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百度贴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校园文化不断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贴吧作为信息载体之一,因其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最常用的网络平台。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通过网络途径对校园生活、学校管理模式、校园民生,以及其所关注的社会现象表达自己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本文选取辽宁省10所高校的百度贴吧,搜集特定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归纳高校网络舆情在百度贴吧中的特点,对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1.突发性、快捷性、复杂性明显。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且极易扩散。网民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表意见、看法,其观点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形成较大的声势。高校网络主体单一,范围相对狭小,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快捷性和复杂性更为明显。此外,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高校舆情的复杂性。
2.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出自德国学者诺依曼的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该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产生和发酵是一个社会互动心理过程。在人们发表意见之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核对和比较,当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其一致时,就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则保持沉默。”在百度贴吧的内容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些帖子开始时,评论的正反双方势均力敌,随着事情的发展,会有一方略占优势,然后占优势一方的支持者会越来越多,而处于弱势的一方支持者则越来越少,结果导致双方差距加大。沉默的螺旋效应加剧了网络舆情的复杂程度,尤其是一部分大学生为了与别人保持一致,追求所谓的“主流”帖子,误导大学生的判断力和价值观。
3.从众现象频发。去个性化是指个人置身于群体环境之下,在无意识的状态中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跟随群体发表一些负面言论或实施一些伤害行为,表现为责任感和内疚感的降低,负面消极行为增加。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身份、教育等方面的限制,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会考虑周围环境及别人的想法。但网络是一个匿名环境,失去身份的限制及监督,大学生又处于个性鲜明的时期,很容易在网络这个匿名的环境中迷失自我,在网络中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实现情感宣泄,而这种无意识的从众行为可能为负面网络舆情的传播带来隐患。
二、基于百度贴吧的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本文参照滕云等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选取辽宁省10所大学,其中,医药类大学3所、理工类2所、综合类1所、师范类2所、语言类1所、财经类1所。笔者以高校百度贴吧为平台,研究回帖量排名前20的帖子类型。在采集范围上,本文将搜集对象限定于发帖时间在2016年5月25日之前,并对发帖类型和发帖数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10所大学前20名的帖子主要集中在情感交流和信息分享,问题求助的帖子只占很小一部分。有关情绪发泄的帖子在前20名的帖子中占比不超过25%。10所高校中有8所高校评论意见型帖子数为0。
艾森克认为,18~25岁的青年处于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阶段。大学生年龄均处在18~25岁之间,情感需求普遍,所以作者调查的10所高校中,情感交流帖子的数量明显较多。大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网络平台,寻找和自己爱好相同的人,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感情,甚至在贴吧中表白。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前台、后台理论”,即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百度贴吧虽然有匿名性,但还是基于高校的生活环境,并不能做到完全隐藏身份。所以,在高校百度贴吧中,情感交流类的帖子数远多于情绪发泄类的帖子数。在百度贴吧中,大家进行的是有限的自我暴露,自觉进行印象管理。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理
1.建立理性、自省的自我调适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大都与大学生诸多心理困境和压力有关,这种压力和困境都有可能成为舆情危机的诱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客观、理性的自我认知,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变化。高校还要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和媒介素养,提升学生的反思、自省能力,学会积极调试和控制情绪,构建乐观、积极、理性的心理模式进而减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
2.加强网络舆情引АT诟咝M络舆情中,“沉默螺旋”现象无处不在。高校可以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通过管理员的发帖,对处在情绪冲动状态的学生提前进行正向舆论引导,发出理性的声音,并利用沉默的螺旋效应将这种声音放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提前化解危机。
3.心理健康教育。在百度贴吧中,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往往是一些发泄情绪的帖子。发帖者将自己对学校或他人的不满通过贴吧进行发泄,引起大家的热议。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发泄空间。
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面对面交流多被网络所替代,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人也习惯在网络中交流情感。网络的复杂性往往使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提高了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率。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鼓励大学生回归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引导大学生通过线下交流防范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通讯作者:吴心灵)
参考文献:
[1]唐亚阳,李亚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98-104.
[2]高艳丽,朱勤文,乔芳琦.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163-167.
[3]滕云,陈玲.网络舆情特点的实证研究――基于高校BBS论坛的文本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3):181-186.
[4]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青年教育,2011(7):102-104.
[5]马蓓颖,杨杨,蓝晨思,钟翊炜.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析――以台州高校为例[J].黑河学刊,2016(1):109-132.
[6]陈华明,李畅.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沉默的螺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54-157.
篇2
关键词:医院;舆情;应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以智能手机为终端、无线网络为支撑的信息传播平台涌现。“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1]。”在全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发展的裹挟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医疗行业,如何从容应对全媒体的“坏”,又能利用全媒体的“好”,把“想说的说出去”,这显然是一个新挑战,是公立医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1全媒体时代医院网络舆情现状
1.1公立医院是网络舆情高发地
这是因为:(1)卫生是重大民生问题,医疗行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80%的医疗行为会发生在公立医院;(2)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更是公共场所,既有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又有公共场所的流动性和开放性;(3)作为医疗服务终端的医生和患者,前者被赋予包括技术水平、价格费用、服务态度等多种要素兼备的完美期盼,后者普遍呈现“只允许自己获利”的自私心态和纵容行为;(4)生老病死人皆有之,那么就医体验会发生到每个人身上,就医体验获得共鸣后很容易在网络上被放大和扩散。
1.2医院网络舆情是全方位呈现的
医院医教研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会在网络上形成舆情。从涉事相关方入手,可将医院网络舆情大致分为:(1)由服务对象不满意引发的舆情,不满意的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态度等,这样的网络舆情往往冠以“过度医疗”“白狼”“还我亲人”“草菅人命”等耸人听闻的字眼;(2)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引发的网络舆情,比如SARS、H7N9等流行传染病防治;(3)院内突发事件,火情、警情等,以及暴力伤医事件、医务人员过劳死事件;(4)医院内部职工引发的舆情,包括人财物等待遇的投诉、进修实习生抱怨、工作生活中的微词等等,如夜班值班医生“请病人白天再死”、手术室自拍等网络舆情。在表现形式上,因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反映手段不再局限于文字描述,图片、视频、音频的上传使得舆情的呈现更直观,更富有冲击力;而除了论坛跟帖评论外,微信微博的“一键转发”功能和互动功能,加剧了舆情的发酵和传播;当报纸等大众媒体、门户网站与微信微博互动联动时,医院舆情的发展和处置甚至会关系到医院的生存。1.3医院对网络舆情的知晓率和控制力低因为意见主体隐匿、传播渠道交互、内容资讯纷繁,再加上自身净化功能不足,网络舆情尤其是谣言和虚假信息,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势必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是,医院对网络舆情的知晓率和控制力却越来越低,全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的“碎片化”、传播的“极速化”、扩散的“从众效应”等特征,让医院管理者在网络舆情面前束手无策。在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为主时代,公立医院应对舆情的做法不外乎:“放行正面报道、叫停负面报道”,或者是“自己的事尽快压、别人的事少搀和”。新媒体自媒体时代,还遵循这样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医院在舆情面前普遍表现为“主观上不愿意说、行动上不主动说、时间上不及时说、内容上不据实说、态度上不端正说、有关领导不让说、高度重视但不会说”[2];即使遇到问题不回避,勇于承担、坦诚应对、暂报平安,最终还是会给形象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要从技术上加以控制(删除)更是不可能。
