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基本礼仪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基本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艺基本礼仪

篇1

关键词:电能表;基本原理;误差调整;电流采样器

中图分类号:TM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051-02

一、电能计量基本原理

电能表作为测量某一段时间内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或负载消耗电能的仪表,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按结构原理划分,电能表分为感应式和电子式两大类。其中电子式电能表进一步又可分为全电子式电能表和机电脉冲式电能表。

感应式电能表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把电压、电流、相位转变为磁力矩,推动铝制圆盘转动,圆盘的轴(蜗杆)带动齿轮驱动计度器的鼓轮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时间量累积的过程。因此感应式电能表的好处就是直观、动态连续、停电不丢数据。电子式电能表运用模拟或数字电路得到电压和电流向量的乘积,然后通过模拟或数字电路实现电能计量功能。尽管各类电能表功能各不相同,但其电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却是一样的,下面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电能计量是通过对有功功率的测量得到的,负载上的瞬时功率p(t)等于负载两端的瞬时电压u(t)与流过负载的瞬时电流i (t)的乘积,其表达式为p (t)=u (t)i (t)。

p (t)=u (t)i (t)

=2UI sin(ωt +φ)sinωt

=2U I sinωt (sin ωt cos φ+cos ωtsinφ)

=UI cosφ(1+cos2ωt )+UI sin φsin2ωt (1)

由计算公式可知,瞬时功率p (t)由两部分组成,UI cosφ(I cos2ωt)是有功功率,其值在0~2U I cosφt之间;UI sin φsin2ωt是无功部分,它的平均值为零,它的最大值UIsinφ定义为无功功率。如果定义有功功率P为瞬时功率p (t)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利用计算公式(1),负载上的有功功率P为:

(2)

负载有功功率P对时间的积分即为有功电能,也就是负载消耗的电能。如果要测量无功功率,则可以通过先将电流相位移相90°,再按相同的方法可计算出无功电能。

二、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分布

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一)电流采样器带来的误差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度的要求,出现了霍尔器件和带电子补偿的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其误差主要与一次回路电流、一次负载和工作频率有关。

(1)一次回路电流与误差绝对值及相位误差成反比。

(2)二次负载与误差绝对值成正比,与相位误差成反比。

(3)频率(25~1000Hz)对误差的影响很小。

(二)电压采样器带来的误差

电压采样器分为分压器和电压互感器两种。对于分压器来说误差情况如下:

1.温度误差。电子式电能表分压器一般选用1%精度的金属膜电阻,其温度系数α≤50 ×10-6,故对于0.5级以下精度的电能表,其误差随温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一次电压误差。因为其为电阻分压,一次电压变化对误差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3.负载影响。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乘法器,均采用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其电压回路的输入电阻相对于几十千欧的电阻分压网络为无穷大,故而负载引起误差几乎为零。

4.频率影响。频率(0~1kHz)对误差的影响几乎为零。同样电压互感器的误差特性也存在上述几个方面,但都不如电阻网络分压器。

(三)乘法器带来的误差

1.模拟乘法器引起的误差。(1)输入电压误差特性。模拟乘法器由运算放大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故其误差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有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如图1所示:

(3)温度误差特性。其温度(-40℃~85℃)范围内,误差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数字乘法器引起的误差。数字乘法器采用高精度A/D转换进行数字化,然后对数字量进行乘法运算。除了A/D转换引起的误差外,其他如温度、频率误差都可忽略不计。采用12位A/D,由于其转换分辨率高,对0.5级及以下精度的电子式电能表也可忽略不计。

三、电子式电能表误差调整

本文深入研究了电能表的计量基本原理及引起电能表误差的主要原因,对电能表生产厂家对不合格电能表的误差调整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一种电能表误差调整的指导模式。此模式可为电能表生产厂家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误差调整解决方案,具有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对电能表进行误差调整时,首先要判断电能表是否合格。目前电能表检定中主要项目有:直观检查、起动试验、潜动试验、基本误差的测定、绝缘强度试验和走字试验等。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要求,检定员只需要按照规章检定即可判断电能表合格与否。日常工作常有这样的情况,电能表的其他技术指标均能达到,就是基本误差超差,而该技术指标对电能表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这项指标不准,该表就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对此电能表进行基本误差调整,使其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可为用户节约资金。

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调整可分为硬件和软件调整,单相电子式电能表以硬件调整为主,由于其电压、电流采样主要采用分压器、分流器,因此其误差主要是幅值误差,硬件调整主要调整采样电阻。

电子式电能表利用计量芯片测量电能,其输入电压原理图如图2所示:

电能计量芯片计量电能需要两方面的输入:

电流(和标准表串联在一起,电流值相同);

电压(电阻网络分压得到)。

电表所产生的误差e与电阻R两端分压多少有关,即:U1。而U1的大小由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可知:

(3)

式(3)中:Rb为调整前电路总电阻,其中包括4个阻值为220kΩ的固定电阻,一个阻值为1kΩ的电阻R,6个连接状态可以改变的电阻R,6个连接状态可以改变的电阻R1 ,R2 ,...,R6。假定此时电能表的误差为e,那么,期望调整后电阻R分得电压U2与U1的关系为:

U2 =U1(1-e) (4)

此时:

由此可得:

Ra =Rb(1-e) (5)

式(5)中:

Ra为调整后电路的总电阻;Rb调整前电路的总电阻,电阻网络电路图如图3所示: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改变6个电阻的连接状态,实现电阻网络阻值的变化,从而改变电路总电阻,利用前面所述的误差调整原理,达到电能表误差调整的目的。

