对全校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组织校级毕业设计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检查;抽查学院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情况,协调有关问题;参与各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检查,审定各学院的毕业设计答辩成绩;毕业设计结束后,做好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是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管理机构,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立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运行和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保证;向各系布置毕业设计工作任务;组织审定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动员;组织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进展。

系是协助学院负责各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督查者,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立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基本教学要求,负责本系题目审查、双向选题、期中检查、指导教师考核、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工作。

指导教师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执行者,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申报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等。

三、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1.实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生资格审查制度

对指导教师实行资格制,严把指导教师质量关。指导教师应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责任感,一般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对于初级职称和初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需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指导、监控和把关。对毕业生实行毕业资格审查制,毕业设计开始前,对于尚有4门必修课不及格或者重修课程学分达12学分以上的学生皆不允许参加毕业设计。[6]

2.建立毕业设计选题保障机制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好坏的先决条件。指导教师拟题时,需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申请表》,然后由学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选题审查小组对选题严格把关审查,不记名的对题目按项打分、评审,并填写修改意见,给出可否立题结论等。此项工作一方面监督指导教师一定要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保证选题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审查把好选题关,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3.建立毕业设计开题审批制度

确定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综述的基础上方可进入开题阶段。为了强化这一环节的质量监控,指导教师需审查学生填写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组织审查通过的学生进行开题答辩。同时,学校教学督导组同步对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开题保质保量完成。

4.建立毕业设计日志化管理制度

在毕业设计实施阶段,为了按工作计划能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学生每周要有完整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形成毕业设计周志,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5.建立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制度

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需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态度、能力水平、设计或论文质量给出成绩,答辩委员会再根据评阅成绩做出答辩和暂缓答辩的处理意见,确定学生答辩资格。

6.建立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

为了公正、客观给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将毕业设计全过程中的各项审查成绩纳入毕业设计成绩中。成绩评定依据开题答辩成绩、中期审查成绩、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成绩、特邀评阅人论文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等五项成绩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组成。

四、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

为了做好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检查监控,笔者提出毕业设计流程化跟踪管理方案,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7]流程化跟踪管理方案如图1所示。通过流程化跟踪管理,实现了对毕业设计每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了毕业设计正常并高效进行。流程的具体描述如下:

1.申报阶段

首先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等具体情况,提出课题申报,并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申报表》。然后由系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和由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方可进入选题阶段,否则指导教师需重新填写题目申报表。

2.选题阶段

经审查通过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可面向毕业生公开,毕业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该环节需遵循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如果出现选题不均匀现象,由系主任负责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公示“毕业设计分配表”,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3.开题阶段

毕业生根据毕业设计分配表,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交流毕业设计相关事宜,并根据选题的情况收集资料,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审查通过者方可进行开题答辩,否则毕业生需重新填写开题报告,直至审查通过为止。系开题答辩组共同对学生开题进行答辩审核,答辩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设计阶段,否则将重新开题答辩。同时,开题答辩成绩作为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之一。

4.设计阶段

包括前期设计、中期审查和后期设计。学生首先根据开题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工作计划,与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交流,每周坚持认真填写毕业设计日志。中期审查前学生填写毕业设计中期审查表,中期审查时由校检查小组和院领导小组执行,审查通过者方可进行后期设计。同时,中期审查成绩作为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之一。

5.答辩阶段

指导教师和系指导小组需对学生进行毕业答辩资格审查,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否达到论文要求,并分别给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审查通过者应根据具体的答辩程序和要求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对未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的学生应另行安排二次答辩,答辩合格者进行成绩评定。

6.总结阶段

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需对毕业设计资料进行整理,存入毕业设计资料库。同时,指导教师、系领导小组、院领导小组逐级对毕业设计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孔祥强,李瑛,杨前明.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140-143.

[2]施全峰,周立春,孔旭.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23.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4]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2):82-85.

[5]李红梅,卢苇,陈旭东,等.毕业实习与设计过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67-171.