2全媒体时代医院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1建立预警机制提高敏感性
首先要做好内涵工作,畅通投诉渠道,扎口投诉平台,让“不满意”上不了网。在具体操作上,公立医院要做到3个必须:(1)必须全方位公布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的医院服务投诉电话,让不满意能即时表达出去、即时得到回应;(2)所有信息必须扎口到一个投诉平台,这个平台上对内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办公,对外有效衔接大众媒体、政府信箱等公众投诉渠道;(3)必须保持内外信息的有效传输,保证各司其职,坚决杜绝行风办、医患沟通办、院办等职能部门间相互推诿。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医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既是医院权威信息的平台,也是与网民实施互动的开放平台,对于在这个平台上收集到的不良信息,院方必须摈弃“不值得”和“不会产生大影响”的错误认识,加强对信息的研判。
2.2加强舆情管理争取主动性
当前公立医院做好网络舆情监控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要借助专业力量或者配备专业舆情收集软件;二是要指定部门指定人员负责。前者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后者对监测人员的责任心有高度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倾向于医院专人监控为主、大众媒体合作和政府部门沟通为辅的方式。医院专人监控,要关注那些发帖频次较高、访问量较大的网站,要根据医院危机潜伏事件来设置百度关键词,专职与兼职并行,每日一搜每日一报。同时应强调网络舆情收集工作的保密性和技巧性,避免翻炒陈芝麻烂谷子的现象。大众媒体合作、政府部门沟通,则需借助平时公共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监测到的网络舆情,无论其是否会引起关注,医院都必须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避免被“议程设置”牵着走,陷入被动状态而不能真正解决危机。医院要在内部迅速沟通,第一时间联系利益相关人对反映内容展开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应以当事方提供的书面情况汇报为准。同时启动危机应急预案,明确新闻发言人,以统一口径,并确保信息的权威性。
2.3回应网民关切注重协同性
勇于面对、开诚布公,Tellitfast(尽快提供信息)、Tellyourowntale(以我为主提供)、Tellitall(提供全部信息)等技巧在各级培训课上屡屡被提及。但必要时应寻求政府部门、大众媒体、司法机构等部门的帮助,注重协同性。由一些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医院无须正面回应,而应将信息的主导权交给政府,由政府统一安排。这是因为,重大突发事件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伤亡,医院必然会在其中承担相应的救治任务;而公共卫生事件,如埃博拉病毒的防治等等,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参与,非一家医院就能掌控。这时候,政府是医院的强大后盾。微信等新媒体危机传播易导致社会混乱和谣言滋生,大众媒体则在危机情境中承担着化解危机的社会责任[1]。所以当医院还要主动寻求大众媒体的帮助,与权威媒体积极互动,去伪存真,以维护医院品牌。比如“某某医院某某医生感染H7N9死亡”的谣言在微信上疯传的次日,该医院即联系当地电视台,通过现场直击“被死亡”医生,让谣言不攻自破。而对于在医院发生的警情、火情等治安事件,则应寻求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帮助,通过他们的权威来回应网民关切,缓解医院压力。
2.4实施健康传播加大正面引导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拥有自己的院报、院刊、网站、微博、微信,甚至电视台,所以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医院自己的发声平台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产生“首发”效应。关键是,如何才能让这些平台增加其吸引力,又如何让自身平台与公众平台形成互动?健康传播作为应对之策被提了出来[2]。一些医院也通过实践证明,健康传播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起到减压阀的作用,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医院来说,健康传播是医院宣传报道工作新形势下必须采取的手段。患者是医院品牌的要素,患者推崇追随医院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该院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专家团队;而医院不遗余力开展宣传报道的最终目的无外乎就是:希望患者或潜在患者能够看到有关信息,对该信息产生兴趣,最终选择来医院就医。在微信等宣传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倾向于推出一些实用的科普小贴士、最新科研成果、三新动态等,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以此提高医院官微官博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对于医院公共关系的管理来说,健康传播更是医院与媒体合作共赢的有效渠道。媒体对医院这座资源丰富的新闻矿产一直抱有强烈的兴趣,医院也需要借助媒体展示自己、树立形象。以医院的专家队伍为依托,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联办健康专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医院与媒体间常见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医院自身诉求得到了满足,患者获取到了健康知识,媒体保证了栏目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杜魏魏,朱嘉龙,胡弘.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危机传播管理的变化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9):685-687.
篇3
>>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与政府危机管理 面向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多平台交互机理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大数据语境下网络舆情的价值转化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分析方法探讨 大数据影响下网络承载问题研究 网络大数据助推网络舆情研究与政府管理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舆情管理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IM交互设计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 政治稳定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应对 大数据下的网络舆情应对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稳定性测试模型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借贷监管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视频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相丽玲,王晴.信息公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特征及治理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4):26-31.
[3] 王芳,王晴.微博舆情的演化机理、价值特征与治理机制[J].情报杂志,2014,33(1):120-124.
[4] 杜建华.风险传播视域下舆论安全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43-149.
[5] 蒋明敏.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3-177.
[6] .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与舆情治理[J].东岳论丛,2012,33(9):140-143.
[7] 张健华,李娜.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6):79-84.
[8] 张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4(4):40-41.
[9] 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10] 谢金林.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4):90-101.
[11] 李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决策:过程与机制[J].青海社会科学,2014(2):94-99.
[12] 张小明.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5):81-87.
[13] 马荔.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及治理路径[J].江淮论坛,2015(3):106-109.
[14] 李阳.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4):49-54.
[15] 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J].电子政务,2013(5):15-22.
[16] 舒刚.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机制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33-39.
[17] 常锐.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8] 张杰,张文胜.食品安全智库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5):143-147.