篇2

【关键词】 检验;标本采集;处理原则

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验结果正确与否,对疾病的确诊及治疗起着关键作用。而临床检验中,标本的合格率、是否正确采集与处理,对疾病的诊断也起着关键作用[1]。本文对医院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2±2.1)岁。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标本采集,并且将采集到的标本全部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其中,进行生化检查及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查的患者有21例,进行隐血试验检查及粪便常规检查的患者有20例,进行尿液检查的患者有19例,需要取痰液进行痰细胞培养检查,同时还要进行药敏试验检查的患者有14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的患者有13例,另外13例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宫颈刮片制作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

1.2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及处理原则 在采集患者标本与处理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严格遵照医嘱。检验标本采集人员一定要详细确认医嘱的主要内容及标本检验目的,了解标本采集部位及操作方法,同时,标本采集之前,一定要详细确认患者的住院号、床号及姓名,避免标本采集错误,另外,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标本采集,提前通知患者,使患者能够做好心理准备。②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准备指的是患者及标本采集人员。标本采集人员一定要明确检验标本的性质及检测目的,标本采集之前一定要将采集工具准备好,同时,还要准备好标本存放的容器,在容器表面贴上标签,避免混乱标本。另外,标本采集之前,一定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向患者详细讲解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标本采集;如果要检测患者的血糖或者血脂水平,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保证患者空腹进行,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并且,在标本采集前,患者要戒烟酒,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影响标本检验准确率。选择适当的标本采集时间就是要求标本采集人员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时间,保证标本质量;如:尿液检测,最佳标本采集时间应该为患者清晨首次尿;而痰液标本的采集也应该在清晨进行,将患者起床漱口后,第一口咳出的痰作为标本,能够准确检测出患者尿液的阳性率;另外,需要采集女性患者的粪便或者尿液标本,应该要避开患者的生理期,特别是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作为标本,另外,还要保证女性患者标本采集前一天避免活动及阴道局部用药。③做好严格的查对。标本采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化验单进行严格的查对,查对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标本性质、检验目的等。④采集操作方法要正确。标本采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标本采集部位,同时,根据采集部位确定正确的采集方法,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如:标本采集为静脉采血时,最佳标本采集穿刺部位为患者肘正中静脉的位置,进行穿刺之前,一定要将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患者为成人,静脉采血时,每次采集的血液剂量为5-10毫升,而小儿则每次采集2-5毫升,标本血液的接收容器为培养瓶或者真空试管,血液采集完后,要将接收容器进行温和的摇晃,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避免标本凝固。⑤要将采集后的标本及时送检。检验标本采集完成后,一定要将标本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保存检验,不能将采集的标本私自保存[2]。

2 结 果

本文中需要进行标本检验的100例住院患者,在相关规定指导下,全部患者均成功采集标本,并且采集的标本全部均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没有一份标本被私自保存。

3 讨 论

医院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是为了能够准确进行临床诊断,明确患者的病情进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病情进展的治疗方案。但是,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继而对检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所以,检验标本的质量、采集与处理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治疗,因此,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定要保证标本采集方法的准确性及标本采集操作的规范化。

据报道,影响标本质量及检测结果的原因中,标本采集前的分析错误在所有错误中所占的比例为68.2%,而分析前错误中,所占比例最高的错误为不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所以,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是否及标本采集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着标本质量及检验结果,因此,标本采集前,临床医生一定要与标本采集人员多加交流,指导标本采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指导他们规范化的操作方法,保证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从而保证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

从本文中看出,标本采集前,采集人员及患者的准备,采集方法、采集量、防腐剂与抗凝剂的使用剂量及种类、标本送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均会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各实验室可以针对上述各个环节,将上述项目的规范操作、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制成表格,在各个临床科室中发放,引起各个科室的足够重视,保证标本采集质量,从而提高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便于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韩文静.正确的标本采集确保正确的检验结果[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29-120.

篇3

摘 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存在已久,它严重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成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同时它也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其享有的权利,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在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所存在的利益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的错位,根据分析的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权利;责任;利益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得农村居民尤其是困难居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限制了三农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和谐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课题。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上的差距,加快均等化的实现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它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奠定物质基础。

二、政府的权利、责任与利益及其错位

(一)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政府的权利经常同时就是政府的义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公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所以政府当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天职。

做为服务型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系,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二是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提高公共产品的总量与质量,使公平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适合省情的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四是协调好各公共服务接收主体间的利益,做好各主体间公平与合理的分配,使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源得到更高效的使用。五是明确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合理的服务产品做为目标和方向。

(二)政府的利益分析

公共服务是一个关系社会正义的利益问题,缩小公共服务差距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在具体实践中,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特别是利益冲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最大化倾向;二是利益部门化的决策取向;三是消极决策倾向。执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工作,也最容易受到利益冲突问题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一是执行的偏私性;二是执行的消极性;三是执行的谋利性;四是技术运用的偏私性。

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进行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进行监管存在漏洞和缺陷。比如在进行监管时,部分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偏袒,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故意减少投资者的数量,从而确保对其有利的参标单位获得有利地位,并最终赢得项目投资权。此外,政府行政人员还存在利用职位优势为自身直接进行牟利的行为,收费、罚款名目众多且毫无依据。还存在一些情况是监管人员对不同的单位团体采用不同的区别对待的标准,对自身管辖范围内的社区采取宽松的监管态度,而对非辖区内的则变得严苛,监管态度不统一。

由此可见,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问题与政府部门自身的机制设计、行政水平、伦理素质及意识等有关。要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就必须处理好政府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的问题。

三、基于政府权责利分析的政策探索

前面已经分析了政府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及其错位,那么要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权责明晰,利益均衡。

1.划分好各级政府的职能,建立起“有效”且“有限”政府职能的概念,使各级政府形成一个有机的政府责任体系。有效政府通过提高配置效率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有限政府的概念则很好的明确了政府的职能范围。从政府利益的角度分析,要坚持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责制。对于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应及时提出回避申请,不直接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执行工作。