篇8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一、前言

教育部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毕业设计对于高校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本科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及考研压力巨大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受就业压力影响,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毕业设计和就业应聘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学生们往往十分注重和关心寻找工作岗位。而且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实习,所以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有些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

2.客观条件对毕业设计的影响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知识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的技术、工艺、器件、软件和算法层出不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另外,很多本科毕业设计需要的知识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学生本来就贫乏的专业基础知识此时就更加捉襟见肘。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现状

现在的毕业设计使用人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对于远程管理难以达到要求。在使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不足时,存在监控困难和质量不能保证的隐患。

三、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所谓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就是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这一刻直至毕业设计完全结束整个过程的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

1.确定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2.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选题不得与往届重复。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且能达到科研工作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应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完成一个大题目中某一部分的同学应对整个题目有全面的了解;数名学生完成同一大题目时每位同学的工作要各有侧重,有独立完成的内容,能够反映出各自的水平。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应交由教研室审查,通过后,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备案。

3.毕业设计开题

由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会,检查每个学生的开题准备情况。开题检查的要点如下: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正确,文献综述是否充分和方案论证是否合理,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工作量是否适宜;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开题。

4.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学校组织一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及学生提交的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情况,主要检查以下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一致,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工作量是否饱满,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

5.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方面的作用,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教研室(或系)负责组织,由5~7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两人具有高级职称。答辩委员会由院(系)审批,并张榜公布。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答辩小组长一人,具体负责答辩工作。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由主管院长(系主任)批准。

答辩委员会采用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定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小组时,要统一标准、统一考虑。答辩委员会要向院(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的建议。

学生必须在答辩前5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志和指导教师评语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将其转给评阅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审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在25分钟左右,答辩时要出示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对于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如设计方案不明确,设计内容、绘图工作没有完成等需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毕业设计及有关图纸由院(系)资料室负责长期保管,其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送校档案馆永久存档。论文装订要整齐(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提供样板),要统一按照封面、内封、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顺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四、结束语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为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童荣,高军.加强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2013,(2):195.

\[2\]FAN Li-nan.“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Information Subjec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Graduate Project,” Computer Education,2008,(6):12-15.

篇9

(一)毕业设计的难度不够

毕业设计题目难度不够,必然使学生感到毕业设计内容平庸、空洞,失去压力和紧迫感,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甚至导致学生丧失专业兴趣。

(二)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节

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实感,从而增强对毕业设计的兴趣,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及设计周期等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训练成效显著。

(一)充分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学院重视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尽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状态。为此,我们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并对毕业实习提出了如下的要求: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增添研究课题的感性知识;应用所学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从事某一方面的工程造价实践工作;见习未来将就业的具体的工程造价工作。多数学生针对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召开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指导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以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一旦确定下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毕业设计题目上来。既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还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毕业设计资料,提前查阅文献,借阅设计工具书,进行相应的调查与研究等。事实证明,提前公布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从思想上提前进人毕业设计状态的做法是有益的。

(二)严格筛选毕业设计题目,实行“真题真做”

毕业设计选题在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注重面向市场及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根据毕业生未来的从业领域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一个已完工或正在建设或拟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为背景,进行“真题真做”。其内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知识,加大了毕业设计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设计成果的数量。认真组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成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小组,对入选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认真筛选。

(三)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进度安排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毕业设计指导书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工程量的计算、工程估价表的应用,掌握建设工程投标书的编制及投标报价,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概、预、决算的基本方法,参加并通过毕业答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学习和理解所学的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在工程招标投标、施工组织与管理和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算中的实际问题,并熟悉其工作程序和方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成立导师小组,实现分阶段联合指导

鉴于毕业设计单一导师制指导效果欠佳的状况,学院不仅集中了本专业具有工程造价实践经验的教师,还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设计指导小组,这种联合指导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能改变过去“单一导师制”应接不暇的局面,实现分阶段联合指导的纵向集成化。

(五)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首先,挑选业务水平高,有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和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工作,真正担起毕业设计指导的重任。

(六)加强毕业设计全程控制,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

毕业设计过程中,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设计进度计划和严格的考勤制度,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第一,学生按要求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第二,按分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设计。第三,外文翻译量必须达到5000字符,做到正确、流畅,与毕业设计联系紧密。第四,每一份毕业设计须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第五,进行预答辩,并准备好各种答辩用材料,资料不全者不准参加答辩。第六,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并按学院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答辩工作,各答辩小组评出成绩,并将成绩最差者报分院答辩中心,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不合格者毕业设计成绩为不及格,不发给毕业证。