[19] 王向文,图登克珠.舆论场+:一种探索性思考――兼谈对涉藏舆情治理的启示[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28-32.
[20] 刘泾.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中的谣言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5):42-46.
[2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34(5):123-129.
[22] 盛明科,邵梦洁,徐厌平.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主题、范式及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13年的数据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8):190-195.
[23] 维基百科:大数据[EB/OL].[2014-08-28].http:///ch-cn/%E5%A4%A7%E6%95%B8%E6%93%9A.
[2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5]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28(11):52-54.
[26]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6-19.
[27] 蒋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3-245.
[28]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分散在四类政府部门[EB/OL].[2016-04-01].http:///shendu/xxsb/detail_2013_0
7/22/27739989_0.shtml?_from_ral-ted.
篇4
>>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回归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自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引导网络舆情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 重塑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新媒体时代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初探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模式 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救亡” 新环境下传统媒体记者角色的拓展 传统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成功范例 浅谈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培育 从《今日美国》版式风格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角色定位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突围之路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评论的优势和对策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突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7-25.
[7]姜胜洪,殷俊.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4,(4).
[8]微信改变生活[N].半岛晨报,2014-01-19.
[9]姜胜洪.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4.
[10]慎海雄.在推进融合发展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N].现代快报,2014-08-16.
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教学内容;课程改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网民每天都在进行相应的网络活动。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用户达到9.86亿。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等日新月异,网络舆情信息呈现矩阵式增长。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机关如何对舆情监控?如何获取、分析、编报、如何开展舆情引导工作?这均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是舆情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公安队伍中,网络舆情工作者十分短缺,对舆论场中的相关理论知识[1]和实践能力都很缺乏,面对舆情危机,公安机关需要增强舆情素养,掌握舆论主动权,提升舆情管控能力。目前公安院校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课程更是缺乏,仅有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开设了关于舆情内容的课程,而其他公安类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关知识的课程。针对目前开设的舆情课程,仅仅是独立的一门理论课程,而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到新媒体分析及应对[2],并囊括新媒体素养等内容的课程,目前还是欠缺,这也是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本文结合公安工作的优势与行业特色,立足实战化应用,探索公安院校网络舆情课程的建设。
1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它既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学科相关[3],又与公安工作紧密关联。因此,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的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公安舆情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还需要掌握关于数据分析的处理技术,从而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助力网络舆情工作。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理论知识人才本课程以公安舆情工作岗位为基础,培养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方面专业知识的网络舆情专业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网络舆情检测和舆论导向的策略;研究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过程和原因,分析舆情对人格的影响等;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理论知识。重点是让学习者具备深厚的网络舆情理论知识,从而为舆情处置与引导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能力目标——专业技术人才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舆情实践的传播模式。因此,我们要尝试“新文科”与“新工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作为舆情工作者,我们既要研究舆论传播途径、分析网民社会心理,做好舆论引导编辑工作;同时也要对媒体和网民结构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掌握网络舆情相关的一些法律。重点是具备网络舆情信息搜集、舆情事件分析的能力,如舆情监测、舆情数据采集、舆情研判分析、舆情处置与引导、舆情报告的撰写。(3)素质目标——舆情素养新媒体时代,在培养学生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舆情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对网络舆情、危机实践等基本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应对处置中的实操应用能力。具备新媒体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升公安机关的网络影响力和公信力。
2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现状
目前,网络舆情课程[4],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舆情工作的现状、舆情的相关理论,熟悉舆论传播平台,掌握舆情搜集、舆情分析、舆情处置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舆情意识。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分析的过程,以及对相关分析技术的掌握,且与公安舆情的处置和引导相脱节。主要表现如下:(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教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学习舆情知识的过程,虽然在讲授过程中融入很多的舆情事件,但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还欠缺,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2)舆情课程的学习,需要舆情监测为前提,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舆情监测平台。目前,舆情监测系统软件不够完善,只能注册一些公共的舆情系统软件来学习,因此,目前舆情学习的硬件条件与环境还不是很理想。(3)网络舆情经典教材缺乏,关于公安院校的涉警舆情教材,仅仅是一些实用手册,但是这些手册不系统,且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一本系统、完善的舆情教材需要囊括传播学、社会学、新闻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强调知识的复用性。(4)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5],且网络舆情事件源于现实,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讲授时可以用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是与公安实际工作有所脱节,因此要加强理论与公安岗位的结合。鉴于本课程存在以上的教学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修订以实战为依据并高于实战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掌握舆情分析、舆情应对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舆情素养,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
3公安类专业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1)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课程,32课时,2学分,其中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16学时。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依据公安舆情岗位的实际工作,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六部分。如图1所示。图1课程理论知识框架其中,第一部分网络舆情工作流程,介绍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融入公安岗位工作流程。第二部分信息搜集,介绍通用信息搜集方法和公安的信息搜集平台。第三部分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分析,针对前期搜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鉴别清洗,然后介绍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第四部分网络舆情编报,包括编报的选题、要求等方面。第五部分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从舆情的应对和引导策略进行讲解。第六部分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六大部分理论内容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目标。(2)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践课时占1/2。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更多放到线上,同时,我们推进“校局培养”的理念,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深入开展课程与网安支队的合作交流,目前,正初步构建舆情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的实践课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的实践,另一部分是成立舆情小组,并以舆情小组为依托,与网安舆情实战岗位对接。如图2所示。其中,网络舆情编报和舆情引导以网安舆情小组为依托,实践课程与网安舆情实战工作结合,完成每日的编报、巡查,以及境内外的舆情引导。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舆情编报、舆情引导等四个方方向,8-10个实验项目。课程实践内容中的实验项目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至少8个实验项目,从而满足不同公安类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内容的需要。其中技术实践类实验,属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必做实验,而新闻编辑与新媒体素养主要针对的是其他公安类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训练。(3)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学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是对线下理论学习的一种补充,也是对线下实践的一种指导。其次,教学实践通过校局合作的方式,公安舆情岗位对接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更好融入真正的舆情工作环境中。第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并于实战教官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学评价通过教师、教官和实践工作三方面进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反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要融入前沿知识,如新媒体的传播、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经典案例,利用相关技术完成案例的分析,积极参与案例的讲解与讨论活动,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小结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作为一门舆情学、传播学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坚持新文科理念与“新工科”交叉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引入新媒体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热点,结合公安网络舆情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数据获取与智能分析;教学模式方面,采用授课和实践相结合,融入鲜活舆情案例,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教官与教师的双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周蔚华,波.网络舆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赵磊.网络舆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管宇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网络舆情管理课程教学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5):212.
[4]张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课程改革实践[J].科教文汇,2018.