2.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让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决策的全过程。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中要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广泛了解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保证各方利益主体都能参与其中。并要从政治层面入手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监督预算工作,这样可以让部门预算纳入社会公众监督视野,保证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一些政府部门利用权力优势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优先谋取部门利益。

3.各级政府应把各利益相关方团结起来,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建立起各方良性竞争的机制。即要引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打破政府垄断供给和分配公共服务的地位。政府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为此,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强义务担当,划分好公共服务这块蛋糕,保证其得到合理公平的分配。另一方面要创新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给和划分模式,吸纳民间更多的新鲜力量参与到竞争中来,让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

4.各级政府应完善社会群体的评价打分机制,让人民群众和各社会团体参与到对政府工作的评判中来。建立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为主体内容的绩效评价机制,把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作为基层政府官员政绩的新“增长点”,提高基层政府对农村投入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参与评价工作的途径可以包括网络打分、回答问卷、专项投诉等。总之,我们应以社会外部的评价力量推动政府内部的行政沟通,让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无时无刻不处在阳光化的监视区域内,以预防潜在的利益风险发生。

四、结论

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巨大,而且该问题由来已久,要真正从内部解决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除了给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外,尤其是需要政府方面做出积极的调和。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公平有效地利用人民赋予其的权利,做好“服务型政府”的本职工作,减少其自身利益的干扰,扩大和充分发挥其社会公众利益。近几年来,我国城乡间公共服务的差距虽然依然存在,但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从出台的“十二五”文件,以及十报告中宏伟目标的提出都可以看出中央改革的决心。当然,我国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大力增加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但在未来的改革道路上,还需要政府作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丁焕峰,曾宝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48―53.

[3] 吕炜,王伟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7,(7).

[4] 王伟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贸经济,2009,(2)

[5] 安体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东北师大学报,2007,(3)

篇4

【关键词】 护士; 心理资本; 现状调查

近年来,心理资本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了效能、希望、抗挫折、乐观4个成分[1-2]。这一概念属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范畴,积极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重点研究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发挥员工的优势以提高组织绩效[3-4]。已有研究证实,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工作投入等成正相关[5-6],而与工作倦怠,离职倾向等成负相关[7-8]。心理资本理论的出现为管理者提供了一条既能保证绩效又能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的途径。目前,国内针对护士这一群体的心理资本研究还较少,为了了解太原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资本现状,笔者对5家太原市3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9月笔者抽取太原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700名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综合性医院3所,专科医院2所。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此项研究;在所调查科室工作≥1年的注册护士。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54岁,平均(30.79 6.96)岁;婚姻状况:已婚391名(60.6%),未婚348名(38.4%),离异6名(1%);护龄1~33年,平均(9.12 8.04)年;职称:护士298名(46.2%),护师190名(29.5%),主管及以上157名(24.4%);职务:临床护士509名(78.9%),责任制组长75名(11.6%),科护士长及以上61名(9.5%);学历:中专10名(1.6%),大专225名(34.9%),本科286名(59.8%),本科以上24名(3.7%);用工形式:在编313名(48.5%),聘用332名(51.5%)。

1.2 调查工具

1.2.1 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的包含年龄、婚姻状况、护龄、职称、职务、学历、用工形式等情况的调查表。

1.2.2 心理资本问卷(PCQ) 选用国内学者郝中华(2010)修订的PCQ量表,包含12条目,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量表采用1~6评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得分越高,心理资本水平越高[9]。本次调查中此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

1.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以不记名方式作答,当场发放问卷,完成后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5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护士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心理资本条目均分为(4.11±0.75)分,四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4.43±0.82)分,韧性(4.10±0.92)分,乐观(4.05±1.10)分,希望(3.83±0.92)分。

2.2 护士心理资本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2.2.1 不同年龄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看出不同年龄段在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的护士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及总的心理资本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得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希望、韧性、乐观及总的心理资本最低值均出现在30~39岁。

2.2.2 不同婚姻状况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情况见表2。

由表2可发现,不同婚姻状况在效能、韧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婚者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未婚者。

2.2.3 不同护龄状况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护龄分组在效能、韧性、乐观,希望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得出在效能、韧性及总的心理资本方面护龄在15年以上的得分最高。护龄在6~14年者在希望维度上得分最低。

2.2.4 不同用工形式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见表4。

由表4可看出,不同用工形式下护士在效能、韧性、乐观、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编护士在以上三方面得分均高于聘用护士。

2.2.5 不同职务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见表5。

由表5可看出不同职务的护士在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得分从低到高均为临床护士、责任制组长,科护士长及以上。

2.2.6 不同技术职称状况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见表6。

由表6可看出,不同技术职称的护士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护师的得分要低于主管护师及以上。

2.2.7 不同学历状况下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见表7。

由表7可看出,不同学历护士在效能、希望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硕士在以上几个方面得分均最高。

3 讨论

3.1 太原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资本现状 调查显示;护士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尚有提升空间,其中效能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这一结果与郝中华[9]的调查结果一致。自我效能较高可能与护理管理者注重护士技能培训,重视业务学习等有关。希望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有成功的动因,也就是认为通过自身努力自己事业一定会成功的一种信念,但是目前护士所处的从业现状使得护士对此并无信心。比如工作自主性普遍较差,护士在医院的地位比不上医生,工作不被社会认可等等原因都会导致护士对成功的动因不足。