(七)完善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规范答辩提问环节

篇10

关键词: 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改革实践实践结果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衡量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教高厅[2004]14号文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对高职高专学生要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毕业设计成果。笔者就我院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题目单一,毕业设计内容“空对空”。

毕业设计题目单一,选题没有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使毕业设计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岗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且设计带有较大盲目性,设计成果无实用价值;另外由于毕业设计题目少,多名学生做同一课题,容易发生抄袭等。

2.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缺位,把关不严。

虽然毕业设计工作规程规定了检查和评定标准,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生多而指导老师少,一般每位教师要带几十个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又有繁重的其他教学工作,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检查时间和精力不足;有的学生选的题和指导老师的研究和教学方向不一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由于分散在各个企业进行岗位实习,联系不便,指导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监督。

3.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工作存在严重冲突。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由于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形势,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有的在外找工作,有的已经提前上岗实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正常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实施。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不高,使得毕业设计环节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作用。

二、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对照教高厅[2004]14号文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目标”进行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1.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采用两种模式:

(1)在校的学生参加常规的毕业设计。规定每个班不少于4个课题,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严格控制,不得超过20人。在毕业设计中对学生实行以下方面的考核:日常考核、过程考核、设计成果考核和答辩考核,最后通过综合确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

(2)在岗工作的学生在企业岗位中完成毕业设计。不少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之前就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对已经到岗工作实习的学生,经过学院和系部批准,学生可以在工作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学院要求用人单位指派校外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施指导,根据学生的工作岗位,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具体的考核办法,最后必须经过毕业答辩,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如果学生就业的岗位与毕业设计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经过批准,允许学生可以用完成毕业项目报告代替毕业设计,同时规定具体的考核办法,以保证毕业项目报告的质量。

2.改革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环节的任务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后将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基础工作,而不是工程设计人员。因此,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是学生在职业工作岗位中遇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以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对象,可以是实际工作过程或生产小项目的设计,以实习单位为背景的工作案例分析或专题工作报告等,毕业设计内容必须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3.改革毕业设计指导。

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校企结合、产学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建设了毕业设计基地,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选题与指导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要,我们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田东发电厂、广西方元电力来宾发电厂、广西建工集团一安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起长效的产学合作机制,建成稳定的毕业设计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企业提供实践基地,提供相关生产设备,学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通过将企业实际生产问题转化成为专业教学研究课题,并分解成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结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学到实际生产技术,接触到生产一线设备,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促使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毕业设计既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4.改革毕业设计管理。

实施毕业设计项目管理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全过程中,分为任务下达―任务咨询―任务策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六个环节,所有的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定期辅导定期讨论定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的工作流程,并且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有效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指导老师从毕业设计任务下达开始,就必须按要求按计划地进行辅导、讨论、检查和指导,中期和末期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填写毕业设计工作手册,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填写设计工作日志,记录设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展,总结设计中的经验、收获和体会。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是指导老师进行过程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5.提升毕业设计师资水平。

高水平的指导老师队伍是实现毕业设计高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是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必备条件。新的改革形势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我们一方面通过举办工程技能培训班,通过企业专家对相关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以增强这些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能力。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加强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服务,在技术服务中,让专业教师锻炼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教师,以提升毕业设计的师资水平。

6.创新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设计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提高毕业设计效果。我们对传统的答辩进行了改革:一是请进来,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到校内,与指导老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二是走出去,对于学生工作实习较集中的企业,派出教师到企业现场为学生进行答辩。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答辩+岗位答辩”的毕业答辩模式,增强毕业设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体现校企合作成果。

三、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效果

1.毕业设计和企业需求接轨,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接轨,学有所用,良性互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宽广,学生就业后对工作岗位适应更快,从而提高了就业的质量。

3.毕业设计与企业融合,提升了校企结合层次,拓宽了校企合作领域,实现了校企“互惠、互利、互动”,得到了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