篇6
关键词:大数据;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
大数据时代早已是一个非流行的新潮词汇,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主编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为我们指出,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开启,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面临极大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之相伴的则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日益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也就是运用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体的相关力量,监督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让各食品企业将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出来。然而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应集中在食品安全过程监控、食品原料管理、食品微生物风险控制等这些关键环节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再因大量不正确或欠全面的信息充斥于当前的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之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消费者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因此,就需要将食品安全的信息沟通渠道在食品安全专家和公众之间尽快构建起来,为消费者科学食品安全认知的建立提供帮助。因此,有必要就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含义
学术界对智库迄今缺乏统一的说法。现以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关于智库起源、分类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加之国内外学者关于智库相关的定义,可有如下共识形成:智库,即一种经跨学科专家所组成的稳定且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该机构研究人员采取科学研究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广泛的政策问题,并为政府、企业及大众就相关政策问题,将咨询建议或意见提出来[1]36。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专家关于食品安全的定义,可将食品安全智库的概念确定为,以食品安全领域专家构成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引用多样科研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食品安全领域问题,以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建议或者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人类的食品安全需求提供有效服务。由于研究食品安全具有的特点为对象多元、方法多样、学科众多等,这就要求食品安全智库必须属于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其应实现多学科汇聚进而达到跨学科协同,其职能以战略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为主要内容,并将解决食品安全的各种政策建议多为社会共治提供出来。
二、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的世界正进入一个高科技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高度发达并被充分利用的崭新时代。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有效共治,就越来越依赖于食品安全领域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也更需要对大数据进行适时准确的分析,从而为政府、企业、消费者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以促进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和大数据的充分实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破解,离不开借助于全社会的合力,将一个以空气、水、土壤、食品、健康等多方面数据组成的综合性大平台构建起来,形成全国性食品安全的综合性权威平台,发挥平台效应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我们知道,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舆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而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应对则属于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解决政府、学术界、食品行业、媒体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信息交流。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运用多种媒体多与大众开展有效的信息沟通,以便最大限度赢得公众的理解与合作。公众经过及时、准确、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过程,可对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得到正确的认识,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息进一步增强,并且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也对风险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将科研、政府部门、消费者、食品企业、媒体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与意见进行收集提供便利,也对管理者获取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和决策信息有利,以免错误地做出片面决策,从而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决策更有效和高质量[2]112。因此,迫切需要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起来,当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参与多元信息链当中,则就可能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实施有效治理。就目前看,参与食品安全舆情信息交流有着众多的主体,主要包含着食品供给者、政府部门、非政府及第三方、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及媒体和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积极参与食品供给者、政府、非政府及第三方、媒体等多元主体的信息交流互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于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分享所掌握的信息相对丰富,这是因为基于产学研大背景,在通常情况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与企业经常要发生很多联系,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已经结成利益共同体,这就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可能。并且,因智库的参与,可对政府人手短缺、专业力量不足和管理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政府获取科学评估后的信息,再为消费者进行科学、权威和全面的信息传递。因智库的参与,非政府和第三方组织可以在协调与沟通中,使其管理能力与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信息来源更为丰富;而媒体也可将真实科学的信息掌握住,其系统化的科学完整信息就有了基本前提。特别是对于消费者自身,发挥出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信息过滤功能,就可以对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有效的过滤,进而将一个科学、权威的正面信息传播环境营造出来。
三、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建议
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纳入其中,让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发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作用,借助于信息交流渠道,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分析、管理和交流过程中,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给予有效应对。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多学科单位协同研究合作平台。建立平台需在原来基础上重新整合资源,从各学科吸纳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围绕建立长期、稳定的平台,进行科学保障机制体制的建设,将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从人事制度、队伍建设、财力保障、激励措施等各方面加以健全和完善,确保跨学科平台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围绕跨学科协同研究这个目标,将那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家学者下大力气引进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对自身的智囊库加以充实[3]57。这些专家学者可以是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也可以从企业聘请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监管人员等,进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发展。
2.开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和风险评估。当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日常运行时,就应及时搜集、分类和汇总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并采取科学方法与手段开展风险评估,进而将一个集风险评估信息搜集、科学评估、舆情分析和舆情上报为一体的应对机制建立起来,所获得的舆情信息搜集和风险评估结果,能够为政府应对食品安全风险事件提供可靠的参考。
3.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的快速响应机制。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不仅有食品安全潜在风险舆情,而且还有风险出现初期与政府部门、食品供给者、消费者、媒体的联系如何快速建立的问题。要将食品安全的最全面的信息掌握好,并将食品安全智库的内部专家学者的力量快速调动起来,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估,以此为政府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参考。
4.及时纠偏那些自媒体的不实信息。可以发挥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效能,将科普微信和微博公众平台及时建立起来,以便有效过滤与筛查食品安全的不实信息。并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和信息管理手段,进行具备信息筛查和排除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大力开发,运用信息技术和人为合作的力量,通过一系列自媒体信息的纠偏、辟谣等公益活动的举办,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正能量的传播,将一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正面氛围努力营造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杰,张文胜.食品安全智库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15).