3.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护士心理资本的差异性

3.2.1 年龄 不同年龄段护士在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呈“U”形曲线,40岁以上的护士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得分最高,心理资本最低值出现在30~39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30~39岁这一年龄组的护士在医院为骨干力量,承担较多的工作任务,且面临职务职称晋升的压力,在家庭中又要承担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责任,面临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所致。而40岁以上年龄段的护士,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工作生活的丰富阅历,使其更能从容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因此,心理资本水平就高于低年龄段的护士群体。

3.2.2 婚姻 不同婚姻状况在效能、韧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婚者大于未婚者。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已婚者能得到家庭的支持,良好的婚姻关系、家人及亲戚的和睦关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特别是在培养个体的韧性方面有重要作用[10]。

3.2.3 护龄 不同护龄分组在效能、韧性、乐观,希望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龄在15年以上者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得分最高,护龄在6~14年者在希望维度上得分最低。低年资护士可能因为刚接触工作,工作热情较高,且医院重视对新护士的培训,其积极性较高。护龄在15年以上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工作经验上较年轻护士丰富,其自我效能感也相应较高,工作多年在单位积累了更多的人脉,出现问题时可供求助的资源也多,因此希望和韧性水平也相应较高,而护龄在6~14年者,希望水平最低,可能与目前医院对护士的管理和使用未完全做到分层使用有关,这一工龄的护士往往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却往往与低年资护士做着同样的工作,导致护士工作激情衰退,容易产生失落的情绪,且上升的空间不如医生,致使其对成功失去信心,希望水平下降。

3.2.4 用工形式 不同用工形式下护士在效能、韧性、乐观、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编护士在以上三方面得分均高于聘用护士。聘用护士对医院的归属感较在编护士低,很多护士认为没有编制面临解聘的风险要大,这种不确定感,导致其对职业前景不乐观,且所调查的几家医院尚未完全做到同工同酬,医院管理者和护士长对聘用护士和在编护士不能一视同仁的看待,相当一部分聘用护士认为做了同样的工作,来自组织的奖励却比在编护士少,因此,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其对追求工作上的成功动因不足,希望水平低下,组织支持的不足导致其出现困难时恢复力较差,韧性不足,因此较在编护士整体心理资本水平低下。

3.2.5 职务、职称 不同职务、职称的护士在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得分从低到高均为临床护士、责任制组长,科护士长及以上。护士、护师的得分要低于主管护师及以上。心理资本水平高的人群乐于接受挑战,喜欢追求高绩效,因此容易成为领导者,而同时工作上的成功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资本,提升心理资本。

3.2.6 学历 不同学历护士在效能、希望及总的心理资本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硕士在以上几个方面得分均最高。一方面研究生护士其知识、技能、能力较为突出,另一方面,硕士学历的护士在医院中相对受重视,一般会重点培养且委以重任,职业前景较为乐观,心理资本水平自然较高。

综上所述,护士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存在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医院在开发心理资本时,应该特别注意工龄在6~14年,年龄在30~39岁的护士,以及注意保护聘用护士心理资本不受组织公平因素的影响。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状态类的个性特征,具有可开发、可管理的特点,且投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明显的收益,建议医院管理者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管理,为护士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以及进行心理资本方面的相关培训,最终提升护士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 Luthans F,Luthans K W,Luthans B C.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47(1):45-50.

[2](美)路桑斯(Luthans,F.),著;李超平译.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曾晖,赵黎明.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领域-积极组织行为学[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84-90.

[4] Luthans F.The “point”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1):291-307.

[5]李东美,阙虹霞,徐凌丽,等.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57-58.

[6] Daniel H T.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performance, engagement, and the contagion effect[D].USA: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2010.

[7] Avey J B,Patera J L,West B J.The im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bsenteeism[J].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6,13(1):42-60.

[8] Luthans K W,Jensen S M.The linkage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mission:A study of nurses[J].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5,35(6):304-310.

[9]郝中华.护士心理资本问卷的修订及其应用[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社区护理 问卷调查

【Key words】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ty nursing questionnaires

随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 我国政府已将“逐步建立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卫生工作重点。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大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医疗体制的改革预示了社区卫生服务广阔的发展前景[1] 。目前,我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开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将作为社区居民看病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在社区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区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于2011年3月对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级、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共120名护理本科生用自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以便于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及就业意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每学校随机抽取40名,共120名护生,其中女生118人,男生2人,年龄 20~23岁。他们均学习过《社区护理学》。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自制调查问卷,学校开设的《社区护理学》课程是否重要、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等。2011年3月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无记名问卷调查以保证真实性。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针对调查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2.2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14. 0 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α= 0.1水准, P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66.74%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社区护理的开设情况不是很满意。详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n=120)

2.2 护理本科生择业意向情况 77.5%的护生选择医院;13.3%的护生选择社区;9.17%的护生选择其他职业。影响护理本科生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因素,见表2。(调查对象可进行多项选择)

表2 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关注的因素

转贴于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66.74%的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改进《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方式。问卷第1、2、4项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学生均熟悉社区护理的对象和含义,但仅有40.83%的学生熟悉其重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本科生对其他社区护理相关内容总体上有所了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院校开设的社区护理课程学习能让护生基本的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并认识到其必要性,但由于学校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课时数不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重要性和其他社区护理相关内容广度与深度的认识[2]。而对社区护理的系统知识,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流程、社区家庭访视工作流程、社区传染病及死亡信息化管理流程,学生只能小部分熟悉,对其掌握欠完整和系统,这也是教师在以后社区护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3.2 护理本科生的社区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低仅占13.3% ,77.5%的护生择业选择医院。影响护生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表2可见,缺乏个人发展空间,福利待遇差、职称晋升困难使之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心。一方面护生不了解国家开展社区护理的政策,学校关于社区护理的教育宣传力度也不够。另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前来就诊的患者,还有很多健康咨询者,他们都有着较高的卫生需求[3]。而由于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社区卫生机构设施简单,人才缺乏,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医疗服务范围也有限,使护理本科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失望和不满,从而影响了护理本科生的择业观。

4 对策

4.1 增加《社区护理学》的权重

大多数本科护理院校把《社区护理学》课作为考查课设置,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重视程度。各院校应适当增加社区护理课程的课时数,加强学院社区护理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如健康教育、营养与膳食管理、人际沟通、心理学、康复学、人文学、社区医学、社区组织学、社区管理学等,逐渐培养出知识层面上合格的社区护士[6]。另外教师要及时做好教学评价反馈工作,保证教学质量,使护生真正理解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互关系及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和社区护理发展方向[4]。这样护生才能够真正清楚社区护理的意义,掌握社区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展社区护理重要性。

4.2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教学模式尚未成熟,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教育工作时间不长,与国外(如:美国、日本)还存在很大差距。社区护理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实践经验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校在开展社区护理课程建设时,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聘用有国外社区护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教学,也可派教师进修深造,切实学习国外发展的经验和前沿信息,在教学中丰富护生知识,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六位一体”。因此,将社区护理知识用于实践最为重要。如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时,我院护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自实践跟随教师做“高蛋白低脂餐”,加深了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印象。不但能节省授课时间,也使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5]。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学生授课、自由讨论、角色扮演等模式,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协调组织能力,以便以后更好的适应社区工作。

4.3 开展社区实习基地建设 提供社区护理的就业途径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知识与个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可及的、连续的、综合性的服务。因此走进社区将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好社区护理必然要求。目前,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在家庭和卫生服务站,基地建设尚不够全面。而社区护理教学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社区场所提供实践机会,包括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护理养老机构等[7]。学校应大力开展社区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区保持固定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社区护理的开展,也对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社区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护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在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时,多帮助护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前景,宣传国家关于社区护理的政策,使护生感受到社区护理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宽就业思路。同时校方应及时搜集更新高水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聘信息供护理本科生选择,拓宽就业途径。

5 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知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了解,就业意向也较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的社区护理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应采取的增加《社区护理学》的权重、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提供社区护理的就业途径等相应对策,使护理本科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区护理知识、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拓宽护理本科生就业思路并促进其就业。

参 考 文 献

[1] 陆红, 尚少梅, 刘宇,等. 学院式社区护理模式在中国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5): 37 -40

[2] 于浩. 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及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调查[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0(3):331-332

[3] 白雪莲,周萍,谢钰. 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社区护理的实践及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8(24):101-102

[4] 肖家连. 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3(17):126

[5] 覃业宁,官江. 护理本科生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外医疗,2010,13: 149

[6] 陈淑红,李薇,田永峰. 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利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 护理研究, 2010,8(24): 255

篇6

1.1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敠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1.3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2关于航空服务专业中茶艺课程的相关建议

篇7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本文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接本”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目前“专接本”教育教学、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同样可为其他高职院校与省厅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适当的参考。

关键词 :“专接本”;学生就业;教育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84—04

“专接本”是江苏省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即在籍专科生接读本科的制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开展“专接本”工作以来,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江苏理工学院)等8所院校对接机电一体化、英语、商务英语、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专业,2008年的招生人数为78人,2009年的招生人数为152人,2010年的招生人数为106人,共计336人。按照“专接本”两年学制,这336人已经毕业。

一年多来,我们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2011届、2012届“专接本”336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60份,了解内容包括“专接本”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状况、发展潜能,用人单位对“专接本”学生的评价,“专接本”毕业生对接本期间学习情况的反馈等。通过对“专接本”毕业生、毕业生家长、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调查,同时采取个别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目前“专接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专接本”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

(一)针对“专接本”毕业生的调查结果

表1是针对“专接本”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加“专接本”的学生中,女生远多于男生,这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原有专科生中女生人数较多有一定的关系;70%的“专接本”学生来自城镇,而学校原有专科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可见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有城镇户口的较多;“专接本”学生均能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接本”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班级仅设置班长一人,因此,90%的学生没有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专接本”学生需要参加自学考试,考前课程安排会紧张一些,而平时课程比较少,50%的学生都选择在空闲时间兼职;“专接本”学生换工作的频率不算太高,工作比较稳定;7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接本”所学专业对口,专业对口率较高;“专接本”学生获得工作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通过招聘会等获得工作的比例只占30%;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70%的学生在3000元以下,低于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3218元的平均起薪;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与没有参加“专接本”学习的专科同班同学就薪酬相比,只有50%的学生认为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参加学习造成晚工作的差距,50%的学生认为需要1~2年来弥补;70%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入就业指导课程;有40%的学生认为与专科同班同学相比,参加接本后并没有优势。

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在教学方面学校应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希望自己能多参加一些活动。

(二)针对“专接本”毕业生家长的调查结果

(三)针对“专接本”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结果

针对就业单位的调查问卷,主要是把“专接本”学生与专科生、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比较,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50%的“专接本”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且公司规模不大;90%的企业在招聘“专接本”学生时,并不了解江苏省“专接本”这样一种学历进修形式;在薪资定位上,仅有20%的企业将“专接本”学生的薪资定位在与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相当;60%的企业认为“专接本”学生的工作能力优于专科生,同时70%的企业认为“专接本”学生与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相比并不具有优势;还有80%的企业认为,“专接本”学生与专科生相比发展潜力要大得多;50%的招聘企业表示认可“专接本”这样一种培养模式。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企业认为“专接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

二、“专接本”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在报名参加“专接本”时对政策了解不足

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并不了解“专接本”的相应政策。学生一门一门地参加自学考试,学习过程很艰辛,导致一些学生打退堂鼓,中途退学;部分学生通过所有考试后获得的是自学考试文凭,加上有些学生就业不理想,导致20%的家长认为两年在校学习仅获得一张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是不值得的。