篇7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微博; 传播; 中小型高校;重视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11zy073)之一1 高校网络高校网络舆情是舆情在高校网络传播的特殊形态,是指在校园网络空间内师生对社会及校园现象和问题的观点、态度和建议的集合,并且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一向为全社会所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转型期间兴起的新词汇,其主体是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其传播平台渠道十分广泛,涉及高校新闻网、高校BBS、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公共电子信箱、微博、播客、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多种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和师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管理事务和学习工作情况、生活情感交流,以及对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的关注等。高校网络舆情传递着师生的情绪态度,表达着他们的观点立场,在网络空间里经过有规律的整合和冲突形成了特殊的舆论场。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就笔者目前搜集整理到的论文成果来看,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以内涵为主,外延的研究有待加强)、产生原因和内容特点、传播规律和管理现象、引导和控制、以及技术架构问题。仔细研读后发现实证研究较少,而且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缺乏深刻的观点和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补缺。多数论文研究的客体是笼统的“高校”,基本没有对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研究成果,笔者就自己在中小型高校的工作经验来看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促进这类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大校,也包括各类中小型高校,一流的教育事业需要各种规模类型的学校共生互补,满足各类型学生的需要。中国的区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发展中小型高校正是目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要求。一般认为中小型高校是指在校生在15000人以下,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少,地理面积较小,有着较强的地域和专业特色;例举北京地区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89所院校中,中小型高校约占一半多,[1]可见国家对发展中小型高校的重视和社会的需求程度。目前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其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吸取各方经验,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传播平台,在全媒体网络传播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建设水平。
2 目前主流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主要有高校新闻网、高校BBS、百度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微博,还有对高校来学生来说非主流的如电子邮件、维基、聚合新闻、网络新闻跟帖等其他舆情传播渠道,这些平台各有优劣,在目前的媒体融合时代应该是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还未到互相取代的地步。
2.1 高校BBS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如北大未名站和水木清华站,最高在线人数曾经突破了两万人,一直以来是其校内师生发表言论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地,即使最近几年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仍然是其校内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互动媒介。高校BBS内容来源的显著特点是以校园原创为主,转载自其它网站的内容较少。BBS也被人称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晴雨表”,交互性强,信息传播量大,传播迅速且范围广,超文本多样化传播。但是有很多中小型高校并没有投入力量建设运营校园BBS,一些学校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关闭了BBS,主要原因在于BBS是简易性注册使用,匿名性发帖,使用者发言的门槛较低,造成言论监管的难度加大;BBS的发言贴十分集中,如有负面事件的渲染则“滚雪球”效应波及校内外,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开办一个机制完善、技术成熟、运行顺畅的BBS需要的成本对中小型高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举北大未名BBS[2],它最初架设在IBM捐赠的S/390大型机上,价值约800万美元,后来架设在64位×86的服务器上,软件也是北大投入人员进行改进的,站务委员会成员设有总监、常任站务、技术站务、发展站务、美工站务与账户管理员等职位,且北大校长兼任站长(用户名PKU),委员会有16个分区且都有任命区务人员管理各讨论区,每个讨论区有一到三位版主直接对区务负责,未名站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专门处理管理纠纷,未名站同时开放了近千个讨论版面,分布在各分区之下,北大官方还利用未名站的软件硬件设施建立了校长信箱版块,来沟通校内管理各项事务。经过十多年发展,北大未名现在是北大校方正式批准开放的官方BBS,和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一样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事业中备受瞩目,代表了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而对于资金人力有限的中小型高校来说,设立专门的建设资金和部门来组建一个成熟的有效的BBS,成本高昂且阻力重重。一些中小型高校开办了校内BBS之后因为管理运营不善,并未收到良好的网络舆情引导传播效果,最后渐渐沉寂成了“死站”,不得不关闭;更多的学校是因为担心BBS发言本身的简便性和隐匿性造成“言多必失”,开办BBS之后可能会有不利的负面言论影响学校形象,故而干脆将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推给社会网站,如贴吧和社交网等;一些学校建立的官方BBS公布的是校方的新闻,办成了另一个校园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也有一些大学生自己开办的BBS,以学生用户为主,而学校和教师很少参与;因此如何把信息交流和参与人群统一到一个平台是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SNS社交网站
Web2.0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网络生活带来了变革,继BBS之后,社交网站(SNS)成为高校学生聚集的又一个网络舆情集中地。社交网站基本有交友类SNS、商务类SNS、以及校园类SNS,其中校园类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代表。根据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的调查 ,绝大多数班级同学都选择在人人网上注册交流信息。人人网2005年建立时(当时还是校内网)要求拥有特定大学、IP地址以及校园电子邮箱的用户才可以注册成为会员,这种办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网络社交的安全性,用户顺利通过注册以后可以撰写日志、上传共享、签名留言,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人人网上上传了自己的真实照片,还可以运用RSS订阅机制运营个人的社交网络。人人网融合了网络校友录、博客、QQ空间等多种网络社交平台,其开放性比起BBS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吸引用户培养使用习惯更有效果。这类SNS网站最特色之处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形成网状结构传播信息,这和传统的博客类和BBS网站以内容为中心组织版块传播信息是不同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促使了用户对网络内容的贡献。SNS添加了各类有趣的应用程序,如“开心农场”、“偷菜”、“抢车位”等,给用户提供了多元的互动体验,也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有分析认为SNS网络整合了传统网络类型信息来源、休闲娱乐、真实身份的社会交往和网络自我价值的实现功能,参与者由于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信息,和传统的聊天室和BBS隐匿发言方式不同,促进个人努力地在社交网上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增强了之间的交互性和活跃程度,建设了一个更加真实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然SNS网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最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网站缺乏学校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信息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虽然用户数量较多,但是就单个学校而言往往比不上校园局域网内的绝对用户数量;而学校内部网站的信息是公开集中的、成体系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引导、文化建设、价值观传递说,校园官方网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即使社交网站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小型高校可以吸收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技术成果,加快自己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功能性和易用性,优化用户服务,而不是彻底将这些工作推向社交网站,自身进步才会有竞争力,依赖于外力都不会长久。
2.3 贴吧
百度贴吧在高校学生中也颇为风行,特别是一些没有开办BBS的高校学生尤为追捧。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百度的贴吧3进行了调研,在线人数和发帖人数都很可观(有主题7777个,贴子143169篇),用户一般来自本校的各个院系、专业以及年级。但是贴吧没有统一的发言动机和有效组织,发言跟帖多数是无意识的跟风,主题和回应者都比较随意散漫,随意灌水的不在少数,有些帖子并没有实际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较少。大多数以各高校名称命名的贴吧多是学生自发建立,所在高校并没有管理与审核的权限,老师们也很少光顾。吧民可以随意信息,由于缺乏把关人的监管,一些人在贴吧散布不良信息,渲染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高校环境的稳定。贴吧是完全属于学生的公共领域,几乎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并非合适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在没有相关的表达渠道之下的无奈选择,并非长久良计。
2.4 微博