(二)学生参加应试教育,活动较少,学生干部队伍不健全

学生反映在校学习期间,生活比较单一,除了上课、参加考试外,没有相应的课余活动;“专接本”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没有自己的学生组织。

(三)“专接本”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

学生找工作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通过招聘会等方式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多在民营企业工作,就业起点不高。

(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较差

就业单位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本人也反映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增加实践课程,培养操作技能。

(五)目前的“专接本”社会认可度不高

社会以及企业对“专接本”这一教育形式了解不多,就业单位将“专接本”薪资定位在与专科生相当的比例达到40%,并且认为其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并没有优势,社会认可度不高。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为提高“专接本”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根据统计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招生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对参加“专接本”的学生,要进行知识普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专接本”,以免其两年之后为仅获得一张自学考试文凭而后悔。

(二)建立健全“专接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

“专接本”期间没有丰富的课余活动,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为“专接本”配备的服务人员较少,这与专科院校主要服务于专科生、人手不足有关。这就需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老师和普通学生相联系的纽带,“专接本”学生也不例外。利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以比较准确、有方向地把握“专接本”学生的学习动向,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他们组织“专接本”学生参加一些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活动。

(三)加强对“专接本”学生的就业指导

建议为“专接本”学生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搜集“专接本”学生的就业信息,拓展“专接本”学生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充分就业,指导其进行创业。在学生找工作方面,起点可以高一些,组织“专接本”专场招聘会,推荐“专接本”学生进入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就职。

(四)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接本”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要做到比专科学生拥有更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专接本”学生走上社会后才能比专科生更有优越感,同时拥有比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五)加强宣传,让社会接纳“专接本”教育

要多方努力,提高“专接本”教育的知名度,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个人都可以进行宣传,扩大“专接本”的影响力,让整个社会接纳“专接本”。

“专接本”这一教育教学形式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沟通的很好的渠道,未来也是对高职院校生源另一种形式的补充,同时可以帮助在籍专科生实现本科梦,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学校、就业单位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开展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工作的补充意见苏教考〔2008〕14号[Z].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专接本”工作补充意见实施细则苏教考自〔2008〕26号[Z].

[3]马伟.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6).

篇8

关键词 基层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21-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的产物,为适应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此类院校必须加强教学管理,才能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而不被社会所淘汰。高校院系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包括院长(或系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副主任)、教学干事(或教学秘书)以及教研室主任(或教研组长)。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靠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即教学干事和教研室主任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实施完成。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也是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校的广大教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通过了解教师对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了解其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其工作水平与工作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进而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并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 调查设计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本调查的研究目的是了解教师对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以S学院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50份,回收79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9%。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数据,随后组织部分教师访谈以深入分析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五个选项“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不一定”“满意”“非常满意”分别对应1~5五个分数。最后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以收集被调查者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过程 为保证质量,先组织预调查,在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并对原始问卷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开展正式调查。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不同因素对基层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职称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根据职称把被调查者分组后发现,讲师的满意度最高(4.12),接下来依次是助教(3.98)、副教授(3.11)和教授(3.06)。访谈中了解到,刚入职的助教对于职业发展有热情,能够按要求配合管理工作的完成。在晋升讲师职称时,也需要提交教案等相关材料,因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也有利于教师职称晋升时各项资料的准备。而副教授和教师,无职称晋升的压力,会认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于繁琐,因此不能完全积极配合。

2)年龄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基础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各不相同。满意度最高的是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教师(3.78),接下来依次是30岁以下的教师(3.65)、40~49岁的教师(3.23)和50岁以上的教师(3.03)。年龄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与职称的影响相符。

3)工作年限对满意度的影响。工作年限对满意度的影响与年龄因素大致相符。按照年龄段进行的划分,与工作年限大致吻合。

教师对具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1)对过程管理的满意度。教学过程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之间互相沟通、相辅相成的过程。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通常由备课、授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和考核五个环节构成。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在每学期初检查教案、教学周历,学期中抽查作业批改情况与授课进度,期末检查出题与阅卷等情况。访谈中教师反映,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能够规范日常教学,监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学校教学检查制度的完善,教师对过程管理的满意度较高(3.43)。

2)对业务管理的满意度。S学院的教学业务管理包括系主任、系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对各位教师的听课、同行之间的听课,以及教研室活动中的听评课。尤其是对于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和新教师,必须经过听课。对此,教师的满意度一般(2.76)。访谈中,教师反映对于业务的管理,目前的听课较为流于形式,希望能够多增加评课和公开课等形式,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互相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3)对质量管理的满意度。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目前S学院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采用学生评教成绩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对此教师的满意度不高(2.04)。教师普遍认为,学生评教系统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需要改进评价标准。

4)对监控管理的满意度。教学监控管理在S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具体落实为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次集中的教学检查,和ISO质量认证检查。监控管理的内容涉及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案、教学进度、教学纪律、出题、阅卷、成绩录入等方面。对于日常检查及归档工作,教师认为制度规范、管理完善,满意度较高(3.87)。

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对S学院广大教师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教师普遍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归档类工作满意度较高,此类工作较为具体,可操作性强,易于操控;对于教学业务和教学质量管理这两类较为抽象而复杂的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则一般。基层教学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业务管理形式多于内容 教师对业务管理的满意度评价较为一般。教师认为,目前对业务管理的内容,只规定了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的最低次数,要求填写听课卡并存档,但填写内容简单,且听课完成后除非教师间能够主动交流,否则毫无反馈,更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虽然教研室活动中会不定期组织教学方法改革的讨论及听评课活动,但时间、次数有限,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打开思路,努力创新,完善业务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目前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参考学生评教成绩,并且与考核、聘岗、评优等挂钩。此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全面,不能体现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公平性,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因此,仍需总结经验,开发更合理、客观、公平、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者不但需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更要多与一线教师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也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学管理的目的。