目前微博是最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聚合了媒体、社交、应用平台,满足了用户对海量即时信息以及网络社交和个性化应用的需求。2011年12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的网络贴文数量大大高于往年,而且事件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博发帖数量;根据IRI统计[3],微博已超过论坛,由去年的第三大舆情源头上升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中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得到有效传播,舆情在经过微博传播后,一般会发生变异、放大,微博引领舆论的特征日益明显;微博用户数量的增加、网民登录网站方式的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舆论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微博具有“自媒体“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借助微博随时随地用电脑或者移动终端发消息,每个人都参与分享和交流,使信息流通更自由。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据不完全统计[4],微博用户将近7500万人;腾讯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2亿,新浪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1.4亿;据2011年5月28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微博大会的信息,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3亿人;这些庞大的数字提示着我们网络舆情传播格局新的变化,也对高校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具备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要载体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高校学生电脑和手机普及率相当高,各校都比较重视校园网的铺设,上网条件便利,高校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发微博的人数也在增加;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对网络舆情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评论,部分学生也保留着对社会和国家事务的思考,利用微博发表评论引起他人的围观关注,进而形成舆情。微博最核心的功能是信息的和获取,虽然网络上BBS、论坛、博客等都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微博是最便捷、交互性最强、成本最低的平台。微博者没有时间、空间、格式的限制,只要有终端(手机、电脑、IPAD等等)都可以随意上传内容,这点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快捷的生活节奏、碎片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渴望交流却又止步于生活压力的现状,所以受到广泛追捧。即使是不喜欢发帖的微博使用者而言,在别人的言论里总会找到自己关注的信息,而且微博认证鼓励实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微博人如果被认可,也会成为其他人锁定的信息提供者。微博是借助即时信息建构的信息系统,传统的传播平台没有这种渠道价值,微博平台既能提供即时信息,接收者又可以在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当前微博一般有字数限制,140字左右虽然不能进行深度剖析,但是微博有上传图片的功能,也可以把长成图片上传至微博,或者在微博上贴出原网址链接,实现两个平合传播。字数的限制是因为微博很多时候是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上使用的,这就对字数有了规定,未来是否会取消这个限制完全有可能,微博就成为了一个定制的社区首页,超越了传统的SNS、博客、论坛的功能。
SNS网的核心功能是对人际网络的维护,以人际关系为核心;微博则一方面延展了网络人际关系,用户间的好友关系在使用微博前已经存在并得以在微博平台里继续,并且微博提供给了好友即时信息互动的功能;另一方面微博是以信息价值为核心的,微博主和粉丝之间是以信息为连接纽带的,双 方的互动形成了一个个以微博主为中心的不是很紧密的网络,形成或大或小的圈子。微博使用者最关注的是博主的信息,或者是其的信息对自己有价值,或者微博主本身身份吸引了自己的关注,双方的互动都以信息为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粹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这一点也颇为适合高校官方运用引导校园舆情,因为只有的信息对学生有价值,才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因循守旧的照搬通知条文来运营微博,必须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有价值的,才能赢得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有效引导监管高校学生的微博是需要高校管理者去思考的。
2.5 其它平台
高校学生还经常使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还包括高校新闻网、网络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QQ、MSN)、电子邮件、播客、微博、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在Web2.0时代,中小型高校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这是学生们表达感情意见的平台,更是高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窗口。网络舆情得到正确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环境是个既封闭又开放的小社会,学生刚刚脱离家庭进入高校心理上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早些克服交往障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从网络到现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校园网络舆情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和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校方应该及时在微博上公布相关信息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增进情感的交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即时向校方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校方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
3 以微博为契机促进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的良性传播
中小型高校普遍意识到了校园新闻网的建设,这是目前官方新闻的主要平台,也被看做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外界也起到了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但是只是抓校园新闻网的建设是不够的,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高校的校园网都只是简单学校新闻,缺乏深入的报道,也没有精品版块,谈不上特色;其实很多中小型高校的规模不大,但是专业设置上都颇有特色,这点从学校校名就可以看出,如何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引导校园舆情并且体现学校特色,很多学校还没有深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导致校园官网互动性差和个落后,内容单调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校建设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要注重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在微博中也要多多宣传本校的学术成果情况和学校的专业特色。
综合各种因素,笔者认为中小型高校在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专门开设部门和投入资金自行开发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有困难的,也难以获得支持,就目前的情况看微博是最适合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成本低而互动性好,随时随地方便互动监管信息;学校在具体运作时同样也要进行统一的组织和规划,对负责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一旦有负面的消息,不能沿袭采取封锁消息、堵塞关闭舆情传播平台的工作方式,要第一时间按准备好应急方案,疏导的效果好于打压,逐渐提高高校的舆情危机管理水平。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日常工作,要加强网络技术和应用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这样在问题出现时才可以应时而动,不会造成消息反馈处理的滞后;否则在微博式裂变传播的网络环境中,舆情的传播是极容易被放大而成为校园焦点甚至全社会的热点。作为高校的管理方,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和引导机制,要吸取一些高校舆情处理案例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如最近的复旦大学学生黄山驴友事件、清华大学“真维斯”楼、河北大学“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就充分考验了高校的危机处理能力;还要加强和其他高校的舆情工作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和新浪网建立的中国高校微博协会整合的成员建立关系,互通有无,改进工作。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媒介自身,而不是媒介的内容。这句话虽有争议,却深刻地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现状,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传播平台发生变革,不仅仅是在内容方面的,更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习惯。在人人有手机的高校,手机突破了时空、电脑终端的限制,可以让人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这正给微博的使用提供了支持。作为中小型高校更是要利用好微博这一契机来促进本校的网络舆情传播事业,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来引导舆情,并在校园网的主页开辟专门的舆情传播版块,做到讲究方法,疏导结合,抓好网络思想阵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9-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部分负面信息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窗口,各种思潮交流碰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对涉及国家荣辱、社会公正等问题特别关切,为寻求宣泄和解决,有可能形成负面舆情在网络集中广泛传播。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分析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指特定群体对事件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指高校师生针对特定社会事件所呈现的默认、赞同、反对等社会政治态度。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舆情网络化表达,具有重要导向功能。消极的高校网络舆情可能酿成危及校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件。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易引发师生热议,形成网络舆情的事件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后勤服务缺位滞后;三是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四是损害师生权益事件。
人人都是自媒体。高校舆情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是BBS。高校BBS是师生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最常用渠道,是高校负面舆情的重要来源。二是微博。高校师生是主要微博用户,微博内容短,转发快,易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三是QQ群。QQ群规模可达千人,且信息可在不同QQ群之间实现即时传递,也是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不同类型传播方式间能实现信息交互传递,对有效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实现舆情管理体系化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力队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校办主任总协调、关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校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登记、分析、统筹、反馈等工作,关涉负责具体处理,形成领导直接抓、校办总体抓、关涉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制度保障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明确信息的基本要求和网络舆情突发应对处置程序。通过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3.加强人力保障
一方面,指定宣传工作经验丰富、文字能力较强、熟悉网络环境的人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专题培训,详细分析舆情典型案例,深度讲解舆情应对技巧,提升相关人员舆情危机风险意识和舆情管理综合能力。
(二)建立应对处理机制,突出舆情管理程序规范化
按照事前监控、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跟踪、总结的程序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理,突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和水平。
1.立足监控研判抓苗头
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控,并通过分析研判,甄别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有效应对舆情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1)强化舆情监控。一是提高监控频率。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三次监测舆情,保证第一时间捕捉舆情。二是丰富监控方式。一方面加强敏感时点重点监控,另一方面建立官方信息网络渠道,加强对话。三是扩大监控范围。加强对网易、新浪、天涯、凤凰等人气论坛等经常性体检式巡查。