4 结语

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有思想、有知识的教师,教学管理的根本是激励教师、规范教学行为。行政命令式的管理难免忽视教师的主观价值,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制,必然使得教育质量与管理者的目标产生较大的偏差。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仍处于发展当中,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听取一线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抓住机遇,通过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进而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微,黄书楼.浅议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2]钱婧,张宇丹.管理与服务并行: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篇9

关键词:酒店专业 设置 茶艺课 意义

酒店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翘楚,企业招聘人才的热门,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重要学科。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酒店中高端客人在康乐消费和餐饮偏好上越来越追求时尚绿色,古朴归真。茶文化起源于上古神农氏,兴盛于唐宋,近现代传播到全球,讲究和静清寂陶冶身心,与咖啡、葡萄酒齐名为世界三大名饮。中华茶艺不仅是酒店行业接待世界各地客人时提供的精品服务,同时能体现职业教育修身立德,德技双馨的办学理念。所以,酒店专业设置茶艺课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塑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都必不可少。

一、茶艺可以弘扬时尚健康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漫长岁月,几乎从每一页历史文卷中都可以闻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深厚绵延的文化,历久弥新的艺术。

人们走进茶馆,不为解渴,而为宁静的气氛、高品位的娱乐,是最时尚的文化消费。在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心体会精神的美。唐代刘贞亮曾有诗言:“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人心浮气躁,学习、工作、家庭等等压力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导致各种心理失衡。茶文化提倡的和诚处世、不分尊卑、奉献爱心为现代人灵魂的解脱提供某种出口。

另一方面,茶本身的保健功效也令现代医学惊叹不已。经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饮品。如咖啡碱,一般每150ml的茶汤中含有40mg左右,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碱的毒害。如茶多酚物质,在绿茶中的含量一般为干茶重量的15%~35%,可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抗衰老、抗辐射。如丰富的维生素B族、C族,在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中离不开茶饮,正是因为茶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维持消化系统正常机能。此外,多种矿物质如钙、镁、铁、锰,以及氨基酸等,都是健康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二、茶艺课培训提高学生新兴的就业技能

茶艺作为茶文化表现的具体载体,是当下新兴的服务项目,酒店专业增加的精品课程,可以拓宽学生就业技能和职业选择。但是做好一杯茶,使其成为艺术,让客人赏心悦目,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首先,茶艺是一种礼仪,不同于普通的商务礼仪培训,茶艺服务讲究的是清新淡雅,不卑不亢。比如服装不宜鲜艳,要与环境、茶具相配。春天要穿淡淡的衣衫,冬天要穿暖暖的小袄,着旗装改良或者汉唐风格的服装。

其次,茶艺注重手的保养和手势的柔美,茶艺工作要求从业者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手上不要戴戒指,最多带玉质的镯子,一定不留长指甲,更不能涂甲油,因为在泡茶过程中,客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茶艺人员的手上,看泡茶的全过程。另外手的熟练操作以及动作柔美自然程度也会影响客人饮茶的心情。温壶、温盅、置茶、冲水、分汤、敬茶都需要长期坚持练习,除泡绿茶的水温需80℃外,其他茶类多需95℃以上热水,初学者被热水烫伤是经常的事。

最后,茶艺还是一种讲学,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温婉并且善于倾听。做茶过程中,茶艺人员要为客人讲解茶的名称和产地,沏泡的工具和步骤,以及品茶的技巧,及时解答客人询问。

三、茶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仁义礼智信,茶艺培训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继承,体现在就业教育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三十多年,各行业生产蓬勃兴旺,但是在金钱面前有很多人迷住双眼,不讲操守,没有底线。如果学校的毕业生不知敬畏,到企业不守制度,对客人的服务没有真心,那么职业技能培养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学茶艺,就是叫人把利益放下,把心放下,淡泊从容地面对世界。在一期一会中,珍惜当下的人、事,不强求过往,不辜负期望。通过茶艺课训练,学生塑造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德行基础。

四、茶艺课技能训练为学生开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茶艺服务可以跨界融入餐厅和康乐服务部门,也可以独立经营,茶艺师已成为高档酒店和一线城市的热招人才。学生通过茶艺技能训练不仅了解茶的制作与品饮,而且对诗词经典、历史风俗、养生保健、心理健康都要有一定涉猎。学校培养的茶艺师可以经过国家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茶艺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技能,就可以为就业广开新途径,也可以为服务行业中这一朝阳项目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茶艺教学 中职学生 养智 养性 育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43-02

中职学生这个群体,在传统学习中可以说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上,一部分中职学生和其他初中毕业生不在同一个层次,由于他们缺少对成功的体验,因而没有自信心。更有一些学生,往往有着多种性格上的缺陷或情感上的缺失。这样的学生,在一些优良品质方面往往逊于同龄的中学的学生,比如责任心、进取心、团队协作能力等。因此,中职学校不能只强调职业技能的教育,学校在教书的同时,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责任。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开设了茶艺课,尝试改变美育活动的传统方法,将茶艺技能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活动之一,让学生在茶艺这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催生学生主动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进而体现为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积极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时下的校园,各种主流、非主流文化盛行,很多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于习惯了喝可乐和雪碧的年轻人,无从了解茶对人体的健康与保健作用;更没有途径去感知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茶与人的道德培养的关系等。以茶艺为载体的茶艺课的开设,即可以传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1 茶艺教学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需要通过时间去沉淀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虽然中职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培养到此结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最青春年华之时,赋予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将是一个人终身的精神财富。现在的大部分中职学生人生阅历浅,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勇于接受最新的知识,好胜心、参与感都很强。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感知新事物的能力有时超过了老师,但提起传统文化,因为理解的欠缺使得他们觉得落后,不愿意接触。茶的故乡是中国,数千年的饮茶历史,茶由药用到食用,由茶艺到精邃高深的茶道,茶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脱俗近雅的人,其中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从茶文化入门。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课程,中职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茶文化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茶这一古老植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茶的分类、原产地及生产工艺、茶名的起源、茶的成分及保健功能、茶的储存及鉴评、如何合理选茶、科学泡茶、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以及茶艺、茶道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学生们的反应是原来茶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外,在茶文化拓展方面,学生可以欣赏到一些茶诗、茶联、茶画,这些以茶为内容的人文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结合六大茶类冲泡技艺的茶艺实践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礼仪知识,还能在传统音乐的伴奏中泡茶、欣赏茶舞,品味香茗,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的茶文化知识,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其中还涉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著名典故、丰富的诗词、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们掌握和提高其历史与人文知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最为实用的是:和年轻人喜爱的可口可乐比起来,茶叶里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如茶氨酸、咖啡因、茶多酚、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并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茶能解渴生津,提神益思,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中职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茶做为饮料,对其身体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茶具有的完美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已经被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所证明。通过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比如:茶叶当中最主要的多酚类物质能减少辐射造成的伤害;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提神益思、消除疲劳;茶叶当中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可明目,缓解视疲劳等等。课堂的教学实践同样说明,没有学生会拒绝这么实用的知识。当我带领学生欣赏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一片树叶的故事》时,学生们才发现,体现生活情趣的不只有咖啡,还有我们的国饮―茶,喝茶也不应该仅是老年人的嗜好,年轻人也应该去选择更为健康的饮料。

可以说,茶是集文、史、哲、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国茶艺是既简便又容易普及的艺术,同时又蕴含着优美而又精致的智慧。在校园里开展茶文化教育,开展多种茶文化活动,让学生沐浴在“茶”的滋润里,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 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样的“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必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实践操作的能力,帮助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茶艺活动富有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性情的培养

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它将日常饮茶中冲、泡、饮的技巧引向艺术化,以茶为媒体,引导人去与自然沟通,在品味中去感悟人生,完善自我。茶艺中的“艺”字,传达的信息就是整个茶事过程处处体现出一种灵性和美感。

比如在乌龙茶的冲泡教学中,“恭请上座―焚香安神―丝竹和鸣―叶嘉酬宾―孟臣静心―高山流水―乌龙入宫―芳草回春―分承香露―悬壶高冲―春风拂面―涤尽凡尘―内外养身―若琛听泉―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三龙护鼎―细闻幽香―鉴赏汤色―品啜甘露”等流程,每一个动作都自然、流畅、优美,每一个环节都款款有序,彬彬有礼。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掌握了完整的茶艺操作,不仅学习了技能,还训练了他们良好的仪容仪表、规范了常见的礼仪和他们的用语习惯,逐步提升了个人素养。

学习中国茶道,有助于发扬茶道的“和谐”精神,使人与人之间增进团结,和谐相处。茶艺表演常作为一种集体活动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意识的良好途径。茶艺表演的和谐来自全体队员的团结、合作。在我校每年的技能大赛开幕式上学生都会参加表演,二十几名学生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达到了感觉与心灵的默契,表演中自觉地融合到集体中,不知不觉地和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团结合作和集体意识也在其中得到培养。

茶艺审美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审美,它是一种高度综合的生活艺术,和主要靠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主要靠眼睛欣赏的书法、绘画及工艺品不同,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每一次茶事活动,从茶品、茶具、道具、茶席、音乐、服饰等方面都作用于人的全部审美器官,幽美的环境、精致的器皿、悠扬的音乐、动人的解说以及醉人的茶香,无不使人产生愉悦的直觉感受。学生在这样美的感染下会萌生对理想、信念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茶艺的作用不言而喻。

3 茶道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能够帮助完善学生的品德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静、和、雅。这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所以说茶道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

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却又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的浅尝则止,有的半途而废;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没有追求,过分的利己主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具备优秀的品质,提升提高他(她)们的综合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可雅志(心),以茶可行道”。著名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可见,满足单纯的生理需要的解渴只是茶的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品饮者来说德的要求是根本。饮茶在怡情、养心的同时,也被当做励志、养德的一种手段。

茶文化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哲学、伦理,小到道德、人文各个方面,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的享受和人格的锻炼。由此说来,做为历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也理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既获得身心的滋润,又受到传统的文化熏陶,即可提高自身修养,又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茶文化是当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理想的载体。

4 结语

当今校园里的文化学习已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学生的知识领域正在逐步丰富、逐步扩展。在中职校园里开展中华茶文化课程的学习,茶艺教师不仅只传授茶艺表演,更要关注茶艺的内涵与学生的成长。通过茶艺的教学让职校这一群特殊体徜徉在中国茶文化的海洋中,让细腻温润、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之“灵泉”感其心,震其心,拂去其浮华之气,提升其内涵修养。

当然,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他们的个人性情,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茶文化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政治思想教育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但茶文化及各种茶事活动寓教于乐,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教育学生,可起到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记住:茶是不会让人失望的,选择了茶,就选择了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正所谓“一壶之容,大矣;一壶之味,醇矣;一壶之韵,久矣”。通过茶文化的学习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素质。以茶养智,以茶养性,以茶育德,引导他们用品茶的心境品味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绍民.茶经的人生智慧[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2] 池宗宪.一杯茶的生活哲学[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3] 郑春英.茶艺概论[Z].教育部规划教材,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