(2)强化舆情研判。对通过监控收集到的舆情及时归纳分类,区分表扬类、提出建议类、反映问题类等,分析潜在影响并找出风险点。
2.立足响应处置抓危机
危机应对处置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遵循“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口径一致、留有余地”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1)迅速响应,把握主动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把握舆情危机应对主动权。重要舆情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对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并采取与舆情信息人联系、与当事人谈话、调取录音视频资料等方式,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为有效应对打下基础。
(2)分类处置,增强针对性。对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反映问题类、提出建议类网络舆情,及时采取措施纠错或改进,并按照上下口径保持一致的原则向舆情信息人解释或公开答复,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对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澄清事实,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不给媒体留下炒作素材。
3.立足跟踪总结抓后续。通过跟踪和总结两个步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后续管理
(1)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后,由校长办公室统筹,关涉部门负责,加强后续跟踪。通过不定时监控微博、QQ群等,密切关注舆情信息人动向,发现不良苗头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完善对重大网络舆情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不具备高校教师能力素质人员予以解聘,延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成果。
(2)总结网络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成功做法,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同时,以案为鉴,吸取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改进建议,化“危”为“机”。
(三)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力求舆情管理成效最优化
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应坚持堵疏结合,通过完善联动管理、坚持信息公开、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等,形成综合管理合力,力求取得舆情管理最大成效。
1.完善联动管理
一方面,强化纵向联动。发现重大、负面网络舆情时,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反馈,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与舆情关涉部门和个人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强化横向联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
2.坚持信息公开
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主页、BBS、微博、宣传栏、广播、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准确公开信息,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良好舆论导向,从源头上堵住负面舆情上网。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师生常用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互动沟通,努力扩大话语权和辐射面,形成校园舆论的主流观点,防范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围绕网络热点,主动回应,扩大正面宣传,树立高校善待师生、民主管理的良好形象。
4.畅通意见反馈渠道
通过关注BBS十大新闻、关注微博等,主动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把握舆论焦点,并通过高校官方媒体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积极畅通院长书记信箱、领导接待日、工会、教代会等意见反馈渠道,为反馈意见、宣泄情绪、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合法途径。
四、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认识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前提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维护高校良好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也是高校化“危”为“机”、加强改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二)提升应对能力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提升应对能力水平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对于不少高校来说,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摸索积累的阶段,应对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知识培训,邀请舆情分析、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开设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管理网络舆情成功做法,取长补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三)堵疏结合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从“预防胜于应对”的思路出发,通过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从源头上堵住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另一方面,积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为师生言论提供多样化反馈选择,降低舆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桑华,卿涛.浅谈高校舆情危机预警[J].高教研究,2008.
[2]谢秀军.高校舆情监控机制立体化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
篇9
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舆论影响力,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出现了“自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无可厚非,由于借助网络等新媒体优势,自媒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越来越影响到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公信力的不足,自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不可能与专业媒体相比。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仍有其独特魅力。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
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提升至5.57亿,较2013年底增长5672万。自媒体在公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断增强。虽然自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互联网舆论空前发达的今天,党报台网、市场化媒体和行业媒体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
对自媒体舆论影响力的高估倾向,反映了自媒体在某些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在舆论影响方面确实起到的较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臼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对于专业媒体而言,其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使得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1.专业性更强,明确价值导向
相对于自媒体来讲,专业媒体是专业的新闻机构,有着自身的媒体报道规范和系统把关功能,对海量的信息有着自身的甄别筛选体系和规则,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专业媒体报道出来。而对于自媒体来说,内于其缺少相应的规范约束,加之种类繁多的传播载体和庞大的传播主体,极易加大个体选择信息的难度,使之陷人选择信息的困惑之中。海量信息一方面让白媒体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容易陷入信息海洋中不能自拔,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
2.权威性更强,主导舆论走向
由于低门槛、低费用等特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包含了各行各业的民众,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相对于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来说,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虽然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他们并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更没有相关的新闻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控。没有任何规范的准入标准使得传播主体的个人道德素质无法保证,臼媒体传播的内容真实性存在很人疑问。此外,自媒体的发声也不需要征得新闻传播管理部门的同意,意即人人都可发声。但过分追求“全民皆可发声”大大减低了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争先报道成为“爆料者”则忽视了对传播内容的求证核实,这些都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专业媒体则由于其严格的新闻报道规范而体现出更强的权威性,受众因而更容易相信专业媒体的传播内容。
3.深度性更强,增强话语可信性
在快传、快播的传播方式下,自媒体传播的内容只能是一些简短、粗略的事实报道,或者某地发生了某个事件,或者某人出现了什么轶事,更多的只是对事件模糊化的素描,不能去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对于专业媒体来讲,其在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出更强的深度性特征。在报纸上有评论文章,在电视上有专题访谈,在网络上还有独立板块等等,专业媒体的深度性报道进一步增强了其宣传的要信性。受众通过这些报道一方面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更易接受媒体进行的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环境下自媒体对专业媒体的话语权围困
网络传播“低门槛”的传播厅式使得任何网络用户都能成为传播者,而且由于网络的非线性传播优势,自媒体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更为频繁,舆论场上不再只是专业媒体的“一家之言”,越来越多的个人观点和意见进入舆论场,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成了“发言人”。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来自专业媒体的信息,而是更加主动地去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更加多元的信息源和意见表达对专业媒体的舆论话语权构成严重冲击和挑战。
(一)低门槛、平民化的传播优势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
凭借着低门槛、平民化等优势,白媒体逐渐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成为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在自媒体上“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每个传播主体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发声,向外界传递自己的观点。这使得自媒体获得较大的信息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发现新闻、传播新闻的速度要比专业的新闻从业者更快,而且由于主体的广泛性,他们对于事件的把握可能更为具体详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而影响舆论走向。此外,由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这就使得自媒体具有更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和动态性,也更能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因而更受欢迎,更能影响受众。
(二)及时性、迅捷化的信息挑战着专业媒体的舆论发声
互联网的及时性、迅捷性在自媒体身上得到相当程度的应用和体现。网络的普及让信息的更为方便快捷。一条热门微博从产生、到传播,这一过程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自媒体的信息不需要接受严格的新闻审查和更为详细的证实,只要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某方面的新闻价值、满足了受众的兴趣需要,就能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自媒体网络的网状交互性,更是大大增强了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度。专业媒体由于其新闻标准的严格规范和工作流程的时间界限,很难在时效上与自媒体相媲美。尽管网络媒体也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但由于其受到媒体声誉、媒体公信力和新闻专业理念的约束,同样不能与“毫无后顾之忧”的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相抗衡。
(三)互动性、匿名性的传播方式冲击着专业媒体的话语权
自媒体的勃兴,改变了受众对媒体“你讲我听”、“你说我信”的传统局面,互联网在方便快捷地交流信息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传者、受者之间的交互性。博客上可以留言,微博上可以评论,论坛上可以跟帖交流……自媒体向外界传播信息时也不断接收着受众的反馈,舆论的“大旗”很容易地从一边倒向另一边,从而不再是传播者左右着舆论导向和进程,而是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主导了话语权。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也让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没有“后顾之忧”,进而在媒体上“畅所欲言”,更加开放自由地表达各种意见,这使得对自媒体造成的多元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更难把握和开展。
有效发挥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对自媒体的强势崛起,专业媒体如何保持其在舆论场上的竞争优势,又该如何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自媒体背景下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技术为核心,推动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升级
实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的高度融合,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技术和设备作为后盾。当然,这首先是建立在专业媒体原有技术基础之上的,对于专业媒体中的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工具,必须随时进行跟进,否则原有媒介技术无法发挥最佳效能,其主体部分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对危机事件舆情做出反应。其次,专业媒体还应紧跟时展潮流,主动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实现与自媒体融合的有效升级。具体而言,就是除了建设自己原有的新闻网站之外,还应广开门路,积极向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兴媒体进军。再次,还应对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传统的新闻采集工具如录音笔等应当逐渐被移动通信终端所取代。
(二)以预警为先导,提升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进度
一般而言,对于日常生活报道,专业媒体都是游刃有余,然而突发事件一旦来临,因其具有潜伏性、突然性、爆发性等特征,专业媒体报道往往具有滞后性。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由此可见,专业媒体亟待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必须提前准备、提前打算,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突发事件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广泛撷取自媒体平台的数据,而后对这些碎片化数据进行甄别、筛选、汇总,从而预测事件下一步发展趋势,为提早应对舆情危机做好铺垫。
篇10
关键词:微博;互联网;政府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从2010年开始的微博大发展,有人从中看到民众监督的进步,有人看到公民社会的推动,也有人看到了国家安全的隐患,看到个人权利的过度膨胀。观察者们见仁见智,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权利麦克风,蕴藏着向全世界宣告他的所思所想的能量。此时,一切存在就会呈现出不可捉摸性。
于是,政府开通微博,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政府了解舆情、改善自我,应对新时代执政挑战的需要。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在第七点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机制。”
总书记讲话表明,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政部门与领导干部能否有效运用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尺,各级党政部门都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管理新模式。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已经成为新兴的社会信息聚合平台,过去两年,社会化媒体发展进一步加速,使微博成为一股时尚潮流,微博成了互联网上首要互动平台、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以及发泄不满的宣泄场所。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5亿。微博使用人数2011年则暴涨近300%,达到24988万人。与此相对的是,政务微博相对滞后。以新浪为例,政务微博仅不到万家,相当于一个政务微博对应万余网民。这种悬殊的差距,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许多党政部门观念上的落后,与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
当然,在微博舆论场,也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政务微博。比如说,平安北京,平安肇庆,搭建起的警民互动平台,南京的转变政府宣传方式,再到桃源网的良好的政府宣传平台,各级党政部门利用微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现在,需要的是更多党政部门跟上来,勇敢地面对微博。
二、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的需要
微博既是社交平台、信息总汇,同时也是强大的社会动员工具,原来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个人,通过微博个性关注的功能,可以迅速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从而结成社交圈子,并进行实时通联。在某些情况下,一旦有人在自己的圈子中煽动性信息,这些信息就会以类似病毒传播“1—N—N”的方式快速扩散。从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之春”中东北非革命,到8月发生的伦敦骚乱,推特,脸书,黑莓手机等社会化网络媒体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动员作用。由此可见,微博本身虽然是中性、开放的社交平台,但却会因它特殊的传播方式,能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自2010年12月,开始于突尼斯的动荡在阿拉伯国家中疯狂蔓延。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出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利比亚陷入内战、巴林等国示威浪潮高涨。整个中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而其间的最大特色,则是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参与其中,成为社会动荡的源头。
在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亿多,大量网民既在微博上娱乐聊天,也在微博上关心政治。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多发期,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微博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而要对微博加深认识、加强管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党政部门直接开通微博。
对于党政部门而言,了解远比漠视、回避微博更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当微博里的信息以裂变的方式转播时,任何不利于国家治理的负面、消极信息甚至谣言,都有可能具有巨大的威力;任何局部的批判都会有可能扩张成全面的消极氛围;任何情绪发泄都有可能会蔓延成大规模的怨恨和对抗。
所以,党政部门及领导干部开微博,参与微博的信息传播,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需要,更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党政部门开通微博,可以打开网络问政的新渠道,与民沟通,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可能搜集网络舆情,关注舆情动态走势,及时发现舆情苗头,控制舆情的发展态势,从而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政府了解舆情的需要
如今,微博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舆论场,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分布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都是“永远在场”的信息平台。“大事看微博”已经成了当下网民的共同观点。突发事件早期,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往往赶不上微博,微博第一手信息的价值越来越高。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统计,2011年上半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首发自微博的占18.8%。微博已经超过论坛,成为热点事件第二大舆情源头。微博在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社会热点信息场所。有了微博,人们打开电脑后第一件事,不再是上新闻网站的主页,也不再是打开邮箱浏览邮件,而是登陆微博,获得信息。可以说,不关注微博上的信息,党政部门和干部就会“慢半拍”、“不入流”。对微博上出现的新闻事件不予回应,更可能在短时间内陷入舆情危机。
诚然,微博上不乏激烈意见存在,甚至情绪宣泄等消极内容。《环球日报》总编辑胡锡进曾发微博:“无论我在说什么,多么恳切,都会有一些人对我“拍板砖”。这真是太有趣了,看来我得习惯微博里的文化。”这就是微博,在这里,从狂热追捧到讽刺谩骂都会被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地位趋向平等,“权威”被解构,“主流”被消解。微博上也有很多的建议是相当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党政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向网民征集第一手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可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专家直接对话,寻找到解决社会治理方面问题的良方。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一定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只有看到机遇并迎接挑战的人才能把握机遇,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利用新事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不应看到微博带来的挑战就望而却步,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微博,利用微博。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政干部和党政部门才能将执政为民的理念实践到微博中去,开创党政部门微博问政,微博施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